國金證券副總裁紀路:“傭金戰術”已失效,券商下個爆款比的是服務
2014年,國金證券推出客戶端產品“傭金寶”,並隨之推出全天候在線開戶、萬分之2.5費率等服務。這一產品直接改寫了當時營業部線下開戶等傳統證券服務模式,並在券商行業掀起了不可逆的“降傭潮”,券商互聯網展業迅速推廣。但與此同時,券商互聯網化的進程開始趨同,尤其是功能和服務同質化凸顯。
如何打好互聯網化的下半場,是券商當前最受關註的話題之一。近日,國金證券傭金寶發布3.0版本,較上一次版本更新已時隔三年。“這不是應用功能層面的更新,而是基礎架構的突破,在後續更新叠代中的成效將非常明顯。”國金證券副總裁紀路向第一財經表示,靠降低費率來打造爆款的時代已經過去;券商經紀業務的下一個爆款產品,會從服務質量大幅提高的過程中產生。
比拼自主研發
從傭金寶點燃互聯網展業與傭金戰開始,到券商APP高度同質化、傭金幾無下降空間為止,券商互聯網化的上半場已進入尾聲。當前,越來越多券商開始進入到技術研發的比拼中來,掀起新一輪的卡位和競賽。
回顧券商的互聯網化進程,總會以傭金寶的推出作為起始的標誌。在紀路看來,傭金寶帶給行業的真正影響是經營理念上的沖擊。在此之前,券商的生產、銷售、服務環節時有脫節,產品研發很難接觸到一線的客戶,因而券商主要以現有產品和服務向用戶推薦;而傭金寶推出尤其是行業互聯網化整體提速之後,產品部門與用戶的關聯更強,反饋準確而敏捷,服務模式逐漸轉為以用戶需求為主導。
“當時提出傭金寶的產品模型後,我跟我們的團隊知道,這可能是我們唯一一次站在中國券商行業前沿的機會。”但即便是面對曾經幫助公司實現彎道超車的“爆款”,紀路坦言,仍有很多不足值得總結。
在當時券商自主研發能力普遍不足的情況下,產品研發的部分工作必須要通過外包完成,這使得產品整體理念、研發反應速度等都與預想得存在較大差距。其次,當時券商的服務仍主要以線下業務為主,線上業務主要是為客戶提供交易通道,線上配套的服務並不完善。“很多業務不能線上化,線上的服務沒能形成閉環,這是第一款產品推出時我比較遺憾的。”紀路稱。
此後,當行業進入激烈比拼APP的推出和更新時,傭金寶的叠代卻進入了慢工出細活的節奏。在2015年推出2.0版本後,直到今年4月才推出傭金寶3.0版本。從用戶使用體驗來看,傭金寶新版本並未再帶來像最初一般的明顯優勢。但在紀路看來,這款產品是符合目前行業趨勢的,也是下個爆款誕生的基礎。
“新版本的差異,用戶的感知不會太明顯,但我們知道意義在哪里。除了部分模塊需要采購,底層的基礎架構都是自主研發完成。這不是應用功能層面的更新,而是基礎架構的突破;這個耗時很長,但在後續更新叠代中的成效將非常明顯。”紀路強調,在實現基礎架構自主化之後,產品研發和更新將更快,對於用戶需求的響應也更及時和準確。
國金證券互聯網金融總監房曄介紹,傭金寶新版本積累了兩個版本的客戶需求數據、行為數據以及服務經驗,推出了包括智能化咨詢服務、個性化賬戶服務、去中心化金融服務等在內的新功能。
紀路還強調,當流量紅利逐漸消失,券商的行業競爭重點已不是展業和增量,而是存量客戶的增值服務。這意味著在接下來的競爭中,將更強調自主研發技術、增值服務水平。
經紀業務服務收費可行
傭金下滑,沖擊著券商原有的通道收傭優勢,同時也開啟了以增值服務收費的新場景。
在主打低傭和全程在線開戶的傭金寶後,券業鮮見讓人眼前一亮的“爆款”產品。紀路表示,如果仍局限在傳統的業務模式中,券商經紀業務現在已是“微創新”時代;即競爭結果不再是“我有人無”的關系,而是“人有我精”的比拼上。尤其是傳統老牌券商龍頭,集中度已經慢慢提高,傳統業務優勢凸顯,中小券商很難撼動。
但如果從戰略層面尋找新賽道,依然有細分領域目前仍一片藍海。紀路就表示,近兩三年不斷出現在某一業務領域迅速超車的券商,這說明當前看似是充分競爭的時代,其實是大變革的時代,充滿很多的可能。在當前良好的監管環境和市場環境中,要去找新的賽道,同時還要堅持做下去。在細分領域具備資源優勢的券商,未來還有很大的發展機會很大。
紀路更強調,過去的傳統爆款是通過降低費用來實現。券商經紀業務的下一個爆款,會從服務質量大幅提高的過程中產生。他表示,伴隨新版本的推出,傭金寶還要加快投顧線上化的轉換,以及與智能投顧的融合。
胡孟青:監管失效變「卸責天堂」
1 :
GS(14)@2012-04-18 22:25:08http://www.sharpdaily.hk/article/fin/20120418/79803
公司成功上市,利益團體受人錢財替人作嫁衣後,袋袋平安,天公地道,過程中有否所謂隻眼開隻眼閉不得而知;然而有些招股章程,是擺明張大眼睛講大話,縱使我等凡夫俗子也看得出的漏洞,仍可大模斯樣瞞天過海。
一句披露為本,或有董事在由上市委員會向申請者發出的Verification Notes問卷上畫押,答案千篇一律,通通都以「directors confirmed」為標準,矇混過關,難得監管機構亦大開方便之門;明白監管機構不是FBI,亦非秘密警察,且道高一呎魔高一丈,有心人裝無心人。然而,一旦真的讓其成功上市,卻原來又係過海神仙,在股票市場予取予攜,最終也避不開成千上萬市場人士的專業判斷。
不過,為減低有問題公司的數目,而刻意減少上市公司,卻似乎是一個斬腳趾避沙蟲、拒絕正視問題的頗為消極做法。
其實,無論證監會前任總裁韋奕禮及現在的歐達禮,過去兩三年來已經先後多次質疑,上市保薦人及中介機構的質素問題。毫無疑問,保薦人及中間專業團體良莠不齊,之前有否出現過為求生意,不擇手段,降低門檻標準,更不得而知。證監會三番四次質疑中介機構的質素問題,但其實一早就放棄了透過引入更大問責網,以加強監管。05年8月,證監會曾就招股章程強化制度諮詢市場,當年諮詢曾提及要把招股章程失實的責任,擴展至加強監管保薦人及專業團體。可惜,1年過後的諮詢總結,就因為業界聲音而要放棄;值得注意,反對聲音全部來自既得利益者的業界。
從上市程序上簡單的商業流程分析,保薦人及會計、估值等專業團體,他們受聘於公司本身,所以僅僅需要向公司負責。
受人錢財,替人消災,公司要上市就要向監管機構負責,有問題或出了事,公司要承擔自是必然,但如果他們選擇散水逃之夭夭,市場亦會損失唯一的追究對象。很多年前,自從美國Enron事件後,香港已討論是否有需要引入民事集體索償機制,所有相關中介機構亦被納入範圍,惟本港仍欠一套保護投資者的申索制度。我們是國際金融中心之餘,絕不希望同時被冊封為「國際金融『造數』中心」或「卸責天堂」。從不贊成過分監管,事關只會令市場功能失效,多宗公司爆煲個案,其實是市場發揮功能,只是在懲罰機制、承擔責任的層面上仍有待改善。
胡孟青
2 :
GS(14)@2012-04-18 22:26:21http://www.hkex.com.hk/chi/newsc ... ents/25010063_c.pdf
http://www.hkex.com.hk/chi/newsc ... new_structure_c.htm
info
華向英傳達 《聯合聲明》失效
1 :
GS(14)@2014-12-04 08:24:01
■中英兩國1984年簽署《中英聯合聲明》,中方曾承諾香港50年不變。
【後佔領時代】【本報訊】英國眾議院辯論議員史無前例地被中國拒絕入境香港,外交事務委員會主席奧塔韋透露,中國大使告訴他,北京現在認為《中英聯合聲明》已經無效。而中國駐英大使劉曉明亦有去信議員,批評這次辯論是「干涉中國內政」;原來上周已有英國議員懷疑因「干涉中國內政」,前往上海申請簽證被拒。記者:蔡元貴 馬志剛
英國國會外交事務委員會就《中英聯合聲明》落實情況的香港調查團,未出發已被北京表明拒絕入境。眾議院在當地時間周二下午舉行緊急辯論,外交事務委員會主席理查德.奧塔韋(Sir Richard Ottaway)席間透露,一位中國駐英副使曾於上周五與他在國會會面,其間指出,中英之間的聯合聲明目前已經無效,該份簽署於1984年的聲明,有效日期只維持至1997年。奧塔韋指出,中國政府曾承諾香港50年不變,《中英聯合聲明》1997年後失效的言論是明顯不負責任及不正確,提出英國無權評估締約國表現的意見是荒謬的。
英議員上周被拒訪上海
英國保守黨議員理查德.格拉咸(Richard Graham)發言時則引述了中國駐英國大使劉曉明10天前寫給他的信,劉曉明批評他組織議會就香港問題辯論是「干涉中國內政」,並指「這樣的舉動會被香港反對派利用,因此會給予錯誤的印象,即英國支持諸如佔中這樣的違法行動」。該封信件由於郵資不足,因此最近才收到。格拉咸並透露,一周前他原擬參加上海的英領導人論壇,但簽證申請遭拒,最終整個英國議會代表團全數退出該活動。格拉咸相信,中國拒絕他入境是為了報復他在今年10月就香港事務召開辯論。
■英國眾議院早前辯論議員被中國拒絕入境事件。互聯網
北京:英不存在道義責任
幾乎所有發言議員均對中國連串封殺行動表達不同程度的憤怒,曾經擔任工黨影子外交大臣的議員考夫曼(Sir Gerald Kaufman)說,他有份出席1997年香港主權移交儀式,他認為那是「英國恥辱的一天」,因為英國「根本不存在把香港移交給中國的任何義務……我堅信外交部的官員按照慣常的做法,總是討好同我們有重要貿易關係的外國政府,這樣就把民主擺到了次要位置」。前外交事務大臣韋富健(Sir Malcolm Rifkind)形容,中國拒絕英國調查團入境是自我傷害的做法,「他們不是展示了實力,而是自暴其短」。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回應說,香港已於1997年回歸中國,是中國的特別行政區。1984年的《中英聯合聲明》就中方恢復對香港行使主權和過渡期有關安排,對中英的權利義務作了清晰劃分。英方對回歸後的香港無主權,無治權,無監督權,不存在所謂道義責任。曾任《基本法》草委的民建聯主席譚耀宗認為:「《中英聯合聲明》一定喺度,而《基本法》係完全按照《中英聯合聲明》去做,中方承諾完全不變嘅。」立法會主席曾鈺成稱:「有國際協議(《中英聯合聲明》)點叫失效呀!」民主黨單仲偕亦說,《中英聯合聲明》是中國向國際社會作的承諾,如中方單方指協議失效,台灣以至國際,不少人都會認為一國兩制已被破壞。美國亞太區事務助理國務卿羅素在美國國會表示,美國促請中國確保2017年特首選舉要有多名候選人可自由競選,北京與香港政府應共同確保一個有真正競爭的特首選舉程序。他說:「美國站在公義的一方、自由的一方。」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41204/18957316
1%氨基酸轉變 疫苗即失效
1 :
GS(14)@2015-01-24 08:28:22
【話你知】全球多個地區陷入嚴峻流感疫情,源於甲型H3N2(瑞士型)流感病毒出現輕微變種,學者稱這類變種為「抗原飄移」(Antigenic drift)。港大感染及傳染病中心總監何栢良解釋,瑞士型病毒表面H3的蛋白,約有五百多個氨基酸組成,其中最關鍵的五個(約佔百分之一)出現轉變、即抗原飄移,便令疫苗失效,造成大規模爆發。何指出,流感病毒變種(Mutation)可以有很多方式,除抗原飄移,另外還包括病毒由不具傳染性,變成容易「人傳人」;或變成帶抗藥性,甚至毒性變高。
令抗體未能黏實病毒
何解釋,正常情況下,人體接種流感疫苗並自我產生抗體後,當遇到相應的流感病毒,抗體可「認出」病毒,並黏附它作抵抗。惟今次蛋白中氨基酸有約百分之一的轉變,已足以令疫苗產生的抗體黏附病毒不穩,以致失去保護力。何強調,瑞士型病毒並非全新病毒,它與去年肆虐、同樣是甲型H3N2品種的「德州型」病毒大部份基因排序相似,兩者屬母子關係。■記者梁麗兒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50124/19014293
兩機長未遇過引擎失效 疑慌亂出錯
1 :
GS(14)@2015-02-08 17:39:53
【禍因揣測】繼台灣飛安會初判「機師錯關引擎釀禍」後,民航局官員昨日又表示,失事復興航班上的兩名正機師過往沒有處理過引擎突然失效的經驗,才導致慌亂出錯。兩名機長家屬昨已婉拒當局擬褒揚、入祀忠烈祠等安排,希望等飛安會正式報告出爐再議。肇事飛機上的機師廖建宗和劉自忠都是復航的正機師,但劉因調班在該航班擔任副駕駛。台灣民航局官員昨表示,據初步了解,他們以往應該沒有碰到過引擎熄火情況,也未有處理過引擎失效的經驗,但下結論還需尋更多資料確認。
該官員指飛機在通過地面檢查後起飛沒多久就發生引擎異常,這一情況台灣未發生過,沒前例,而且飛機起飛時是機師最忙碌時候,一旦發生引擎故障,的確容易引起慌亂,但兩名機師究竟有沒有按照標準作業程序操作,還需作進一步調查。至於復航失事班機為何右邊二號引擎故障,機長卻手動關掉正常的左邊一號引擎,不具名的飛安專家昨說,「可能是復航常派遣兩名正機長一起駕駛,兩人都習慣坐左邊的正機長座位,對儀表板顯示的引擎位置認知,潛意識會認為靠近他的是一號引擎,遠離他的是二號引擎,導致誤判」。復興回應是正常派遣和人力調度,且有向民航局提報。台灣《蘋果日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50208/19033785
港大研DNA修復失效基因
1 :
GS(14)@2015-10-09 01:59:21香港大學醫學院生物醫學院副教授禤承恩表示,DNA修復機制是近十年很熱門的研究範疇,各地都有人發掘三名諾獎得主發現以外的其他修復機制,並應用於疾病研究。禤承恩領導的基因組穩定性研究實驗室,就研究兩條DNA同時斷時的修復機制,令細胞在這種情況都能繼續分裂。實驗室的另一研究方向,是找出甚麼基因和蛋白與DNA修復機制失效和致癌有關。他指醫學界其中一個近年漸為人知的例子,是跟乳癌有關的BRCA1基因,能找出這些基因,就能作基因測試助人及早預防。他表示香港亦有其他人研究亞洲人常見的鼻咽癌與EB病毒關係,研究感染EB病毒如何令DNA修復機制失效而致癌。理工大學應用生物及化學科技學系教授周銘祥表示,理解DNA修復機制,為治癌發掘一些新路向,如已知抗紫外線破壞的修復機制涉及三種酶,對於機制失效的病人,原則上提供這三種酶可恢復修復能力,但暫時未做到。他指在癌症以外,腦退化症亦與DNA修復機制有關,因機制失效令一些致病的蛋白在腦中積聚。《蘋果》記者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51008/19325101
作者死後50至100年版權失效
1 :
GS(14)@2016-01-04 08:45:06版權制度是為保障原創作品的創作人享有一定權利,版權通常包含複製權、改作權、發佈權、出售權、公開展示權等,以及不影響經濟利益的精神權利,諸如署名權。世上首部保護版權的法令,1710年開始在英國執行,因由安妮女皇頒佈而被稱為《安妮法令》。國際則有生效於1887年的《伯恩公約》和1955年的《世界版權公約》,訂明對文學等作品著作權予以保護。但實行上,各國在計算方法到版權年期都各異。在大多數國家,版權是從著作完成就開始享有。一般來說,版權在著作人離世後50至100年失效,但有時則是在作品公開發表後一段時間,可長達120年。電影、錄音、電腦程式等的版權年期計法各有不同。
構思 口號不獲保護
但版權亦非絕對權力,例如「合理使用」有版權作品,在多數國家都容許,目的是平衡公眾利益,例如用於評論、新聞報道、圖書館存檔等。版權並不保護構思、資訊、作品名稱、口號、列表(例如食譜用料、配方)。《蘋果》資料室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51231/19433187
放水失效內地PMI未止跌分析師:滯脹風險增
1 :
GS(14)@2016-03-02 14:56:43【本報訊】銀彈攻勢失效,反映工業活動的中國官方和財新製造業採購人經理指數(PMI),在1月新增貸款創歷史新高下,昨公佈的2月數據仍雙雙下滑,並且低於預期,意味內地經濟仍反覆尋底,未見曙光。有分析更認為,在經濟低迷但貨幣供應上升的情況下,中國今年出現滯脹機會增加。記者:黃尹華 何仲豪
國家統計局昨公佈,2月製造業降至49,較上月的49.4再下跌,低於市場預期的49.3,並創下2011年11月以來、逾四年最低水平,並連續第七個月處於製造業活動萎縮線50的下方。統計局高級統計師趙慶河解釋,PMI欠理想有三大原因,包括春節部份工廠停產,生產指數為50.2,比上月回落1.2個百分點;近兩個月企業原材料採購量續降,採購量指數為47.9,較上月降1.1個百分點;以及工人集中返鄉,從業人員指數為47.6,比上月下降0.2個百分點。
資金未流入實體經濟
至於非官方的2月財新製造業PMI則為48,比上月的48.4亦再下跌,低過預期的48.4,為五個月來最低,並連續12個月低於50的盛衰分界線,顯示經營環境持續惡化。其中,就業指數跌至46,為2009年1月金融海嘯以來最低。要留意的是,內地1月新增人民幣貸款2.51萬億元人民幣,創下單月紀錄新高;同時人行並將每周最多2次的逆回購放水操作,改為每周最多5次;另外中央在2月陸續降低按揭首期比例等措施刺激樓市,以帶動上下游行業。但以2月PMI數據顯示上述措施仍未見效,資金並沒有流入實體經濟。不過海通證券首席宏觀債券分析師姜超表示,今年首兩個月的工業經濟表現不佳,PMI分項中的生產和需求指數均回落,但同時中央又持續超額發行貨幣,令今年通脹回升機會大增,並有可能出現滯脹。
傳殭屍企業裁員600萬
內地工業產能嚴重過剩,是經濟持續下滑主因,中央近期多番表示將從供給改革着手,取代以往靠刺激需求救經濟做法。另外,路透社昨引述消息透露,中央計劃在未來兩、三年內從國企的殭屍企業中裁減500至600萬名員工。海通國際環球投資策略董事梁冠業則認為,儘管最新PMI數字增加救市的憧憬,他仍相信中央傾向穩定市場,特別是較敏感的兩會前夕,短期推出具體措施的機會很微。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0302/19512401
陸振球:地心吸力已失效?
1 :
GS(14)@2016-10-11 07:51:28【明報專訊】近月最弔詭的金融事件,就是英國在6月底公投脫歐後,英鎊大跌,原因自是看淡英鎊脫歐後可能出現資金和金融機構撤離,但英鎊匯價雖跌,英股卻反而創出新高,難道只要政府肯放水,股巿便可違反地心吸力?相對英鎊,投資者其實更應關注整體美元的走勢,近期不單英鎊,就算是歐元、日圓,以至人民幣都受壓,美元則展現強勢,美匯指數升穿97水平,已升破了年初時自高位伸延下來的下降軌,今年初隨美元回軟,各國股巿包括港股隨即展開升浪,各式商品包括原油、黃金、白銀、銅和鐵的價格也大升。最近美元轉強,是否預示投資環境又將出現重大轉捩點?
另一要注意的是,雖然早前聯儲局的議息會議再一次延後加息,但美國10年期債息卻不跌反升,上週五一度升至1.77厘,與今年最低位1.32厘比較,升了約0.45厘,反映聯儲局延後加息,只能控制短息不升,對長息則無能為力,如美長息續升,勢令美元升勢火上加油。上週五收巿後筆者觀看了一些投資工具的走勢圖,發現原油單日出現穿頭破腳的陰燭,黃金周線圖剛跌至長期上升軌,白銀更已插穿上升軌,美匯指數則升破下降軌,道指也貼近上升軌的邊緣……
到了週末,看到香港樓盤銷情繼續火熱,代理又在吹噓外圍經濟愈差,其實愈是利好……
明報投資及地產版資深主編
[陸振球 主編的話]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8329&issue=20161011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