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中國實驗室為城域量子傳輸打下基礎

“至少我們可以一起死了。”好多影迷或許還記著《星際迷航》里這樣的片段,這是McCoy醫生和Spock在外星被敵人包圍時的一聲嘆息,但正是這個時候Spock被飛船瞬間傳送走了,留下一臉無奈的McCoy孤軍奮戰:“Again?”

你也許還在對這里人類瞬間傳輸(Teleportation)的技術感到不可思議。但這樣的科幻場景近日正在中國和加拿大兩地的實驗室演繹。

“幽靈般的超距作用”

本周在《自然》雜誌子刊《自然·光子學》上發表的兩篇論文,闡述了中國合肥市和加拿大卡爾加里市通過數千米光纖網絡的量子隱形傳態試驗。這兩項獨立研究表明,通過城市網絡進行量子隱形傳態(quantumteleportation)在技術上是可行的,並為未來城市範圍的量子技術和通信網絡,比如量子互聯網打下了基礎。這標誌著科學家們已經在量子旅行領域取得重大突破。

不過和《星際迷航》中傳輸的是星際艦隊的官員不同,這兩個研究團隊是在城市光纖網絡中將量子信息傳送出數公里遠的距離。這種突破可幫助創建更快的“量子互聯網”、更安全的計算機網絡,未來甚至有可能幫助人類實現“瞬間移動”(或稱量子隱形傳輸)。

其中合肥的研究是由此前負責“墨子號”量子通信衛星的首席科學家、中科大潘建偉、中科大張強等與中國科學院上海微系統與信息技術研究所、清華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等研究機構合作完成的。研究人員在合肥量子城域通信試驗網上首次實現了預先糾纏分發的獨立量子源之間的量子態隱形傳輸,為未來可擴展量子網絡的構建奠定了堅實基礎。

量子隱形傳態是一種傳遞量子狀態的重要通信方式,是可擴展量子網絡和分布式量子計算的基礎。在量子隱形傳態中,遙遠兩地的通信雙方首先分享一對糾纏粒子,其中一方將待傳輸量子態的粒子(一般來說與糾纏粒子無關聯)和自己手里的糾纏粒子進行貝爾態分辨,然後將分辨的結果告知對方,對方則根據得到的信息進行相應的幺正操作。

愛因斯坦曾稱這種量子糾纏現象為“幽靈般的超距作用”,可被用於遠距離傳輸信息。糾纏態預先分發、獨立量子源幹涉和前置反饋是量子隱形傳態的三個要素。在此之前,國際上還沒有任何一個量子隱形傳態實驗同時滿足上述所有要求。

此前的研究中顯示,粒子可以在室內範圍瞬間傳輸,甚至光線曾被傳輸穿過奧地利多瑙河。而此次的兩項研究證實通過城市光線進行量子隱形傳輸是可行的。新的研究可幫助創造“量子互聯網”,與當今網絡相比,它的速度更快、更高效、更安全。

潘建偉小組首先和清華大學合作開發了適合光纖網絡傳輸的時間相位糾纏光子源,然後通過發展皮秒級的遠程光同步技術和使用光纖布拉格光柵進行窄帶濾波,成功地解決了兩個獨立光子源之間的同步和幹涉問題;接著開發了針對遠距離光纖所造成的延遲和偏振漲落以及實驗系統的穩定性等問題的主動反饋系統;最後利用中科院上海微系統所開發的超導納米線單光子探測器,在合肥量子城域通信網絡的30公里鏈路上實現了滿足上述三要素的量子隱形傳態實驗。

同日,《自然·光子學》也在線發表了加拿大WolfgangTittel小組在Calgary的光纖網絡中利用獨立源的量子隱形傳態實驗結果。

量子計算機邁出實用化步伐

該實驗的成功受到高度評價,業內稱贊其“極大地推動了量子信息領域的研究”,“提供了一個符合未來量子通信網絡應用的藍圖”,“由於量子隱形傳態在眾多量子通信方案中扮演的重要角色,這樣的首次實驗驗證將是量子技術發展過程中的重要里程碑”。

巴黎國家科學研究中心量子計算機專家弗雷德里克·格羅斯漢斯(FredericGrosshans)說:“這兩項實驗已經證明,在城市範圍內實現量子隱形傳輸在技術上是可行的。毫無疑問,將來許多有趣的量子信息試驗將幫助建立這種網絡。”

紐約城市大學物理學教授加來道雄(MichioKaku)表示,這種技術突破可幫助人類瞬間移動。他稱這種技術在本世紀末即可成為現實,人類在宇宙中“瞬移”只是時間問題。

除此之外,這兩項實驗也將對加密技術產生影響,幫助信息更安全地傳輸,包括在地球和太空船之間的通信。而且,量子隱形傳輸也可被用於金融領域,比如確保遠距離情況下的銀行賬戶安全。

不過這種遠距離的光纖傳輸要得到更加實際的應用,還得依賴於量子計算機的研發。中科院量子信息與量子科技前沿卓越創新中心、中科大上海研究院張文卓副研究員對《第一財經日報》表示:“這是量子比特首次在城市光纖網絡中實現遠距離傳輸,過去還僅限於實驗室級別。但是量子比特的發展方向是為未來量子計算機之間的通信實現全量子互聯網建立基礎。”

目前谷歌、微軟和阿里都已經建立了量子計算機實驗室。此前有外媒報道,谷歌將“最快明年年底之前就能實現目標”。然而張文卓表示:“量子計算機的研發門檻之高、難度之大,不太可能在短時間內實現。”就連谷歌高薪聘請的來自加州大學聖巴拉拉分校的知名物理學家約翰·馬提尼斯(JohnMartinis)也曾表示:“嘗試制造一臺實際意義上的量子計算機,簡直是物理學上的一個噩夢。”

不過中國科學院院士、中科院量子信息重點實驗室主任郭光燦此前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就量子計算機這一前沿性科學領域由作為企業的谷歌引領這一點而言,足以說明量子計算機已非昔日科研機構“象牙塔”里的探索性科學課題,而是已經歷史性地“邁出了實用化的步伐”。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6029

中國5G突破無線傳輸核心技術 最早2020年商用

9月26日消息,從科技部網站獲悉,國家863計劃啟動實施了5G移動通信系統先期研究重大項目(以下簡稱5G重大項目),目前該項目取得了五方面重要階段性進展,在技術、架構等多方面均獲得了突破。

5G重大項目一期課題的主要技術目標包括:研究5G網絡系統體系架構、無線組網、無線傳輸、新型天線與射頻以及新頻譜開發與利用等關鍵技術,完成性能評估及原型系統設計,開展無線傳輸技術試驗,支持業務總速率達10Gbps,空中接口頻譜效率和功率效率較4G提升10倍。

5G重大項目二期則重點圍繞以下5G關鍵性技術展開研究:研制可靈活配置且吞吐率達10-100Gbps的5G基站軟試驗平臺;探索毫米波頻譜資源的開發利用;研究不同體制環境下的無線網絡虛擬化技術;探索5G網絡安全新機制;研究面向5G的新型調制編碼技術,提升鏈路性能。5G是面向2020年移動通信發展的新一代移動通信系統。

目前,該項目已取得如下重要階段性進展:

一、完成了5G系統需求與願景、典型應用場景與KPI、及頻譜需求分析研究,為我國參與5G標準的制定打下了技術基礎。

課題組完成了5G願景與需求研究,提出了5G典型場景和關鍵能力指標體系,核心研究成果輸入到ITU;明確了5G的技術演進路線和5G核心關鍵技術,提出了5G無線技術框架及網絡框架;完成面向2020年的5G頻譜需求預測,提出了我國5G潛在候選頻段建議,對6-100GHz重點候選頻段開展信道測量與建模研究;有效組織開展5G研究及國際合作,逐步形成我國在5G研究方面的引領地位。

二、在5G新型無線網絡構架研究方面進行創新,在無線網絡密集組網、高通量協作組網、CU分離超蜂窩構架、無線接入網絡虛擬化等研究方向取得重要突破。

提出了支持高密度聚合的無線網絡架構——協作2.0網絡架構,完成了基於軟件定義的接入網與核心網的接口設計,實現了高密度聚合異構網絡的靈活配置和統一管理;研究了高密度異構聚合網絡的幹擾抑制、高效協作以及能效提升的方法,解決了存在多類業務時的業務網絡按需匹配;研究了支持5G高密度聚合異構網絡組網場景的系統級仿真評估方法,開發了系統級仿真平臺;搭建了支持5G網絡高密度異構融合的室內試驗環境,完成了原型系統設計,並已經開展了部分關鍵技術的測試驗證。

開展了高通量5G無線網絡架構及相關關鍵技術的研究,包括高密集網絡分層模型與頻率複用機制、數據與控制分離架構、分布幹擾協調與異構資源聯合調配、無線自回傳、自組織組網以及統一承載技術;初步完成了5G高通量無線網絡架構的仿真平臺的設計;初步搭建了5G高通量無線網絡架構概念驗證平臺,實現了數據面和控制面分離的基本功能。

開展了面向5G 的無線組網、接入網處理的虛擬化技術研究,形成了完整的5G超蜂窩網絡架構。設計了超蜂窩無線組網體制,研發了YaRAN接入網基礎設施虛擬化平臺。提出了非棧協議虛擬化網絡架構、基於雲計算的無線接入網架構、半靜態基礎設施編排機制與雙層資源映射方法、一種基於網絡功能虛擬化的LTE和WiFi融合網絡架構,降低了異構網絡信令開銷及業務響應時間;開發了5G超蜂窩無線組網仿真平臺以及4種原型驗證系統,並對上述關鍵技術進行驗證。正在形成統一的大型原型驗證測試床,對任務總體性能指標進行驗證,包括5G網絡的域效、譜效、能效和彈性等指標。

提出了5G無線融合網絡虛擬化系統架構模型、控制信令與業務承載分離技術及協議棧功能虛擬劃分方法、多元異質無線通信資源虛擬化模型、多域資源的認知協同技術;完成了5G無線網絡虛擬化試驗系統的設計方案,初步搭建了5G無線網絡虛擬化軟硬件試驗系統和仿真平臺,理論分析和數值仿真結果表明所提信令簡化方案較4G系統可降低信令開銷。

三、突破5G無線傳輸核心關鍵技術,在大規模無線天線陣列和高效協作傳輸方面取得重要進展,為實現項目擬定的總體目標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開展了適用於5G需求的大規模協作傳輸關鍵技術研究,針對大規模MIMO和密集分布式無線傳輸系統,完成了信道建模與信道狀態信息獲取、空分多址傳輸、鏈路自適應傳輸、幹擾信道下高性能接收機、多用戶調度、系統同步與控制信息傳輸以及大規模MIMO陣列天線、緊湊多天線、以及低功率可配置射頻技術的設計與開發;初步完成了仿真驗證平臺的構建,開展了關鍵技術的性能與評估;開展了支持64天線大規模MIMO以及128天線密集分布式無線傳輸原型系統的構建和關鍵技術的研究。

開展了大規模協作傳輸高能效和高譜效基礎理論、信道建模、傳輸技術、高效協作傳輸、節能傳輸技術的研究以及大規模有源陣列天線的設計與開發;完成了基於大規模實測3D-MIMO的鏈路與系統仿真平臺開發,並開展了關鍵技術的性能評估與驗證;開展了支持大規模128天線MIMO陣列、基站處理池、終端實驗平臺的軟硬件開發和試驗驗證任務。

完成了PDMA發射機與低複雜度接收機、低時延的多元LDPC編碼及聯合編碼調制、FBMC多載波系統的叠代信道估計方法和針對超奈奎斯特預編碼的低複雜度檢測算法的研究,形成了以“PDMA非正交多址接入+多元LDPC編碼”為代表的5G譜效提升的總體技術方案。形成面向5G系移動通信的非正交傳輸技術方案;完成了高密度用戶接入典型場景下SCMA傳輸仿真驗證;完成了面向小流量數據包頻繁交互的NB-LDPC編碼仿真驗證;搭建了5G移動通信“協作多點傳輸CoMP”典型場景下的FBMC傳輸實驗驗證平臺並進行了部分測試驗證。

提出了以波束分多址(BDMA)為基礎的大規模MIMO完整傳輸方案;已完成基帶子系統的開發及固定頻段射頻單元的開發,系統可支持64-256天線通道,搭建了5G大規模MIMO外場試驗環境;天線規模、系統帶寬和處理能力具有可擴展性。

四、突破限制我國產業未來發展的毫米波射頻芯片關鍵技術,並在國際上上首次驗證了物理層安全技術在5G移動通信系統應用的可行性。

完成了毫米波無線接入架構、物理層關鍵技術、媒體接入控制技術研究;完成了毫米波CMOS 60GHz射頻單通道系統芯片和42-48GHz芯片模塊設計與流片;完成了基於自主研發芯片的60GHz頻段模擬前端硬件的設計與實現,使我國在這一薄弱環節的研究迅速接近國際先進水平。面向我國主導的IEEE 802.11aj無線局域網協議標準的制定,在45GHz毫米波MIMO設計、調制解調、信道編譯碼等方面取得突破性進展,已向IEEE國際標準組織提交一系列提案,完成了IEEE802.11aj技術標準草案的擬定。

提出了未來寬帶無線接入安全體系架構與網絡安全模型,驗證了面向5G物理層安全的無線傳輸技術、密鑰生成技術及輕量級加密和無線安全認證技術的可行性;搭建1套大規模天線實驗驗證系統,具體包括2套模擬基站的32天線通信系統、2套模擬合法用戶和竊聽者的32天線通信系統,完成對物理層安全傳輸技術進行功能驗證和性能自測試。

提出了支持多種業務需求的多級安全架構、基於物理層的“無條件”安全傳輸和跨層安全傳輸方案、一種新的基於物理層接入認證方法和基於MIMO的密鑰分發方案;研制了支持5G無線接入安全傳輸和組網仿真平臺;搭建了支持5G安全傳輸、認證等關鍵技術驗證的試驗環境,包括2個8發8收,1個4發4收和2個2發2收的節點。

五、超前部署5G新技術的測試與評估研究,支撐我國5G技術研發走在世界前列。

根據 5G 總體目標、業務需求和技術需求進行測試需求分析,完成了測試需求分析報告、評估測試系統指標分解和定義,初步形成了評估指標集;完成了典型應用場景下的用戶和業務分布模型建模;完成針對5G網絡的系統及仿真評估方法研究;提出MIMO近場測試方案,搭建了大規模陣列天線軟件仿真評估平臺和大規模陣列天線測試環境;開發了5G候選頻段共存評估仿真測試平臺並完成了評估分析;初步完成外場測試環境建設,包括測試終端和幹擾設備的設計和基本模塊的開發;完成多核並行計算仿真平臺,支持大規模天線和超密集組網技術的仿真。

根據工信部總體部署,我國的5G基礎研發試驗將在2016年到2018年進行,分為5G關鍵技術試驗、5G技術方案驗證和5G系統驗證三個階段進行。之後將進入5G網絡建設階段,並有望最早在2020年正式商用。

業內人士指出,在全球著手開展5G研發的初期,我國產業鏈各環節尤其是縱向細分領域的企業應當積極介入,共同推動5G技術標準研究,通過5G的標準和產業的研究,能夠在核心器件取得突破,擺脫核心器件對外依賴的局面。保障我國產業在未來5G標準體系當中,占有重要位置。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6591

亞馬遜提出用卡車轉運數據 速度遠超網絡傳輸

12月1日消息,據華爾街日報報道,亞馬公司旗下雲計算服務平臺AWS已建立了全世界最強大的計算網絡之一,今年有望實現逾120億美元收入。不過這家零售巨頭周三提出了一個出人意料的方式,利用卡車將大公司客戶數據中心的數據轉移至其公有雲計算設施。他們認為網絡可以飛快傳送海量數據,但利用卡車傳送速度會更快。

伴隨著激烈的重金屬風格音樂和閃光燈的頻頻閃爍,亞馬遜在年度客戶大會上把一輛大卡車開到拉斯維加斯Sands Expo & Convention Center。

這輛大卡車拖著一個名為Snowmobile的龐大存儲設備。Snowmobile的形式是一個45英尺(約13.72米)長的船運集裝箱,數據容量為100PB 。1PB約為100萬千兆比特。

亞馬遜計劃將Snowmobile開到客戶辦公室提取他們的數據,然後再開往該公司一處設施,在那里數據可傳輸到雲計算網絡,所需時間要遠少於通過網絡傳輸數據的時間。

根據亞馬遜的計算,10個Snowmobile把從客戶辦公室存儲設備提取的1EB數據傳輸到亞馬遜雲端的所需時間將不到六個月,而利用高速互聯網傳輸則需26年左右。

AWS首席執行長Andy Jassy在新聞發布會上未透露每個Snowmobile的成本,但指出,亞馬遜有好幾個Snowmobile。Jassy表示,目前Snowmobile卡車已可用,客戶正在使用它們。Snowmobile使用1GB數據每月費用將為0.5美分,容量全部使用的話每月費用約為50萬美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5748

中國成功破解深海潛標數據實時傳輸世界難題

我國新一代海洋綜合科考船“科學”號在完成2016年熱帶西太平洋綜合考察航次後,2日返回位於青島西海岸新區的母港。我國科學家在本航次成功對兩套深海潛標進行實時傳輸改造,破解了深海觀測數據實時傳輸的世界難題。

據新華社報道,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黨委書記、副所長王凡介紹,海洋實時觀測數據長期依靠衛星遙感和浮標。用於觀測水下和深海數據的潛標只能每年回收一次,從中獲取數據,無法像衛星遙感和浮標那樣獲得實時數據。

“這是因為潛標最上面一個浮體距離海平面還有四五百米,這些數據無法穿透海水傳輸到衛星上。”王凡說,“這個航次中,科考隊員在水面上放置了一個數據實時傳輸的浮體,它與潛標通過無線和有線兩種方式連接。潛標將數據傳輸給浮體,浮體發射到衛星上,衛星再反饋回陸地實驗室。”

航次首席科學家汪嘉寧介紹,這項技術的難點在於浮體與潛標之間要建立穩定的聯系,另外海上施工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和難度。此次實現實時數據傳輸的兩套浮標,分別采用了無線和有線連接,證明我國科學家研發的兩種解決方案均可行。

據了解,深海潛標觀測數據的實時傳輸技術是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和中國科學院聲學研究所等單位共同研發而成。

“潛標數據的實時傳輸將為海洋環境和全球氣候研究提供重要技術支撐,實時傳輸回的數據將提高海洋氣候和環境預報的精度。”王凡說,“這個航次破解了深海潛標觀測數據實時傳輸的世界性難題,今年我們將對西太所有的潛標全部進行數據實時傳輸改造。”

汪嘉寧介紹,這個航次中,科考隊員還成功回收2015年布放在這個海域的11套深海潛標和300余件觀測設備,並重新布放14套深海潛標和440余件觀測設備,再次刷新了單一航次布放、回收深海潛標觀測設備數量最多的世界紀錄。

王凡表示,通過這個航次的維護,我國在西太平洋的潛標觀測網已經進入了穩定運行階段。

我國在西太平洋的潛標觀測網歷經3年多建設,目前擁有潛標近20套,成功獲取了熱帶西太平洋代表性海域連續3年的溫度、鹽度和洋流等數據,將為我國科學家探索研究熱帶西太平洋環流的三維結構、暖池變異及其對中國氣候變化的影響提供寶貴數據資料。

這個航次是中國科學院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熱帶西太平洋海洋系統物質能量交換及其影響”的航次之一,歷時54天,航程7800余海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0494

中國超大容量光傳輸系統實驗獲突破 可實現135億人同時通話

記者從烽火科技獲悉,經過持續攻關,近日,烽火科技在國內首次實現560Tb/s超大容量波分複用及空分複用的光傳輸系統實驗,傳輸容量是日常用標準單模光纖傳輸系統最大容量的五倍,可以實現一根光纖上67.5億對人(135億人)同時通話,標誌著我國在“超大容量、超長距離、超高速率”光通信系統研究領域邁向了新的臺階。

據新華網報道,本次實驗采用具有烽火科技自主知識產權的單模七芯光纖為傳輸介質。和普通光纖不同的是,一根單模七芯光纖相當於七根普通光纖合而為一。假如將光纖信息傳輸類比於高速公路,普通光纖如果是單一車道,那麽單模七芯光纖就相當於並行七車道,能夠提供7倍於普通光纖的傳輸能力。通過工藝及技術上的突破,烽火自主知識產權的單模七芯光纖解決了多芯光纖間串擾難題,隔離度達到-70dB,把“車道”與“車道”之間的幹擾和影響降到了最低。

在傳輸介質進行創新的同時,本次實驗所采用的系統設備也為“超大容量、超大速率,超長距離”光傳輸提供了有力支撐。系統設備相當於整個光傳輸系統的樞紐,該系統設備使用16個單光源,經過光多載波發生裝置,經過光多載波發生裝置一共產生375個光子載波,組成375個間隔為25GHz的光傳輸信道,單芯傳輸容量為80Tbit/s,系統傳輸總容量達到560Tbit/s,經專家組測試驗證,此次實現的“560Tbit/s超大容量單模多芯光纖光傳輸系統”為國內首次,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

隨著移動互聯網、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應用的快速興起,流量激增給信息通信網絡帶來巨大挑戰,解決網絡數據流的“井噴式增長”難題正成為全球信息通信領域的競爭高地,烽火科技致力於通過持續創新來重塑未來通信網絡,不斷為未來大容量光傳輸發展提供解決方案。

近年來,烽火科技在“超大容量、超高速率、超長距離”光通信傳輸領域,連續多次誕生重大科技成果。2014年,首次實現一根普通標準單模光纖C+L波段100.3Tb/s容量傳輸實驗,與中國探月工程三期再入返回飛行試驗一同入選由兩院院士評選的“中國十大科技進展新聞”。2015年,傳輸容量突破200Tb/s。同年,“三超”技術商用實踐取得重大突破,完成了2.5Gb/s 468km超長跨距相幹光傳輸系統福州電網示範工程。該工程為目前國內首個自研的數字相幹超長跨距光傳輸系統工程,規模商用預計在2017年全面展開。

隨著5G的逐步試商用以及網絡雲化,我國在“超大容量、超長距離、超高速率”的研究,已為未來信息技術應用及產業發展儲備了關鍵技術,也助推我國在未來信息技術領域處於國際前列。

作為國內光通信領域的領先企業,烽火科技堅持面向世界光通信發展前沿,高標準、高投入;堅持面向寬帶中國主戰場,強導向、強市場;堅持面向國家網絡信息安全重大需求,重轉型、重布局,在光通信領域的技術創新實現了全球領先,通過在信息化服務工業化持續聚力,為供給側改革提供了有力支撐。

未來,烽火科技將持續加快推進以國家重點實驗室為核心的知識創新平臺建設、以企業技術研發中心為核心的技術創新平臺建設和以“雙創”孵化器為核心的支撐服務平臺建設,加大關鍵核心、高端光電子器件和芯片的研發突破,努力建設全球光電子信息產業科技創新高地。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4316

藍天保衛戰鶴壁突圍大氣汙染傳輸通道:今年將投8.38億治汙

3月20日,環境保護部年初重點督查的河南省鶴壁市傳出消息:

截至3月18日,鶴壁市優良天數33天,在河南省7個通道城市中排名第1;

3月1日至18日,鶴壁市優良天數14天,河南省排名第1;在京津冀2+26大氣汙染傳輸通道城市中與邯鄲、廊坊並列第1;PM2.5平均濃度54微克,河南省排名第1;PM10平均濃度114微克,在河南省7個通道城市中排名第1;綜合指數6.146,同期削減率達到39.12%,在河南省7個通道城市排名第1。

截至3月18日,鶴壁市今年優良天數達到33天,在河南省7個通道城市中排名第1。圖為鶴壁市高鐵站臺上的標語。攝影/章軻

鶴壁因煤而建,屬煤炭資源型城市,是河南省重要的煤炭、電力、水泥生產基地,工業占全市經濟總量的70%左右,而煤電化材板塊又占工業增加值的40%以上。由於處於大氣汙染傳輸通道,加上本地汙染,產業結構總體偏重,與傳統農區相比,大氣汙染防治壓力較大。

“今年以來,鶴壁市總結2016年大氣汙染防治攻堅戰的經驗教訓,進一步完善了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切實強化組織領導和協同作戰能力,重點解決了部門各自為戰、職責不清、落實不力、傳導衰減等問題。”鶴壁市環境保護局局長袁遠對第一財經記者說。

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017年大氣汙染防治工作方案和河南省政府確定鶴壁市目標為:優良天數211天、PM10平均濃度108微克、PM2.5平均濃度62微克。

袁遠介紹,今年鶴壁市環境汙染防治攻堅戰安排部署早。1月13日,鶴壁市率先召開環境汙染防治工作市、縣區、鄉鎮(街道辦)三級會議,市委書記主持會議,市長和7位相關市領導出席,對今年環境汙染防治進行全面安排部署。

3月4日,鶴壁市又召開了環境汙染防治工作市、縣區、鄉鎮(街道辦)、村(社區)四級會議,對當前環境汙染防治進行再安排、再部署。鶴壁市還成立了高規格的攻堅戰指揮部,書記任政委,市長任指揮長,8位市委常委、副市長任副指揮長,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任常務副指揮長,33個單位的主要負責人為成員,統籌謀劃推進環境汙染防治攻堅戰。5名常委和3名副市長牽頭分包8個縣區的環境汙染防治,按照管行業必須管環保的要求,各副市長還分包所管重點行業的環保。

“厘清工作責任,在落實上才能實現新突破。”袁遠介紹,在市級層面,分領域深化治理,實行系統作戰。由4位副市長牽頭組織實施8個專項深化治理攻堅戰,實行鏈條治汙、系統作戰。

如揚塵汙染防治,從石渣廠到商砼站到工地,包括渣土車運輸,由分管住建的副市長全過程負責;工業汙染防治,從嚴控直排偷排超排到整治小散亂汙,從物料堆場到工業減排,由分管環保的副市長全方位監管。

“監管不是簡單的一停了之,而是通過嚴格環保標準,建立起系統治汙的樣板,樹立起行業環保的標桿,倒逼企業自我革新、轉型發展。”袁遠說,在縣區及以下層面,落實屬地監管責任,各縣區黨委、政府按照“黨政同責、一崗雙責”的要求,層層簽訂目標責任書,層層分解責任,將目標任務細化到崗位、分解到人頭,確保每個責任環節都有人落實推進。

在今年“兩會”上,環境保護部部長陳吉寧一再表示,“現在仍然有工作不到位的地方,特別是在區縣一級,這是我們目前工作的著力點。”

在鶴壁,鄉鎮(街道辦)、村(社區)兩級實現了環境汙染防治新突破。袁遠介紹,鶴壁市縣區、鄉鎮、村已經完善了環境監管網格“一長三員”制度,全市共劃分各級網格1023個,其中,縣區級網格8個,鄉鎮級網格49個,村級網格966個,配置各級網格長1023人。目前已到位網格員、巡查員、監督員2509人,其他人員月底前全部到位。

“我們將對全市1015個鄉鎮、村基層網格再細化責任,要求每個網格長必須掌握網格內有多少汙染源,如何分布,誰來治理,措施是什麽,一一列出臺賬,掛圖作戰,確保每項工作可檢查,可考核,能追責。”袁遠說,鶴壁市還采取市對縣區,縣區對鄉鎮、街道辦,鄉鎮、街道辦對村、社區層層分解,簽訂環保目標責任書,每家每戶對社區或村兩委簽訂環保承諾書的辦法,將環保監管責任層層落實到每個單位、每個家庭和每位群眾。特別是在農村,每家每戶的所有家庭成員都要在環保承諾書上簽字按手印,有外出打工的要電話通知到位,只要回家就要按承諾書落實。

在行政與刑事聯動執法上鶴壁市也實現了新突破。袁遠介紹,鶴壁市抽調10名公安幹警充實到5個現場執法督導組,采取行政、經濟、刑事等多種手段,嚴厲打擊環境違法行為。市環保、住建、交通、公安等部門密切配合、聯合執法,對屢查屢改、屢改屢犯的單位一律依法頂格處罰。還借鑒蘭州經驗模式,探索籌建市環境保護警察大隊,加強環境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聯動,對環境違法相關責任人,采取拘留等刑事措施,依法嚴懲,快速打擊。今年以來,已拘留責任人4人,治安處罰6人。

同時,鶴壁市紀委監察局牽頭的綜合督察組,重點督促檢查各縣區各部門工作職責落實情況,對責任落實不力、執行能力不夠、工作標準不高、問題整改不到位的,實施追責並將處理結果及時公開。今年以來,已對25人實施問責,其中縣級2人,鄉科級17人,其他6人。

據第一財經記者了解,鶴壁市今年計劃實施10個大氣汙染防治項目,預計總投資2.69億元,包括3家企業810蒸噸燃煤鍋爐超低排放改造項目,3家企業揮發性有機物綜合治理項目,2家水泥企業窯爐廢氣提標改造項目,1個煤炭物流園區煤場堆放防塵治理項目,1個老城區集中供熱擴容項目。項目實施後,年可減排煙塵390噸、二氧化硫2650噸、氮氧化物2146噸,減少煤炭使用量140萬噸。

此外,鶴壁市今年還計劃實施14個水汙染防治項目,預計總投資5.69億元,包括7個汙水處理新建擴建及管網配套工程、3家企業汙水治理項目、2個飲用水源地保護區規範化建設項目、1個湯河流域綜合治理項目和1個農村環境綜合整治項目。項目實施後,年可減排化學需氧量5622噸、氨氮533噸。

應對重汙染天氣過程期間,鶴壁市城區對渣土貨車禁行。攝影/章軻

采訪中,袁遠也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應加強“通道城市的聯防聯控”。他說,比如位於湯陰縣的亞新鋼鐵公司距鶴壁新區不足5公里,對鶴壁市影響較大。河南省7個地市列入京津冀2+26大氣汙染傳輸通道城市,建議省攻堅辦統籌部署7市聯防聯控工作。如統一邀請專家團隊,制定一市一策方案,做到標準一致、政策一致、信息共享。

“還要加大對鶴壁市環境汙染防治項目建設的資金支持力度。”袁遠說,鶴壁市今年計劃實施的10個大氣汙染防治項目、14個水汙染防治項目,是實現環境質量改善的基礎支撐和重要保障,總投資達8.38億元。由於鶴壁市總量較小,底子較薄,在當前經濟下行情況下,今年財力非常困難,建議河南省環保廳在項目資金上予以大力支持。

監測數據顯示,2016年,鶴壁全市優良天數達到204天,居河南省第7位,比全省平均多8天。PM10平均濃度128微克/立方米,居全省第11位,與全省平均濃度持平。PM2.5平均濃度73微克/立方米,居全省第9位,與全省平均濃度持平。在豫北5個通道城市中,鶴壁市的優良天數、PM10和PM2.5平均濃度均排名第1位。

“鶴壁空氣質量改善成效仍然不夠理想。”鶴壁市副市長胡潤身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作為典型的資源型工業城市,鶴壁市工業占生產總值的比重較大,分別高出河南全省、全國17個百分點和25.6個百分點,煤炭消費量雖然逐年下降,但仍然超過1500萬噸,汙染物減排和治理任務十分艱巨。

“產業結構和能源消費結構優化仍需一個較長的過程。”胡潤身說。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2347

《長城》宣傳輸紅毯景甜傍實張藝謀 睇齊麥迪文

1 : GS(14)@2016-12-07 08:01:11

【北京直擊】張藝謀執導新片《長城》昨日在北京舉行記者會,主角麥迪文(Matt Damon)率領劉德華、張涵予、威廉狄福(Willem Dafoe)、Pedro Pascal、彭于晏、鹿晗、林更新、陳學冬、王凱俊等人出席,身份神秘的內地女星景甜例牌獲厚待,全程傍實張藝謀,可惜行紅地毯時聲勢不及一眾男星。



■景甜全程站在張藝謀旁邊,張大導另一邊則是麥迪文。

■劉德華(左二)在會上跟張涵予(左一)十分好傾。

■《長城》主角麥迪文(右)玩遊戲時用中文寫「饕餮」。


玩遊戲寫中文

記者會保安工夫做到足,每位記者入場時要過安檢,保安全副武裝上陣。《長城》眾主角逐一由紅地毯登場,劉德華穿黑色唐裝衫搶鏡,與威廉狄福在紅毯相遇時言談甚歡,景甜一身高貴打扮現身,可惜聲勢欠奉,反而鹿晗最多fans,受歡迎程度拍得住劉德華及彭于晏等型男,張藝謀全家就壓軸登場。記者會在下午2時許開始,大會安排扮成軍隊的臨時演員在場邊打鼓,又有士兵夾道歡迎眾星進場,景甜獲安排站在有利位置,企正劉德華與張藝謀之間,播出演員介紹時,麥迪文打頭陣,之後就是景甜。大會安排眾星分組玩遊戲,麥迪文要用中文寫出片中怪獸「饕餮」,但全程出貓偷睇鹿晗。當景甜被問到《長城》有幾多國家的工作人員參與時,她答:「14個。」不過張藝謀表示至少有來自37個國家的工作人員參演。備受力捧的景甜接拍多套荷李活片,有指背後有猛人撐腰,更傳出其父是出任中央宣傳部副部長的景俊海。近日網傳內地已買斷版權翻拍日本動畫《你的名字。》的真人版,景甜與鹿晗被指有望擔演。採訪、攝影:曾小嘉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61207/1985708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864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