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理大新系統 三分鐘測中風準確率達九成

1 : GS(14)@2015-05-12 23:02:11

【本報訊】中風治療爭分奪秒,越早治療病人可完全復原的機率越高。理工大學研發一套電腦輔助系統,分析病人電腦斷層掃描影像,比較腦部密度數據,可於3分鐘診斷病人是否中風,或分辨缺血性中風或俗稱「爆血管」的充血性中風,準確度達九成,可成為醫生斷症好幫手。記者:嚴敏慧理大醫療科技及資訊學系副系主任鄧福禧表示,確診中風病人一般要接受電腦斷層掃描檢查,再由醫生分析影像,評估是否有血管栓塞或出血情況,再決定治療方案。病人每次照電腦掃描會有80至100張影像,肉眼斷症需時最少10至15分鐘,且過於細小的變異較難察覺,有機會出現漏診情況。新系統不但縮短至3分鐘,最細能偵測到1毫米病變區域,即極初期中風亦能測出。




比較左右腦影像密度

新系統分兩階段評估掃描影像,第一部份是運算算式,會自動分析80至100張影像,透過人腦的左右對稱原理,程式會自行比對左右兩邊腦部的密度,當有地方密度有改變,即代表出現問題。鄧指,影像密度較低的區域,有可能是缺血性中風,反之則為充血性中風。系統會抽取懷疑中風的範圍,並加以標示。第二部份即人工神經網絡分析,系統已預先輸入22個圖像特徵,以分辨有關掃描結果是否中風。研究人員利用26名公立醫院中風患者及26名健康人士的電腦斷層掃描影像,評估系統分析的準確性,結果顯示診斷準確度達90.4%,靈敏度為88.5%,沒有中風的檢測準確度則為92.3%。鄧指,系統能偵測細至1毫米病變區域,一些中風早期變化,包括如腦溝不明顯及一些大腦動脈徵象等亦能標示,醫生掌握相關資料數據後,可再判斷患者腦部是否有血塊等症狀,然後再確診。不過,鄧表示,系統不能取代醫生角色直接決定病人是否中風,但可作為第二參考,尤其讓非專科的前線醫生診斷疑似中風病人時,多一個參考。他指,正與公立醫院商討是否可引入新系統,又希望系統繼續優化,如改善資料輸入程序,下一步則可發展雲端應用,讓醫生能於手機等接收評估結果。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50512/1914445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0269

大新銀行:港人對A股仍有信心

1 : GS(14)@2015-07-27 15:57:14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0727/news/ec_ecd1.htm
【明報專訊】中港基金互認在7月1日接受申請後,多家中港基金公司先後遞交申請,隨首批南下基金即將出現,本地銀行的準備工作亦已接近完成。大新銀行(2356)財富管理處主管陳維堅表示,永遠不要低估香港人對中國市場的興趣,認為近日市雖然波動,無阻港人對中國市場的信心。

大新銀行近日為客戶舉辦有關投資中國的講座,並即席為超過100名資產值最少達50萬元的客戶進行問卷調查,發現即使在大跌市後,客戶對中國市場亦保持樂觀,「近一半的客戶早已有投資內地市場的經驗,包括使用滬港通或買賣RQFII基金」。他又指出,超過八成受訪客戶表示會考慮投資基金互認的產品,當中接近六成表示基金互認的產品會佔他們投資組合的10%至30%。

逾半客戶有投資內地市場經驗

陳維堅透露,正與約6家內地基金公司洽商,估計將代售10多隻內地基金。他又指出,近日跌市令客戶的風險意識提高,故亦審慎選擇基金產品,風險級別過高或往績較波動的,或不會考慮。而且不會清一色是A股基金,會考慮高息的債券基金。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1843

2016改朝換代 3大新氣象

1 : GS(14)@2016-01-11 02:06:17

2016-01-01 iM
2016新年伊始,今年將是香港改朝換代的一年,三大範疇的新星迅速冒起,汰弱留強。

年初大家將率先看到網絡電視大戰展開,全球最大網絡電視Netflix殺入香港,一張戲飛價錢,每月任睇,而全新的免費電視ViuTV又即將開台,加上Letv、TVB,香港將陷入一場互聯網上的電視混戰。

今年又稱為選舉年,承接去年尾區選的熾熱氣氛,2月將舉行新界東補選、9月立法會大選、12月特首選委選舉,年輕的政壇新星相繼湧現,形象清新的楊雪盈、楊岳橋,為政壇帶來一遍新氣象。

創科局的成立,未知對創科界是好是壞,但肯定的是,香港創業之風將繼續吹起,中國三大風險投資公司之一啟明創投,其主管合夥人梁穎宇牽頭,為香港Startup尋找數以億元的投資金額,決心讓香港趕上全球的創新風氣。

披露Netflix攻港策略 一張飛價錢 每月任煲劇

2016年第一件讓人最期待又觸及最多香港人的生活大事,想必就是電視業大戰。不過,這次大戰沒有王維基,因為香港電視早已轉型為網購網站,而且這更無關於早年爭崩頭的免費電視牌照,皆因電視大戰已由大氣頻道轉至互聯網的OTT(Over-the-top)網絡電視平台。2016年將是每家電視台火力全開的一年,觀眾不用再上街爭取睇電視,而是真正可在街上隨心所欲睇電視。

4月即將開台的ViuTV,雖仍手執免費電視牌照,但其取向明顯已不只着眼傳統電視,他們以「電視節目,不只在電視機」為宣傳口號,大賣多平台免費收看節目,更率先推出Viu App讓觀眾習慣手機煲劇,盡用母公司電訊盈科的網絡優勢。

至於早前大張旗鼓開台的內地網絡電視Letv樂視,更大手筆以47億元奪得2016年至2019年的英超轉播權,更推出多重優惠計劃,例如買樂視手機送一季英超任睇,又跟香港寬頻合作推出99元睇英超計劃等,可是由於套餐繁多,稍嫌過於複雜,而且消費者往往要被多年合約綁死。

傳統大台無綫電視本月亦將推出全新OTT平台,觀眾需添置一個全新機頂盒,用網絡收看電視節目,提供Video On Demand點播及回看等新功能,包括免費及收費內容,月費更保證100元以下,而發行及銷售將由和記環球電訊及3香港負責。

第一季開台 月費60多元

新的網絡電視大戰當中,要數最具競爭力必定是今年第一季將殺入香港的Netflix。這家全球最大、市值560億美元(約4,368億港元)的美國網絡電視,價值早已跟擁有HBO、CNN的Time Warner(時代華納)看齊,現時Netflix全球擁有6,900萬訂戶,提供超過1億小時的電影和電視劇內容,《House of Cards》、《Breaking Bad》都是近年平台上大熱的電視劇。

Netflix在美國的市場龍頭地位毋庸置疑,根據網絡供應商Sandvine於2015年12月的統計,北美晚間黃金時段的網絡流量,有關影片與語音的即時娛樂類型,已佔全部流量超過70%,較5年前的35%迅速增加,而當中三大視頻平台Netflix、YouTube、Amazon Video分別佔流量的37.1%、17.9%及3.1%。

Netflix首席傳訊總監Jonathan Friedland向本刊透露,今年首季該平台將登陸香港,月費跟全球價格相若,維持每月7.99美元至11.99美元(約62至94港元),極具競爭力,他笑言比香港買張電影戲票更便宜。

無合約政策 煲劇無廣告

早於1997年成立的Netflix,原本是一家錄影帶租借店,他們憑着收取一次性月費,讓客人可任租任看電影,成功殺出一條血路,可是當年仍跟龍頭百事達(Blockbuster)的規模差一大段距離。及至2007年iPhone面世,寬頻、流動網絡速度倍增,創辦人Reed Hastings因而看到全新商機,於是逐步將Netflix轉型為網絡點播平台,還跟其他廠商如Apple、Comcast、Xbox、PlayStation合作支援服務,成就今天的成績。

Reed Hastings本身亦是煲劇發燒友,因此他特別看重觀眾的用戶體驗,所以拒絕一切在Netflix平台上賣廣告的商機,戲迷可無阻礙地一口氣看畢心水節目。早年推出的政治電視劇《House of Cards》,更首創一次過推出全劇13集,觀眾不必再每星期等待新一集上載。

傳訊總監Friedland向香港觀眾保證,Netflix會提供最好的電視劇和電影,暫時已知在香港平台可看到的新劇包括《Narcos》、《Jessica Jones》、《Master of None》、《Gotham》等大熱美劇,全部都會配上繁體中文字幕,至於《House of Cards》,由於版權並非全權由Netflix擁有,因此仍有待公布。

他強調,世界各地的版權條例都不同,洽談版權的成本和時間都不同,因此Netflix會根據各地區觀眾的喜好,排下優先次序,以相應增加內容。他承諾今年底平台上的內容,會較開台時增加一倍。

同時他亦指出,現正與本地電訊商電訊盈科、香港電訊及香港寬頻洽談合作,以確保網絡穩定性,但強調合作前提是,客戶不必受合約綁死,沿用Netflix每月隨時訂購或中止的做法,觀眾擁有最大的自主權。

重點拓亞洲 本地化吸客

Netflix2016年銳意開拓全球市場,目標由現時覆蓋約50個國家,增加至年底200個,而亞洲將是重點開發市場。去年9月,日本是先發的亞洲市場,首月已有近100萬用戶登記,成績不錯。成功除了因為價格吸引,Netflix還跟Sony、Panasonic等電視品牌合作,在新款智能電視置入Netflix平台,而且刻意增加日本電影、電視劇等內容,甚至跟當地製作公司合作攝製原創節目,作為本地化的市場策略。

Friedland不排除香港區都有相關的本地化市場策略,因為今年Netflix預計投放60億美元(約468億港元)於購買和製作內容上,尤其希望增加原創內容,目前計劃推出的包括31部電視劇、10個清談節目、10部電影、12部紀錄片、30部動畫片,原創內容將超過600小時。其中,Netflix有份參與的《臥虎藏龍2》,將於今年2月上映,屆時戲院和Netflix將同步放映。

香港的網絡電視在2016年百花齊放,相較之下傳統綫性播放的電視台,節目受時間和地點限制,吸引力每況愈下,加上傳統電視台的製作水平長期為人詬病,網絡電視今年將加快取代傳統電視的主導地位。港人近年嚷着開放免費電視牌照,但相信今年過後已無人再關心政府是否開放市場。

大數據存庫 觀眾喜好大起底

Netflix除了內容多、月費平、無廣告吸引觀眾,其由1,000名工程師打造的大數據資料庫,都是它成功要素之一。Netflix觀眾逾75%的觀影選擇,均由平台的推薦功能推動,根據Netflix工程師的分析,喜歡看六十年代《Star Trek》(星空奇遇記)的觀眾,很大機會同時喜歡看《Mission Impossible》(職業特工隊),喜歡看科幻電視劇《Doctor Who》的觀眾,又很大機會喜歡《Being Human》。

Netflix透過分析全球6,900萬用戶的觀影經驗,從而尋找當中的相似行為,例如某類電影上映時間相近、收視相近,兩者的關聯性便提高,有時甚至因電影主題相近,使觀眾喜歡某類電影,因此一切分析都在於了解觀眾口味。

觀眾在平台上播放過哪部影片、看了多久、搜尋過甚麼,甚至何時何地,用哪一部智能裝置,Netflix系統都會一一紀錄,從而在適當的時候,推薦最適合的內容給你。這個大數據庫還協助過電視劇製作《House of Cards》,因為根據統計,大部分喜歡導演大衞芬查(David Fincher)的觀眾,同時會喜歡演員奇雲史柏西(Kevin Spacey),而且他們對於原著由英國拍攝的《House of Cards》亦感興趣,因此Netflex將三者連結,便製作了他們史上最受歡迎的電視劇。

政治新星楊雪盈:民間自救 力量才大

2015是後雨傘運動的一年,動盪過後,香港過了一段相對平靜的日子,雖然政治上看似無功而還,但去年尾的區議會選舉卻呈現微妙變化。一批無政黨、無財力的獨立候選人,坊間俗稱為傘兵的傘後組織,竟在選舉當中爆冷擊敗了多名資深建制派區議員,有人認為這是幸運,但亦有人相信這是政壇新舊交替的轉捩點。

於灣仔大坑區當選的獨立候選人楊雪盈,選前寂寂無聞,當選後其實亦沒有多少人認識她。身形嬌小的她,可能唯一較令人印象深刻的事,就是政制局副局長陳岳鵬曾透過Facebook私訊邀約她傾計交流,最後被她一口拒絕,還公開了雙方對話這花邊新聞。

望不同政見可耐心溝通

29歲的楊雪盈,是中大專業進修學院文化管理系講師,她是香港文化監察主席,亦是保育組織「灣仔好日誌」的社區大使,雨傘運動期間她發起視覺庫存計劃,有系統地收集和紀錄了近400件來自佔領區的物件,以及1,500張有關佔領的海報。參選區議會前,她已半隻腳踏入了政壇。

問她為甚麼選舉後不識趣地拒絕了官員的邀約,她理直氣壯地說,只因不認同政府鬼鬼祟祟的枱底交流。

初出茅廬行事自然小心,而她亦漸漸感受到支持者對她的期望,甚至帶來壓力,「有時我覺得大家『仙氣化』了我,把我的當選當作香港人希望一樣,我認為看得我太大了。」

現今的政治環境,壁壘分明,泛民太親近政府,就會被形容為「鬼」,相反建制派太開明,又會被說成是「作反」。楊雪盈心目中的政治不是這樣,不同理念不同立場的人,都應透過對等平台溝通,就算明知無法說服對方,都應試着了解雙方立場。

參選期間,面對反對自己的街坊,她都會主動傾談,細問是甚麼令他們討厭,又會重申自己作為老師亦參選的理由。她認為大坑大部分居民都算平和,至少願意聽別人意見。

建立公民平台監察社區

成功當選,未來4年她希望建立區內的公民平台,讓居民親身參與推動社區政策的過程,同時監察社區資源運用,避免興建「不能避雨亭」、「千萬3D噴水池」等浪費金錢的大白象工程,「雨傘運動後,是整個社會的公民覺醒,部分人不願再跟着政黨政治走,相信未來還是要靠自己把握,但我覺得這力量還未足夠,至少成功當選的傘兵仍是少數。」

力量雖少,但她樂見居民愈來愈關心社區變化,就像去年灣仔同德大押突然漏夜被清柝,灣仔好日誌一晚之間已收集了數千個聯署,可惜最終改變不了清拆命運。

「上一代萬事都以振興經濟、建立理想營商環境為前提,但年輕人卻認為制度存在不公平,因而同理念的人都走在一起挑戰舊有制度,所以你會看到『Oh Yes It's Free』、『大埔街坊泥』等民間自救組織,只要愈來愈多人走在一起,改變的力量才夠大。」

公民黨楊岳橋:多得《100毛》

2016年將是充滿政治氣氛的一年,1月台灣大選,2月新界東立法會補選,9月全港立法會選舉,12月特首選委會選舉以及美國總統大選。到底以年輕人為首的政治新勢力,如何左右政治局勢,尚有待觀察。但環顧全球,政治素人和年輕力量近年已或多或少影響不同國家的政治環境,例如台北市長柯文哲以獨立身份上台,西班牙剛過去的大選亦因年輕新勢力,打破了多年來兩黨政治的局面。

傳統政黨受挑戰或許是一個全球現象,已宣布參加新界東立法會補選的公民黨成員楊岳橋,是一名年輕大律師,現年34歲,他認同傳統政黨正面臨角色改變的時候,「由雨傘運動拆大台開始,香港人已提出命運自主的口號,政黨亦從昔日帶領群眾、由上而下的角色,變成先跟市民商討,再由政黨帶上政治層面。」

以法律專業走入群眾

作為年輕的政治人物,楊岳橋雖有政黨背景,但他希望以法律知識走入群眾,以配合日漸成熟的公民社會。他除了在佔領期間擔任佔中義務律師,近期在Facebook更拍攝簡單易明的短片,向市民講解網絡廿三條、競爭法等的法律問題,「政治不再是老套的話題,多得《100毛》,大家開始懂得笑一些荒謬的政客,笑完自自然然懂得去關心政事,我很開心見到愈來愈多人關心社會議題,例如關注網絡廿三條的『鍵盤戰線』,這班年輕人不是石頭爆出來,他們是多年持續研究這問題的民間團體,到今天終引起社會廣泛回響。」

港產風險投資者 授創業4大方向

港府幾經辛苦成立創新及科技局,專責研究及推行相關政策,可是新任局長楊偉雄剛上任,便批評Uber破壞香港法治核心價值,認為不應先犯法後修例,但事實上香港根本沒有現存法例可監管Uber,新加坡政府亦須修例以配合新經營模式。作為創科局局長,上任前曾讚賞Uber是創新典範,但現在又責備它犯法,言論令人質疑他對推動創新科技到底有多大誠意。

要知道創新等於打破舊有常規,取代原有業者幾乎是必然發生的,若堅持一成不變,說任何創新都只是空談。香港在風險投資(Venture Capital,VC)界別早已名聲不高,因為過去10年沒多少間成功初創企業來自香港,亞洲區的投資者對香港Startup普遍沒有興趣,大多都轉戰北京、上海、杭州等。

成立平台撮合投資創業

中國三大風險投資公司之一啟明創投,其主管合夥人梁穎宇是香港人,在內地專注於醫療保健領域的投資。對於香港近年在創新科技方面大幅落後美國和中國,梁穎宇亦感到憂慮,因此近月她聯同十多位風險投資者,在港成立了名為「VIAHK」的非牟利機構,任何人都可將他們的創業計劃上載到網頁,經篩選後,會透過每月一次的聚會,撮合本地創業者和投資者,扶助香港初創企業成長。

「香港現時整個初創企業生態其實不太健康,長駐香港的VC可能少於50人,而Co-working Space舉辦的創業活動,提供法律和會計專業服務的人,經常都較Mentor和投資者多,所以我們希望可帶來改變。」梁穎宇曾任十多年青年企業家計劃的導師,認為香港年輕人的創業精神不亞於美國和中國,只是他們對於同類型業務於中美的發展不甚了解,國際視野不足,因而走了很多冤枉路。

港電子商貿方面較落後

中國近年經營電子商貿、互聯網金融、類似Uber共享模式的業務、醫療保健的初創企業十分蓬勃,港創業者如無把握,不應加入競爭。她建議港人如想創業,應選擇本身有優勢的產業,例如以下四大方向:一、專注研發手機應用程式或遊戲,由於不涉及大量生產過程,成本較低,適合香港這創業成本高的地方;二、香港電子商貿發展落後,事實上仍有很大擴展空間,但要留意這範疇的宣傳推廣成本很高,最理想可伙拍內地公司合作;三、研發零售類機械產品,科技大學曾研發出航拍機,香港在開發機械工程方面出色,加上市場觸覺敏銳,可多鼓勵學生和大學教授研發家居智能產品方面;四、香港醫療技術出眾,中大教授盧煜明研發的無創性產前檢查,現已推銷全球,應盡量發揮香港醫療技術的優勢。

「我們可以做的,就是結集一班有心幫助香港的VC,分享他們的經驗,提供各個市場的最新情報和趨勢,就算最後沒有促成投資,都可提供專業的創業建議。」梁穎宇指,中國現時每月有多達40萬間科技公司成立,擁有30億至50億美元資產的風投基金更多達5間,投資者每日都忙於篩選有潛力的公司見面,香港創業者有必要了解當前面對的激烈競爭環境,從而選擇正確的創業方向。

她笑言,風險投資者都是跟風一族,只要有第一宗注資個案,其他投資者都會陸續跟從,因此她希望VIAHK可發揮牽頭作用。

大學生未畢業先創App

為趕上全球科創事業,香港近年湧現很多不同的創業比賽,鼓勵創意。數碼港除了出錢培育初創企業,今年更首辦「大學合作夥伴計劃」,讓尚未畢業的大學生一試身手,提交創業大計。

這個比賽以金融科技為主題,其中名為Initial的團隊,選擇了電子商貿範疇,他們設計了一套專為Instagram店主處理買賣的交易系統,迎合時下年輕人喜歡在社交媒體購物的習慣。團隊成員郭梓榮指,過去一年他已多次參加不同創業比賽,之前曾以電子Coupon App參賽,但由於缺乏宣傳資源,又未能跟大商戶洽談合作,所以後來放棄了計劃。而現時Instagram交易平台的計劃,除了贏得數碼港10萬元現金獎,還有機會晉身受資助的培育計劃。

另一隊名為Optimor的團隊,則設計了一套協助銀行處理客戶服務的系統,用戶透過文字或語音輸入,程式便會自動解答查詢,以人工智能技術取代客戶服務熱綫,甚至電子銀行服務。而成員陳廣慶的最終目標更是打造一個廣東話版的Google,可用語音解答一切問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4129

SAVANNAH入場費 將軍澳3年最平 1房折實356萬 同區20個月最大新盤

1 : GS(14)@2016-05-07 23:44:11

http://property.mpfinance.com/cf ... 0506/paa01/laa1.txt





【明報專訊】作為新盤供應重鎮將軍澳南,再有全新盤登場,繼新地(0016)海天晉3月開價後,會德豐(0020)同區至善街20個月樓花SAVANNAH以折實平均實呎1.18萬元首推161伙,較海天晉首批約1.28萬元低近8%,除與同區二手屋苑呎價相若外,1房戶最低消費折實355.7萬元起,為將軍澳南3年來、即一手新例生效後所推新盤最平入場費。單位總數804伙的SAVANNAH,是繼新地2014年8月推出天晉IIIA期後,過去逾20個月來最大型樓盤,業界料發展商貼市價開售是要加速去貨。

明報記者 方可兒

會德豐今次提供最高15.5%至19.5%直減樓價折扣,視乎定價不同而定;首批單位均價1.44萬元,扣除最高折扣後、折實約1.18萬元,與去年3月嘉華(0173)推出的嘉悅首推折實約1.16萬元相若,意味呎價重返逾1年前新盤水平。此外,若買家曾購會德豐物業,可多享1%折扣優惠,即並非全部買家均可享用此優惠。

最高直減19.5% 曾買會德豐樓額外有折

今批單位以定價計市值10.8億元,明日對外開放設於尖沙嘴海港城的示範單位及開始收票,每票10萬元,每人最多入兩票。

首批單位涵蓋1房至3房,折實價355萬至968萬元,折實呎價1.04萬至1.31萬元;入場費最低為第2A座3樓E室,屬實用310方呎1房戶,景觀料以街景為主,定價421萬元,折實售355萬元(折實呎價1.14萬元)。若買家曾購會德豐物業而多享1%折扣,售價再降至351萬元。

36伙1房戶折實售價低於400萬

縱觀過往3年區內新盤雖有提供1房,但入場費未曾低於400萬元。對上最平1房戶為去年11月、會德豐同系CAPRI,1房折實售417萬元(實用面積359方呎,較SAVANNAH入場單位大49方呎)。

SAVANNAH標準1房戶實用面積310至416方呎;標準2房戶實用面積439至519方呎,而首批大部分1房戶的折實售價均為400萬元以下,涉約36伙。

會德豐旗下財務公司亦為3房、4房戶買家提供八成一按,為集團於將軍澳南首個提供一按的樓盤,最長還款期25年,首兩年利率為P(P現為5厘)減2%;其後為P。

首為同系將軍澳盤提供八成一按

會德豐地產常務董事黃光耀(圓圖)表示,由於3房、4房樓價較高,因此希望提供一按予買家,並形容是次定價為「極度開心入市價」,但稍後有加價空間。

天晉II期將廣放盤 叫價減10%

SAVANNAH開價後,區內代理稱,天晉II期5B座中層D室,實用面積702方呎,原叫價1280萬元,現減130萬元或一成至1150萬元;另將軍澳廣場7座低層G室,實用面積442方呎,由580萬元降至538萬元,減幅逾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9640

【WhatsApp@iOS10】實試6大新功能 Siri幫你傳訊息

1 : GS(14)@2016-09-17 16:16:56

雖然有傳不少iPhone用家update iOS10後有死機情況,但問題好像很快便已解決,同一時間WhatsApp亦就iOS10作出了配合的更新,當中包括有6大新功能,其中最特別的應該是因應Siri開放讓第三方軟件使用,而新增可用Siri幫手send WhatsApp訊息,而Gadget Guy亦就即時實試過6大功能的實用性。



記者:韓繼聰


用Siri send messages:實試感覺頗快捷方便,除可不用開啟WhatsApp和打字外,適合懶人外,亦方便雙手不方便,如駕駛時也可用WhatsApp。不過實試就發現要留意同Siri講嘢的句式,暫時覺得最容易是「 Send WhatsApp俾(人名)講(訊息內容)」,其他如「用WhatsApp send(訊息內容)俾(人名)」,Siri九成都會再問你要send咩訊息內容。(只限iOS10)

在鎖機況下顯示WhatsApp來電:相信好多人都試過miss WhatsApp call,而今次更新後,WhatsApp來電就有如一般電話般,即使鎖機時亦會即時顯示來電。(只限iOS10)

iOS Widget:iOS10新加Widget功能,而WhatsApp的Widget就是顯示最近聯絡人,不過實試感覺實用性不大,因為Widget內只會顯示聯絡人名而沒有訊息,用Widget不及在Notification開啟方便。(只限iOS10)


相機介面更新:新版WhatsApp的相機有所更新,把前後鏡頭轉換鍵搬到右下角,閃燈鍵搬至右上角,取消鍵則放到左上角並換簡單的箭咀圖案。另外亦加人按兩下畫面轉換前後鏡頭功能,但整體實用性沒大提升。

快速轉發:在對話中的相片及影片旁邊加入新的轉發按鍵,一按即可開心share至其他聯絡人和群組,簡化了程序。(iOS9也能使用)

轉發至多個聯絡人:舊版WhatsApp的轉發功能只能轉發訊息或檔案至一個指定聯絡人或群組,更新後則可轉發至多個,Share八掛無聊嘢好啱用。(iOS9也能使用)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60915/1977109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9289

大新稅貸最低1.28厘

1 : GS(14)@2016-10-19 05:22:09

【本報訊】今年銀行壓低稅貸息,大新銀行(2356)稅貸實際年利率低至1.28厘,惟貸款額至少要達100萬元,最多可借月薪10倍,即月薪最少達10萬元的客戶才享有低息,亦須同時於大新開立出糧戶口及信用卡。若以最低息率計,目前仍然以創興銀行(1111)的1.23厘排榜首,惟貸款額至少仍要達100萬元。大新銀行產品部總經理兼主管鄧子健指,今年銀行資金成本較去年稍降,令銀行稅貸有減價空間,銀行間競爭尤為激烈。雖然該行息率未算最低,但同時開立的出糧戶口活期利率可高達2%,整套推廣計劃有吸引力,相信今年稅貸客戶人數及貸款額按年均有雙位數增長。若以一般客戶貸款額約20萬元以下,還款期12個月計,大新稅貸實際年利率為2.87厘,屬市場中位水平。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1019/1980528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2643

大額稅貸低息戰 大新1.28厘

1 : GS(14)@2016-10-19 06:06:55

【明報專訊】再有一家銀行加入稅貸低息戰,大新銀行(2356)宣布今年稅貸優惠的最低年息為1.28厘,較去年底大幅削減0.52厘。大新銀行產品總總經理鄧子健表示,期望今年稅貸業務較去年有雙位數增長。

年薪至少需10萬 12個月攤還

該行的最低年息入場門檻高,貸款額需達100萬元,年息才有1.28厘,以該行最多借10倍月薪計算,即客戶月入最少10萬元。另外,客戶同時需要申請出糧戶口及信用卡,選用12個月還款期,並把2788元現金回贈計算在內,最終才得出1.28厘。若以該行平均貸款額約20萬元計算,年息最低是2.54厘。

冀稅貸額客戶數雙位數增長

鄧子健表示,由於美國延後加息,銀行的資金成本意外地較去年下降,因此今年爭相減價搶客。他表示,由於零售市道放緩,投資市場亦較不穩定,近兩年客戶大多只借稅額,較少額外借貸。然而,由於去年基數低,他預計該行今年稅貸額及客戶人數都會有雙位數增長。現時共有8家銀行公布了稅貸優惠,當中南洋商業銀行、華僑永亨及創興銀行(1111)的最低年息均較大新低,但鄧子健表示,該行沒有下調息口的空間。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5701&issue=2016101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2763

發展商高價搶地 樓市升不停? 3大新趨勢

1 : GS(14)@2016-10-30 17:46:53

2016-10-15 iM
大孖沙高價搶地暗藏三大新趨勢!隨着樓市反彈,地價同步升溫,不足一周,本港分別誕生出兩大新地王——黃竹坑商貿地、筆架山龍翔道豪宅地。最受市場關注的,是過去三個月推出的住宅官地,均成本港發展商的囊中物。更甚的是,地皮成交價均遠高於市場預期,就連久未有涉足官地市場的長實地產(01113),也加入搶地戰團。

發展商高價搶地,意味着甚麼?一、豪宅交投將捲土重來。二、本地大孖沙不再被動,主動出擊,地王將頻現。三、縱使細單位廣受上車人士歡迎,但極細單位因為面積實在太細,不為港人接受。在豪宅市場再度活躍、地王頻生及發展商將放棄超細則三大新趨勢下,本港樓市可望再展升勢?

【市況篇】大孖沙搶地全實錄

樓市於過去3個月極速翻身,地價也同步反彈,最近新地王再現。黃竹坑商貿地剛於周三(12日)以25.28億元由信置(00083)及帝國集團奪得,每呎樓面地價8,872元,較市場預計高約一成,更創出港島區歷年商用地皮呎價新高。嘉里建設(00683)亦於上周四(6日)以約72.68億元奪得九龍筆架山龍翔道豪宅地皮,樓面呎價達約2.1萬元,創下九龍區政府招標住宅地皮呎價新高。

憂人幣貶 內資急謀出路

事實上,2014年至今年上半年,本港官地招標的中標者多為中資發展商及本港中小型發展商。中資方面,由於內地「資產荒」下,內地資金急謀出路,吸引不少內地發展商來港買入官地。同時本港發展商多嘆地價太高,出價傾向保守,令大部分港府推出招標的官地成內地資金的囊中物。另一方面,政府近年也推出不少面積較細的地皮,也不合大孖沙的心水,令其出手漸見保守,造就不少中小型發展商異軍突起。因此,過去兩年大批中小型地產商、內房企加入搶地,將一眾「大孖沙」比下去。

近年長實(01113)買地意欲大減,過去兩年只有購入港鐵(00066)及市建局推出的項目,如於去年10月奪得將軍澳日出康城8期發展權,項目每方呎樓面地價約2,830元,補地價金額約29.55億元;另於2014年底投得市建局深水埗海壇街、桂林街及北河街項目。事實上,作為本港龍頭發展商的長實,曾於2011年至2012年間積極投地,自2013年開始於買地方面變得極低調,於香港買入的地皮少之有少。新地(00016)方面,其買地的步伐相對長實當然較積極,惟該集團去年購入的地皮亦不算太多,多集中於新界區,或發展規模不大,出手也未見太積極。

高價搶地 成樓市轉捩點

自8月初以來,地價有明顯回升趨勢,是次嘉里建設以每呎地價2.1萬元購入龍翔道地皮,地價較同區部分二手屋苑呎價還要高,如帝景峰的二手呎價約1.6萬至2萬元,畢架山花園的呎價約1.2至1.3萬元,可見是次龍翔道地皮成交價已是「麵粉貴過麵包」。最值得留意的地方,是這一輪地價回升,多得本港大孖沙推波助瀾,重投市場以高價搶地,情況為近年少見,也可視為樓市重大轉捩點。先是新地於8月8日時,以23.64億元投得沙田多石地皮,呎價逾5,400元,較市場估值高出近四成。

一個月後,長實於9月14日以約19.5億元奪得沙田九肚麗坪路住宅地,成功擊敗17個對手,每呎樓面地價約8,001元,較市場估值上限高出逾30%。長實闊別官地市場已近4年,其對上一次投得官地已是2012年11月,當時以29.01億元投得馬鞍山白石彩沙街地皮,每呎樓面地價達5,160元。

新地前主席郭炳湘最近也動作頻頻,其自立門戶成立的帝國集團,最近在地產市場連番出擊,今年已先後夥拍發展商投得三個地產項目,除於日前聯同信置以高價投得黃竹坑商貿地外,他於8月初時也夥拍香港小輪(00050),以27億元高價投得青山公路地皮,地價較市場預期高逾20%。

競投激烈 地價升勢再現

追溯上一次大孖沙大舉高價搶地,是發生於2010年至2011年期間,當時港府仍以公開拍賣形式賣地,兩年間推出的地皮,每次都獲大型發展商激烈競投。如2010年6月時,新地以高出開價60%,以109億元奪得何文田佛光街地皮,超出市場預期上限,該地皮成當時九龍區新地王,每平方呎樓面地價12,540元,較當時同區二手平均呎價約1.1萬元為高,出現「麵粉貴過麵包」的情況。

2011年5月時,港府一口氣推出三幅地皮,全以高價成交,其中新地以44.9億元勇奪東半山司徒拔道地皮,每呎樓面地價達24,891元。長實以6.62億元投得,每呎樓面地價6,548元,超出市場預期,中國海外(00688)則以每呎樓面地價15,742元奪得又一村海棠路地皮。大孖沙積極搶地,港府雖連番推出辣招壓樓市,樓價曾一度於2011年第四季至2012年第二季回調,惟於2012年5月開始持續攀升,升勢持續至2015年9月。

此刻地價再現升勢,隨着大孖沙高價買地,意味「麵粉貴過麵包」的情況可能再出現。如以2010年至2011年間,大孖沙大舉買地後樓價狂升的情況推論,是次地價上升,對樓價必具支持作用。

大孖沙突然轉向高價搶地,究竟有何玄機?以下將逐一分析。

【剖析篇】拆解發展商搶地5大玄機

1. 睇好樓市見底回升

自英國脫歐後,本港樓市氣氛於7月初開始轉趨暢旺,新盤大賣,二手交投也回勇,同一時間,本港大型發展商於8月開始以高價買地。券商麥格理發表研究報告指,嘉里以近72.7億元奪得筆架山豪宅地皮,長實亦以高於市場預期三成的價格奪得九肚豪宅地皮,反映發展商看好豪宅市場前景。

事實上,於樓市基本因素未有太大改變的情況下(即樓市辣招持續、經濟前景不樂觀、供樓負擔水平仍高等),新盤市場卻能回勇,反映市場購買力強勁,是樓市見底的重要訊號。當中以新地旗下元朗Grand YOHO的銷情最暢旺、加價幅度也最為進取,該盤至今已累售逾1,000伙,佔可推售單位逾95%以上。Grand YOHO旺丁旺財,相信成新地願意以高價買地的重要推動力之一。

2. 未來供應量未及預期

美聯物業首席分析師劉嘉輝指2016年迄今,已獲批預售樓花同意書的新盤涉及13,096個單位,超越去年全年11,540伙,並創自2004年後的12年新高;另方面,今年首9個月申請預售的一手住宅單位亦達到1.58萬伙,逼近去年全年1.64萬伙,料全年可達1.8萬伙,創近14年高位,數據反映中短期內的單位供應充足。

惟從中長綫看,政府能否成功確保住宅供應,仍有不少未知之數。以元朗洪水橋新發展區為例,這發展區將是未來最大的新盤供應庫之一,政府於該地留約87公頃房屋用地,將提供約6萬個住宅單位,當中佔約2.93萬伙為私營房屋。

不過,洪水橋新發展區有超過60%土地由私人擁有,遠較新界東北新發展區的比例高,政府所面對的收地阻力更大,上述預計可提供的6萬伙住宅供應較難全數達標,相信收地過程也要用極長的時間,因此在發展商的角度,未來住宅供應,特別是位於市區的供應有限,故願意以高價搶地。

3. 盡吸內地湧港資金

隨着人民幣持續貶值,「資金南下」的趨勢似乎愈來愈強,同時內地樓價持續攀升,加上不少內地一綫城市已實施樓市限購令,在不少內地買家的角度,港樓樓價相對吸引,反彈潛力也比內地住宅大。內地買家購買本港一手物業所佔的金額比率由20.8%攀升至24.5%,創自2012年第四季後的3年半高位。

據稅務局公布最新數據顯示,9月份共有250宗買賣涉及買家印花稅,屬去年6月後最高的月份,反映非本地買家(估計以內地客為主)重投本港市場。的確,最近新盤的內地買家比例持續上升,如中國海外旗下鴨脷洲南區?左岸,項目於上周沽出30伙,當中有40%為內地客。人民幣貶值勢頭未減,相信本港新盤市場,特別是豪宅級新盤仍是內地買家追捧的對象,故發展商甚為看好這市場。

4. 中資來港搶地

內地樓價愈升愈高,地價也持續破頂,中原地產研究中心的統計數據顯示,8月份以來,全國主要城市再現多宗地王,今年內有22幅地皮的成交價較底價高出1倍。內地「麵粉貴過麵包」成為常態下,不少內房商寧願將資金轉到香港分散風險,事實上這些內地發展商座擁龐大資金,加上希望對冲人民幣持續貶值的壓力,故近年積極於香港買地。面對來自內地資金的威脅,本港發展商於買地上出價自然要更高。

5. 新盤貨尾創一年新低

據美聯物業的數據,過去一季推盤步伐顯著加快,多個新盤相繼推售,新盤及貨尾盤於上季共售出約7,300伙,為2013年4月底一手新例實施以來的季度新高。美聯物業首席分析師劉嘉輝指出,在「出多過入」之下,積存的貨尾單位按季大減。若選取220個新盤項目計算,第三季累積貨尾錄約6,100多伙,相比起第二季約207個新盤項目近8,200個貨尾,累積減少約25%,創一年新低。本港大孖沙近年未有積極買地,如今新盤貨尾量創低位,故急起直追補貨。

揭大孖沙高價搶地之謎

發展商:港樓後市可看高一綫

縱橫地產界多年、前新地主席郭炳湘對後市投以信心一票,事實上他2010年離開新地自立門戶後,迄今已投得5幅地皮。他指「除咗美國之外,現時全球各國主要推行量寬措施,延續低息口環境,對實體物業保持着很大需求。香港作為中國唯一真正國際化城市,就像美國紐約,擁有最良好體制、法治及稅制,放眼全中國仍然無一個城市能相提並論,內地現正積極向外投資,本港亦會受到正面帶動。」

「目前本港不論樓價或股價,都較之前高峰期有一定折讓,故前景值得看好。」郭炳湘更以實際行動表態,日前夥拍信置以25.28億元高價,成功擊退23家財團對手,奪得本港賣地史上入標反應最熱烈的商貿項目黃竹坑地皮,涉及規模28.5萬平方呎,每呎樓面地價高達8,871元,拋離市場估值上限約11%,帝國與信置將各佔50%權益。

「公司已投放70億元於房地產(未計黃竹坑地皮),佔整體投資組合半數,另一半集中於金融投資,包括股票、債券及私募基金。持有地產項目多為合資,因為『一人計短、二人計長』,和拍檔可以互補不足,現時與信置也有富麗敦海洋公園酒店攜手發展。」有機會和新地合作?「要視乎項目是否合適,合作冇問題,獨資亦可以,至於上市計劃,公司現階段就無時間表。」

新樓二手交投齊上升

新盤定價策略複雜,他以將軍澳屋苑天晉為例,指其無海景單位的近月二手呎價也達到1.5萬元,故旗下將軍澳新盤藍塘傲首批均價1.32萬元算「好抵」,希望短時間內吸納買家。另外與長實合作的馬頭角豪宅盤君柏,早前推出12年超長成交期吸客,郭炳湘表示「條橋唔係我諗出嚟,他們好多專家,我都係學嘢。」

恒基營業二部總經理韓家輝亦指出,樓市已經擺脫最艱難時間,因為不單一手市場銷售理想,連帶二手交投亦明顯上升,「九龍站凱旋門剛造出10萬元呎價的新高成交,還有太古城、黃埔花園等大型屋苑破頂,反映出市況回暖,購買力遠遠未見底,因為大部分供滿樓家庭的父母,都樂意協助子女盡早置業,近年例子多不勝數。作為發展商推出細單位,主要也是配合市場需要而作考量,因應樓價問題,要協助年輕人上車、新家庭置業,基於他們的負擔能力,興建中小型單位屬於大趨勢。」

兩原因撑起香港樓市

他認為撑起樓市因素有二,「首先是剛性需求,其次是息口因素,我相信低息環境還會持續一段時間,聯儲局主席耶倫(Janet Yellen)講得幾清楚,加息步伐會慢,每次加息亦不多。12月加不加息,其實現在也無人知,市場錯估加息屢見不鮮,但總的來說現時利率基數低,香港和美國加息決定之間有滯後期,故即使12月真的加息,對樓市也不會帶來太大衝擊。」

太古地產(01972)早前開售的西半山殷然及西半山西摩道瀚然,市場反應相當好,被問及集團積極投地及會否趁樓市上升時再推新盤,太古地產董事,住宅業務杜偉業表示:「集團不時物色地皮,遇有合適的都會參與競投。」他亦同意內地發展商出價相當進取,但卻無礙集團繼續尋找機會。」至於會否加快推售大嶼山Whitesands洋房?他表示,目前項目以放租為主,集團並不急於出售物業。

專家:揸港樓防守力強

對於大孖沙投地轉趨積極,劉嘉輝指:「發展商做投地決定,通常睇得較長遠。觸發他們再次高價攞地,因為今年以來豪宅交投表現非常不錯,尤其涉資逾1億元以上的超級豪宅市場,更加價量齊升。其中海外買家比例增加,顯示脫歐及人民幣弱勢等事件,促使國際上的資金流向,愈來愈多把港樓納入資產配置之一,因為揸港樓就好似美元一樣具防守力。」

「本地用家剛需以外,海外對港樓投資需求復甦,令發展商對3至4年後市況重拾信心,所以才捨得買地補充土儲。」貨尾盤沽售加快,亦有一定啟示作用,「現時新盤開售,銷售率普遍達8、9成,認購競爭甚大,相反今年3、4月份樓市偏淡時推出的單位,若發展商無再加價,基本上都存在不小折讓,值得準買家考慮。」劉嘉輝相信發展商年底前繼續力推新盤,包括保利置業(00119)啟德大型項目,料今年全年一手住宅吸納量約1.7萬伙,與政府賣地目標1.8萬伙相比,供求大致平衡。

中資盲搶地=樓市或見頂

Bricks and Mortar主席兼總裁王震宇認為,近日發展商狂買地未必與她們看好後市有關,主要是個別發展商有必要增加土地儲備。他說:「本港樓市第一季極度超賣,第二至第三季是技術性反彈。第四季有機會反彈繼續上,但相信很快見頂。快則今季慢則明年一、二季。他說,見頂的速度要看兩大因素,第一、美國加息速度加快,雖然市場均預期,美國在12月才開始加息,之後加息步伐相當緩慢,但我認為,一旦開始加息,速度可能加快,這一點不得不防。第二、歐元區出現黑天鵝,歐洲多國大選不能忽視,歐元區發生問題對中國以至香港經濟一定有影響。」

至於內地發展商來港盲搶地,他說這現象可能是藍燈籠,是見頂的先兆。他發現,內房企業在競投土地之時很進取,以至成交價比市場預期高出甚多。主因是,2009年至2015年間,本港樓市跑贏內地(約16%),兼逢2012年被譽為「史上最嚴厲調控年」的緊縮政策,都驅使內房商挾資來港,造成內房買地比例上升。他認為,每當內房商蜂擁進場時,就是本港樓價見頂之日,例如:在1997至1998年,內房商投地佔比達到頂峰之後,本港樓市就隨之步入熊市,2015至2016年亦有類似的格局,故內房來港搶地,並不是一件好事。

【預測篇】未來樓市3大趨勢

1. 豪宅交投捲土重來

過去數年,本港新盤成交多以中小型單位為主導,發展商也傾向推出此類單位。隨着更多內地豪客來港買樓,他們多偏愛銀碼較大的新盤,相信未來豪宅交投必轉旺。

香港置業行政總裁李志成表示,據土地註冊處最新資料顯示,9月整體二手登記共錄4,558宗,較8月的4,457宗升約2.3%。而9月逾千萬元二手住宅註冊共錄435宗,比8月的389宗按月升約12%,升幅跑贏大市。

恒地韓家輝預計,中高價物業明年有機會追落後。「豪宅客對經濟和市況波幅,所受影響較小,不管明年個市變好變差,始終豪宅供應可見將來依然好少,只要是優質物業,就吸引到買家追逐『心頭好』,因為辣招費用或按揭成數限制,根本不是他們的憂慮之一,所以豪宅成交表現有力穩步上揚。」

2. 競爭激烈促地王湧現

面對來自本地及內地發展商的競爭,本港發展商若要成功買地,其出價必然要更高,才能成功吸納土儲。過去數月本港發展商頻以高價買地,足證他們於投地態度變得更進取,出價也有別於以往般保守,相信未來有優質的市區地皮推出招標,將有更多新地王誕生。

3. 細單位仍有價有市

劉嘉輝則認為迷你單位在3至4年內,仍然是樓市主調,「政府早年賣地引入限量、限呎條款,這批地快將轉化為實際單位供應,尤其不少發展商極度配合,有例子是地皮最少限建1,000多伙,最終財團造出的圖則是超過2,000伙以上,試問細單位哪有理由不多?當然劏房盤需求也不小,因為現今買家多數是小家庭、甚至單身人士,但要注意他們對經濟狀況較敏感,一旦失業率攀升,他們對劏房新盤的購買意欲,就會打了很大折扣。」

但值得留意的,極細劏房單位似乎未受港人完全接受,如恒地旗下何文田加多利軒,單位面積僅190方呎的開放式單位,浴室面積僅有13方呎,該盤於本月初開售68伙,首天只售出約33伙,銷情不算理想。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4190

內地限走資 無礙大新人壽易手

1 : GS(14)@2016-12-06 03:52:29

【本報訊】人幣貶,走資加劇,中國政府出手阻截,對內地企業境外大額投資落閘管制,海外滙款上限亦大降至500萬美元。今年中公佈與內房公司泰禾集團達成協議、以106億元出售旗下大新人壽予對方的大新金融(440),有關交易仍待監管審批,但消息指泰禾的境外資金足夠應付交易,不受新外滙管制影響。


傳10.6億定金已到位

據悉,泰禾透過旗下境外機構所持現金,加上未提取信貸額度,足以支付交易,而泰禾需支付賣方10%的前期定金(約10.6億元)亦已到位。對此大新發言人不作評論。投行界指任何交易在進行盡職審查時,賣方已審核潛在買家的財政實力及完成交易風險,若內地買家需從境內調撥資金至境外,須有外管局批文支持。業界指出,很多具實力的內地企業,其實透過中資往來銀行的海外附屬機構,已經有充足可動用的授信額度,倘若現在風頭火勢才申請滙出資金,「九成九不會獲批」。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1205/1985525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8290

3大新盤三日勁收9100票 凍資13億 匯璽4200票暫領先

1 : GS(14)@2017-03-13 09:30:10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9560&issue=20170313

【明報專訊】過去兩日是三大新盤上周四同日開價後的首個周末,各有捧場客。綜合市場消息,新地(0016)焦點盤南昌站上蓋匯璽,過去3日累收約4200票,暫領先對手,料日內隨時加推應市;至於已公布加推的會德豐(0020)將軍澳MONTEREY、長實(1113)馬鞍山星漣海,同期分別累收約3600張、及1300張入票。換言之,三大新盤連日來極速累收約9100票,估計凍資逾13億元。

明報記者 林可為、甘潔瑩

如以港島指標屋苑太古城一伙優質高層實用583方呎兩房戶,現售價近1000萬元計,上述三大新盤凍資金額13億元,足夠購買130伙太古城兩房單位。

新地雖沒公布匯璽具體入票數字,但市場估計過去3日累收4200票,以本票每張20萬元計、凍資8.4億元;若以首推210伙計超額19倍。

新地隨時加推匯璽應市

新地並公布,天鑄日前以招標形式售出6伙,涉兩宗成交各包括3伙單位;其中一宗成交金額為2.408億元,包括第6座26樓A室、第7座25樓C室、第7座25樓D室。另一成交涉2.58億元,包括第7座30及31樓C室(屬天池屋、實呎6.3萬元為何文田新高)、第7座15樓C室及第6座20樓D室。

MONTEREY方面,會德豐地產常務董事黃光耀指,項目截至昨晚累收逾3600張票,凍資3.6億元,相對首推186伙超額18倍。會地昨晚已加推93伙,折實售價452萬至1545萬元,折實呎價11,714至19,382元(平均14568元),加價1%至2%。不過,個別單位呎價提價幅度較高,如新推5座18樓實用738方呎D室,定價計呎價18,774元,比首張價單同座、同層、同向西望將軍澳市景H室的呎價18,232元,調高3%。

黃強調,未來加推仍有加價空間3%至5%,而MONTEREY已開價單位總數279伙,定價計總值29.9億元。對有代理與保安衝突,黃光耀表示樓盤開售前已跟代理定立規則,務求整個參觀秩序及賣樓過程流暢,而昨午有代理不守行為,現已處罰該名代理,禁止他參與銷售。

長實趙國雄:星漣海仍有力提價

至於長實星漣海,雖然收票數量暫未如匯璽,但項目主打3、4房大戶,折實入場費高見982萬元,故業界指收票反應已屬不俗。星漣海已公布首推和加推共142伙的售價,過去3日累收約1300張入票,以首推93伙計超額13倍。以本票每張10萬元計則凍資1.3億元。

長實執行董事趙國雄表示,集團會積極考慮再加推星漣海單位應市,仍然有一定加價空間。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795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