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陌陌這三年:從“神器”到平臺

來源: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4/1225/148571.html

i黑馬:過去三年間,陌陌在道德爭議與政策風險中成長為一款擁有1.8億註冊用戶的超級應用。2014年12月11日陌陌登陸納斯達克。面對投資者,陌陌自稱為中國僅次於手機QQ和微信的第三大移動社交網站。

\ 
《創業家》在2012年1月封面文章《交友大爆炸》中,曾對以上線未久的陌陌為代表的“陌生人社交”應用如此評述:“大公司的‘羞澀’給了致力於‘陌生人交友’的移動互聯網創業者機會。他們毫無顧忌,在大公司徘徊的區域勇往直前;在這一戰場上,‘陌陌’們與微信面對的都是‘陌生人’:與騰訊有競爭關系的創業公司第一次有機會和巨人同時出發。”現在看來,只有陌陌最大化了這一機會,從“約炮神器”迅速向社交平臺轉型,並初步
 
實現了商業化。為什麽?陌陌很快意識到“神器”只能喧囂一時,如果要商業化,它必須改變陌生人社交的“弱關系”屬性。陌陌的2.0版本推出了群組功能,以地點加屬性定義群組,過濾篩選用戶,使用戶在不同場景和不同趣味的群組中獲得深度歸屬感。這是陌陌聚攏用戶,並讓其對產品產生依賴的關鍵一步,如今陌陌的用戶們已經建立了基於不同地理位置和興趣的群組450萬個。
 
從附近的人到附近的群,陌陌緊接著又做了附近的信息聚合。在3.0版本中,地點留言功能讓好友之間開始有更多的交流互動。陌陌不再是單純意義的陌生人交友工具,而是一種關系維護和拓展的雙重產品。用戶沈澱初見規模。
 
2013年6月,陌陌的4.0版本開始商業化嘗試。陌陌招股書顯示,目前其收入來自用戶會員費、遊戲及其他服務(包含移動營銷、付費表情等)。截至2014年9月30日,陌陌會員總數達到230萬。2014年上半年會員費收入為874萬美元,手機遊戲收入為443.8萬美元(較去年下半年增長近50倍)。
 
從收入構成看,在騰訊陰影下長大的陌陌正越來越像它的“對手”。果然如此,它的前途何在?陌陌的投資人之一、經緯創投合夥人王華東說:“陌陌上有32項資料讓用戶填寫,微信是沒有這個Profile的。這些大量關於用戶的數據可以沈澱下來做很多東西。在移動端,未來大量的社區類型產品都將過渡到交易本身,陌陌這種產品形態,因為是高頻使用,又有很強的地理位置屬性,通過這個平臺提供商業將更容易被消費者接受,這也使得它具有成為一家平臺級公司的潛質。”
 
今年2月,陌陌用戶破億。唐巖在知乎上作答:“陌陌的願景是希望打造最適合中國人(或許將來是人類)的社交平臺,把科技發展的福利更好地帶給人們,我們目前確信我們將會做到這一切,雖然目前這看起來有些狂妄。”
 
但是,比起可見的遊戲和會員費收入,陌陌的“平臺”夢離實現尚遙遠。“陌生人”在向“熟人”轉變,它還在騰訊的陰影下。

 

本文為i黑馬版權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侵權必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5074

淘宝“魔豆”:从个例到平台

1 : GS(14)@2010-10-17 12:56:47

http://www.cb.com.cn/1634427/20101014/156498.html
 2010年9月10日晚,杭州黄龙体育馆内,淘宝半年会正在举行。和以往淘宝网的年会一样,这次半年会照例精彩不断,照例台上台下热火朝天,可场内的横幅却在提醒着它与往年的不同。  横幅的关键词叫“魔豆”——“魔豆宝宝”、“魔豆妈妈”,对不清楚故事的人而言,它似乎只是一种亲切而具童话色彩的称谓。可对于亲身经历过这些故事的人,它却有着刻骨铭心般的意义。尤其是半年会上站到舞台上的“魔豆妈妈”们,这个词意味着无助后的蜕变,转折后的新生。
  “魔豆”的来历
  2005年的淘宝网,刚刚从与eBay(易趣)的贴身近战中领先出来,在中国内生式消费的巨浪中快速成长。在全公司紧张的发展节奏中,如果你此时拉住一个淘宝人问什么是公益,恐怕十有八九得不到准确的回答。
  可就在这时候,一件引起轰动的真人真事,迎面“撞”向淘宝。
  2005年11月,苏州一位名叫周丽红的小学教师,在淘宝上开了一家专营童装的小店,名为“魔豆宝宝小屋”。在开店的时候,周丽红已经是一位癌细胞扩散全身、被医院开了病危通知书的重病患者,丈夫早已离开,身边只有年老的父母和4岁的女儿。
  当人生剩下的时间不多,周丽红想着一定要为孩子留下点什么,这成了她开店最大的动力。进货和发货交由双亲负责,周丽红每天躺在床上经营小店,一度靠每天打麻醉剂来抵抗皮肤溃烂所带来的巨大疼痛。
  这件事情被一位网友知悉,发到淘宝论坛上,但却有不少浏览者表示怀疑,甚至认为这是广告。当论坛管理员与苏州本地网友一同核实情况并反馈回来后,这个故事在网上引起了极大反响。尤其是电视报道之后,巨大的爱心开始向周丽红汇聚。
  事实上,周丽红已于2006年4月过世,真正打理店里生意的时间不足5个月。但是网友自发帮助,让这家店成为了“永不打烊的店”。因为店名是“魔豆宝宝”,网友之前一直称呼周丽红为“魔豆”,后来这一称呼直接演绎出了“魔豆妈妈”一词。
  这粒看似掉进时代都无法看见的“魔豆”,像酵母一样点燃了淘宝平台上许多人的爱心,也像酵母一样,让淘宝自身的企业社会责任(CSR)迅速发酵起来。
  淘宝式公益
  当2010年淘宝半年会进行过半,淘宝网CEO陆兆禧走到舞台上,和他一起站在台上的,还有中国红十字基金会秘书长王汝鹏。他们共同宣布,之前延续4年的“魔豆宝宝爱心工程”正式升级成“中国红十字会-淘宝公益基金”,启动资金来自爱心工程账号目前已有的623万元,以及淘宝网捐助的1000万元。
  原来4年前,在知悉“魔豆”故事之后,淘宝网当即就与苏州红十字会一起募捐了18万元救助周丽红。此后,“魔豆宝宝爱心工程”成立。2006年6月,淘宝正式启动了一个爱心账号,用募捐所得资金来帮助像周丽红这样的人。
  从现在看来,对周丽红的救助,对淘宝社会责任部而言是一个特例。“我们不能去一个个做个体救助,而是要将这项公益系统做成平台,这样才能不断地进行供血,将力量发挥到最大。” 淘宝网社会责任部总监王凯说,“CSR也要有自己可持续发展的商业模式。”
  俗话说“帮得了一时,帮不了一世”,淘宝“魔豆工程”要想真正长久帮助到更多的“魔豆妈妈”,就必须让受助人最终能靠自己获得生存的能力——这并不是简单的捐赠能够做到的。对淘宝来说,其公益事业能够持续的关键,显然要落在电子商务上。
  “首先,我们要找到她们。”王凯说。淘宝网上有“魔豆工程”的网上报名通道,同时还在全国各地分阶段进行筛选。在初步选择之后,进行实地的家庭拜访和面对面的交流,找到真正需要帮助的人和他们的真实需求。
仅仅寻找就是一个大工作。淘宝网在其间,联合中国红十字会各地分会以及当地政府进行充分的筹备工作和“海选”。当确定最终人选之后,再由淘宝网、红十字会、淘宝会员和“魔豆妈妈”四方一起见证并生效,赠予每位1台电脑和1万元淘宝网店启动资金。
  在这之后,淘宝大学出动,开始对“魔豆妈妈”们进行开店及运营的培训。与此同时,每位“魔豆妈妈”都将拥有一间自己的“拓展版旺铺”,并获得每个月500元的店铺广告费,帮助她们在最短的时间内上手。在这期间,淘宝还安排了专门的客服人员对其进行服务。
  据王凯介绍,通过各个环节的支持,目前这些“魔豆妈妈”们的店,平均每个月能获得1000~2000元的纯收入。到去年下半年,淘宝“魔豆工程”帮助的“魔豆妈妈”有80位;今年开始加快速度,截至9月,全国的“魔豆妈妈”已经达到144位。在这些“魔豆妈妈”中,有些人的生意不仅能养家,还真正做成了事业。“比如长沙网名叫‘失聪儿’的孙霞,2007年进入爱心工程,到2009年已经成了全球百强网商,她店里一天的利润约为1000元。”王凯说。
  “永不打烊”的公益系统
  “我们的CSR,要与淘宝自己可以提供的东西结合,帮助更多人能低门槛地获得持续收入。”对淘宝来说,公益基金的整个系统要健康运转下去,就必须先让受助人能够在供血之后产生造血能力,并让公益基金也能在补血与输血中获得平衡。
  淘宝的输血主要来自募捐,但这种募捐并非简单地捐钱。淘宝卖家可以自愿将所卖货品设立为“公益宝贝”,每卖出一件,将其中一定金额进行捐助。对卖家来说,这样不仅做了公益,还可以让商品更加引人注意。据介绍,仅今年上半年,“公益宝贝”的销售就达到了3000万元。而公益基金的使用严格遵守着每位受助人1万元的规则。根据基金量的变化,受助人的数量在不断提速。
  资金问题解决后,再对受助人进行电子商务全产业链的支持,从寻找、培训、运营、服务到IT部门,需要淘宝网各部门的协同,这对许多其他的大公司来说可能是难以想象的。
  “其实淘宝社会责任部2009年下半年才成立。之前‘魔豆’这样的公益项目,一直是公关市场部来负责。”王凯说,“但我们CSR一直进展得很顺利。这与我们的文化和员工的使命感分不开。”
  而在做公益的时候,各个部门因为没有明显的利益冲突,也使得资源调配更加顺畅。如果说公益对公司产生了什么隐形回馈,则在于各部门同心协力做一件事的过程中,有了更加深入的协同与合作氛围。
  在“魔豆宝宝爱心工程”升级之后,淘宝网将CSR视野投注到了社会上更多的弱势群体中。现在,淘宝网有弱势群体关怀通道,比如残障人士来开店,持证即可给旺铺,直到他们的淘宝店信誉达到三钻。
  “如果说我们现在的CSR工作有什么小困难,就是我们想要找一些中小型NGO组织进行广泛的合作。”王凯说,“我们要寻找到更多需要帮助的人。”这对于淘宝网树立“有责任心”的企业形象有百利而无一害。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1158

老樓周記:用家不會買到平樓

1 : GS(14)@2017-04-14 10:34:18

一約多伙收緊措施已經說了幾天,老樓認為這不會對樓價有甚麼影響,不值得再分析。至於個市會點樣走,老樓料由於大手客被摒出門外,貨源落入用家手上,帶來兩個可能,發展商定價會保守一點,不會太過進取,以免趕客,另外購買力會稍為放緩回氣。經過一輪急衝鋒,首季一手吸納量逾5,300伙,大手客吸納近三成,便替政府出招找了藉口,雖然兩方面都是「做場戲」,讓各自做回自己的事情,但是今次閂了後門,發展商都要打開門口做生意,不可以停下來不賣樓,所以甚麼買樓優惠會不斷更新、越做越多,吸引二手客繼續留在一手市場買貨;另方面由於未能鎖定大手客,發展商在釐定價位時料會比較保守,惟現市況下調的空間並不大,但要貼近用家可負擔的水平,故此離地價應該下降,甚或每次加推時的加價幅度不會太狼,以防貨尾滯銷。樓市每逢有新招出或是碰上任何外圍因素,影響越來越短暫,主因錢太多之故,加上歐美出現不同程度走資情況,資金回流亞太區首選香港和新加坡,資金泊港後總要買點投資產品,總離不開股票衍生產品和物業,最近分別出現兩宗全幢新盤成交個案,資金無出路直接買成幢樓,沒有大手散客便向全幢物業着手,料這類個案會持續出現。美國加多少次息都不重要,何況美方對加快加息步伐內部仍存有分歧,撇除了這個因素,未來兩年本港經濟維持低增長才是樓市隱憂。劉兆昌資深地產傳媒人
http://HKLau.com本欄逢周五刊出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414/1998951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050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