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史上最牛的遊戲:玩我遊戲的人,都是不玩遊戲的!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54329.html

找靈感、挖黑馬、評熱點、這裡是黑馬通訊社如果要評選App Store上最奇葩的遊戲,《史上最牛的遊戲》系列一定要佔得一名。

這款由台灣遊戲開發團隊Orangenose Studios推出的休閒小遊戲曾風靡一時,奪得過中韓兩地App Store免費版第一的位置,應用下載量超過3500萬。

旗下考驗玩家反應能力和手指靈活度的《史上最牛的遊戲2》被國內各類開發團隊模仿。直到現在,一些「模仿品」還高居下載榜前列。

作為該類產品市場的開拓者,Orangenose Studios創始人簡銘亮在台灣Inside Salon活動中分享了自己的遊戲開發經驗,並在會上表示,他們瞄準的目標用戶就是一群「不玩遊戲」的人,讓這些非遊戲重度玩家願意用遊戲來打發時間

 

《史上最牛的游戏》开发经验:瞄准不玩游戏的人
 

台灣媒體《數位時代》對他分享的遊戲成功經驗進行了總結:

1.產品設計

遊戲在設計時就要簡單好上手,讓消費者看到App Store的截圖就明白玩法。「容易開始容易玩」是休閒遊戲成功的第一法則。

2.迷你關卡

《史上最牛的遊戲》每個關卡消費者平均重玩次數達50次以上,總共24關的迷你遊戲,玩一關只需要10秒,這對消費者來說不會有太大壓力。

3.選對市場

市場不是越大越好,而是鎖定到一群不是遊戲的重度玩家,但是這群用戶會是願意下載遊戲來打發時間的人。

4.自然成長

當消費者下載一款遊戲,通常會介紹給身邊2個人。因此遊戲大多是透過口碑推薦,讓玩家數自然增長。

5.添加幽默元素

影響用戶下載量的重要因素是,一定要有趣好笑,這樣用戶玩過之後才會想介紹給其他人。有趣好笑是遊戲口碑傳播的重要點。

6.應用名稱和圖標很關鍵

App Store裡充滿一群好奇的用戶,他們都下載過無數應用,經驗老道。他們在應用商店尋找的就是新鮮有趣的應用,如果在應用的名稱和圖標上表現特別,這就容易引起用戶的好奇心,下載幾率就會增高。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7728

商業史上最慘崩盤案 財產一年半歸零 泡沫吹破 巴西首富敗光兆元身家

2013-10-21  TWM  
 

 

巴蒂斯塔是個不世出的「生意囝仔」,不到四十歲,就掌控市值六千億元的公司,更在去年榮登巴西首富寶座;他從零打造能源帝國神話,雖然吹出了巨富泡沫,卻只花一年半就成了廢墟。

今年十月一日,巴西首富巴蒂斯塔(Eike Batista)的旗艦公司OGX驚傳跳票,當天原本應該支付新台幣十三億元(四四五○萬美元)的公司債利息給國際投資人,但是OGX已經燒光了所有的現金,跳票了。

受害債權人都是赫赫有名的國際投資大師,包括債券天王葛洛斯(Bill Gross)的PIMCO基金、全世界管理資產最大的貝萊德(Black Rock)基金、通用電器(GE)、加拿大操作績效最頂尖的安大略省教師基金,還有杜拜主權基金。

十月一日跳票之後,OGX的財務長與葛洛斯等債權人展開債務協商,如果無法達成債務遞延的協議,估計十月底,OGX就將宣告破產,創下巴西金額最大的破產紀錄。

最驚悚的是,巴蒂斯塔去年才在《富比世》雜誌以及《彭博商業周刊》的全球富豪排行榜中,以超過新台幣一兆元(三四五億美元)身價,榮登全球富豪第八名、拉丁美洲首富,以及巴西首富寶座。這個數字,超過華人首富李嘉誠,也是台灣首富蔡衍明的三倍半。如今不過一年半,巴蒂斯塔這一兆元身價就已經灰飛煙滅,堪稱商業史上最迅速、最慘烈的崩盤案!

富可敵國的巴西首富巴蒂斯塔,到底發生什麼事,竟然在十八個月內賠光一兆元身家?

出身顯赫家庭 有生意天分巴蒂斯塔不是胡亂吹牛的騙子,用台灣人說法,今年五十六歲的巴蒂斯塔,是個不世出的「生意囝仔」。

巴蒂斯塔出生在顯赫家庭,受過良好教育,從小培養國際觀,能夠非常流利地操持英文、德文、法文等五種國際語言;十九歲開始做生意,二十三歲創業,一年半後,公司就已經賺進新台幣兩億元的獲利;四十歲時,他已經掌控市值高達新台幣六千億元上市公司,成為國際知名的成功創業家。

巴蒂斯塔的父親曾經是巴西能源與礦業部部長,還兩度擔任淡水河谷礦業公司(Vale)執行長。淡水河谷是全球最大的鐵礦石公司、第二大的礦業集團,巴蒂斯塔的父親在巴西的地位,猶如台灣的王永慶那樣受到尊崇。

二十三歲,巴蒂斯塔從德國念完大學回到巴西,當時巴西最夯的話題,是亞馬遜河流域的淘金熱,成千上萬的淘金客衝進原始的亞馬遜森林,拿著最原始的工具撈金。巴蒂斯塔也加入這股熱潮,但是他一開始就引進現代的技術,找股東、買機器;一年半後,公司就已經創下年獲利六百萬美元,相當於當時新台幣兩億元的豐厚利潤。

一九八三年,二十七歲的巴蒂斯塔帶著亞馬遜淘金的獲利,以及最早支持他的巴西股東們,北上加拿大,入主金銀島採礦公司(Treasury Valley Exploration);兩年後,二十九歲的巴蒂斯塔成為這家股票上市公司的執行長,他用這家原本奄奄一息的採礦公司作為集資平台,一邊向股東增資,一邊逐步買入巴西、智利、加拿大的礦區。到了一九九六年,這家更名為TVX的加拿大上市公司,股票總市值達到新台幣五百億元,當時,巴蒂斯塔才剛要慶祝四十歲生日。

娶回巴西最性感的女神

巴蒂斯塔不只展現了從無到有創造財富的能力,他的私生活也非常精采。他娶了《花花公子》雜誌(Playboy)封面女郎露瑪(Luma de Oliveira)。露瑪不是普通的封面女郎,她在一九九一年嫁給巴蒂斯塔時,已經累積三次封面女郎頭銜,嫁給巴蒂斯塔之後又登上一次封面;二○○四年兩人離婚後,還能以三十七歲高齡成為「五連霸」封面女郎,創下西班牙文《花花公子》封面女郎的最高紀錄;而且每次登上花花公子封面,都讓雜誌創下銷售冠軍的紀錄。

巴蒂斯塔喜歡高調生活,二、三十歲時,曾有長達十年瘋狂「飆船」,維持將近十年高速飛艇的巴西、美洲,以及世界冠軍頭銜。他在里約熱內盧的豪宅,經常開放給記者採訪拍攝,客廳就放了一輛要價新台幣三千萬元的賓士麥拉倫超級跑車。他搞了一艘五十五公尺的大遊艇,天天在里約港灣舉辦流水晚宴,船上總是載滿巴西的政要、電影明星,以及報社總編輯。

去年三月,他以三四五億美元的身價榮登全球第八富豪時,巴蒂斯塔迫不及待地高聲向全世界媒體宣告,到了一五年,他就會超越墨西哥的卡洛斯,成為淨資產突破七百億美元、每年獲利一百億美元的世界首富!

現在看起來,巴蒂斯塔根本是瘋了,但在一二年之前,即使最保守的債券天王葛洛斯,都不敢不和巴蒂斯塔往來。

千禧年後,巴蒂斯塔用他瘋狂飆快艇的速度、用他矢志將第一名模娶回家的決心,打造他的世界第一能源王國。

○一年,他帶著加拿大的成功經驗回到巴西,時機對他非常有利。宣布要全面迎接資本主義、鼓勵創業投資的魯拉當上巴西總統;高盛將巴西、中國等組合成為「金磚四國」,成為全球投資機構關注的焦點。而最有前景的產業,就是他所熟悉的礦產與能源。

巴蒂斯塔先從能源著手,買下巴西北部一個地熱發電廠,成立稱為MPX的能源公司,並獲加拿大安大略省教師(退休)基金的大力加持。三年後,他再度出手創立鐵礦石公司MMX,再三年後的○七年,巴蒂斯塔成立了讓他成為巴西首富、卻也導致他破產的石油開採公司OGX。

一桶油都沒採 股價已飛上天這家公司在○七年成立,○八年六月就已經在巴西證券交易所上市,創始股東有巴蒂斯塔自己的控股公司EBX、他的老戰友安大略省教師基金,也找了巴西石油公司的鑽油專家擔任探勘技術長。

除此之外,就是幾本製作專業而精美的營運企畫書,以及○七年底標到的油田開採權利證書。巴蒂斯塔就這樣憑空創造出被稱為「巴西第二大的石油集團」,輕易就在IPO的過程中,募集到將近新台幣一千億元(三十億美元)的資金。

拿著飽滿的現金,巴蒂斯塔瘋狂標購石油探勘權,花十三億美元(約新台幣四百億元)買下巴西外海二十一座油田的開採權,出價是競爭對手的兩到四倍,然後用這些權利證書繼續集資,搜刮了三十億美元。

OGX在○八年六月上市,不到一個禮拜後,國際石油價格來到每桶一四七.三美元的天價;不斷飆漲的原油價格,讓瘋狂追捧OGX的投資人欣喜無比。OGX在還沒有開採出一桶原油之前,就已經創下三百多億美元市值紀錄,將巴蒂斯塔推上巴西首富寶座。

在這段瘋狂衝刺的期間,巴蒂斯塔高舉「X」旗幟,用極限運動的力道打造他全球首富的能源王國。他繼續成立以「X」為名的子公司,例如OSX公司,打造了兩艘海上煉油船,更承建全世界第三大的超級港口,面積有一整個美國曼哈頓島那麼大。他把集團所有的運輸資源集中成立LLX公司,再從OSX公司手中承接超級港口的承建合約。

然而,就在《富比世》、《彭博商業周刊》宣布巴蒂斯塔榮登巴西首富,並且快速邁向世界首富的榮耀時刻,OGX王國的泡沫破滅了。這個過程,要用金融與法律專業術語描述,或許非常複雜;但如果用白話文解釋,卻也非常淺白,巴蒂斯塔原本預估,OGX集團每天要生產七十五萬桶原油,但是實際產出卻只有一萬五千桶。

當投資人了解到,巴蒂斯塔標到的石油開採權,都是打不出原油的乾井,或者還得花大錢才能吸到油的密封井之後,就毫不留情大賣它的股票。而且禍不單行,金磚四國的光環褪去,石油價格回跌,鐵礦砂與金屬的價格崩跌,巴蒂斯塔的世界首富宣言,很快成了笑柄。

OGX股價剩一%

公司債跳票

從一○年的股價高點起算,OGX股價從最高的二十三里拉,一路跌到十月初剩下○.二一里拉,只剩高點的一%;另一家OSX的股價,從三十二里拉崩跌到剩下○.四七里拉;有開採鐵礦的MMX已經賣給德國公司EON,巴蒂斯塔只拿回不到兩億美元的現金,根本是跳樓大拍賣。

不只是股票,OGX發行的公司債也成了膠水未乾的壁紙。一八年到期、當初發行二十五億美元的公司債,在十月初的交易價格每單位剩下六美分(面額一美元),其他的公司債也都剩下面額的十分之一上下。彭博資訊報導,巴蒂斯塔旗下公司債的跌幅,高居今年新興市場公司債的前三名,已經等同破產了。

OGX在十月一日跳票四四五○萬美元之後,巴蒂斯塔的能源王國已經被送進了棺木。GE投資的三億美元、杜拜主權基金的十五億美元、PIMCO二十幾支基金持有的五億七千萬美元公司債,全都血本無歸。

PIMCO管理資產超過兩兆美元,被巴蒂斯塔倒掉五億七千六百多萬美元,不會有任何實質影響;但是倒債過程太惡劣,因此PIMCO、貝萊德等龍頭資產管理公司,帶頭組成聯合債權人團,聘請投資銀行羅斯柴爾做財務顧問,代表總金額高達新台幣一○八○億元的公司債債權,向巴蒂斯塔索討。

至於GE、IBM、杜拜主權基金、加拿大安大略省教師基金,由於投資的是股權,過去這段期間已經不斷與巴蒂斯塔私下協商,交換各種權利,設法減少損失。

巴西償債惡名昭彰

九月底,巴蒂斯塔開除原本公司的財務長,改聘從巴西電信挖角來的阿馬拉,負責與葛洛斯及債權銀行談判。

阿馬拉向葛洛斯等債務人提出的重整方案,是要這些已經被洗劫一空的國際投資人,再掏出新台幣七十五億元(二.五億美元),用來重整OGX,重新啟動Tubarao Martelo 油田,並且用這個油田的收入來逐步償還公司債權人。OGX能否逃過十月底的破產,就看葛洛斯等債權人願不願意再掏錢出來。

過去巴西賴債的紀錄惡名昭彰,平均破產程序長達四年,而且一百美元的債權只能拿回十六美元;即使是破產稀鬆平常的美國,平均也只要花兩年,投資人可以拿回八十二美元的債權。巴蒂斯塔賠掉的,不只是他的全球首富夢想,還有巴西好不容易重建的國家債信。

巴蒂斯塔崩潰的過程,創下企業崩潰金額最高的紀錄,他從零打造能源帝國神話,雖然吹出了新台幣一兆元的巨富,卻只花一年半就崩盤成了廢墟。泡沫就是泡沫,雖然每次都會響起「這次不一樣」的衝鋒號角,最終,還是逃不過必然的審判日。

(本文作者為紐約大學金融碩士,曾任金控公司副總經理)

撰文‧乾隆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8891

史上最大天然氣供需矛盾將至 中石油多次召開緊急會議

http://wallstreetcn.com/node/61778

據《證券日報》記者報導,安迅思諮詢從多個國產天然氣液化項目獲悉,近期管道氣資源供應開始緊張,中石油及相關單位在西南和陝西等地召開有關天然氣供應的緊急會議。

在大氣治理以及「煤改氣」的背景下,作為我國天然氣最大的供應商,中石油麵對史上最嚴重的天然氣供需矛盾,可謂「壓力山大」。一月內多次召開會議商討如何應對。

有分析師認為,隨著天然氣需求的增加,增加供給才是解決問題的王道。由於進口氣價格倒掛,導致中石油進口氣積極性不高。加快天然氣價格改革,理順天然氣價格是解決矛盾的關鍵因素。

中石油「壓力山大」

多次召開緊急會議

在大氣治理「國十條」的推動下,沿海及北方地區燃煤鍋爐、燃煤電廠的天然氣改造任務加快,然而在資源供應有限的情況下,今冬明春中國天然氣供需矛盾將進一步升級,無論是供應還是管道輸氣能力都將面臨很大的挑戰。

10月14日,發改委向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等各省市部門發佈通知預測稱,今冬明春天然氣供需矛盾較往年將更為突出,如遭遇持續低溫等極端天氣,保供形勢將更加嚴峻。為此,要求三大石油巨頭保持現有氣田高負荷生產,確保新增產能按期投產,並多渠道增加進口。

此前,中石油相關部門分別於9月27日和10月11日召開有關冬季供氣情況的會議,根據會上的內容顯示,今年用氣高峰期間,中國天然氣資源供應不容樂觀,且管道的輸氣能力有限,缺口或在80億立方米左右。

有中石油人士表示:「今冬明春國內天然氣缺口非常大,供需矛盾為歷年來最為嚴重的一次。因此,在此期間,天然氣液化原料氣供應勢必會減少,在供應緊張情況下,LNG價格也會不斷走高,甚至高於去年同期,對於加氣站來說成本勢必增加。」

有四川液化天然氣(LNG)工廠人士透露,四川地區已經召開了相關會議,據悉,今年冬天中衛--貴陽聯絡線給西南地區供應的天然氣資源或將減少1000萬方/天,屆時會出現供應緊缺情況。目前液廠需要積攢一定的液位以保證給客戶供氣。

與此同時,安迅思諮詢從北方液廠人士獲悉,昨日上午,中石油長慶油田緊急通知其主要的天然氣用戶,將於今天上午召開會議,商談冬季供氣一事。

此外,10月28日,中石油集團總經理、黨組成員廖永遠也專門主持召開了天然氣保供專題匯報會。

據中石油預計,2013年,中國石油供氣範圍內有效需求將繼續保持「十一五」期間和「十二五」前兩年20%左右的年均增速。在供需矛盾突出的嚴峻形勢下,中國石油全力保供,預計全年供應1115億立方米天然氣,同比增幅14.6%。

此外,中石油預計今冬明春供應天然氣570億立方米,同比增長13.1%。

安迅思分析師王瑞琦表示,從整體來看,不少地區的液廠原料氣供應已經出現小幅下降,其中包括設計產能均為100萬方/天的華油安塞、華氣霸州及華油廣安等項目。

她還稱,鑑於冬季用氣高峰期已經臨近,不少已投加氣站人士對於冬季資源供應及價格都存在一定的擔憂。

儘管天然氣供應在不斷增加,但是供不應求,是導致天然氣供需矛盾不斷加大的主要原因。

值得注意的是,根據中石油昨日發佈的三季報,2013年前三季度公司天然氣與管道板塊實現經營利潤234.38億元,比上年同期8.85億元增長225.53 億元,主要由於集團以部分管道淨資產及其業務出資確認收入248.22億元,銷售進口氣淨虧損316.90億元以及天然氣價格調整方案出台等因素影響。

不難發現,受益於天然氣價格調整,中石油天然氣業務前三季度的業績大增25倍。但是,由於進口氣價格倒掛,中石油進口氣業務仍舊虧損嚴重。這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中石油進口天然氣的積極性。

有分析師認為,隨著天然氣需求的增加,增加供給才是解決問題的王道。因此,加快天然氣價格改革,理順天然氣價格是解決矛盾的關鍵因素。

有中石油人士表示,今冬明春國內天然氣缺口非常大,供需矛盾為歷年來最為嚴重的一次。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0366

為高盛效力80年 華爾街史上最忠誠員工逝世

http://wallstreetcn.com/node/65316
昨天晚上,高盛史上最忠誠的員工Alfred Feld與世長辭,享年98歲。

據wsj,Feld於1933年加入高盛,最初是一名勤雜工,此後80年一直為高盛服務,退休前的工作是幫助客戶進行私人財富管理業務。

今年早些時候,高盛為他舉行了工作80年慶祝會。他人生中的大部分時間都在紐約的辦公室度過。慶祝會後,他選擇在佛羅里達的棕櫚海灘度過了自己的餘生。

高盛在對他的悼詞中寫到:「Feld為一些公司最重要的客戶提供建議,這些客戶中有許多都經歷了好幾代人……他是我們所有人積極和永不懈怠的導師。」

同事回憶稱,Feld生平最津津樂道的故事,就是前高盛CEO Sdney Weinberg如何幫助他與客戶交流。

在2003年他88歲接受媒體採訪時,他依然堅持每週工作四天,在工作之餘還會在高盛的體育館約健身教練鍛鍊身體。

採訪中他還表示,他喜歡向客戶推薦藍籌股,比如通用電氣和可口可樂等。他經歷了90年代的互聯網繁榮和泡沫,但抱怨說「永遠也理解不了高科技」。

他的同事經常打趣地問他「長壽的秘訣是什麼」,他的回答總是「我只是很幸運罷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3322

劫貧濟富——直面美國史上最大規模的財富再分配

http://wallstreetcn.com/node/70813

從出生開始,QE就一直扮演著劫貧濟富的角色。正如Stan Druckenmiller所言,在普通美國人眼裡,QE、稅收、收入差距和養老制度是財富從底層和中產階級向富人轉移的四個主要途徑。不信?看看下面的圖表就知道了。

1、富人持有資產,窮人擁有負債。花旗經濟學家Matt King曾這樣描述美國的財富再分配。

2、QE導致了美元購買力減弱,中產階級負債增加。面對這一問題,中產階級消費者不得不借更多的債務,以維持現有的生活水平。此外,政府年復一年的赤字也讓公共債務不斷堆積。於是,所有部門總的債務負擔自然而然創下歷史新高。更多的債務意味著支付的利息更多,存款越少。

3、另一方面,QE讓富人更加受益。QE讓資產的價格膨脹,比如房產、債券、股票和非住宅類地產。

富人擁有絕大多數資產,這也是為什麼從2002年到2012年最有錢的0.01%富人家庭收入劇增76.2%,而90%的大眾同期只增長了10.7%。(見下圖)

4、自1980年以來,稅收佔可支配收入的比例已經翻了一倍多。相比較而言,股權收益和資本收益的優惠稅收政策也讓富人越來越富有。

5、自1990年代末以來,家庭收入中位數就一直在下降。而與此同時,公司利潤卻一路上升,創歷史新高。想想看,錢都到哪裡去了呢?

6、隨著二戰後嬰兒潮的一代人逐漸喪失勞動力,養老問題變得越來越糟糕。未來的勞動人群將承擔越來越多老人和富人的債務。

7、總結一下,正是QE、稅收、收入差距和養老成為了「有史以來最大的財富再分配機制,令財富從底層和中產階級流向富人。」

財富分配不均在美國從來就不是個新問題。

只不過如今變得越來越嚴重。

除非財富分配機制發生變化,否則財富將繼續流向富人,中低層的債務負擔也將進一步加重。對於一個很大程度上依靠消費拉動的經濟體,超負荷的債務只會導致人們削減開支,從而令經濟增長受到影響。(本文資料來源:zerohedge)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7194

44個字母!史上名字最長的領導人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70946
馬達加斯加前財政部長Hery Rajaonarimampianina(音譯為:海瑞 拉喬納瑞馬姆皮亞尼納)近日以53.5%的得票率贏得國內總統大選。盡管他的競選對手指責其選舉舞弊。Rajaonarimampianina的對手Jean Louis Robinson獲得46.5%選票,他要求重新計票。羅賓遜陣營已向選舉法庭提出近300次投訴,法庭現在必須針對結果做出裁決。但是最引人關註的不是這兩位候選人之間的爭鬥,而是這位總統名字中長達19個字母的單詞,讀起來很拗口,我們猜測可能是“拉喬納瑞馬姆皮亞尼納”。而他的全名:Hery Martial Rakotoarimanana Rajaonarimampianina 更是包含了44個字母,堪稱史上最長名字的領導人。緊隨其後的是不丹國王Jigme Khesar Namgyel Wangchuck(吉格梅·凱薩爾·納姆耶爾·旺楚克)及阿根廷總統Cristina Fernández de Kirchner(克里斯蒂娜·費爾南德斯·德基什內爾),兩人名字都為27個字母。如果你認為上面的新聞很無聊,那你就敗了。更無聊的人,比如DATABLOG統計了全球領導人名字長度的分布圖如下:(點擊看大圖)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7601

回顧1984:英國金融史上的“大變革”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70719

John Redwood推動了倫敦史上最徹底的改革“大爆炸”。改革終止了固定傭金收費,打破了做市商和交易商之間的壁壘,讓倫敦朝著美國式投行發展。但在英鎊匯率問題上,央行將英鎊與德國馬克的掛鉤卻導致英鎊暴跌,白費了Redwood先生的努力。 “從前,一個名叫證券交易所的大城堡里住著一群高尚的騎士。” 這聽起來可能好像一個兒童故事,但這卻是John Redwood在1984年,描述他激進思想時用的詞。這些激進的思想後來被稱為“大爆炸”,是倫敦史上最徹底的改革。 當時Redwood先生掌管著英國政府的政策部門,他告訴了其他顧問一個故事,在這個故事里,股票經紀人作為騎士,大型投資者作為“機構巨頭”,撒切爾夫人作為“明智統治者”,新聞記者作為“貧農”。 這個故事,和上萬份其他政府文件一起從1984年解密而來。故事概述了1986年監管篝火背後的本質。這場改革由撒切爾夫人牽頭,終止了固定傭金收費,並打破了做市商和交易商之間的壁壘。這預示著倫敦開始朝著美國式的投資銀行業務發展。 在文件中,Redwood先生描述了過去占領了城市的小團體。他們以騎士的身份在城堡內參加宴會,進行比賽,靠掠奪外面的農民來維持自己的生活。而在大爆炸後,騎士們降低了城堡的吊橋,允許農民一起分享創造的財富。根據故事,政府詢問騎士:“如果只是降低吊橋一點點,讓一部分外人進入你的城堡,享受宴會和參加比賽,你會很介意嗎?你是否有可能降低稅收,不掠奪那麽多呢?” 這份文件讓人們更了解撒切爾政府如何看待這項改革以及他們花了多長時間來實施改革。有人說,這項改革間接導致了2008年的大崩盤。文件還表明,Redwood先生認為倫敦會自發改變,而不是被迫改變。 故事結尾他說道: 不是通過幹預,而是要求人們去做他們認為最好,最合理的事。通過善待每個人,政府就完成了一個偉大的革命。 但故事並沒有遵循Redwood先生設想的路徑。部長們於兩年之後提出立法進行幹預。 當被問及這些文件時候,Redwood先生說: 當時有很多的人想進入金融市場。最後,不僅股票經紀公司被出售一空,大部分的銀行也被售空。突然之間,倫敦從一個只有少量小型合夥人公司的城市成長為了一個國際資本中心。之前的小型合夥制無疑限制了倫敦的發展。 從政府的角度來說,倫敦有了一個美好的結局。但另一個故事卻以災難收場。 報告顯示,活躍在許多政策前線的Redwood先生還和英國央行、財政部進行了一場漫長的戰役。Redwood先生試圖阻止他們對英鎊價值設定目標。這場戰役最終以失敗告終。 Redwood先生警告說,英國央行通過非正式手段讓英鎊價值與德國馬克掛鉤,會讓政府數個月貨幣政策上的努力白費。公眾之前認為英國直到1987年才開始瞄準德國馬克。而報告顯示,貨幣政策主管們在更早的時候就開始瞄準德國馬克匯率。 在一份給撒切爾夫人的文件上,Redwood先生警告說: 英國央行正將我們數月來耐心工作、明晰經濟政策的努力付之東流。我們沒有一個匯率目標,只有市場可以為英鎊設定真正的匯率。 他的警告後來被證明是正確的。英國正式於1990年加入了歐洲匯率機制。兩年之後,英鎊下跌,政府在斥巨資試圖拉升英鎊失敗後,被迫退出。這起事件被稱為“黑色星期三”。“黑色星期三”給保守黨善於管理經濟的良好聲譽帶來了長期損害,也為工黨1997年取得壓倒性勝利鋪平道路。 Redwood先生說: 這是一個長期爭奪政府靈魂的戰爭。當我們失敗時,保守黨也就失去了20年來贏得選舉的有效力量。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8594

IPO史上奇葩案例:眾信旅遊剔除96%高報價

來源: http://new.iheima.com/detail/2014/0115/57946.html

自奧賽康IPO被緊急叫停後,眾信旅遊剔除96%高報價的消息一出,再度引起眾投資者嘩然。有網友評論說,現在的新股發行很像一場鬧劇,一會報最高,一會剔除最高,一會開閘,一會暫緩,中間還幾次半夜雞叫。1月12日晚間,證監會發布《關於加強新股發行監管的措施》,再次強調,發行過程中如有披露公開信息以外其他發行人信息的,將中止發行和追究責任。這份新措施的實質性內容是,要求發行價格高於上市公司同行業平均水平的,需要連續三周進行風險提示。1月14日淩晨,即將IPO的眾信旅遊的發出公告,本次發行價格為23.15元/股。發行人和保薦人根據網下投資者的報價情況,經過協商一致決定將報價為31.80元/股及以上的報價作為剔除的最高報價部分,對應剔除的申報量為293910萬股,占本次初步詢價申報總量的96.33%。剔除部分不得參與網下申購。發行公告顯示,本次公開發行股票總量為1457.5萬股,其中公開發行新股為729萬股,公司股東公開發售股份為728.5萬股。本次網下初始發行數量為1020.25萬股,為本次發行數量的70%;網上初始發行數量437.25萬股,為本次發行數量的30%。這意味著受窗口指導所采取的措施,剔除了占詢價申報總量96.33%的高報價之後,眾信旅遊此次定價的估值水平低於同行業已上市公司將近四成。消息一出,引起網友嘩然,眾信旅遊太歡樂了,這次IPO各種奇葩怪事、各種熱鬧。這也說明另一個問題,這些公司的確不稀罕IPO圈的那點錢,人的主要目的是上市後,可以減持套現自己手里的股票。網友評論:@壓力下的從容與優雅:睡不著,看見這個,真是亮瞎我的雙眼,轉朋友評論:價低者得,大陸式新股發行(都不好意思說是中國式,畢竟臺灣香港也是中國的)。小散不拋點股票去打新,簡直對不起某會的良苦用心。@投行大叔:96%的認購作為高價剔除……有幸生活在這個神奇的國度,目睹了這麽多奇葩現象。@許誌平:太虛偽了:讓最低價的中簽,選最扭捏的進門,請最謙虛的吃飯,叫最狡猾的成功。這種行為完全毀了報價這個詞的含義。@cestque:主業是走賬,連發行也是走賬。行為藝術,業界良心。感動。@aiyowa: 這是在光天化日之下送錢啊,哈哈。@棉花倉庫: 奉勸工科畢業生以後不要從事國內投行業務:1.邏輯混亂費腦2.市場亂象傷神3.高頻碼字傷身4.嘴皮耍不過後臺政工幹部傷心……不如選個技術移民工種去澳洲安享晚年吧。最經典評論:現在最傷心的是詢價機構,都剔除96%了,他們自己都沒法相信自己的定價能力了,當然,之前也是瞎報,現在,連瞎報都不會了。 相關公司: 數據來自 創業項目庫 作者:王赫 | 編輯:weiyan | 責編: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8811

工銀史上最大考驗 艾薩 Isaac Sofaer

2014-01-23  NM
 
 

 

今個月底,內地一間破產企業將有一筆高息貸款到期,金額達三十億元人民幣,將是中國的資產管理行業及六萬億美元影子銀行系統的測試。這筆巨債屬於一二年底倒閉的山西振富能源。工商銀行(1398)將這些債項包裝成質素好、回報高的產品,銷售予旗下北京私人銀行的客戶。當這些產品成功被賣出,工銀的收益十分亮麗。然而,貸款到期,公司資產貶值,誰來彌補工銀客戶投資失利,是我百思不得其解的問題。內地散戶欠保障

回想起四年前的雷曼迷你債券事件,一些本地銀行輕易向被誘使購買垃圾金融產品的客戶賠償。這些銀行在銷售前有做好盡職審查嗎?大概沒有。它們保證產品的回報嗎?沒有,但它們或暗示有保證。所以銀行有責任補償客戶,而同時為了維護信用,它們還是賠償了。但在中國,事情可能不一樣。工銀有沒有對山西振富或其他高息貸款產品進行盡職審查?工銀有沒有暗示過有回報保證?我們無法知道全面的答案。但這些答案很大機會都是沒有。在香港,當事情涉及很多客戶,而且牽涉公眾利益時,我認為工銀會被強制賠償或結業。但在中國,就考慮進行賠償時,會對投資者有更多層面的考慮,即使他們可能是無辜的。工銀拒絕對客戶進行賠償,因為任何形式的賠償意味着承認犯錯。所以,當這些數以千計、遍布全國的銀行產品出現泡沫爆破時,銀行很可能都不作賠償。很多借款人可能破產,他們投資的項目亦可能爆破。

討厭的內銀股

內銀股價在過去一個月每況愈下,是有原因的。投資者愈來愈關心理財產品、影子銀行、一般銀行貸款、地方政府債務和企業債券,總和可能達五十萬億元人民幣。投資者會對償還能力和證券價值有所疑問,尤其當他們看見涉及的數額時,有懷疑是理所當然。雖然,並非所有債務和證券都質素惡劣,但只需要百分之五或五萬億元人民幣的壞資產,就足以產生極負面的影響。工銀會全力以赴拒絕賠款,來保障自身和中國整體的金融系統。問題是如果工銀在香港面對同樣難題時,中央當局會否插手?坦白而言,沒有人知道。但他們最低限度應該設置準則。較為確定的是,更多貸款和理財產品會被捆綁起來,一起腐爛;而投資者重蹈覆轍,又再購買。我現在真不爽中資銀行。我不想投資內地銀行業,也不想投資遇上中國經濟下滑時備受影響的行業。祝君好運!艾薩 [email protected]

艾薩 Isaac Sofaer

Tony Measor的好友及舊同事,本身是特許會計師,有逾三十年投資實戰經驗,現於力寶證券負責管理私人客戶的投資戶口,並在Quamnet撰寫艾薩日誌。其管理的環球投資組合,在91-00年間增長達十四倍。讀者對港股有任何疑問,歡迎致電郵本刊,中英亦可。[email protected]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9783

史上最燙手微軟CEO:“印度裔”黑馬是何方人士?

來源: http://new.iheima.com/detail/2014/0204/58383.html

彭博新聞社最早披露了微軟將任命下一任CEO的消息,最早下周,一位名叫塞亞・納德拉(Satya Nadella)的工程師將接替史蒂夫・鮑爾默(Steve Ballmer)出任CEO。顯然是微軟掌門人更替的預熱階段,《時代》雜誌網絡版發表文章稱,納德拉被認為是微軟掌門人的“安全人選”。這位名不見經傳的納德拉相比之前呼聲很高的艾洛普和穆拉利看起來更像是一匹“黑馬”。那麽,這位納德拉到底是何方人士?i黑馬分享的鈦媒體這篇文章,讓你了解關於他的一些事實和八卦。一、求學生涯中默默無聞據路透社報道,納德拉現年46歲,出生於印度海德拉巴――又是一位印度裔!科技領域的印度裔向來享有較高的聲譽。而《時代》的文章也透露,塞亞・納德拉在微軟內部是一名備受尊重的資深人士,目前正負責微軟的下一代計算平臺。納德拉最早在太陽微系統公司(Sun Microsystem)工作,自1992年從Sun轉投微軟。他獲得過印度芒格洛爾大學的電氣工程學士學位、威斯康辛大學密爾沃基分校計算機科學碩士學位,以及芝加哥大學的MBA學位。“實話實說,納德拉身上並沒有什麽特別突出的地方”,25年前教過納德拉的一位Manipal科技學院老師如是說,“他當時的學號是8419218,我只記得他屬於成績一流的那一種學生。”也無怪美媒體評價納德拉為“大器晚成”。如果成為微軟CEO,那麽他將是全球科技行業中最具權力的印度裔高端。二、微軟工程師中的“大忙人”如果想從社交網絡上找到納德拉的蛛絲馬跡,並不容易,因為他個人的Twitter賬號自2010起就已經荒廢了。但至少說明,他在微軟內部是一位“忙人”,他負責建立了微軟公司的CRM系統和ERP系統Dynamics;而他負責的在線業務就包括著名的Bing搜索,還負責重點的雲計算服務。納德拉目前負責微軟的雲計算和企業集團,負責微軟的“雲操作系統”業務。此前,他還曾擔任微軟規模達到190億美元的服務器和工具業務的總裁。過去20年中,納德拉與微軟CEO史蒂夫・鮑爾默和聯合創始人比爾・蓋茨(Bill Gates)緊密合作。三、對於微軟是一個“安全”的選擇Jensen投資管理公司商業分析師凱文・沃庫什(Kevin Walkush)的評價:這是一個安全的選擇。此前有很多人希望一名“對科技行業擁有革命性遠見”的人能執掌微軟,這些人可能會感到失望。另一些人則認為,微軟需要類似納德拉這樣熟悉業務的CEO。因為微軟非常複雜,CEO需要有內部經驗。《時代》文章分析認為,在快速發展的移動計算市場,微軟未能跟上蘋果和谷歌的步伐。盡管微軟已經向移動軟件和設備業務投資了數十億美元,推出了Surface平板電腦等產品,但微軟一直沒有找到參與競爭的正確方式。2013年秋,微軟宣布以72億美元的價格收購諾基亞的手機業務,但業務規模太小,收購也錯過了最好的時機。而殘酷的市場份額也顯示了微軟面臨的挑戰:微軟移動操作系統的份額僅為3.6%,低於Android的81%和iOS的12.9%。據此,微軟將重任賦予納德拉,這位負責的雲操作系統業務的骨幹成員,進一步表明操作系統將是未來微軟的戰略重點。四、行業願景:看好下一個十年的“數據革命”在很多人已經不看好谷歌核心業務的情況下,在納德拉看來,未來一切都屬於數據。納德拉曾在LeWeb大會上表示,能夠充分的收集數據、分析數據,並且擁有驅動人類所有技術經驗的“環境智能”,將是下一個十年我們會看到的一切。五、媒體印象納德拉在去年接受印度媒體采訪時,贊譽蓋茨為“傑出的人物”。他回憶稱,他收到的第一封來自蓋茨的電子郵件關於當時正開發產品的一些功能。納德拉表示,關於必應搜索引擎等項目,他將與蓋茨密切合作。“CEO直接給我發郵件討論功能令人興奮,我從未想過他會註意到這一問題。隨後我花了整個周末的時間去回複他的郵件。” 納德拉表示,“當我開始在微軟工作時,我有幸見證了客戶端服務器架構的興起。目前我有機會參與雲計算的發展,這一技術有能力影響所有人的生活。”納德拉在接受采訪時對印度的學生的建議和鞭策,似乎也是可以看出一些人品的:請保持熱情和膽量,持續學習。如果你不再學習,你就無法繼續去做有用的事。六、閱讀品味:跟印度文學大師薩爾曼・拉迪什一樣納德拉最喜歡的一本書是 All About H. Hatterr,作者是G.V. Desani,這本文學著作是描述有關人類如何尋找啟蒙的一個傳說,收到印度現代文學大師Salman Rushdie極大推崇。 相關公司: 數據來自 創業項目庫 作者:蔥蔥 | 編輯:weiyan | 責編: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066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