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原來,真的只有長得好看的人才有人生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20561

(視覺中國/圖)

據說判斷一個行業狀況的最簡單辦法就是看行業內美女的多少,如果美女多說明行業勢頭良好,如果美女都不願來,說明情況已經不妙了。

美國司法部主辦《檢察官通訊》還曾專門刊文建議,為了避免外貌帶來的影響,貌醜的被告人應有權要求由貌美的代理人代替自己坐到被告席上。

“知道”(nz_zhidao)告訴你,外貌能在多大程度上影響人的一生?

競選成功最重要的因素是什麽?外貌!

普林斯頓大學心理學家Todorov曾做過一個實驗,給受訪者一組照片,讓受訪者在一秒之內判斷照片中人物的能力。受訪者並不知道那組照片事實上是美國議員候選人,然而,他們一秒內做出的能力判斷卻與競選的結果驚人一致,兩者相符的比例高達66%-73%。

Todorov深入分析後發現,就影響競選結果的單項因素而言,不管宏觀經濟情況,如失業率,還是候選人的年齡、性別或競選花費,都不如一秒內形成的“薄片擷取式判斷”(thin-slice judgment)重要。

驚呆,難道這年頭競選總統也要看顏值?

尼爾·波茲曼曾在其名作《娛樂至死》中舉過一個例子:塔夫脫,美國的第27任總統,體重300磅,滿臉贅肉。我們難以想像,任何一個有著這種外形的人在今天會被推上總統候選人的位置……在電視上,話語是通過視覺形象進行的,也就是說,電視上會話的表現形式是形象而不是語言。

事實上,即便是像富蘭克林·羅斯福這樣的力挽狂瀾之士在電視普及後也難以當選總統,因為他身患殘疾——殘疾的英文disabled一詞就充滿了“無能”的隱喻。

在投票時,除了少部分中堅分子外,大部分選民做出決定都並沒經過審慎的思考,這樣,從形象而來的判斷也就尤其重要。

諾貝爾獎得主Daniel Kahneman將這種判斷稱為快速、未經思考的判斷。由於人註意力、時間和精力有限,而要得到準確的判斷需要長期綜合審慎的思考,人又有懶惰的本性,常常用這種簡單的判斷代替審慎的思考。

思考總是痛苦的。錢鐘書說,偏見是思想的放假,原因正在於此。

這種通過外貌判斷能力背後的邏輯是“What is Beautiful is Good”,即“美的就是好的”。人們有將美與好聯系起來的本能傾向,因而常常以貌取人——巧的是英語中也有類似的諺語judge a book by its cover。

塔夫脫(維基百科/圖)

這種“以貌取人”的判斷常常出現的另一個場合就是面試。

據說判斷一個行業狀況的最簡單辦法就是看行業內美女的多少,如果美女多說明行業勢頭良好,如果美女都不願來,說明情況已經不妙了。其中的邏輯是,在面試中,貌美的女性往往能夠比其他女性更容易獲得工作機會,因而能夠更敏銳地向優勢行業流動。

著名雜誌《經濟學人》曾經報道過一個事跡:在大連,一對保安同工不同酬。拿錢少的去質問公司:“憑什麽?憑什麽?”公司理直氣壯地告訴他:“因為另一個人身高超180cm,能給人安全感,就憑這個多領報酬。”

西方的經濟學家們普遍認為,個子矮的人一般來說收入更少。有研究表明,美國總統平均身高遠遠高於社會平均身高。在美國近五十年的13次總統選舉中,個子更高者10次勝出(最近的一次個矮者獲勝是2000年小布什擊敗戈爾)。而身高是影響一個人外表的重要因素之一。

講到這里,似乎全是贏家通吃的故事,基本上你能一眼看出誰是人生贏家,誰是loser(輸家)。

然而還好,這並不是故事的全貌。人還存在另一種認知偏見:Beauty is Beastly。這可勉強翻譯為“都是美麗惹的禍”。這種情況多發生在女性身上。

女性求職者在應聘管理類工作或男性化工作時,貌美的求職者會被認為與工作要求不相匹配。

不管面試官是女性還是男性都會出現這種評價。就女性面試官而言,她們會本能排斥外貌吸引力高的同性;就男性面試官而言,他們會認為這些漂亮女性的本身就充滿了女性特質,而此類工作恰恰是男性特質主導的。

“外貌能在多大程度上影響人的一生?”最後,通過真實案例統計回答我們提出的這個問題。

法庭庭審也是典型的“薄片擷取”印象影響最終判斷的場合。

研究者對於美國法庭案件審理的梳理統計發現,原本應對被告人行為作出裁決的法庭卻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被告人外貌的影響。貌美者(尤其女性)往往能夠得到較為寬大的處理,更容易被宣判無罪,有罪也更容易獲得輕判,不過還有一種特殊情形,利用自己美貌犯罪的女性反而會被重判——其原因也不言自明。

正因為此,美國司法部主辦《檢察官通訊》還曾專門刊文建議,為了避免外貌帶來的影響,貌醜的被告人應有權要求由貌美的代理人代替自己坐到被告席上。

那個句話怎麽說來著,“我原來一直以為只有我這模樣的能叛變,沒想到啊沒想到,你朱時茂這濃眉大眼的家夥也叛變革命了。”

Todorov總結道,人們做判斷時,外貌的影響太大,使得其他的信息都無法得到充分的考慮。面試工作不理想或許還可以慢慢努力升遷,但法院判決直接影響到有沒有和多少年的牢獄之災:與個人品行能力無關的因素就是這樣影響著人的一生。哼,豎個中指,給這個看臉的世界。

號外號外!

2015年,“南周知道”app誕生,這是南方周末面對數字化轉型,重磅推出的一款新媒體產品。

深度!絕對原創,後臺解密

有料!嚴肅知識,八卦內幕

定制!為你而生,述你所想!

想要報題嗎?掃二維碼,馬上下載“南周知道”客戶端。

 

知道安卓版二維碼-豌豆莢

知道ios版本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3303

原來iPhone用了“中國芯” 浙江一公司開始賺蘋果的錢

近日據央視財經報道稱,浙江余姚一家公司已經解決了一個關鍵性難題,開始賺蘋果公司的錢了。這家公司由姚力軍創建,成立才十一年。但是現在消費者手中的手機、或者平板電腦,就連最新的蘋果7,這些電子產品的芯片都采用了姚力軍公司的產品。

據報道,半導體芯片制造中的關鍵材料是一種叫做高純度濺射靶材的材料,目前全球只有四家公司掌握這種材料的制造工藝。這些金屬靶材,最核心的是它的純度。一般的金屬能達到99.8的純度,而制作芯片需要的金屬純度是99.999。因為純度太高,指甲輕輕一劃就會有劃痕,任何細微的瑕疵都會導致這一塊價值上萬美元的靶材報廢。

姚力軍2005年帶領多名海外博士、日本及美國籍的專家回到中國創業,當時,中國不僅濺射靶材工藝是空白,就連生產靶材的高純金屬原材料也要全部依賴進口。隨後姚力軍在浙江省寧波市創立了寧波江豐電子材料有限公司,並擔任該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目前這家公司位於余姚市名邦科技工業園區。

2005年回國後姚力軍已擁有4項發明專利和4項實用新型專利獲得授權,2009年申請發明專利58項、實用新型專利5項。

芯片是智能裝備控制系統的核心, 沒有姚力軍他們生產的這種靶材,芯片就造不出來。

現在,姚力軍他們生產的高純鈦金屬,已經達到美國、日本的產品性能,完全滿足了芯片制造所需要的純度,再也不受制於人,打破了日美在這一戰略金屬材料領域的壟斷。目前,產品已成功進入國際主流半導體制造企業,如IBM、東芝、臺積電、NEC、日立、UMC、Hynix、SMIC、英飛淩等。

芯片,相當於人體的大腦,它是一切智能制造的基礎。但要制造一個小小的芯片,卻涉及無數個前沿核心技術。對中國智造來說,芯片不僅決定著設備的運行,還決定著產業的國際分工角色。盡管目前科技產業在國內風生水起,整個終端產品的制造環節更是占到了全球80%以上的份額,但就產業鏈上遊的芯片來說,中國企業要突破的關鍵技術還有不少。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5040

為了投資10億的《長城》,樂視手撕影評人!原來這背後有個23億的“賭局”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6-12-18/1062735.html

每經影視記者 蓋源源

每經編輯 杜恒峰

《歸來》後時隔兩年,大導演張藝謀卷土重來,魔幻巨制《長城》來襲!這是一部體量極大的好萊塢工業電影,傳奇影業(萬達收購)、環球影業、中影、樂視影業等均有投資,制作成本超過10億元。自12月16日首映以來,《長城》在院線排片中呈壓倒性優勢,幾乎是同檔期華誼兄弟大片《羅曼蒂克消亡史》排片率的兩倍。

截至今天中午12點半,《長城》上映三天票房3.75億元,吸金速度堪稱現象級。然而,對《長城》影片的評價卻兩極分化,有的影評竟然惹怒了片方。樂視影業CEO張昭在《長城》首映當天,在微博上手撕兩位自媒體影評人,樂視影業甚至發出了警告函。

不就是影評人的影評?樂視影業為何如此憤怒?

一場影評引發的口水戰

《長城》上映首日,媒體、社交平臺就炸開了鍋。最受關註的莫過於樂視影業CEO張昭怒了!一天之內,張昭在微博手撕兩位自媒體影評人,其中包括在影評圈頗為有名的“毒舌電影”,這一切皆因影評人給了《長城》差評。

 

不僅如此,樂視影業還給新浪微博大V@褻瀆電影發去了警告函。

《長城》上映以來,口碑兩極分化,一些差評甚至將其批得體無完膚。豆瓣電影評分5.2分,時光網7.3分,其品質似乎難以讓眾多影迷滿意。針對負面評價,張藝謀方面也有些坐不住了。張藝謀的老婆陳婷也在微博上兩度為老公喊冤,“一個電影導演怎麽就人人得以誅之了?”

不過,盡管罵聲不絕於耳,《長城》在票房表現上仍是今年最為強勢的大片之一。提前點映4小時票房5000萬,首映半天破億元,到今天中午12點半,票房已經沖破3.75億元!

《長城》的票房對樂視影業至關重要,因為這是樂視影業今年沖業績最重要的砝碼之一。

在樂視網收購樂視影業的預案中,曾披露樂視影業投資發行的2016年上映影片。

這其中,已經上映影片7部,實現票房25.25億元(註:《長城》按目前已有的3.75億元票房計算)。《盜墓筆記》、《爵跡》和《長城》是大片,也是獲取票房的關鍵。盡管《盜墓筆記》成為暑期檔惟一到10億的影片,按照中國電影票房分賬比例,片方可以分得約4億元。但是樂視影業並非《盜墓筆記》的主投方,截至2015年12月31日,樂視影業給《盜墓筆記》的預付款為4690萬元。

但國慶檔上映的《爵跡》,累計票房只有3.8億元,片方大概能分得1.5億元。但據坊間報道,這部影片制作成本就超過了1.5億元,而這種體量的電影宣發費用在3000萬~5000萬之間。因此媒體多認為樂視影業投資《爵跡》其實是虧損的。

今年,樂視影業必須指望《長城》了。這是一部全球分賬的大片,也是張藝謀首次嘗試全球商業大片。超過10億元的總投資,按照票房要三倍於成本才能回本的慣例,不計算宣發成本,這部影片全球票房需要達到30億元,而中國市場至關重要。

截至2015年12月31日,樂視影業披露的《長城》預付款為1.2億元。這差不多是總投資的10%。而樂視影業的確不是《長城》的主投方,主投是萬達收購的傳奇影業。

但是,在《爵跡》被曝虧本、《盜墓筆記》分成不高的背景下,樂視影業依賴《長城》票房也就不難理解。此外,對於樂視影業來說,《長城》並非只是票房數字,這同時是樂視影業綁定張藝謀之後在電影全球化生態方面的大膽嘗試。

根據樂視網之前公告,張藝謀擔任樂視影業的藝術總監,並擔任導演與樂視影業獨家合作拍攝不少於5部電影,樂視影業對上述合作電影及張藝謀自2013年5月17日起至樂視影業成功上市(IPO或被上市公司收購)之日起5年內擔任導演的所有影片擁有獨家優先投資權和獨家發行權。

一場23億的“豪賭”,一筆148億元的生意

在諸多電影票房的背後,實則是一場場驚心動魄的“賭局”,以及數十億甚至上百億計的大生意。在樂視影業身上,電影票房背後的財富謀局顯然更為宏大。

今年5月6日,樂視網公告,計劃以98億元的價格,收購樂視影業100%股權。值得註意的是,截至2015年12月31日,樂視影業的凈資產為21.08億元,只相當於其交易價的21%。

根據樂視網公告,樂視影業的評估增值率高達367%,“造成評估增值的主要原因是評估對象所具備的較強的盈利能力”。

不過,樂視影業“較強的盈利能力”並未體現在其歷史業績上。2014年和2015年,樂視影業歸母凈利潤分別虧損8.91億元、1.02億元;考慮到支付股份導致的巨額管理費支出,同期其扣非歸母凈利潤分別為6445萬元、1.3億元。

樂視影業高估值的關鍵保障因素在於一份業績承諾(業界通常稱之為“對賭協議”)——樂視控股、張昭、吉曉慶、樂普影天、樂正榮通承諾:2016~2018年,樂視影業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凈利潤分別不低於5.2億元、7.3億元、10.4億元。三年下來合計22.9億元。

值得註意的是,張昭正是文章開始手撕《長城》影評人的樂視影業CEO,其持有樂視影業3.8291%的股份,以98億元的交易價計算,這些股份價值高達3.75億元。不過,如果樂視影業未能完成上述業績目標,則張昭需要進行相應補償。

每日經濟新聞(微信號:nbdnews)記者註意到,樂視影業註入上市公司樂視網還需要克服一個最為關鍵的障礙:樂視網的股價。

樂視影業賣價98億元,但其中只有30.4%(29.8億元)是現金支付,另外近七成(68.2億元)是以樂視網股價支付。即便是現金支付部分,樂視網依靠自有資金仍有難度,因為樂視網資金鏈一直處於緊繃狀態,截至去年年末其資產負債率高達77.53%,而傳媒業上市公司平均水平為36.34%。

為了解決資金短缺問題,樂視網決定募集50億元的配套資金,這讓樂視網此次重大資產重組實際上變成了一筆高達148億元(98億+50億)的巨額交易。樂視網對募集資金的安排是:29.8億元用於支付上述現金對價部分,7.2億元用於補充樂視網自身的流動資金。

支付樂視影業對價,樂視網給自己股份的價格是41.37元/股,這也可以看做樂視影業現有股東的入股價;樂視網募集配套資金的股價更高,為52.84元/股。樂視制定這樣的價格時(5月8日公告),樂視網股價還在58元一線;但在複牌後,樂視網股價整體趨勢朝下,最新股價只有35.80元。無論是樂視影業的股東還是準備參與樂視網定向增發的投資者,誰會願意以遠高於市場價的價格認購樂視股份?這對樂視無疑是一個重大考驗。

值得註意的是,據樂視最新公告:交易各方正就本次重大資產重組的估值定價進行探討,公司將在新的資產評估結果的基礎上與交易對方重新協商本次重組的交易價格,重新召開董事會審議本次重大資產重組事項,以該次董事會決議公告日作為發行股份的定價基準日。

這則公告透露出了兩個重要信息,一是樂視影業的估值要進行調整;二是定價基準日要進行調整——這意味著樂視網的發行價格有可能大幅降低。

調整發行價格的主動權掌握在樂視網自己手中,但調整樂視影業的估值則不然,因為樂視影業的股東,涵蓋的影視行業明星太廣,包括一線導演張藝謀、郭敬明,還有孫紅雷、黃曉明、李小璐、孫儷等當紅影星,而且,這些明星的入股價格一點也不低。

2015年9月29日,孫儷工作室出資2000萬元、孫紅雷2000萬元、李小璐出資500萬元、黃曉明出資500萬元認購樂視影業股份,以他們當時的入股價格計算,樂視影業的估值69.75億元。也就是說,無論樂視影業估值如何調整,都不太可能低於69.75億元的估值,不然這些明星如何賺錢?

雖然《長城》只是樂視影業眾多電影當中的一部,但在樂視整個集團資金鏈吃緊、急需盤活融資功能的敏感時刻,樂視的每一步必然是大家關註的焦點。如履薄冰,每一個重要環節都不能掉鏈子——這可能是對樂視目前狀態最好的寫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8022

人民幣“破7”烏龍原來是這樣發生的

眼下,所有人似乎都在坐等——美元/在岸人民幣什麽時候突破7的心理關口。也就在這個極度敏感的時刻,當外匯交易屏跳出一個“7”,極度容易的被認為人民幣已經破7。

這樣的烏龍就在12月28日約23:00發生了。多家媒體援引彭博社數據稱:“在岸人民幣兌美元突破7整數位心理關口,最低觸及7.0121元”。

消息出現的瞬間引爆了各大聊天群。然而,奇怪的是,第一財經記者查詢多個交易系統並經多方核實,並未發現美元/在岸人民幣的真實成交價格已經破7。

(Investing.com顯示,美元/人民幣成交價沒有突破7)

(Wind也顯示,美元/人民幣成交價沒有突破7)

有國內券商分析師也第一時間表示,彭博“破7”只是報價,並沒有成交,並非實質意義上的破7,值此敏感點位,各方情緒過於敏感,一般而言的“破”,應該是中國外匯交易中心(CFETS)系統里實質成交的價格。彭博報價抓取源原本就容易出離群點,報價又非成交價,單邊報價或高或低都是常理。

彭博內部人士對媒體表示,破7報價和彭博終端上的報價形成有關。“本身價格代表的意義不同。彭博系統中顯示的CFETS收盤價才是成交價,而彭博合成報價CNY BGN Currency 目前也回到6.9613。”有消息稱,這一突破7的最高報價,或來自為蒙古一銀行,從而影響了彭博的報價系統。

彭博內部人士對媒體提及,異常行情的出現,可能與蒙古國的郭勒穆特銀行(Golomt Bank)的報價有關。在當日人民幣報價的數據中,郭勒穆特銀行曾給出6.8950/7.0000的買入/賣出價,由於差價過大,因而懷疑是否是該行的報價系統出錯。

外匯交易中存在買賣價差,也就是買價(Bid)和賣價(Ask)之間的差異,用於衡量市場流動性。在正常情況下,價差越小,流動性越高。再如,銀行買入貨幣的價格是Bid價格,而它賣出貨幣的價格是Ask價格,Bid價總會低於Ask價,因為誰都不願意進行虧本交易,誰都希望從交易中賺取利差。然而,郭勒穆特銀行的Bid在6.89,Ask在7以上,這一報價價差顯然過大,也有華爾街人士認為,其完全可以找到Bid更高,Ask更低的報價。

另有媒體報道稱,彭博客服出面解釋稱:“我們的員工發送了有問題的行情,當前行情已回歸正常水平,但我們正在查證員工發送的行情。”華爾街一對沖基金合夥人稱,彭博的數據都是別的銀行提供的,他們應該有責任過濾一下。但彭博一內部人士認為,任何的過濾都會變成幹預。

隨後不久,中國央行也發布了正式聲明——12月28日23:49,央行微博發布聲明稱,12月28日,境內銀行間外匯市場人民幣兌美元交易匯率在6.9500-6.9666元區間平穩運行。但卻有個別不負責任的媒體報道“在岸人民幣兌美元突破7整數位心理關口”,對此行為我們表示譴責,並保留進一步追究責任的權利。

於是,一切都真相大白,眾人的議論和猜疑也瞬間戛然而止。

其實,這種“報價烏龍”並非沒有前車之鑒。就在今年12月5日,Google上人民幣兌美元匯率竟然顯示跌破7.4。同時,外匯網站XE也給出了美元兌人民幣日高7.46094的報價。各界驚呼——美元兌換人民幣的匯率,一夜之間一泄千里,從6.8傾泄到了7.4?

當然因為價格的偏離度太過離奇,當時各界傾向於認為,肯定是報價出了問題。

不過當時大家也發現,除了谷歌和XE數據,其他各大網站匯率均保持正常,還都維持在6.88左右。彭博社的美元兌人民幣匯率仍然是6.88;中國銀行發布的折算價也只有6.88。Google的匯率使用的是XE的數據,XE作為世界上知名的貨幣和外匯網站,是許多西方財經機構引用的主要來源。所以,XE數據出了個烏龍,“連累”了谷歌。

而據各外匯交易員的分析,XE網站之所以會出現7.49這樣的數據,是因為在計算過程中ICAP的一個數據出現了錯誤。當時,只有ICAP的數據偏離度極大,但ICAP是更新數據最晚的交易所,滾動收集數據的網站16:00以前應該都是用的ICAP數據,等下一個交易所報價出來數據就會更新回去,所以XE的數據就又恢複正常了。ICAP是Intercapital的縮寫,本體是位於英國倫敦的,提供聲訊和電子服務的交易商間經濟公司,同時也是交易後風險的服務供應商。

話說回來,明年的人民幣匯率究竟怎麽走? 可以確定的是,“7”並非一個底線,也無需死守。“在美聯儲明年加息3次預期的情況下,預計如果美元在現在的水平上再升值10%,人民幣貶值預計在3%~5%。”招商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謝亞軒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人民幣匯率在2017年不會有大的制度變革,仍然將維持參考一籃子貨幣的形式。在增強匯率彈性的同時,保持匯率基本穩定。與此不同的是,2016年中央強調的仍是完善匯率形成機制。”他分析稱。

資深人民幣研究專家、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經管學院教授潘英麗同日也對記者表示,最近幾日在岸人民幣走勢較為穩定,考慮到2017年1月,五萬美元換匯額度會更新,央行應該仍存在年末匯率維穩的意願,不過2017年人民幣破7只是時間問題。盡管如此,央行仍然可能在2017年保持人民幣基本穩定,且人民幣仍可能會在2018年開始出現轉機。

據彭博匯總的46家機構最新的預測中值顯示,在岸人民幣/美元會在2017年一季度飆至7,2017年末進一步跌至7.12。最悲觀的當屬高盛和摩根士丹利:到2017年底,兩間投行預計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將貶至7.3。

謝亞軒也表示,人民幣強弱取決於供需層面,主要力量還是機構,分別為償還對外負債和增持對外資產的需求。“償還債務在2014年到今年6月期間一直在進行,主要階段是‘8·11匯改’後到今年6月。如今,外債償還基本告一段落,明年外匯需求壓力可能會減半,估算明年外匯占款減少規模約為今年800億的一半。”

此外,主流觀點也預計,美元並不具備長期走高的基礎。

潘英麗表示,美元指數在2018年前可能在110區間波動,很難突破120。“雖然美元在1985年時較此前的低點暴漲了100%,當時實際利率16%,但現在早已今非昔比,美國GDP增速遠低於當年,且財政赤字率急速攀升,克林頓時期還存在財政盈余。”

具體而言,“從里根到小布什下臺,美國財政赤字突破10萬億美元,奧巴馬兩任後該數字突破了20萬億美元,該數字在特朗普任下可能到2020年就會突破30萬億美元,每年要付的利息就要接近1萬億。”潘英麗稱。

謝亞軒也提及,美國GDP占全球的22%,遠低於上世紀80~90年代,因此美元指數的高度也要低於前兩輪(160和120)。預計如果美元在現在的水平上再升值10%,人民幣貶值預計在3%~5%。2018年可能是強勢美元的終結,財政赤字的擴大不利於美元走勢,可以說美元成也川普,敗也川普。”

在他看來,美元指數到2018年前將維持在110上下,人民幣處於守勢,但波動將加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9740

環保部長提到的英法韓,原來是這樣對抗霧霾的

環保部部長陳吉寧近日就大氣汙染防治問題向媒體提到:與發達國家同期相比,我們環境質量改善速度並不慢,這說明我國大氣治理的方向是正確的。

陳吉寧詳細介紹,大氣汙染治理的另一個突出問題是冬季重汙染問題。2013年以來,冬季氣象條件總體不利。今年延續了強厄爾尼諾現象,全球在進入秋冬季後普遍出現異常氣候,多個國家,包括英國、法國、韓國等發達國家,接連發生較高強度、較大範圍的重汙染事件。

按圖索驥,我們可以通過不少公開資料和報道看看這些國家面臨的汙染問題目前的狀況怎麽樣,以求和中國的汙染治理狀況做一個橫向比較。

歐盟最關心氮氧化物

要分析英法的情況,首先看歐盟的整體狀況。

根據《歐盟排放概述報告(1990-2014)》,從1990年到2014年的25年間,汙染情況有總體好轉,其中改善程度最高的是硫氧化物(燃煤所產生的大氣汙染物),排放量從2540萬噸劇減到310萬噸,降幅高達90%,其中大部分硫氧化物減排發生在能源生產和分配環節,同時也與燃料結構的變化有關。

歐盟28國1990~2014年期間大氣汙染排放量變化

其次是非甲烷揮發性有機物,從1700萬噸減少到670萬噸,下降了將近60%;氮氧化物和可吸入顆粒物PM2.5也分別減少了1/3,其中,氮氧化物的排放在25年里從1750萬噸下降到780萬噸,主要是道路運輸的減排發揮了作用。

氨排放下降了1/4,從510萬噸下降到390萬噸,且主要發生在農業領域。而PM2.5的下降主要歸功於能源行業和道路運輸,但商業、機構和家庭排放則占目前歐盟整體PM2.5排放的一半以上。

上述報告提到,歐盟在過去10年里細微顆粒物(PM2.5、PM10)的排放量總體下降,皆因為在能源行業、道路運輸和工業上引入和升級了減排措施,此外也歸功於包括以天然氣替代燃煤等能源革新。

從目前的數據來看,和中國的情況有所不同,最困擾歐盟各國的汙染物並非PM2.5,而主要來源於一氧化碳、氮氧化物和非甲烷揮發性有機物。其中,在歐盟中氮氧化物排放占比最多的分別是德國(15.7%)、英國(12.1%)和法國(11.3%)。反觀PM2.5,最嚴重的則是法國(13.9%)、意大利(12.5%)和波蘭(11.1%)。由此不難理解,歐洲是多麽難以原諒2015年大眾汽車的“排放門”醜聞。

英國如何治理空氣

再具體看英國的情況。

總體來說,英國人多年來沒有停止過對空氣質量的抱怨。終於,2015年4月,在歐盟和一些環保組織的壓力之下,英國最高法院要求政府拿出解決英國空氣汙染的計劃。幾個月後,英國政府亮出一份5年計劃,在2020年令5個重點城市的空氣質量達標,倫敦的空氣則要到2025年才能改善。

根據英國官方的說法,英國每年有4萬人因室外空氣汙染而死亡,造成的經濟損失超過200億英鎊。另據世界衛生組織2016年9月的一份報告,90%以上的英國人口所呼吸的空氣被高度汙染,空氣汙染所引起的中風、肺癌、呼吸道和心血管疾病等早在2012年已經導致了超過1.6萬人死亡。

英國對空氣汙染的標準還是很苛刻的,以我們較為熟悉的PM2.5指標為例,英國環境、食品和農村事務部(DEFRA)的標準是,日均濃度在每立方米71微克以上便視為最高等級的汙染,而歐盟的要求是不允許超過每立方米25微克。

霧霾下的倫敦

DEFRA在2016年發布的《英格蘭自然環境指標》報告中提到,2013年,英國30歲以上成人死亡案例中5.3%與長期暴露在PM2.5環境下有關,倫敦的數據更是達到了6.7%;該部門的另一份報告《2015年英國空氣汙染狀況》提到,在二氧化氮和PM2.5的綜合影響下,公眾健康遭到很大挑戰,其中,每年有2.9萬死亡案例與環境中PM2.5有關。

但是,從更長時間維度來說,英國的汙染狀況總體趨緩,DEFRA的數據顯示,2011年英格蘭城市地區中度到重度汙染的平均天數為24天,而到2015年該數據下降為9天。從威脅英國的汙染物構成來看,自上世紀70年代以來,氮氧化物和非甲烷揮發性有機物是汙染物的主力,但是近半個世紀後,這兩類汙染物的水平已降至最初的1/3,僅有氨排放基本保持不變,而細微顆粒物始終不是主要汙染物。

此外,英國的空氣汙染更有跡可循,因為地理位置和氣候也是造成英國時常遭受空氣汙染的原因。比較明顯的是,每年3月中下旬和4月上旬由於歐洲北部的高壓系統,容易導致季節性的春季微塵顆粒汙染。另外,每年11月初的篝火節也令空氣中的PM2.5濃度輕易破百。到了12月中旬,往往會由於非洲撒哈拉地區吹來的沙塵導致空氣汙染。

巴黎和韓國的經驗

另一個歐洲城市巴黎也是經常由於空氣汙染而見諸報端,去年12月,受冬季取暖、汽車尾氣,森林火災和空氣流動緩慢等因素的綜合影響,巴黎遭受了10年來空氣汙染最嚴重的一個冬天,在一周多的時間里,巴黎的PM10濃度一直維持在超過每立方米80微克的水平。很快巴黎也再次啟動了公共交通對市民免費開放和單雙號限行政策來減少城市排放。

2016年12月5日,巴黎,霧霾來襲

法國的空氣汙染並非新鮮事,從2014年開始,關於巴黎空氣質量令人擔憂的新聞越來越多地見諸報端。法國公共衛生局去年夏天曾表示,空氣汙染每年在法國造成4.8萬人死亡。鑒於尾氣排放是最重要的汙染源,巴黎開始給機動車貼上不同標簽,比如清潔能源車將對應綠色標簽,會得到相應的便利,而一些高排放車輛則更容易遭到限行。這一做法未來還會推廣到法國其他城市。

本文開頭還提到韓國。實際上,在超過30年時間里,韓國已經實施了一系列的政策和管理措施來治理空氣汙染,1993年出臺首部關於空氣質量的法律,在1995年就對PM10給出了標準。2002年,在全球142個國家的環境質量排名中,韓國倒數第四。最終,韓國在2003年通過了《都市空氣質量改進特別法》,於2005年開始實施。

數據顯示,從2001年到2011年的10年間,韓國的年均PM2.5和PM10濃度分別從70和44.4下降到46.9和23.4微克/立方米。

不過,就在前幾日,韓國首爾等城市也出現了嚴重霧霾天氣,韓國一些媒體稱是受到了中國霧霾的牽連,但也有專家認為中國華北地區的大氣停滯,霧霾難以擴散到朝鮮半島這麽遠,韓國街頭老舊的柴油車和不斷新建的火力發電廠或許要為空氣中的可吸入物負起更多的責任。

比如耶魯大學數據驅動(Data-Driven)項目有一個數據是,從2002年到2012年的10年間,化石燃料在韓國的能源份額從51%一路上升到64%,研究人員認為,新的化石燃料發電廠將令來自能源行業的汙染提高5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1282

趙薇資本遊戲失利 原來瓊瑤阿姨早把命運寫進了劇情里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0217/161276.shtml

趙薇資本遊戲失利 原來瓊瑤阿姨早把命運寫進了劇情里
花兒街參考 花兒街參考

趙薇資本遊戲失利 原來瓊瑤阿姨早把命運寫進了劇情里

她在16年前的那部劇里,就曾經暗示過趙薇今天的境遇。

 1

傳說中有很多很多錢,以及很多很多有錢人朋友的趙薇,沒能拿出、也沒能借到很多很多錢。悻悻地,她終止了對上市公司“萬家文化”控股權的收購。

在這個女版巴菲特即將踏上“玩資本”的巔峰時,監管層抽絲剝繭地向她問了幾句話,然後她被吃瓜群眾發現,“我靠,格格,你就拿出這麽點兒錢,想折騰這麽大事兒啊?格格,你究竟是不是格格啊,還是只是紫薇格格的手套?”。

如果你還記得16年前那部改變了幾個女孩命運的《還珠格格》,你就要感嘆,瓊瑤阿姨哪里是什麽言情小說聖手,她分明是一眼洞穿命運的先知。她在16年前的那部劇里,就曾經暗示過趙薇今天的境遇。

今天,林老師就隨便抽幾個片段,跟大家品評一下命運大師瓊瑤阿姨的草蛇灰線,伏延千里。

2

趙薇是怎麽當上女版巴菲特的?

敲黑板,一個重要原因是,趙薇特別會交朋友,馬雲是她的朋友,王健林是她的朋友,還有各路資本大鱷都是她的朋友。錢是怎麽來的?馬雲帶她炒股,朋友們帶她賺錢。

總之,有關系。

小燕子是怎麽當上格格的?靠朋友啊,她閨蜜是格格,順著這條線,她就也成了格格。開始是假的,裝著裝著入了戲,就成了真的了。

趙薇的老公哪兒來的那麽多錢,以及那麽多上市公司股權?大家一直都有各種各樣的說法,說是來自某股已經退出江湖的神秘力量。

小燕子的夫婿五阿哥一直很得皇阿瑪寵愛,但他的生母瑜妃,卻從未露過面。舊版《還珠格格》里說,瑜妃已經掛了。

3

為了嫁給五阿哥,小燕子必須得告訴皇上,她不是格格,於是她是這麽開場的“我只是紫薇的信差”。

129641618224790108

然後一直不看好小燕子的皇後就很生氣了,她怒吼道“你撒謊騙人編故事,已經成習慣了”。

776721955045567256

呵呵,你們撒的每一個謊,老娘都盯著你看呢。

在《上交所:格格你把話說清楚 趙薇:我得再想想》這篇文章里,我就說過,趙薇想控股的萬家文化,成立了25年的公司,曾經更名5次,轉型6回,涉及約10項產業,火熱過的地產、互聯網金融、文化產業,這家公司都品嘗過。

過去的一年,上交所一直忙著給這家公司寫問詢函,盯著萬家文化與格格攜手拋出的,兩次來者不善的重組計劃。

4

在皇後娘娘的追問下,小燕子說自己沒有陰謀。

在上交所的追問下,趙薇說出了自己重組上市公司的資金計劃——自掏腰包6000萬,借款30億。(戳,《監管施壓 趙薇否認重組計劃 格格之前都是逗你玩的》補番)

然後股民們就震驚了,我靠傳說中你辣麽有錢、辣麽有實力,都是逗我們玩的麽?

847596732500360454 

5

皇後娘娘的掃射沒停,當時把小燕子捧成格格、煽風點火的助攻不能放過。

皇後娘娘聲色俱厲地轉向令妃“當時,是誰說小燕子的眉毛眼睛都像皇上,誰力保她是龍種,這樣造謠生事的人,比欺君大罪更可惡”。

然後,令妃就一臉懵逼地站在那里。

807296755378496005 

萬家文化第一次出公告,說趙薇要來控股我們了,是怎麽說的?

619196610896291763 

他們在公告里歡快地暗示,趙薇很看好文化娛樂產業,未來可能註入此類優質資產帶我們重組哦!

然後上交所就急了,說“到底有沒有重組計劃,你們說清楚”。

令妃娘娘的懵逼臉出現了。萬家文化第二次發公告說“12個月內沒有重組計劃”。

312603389763944768 

我覺得皇後娘娘說的挺有道理的,“當時,是誰說小燕子的眉毛眼睛都像皇上,誰力保她是龍種,這樣造謠生事的人,比欺君大罪更可惡”。

6

《還珠格格》中,小燕子當著西藏吐司的面,說出了自己不是格格的事實,讓皇上很沒有面子。這個把柄,也被皇後牢牢抓在了手里。

827591464525383330 

趙薇用來控股萬家文化的公司,是西藏龍薇文化傳媒。答應借給趙薇15億元的,是背景深沈的西藏銀必信。

瓊瑤阿姨,高瞻遠矚啊!

趙薇的杠桿收購沒有成功,據她說,是此前打算借給她另外15億元的A銀行變了卦,錢沒到位。

有不少成功人士是同情趙薇的輿論處境的,他們說“你們為什麽就接受不了趙薇女士多元社會身份的轉換”。

比如五阿哥說“雖然小燕子說了謊,可她是為了讓皇阿瑪快樂啊”。

191992589396302812 

是快樂了,在萬家文化首度公布趙薇擬控股的方案後,公司股票複牌後兩度漲停,小韭菜們群情高起地就進場了,能不快樂嘛?

比如爾康說,“紫薇對皇上的一片愛心,讓人無法抗拒啊”。

679579998349999121 

的確,控股上市公司這種事情,誰都不太好抗拒。

7

快樂是一時的,痛苦是長久的。你以為天上掉餡餅的時候,一般掉下來的都是板磚。

自從市場知道格格只出了6000萬,萬家文化股價就開始不給力,從1月17日的23.94元/股,一路下探至2月16日的18.42元/股,其中2月16日當日就下跌了8.49%,盤中一度跌停。

此刻,我估計很多當時入場的小股民心里,只有皇阿瑪把小燕子趕到宗人府時,那兩句臺詞。

729683259236132767

趙薇 瓊瑤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5720

樂視網老板娘公司估值12億驚動深交所,原來是這件事“惹禍”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7-02-25/1079226.html

白冰、韓雪、甘薇、景甜,同是美女又各有千秋,人送外號“冰雪薇甜”,堪稱娛樂圈一道靚麗的風景線。與尚奮鬥在演藝前線的白冰、韓雪、景甜相比,嫁給了賈躍亭的甘薇近年來要低調不少。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原來她退居幕後,做起了“女老板”。除了“演員”、“樂視老板娘”外,她還是北京樂漾影視有限公司創始人。2015年爆紅網絡的《太子妃升職記》便是樂漾影視投資制作。

如今,甘薇的生意是越做越大,近日更是宣布完成A輪融資。然而,老板娘商場得意,但卻給自己以及其老公、樂視網(300104.SZ)老板賈躍亭引來了麻煩事。

老板娘公司融資引來監管函

23日,有媒體報道稱,樂漾影視創始人甘薇宣布已經成功完成了A輪融資,公司估值達到12億。根據報道,樂漾影視在韓國首爾舉行了年度總結戰略會,甘薇宣布樂漾影視將實現全員持股。在本次總結戰略會上,樂漾影視基於目前網絡劇的市場表現,明確了制作超級精品網劇這一具體方向。此外,樂漾影視確定了以“內容”、“制作”為核心的戰略布局。

資料顯示,樂漾影視(原名樂享星天地影視傳媒有限公司)成立於2015年6月,2015年9月更名為樂漾影視。

早前,樂漾影視股東結構為任勇持股56%,甘薇參股16%,薇星影視持股28%。甘薇於2016年12月受讓樂漾影視原控股股東任勇的股份,變更後甘薇合計持股86%,成為樂漾的實際控制人。今年2月,樂漾影視增資後,甘薇合計持有樂漾影視92.07%的股份。

工商資料顯示,甘薇目前在樂漾影視擔任監事一職。

▲圖片來源:天眼查

作為樂漾影視老板的甘薇更是在會上透露,在2016年年初,就有很多投資機構表示希望入股,但是都被其拒絕。甘薇表示,按照目前公司的利潤,估值在10-15億是個合理的期間,因此在合適的時候才引入了鼎暉投資、檸萌影業、樂開花基金三家投資方。

不過,樂漾影視高調舉行的這場戰略會不止吸引了吃瓜群眾的目光,還引來了監管層的註意。

據深交所網站顯示,創業板公司管理部(以下簡稱管理部)於2月24日向樂視網實際控制人賈躍亭及其配偶甘薇的監管函。

據悉,管理部針對樂漾影視融資事件要求樂視網進行了書面說明。根據上市公司的回複,管理部認為,樂漾影視主營業務為網絡電視劇的制作與發行,與樂視網子公司花兒影視的主營業務相同或相近,因此與上市公司構成同業競爭。

管理部表示,賈躍亭及甘薇的行為違反了《創業板上市公司規範運作指引(2015年修訂)》第2.1.9條和第4.2.10條的規定。管理部要求兩人及時整改,盡快提出解決同業競爭的處置措施並履行信息披露義務,並杜絕上述問題的再次發生。與此同時,管理部還提醒賈躍亭稱,上市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必須按照相關要求,保證上市公司業務獨立性,不得與上市公司進行同業競爭。

截至發稿前,樂視網並未對此進行公開回應。

樂視網曾稱其屬於上市公司體系

對於樂漾影視,公眾可能不是很了解,但說起《太子妃升職記》則想必有所耳聞。這部由甘薇監制的網劇,投資不過2000萬元左右,卻創下了26億次的播放量。在各大評分網站上也獲得了很高的評價,可謂是票房和口碑雙贏。

記者註意到,當時,樂視網便是《太子妃升職記》的主要在線播放平臺。這部網劇的熱播,使得樂視網也受益匪淺。在2015年年報中,樂視網毫不諱言,公司視頻網站播放時長排名靠前,有這部網劇的功勞。

2016年1月,在《太子妃升職記》新春喜樂會上,樂視網方面透露,該劇的會員播放量達到了3.99億次,為樂視網吸引新增樂次元會員220萬人,帶來了4100萬收入。

值得一提的是,2016年1月20日,包括《太子妃升職記》在內的多部網劇被廣電總局下架。隨後賈躍亭在微博上發布了一張該劇的視頻截圖,截圖上只有三個字——活下去。

每日經濟新聞(微信號:nbdnews)記者註意到,2015年對樂視網貢獻最大的有兩部劇,一部是前面提到的《太子妃升職記》,另一部是《羋月傳》。

而《羋月傳》正是監管函提到的另一個主角花兒影視參與出品。花兒影視成立於2006年,其主營業務為投資、制作和發行電視劇。該公司出品的影視劇包括《甄嬛傳》、《金婚》、《幸福像花兒一樣》等熱播電視劇。

為了得到花兒影視,樂視網當初可是花了大價錢。

2013年9月,樂視網宣布以現金和發行股份相結合的方式購買花兒影視100%的股權。截至評估基準日2013年6月30日,花兒影視100%股權按收益法評估價值為9.04億元,增值率761.66%。以此為據,該公司100%股權交易作價9億元。2013年12月,上述重組獲得證監會審核批準。2014年3月,重組完成,花兒影視正式被樂視網攬入懷中。

從名字上看,樂漾影視與樂視網都有一個“樂”字;業務上又都包括影視制作;創始人甘薇又是樂視網老板娘——兩家公司之間難免會被公眾聯系起來。

2016年6月,在接受澎湃采訪時,樂視視頻總裁高飛也曾公開回應樂漾影視和樂視的關系。高飛稱,雖然絕大部分項目應該都會跟樂視網合作,但從法律的角度來講,樂漾影視是完全獨立的,合作中,會明算賬。

2016年8月,有投資者通過互動平臺咨詢稱,樂視網、樂漾影視、樂視影業三者之間是否存在同業競爭關系?對此,樂視網回複稱,樂漾影視系上市公司體系的組成部分,不構成同業競爭。

不過,當時樂漾影視控股股東為自然人任勇,樂視網老板娘甘薇為“小股東”身份。隨著甘薇於2016年12月入主樂漾影視,樂漾影視與樂視網之間的關系或許已發生了變化。

記者註意到,對於網絡劇,樂視網似乎也是頗有想法。據公司2015年年報、2016年半年報稱,公司在報告期內加大了對網絡劇的投入。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6950

原來朕身邊睡了這麽多臥底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0305/161672.shtml

原來朕身邊睡了這麽多臥底
花兒街參考 花兒街參考

原來朕身邊睡了這麽多臥底

人,就是這樣心存僥幸,然後在僥幸中慢慢淪喪的動物。

本文由花兒街參考(微信ID: zaraghost)授權i黑馬發布。

又到了每周一發的創業欄目——煉獄天堂。

我在開啟這檔專欄的時候曾說,創業的第一天,便是擡頭看著雲端獨角獸的故事,然後一腳踏進了煉獄。站在天堂看煉獄,處處都是狗血劇;站在煉獄看天堂,人人都是雞湯王。

但是,有的煉獄是命運使然,有的煉獄則是自找的——比如有些創業者們特別喜愛的,向競爭對手的公司互派臥底的遊戲。

1

1f760e22beda65bdbb2445db2f31852e

24歲的姑娘陳小梅,在過去兩個月最頻繁的表情,就是哭。

她同時服務的兩款二手車信息服務類APP——查博士與車鑒定,都在不停地安慰她說“你是我們的人,別怕,對方都是壞人”。

安慰的話聽的越多,這個姑娘就越心慌。

你一定要問,一個人怎麽能同時服務兩款競品呢?

呵呵,一女二夫、一僕二主的,不是劈腿,便是臥底。

陳小梅以每個月4000塊錢的價格,潛伏入車鑒定,為查博士當了8個月的商業間諜,還拿了1000塊錢的年終獎。

這個價格低的,聽起來都對不起商業間諜這四個字。

2

095b207b19ed83b47c738f9bd7428699

車鑒定,哦,或者應該說查博士,是陳小梅的第二份工作。在此之前,她在趕集網做電話銷售。

2016年7月,陳小梅接了個電話,她在趕集網的前領導王某打給她的。王某跟陳小梅說,希望她來查博士跟著自己幹,但是條件是,她先入職競爭對手公司車鑒定學習三個月。

陳小梅想得很簡單,甚至覺得還有些刺激,去競爭對手那里先學習三個月嘛。

她哪里知道,三月複三月,三月何其多。

每每她問王某,我是不是可以回歸大本營了?王某就會說“同誌啊,你再堅持一下,等你勞苦功高地歸來時,想幹什麽都可以昂”。

想到查博士是跟58同城有著千絲萬縷關系的公司,有著58同城的支持,陳小梅覺得前途還是很光明的。

陳小梅在車鑒定“學習”期間,王某問陳小梅要車鑒定的大客戶資料,後來又問車鑒定招聘、待遇、合作的情況。陳小梅開始是把資料整合成excel表發給王某,後來幹脆用手機對著屏幕拍,微信發給王某。

3

2016年的冬天,車鑒定的團隊開始懷疑公司出了內鬼。因為上線不久的競品查博士,動作與自己如影隨形,文案與自己相似,還挖角了自己的許多大客戶、生意夥伴。

抗日神劇里的偷情報畫面,是老司機半夜抓著小手電,把情報拍到簡陋的小相機里,第二天早上就當作什麽都沒發生一樣。直到情報泄露被發覺,國民黨那英俊的長官們,只能拍著桌子向天空吶喊“究竟誰是叛徒”。

這個時代,哪有那麽好當的老司機。

車鑒定的技術負責人很快從後臺日誌找到了端倪,客服陳小梅,本該每次只查詢一個客戶信息,卻經常一頁一頁地翻看大客戶信息。

合夥人們把陳小梅叫到了會議室,十分鐘後,這姑娘流著淚說,自己是內鬼,大量翻看客戶資料是為了發給查博士,她交出了自己的手機,里面存著大量與上線交換情報的記錄。

陳小梅哭著離開了車鑒定,合夥人們跟她說“事兒就算過去了,以後可以繼續上班”。

可是,事兒怎麽可能過去呢?

當晚,陳小梅在查博士的上線王某也開始聯絡、安撫、爭取她。

陳小梅明白,大家爭取的並不是她,而是在隨後互相撕扯中的有利地位。

陳小梅想跑,她到了北京站,又被車鑒定的COO康金良找了回來。

4

車鑒定率先跳出來,把事情講給了媒體,還起訴到了法院。

不過對於陳小梅,車鑒定的態度是溫柔寬容的。比如在三位合夥人從陳小梅那里問到了真相後,安慰她“不會告訴其他人,以後正常上班”。當天,還有一位高管開車將陳小梅送回了住處。

車鑒定COO康金良在北京站找到陳小梅時,跟她說“你走也不是個事兒啊”。他幫她在酒店開房,讓她留了下來。

車鑒定的高管們,對這件事的定性是“讓這麽一個孩子,去面對這些,我們覺得有些殘酷。但這件事,給我們帶來的損失,也是不能輕易就抹除的”。

反正以我狹隘的內心,是很難相信這時候的心寬似海的,能做到相忘於江湖就很不錯了。

車鑒定此時此刻的寬容,與其說是給陳小梅一個重新來過的機會,更像是要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給自己一個打贏官司的機會。

至於被刻畫成“還是一個孩子”的陳小梅,她先是收到前領導的召喚,以每月4000塊錢的代價就成了商業間諜。又受到現工作單位的感化、策反,不到10分鐘的時間就說出了一切。

她糊塗、膽小,卻並不無辜。

她24歲了,把一屏又一屏的客戶資料傳回查博士時,她清清楚楚自己的行為傷害了誰。

在被同情心泛濫的定義為受害者之前,她首先是個加害者。

2月15日,車鑒定以公司名義向朝陽區人民法院發起不正當競爭的訴訟,法院已受理該案。而事件的另一方,代表查博士出面的58同城副總裁叢林則表示,這僅僅是行業內的互黑。

5

67d37256614dbeb6a953e022c5a687d7

你知道你的公司里有臥底嗎?

一位創業公司的CEO,望了望辦公室里400多人的團隊,說“當然知道了,這里面一定有人是XX公司派來的”,停了一下,他又笑瞇瞇地說“不過我不怕,因為他們公司里也有好幾個我的臥底”。

派臥底的心態無非兩種,我要看著你在幹啥;以及,我知道你在盯著我,我也要找人盯著你。

比如此前VIPABC指控同業51Talk向其派出商業間諜,竊取其課件和運營信息。比如華為和中興數十年如一日地指責對方派出商業間諜,竊取其技術機密,當然,鬼知道他們的第一桶技術,都是從哪里竊取的。比如360和百度,究竟是誰臥底了誰。

他們有人窺探技術手段,有人盜取客戶資料,有人要掌握對手的戰略方向。

是不是在別人家裝了個攝像頭,就能把自己的日子過好了?

講真,概率還是挺高的,世界好多時候,就是會屬於更不要臉的人。

比如當年一覺醒來,華為忽然多了一段,與思科極其相似的代碼。

比如Google 母公司 Alphabet 旗下的自動駕駛技術公司 Waymo ,日前指控 Uber 盜取了他們的自動駕駛技術。案件涉及的核心人物安東尼·萊萬多夫斯克,曾供職 Google ,並在離職前,從公司服務器下載了超過 14,000 份機密文檔和設計文件,其中包括 Waymo 的雷達和電路板設計。

不過,並不是說你不那麽在意臉了,就一定能贏。往別人家安攝像頭這事兒,還是挺講究技術含量的。

我的一位還蠻成功的創業朋友,從第二次創業開始,就再也沒往競爭對手的公司派過間諜。因為他的第一次創業,曾拿到過許多臥底傳回來的消息,根據這些情報,他多次變陣調整,直到把公司折騰死了。

偶們來假設兩種情況,A,你從臥底那里拿到了一份競爭對手未來三個月的市場動作;B,你的市場部門分析,競爭對手將會有如下動作。你會更倚重哪一份信息來源?

大部分人,都會選擇A。

偷情報有著偷情般的快感。分析使用了偷來的情報,感覺不僅是占了先機,且占了便宜。

全然不顧,自己的節奏會被這樣的信息獲取方式打亂,自己的獨立思考能力,會因為倚重這樣的信息,而漸漸弱化。竊喜與猖狂,讓他們失去了更多。

人,就是這樣心存僥幸,然後在僥幸中慢慢淪喪的動物。

如果你不能遏制安插間諜的沖動,那麽至少派倆有技術含量的,因為臥底被發現、策反那天真的是挺可怕的,friends make the worst enemies. 如果你抑制不住偷窺別人家的沖動,那麽至少別那麽倚重情報,因為你根本不知道,你費盡心思鉆研的競爭對手,到底是在get busy living or get busy dying.

創業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8400

原來你是這樣的互動百科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0324/162113.shtml

原來你是這樣的互動百科
keso怎麽看 keso怎麽看

原來你是這樣的互動百科

移動互聯網爆發後,互動百科卻從人們的視線中消失了。

本文由keso怎麽看(微信ID:kesoview)授權i黑馬發布,作者keso。

3月15日晚上,很多人關註著央視3.15晚會,想看看哪家互聯網公司摘得今年的大獎。最終,互動百科憑借出賣詞條,為虛假醫療廣告大開方便之門,成為3.15之夜一顆閃亮的星星。

今天的網民知道互動百科的估計並不多,對互動百科CEO潘海東這個名字恐怕更是聞所未聞。我和潘海東有過幾面之緣,已是差不多十年前,印象中他聰明,機敏,想法很多,不甘寂寞。讓我印象最深的,是他對百度的數次挑戰。

2010年,潘海東在微博上發布致百度CEO李彥宏的公開信《三問李彥宏》:“一問李彥宏:你知道百度的競價排名掙的是帶血的錢嗎?!二問李彥宏:你放言2009年要搞死互動百科,2011年你還想搞死誰?!三問李彥宏:百度能否不要成為一個橫行霸道的網絡帝國?”不過百度轉身就將潘海東告上法庭,訴潘海東誹謗。法庭裁決潘海東敗訴,並賠償百度12萬元。

2011年2月,互動百科再接再厲,向國家工商總局提交針對百度的反壟斷調查申請書,一周後,又向法院提交了對百度的反不正當競爭訴訟。潘海東還呼籲兩會代表委員提案分拆百度。2011年11月,互動百科訴百度壟斷案在北京開庭,然後這事兒就沒了下文。那幾年確實是潘海東和互動百科最風光的幾年,即使官司上一無所獲,名聲和曝光量上也是凈賺。

微信圖片_20170324130621

2012年以後,互動百科趨於沈寂(百度指數)

移動互聯網爆發後,互動百科卻從人們的視線中消失了。我不知道這些年潘海東在忙什麽,但據央視的曝光,互動百科幹起了百科詞條商業變現的營生,而且是利用虛假醫療廣告變現。如此不體面,卻並沒有對互動百科的經營狀況有多大幫助。據2016年中報披露,互動百科2016年上半年營業收入為2962萬元,凈利潤由正轉負,為-434萬元。

互動百科“潘海東”詞條提到了潘海東選擇百科網站作為創業項目的緣由,是這麽說的:

之所以選擇做百科網站,有一份偶然也有更多的必然。潘海東還在國外讀書時,12歲的侄子問他一個問題:“什麽是AV女郎?”侄子的問題難住了博士。對於一個12歲的孩子,不可能讓他去網上隨便搜,而且搜到的內容很可能是一些不堪入目的內容。潘海東一直惦記這事,創業時再次想起。

作為全國青聯委員,中央“千人計劃”高端人才,全球青年領袖,我願意相信潘海東創辦互動百科的初心,一定不是為了“掙帶血的錢”,當他發明“詞媒體”這類新名詞的時候,也一定不是為了給騙子找一種新的廣告載體,甚至當他奮起挑戰百度的時候,也一定不是為了近距離學習那些被他咒罵的東西。但互動百科除了弄出過一些不相幹的動靜外,卻從來沒有建立起一個良性的內容生態。而且很悲劇的是,互動百科越來越難以產生優質內容驅動的自主流量,它曾經竭力抗爭的百度,帶來了互動百科全站近三成的流量。

當年潘海東並不十分看好維基百科的模式,尤其是在中國,誌願者驅動是完全不現實的。所以他一邊模仿維基百科,一邊改造維基百科的運營模式。他以為自己在改良,在建立一種更符合國情的利益驅動的百科模式,這一改,就把維基百科模式的生命給改死了。

作為全球流量前6,每月有5億人次到訪的網站,維基百科是惟一一家以非營利方式運營的超大型網站。網站不接受任何商業廣告、贊助商頁面和付費鏈接,它算得上是“知識不變現”的典範。

如果放置廣告,哪怕只是Google AdSense廣告,維基百科能賺取的廣告收入,肯定比每年通過募捐得到的運營經費要多得多。但維基百科還是決定放棄廣告,完全采用向用戶募捐的方式,籌集當年的運營資金。這樣做避免了廣告帶給訪問者的誤導,更避免了網站用誌願者的勞動去賺錢的尷尬,誌願者是維基百科的主人,而不是網站的免費打工仔。

微信圖片_20170324130629

“維基百科募捐”這個關鍵詞的搜索伴隨著一年一度的募捐活動呈現明顯的周期性(Google Trends)

維基百科的創辦者吉米·威爾斯並不是一個反商業的人,恰恰相反,他對成功的企業家充滿敬意。他為維基百科選擇的路徑,是他認為最適合維基百科的路徑,這一選擇完全是基於理性,而非感性和情懷。

如果維基百科成為一個賺錢的網站,也許它可以對貢獻最多的誌願者給予經濟上的回報,令他們更有積極性;也許它可以雇請更多的工程師和設計師來改善網站,讓用戶得到更好的體驗;也許它可以為網站策劃很多商業推廣活動,讓知識造福更多人……但威爾斯非常確定,如果維基百科成為一個賺錢的網站,讓維基百科賴以存在並持續發展的大批的誌願者一定會離去,並永遠不會再回來。

維基百科放棄廣告,放棄自身的商業可能,讓它保住了活躍的誌願者社區,保住了誌願者業余參與和協作的知識分享文化,保住了這個在線百科全書的長期的持續累加的價值。在可預期的未來,維基百科的地位不可撼動。

即使在維基百科之前,所有的以銷售為目的的商業化百科全書,如《不列顛百科全書》,商業化的部分也僅限產品,即整套辭書作為一件商品銷售,而不是把書的內容也當成商品。詞條決不會被出賣,這是維系百科全書權威性和公正性的基本條件。

互動百科連權威性和公正性都可以出賣,它所謂的利益,只會不斷趕走誌願者和用戶,吸引來更多騙子。這樣的互動百科,還有必要繼續維持下去嗎?

互動百科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2622

輝山乳業原來是個“債罐子”,借錢手段讓人眼花繚亂

如果評選“最會借錢公司”,東北乳制品企業輝山乳業(06863.HK)絕對是最有力競爭者之一。

第一財經記者調查發現,自從輝山乳業股價24日因為債務危機、涉嫌財務造假等打了“一五折”後,除23家國內主要銀行被曝“踩雷”外,該公司還頻繁通過融資租賃進行規模不小的融資,甚至在暴跌前幾天仍在操作。此外,地方金交所、P2P平臺融資等也是其進行融資的平臺。

輝山乳業(06863.HK)股價3月24日暴跌85%

從輝山乳業近一年融資情況看,借錢的“胃口”明顯變大,但資金用途、投向卻十分神秘。2016年12月以來,大股東的幾次增持,也並未提及資金來源。

第一財經記者27日走訪了位於沈陽市沈北新區虎石臺北大街120號的遼寧輝山乳業集團(沈陽)有限公司,裝載有液態鮮奶的卡車頻繁進出,倒班工人上下班秩序井然。門衛及作業工人均表示,目前生產一切正常,沒有接到其他通知事項。

遼寧輝山乳業集團(沈陽)有限公司的貨車仍在正常運送液態鮮奶(第一財經記者王進攝,下同)

為何頻繁舉債、究竟背負了多少債務、資金又投向了哪里……輝山乳業的資金鏈迷局依然待解。

債權銀行深陷

暴跌來得太快,就像龍卷風,國內主要銀行悉數被卷入輝山乳業的債務危機。然而,由於是或有負債,這些債權銀行涉及輝山乳業的貸款總規模尚無法得知。

輝山乳業24日出現斷崖式下跌後,隨即傳出消息,共有70多家債權人向其提供融資,其中僅銀行就達到23家。目前,除建設銀行、興業銀行、光大銀行、恒豐銀行外,其他國有銀行、股份制銀行,幾乎全部卷入危機。牽涉其中的還有大連銀行、錦州銀行、阜新銀行、遼陽銀行、遼寧農信社等當地銀行機構,以及國開行、進出口銀行、華融資產、匯豐銀行等四家金融機構。

根據輝山乳業某債權方透露,截至2016年9月,銀行授信余額140.2億元,其中信用免擔保15.5億元,擔保貸款103.5億元,抵押貸款21.2億元。此外,媒體報道稱,在3月23日的債權人會議上,輝山乳業董事長、實際控制人楊凱承認資金鏈斷裂。

輝山乳業大廈

輝山乳業的銀行貸款規模,目前並無準確數據,各種說法也不盡一致。按照上述輝山乳業某債權方提供的數據,各家銀行中,授信金額最大的為中國銀行,金額33.4億元。第二為工商銀行,金額21.1億元。但流傳的各種債權銀行名單也存在一定出入。按上述輝山乳業某債權方的說法,輝山乳業第三大債權銀行為東北一家地方銀行,但根據最新消息,其授信金額已排在第二。

上述5家東北地方銀行中,只有錦州銀行披露了業績報告。但根據2016年業績報告,錦州銀行前十大股東、前十大貸款客戶中,均無輝山乳業。此外,大連銀行、阜新銀行2015年年報中,前十大股東、前十大貸款客戶名單中,也無輝山乳業身影;遼陽銀行網站沒有公開歷年年報。

2016年3月,輝山乳業曾披露其或有負債情況。2014年之後,與其存在往來的銀行,共計7家,其中有部分是外資銀行,並且均發生在2016年之前。在此之後,該公司未發生或有負債。

披露信息顯示,2014年4月28日,輝山乳業與中國銀行澳門分行簽訂協議,預期向後者貸款5000萬美元,期限為三年。2015年1月,該公司與香港上海匯豐銀行簽訂貸款函,最高可以從匯豐銀行貸款2000萬美元,期限為三年。

此外,定期報告披露,2015年12月26日,輝山乳業與多家銀行簽訂銀團貸款協議,最多可以貸款2億美元,部分最多為1.8億美元,參與的銀行包括香港上海匯豐銀行、中信國際、恒生銀行、上海銀行香港分行、招商銀行香港分行、創興銀行。

上述與輝山乳業存在往來的銀行中,有5家與流傳的輝山乳業23家債權銀行名單吻合。但在此之後,上述或有債務是否實際發生,輝山乳業並未披露。此外,輝山乳業在港交所的定期報告顯示,其主要往來銀行為中國銀行。

根據輝山乳業業績報告資料,截至2016年3月31日,包括一年內到期的長期借款在內,輝山乳業短期借款共計71.3億元。而截至當年9月30日,其短期銀行借款已經高達110.8億元,半年間增加了39.5億元。對於新增貸款的來源,輝山乳業亦未披露。

截至目前,上述債權銀行中,公開證實向輝山乳業發放貸款的只有平安銀行。2016年12月27日,輝山乳業公告稱,楊凱控制的Champ HarvestLimited(冠豐),與平安銀行簽署補充協議,將2015年6月5日簽訂的、24億港元的兩年期銀行貸款中的21.4億港元余額的到期日延長一年。相應貸款由冠豐向平安銀行質押輝山乳業34.3億股。平安銀行於24日回應此事後,又於26日再度澄清,稱該行及控股股東中國平安並未持有輝山乳業股份,將采取各項措施保障信貸資金安全。

成立多家類金融公司

種種跡象顯示,最近一年多,輝山乳業資金需求明顯增加,融資渠道也不再限於銀行。

第一財經記者發現,2016年4月以來,輝山乳業多次通過融資租賃,進行了規模不小的融資,累計金額達到23億元,除了已經失效的10億元,剩余的仍有13億元之多。

公開信息顯示,2016年4月29日,遼寧輝山集團(輝山乳業間接全資子公司)作為出售人及承租人,以估值20億元的租賃資產,與購買人和出租人廣東粵信融資租賃有限公司簽訂融資租賃協議,由後者提供期限五年的10億元融資,年化利率不高於6.2%。但在2016年11月27日,輝山乳業宣布此次融資租賃失效,具體原因沒有披露。

位於沈陽市沈北新區輝山大街99號的遼寧輝山集團

這次融資租賃失敗後,遼寧輝山集團轉而又與盈華租賃簽訂協議,將評估值15.54億元的租賃資產,作價7.5億元,向盈華租賃進行融資,租賃期限5年,年化利率為6.2%。從2017年開始,遼寧輝山集團於每年5月、11月,分10期等額支付本金7500萬元及相關利息。

此後,輝山乳業的兩家全資子公司遼寧輝山乳業集團恒豐牧業有限公司(下稱“輝山恒豐”)、輝山乳業(中國)有限公司(下稱“輝山中國”),於2016年12月8日,簽訂了第三份融資租賃計劃。協議顯示,兩家公司將在此後6個月內,向“中建投”(披露名稱)出售其若幹物業、廠房及設備等,以5%的年化利率,取得3億元融資。

即便在此次危機全面爆發前幾天,輝山乳業仍在通過融資租賃大量融資。根據公開信息,3月17日,輝山恒豐、輝山中國與徐州恒鑫金融租賃股份有限公司簽訂協議,通過向後者出售若幹物業、廠房設備等回租的方式,以年化6%的利率,獲得後者2.5億元融資。

進行外部融資租賃的同時,2016年7月份以來,輝山乳業自身在上海、深圳等地,成立了多家包括商業保理、融資租賃等在內的不同類型的類金融公司。

根據天眼查最新資料,2016年11月,輝山乳業在深圳註冊了輝山(深圳)融資租賃有限公司、輝山(深圳)商業保理有限公司,兩家公司註冊時間均為2016年11月22日,註冊資本也同為2億元,唯一股東為輝山中國。

更早些時候,輝山乳業還成立了輝山(上海)融資租賃有限公司,註冊時間為2016年7月19日,股東亦為輝山中國,法定代表人葛坤,葛坤目前為輝山中國董事、輝山乳業執行董事兼高級副總裁,與輝山乳業實際控制人楊凱為一致行動人關系。但上述三家的具體狀況、是否在輝山乳業融資中發揮作用,目前尚無法得知。

大量體外負債

除了銀行貸款、融資租賃之外,通過P2P平臺、地方金交所等渠道,輝山乳業可能還有大量沒有披露的體外負債。其中,僅在大連金交所發行的定向融資計劃可能至少就有75期。

第一財經記者獲得的資料顯示,從2016年10月以後,輝山乳業開始在大連金交所發行定向融資計劃。資料顯示,2016年11月1日,大連金交所發行了一款名為“輝山乳業定向融資計劃49號”的固收產品,該產品發行規模200萬元,期限720天,預期年化收益率6.6%,發行方為遼寧輝山集團,輝山乳業提供保證,資金用途為采購生產設備。時隔一天之後的2016年11月2日,大連金交所又推出了“輝山乳業定向融資計劃52號”,該產品同樣為固收產品,發行規模同樣為200萬元,期限720天,預期年化收益率6.6%,發行方、保證人仍為遼寧輝山集團、輝山中國。

為了銷售輝山乳業上述融資產品,相關各方在媒體投放廣告推廣。《遼沈晚報》2016年10月10日刊登的一則廣告稱,是年“十一”黃金周期間,大連金交所上線新產品輝山乳業定向融資計劃,該產品“自上線以來就受到遼沈地區投資者青睞”,並對發行方、擔保方的情況進行了介紹。此後,類似廣告多次刊發。

上述融資計劃,並不是輝山乳業在大連金交所的全部。與此相關的定向融資計劃,具體發行數量目前無法得知。在大連金交所網站,無法查到相關產品信息。但可以肯定的是,目前至少已發行到75號。

值得註意的是,在輝山乳業“跳樓”式暴跌的3月24日,大連金交所還提供了該產品的轉讓服務。

根據大連金交所網站信息,3月24日轉讓的輝山乳業定向融資計劃,共涉及11期產品,編號最大的為75號,具體分別為26號、30號、38號、39號、50號、56號、58號、66號、69號、71號、75號,但當天成交額均比較小,全部在1萬元到6萬元之間。如果按照順序發行融資計劃,假設每期募集資金規模均為200萬元,則輝山乳業上述融資,總量或已達1.5億元。

輝山乳業在地方金交所進行的非標產品融資也不僅限於大連金交所一家。一家名為網金社的互聯網平臺,曾於2016年7月發布產品信息,當月12日,該平臺發行“尊享-穗鑫金輝1號理財計劃”,產品說明顯示,“尊享-穗鑫金輝1號理財計劃”由廣州金交所發行,募集金額5000萬元,年化率為7.2%、期限183天,由輝山乳業提供本息連帶責任擔保,資金用途為向輝山中國發放銀行委托貸款。2017年1月17日,該產品已全部按照到期實現收益率完成兌付。

P2P平臺也是輝山乳業的融資渠道。深圳P2P平臺紅嶺創投3月24日透露,今年年初,輝山中國在該平臺借款5000萬元,放款時間為2月9日,該筆借款由遼寧輝山集團(錦州)有限公司、遼寧輝山乳業集團(沈陽)有限公司提供擔保。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307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