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覺中國/圖)
據說判斷一個行業狀況的最簡單辦法就是看行業內美女的多少,如果美女多說明行業勢頭良好,如果美女都不願來,說明情況已經不妙了。
美國司法部主辦《檢察官通訊》還曾專門刊文建議,為了避免外貌帶來的影響,貌醜的被告人應有權要求由貌美的代理人代替自己坐到被告席上。
“知道”(nz_zhidao)告訴你,外貌能在多大程度上影響人的一生?
競選成功最重要的因素是什麽?外貌!
普林斯頓大學心理學家Todorov曾做過一個實驗,給受訪者一組照片,讓受訪者在一秒之內判斷照片中人物的能力。受訪者並不知道那組照片事實上是美國議員候選人,然而,他們一秒內做出的能力判斷卻與競選的結果驚人一致,兩者相符的比例高達66%-73%。
Todorov深入分析後發現,就影響競選結果的單項因素而言,不管宏觀經濟情況,如失業率,還是候選人的年齡、性別或競選花費,都不如一秒內形成的“薄片擷取式判斷”(thin-slice judgment)重要。
驚呆,難道這年頭競選總統也要看顏值?
尼爾·波茲曼曾在其名作《娛樂至死》中舉過一個例子:塔夫脫,美國的第27任總統,體重300磅,滿臉贅肉。我們難以想像,任何一個有著這種外形的人在今天會被推上總統候選人的位置……在電視上,話語是通過視覺形象進行的,也就是說,電視上會話的表現形式是形象而不是語言。
事實上,即便是像富蘭克林·羅斯福這樣的力挽狂瀾之士在電視普及後也難以當選總統,因為他身患殘疾——殘疾的英文disabled一詞就充滿了“無能”的隱喻。
在投票時,除了少部分中堅分子外,大部分選民做出決定都並沒經過審慎的思考,這樣,從形象而來的判斷也就尤其重要。
諾貝爾獎得主Daniel Kahneman將這種判斷稱為快速、未經思考的判斷。由於人註意力、時間和精力有限,而要得到準確的判斷需要長期綜合審慎的思考,人又有懶惰的本性,常常用這種簡單的判斷代替審慎的思考。
思考總是痛苦的。錢鐘書說,偏見是思想的放假,原因正在於此。
這種通過外貌判斷能力背後的邏輯是“What is Beautiful is Good”,即“美的就是好的”。人們有將美與好聯系起來的本能傾向,因而常常以貌取人——巧的是英語中也有類似的諺語judge a book by its cover。
塔夫脫(維基百科/圖)
這種“以貌取人”的判斷常常出現的另一個場合就是面試。
據說判斷一個行業狀況的最簡單辦法就是看行業內美女的多少,如果美女多說明行業勢頭良好,如果美女都不願來,說明情況已經不妙了。其中的邏輯是,在面試中,貌美的女性往往能夠比其他女性更容易獲得工作機會,因而能夠更敏銳地向優勢行業流動。
著名雜誌《經濟學人》曾經報道過一個事跡:在大連,一對保安同工不同酬。拿錢少的去質問公司:“憑什麽?憑什麽?”公司理直氣壯地告訴他:“因為另一個人身高超180cm,能給人安全感,就憑這個多領報酬。”
西方的經濟學家們普遍認為,個子矮的人一般來說收入更少。有研究表明,美國總統平均身高遠遠高於社會平均身高。在美國近五十年的13次總統選舉中,個子更高者10次勝出(最近的一次個矮者獲勝是2000年小布什擊敗戈爾)。而身高是影響一個人外表的重要因素之一。
講到這里,似乎全是贏家通吃的故事,基本上你能一眼看出誰是人生贏家,誰是loser(輸家)。
然而還好,這並不是故事的全貌。人還存在另一種認知偏見:Beauty is Beastly。這可勉強翻譯為“都是美麗惹的禍”。這種情況多發生在女性身上。
女性求職者在應聘管理類工作或男性化工作時,貌美的求職者會被認為與工作要求不相匹配。
不管面試官是女性還是男性都會出現這種評價。就女性面試官而言,她們會本能排斥外貌吸引力高的同性;就男性面試官而言,他們會認為這些漂亮女性的本身就充滿了女性特質,而此類工作恰恰是男性特質主導的。
“外貌能在多大程度上影響人的一生?”最後,通過真實案例統計回答我們提出的這個問題。
法庭庭審也是典型的“薄片擷取”印象影響最終判斷的場合。
研究者對於美國法庭案件審理的梳理統計發現,原本應對被告人行為作出裁決的法庭卻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被告人外貌的影響。貌美者(尤其女性)往往能夠得到較為寬大的處理,更容易被宣判無罪,有罪也更容易獲得輕判,不過還有一種特殊情形,利用自己美貌犯罪的女性反而會被重判——其原因也不言自明。
正因為此,美國司法部主辦《檢察官通訊》還曾專門刊文建議,為了避免外貌帶來的影響,貌醜的被告人應有權要求由貌美的代理人代替自己坐到被告席上。
那個句話怎麽說來著,“我原來一直以為只有我這模樣的能叛變,沒想到啊沒想到,你朱時茂這濃眉大眼的家夥也叛變革命了。”
Todorov總結道,人們做判斷時,外貌的影響太大,使得其他的信息都無法得到充分的考慮。面試工作不理想或許還可以慢慢努力升遷,但法院判決直接影響到有沒有和多少年的牢獄之災:與個人品行能力無關的因素就是這樣影響著人的一生。哼,豎個中指,給這個看臉的世界。
2015年,“南周知道”app誕生,這是南方周末面對數字化轉型,重磅推出的一款新媒體產品。
深度!絕對原創,後臺解密
有料!嚴肅知識,八卦內幕
定制!為你而生,述你所想!
想要報題嗎?掃二維碼,馬上下載“南周知道”客戶端。
知道安卓版二維碼-豌豆莢
知道ios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