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都是我的錯!


2010-11-29 TCW





企業以人才為本,最難得獨當一面的人才。這種稀有人才的最重要特質是什麼?

這問題困擾我很久,最近居然在自己身上找到了答案。

我曾經被認為是傑出專業人才,後來合夥創業變成了最爛的經營者,造成公司長達七年的虧損,證明了完全缺乏「獨當一面」的能力。但其後公司又一路長紅十餘年,成為領先的產業標竿,好像我又很成功的獨當一面了。

這中間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我過去的說法是:因為壓力大到極致,終於被逼「開竅」,一念轉了過來,從此就不同了。問題是:這開竅的「一念」,究竟是什麼?卻始終說不清楚。

最近才徹底搞清楚,這一念叫作:「原來都是我的錯!」不僅頭腦認錯,嘴巴認錯,連靈魂深處也認錯到底。

如果把這「一念」圖像化,最傳神的莫過於清末民初「講病」聞名的王鳳儀:凡是鄉間婦人得了怪病,王善人就問她和家裡誰過不去,然後把那些人一個個請進來,叫婦人跪下來一一磕頭,磕到嘔吐昏厥……病就都好了。

我那經營失能症,就是這麼好的。苦到盡頭,看不到未來,找不到解方,也無處可逃……驀然回首,看到這一切都因自己而起,都是自己造成的,千錯萬錯,原來一 切都是自己的錯。然後,就像馬拉松選手經歷了「撞牆」一般,手腳還在跑著,胸中已無氣機起伏之苦,終於有把握自己可以跑完全程了。

「都是我的錯!」真有這麼神奇?原因何在?我的解釋是:一、看到事情的緣起,生出慚愧心;二、因慚愧而能虛心待人,真正和人在一起;三、認錯有多少,承擔 就有多少;四、認錯範圍有多大,心量就有多大。想想看,如果一個人能有慚愧心、虛心待人、勇於承擔、心量又大,獨當一面有什麼問題呢?而這一切,皆從「都 是我的錯!」開始。推到極致,如果一個人認為眾生之苦都是他的錯,那他不是佛,就是耶穌基督了。

說到這裡,大家應該猜到,「認錯到底」並不是苛刻的道德訴求,而是大自然法則的體現,錯認到哪,自在到哪,擔當到哪,成就也到哪!

我的問題,是這大自然定律曾發生在自己身上,而且也展現了神奇力量,卻沒能長相持守,尤其沒能運用在事業以外的領域,實為人生憾事。

最後提醒一句:企業要找做大事的人才,首要心量大,心量大者必承擔大,承擔大者必「認錯大」。如果發現組織內有人用「都是我的錯」的態度待人處世,別懷疑,他就是以後能扛起大事的人。

(本專欄每兩週刊登一次)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871

不應犯的錯 股壇老兵鍾記

http://hk.myblog.yahoo.com/iam-zhongji/article?mid=8&prev=19&next=7

總結我個人的經驗,投資者應該避免以下的錯誤:

-         不要盲目相信股市專家或名星, 投資者應該有自己的獨立思考沒有做功課沒有發言權

-         不明白的東西或是太複雜的公司不要投資。Keep It Simple Stupid (KISS)。

-         不要估計或預測股市的未來走勢,應把時間放在個股的基本分析上,千萬不可因為擔心股市下跌而沽出好的股票

-         不要滿足於蠅頭小利,為了小小的利潤而沽出具有長線投資價值的股票

-         不要太固執或過度自信,應該不時檢討公司的經濟專利有沒有改變,發現改變時應該承認錯誤,那就是分手的時候

-         不要在估值太高的時候追入, 投資者應該耐心等待時機才入市

-         不要貪便宜,買入基本因素不好的股票,寧可貴一點買入高質素的公司。便東西沒有好的,好東西不會便宜。

-         不要買入太多成交薄弱的股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500

資本策略(0497.HK) – 會計學和上市條例的錯 天知 - 價值投資者

http://hk.myblog.yahoo.com/tin-knows/article?mid=1512

 

在看香港的地產股年報時,我們經常發現地產股有一項叫“投資物業公平價值之變動”以致它們盈利大增,這些變動是由外聘的專業測量師作估值。在資本策略的年報裡我們卻發現不到這一項,為什麼?

 

資本策略愛“炒樓

資本策略的本業就是“炒樓”,(好聽一點叫物業投資),把物業買回來改裝再賣走。

證券上市規則股本證券章數十四《須予公佈的交易》是這樣寫的:

 

14.04 就本章而言:

 

 

(1) 凡提及上市發行人進行的「交易」:

 

 

(g) (在《上市規則》第14.04(1)(a)至(f)條沒有明文規定的範圍內)不包括上市發行人在日常業務中(按《上市規則》第14.04(8)條的定義)進行屬收益性質的交易。

 

 

附註: 1 (在《上市規則》第14.04(1)(a)至(f)條沒有明文規定的範圍內)上市發行人在日常業務中進行屬收益性質的任何交易將獲豁免遵守本章的規定。不過,上市發行人應留意,如按照上市發行人的一般責任的規定,該等交易的資料是股價敏感資料而須向市場公開的,則仍須予以披露(請參閱《上市規則》第13.09條)。

 

 

2 任何涉及收購及變賣物業的交易一般不會視作屬於收益性質的交易,除非該等交易是上市發行人的主要活動之一,並在其日常業務中進行。

(因此湯財先生之前《究竟何時發公告出售物業?-資本策略地產(0497)》走漏了眼。但我並無意冒犯,如有得罪請多多包涵。)

 

那就是說,如果“炒樓”要當作日常業務收入,炒一些大樓時不需股東投票,只需披露為股價敏感資料。出售模漢大廈便是一例。

模漢大廈售價為13.8億,資本策略市值才20億,如果在正常情況下,當一項交易之價值佔資本策略的市值百分比率高於25%但低於75%時,根據上市規則第14章,該等交易構成主要交易,需召開股東特別大會。

資本策略經常“炒樓”,如果要將物業投資每年重估,在會計學上便即不是日常業務收入而是投資物業,在收益表 上只能列在毛利以下。但是,像模漢大廈的交易便要股東“舉手”,再大一點的便要委任獨立的企業財務顧問公司去作建議股東。如果每次大一點的交易都股東會, 一來會錯失很多機會,二來在行政上多了很多麻煩。

因此,資本策略便將所有的物業投資都當作日常營運,買樓列入成本,賣樓當作收入,物業在買賣期間的升值不能作重估,只有在賣了時才能在毛利反映出來。因此,資本策略的資產負債表並沒有經過物業重估的膨漲,只用成本法列在“持作出售物業”內。

市場先生一般會對物業投資股給予一定的折扣,但一般的物 業投資公司的資產負債表是每年經重估的,照道理說是公平合理。而資本策略的資產負債表是只反映成本,而成本對真實淨資產值已有相當的折扣,而市場先生竟錯誤 地再給它一個相對資產負債表的折扣,這個折上折使我們價值投資者有了相當好的投資機會!

 

各位會計師﹑分析員﹑價值投資者,我這樣說對嗎?

 

至於資本策略的真實淨資產值是HK$0.97﹑清算價值是HK$0.47,因我的那張計算表太大,無法在blog清楚顯示,如有需要,可留下email,我會發給大家。

 

另外,如果資本策略能在年報裡,將自己的真實價值在“附註管理層分析 裡呈示,那麼我相信折讓定必大大減少!如果大家也是資本策略的股東,不妨發信向管理層建議和表達訴求,齊齊做個精明的投資者。

P.S. 多謝L朋友兼資本策略股東為上市條例方面提供了寶貴意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979

是生產力的錯 蔡東豪

2012-7-5  NM




生產力是社會進步的引擎,由政府 到企業到個人,時時刻刻都在尋找提升生產力的方法,我們做的大部分事情都可追溯至生產力。生產力的定義很簡單:一個單位的投入,可製造幾多單位的產出。十 幾年前,克魯明(Paul Krugman)提出轟動的觀點,他認為當時的亞洲經濟奇蹟站不住腳,因為亞洲國家的經濟增長是靠汗水,而不是靠腦汁,即是說,亞洲靠人海戰術,而不是生 產力,亞洲的增長是不可持續的增長。後來出現的亞洲金融風暴,證明亞洲經濟的底子相當脆弱。

廠家最清楚什麼是生產力,因為廠家的生命環繞 着生產力。舉簡單例子,廠家生產的產品售價不變,物料成本亦不變,原本需要十個工人,工人熟能生巧,現在九個人可生產同樣數量產品,能慳了這個工人的成 本,便是生產力。當然這個例子簡單化了廠商的工作,減少工人這招是Low-Hanging Fruit,幾年前已摘盡,今時今日提升生產力方法大都跟設計、物料調配、生產工序等有關。除非廠家能不斷提升產品售價(鳳毛麟角至可能不存在),在內地 經營工廠,提升生產力是唯一可以增加盈利的方法。國家富強,人民生活質素上升,都是因為生產力,因此生產力是一件不會錯的事……事情當然沒這麼簡單。過去 幾年,美國經濟復蘇力度其實頗大,企業盈利創新高,但奈何失業率持續高企,政府針對失業情況落重藥,但不見成效,有人指,罪魁禍首是生產力 ── 美國生產力太好。

研究生產力的學者各有理論,但有一點所有學者都同意,就是生產力最重要來源是資訊科技,包括互聯網、通 訊、電腦軟件等,這些領域的翹楚是美國。美國生產力不斷提高,最大動力是「食腦」,利用資訊科技改善工作流程,人的作用不斷下降,自然製造失業。美國政府 最頭痛是,這些被資訊科技快車推落車的失業者,最缺乏掌握資訊科技能力,很難再上車。美國家庭1930年平均花35%收入在食物,今日花10%,美國人沒 有減食,原因是食物成本下降。今日美國農業依賴科技,人手需求愈來愈少,不只食物,各種各樣產品都愈來愈便宜。這是一個難答的問題:社會進步了,但代價是 高失業,值得嗎?在美國,有不少人提出反對生產力的論點,其中最有力論點指,生產力太虛偽,矛頭直指政府。感覺上各種各樣產品愈來愈便宜,但有一個例外, 是醫療。在美國,醫療服務價格一直在上升,沒發揮美國專長的生產力。過去十年,美國醫療生產力增長率是零。

醫療生產力沒增 長,主要原因是沒有競爭。電視機、手機價格不停下降,是因為競爭激烈,而競爭是來自四方八面。醫療沒有競爭,因為醫療是一項地區性服務,不會見到韓國最大 醫療集團殺入美國。做獨市生意的人沒有提高生產力的誘因。醫療生產力是零的另一原因,是政府高度參與,而政府伸手去搞的事情,多數沒好結果。政府為了形象 和選票,一定以鈔票支持醫療,醫療界當然Thank you very much。一個沒競爭、受政府資助的行業,生產力是一件陌生的東西。醫療界或會反駁,醫療是不可以生產力量度,因為它是一個關於關懷和照顧的行業,需要最 頂尖的人才,不能單看成本。這論點站不住腳,因為醫療服務水平沒有顯著提升。

社會進步竟然製造失業,令社會不和諧,有些美 國人開始反思,一個不停追求增長的社會,是一個不懂關懷的社會。從個人觀點看,生產力不斷提升,保住份工已是難事,薪金停滯不前,年紀愈大,醫療支出愈 高,美國人有被夾死的感覺,因此出現反生產力論點。這論點表面看是怪論,但想深一點,有值得反思的道理。把這些論點搬到香港,也可成立。香港是生產力高的 城市,生產力高減少人手需求,用人愈來愈少,掌握不到資訊科技是最高危的一群,這種人最難再上車。家庭收入停滯不前,醫療開支上升,生產力上升的受害者遲 早輪到自己。在想不到辦法的時候,我唯一可做的,是繼續提升我工廠的生產力。

蔡東豪Tony Tsoi

現任上市公司精電國際行政總裁,他曾任職投資銀行,在《信報》以筆名原復生撰寫財經專欄,對投資及求知有無限渴求,習慣早上四時起床寫作找樂趣。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811

創新犯的錯 該處罰或原諒?

2013-05-20  TCW
 
 

 

創新勢必經歷冒險與錯誤,當員工因為創新而犯錯,領導者該怎麼面對?一旦懲罰,是否掐死新燃起的創新之火;如果容忍,是否讓公司的管理失去原則? 趨勢科技是全球前三大資訊安全品牌,就面臨上述兩難。

二○○五年四月二十三日,東京寧靜的星期日早晨,趨勢科技菲律賓的員工放上更新的病毒碼,日本鐵道公司(Japan Railway,JR)隨即下載,卻因為系統負荷不了,引發兩小時大當機,售票機全部癱瘓,不僅讓趨勢科技執行長低頭道歉,更讓公司股價下跌,四十一天股價下跌二三%。

此事件成為趨勢科技提倡創意文化的大考驗。趨勢科技創辦人張明正與陳怡蓁等高階主管緊急開會,最後決定不懲罰,不公布該名工程師姓名。此事件也讓趨勢科技高層開始思考,到底該如何拿捏創新和容錯的界線,此次我們邀請台大工商管理學系暨商研所教授郭瑞祥,與趨勢科技文化長陳怡蓁,談創新時,該如何設立容錯界線?

台大工商管理學系暨商研所教授郭瑞祥(以下簡稱郭):現在企業很少不談創新,先談一下創新對於趨勢科技的意義?

趨勢科技文化長陳怡蓁(以下簡稱陳):這像在走鋼索,我們是一個資訊安全公司,文化理當是保守的,如果去看我們的競爭對手,他們的企業文化都是很嚴謹的,和我們是有很大的對比。

(我們)應該要讓客戶覺得我們是可以信賴的,不應該太瘋狂,特別是我們的客戶都是企業裡最保守的一群人;但是我們面對的是駭客,他們是世界上非常創新的一群人,你怎麼可以保守去應付他們?我認為沒有所謂太創新這件事,創新一定要不斷鼓勵,只是你執行到什麼程度。如果沒有很先進,我們不會搶先做雲端防毒。如何在鋼索上隨時保持平衡,對我們來說最難的就是在兩端的取捨。

動機沒錯:原諒不公布引發大當機的工程師姓名

郭:在穩健與創新的拿捏分寸,日本事件我覺得是很好的教案,這對趨勢的品牌與股價殺傷力很大,一般企業可能會懲處(員工),但是最後你們出於什麼考量,決定不懲罰?

陳:對我來說也是我們公司文化的大考驗。那件事情發生的時候,事實上滿嚴重的,所有高階主管都九十度大鞠躬,向大眾道歉。第一時間跟我們的客戶解釋。那個pattern(病毒碼)因為太大,讓電腦當機,這件事情發現後就換上新的pattern,問題是之前更新的兩小時內,已經有人下載了。

後來幾個主要的主管做決定,我們必須知道發生的原因,該名工程師是不小心還是故意?高階主管調查發現,這個工程師發現很新的電腦病毒,會不斷產生變種的病毒,傳染得很快,我們之前的病毒碼沒有辦法防範。

所以他自己用創新的方法去做病毒碼,利用以前已經經過測試的病毒碼做更新抓到病毒,這個又不是說,完全新的必須經過整套process(測試過程),而且那件事很緊急,他不放上去,很可能病毒又散得很快,所以他沒有經過完整的重新測試就放上去。

放上去才發現,在我們自己的電腦環境裡頭,不會有太大的影響,但是在客戶方面,他們的(硬體)設備可能不像我們那麼先進,整個系統被我們拖慢,最後導致當機,這讓日本鐵道公司售票機停擺,當時真的很嚴重。但是我們發現,員工的起心動念是,碰到問題他必須解決,他做的其實是非常創新的技術。

我們一天到晚在說dare to fail(敢於犯錯)、要創新,如果當人家為了解決問題做了創新的方法,冒點風險,然後你就把他砍頭,那你以後怎麼去鼓勵你的工程師說我們可以創新?

所以,責任我們所有人承擔,對內完全沒有公布是哪一個工程師做的,但是我們日本主管趕快道歉,還拿了很多日本零食趕到菲律賓,給工程師們,告訴他們不用擔心,只要好好把創新的東西弄出來,做補救工作,讓我們菲律賓團隊先穩定下來。

這樣的錯誤讓我們想到,為什麼會發生這種事?因為病毒已經太多了,我們今天把人家弄成這樣,是因為檔案太大,未來一定要有一種新的辦法解決,所以我們是第一個走向雲端防毒。加速把病毒碼往雲端移動(編按:趨勢科技是最先提出雲端防毒的企業)。

郭:你也不知道這個工程師是誰?

陳:到現在我都也不知道是誰。

動機自私:處罰為個人業績破壞價格,讓他請辭

郭:創新中難免會發生錯誤,但是做管理我們常講的是秩序,容錯有沒有界線?萬一大家都這麼勇於犯錯,你怎麼管理?

陳:文化對我來說,是做決策的依據,還有我們會考慮到人本,西方就會比較注重system(體制),和客觀的事實,但是我們比較注重人,所以我會去問他的動機是什麼,看他犯錯到什麼程度。我們現在沒有碰上犯的錯達到我沒有辦法容忍他的,除非他是蓄意的。當然不是鼓勵犯錯,但是你要容許人家犯錯。

郭:只要他的動機都是創新,或是為了客戶好,大部分你都可以容忍嗎?

陳:不能一概而論,每次都要case by case討論 。我們有(員工)在business model(商業模式)創新,做新的行銷計畫調整價格,比方說一套變成三套,調降之後回不去了;或是搞了一個銷售套組,計算成本後,等於全部都是附送人家,這不是真正為公司著想,而是為他當季的業績,討論之後,最後他自動請辭,所以最後還是回到他的動機。

郭:你們不僅沒有懲罰,日本的總經理還帶糖果餅乾飛去菲律賓安慰同仁,其他同仁難道不會認為,為了你們的錯我們要低頭道歉,最後公司還不懲罰很不公平?

陳:領導者要問自己,什麼對我們更重要?是這種創新的精神,還是一個也許算是公平的人事制度呢?如果創新公司很重視文化信仰,全公司都要有這樣的精神。

關鍵:KPI也要創新不然大家只做考核內的事

其實我們最近也在檢討一件事,現在績效考核制度,發展很多KPI越管越多,但是,我們發現這樣分割以後,可能達到某一種公平,卻同時也限制員工發展,因為沒有被設立KPI的部分沒人會做,做了又沒有得到什麼好處,所以就不要做了。不管多麼嚴謹的KPI,一定有些是沒有人管的事情,但是搞不好這些部分很重要。

例如,我的job function(職能)又沒有規定我要和什麼人溝通協調,可是這些人際網絡資源與串聯其實都很重要,所以我們現在正在思考怎麼打破這種績效考核,在績效考核時,加重員工貢獻度,而不是他的job function執行度。

郭:你談到重點,績效設計其實是創新中很重要的一環,太多領導者只重視公平性反倒不利創新。不過,企業文化很抽象,小公司共識不難凝聚,但是趨勢科技已經是跨國公司,怎麼讓不同文化、階層的人都知道公司容錯分寸?

陳:沒有辦法硬性定規矩制度和界線,所以culture deployment(文化布達)很重要,最實際做法是講故事,不斷與大家面對面溝通。文化很重要的管理方式是參與,每次公司有比較大技術上或是該轉型時,我們會一起討論我們的核心價值是否該改變。

同時,在人事制度設計上,我們最高的獎,不是業績第一名,而是文化獎,全世界大家來投票,看誰最符合公司核心價值,這是全公司最高等位的獎。

我們有超過六成都是工程師,每年會辦一個叫solution contest(創意大賽),讓大家自由組隊去參加比賽,可以提出跟工作完全無關的任何想法,從中我們可以發現可創業的點子,給他有限的創業資金讓他發展,他做的可能跟security(安全)完全無關,這是為創意保留活水。

我們非常不喜歡一種管理是management by fear,就是恐嚇員工,我們有個公式叫P=P-I,就是Performance=Potential-Interuption(績效=潛能-干擾),能進到趨勢科技都是菁英了,怎麼讓人發揮最大潛能?盡量減少對他的干擾。我最希望的是,經營的企業成為大家能發揮所長的舞台。

台灣名師觀點》劃定遊戲規則,避免「少做少錯」

企業在做創新時,鮮少思考假設員工因創新犯錯該怎麼處理,只是多談獎勵;但是員工對於創新遲疑,可能是出於「少做少錯」的想法。趨勢科技透過個案,展示企業對於創新的決心,讓創新融入企業文化。

領導者須思考,你打造的是ask for permission (請求允許)或者ask for forgiveness(請求原諒)的企業文化。如果是後者較容易鼓勵創新,假設員工事事請示主管,很難由下到上產生創新,其實沒有員工會故意犯錯,領導者可以劃定界線,放寬容錯的範圍,降低錯誤的影響。

對談中也提到,公平的人事制度與創新有時是衝突的。做創新時,領導者也常設立鉅細靡遺的KPI,但是創新並非容易量化,最好的方式是給予主管們裁量的空間,透過相對主觀的方式,評定員工表現。我常比喻,考試最公平,但是常無法網羅世上最有創意的孩子。

口述:台大工商管理學系教授郭瑞祥整理:曾如瑩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5877

誰的錯?成都Sogo房東趕人內幕

2013-07-29  TCW  
 

 

七月十五日凌晨,正當太平洋Sogo百貨(以下簡稱太平洋百貨)成都春熙店打烊,員工全部離去後,中資成商集團突然派出保全隊鎖住全部出入口、連夜搶占大樓,掛上停業裝修告示,接著隔天一早將太百員工全部擋在門外,雙方對峙互不相讓,一場宛如攻城拔寨的戰爭劇情竟然活生生出現在中國的黃金商圈。

到目前為止,太百春熙店仍遭「占領」無法營業,每日損失逾人民幣百萬元(約合新台幣五百萬元),太百與成商集團協商破裂,中國公權力、兩岸投資保障協議都無法發揮功效,任由合資雙方上演百貨大樓攻防戰。

當年為了卡位開百貨打擦邊球,假結婚真投資

一九九三年成立,太平洋百貨成都春熙店是台商最早一批登陸的百貨公司,又因地處中國黃金商圈,可算台商最賺錢且最具代表性的百貨公司之一,同時又是遠東集團所經營,如此背景怎麼還發生被中方強占將員工掃地出門的事?

原因一,兩岸法令不成熟卻想搶頭香卡位,只能游走法律邊緣。當年太平洋百貨還是太平洋建設章家所有,章家透過繞道香港模式,向經濟部投審會申請投資三百五十萬美元,跟成都市針織品公司租借辦公大樓經營百貨公司。

但是當時中國尚未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百貨零售業未開放,外資不能夠獨資經營,想要卡位開百貨就只能利用中外合作企業方式,跟成都市針織品公司一起合作投資「成都商廈太平洋百貨有限公司」,也就是太百春熙店,太平洋百貨總經理李光榮坦承,當年是打擦邊球,真投資假結婚(合資)。

如今為利益分配撕破臉漲五倍房租,擺明要拆夥

法律上,雙方是中外合資,實際上,經營全由台方負責,中方單純扮演房東收租金。雙方合約約定,合作總共二十一年分三階段,在每個階段走完前,雙方將就下階段的合作方式進行磋商,如果達不成共識,下階段的合作就無法繼續進行。

原因二,二十年來物換星移,假結婚的夫妻竟都換人了。太平洋百貨變成遠東集團所有,中方也換了好幾手,現在中方變成了成商集團,但實際上掌握成商集團的是深圳茂業百貨。

問題來了,以往合作對象並了解百貨零售業,且太百春熙店賺錢、從不拖欠房租,甚至會向上調整,所以不致發生糾紛。進一步看,中方每年取得合作收益為人民幣二千六百萬元(約合新台幣一億三千萬元)。

但看在深圳茂業百貨眼裡,這樣的收益就不太合理,成都春熙路可排進中國前十大商業街,但中方收的租金水平比不上周遭,而且成都太百每年淨利超過人民幣一億元,等於台方賺的幾乎是中方四倍,不免質疑台灣人拿走大部分利益。

雙方逐漸貌合神離,還門不當戶不對,特別是成商被茂業控股後,李光榮說,成商集團就是擺明要在原地開茂業百貨,因此到了二○一○年雙方展開最後一階段合作談判時,成商集團開出房租漲五倍的不合理條件,擺明就是要「離婚」中止合約。

太百當然不同意,雙方告上了負責處理中外合作企業糾紛的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仲裁時,太百釋善意,每年二千六百萬元的房租照給,還分配稅後利潤五○%給中方。

但成商集團擺明就是要離婚:一是要求太百立即撤出成都商業大廈、其二是要求雙方合作合同在二○一○年十二月三十一日終止。太平洋Sogo代表律師楊政憲說,仲裁委員會最後是駁回了雙方的請求,卻也提不出雙方繼續合作的條件,於是裁示二○一二 年四月二十日終止雙方合作,自該日起依法對合作企業進行清算。

原因三,合資還是承租,雙方各自定義不同,且法律時程曠日廢時。當仲裁委員會裁決後,成商集團進一步向成都法院提出強制清算的請求,要太百交回物業,不租給太百了。

但楊政憲說,就算對方急著要拿回大樓開新百貨,但雙方是合資關係,也必須等成都法院判決下來,把公司清算程序走完。於是從二○一○年雙方鬧分手、二○一二年裁決,不知不覺三年過去了,法院判決還沒下來,清算程序也沒走完。

這段期間太百春熙店生意照做、錢照賺,法律程序繼續走,成商集團只能乾瞪眼乾著急,股價從人民幣三十多元,一路走跌到現在只剩人民幣四塊多,只要春熙店這口肥肉能吃下,獲利幾乎就能馬上加倍。

台商難再享特權登陸投資,分利才能生存

其實二○一四年就快到了,台灣太百不走也不行,成商集團卻等不及了,不讓太百拖到最後一刻,竟然用強制關閉春熙店方式逼太百交出大樓。但沒有法院的合法文件、也沒完成清算程序,就將台資掃地出門,成商集團這一次動作震驚兩岸,更讓遠東集團找到機會大喊「成商是公然強盜」。

這件事情也讓台商圈震驚,因為七月二日新任國台辦主任張志軍才公開說大陸不再百分之百讓利台灣,接著成都太百事件發生了,似乎宣告了台灣人到中國投資不再享有特權,甚至還敢把台灣人踢出去,因此台商未來在中國不能再把錢賺盡,想在中國生存就該分利,甚至還要考慮讓利中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0817

巴菲特旗下公司CIO警告全球經濟泡沫——一切都是美聯儲的錯

http://wallstreetcn.com/node/66836

過去的諸位「悲觀主義者」、「末日博士」們如今都開始轉變態度,覺得未來形勢一片大好。但是巴菲特旗下的通用再保險-新英格蘭資產管理的首席投資官John Gilbert卻給這些轉變潑了冷水,他的一席「泡沫論」重燃了末日降臨的恐慌,顛覆了如今市場上過於興奮的樂觀情緒。

John Gilbert信件中的主要內容概括如下:

現在,每個人都可以很明顯的看到,股票市場之所以會有如今這樣慷慨的上漲,都要歸因於美聯儲。

我們或許已經看到,新興市場經濟體中的公司貸款正遭遇著信貸問題的困擾。如果你還覺得這不會對美國和其他發達國家造成影響的話,請回憶一下亞洲金融危機時的情形。

1997年夏天,泰國將本國貨幣貶值,當時除了泰國人以外,沒有什麼人關心這個事件。但是,亞洲需求的縮減導致全球石油需求的減少,結果是,出口貨物中石油佔比80%的俄羅斯於1998年發生違約。隨後,風險迅速蔓延,5周之後長期資本管理公司(LTCM)就已經不具償付債務的能力了。這是一個系統性事件,導致幾乎所有市場遭到破壞,股市急劇下挫。

所以,對於那些自認為能夠對央行政策免疫的人們來講,最好還是去看看歷史情況。

這是美聯儲QE項目主要的負面作用之一,QE給全球金融系統製造了一個系統性風險,但是,他們並不對此承擔什麼責任,因為發生在美國之外的事情不屬於他們的任務範圍。

Zerohedge對John Gilbert這一表態調侃道:

「Gilbert說的沒錯,但可以肯定的是,他這番觀點肯定不是代表他的頂頭上司巴菲特所說的,因為……巴菲特可是美聯儲大規模寬鬆政策的最大受益人之一啊。」

在信中,John Gilbert還將Twitter的IPO與當年思科公司(Cisco)做了對比,並列舉了思科當年的股價「滑鐵盧」圖表:

而下面這張圖表顯示,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以來以美元計價的公司貸款增加情況,自從美聯儲推出QE以來該項數據呈爆炸式增長,其中,新興市場所佔份額也急速增長:

導致債務膨脹的原因是債務比率上升到了亞洲金融危機以來從未達到的水平,如下圖所示:

在央行大規模寬鬆政策的持續中,新興市場貨幣已經有所反應: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4028

Jeremy Grantham:從47年來犯過的錯里學到的8個投資教訓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75454

在本月4日發布的每季度致投資者信中,資產管理公司GMO聯合創始人、首席投資策略師Jeremy Grantham回顧了自己最初投資的經歷。 16歲那年,Grantham揣著一本存折來到倫敦南郊一家相關銀行的分行,存折余額16英鎊,那是他有記憶時起自己名下的全部兒童儲蓄。 因為父母沒有任何投資市場的經驗,也沒什麽好點子,Grantham找到分行經理,請對方幫助把自己省吃儉用存下的16英鎊都用來投資。 在1954年,16英鎊可不是小數目。根據1954年的匯率,16英鎊折合64美元。以購買力折算,相當於今天的560美元。 那位分行經理雖然有些吃驚,但還是按常規操作收取了傭金。 十年後,26歲的Grantham有機會赴美國讀商學院,當時他已經有一份荷蘭皇家殼牌公司的工作在手,就讀期間停薪留職的年收入有1200英鎊,可這份工資只能負擔兩年讀商學院四分之一的學費。 所以,Grantham不得不盡量把一切資產變現。那時他持有的股票已經升值到100英鎊,他母親也成了股民。 見到股票投資回報不錯,母親建議Grantham不要再付什麽傭金了,索性把持有的股票全都轉到自己名下,按周三的收盤價兌現給他。 就這樣,Grantham籌夠了錢飛去美國上學。第二年,他母親投資股票就虧了幾百英鎊,他們有一位那時快退休的朋友幾乎賠掉了大部分身家。 總結此後47年里犯下的各種錯誤,Grantham歸納了以下8個投資教訓: 1、過去根據某些內幕消息投資是合法的,但如果要依據這類內部人士的建議做投資決策其實特別危險,因為我們不知道內部人士了解的情況有多有限,要保持這樣的投資風險過高。 2、始終保持多樣化,特別是用養老金投資的。 3、欺騙、類似欺騙或者太無能一直都會帶來打擊。 4、如果是業余股民,就別自己逞能買股票,可以和一個相對靠譜的專家一起投資,或者投資一種低成本的指數。 5、年輕時就投資會讓人開始習慣從經濟的角度思考。 6、和成功相比,慘痛的失誤能讓人學到更多東西。 7、運氣有幫助。 8、隨時有老媽墊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0783

SENSE隨筆140613理性犯的錯 掌門天地

http://www.tangsbookclub.com/2014/06/13/sense%E9%9A%A8%E7%AD%86140613%E7%90%86%E6%80%A7%E7%8A%AF%E7%9A%84%E9%8C%AF/

SENSE隨筆140613
理性犯的錯
Create執筆

日常生活中往往出現一些 看起來最合理的結論,其實卻是錯的。

人類經常憑感覺作出歸納性思考: 球迷看籃球比賽時會認為找到手感的球員總能連續命中、車主會認為一洗車天就會下雨、保健人士會認為喝醋能減輕關節炎帶來的僵硬感、旁人看來領養了孩子的不育夫婦容易生育到自已的孩子…..

清醒地思考世界是一個寶貴而困難的過程, 我們必須用心培養這種能力。 隨意關閉我們的批判性思維, 可能會使我們徹底失去它, 從而損害我們準確認識世界的能力。

社會心理學家 吉洛維奇Thomas Gilovich將人類常犯的思維謬誤分成三類:

1〈無中生有〉 對隨機數據的錯覺
運動界充斥了大大小小的數據, 其中一項是上文提到的 “籃球比賽的連續命中 on fire”。

到底是否真的有 “手感”的存在影響球員的連續命中? 從NBA球隊費城76人1980-1981賽季紀錄, 得出相反的結論: 球員在前一次命中後再次命中的概率是51%, 在前一次投失後再投命中的概率是54%, 而連續2次命中後再命中概率是50%, 連續2次投失後再投命中率概率是53%。 連續3次命中後再命中概率是46%, 連續3次投失後再投命中概率是56%。籃球場上成功是不能孕育成功的

統計學上, 每次投射都是個別事件, 結果則是一連串的隨機事件。但人偏向對隨機無序的數據給予解釋。人們普遍預設一套 “信心影響表現”的理論去看球賽: 對於無規律現象, 通常沒注意或沒記住。 更甚者對於連續命中後的投籃 “進入籃筐但彈出來” 這種常見現象也解釋為 “差點命中”。而對於連續命中後的投失則被認為是 “手冷了”。

2〈管中窺豹〉對不完整、不典型數據的誤解
“我親眼見過”,  “我知道有人就是這樣做的”, “這樣例子你經常看到” 這類句子經常出現在生活之中。 上述提到 “不育夫婦會更容易生育到自已的孩子”就是一個佳例。

觀察背後隱藏著一種信念: 一個特定的觀念獲得了己有證據的支持, 它就是正確的。 出現謬誤的原因是人並不總能辨別必要證據和充分証據。對那些充其量只能暗示某些觀念也許正確的數據, 人們往往印象過於深刻。

這種思考可以通過一個2X2的表格去呈現。 A代表領養並最終生育的夫婦總數, B代表領養但未能生育的夫婦總數, 如此類推。要充份論證領養行為能否最終導致懷孕的結果, 就要將領養后生育的可能性 A / (A+B)與未領養而生育的可能性C/ (C+D)作對比。但人們過於相信A及D的出現。
140613a

主因是人們傾向於尋找確認信息。 在對某些特定觀念或假說的相關信息進行收集而不是簡單對比時, 人們會表現出過於關注肯定的或確認性事例的傾向, 而同時傾向於越過那些可能否定觀念的信息。

3〈先入之見〉對模糊、不一致數據的偏頗評價
生活是一連串交易,於現代生活中, 這些交易更加講求速度。 若要提高完成工作的速度, 那麼精準度通常會有所損失。 人們做判斷和決定時會運用各種非正式規則和策略, 從根本上把問題簡化, 以便不用耗費太多的努力, 承擔太多的壓力。 「簡化」是來自減少需要考慮因素的數量,從而把推理變得簡單。

有個簡單又有趣的例子可以解釋我們的期待如何影響了所見所知。 這例子與黑色的負面印象有關。 電影發明以來, 壞人都是以頭戴黑色帽子的形象出現的。另外亦有說法表明過去20年的欖球及曲棍球比賽中, 身穿黑色隊服的隊伍受罰次數明顯高於平均水平。 這出自心理學研究: 對世界上各種文化背景的人們進行研究顯示:幾乎在所有地方, 黑色都被看作邪惡和死亡之色。

對於模糊的訊息, 我們只是簡單地運用頭腦中的先入之見來進行認知。相反, 與先入之見不一致的訊息會受到更多的嚴格檢查。

針對球賽賭徒的一項實驗指出, 賭徒對輸贏的評價方式完全不同。 賭徒傾向為失敗開脫, 例如某某運氣好, 結局不該是這樣, 自己不該輸。相反, 他們傾向於對贏的結果作出加強性評價:這一結果是理所當然的, 本來就該這樣。

賭徒會花大量時間仔細檢查自己失敗經歷, 對輸錢經歷的記憶要優於贏錢經歷。 這與我們的直覺以及許多心理學理論相矛盾: 人們通過有選擇地記住成功, 忘記失敗,來保持對未來生活的信心。

事實上人們在處理與自己觀念相悖的信息時並不如大眾想的那般輕描淡寫,對矛盾的信息會進行特別仔細的檢查, 而不是簡單忽略。 仔細審視的最終結果要麼被認為資訊過於雜亂而沒有意義, 要麼被重新定義, 歸入損害較小的類別之中。 這種處理方式幾乎沒有對我們固有的觀念系統產生任何影響。****

賭徒不是把 “賭輸”看作 “沒法贏”的信號, 而是把它看作 “差點就贏了”, 那麽,需要做的永遠只是戰術上的微調, 而不是戰略上的改弦易轍。

 

參考:
《理性犯的錯: 日常生活中的思維謬誤 How we know what isn’t so, The fallibility of human reason in everyday life》(2013) Thomas Gilovich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2216

是你的錯?是富智康的錯?

2014-10-02  NM
 
 

 

《論語》提醒大家:「吾日三省吾身。」但大家是否真的有從錯誤中學習而改進;還是如德國哲學家黑格爾所說:「人從歷史中唯一學到的,是人什麼也學不到。」以為你想的就是正確?iPhone熱賣富智康收入萎縮

富智康(2038)一向被認為是「蘋果概念股」之一,從事代工生產蘋果公司的產品,包括旗艦產品iPhone。在瀏覽器打下「蘋果」和「富智康」,就不難找到不少相關的新聞和分析。蘋果電話由2007年推出,年銷一百萬部,到2013年銷售達1.5億部,再到這兩週iPhone 6熱賣,富智康的業績理應水漲船高?

可是,富智康自2007年創近上市後最高的107億美元營業額後,就斯人獨憔悴,到2014年上半年營業額更只有23億美元,近五年是蝕多過賺,賺的三年有溢利4千至8千萬美元,蝕的兩年有虧損2至3億美元。2012年,富智康更有毛損,即銷售成本大過營業額。

面對這樣的數據,媒體和分析員仍樂此不疲,分析iPhone 6熱潮,甚至未推出的iWatch,對富智康業績和股價的正面影響!然而,大家是否會奇怪,去問多年iPhone熱潮下,富智康的業績因何仍會持續不振?

相信部分媒體和分析員並未認真去研究過富智康?因為實情是,富智康從未替蘋果代工!

富智康不是富士康

有替蘋果代工的其實是「富士康科技集團」,這集團的控股公司兼富智康的最終母公司,是在台灣和倫敦上市的「鴻海精密」,故又稱為「鴻海科技集團」。富智康只是富士康科技集團中的一組分公司,並未曾替蘋果代工。由於富智康原名「富士康集團」,名字和商標都用上富士康科技集團的「富士康」和英文名「Foxconn」,因此可能令市場和分析員產生混淆,張冠李戴。有鑒於此,富智康特別在2013年就改用現時的名字,英文名更不用「Foxconn」,改為「FIH Mobile Limited」。富智康的主席在當年股東會後也一再解釋,富智康並未曾負責組裝蘋果產品工序,以正視聽。不過,錯誤仍然反覆出現!究竟,媒體和分析員是怎樣以iPhone 6的熱賣,推算富智康的業績?就是要推算,結論應否是和他們的推算完全相反,應是iPhone 6銷情愈好,其他電話銷情或會受影響,代工生產這些電話的富智康業績就愈不利。假設這推算成立,就可解釋為何蘋果電話自2007年推出後,富智康的營業額就會每況愈下!

富智康與鴻海

富智康2005年2月上市,翌年的9月成為恒指成分股,11月股價比招股價上升超過6倍,市價接近1,900億港元;可惜,富智康股價之後卻如其營運狀況般,慘不忍睹,到2011年6月,富智康被剔出恒指成分股。今天,富智康市值只有300多億港元。富智康的管理層,甚至大股東鴻海,可怎樣向富智康的投資者交代?而且,富智康為何沒有替蘋果代工?反觀鴻海,2007年收入518億美元,溢利24億美元,在翌年財富全球500強排名132;2013年收入1,332億美元,溢利36億美元,利潤率收縮而收入和溢利仍上升,在今年財富全球500強排名升至32,是繼內地少數石油和電力公司外,最大的華資公司。為什麼富智康的表現不似鴻海?錯誤要付出代價!大家如不想再有錯誤,找蘋果概念股時,不要再說富智康了!

林智遠

執業資深會計師,會計專業發展基金主席,最愛與太太旅行,出名講talk及撰寫大學會計書,其著作已被翻譯成不同語言。目標以淺易簡單的方法,使牛頭角順嫂也能看懂會計數字和陷阱。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374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