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細價股一周:創板新股好驚嚇

1 : GS(14)@2016-12-21 23:40:33

大市陰乾之下,今年升幅已全數蒸發。新股年尾趕衝刺,單月接近20間公司掛牌,其中兩間創業板全配售新股飛思達科技(8342)及安科系統(8353),上市後股價走勢尤其驚嚇。飛思達以0.74元掛牌,僅輕微高開14%,隨後賣盤瘋狂而出,不足10分鐘已破發潛水,首日收報0.68元,前日最低曾見0.54元,較招股價跌近三成。緊接掛牌的安科走勢更差,前車可鑑下買盤匱乏,投資者鬥快逃生,開市已失守上市價0.74元,股價直墮深淵見0.49元。近幾年創業板新股,若以全配售形式招股,上市後股價升幅閒閒地以倍數計,莊家、承銷商、上市公司等各方賺得盤滿缽滿,更催生一條龍「啤殼」生意。面對瘋狂升幅,大家見怪不怪,反而沒有炒高才令人意外。兩間公司的保薦人及承銷商相近,有人認為是觸發意外的元凶。另一方面,創業板新股供應漸漸增多,其實已不斷消耗市場承接力,散戶以往輸多贏少,對於投機創業板半新股的熱情大減。還有兩間宏光照明(8343)及太平基業證券(8221)快將掛牌,其股價表現將為市場帶來更多壠示。註:證監會持牌人士,沒持有以上股份梁杰文財技學人本欄逢周三刊出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1221/1987171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9623

經紀誤為非機構投資者買賣深創板

1 : GS(14)@2016-12-22 08:08:24

【明報專訊】聯交所表示,自深港通於12月5日推出以來,有個別經紀錯誤地為非機構專業投資者,執行了深交所創業板的買賣盤,因此特此提醒經紀,只有機構專業投資者才可以買賣深交所創業板股份。

另外,聯交所又表示,券商須事先與客戶訂立安排,包括要求非機構專業投資者盡快對深交所創業板股份進行平倉。若有違反兩地上市規則的情况,應盡快自行向聯交所報告。

[是日點睛]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1487&issue=2016122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9720

尚捷申創板上市 管理層奮鬥故事勵志

1 : GS(14)@2017-01-12 08:11:29

【明報專訊】近排創業板上市新股,好似火山爆發咁湧出嚟,好似噚日入表申請上市、專門向日本公司供貨嘅針織製衣尚捷,表面睇嚟無乜特別,不過小琴睇過招股書,一班管理層都似乎經過唔少奮鬥,老闆陳永啟仲同香港首富有啲淵源架!

老闆不忘進修

咪睇尚捷喺創業板上市,公司唔少客戶都係日本大型企業,好似丸紅、伊藤忠咁,而一班高級管理層,唔計非執董,幾乎全部都無讀大學,老闆陳永啟雖然只係中學畢業,不過佢就係日語達人,有日語水平能力試一級證書(N1),連行政總裁助理都有N3,難怪公司有成九成生意都係來自日本客戶。

雖然話無讀過大學,但一班管理層都run到間公司愈來愈大,?家仲申請上市,喺呢個成功靠父幹、贏在起跑線年代都算得上係勵志故事,好似陳永啟雖然無大學學位,就算佢後來做咗老闆,都喺公開大學李嘉誠專業進修學院讀番個「商業管理專業證書」課程,都算難能可貴。

[小琴密語]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6391&issue=2017011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2373

證監出手遏創板炒風 嚴限股權高度集中 業界:阻嚇力有限

1 : GS(14)@2017-01-21 12:03:39

【明報專訊】本港創業板公司股價時常出現禾雀亂飛的情况,證監會及聯交所昨日發表聯合聲明,表示關注不少創業板新股以全配售形式上市,在配售時常出現「圍飛」,未達到公平分配的情况。證監會並向保薦人、包銷商及配售代理發出指引,重申他們安排上市及配售時應達到的操守標準,冀從源頭解決創業板新股股價波動的問題。但有市場人士批評,當局沒修改上市規則,只發出指引及聲明,對業界的阻嚇力不足。

明報記者 廖毅然、溫婉婷

聯合聲明表示,過去兩年創業板股份的首日股價升幅,平均皆以倍數計,但大多在一個月內從高位急跌。當局同時指出,2015年及2016年上半年合共49隻創業板新股,有48宗均以全配售形式上市。然而在配售時卻出現分配不均、股權集中的問題。

年半49新股上市 48隻採全配售

因此,證監會發出指引,首先要求保薦人要向上市申請人提供意見,特別是申請人應否採取公開發售的形式上市。若申請人仍然計劃以全配售方式上市,配售代理必須制訂全面的推銷及配售策略和配發基準,確保股份公平分配,不應僅給予部分客戶,而把其他客戶排除在外,亦不應向客戶提供優惠待遇,例如保證獲分配證券或異常大量的配發等。證監同時要求,配售代理必須妥善進行「認識你的客戶」的程序,以確認客戶並非他人的代理人,而且獨立於新申請人及其控股股東與董事。

新指引又要求保薦人及配售代理保留完善的文件紀錄,例如保薦人要保留目標投資者類別、承配人組合、整體配發策略及基準等。配售代理則要保留所有收到的認購申請、分配理據和拒絕認購申請的理由等紀錄。

業界:要公開招股便要改上市規則

公共專業聯盟政策發言人甄文星表示,業界因應創業板上市前,一向需要向監管機構遞交很多資料,因此昨日的聯合聲明及指引只是重申做法,效果有如對上市公司發出股權高度集中的警告,無助改善股份流通。但由於監管機構強調有一批「熟口熟面」的投資者參與承配創業板股份,業界正觀望當局是否予以打擊。他又認為,若當局期望有更多人利用公開發售的形式上市,便有需要修改上市規則。

證監會及聯交所則重申,若關注到股份可能會集中於少數人手中,或大部分承配人可能各自持有極小量證券,當局便可能會查詢。若新申請人、保薦人、包銷商或配售代理未能設立適當的政策及程序,將在適當情况下採取行動。港交所集團監管事務總監兼上市主管戴林瀚亦強調,聯合聲明是一項初步對策,當局會繼續對創業板進行更廣泛的改革。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3530&issue=2017012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3457

證監夥聯交所發聲明關注創板

1 : GS(14)@2017-01-22 02:14:26

【本報訊】針對創業板新股喪炒,證監會與聯交所發出聯合聲明,認為某些市場做法可使股份無法發展一個有秩序、信息靈通和有效率的市場,證監會更向保薦人、配售代理等發指引,重申參與創板IPO準則,如未遵守或會對其適當人選資格構成不利影響,及可能遭受紀律處分。聯交所監管事務總監兼上市主管戴林瀚(David Graham)表示,聯合聲明是初步對策,處理現時在創板新股一些備受關注的配售問題,未來會繼續對創板進行更廣泛改革,指一旦懷疑配售出現股權過度集中,會跟進查詢。證監會在多宗配售中發現,絕大多數獲配發股份都分予一小部份涉及該交易配售代理,該等配售代理只將該等股份配售予少數承配人,剩餘股份則分成小量配售予大批承配人。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121/1990391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3521

港交所:增配股股東 無助解決創板問題

1 : GS(14)@2017-02-03 01:59:27

【明報專訊】港交所(0388)主席周松崗昨日出席雞年首個交易日的開市儀式時表示,未來會加強與證監會的合作及商議,又回應早前證監會與聯交所就創業板上股價波動的聯合聲明,指港交所一向對配股上市有明確的監管,聲明僅為提醒作用,而非政策上有任何改動。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補充,有人提出創業板公眾股東門檻需提升至300人,但他直言,即使提升人數,企業也可以刻意利用規管漏洞,故認為是原則問題,而非數字問題。

李小加續稱,「老千股」是已經出現的問題,但隨意改變現有創業板規例將影響已上市公司的利益,他希望問題可以在板、甚或以新框架及新態度解決。證監會主席唐家成認為,個別股份波動太大,配股問題嚴重,即使承配人數提升,仍會有人故意違規,故認同這是原則問題。

環球政治不明朗 「有危有機」

另外,周松崗指港股雞年「有危亦有機」,歐美經濟有復蘇迹象,本港經濟基本仍然向好,但環球政治不明朗因素多,法國、德國及荷蘭均會大選,而且美國總統特朗普上場,環球經濟波動加劇,不過他相信港交所有機制及能力處理新一年的挑戰。

金銀業貿易場理事長張德熙昨日出席開市儀式後表示,全球環境多變,均影響金價走勢;他預期,今年金價將穩步上揚,若金價於今年首兩季跌穿每盎司1100美元,下半年則可向上試每盎司1450美元,若能企穩該水平,則可望挑戰1600美元。他續指,去年市道較淡靜,貿易場去年日均成交額約1200億至1300億港元;如果今年金價出現大調整後,料牛市再現,成交更有望上升,推算升幅可達三成。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2449&issue=2017020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5021

港交所多提問 創板轉主板變難 分析指為堵啤殼炒殼 去年轉板公司減六成

1 : GS(14)@2017-02-05 10:33:08

【明報專訊】近年中資湧港買殼對香港資本市場造成巨大影響,其中一項是創業板的「另類活化」,過去兩年創業板上市公司數量急增,轉往主板趨勢亦有升溫。不過,隨着創業板啤殼歪風蔓延至主板,有市場人士指,監管機構近期在審批創業板公司轉板申請時,開始採取拖延戰術堵截,試圖令問題公司「自動放棄」。

明報記者 武君

內地企業受阻A股,來港買殼需求旺盛,主板殼價急升,大量投資者轉向創業板埋手,先買殼再轉主板,令過去兩年創業板重現熱鬧景象,創板上市公司從2014年的19家,升至2015年的34家,2016年再攀升至45家,今年首月已經有10家上市。

去年僅6企成功轉板

轉板方面也一度有重新抬頭的迹象,2014年轉往主板上市的公司只有7家,2015年就躍升1倍至14家,創2008年以來最高紀錄。不過2016年突然急轉直下,只有6家公司成功由創業板轉往主板(見圖)。

據了解,監管機構去年開始透過各種「行政手段」治理創業板問題,有證券界人士表示,近期不少創業板轉主板失敗的公司,「死因」均是申請超過6個月有效期,其中主要的原因是監管機構對申請提出大量問題,在公司及財務顧問花費時間回覆後,又再提出另外一大批問題,務求將存有疑問的申請「拖到盡」。

7轉板失敗個案 6為逾期

翻查資料,過去一年暫錄得7宗轉板失敗個案,除了1宗是盈利不達標之外,其餘6宗均是申請失效所致(見表),其中更有不止一家公司是連續兩次申請逾期失效。如羅欣藥業(8058)早於2014年就遞交轉板申請,但到2015年5月申請自動失效,經過8個月的規定期後,2015年12月第二次遞交的轉板申請,在去年6月再次失效;另外羅馬集團(8072)於2015年12月遞交轉板申請,在去年6月失效後,去年7月遞交第二次申請,今年1月再次失效。

有投資銀行界人士表示,監管機構並非只對創業板轉主板,對新上市公司亦有使出拖延戰術,如該行近期保薦上市的一家內地公司,因為監管機構對申請一拖再拖,業績紀錄有效期也一再逾期,對公司財務報表的審計就重新做了三次。他直言那家公司還算幸運,最終成功上市,但亦有其他公司在拖的過程中,「可能就被拖死了」。

業界:僅斬腳趾避沙蟲 籲審視創板定位

有業內人士對監管結構做法表示理解,他表示前幾年創業板根本無人問津,近年回光返照,完全是炒殼誘因,但「拖」的做法只是斬腳趾避沙蟲,最終仍要審視創業板定位以及如何吸引優秀企業。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6650&issue=2017020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5186

細價股一周:創板殼價值大減

1 : GS(14)@2017-02-08 22:23:56

2017年開局不足兩個月,情況非常熱鬧,堪比牛市。養老金入市消息仍未得到證實,無阻國壽(2628)股價連日大爆發,成交金額及股價連日衝破一年新高。年假後大市成交拾級而上,市場游資太多,餓股太久,走勢易升難跌。眾所周知,近年創業板新股大增,上月多達10間創仔掛牌,前月數字相若,數量較主板公司還多。現時很多大老闆上市的終極目標是「啤殼」,現實情況是供應大增,殼價難免受影響。啤殼未必發達,幫人發啤殼夢的保薦人及包銷商,才真正賺得盤滿缽滿。據統計,去年創業板成功轉主板公司數量大跌,按年減六成,僅6間公司成功轉板。傳聞聯交所對轉板申請處理從嚴,多間公司提交申請起計已過六個月仍未獲批,因申請逾期而自動失效。另一邊廂,上月多間公司賣盤或控股權出現變動,當中創板佔比不足三成,僅有中國瀚亞(8312)及愛特麗皮革(8093),大部份殼股買家只對主板殼有興趣。投資者或需留意,轉主板之門受阻,融資潛力大降,賣盤機會率偏低,創業板殼股的投資價值長遠而言難免受影響。註:證監會持牌人士,沒持有以上股份



梁杰文財技學人本欄逢周三刊出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208/1992104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5944

周顯﹕不如索性取消創板

1 : GS(14)@2017-02-09 23:36:45

【明報專訊】連續兩隻創業板新股被證監查詢其配售而延遲上市,分別是芭迪貝伊(8297)和尚捷集團(8183),根據證監會與聯交所在上月中,就創業板新股配售發表的聯合聲明,要求保薦人、配售代理須確保上市股份有公開市場,亦應使其股份由不同方面的人士持有,避免股權過度集中。兩個監管機構當時表明,若懷疑配售證券出現股權過度集中,會跟進查詢,亦有可能拒絕接納向有關人士配發證券,即是說,可能因此而上市失敗。

有傳媒來電,詢問我的意見,我笑笑說﹕「?家當局challenge的,不過是100名placee當中,好多都是配售一手,所以說股權過度集中。其實現時幾家做莊大集團,基建設備完善,集資5000萬元,100個placee,每人出50萬元,又有幾難?家陣證監這種做法,只是釘死了基建不足的小型莊家而已,反而令到大孖沙更多市場呢!」

收緊規則 正經上市公司先中招

這好比張華峯議員提出把placee的數目提高至300個,也完全無用,因為人頭要幾多有幾多。其實,只要證監講明規矩,莊家點配合都得,除非證監夾硬嚟,玩針對,否則點都無辦法,因為專業莊家的生存能力,比正正經經搞上市的高得多,所以每逢收緊條例,死先的一定是正經搞上市的公司,莊家是最後死的一個。

這好比樓價下跌,首先變成負資產的,一定是中產階級,最後破產的,實力雄厚的大地產商,所以在2003年之後,長實地產(1113)和新鴻基地產(0016)反而變得更強了。

記者問﹕「咁點算呀?」

我說﹕「我建議當局不如撤銷創業板,而且規定主板上市的市值最少要有100億元,否則便要delisted,提高莊家的入場門檻,便可以有效杜絕垃圾股的出現。你要知道,其實幾億元至幾十億元市值的公司,根本沒有人買,也沒有投資價值,因為根本無法套現,人們要長期投資,不如買藍籌股啦。」

[周顯 投資二三事]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0247&issue=2017020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6051

張華峯:創板全IPO 有違初衷

1 : GS(14)@2017-03-05 09:22:26

【明報專訊】創業板「圍飛」亂象近日促使香港證監會頻頻出手打擊,前日更引得有「殼后」之稱的證券商協會副主席、金利豐(1031)行政總裁朱李月華開腔籲禁創板股全配售上市,提倡公開發售(IPO)。不過金融服務界立法會議員張華峯則認為IPO並不可行,稱創板股IPO會增加企業的上市成本,有違初衷。

增成本 難助「有理想年輕人」

張華峯昨日在北京出席全國政協會議時表示,創業板的初衷是為了幫助那些「有理想的年輕人」降低包括刊印招股書與聘用銀行等高額上市行政成本,認為IPO不符合經濟效益,不能硬性改變上市規則。

張華峯建議,可將創業板配售規則修改得更為透明,包括將原定100個公眾股東數量增至300個,且必須公開每個人的持股量與身分,即便是通過離岸BVI公司註冊亦須披露最終權益持有人姓名。他稱創業板現行上市制度原屬好制度,但被炒家利用,香港連續數年全球集資額第一,成交量卻一直不配合,說明新公司未能真正為經濟帶來效益,投資者對市場失去信心,證監亦不得不出手監管。

對於此前證監會提出修改上市規則諮詢文件,張華峯認為文件中的提案賦予證監會過多權力,認為證監會插手IPO審批程序會延誤企業上市進程。他表示,交易所與「上市監督委員會」最清楚公司運營情況,證監會只是監管角色,若證監欲將審批監管權延伸至前線,權利就真的「過大」。

上市諮詢文件 予證監太多權力

不過他亦認為不能全盤推翻證監會的諮詢文件,因這樣做會打擊證監會威信,挑戰其監管能力,市場早前甚至傳出聲音要求監管證監會,張華峯認為這會令市場覺得變成「炒家監管監管者」,貽笑大方。

「同股不同權」可設期限

對於正在熱議的「第三板」,張華峯認為上市公司會偏向新科技企業,但認為監管者要配合不同行業的股權結構特點,強制要求「同股同權」會失去市場先機。他表示,可給予上市公司例如10年的「同股不同權」期限,到期後再回歸同權,若公司有問題則應效法美國予以重罰。

明報記者 尉奕陽北京報道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8442&issue=2017030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780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