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 從大摩指數成份股更換,搞到收市價被瘋狂亂嘜之後,港交所(388)話會作出改善,惟至今似乎仲係得個講字,唔少股份最後一刻個價,同4時正收市前個價相 差頗遠。現時淡市之下,股價嘜高嘜低影響或有限,惟若在旺市,收市價便會好影響之後一日嘅行情。舉例如之前一日股價被嘜高,散戶又想買貨,明知股價被有心 人嘜高十幾檔,追定唔追貨好?
近日睇升跌幅榜,會發現兩隻供股權(Rights)經常上榜,上月宣佈供股集資嘅香港華人(655)及母公司力寶(226),其供股權(編號分別2938 及2937)同時上咗升/跌幅榜,前者跌28%,後者則勁升59%,係咪炒到冇嘢好炒,無聊到走去炒供股權?
成交多過正股
噚 日力寶股價勁升8%,的確係事實,但係全日成交額僅109萬大元,相比之下,2937成交卻有237萬銀,仲多過正股成倍。香港華人正股成交好少少,有 380多萬元,但係隻Rights成交都有300多萬元,可見其成交並唔尋常。此供股權上周五由0.055元一度炒高至0.20元,勁升2.6倍,當天收 報0.125元,仍升1.2倍,而且成交唔細,達4600多萬份。
香港華人上月宣佈以每20股供7股比例集資約4.7億元,供股價為1元,華人昨收市價 1.05元,供股價折讓唔多,兼之供股後貨源供應增加,照計個Rights冇乜吸引力,至於持有香港華人約五成股權的力寶,亦以4供1比例供股,供股價為 3.80元,昨力寶股價4.15元,以現價買Rights去供股並無半點着數,真係唔明啲人炒乜。
226力寶不可思議事件 林智遠
| | 推理漫畫《金田一少年之事件簿》中,主角「金田一一」運用他的推理能力,去破解一件又一件無法解釋的「不可思議事件」。閱讀財務報表有時也會發現無法解釋的地方,今天就讓大家一起來扮演金田一一,分析力寶(226)的財務報表,看可否破解一些不可思議事件?不可思議一:收入大升市場無反應? 上週剛公佈的年報顯示,力寶2014年3月年度營業額大升超過九成至67億港元(下同),溢利近4億,利潤率雖只6%,但轉虧為盈的成績也算不錯。不過市場的反應卻一般,相較業績公佈前,力寶上週收市股價在恆指大升的一個月中,微跌2%!力寶的業務廣泛,分部資料將業務分為八個分部,營業額最高的分部是食品業務和物業發展,總數超過總營業額的94%。力寶今年營業額大升的主因,就是位於北京之物業發展項目完成了大部分銷售及交付程序,錄得38億收入及16億業績貢獻。只是食品業務近年都虧損,物業發展來年又可否有這大額收入?力寶其他分部業務不是虧損,就是業績貢獻有限或較波動,如財務及證券投資,今年業績貢獻是1.4億,去年卻不足此數的一半。較可觀和穩定的收入來自物業投資的租金收入,可是今年物業投資收入也下跌三成,至2.1億。試問在這些因素下,力寶收入大升又有何意義? 不可思議二:實際稅率奇高? 深入分析力寶的損益表,會發現除稅前溢利是13億,所得稅是9億。一方面,今年如不是位於北京的物業發展項目能夠入賬,帶來16億業績貢獻,力寶業績仍然是虧損。另一方面,力寶9億的所得稅,代表實際稅率(effective tax rate)70%,財務報表附註僅顯示稅項支出之對賬,包括超過3億的土地增值稅調整淨額和1億的不可扣稅之開支。去年,力寶除稅前業績應是約1,700萬溢利,最終稅後虧損,也是因所得稅支出約5,400萬,實際稅率近320%。管理層應否在報表中提供多一些解釋?此外,在減低稅務負擔的功力,力寶或可參考六月和大家分析裕元的文章,多多向裕元(551)學習! 不可思議三:市價大幅折讓? 力寶的財務狀況是綜合所有附屬公司而成,包括兩間香港上市公司:香港華人(655)和力寶華潤(156)。有趣的是,上週收市時,力寶的市值僅約22億,相比其資產淨值155億,有高達86%折讓。無獨有偶,香港華人的市值也約35億,相比其資產淨值106億,有67%折讓;力寶華潤的市值約35億,相比其資產淨值49億,有29%折讓。看完這些數字,一些力寶股東可能恍然大悟,一些也可能陷入迷惘。恍然大悟的,會明白為什麼力寶在五月和六月公佈的股東增值方案,包括出售力寶華潤的控制權益,原因或是力寶華潤的市值更貼近資產淨值;而陷入迷惘的,會煩惱為什麼力寶和香港華人的市值有這樣大的折讓?閱讀財務報表時,其實只要細心分析,人人也可以是金田一一,破解不可思議事件。即使管理層通常不會解答大家的疑問,真相也可能不在數字當中;但如果相信市場是公平,或許市場對公司和管理層的評價已告訴大家,什麼價是「公平值」! 林智遠 執業資深會計師,會計專業發展基金主席,最愛與太太旅行,出名講 talk及撰寫大學會計書,其著作已被翻譯成不同語言。目標以淺易簡單的方法,使牛頭角順嫂也能看懂會計數字和陷阱。 |
無證商家226元可排外賣前五;飛機上將能用手機?| 黑馬早報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6/0816/158161.shtml
無證商家226元可排外賣前五;飛機上將能用手機?| 黑馬早報
劉雪兒
昨晚,羽毛球男雙1/4決賽,柴飈/洪煒苦戰三局,2比1取勝獲得半決賽的門票。賽後柴飈透露,因為太過投入,他在比賽中竟然沒有發現拍子斷了,“要不然我覺得第二局還是有希望贏的”。網友戲稱,洪荒之力爆發,鎮住了斷裂的球拍。哈哈,希望每一個走在創業道路的小夥伴都能在自己所喜歡的事業中運用洪荒之力!
好啦,趕快開始我們的早報時間!
1、彭博社:中國考慮放松對空中使用手機的限制
據彭博社報道,中國民用航空局官員朱濤稱,對限制機上使用電子設備規定的修訂,已經在走立法程序,相關規範將在今年年底或2017年初時公布。若獲得批準,那麽乘客將能夠在巡航高度用智能手機上網、使用微信等應用程序以及進行網絡購物。
@願非囈語:飛機上可以開機但是必須開飛行模式可以嗎。
@leejunit:不要啊 難得飛機上清凈會兒
@程汝剛:UA航班上早就不要求起飛、降落時關閉手機,切換成飛行模式即可。民航局效率要提高。
@王海林Linfanr:事實告訴你,有些手機的飛行模式只是關閉了數據通話,但是整個通信基帶還是在工作的。並不是飛行模式,手機通信基帶就不工作了。
2、滴滴最新一輪融資後,管理層股份已經稀釋到8.40%!
據財新周刊消息,中國U步並入滴滴,後者老股東股份勢必被稀釋,根據滴滴最新一輪融資情況,管理層股份已經稀釋到8.40%,員工持股10%,騰訊和阿里分別持股11.4%和9.5%,余下股東無一持股比例超過5%!
@隔壁村的王麻子:情懷退出,韭菜接盤
@分解:我窺見了背後資本的意圖
3、庫克任CEO五年:領導蘋果是一個孤獨的工作
據網易科技消息,蘋果公司首席執行官蒂姆·庫克 (Tim Cook)日前接受《華盛頓郵報》專訪,就iPhone、人工智能、隱私、民權、中國市場、納稅、史蒂夫·喬布斯 (Steve Jobs)以及失誤等問題進行了闡述。
談及現在行業熱度下降,庫克表示,“性能優勢在未來會更加顯著,我們從來以質取勝,而非靠數量”;回顧過去,庫克坦言,“地圖業務問題是我犯過的錯誤,還有一開始在零售上面用過錯誤的人(指原Dixons CEO約翰·布勞伊特)”,“CEO是一種孤獨的工作,會存在一些盲點,希望有最聰明的人在身旁,也希望有人能推動我,從而取得最好的發揮”。
@Miyavirolling:這就是本質的區別啊 老喬把這個當成使命和快樂 庫克把這個當成孤獨的窮心竭力
@家徒肆璧:內心OS:無敵是多麽寂寞
@LeoChangLeo:還是喜歡幫主那種再一次改變世界的霸氣……
4、網約車新政發布半月 京津多地網約車漲價超2成
據法制晚報消息,新規發布半月有余,各地網約車運營狀況如何?調查發現,近日北京、天津、遼寧、吉林等地均傳出滴滴司機獎勵及補貼減少,且乘客乘車優惠幅度降低的消息。梳理多地媒體曝出的漲價信息後發現,網約車價格上漲幅度普遍在20%—30%之間。
@九零後_曉博:意料之中,優步滴滴合並,現在一家獨大,基本屬於一個壟斷的地位了!!
@孫龍飛820:那是不如坐出租車呢,貴的話網約車就沒啥意義了
@Crown_sir:我還是老老實實坐公交吧
5、美團、餓了麽公開競價排名,無證餐館花226元買進外賣前五名
據新京報消息,打開美團、餓了麽外賣首頁,你以為排名越靠前就是外賣平臺的優質商家,殊不知,有些商家是通過競價排名的方式,直接進入首頁附近推薦商家的靠前名次,爆料稱 無證餐館花226元即可買進外賣前五名。
@Tdrking:你的平臺,競價排名無可厚非,但是無證餐館都可以上,這就是誠信問題
@戀愛的悟空:這個很百度
@chenyouhp:有點名氣的餐飲是不需要競價排名的。小商戶的利潤本來就不高。還要花錢做排名,也是不會願意的。接下來的問題一樣。這個o2o即沒有降低成本,也沒有提高效率。
6、騰訊計劃貸款35億美元以收購Supercell
據網易科技訊消息,美國媒體報道,消息人士透露,騰訊計劃向銀行貸款35億美元,以籌集從軟銀手中收購Supercell多數股權的資金。據悉,騰訊的貸款平均期限為4.3年,利率高出倫敦銀行間拆借利率212個基點。
@艱苦奮鬥:中國的互聯網巨頭現在處於“新經濟”投資需求中啊,年初阿里巴巴就在債權市場獲得40億美元貸款
@附帶:好端端的為啥要向銀行貸款,不是還有其他融資渠道嗎
7、鬥魚確認完成15億C輪融資,騰訊再次領投
據新浪科技消息,直播平臺鬥魚已獲由鳳凰資本、騰訊領投的15億C輪融資。據了解,這是繼今年3月之後騰訊再次領投鬥魚融資。鬥魚今年融資額已超20億元。隨著鬥魚此次融資,直播領域的下一輪競爭或將開始。
@守護袁昆:希望鬥魚可以越走越遠。湖北出幾個真正的互聯網大公司。
@夢回大中原:恭喜鬥魚被騰訊收購更近一步!
@昂科里的微博:要跟熊貓比賽燒錢了
8、美柚完成10億元融資尋求國內上市 曾計劃上半年赴美IPO
據新浪科技消息,8月15日,美柚宣布完成10億元融資,並表示已拆除VIE架構,未來將謀求國內資本市場上市。據知情人士透露,公司原本計劃於今年上半年赴美IPO,但考慮到該公司的業務和用戶都集中在國內,因而放棄赴美IPO。
@坐在墻角啃玉米:沒有赴美是因為用戶在國內?是因為國內股市火爆,中概股在國外不好混吧。
@支持一下劃線:本來用的是美柚,後來發神經就卸了,用大姨嗎,好吧現在我又想換回來
@宋文傑:真的是什麽公司都可以上市
9、央視《對話》:每一個行業都可以被VR顛覆?
8月14日,針對火爆的VR行業,央視《對話》邀請索尼PlayStation中國業務負責人添田武人、HTC Vive 中國區總經理汪叢青,共同探討VR市場的發展未來。
汪從青觀點如下:
A、VR絕不只是遊戲機那麽簡單,每一個有大量級生意的行業,都可以被VR顛覆。
B、現在已經有上萬個開發者,在全世界為VIVE做開發。
C、現在市面上有很多廉價的VR產品……會誤導客戶,因為很多客戶用完以後他就覺得VR就是到了這里,所以說談不上真正體驗過VR。
添田武人觀點如下:
A、VR+遊戲、VR+影視的發展(前景)特別廣。
B、不擔心有人認為索尼PS VR就是遊戲機,因為每家對自己的VR技術應用到哪一個點上,理解都不太一樣。
@master:HTC還是別做手機了,專註VR就行了。
@red:這種技術更應該用在其他地方。
@rain:未來遊戲就是這樣。
10、遭遇北京首撞後,特斯拉中文網站刪除“自動駕駛”字樣
據新浪科技消息,在遭遇中國“首撞”之後,特斯拉已經從其中文網站上刪除了Autopilot和自動駕駛這兩個詞匯,采用自動輔助駕駛的說法。據內部人士透露,特斯拉中國員工接受額外培訓,要求展示Autopilot功能時,必須始終將雙手放在方向盤上。
@微博發現:任何高科技都不是絕對安全
@hal90:比起谷歌的自動駕駛技術的千錘百煉,特斯拉的自動駕駛技術推出得實在草率了點兒
@撒哈拉熊貓:在我國這種路況下,除了自動飛行模式,根本不存在自動駕駛模式
@IT業長工:很多科技應用都是血的代價換來的,為科技的踐行者鼓掌
11、外媒:華為人均收入接近百萬,全球薪酬榜排名第十七!
根據BUSINES報道,全球人均薪酬排行榜前20的公司,絕大多數都是全球知名的公司。比如排名第四的谷歌,第六的亞馬遜,第八的VISA。而其中,華為在榜單中排名第17名,統計的數據是94.5W元!
@分段函數顯示:在中國的企業界,一直都對華為員工到底年收入多少沒個底,現在好了,外媒曝光了
@放貸:科技公司占多數,接觸前沿東西的人要學的太多,不可替代性很強
@恢複:回想起屢傳的華為加班潮,值了
12、中國成功發射世界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墨子號”
據新浪科技消息,2016年8月16日1時40分,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二號丁運載火箭成功將世界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墨子號”發射升空。這將使我國在世界上首次實現衛星和地面之間的量子通信,構建天地一體化量子保密通信與科學實驗體系。
@土豆_將軍:聽到量子,墨子就覺得很牛逼。
@分段函數:稍微緩解了我對信息安全的擔憂,量子科學加油
@酷牛及風馬:以後翻墻更難嘍
13、就為讓你多掏錢:外媒評11大被熱炒過度的技術
據計算機電腦雜誌報道,科技公司都在竭盡全力塑造一種假象,即它們並非真正的科技公司,而只是為消費者提供神奇科技產品以幫助改善生活的“數字工匠”,報道稱“這些技術存在的唯一理由就是為了掏出你口袋中的錢”。上榜的有花哨手機設計,獨家視頻遊戲,高像素攝像頭、智能車載系統、8k電視等。
@恢複:8k像素是4k像素的2倍?4k屏通常指分辨率達到4096x2160,而8k則通常指分辨率達到7680x4320。所以8k屏像素約等於4k屏的4倍!不是2倍!
@附帶:科技是要創新,但脫離實際需求意淫產品是不行的
@九分褲:現在的人們難道只需要底層基礎需求,按這個理論奢侈品公司都倒閉了 [本文作者劉雪兒,i黑馬原創。如需轉載請聯系微信公眾號(ID:iheima)授權,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網約車
庫克
外賣競價
VR
贊(...)
分享到:
港股民226萬 持貨中位數20萬
1 : GS(14)@2015-04-17 14:41:31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0417/news/eb_ebb1.htm\r\n【明報專訊】港交所(0388)公布2014年個人投資調查顯示,估計本港共有226.5萬股民,佔成年人比重36.4%,兩個數據均創下歷史新高。每名股民持有的證券價值中位數為20萬元。市場人士估計,隨近日港股大升,股民人數應會增加。\r\n\r\n這項調查起始於1989年,最新一次於去年11月12日至12月23日期間進行,電話訪問本港2271名18歲以上的人士,對上一次調查是2011年。結果顯示約226.5萬港人過去12個月內曾投資或持有證券,佔比為36.4%,比2011年調查時的35.8%高。受訪時仍然持有證券的人數同樣創下歷史新高,為214.7萬人。\r\n\r\n不過,投資衍生產品的人數則有所減少,從2011年的12.2萬人減少至10萬人,所佔的成年人口比例由2%減至1.6%。另一個值得注意的趨勢是,有30.5%股民投資ETF,比2011年的20.9%大幅提升。\r\n\r\n有73%的股民是網上證券交易者,較2011年的69%為高;衍生產品投資者中,有84%是使用網上交易,較2011年的67%為高。銀行依然是最主要的證券交易渠道,不過比重有所下跌。只透過銀行進行交易的證券投資者由74%下調至71%,而只透過經紀行進行交易的由18%增至20%。\r\n\r\n股民漸趨使用網上交易證券\r\n\r\n調查期間,典型的香港個人證券投資者是47歲,受過大專或以上教育、個人每月收入約2.25萬元、家庭每月收入約4.5萬的人士。典型的香港個人衍生產品投資者是42歲、受過大專或以上教育、個人每月收入約3.5萬元、家庭每月收入約7.5萬的人士。\r\n\r\n所有證券投資者所持證券價值的中位數為20萬元,所持有的上市公司股份數目中位數為4隻。 \r\n\r\n所有證券投資者在12個月內的證券交易宗數的中位數為6宗;34%的投資者交易數目超過10次,較2011年的38%為低。在2007年恒指達32,000點時,43%的投資者交易次數超過10次,隨後幾年逐漸回落。 2 : GS(14)@2015-04-17 14:42:06http://www.hkex.com.hk/chi/newsc ... 5/1504162news_c.htm
參與香港交易所證券市場的本地個人投資者人數持續高企
根據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香港交易所)的《個人投資者調查2014》,參與香港證券市場的本地個人投資者人數及其佔成年人口的百分比均持續高企。該項調查亦發現,年內個人投資者在香港證券市場的交易金額,以每宗交易計及年內交易總額計均較2011年普遍上升。
該項調查於2014年11月12日至12月23日期間1進行,調查發現約225萬香港成年人為證券投資者2,佔香港成年人口的36.2%,高於上一次調查的35.7%;而香港成年人口中有36.4%為個人投資者(指參與香港交易所旗下證券及/或衍生產品(即期貨及期權)市場的人士)。調查結果亦顯示,個人投資者透過網上媒體進行證券交易的比例持續攀升,以及銀行依然是最主要的證券交易渠道。
這次調查的主要結果包括:
(1)
香港成年人口中有36.2%(或2,253,000人)是證券投資者(指在受訪時持有或在受訪前12個月內曾買賣證券的人士),較2011年的35.7%為高。
(2)
香港成年人口中有34.5%(或2,147,000人)是證券持有人(即在受訪時持有證券的人士)。所有證券投資者(包括非證券持有人)所持證券價值的中位數為200,000元。所有證券投資者(包括非股份持有人)所持有的上市公司股份數目的中位數為4隻,而所持股份價值的中位數為150,000元。
(3)
證券投資者中,有30.5%投資交易所買賣基金,較2011年的20.9%大幅增加;有9.1%投資權證3及4.5%投資牛熊證,而約有10%投資權證及/或牛熊證。4
(4)
香港成年人口中約有2%(或100,000人)是衍生產品投資者5。
(5)
證券投資者中,有80%是證券交易者(即在受訪前12個月內曾買賣證券的人士)。
(6)
證券交易者中,有73%是網上證券交易者(即在上述12個月期間曾透過網上媒體買賣證券的人士),較2011年的69%為高;衍生產品投資者中,有84%是網上衍生產品交易者(即在上述12個月期間曾透過網上媒體買賣衍生產品的人士),較2011年的67%為高。
(7)
證券交易者中,只透過銀行進行交易的約佔71%(較2011年的74%為低),而只透過經紀行進行交易的佔20%(較2011年的18%為高)。衍生產品交易者中,只透過經紀行進行交易的約佔70%(較2011年的59%為高),而只透過銀行進行交易的佔28%(較2011年的34%為低)。
調查期間,典型的香港個人證券投資者是47歲,受過大專或以上教育、個人每月收入約22,500元、家庭每月收入約45,000元的人士。典型的香港個人衍生產品投資者是42歲、受過大專或以上教育、個人每月收入約35,000元、家庭每月收入約75,000元的人士。
按中位數計,證券投資者於2014年的交易次數與2011年相若,但每宗交易的成交金額則高於2011年。所有證券投資者(包括並無交易的證券投資者)在上述12個月期間內的證券交易宗數的中位數為6宗(與2011年相同);證券交易者的平均每宗證券交易金額的中位數為50,000元,較2011年的40,000元為多。每名證券交易者在相關的12個月內的引申證券交易總額的中位數為500,000元6,較2011年的400,000元為高。
按中位數計,衍生產品投資者於2014年的交易次數較2011年為少,但每宗的交易量則相若 ─ 在上述12個月期間內的衍生產品交易宗數的中位數為6宗,較2011年的12宗少(請參閱表2附註),而平均每宗衍生產品交易的合約張數的中位數為2張,與2011年相同。儘管如此,每名衍生產品投資者在相關的12個月內的引申總合約張數的中位數為48張(2011年則為40張)6。
與非網上證券交易者比較,網上證券交易者多為較年輕、具較高學歷、較高職位以及個人及家庭月入較高的人士;他們的證券交易次數亦多會較頻密,並主要透過銀行進行交易。
主要透過經紀行進行交易的證券交易者的交易次數較那些主要透過銀行進行交易的頻密 ─ 前者的證券交易宗數的中位數為16宗對比後者的10宗。對比後者,前者多為較年長的人士,持有的證券投資組合價值較大。
就調查所問及對香港股票市場各方面的觀感,證券投資者普遍持正面看法(在7分制的評分準則上(1為非常不同意,7為非常同意),各項目所得的平均分為4分以上),正面觀感較2011年強烈。衍生產品投資者亦普遍對香港交易所旗下衍生產品市場各方面持正面看法(所有項目所得的平均分為4分以上)。當被問及「香港交易所以公眾利益為優先考慮」這方面時,個人投資者的看法亦屬正面(平均分為4.80分)。
《個人投資者調查》自1989年起一直定期進行,2014年的調查以電話訪問了共2,271人。
《個人投資者調查2014》報告全文與主要結果的英文版,以及以往的調查報告已登載香港交易所網站。
隨附部分調查結果的統計圖表。
--------------------------------------------------------------------------------
1
為方便查考,新聞稿中的文字及圖表均以「2014年12月」或「2014年」顯示。
2
有關「證券投資者」、「證券」及其他主要名詞的定義,請參閱本新聞稿第三頁的註釋。
3
權證包括股本權證及衍生權證。
4
「投資」是指在受訪時持有或在受訪前12個月內曾買賣該種類的證券。
5
「衍生產品」是指於香港交易所旗下衍生產品市場買賣的期貨或期權。由於調查樣本中的衍生產品
投資者人數少,有關衍生產品投資者的統計數字會有較大誤差。
6
詳細的計算方法請參閱調查報告。
註:
詞彙:
1.
證券:在香港交易所旗下證券市場上市或交易的產品 ─ 包括股份、權證、交易所買賣基金、牛熊證、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及其他證券。
2.
證券持有人:在受訪時持有「證券」的人士。
3.
所持證券:在受訪時所持有香港交易所旗下證券市場的任何產品。
4.
證券投資者:在受訪時持有或在受訪前12個月內曾買賣於香港交易所旗下證券市場上市或交易的證券的人士。
5.
股份持有人:在受訪時持有於香港交易所上市或交易的股本證券(即上市公司股份)的人士。
6.
所持上市公司股份:在受訪時所持有於香港交易所上市或交易的上市公司股份。
7.
證券交易者︰在受訪前12個月內曾買賣於香港交易所旗下證券市場上市或交易的證券的人士。
8.
衍生產品投資者:在受訪時持有或在受訪前12個月內曾買賣香港交易所旗下衍生產品市場期貨或期權的人士。
由於調查中受訪的衍生產品投資者人數少,凡有關衍生產品投資者的調查結果會存在較大誤差。所以,詮釋有關此投資者類別的調查結果時必須倍加謹慎。
調查中問及個人投資者對香港交易所旗下證券及衍生產品市場若干方面的觀感,其中包括一些很大程度上不在香港交易所職責範圍內的事情,例如對經紀的監管及內幕交易的監管等。
「股票市場」及「證券市場」均指在香港交易所的全資附屬公司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旗下買賣股票、債券、基金、權證、牛熊證及其他產品的市場。
圖1. 證券持有人及證券投資者趨勢
圖2. 衍生產品投資者趨勢
註:
由於調查樣本中的衍生產品投資者人數少,有關衍生產品投資者的統計數字會有較大誤差。
表1. 證券投資者所持證券價值及交易模式
所有證券投資者
2011年
2014年
所持證券價值的中位數(港元)*
130,000
200,000
所持上市公司股份數目的中位數*
4
4
所持上市公司股份價值的中位數*
100,000
150,000
證券交易者 ── 受訪前12個月的交易
2011年
2014年
證券交易宗數的中位數*
包括零交易
6
6
不包括零交易
10
10
平均每宗證券交易金額的中位數(港元)*
40,000
50,000
引申證券交易總額的中位數(港元)*
400,000
500,000
*
不包括邊遠值。
表2. 衍生產品交易者的交易模式
受訪前12個月內的交易
2011年
2014年
衍生產品交易宗數的中位數*
12
6
平均每宗衍生產品交易合約張數的中位數*
2
2
引申衍生產品交易總合約張數的中位數*,^
40
48
*
不包括邊遠值。
^
以中位數與2011年比較,2014年每名投資者的交易次數較少而平均每宗交易合約張數相若,但其年度引申總合約張數卻高於2011年,這是由於衍生產品投資者的交易行為不是正態分布,當屬交易次數低但每宗交易量大的投資者佔樣本中較大的比例時,這種情況就可能會出現。
表3. 證券交易者的證券交易渠道*
2011年
2014年
主要透過銀行
77.2%
74.9%
– 只透過銀行
74.0%
71.2%
– 通常透過銀行
3.2%
3.7%
主要透過經紀行
22.4%
23.7%
– 只透過經紀行
17.9%
19.7%
– 通常透過經紀行
4.6%
4.0%
使用銀行及經紀行的程度相同
0.4%
1.4%
*
銀行及經紀行均向個人投資者提供證券交易服務。然而,銀行並非香港交易所旗下證券市場的交易所參與者,他們須將投資者的買賣盤轉至經紀行執行,而接受買賣盤的經紀可能但未必與該銀行有關係。
註:
由於四捨五入之誤差,百分比的總和未必相等於小計或100%。
表4. 衍生產品交易者的衍生產品交易渠道*
2011年
2014年
主要透過銀行
35.6%
28.4%
– 只透過銀行
33.7%
28.4%
– 通常透過銀行
1.8%
…
主要透過經紀行
64.4%
71.6%
– 只透過經紀行
58.7%
69.8%
– 通常透過經紀行
5.7%
1.8%
「…」:
無
*
銀行雖無直接向個人投資者提供衍生產品交易服務,但會透過網站或查詢提供轉介服務,將投資者轉介予其公司集團旗下的經紀行。在調查中,回答本身是透過銀行買賣衍生產品的投資者包括使用上述轉介服務的投資者,以及透過與相關銀行附有同一銀行集團商標的經紀行進行交易的投資者。
註:
由於四捨五入之誤差,百分比的總和未必相等於小計或100%。
表5. 證券交易者按交易渠道劃分的交易模式(2014年)
受訪前12個月內的交易
主要透過銀行
主要透過經紀行
證券交易宗數的中位數*
10
16
平均每宗證券交易金額的中位數(港元)*
50,000
50,000
引申證券交易總額的中位數(港元)*
400,000
1,000,000
佔所有股票交易者證券交易總額的百分比
62%
36%
*
不包括邊遠值。
表6. 衍生產品交易者按交易渠道劃分的交易模式(2014年)
受訪前12個月內的交易
主要透過銀行
主要透過經紀行
衍生產品交易宗數的中位數*
4
10
平均每宗衍生產品交易合約張數的中位數*
4
2
引申衍生產品交易總合約張數的中位數*
12
80
*
不包括邊遠值。
圖 3. 網上交易者佔比趨勢 (2002 - 2014)
圖 4. 證券投資者對香港股票市場的觀感 (2014)
註:
(1)
問卷調查中採用7分制評分準則,1分為「非常不同意」,7分為「非常同意」。將調查結果分為「同意」(5-7分)、「一般」(4分)及「不同意」(1-3分)只為方便比較。
(2)
由於四捨五入之誤差,百分比的總和未必相等於100%
圖 5. 衍生產品投資者對香港交易所衍生產品市場的觀感 (2014)
註:
(1)
問卷調查中採用7分制評分準則,1分為「非常不同意」,7分為「非常同意」。將調查結果分為「同意」(5-7分)、「一般」(4分)及「不同意」(1-3分)只為方便比較。
(2)
樣本中的衍生產品投資者的人數少,因此百分比分布只具指示性作用。
(3)
由於四捨五入之誤差,百分比的總和未必相等於100%。
圖6. 個人投資者對香港交易所的觀感 (2014)
註:
(1)
問卷調查中採用7分制評分準則,1分為「非常不同意」,7分為「非常同意」。將調查結果分為「同意」(5-7分)、「一般」(4分)及「不同意」(1-3分)只為方便比較。
(2)
樣本中的衍生產品投資者的人數少,因此百分比分布只具指示性作用。
(3)
由於四捨五入之誤差,百分比的總和未必相等於100%。 3 : GS(14)@2015-04-17 14:42:38info
http://www.hkex.com.hk/eng/stat/research/research.htm
戴爾5,226億收購 破美科企紀錄
1 : GS(14)@2015-10-14 02:49:53【本報綜合報道】美國個人電腦生產商戴爾牽頭的財團,將斥資670億美元(5,226億港元),收購數據儲存設備製造商EMC,將成美國歷來最大宗科企收購,消息刺激EMC股價曾彈3.2%。分析指,收購將有助戴爾在數據儲存服務市場擴張版圖,配合數碼年代的業務發展。根據協議,戴爾夥拍私募基金Silver Lake,以現金加股份形式以每股作價33.15美元進行收購,當中24.05美元是現金,其餘則以特別股份支付,收購價較EMC上周收市溢價19%。EMC董事局已通過上述合併方案,將建議股東接納,而交易完成後,戴爾創辦人米高戴爾將擔任新公司的行政總裁和主席。彭博資料顯示,EMC去年在數據儲存市場的市佔率達21%,較戴爾公司高出一倍。
觀望銀行業績 美股窄幅上落
另外,全球最大啤酒商百威英博三度被拒後,昨日提出以每股43.5英鎊洽購同業SABMiller,較上次出價的42.15英鎊高出約3.2%,涉資674億英鎊。市場觀望銀行股本周公佈業績,股市昨日窄幅上落,道指早段曾升25點,報17110點。開市後25分鐘(本港昨晚9時55分),道指倒跌1點,報17082點,納指跌3點,報4827點;標普500指數跌2點,報2413點。聯儲局副主席費希爾周日於秘魯出席國基會及世界銀行年會時表示以以美國當前經濟狀況,儲局年底仍可能加息,但儲局會審慎行事,會密切注視美國新增職位減少及國際市場形勢發展。美元持續偏軟。歐元昨曾升至1.3399美元的近四周高位,澳元抽上73.77美仙;現貨金一度漲11.66美元(0.8%)報每盎斯1,168.94美元,同創七周新高。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51013/19330894
新地西貢地申建226伙住宅
1 : GS(14)@2016-08-07 02:12:13【本報訊】發展商增土儲行動積極,本地龍頭發展商新地(016)最近向城規會申請,就西貢泥涌一幅緊貼同系發展的帝琴灣凱弦居東北面地皮,申建226伙住宅。資料顯示,新地相關人士早於2002年獲城規會許可興建國際學校,但過程中一直未能與辦學者合作,令地盤一直荒廢「曬太陽」,及後於2013年向該會提出作洋房發展,計劃興建29座洋房。然而,申請人現向城規會提出作分層住宅發展,計劃興建7幢中低密度住宅,住宅樓面約16萬方呎,提供226個單位,平均每伙面積逾700方呎,另設會所。另外,新地聯同恒地(012)及新世界(017)等財團,早前申請放寬東涌達東路和美東街商業地的發展密度,略增約20間酒店房,至昨日共收到19份申述,其中17份支持,有支持者認為申請可有助東涌區物業市場價格增值。沙田九肚麗坪路住宅用地昨日開始招標,9月9日截標。地盤面積近6.8萬方呎,指定作私人住宅用途,以最高3.6倍地積比計算,可建總樓面為24.4萬方呎。理想城市集團企業估值部主管張聖典表示,觀乎賣地條款所列條件,造價相對保守,對該住宅用地估值為13.4億元,平均每方呎樓面地價為5,500元。張聖典解釋,根據賣地章程規定,發展商需負責為項目北方一幅較地皮面積略小的斜坡進行岩土勘察及日後一切維修保養,另外又要為此斜坡毗鄰的一幅少於20萬平方呎的天然山坡進行岩土勘察、一次性的維修工程及有關之保養,加上要鋪設一段貫穿項目的行人通道及負責地下水管改道工程,並為項目進行渠務、排污和噪音的環境評估,相信將影響發展商出價進取度。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0806/19725092
MONTARA瑧樺齊加推 共涉226伙
1 : GS(14)@2019-04-29 18:02:39https://www.mpfinance.com/fin/da ... 5870&issue=20190429
【明報專訊】樓市暢旺,多個發展商乘勢加推單位吸客,收票理想的會德豐(0020)將軍澳日出康城MONTARA,昨天以折實平均實呎14,451元加推124伙,另新世界(0017)、恒地(0012)合作的何文田窩打老道全新盤瑧樺,昨日亦以折實平均實呎約2.47萬元加推102伙。
MONTARA兩日收4500票超額17倍
剛過去周末一手市場錄得282宗成交,主要受惠於億京旗下大埔白石角海日灣II首輪開售。會德豐將軍澳日出康城MONTARA最新以折實平均實呎14,451元加推124伙,較上周開價、首批124伙折實平均實呎13,990元高3.3%。新加推124伙定價由711.6萬元至1452.6萬元,實呎由16,687元至21,608元,以最高21.5%直減折扣計,折實價約558.7萬元至1140.3萬元,折實實呎約13,099元至16,963元。是次售價最平單位為2A座12樓D室,實用363方呎,一房間隔,定價711.6萬元,折實價約558.7萬元,折實實呎15,391元。
周末一手沽282伙
項目兩日截至昨晚9時累收4500票,以已開價248伙計,超額逾17倍,創該集團項目周末登記量新高記錄。發展商指撇除景觀、樓層等因素,第2張價單單位實際加幅約1%。價單顯示,剛加推的2A座9樓E室,實用561方呎,定價959.2萬元,實呎17,098元,對比上一張價單、同座高一層同室,面積相同,定價952.9萬元,實呎16,986元,樓下單位呎價高約0.6%。
瑧樺昨加推的102伙定價由597萬元至1707.3萬元,實呎由26,384元至32,458元,維持即供最高16%折扣,折實價由約501.4萬元至1434.1萬元,折實實呎由約22,159元至27,264元,整批折實平均實呎24,787元。是次定價最平單位為3樓B3室,實用204方呎,屬開放式間隔,定價597萬元,實呎29,265元,折實價約501.4萬元,折實實呎24,578元。
發展商表示,與首張價單相比,2號價單平均呎價較首批貴近2%,而新加推102伙中、折實價600萬元以下單位有56伙。項目截至昨晚暫累收逾1000票,以已開價190伙計,超額逾4倍,預料有機會短期再度加推。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