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匯控被罰令股價低迷 止凡

來源: http://cpleung826.blogspot.hk/2015/03/blog-post_19.html

常常話投資時對數字的掌握不用太精準,但也要有個譜,有個感覺,尤其在重要事件發生成為城中熱話之時,不時都會對實況有所扭曲。投資者應該拿出數據大約了解情況,不要人雲亦雲,又不要盲目地使出「在別人恐懼時貪婪」。止凡有見匯控近日股價低迷,罰款等問題嚷出不少流言蜚語,今天不如自己看看資料,分析一下其盈利能力。


盈利(美元):
2014年137億;
2013年162億;
2012年140億;
2011年168億;
2010年132億。

股東權益(美元):
2014年1904億;
2013年1819億;
2012年1752億;
2011年1587億;
2010年1477億。

派息(美元):
2014年0.5;
2013年0.49;
2012年0.45;
2011年0.41;
2010年0.36。

以上是匯控近幾年的業績數據,由於匯控的生意模式早已經成熟到不得了,所以超級簡單地只看看其盈利、股東權益及派息。從盈利看,過去5年以來,稅後盈利都是150億美元上下的數字,有時多有時少,沒有明顯增長的勢頭,尤其近三兩年更是倒退。

倒退的原因可以歸咎於罰款問題,沒有嚴謹地找資料,只隨手上網找找舊聞,發現匯控在2013年被罰19億美元,2014年有報導話洗黑錢事件又可能再被罰20億美元,而撥備年份及金額可能與實際罰款不一。有投資銀行更大膽假設,未來兩年可能每年再被罰款30億美元。投資者對這個數字掌握了,大約會知道罰款是什麼一回事,相對150億左右的盈利,這些罰款絕不算便宜,但也不是窮途末路吧。

正因為這些罰款事件,盈利在這幾年都沒多大增長,反而股東權益就逐年上升,「份子」少了而「份母」大了,形成股東回報率,或算成是盈利能力,每年下降。相對內銀的盈利能力及股東回報,匯控的確遠遠被比下去,只不過匯控跟內銀是在完全不同的金融世界下行事,所面對的風險也不一樣。

匯控的盈利被罰款壓著,但見管理層特意輕輕地增加派息,因此股價越是低迷,股息率就一直上升著,今天近6厘了,匯控有這個息率,情況不常見。除了股息率,市帳率也相對地低,多年來平均1.5元才能買到1元的匯控資產,今天不用9毛買到1元的匯控資產。

不知道大家有否留意,新聞也好,大行報告也好,總會喜歡在自己的預設立場之下,故意強化對自己立場有利的理據,淡化對自己立場不利的理據。好像匯控,不喜歡它的,一定會強調它的罰款連連,好像個無底洞,公司亦失去昔日光輝,低股價、高股息亦是「糖衣毒藥」。喜歡它的,一定會強調它的市帳率很低,低股價及高股息是史無前例,國際大銀行如此大減價之類,認為罰款亦是一次性而已。

以上一些都是超級簡單地看,大家會發現評價一間公司,正反都有理據,但有時分析可以持平一點,不用預設立場地唱衰或唱好。不妨把數據都列出來看看,高股息但沒增長,便宜但常被罰,是好是壞,自己衡量一下,不能決定的話,大可以選別的公司行動吧。

記得曾經寫過一篇文章《渣打出事後還值多少? 》估計渣打出事後的價值,按這個文章內的方法也可以估計一下匯控值多少的,有興趣的blog友不妨試試看,有了自己心中的價值,就能判斷股票股價是高是低。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7499

4月份造船業景氣月報:民船繼續低迷,盈利面改善仍需等待

來源: http://www.gelonghui.com/portal.php?mod=view&aid=2134

本帖最後由 jiaweny 於 2015-4-20 17:29 編輯

4月份造船業景氣月報:民船繼續低迷,盈利面改善仍需等待
作者:李曉光,仇之煜
本期投資提示:
2015年3月全球新接訂單繼續下滑。2015年3月份全球新接訂單為425萬DWT,仍保持下滑態勢,同比降幅達66%,環比下降17%。今年1-3月全球新接訂單合計為1660萬DWT,與2014年同期相比下降幅度較大,降幅達67%。

集裝箱船新接訂單同比有所回升。3月集裝箱船新接訂單為14.6萬TEU,同比上升59%;散貨船和油輪的新接訂單較弱,分別為29萬DWT和189.5萬DWT,與去年同期相比分別下降96%和48%。

2015年全年新接訂單預計為8000萬DWT。3月份全球新接訂單為425萬DWT,同比和環比分別下降66%和17%。我們認為2015年航運市場仍處於觸底階段,全年新接訂單預計在8000萬DWT左右。

散貨船和油輪新船造價指數同比繼續下滑。3月份散貨船、油輪和集裝箱船新船造價指數分別為127點、161點和81點,分別同比下滑5%、1%和0%,環比分別下降0.1%、0%和0%,基本持平。

巴拿馬新船造價繼續回落。3月VLCC、阿芙拉和好望角新船造價分別為9650萬、5350萬和5200萬美元,與上月持平;巴拿馬新船造價為2775萬美元,與上月相比下降25萬美元。

船企盈利面改善仍需等待。3月新船造價除巴拿馬有所回落外,其他船型新船造價與上月持平,總體來看船舶造價仍在歷史低位。按現在的船價測算,在一段時間內船廠毛利率仍然偏低。

三大造船國新接訂單同比繼續回落。3月我國船舶新接訂單為73萬DWT,環比和同比分別下降59.8%和88.4%。韓國本月新接訂單為245萬DWT,環比和同比分別下降10%和16.4%。日本本月新接訂單為96萬DWT,環比上升56.8%,同比下降53.5%。

三大造船國手持訂單同比略有下滑。3月底中、韓、日手持訂單分別為1.45億DWT、0.81億DWT和0.60億DWT,較去年同期相比略有下滑,降幅分別為9%、9%和4%。

三大造船國3月交付量同比有所回落。2015年3月全球新船交付521萬DWT,同比幅較大達43%。中、韓、日三大造船國本月新船交付量分別為136萬、109萬和215萬DWT,同比分別下降62.8%、55.9%和18%。

投資評級。目前航運仍處於吸收過剩產能階段,受此影響造船行業民船複蘇仍需要時間。從投資機會的把握來看,受白名單影響,民船新接訂單集中度將進一步提升。我們看好南北船資產整合,仍建議投資者關註廣船國際、中國重工、中國船舶。

1. 全球新接訂單繼續下滑

2015年3月全球新接訂單繼續下滑。2015年3月份全球新接訂單為425萬DWT,仍保持下滑態勢,同比降幅達66%,環比下降17%。今年1-3月全球新接訂單合計為1660萬DWT,與2014年同期相比下降幅度較大,降幅達67%。

集裝箱船新接訂單同比有所回升。3月集裝箱船新接訂單為14.6萬TEU,同比上升59%;散貨船和油輪的新接訂單較弱,分別為29萬DWT和189.5萬DWT,與去年同期相比分別下降96%和48%。

2015年全年新接訂單預計為8000萬DWT。3月份全球新接訂單為425萬DWT,同比和環比分別下降66%和17%。我們認為2015年航運市場仍處於觸底階段,全年新接訂單預計在8000萬DWT左右。

2.集裝箱船造價指數同比繼續上升
散貨船和油輪新船造價指數同比繼續下滑。3月份散貨船、油輪和集裝箱船新船造價指數分別為127點、161點和81點,分別同比下滑5%、1%和0%,環比分別下降0.1%、0%和0%,基本持平。
巴拿馬新船造價繼續回落。3月VLCC、阿芙拉和好望角新船造價分別為9650萬、5350萬和5200萬美元,與上月持平;巴拿馬新船造價為2775萬美元,與上月相比下降25萬美元。
船企盈利面改善仍需等待。3月新船造價除巴拿馬有所回落外,其他船型新船造價與上月持平,總體來看船舶造價仍在歷史低位。按現在的船價測算,在一段時間內船廠毛利率仍然偏低。

3.三大造船國新接訂單同比繼續回落
三大造船國新接訂單同比繼續回落。3月我國船舶新接訂單為73萬DWT,環比和同比分別下降59.8%和88.4%。韓國本月新接訂單為245萬DWT,環比和同比分別下降10%和16.4%。日本本月新接訂單為96萬DWT,環比上升56.8%,同比下降53.5%。

三大造船國手持訂單同比略有下滑。3月底中、韓、日手持訂單分別為1.45億DWT、0.81億DWT和0.60億DWT,較去年同期相比略有下滑,降幅分別為9%、9%和4%。

三大造船國3月交付量同比有所回落。2015年3月全球新船交付521萬DWT,同比降幅較大達43%。中、韓、日三大造船國本月新船交付量分別為136萬、109萬和215萬DWT,同比分別下降62.8%、55.9%和18%。





來源:申萬宏源研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0846

經濟通脹延續低迷,不想QE就得降息

來源: http://www.gelonghui.com/portal.php?mod=view&aid=2457

經濟通脹延續低迷,不想QE就得降息
作者:姜超、顧瀟嘯


上周公布的4月外貿數據依然不佳,進出口負增意味著內外需均延續低迷。而4月CPI僅為1.5%,PPI仍在-4.6%低位,通縮風險並未消除。貨幣政策報告顯示1季度金融機構一般貸款利率高達6.78%,考慮到GDP平減指數轉負,當前實際貸款利率已高於GDP增速,實際利率高企成央行心頭大患。央行稱無需使用QE,意味著或需加大降息降準等傳統貨幣政策力度,而貸存比考核的取消也有助於疏通貨幣傳導,降低信貸利率。

內外需皆萎靡,物價短期仍低。4月出口同比下滑6.4%,進口同比大降16.2%,反映內外需皆萎靡。美國1季度GDP僅增0.2%,疊加歐元區短期改善但依然疲弱,全球經濟基本面弱勢決定外需持續不足。而4月雖然國際大宗商品價格短期反彈,但內需低迷的現狀拖累進口一蹶不振,原油、鐵礦石等進口增速繼續下降。4月CPI、PPI分別在1.5%、-4.6%低位,預測5月CPI小降至1.3%,PPI小升至-4.4%,通縮風險並未消除。

流動性極大寬松。央行貨幣政策報告公布新口徑下3月末金融機構超儲率為2.3%,按照可比口徑超儲率約為2.6%,加上4月準備金率大幅下調,估算4月超儲率或創出4%的7年新高,流動性極大充裕。上周貨幣利率R007降至2.4%左右,R001降至1.5%左右,接近過去4年的最低點,未來貨幣利率或已步入2%時代,流動性極大寬松。

若不想QE,需加碼降息:央行1季度貨幣政策報告公布1季度金融機構一般貸款利率為6.78%,貸款利率降幅小於基準利率下調幅度,稱1季度國債利率有所上升,源於地方債供給升溫和商業銀行負債成本提升。物價或長期低位運行,擔憂實際利率上升。央行稱無須以量化寬松的方式大幅擴張流動性水平,意味著在傳統降息降準等政策方面或需進一步加大力度。

全面創新改革試驗。習近平在中央深改領導小組第十二次會議上強調,共同把全面深化改革這篇大文章做好,部分區域系統推進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傳財政部正在準備第二輪的債務置換,即資產證券化(ABS),目前正與全國人大預工委協商,此前債務置換只是化解存量債務的第一步。銀監會主席表示,存貸比今後將由監管指標變為參考指標,有助於減少銀行高息攬存的行為,增加銀行信貸供給能力從而助於降息信貸利率。

美國就業保持穩定4月美國新增非農就業人口為22.3萬人,小幅不及預期的22.8萬人,不過新增就業人口重回20萬人上方暗示勞動力市場重回正軌,而失業率走低至5.4%,創7年新低。薪資增長表現依舊低迷,增幅0.1%,不及預期的0.2%。到了對通脹有合理信心且勞動力市場繼續改善時,美聯儲才會選擇加息。

一、對短期經濟的分析:

外需萎靡內需不佳:①4月出口同比下滑6.4%,反映外需依然萎靡,其中僅對美出口增速轉正,對歐、日、香港、東盟口延續負增,美國1季度GDP僅增0.2%,4月PMI創新低,疊加歐元區短期改善但依然疲弱,全球經濟基本面弱勢決定外需持續不足。②4月進口同比大降16.2%,跌幅擴大,雖然國際大宗商品價格短期反彈,但內需低迷的現狀拖累進口一蹶不振。具體來看,4月原油進口量同比降至8.7%,進口金額同比降幅擴大。而鐵礦石進口同比轉負,房地產市場難見明顯起色,疊加融資貿易需求低迷,銅進口保持在低位。③4月下遊地產銷量增速上升而汽車銷量增速下降,中上遊發電、粗鋼等產量增速依然為負,整體經濟未見明顯好轉。

二、對短期通脹的分析:

物價依舊低迷:①4月CPI仍在1.5%低位,其中食品和非食品價格均保持穩定。②5月以來豬價繼續反彈,但菜價仍在回落,食品價格整體仍降,我們預測5月CPI食品價格環降0.3%,5月CPI小降至1.3%。③4月PPI環降0.3%,源於石油加工和煤炭采選價格降幅擴大,4月PPI同比降幅仍在4.6%低位。④5月以來煤價、鋼價持續下跌,但油價持續上漲,預測5月PPI環漲0.2%,5月PPI同比有望小升至-4.4%。⑤1季度貨幣政策報告中指出全球經濟增速放緩,以美元計價的大宗商品價格或低位盤整,總體看物價保持低位運行的概率較大,而4月物價整體仍低,通縮風險並未消除。

三、對短期流動性的分析

流動性極大寬松:①上周央行公開市場操作繼續暫停,但流動性仍在改善,貨幣利率R007降至2.4%左右,R001降至1.5%左右,接近過去4年的最低點。②央行貨幣政策報告公布新口徑下3月末金融機構超儲率為2.3%,按照可比口徑超儲率約為2.6%,加上4月準備金率大幅下調,估算4月超儲率或創出4%的7年新高,流動性極大充裕。③5月8日證監會審核通過5月第一批20家新股,募資總額約105億,而4月份兩次IPO凍資規模均超30000億,4月第二批IPO網下中簽率降至0.1%,打新收益率顯著下降,對流動性的影響也大幅下降。④泰勒規則下與當前經濟通脹增速匹配的R007應在2.5%以下,未來貨幣利率或已步入2%時代,流動性極大寬松。

四、對貨幣政策的分析

若不想QE,需加碼降息:①央行1季度貨幣政策報告公布1季度金融機構貸款利率為6.56%,其中一般貸款利率為6.78%,利率降幅小於基準利率下調幅度,當前貸款利率仍遠高於GDP名義增速,利率仍需繼續下調。②央行稱1季度國債利率有所上升,源於地方債供給升溫和商業銀行負債成本提升。③稱物價保持低位運行的概率較大,若物價持續走低將影響市場預期推高實際利率,而4月物價數據低迷,通縮風險未消,意味著未來仍有必要再次降息。④央行稱無須以量化寬松的方式大幅擴張流動性水平,目前各類貨幣政策工具都有較大的空間,意味著在傳統降息降準等政策方面或需進一步加大力度。

五、對政府政策的分析:

全面創新改革試驗,鼓勵股票債券發行:①習近平在中央深改領導小組第十二次會議上強調,把握改革大局自覺服從服務改革大局,共同把全面深化改革這篇大文章做好,部分區域系統推進全面創新改革試驗。②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推進國際產能和裝備制造合作,試點對購買商業健康保險給予個人所得稅優惠,鼓勵企業和金融機構通過發行股票債券等籌資。③傳財政部正在準備第二輪的債務置換,就是進行資產證券化即ABS,目前正與全國人大預工委協商,此前債務置換只是化解存量債務的第一步。④銀監會主席表示,存貸比今後將由監管指標變為參考指標,有助於減少銀行高息攬存的行為,增加銀行信貸供給能力從而助於降息信貸利率。

六、對海外經濟的分析:

美國就業保持平穩,油價上漲沖擊債市:①4月美國新增非農就業人口為22.3萬人,小幅不及預期的22.8萬人,不過新增就業人口重回20萬人上方暗示勞動力市場重回正軌,而失業率走低至5.4%,創7年新低。薪資增長表現依舊低迷,增幅0.1%,不及預期的0.2%。到了對通脹有合理信心且勞動力市場繼續改善時,美聯儲才會選擇加息。②上周,美國、德國和日本十年期國債收益率均大幅上升20bp以上,而驅動因素之一就是油價上漲。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已經突破68美元/桶,油價的上漲鼓勵了長期通脹預期的上揚。油價自1月跌至每桶近45美元的谷底以來,迄今已累計上漲逾50%,加速了全球債券市場的拋售。③英國首相卡梅倫帶領保守黨贏得英國大選,其獲勝對英國央行加息決策本身並沒有直接影響,但根據其政策主張,緊縮性財政政策可能會推遲英國央行未來加息的日程。④歐元區4月制造業PMI仍在擴張區間,較3月略有下滑,其中德國和法國的制造業PMI均創兩個月新低,複蘇之路不平坦。不過上周歐盟上調歐元區GDP增速預期,歐元貶值和歐央行QE效果或將表現在實體經濟中,將15年歐元區19國GDP整體增長由2月預期的1.3%上調至1.5%。(海通宏觀)


格隆匯聲明:本文為格隆轉載文章,不代表格隆匯觀點。格隆匯作為免費、開放、共享的海外投資研究交流平臺,並未持有任何關聯公司股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3995

中國經濟持續低迷 投資滑坡寬松藥不能停

來源: http://www.gelonghui.com/portal.php?mod=view&aid=2513

中國經濟持續低迷 投資滑坡寬松藥不能停
作者:祁月

中國多數關鍵經濟指標不及預期,顯示經濟持續低迷。分析人士認為,中國政府推出更多刺激政策的這味藥不能停。

今日公布的數據顯示,中國工業增加值、固定資產投資、社會零售等數據均不及預期,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速更是放緩至至少2009年以來的最低水平。

經濟數據多數不及預期

中國4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9%,不及預期的增長6%。

固定資產投資這一中國經濟的關鍵驅動力在前四個月僅增長12%,為2000年12月以來的最慢增速。政府部門和私營部門的固定資產投資開支增速雙雙放緩。新開工項目支出整體增長陷入停滯。

同時,前4月的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速僅為6.0%,至少為2009年以來最低水平。

全國零售銷售4月份增速放緩至10%,略低於預期。民生證券宏觀研究部認為,一方面因前期經濟下行、流動性收縮,居民收入增速乏力將後周期影響消費。 另一方面也因“三公”消費和反腐對消費負面沖擊也還未結束。

曾經是中國經濟主力的進出口也表現不佳。上周公布的數據顯示,中國出口增速在四月份同比下滑6.4%,為2009年以來最差同期表現。進口更是下跌16.2%,為連續第四個月以兩位數速度下滑。

盡管四月份商品房銷售面積為15個月以來首次回歸正增長,但民生宏觀認為,考慮到剛需和改善型需求雙放緩,銷售難見真正拐點,銷售若不帶動庫存有效其化,未來房地產投資增速還將下行。

中國一季度經濟僅增長7%,為六年來最糟糕表現。國家統計局周二表示,中國經濟增速在4月份處於“合理區間”,但政府仍需要努力保持經濟穩步增長。

寬松藥不能停,大佬們怎麽說

匯豐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屈宏斌認為,中國經濟數據令人失望。

固定資產投資累計增長12.0%,為歷史低點。房地產,制造業投資全面放緩。基建投資增速亦較上月明顯下滑。受益於電力部門的小幅回升,工業生產較上月輕微改善,然仍低於一季度均值。數據顯示經濟下行壓力加劇,亟待寬松。

實際上,中國政府已經推出了很多刺激措施。最新一次刺激是央行在10日宣布降息,這是六個月以來的第三次連續降息。但浦發銀行金融市場部高級分析師曹陽認為,

隨著工業領域的通縮風險增加,PPI跌幅擴大、實際利率依然處於高位,信貸條件偏緊制約企業投資意願。盡管央行在5月下調利率25個基點,但由於需求不足和產能過剩預計制造業投資很難有所改觀。

光大宏觀也表示,前期寬松政策的效果有限:

寬松的政策開始對實體經濟起效,但程度非常有限。未來政策寬松程度還將進一步加大。我們繼續預期未來會有降息降準等寬松政策出臺。

民生宏觀認為,政府穩增長的壓力越來越大:

展望未來,因外需羸弱、房地產下行和制造業產能過剩拖累,經濟內生下行壓力巨大,除了基建,找不到新的經濟增長點。

未來經濟還有下行壓力,高度依賴基建托底。首先,盡管貨幣寬松,但貨幣政策機制傳導不暢,實際利率依然高企;其次,盡管支持下地產政策頻出,房地產銷售也似有回暖,但可持續性尚待觀察,高企的待售和在建面積意味著房企短期內還將繼續去庫存,投資反彈至少也得在今年四季度。再次,過去房地產和基建繁榮留存的過剩的重工業產能將長期面臨去化壓力,進而制約資本開支。最後,制約出口的實際有效匯率攀升、勞動力成本上升以及全球貿易再平衡等內外部因素短期不會有改變。

經濟內生下行壓力大,預計未來政府會加大穩增長的力度。在財政和土地出讓收入雙放緩,PPP短期難堪大任的壓力下,貨幣會寬松積極配合公共部門需求的再擴張,降準、降息還會出現。

曹陽表示,央行年內仍將降息、降準:

結合4月疲弱的貿易數據,經濟下行風險正在增加,二季度GDP增速將低於7%預計央行會維持更加寬松的貨幣政策基調,我們維持年內還會降息25個基點,降準100個基點以上的看法。(華爾街見聞)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4889

5月經濟數據預測及分析:經濟低迷,穩增長需要再加把力

來源: http://www.gelonghui.com/portal.php?mod=view&aid=2758

5月經濟數據預測及分析:經濟低迷,穩增長需要再加把力
作者:李慧勇 牟冰旋



結論或者投資建議:

經濟仍然低迷,穩增長需要再加把力。5月工業恢複力度弱,仍未形成明顯的行業改善。預計工業增加值同比增加6.0%,略高於上月;1-5月固定資產投資累計增速12.0%,地產投資仍是投資增長的拖累;外需繼續疲弱,預計出口同比減少0.8%,進口下跌15.4%。通脹維持低位。預計5月CPI同比上漲1.3%,PPI同比下降4.5%。經濟形勢嚴峻,多項政策和調整密集出臺,主要集中在三大領域,一是保融資,確保積極的財政政策發力,體現在暫緩稅收清理和積極支持融資平臺公司在建項目,二是推創新和走出去,培育經濟新增長點,體現在中國制造2025戰略和推進國際產能合作,三是防風險,守住不發生系統性區域性金融風險底線。我們認為,中央高度重視目前經濟的嚴峻形勢,宏觀調控更加適時、有力度、靈活和創新。後面財政政策將真正的積極發力,投資包括基建和新興產業的工程項目,稅改重點是營改增、擴大增值稅抵扣範圍(不動產及租金)、消費稅、資源稅、個人所得稅等等;實體經濟流動性緊,虛擬經濟流動性寬松的矛盾亟待化解,貨幣政策重點關註國家如何疏通貨幣政策向實體經濟的傳導渠道,此前我們提示的手段主要有投聯貸,PSL,再貸款,關註是否有其他政策和工具的可能。預計在一系列政策托底的累積效應下,未來兩個季度經濟有望企穩回升。


預計5月CPI同比增加1.3%,PPI同比下降4.5%,CPI低於上月,PPI略有改善。CPI可能低於上月,首先與基數效應有一定關系。其次,消費者價格方面,從農業部批發價格和統計局50城市農副產品均價來看,5月份蔬菜、水果和蛋類價格均有所回落,尤其是受到氣溫回暖的影響,蔬菜價格持續回落,環比上月大幅下降約10個百分點。豬肉價格本月持續反彈,主要是供給端偏緊帶動,再加上南方地區降雨造成生豬收購受阻,豬價仍將上漲。5月份22省市生豬均價環比上漲7.7%,同比增加12.9%。4月份能繁母豬存欄環比下降1.7%,同比下降14.9%,同比已經連續十九個月下降,仍維持較大跌幅。在生豬供給下降的沖擊下,豬肉價格反彈的力度可能會持續增強。同時還需註意的是,目前豬價漲而飼料價格回落,截至5月22日,豬糧比上漲至5.88%,有利於養殖戶走出虧損困境和行業的恢複。預計4月份食品價格環比回落0.95%。非食品價格方面,受國際原油價格反彈影響,本月上調一次成品油價;畢業租房季將帶動房租價格環比小幅增長,五一小長假將擡升旅遊價格,預計非食品價格環比增加0.12%。

綜合我們跟蹤的高頻數據,5月生產資料價格環比整體仍在回落,其中鋼鐵、農副、有色、能源和化工板塊價格下跌較明顯,南華工業品指數持續回落;而CRB指數同比下跌25.3%,較4月份跌幅收窄2.9個百分點,因此預計5月份PPI同比下降4.5%,較4月份略有改善。5月上旬,隨著美元指數的持續回落,大宗商品價格大多反彈,例如根據統計局公布的9大類50種重要生產資料市場價格,與4月下旬相比,21種產品價格上漲,20種下降,9種持平;而自中旬開始,受美元指數底部反彈和原油價格回落影響,多數大宗商品價格開始回落,50種重要生產資料與5月上旬相比,11種產品價格上漲,30種下降,9種持平,價格下跌的產品數量明顯增多。生產資料價格下行的風險加大,生產資料價格仍不容樂觀。




工業有所恢複,預計工業增加值同比增加6.0%,高於上月。整體來看,工業恢複的力度並不強,還並未形成明顯的行業改善。電廠煤耗方面,5月六大電廠日均耗煤量約為60.54萬噸,維持在60萬噸以上水平,同比下降1.1%,較4月份跌幅縮窄8.2個百分點,表明5月份發電量增速可能繼續好轉;六大電廠庫存約1147.7萬噸,已降至近16個月最低,再加上主要煤企取消優惠政策,夏季用電高峰拉動電煤需求,電廠補庫存意願加重。


從中遊鋼鐵和水泥行業來看,鋼鐵生產有所放緩,但仍位於較高水平,鋼企庫存及社會庫存去化速度均有所減緩;水泥行業表現依舊疲軟。中鋼協最新數據顯示,5月上旬重點鋼企日均產量176.82萬噸,環比4月下旬下降1.22%,同比減少3.1%;重點鋼材企業庫存止跌回升,旬度環比上漲6.1%至1587.25萬噸,旬度同比上漲11.0%;據蘭格鋼鐵網統計,截至5月22日,全國29個重點城市鋼材社會庫存量為1145.69萬噸,比前一周減少7.0萬噸,下降0.6%,下降速度放緩1.6個百分點。

水泥行業依舊表現疲軟,5月底全國水泥價格下跌的區域主要是太原、長春、南京和成都等地,不同地區下調10-40元/噸;沒有上漲區域。截至5月22日,全國水泥庫容比74.4%,較上周上升0.4%。


5月匯豐PMI初值為49.1,較4月終值48.9略有回升,但所有分項指數均下滑至50榮枯線以下,其中生產指數初值48.4,比4月終值大幅下跌1.6個點,生產活動有所放緩。


預計1-5月固定資產投資累計增速12.0%,房地產投資仍是投資的拖累。制造業投資增速仍將保持低位,基建投資受制於地方財政資金困境,預計增速不會有明顯改善。5月份發改委集中3天批複4500億基建項目,鐵公基仍是保增長的核心藥方。並且,發改委新一批“工程包”項目擬向國務院申報,不僅涉及基建,也將涉及新興產業。

地產投資增速預計繼續回落,目前仍處於消耗過去幾年的庫存階段,房地產新開工仍將滯後於銷售顯著改善之後。商品房銷售市場出現的回暖跡象,主要體現了近期出臺的多項房地產新政對改善性需求的拉動作用在逐步顯現,一線城市和一些二線城市樓市回升明顯,但三四線城市供給壓力大,目前仍在去庫存過程。對於近期出現的深圳房價大漲,主要是政策放開之後的改善性需求爆發,再加上深圳本身是人口凈流入城市,新地有限而新增住房需求大,導致供求關系緊張長期存在。對於下半年房地產市場可能出現的變化,一個是地產投資增速持續下滑的背景下,為房地產市場松綁的政策仍有可能推出,這將於地產銷售市場會是絕對的利好,另一個是,在股市牛的推動下,流動性充裕條件下可能會刺激住房改善性需求,推升一部分房價。

預計5月份消費零售總額增速為10.0%,與上月持平。五一促銷可能會拉動消費零售增速回升,並且受地產銷售回暖提振,房地產類消費也可能會有所提速,而另一方面物價漲幅回落也將拖累消費零售增速的回升。根據市場調研情況,5月車市整體銷售情況不及預期,整體來看,內需疲軟仍將制約消費增速的提升。

內需偏弱,外需明顯下滑,預計出口同比減少0.8%。5月份匯豐PMI新訂單指數微升,新出口訂單大幅走弱,新訂單和新出口訂單環比變化分別為0.7和-3.5,同比變化分別為-0.7和-2.1,均偏弱勢。自去年四季度以來,外需訂單伴隨海外主要經濟體尤其是美國經濟複蘇的放緩處於明顯的下行趨勢之中;內需短期雖呈現好轉跡象,但結合中觀數據來看,下遊需求仍偏弱,整體需求增長不明顯。




(來自申宏宏觀)
格隆匯聲明: 本文為格隆匯轉載文章,不代表格隆匯觀點。格隆匯作為免費、開放、共享的16億中國人海外投資研究交流平臺,並未持有任何公司股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7579

基建及机械制造业:全年将持续低迷,但“一路一带”带来希望

http://gelonghui.com/#/articleDetail/13866


作者:焦一丁


行业观点:


1)转型PPP模式导致上半年新签合同下降,但经济下行压力有助基建行业下半年提速:政府虽然极力推进PPP模式在基建项目融资中的占比,但由于相关法律条款的制定较为落后,导致2015年上半年的招标情况并不理想,但下半年随着达到GDP目标的压力变大,流动性增大和PPP模式探索上的进展会加速基建项目的落实。我们认为基建行业整体下半年会好于上半年。


2)“一带一路”任重道远,应关注“占比”多于“总量”:亚 投行的成立标志着中国“一带一路”战略成功的迈出了第一步。沿线国家有巨大的基建需求,但同时往往缺乏稳定的政治环境和相应的经济基础,项目落地的速度我 们认为并不乐观。同时由于行业内的龙头公司国内业务数量庞大,海外业务虽然增速远快于国内业务,但对总收入影响有限。因此,我们认为应将注意力放在海外业 务占比高的中小市值公司上。


3)工程机械行业2015年全年将持续低迷:房屋新开工面积持续下滑导致工程机械新增需求停滞,是导致公司上半年业绩惨淡的最主要因素。虽然上半年不乏“一带一路”和“中国制造2025”等重磅催化剂,但我们认为公司业绩在缺少基本面支持的情况下,短期难以改善,与股价的背离将难以持续。


选股建议及投资主题:


1)“一带一路”短期带来的将是现有项目的加速:亚投行成立后,领导人每次出访都能签署一些意向性项目,成为短期股价的催化剂。但意向性协议从签署到项目开工,在到利润贡献,往往需时超过2年以上的时间;而地缘政治的不确定性还有可能使项目无限期推迟。短期对公司的影响更多是来自于现有项目的加速。


股票推荐:中国机械工程(1829HK):海外收入占总收入比重高,海外项目储备丰富,是“一带一路”概念股中最实际的受益者。


2)国内基建仍是拉动GDP的重要力量,寻求有差异化竞争优势的公司:2015年一季度各公司国内新签合同额环比均有所下滑,我们认为主要是由于地方政府资金紧张和当前PPP模式还在摸索阶段导致。随着时间推移,保持GDP增速的压力会加大,基建投资大概率回暖。前期市场对基建投资的关注主要在交通类别的基建股上,预计后期关注度较低的保障房市场有望补涨。


股票推荐:中国建筑国际(3311HK)以保障房业务为主,基本面优于行业平均水平,目前个股涨幅低于前期板块整体涨幅,未来有一定补涨的机会。同时公司在绿色建筑领域发力,提升差异化竞争力,从市场中脱引而出。


3)需谨慎对待工程机械行业面对的风险:借“一带一路”和“中国制造2015”的春风,工程机械行业公司的股价出现了明显的反弹。但根据我们观察到的销售数据,工程机械2015上半年的销售依然惨淡,与下游房地产行业低迷的新开工率相互印证。我们预测工程机械板块2015全年销售难有改善。同时大部分企业还需解决高拨备和应收账款所导致财务费用高企的困局。


中国机械工程(1829HK,买入,目标价:HKD15.25)


公司80%的业务收入来自海外,2014年底已签待审生效合同额为127.9亿美元,相当于公司2015年预计收入的4.4倍。海外业务的高占比和丰富的项目储备将使公司成为“一带一路”最直接的受惠者。


公司由于其富有竞争力的EPC业务模式和成熟的风险管控能力,绝大部分项目为净现金工程,不需要公司垫付款项。这使公司可以在低杠杆的状态下运营,间接节省了公司的财务费用、提升公司应对风险的能力并为未来可能的资金需求提供空间。


公司目前股价对应14.382015年市盈率,2014-17年净利润复合增速为20%,相当于0.7xPEG(行业平均为1xPEG),我们认为公司运营能力已于同业,估值存40%提升空间。公司下半年计划公布的资产注入预计会成为股价提升的强力催化剂。




中国建筑国际(3311HK,买入,目标价:HKD18.61)


公司收益于政府对棚户区改造力度的加大,连续三个月新签合同额同比大幅增长,截止20154月未完成合同额同比增长19%,项目储备足够维持公司业务长期稳定成长。


公司于4月份签订第一份PPP模式项目合同。新PPP模式有助于降低公司自有资金占用规模。在不影响公司土建收入的前提下,提升公司资金的使用效率;同时为运营收益设上下限,提供了运营收益保底,有效平滑收益,降低了运营风险;对公司未来发展有正面拉动效益。


公司基本面优于同业,“深港通”的开通可为公司带来更多关注。按行业上限13倍市盈率算出一年目标价18.62港元,相当于


201613倍市盈率,维持“买入”评级。公司有资产注入的计划,具体细节的公布将成为公司未来股价提升的催化剂。






来源:招商证券香港




格隆汇声明:文章系格隆汇转载文章,代表其特定立场和看法,不代表格隆汇观点。格隆汇作为免费、开放、共享的海外投资研究交流平台,并未持有任何关联公司股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9898

股价长期低迷与高位运行收益率分析 东博老股民

http://xueqiu.com/9528220473/48792825

股价长期低迷与高位运行收益率分析

很多人价值投资者认为,只要市场估值长期保持不变,即股价市盈率稳定在一个区间内不变,其长期投资的收 益率相当于该企业经营业绩的增长率。其实,也不尽然,在存在现金分红再投资的情况下,股价高位运行与长期低迷的收益是存在不同的,长期低迷的收益率高于高 位运行。为了说明这个问题,我在这里向大家模拟计算一下:

附表:长期低迷与高位运行收益率比较

从 上表中我们就可以看见,以招商银行我个人乐观的业绩(年均增长19.11%)预测为例,股价低迷环境下,六年间市值从1万元上涨至4.41万元,累计收益 341%,年均收益28.05%;股价高位运行的六年间市值从1万元上涨至3.12万元,累计收益212%,年均收益20.90%。很显然,股价低迷的投 资收益每年高出7个百分点。要知道,7个百分点的年均复利差异是相当不容易取得的。在这里,得益于股价低迷状态下,现金分红再投资买入股份比较多,所以, 其投资收益率远高于招商的业绩增长率。所以,巴菲特总是说他喜欢股价低迷,就是这个道理。

当然,在这里想说明的仅仅是市场估值长期稳定在一个区间内的收益比较,假如你说可以在上涨以后卖出,下跌以后买进的波段操作就可以提高收益率,那么是另外一回事了。

好了,不多说了,剩下的大家自己去悟一下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9964

海關總署:外需低迷是上半年進出口負增長主因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10587

6月11日,鐵路北侖港站邊,一輛集裝箱卡車駛離寧波港出口貨物查驗區。 (新華社記者 韓傳號/圖)

7月13日,海關總署發布數據顯示,2015年上半年,我國進出口總值11.53萬億元人民幣,比去年同期下降6.9%。其中,出口6.57萬億元,同比增長0.9%;進口4.96萬億元,同比下降15.5%;貿易順差1.61萬億元,擴大1.5倍。

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黃頌平對此指出,外需低迷是影響今年我國對外貿易穩定增長的最主要原因。

6月份,我國進出口總值2.07萬億元,同比下降1.9%。其中,當月出口1.17萬億元,同比增長2.1%;當月進口0.9萬億元,同比下跌6.7%。貿易順差2842億元。

外需低迷是主因

黃頌平表示,今年上半年,我國對外貿易確實遇到了一些困難,影響了進出口的穩定增長。初步分析,主要有這樣幾個因素:

一是外貿需求持續低迷,出口受到抑制。當前,全球經濟仍處於金融危機後的深度調整期,僅維持低速增長,主要經濟體走勢分化,國際貿易增長動力不足,一些國際機構也都下調了世界經濟和國際貿易的預期增速。發達市場中,只有美國經濟增勢相對較好,歐元區和日本經濟較為疲弱,新興市場雖然經濟增速快於發達國家,但受結構性矛盾突出、資金外流等影響,經濟增長也普遍放緩。外需低迷是影響今年我國對外貿易穩定增長的最主要原因。

此外,還存在綜合成本居高不下,出口競爭力削弱;國內經濟下行壓力加大,進口需求不振;大宗商品價格大幅下跌,拉低進口值增速等因素。

預計下半年進出口情況將好轉

黃頌平表示,從今年一、二季度的走勢來看,二季度進口下降13.8%,降幅較一季度收窄了3.5個百分點。二季度出口雖然由一季度增長4.9%轉為下降2.5%,但是二季度各月出口走勢呈現逐月好轉跡象。其中4月、5月出口分別下降6.2%和3.2%,降幅收窄,到6月份已經恢複為2.1%的正增長。

我們初步預測,如果全球沒有重大的政治經濟突發事件,預計下半年,我國對外貿易進出口總體情況較上半年要好。其中,出口情況有所回升,進口方面,國內經濟有望企穩向好。雖然國際大宗商品價格還難有明顯的回升,但考慮到去年下半年大宗商品價格已經顯著下跌,同比來看,今年下半年,進口價格跌幅會有明顯收窄,進口趨好。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3633

股市低迷,創投還有機會嗎?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10/4697941.html

股市低迷,創投還有機會嗎?

第一財經日報 劉佳 2015-10-16 06:00:00

“因為股市低迷,所以我們處在一個非常好的投資時期,機會特別多。當然,機會最多的時候也是競爭最激烈的時候,市場上的錢很多,選擇就變得非常重要。”

熊曉鴿認為,股市不好時可能是做兼並以及和有技術、有特色公司合作的最好時機。

“因為股市低迷,所以我們處在一個非常好的投資時期,機會特別多。當然,機會最多的時候也是競爭最激烈的時候,市場上的錢很多,選擇就變得非常重要。”在網易未來科技峰會上,IDG資本創始合夥人熊曉鴿這樣說。

去年,熊曉鴿曾在飛機上碰到網易的創始人丁磊,二人在從杭州回北京的飛機上一路大談互聯網的技術和未來、應該做什麽事情。“那天我們談得很開心,一直都在談技術。哪些地方很激動的事情,當然他教了我一點:用手機,電話多的話最好都用耳機。”

IDG資本創始合夥人熊曉鴿

熊曉鴿評價:“網易公司的定位,把它定位為‘領先的互聯網技術公司’,其實我覺得這個定位還蠻有意思的,我也在問我們這些互聯網公司,我們過去之所以能夠做出一些成績來,到底是什麽樣的原因?是說我們有技術嗎?好像沒有哪個公司說我們的技術是最領先的,但最後可能是流量、用戶等等,我個人覺得可能是後者,中國人很多,市場大,用戶多。”

對作為投資者的熊曉鴿來講,也是同樣的道理。現在所有互聯網的上市公司,都是得益於中國市場的規模,這是創業者和投資者的幸運。但在今天,這個東西也帶來了一點問題——門檻比較低,都往里面湧,湧來湧去,最後失敗的很多。原因在於無論在投資界還是商場,很難突破“二八定律”,“我一直認為是這樣,換句話說,你投100只基金,可能只有前面20個能夠賺一些錢,後面可能就會失敗,公司也是同樣的。“

那未來應該怎麽做呢?在熊曉鴿看來,機會不僅僅是toC這個領域,更重要的一點是對企業,也就是toB業務。

“我們談到系統,我們的大數據,尤其中國,我們說,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做這個事情,很多中小企業要起來,能夠給這些企業提供什麽樣的服務,我覺得這可能是未來我們這些互聯網公司,尤其是網易要考慮的。”熊曉鴿說。

在他看來,所謂老牌互聯網公司到今天為止也就是十五六年的歷程,它們能夠為後面中小企業的創業公司做一些服務,給它們提供技術,尤其在市場營銷、開發、研發等方面的技術服務,為企業提供一些信息,“我認為這是未來發展的方向”。

而對於中國TMT企業的出海情況,熊曉鴿認為,中國一些技術生產型,像電訊公司,在國外賣得比較多,現在的手機如小米等一些其他品牌的產品也在國外賣,但覺得規模太小,這里面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沒有自己的核心原創技術,另外就是在海外做市場的能力是不是還行,在這一點上有待加強。

他也同時提到,現在的互聯網公司基本都是在海外上市,上市公司的產品不在外面賣,“你的股東、股民都不知道你的產品,很少有人用你的產品,所以你的PE也很難得到很好的體現,因為你的股民都是海外的,但他又不是你的用戶。所以說,更多的產品,擁有自己技術的產品能夠賣到海外市場上去,可能也是未來要做的,當然,這個過程非常之難。”

這個過程中,作為資本有什麽樣的機會?

熊曉鴿認為,股市不好時可能是做兼並以及和有技術、有特色公司合作的最好時機。“另外一點,在這個時候,國外一些公司怎樣能夠跟國內的資本市場結合起來做一些事情,當然我不是說所有公司都從國外下市回到國內上市,但有一些公司回到國內可能是很好的機會。”

而對於怎樣參與到國內現在的熱潮中,他認為,在一些技術領先的領域,靠上市公司自己本身來做比較困難,可以用資本市場做一些新的事情。

但他同時表示,機會最多的時候也是最難的時候。

“現在市場上的錢很多,很多人願意來投資,但無從下手,這時候選擇變得非常多,而選擇變得多後,選得好就會變得很好,選得差就會很差。容易的錢並不是好事情,而是要找到比較好的創業方案,這時候大家心態比較好,反而取得成功的機會更大。”熊曉鴿說。

編輯:一財小編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5007

港股成交為何持續低迷?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10/4701106.html

港股成交為何持續低迷?

一財網 李雋 2015-10-22 21:38:00

過去曾經一段時間A股和港股走勢相關性並非很強,而到今年年底市場也擔憂美國加息影響港股表現,加上香港本地零售市場和旅遊業的低迷,部分商鋪無法續租,使得投資者憂慮相關地產和零售企業業績受影響,也對港股成交造成影響。

盡管外部資金不斷湧入香港,香港金融管理局被迫不斷向市場註資,A股成交也重新活躍,並且一度逼近萬億;不過港股經歷過國慶前後的走強後,近日並未持續強勢,成交更是重返新低,連續多日維持在700億港元以下,港股到底怎麽了?

分析人士認為,過去曾經一段時間A股和港股走勢相關性並非很強,而到今年年底市場也擔憂美國加息影響港股表現,加上香港本地零售市場和旅遊業的低迷,部分商鋪無法續租,使得投資者憂慮相關地產和零售企業業績受影響,也對港股成交造成影響。

投資人士溫天納對《第一財經日報》稱,盡管10月中港股重返23000點高位,但這並非所有投資者都認同,不少投資者依然擔憂未來走勢,當前成交無法配合,很可能港股出現見頂的走勢。匯業證券策略師岑智勇則認為,港股觀望氣氛濃厚,投資者入市意願不強。

第一上海證券首席策略師葉尚誌則稱,在沒有特別利空消息出現之前,估計盤面總體的穩定性可以保存下來,但是在操作上,建議要逐步提高警覺性。在市場現水平和狀態下,有機會出現趁好消息出貨、或者是在消息兌現後回調的走法。投資者要註意操作上的風險,並且可以擬定短期套現的準備。

深圳一位港股私募人士則向本報記者稱,A股和港股走勢本來就未必相關,尤其2015年1到3月份,港股到4月份才開始跟隨A股走強;現在A股重新走強,港股依舊低迷並不奇怪,要港股重新走強估計需要更多的利好政策催化劑;另一方面,香港近日出現部分商鋪無續租,零售業旅遊業不如以前,會使得相關地產和零售企業受到影響。

香港金管局20日傍晚再向市場註資46.5億港元,以平抑港元強勢。由於市場對港元需求上升,近期港元匯價持續觸及7.75強方兌換保證水平。過去半個多月里,香港金管局頻繁在市場賣出港元,買入美元,累計註資規模高達1191億港元。截至上周五,香港銀行體系結余升至近4000億港元。

資金不斷湧入香港,港股卻為何成交低迷?在不少市場人士看來,一方面有港股估值很低的因素,而更重要的方面,則是有內地投資者擔心人民幣未來可能繼續貶值,從而把資金轉移到香港,不見得就是因為看好港股。上述港股私募人士稱,港股成交低迷流動性不佳,某些小市值股票甚至近乎幹涸,滬港通開通後,反而讓香港某些資金投入到流動性更好的A股,而且港股交易成本遠高於A股,這使得港股流動性進一步被抽走。

盡管成交低迷,不過因為估值很低、人民幣回穩等原因,依然有不少機構看好港股未來走勢。

中金公司認為,港股市場上行空間猶存。MSCI中國指數從9月底的低點以來已經反彈超過13%,目前市場投資情緒出現了明顯改善。從歷史經驗來看,香港金管局註資後市場通常會呈現上漲趨勢。H股市場樂觀情緒至少在短期內有望得到延續,從而為市場提供進一步支撐。

編輯:許雲峰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606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