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對MPA考核 中小銀行做“好孩子”不易
“MPA是抑制銀行外延擴張的沖動,推動其重新走內涵發展道路,我覺得對銀行管控和真正增效應該是有利的。”對於一季度末銀行將要迎來的MPA考核,興業銀行行長陶以平對第一財經表示。
第一財經調查發現,大行目前對於MPA考核並沒有太大的壓力,而中小銀行,特別是擴張較快的銀行壓力非常明顯。對於央行的全面MPA考核,銀行亦有應對之道:為達標,短期內采取的措施是收縮表內外資產業務包括信貸和表外理財、委外等,騰挪出表信貸資產。長期來看,銀行則在推進“輕資產、輕資本”轉型。
收縮貸款、出表騰挪
“新MPA將對商業銀行的資產負債和業務模式產生深遠影響。”興業銀行首席分析師魯政委分析,從資產角度講,在給定的規模下,要更加重視提高資產的周轉率,負債方面,在MPA考核的推動下,銀行拼規模的競爭模式會得以緩和,最終將改善負債的可得性。
央行在MPA考核所設定的七大類考核項中,廣義信貸與資本充足率是當前最為主要的指標,一些有壓力的銀行從今年年初開始就在不斷調整,以求做個“好孩子”。
“今年MPA考核力度加大是很明顯的,現在我們都在全面控制貸款,貸款基本上沒有什麽空間了。”一位地方商業銀行信貸部門人士對第一財經表示。另外一家西部地區的城商行人士則告訴第一財經,今年MPA趨嚴,如果說去年核心資產有100億元的投資,今年只有60億元了。
“MPA對銀行的影響,從這個月資金市場的價格波動就能夠看出來,雖然不能說是全面的影響,但是預期還是反映在里面了。”一家股份制銀行資金市場部負責人告訴第一財經。3月20日左右,資金市場再現價格飆升,MPA考核因素被認為是一個重要的影響因素,甚至整個3月份市場都有資金緊張的預期。
“MPA考核對我們影響非常大。”一位股份制銀行信貸部門人士對第一財經“倒苦水”,不能放貸款,但是利潤考核還在,“所以不好幹”。
某西部地區城商行人士也表示,廣義信貸將信貸同業資產和風險資產全口徑納入,對於銀行資產規模來講影響很大。今年完成投放,在風險不增加的情況下,資本充足率會有較大壓力。
銀行理財部門同樣壓力頗大。一家股份制銀行理財部門人士對第一財經表示,一些投資非標、債券的產品到期可能就不再發了,要壓縮這些產品。委外規模受到影響較大,今年到期產品也可能不再發行。
第一財經調查多家銀行發現,一些考核有不達標壓力的銀行幾乎都在壓縮信貸,然而不放信貸銀行利潤將受到沖擊,銀行的應對策略是出表騰挪。
“原有的貸款可以續貸,新的就想辦法出表。”前述股份制銀行信貸部門人士稱,出表的方法包括比如在銀登中心做信貸資產轉讓。
“去年很多銀行就在調整,但如果的確增速降不下來,銀行也只能落入C檔,如果落入C檔的銀行較多,就看央行要怎樣懲罰了。”前述西部地區城商行人士稱,如果在100家銀行中,90家都降不下來,央行也難以每家都嚴厲懲罰。
華創證券銀行分析師告訴第一財經,根據目前已經披露年報的銀行中,僅測算廣義信貸增速和資本充足率已經有城商行不達標可能會被評在C檔,而大部分的銀行還是在B檔,A檔僅一家。該測評並未將包括定價行為、信貸政策執行等主觀評估的指標加入測算。
同業存單潛在風險
央行實施MPA考核也是一個動態完善的過程。例如今年年初,就有消息稱,央行有計劃把同業存單從銀行應付債券口徑劃入同業負債口徑,納入MPA考核。
“目前同業存單還沒調,接下來大家關心的問題,第一個是要不要調進去,第二個調進去還是不是三分之一(單家商業銀行同業融入資金余額不得超過該銀行負債總額的1/3),我覺得這兩個都存在變數。”魯政委認為,同業存單並不是一個“壞東西”,是中小銀行獲取資金的一個渠道。
據魯政委提供的數據,除了國有大行以外的銀行占據了同業存單市場90%的份額,而其中股份制銀行和非股份制銀行各占一半。
另據 Wind 數據,2017 年 2月新發行的同業存單升至人民幣1.97 萬億元,是 2013 年底同業存單市場開放以來的最大單月總額。3月同業存單發行規模和利率也居高不下。
隨著近兩年同業存單的快速發展,其也存在著一些潛在的風險。一些銀行通過大量發行同業存單,資產端期限錯配到同業理財、委外、非標、債券等擴大資產規模,形成傳染性極強並且脆弱的同業資金鏈。
海通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姜超在最新的MPA考核的研究報告中表示,目前市場預期是同業存單納入同業負債監管,並且新老劃斷或者給予一定緩沖期,如果後續按此執行,那麽同業存單發行量將會大幅下降,同業存單—同業理財—委外債券放杠桿鏈條將被摧毀。
融資成本上升之憂
MPA考核之下,銀行表內外資產投放收縮,會不會對實體經濟造成影響,這是當前市場的擔憂之一。
“整體而言,MPA考核會使銀行的資金鏈條受限,部分企業融資成本可能上升,傳導到理財端,理財收益會有上升。”前述股份制銀行理財部門人士稱。前述西部地區銀行人士也表示,隨著銀行信貸的收緊,可以預見企業的融資成本會上升。
姜超也認為,中國經濟主要靠銀行廣義信貸驅動,MPA考核帶來的銀行廣義信貸資產收縮,將影響融資需求增速,最終帶來經濟下行風險。
“影響實體經濟方面確實有這樣的可能性,央行在控制信貸、非標融資的規模,同時債券市場發行也在銳減,融資難度相對去年在擡升,融資成本往上走可能性比較高,但這也是去杠桿的應有之義。” 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銀行研究室主任曾剛表示。
在交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看來,MPA出臺的背景就是廣義信貸增速偏快,其目標是把廣義信貸過快的增速降下來,不是說最終要讓信貸增速降到很低的水平,導致市場的利率快速上升。
魯政委分析稱,對於具體某一家銀行來說,在負債和資產的價格變化面前,其最終的利差變化,關鍵取決於定價策略和久期策略。只要兩者不出現嚴重的基差錯配,對息差的影響就不會很大。如果市場化負債占比較高,只要資產的市場化定價比例也高,就問題不大;在利率上升的過程中,如果資產久期短,就意味著重定價調整會很迅速,息差即便一度收窄,隨後也因為資產定價的重置而很快會恢複。
(實習生郭懷毅對本文亦有貢獻)
不易戰勝莊家
網誌分類:股票經
網誌日期:2017-05-15
上個星期,一位朋友來電,說出他最近炒股的故事,當中的經歷具有啟發性,值得股民反思。
朋友是典型的趨勢投資者(還是投機者?),並不相信價值投資的哲學。他覺得大部分二三線股票的價格都是由莊家操控,只要能夠了解莊家背後的目的(無非是「收集」和「派發」),捕捉莊家的舉動,自然可以搭順風車,從中獲利。
由於朋友沒有基本會計知識,看不懂上市公司的財務報表,也不會去計算股票的內在價值,因此他從不閱讀上市公司的年報,選股意念主要來自財經報章的專欄介紹。
原來他約兩個月前看到多篇報章的財經專欄文章,均在推介通達(698)的股票,說公司是專門製造智能手機外殼,擁有甚麼蘋果概念云云。他簡單地觀察該股票過去的走勢圖表,斷定莊家正在密密收集,股價蓄勢待發,於是便在2.7港元買了不少通達的股票,希望短線投機獲利。
很可惜,人算不如天算,通達的股價不但沒有即時上升,反而浮浮沉沉向下跌到2.5港元的水平。由於朋友持貨不少,賬面的虧損令他感到不安,甚至有點心理壓力,覺得可能是自己看錯了,選錯股,於是決定於2.5港元左右止蝕,全數沽出。誰不知,就是他剛剛沽出了通達的股票後,莊家才開始發力炒上,上個星期最高更炒到3.1港元以上,令朋友覺得十分無癮和氣憤,並指責莊家行為可惡,欺騙了他手上的貨之後才炒高股價,完全不會益街外人或散戶。
朋友越講越心有不甘。我除了安慰他以外,問他以後還會買莊家股嗎?他斬釘截鐵地回答:「當然會再買,莊家股上落快,夠刺激,只需懂得捕捉莊家的意圖,無需複雜的基礎分析和估值運算,很適合我這類短線投機者,最多以後不買像通達這些會『震倉』的莊家股。」
我無言以對……
原來賭王之路不易走
蕭若元講商界十大梟雄,這一次談到何鴻燊,這系列有45條影片,每條片數分鐘,總共差不多六小時,有興趣的blog友不妨慢慢品嚐,我則把印象深刻的分享一下。
何鴻燊是何東後人,感覺他一生要榮華富貴應該問題不大,不過聽完故事後,看來他也不是一帆風順,尤其後來所幹的賭業更是非一般的生意,要壟斷該行業,成為賭王,與一般生意人的歷程實在大不同。
話說何鴻燊聯同一些生意拍檔,把別人經營多年的澳門賭牌弄了過來,對方當然大怒,亦想盡辦法阻止何鴻燊的賭場有機會開幕,於是提出了八大招數。
第一招,以50萬元買殺手殺死何鴻燊。第二招,動員全澳門的酒店不做生意,沒有酒店又怎有客人賭錢。第三招,動員所有船停航,沒有客人可以到澳門賭錢。第四招,保證無人會租出地方予何鴻燊經營賭場,讓賭場建不成。第五招,出錢請乞丐,每天到賭場乞食。第六招,買起及養起所有前荷官,沒有荷官會幫手營運何鴻燊的新賭場。第七招,找人到賭場放炸彈、拋手榴彈。第八招,保證何鴻燊沒有辦法成功與澳門政府簽約,如向葡國總統的親信打小報告。
看起來這八招實在招招陰險毒辣,好明顯不少招數都已經超越了法律的界線,這並不是一般做生意的競爭手段,完全沒有雙贏的考慮。無他的,一旦失去牌照,就沒有生意可言,難怪對方完全不講生意手段,而是採取非常手段。如果一般生意人,面對這些招數,還有能力招架嗎?
何鴻燊選擇逐招解拆,展示了很好的解決問題能力。我聽畢了內容,他大概把問題按性質與嚴重性去分析,再逐一想出對策辦法。
例如暗殺令,是錢的問題,你縣紅50萬元,我就縣紅100萬元,我一死,江湖黑道就會為100萬元自動追殺你。乞丐問題也只是錢的問題,你付錢叫乞丐來,我就付錢叫乞丐走。
恐嚇的就鬥恐嚇,你叫人來放炸彈、拋手榴彈,我也會叫人到你處放炸彈、拋手榴彈。
荷官只是員工培訓問題,合伙人當中有懂賭博的人,新賭場培訓荷官不會有大問題。
有不少招數所需要的勢力不少,證明對方的確找到不少有影響力的人,例如無酒店、無地方、無船航、保證簽不成約等,他就評估如此影響力的人物應該是誰人,富商也好,官員也好,他就親自或請名人好友上門解決。
總之一招一招拆解,本來嚴峻的處境,最後仍是無人可以阻止他的賭場成事,實在精彩。若blog友想聽細節,不妨花點時間收聽影片內容。
不過也聽到不少何鴻燊一些不義的地方,例如騙拍檔「賭牌持牌人條件需要葡籍」,讓合伙人之中只有他有資格成為持牌人,但其實根本沒有這個要求。後來又只有他自己管數,其他合伙人永遠不清楚賭場的帳目,分多分少只有他一人話事。
賭場更有不少額外收入來自收貼士,這個收貼士文化正正令90年代賭業由盛轉衰的其中主因。還有何鴻燊太太們免費向賭客贈送鮮橙汁、龜苓膏等,所有按賭場成本入帳,數十元一杯,數百元一碗,想造什麼帳目都可以。
再加上合伙人中只有他懂葡文,與官交手,所有文件以葡文溝通,慢慢與澳督及葡國政府建立關係,後期其他合伙人似乎都被他「過橋抽板」。
何鴻燊是好是壞也好,始終是一位傳奇人物,如果沒有他,澳門的歷史一定不一樣,一個人的存在能改變一個地方的歷史,很有意思。之前睇完無線電視那套《不懂撒嬌的女人》,當中王浩信經常說一句很棒的對白,提到他的志願「希望世界因為有我而有一點不一樣」,雖然這句對白好像「抄考」當年那齣電影《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但也不要緊吧,總之有意思。
國際銳評:中興與美國終於簽協議了!來之不易,值得各方深思和珍惜
在經歷近兩個月的交涉博弈後,中興事件終於有了最新的結果。
路透社5日援引知情人士報道,中國中興通訊公司已與美國簽署一項原則性協議,將取消美國商務部針對該公司向美國供應商采購零部件的禁令,從而使得該公司恢複業務運營。作為條件,協議里也列出了對中興的處罰措施。
如果路透社報道屬實,中興事件在經過中國政府多輪交涉後,終於接近最後的解決階段。這個結果來之不易,值得各方深思和珍惜。其中,當事方中興公司總算逃過一劫,挽回了生機。當然,從與美方簽署的協議內容來看,巨額罰款,董事會和管理層調整、接受美方的隨時監管……中興所付出的代價可謂相當沈重慘痛。但是,客觀來講,這是一家跨國企業因為違背契約精神而必須買的單,因為對法律法規的輕視而必須承受的後果,值得中國企業乃至所有跨國企業引以為戒。
回過頭來看,從4月美方宣布將對中興執行為期7年的出口禁令,到5月中美北京磋商和華盛頓磋商,再到6月中美北京磋商,中興事件隨之跌宕起伏,背後的博弈交涉更是艱辛複雜、驚心動魄。此次簽署原則性協議,對中美雙方來說都不容易。而這一事件所傳遞的諸多信息,更是發人深省,給人啟示:
首先,中興事件只是一起企業違規的個案,但中國政府出於以民為本的考慮,投入大量資源與美方嚴正交涉,終於換回了中興一條活路。
中興犯錯源於2010年,因為受到商業利益驅使,不惜涉險破壞與美方合作的基本規則,違反美國的法規,受到了商業交易規則與法律法規的懲罰。這一點,在4月16日美方對中興發出禁令的當天,中國商務部就有表態:“中方一貫要求中國企業在海外經營過程中,遵守東道國的法律政策,合法合規開展經營。”
不過,中興企業作為中國最大的通信設備上市公司,其生死存亡,關乎該企業8萬職工、2萬家庭的生計,也關乎產業鏈上下遊上千家企業、數十萬職工的前途命運,可以說關系重大。中國政府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都是為了人民,一家公司決策的錯誤不能累及廣大無辜的員工和家庭,正是基於這點,中國政府投入了大量資源,從北京到華盛頓再到北京,與美方進行了多輪嚴正交涉,終於把中興給救了回來。這也說明:自信強大的政府,是人民最堅實的後盾。
其次,信息技術是全球開放程度最高的產業,產業鏈全球公布。中興與不少美國企業有密切合作,救中興,其實也維護了美國企業的利益。這是特朗普政府決定放過中興的重要考慮。
目前,全世界各國都在發展信息技術,美國在某些領域雖然領先世界,但也不可能獨立完成。據統計,全美有將近13萬個高科技就業崗位,與中興與美企合作有關。如果美國政府對中興的出口管制措施生效,像高通、英特爾等這些中興在美供應商必然會蒙受損失。事實上,在中興通訊恢複營運後,在美主要供應商都歡天喜地,股票6日不同程度上漲,這是市場用數據表態:放生中興,有利於中美企業的合作,也有利於全球信息技術產業鏈的完善和技術的發展,是一個符合各方利益的選擇。
第三,國際型企業就要有國際範兒,不要當“巨嬰”,不要用商業利益來裹挾政府。
上面提到中國政府為了民眾考慮,力挽狂瀾,幫中興從生死線上救了回來,但這並不意味著:中國企業以後出了事都找政府來扛。國際市場做生意,講究的是契約精神與規則法律,而不是政府的行政介入。中國企業這幾年走出國門的越來越多,但出門在外,關鍵要靠自己把國際規則法律吃透弄明白,給自己撐起一把堅實的保護傘。國際企業就要有國際範兒,走出去就不能當“巨嬰”,祖國再強大,自己的事兒還要自己做、自己扛。
第四,中興事件不代表中國企業的整體面貌,但對中國企業是個鏡鑒。中國企業必須進一步警醒到創新的必要性與緊迫性,必須盡快把核心技術這個命門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走出了一條具有本國特色的自主創新道路。在5月28日的兩院院士大會上,習近平主席肯定了這條路的重要性,同時指出“形勢逼人,挑戰逼人,使命逼人”,指出中國“關鍵核心技術受制於人的局面沒有得到根本性改變”,一定要大力發展科學技術,努力成為世界主要科學中心和創新高地。中興事件的發生,相信每個中國企業和每個中國人對此都有了更深刻的認識體會。
“自強為天下健”。這條立足自力更生、同時積極利用國際創新資源的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中國人一定要堅定不移地走下去,集中力量辦大事,盡快突破核心技術受制於人的困境。整體上看,如果說中興事件危中有機的話,這一點,或許是中國從中得到的最大啟示與最大轉機!
營銷成本畸高,香飄飄奶茶扭虧不易丨天天新語
香飄飄奶茶正在承受廣告營銷成本之苦。
近日,香飄飄奶茶公布了有些分裂的半年報,營收雖然實現了55.38%的增幅,而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卻同比下降78.92%,錄得5459萬元虧損。
對於虧損的解釋,香飄飄方面稱是由於二季度行業淡季,因此持續加大了對液體奶茶的品牌廣告費用、渠道推廣費用、銷售人力費用等資源投放,另一方面,成本上升也是虧損的主要原因。自從2017年開始,原材料價格上漲較多,但香飄飄產品價格一直未有調整,導致公司產品毛利率同比去年有較大幅度下降。2017年上半年,公司產品毛利率為33%,今年同期進一步下降為30%。成本的上升對公司利潤的影響重大。

成本上升是全行業共同面對的事情,可以理解,那麽營銷費用這麽高,還讓一個已經發展多年乃至上市的品牌巨虧,這就不大能讓廣大投資人理解了,事實上,近期香飄飄股價的持續下跌也反映了投資者對香飄飄發展狀況的不認可。
財報顯示,香飄飄今年上半年銷售費用增長接近55%,從去年同期的2.05億增加到今年上半年的3.17億,絕對金額增加了1.12億元。銷售費用中,廣告費增長了77%。
淡季需要增加營銷成本可以理解,那麽為何要有如此高的營銷成本呢?不得不說香飄飄目前面臨的困境。
作為固體杯裝奶茶產品的龍頭,香飄飄卻面臨市場發展不均的困境,在消費群體中,熱愛香飄飄的往往是三四線甚至更低線的城市,這些區域往往消費能力相對較弱,商業、物流等不夠發達,而在商業發達的一二線城市,香飄飄奶茶不僅面臨液態瓶裝奶茶的競爭,還面臨一點點等液態即調奶茶店的擠壓。這也是香飄飄產品銷售過度依賴三四線城市的傳統銷售渠道的原因。香飄飄在財報中也坦言:“公司也通過電商實現與消費者的互動銷售,電商模式銷售增長較快,但總體而言,公司通過電商渠道銷售占比仍然較小。”
一般而言,電商渠道銷售成本較低,如果過度依賴廣大的三四線線下渠道,成本無疑要高很多。
翻看香飄飄過去的財報,香飄飄營銷成本一直處於高位,如果在發展初期,為了開拓市場,香飄飄營銷成本高尚能理解,但企業發展多年後還需要維持超高的營銷成本,甚至還在保持高速增長的態勢,那只能說明香飄飄的產品結構出現了問題。
作為香飄飄傳統核心產品固體杯裝奶茶,過度依賴三四線傳統渠道,無法打開一二線城市乃至電商渠道也罷,關鍵是其三四線城市傳統渠道正在面臨被吞噬的風險,這些年,隨著商業環境的變化,三四線消費者消費習慣也正在改變,液態奶茶、現場即調奶茶等產品正在加速渠道下沈,大量奶茶店已經開到了三四線,加上外賣的火爆,大大拓展了奶茶店的銷售半徑,這些因素迫使香飄飄不得不一方面繼續維持高額的營銷成本,大力打廣告;另一方面有需要尋找新的具有較強生命力的新產品,而發力新產品又需要巨額的營銷成本。
正因此,我們看到香飄飄正在一路小跑進入液態奶茶領域。香飄飄最新的財報中表示,“將積極拓展液體奶茶、果汁茶的銷售機會,是公司的基本戰略。在實施的過程中,香飄飄將在下半年的經營中進一步加強對費用、資源投放節奏的管理,註重投入產出的動態平衡,確保年度經營目標的實現”。
液體奶茶、果汁茶儼然成為香飄飄避免產品老化的重要手段,但在這個早已有統一、康師傅等飲料巨頭布局的市場,香飄飄要分一杯羹,要打的廣告可不少,而且營銷收益比基本會在較低水平。
前有液態奶茶巨頭攔路,後有奶茶店圍追堵截,可以預見,接下來“腹背受敵”的香飄飄還需要高營銷費來維持銷售的增長,短期內要想利潤扭虧恐怕有點難。
此內容為第一財經原創。未經第一財經授權,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轉載、摘編、複制或建立鏡像。第一財經將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如需獲得授權請聯系第一財經版權部:
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email protected]
責編:彭海斌
上車毋須急 等跌亦不易 周顯
1 :
GS(14)@2014-10-09 16:31:20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 ... mnist/en30_en30.htm
【明報專訊】在「佔中」如火如荼的時候,我出席了一個講座,有聽眾問我﹕如果明年加息,會不會影響到樓價呢?
我的回答是,這個問題分為兩方面,第一是加息會不會影響到樓價,第二是明年的樓價看升還是看跌,但這兩個是屬不同範疇的問題。
世界上大部分的事情,其形成的因素,都不是單一的,而是由很多因素互動所形成的,而這些因素也在不停地變動,所以,在很多時候,一件事情客觀地發生了,但我們永遠不會知道究竟這件事的真正形成原因。
樓價升跌 難找到真正原因
以樓價為例,影響它的因素有很多,除了利息的高低之外,還有現時的供應量,未來的預期供應量,人口的增加數量,外地人如內地移民的購買力,香港的客觀經濟狀,股市,港元匯價,以及政府的行政措施,銀行的按揭政策等等……以上的影響因素,不會全是利淡,肯定有些是有利因素,有些是不利因素,但這些因素是如何互動的呢?這便影響到樓價最終的升跌了。
所以,如果我們只看單一因素,如利息的上升,當然是會令到樓價下跌,但是,由於樓價的升跌,是由很多因素的互動而成的,所以,如果我們只看加息一項,是不足以評估樓價升跌的。
但如果要我對未來一年的樓價,下一個結論,我會說,不論是升是跌,其升幅和跌幅都不會太過significant,所以,未上車者不必急買樓,但是一心要買樓的,也不要等待樓價下跌,因為這可能是好幾年之後的事。
[周顯 投資二三事]
2 :
ijoe79(20432)@2014-10-09 16:50:47佢噏乜?咁都呃到稿費
的士業界:手機支付不易普及
1 :
GS(14)@2016-03-07 23:07:36【明報專訊】手機支付殺到交通界,但TNG行政總裁江慶恩曾表示,在香港推廣手機支付,最困難是本地市民較難接受新事物。
的士商會:曾引入八達通 租用裝置不划算
的士車行車主協會永遠會長吳坤成表示,在的士引入手機支付的市場空間很大,自然很多人想做。?且,的士引入手機支付對業界及市民都有利,惟對的士個體戶則不太理想,因司機要顧慮相關裝置保安問題及會否妨礙駕駛,而且普遍司機習慣手持現金。而香港的士商會則表示,暫未聽聞與手機支付合作消息,過往曾引入八達通支付,但因要每部的士都要租用八達通讀寫器不划算,最後未能在的士業界普及。
至於Uber香港去年一度涉及法例爭議,故選擇支付方式時特別敏感,目前仍以信用卡支付為主,手機支付或有斟酌之處。然而Uber香港發言人回應稱,本地Uber並無計劃引入手機及現金支付結帳。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60307/news/ec_eca2.htm
【女婿不易】賭王誤為同志
1 :
GS(14)@2016-08-09 07:10:47陳子聰於7個月大移民澳洲,父親用60萬港元在當地購入獨立屋,他自小對物質的概念是:自己賺錢去買。92年他返港做model,憑6呎身高兼41吋胸肌,被封為香港木村拓哉,連梅艷芳都睇中邀拍MV傳緋聞。其後陳子聰跟何超儀相戀,03年在澳洲舉行千萬童話婚禮,爆笑的是陳子聰首次見家長,被賭王誤以為是同志,經時間了解才對他印象改觀。陳子聰婚後曾成立hip hop組合24味,多年前亦跟吳彥祖、尹子維和連凱組成Alive,又拍過多部電影,惟成績平平。而他和超儀主演的電影短片《太太》,曾入圍02年康城影展最佳短片獎,算是代表作。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60808/19726997
廖偉強:費心勞力 代理佣金來之不易
1 :
GS(14)@2016-09-13 00:07:50【明報專訊】上月一手市場表現非常暢旺,成交多達2500宗,是近年少有的盛况;踏入9月份,新盤市場火乘風勢,首個周末即創出單日近1100宗的成交。地產代理久旱逢甘露,一眾營業員紛紛摩拳擦掌,誓要在大旺市中分杯羹,代理行更大幅增加兵力,務求不要錯失這次難得的機會!
涉及大量人力物力時間
行家們為了把握這次黃金機會,均各出奇謀去搶盡市場份額。為了激勵下屬及增加前線的動力,獎金及佣金一再提高。
筆者從事地產代理30年,一直廣結人緣,已累積了一定數量的客人,隨着近期新盤表現火熱,自然有很多新知舊雨探門問路、了解市况。朋友之間,講錢失感情(有些朋友會要求減佣),所以筆者一般都會轉交下屬,等他們自由戀愛(自己議價)。
早前筆者也有一篇文章講述地產代理的工作,並非如一般人想像中容易就可收取豐厚的佣金。代理物業的過程中,其實需要很多工序,牽涉很多的成本,包括人力、物力及時間等,全部都需要投入大量資源,所以有句說話叫做「佣金收之無愧」。
最近,有名朋友看中了一個新盤,找筆者介紹一位同事給他;筆者當然不會怠慢,除了因朋友關係外,更要顯示我們服務的專業,於是筆者慎重吩咐下屬,不容有失。經過同事詳盡的資料介紹,花了大量時間參觀示範單位,最重要是提供了專業的講解及分析,最後那名朋友亦決定入票抽籤,然後向筆者的下屬要求回贈90%的佣金!之後,下屬向筆者匯報過程,筆者的回答是:「友情是我與他之間,生意在你與他之間,不會對我有任何影響,重點是你的看法,是否認為佣金收之無愧」!最後筆者的下屬選擇了放棄這次交易,商場交易是你情我願,這也就是自由市場的競爭及可貴之處。
利嘉閣地產總裁
[廖偉強]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3044&issue=20160912
【分離從來不易】港產導盲犬正式受訓 寄養家庭:好驕傲與她走過童年
1 :
GS(14)@2016-11-17 11:32:40首批港產導盲犬之一的Holly和寄養家庭William(左)及導盲犬中心訓練員Edith(右)。
常說養寵物是一生的承諾;但有種承諾,是明知你很快會離開,仍答應盡心照料,直至離別之時。Holly正是這樣的幸運兒。約一歲半大的她,並非一般拉布拉多女,而是第一批港產導盲犬,「Holly本身是很活潑的女孩,我也是很活潑的男孩,我們一拍即合,所以她來了我的家。」William(葉志豪)輕拍Holly的頭笑說。William為Holly了提供一個寄養家庭。去年,他和太太May得悉香港導盲犬服務中心正為四隻港產導盲幼犬尋找寄養家庭,便提出申請。而挑選他們當Holly寄養家庭的,是導盲犬服務中心的訓練員Edith(李苑甄)。她說:「我覺得他們有熱誠,認同我們的宗旨,很有心學習如何培訓一隻導盲犬,而且時間上完全可以配合我們的訓練。家裏兩個大人,沒有其他寵物和小朋友,可以養狗,各方面條件符合做寄養家庭。」
導盲幼犬在出生八星期後,就會被送往寄養家庭,接受長達一年的社會化訓練,因導盲幼犬在七至八星期大時是黃金學習期,首先要感受人類有多可靠、多愛牠,長大後才會信任人,願意為人服務,「小時候很多東西要學,例如家規、出外規矩、不可亂吠、要在室外指定地方聽指令上廁所等,都是導盲犬要學的東西,而寄養家庭通常都很細心教導這些規矩。」William也說,照顧初生幼犬得花上很多時間和愛心,剛開始時覺得生活轉變很大,「Holly剛來時只有兩個月大,因身體機能未完全成熟,未能控制大小二便,每兩小時就要出門上廁所,出門出得很頻密,連管理員也說:『又是葉生葉太你們啊!』」小小幼犬於學習初期,難免總會鬧出些笑話。William無奈地分享:「Holly小時候長牙,牙會癢,有一次我買了一對新球鞋,放在鞋櫃旁,沒放入鞋櫃,第二朝起床就發現她把鞋咬爛了。你眼望我眼,她也知道自己做錯事。」會生氣也是在所難免,但當他了解到這是幼犬的生理需要時,也就很快消氣了,「既然我們當初願意承擔照顧她的責任,就要接受這些事發生。」神情中盡顯對Holly的愛護。直到今年5月,Holly從寄養家庭學滿師,離開了William一家,到Edith家正式受訓,Edith說:「進一步的就是引導訓練,主要學如何帶路,最初學如何走直路、如何分左右,學會聽簡單指令如走回頭,走路時一些不同帶路技巧都要學會。除帶路外還要認識生活上的目標,如凳、垃圾桶、升降機、門、地鐵站閘機等,牠們都要幫手找到。」面對離別,William雖有不捨,卻以正面的心態面對,「生活上的改變是有一點空虛,心態就是要隨時接受她要離開你,我經常提醒自己,要知道起初申請照顧她的目的是甚麼,是為了幫助一些視障人士可以有一隻導盲犬去使用。」Edith說,很多寄養家庭面對分別時都會傷心哭泣,惟獨接Holly離開時的場面,最令她感動而印象深刻,「因為May和William很正面,不捨得我相信一定有,但他們說由她第一日到家就開始倒數,過一日少一日,這樣才令他們更珍惜每日與她相處的時間。他們更說,如果她畢業,有一日在街上碰見她,會為曾經與她走過童年感到驕傲。」
Edith說Holly比她預期中學習得好,預計今年年底就可以為視障人士服務。共訓練過八隻導盲犬,Edith認為每隻導盲犬都是獨立的小朋友,性格、學習進度不同,教學方法也不同,「我們並非要每一隻狗都變成一模一樣的性格,因為每一個人的性格都不同,如果每隻狗都一模一樣,我沒可能讓所有使用者去選擇。」香港導盲犬服務中心網址:
http://seeingeyedog.org.hk/記者:封愷瑜攝影:徐振國
相隔多月未見,Holly和William玩得不亦樂乎。
不怕上落扶手電梯是導盲幼犬要學習的其中一項目。
Holly見到其他狗狗太興奮,被喝令伏下時露出憂鬱小眼神。
Holly在訪問期間耐心守候在Edith旁。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61117/19836142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