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理念崇高 實行不易

1 : GS(14)@2016-11-21 04:56:50

【明報專訊】無可否認,「拾易紙長」背後的環保理念值得欣賞,該公司去年更在「香港社會企業挑戰賽」中獲得冠軍及「最佳社會使命」獎。然而這盤生意實行起來卻不太容易。

須嚴控物流成本

首先,物流是其中一大成本。若每次回收或交貨的紙皮箱數量不多,就較難符合經濟效益。因此,該公司需要嚴格控制其物流成本,否則難以收支平衡。現時,幾名創辦人想到在各區租用迷你倉作為自取點,以及聘請該區長者當兼職打理自取點,除了減省送貨成本外,亦可降低交易門檻,有利吸引訂購量較小的客戶。

其次,銷售客群亦相對較窄。現時「拾易紙長」是在紙皮箱上貼上該公司的貼紙,以遮蓋原本的品牌名。但大多數企業都視紙皮箱為「免費廣告」,黃恩凱表示,大公司往往會要求,二手紙皮箱上需要出現其公司名,但若要為客戶特製其公司的貼紙,會涉及不少額外成本,相對售價不高的紙皮箱來說,並不划算,故很難合作。因此,「拾易紙長」只能成功吸引到不太注重產品包裝的中小型批發商,或是一些準備搬遷的客戶等。

[社企新天地]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1350&issue=2016112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6455

流通量大 料硬幣不易取締

1 : GS(14)@2017-03-22 00:18:35

【明報專訊】分別在香港和雲南長大的劉港城和榮南,最初是在2013年8月,在上海認識的。那時,劉港城是參加當地的一個實習計劃,而榮南則在那裡參加GMAT考試。碰巧,大家都住在同一家私營學生宿舍。

至於萌生硬幣收集機這個創業念頭,其中一個觸發點是,劉港城住在城大宿舍時,同房的美國同學在離港前,將所有本地硬幣都送給他。劉港城初時估計那批硬幣約值300多元,但實際點算後卻發覺其實值800多元,超出其估計一倍有多。後來,他更發覺,一般人似乎都會低估家中儲存硬幣的價值。

的士報攤死結難解

無疑,硬幣收集機這門生意,在一定時間內都應該有需求。因為本地不少報攤、小食店、食肆、零售店、的士等,為了省下按金、月費和交易費等,仍然不願使用八達通、信用卡、EPS等付款方式。劉港城亦認為,即使一般食肆和零售店將來願意採用電子支付方式,的士和報攤這兩個死結都會較難解決,仍然會持續相當長的時間。根據香港金融管理局2015年報,截至2015年底,政府發行紙幣及硬幣流通金額為111.79億元(不計算銀行發行紙幣)。按金額分類,1毫子、2毫子、5毫子仍然佔1.5%、2.1%、3.5%之多。而1元、2元、5元,更分別佔10.0%、15.2%、19.5%之多。由此看來,除非是政府和銀行主動大規模的回收硬幣,或者發行新紙幣來更換硬幣,否則,若要完全停用硬幣,相信還需要很多年。

劉港城表示,不太擔心因為市民和商戶逐漸轉用電子支付方式,而令該公司漸漸無生意可做的問題。因為那時該公司相信已經在全港設下很多網點,亦在市民中建立了足夠的信任,要轉型亦很容易。「屆時,可以在那部機加入其他用途,例如幫公用事業收費等。」他說。

[新經濟新天地]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3636&issue=2017032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8018

「港男」黃長興嘆樓價瘋狂 換樓不易

1 : GS(14)@2017-06-19 11:34:52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4779&issue=20170619
【明報專訊】近期多項數據皆顯示私宅售價指數持續破頂,透過參選「港男」入行的電視藝人、又是法國餐廳老闆的黃長興,接受本報專訪時直言:「現時新盤每方呎動輒賣3萬元,直情係天價,但都有好多人排隊等候購買,真係幾瘋狂。」他笑言,自己與Neway太子爺、近期涉足地產發展的20 & Co董事薛世恒份屬好友,有意參股成為發展商之一,亦希望可在薛發展的旺角商場LOFT by 20,打造新派法式快餐店。

在法國成長的黃長興於2003年回流香港,之後憑參加港男選舉加入娛樂圈,目前除拍劇外,亦是法國餐廳的老闆。回歸20年來,樓市一直是香港人最關心的話題,這位型男亦不例外,雖然他認為每個人都應擁有自己的物業,但他指香港客觀環境是樓價易升難跌,想上車或換樓都不容易,「(樓價)的確高得不合理,新盤賣3萬元一呎都要排長龍,而且不是你想買就買到。」

呎售3萬也排長龍 亦未必買到

他認為,雖然現時炒樓風氣已比過去大為收歛,但中資機構或內地買家,在香港以高價競投地皮及掃樓,是港樓價被推高的主要原因之一。

黃慶幸自己早於數年前已入市買樓,目前與太太和一對子女,居於紅磡某大型屋苑的實用1400方呎相連單位。不過,他感嘆樓價高企、政府推出多項辣招下,如想為日漸長大的子女,換一間面積更大、附設平台花園的特色戶,亦非易事。

對於他的好友、同場的薛世恒,目前正在旺角打造LOFT by 20商場;黃長興指,他現時在天后開設的餐廳,以法國家庭式及地中海海鮮為主,早前已落實在尖沙嘴金馬倫道開設第2間法國餐廳,料7月中開幕,如可在薛世恒旗下的旺角LOFT by 20落戶,將會打造為法式快餐店。

作為半個生意人,黃認為除樓價持續向上外,商舖租金亦是有增無減;以他位處天后的法國餐廳而言,2010年中承租時,月租近6萬元,之後每隔約2年加租一次,現月租已加至8萬元,即7年累積加幅逾三成,他表示因為有一批熟客支持,所以仍算有錢賺,「做餐廳好困身,亦不知可維持多久,所以無意購買自置舖位,業主(舖租)加幅若不太誇張,自己會接受。」

望進駐薛世恒旺角商場 開法式快餐店

至於薛另一住宅項目,位處青山公路汀九段的桂盧重建項目,黃長興亦指有意入股,薛笑言回應:「如果他入股,將來或者可用成本價,購買其中一幢洋房。」

明報記者 林可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6051

利字當頭:香港CEO真不易當

1 : GS(14)@2017-06-23 02:49:26

Carrie是一家機構中人所共知的「能吏」;有人甚至懷疑,電視劇《不懂撒嬌的女人》裏,宣萱扮演的「Mall姐」,角色的行為和性格,是參考C的作風設計出來。最近C由集團COO被欽點為候任CEO。在外人眼中,由COO到CEO,分別不大吧。之前跟她角逐CEO一職的CFO,也離了職。在過渡時期,有些工作表現不錯的部門主管離了職,現任CEO雖然得到了「黃金握手」,被邀請加入投資者控制的投資基金做榮譽顧問,可是在暗在明,這位即將離任的CEO總是要留下一個爛攤子,要這位候任CEO在未來的日子絕不好過。假如我是這位候任CEO,我會怎樣做呢?最大的stakeholder,一定是有權任免自己的董事局。董事局的要求,基本上一定要完成。事實上,董事局決定換人試試,很大程度上也是因為現任那位口惠而實不至。董事局派了甚麼任務予C,其實也不是秘密。問題是,C怎樣理解她所面對的市場呢?毫無疑問,C很了解機構的運作,她任命的部門主管,除了少數是現任CEO的親信,大多數都是從系統裏晉升。有理由相信,這個排陣,最大的意義還是要在運作上盡量發揮機構的強項。可是,過去幾年這個機構最為人詬病之處,就是不夠貼市,未能明白市場和消費者的轉變。主要部門中,只有一個負責人是從外界引入,而這位主管也讓人有點「過時」的感覺,難免令外界對C的團隊不敢有太大的期望。在這個年頭,有種詭道,叫expectation management。我不知道這個排陣,是否「預期管理」的手段,但殘酷的現實是,在公眾眼中,這家機構長期積弱,展望評級負面。老實講,在面對現實和逆難而上,C是沒有選擇的餘地。或者就是這個原因,她才是董事局的心儀的人選。利世民
http://www.fb.com/leesimon.hk本欄逢周二、四刊出



97年主權移交至今,香港前進還是倒退?「蘋果」與你細數廿載風雨。【回歸二十年】專頁:http://hksar20.appledaily.com.hk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622/2006401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6565

【專題籽】科普不易為 場地難搵老師欠技能

1 : GS(14)@2017-10-09 03:55:04

今年的香港區賽事因場地問題延期,最終在小學禮堂舉行。



【專題籽:一周突襲】香港大學隊科研隊伍不是專業版RoboCup的常客,但這裏也有青少年版本的RoboCup Junior香港區公開賽(下稱HKRBJ)。但要在香港籌辦RoboCup Junior,一點也不簡單。今年的賽事,就因為場地問題要改期,賽期由5月押後至7月。已報名隊伍因時間問題被迫退出。賽事主席陸智聰(Maverick)表示,「不必取消本屆比賽,已經很幸運。」那天借出場地的是一間小學,學校設計不為舉辦大型比賽。現場所見,所有比賽項目都在禮堂內進行。參賽隊伍背靠背,非常擁擠。比賽前一天仍是學校的上課日,要放學後才開始準備。到比賽前一晚11時後,才趕及做比賽埸地,「理想的場地嘛,我想大概要六個禮堂的大小吧。」Maverick苦笑。


享受科研樂趣 結交朋友

這幾年全港吹起STEM風,學校的相關資源多了,但老師帶領學生做機械人仍有難度。Maverick不時與前線老師接觸,發現老師「動手做」的意識不強,「做機械人或任何STEM活動,最重要是解難和創造精神。若老師沒有相關的技能和信念,怎樣帶動學生去做科學研究?」自2005年起,Maverick就向RBJ國際委員會申請,在港舉辦香港區的RBJ,他自己亦多次出席每年一度、於世界各地舉辦的RBJ總決賽(何南金機械人隊正是RBJ總決賽常客),擔任技術委員會成員。多年來見盡香港及各地同學的表現和態度,「印象最深刻是美國和德國隊的小朋友,就算在比賽初段出局,還是會通場跑,四處交朋友,去party似的;香港同學,技術不算頂尖,勝在表現得體,有創意,只是略嫌害羞。其實香港同學大可以放膽交朋友。我常常告訴同學老師,難得到外地比賽,不要只想比賽成績,最重要,是與人聯繫。」又有一次,Maverick曾見過有老師太緊張,反害了同學,「有一支來自中國的小學隊伍面試。機械人設計先進,裝了多達五粒傳感器。這是小學生不能想出的方法。」一問之下,原來是負責老師代學生製作機械人。「教育文化重視輸贏排名,但參加科普比賽,最重要是享受科研樂趣,結交志同道合的朋友。」



2011年土耳其賽事,Maverick(前排左二)負責訓練各地的球證。

今年香港賽事,小學隊伍向評判解釋參賽機械人的運作原理,有紋有路。

採訪:李寶怡攝影:潘志恆部份圖片由受訪者提供編輯:翟純恩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70925/2016200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2342

細奀時代:買樓發達不易重演

1 : GS(14)@2017-12-04 23:47:10

彭博剛剛有篇報道頗為有趣,引述瑞典及美國兩項研究,指出世界上頭1%的超級有錢人,財富越拋越甩,最主要理由是手上股票瘋狂升值。背後理論也很簡單,當人類越嚟越聰明,想出方法善用資源提高生產力,土地的價值便逐漸下降,公司盈利卻上升,於是乎股票的表現便拋離物業。

最有錢1%靠股致富

上述情況和香港人磚頭最保值的信仰背道而馳,也很難怪這裏一味有樓萬事足,單單看幾個比較高調的樓評人,個個億萬身家,相反股評人大部份身家撲朔迷離,申報甚麼都沒有,美其名金融財俊,實質上典型打工仔。少數比較富裕的例外,也可能是靠物業致富。要做超級有錢人,並非揸股票這麼簡單,而是重注揸啱股票。那萬人景仰的1%,絕對是一仗功成萬骨枯,經歷殘酷淘汰賽之後的倖存者,更多人揸錯股票滿盤皆落索,生活潦倒,只不過無人報道而已。香港此路不通,是因為有能力帶動股東發大達的公司太少。磚頭至上,反過來形成一個惡性循環,正如網上一篇潮文所講,香港社會正如一舖玩咗幾個鐘的大富翁一樣,既得利益者霸佔大部份土地資源。由於收租太過癮,根本對於提升生產力不感興趣。而新一代交租已經十分壓逼,加上被植入有樓萬事足的腐敗思想,既勞累亦無視野,便長期受困。於是不論有資源無資源,香港人都欠缺動力去擺脫資源限制,反而是追逐資源。營商文化如此,股票的表現反映社會現實,自然升幅有限,形成港股之中所謂啱的股票,加埋未必有十隻。要成功,理應模仿有錢人的行為,研究股票一定比研究樓盤重要,香港太少好公司,就應該向世界各地尋找。可是一般香港人的回應方法,卻是到世界各地置業,在香港不能複製上一代的成功方程式,就想在日本泰國台灣再來一次。己所不欲,照樣施於人,還好意思口口聲聲要聲討地產霸權。在知識型經濟之中,資源的重要性只會日益下降,是不會一下子沒有價值,卻只會有中庸的回報表現。這盤大富翁表面是死局,但透過生意或者股票,其實存在生路,只不過是一般人睇唔到,兼且這條路徑的確超級危險而已。阿飛本欄逢周二刊出



來源: https://hk.finance.appledaily.co ... e/20171128/2022823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4759

尺度拿捏不易 惡搞視頻或有法律風險

1 : GS(14)@2017-12-18 03:31:46

【明報專訊】「潮人小羅」等內地惡搞型網紅認為,他們的發展限制,主要有幾方面。第一,是監管過嚴,視頻中稍為出現一些敏感字眼,就有可能被視頻平台下架;第二,平台過於分散,每次發布視頻需要在多個平台同時上傳;第三,創新不足,相似的內容愈來愈多。

有內地律師表示,惡搞視頻的尺度需小心拿捏,不然可能會涉及3個層次的法律風險。第一是民事侵權,主要是肖像權和隱私利益。從肖像權角度,如果打了馬賽克,是不侵肖像權的;隱私利益的關鍵,是別人是否可以認出事主。換言之,即使打了馬賽克,但還是可以認出片中人,則也算侵犯隱私利益。第二是擾亂治安管理秩序,如果拍攝視頻過程中有恐嚇,或者短時間限制別人人身自由,而被惡搞者報警,依照治安管理處罰法,就可能受到警告或罰款的行政處罰。第三,是可能觸犯刑法,也是最嚴重的,如果惡搞太驚嚇,被整蠱者反應較大,或者身體或心理質素不好,例如有心臟病,或者跳車逃走等,造成重傷或死亡,整蠱者可能會構成過失致人重傷,甚至過失致人死亡罪。

[行銷攻略]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4136&issue=2017121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5295

湯文亮:從耀母揚威到慈父不易為

1 : GS(14)@2018-03-19 04:26:03

【明報專訊】在兩三年前,當地產商開售新樓盤的時候,有不少母親帶同兒子去買樓,如果有機會的話,母親是會對記者說買樓的錢全部由她們支付,兒子當然表示非常多謝母親,當時我說那些正在買樓的母子是「耀母揚威」,其實形容得不是十分恰當,應該叫「我母唯揚」,當時有一個非常奇怪的現象,就是不見那些父親出現,彷彿兒子不是他們的。

這個情况到了最近出現改變,在新樓盤的發售現場,已經不大見到有人耀母揚威,取而代之的是父親陪同兒子去買樓,不過,與兒子一起去買樓的父親沒有母親當時買樓那麼意氣風發,從父親們言談之中,可以深深感受到現在做父親的確不容易,做慈父更難,因為傳媒將那些替兒子買樓的父親歸納為慈父,但是記者們可能不知道,做父親的可能要出盡九牛二虎之力才可以幫助兒子上車,之後還要準備將退休年齡延長3至5年,在買樓之後,兒子生生性性還好,否則隨時會出現買一失二,父親連自己的自住單位也會失去。

千祈不要以為父親替兒子買樓之後會得到感恩,社會上早已接受這是做父親的責任,叫「父幹」,兒子說感恩是獎賞。不過,有一些兒子不但不會感恩,還可能對父親說,他買入的單位不及其他同輩朋友,而且當中有一些父親還會替兒子全數支付,言下之意是他們的父親未有盡力做好父親的責任,那些盡了力幫助兒子上車的父親又有何話說。由此可見,慈父的確不易為。

「父幹」變成責任

有人或者不明白,當日耀母揚威的時候,氣氛是相當歡樂,沒有慈母不易為的感覺,原因是母親是動用她們的私己錢幫助兒子上車,沒有影響她們的生活質素,更不會對財政構成壓力,所以,氣氛是歡樂的,但現在的父幹是責任,如果不能完成這個責任,就不配被稱為慈父,由此可見,現在做父親的壓力有多大。

紀惠集團行政總裁

[湯文亮 敢說亮話]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5929&issue=2018031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978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