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麻煩大了】挖了133年的煤, 它再也挖不動了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16616

雖然只有100美元,外加兩頭騾子和一輛馬車,但當24歲的弗朗西斯·皮博迪決心以自己的名字在芝加哥開辦一間煤炭公司時,無疑,他挑中了一個“不朽的年份”。

這是1883年。這一年在同一座城市,以整開間大玻璃窗為標識的建築界芝加哥學派開始嶄露頭角;芝加哥期交所則通過成立結算公司確定了未來不可動搖的地位。790英里外的紐約,1834米長的布魯克林大橋正式啟用,作為世界首個使用鋼鐵建造的大橋,它被稱為工業革命時代的傑出代表。至於托馬斯·愛迪生,此時正忙於構建全球第一個擁有露天電線的城市戶外照明系統。

年輕的皮博迪自然無法預知這個年份的意義。他唯一能確定的,便是來自地表淺層那些黑色金子正受到廣泛追捧,無論是工廠還是鐵路,缺了它就難以運轉。事實上,距離成功還差得很遠,直到12年後他才在伊利諾伊州開出首個屬於皮博迪公司的煤礦,且擁有了數千英畝儲量開采權。

皮博迪能源公司之後當然發生了諸多變化——總部遷至密西西比河中遊的聖路易斯;一連串的並購以及兩次在紐交所上市;在美國本土九個州它擁有自己26個開采基地,其中包括懷俄明州波德河——號稱全世界當前探明儲量中最大的羅切斯特煤礦,76.2米地表層中的18.3米,範圍綿延80.47公里,相當於首都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的面積。

2011年,皮博迪跨過大洋以51億美元杠桿收購了澳大利亞Macarthur煤炭公司,得以從容面對來自亞洲鋼鐵冶金行業似乎永無止境的需求。就價格而言,這可比賣給電廠的那些品種賺錢多了。

與創始人家族早已沒了太多瓜葛,但又如何?名號從未更改,經歷三個世紀的皮博迪能源公司已是全球最大的非國營煤炭巨頭。高峰期間,公司一個季度即能實現16.6億美元營業收入,歸屬普通股東的凈利潤達2.06億美元。

或許有東方同行不以為然。畢竟中國神華集團的同時間表現要達到皮博迪的七八倍。但別忘了,在中國神華的收益構成中,電力占52.4%,鐵路碼頭運輸占32.1%,原煤開采不過占13.7%。皮博迪可是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連相關多元化都無甚興趣。

然而,當時間來到2016年4月13日,“不朽”畫上了句號。133年歷史的皮博迪能源公司依據美國破產法第十一章向美國破產法院正式提出破產保護申請,公司股票同時暫停交易。

就算德高望重,但財務數字現在也幫襯不了傳奇。老人家上一年度虧損20億美元,至2015年末總債務高達64億美元,而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只到2.613億美元——這還是在今年2月1.67億美元基礎上反彈的結果。原本估計節衣縮食或能再堅持7個月,不成想兩個月後就徹底“梭哈”。

論及股價更加心塞,52美分是個滴血的符號。按照紐交所的規定,上市公司股價持續保持在一美元以下價位1個月即自行除牌。在沒有任何自救可能和白武士外援支持下,與其被掃地出門,不如有尊嚴地自行離開,這才符合老派貴族的風範。

7年前,當美國通用汽車公司同樣宣布申請破產保護時,不只全球震驚,美國本土輿情亦是如喪考妣。最終,美國聯邦政府毅然決定輔以495億美元緊急資金援助。兩三年後沃倫·巴菲特更是大舉掃貨4000萬股通用汽車股票。昔日汽車老大得以再次獲得新生。

皮博迪看來沒這份好運。甚至,其破產早在市場預料之中。休說惋惜,平靜到令人絕望。2016年1月11日美國第二大煤炭企業阿奇公司申請破產後,人們便在等待這一天。愛國者煤炭、沃爾特能源、阿爾法自然資源、阿奇……好吧,現在只是陣亡名單上再添上一個。

送別皮博迪,更像是為一個行業遠去的身影默哀。過去4年間,有統計證明美國煤炭板塊全部市值至少縮水了九成四。

是什麽原因葬送了這個行業?

有人歸罪於價格。清潔能源崛起勢不可擋,21世紀第二個十年開始後煤炭價格較高位下挫了四分之三。

有人歸罪於美國煤炭企業的盲目擴張。無論是阿奇公司還是皮博迪能源,之所以能形成數一數二的業內地位,主要源自不斷同業並購。盡管產能過剩的警報早已拉響,但他們一度堅信只消新興國家尤其是中國鋼鐵企業的需求旺盛,一切不在話下。為此,他們往往動用高倍杠桿並許以6.5%及以上高收益率發放無擔保債。

人家還是沒打算和中國部分P2P公司一樣信口開河。要知道美國高收益企業債在平均4.3年存續內給出的是8.9%回報數。與此匹配,你也得接受不能兌現的風險。而真正投資級別美國企業債,7年存續期3.7%年回報。美國國債?1.7%!

可惜,世界上至今不存在永動機。澳洲資產減記只是第一步(皮博迪便自主削減了7億美元,而他的中國同行兗州煤業澳洲公司隨著連續兩年虧損73.37億元人民幣),然後便是公司債價格大幅下挫三成後,進一步發債融資之路愈發艱難。而到期還本付息的壓力,讓其喘不上氣。

2016年3月,摩根大通銀行正式宣布不會繼續對任何新的美國或其他發達國家煤燃料火力發電企業進行任何投資。記住,是任何。火電廠都不給面子,何況上遊煤炭企業?據稱,美國一幹大銀行正準備蕭規曹隨。

而早在2015年,奧斯陸已發出同樣聲音。挪威議會告知管理8720億美元資產的全球最大主權財富機構挪威石油基金,必須拋出三成營收或業務來自煤炭的公司股票。2012至2013年,挪威石油基金連續錄得兩位數年回報率,2014年則為7.6%,隨著全球經濟進一步轉壞,到去年只剩可憐的2.7%。關乎513萬挪威人的福祉,必須立刻行動。52家公司被分批按下刪除鍵,美國的煤炭和火電廠自然不能例外。即便中國的若幹企業,包括中煤能源、中電國際、華潤電力、大唐國際,還有中國神華和兗州煤業,至上周無一幸免。

更壞的消息還陸續傳來。這次,輪到日本。

最新消息顯示,受國際市場價格持續走低和銅、鎂、鋁、煤礦資產價值減值重估影響,三菱商事出現了1954年確立新體制後首次年度赤字,共虧損1500億日元(約合89.7億元人民幣);同樣,大名鼎鼎的三井物產虧損1900億日元(約合113.62億元人民幣),這亦是1947年該集團成立以來破天荒首度赤字。而住友商事和丸紅商事去年也分別虧損770億日元(約合46.04億元人民幣)和730億日元(約合43.65億元人民幣)。除早已將重心轉向非資源貿易的伊藤忠,日本五大實力最強的綜合株式會社中四家淪陷,調整資產配置由此提上議事日程。

至於中國,看看標桿神華集團就說明一切。2015年這家龍頭公司凈利潤達161.48億元人民幣。很漂亮?對不住,前一年此項數值是374.19億元人民幣,同比整整下挫56.86%。該公司已表態,2016年將投資至少80億——用於風力發電。

不因堯存,不因桀亡,天行終有常,皮博迪133年歷程再次印證了這一切。其實回想1883年,還發生了一件事。在中國杭州城,阜康錢莊倒閉了,損失高達800萬兩白銀,它的主人胡雪巖素來享有“財神”盛名。兩年後,紅頂商人撒手人寰,官府的報告中稱“人亡財盡,無產可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4352

東京房市新迷你泡沫 攤底牌時候到了 富人猛買新屋避稅 郊區住宅卻賣不動

2016-05-16  TWM

負利率和富人避稅,使得東京公寓大樓的價格不斷走高,甚至超越二00七年的迷你泡沬期,但瓦解的徵兆浮現,泡沫已近尾聲。

東京公寓大樓的價格不斷

走高,已經逼近二00 七年的迷你泡沫期。東京二十三區的新建大樓,價格漲到每平方公尺百萬日圓;也就是說,七十平方公尺(約二十一坪)的新屋就要價七千萬日圓以上(約二一00萬元新台幣),對一般家庭來說,擁有一戶新房簡直遙不可及。

事實上,這樣的價格,已經超過0七年的迷你泡沫期。

根據不動產經濟研究所的資料,首都圈(東京都和鄰近三縣)新建公寓大樓整體的每戶平均價格,0八年至一二年間大致維持在四五00萬日圓上下;一三年度起上揚,一五年度達到五六一七萬日圓,年增率達到一0.四%。東京都二十三區一五年度的新屋均價,則比前一年漲一三.四%,為六八四二萬日圓。

拜房價走高之賜,日本五大綜合不動產業者的公寓大樓部門獲利均轉好。一五年度第三季為止,各公司的住宅部門營業利益率約一二.九%,較前年同期成長一.四個百分點。主因在於,富人購買高價的物件。

三月公告的住宅地公告地

價中,全國最高價落在東京都千代田區的番町一帶。東急不動產正在這裡推案子,平均每坪要七七0萬日圓,每戶要價二億到六億日圓左右,但「幾乎不必打廣告,只靠當地的看板就賣掉了。」

遺產稅調高

富人抱現金不如置產

自從一五年一月遺產稅增

稅以來,越來越多富人覺得與其抱現金,不如購屋。出於節稅目的而購屋的人,資產評估額都以幾千萬日圓為單位在減少,節稅目的幾已達成。一般認為,新建公寓大樓價格還會走高,瑞穗證券公司資深研究員石澤卓志說:「應該還會上漲兩年,只是上漲幅度減緩。」不過,房市已有一些警訊出現。觀察一般受薪家庭容易下手的郊區家庭武住宅,可以發現異狀。郊區物件由於地價便宜,房價總額中,建築物的建設費用占比較高,建材漲價導致售價上漲,超出消費者的購買力,銷售狀況自然不好。

一五年度,首都圈公寓大樓發售戶數比前一年度減少一四.

四%,成為三萬八一三九戶,0九年以來首度跌破四萬戶。

房地產銷售惡化的訊號,從廣告也可以看出來,其中之一是「雙重價格廣告」的復活;也就是在先前的售價上打叉,同時標示打折過後的新售價。這是家電量販店常用的手法,但房地產業者很久沒用這一招了。因為新大樓推案到一半卻降價求售,勢必會引來已經購買的顧客抗議。

一般來說,就算銷售狀況不佳,通常也以附贈家具等方式促銷,盡量避免直接降價。

既降價,還公然打廣告,就證明了銷路大有問題。之前普遍看到這種現象,是在迷你泡沫破滅的0八年,這種廣告手法可說是打價格戰的前兆。

另一方面,負利率政策的影響又如何呢?

在投資用公寓大樓的部

分,影響很大。各報總是刊滿投資用大樓的廣告,由此可見其活絡。但專門銷售整棟投資用公寓大樓的Dear Life社長阿部幸廣認為,「民眾一旦習慣於負利率,期待報酬率會漸漸下滑,價格會漸漸上漲。」

負利率效應

不動產價格上漲難以持續

根據不動產鑑價中常用的

「租金報酬率還原法」,不動產價格可以用「不動產的租金報酬除以期待報酬率」推估。由於負利率政策會讓分母期待報酬率下滑,將會導致不動產價格上漲。

不過,日生基礎研究所主任研究增宮守認為,「只因為低利率,就讓不動產高價正當化的狀況,不會永遠持續下去。」首都圈的出租住宅,二月的每戶平均租金已連續五個月下跌,到達八.五二萬日圓(較前一年同月減少一.六%)。「在投資用住宅的部分,租金沒漲;在自用住宅的部分,購屋者的所得沒漲,假如只有不動產價格繼續在漲,那就是泡沫了。」他提出警告。

辦公大樓市場的泡沫不斷

膨脹,終究會瓦解。雖然不少人認為,上次的迷你泡沫,與利率一再創下歷史新低點的現在,情勢並不相同,但大家確實已意識到,可以算是新武的這個迷你泡沫,正進入攤底牌的階段。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6177

老產品賣不動 新產品還沒批 部分中小險企4月份保費成績單“難看”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6-05-26/1008063.html

“等4月份保費數據出來的時候,我們可能又成黑馬了。”一位中小險企相關人士對記者如此調侃道。他所在的公司,從3月21日中短存續期人身險產品新規實施起到目前兩個多月時間,保費獲取速度下降非常明顯。

___2_.thumb_head

“等4月份保費數據出來的時候,我們可能又成黑馬了。”一位中小險企相關人士對《證券日報》記者如此調侃道。他所在的公司,從3月21日中短存續期人身險產品新規實施起到目前兩個多月時間,保費獲取速度下降非常明顯。

按照慣例,4月份的保費數據近日將會發布。有業內人士推測,原本以3年期以下產品為主的不少中小壽險公司,4月份的保費會受到新規影響變得“難看”:一方面,已有產品中,長期的在主力渠道銷售情況不佳,另一方面,新產品仍未獲批。而華夏保險、富德生命人壽等公司,則可能因上一年有較大基數,受益於新規給予的過渡期,受到影響較小。另外,以投連險業務為主的險企受新規影響亦不大。

保費獲取速度明顯下降

此前,保監會於3月18日發布《關於規範中短存續期人身保險產品有關事項的通知》,以引導行業調整業務結構,發展長期業務,強化險企對資產負債錯配風險和流動性風險的管控,《通知》已於3月21日起正式實施。

《通知》要求保險公司中短存續期產品年度保費收入控制在公司投入資本和凈資產較大者的2倍以內,將規模管控的基準與投入資本和凈資產掛鉤。並要求保險公司立即停售存續期限不滿1年的中短存續期產品,存續期限在1年以上且不滿3年的中短存續期產品的銷售規模在3年內按照總體限額的90%、70%、50%逐年縮減,3年後控制在總體限額的50%以內。

某中小險企總裁表示,這意味著,新規實施後,1年期以下產品絕對不能再進行銷售,而1年期產品是不少中小公司網銷的主要產品,在部分公司的銀保渠道也貢獻了不少保費,這些公司受到新規的影響較大,4月份的保費或很“難看”。

“等4月份保費數據出來的時候,我們可能又成黑馬了。”一位中小險企相關人士對《證券日報》記者如此調侃道。他所在的公司,從3月21日新規實施起到目前兩個多月時間,保費獲取速度下降非常明顯。

該人士稱,事實上,公司目前的產品不僅中短存續期的,除了中短期的有長期的,也有保障型的,多達幾十款,但期限長的這些產品在其主力渠道銷售情況很不佳,銀保渠道賣不動,網銷渠道更甚,只能是團險和個險渠道銷售,但這兩個渠道的業務量幾乎可以忽略。而按照新規研發的新產品仍未獲批,因此尚未有新規後產品的保費。

4月份保費情況的下滑已經在同業交流數據中有一定的顯現。據《證券日報》記者此前獲得的一份銀保同業數據,受險企全年業務節奏安排及中短存續期壽險產品新規雙重影響,4月份單月,銀保市場51家人身險公司新單保費僅860億元,環比3月份單月下降47.6%,減少近半。不過,如此的環比結果,在部分業內人士眼中,仍然是好於預期的,“下降得還不算太多”。

A股四大上市險企已經披露了1-4月的累計保費收入數據,數據顯示,其合計實現原保險保費收入4622億元,同比增長25.1%。其中,中國人壽原保費收入2236億元,平安壽險保費1251億元,太保壽險保費592億元,新華保險保費543億元。

基數大的公司有調節空間

上述《通知》規定,對2015年度中短存續期產品保費收入高於當年投入資本和凈資產較大者2倍的保險公司,自2016年1月1日起給予公司5年的過渡期。過渡期內,保險公司的中短存續期產品年度保費收入應當控制在基準額以內。

其中,基準額=最近季度末投入資本和凈資產較大者×2+(1-0.2t)×(2015年度中短存續期產品保費收入-2015年末投入資本和凈資產較大者×2),t=年度-2015,年度範圍為2016年至2020年。

上述中小險企人士分析,新規對此前年度銷售中短存續期產品超過限額的公司給予了緩沖期,而在資本和凈資產相同的情況下,去年超過限額越多的公司,在過渡期內,中短期的產品的保費上限就越高。通俗地說,同等資本實力和體量的公司中,2015年短期理財型產品賣得越多的公司,過渡期內可以銷售的中短期產品規模越大。

比如,按照資本和凈資產較大者2倍計算,一家壽險公司今年只能做200億元規模的中短期業務,但由於去年其做了1000億元這類業務,今年的基準額可能會有700億元,所以中短期業務的規模上限就提升為700億元,因而有了一些調整空間。

所以,諸如華夏保險、富德生命人壽等去年憑借中短期業務做大規模的險企,相較去年基數小的公司,今年中短期業務受到的新規影響要小一些。

投連險不受新規影響

另外,由於新規主要針對萬能險、分紅險、傳統險等,投連險不受新規影響,因此,以投連業務為主的險企,保費規模受到的影響也有限。某投連險占比較高的險企總裁接受記者采訪時曾直言,中短存續期產品規定對公司影響不大。

《證券日報》記者也從某大型網銷平臺看到,幾家中小壽險公司的半年期、9個月期限(之後退保無損失)的多款投連產品在售,預期年化收益率從4.05%到5.3%不等。

從今年一季度的情況看,24家壽險公司開展了投連險業務,弘康人壽、恒安標準、建信人壽和陽光人壽4家公司的投連險新增交費同比增速超過100%,弘康人壽和光大永明人壽的投連險規模居前,在百億元左右。

  • 證券日報
  • 張喜威
  • 劉敬元

每經網客戶端推薦下載

每經網首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7849

非農數據利空“砸不動” 黃金直指1500美元/盎司?

“黃金就是砸不下去!”有市場人士發出如此感嘆。這個周末,從美國非農就業數據公布到朝鮮導彈事件,黃金投資者的心態經歷“大悲大喜”的起伏。在不少資深分析人士看來,在利空不跌和地緣政治緊張加劇的背景下,下半年還有意大利憲法公投和美國總統選舉等不明朗事件推動,年內黃金可望沖上1500美元/盎司大關。

北京時間7月8日晚上,美國公布6月新增非農就業28.7萬人,創8個月新高,遠超市場預期的18萬,但5月新增就業下調至1.1萬,平均來看近三月新增就業不足15萬,近期美國就業整體依然疲弱。就業數據公布後黃金一度暴跌1.8%,但最終收漲在1367.4美元/盎司,美元指數也反應平平。

據韓國軍方聯合參謀本部透露,朝鮮7月9日上午11點半左右在東部鹹鏡南道新浦東南的日本海試射了一枚疑似潛射彈道導彈(SLBM)的導彈。韓國軍方稱導彈發射後不久就無法正常飛行,發射可能以失敗告終。

對此,深圳一位看好黃金的私募人士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周五黃金已經呈現“利空”砸不動的走勢,加上周六朝鮮導彈事件,在地緣政治緊張加劇的背景下,下周黃金有望呈現強勢。

恒生中國環球市場業務主管黃偉鴻表示,下半年潛在的多宗黑天鵝事件:10月意大利就憲法改革進行公投,支持退歐的五星運動黨有優勢;11月美國總統大選,特朗普也有不少機會勝出,特朗普曾表示,當選後將采用寬松政策刺激經濟;德意誌銀行等歐洲銀行也有不少潛在風險敞口;全球態勢不明朗,故下半年整個環球市場以避險為主,風險資產未必有大的上升空間。黃金方面,因為現今為負利率時代,且貨幣貶值,所以黃金受到人們追捧,黃偉鴻預計下半年黃金會達到1500美元。今年以來很長時間內,美元與黃金走勢相一致,這跟過往美元與黃金走勢負相關的歷史經驗有所改變,主要是因為過去不少投資者買了美元以後就會買美股,而黃金是避險資產,但如今美元也是避險資產,未來也如此。

海通證券宏觀分析師姜超稱,美聯儲年內加息的概率依然較低。首先,6月英國公投決定脫歐以來,美元指數飆升了3.4%,一方面,強勢美元沖擊美國出口,另一方面,考慮到美國進口價格指數同比已經連續22個月為負,強美元對通脹壓制作用更加凸顯。其次,英國脫歐後,歐洲市場不確定性增加為全球經濟複蘇蒙上陰影。而歐盟又是美國重要的貿易夥伴,若歐盟經濟惡化,對美國也會構成沖擊,所以6月非農強勢是否可持續,還有待進一步觀察。再次,美國通脹雖回升,但依然處於低位。5月PCE同比0.93%,CPI同比1%,所以短期內美聯儲通過加息控制通脹的必要性也不大。

姜超稱,英國脫歐震動全球,或引發連鎖反應。英國決定脫歐後,其內部的蘇格蘭、北愛爾蘭可能舉行再次公投;歐盟內部問題不斷,不穩定性增加,意大利正成為新的風暴眼;而年底的美國大選爭議也很大,可能又是一個黑天鵝,所以2016年避險情緒註定升溫。再加上聯儲年內大概率按兵不動,全球寬松延續,黃金國債仍是資產保值避風港。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4069

記者觀察:軍工充電樁“利好漲不動” 題材股或面臨調整?

“熱點輪動還是比較快,不好把握!”深圳一位私募人士向《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如是說。本輪反彈行情以來,軍工股和新能源概念股是反彈先鋒,不過這兩個板塊最近都出現了“利好漲不動”的情況,黃金更是在地緣政治緊張加劇的背景下率先回調。這一切讓人想起2015年11月的環保股,還有今年4月的體育概念股,都出現“利好漲不動”的情況,之後大盤出現了不少調整;這次題材股和大盤又會怎麽樣?

在筆者看來,目前大盤這種情況,表明題材股上漲可能到了一個階段,調整不可避免,不過對大盤卻不用太大擔憂。一方面因為很多板塊的漲幅有限,另一方面目前大盤成交可以穩定在7000億左右,表明市場人氣依然過得去,從成交上沒有看到投資者擁抱“吃飯行情”熱情降溫的跡象,未來熱點輪動會依然比較快,投資者可以繼續留意一些尚未啟動太多的績優股,以及尚有炒作空間、且兼具漲價概念的供給側改革。

7月13日午間,國資委發布消息稱,國務院批準新組建中國航空發動機集團有限公司。不過對此相關概念股並未有特別炒作,中航飛機、中航動力、中航電子、中航機電等軍工股午後沖高後回落,而地緣政治局勢進一步緊張,也無法讓黃金股和軍工股再上一層樓。

7月11日下午開盤後,有媒體報道,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秘書長姚傑在11日表示,目前充電樁的發展滯後於新能源和純電動汽車的發展,需要加快以充電樁為代表的基礎設施的建設速度,工信部、發改委等國家部門對此工作也在有序推動。廣東省發改委也明確,廣東將在2018年前投資455.1億元建設新能源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工程。盡管如此,奧特迅、萬馬股份、國電南瑞等概念股在當日下午沖高回落,並未受到上述兩則消息刺激而大漲,充電樁概念股似乎和軍工、黃金一樣,也到了強弩之末。

類似的是,2015年11月北方霧霾嚴重,相關部委也推出了促進環保行業發展的政策,但環保股卻並未應聲上漲,不到兩個月後大盤出現大調整;2016年3月底,中國國家足球隊小組出線,進入世界杯預選賽亞洲區12強賽,在當時看來也是意外驚喜,4月11日《中國足球中長期發展規劃(2016—2050年)》發布,這些利好都並未讓體育概念股明顯走強,5月份大盤也經歷了兩個“L型”的大跌,之前的成交下滑和跟進資金其實已經早有預警。

從軍工股、充電樁的情況來看,本輪反彈的部分龍頭股已經逼近強弩之末,對投資者來說,在這些板塊獲利套現或許是不錯的選擇。但從另外一個角度看,大盤成交額依然可以保持在7000億以上,這跟去年11月中,以及今年4月後成交量較高峰有明顯下滑有所不同,投資者對大盤不必過於擔憂,短期內就算有調整幅度也不會很大,不過對部分沒有業績支撐的題材股需要小心應對,可能面臨調整,市場結構性行情延續。成交連續維持在7000億以上,表明市場人氣依然充足,熱點很可能會轉移到其他方面,比如依然有漲價和國企改革概念的煤炭、鋼鐵板塊。7月12日有不少股份只是第一天的放量上漲,後續行情可期;還有部分尚未被炒高的低估值績優股,比如13日剛剛啟動的醫藥、服裝等,還有暑期電影上映高峰的相關傳媒股,都可望跟隨強勢的白酒、家電上漲。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4625

歐央行按兵不動 “央媽們”說好的寬松呢?

7月21日晚間,歐洲央行召開自英國脫歐公投之後的第一次貨幣政策會議。歐洲央行選擇將按兵不動,維持三大主要利率、QE購債規模(每月800億歐元)不變,這跟上周英國央行的表態如出一轍。此前,全球央行在英國脫歐後紛紛表示出擴大寬松的意圖,緣何眼下紛紛選擇觀望?

歐洲央行行長德拉吉表示,初步跡象顯示,英國退歐未對通脹造成重大影響,但他也重申,歐洲央行將在必要時采取一切工具。

決議公布後,歐元對美元小幅走升,截至北京時間21:00《第一財經日報》記者發稿,歐元/美元報1.104。

之所以央行寬松失約,招商證券(香港)宏觀經濟研究部副總裁宋林對第一財經記者分析稱:“雖然英國已經脫離歐盟,但就在幾天之前,英國央行還宣布維穩貨幣政策不變,值此風口浪尖之際,歐洲央行擴大寬松政策顯得‘不太可能’,歐洲央行的企業債購買計劃從6月初才開始實施,並已經呈現出積極的效果,可能需要進一步觀察。”

同時他也指出,英國脫歐已經過去快一個月,全球金融市場和宏觀經濟形勢也沒有任何惡化的跡象;那些歐元區內較不發達國家的債券市場也運轉良好。歐洲央行此次會為未來幾個月推出寬松政策奠定基礎。

德拉吉表示,長期再融資操作(TLTRO)改善了貸款條件,歐元區經濟持續複蘇,未來數月通脹將維持極低狀態,預計通脹將在年內稍晚時間回升,並在2017年、2018年進一步回升。德拉吉也強調,必須采取結構性改革,提高生產率。

至於近期各界熱議的“直升機撒錢”,德拉吉並未在發布會上提及。宋林表示,關於債務貨幣化(直升機撒錢),歐洲央行一再強調這種由央行直接為政府提供融資的形式不合法,“因此,我們認為在現階段,歐洲央行不會采取債務貨幣化的政策。”

不過,近期英國相關事件所暴露出的隱患仍不可忽視。若幹原因表明,歐元區經濟未來的發展趨勢值得註意:意大利銀行業遭遇嚴重債務挑戰,歐元區內部的政治和地緣穩定性問題正在突出,這些都在成為潛在的隱患因素;與此同時,歐元區的經濟和通脹增長勢頭仍舊相當疲軟,市場的通脹預期也在歷史最低點位附近徘徊。

其中,意大利銀行業可能導致的系統性風險受到各界關註。投資商業銀行Ion Pacific董事總經理Claire Hoey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面臨著巴塞爾委員會新規,以及各國監管趨嚴的挑戰,全球的銀行業在未來將長期承壓。”他稱,意大利銀行所隱藏的系統性風險與其他歐洲國家的同業不同,因此不應被視為整個歐洲銀行業的通病。自2008年金融危機後,歐洲銀行業已經顯著提高了抗風險的意識和能力,意大利自身的銀行危機不太會引發整個歐洲的系統性風險。

他表示:“相較而言,投資者更應觀察歐元表現。”7月21日,歐元兌美元走勢再現新一波買盤推升,日內最高一度逼近1.1050附近。由於日本股市轉跌,市場風險情緒有所惡化,歐元避險地位有所提升。

“從中長期來看,考慮到歐元區仍面臨的結構性問題,不斷上升的區域性政治和經濟風險,以及歐洲央行最終仍將擴大寬松力度,我們認為歐元中長期仍處在貶值區間。”宋林稱。

近期,IMF小幅上調了對2016年歐元區的經濟預期,但將2017年預期下調0.2個百分點至1.4%,這也是根據英國脫歐公投結果出來後的進展所作出的預測調整。

早在6月23日英國脫歐公投當日,全球央行紛紛表示,將用貨幣寬松等工具來保持市場流動性。而眼下,這種“承諾”紛紛落空。這究竟是因為脫歐的負面影響小於預期,還是各國央行們忽視了脫歐的長期影響,又或是央行已經耗盡了彈藥而特意保存火力?這一切疑惑仍有待後續的市場發展來解答。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6288

經受英國脫歐大考 歐洲央行7月繼續按兵不動

歐洲央行21日宣布的最新貨幣政策決議中,一如市場預期維穩三大利率:將存款利率維持在-0.40%,主要再融資利率維持在零,邊際借貸機制利率維持在0.25%不變,繼續維持量化寬松(QE)規模維持在800億英鎊不變。這是英國脫歐後該行舉行的首次貨幣政策會議。

數據公布後,歐元/美元小幅上漲,現報1.1017。

歐洲央行聲明稱,QE項目將至少維持至2017年3月;預計利率在更低水平維持一段時間,資產購買計劃將會維持至實現通脹目標。

美林美銀預計英國退歐後市場表現出的彈性將令歐洲央行暫時按兵不動,僅會暗示未來將采取額外措施,比如將“密切關註”的措辭升級為“警惕”,或表示“不久將對立場進行修正”,為9月采取行動留下余地;此外考慮到周邊國家金融政治穩定性方面面臨的風險,歐洲央行料將提供相應支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6290

安卓機霸占印度市場 蘋果高價iPhone在印度賣不動

據外媒報道,根據市場研究公司Strategy Analytics的最新數據,第二季度,谷歌母公司Alphabet Inc.的安卓操作系統在印度智能手機出貨量中占97%的份額,高於一年前的90%。與此同時,蘋果的份額從4.5%降至2.4%。

Strategy Analytics高級分析師稱,智能手機出貨量在印度以每年19%的速度快速增長,2016年第二季度已達3070萬臺,去年同期為2580萬臺。目前為止印度是世界上第三大智能手機市場,僅次於中國和美國。印度快速增長主要是由於低智能手機普及率,與可支配收入不斷擴大的中產階級人數的增加以及主要供應商、零售商之間的激烈競爭。

Android系統機2016年第二季度在印度售出2980萬部智能手機,去年同期為2320萬臺,以每年28%的速度增長。Android保持第一的位置,季度額度達到創紀錄的97%,高於一年前的90%。由於其深厚的硬件合作夥伴組合,廣泛的分銷渠道,廣泛的低成本應用,Android在印度的智能手機市場上占據主導地位。

而蘋果iOS系統手機市場占有每年下降35%,2016年第二季度在印度僅僅售出80萬部智能手機。在過去的一年里,蘋果的智能手機在印度的市場份額已從4%減半至2%。Strategy Analytics總監Woody Oh表示,如果蘋果希望在未來重新取得顯著增長,其iOS系統需要將iPhone定價降至更便宜的水平,吸引更多運營商補貼並通過蘋果門店或網上渠道擴大零售。

今年6月,印度政府已經同意取消對國外品牌的限制,允許蘋果在當地開設官方Apple Store零售店,印度總理莫迪也對Apple Store開了綠燈。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8781

歐央行按兵不動 “免費發債時代”還能再寬松嗎?

近期,一則新聞震驚全球——本周二,德國日用品巨頭漢高公司和法國制藥商賽諾菲萬安特以-0.05%的利率發行了短期債券。更早之前,歐洲多國政府公債收益率也跌入了負區間,而這一切都歸因於歐洲央行的QE和負利率政策。

北京時間9月8日晚間,歐洲央行宣布維持三大主要利率不變,行長德拉吉稱目前不需要更多刺激,維持每月800億歐元購債規模,並會持續至2017年3月末甚至更久。在今年6月,歐洲央行也已跨越了法律的瓶頸,開始購買企業債,進一步壓低了債券收益率。當企業都進入了“免費發債時代”,甚至是投資者要“倒貼”發債企業之時,歐元區經濟仍未明顯提升。雖然此次歐洲央行有所克制,但未來的寬松空間又還能有多少?

國際金融協會(IIF)執董Hung Tran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盡管英國脫歐的風險已經有所抑制,但是歐元區8月商業情緒和通脹指標持續不及預期。“歐央行至少會延長資產購買計劃,很可能會在10月或12月的會議上宣布。而且,歐洲央行購債規模的限制可能會被取消,但這一步充滿了爭議,因為一大部分的歐元區政府債券收益率都已經低於-0.4%。”所謂的限制即“出資比例”(capital key),其規定購債規模比例必須符合每個國家給付歐洲央行資金的比例。

歐央行緣何按兵不動?

此次,市場預期本周歐洲央行政策會議將祭出更多刺激舉措,部分投資者臆測此次會議可能延長歐央行1.7萬億歐元資產購買計劃,且加大購債範圍。然而,德拉吉卻按兵不動,他甚至稱:“歐洲央行此次會議並沒有討論延長QE。”

之所以如此,主流觀點認為,可能取決於四方面原因。首先,數據顯示,歐洲央行8月對各國國債的購買步伐均告放緩。其中,歐洲央行8月購買的各國國債幾乎都少於7月,公共領域購買降幅近28%。“我們認為,歐洲央行此舉旨在與8月市場流動性下降相匹配,並緩和供應短缺問題。”易信金融總部中國區副首席交易官朱文灝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此外,盡管經濟數據沒有大幅好轉,但卻沒有過於惡化的趨勢。歐元區7月零售銷售月率上升1.1%,創出年內的最大月度增幅,是5月升幅0.4%的兩倍多,高於預期值0.5%,前值從0.0%修正為下降0.1%。不過,歐元區8月綜合PMI終值為52.9,創2015年1月以來最低,但自2013年年中以來持續維持高於榮枯分界線50,低於預期值和初值(兩者均為53.3)。

同時,負利率導致銀行息差大面積收窄可能也是一大考量。據悉,利率水平尚可的英國和日本銀行的凈息差也已經從2007年的120~180基點降至了低於90個基點的水平,直接導致銀行利潤縮水,歐元區銀行的情況則更為嚴重。

(美國、歐元區、日本、英國息差不斷收窄)

另外,德拉吉一直以來都認為央行過度負重,而大力呼籲加強結構性改革。“所有歐元區國家都需要結構性改革,必須維持相當規模的貨幣刺激,財政政策應該支持經濟複蘇。”德拉吉在此次新聞發布會上稱。

“免費發債時代”還能再寬松嗎?

自QE開始至今,歐洲央行的購債計劃已連續執行了18個月,購債總規模在上周達到了1萬億歐元(約1.12萬億美元)。然而,提振經濟和刺激通脹的兩大目標尚未實現。

此次,歐洲央行預期2016年通脹率0.2%,與6月預期相同;預期2017年通脹率1.2%,之前6月預期1.3%,遠低於2%的目標。

因此,市場仍然預計歐洲央行會采取進一步的行動——降息、擴大購債規模。然而,在“免費購債時代”,進一步寬松又可能存在加劇市場價格扭曲的風險,甚至歐洲央行也會面臨無債可買的窘境。

(瑞士央行、日本央行、歐洲央行、美聯儲資產負債表急劇擴張)

據境外媒體報道,歐洲央行上月已被迫停止購買愛沙尼亞公債,也面臨沒有盧森堡公債可買的窘境。而在葡萄牙與斯洛伐克,歐洲央行可購買公債的規模也少於其計劃規定。這也說明了歐州央行購債規模下降的原因。

然而,在一些歐元區核心國家,歐洲央行的購債規模又可能過高,例如德國、法國、意大利等。當前,10年期以內的德國公債收益率已落入負值,意味著如果投資者現在購買並持有此類公債至到期日,收益將低於付出。

(歐洲各國政府公債利率都跌入幅區間)

此外,歐洲央行所購買的瑞士食品集團雀巢、法國電信運營商Orange等企業債收益率也跌入負區間。這周又有新成員加入“免費發債”大軍——漢高發行5億歐元的兩年期債券,賽諾菲萬安特發行期為三年半、規模達10億歐元的債券,利率皆為-0.05%。

此前,有業內人士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投資者之所以還願意購買負利率債券,是期望在利率更低的時候賣出債券賺取點差,或是認為購債至少優於將錢存在銀行。

不論債市扭曲程度如何,德拉吉的第一要務始終是使得通脹盡快接近2%。有消息人士對境外媒體透露,為了爭取更多購債空間,歐洲央行將考慮調高對每個公債券種所能持有比例的限制,或者尋求新的資產類別。消息人士說,放棄所謂的“出資比例”被視為最不樂見的選項,因為這將使銀行業有政治與法律層面的風險。

歐元對美元短線反彈

由於德拉吉此次堅定表示,不需要進一步刺激,歐元也因此對美元短線大漲。但不要忘了,他最後也表示——如有必要,歐洲央行將會、能夠且有能力采取行動。這便給予了市場更大的想象空間。

講話期間,歐元/美元走高,一度觸及1.1307;10年期德債收益率走高。

朱文灝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年內歐元盡管有大起大落的表現,但整體的趨勢依然是震蕩。因此在市場消化之後,可能還是難有趨勢性的方向。在三季度結束之前,歐元或維持目前水平波動。歐元上行壓力仍十分明顯,1.14上方依然會面臨重重阻力。”

近期美元的疲軟也給予了歐元動力。本周二公布的美國非制造業ISM錄得51.4,大幅不及預期,預期為55;8月就業市場狀況指數(LMCI)錄得-0.7,大幅不及預期,預期為0,導致市場對美聯儲加息前景急劇看衰,美元走軟,沈寂多時的黃金則藉此大幅走高。

朱文灝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美元指數本周三展開修正性反彈,不過依舊維持在95下方運行的態勢還是令多頭舉步維艱。“在各項數據公布之後,9月加息似乎已經是不太可能,但是依然需要留意美聯儲主席耶倫對於加息前景的表態和陳述。”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4081

歐央行按兵不動 美股周四低開

美股周四低開。歐洲央行維持利率不變,並強調願意長期維持QE措施,但未能推出更多刺激措施令投資者感到失望。

標普500指數低開4.89點,跌幅0.0.22%,報2181.27點。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低開54.65點,跌幅0.29%,報18471.49點。納斯達克綜合指數低開15.84點,跌幅0.30%,報5268.09點。

歐洲中央銀行早前宣布,維持歐元區主導和資產購買規模不變。其中,主要再融資操作利率維持在0%,邊際貸款利率仍為0.25%,邊際存款利率保持-0.40%,量化寬松月規模800億歐元及執行時限至2017年3月均不變。歐洲央行行長德拉吉在隨後召開的記者招待會上表示,預計利率未來一段時間內將維持在當前或更低水平。量化寬松將持續到通脹路徑與目標一致之時。

市場此前預期該行將在維持利率不變的同時擴大QE規模。消息公布後,歐元/美元短線快速走高,漲幅擴大至0.7%,觸及兩周新高1.1316,此後迅速回落。

此外,美國勞工部周四發布的報告顯示,9月3日當周,美國初請失業金人數下降4,000,至25.9萬,創兩個月新低,好於接受MarketWatch調查的經濟學家平均預期的26.5萬。這是美國初請失業金數據連續第79周低於30萬關口,反映勞動力市場依然穩健。過去四周初請失業金人數均值下降1,750,至261,250人。截至8月27日的一周,美國持續申領失業金人數下降7,000,至214萬。

蘋果股價開盤走低逾1%,該公司在昨日宣布推出了新款iPhone 7與蘋果手表系列產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408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