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油價格下跌、就業增長加快,加之商家促銷給力,共同激發了美國消費者的購物熱情,使本周美國“黑色星期五”網上銷售創下同比增長20%以上的最佳銷售業績。
彭博報道稱,今年感恩節次日的“黑色星期五”網購銷售額同比增長22%,其中eBay和亞馬遜的銷售額分別增長27%和24%。電子商務分析機構Custora數據顯示,今年“黑色星期五”的網購銷售額同比增長20.6%。CNBC的高級編輯Javier E. David評論,即使是以Custora的增長數據為準,本周五也已誕生“美國史上最盛大的購物日”。
不過,Custora預計“黑色星期五”的上述記錄很快就會被打破。因為下周一是感恩節後的第一個星期一,它號稱“網絡星期一”(Cyber Monday),去年那天就創下了最高銷售記錄。預計今年“網絡星期一”的網購熱潮“無疑”將超過本周“黑色星期五”。
網上銷售業績大漲是今年假日購物季的開門紅。美國零售業聯盟(NRF)預計,今年的購物季銷售額將創三年新高。上季度美國個人消費支出年化增長2.2%,已經高於預期1.8%的增幅。
Custora的報告發現,和去年相比,今年“黑色星期五”大熱有一定特殊性:一是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希望避免“黑色星期五”當天在實體店擁擠購物,他們要麽選擇提前一天購物,在感恩節就采購完畢,要麽選擇網購,免去了店鋪排隊之苦;二是美國密蘇里州聖路易斯縣弗格森鎮發生黑人青年被白人警官槍殺案後,該縣大陪審團判決殺人警員免予起訴,從本月25日起美國90座城市爆發遊行示威,一些抗議活動導致嚴重騷亂,出於自身安全考慮,外出購物的消費者也有所減少。
Custora的數據還顯示,今年網購平均每單交易額較去年下降2.3%,這顯示出網購的消費者變得更精打細算,至少是更註重性價比了。網購物品之中,智能手機和平板比重很大,將近三分之一的網購商品都是移動設備,這一比例高於去年“黑色星期五”,當時占比為22.5%。
而移動設備之中,蘋果的產品擁有絕對優勢,今年將近77%都是iPad和iPhone,安卓設備占比不足23%。但蘋果的市場份額仍不及去年,去年“黑色星期五”iPad和iPhone占比高達83.4%。
美國咨詢機構ChannelAdvisor發現,今年“黑色星期五”消費者網購的移動設備在購買商品中占比為46%,還低於前一日感恩節49%的比例。實際成交比例也比感恩節的低。該機構估計,這也許是因為消費者更挑剔,也可能是在選購熱門產品。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在這個已經入冬的寒冷季節,你可能已經忘記了夏天炎熱。然而,驚人的事實是,今年可能成為全球歷史上最炎熱的一年。
聯合國氣象署表示,今年很可能成為全球歷史上最熱的一年。專家表示,人類可能要對此負責。
今年,從澳大利亞到阿根廷都受到了熱浪的席卷。目前的數據顯示,如果溫度持續在高位,2014年將成為人類史上最炎熱的一年。這意味著,全球最熱的15年有14年發生在本世紀。
英國科學家Stott指出,人類可能要對高氣溫負責。溫室氣體是全球變暖的元兇。
如果沒有人類對氣候的影響,我們現在不會突破這些記錄。
Stott說,在沒有發生厄爾尼諾的現象下,創下史上最炎熱的一年是很特別的。
世界氣象組織稱,2014年全球創下紀錄的炎熱與不斷變化的氣候環境一致。世界氣象組織秘書長Michel Jarraud表示,
全球變暖沒有停滯,今年最不尋常、又充滿警告意味的是海平面的高溫度,包括北半球。
世界氣象組織稱,今年1-10月,全球平均陸地和海平面溫度較1961年-1990年的平均水平高0.57度,也比過去10年的平均水平高0.09度。
南非、澳大利亞、巴西和阿根廷都受到了熱浪的侵襲。同時,澳大利亞、美國和俄羅斯還經歷了不尋常的寒冷,而歐洲、日本和印度則遭到了洪水、暴雨的襲擊。
9月,巴爾幹半島南部的降雨量超過月平均250%,這一現象在全球多地發生。
世界氣象組織稱,全球海平面溫度也創下記錄新高,高於1961年-1990年平均0.45度。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在這個已經入冬的寒冷季節,你可能已經忘記了夏天炎熱。然而,驚人的事實是,今年可能成為全球歷史上最炎熱的一年。
聯合國氣象署表示,今年很可能成為全球歷史上最熱的一年。專家表示,人類可能要對此負責。
今年,從澳大利亞到阿根廷都受到了熱浪的席卷。目前的數據顯示,如果溫度持續在高位,2014年將成為人類史上最炎熱的一年。這意味著,全球最熱的15年有14年發生在本世紀。
英國科學家Stott指出,人類可能要對高氣溫負責。溫室氣體是全球變暖的元兇。
如果沒有人類對氣候的影響,我們現在不會突破這些記錄。
Stott說,在沒有發生厄爾尼諾的現象下,創下史上最炎熱的一年是很特別的。
世界氣象組織稱,2014年全球創下紀錄的炎熱與不斷變化的氣候環境一致。世界氣象組織秘書長Michel Jarraud表示,
全球變暖沒有停滯,今年最不尋常、又充滿警告意味的是海平面的高溫度,包括北半球。
世界氣象組織稱,今年1-10月,全球平均陸地和海平面溫度較1961年-1990年的平均水平高0.57度,也比過去10年的平均水平高0.09度。
南非、澳大利亞、巴西和阿根廷都受到了熱浪的侵襲。同時,澳大利亞、美國和俄羅斯還經歷了不尋常的寒冷,而歐洲、日本和印度則遭到了洪水、暴雨的襲擊。
9月,巴爾幹半島南部的降雨量超過月平均250%,這一現象在全球多地發生。
世界氣象組織稱,全球海平面溫度也創下記錄新高,高於1961年-1990年平均0.45度。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在這個已經入冬的寒冷季節,你可能已經忘記了夏天炎熱。然而,驚人的事實是,今年可能成為全球歷史上最炎熱的一年。
聯合國氣象署表示,今年很可能成為全球歷史上最熱的一年。專家表示,人類可能要對此負責。
今年,從澳大利亞到阿根廷都受到了熱浪的席卷。目前的數據顯示,如果溫度持續在高位,2014年將成為人類史上最炎熱的一年。這意味著,全球最熱的15年有14年發生在本世紀。
英國科學家Stott指出,人類可能要對高氣溫負責。溫室氣體是全球變暖的元兇。
如果沒有人類對氣候的影響,我們現在不會突破這些記錄。
Stott說,在沒有發生厄爾尼諾的現象下,創下史上最炎熱的一年是很特別的。
世界氣象組織稱,2014年全球創下紀錄的炎熱與不斷變化的氣候環境一致。世界氣象組織秘書長Michel Jarraud表示,
全球變暖沒有停滯,今年最不尋常、又充滿警告意味的是海平面的高溫度,包括北半球。
世界氣象組織稱,今年1-10月,全球平均陸地和海平面溫度較1961年-1990年的平均水平高0.57度,也比過去10年的平均水平高0.09度。
南非、澳大利亞、巴西和阿根廷都受到了熱浪的侵襲。同時,澳大利亞、美國和俄羅斯還經歷了不尋常的寒冷,而歐洲、日本和印度則遭到了洪水、暴雨的襲擊。
9月,巴爾幹半島南部的降雨量超過月平均250%,這一現象在全球多地發生。
世界氣象組織稱,全球海平面溫度也創下記錄新高,高於1961年-1990年平均0.45度。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本文所說的“黑幫”,既不殺人,也不販毒,但卻是世界上規模最大、最有組織的匪幫。
在很久以前,無論是意大利或者俄羅斯黑手黨,或者日本黑幫,很多都是一些政府官員的最大斂財來源。畢竟,這些官員很清楚,聰明的選擇是和這幫匪徒合作,而不是將這些黑幫趕盡殺絕從而自斷財路。因為合作還能有得賺,甚至大賺特賺。
如今,這種見不得光的特殊共生原則依然存在,但政府官員的合作方卻發生了改變。
那麽,究竟誰是世界上最有組織的“黑幫”呢?
先來看一組統計數據,或許你會恍然大悟。波士頓咨詢集團(Boston Consulting Group)最新發布的報告顯示,過去六年,歐盟和美國的銀行業總計向政府支付了高達1780億美元的訴訟款項。下面這張圖就是報告的一部分內容:
波士頓咨詢集團在報告中如此寫道:
如今,銀行業新時代的特征就是執行嚴格的處罰措施。從金融危機爆發以來,截止2014年9月,歐盟和美國的銀行總計付出了高達1780億美元的訴訟費用。銀行面臨的巨額罰款已被視為一種商業成本。
上述的大多數訴訟費用源自於美國監管者所稱的抵押貸款相關索賠,剩余的訴訟費用則有著其他的名義,比如不當銷售、違反美國制裁令、市場操縱、逃稅和虛假陳述等等各種名目繁多的罰款或者索賠。
那些總部設在美國境內的銀行,其訴訟成本在2011年出現躍升,主要原因就是涉及到的抵押貸款相關的索賠案件增加,且至今,這些銀行的此類法務費用仍在增加。
自2012年開始,歐盟的銀行法律費用也開始增加,首先增加的就是銀行因不當銷售“付款保障保險(payment protection insurance)”而支付的賠付款。隨後,關於Libor市場操縱和洗錢醜聞方面的罰款金額也開始增多。
盡管目前的一波法律案件仍未平息,然而,潛在的訴訟風險卻已經很高了。與此同時,監管層已經將視線轉移到更為統一、且與處罰相關的監管法規方面,他們將更為密切地監管銀行的商業行為。
對此,美國金融博客Zerohedge無不諷刺地評價:
一個史上規模最大的犯罪集團,在向政府支付高達數千億美元的訴訟“回扣”,這僅僅是“做生意的成本”。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站在風口上,連大象也會飛。」這句話,成了當前中國股市火熱表現的最佳註解,十二月以來,除了證券、銀行等權重股集體暴漲外,多年來套牢數百萬股民的中石油、中石化這兩隻超級大象股,竟首次出現同時漲停的驚人畫面,讓中國股市迎來令人意想不到的行情。 行情有多熱?一日交易相當台股三個月 今年以來,中國上證綜合指數已突破三千點,創下四十四個月以來新高。十一月底,中國股票總市值以四兆四千八百億美元(約合新台幣一百四十兆元)超越日本,成為僅次於美國的全球第二大股市。 十二月五日,滬深兩市交易量首次突破人民幣一兆(約合新台幣五兆四千億元),刷新全球股市單日交易紀錄,相當於台灣三個月的股市交易量,連摩根士丹利都喊出陸股將出現翻倍成長的「超牛」行情。 人在大陸的先鋒投顧董事長林寶珠也觀察到,過去大部分投資人多以房地產為主力,但是最近他們開始把錢挪出來投入股票,顯示出對股市的信心回籠,甚至還有人大膽喊出「賣房買股」。 林寶珠談到:「現在走在大陸街上,每天都有人在討論股票,很多人根本什麼都不懂,反正就買證券股,兩天兩個漲停就二○%,比其他產品一年的報酬還多,網路上甚至已經有很多人相信會上看到一萬點,完全進入『瞎買』的瘋狂狀態。」 實際上,近幾年有許多投資人看好長期被低估的中國股票而想逢低布局,但一年比一年還低迷的股市氛圍,讓投資人紛紛轉往其他市場,對照中國傲人的經濟成長率,不斷打底的A股市場顯得異常的疲弱。 摩根中國基金產品經理張致寧指出,金融海嘯之後,中國股市迎來一波非常大的修正,在結構調整中,無論股市表現還是貨幣政策,都受到政府嚴格的掌控,也因此出現股市長期被低估的現象。 根據彭博統計,中國在過去十年來曾經出現八次的股市暴漲,但是其中七次都在一個月內迅速盤整,平均跌幅為三.三%。問題出在中國的國企股占經濟或股市規模龐大,這些金融、能源和地產板塊,多半都是國有企業,然而這些國企的長期效能相當低落,獲利明顯落後民營企業,造成大盤指數漲不上去。 就在陸股持續走高陷入盤整之際,十一月二十一日,中國央行無預警宣布兩年來的第一次降息,為小有起色的股市更添柴火,統一大龍騰中國基金經理人陳朝政分析認為,中國這次是玩真的。 首先,中國政府今年來推出多項刺激政策。他觀察到,中國過去因為IPO(首次公開募股)暫停,投資人沒有新股票可以玩,造成國內資金多在房地產或其他理財商品上流竄。今年房市和基礎金屬開始走下坡,而年初以來重新啟動的企業IPO,就成為資金的投資標的之一。 陳朝政說:「中國今年最熱的投資叫作『打新股』,就是我們所謂的新股抽籤,只要抽到的話,報酬率就是十倍、五倍以上。」而新的公司在掛牌之後就能形成產業聚落,也為市場帶來正向循環。 第二,滬港通引進外資渠道。過去外資主要透過QFII(合格的境外機構投資者)有限度的投資中國證券市場,滬港通上路後,有望加大外資的進入門檻。滬港通上路以來,反應雖然遠遜於市場預期,但開通一週還是為滬股帶來超過人民幣兩百億元的動能,為國內投資者帶來不同的市場觀點。 內地散戶撐大局外資出走,交易仍維持大量 第三,龐大的成交量。在政策與大環境的醞釀之下,雖然未如預期引入龐大的國際投資,但卻形成另一股「大媽入市」的奇特行情。 陳朝政指出,搶黃金、炒房價的民間資金,今年以來開始意識到股市將是下一個長期龍頭,股市交易量從降息以前的每天人民幣三千多億元,躍升至八千多億元,十二月五日,滬深兩市交易量達到了人民幣一兆零七百四十一億元,創下全球股市單日成交的新紀錄。 然而,就在中國股市刷新歷史紀錄時,外資卻爆發出走潮。根據澳新銀行的資料顯示,截至十二月三日的一週裡,從中國股權基金撤出的資金就高達二十二億五千萬美元,為近三年來規模最大的一次,也證明了此次中國股市的反彈,是由國內投資者所帶起。 元大寶來投信國內投資長楊定國分析,中國股市結構主要還是以內地散戶為主,不同於外資動輒占台股市值三成以上,外資在中國股市的比重還是非常低,因此對股市波動影響不大。短線來看,外資撤出的幅度雖然過大,但股市上漲之後,交易量還維持這麼大量,代表整體散戶的信心回來了。 確實,這波暌違了七年的多頭行情,已經在中國各地燃起一股投資熱潮,單單是十一月的最後一週,滬深兩市的新增股票帳戶數就達到了三十七萬戶、創下三年半以來的新高,甚至還驚醒了三萬多個「休眠帳戶」。 投資標的更直接追蹤指數外,可挑新興類股 而中國股市在下半年迎來超牛行情後,憋了許久的中國基金,也終於有機會一吐怨氣。近三個月來績效排名前十的境內外基金,就有八檔與中國相關,漲幅最高甚至超過三五%(截至十二月五日)。 然而投資人在購買中國相關基金時,會發現市場上不僅有大中華基金、中國基金,近年來甚至還出現號稱高純度的中國A股基金。 實際上,台灣投資人進軍中國市場已有近十年歷史,然而過去的大中華基金,受限於額度限制與法令規定,多投資以中國為主要生產基地或終端消費的中國概念股,名稱雖然掛上大中華基金,實際上一點A股成分都沒有,買的多是台積電、鴻海等有利基的台股,或是到香港、新加坡掛牌的H股與紅籌股。 近年來,市場出現可被動追蹤指數的A股ETF基金,這類基金的優點在於績效和指數表現能維持一致,讓無法深入中國股市的投資人,能有相對穩定與安全的選擇,然而缺點是績效無法領先指標,也無法在大盤下跌時,採取防禦性的措施。 然而今年以來,漲幅最高幾乎全是A股ETF基金,陳朝政指出,大型股主要受到十一月以來的資金拉抬而漲勢猛烈,ETF因為指數操作,所以能及時反映這波行情。 隨著QFII的額度與法令開放,近兩年號稱高純度的A股基金陸續推出,這類基金因為能直接投資滬深兩市的中國A股,且比重至少都達到六成以上,能優先反映中國企業的市場潛力,近期表現雖然不如ETF基金亮眼,但多布局在中國後市看好的科技、金融與消費性類股,甚至也可投資中國特色產業,如貴州茅台和雲南白藥。 三指標持續關注政策風險、指數水位、交易量 今年下半年以來,中國股市衝破年初投資人市場預期,上證指數來到三千點大關,這個時候進場,究竟是追在高點,還是能在風口上共享牛市盛宴? 張致寧指出,目前的中國股市的本益比還是相對便宜,指數仍處於低點水位,連歷史高峰六千一百二十四點的一半都不到,股市是否過熱,可以觀察行情若走到二○○九年的三千四百點時,是否有賣壓形成。 此外,中國市場基本上還是跟著政府起舞,除了關注政策風險之外,交易量是否穩健也是不可忽略的關鍵指標。 【延伸閱讀】近半年報酬率亮眼,最高超過58%—今年來績效前10名之中國相關基金 單位:% ●富邦上証180基金今年來:43.653個月:34.556個月:58.15 ●元大寶來上證50基金今年來:43.073個月:36.416個月:56.75 ●標智上證50中國指數基金今年來:42.863個月:35.836個月:56.24 ●復華滬深300A股基金今年來:39.063個月:31.676個月:54.22 ●永豐滬深300紅利指數基金今年來:37.653個月:28.976個月:50.99 ●元大寶來標智滬深300基金今年來:26.303個月:23.286個月:42.64 ●摩根中國A股基金今年來:17.783個月:21.596個月:36.45 ●匯豐中國A股匯聚基金今年來:20.653個月:19.356個月:33.59 ●匯豐中國動力基金今年來:18.863個月:10.126個月:25.84 ●永豐大中華基金今年來:18.553個月:0.656個月:5.68 註:統計至12/5資料來源:群益投信、晨星 整理:夏嘉翎 【延伸閱讀】搭陸股漲勢,新品種A股基金純度高—中國基金類別比較 ●大中華基金1.內容:港股、國企股、紅籌股、海外上市的陸企股、台股2.特性:布局兩岸三地,可分散風險,但無A股標的3.代表:˙匯豐中國動力基金˙第一金鐘國世紀基金˙元大寶來新中國基金 ●A股ETF基金1.內容:A股指數成分股2.特性:覆蓋中國A股程度高,但屬被動反映漲幅標的3.代表:˙元大寶來標智滬深300基金˙富邦上証180基金˙復華滬深300A股基金 ●中國A股基金(布局A股比重達逾6成,比ETF基金更能主動布局)1.內容:A股、港股、民企股、紅籌股、海外上市的陸企股、台股2.特性:可直接參與中國特色產業、主動選股靈活布局3.代表:˙摩根中國A股基金˙匯豐中國A股匯聚基金˙兆豐國際中國A股基金 資料來源:統一投信、鉅亨網、晨星整理:夏嘉翎 |
美國總統是不會輕易談論股票的。但一旦他們說到股票,每個人都會記住他們說的話——因為,保不準以後會有好事之徒“翻舊賬”,指出總統的股市預測簡直不比算命的好多少。
然而,美國總統奧巴馬卻曾在一個幾乎完美的時點上對美國股市做出了驚人的“神預測”。2009年3月3日時標普500指數為696點,當天奧巴馬提到這是“潛在買入良機”。今天該指數在屢創歷史新高後已高達2086點,比當時漲了200%。
高盛首席美國股票策略師考斯汀(David Kostin)在7月寫給客戶的報告中提到,奧巴馬曾經談論過股市。
報告稱,一些投資者可能會記得,奧巴馬曾在2009年3月3日對股市估值做出了評論,當時標普500指數為696點。奧巴馬當時說:“如果你們能用長遠的觀點來看,現在的利潤與收入比率正開始達到一個潛在的買入良機。”
奧巴馬講話的那天,正好是標普500指數創下歷史新低666點的六天前。
從那之後至今為止的短短六年不到時間里,標普500指數已經上漲了近200%。周三,標普500指數再次創下歷史新高,目前漲至2086點。
所以,請叫奧巴馬“股神”!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意大利投資大亨Andrea Bonomi昨日宣布,放棄對法國假日酒店集團“地中海俱樂部”(Club Med)收購權的爭奪,法國史上歷時最久的收購戰宣告結束,複星國際苦戰告捷。
Club Med成立於1950年,是全球最大的度假酒店連鎖集團。Bonomi在距提高收購報價最後期限還有五天時做出了該決定,使得複星國際及其合作夥伴成為Club Med唯一的競購方,複星自2013年5月開始的漫長收購終於塵埃落定。
英國《金融時報》引述Bonomi發言稱,他和他的搭檔之所以認輸,是因為“目前的形勢和估值水平已經無法保證,收購Club Med從長遠考慮仍是投資機會。”
複星集團於2013年5月首次對Club Med提出收購要約,報價每股17歐元,後提價至17.5歐元,但仍不敵Bonomi於2014年6月首次提出競爭要約時的報價21歐元,最終決定放棄收購。2014年9月,複星殺出回馬槍,在競價最後期限前出手,發起新一輪收購,將報價提高到了每股22歐元。
2014年12月5日,Bonomi將每股收購報價提至24歐元。12月19日,複星國際集團與其合作方決定再次提升收購報價至每股24.60歐元,對Club Med估值9.39億歐元。Bonomi最終決定不再提高收購報價。
華爾街見聞文章此前介紹過,複星國際曾表示,收購Club Med後,將推動其在中國、俄羅斯和巴西等發展中國家樹立品牌,以搶占新興市場份額,同時擴展自身的全球旅遊業務。複星近日還確認,如競購成功,巴西億萬富豪Nelson Tanure將成為Club Med大股東,推動該品牌在拉丁美洲發展。
目前,複星國際持有Club Med約18.4%的股份。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跟著商業新聞網站BusinessInsider一起來膜拜下這家回報率世界第一的公司吧:
如果你在1968年給這家公司投了1美元,到今天你得到的回報是6638美元(包括分紅)。這意味著在接近半個世紀的時間里,這家公司的平均年化回報率達到了20.6%。在沃頓商學院教授Jeremy Siegel看來,世界上沒有其它公司有這樣的回報率。
如果當初你把1美元投在了標普500指數上,同期你獲得的回報僅為87美元。
這究竟是家什麽公司?
讓我們來琢磨琢磨。
它一定極具革命精神。它一定極具創新能力。它一定來自一個改變了世界的行業——很可能是20世紀最大的變化趨勢。它肯定做了其它公司所不能的事情。
電腦?衛星?還是生物科技?
都不是!它是煙草巨頭奧馳亞集團(Altria)。
瑞信本周發布了一篇關於美國主要行業在1900-2010年間表現的報告。
報告稱,在1900年向美國主要行業投入的1美元在2010年平均價值達到38,255美元,期間年化回報率約10%。當然,有的行業做的更好:例如食品行業當初的1美元就等於2010年的70萬美元。化學和電子設備行業的回報也與此接近。
比這些更高的就只有煙草行業了。
1900年投入煙草公司的1美元在2010年就值630萬美元了,是所有行業平均回報率的165倍。
無論二十世紀如何創新、科技怎樣進步以及多麽讓人興奮,始終沒有比煙草業做的更好的行業。
大部分人看到這些數字時只會說,“當然是這樣了,因為你賣的是會讓人上癮的產品。”
然而實際上,煙草行業的衰退已經持續了數十年。
煙草確實會讓人上癮。但是美國人的吸煙率在過去近半個世紀里一直在下滑。今天美國的吸煙率只有上世紀五十年年代的一半。
(美國年度煙草銷量 單位:十億支)
盡管在此期間美國的總人口在增長,但是仍然無法抵消吸煙率下降帶來的影響。美國香煙銷量在1981年達到6400億支的頂峰,到2007年已經下降至3600億支,較1981年大降44%。
以單品銷量計,煙草行業是過去三十年中美國表現最差的行業之一。主要原因在於煙草廣告已經被禁十多年,此外煙草行業還因為法律問題承擔了數以億計的額外成本。
煙草公司股票上漲部分得益於海外運營,在那些吸煙更加常見並且沒有像美國那樣吸煙率出現負增長的國家。但原因不僅限於此。2008年,Altria將國際業務拆分,成立了菲利浦·莫里斯(Philip Morris)。分拆後至今,Altria股價上漲289%,同期標普500指數上漲79%。
提價是煙草公司回報豐厚的另一個原因。自1950年以來,煙草產品價格漲幅是整體通脹水平的5倍。但這還不能解釋全部。
價格上升的部分很多被煙草稅上升所抵消。許多州的煙草稅達到零售價格的1/3。(Altria支付的稅費遠比利潤更高。)
還有其它因素導致煙草業獲得超額回報。
那是什麽呢?
還有兩個因素,可能看似自相矛盾,卻與所有行業的投資者都相關。
1. 對於一項投資的恐懼、厭惡、憎恨和憤怒。
許多投資者都不想與煙草公司有任何瓜葛。有些養老基金甚至被禁止持有煙草公司股票。煙草公司還面臨著持續的合法性威脅,這把利劍懸在這個行業之上已經長達數十年了。這些因素匯總在一起的結果是,數百萬的投資者拋棄了煙草股。
由於投資者需求不足,煙草股估值一直較低,而低估值又推高了股息率。數十年的高股息率,在複利計算的情況下,爆發出了驚人的威力。
越是讓人厭惡的投資,未來的回報率可能也越高。這是最難去實踐的投資理念之一,但可能也是最有效的。
2. 煙草公司幾乎不需要什麽創新。這使得行業發展穩定。
創新是令人振奮的,因為它會帶來新的東西。新的產品,新的市場,新的未來。
但是其代價也是高昂的。就算你像蘋果那樣極富創新能力,有一天你仍然可能會摔跤。
蘋果公司五年前創造的產品和今天已經徹底無關了。它必須每幾年就重新投資自己,以便持續創造出具有突破性的產品。它能持續這樣創新20年、30年乃至50年的概率有多大?
但是今天賣和50年前同樣的產品的公司就不同了。它們不做創新,它們也無需創新,但它們卻能在長達數十年的時間里為股東持續創造回報。
超高的複合回報率來自長期的持有。創造財富未必要在短期內獲得高回報,在很長的時間里持續獲得中等的回報率同樣可以做到。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跟著商業新聞網站BusinessInsider一起來膜拜下這家回報率世界第一的公司吧:
如果你在1968年給這家公司投了1美元,到今天你得到的回報是6638美元(包括分紅)。這意味著在接近半個世紀的時間里,這家公司的平均年化回報率達到了20.6%。在沃頓商學院教授Jeremy Siegel看來,世界上沒有其它公司有這樣的回報率。
如果當初你把1美元投在了標普500指數上,同期你獲得的回報僅為87美元。
這究竟是家什麽公司?
讓我們來琢磨琢磨。
它一定極具革命精神。它一定極具創新能力。它一定來自一個改變了世界的行業——很可能是20世紀最大的變化趨勢。它肯定做了其它公司所不能的事情。
電腦?衛星?還是生物科技?
都不是!它是煙草巨頭奧馳亞集團(Altria)。
瑞信本周發布了一篇關於美國主要行業在1900-2010年間表現的報告。
報告稱,在1900年向美國主要行業投入的1美元在2010年平均價值達到38,255美元,期間年化回報率約10%。當然,有的行業做的更好:例如食品行業當初的1美元就等於2010年的70萬美元。化學和電子設備行業的回報也與此接近。
比這些更高的就只有煙草行業了。
1900年投入煙草公司的1美元在2010年就值630萬美元了,是所有行業平均回報率的165倍。
無論二十世紀如何創新、科技怎樣進步以及多麽讓人興奮,始終沒有比煙草業做的更好的行業。
大部分人看到這些數字時只會說,“當然是這樣了,因為你賣的是會讓人上癮的產品。”
然而實際上,煙草行業的衰退已經持續了數十年。
煙草確實會讓人上癮。但是美國人的吸煙率在過去近半個世紀里一直在下滑。今天美國的吸煙率只有上世紀五十年年代的一半。
(美國年度煙草銷量 單位:十億支)
盡管在此期間美國的總人口在增長,但是仍然無法抵消吸煙率下降帶來的影響。美國香煙銷量在1981年達到6400億支的頂峰,到2007年已經下降至3600億支,較1981年大降44%。
以單品銷量計,煙草行業是過去三十年中美國表現最差的行業之一。主要原因在於煙草廣告已經被禁十多年,此外煙草行業還因為法律問題承擔了數以億計的額外成本。
煙草公司股票上漲部分得益於海外運營,在那些吸煙更加常見並且沒有像美國那樣吸煙率出現負增長的國家。但原因不僅限於此。2008年,Altria將國際業務拆分,成立了菲利浦·莫里斯(Philip Morris)。分拆後至今,Altria股價上漲289%,同期標普500指數上漲79%。
提價是煙草公司回報豐厚的另一個原因。自1950年以來,煙草產品價格漲幅是整體通脹水平的5倍。但這還不能解釋全部。
價格上升的部分很多被煙草稅上升所抵消。許多州的煙草稅達到零售價格的1/3。(Altria支付的稅費遠比利潤更高。)
還有其它因素導致煙草業獲得超額回報。
那是什麽呢?
還有兩個因素,可能看似自相矛盾,卻與所有行業的投資者都相關。
1. 對於一項投資的恐懼、厭惡、憎恨和憤怒。
許多投資者都不想與煙草公司有任何瓜葛。有些養老基金甚至被禁止持有煙草公司股票。煙草公司還面臨著持續的合法性威脅,這把利劍懸在這個行業之上已經長達數十年了。這些因素匯總在一起的結果是,數百萬的投資者拋棄了煙草股。
由於投資者需求不足,煙草股估值一直較低,而低估值又推高了股息率。數十年的高股息率,在複利計算的情況下,爆發出了驚人的威力。
越是讓人厭惡的投資,未來的回報率可能也越高。這是最難去實踐的投資理念之一,但可能也是最有效的。
2. 煙草公司幾乎不需要什麽創新。這使得行業發展穩定。
創新是令人振奮的,因為它會帶來新的東西。新的產品,新的市場,新的未來。
但是其代價也是高昂的。就算你像蘋果那樣極富創新能力,有一天你仍然可能會摔跤。
蘋果公司五年前創造的產品和今天已經徹底無關了。它必須每幾年就重新投資自己,以便持續創造出具有突破性的產品。它能持續這樣創新20年、30年乃至50年的概率有多大?
但是今天賣和50年前同樣的產品的公司就不同了。它們不做創新,它們也無需創新,但它們卻能在長達數十年的時間里為股東持續創造回報。
超高的複合回報率來自長期的持有。創造財富未必要在短期內獲得高回報,在很長的時間里持續獲得中等的回報率同樣可以做到。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