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頻單車運動 紓柏金遜症病情
1 :
GS(14)@2017-05-19 05:20:47【明報專訊】說起認知障礙問題,晉利有限公司展出了一部可供柏金遜症患者紓緩病情的設備。該公司產品經理戴浩明表示,美國肯特州立大學的研究顯示,每分鐘80至90轉的高速單車運動,可以令柏金遜症患者的發病情形(如手腳顫震等)減低35%。腦部掃描影像顯示,當患者做完這種高速單車運動之後,其腦部活動就有如吃了柏金遜症的藥物般。
售價約5萬 合醫院安老院用
因此,德國公司RECK研製出一種由機器帶動用戶雙腳或雙手轉動的單車運動訓練儀器MOTOmed viva2 Parkinson,可以讓柏金遜症患者被動地進行高速的單車運動。他們建議,柏金遜症患者可借助這儀器,每日雙手和雙腳各做一次高速單車運動,每次30分鐘,以紓緩病情。但正在吃藥的柏金遜症患者是否可以減藥或停藥,則需要由醫生判斷。
戴浩明又表示,歐洲另一項研究顯示,這種「被動式單車運動」亦可以減慢腦退化症的惡化速度。此外,這儀器亦可以調校至主動運動模式,讓中風或骨科病人進行復康的物理治療等。這儀器的售價約5萬元,本地已經有好些醫院和安老院購入。
[企業創富]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1877&issue=20170519
為健康每日堅持做運動 鬼塚為太太放棄玩賽車
1 :
GS(14)@2017-06-10 13:46:48鬼塚03年突然生病,結束時裝系列及內地二十多間店舖,專心養病:「03年我有痛風症,醫生同我講,報告全部肥佬,兩條路,一係等死,一係減肥。我摸吓個袋,一路使落去都夠,拉閘。當時我尿酸一個月,要去兩次醫院打針。」他一邊接受治療,一邊做運動減肥配合,「嗰時192磅,用五至六年時間減,曾經減到138磅,肚皮撻咗落個籮柚度。」現時體重回復148磅的他認為健康最重要,可是鬼塚三年前聽覺退化,左耳失聰。鬼塚前年再跟拍檔做時裝生意:「以前料同人哋買,唔夠挑戰性,?家我同拍檔一齊去日本,由棉花開始,打粗線,用一百年織機打出來,兩年先有一條褲出嚟。」鬼塚閒時也拍劇過戲癮:「被邀請返電視台,完成我嘅夢,每一日返工係拍戲,我唔介意好少錢。」採訪:楊潔雯場地提供:鬼塚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70610/20051207
克勤買波谷囝囝運動
1 :
GS(14)@2017-06-25 11:26:56李克勤、王灝兒(JW)及Dear Jane昨日在旺角麥花臣場館出席「太陽計劃2017——同行抗毒強者本色」活動,克勤的兒子最近愛上打籃球,所以克勤趁到旺角幫囝囝買小童籃球,他說:「暑假小朋友多啲戶外活動好啲,好過打機,打機同毒品一樣,?家限佢哋每日玩半個鐘,不過永遠都唔聽。」他指兩子有手機,會放相上網,他只好叮囑兒子不要將肖像放上網,兼不時監察他們的網上賬戶。克勤日前和太太盧淑儀一起為李嘉欣補祝生日,他透露間中會與對方聚會。同場的JW明顯發福不少,但她解釋只是穿了細碼衫,並指平時除了與男友及朋友一起健身,也會和男友食健康餐。採訪、攝影:馬建華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70625/20067638
「雨傘運動」後首換人駐紐約經貿辦新處長:冷熱廚房都要做
1 :
GS(14)@2017-07-29 03:40:49香港駐紐約經濟貿易辦事處(下稱經貿辦),月底換上新處長,由朱瑞雯(Joanne Chu)接替退休的柏嘉禮(Steve Barclay)。朱瑞雯工作地點由相當政治化的香港、搬到相對平靜的紐約,她今日首次接受訪問,笑言「冷熱廚房都要做」,她任內擬加強辦事處與紐約華人聯繫,並協助重建美國商界對香港的信心。駐紐約記者:鄭柏齡朱瑞雯上任前,在香港政府擔任政制及內地事務局政務主任,期間推動極具爭議性、俗稱「政改」的政制改革方案,最終失敗而回。「政改」是2014年香港「雨傘運動」導火線。辦公室即將搬離香港,7月31日要到紐約走馬上任的朱瑞雯,回憶2年前「局長在熱廚房內,做最困難任務」,她表示紐約工作性質不同,政治議題較少,「作為公務員,不論冷熱廚房都要做」,相當期待新職位。事實上,過去兩、三年香港民怨沸騰,海外商人亦對香港前途感到擔憂。朱瑞雯認為,要重建外國對香港信心,「seeing is believing(眼見為實),鼓勵外國政府官員、商界領袖,親身到香港看」,她續指,在主流媒體或經常看到有關香港的負面報道,但「很多人到香港後,才發現情況完全不同」。經貿辦主要職責,包括推動香港在美國31個州份的經貿關係、文化交流等。朱瑞雯說,除「做好本業」外,冀加強辦事處與紐約本地華人的聯繫,同時有意增辦或贊助各類體育賽事,藉此在美國年青間建立香港的印象。2014年被調到紐約經貿辦的柏嘉禮,月底榮休後,正式結束30多年香港政府公務員生涯。他回顧2014年8月到任後,即遇上難忘一周,「在紐約證交所敲鐘、為蠟像館李小龍展覽揭幕,主辦龍舟節活動,全部在首個禮拜進行」,柏嘉禮又指,上任時曾對自己許下承諾,「每年最少到31州一次,但行程太豐富,最終只有約25個州份達標」。柏嘉禮透露,退休後他計劃遊覽美國,由紐約出發乘坐火車橫跨美洲大陸,最終到達洛杉磯。完成旅程後他會搬回香港,將來或有機會投身商界。但礙於港府設有俗稱「過冷河」機制,對公務員退休後新工作有一定規管,柏嘉禮笑言「今次被退休,只好一年後才考慮其他工作安排」。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728/20104477
挑戰運動8星期贏家:最難係對自己唔肯定
1 :
GS(14)@2017-08-02 06:14:26日日運動身體好!9名澳洲人接受為期8星期的運動挑戰,並拍下前後對比照片,發現在短時間內可減走原本的大肚腩或腰間贅肉,而且練出一身肌肉。「F45 Challenge」包括做高強度間歇訓練、功能訓練等,當中包括27種45分鐘的運動。25歲莉薩(Lisa Young)是女子組的減肥冠軍,她原本一周運動4次,其後增至每天一次,「這是對自己的挑戰,看看我能否做好」。莉薩跟隨餐單進食,包括兩周排毒、四周的高蛋白飲食,以及兩周的高脂肪飲食,而餐單會每周更改,以協助她保持水份、減少吃糖的慾望、建立肌肉和瘦身等。她最後成功減了6.3公斤,又指訓練助她建立良好的飲食習慣,助她更有活力。她指「F45 Challenge」比去健身室有更大動力,又指做運動和飲食並非最困難,「我覺得身體沒有大改變,因為我每一天都會看一看自己,要經歷過這時期是最難的。」而28歲的蒙羅(Niall Munro)是男子組減磅冠軍,在2個月內成功減走10.5公斤。新婚的他稱度蜜月時甚至在返國後,變得比以前「大食」而令身形暴脹,因此參加挑戰想回復健康。他稱與找健身室教練不同,因為沒人會逼迫自己去完成某些項目目標,然而得出來的成果仍可叫人信服,促使更多人想去嘗試一下讓自己重拾健康體形。英國《每日郵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801/20108356
運動組織擬申請增6智力競技麻雀或成2022冬奧項目
1 :
GS(14)@2017-08-04 06:12:00■中國人鍾情打麻雀,游泳時亦不忘麻雀耍樂。美聯社
喜歡打麻雀的港人都有機會成奧運選手?國際智力運動聯盟(International Mind Sports Association,簡稱IMSA)新任中國籍主席陳澤蘭表示,正努力推動將該聯盟所承認的6種智力運動橋牌、西洋棋、圍棋、象棋、跳棋、麻雀成為冬季奧運室內競賽種類,而且目標直接瞄準2022年北京冬奧。陳澤蘭表示,由於夏季奧運運動種類太多,模式也逐漸固定,再延展可能性小,「而冬奧因為運動特點,一些熱帶國家又不能參與。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一直在考慮冬奧覆蓋性問題,所以比較可能考慮添加些室內項目。」因此,國際智力運動聯盟鎖定將包括麻雀在內的6種智力運動,申請成為2022年北京冬奧項目。陳說:「我們正和北京冬奧籌委會磋商。主辦國歷來都能提出選辦的一些項目。」她指,申請的策略是先從成為冬奧的表演賽開始。她說,IMSA立場當然希望所承認6種智力運動都入奧,但目前橋牌、西洋棋已經獲得國際奧委會承認為運動,首先入奧可能性更高。
廣東牌作基礎八番起胡
據悉,在今年4月初,IMSA在丹麥召開執委會會議,吸納國際麻雀聯盟成為IMSA正式會員。為解決麻雀在各地不同玩法和規則的麻煩,國際麻雀聯盟在中國國標麻雀的基礎上,引入了複式賽制,並通過得分計算排名的賽制等,推出了公平性更高的競技麻雀,並得到了IMSA的認可。這也意味着競技麻雀將正式成為繼橋牌、國際象棋、圍棋、象棋和國際跳棋之後的第六個國際智力運動項目。「六嬸」、「三太公」都可成為奧運選手?中國網民對打麻雀可參加冬季奧運非常感興趣,但一般玩家需要先熟練競技麻雀的玩法。競技麻雀又稱國際標準麻雀,規則由中國大陸制訂,和一般台灣麻雀規則有出入。以每人13隻的廣東牌做基礎,而非台灣習慣16隻牌,比賽時還有許多規則。包括八番(或稱八台)起胡,例如雙暗杠、杠上開花、海底撈月、三色三同順等,不足八番算詐胡。大牌除了廣東牌中的大四喜,大三元和十三么等外,也加入台灣牌中的連七對和七對子等。澎湃新聞/台灣《蘋果日報》
網民有話說
‧桌面游泳項目嗎?‧靜態的活動也算運動~囧!‧阿發狗表示:金牌到手!‧為甚麼是冬運,麻雀只能冬天打?‧絕對不能讓我老婆看到這則新聞說的!資料來源:台灣《蘋果日報》/facebook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803/20109999
【熱血跆拳】22歲女走勻全港影側踢相 「想香港人留意呢種運動」
1 :
GS(14)@2017-08-04 06:36:19跆拳道好多人聽過,但跆拳道品勢大家聽過未?眼前這位嬌滴滴女生,就是香港跆拳道協會(品勢代表隊)的成員。江泳欣(Rin)練習跆拳道十一年,深知運動員在香港的弱勢,為了令更多人留意這項運動,她就想到一個別出心裁的方法。
「身邊有朋友喜歡影相,我自己又鍾情跆拳,就想不如一起做些事。」Rin跑遍全港十八區,在每區特色的地方都拍一張跆拳道側踢的相片,「側踢是我覺得在跆拳道品勢中很有代表性的腳法。」於是小妮子跑到龍鼓灘穿着比堅尼踢、在廸士尼穿着白色公主裙踢、在公園穿着畢業袍踢、在熱門打卡地點如西環碼頭、赤柱、海山樓、尖沙嘴海傍等也踢。「穿裙子是因為想用自己最真實的形象。我很幸運,有一班愛我的人,容許我無限地做自己愛做的事。去迪士尼拍照那次,甚至有人圍觀,會有人拍手。」由五月開始,整個計劃花了兩個多月完成。作品放上網,獲得大量讚好。「至少讓不少人知道了有品勢這項比賽,跆拳不只得搏擊對打。」品,是指規格與樣式;勢,意指力度與氣勢。品勢比賽就是講求精準打出跆拳道套路,是速度、力量、美學等多方面的比拼。2006年是第一屆世界品勢賽,但香港一直等到2013年才成立香港跆拳道品勢專隊,上年首次角逐亞洲錦標賽,已獲得3面銅牌,但礙於資源,品勢隊伍的機會很少,「教練都坦白講因為不夠錢,不能帶我們全隊出外比賽。」
十八區側踢相──屯門區。
十八區側踢相──荃灣區。
十八區側踢相──黃大仙區。
在香港,運動員發展困難重重。Rin由十歲開始學習跆拳道,當日是父母逼她學的,「同好多小朋友一樣,阿媽揀,但其實唔鍾意,」去到中學開始代表學校參加比賽,才真正沉迷喜歡,直至現在大學畢業,決定再花一年專注打比賽,「當日入港隊,爸爸會擔心有冇錢收。他曾經講過,叫我去越南入籍,至少那邊的運動員會有資助。他希望女兒可以做正常的職業,可以賺到錢。」口裏雖然傳統,但父母心底裏仍為女兒驕傲,「去旅行時,爸爸會叫我起腳拍照,我都很驚訝。」
十八區側踢相──觀塘區。
Rin的目標是代表港隊出戰亞運。圖為早前於韓國比賽。
要維持運動員的身份,Rin在繁重訓練之餘,需要同時兼職教拳以及到咖啡店工作維生。擁有職業治療資格的她,原本可以走更安穩的路,卻選擇了為自己所愛繼續衝。Rin的每張相片,都有一段用心寫的小分享,其中有句寫道:「想更多人支持香港運動員,讓我們知道不是只有自己孤單地發夢。」去她的facebook,給仍能努力追夢的香港運動員一個讚吧,我們的運動員,需要支持。
facebook:Rin Kong記者:李珮禎圖片由受訪者提供2017果籽繼續認真知味。識買惜用。行以求知。好事多為。重修舊好。緊貼果籽報道,即like:
http://fb.me/AS.AppleDaily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70804/20110797
聰明材料遇衝擊即硬化 運動裝備軍用護具手機套均可應用
1 :
GS(14)@2017-09-25 04:17:36【明報專訊】由手機套、電腦袋,到護肘、護膝、頭盔等運動保護裝備,甚至避彈衣等,它們遇到衝擊時,都要發揮到抵抗衝擊和吸收能量的作用;有深圳公司研發出一種「抗衝擊吸能緩衝材料」,由於應用廣泛加上高性價比,市場潛力巨大。
明報記者 薛偉傑
深圳安迪上科創辦人王綱表示,他在合肥的大學材料專科畢業後,1993年來到深圳工作,投身製造業。他認為,外國人玩「極限運動」,除性格敢於冒險,他們亦有較佳防護裝備;所以,當時他有意研製「抗衝擊吸能緩衝材料」,應用於運動保護裝備等。
直至五六年前,他發覺深圳有一批博士級科技人員在業餘時間研究這種緩衝材料,於是,便與部分成員在2015年5月合組公司,經過約半年研發,成功開始投產。王綱表示,公司自家研發的抗衝擊吸能緩衝材料稱為EUDE FOAM,是一種「速度反應」(Rate-respond)類的聰明材料。
分散衝擊力 減受傷機會
這種材料在平常狀態或緩慢按下去是柔軟的,但當受到高速衝擊時,會瞬間變硬,並快速將衝擊力分散到一個較大區域,保護穿戴者或包裹的物件。當衝擊結束後,它又會在瞬間回復柔軟的狀態;EUDE FOAM軟硬轉化過程不到1000分之1秒。因為變化速度快,公司發覺EUDE FOAM除了可以用來製造運動保護裝備外,亦可以製造防刺衣和避彈衣的其中一層。
據悉,傳統避彈衣通常都是用多層「凱芙拉」(Kevlar)(美國杜邦公司發明的一種高密度尼龍)加上鐵絲網製成;避彈衣雖然不會被子彈打穿,但分散衝擊力的功能較低,所以穿戴者受到槍擊後仍然有可能受傷。不過,若將避彈衣的最後一層改用EUDE FOAM,可以將衝擊力分散,大幅減低受傷機會。
客戶多元化 九成出口歐美
王綱表示,避彈衣仍需要用多層「凱芙拉」,因為該材料可以抵受1000度高溫而不溶化,EUDE FOAM大約只能抵受280度。若EUDE FOAM用來製造防彈頭盔,也是用於內層,以減低受傷機會,頭盔外層仍然需要多層「凱芙拉」。整體來說,EUDE FOAM由零下20度至280度,都能夠正常發揮抗衝擊和吸能緩衝的作用。內地東北省份在冬天時,氣溫低至零下30多度,當地的客戶至今都未有投訴。
公司在2015年11月開始投產EUDE FOAM。最初,客戶是用來製造單車、滑板車和電單車等運動的保護裝備。後來,客戶愈來愈多元化,用來製造滑雪、騎馬、冰球、搏擊的護具,還有嬰兒汽車安全椅、IT產品的保護套,甚至製造軍警部隊使用的避彈衣和防彈頭盔的都有。若以用途來劃分,現時該公司的生意最多是來自運動保護裝備方面,其次是軍警用品,第三是IT產品的保護套。至於付運地區,超過九成出口到歐洲和美國,其餘不足一成為內銷。
為客戶調整配方 控制成本
王綱相信,EUDE FOAM仍有很大的潛在市場,現時一般消費者使用的運動護具的要求和售價都較低,大多數都只是使用EVA來提供保護作用,但以同等厚度來說,EUDE FOAM的抗衝擊效能比EVA高出40%至70%以上。價格方面,隨着EUDE FOAM產量增大,價格只比EVA高出1至2倍,相信價格差距將來會進一步收窄。
王綱表示,公司可以因應客戶的要求和預算,來微調EUDE FOAM的配方,盡量做到「豐儉由人」。例如,若客戶覺得,抗衝擊效能比EVA高出40%已足夠,公司可減少用昂貴的原料,令造出來的EUDE FOAM廉宜一點,「所以,EVA現時的市場有多大,我們的潛在市場便有多大。」
[行銷攻略]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1837&issue=20170922
【有種運動】彈網唔係童軍跳彈床 滑水高手爭住學
1 :
GS(14)@2017-10-09 03:10:01跳彈床唔係彈下彈下咁簡單,好多滑雪愛好者同埋專業滑水高手都會學埋一份。
跳彈床彈下彈下有乜好玩?唔講唔知原來滑雪愛好者以至專業滑水高手都學跳彈床,你又知唔知道點解呢?
跳彈床體能要求高及全面,而且需要非常大嘅專注力。
黃sir(Christopher)係前彈網港隊成員,80年代曾代表香港參加多項國際賽事。黃sir教咗彈網20幾年,除咗教中小學以至大專院校,黃sir亦都會擔任彈網裁判及評述員。四年前更成立香港彈網理念協會,目的係想推廣彈網運動至唔同層面,令更多人認識及了解呢項運動。跳彈床體能要求高及全面,而且需要非常大嘅專注力。學跳彈床首先要學識點跌,而最大難度係要衝破心理關口,因為如果你膽怯身體未能好好放鬆,就好可能唔能夠喺空中順利完全整個動作。
跳彈床需要練習基本及連貫動作。基本動作講求完美度,當基本動作做好咗之後就可以練習連貫動作,例如空翻接空翻再轉體等。雖然彈網運動喺香港比較少人玩,不過原來滑水滑雪愛好者都跟黃sir學跳彈床。黃sir認為因為滑板同個浪撞擊所產生嘅彈跳力同跳彈床非常相似,所以如果先喺彈床上學好空中動作,然後再喺水上練習咁就會事半功倍。因此如果一種運動有騰空嘅動作,學跳彈床可以令到練習更安全,而且更容易達到理想嘅效果。黃sir話教咗咁多年跳彈床最大得著係見到啲學生成長同埋令到佢哋喜愛呢一種運動。曾經有一年黃sir帶同60幾個學生參與農歷年花車巡遊表演,能夠將60幾個來自不同學校嘅學生聚埋一齊好專注咁完成呢項表演令黃sir畢生難忘。80年代香港彈網運動員喺國際比賽嘅成績其實都唔錯,黃sir希望佢嘅學生將來可以有機會代表香港出賽,同時可以令更多人留意同有機會接觸呢項運動。採訪:Wing@有種運動製片:Penn@有種運動攝影:Penny@有種運動剪片:Karen@有種運動混音:Nile@有種運動2017果籽繼續認真知味。識買惜用。行以求知。好事多為。重修舊好。緊貼果籽報道,即like:
http://fb.me/AS.AppleDaily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71004/20171781
【讀書好×果籽】認識國情的起點:六十年前的反右運動
1 :
GS(14)@2017-10-09 03:18:03【文化籽:讀書好】香港這兩星期發生的事,正是國情教育的好機會,大家應該把握,認識六十年前今日大陸掀起的反右運動,及更前的延安整風運動,這兩段歷史對理解今天紅色暴力群眾進入大學大有裨益。
銅鑼灣書店及尚書房未易手之前,長期暢銷的不是甚麼領導人的情婦、貪官淫亂實錄,而是兩本十分嚴肅的中共政治運動學術研究作品,一本是中大出版已故南京大學歷史系教授高華的《紅太陽是怎樣升起的:延安整風運動的來龍去脈》,另外是哈佛大學中共研究專家Roderick MacFarquhar馬若德教授三冊《文化大革命的起源》香港中文版。這顯示內地識書之人實在不少,今天延安整風、反右及文革已經成為敏感問題,評論文章也不容易發表。
六十年前中共左轉
香港人對共黨史認識太膚淺,不認識黨史,又何來理解國情呢?尤其是四九年後黨國一體,黨史就是國史。我們對黨史認識有不少誤區,第一大錯是人云亦云,以1978年12月十一屆三中全會作歷史分水嶺,會議雖然正式宣佈放棄以階級鬥爭為綱,把全黨的工作重心轉移到現代化建設上,但對黨史稍有認識者,都知道十一屆三中全會路線只是回到1956年9月召開「八大」的基本綱領,那一年共產黨首次提出:「我國的無產階級同資產階級之間的矛盾已經基本上解決」,今後以經濟建設為主要目標,「八大」也決定加強黨內民主,反對個人迷信和專斷,毛澤東思想為全黨指導思想的條文也從黨章上刪去了。換句話說,如果八大的綱領能夠貫徹,內地改革開放應該是提早廿年在1956年開始。可惜八大路線存在不夠一年,1957年10月八屆三中全會上,毛澤東再次強調階級鬥爭,認為「無產階級與資產階級、社會主義道路與資本主義道路的矛盾是主要矛盾」。「八大」路線的,正是1957年夏天發生的反右運動。那一年整個國家政策急促向左轉,一步步走向十年後1967文革深淵,認識反右之重要性可想而知。究竟57、67與2017關係何在?反右是文革根源,直至今天中共只承認反右擴大化是錯誤,並從沒有否定反右運動,強調反右是一場資產階級向共產黨爭奪領導權的政治鬥爭,右派的目的是要在中國建立資本主義制度。這是謊言,當時的右派知識分子,同香港十大校長、大律師公會主席們一樣,向中央提提意見,都是溫和派,更遑論否定共黨領導。根據研究,反右是毛澤東1942年延安整風模式故技重施,通過群眾「鬥垮鬥臭」知識分子,以樹立毛澤東思想在黨內外的絕對權威。知識分子本是是社會及輿論權威,一旦被整治,向政治權力屈服,並要公開自我批判向黨認錯,其權威性自動瓦解,效果猶如張仁良、沈祖堯等十大校長集體表態反港獨,人人過關,而他們自此不再受學生及媒體尊重。
整治知識分子樹絕對權威
十九大前習主席要樹立絕對權威,借校園小小民主牆大字報一用,上綱上線成國家安全戰爭,高官、校長、傳媒、政客全部歸邊,人人要表態過關。延安整風及反右的手法至今沒有改變,可大至分為三個階段,首先是大民主,自由發表批評意見,像延安的王實味真心向黨提意見。然後第二階段為批判對立面,整風第一階段大民主其實是「陽謀」,黨員各抒己見,把對領導的不滿一一發洩出來,也就為運動第二階段批判對立面準備,提出意見者成為批判對象。第三階段是審幹,打擊反黨陰謀(即第一階段提出批評意見者,這階段已被定性為反黨陰謀)並搶救失足者,然後所有人統一思想團結在毛澤東思想之下。由於香港同內地政治環境不同,要用大鳴大放引「香港獨立」出現,殊不容易,香港版整風反右運動之險惡,可能是港獨標語張貼者及批判者背後是受同一系統指揮,再借題發揮一舉摧毀大學校長及知識分子的權威與尊嚴。這場整風不會停止,土皇帝曾樹和及中聯辦頭馬何君堯殺氣騰騰,劉兆佳亦已預告群眾可能入校園向港獨作暴力鬥爭。對歷史冷感的香港人,需要對黨史補補課了。
馬若德教授是中共研究的大師級人馬。
閱讀高華的作品是打開共黨史神秘大門的第一步。
撰文:劉細良編輯:謝慧珊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70922/20159965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