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兩辦:將追責生態環境損害明顯地區黨政負責人

22日據新華社消息,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近日印發了《生態文明建設目標評價考核辦法》,並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執行。

《辦法》明確,生態文明建設目標考核內容主要包括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綱要中確定的資源環境約束性指標,以及黨中央、國務院部署的生態文明建設重大目標任務完成情況,突出公眾的獲得感。

《辦法》指出,考核結果將作為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黨政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綜合考核評價、幹部獎懲任免的重要依據。

對考核等級為優秀、生態文明建設工作成效突出的地區,給予通報表揚;對考核等級為不合格的地區,進行通報批評,並約談其黨政主要負責人,提出限期整改要求;對生態環境損害明顯、責任事件多發地區的黨政主要負責人和相關負責人(含已經調離、提拔、退休的),按照《黨政領導幹部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辦法(試行)》等規定,進行責任追究。

生態文明建設目標評價考核辦法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了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加快綠色發展,推進生態文明建設,規範生態文明建設目標評價考核工作,根據有關黨內法規和國家法律法規,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本辦法適用於對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黨委和政府生態文明建設目標的評價考核。

第三條 生態文明建設目標評價考核實行黨政同責,地方黨委和政府領導成員生態文明建設一崗雙責,按照客觀公正、科學規範、突出重點、註重實效、獎懲並舉的原則進行。

第四條 生態文明建設目標評價考核在資源環境生態領域有關專項考核的基礎上綜合開展,采取評價和考核相結合的方式,實行年度評價、五年考核。

評價重點評估各地區上一年度生態文明建設進展總體情況,引導各地區落實生態文明建設相關工作,每年開展1次。考核主要考查各地區生態文明建設重點目標任務完成情況,強化省級黨委和政府生態文明建設的主體責任,督促各地區自覺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每個五年規劃期結束後開展1次。

第二章 評價

第五條 生態文明建設年度評價(以下簡稱年度評價)工作由國家統計局、國家發展改革委、環境保護部會同有關部門組織實施。

第六條 年度評價按照綠色發展指標體系實施,主要評估各地區資源利用、環境治理、環境質量、生態保護、增長質量、綠色生活、公眾滿意程度等方面的變化趨勢和動態進展,生成各地區綠色發展指數。

綠色發展指標體系由國家統計局、國家發展改革委、環境保護部會同有關部門制定,可以根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綱要以及生態文明建設進展情況作相應調整。

第七條 年度評價應當在每年8月底前完成。

第八條 年度評價結果應當向社會公布,並納入生態文明建設目標考核。

第三章 考核

第九條 生態文明建設目標考核(以下簡稱目標考核)工作由國家發展改革委、環境保護部、中央組織部牽頭,會同財政部、國土資源部、水利部、農業部、國家統計局、國家林業局、國家海洋局等部門組織實施。

第十條 目標考核內容主要包括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綱要中確定的資源環境約束性指標,以及黨中央、國務院部署的生態文明建設重大目標任務完成情況,突出公眾的獲得感。考核目標體系由國家發展改革委、環境保護部會同有關部門制定,可以根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綱要以及生態文明建設進展情況作相應調整。

有關部門應當根據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的總體要求,結合各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水平、資源環境稟賦等因素,將考核目標科學合理分解落實到各省、自治區、直轄市。

第十一條 目標考核在五年規劃期結束後的次年開展,並於9月底前完成。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黨委和政府應當對照考核目標體系開展自查,在五年規劃期結束次年的6月底前,向黨中央、國務院報送生態文明建設目標任務完成情況自查報告,並抄送考核牽頭部門。資源環境生態領域有關專項考核的實施部門應當在五年規劃期結束次年的6月底前,將五年專項考核結果送考核牽頭部門。

第十二條 目標考核采用百分制評分和約束性指標完成情況等相結合的方法,考核結果劃分為優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個等級。考核牽頭部門匯總各地區考核實際得分以及有關情況,提出考核等級劃分、考核結果處理等建議,並結合領導幹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領導幹部環境保護責任離任審計、環境保護督察等結果,形成考核報告。

考核等級劃分規則由考核牽頭部門根據實際情況另行制定。

第十三條 考核報告經黨中央、國務院審定後向社會公布,考核結果作為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黨政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綜合考核評價、幹部獎懲任免的重要依據。

對考核等級為優秀、生態文明建設工作成效突出的地區,給予通報表揚;對考核等級為不合格的地區,進行通報批評,並約談其黨政主要負責人,提出限期整改要求;對生態環境損害明顯、責任事件多發地區的黨政主要負責人和相關負責人(含已經調離、提拔、退休的),按照《黨政領導幹部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辦法(試行)》等規定,進行責任追究。

第四章 實施

第十四條 國家發展改革委、環境保護部、中央組織部會同國家統計局等部門建立生態文明建設目標評價考核部際協作機制,研究評價考核工作重大問題,提出考核等級劃分、考核結果處理等建議,討論形成考核報告,報請黨中央、國務院審定。

第十五條 生態文明建設目標評價考核采用有關部門組織開展專項考核認定的數據、相關統計和監測數據,以及自然資源資產負債表數據成果,必要時評價考核牽頭部門可以對專項考核等數據作進一步核實。

因重大自然災害等非人為因素導致有關考核目標未完成的,經主管部門核實後,對有關地區相關考核指標得分進行綜合判定。

第十六條 有關部門和各地區應當切實加強生態文明建設領域統計和監測的人員、設備、科研、信息平臺等基礎能力建設,加大財政支持力度,增加指標調查頻率,提高數據的科學性、準確性和一致性。

第五章 監督

第十七條 參與評價考核工作的有關部門和機構應當嚴格執行工作紀律,堅持原則、實事求是,確保評價考核工作客觀公正、依規有序開展。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不得篡改、偽造或者指使篡改、偽造相關統計和監測數據,對於存在上述問題並被查實的地區,考核等級確定為不合格。對徇私舞弊、瞞報謊報、篡改數據、偽造資料等造成評價考核結果失真失實的,由紀檢監察機關和組織(人事)部門按照有關規定嚴肅追究有關單位和人員責任;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機關處理。

第十八條 有關地區對考核結果和責任追究決定有異議的,可以向作出考核結果和責任追究決定的機關和部門提出書面申訴,有關機關和部門應當依據相關規定受理並進行處理。

第六章 附則

第十九條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黨委和政府可以參照本辦法,結合本地區實際,制定針對下一級黨委和政府的生態文明建設目標評價考核辦法。

第二十條 本辦法由國家發展改革委、環境保護部、中央組織部、國家統計局商有關部門負責解釋。

第二十一條 本辦法自2016年12月2日起施行。(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8704

凱迪生態總裁被拘 疑挪用侵占公司資金1000余萬元

凱迪生態((000939.SZ)12月25日晚間發布公告稱,公司從武漢市公安局獲知,公司董事總裁陳義生因涉嫌職務侵占罪被武漢市公安局刑事拘留。

為此,凱迪生態緊急召開董事會會議,解聘陳義生總裁職務,由公司副總裁張海濤代行總裁職務。凱迪生態表示,公司各項生產經營不會受到影響。

第一財經記者從凱迪生態內部知情人士處獲悉,凱迪生態報案,經調查,今年10月8日,武漢市公安局經偵支隊立案:凱迪生態財務人員陳義生、徐浩波等人違反公司財務管理規定,利用職務之便,挪用並侵占公司資金1000余萬元,涉嫌挪用資金和職務侵占。

據悉,陳義生曾任交通銀行安徽省分行信貸科科長,貸款審查科科長,風險資產管理處副處長。2006年1月~2014年11月任中盈長江國際新能源投資有限公司總經理;2009年4月~2014年7月任陽光凱迪新能源集團有限公司財務總監;2009年3月~2010年12月任武漢東湖高新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2011年2月任武漢凱迪電力股份有限公司董事。

2014年7月19日,凱迪生態公告稱,根據公司經營管理的需要,同意任育傑不再擔任總經理職務。經董事長提名,聘任陳義生擔任公司新任總裁,全面負責公司日常生產經營工作。

截至今年12月15日,陳義生持有凱迪生態無限售流通股22550股,高管鎖定股67650股,合計90200股。今年12月16日,陳義生簽訂了未來6個月內不減持公司股票的承諾。凱迪生態稱,將在申報陳義生離任後兩個交易日內到結算公司辦理相關股份的鎖定事宜。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9553

一個IPO等3年 電商生態圈小公司期待“政策松綁”

 IPO開閘泄洪,先從水庫遊到資本大海的究竟是大魚還是小蝦?

12月28日上午,20多家電商服務商ISV(獨立軟件開發商)集中在上交所“踩點”IPO流程。他們的核心關註點不是觀看當天掛牌的元祖敲鐘,而是在與上交所相關負責人溝通時盡可能多的搜集上市政策風向,為自己公司的主板IPO鋪路。

來看看他們都關心哪些問題——一個電商服務商問,“我現在已經掛牌新三板了,轉主板需要先從新三板退出來,再走一遍上市流程,那我和沒有掛牌新三板的公司相比有什麽政策優先嗎?”另一個問,“我們服務商這種互聯網新興企業,前期體量小,但發展速度非常快,在硬性的財務指標上有沒有比較接地氣的門檻?”

上交所相關人士的回答則是,“目前整個市場在支持互聯網企業方面可能要做更大的改善和完善。但商家在資本市場對接的過程中,上交所會幫大家做好貼心的專業服務。”

這群服務商的身份是為電商企業提供從IT技術、後臺管理,到營銷與金融服務的第三方。2015年中國電子商務服務業規模達到19800億元,年增速58.4%。其中,圍繞阿里的電商服務業規模達到12665億元,連續4年增長率均超過60%。去年5月寶尊電商登陸美國納斯達克,將電商ISV這個群體推上舞臺,上市意願隨著自身規模的擴大不斷高漲。

今年7月份開始,IPO市場活躍起來,滬深兩市一共新增了50多個IPO案例。上交所發行上市部相關人士結合近期房產市場趨勢、貨幣流動性、IPO趨勢等因素判斷,未來3-5年將迎來一個IPO黃金期,新增上市企業有望沖到3000多家,加上已上市的將一共達到6000家,與紐交所體量相當。

主板上市無外乎三條路,要麽直接IPO,但嚴苛的條件對於這些中小公司來說好比門前的一座山;要麽重組上市,今年政策風向突變,證監會收緊了借殼上市通道,殼資源在市場上炒到10-20億元身價,讓小公司望而卻步;那麽只剩下一條路,就是先掛牌新三板,再轉主板上市。由於美國市場比較克制的市盈率和陌生環境,沒有多少小公司會步寶尊電商後塵,登陸美國資本市場。

“都說新三板對標納斯達克,我們還在觀望要不要轉主板上市,考慮的不只是融資,更看重這個市場帶來的品牌效應與資源。”鄭宇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說。他是新三板掛牌公司杭州美登科技CEO,公司為淘寶天貓商家提供打折促銷、營銷活動等後臺支持,在淘系商戶中覆蓋較廣。

“我們終於有一些機會可以直接和七匹狼的董秘溝通起來,和市場總監溝通起來,這是很難得的機會。”另一家新三板掛牌服務商北京喜寶動力(為商戶提供營銷與數據分析服務)負責人認為,去年市場火熱時,很多投資機構主動進來,為他們牽線搭橋推薦了一些大品牌客戶,這些優質資源是新三板帶來的一個收益。

但當他們想謀求更大發展和更高市值,從新三板轉主板時,卻面臨不小的困難。首先從時間窗口看,走完主板IPO流程前後大約需要近3年。這個時間段中,除去財務硬性指標,這些中小互聯網公司一方面要面臨萬一業績下滑不再符合IPO資質的風險,還要想方設法讓審計員理解互聯網公司的運營數據。不止一家擬上市企業負責人抱怨,單是一個收入確認問題,就很讓人頭疼。因為現在的審核標準還是按照傳統工業企業、講究資產規模那套玩法,不太適應於複雜的互聯網公司。

這也是阿里巴巴4月份成立協助商家上市辦公室的初衷,以平臺身份做背書,幫助電商生態中的這些淘品牌、中小服務商去和證監會、交易所和券商溝通,力求加快IPO申請的節奏、降低難度。

類似的事情在美國曾經是奧巴馬政府去做。2012年,奧巴法簽署了JOBS法案(Jumpstart Our Business Startups Act)。背景是美國資本市場服務中小企業的能力不斷下降,而高成本和高負擔被視為癥結所在。該法案的條款就是幫助中小企業簡化IPO流程、降低成本和信息披露義務,比如年收入低於10億美元的公司可以秘密申請IPO;將公眾公司的要求從500人提高到2000人等。Twitter等一批互聯網公司IPO就因JOBS法案受益。

現在,中國中小互聯網公司也到了類似當年美國市場的那個臨界點,他們對上市遊戲規則調整的期待正在引起監管層、交易所和電商平臺方的重視。然而變革仍在醞釀中。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9867

物流驅動經濟轉型 菜鳥網絡生態圈帶來大量就業崗位

1月3日消息,第一財經獲悉,作為阿里巴巴戰略鐵三角之一的菜鳥網絡,其構建的物流生態圈正在成為中國新實體經濟重要的一支力量。其生態圈內的合作夥伴,不僅支撐了全國95%以上的快遞包裹運送,也為社會創造大量的勞動崗位,帶來巨額稅收。

2016年,中國快遞業開始全面進入資本時代。圓通、中通、申通、韻達等一批數百億、上千億市值的快遞公司陸續上市。而“三通一達”70%的物流都使用菜鳥網絡的大數據服務。國家郵政局局長馬軍勝介紹,快遞業年均新增的就業崗位約20萬個,對緩解就業壓力作用巨大。

據北京交通大學、阿里研究院和菜鳥網絡聯合發布的《全國社會化電商物流從業人員研究報告》數據顯示,當前物流從業員員已達203.3萬,相較於十年前已增長近13倍。

阿里研究院物流專家粟日表示,“我們發現每增加10000個快遞,可以帶動一個人就業,快遞物流行業已經成為中國經濟轉型的重要新引擎。”

而快遞轉型升級也將帶來很多新的就業崗位,粟日指出,當前互聯網時代的全新快遞行業運營模式,已不限於簡單送貨上門,而是各行各業貿易往來的連接者,包括一線快遞員、倉庫操作員、基層管理人員、客服人員、貨運司機、分揀員以及總部職能人員、智能化設備操作員等等。粟日認為,10年內電商物流行業會向技術工種過度,中國快遞員將成為體面受尊重的職業。

此前國家郵政局局長馬軍曾勝表示,中國快遞業已經連續6年每年增長超過50%,中國已成全球第一快遞大國。在全球每年約700億件的快遞量中,中國占了300億件。

數據顯示,去年1—11月份,全國快遞服務企業業務量累計完成同比增長52.8%,業務收入累計完成3544.1億元,同比增長44.3%。按照最新的300億件快遞量和13億人口計算,2016年中國相當於人均發送了23件快遞。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0484

為什麽張小龍的“小程序”是馬化騰生態擴容的“大王牌”?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0109/160736.shtml

為什麽張小龍的“小程序”是馬化騰生態擴容的“大王牌”?
毛參謀 毛參謀

為什麽張小龍的“小程序”是馬化騰生態擴容的“大王牌”?

元旦前,馬化騰在深商大會上透露,可以“讓企業直接跑業務的小程序”將於春節前推出。

元旦前,馬化騰在深商大會上透露,可以“讓企業直接跑業務的小程序”將於春節前推出;張小龍在微信公開課上給出具體時間,並首次全面闡釋了“小程序”的全新功能以及“無需安裝、觸手可及、用完即走、無需卸載”的特點。

其實,自2016年9月22日微信應用號更名為“小程序”、11月3日開放公測後,“小程序”正在激發碼農們的想象力。對這個能夠運行程序的“小程序”,馬化騰張小龍的態度,也在激發業界的想象力:馬化騰淩晨3點回複“蘋果不讓叫應用號,也許反而是好事”;張小龍親自審核確認基於“小程序”運行的200個公測程序。

問:張小龍的“小程序”在馬化騰的心目中扮演了什麽角色?

答:它是馬化騰生態擴容中的第一張王牌。

馬化騰生態擴容的基礎是什麽?

在2016年數個場合的講話中,馬化騰反複提及“生態擴容”“分享經濟”“創業”。

馬化騰認為,在“互聯網”和“新技術”的推動下,騰訊所構建的生態空間將大規模擴容,會有更多的傳統行業通過互聯網轉型升級加入到生態中來;生態擴容勢必在突破性技術上展開,下一代基礎設施可能是人工智能(AI);騰訊會凸顯並分享其雲、地理位置(LBS)、移動支付、大數據、安全能力等支撐生態發展的技術基礎資源,其余的工作交給夥伴,這是過去5年騰訊的選擇,也依然是今後的方向。

騰訊構建生態的選擇始於對3Q 大戰的戰略反思,內部高層集體反思後,2011年伊始,騰訊甚至請外腦去專門挑刺,小規模的挑刺會做了將近10場,毛姐被邀請參與了北京專場討論了一整天,當時的騰訊聯席CTO(首席技術官)熊明華、副總裁劉暢“低到塵埃里的態度”,著實令人感受到騰訊期待蛻變之迫切。“在3Q大戰中我們到底做錯了什麽?為什麽大家指責騰訊?騰訊的創新又該怎樣才能得到認同?如果我們要開放,如何才能真正實現開放價值?”

243056982447141963

2011年6月15日,騰訊舉辦了第一屆夥伴大會,將2000億市值的"企鵝帝國"疆界開放給其他互聯網公司和第三方開發者:2014年,在騰訊開放平臺上的創業公司的總市值達2000億元;2016年,在騰訊開放平臺上,成就了30家上市公司,註冊創業者超過600萬人,而騰訊自身的股票大漲了37.66港元,24.7%,市值一度突破2萬億港元,馬化騰在這一年個人擁有、個人捐獻的財富均達史上最高值。

騰訊生態的快速構建還得益於,圍繞“開放”戰略,“先做減法,再做乘法”的組織變革與業務調整:2012年5月,騰訊從原有的業務部門制轉向事業群制,來適應移動互聯網以及互聯網跟傳統行業的結合;騰訊重新梳理了業務,把搜索賣掉、把電子商務賣掉,砍掉很多O2O和小業務,大量投資騰訊生態周邊的小夥伴們……騰訊所有的技術和產品創新,圍繞兩件事情來做:第一是做連接器,通過微信、QQ通信平臺,連接人和人、人和服務、人和設備 ;第二是做內容,內容也是一個開放平臺。

誕生於2011年的微信,最初就是人和人的簡單連接器;2013年,微信支付的推出,使得微信升級成為人和服務的連接器,但目前仍局限在B2C的消費服務領域;微信一直在做人和設備連接的一些嘗試,譬如微信汽車之類的,但尚未看到實質性的成果。

微信同QQ一樣,是基於社交關系鏈的架構推演出來,好處是去中心化、天然成網狀,朋友間的分享,短短幾年能令用戶數快速膨脹到8億,但去中心化、場景化,意味著需求是千人千面,騰訊無法滿足所有人的需求。而且歷史已經告訴我們,一款社交工具,不可能實現長治久安。PC時代,QQ幹掉了MSN,通過滿足80、90、00後小朋友各種各樣的需求,騰訊獲得了成長。移動互聯網時代,米聊差點通過手機幹掉QQ,好在微信及時出手幹掉米聊。智能時代,微信如何不被誰幹掉,這肯定是馬化騰、張小龍深度思考的問題。

“唯有生態,方能生生不息”。如何以最簡潔的方式高效地賦能給生態夥伴?可以運行程序的“小程序”,試圖從未來著手,以“降維”的方式,通過解決PC時代、移動時代的生態痛點,聚合全球創業者和碼農們的力量,來解決這個時代困擾個人用戶和企業用戶的痛點問題。

張小龍的“小程序”會解決生態中的什麽問題?

在騰訊的所有產品中,微信“小程序”是唯一一個在功能或產品形態沒有完成前、一年之內曝光3次的產品,內斂沈穩的張小龍在提到“小程序”時,毫不掩飾“內心里是非常的激動”。

“小程序”是什麽?張小龍用“無需安裝、觸手可及、用完即走、無需卸載”來形容它的特點,並花了1個多小時來闡釋它(請見文章結尾視頻)。小程序,不是操作系統,不是搜索引擎,不是瀏覽器,不是APP生成器,在微信上沒有入口,它是一種賦能給程序員的新存在,能實現應用程序所需要的基本元素。

傳統意義上,可以運行程序的程序是操作系統,但“小程序”肯定不是,它在微信上,可以跨蘋果操作系統、安卓操作系統甚至其他。從單機時代到PC互聯網時代到移動互聯網時代到智能時代,軟件被使用的方式邊界或許有變化,但軟件的本質沒有變化,它仍然是以一種程序、一種代碼的載體形式存在。

PC互聯網時代,人們通過瀏覽器去訪問網站提供的資訊和服務,但鼠標和鍵盤的障礙,使上網的只能是一部分人;移動互聯網時代,通過手機(尤其是觸摸屏的使用),整個互聯網使用人數獲得爆炸式增長。

移動互聯網雖然大大提升了人們獲得信息和服務的便捷性和豐富性,但是對於個人使用者、企業、開發團隊來說,存在著一個難以解決的共性問題:基於不同操作系統的APP應用模式。

對於個人使用者而言,在PC互聯網時代,人們是通過瀏覽器,從一個網頁跳到另一個網頁上去獲得信息和服務,但在移動互聯網時代,信息和服務被封裝在不同的APP中,你需要下載不同的APP並去打開它們,它們大量占據手機的運行內存。雖然微信成長為超級APP並推出公眾號後,人們可以直接通過公眾號去獲得信息和服務,但基於訂閱和推送的模式,使得用戶感覺受到騷擾,微信公眾號的打開率已經出現大幅度的下滑。

對於大多數企業用戶而言,在PC互聯網時代,它只需要構建一個網站,人們就可以去訪問它的信息和服務,線上營銷的核心動作只有一個,就是如何讓人們更便捷地發現你、找到你。在移動互聯網時代,企業網站的訪問量大不如前;APP的推廣比較複雜,從蘋果App Store和騰訊應用寶來看,APP的打開頻率越來越低,卸載頻率越來越高,尤其是,當人們換手機時,僅僅會留下幾個超級APP和常用的工具APP;微信公眾號也出現同樣的情況。 對於企業而言,網站、APP、微信公眾號一個都不敢少,但效果甚至不如之前。企業主越來越焦慮,企業營銷工作者們越來越忙碌。

對於APP開發團隊而言, 成員要有懂蘋果的、懂安卓的,成本高、開發周期長、開發難度大。植根於微信這個超級流量入口的“小程序”,盡管會對微信自身的服務號造成沖擊,但對於開發展者而言,確實是個不容錯過的機會。

據了解,“小程序”對開發人員的素質、技能需求比蘋果和安卓低,參與者極有可能出現井噴。對於前端開發者而言,轉型到微信“小程序”幾乎不需要什麽成本,Web前端人才的美好春天真的就要來了;從後端的角度來看,要求較高,會存在著數據交互的需求,在2B產業服務市場尚未飽和的情況下,瞄準小程序後端市場,專為企業提供後端支持服務,是一個不錯的創業路子。

下一步:啟動AI時代的人機交互革命?

為了不打擾用戶,“小程序”在微信上是沒有入口的,這並不意味著它放棄了線上,而是意味著它想全然地擁抱線下,“小程序”的入口就是二維碼,出現在線下人們需要使用它的場景里。不知不覺中,張小龍通過“小程序”,在戰略布局上,幫助馬化騰完成了從線上到線下的生態閉環

 因此,就不難理解,蘋果為何對“小程序”如此緊張,但它最多也只能不允許“小程序”叫“應用號”,卻不敢叫微信下架,如果不能使用微信,人們可以放棄蘋果手機;但人們絕對不會因為不能使用蘋果手機而放棄微信。

當然,現階段“小程序”還不足以對APP、尤其是重量級應用的APP們構成威脅,但那些使用頻率不高的酒店訂房、餐飲類、醫藥排號、交易等功能型APP,狼已經在眼前啦!

881994926945642005

聽小夥伴們講,目前整個微信團隊,已將最重要的力量聚焦在“小程序”上,全力以赴地以解決公測中出現的那一個又一個的坑。從正在測試的小程序來看,有些涉及到AI,尤其是被視為可取代人工客服的聊天機器人,這意味著AI的在消費級服務中的商業化普及,會大幅度提速。

關於AI,馬化騰認為是下一代基礎設施,他預言,在下一代基礎設施上,未來10年,人機交互界面的叠代是個大概率事件,而張小龍在微信公開課上,幻想10年後,系統會藏在一個眼鏡里,屏幕投入到視網膜里面,通過眼睛就可以啟動以眼鏡形式存在的機器,這想象力確實瘋狂。

在毛姐的平凡人的想象中,在一家餐廳,用手機掃描了一下餐桌上的二維碼,然後出現了一個界面,毛姐說:我要重口味、低熱量、有辣味的素食,價格請控制在50元以內……一會兒,一 個機器人推著菜上來服務……

 PC時代,人們通過鼠標和鍵盤,成就了微軟和一個大生態以及跟以往不一樣的世界;移動互聯網時代,人們通過手機觸摸屏,成就了蘋果和一個更大的生態以及令人瞠目結舌的世界;智能時代,又會成就什麽呢?

毛姐在想,如果馬雲老師也認為張小龍的“小程序”是馬化騰的“大王牌”,會不會也同庫克先生一樣,睡不好覺呢?嗯,至少他讀到毛姐的這篇文章,小心臟應該撲通撲通地跳得比平時快那麽一點點吧……

小程序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1458

中國首個生態功能區PPP聯盟成立 將實現三大突破

1月11日,內蒙古呼倫貝爾市政府以及科爾沁右翼中旗、巴林左旗、紮賚諾爾區、紮魯特旗以及鄂溫克族自治旗政府,分別與北方中郡投資(北京)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郡運營”)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通過PPP合作模式,進行生態修複、全域旅遊規劃以及產業園區開發等一系列合作。

在與呼倫貝爾市的合作協議中,呼倫貝爾市將把重點區域綠化、森林小鎮及森林旅遊景區建設PPP項目和現代林業生態產業園、現代林業轉型示範基地項目,通過PPP模式,與社會資本全方位合作。而以中郡運營為首的社會企業,將為該區域提供全域旅遊規劃建設、特色小鎮開發、特色產業開發等一系列投資、咨詢服務。

以區域綠化項目為例,呼倫貝爾市將以林業集團作為政府出資平臺,將政府支付義務列入財政中長期預算,列入本級人大決議。項目投資回購期限為10年,投資額度根據可研具體確定。其中項目涉及到的旗市區政府財政還款義務,由呼倫貝爾市財政與各旗市區財政內部統籌協調。其他多個旗區,也分別簽訂了類似一攬子協議。而由中郡運營牽頭發起的生態功能區PPP聯盟,將共同參與投資。

目前,該生態功能區PPP聯盟已經吸納了海通恒信、景域集團、蒙草生態等一批致力於生態功能區投資的企業,旨在用PPP模式推動生態主體功能區縣域經濟發展,為縣域發展提供包含縣域經濟咨詢、投融資服務、基礎設施建設、公共服務提升、產業運營、產業與項目發展管理在內的一體化協同服務。

上述簽約的地區,全部位於中國東北,屬於大興安嶺和呼倫貝爾草原,屬於生態功能區。在中國的主體功能區規劃中,生態功能區承擔著水源涵養、水土保持、防風固沙和生物多樣性維護等重要的生態職能,關系全國或較大範圍區域的生態安全,需要在國土空間開發中限制規模高強度工業化和城鎮化開發,保持並提高該區域的生態產品供給能力。

在這樣的背景下,基於生態功能區的PPP投資,就要著力化解產業發展與生態保護的突出矛盾,將綠水青山轉化為資產,培育生態友好型產業,最終帶動區域經濟發展。

中郡運營總經理錢瑞霞認為,就PPP的本質來說,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最重要的是要引入社會資本的機制,將原來由政府大包大攬的事,交給社會資本去做。

她提到,政府引入PPP項目的目的,不只是投資建設固定資產,更要把固定資產運營起來,把錢賺回來。政府必須得有投入產出的意識,雖然提供的是公共產品,但是公共產品也要產生現金流,實現穩定運行。不然,只有投入沒有產出,就會產生很大的金融風險。

在這次倡議書的發布儀式上,聯盟企業一致認為,PPP模式應用於生態主體功能區縣域經濟發展,能夠實現三大突破:突破財政投入不足、縣域發展受困格局,整合社會資源、拓寬融資渠道形成多元化、可持續的資金投入機制;PPP模式可以突破生態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相互矛盾與背離的格局,項目精準定位,實現生態保護與經濟發展共同促進、良性循環的新局面;突破縣域經濟發展相對封閉格局,加速實現區域間經濟融合,調動全社會資源、培育縣域優勢產業,縣域之間互相聯動形成大產業發展格局。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2082

樂視引168億破資金困局 融創+樂視能“生態化反”嗎?

背負巨大資金壓力的樂視,終於迎來“救命稻草”。1月13日晚間,樂視發布公告稱,已經獲得包括融創旗下天津嘉睿匯鑫企業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嘉睿匯鑫)以及華夏人壽、樂然投資等合計168億元的戰略投資。這一金額接近樂視網去年前三季度168億的營收。

一位接近交易的知情人士對第一財經透露,目前融創逾半數投資已到位。屆時,融創將獲得一個董事席位,而賈躍亭將繼續擁有對樂視的控制權。

在這次交易中,上市公司及其控股子公司合計將獲得資金約71億元,其余投向樂視生態,投資方將在5個工作日內支付總交易價款中的60.41億元。

“我認為融創是帶著某些使命出來挽救樂視,商界中沒有什麽故鄉情,在商言商,不值得投就不投。”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投行人士在接受第一財經采訪時評價,融創對樂視的投資,僅僅參與部分,一方面控制風險,一方面等到“撿便宜”的機會。

 樂視方面則稱,融創中國的出手,讓樂視的上市公司和整個樂視生態體系得到充足資金灌溉。

戰投背後的五層信息

在樂視168億融資中,融創中國旗下嘉睿匯鑫投資約占到150億,樂然投資和華夏人壽合計向樂視投資18億元,總計約168億元。

第一財經記者查詢企業信息發現,嘉睿匯鑫成立於2017年1月9日,法定代表人為汪孟德,他同時也是融創中國執行董事。該公司受融創中國控股有限公司的實際控制。

寧波杭州灣新區樂然投資管理合夥企業的信息顯示,其合夥期限自2016年03月07日起,合夥人包括樂投投資管理(寧波)有限公司,樂視控股(北京)有限公司、深圳英大資本管理有限公司以及臨汾市投資集團有限公司。

由於涉及主體之多,交易金額龐大,讓這次戰投顯得頗為複雜,具體而言,本輪投資的信息有五層含義。

首先是賈躍亭將與嘉睿匯鑫之間進行股權交易,具體形式為賈躍亭將其所持有的樂視網1.7億股權,以60.41億元(每股35.39元)價格轉讓給嘉睿匯鑫,據了解,賈躍亭轉讓的股份占上市公司總股本8.61%。嘉睿匯鑫成為樂視網第二大股東。

其次是以樂視超級電視板塊為主的樂視致新迎來了全新的融資。

前一輪融資,引入樂然投資和華夏人壽保險兩名投資者,其中樂然投資和華夏人壽分別以14.3和4億元認購樂視致新1263和353萬元新增註冊資本金;此外,嘉睿匯鑫將戰略投資樂視致新,分為受讓老股和認購新增註冊資本兩部分。

老股部分:嘉睿匯鑫將受讓鑫樂資產、樂視網手中樂視致新的的註冊資本金分別為4417、2923萬元,價格約為26.48億和 23.02億元;其中鑫樂資產將使用該筆資金通過平價交易或其他合理方式獲得樂視控股所持有樂視致新相應比例股權,繼續用於員工持股。

新股部分:嘉睿匯鑫以30億元人民幣對樂視致新進行增資。交易完成後,樂視網持有樂視致新40.31%的股權,仍為控股股東,嘉睿匯鑫持有樂視致新33.50%的股權,成為樂視致新第二大股東。

第三,投資主體還包括樂視控股所持有的樂視影業股份。具體方案為嘉睿匯鑫受讓樂視控股所持有的樂視影業1.26億元註冊資本,占樂視影業總註冊資本15%,價格約10.5億元。同時樂視網將繼續推進收購樂視影業的重大資產重組事項。

第四,未來作為公司第二大股東,融創中國的資金實力將為樂視的持續發展提供有力保障。同時雙方建立長期戰略合作關系,在業務合作、股權合作、資本市場合作等領域開展全方位合作,業務合作包括但不限於在智能硬件、互聯網+房地產、汽車生態小鎮及影視主題樂園等。

此外融創中國還擁有樂視的優先投資權,也就是若樂視方以債轉股等形式處置股權,增加註冊資本或發行新股,嘉睿匯鑫有優先認購的權利。

第五,本次戰略投資者入股後,樂視還將通過董事會新增投資決策委員會、管理委員會、增加戰略投資者的董事會提名權、設置專職總裁或COO等方式進一步完善上市公司的法人治理結構。此外,戰略投資者也將通過委派董事的方式參與樂視致新和樂視影業的公司治理。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公布戰略投資前,賈躍亭在接受第一財經獨家采訪時曾透露:其實一直都有投資者對樂視感興趣,很多比較前瞻性的投資者一直在看整個樂視的造車計劃這個項目,而樂視需要的是理念相同、帶有變革思想的投資者。而樂視對於投資的底線在於:七個子生態一個都不能少,每一個都不能失去控制權。

“首先是理念,是不是真正的認可汽車產業的下一代發展的趨勢和方向。大家的看法是一致的。第二個是不是願意去為推動百年汽車產業的變革去投入自己的資金或者是精力。第三個是否能夠有戰略協同,這都是我們在考量中的對象的時候的這些關鍵點。”賈躍亭說。

“並購狂人”孫宏斌為何輸血樂視?

和樂視的跨界、生態型發展不同,雖然融創在房地產業內稱“並購王”,但它的業務一直比較集中在房地產開發上。身為融創中國董事會主席的孫宏斌也多次強調融創不轉型:"現在開發商都在喊轉型,互聯網+、輕資產,在我看來,房地產本來就是輕資產,買了地賣不出去才是重資產,融創專註做房地產開發,不會轉型。”

孫宏斌為何此時投資樂視?投資背後是同為晉商的他對賈躍亭的老鄉情,還是這個並購狂人看好這一標的?

有業內消息稱,12月18日,融創中國董事會主席孫宏斌曾與賈躍亭進行過一場詳談,隨後雙方達成初步投資意向,並於最近幾日最終敲定。

一位資深投行人士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說:“我認為融創是帶著某些使命出來挽救樂視,商界中沒有什麽故鄉情,在商言商,不值得投就不投。”

該人士預計,融創只會投資樂視旗下有機會挽救的部分,從投資佳兆業時發現財務漏洞毅然撤出,說明孫宏斌在大膽之余並非盲目。因此,他估計,融創投資的都是債務能夠有所控制的實體部分,而樂視大部分債務沈重的平臺融創可能都不會投資。

有意思的是,在融創投資樂視之前,樂視旗下已經悄然布局了不少房地產項目。有“跨界王”之稱的賈躍亭2014年時,已開始接觸房地產行業。2014年5月,樂視與當代置業約定在智慧社區、智慧酒店、智慧體驗中心等多個領域展開合作;同年6月,樂視聯手華貿地產,以樂視超級電視為核心的智能家居生態布局,升級為智慧互聯網社區;此後,樂視還成立了酒店事業部。

2015年11月,樂視更是直接介入地產上遊,以4.21億元總價在重慶兩江新區拿下近40萬平方米的商業和住宅用地。隨後,樂視再度被曝投資30億元在重慶江北嘴建設酒店、公寓綜合體項目,規模約16萬平方米。

去年5月,樂視還以30億元價格,從世茂股份有限公司(600823.SH)手中接手北京一購物中心。而本報記者近期從可靠人士處獲悉,樂視還從湖南房企新華聯手中,接手了該公司原辦公樓、北京東四環樂視辦公樓對面的新華聯大廈。

在並購中,一些公司會采取禿鷲戰術,發現瀕臨危險甚至命懸一線的公司,以低價買入股權標的。在上述投行人士看來,融創對樂視的投資,僅僅參與部分,一方面控制風險,一方面等到“撿便宜”的機會。

樂視的下一步

在此之前,資金問題一直是懸在樂視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自從在去年11月賈躍亭發布全員信,承認樂視資金鏈問題之後,因資金緊張所引發的項目停工傳言、供應商追款、裁員等一系列消息接踵而至。

在這背後,是樂視對於資金的巨大需求。第一財經記者此前曾通過大量梳理發現,從上市公司到非上市子生態,以樂視網為圓心,數以百計的關聯公司形成了一個燒錢迷局。上市公司資金一部分以債權的形式流向關聯公司,反哺其他子生態的擴張,另一部分則是股權投資的形式。非上市板塊,汽車、手機、體育等子生態近幾年的蒙眼狂奔,成為擴張燒錢的主角。

自2010年以來,包括樂視網在內的整個樂視,若不考慮重複計算,從直接套現到間接融資,已經完成、計劃中的融資規模,或已超過800億元。這樣堪稱天量的融資規模,伴隨更為巨額的資金需求。

樂視方面稱,融創中國戰略投資樂視的終極意義在於,市場極度關心的樂視資金鏈問題將一次性被破解。“融創中國的出手,將讓樂視的上市公司和整個樂視生態體系均得到充足資金灌溉。”

對融創中國來說,布局樂視將助其成為一個集地產、娛樂、傳媒、影視、智能終端於一身的大型商業帝國。通過入局樂視,它不僅將拿到進入互聯網領域的入場券,同時將為其未來尋找新的增長點。

對於樂視的下一步,賈躍亭也在此前接受采訪時表示,解決掉資金問題之後樂視會進入下一個階段,並對戰略進行了調整:第一,樂視的定價策略會發生很大的改變,開始要追求正向現金流的快速增長,同時也要保持用戶數量的依然是規模化的快速增長;第二,放緩樂視一些大的項目,雖然重要但沒那麽緊急的項目的節奏;第三,要快速的增強樂視資本團隊的能力 。

 此外,樂視和融創中國將建立長期戰略合作關系,在業務合作、股權合作、資本市場合作等領域開展全方位合作,業務合作包括但不限於在智能硬件、互聯網+房地產、汽車生態小鎮及影視主題樂園等互聯網生態小鎮、智能家居和智能社區等領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2185

生态重建,研值变现成关键

http://www.xcf.cn/newfortune/fmgs/201701/t20170112_779067.htm

风景这边独好。

  欧洲的分析师似乎被困于梦魇。《金融时报》2016年9月的报道称,因欧盟出台新规,要求资产管理人提高在卖方研究支出的透明度,资产管理公司已开始大幅削减卖方研究预算。一项调查显示,欧洲的基金公司拟将其卖方研究预算减半,预计每年减少支出近150亿美元。

  与此同时,中国的卖方研究则迎来价值扩张的大时代。尽管2016年A股走势仍不乐观,但伴随着保险资金、R/QFII、银行委外资金的入场,机构投资者正成为资本市场的中流砥柱,为卖方研究打开了更为广阔的市场空间。

  当然,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

  产业资本力量的提升,正在削弱卖方研究机构对买方的影响力;移动互联时代,自媒体的爆炸使得信息传递的渠道和时间越来越短,同质化的信息过多导致整体过剩,对投研内容的品质和深度提出更高的要求;IT技术与人工智能的跨越式发展,让信息服务商、第三方智库等参与到机构服务市场中;黑科技在投资中的使用,赛道进一步升级,与平庸的人相比,机器更为精确高效冷静……

  受益于充满活力的市场环境,后来者逆袭的故事依然在上演,格局变动仍是最大的时代主题。变革之下,中国卖方有望率先建立全新的商业模式,而非按照成熟国家的原有路线演进。

  生态正在重建中,能否打通新的可持续变现渠道成为关键。

  张伟靖/文

  研值扩张的大时代

  2016年,A股以千股跌停开启,又经小幅反弹,渐演化至今日缩量震荡的格局,上证综指一改过去大涨大跌的模式,波动率一再创历史新低,资金活跃清冷。

  不过,看上去乏善可陈的股指走势背后,中国资本市场正在悄然进入势力转换期。2016年中报显示,散户持有市值已经降至47.7%;同期,保险及R/QFII等偏好长期投资的资金持有市值比例上升较为明显(图1)。

  长久以来,“散户化”一直是中国股市的常态,不仅散户数量众多,而且机构投资者的交易行为也趋散户化,更偏好迅速取得“资本利得预期”。根据海通金工团队测算,偏股型基金2015年换手率在400%-500%之间,相当于不到3个月就全部换手一次。专业价值投资的地位尴尬,从而导致卖方研究的短期化、故事化。浮躁的市场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压抑了专业研究的价值。

  而今,A股去散户化正在缓慢进行中,数据显示,10万元以下的散户正在减少,持股规模较大的高净值客户、机构投资者占比大幅提高(表1)。其中增长最为迅速的是保险类投资者,2015年末仅有2834个账户,2016年1-9月新增保险类投资者账户1321个,新增比例高达47%。

  国泰君安研究所所长黄燕铭曾概括保险投资机构的特点:投资时间周期更长,对短线的投资建议不是特别关注;对风控的要求更强,纯粹讲故事的股票并不能吸引他们的兴趣;另外,保险机构主要是做大类资产配置,从宏观策略到债券、股票、另类投资、国际业务研究等方面都有需求。

  除保险资金外,R/QFII与银行资管资金也渐成为资本市场重要的力量。其中,银行资产管理业务以23.5万亿元的规模占据整个大资管行业总量的30%以上,且年化增长在40%以上,仍处于高速发展的过程当中。经济转型的倒逼下,银行资管正从原来的固收、债券类配置向债权和股权相结合的方式转变,权益类投资比例上升的趋势明显,成为卖方研究又一新的需求方。

  但另一方面,需求增长的同时,研究产能过剩依然严重,在佣金分仓为主要盈利来源的情况下,卖方研究标的相对集中,在仍以单边做多为主的市场格局下,分析师行业观点比较雷同,服务同质化相当严重,存在产能过剩引发的恶性竞争。

  研究价值扩张、需求增长与产能过剩并存,这对从业者的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对‘看不见的大陆’有所预见,才能够确保自己不会丢掉工作”,大前研一在《专业主义》中提出的论断,对卖方研究员来说极为贴切。

  研究方法率先突破

  尽管随着市场与投资者的成长,券商研究的价值进一步凸显,但是传统的研究、服务方式与如今机构投资者多元增长、多层次资本市场初步形成之间的矛盾也更为突出。

  一方面,研究员数量仍呈下降趋势,据中国证券业协会网站,截至2016年11月16日,全国具证券投资咨询资格的分析师2204人,去年同期这一数字为2278,而2014年2月共有2933人。

  另一方面,卖方覆盖的客户正大幅拓展,客户需求更是从二级市场为主,向资产配置的方向提升。同时,一级半市场新三板迅速扩容至万家,感兴趣的投资资金也不在少数,不少券商早已开始进场布局,但因始终缺乏有效的商业驱动力,目前多数挂牌企业陷入投资失据、模式混乱、估值难定的困局之中。

  矛盾推动下,卖方研究正朝着产业链研究、国际化以及大资产配置的方向转型。

  产业链研究趋势更为明显

  刚刚转投至天风证券研究所任所长的赵晓光,是产业链研究最早的倡导者与践行者,有人评价他“见证、引领甚至改变了电子行业的研究、投资与产业的发展”。赵晓光对其团队的自我定位为“致力于打造电子产业平台,整合全球化和上下游资源,为上市公司和创业公司的成长贡献力量”,这一论述显然已经超出了传统的卖方研究服务范畴。

  赵晓光认为产业链投资相比挖掘个股具有四个优势,一是产业逻辑更加清晰,二是个股联动容易形成板块效应,三是能避免个股选择风险,四是适合更大规模资金。

  而今,新兴产业进一步崛起,成为股市中最为活跃的交易标的。与传统的周期性产业研究主要看国家政策与公司财务报表不同,民间创业资本的动力更为迅速地传导到二级市场。因此,产业链研究已经成为很多卖方研究员,尤其是新兴行业卖方研究员的选择,从二级市场研究扩展至创业企业及VC、PE的偏好研究,以期构建产业研究体系,有逻辑地推演每一轮产业浪潮。

  本届评选获文化与传播行业第一名的文浩团队,一直通过产业链研究横跨一二级市场,覆盖A股、中概股和新三板,推荐的投资标的不仅有A股,还有三板挂牌公司、中概股公司,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其挖掘出的纳斯达克上市公司微博(WB.NSDQ)过去1年涨幅高达300%。

  除此之外,在VR、量子通信、物联网、人工智能等一系列未来最具潜力的产业中,出现了一批受买方推崇的产业链研究报告,如计算机第一名胡又文团队的《人工智能:现代科学皇冠上的明珠—全球人工智能研究动态及投资主线》、通信第一名武超则团队的《网络流量爆发式增长,物联网时代来临》等。2016年以来,分析师发布的产业链研报总计约达4000多份。

  另外一方面,产业链研究的方法不仅能够挖掘二级市场投资标的,而且更具研究价值变现的延展性。正如赵晓光所说,通过产业链研究,掌握产业资源定价权,深入融合产业与资本,实现人才、战略、资本、技术、渠道和产品的整合,形成产业、上市公司、各级市场投资者之间不可或缺的平台效应。以互联网的思维构建产业资本融合平台,开拓出一片新的商业空间。

  更为直白一点说,通过一级市场前瞻性的产业链研究,一方面可以挖掘行业景气度,寻找二级市场牛股;另一方面,可以在创业公司中为上市公司寻找并购标的。尽管第二种模式在市场上还存在诸多争议以及政策障碍,但市场冲动正以不可抑制之势呼之欲出。

  尤其在新三板市场,挂牌企业数量庞大,且大都属于新兴领域,两极分化严重,增长迅速但体量偏小,对研究需求强烈但未见完整的商业模式,产业链研究方法显得更为重要。

  曾获新财富白金分析师的胡雅丽在带队组建中信证券新三板研究团队之初,就确立了以产业链带动研究的模式:“我们以产业链为轴,带动新三板市场整体的研究,这样才能把新三板市场全覆盖,解答一系列的问题:覆盖哪些产业链?这里面有哪些公司?它在产业链上属于哪个点?它的竞争力属于产业链上的那个环节?”

  研究国际化

  2016年,国际层面黑天鹅不断,但高度信息化的推动下,资本、人力的流动比以往任何时代都更为自由方便,“全球村”已成为现实,而中国更是其中不可被忽视的主角。一方面,海外资产配置成为中国高净值人群乃至A股上市公司的共同选择;另一方面,海外资本也看好生机无限的中国市场,随着政策进一步放宽,R/QFII成为越来越重要的一支力量。

  兴业银行与波士顿咨询公司联合发布的2016年中国私人银行发展报告预计,未来5年中国个人境外资产配置比例将从目前的4.8%上升到9.4%左右,新增市场规模将达到13万亿元。香港地区作为内地居民海外资产配置的第一站已经证明,自2014年11月沪港通开通以来,南向交易(中国内地至香港)日益活跃,目前,南向交易成交量占香港主板总成交量的比重超过12%。

  随着深港通的跟进开通,内地券商布局香港市场的动作更为频繁。按照原有监管政策,内地研究员没有资格参与港股的研究与推介工作,而目前监管层的态度显然是松动的,多家券商正酝酿搭建在内地的港股研究团队,进行相关港股的研究以及向内地投资者推介港股投资业务,以抢占市场先机。

  包括华泰证券、国泰君安、招商证券、申万宏源证券等在内的24家券商,已获得开通深港通下港股通业务交易权限,且仍有多家券商在积极申请港股业务权限。内地港股研究团队的搭建,意味着券商的竞争已经进入更为细分的阶段。

  2015年美银美林前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陆挺加入华泰证券,担任研究所所长兼首席经济学家,由此华泰证券的研究国际化在组织结构上率先破冰,将境外研究与销售与国内业务打通,打造香港和内地研究销售一体化管理平台,融入华泰证券的全业务链战略,向国际投资者提供A股研究的服务,同时也向国内投资者提供港股研究服务。

  除此之外,卖方研究最主要的研究标的—上市公司的海外并购与海外业务拓展仍处于高景气度。截至11月13日,2016年两市上市公司共69次出手购买海外资产(按董事会预案发布这一指标为准),涉及金额超过1500亿元。从并购标的所属行业情况来看,轻资产项目最受关注,并购应用软件、医疗保健技术、信息科技相关项目、生物技术、家庭娱乐、互联网相关项目的案例占据了可观的份额,而这正是市场最为活跃、增长最具潜力的产业。

  同时,“一带一路”战略、加强国际产能合作的背景下,海外业务占比高的专业国际承包商将持续从中受益。一大批上市公司海外业务占比提升至较高水平,其海外业务的发展对公司股票走势造成较大影响,因此,覆盖这些公司的研究员必须对海外市场甚至汇率走势进行关注,才能把握公司业务的整体走向。

  而2016年一二级市场资金共同的新宠,文娱产业在中国尚属新兴,在这一领域建立全球化的研究视野,研究美日韩等市场成熟模式,可以带来很强的启发性。文浩团队组织的韩娱系列峰会、杨仁文团队推出的研报《动漫巨头迪斯尼》等均受到投资者的高度认可。

  资本海外配置的冲动、产业海外市场拓展的需求、移动互联下全球信息一体化,这一系列因素推动之下,国际化水平将成为券商未来综合实力评价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而研究国际化将担当先锋作用,为各项业务的出海护航。

  新财富自2011年开始推出海外市场研究评选,6年来的统计发现,内地券商研究所发布的海外市场研究报告呈逐年上升趋势。本年度共有13家券商海外市场研究团队参评,发布近3000份海外市场研究报告。

  投研引入社会调查

  各类投研报告中,数据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包括宏观经济数据、行业统计信息、企业财务数据等,研究员通常依据现有数据建立模型,推测公司未来发展的走势。对机构投资者来说,这些实事求是的数据与分析师的研究逻辑比最终的结论更为重要。

  长久以来,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消费一直是最弱势的,因此,投研报告往往自上而下,数据更多源自政府统计部门、企业调研以及行业咨询预测。而如今,巨大的本土消费市场已经崛起,消费升级正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原动力,产业秩序的话语权正逐渐转移至个人消费者手中。

  消费升级不仅仅体现在单纯的产品升级,更为明显地表现于体验消费、潮流消费、品牌消费等生活方式的转变。大消费概念之下,可以囊括医疗产业、养老产业、文化传媒、教育体育、信息服务、信息安全等新兴产业,以及食品饮料、轻工、房产、汽车和家电的等传统产业。寻找消费升级下的投资机会,自下而上的一手的消费者调查数据比自上而下的行业统计数据对产业研究更具指导意义。

  在这一背景下,瑞银证券成立了证据实验室(Evidence Lab),通过社会调查的方式,对目标市场消费者群体进行广泛的问卷调查,获取最新鲜的第一手数据,成为支撑其产业研究最有力的工具,对其客户来说更具参考价值。

  在瑞银证券推出的中国电影行业研报中,其证据实验室在中国20个一线和二线城市内,对3021名年龄范围在18-54岁的消费者进行调查,通过从观影渠道到影片类型偏好等53条相关问题,了解消费者行为,再与已有历史统计数据进行对比验证,从而对整个中国电影产业链进行评估,挖掘上市公司中具有投资价值的标的,受到投资者的高度追捧。

  随着85后、90后,甚至更年轻的一代成为消费的主力群体,消费有望从传统的西风东渐转向东风西渐。到那时,也许在投资圈津津乐道多年的巴菲特投资可口可乐的故事会演绎出中国版本。因此,年轻消费者的研究变得极为重要。

  尽管尚未发现有其他研究所采用瑞银证据实验室这种研究工具,但随着“市梦率”破碎,市盈率跟不上市场走势的情况下,一手的消费者市场调查很可能会成为投研新工具,融入产业链研究,寻找未来的现金牛。

  智能投顾与量化投资

  与前三类趋势相比,智能投顾相对仍在应用初级阶段,但其未来的发展空间不可限量。FinTech,即金融与信息技术的融合产业正在快速兴起,各项传统金融服务均在技术的推动下升级中(图2)。近年来,全球Fintech投资金额逐年提升,2015年总投资金额达到191亿美元,同比增长57%,各细分领域独角兽公司也纷纷涌现,其中,阿里巴巴旗下蚂蚁金服估值已达到600亿美元。

  传统金融企业也积极拥抱这一趋势,据报道,高盛的科技员工已经达到9000多人,超出Facebook和LinkedIn等知名互联网企业。作为金融科技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人工智能在理论上可以取代不少研究工作范畴(图3)。

  尽管人工智能目前还处于初级阶段,但在投顾领域已经开始显现力量。智能投顾利用大数据分析、量化金融模型以及智能化算法,根据投资者的风险承受水平、预期收益目标以及投资风格偏好等要求,运用一系列智能算法,投资组合优化等理论模型,为用户提供投资参考,并监测市场动态,对资产配置进行自动再平衡,提高资产回报率,从而让投资者实现“零基础、零成本、专家级”动态资产投资配置。

  从国际市场来看,花旗集团的最新报告显示,机器人投顾的管理资产规模已经从2012年几乎为零增加到了2015年底的187亿美元。

  再看中国市场,自2011年起监管部门将服务于机构投资者的卖方分析师与服务于个人投资者的投资顾问独立开以来,由于种种客观情况,投资顾问一直主要承担销售职责,营业部投资者并没有获得专业水平的研究咨询服务。智能投顾的出现,正在填补这一市场空缺。广发证券推出“贝塔牛”,“可根据客户的不同目标及风险承受能力给出不同的投资建议。同时,机器人可以克服人为情绪造成的追涨杀跌,帮助投资者理性投资”。近几年,国内券商也在不遗余力地进行IT方面投入,研究所的金融工程团队也在扩张中,这说明机器人投顾已具备了全面推进的硬件支持,成为未来券商经纪业务又一竞争高地。

  在量化投资方面,金融科技的力量也正在被验证。数据显示,截至10月28日,纳入统计的37只主动量化公募基金近1年来的回报达到12.56%,大幅跑赢偏股型基金平均水平。同期普通股票型基金、偏股混合型基金的平均回报分别为2.07%、-0.28%。如果把时间拉长至过去3年,量化基金业绩同样可圈可点。纳入统计的25只量化基金实现93.3%的平均回报,和同期普通股票型基金的65.48%和偏股混合型基金63.6%的业绩相比,均显现出了较为可观的优势。

  2010年中国市场仅有11只量化基金,总规模不足100亿元,而截至2016年三季度,市场上的量化基金数量达到了64只,总规模超过400亿元。但相比中国迅速扩张的资本管理市场,量化投资还存有较大发展空间。不过新财富对买方机构的调研显示,卖方金融工程研究相对缺乏实证,买方自建量化模型的方式更为多见。

  整体而言,人工智能与资管行业的融合对卖方来说喜忧参半。人工智能替代某些定量重复化的人工作业之后,更高阶段的定性分析仍然依赖人脑。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人工智能的兴起抢占了贝塔收益,进一步倒逼研究员寻找阿尔法收益。

  波士顿咨询公司在2016年发布的全球投行发展趋势报告预测,“卖方充分利用自身的专业特征,运用金融建模能力,为买方提供通用的研究工具,并且直接向买方出售各类市场数据,甚至是非公开市场的数据”。

  新兴商业模式在探索

  经历了2012年低谷,A股上一波大牛市为券商带来不菲的收益,卖方研究所的分仓收入也再度突破历史新高(表2),为研究所的转型提供了缓冲。但从2016年上半年数据可以看出,转型大趋势依然不改。

  在传统券商业务架构中,研究所只与机构客户之间的业务是打通的,与个人投资者以及上市公司之间并没有业务通道(图4)。近几年,各大研究所均开始依托其所在券商的优势积极探索新的渠道,有些研究所着重打通内部各部门,还有一些着力覆盖外部更多不同类型的客户。

  新财富调研发现研究所业务结构已经逐步多元化部分券商等,传统的公募基金业务占比降至一半左右。不过,就行业整体而言,交易分仓依然是大部分卖方研究的主要收入来源。

  加强对内服务

  机构客户是目前研究所的主要服务对象,从整个券商业务架构来看,除机构客户外,资产管理部、经纪业务部以及投行部门均对研究有较高的需求,卖方研究所也在积极向券商内部拓展服务,新财富面对研究员的问卷调查显示,尽管不同券商情况各异,但大部分研究员都承担着部分对内服务的职责(图5)。

  事实上,某些中小券商的研究所一直将对内部服务作为主要业务,协同公司内部经纪业务、投行、资管等各个部门,体现券商的综合实力。随着公募业务交易佣金的下调以及竞争的加剧,传统的卖方研究所也开始将目光转向内部服务。尤其是产业链研究渐成趋势,研究员作为产业专家,与上市公司、未上市公司等关系更加密切,在某些新兴产业领域,可以在公司IPO、并购以及定增业务中发挥作用。

  不少研究所已开始尝试应内部投行需求提供相应的服务,并获取一定收入。其中,华泰证券研究所与其公司投行的联系相对紧密,在保证合规与建立防火墙的情况下,研究员能够在一部分定增并购项目实施过程中提供专业意见。

  广发证券、申万宏源证券等研究所则与公司经纪业务联系得更为紧密,广发证券率先推出的机器人投顾“贝塔牛”有望对其经纪业务带来先发竞争力。申万宏源证券研究所市场研究总监桂浩明在营业部的影响力颇被认可。

  券商资产管理部门更是其卖方研究的天然客户,从新财富调查问卷中可以看出,研究员为所在券商资产管理部服务排在首位。

  近几年,券商不断拓展PE、VC、融资融券、新三板等创新业务,每个环节都需要研究的支持。研究的价值贯穿于券商全业务链中,这一点已不存疑问,但在哪个环节将其变现仍存争议。目前探索的一体化无非三个方向,一方面,从上游对企业咨询、搭建平台,连接两头,帮企业寻找投资,为投行重组并购提供业务;另一方面,下沉至营业部,为券商经纪业务服务;另外,替代券商资管的研究部门,为其提供研究咨询服务。

  然而这几个方向均存在问题。首先是关乎合规,如果分析师参与了其他业务,如何保证其合规性?研究所给出的答案是严格的防火墙,一旦介入投行业务,就不能再对外发布相关研报。其次是独立性的问题,如果卖方研究介入了本券商的资管业务,如何保证公平交易与独立判断原则?

  即便通过一定的制度与技术解决了合规与独立性问题,由此又给研究所管理者带来最大的挑战,即券商内部利益如何分配的问题,如何科学地量化研究在不同业务中的贡献。因合规与独立性的问题,介入券商其他业务相对会削减卖方原有的主营业务,但能否因此从投行或经纪业务获得补偿,尚未有可在全行业普及的制度性举措出现。

  在介入投行业务的服务中,因为目前IPO发行仍未实现完全市场化,从而对发行定价产生附加价值的研究工作需求较低,投行部门显然并不愿意分割利益。在向其他高净值客户拓展业务时,又存在与经纪部门之间的利益分割。

  在这一系列的制度障碍之下,很多卖方研究员并不愿意为本机构其他部门提供服务,而坚持做卖方的本行,更好地服务外部机构客户。

  对外客户不断增加

  尽管券商内部业务一体化已现端倪,但在各种管理、政策纠结之下,可预见的将来,卖方业务仍然会是各大研究所的主营收入来源。新财富对参评分析师的问卷调查显示,与去年同期相比,卖方分析师对外服务时间同比增长4%,而对内服务时间下降8%。

  在拓展外部客户方面,各研究所面临着需求多样性的挑战。大资管时代,公募基金的比例正在快速下降,保险、R/QFII及私募等客户是卖方研究所最重要的增量客户,也是传统交易分仓模式的有效延展。新财富对今年公募、私募、保险三类子榜单第一名的重合度统计显示,保险与公募基金的重合率为65%,保险与私募基金的重合率不足一半,仅为41%。

  保险资管因资金性质及投资特点,偏向于长期投资、大资产配置等,要求的服务不仅仅局限于二级市场,因此更偏好体系配置更全、大类资产研究能力较高以及国际业务研究较为充分的研究所。保险公司会委托研究所做专向调研,国泰君安研究所所长黄燕铭曾透露,研究所承接较多保险公司委托的调研课题。

  除保险外,银行资管的发展更为迅速,随着息差不断降低,以及“刚性兑付”的逐渐打破,银行资产管理产品正回归代客理财业务本质。其投资转型方向在于提高权益类、商品类、外汇类以及另类投资等资产的配置比重,同时向产业链上游渗透,通过满足不同生命周期企业的融资需求,形成与银行信贷差异化的项目来源,实现与资金的无缝对接。可以看出,银行从此岸到彼岸的转型中,最为缺乏的就是产业研究。显然,寻求卖方研究服务对银行资管来说是最为经济与现实的做法。

  银行与券商的合作已经开启。2016年4月,东吴证券与苏州银行签署行业战略合作协议。双方联手选定苏州三家登陆新三板的企业,发行全国首批创新创业企业公司债券,为三家企业合计募集资金6000万元。

  出于成本的考量,某些金融机构独立打造研究所并不划算,完全可以通过与现有卖方研究所合作的方式获取所需服务,实现双赢。东吴证券与苏州银行成为一个创新的案例,整合区域金融资源,完成地方金融的多元化与规模化。

  除了机构投资者客户外,分析师作为企业智库或行业领袖专家,对上市公司的战略发展、外延扩张等方面的价值也在进一步挖掘。不少研究所,尤其是中小研究所寻求差异竞争,将企业纳入客户范畴,为企业经营决策、战略支持提供咨询服务。监管机构以及行业协会的课题研究也成为中小券商研究所的业务之一。

  搅局者频出 模式何时改写?

  激烈竞争之下,券商各项业务仍在迅速扩张。即便是市场低迷惨淡的2016年上半年,126家证券公司中仍有117家实现盈利,与全球少数几家大型投行垄断竞争的局面不同,而中国的市场依然未见集中趋势,通过高薪挖角逆袭的案例不断。

  两年前,最吸引眼球的是安信证券研究所,采用全新的考核分配机制将赵晓光等一众高手纳入麾下;2015年,中山证券推出投顾合伙人制度,创新激励机制,一度成为挖角明星。今年,则轮到了天风证券,一年来先后从安信、广发、华泰、国信、国金等券商网罗了10余位领军分析师,又挖来赵晓光任所长,意欲打造一流卖方研究机构(表3)。

 

  天风证券于2015年3月完成增资扩股,同年底披露招股说明书,欲登陆A股市场。2016年上半年,天风证券营收10亿元,行业排名第40位,同比上升15位;净利润3.7亿元,排名第41位,排名上升22名;净资本81.5亿元,排名第40位。单项业务排名也大体与此匹配,而最为突出的证券承销业务排名第15位,投资咨询服务业务排名第13位。在2016年新财富“最具影响力研究机构”评选中,天风证券首次进入前十名的行列。

  分析天风证券的股权结构,尽管国资仍然扮演着第一大股东、所有者的角色,但民资在经营权方面更占主导。市场普遍认为国资股东更多地从财务投资的角度考量,地方政府出于提升地区影响力、支持金融服务业发展和吸引、留住人才等角度,愿意注资并支持天风证券的发展;另一方面,又给了决策层相当的自主经营权与激励机制,同时设有员工持股平台。或许这种多元且均衡的股权结构是其挖角的有力筹码。

  而天风证券高管则表示,这些高水平领军人才普遍“不差钱”,待遇并不是他们首要考虑的问题,其固定薪水甚至普遍较原单位有所下降,但因为有了符合市场基本要求的考核激励机制,能够通过创造更好的业绩获得报酬。

  意味深长的是,中山证券的转型在当年底就传出遇阻的消息,并引发人事地震。安信证券则在时隔两年后,从创新挖角明星转变为“失血大户”。2014年4月,赵晓光为实现其搭建产业链平台的研究梦想,出任安信证券研究所所长,通过合伙人平台实现对研究员的激励机制。2015年,安信证券所获佣金排名跃升十位(表4),而今研究人才的大转移,从侧面证实了安信研究所的创新激励机制并没有那么到位。此次天风证券的入局能否建立起可持续的全新模式仍需时间验证。

  个人率先IP化

  对管理者来说,这可能是一个充满挑战的时代,但对有实力的研究员个人来讲,这绝对是一个机遇无限的时代。2016年,赵晓光如愿获得新财富白金分析师这一卖方领域的最高奖项(白金分析师须连续7年获得新财富第一,此前仅有6位分析师曾获此殊荣)。过去6年间,他从东方到中金再到海通,随后辗转至安信,而今再至新贵天风证券,成为了产业研究的一面旗帜。

  个人直接影响市场,赵晓光并非个案。2016年出炉的另一位白金分析师杨涛现任中泰证券研究所副所长,过去6年也曾先后任职中信证券、安信证券,但一直稳占建筑和工程的头把交椅。整体来看,分析师个人的成绩不会因为所在机构的改变而改变。

  除评选成绩外,机构的佣金派点也有跟着个人走的迹象。有好事者曾将“姜超是否会离职”列入“卖方十大未解之谜”。传言是否空穴来风无法判断,但传播之迅速与广泛,再次验证了个人的市场影响力已经不再完全依附于其所属组织。

  移动互联时代,传播的链条在无限缩短,分析师拥有越来越多的渠道建立个人影响力。新财富问卷调查机构投资者主要通过何种方式第一时间获得分析师荐股,选择微信群的占到79.89%,邮件研报占53.26%,两个个人渠道分别列第一、第二位;而机构渠道,券商微信公共账号和机构销售推荐仅分别占26.63%与25.54%(图6)。

  社交媒体盛行之下,个人宣传的渠道与效果均在提升,为增强传播效果,研报的行文风格变得活泼多样。2016年直播火热,也有分析师尝试采用网络直播工具传播市场观点,一度甚至有造势超过研究,娱乐化风头盖过专业化的倾向,引来争议。最终事实证明,抓眼球的做法只能造一时之势,财经专业领域,娱乐化从未是主流。

  喧哗的背后,投资者对于研究的要求未曾改变,不管采用哪种传播渠道以及行文风格,让客户赚钱才是核心竞争力。在对分析师的信任与投票基于哪些因素一题中,93.48%的机构投资者选择分析师行业知识与研报逻辑,而所在券商研究平台与影响力仅占21.74%,进一步证明了个人价值的提升。

  对IP研究颇为深入的方正证券传播与文化分析师杨仁文认为,“研究员个人IP化是趋势,但短期名气不等于IP,最后真能成为个人IP的研究员数量很少,成为个人IP的基本前提是:完整丰富的研究世界观、强烈的普世价值主张、庞大的粉丝群体、跨一二级市场的产业影响力”。

  卖方研究属于智力和内容产业的范畴,与组织相比,研究员个人实现商业变现显然不存在太多利益分配障碍。传播渠道个人化趋势之下,有价值的内容变现链条日益缩短,在创业机会多的新兴产业,有实力的研究员不仅能直接为传统机构客户提供服务,很多早已成为知名VC/PE的座上宾,更为深入地介入产业的发展。■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2356

“炒作”與“杠桿”受制 並購重組生態有變

經過爆發式增長之後,隨著監管政策、市場環境等內部因素的變化,並購重組市場的生態,正在發生著深刻變化。

剛剛到來的2017年,並購重組市場就已冰與火並存:今年1月初,金利科技溢價22倍的並購,由於盈利能力方面的因素,遭到監管層否決,成為2017年第一筆被否的並購重組案例。與此同時,《第一財經日報》獲悉,一些盈利較佳、尚需擴充市場份額的企業,則在積極尋求被上市公司收購。

業內人士認為,總的來看,監管對並購重組仍是積極鼓勵的,但監管重點有所轉變,而由於經濟環境變化、業績下滑或轉型需求,上市公司的並購重組將會更頻繁。2017年,並購重組市場規模可能會穩中求進,但並購方將會更加註重標的資產盈利能力。

更加註重並購資產盈利

“對於並購重組市場,我還是抱以樂觀的態度,詳細研究會發現,監管部門是鼓勵並購重組的,但監管的重點有所轉變。”東方資本董事長馮彪說,由於經濟環境變化、業績下滑或轉型需求,接下來上市公司的並購重組將會更頻繁。

1月4日,因為重組方案未能通過審核,金利科技成為2017年第一個被否決的並購重組案例。根據金利科技此前披露,該公司擬以18.41億元的價格,收購一家遊戲公司93%股權,而截至2016年6月30日,收購標的股東全部權益賬面值8400萬元,評估值則達19.8億元,增值率高達2258.46%。

雖然給出高達22倍的溢價,但標的企業業績並無太多亮點。數據顯示,2014-2015年,該公司營業收入約1.01億元、1.45億元,凈利潤分別為5829.36萬元、8564萬元。2016年上半年,營業收入、凈利潤為9669.萬元、5966萬元。在收購方案中,該公司股東卻承諾,2016年到2018年,實現凈利潤1.43億元、1.75億元、2.09億元。

上海某券商投行人士向《第一財經日報》分析,金利科技收購方案被否,並不是突然出現的特例。2016年以來,並購重組監管越來越嚴厲,內外部環境都發生了一些變化。而從目前情況來看,2017年並購重組的監管政策,可能會更加嚴格。

在馮彪看來,雖然政策收緊、外部環境變化,但並購重組空間仍然廣闊。從行業來看,跨界並購、產業鏈整合,將是接下來的並購主線。未來幾年的資本爆點,將會出現在大健康、生物科技和教育等行業。 而作為去杠桿、降成本的關鍵途徑,在產能過剩的領域,尤其是央企及大型國企不斷進行兼並,尤其是鋼鐵、煤炭、造船等行業,未來還有很大機會。

上述券商人士認為,從金利科技被否的原因來看,主要是收購溢價過高,與盈利能力不匹配。去年下半年以來,監管約束資管新規的創新,也將更考驗重組標的資產利潤。在此情況下,並購重組將會更加重視標的資產盈利能力。就在1月4日,三特索道公告稱,由於收購對象經營業績不及預期,其董事會同意終止重組蘇州楓彩生態農業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資產及募集配套資金。

一個新的變化是,部分具備較好盈利能力,但市場份額相對較小的企業,也在主動尋求被並購,這可能會帶來並購標的盈利水平的提升。《第一財經日報》獲悉,某環保行業細分市場份額已居前列,且業績兌現較好的企業,目前正在尋找並購方。2015年,這家企業實現凈利潤4000多萬元,2016年預計達到7000萬元以上,而按照手持訂單股算,其2017年凈利潤可以達到1億元以上。

“從自身來看,這樣的業績當然很好了,但在整個行業快速增長的市場中,就是小機會了,光靠企業自身,占領更多的市場有一定難度。”近日,在參加東方資本年會時,招商證券研發中心副總裁朱純陽說,一些自身體量較小的企業,必須通過被並購,才能獲得更多的市場份額和發展機會。

除了註重標的資產的盈利能力,杠桿收購可能也會有所收縮。2016年,監管層多次對杠桿收購,尤其是險資杠桿收購嚴厲表態,並購政策也將隨之修訂與完善,對此類收購方式將進行嚴格限制。在此背景下,杠桿並購將會受到較大影響。

“從監管表態就可以看出,監管對利用杠桿資金進行概念性炒作已經忍無可忍。”馮彪說,去年以來,上市公司更多地利用產業並購基金進行並購,其中不乏杠桿收購,需要吸取股災的教訓,合理適度地利用杠桿。

市場規模或穩中求進

隨著並購重組否決數量增加,IPO節奏顯著提速,也在深刻影響著並購重組市場生態。

根據華興資本統計,2016年,證監會共審核275起並購重組交易,否決24起,重組委否決率從2015年的6%上升到9%。尤其在2016年第二季度和第三季度,否決率一度高達10%以上。

與此同時,進入2016年下半年之後,IPO方面明顯加速。2016年,全年審核275家IPO申請,通過247家,其中11、12月份就審核了97家,通過84家,全年證監會共核發IPO批文280家,11月份以來核發速度從每月兩批提速到每周一批,單月核發批文數量從上半年的10~20家上升到了年底的50家。

“沒有特別大的變化,但在目前的市場情況下,並購重組的要求要比以前要高很多。”上述券商人士說,眼下市場波動較大,加上監管的政策因素。但就借殼、買殼式重組並購而言,市場參與各方的態度比錢謹慎了很多。

馮彪也認為,隨著新股發行節奏加快,長久以來A股市場利用屯殼、借殼的方式,進行大肆炒作的風氣,確實是一種很大打擊,A股殼資源也將回歸到一個合理的估值,但短時間內,仍難以改變目前一殼難求的局面。

在此情況下,一些原本計劃買殼、借殼上市的企業,已經改變策略。上述券商人士稱,一些原本計劃借殼的企業,現在已經打算獨立IPO。另一方面,經濟下行的局面仍然沒有扭轉,這導致並購標的、機會都會有所減少。

“2017年並購重組市場,規模上應該是穩中求進,但監管機構嚴防死守的情況下,並購市場會更加規範。”馮彪說,但未來的並購重組市場,必然是是更加專業的市場,無論是項目的選擇,還是對趨勢的判斷,都是一種挑戰。

與此同時,一些市場規模快速增長的領域,一些企業為了獲得市場機會,也在主動尋求被並購,這將為並購重組市場帶來新的機會。朱純陽認為,如環保行業,有望在“十三五”期間迎來加速增長,而很多領域的增長,與PPP行業爆發有關系,在PPP時代,不會再有小公司的機會,因為小公司業務很難做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2960

報告建議盤活河北生態涵養區 滿足京津冀人口避霧霾需求

從北京城中心出發,可能不出50公里,就能見到與繁華都市完全不同的農村景象。這里交通不便,農民種田放羊,喝井水,收入不高。

18日,由河北省社會科學院京津冀協同發展研究中心組織院內外專家學者完成的《河北藍皮書:京津冀協同發展報告(2017)》發布。報告說,“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的首都周邊都不可能像北京一樣出現環繞的赤貧地區。”“消除環首都貧困帶,毫無疑問地成為京津冀協同發展的必然要求。”

京津冀地區霧霾嚴重的現實問題,促使三地中產家庭形成強烈的避霧霾、找休養地的需求。攝影/章軻

《中國連片特困區發展報告(2014~2015)》稱,環京津貧困帶跨河北、山西、內蒙古三省區,總人口超千萬。在總共33個縣中,僅河北一省就有22個縣。

河北保定,素有“首都南大門”之稱。位於太行山深處的革命老區保定市阜平縣,是國家燕山—太行山片區貧困縣,全縣209個行政村中有164個貧困村。位於河北省西南部的石家莊市行唐縣,屬太行山東麓淺山區,是國家級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共有107個貧困村,51165人需要脫貧。

上述報告稱,要“破解這一難題,需要從戰略思想上考慮如何借助京津冀協同發展給予的先行先試政策,以及其他優惠政策紅利來實施精準扶貧。”

目前,國家規劃綱要中已明確取消貧困縣公益性項目配套資金要求,這為貧困地區基礎設施建設、生態建設、農村水利等方面提供了加快發展的有利條件。報告認為,河北省可在貧困地區選擇生態優勢明顯、特色民俗文化濃郁的鄉村,引入龍頭企業建設特色小鎮的模式,率先建成一批與美麗鄉村相結合、與文化旅遊相融合的特色小鎮(村),並以此為基點,帶動周邊貧困鄉村脫貧。

河北省最貧困的地區應數生態涵養區,不能搞開發建設,不能搞工業項目,甚至連農業用水都要限制,只允許搞生態建設。

報告認為,為適應這種特殊情況,河北省應搶抓開展環首都國家公園試點的機遇,加快生態涵養區的高標準生態環境建設,依托生態資源開展京津冀碳排放交易權試點,與京津共同建立起京津冀農戶森林經營碳匯交易體系,為河北眾多的重化工業企業搭建一個減排與扶貧惠農相結合的交易平臺,讓貧困農民依靠生態建設分股金、拿薪金。

近年來,京津冀地區霧霾嚴重的現實問題,促使三地中產家庭形成強烈的避霧霾、找休養地的需求,而河北的生態涵養區和貧困山區恰恰在氣候和環境上能夠滿足這種需求。

“但河北省並沒有在供給側方面推出這類的消費產品。”報告稱,長三角地區已經形成這種消費的常態化,每逢周末、假期都會有大量城市人口到安徽富硒村去休養,這種村落不是旅遊地,沒有景點,只有青山秀水好環境,卻吸引大量城市人口入住。

調查發現,河北省的生態涵養區不能開發旅遊,不能搞工業制造業,沒有青壯勞力,只有大量閑置破舊的老房子,其優勢就在於生態環境好。

報告認為,可借鑒長三角地區經驗,針對貧困山區青壯勞力外出、閑置農舍較多的特點,引入龍頭企業,將閑置農舍盤活和改造為古色古香、體現地域文化特色的休閑民宿,激發京津冀地區城市人口休養生息避霧霾的市場需求。

同時,政府出資改善農村交通、環境衛生等基礎設施,將美麗鄉村規劃與醫療服務、公共文化、養老服務等設施配建相結合,使貧困農民從“種地為生”轉變為股東和房東,利用房產權、地產權及為休閑人口提供日常生活服務來賺錢脫貧,打造一批企業化經營的農村休閑養老產業園。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299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