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王秦豐、顧炬任國家稅務總局副局長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10/4703131.html

王秦豐、顧炬任國家稅務總局副局長

一財網 林小昭 2015-10-27 16:21:00

據中國政府網消息,國務院任免國家工作人員。其中,任命王秦豐、顧炬為國家稅務總局副局長;免去張誌勇的國家稅務總局副局長職務。

據中國政府網消息,國務院任免國家工作人員。其中,任命王秦豐、顧炬為國家稅務總局副局長;免去張誌勇的國家稅務總局副局長職務。

1955年4月出生的張誌勇屬於屆齡卸任。

資料顯示,1957年9月生的王秦豐是浙江安吉人,曾任勞動人事部編制局副處長,人事部地方機構編制司處長,1994年起任中央編辦綜合司副司長、司長,中央編辦行政體制與機構改革研究中心主任,中央編辦四司司長等職務。

2004年7月起,王秦豐調任青海省委常委、組織部部長,進入省部級領導幹部行列。2007年後回到北京,擔任中央組織部部務委員、幹部二局局長,2010年5月後任中央組織部副部長。

另一名新晉副局長顧炬出生於1964年7月,上海人,曾長期在上海工作。1982年~1991年顧炬在上海市嘉定縣財政局工作;1991年~1995年先後任上海市嘉定縣稅務局辦公室主任,上海市稅務局嘉定區分局局長助理、副局長;1995年~1999年先後任上海市嘉定區徐行鎮鎮委副書記、鎮長、鎮委書記、人大主任;1999年11月任上海市國稅局、地稅局稽征管理處處長;2000年11月任上海市財政局、地稅局局長助理兼預算處處長。

2003年1月,顧炬升任上海市國稅局黨組成員、副局長,2006年3月任上海市國稅局黨組書記、局長,2009年1月任上海市國稅局、地稅局黨組副書記、局長。2014年1月進京擔任國家稅務總局財產和行為稅司司長,去年10月後任國家稅務總局總審計師。

編輯:劉菁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6774

汽車維保市場缺乏誠信 國家欲建售後服務測評標準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11/4717433.html

汽車維保市場缺乏誠信 國家欲建售後服務測評標準

一財網 孫銘訓 2015-11-26 16:51:00

目前中國汽車售後維保市場並沒有統一的服務標準,只有不同汽車企業為其經銷商制定的相應的標準,各售後連鎖企業也有自己的服務流程,但眾多的路邊店、創業公司的標準並不透明、也不誠信。

經過一年多的驗證之後,上門保養或洗車類創業公司也在不斷倒閉,資本市場開始對這個行業提出眾多質疑,資本遇冷現象明顯。

那麽互聯網企業該怎麽切入這個市場?能否滿足消費者的需求?整個行業的痛點到底是什麽?

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內,汽車維保市場的創業者們認為整個行業的痛點是“價格不透明”。但會養車CEO高淩卻並不太認可這一觀點。

她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采訪時指出:“這個行業第一重要的是建立誠信”。一個消費者在進行維保時,“首先考慮的是選擇一個可信任的店,然後才考慮他的價格是否公開透明。”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副秘書長王都告訴本報記者,互聯網企業進入這個行業也要建立誠信,首先要考慮的決不能是價格。

在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副秘書長王都看來,汽車維修與保養都需要一定的技術工人,“真正有一定經驗的技師在創業公司燒錢階段可能存在,但在日常的運轉很難,除非消費者付出更高的成本,因為上門服務的確需要更多的時間,條件也更艱苦。”但中國的大部分互聯網公司往往要比4S店甚至汽修廠的定價低很多,那他們的技師身份就可能“既沒有技術,又沒有資質,在一定程度上甚至存在違規或違法行為。”

根據介紹,為規範中國的汽車維修保養市場,國家質檢總局正委托汽車流通協會制定中國的汽車維保店考核標準,這個標準正式汽車維保企業建立誠信體系的基礎。

根據介紹,這個行業標準首先會根據汽車維保企業的硬件標準、技師標準、配件狀況、服務狀況、以及一次問題修複率等給出評級,借助互聯網的形式,將各企業的評級公布,供消費者在選擇維修店時參考。

據悉,目前中國汽車售後維保市場並沒有統一的服務標準,只有不同汽車企業為其經銷商制定的相應的標準,各售後連鎖企業也有自己的服務流程,但眾多的路邊店、創業公司的標準並不透明、也不誠信。

根據介紹,中國汽車流通協會與會養車一起制定中國汽車售後服務測評標準,會養車經過幾輪的競標,拿到了流通協會的授權,目前正在展開對中國汽車售後服務類企業進行認證,包括經銷商、大型修理廠以及路邊店、創業公司。未來還將引進消費者評價體系(含對店的評價、對技師的評價)進行認證。高淩指出,只有統一標準之後,消費者才能確定這個店的收費是否真的高,才能真正敦促這些維修企業的誠信化運營。

據悉,服務認證標準,同樣能夠解決《關於征求促進汽車維修業轉型升級提升服務質量的指導意見》(下稱“意見”)的尷尬。

為貫徹落實反壟斷法,反不正當競爭,希望能夠打破維修配件的渠道壟斷,交通部等十部委制定了中國第一個汽車售後維保市場的發展“意見”:一是鼓勵原廠配件生產企業向汽車售後市場提供原廠配件,二是鼓勵維修企業發展“同質配件”。

《意見》獲得了眾多汽車售後公司的歡迎,但也備受質疑:“什麽是同質配件?汽車企業指定的相關供應商生產的主廠件和副廠件是同質配件,那麽其他企業生產的配件能否達到‘同質’?”

編輯:吳狄

更多精彩內容
請關註第一財經網、第一財經日報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1801

對不起國家民族的事 柯P為何要做 颱風假說放就放 討好市民卻流失競爭力


2015-10-05  TCW

杜鵑颱風襲台,北北基先是公布二十九日休半天,但被三千多通電話罵翻,兩小時後政策急轉彎改休一天,這種依民粹不依專業的決策判斷,重傷台灣競爭力。

強颱杜鵑中秋假期橫掃台灣,這一次,台北市長柯文哲沒回家清冰箱,也早早預警原水濁度飆高,提醒市民儲備用水,結果,他還是被噓爆,為的是颱風假要怎麼放。

按中央氣象局資訊及北市府SOP,二十九日杜鵑遠離,北市應該只放上半天,下午恢復正常上班上課。但二十八日晚間八時北北基聯合宣布後,不少網民與學童家長抗議聲四起,質疑接送小孩成問題,金融市場也不知如何因應史無前例的「上午放假、下午開市」。

在一九九九市民熱線湧入三千多通詢問與抱怨電話、柯P與新北市長朱立倫臉書也被灌爆後,兩小時內政策急轉彎,半天假變一整天,一名企業主聞訊的第一反應 是:「決策這麼不理性,國家完了!」「SOP控」柯文哲原本站得住腳,卻選擇屈服於民粹,甚至不顧今年七月時的雙北共識:「最晚可於當天清晨四點半決定放 假與否」的最後期限。

結果,台北市今年第二度放了一整天無風無雨的颱風假,著實讓工商界跳腳,柯文哲也直言感到慚愧,「這種天氣放颱風假,對不起國家民族。」

香港停班 企業彈性安排

然而,「對不起國家民族」的事,柯P為什麼要做?依照《天然災害停止上班及上課作業辦法》第十條,颱風假當然可以只放半天;條文中載明,全日或上半日停班 停課,最晚可在當天上午四點半前發布,下半日停班停課則最慢在上午十點半前發布。換言之,依照氣象局資訊,柯P原本的「半日假」決定是合法合理的,只是, 他最終沒能堅持這套SOP。

參酌鄰近的香港,深知颱風假停班、休市的影響深遠,一九八七年開始,由天文台在生效前「兩小時」發出預警,讓民眾作出防範及適當安排。

換言之,「半天」的颱風假在香港早是慣例。

熱帶氣旋警告信號達八號或以上時(俗稱八號風球),表示天氣情況會繼續惡化,雇主應盡快安排員工分批下班;在八號警告或黑色暴雨警告取消後,一般都須返回工作崗位。

再看日本,根本沒有官方宣布颱風假這回事。即便颱風到了高緯度,風力、雨量都不若侵台的強度,但每年侵襲日本的颱風也不算少,不過政府並不會宣布放颱風假,而是由企業或學校自行決定。

一名在台的日商表示,日本企業各有規章,有些公司允許員工若遇交通停擺,可待大眾運輸恢復正常之後再上班;也有些公司沒有這樣的寬限,上班族還是得冒著大風大雨趕往公司,或前一晚就住在公司附近的旅館,以便準時到班。學校則可視大雨或強風等警報達一定警戒標準,在早上六、七時致電學生家長,通知學童不必上學,通知時間或標準也全由校方自訂。

南韓停課 校長自行裁量

至於南韓,也沒有颱風假,但顧及學童通學安全,教育部尊重各級學校校長裁量權,可視情況宣布停課。

香港的兩小時預警,日、韓由機關、企業自行決定,其實,都比台灣各地方政府口說參考氣象資料,卻暗忖民眾喜好的決策,更具可信賴度。

地方首長為求皆大歡喜、降低風險,最後總採取「寬鬆」政策,颱風假能放就放。實際上,這樣民粹凌駕SOP的決策過程一再出現,可能影響跨國企業對台灣制度法規的信賴程度,亦讓國家的競爭力一點一滴流失。

颱風假讓地方政府決定並負責,只落得順了姑意逆嫂意,討好了市民卻失去企業與外資信心;回歸早已訂定的作業辦法,並且制定一套「半天假」的相關配套SOP,才是避免地方首長再次「對不起國家民族」的長久之計。

撰文 / 陳柏樺、孫蓉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4572

中國購併,真是「國家隊」?


2015-12-07  TWM

中國購併,真是「國家隊」?中國紫金礦業「意外」發跡後,大舉購併政治正確的產業,背後政治勢力依然不明;清華紫光來台購併,絕對符合政治正確,不過背後是否又有政治勢力呢?

頂著「清華」兩字,令人假設直屬「國家隊」的清華紫光公司,來台灣大口地併吞企業,有人評為「操作財務槓桿」,而郭台銘先生則直接斥其為「炒股」。

中國是個出劉邦、項羽的國度,氣吞山河、瞬間崛起的草莽人物層出不窮,成者為王、敗者為寇,企業界亦然。與中國企業打交道,你得親眼看過幾號人物的浮沉,親歷幾次交手,才能體會個中三昧。

當作聊天,這裡分享現場經驗,但恕我保留人名及公司名。十年前,中國某家上市企業首富,以投資入股名義和某台灣知名大企業老闆密會,兩人首次見面,但該首富跳過客套話,開口就表示要吃掉控股權。

台灣老闆當下拒絕,該首富冷冷地說:「X董,我分析給你聽。第一,我比你年輕,打起仗來你的體力不如我;第二,你沒有接班人;第三,這裡是我的主戰場,我是一軍作戰,而你不可能像我一樣死盯著戰場,派來的人只能算二軍。

你不趁現在賣給我,你在大陸是沒有前途的,價錢好談。」這名首富,果真在股市中越滾越大,但幾年後因為背後的政治派別失勢,入監服刑,今天還在牢裡。

另一故事為公開案例,發生在福建的紫金山金礦公司。該公司原為國有資產,成立於一九八六年。一九九九年,政府花了六千萬元(人民幣,以下同)探勘費,結論是該礦黃金藏量只有五.四噸低含量礦石,不值得繼續開採,接下來以不到四千萬元的作價賣給名不見經傳的私人。

歸屬私人後不久,經過「補充探勘」,「發現」該礦蘊藏二百五十噸以上的高含量黃金礦石,於是紫金礦業在A股上市,市值達一千五百億元。

私人老闆售出部分股票,獲利七百餘倍,轉身買下青島啤酒最大股份,以及京東方半導體可觀股份,再經幾番炒作而成為房產界地王。此案於二○○九年經媒體揭露而爆發,但至今搞不清該「私人」背後的政治後台是誰。

在中國這樣一個集權政府下,不可能有真正的「暴發戶」,一個三、五年之內就暴發的公司,一定具備了兩個條件:其一,背後的實際掌握者來自某股政治勢力;其二,所下手的產業一定是政治正確的。

當下,「半導體」是個絕對政治正確的魔術字眼,而「吃進台灣企業」也是絕對政治正確的(參考九八○期本專欄《中國將大舉收購台灣公司》)。

台灣不應該反對在產業邏輯、市場邏輯,甚至資金邏輯下的真實購併,但不能落入政治邏輯下的購併,因為那只是騙婚,在政治派別沉浮不確定性之下,一旦在銀行、股市場子內的價值被榨乾之後,被拆解、轉賣,甚至拋棄的機率極大。

撰文 / 范 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4653

中國國家電投收購澳大利亞太平洋水電

來源: http://big5.ftchinese.com/story/001065334

中國國家電力投資集團(State Power Investment Corporation,簡稱:國家電投)已就收購可再生能源企業太平洋水電(Pacific Hydro)簽署協議,這是一連串中澳基礎設施交易中的最新一筆。

澳大利亞大型養老基金IFM Investors周三表示,已與國家電投簽署協議,將旗下在澳大利亞、智利和巴西擁有19座水電站和風電場的太平洋水電出售給國家電投。IFM未透露收購價格,但當地媒體估計收購價超過20億澳元。

國家電投董事長王炳華表示:“國家電投將致力於保持太平洋水電現有業務和管理團隊的穩定,並為公司未來新項目的開發提供有力支持。”

中國企業最近對澳大利亞基礎設施資產展開了好幾筆高調收購,此次的收購是其中的最新一筆。這些收購加劇了澳大利亞國內對外國投資的政治擔憂。

去年,中國招商局集團(China Merchants Group)與海斯丁斯基金管理公司(Hastings Funds Management)聯手,以17.5億澳元拿下了紐卡斯爾港(Newcastle Port) 98年的租約,而中國交通建設股份有限公司(China Communications Construction Company)斥資11.5億澳元收購了澳大利亞建築商John Holland。

上月有消息稱,澳大利亞北領地(Northern Territory)政府在未經澳大利亞外國投資審查委員會(FIRB)全面審查的情況下,決定將達爾文港(Darwin)租賃給中國嵐橋集團(Landbridge)。

上個月,澳大利亞財長斯科特•莫里森(Scott Morrison)發起了對外商投資規定的政府審查。他還以“國家安全”為由,否決了家族企業S Kidman & Co將10萬平方公里農場及農場里的18.5萬頭牛出售給中國企業的交易。

IFM周三表示,太平洋水電這筆交易已得到FIRB批準。

國家電投今年8月才成立,是中國電力投資集團(China Power Investment)與國家核電技術公司(SNPTC)合並的產物。中國電力投資集團是中國“五大”發電集團之一。國家核電技術公司成立的初衷則是為了在西屋公司(Westinghouse)向中方轉讓技術後,開發由中國設計的核反應堆。

韓碧如(Lucy Hornby)北京補充報道

譯者/彩雲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5815

國家「隊」


救市近半年,誰不知越揭越黑,股災成因兩融、配資的話,力谷兩融的券商正是股災原凶,由股災原凶,制定及參與拯救股市,老早就說不過去,更種下救市成為新一輪利益輸送大醜聞。

從內地媒體,微博掛文綜合,中證監,中信證券為首老早就連成一線,輔以私募基金,立體貫穿監管、中介人及資金層面。

話說,六、七月左右中證監一次五人高層會議,討論緩衝清理配資一事,會議未完,張育軍借小解外出,盤就漲了。被內地網民笑以因一泡尿被抓。

而作為大御貓中信證券,據報主力救市背後是套利先鋒。

報體文章指,中信證券掃入大批股份當中,名不經傳股份部份榜上有名,包括以廿一億買入美邦服飾,十三億買江蘇三友,部份實為關係密切私募大盤重倉股。

更耐心尋味是,日前有關中信證券萬億資金空洞傳出後,未因公司一紙澄清而降溫,反而發酵更多,叫人震驚是,按媒體報道,原來券商所謂合力救市,根據大部份從未直接買入股票。

第一財經披露,多間參與救市券商,實際用收益互轉方式參與托市,簡單講,券商及證金公司關係互換,前者是客,後者是券商,券商只支付一定按金參與救市,收益獲證金公司保證可以落袋,有損失風險就由券商承擔,情況等同篤手指,救股市。

中證監原來早於八月已對券商展開調查,當中,國信及中信獲收的通知,編號更被當局以稽查總隊名義發出,叫人憤怒要是,三、四個月前的當局調查,涉及單位,無論券商、無論中證監一直未有透露。

呢場利益輸放大醜聞,往後精彩劇情會更多,廿一隻御貓中,六隻貓貓已經被查,誰敢再說,已告一段落??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7277

WOW! 芬蘭 搶攻聊天室!芬蘭首推國家貼圖

2015-11-23 TCW

如果用貼圖表現台灣,哪個圖案最有代表性?是融合傳統與現代的本土布袋戲、夜市小吃?還是追逐高度的台北一○一?

芬蘭政府老早就想到這問題,更率先發行全球第一套國家貼圖!逾三十款貼圖,將在十二月一日亮相,芬蘭外交部搶先公布三圖案嘗鮮。

首先是重金屬樂手,長髮造型加上搖滾手勢,說明芬蘭是孕育死亡金屬樂的國度。第二,則是三溫暖中的裸男裸女,因三溫暖不但發源自芬蘭,更是家家戶戶的基本配備。壓軸的則是「牢不可破」的經典,諾基亞(Nokia)手機3310。就算諾基亞品牌光芒不再,仍是芬蘭人共同的記憶與驕傲。包括中文在內,「這是芬蘭」(thisisFINLAND)耶誕月曆將提供十三種語言版本,到耶誕夜為止,每一天都會揭露一個代表芬蘭的emoji(表情符號)免費下載。

撰文者吳和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7312

李小琳辭任中電新能源董事會主席,國家核電借殼香港上市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14296

資料圖:李小琳 (新華社記者 劉衛兵/圖)

 

港交所上市公司中國電力新能源發展有限公司(00735.HK,下稱中電新能源),於2015年12月30日公告稱,根據國務院國資委的安排,李小琳辭去該公司董事會主席及執行董事職務。

同時,國務院國資委所轄央企國家電力投資集團公司(下稱國家電投)董事長王炳華接替了中電新能源董事會主席的職務。

公告亦稱,國家電投所屬子公司國家核電技術有限公司(下稱國家核電),將擇機轉讓其全部核電資產及業務至中電新能源公司。

這意味著國家核電借殼中電新能源於香港上市。

中電新能源是一家註冊於百慕達的公司,隸屬國家電投旗下。

中電新能源的主營業務為中國內地開發、建設、擁有、經營及管理清潔能源發電廠,包括風力發電、水力發電、垃圾發電、天然氣發電、光伏發電等,主要項目位於廣東、福建、海南、貴州及甘肅等地,生產的電力出售予南方電網、華東電網和西北電網等。

截至2014年12月31日,中電新能源總資產超過人民幣197.13億元,總裝機容量達2564.5兆瓦。

生於1961年的李小琳,於2003年出任中國電力投資集團公司(下稱中電投集團)副總經理職務。2007年,兼任中電新能源的董事會主席、執行董事。

2015年6月,國家核電和中電投集團合並,成立國家電投。

7月,李小琳調任另一家央企中國大唐集團公司,任副總經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9759

獲註入國家核電資產業務 中國電力新能源大漲20%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12/4733470.html

獲註入國家核電資產業務 中國電力新能源大漲20%

一財網 林春挺 2015-12-31 11:32:00

中國電力新能源在2015年12月30日發布公告,公司與國家電力投資集團簽訂了諒解備忘錄,國家電投的附屬公司國家核電將擇機轉讓其全部核電資產及業務至公司。

國家核電技術公司(下稱“國家核電”)要借殼中國電力新能源(00735.HK)上市了。

中國電力新能源在2015年12月30日發布公告,公司與國家電力投資集團(下稱“國家電投”)簽訂了諒解備忘錄,國家電投的附屬公司國家核電將擇機轉讓其全部核電資產及業務至公司,而公司將增發股份或支付現金,唯有關重組方案需經相關政府部門批準。

公告顯示,受限於相關政府部門和/或監管機構的批準和同意及其他合理因素,公司擬以每股不低於0.57港元的價格,向國家核電和/或中國電力新能源有限公司發行股份。中國電力新能源有限公司是國家電投的間接全資附屬公司。

公告顯示,國家電投目前持有國家核電約76%股份。國家電投為中國電力新能源的最大股東,通過其全資附屬公司間接合計持有後者約 28.07%的已發行股本。

與此同時,中國電力新能源宣布,根據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的工作安排,李小琳已自2015年12月30 日起辭任董事會主席及執行董事。

官方資料顯示,李小琳目前擔任中國大唐集團公司副總經理一職。

接替李小琳位置的是國家電投董事長兼國家核電董事長的王炳華。而國家核電總經理王中堂則被任命為中國電力新能源執行董事。

截至《第一財經日報》發稿時,中國電力新能源大漲了22%。

本報記者曾在12月24日從有關權威渠道獲悉,作為中國三大核電開發建設運營商之一,國家電投旗下核電資產已經整體劃入國家核電國家核電,相關融合方案正在推進。國家核電將作為國家電投的投控股產業集團,負責整合後者全部的核電資產和業務。與此同時,國家核電將借殼中國電力新能源在港實現上市。

多位核電企業人士此前向本報記者表示,國家核電上市的主要目標,是為了在資本市場上尋找更多的資金來發展核電。

官方資料顯示,國家電投官方網站顯示,國家電投具有核電研發、設計、制造、建設和運營管理等較為完整的產業鏈優勢。是經國務院授權引進核電技術、推進三代核電自主化的實施主體、主要載體和研發平臺;是國家大型先進壓水堆核電站科技重大專項CAP1400、CAP1700的牽頭實施單位和示範工程實施主體。控股運行或在建遼寧紅沿河、山東海陽、山東榮成CAP1400示範工程等核電站,擁有一批沿海和內陸儲備廠址。

中國另外兩家核電開發建設運營商中核集團和中廣核已都實現了內部核電資產的上市。中核集團旗下中國核電(601985.SH)和中廣核旗下中廣核旗下中廣核電力(01816.HK)分別在2015年6月10日和2014年12月10日登陸了資本市場。

接下來,這三家核電巨頭就可以通過旗下公司在資本市場上展現各自的核電實力了。

編輯:吳狄

更多精彩內容
請關註第一財經網、第一財經日報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9784

2015國家科學技術獎揭曉 最高科學技術獎11年後再次空缺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6/01/4736438.html

2015國家科學技術獎揭曉 最高科學技術獎11年後再次空缺

一財網 陳澄 2016-01-08 11:11:00

據央視新聞消息,1月8日,一年一度的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人民大會堂舉行,2015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評選結果揭曉。

2015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共授獎295項成果和7位外籍科技專家。其中國家自然科學獎42項,國家技術發明獎66項,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187項,授予7名外籍科技專家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級別最高、最引人註目的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空缺。

編輯:劉菁

更多精彩內容
請關註第一財經網、第一財經日報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107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