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世界將感知到挪威主權財富基金變化帶來的影響

http://wallstreetcn.com/node/56656

在挪威9月9日的大選中,保守派Erna Solberg擊敗Jens Stoltenberg出任挪威首相。與其它國家領導人不同的是,她所面臨的問題不是考慮怎樣「量入為出」,而是如何更好的管理國家的巨額財富。

常被稱為「石油基金」的挪威政府養老基金(The Government Pension Fund Global)可能是全球最大的主權財富基金:

現在,石油基金價值約7600億美元,預計到2020年將達到1.1萬億美元

挪威主權財富基金平均持有歐洲所有上市公司2.5%的股份,也是荷蘭皇家殼牌、匯豐銀行和蘋果等一系列藍籌股的大股東。石油基金還持有全球最大基金管理公司貝萊德9%的股份。

挪威主權財富基金也有其它特點:

雖然名字叫養老基金,但是挪威主權財富基金並沒有任何特別的負債(比如支付養老金等),這讓它在管理基金方面擁有更多的自由

挪威主權財富基金的管理機制透明且有效。

儘管它處於挪威財政部的監管之下,但是卻由該國的中央銀行進行日常管理。

挪威主權財富基金的投資委員會把生產煙草、武器,以及使用童工等企業統統排除在外。

挪威主權財富基金完全公佈它的投資結果,這挑戰了不透明世界主權財富基金的規範。

現在,挪威主權財富基金正在發生改變經濟學人稱,

在8月份,挪威主權財富基金設立一個委員會為其提供公司管理方面的建議,這暗示它計劃在所持股公司的管理方面將扮演更加積極的角色,尤其針對那些持股價值超過10億美元,或持股比例高於5%的公司。

這也意味著挪威主權財富基金在持股公司董事的任命上將發揮更大的作用。例如,挪威主權財富基金的總裁Yngve Slyngstad最近就加入了沃爾沃集團的提名委員會。

挪威主權財富基金將促使所持股的企業提高公司治理水平,並強制實施高規範的道德準則。它在企業避稅方面也擁有特別的實踐經驗。

挪威主權財富基金的這些行動顯示,它在傳統的被動投資策略上進行了巨大的轉變。但是,挪威主權財富基金可能還將發生更多的改變

挪威新任首相Erna Solberg表示,她會考慮將石油基金進行拆分。她說:「我們的政黨推崇競爭。如果石油基金有不同的主體來運營,那麼這會使競爭加劇,以判斷誰能夠得到更好的投資結果。」

在聯合政府中起重要作用的挪威進步黨抱怨稱,在挪威的道路凸凹不平的時候,挪威主權財富基金卻忙於在海外投資。

一些非政府組織也希望,挪威主權財富基金能夠刺激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增長,以及更好的保護環境。

儘管挪威主權財富基金正在發生一些改變,但是它仍然存在一些缺點。Re-Define的Sony Kapoor對經濟學人表示,它過於保守。他稱,

它90%的投資組合都放在緩慢增長的發達國家,而不是新興市場

它主要關注上市公司,而不是另類投資(私募股權和基礎設施項目等),這意味著它浪費了能夠進行長期投資的最大優勢

石油基金也沒有合理的分散風險。它持股的前10大企業中有3家是石油企業;其總收益的10%-15%嚴重依賴「碳經濟」。

Kapoor表示,只要它再大膽一點,石油基金就可令所有人滿意,這些人包括希望獲得更高收益的普通挪威人和希望承擔更多責任的非政府組織等。

經濟學人認為,石油基金正在變得更加大膽它正將更多的資金投放在新興市場,其管理方面也正變得更加積極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5337

雷軍《世界需要我的突圍》---思想境界低了,目標也是很難實現的 心燈永續William

http://xueqiu.com/9273139325/25285484
$金山軟件(03888)$ 用了4個小時,把雷軍《世界需要我的突圍》很認真地看完了。雷軍要為金山帶來什麼?金山要給世界帶來什麼?不知道,但好像從哪裡突破是找到了。不過,看完這本書,覺得書名起大了,還配不上。 應該叫雷軍《我能為這個世界做點什麼》更好。為何這樣說呢, 世界需要我的突圍,好大的口氣,什麼叫突圍?我認為在IT界這就是創新的意思。但到目前為止,雷憨子也沒有做出一個真正創新出來的產品。他說他的產品是微創新,其實就是改良了,改良不是創新。

但也有人說他在經營上非常成功,這個值得學習,尤其在小米手機製造模式上------定製式。就是真正以消費者為根本需求,向外找答案,消費者需要什麼,「我」就生產什麼,是定製式生產,是這種模式了。雷憨子改變了傳統的製造業以」我「為中心的製造模式, 這個「我」就是企業本身,企業家們相信以他們的聰明才智是可以引領未來消費趨勢和消費習慣的。是「我」給你消費者什麼,你們就用什麼,好不好不是消費者說了算,是「市場」說了算,這個市場也是製造商們「引導」出來的市場,群眾容易盲從。 這個算是雷憨子的創新了。還有就是他以」米粉「為核心的營銷模式,改變了過去以用戶為核心的營銷方式。

但是我仍然要說,雷憨子的金山到目前為止在產品上還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創新,金山仍是以遊戲為盈利手段的。現在股票市場給了金山遠遠高於其自身內在價值的估值,其實質就是預期雷憨子可以為金山帶來」突圍」。金山的「寶」 全押在雷憨子一個身上了。但是,我要提醒大家的是,縱觀雷憨子的職業生涯,其本人並沒有發現有什麼在創新方面的天份,他從一個技術工程師成長為一個老道的商人,他的精神世界和個人境界裡,都沒有創新的基因。他的不多的人文思想裡「順人欲,結善緣」,前半句來自儒家尤其是朱王理學思想;後半句 來自佛家。他的這個境界,是把「順人欲」作為前提的,是他的見地,是「知」,然後才是「行」,結善緣。  前提就已經不究竟了。我一直堅信,一個人要追求的目標是要和他的境界保持高度一致的。目標高了,思想境界不到,目標也是實現不了的。

我們把雷軍叫成雷布斯,說他是中國的喬布斯。 我說哈,他倆是完全不同的兩個人,一個是「順人欲,結善緣」  ;另一個卻是「 特立獨行,與人交惡」 。如果說喬布斯是一個英雄,他的個性就是開創新天地的種子。那麼雷軍的性格里面顯然沒有英雄的基因,他要「順人欲,結善緣」,這注定了他不可能創造性地做出顛覆性產品。但他會成為一個很好的生意人,生意人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和氣生財而已。


還不是金山的小米模式有點意思,這個平台上,給了金山未來能做很多事的可能性,又有一個營銷大王和人事玩家雷憨子,就更有意思了。小米本身不是核心,小米打造的這個平台才是核心。

我梳理了一下該書中關於小米業務的幾點核心:

1、小米不只是做一家成功的手機公司,而是做一家移動互聯網公司。小米是雷軍移動互聯網夢想的載體,接下來他要做的是在小米手機上衍生出各種互聯網增值服務。

2、小米=蘋果+Facebook。小米是硬件、操作系統、互聯網應用於一體的最優化產品。

3、用互聯網的方式來做手機。 小米製造上應該是「定製式」的;營銷上是「米粉文化式」的。

4、用小米征服世界。我的理解:雷軍在互聯網應用公司上的投資,其實是一個計劃好的佈局。不管雷軍是有意無意,他都為小米的未來鋪好了康莊大道。

書評就到此吧。我想了想,還是想借這個機緣,談談互聯網:

1、什麼是偉大的企業?一流的企業? 它是建立在什麼根本的基礎上的?有思考過嗎。好像你成功了,企業做的好大,但細細想想,是你的偉大?還是時使物然呢。中國的互聯網公司已經出來BAT三家了,真的是他們的創造人有多偉大? 我還真是沒有看出來。都是運氣很好,趕上了這個時代,是時代的幸運兒。中國還沒有真正意義的企業家,因為我們的文化根基斷了。

2、在互聯網的產業裡,這個連豬都能飛起來的地方,一切都來的太快,太突然,一下子就成功了,也一下子就敗了。企業家們對很多本質的東西的理解,對什麼是產業?什麼是企業?什麼是企業家?都還沒有來得及思考,更別說消化了。這是一個自我成功意識超強的地方,什麼都是「我」要給這個世界帶來什麼,世界需要我什麼什麼的。卻忘記了你能為世界做點什麼。JOBS這麼偉大,老天要收他,他不也無可奈何。這還是一個荒蠻的世界,狼和狼性的世界。但它遲早會成為一個璀璨的人類世界,要融合,要有大心量,大格局。誰把握住了這個,誰才能笑到最後。

看完了這本書,要換換腦筋了。 馬上看國立故宮博物院出版的《雍正---勤政的皇帝,傳奇的一生》。雍正皇帝和太老師的淵緣很深。雍正在世時修習佛法就差那麼一點就成了,於是再來人間,補上這成佛的最後一課。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5443

殘酷的世界——前私人銀行家揭秘投行生活(上)

http://wallstreetcn.com/node/57490

他是一家投資銀行的固定收益部門的前主管,40出頭,不是英國人,經常發出自嘲式的笑聲。在他的建議下,《衛報》記者在梅菲爾區(倫敦的上流住宅區)的一家豪華酒店採訪了他,在採訪的4個小時中,他向記者揭露了投資銀行生活中殘酷的一面。

下面是他的自述:

我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一家投資銀行,在那工作的幾年中,我一年賺的前比我父親25年賺的還多。你想他會怎麼回應呢?我不可能告訴他,對嗎?我出身藍領家庭,我父親在一個航運碼頭工作。我能向我的朋友們說嗎?他們肯定認為我是個詐騙犯。這就是私人銀行業務的工作:你的客戶將大筆資金交給銀行管理,銀行收取費用,你從中賺取一定比例的酬勞。我有很多客戶,他們都非常有錢。因此我一年賺的錢超過100萬,這是個簡單的算術。

「在私人銀行業務工作之後,倫敦的一家主流的投資銀行僱傭我去他們固定收益部門工作。開始他們安排我住在這個酒店,但我從沒回這裡住過。」

在你簽約之前,投資銀行像對明星一樣對待你。然而當你開始工作,你就成了他們眾多員工中的普通一員。我記得我第一次走進交易室時的情況,500-1000人擠在一層樓裡。我認識到,這就是投資銀行的核心。投資銀行面對客戶時的形象令人印象深刻:昂貴的西裝、精良的食物、牆上掛滿古董。但是交易室就是個工廠,一台電腦、一台電話和一台提供金融數據的彭博終端,這就是你所有的東西。倫敦的投資銀行竭盡所能的服務好你,以保證你儘可能高效地、專注地賺錢。在我們工作的大廈裡面,有牙醫、醫生、乾洗店、旅行社、餐館、健身館,甚至你可以花幾英鎊叫人過來給你擦皮鞋。」

我發現,我服務的這家投資銀行經常為一個崗位僱傭兩名員工,最終看哪個能生存下來,這很糟糕!更糟的是,當我剛開始工作,那個僱傭我的經理就跳槽去了另一家投資銀行。在這家公司,我完全靠我自己的能力生存。這家投資銀行曾承諾讓我單獨負責一個客戶部門,但是當我坐在我辦公桌前的第一天,我發現實際上還有其他好幾個人也在負責這些客戶,基本上在這個部門我不能給任何客戶打電話。投資銀行按照產品和國家將世界劃分成不同的部門。」

當我前行時,我總是至少會踩到一個人的腳趾。一隻800磅的大猩猩會坐在哪裡?答案是:坐在它想坐的地方。這一故事很好地總結了投資銀行的生活。每個新來者都是那隻800磅重的大猩猩的對手,你必須打出一片天。沒有人有時間關心你,沒有人在乎你是誰。你進來是佔用了公司預算的,你必須為他們賺回這些錢,否則就滾蛋。

「我深吸一口氣:好吧,這將比我想像的艱難。隨著時間的推移,我認識到,在一家投資銀行要想獲得成功,你必須劃定並宣稱自己的勢力範圍,並堅決捍衛它——你能從銀行獲得授權向你的客戶銷售哪些產品,可以向哪些地區銷售。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5487

一場電影首映 帶領產業大老重溫科技巨人風采《賈伯斯》用瘋狂催生全新世界!

2013-09-23  TWM
 
 

 

撰文.賴筱凡 攝影.攝影組這裡有一些瘋狂的人、與世界格格不入的人、叛逆分子、麻煩製造者,就像方洞裡的圓樁。他們用不一樣的方式看事情,他們不喜歡規矩,他們不滿於現狀。你可以引述他們的話,不認同他們,讚美或是毀謗他們。但唯一你不能做的事是忽略他們,因為他們改變世界,他們帶動人類前進。

在別人眼中,他們或許是瘋子,在我們眼中,他們卻是天才,因為就是這些人夠瘋狂,自認能夠改變世界,而他們也真的做到了。」這是一九九七年,蘋果創辦人賈伯斯(Steve Jobs)為形象廣告錄製的一段旁白,如今成了他自訴的獨白。他天生反叛、他顛覆想像,他堅持每個小細節都要做到世人難忘,直到他革新了整個人類世界。

在賈伯斯逝世兩周年之際,為了讓人們重溫一代科技偉人的風華,《今周刊》特地舉行了電影《賈伯斯》的特映會,在台灣科技業典範轉移的陣痛期,帶領我們回到那個有賈伯斯的年代,用最虛懷若谷的心情,重新探索改變世界的無限可能。

世界在變,為何要浪費生命做不值錢的東西?

宏碁創辦人、智融集團董事長 施振榮電影讓我想起當年創業的時光,焊電路板、做PC板的那個情境,比賈伯斯更克難,我甚至還到陽台去曬PC板。對於創業的人來說,資源非常有限,重要的是要有理想。我們當年創辦宏碁時,一開始也不曉得要做什麼,只知道不能錯過二次工業革命的機會,做些什麼就看著辦,因為世界一直在改變。

現在的台灣科技業,當然擁有的資源比以前多很多,但整個世界也在變。面對未來,我們要去思考如何讓現有的資源更聚焦,以前會做的東西已經不值錢了,為什麼要把你的生命浪費去做不值錢的東西呢? (賴筱凡)把細節做到好,就能改變世界!

台達電董事長 海英俊

「要相信自己能夠改變世界,所以能夠改變世界!」賈伯斯一直很相信自己做的東西,要求每個小細節,這從他生產第一部個人電腦的過程就可以看出來,一個簡單的字體,其他工程師都覺得字只要能看就好了,但賈伯斯獨排眾議,堅持要在麗莎電腦中內建多樣化的字體庫。

賈伯斯偏執、神經質,造就了蘋果的公司文化,讓每個人都感受到他無比堅強的理念,就像蘋果首席設計師強納生.伊夫(Jonathan Ive)所說,蘋果設計的東西是要從人的「心」出發,貼近人心就能力量無窮。 (顏雅娟)即使旁人不諒解,也要忠於自己

經濟部次長 梁國新

你在電影中會發現,賈伯斯是一位非常知道自己要什麼東西的人,而且面對他的堅持,絕對不打折扣。雖然他的價值觀不為家人、朋友、同事所接受,甚至不見得被旁人諒解,但他還是很堅持,忠於自己。

這對於成功來說,其實是很重要的元素,不論是經營企業,或是做事情,人的一生,本來就不可能方方面面都被所有人認同、滿意,但賈伯斯的故事告訴我們,即使如此,你也要做一個不讓自己後悔的人。 (賴筱凡)做業務要學賈伯斯,充滿自信與心機群邑台灣區董事長兼總裁 余湘印象最深刻的是賈伯斯在生意談判時的自信心機,以及凡事追求完美、毫不妥協的橋段。例如他往往都能以高於預期的價格成交,又如何用計奪回主導權等。我常開玩笑地勉勵業務同仁,要成功就得做到三件事:「堅持、不要臉,然後堅持不要臉。」也就是要勇於嘗試、擇善堅持。

賈伯斯追求完美到幾近「機車」程度,是不少成功老闆具備的人格特質,但即使天才如賈伯斯,也曾因一意孤行而遭股東踢出家門,更何況你還只是一個取代性高的平凡職員。別鬧了!你又不是賈伯斯。 (林心怡)創新+商品化,才能被市場接受萬泰銀行董事長 盧正昕看完電影後,覺得賈伯斯的創新就是印證我的方程式:創新就是改變、就是發明,但改變和創新的前提是一定要有遠見。至於「好的創新」,是把創新加上商品化之後,得到市場接受度。

賈伯斯是個發明家,他找來百事可樂前總裁約翰.史考利(John Sculley)負責商品化,只是後來約翰將賈伯斯趕走,等於空有商品化,卻沒有靈魂、沒有身體、沒有四肢,還是沒有用。 (張舒婷)曾經挫折,讓人更成功!

元大寶來投信總經理 劉宗聖賈伯斯可說是少年得志,但他過度堅持己見、自我中心,落到被趕出蘋果董事會;重回蘋果後,他才真正大破大立。就像安倍晉三回鍋擔任日本首相後,做了更充足的準備;張忠謀也是重新回任台積電執行長,讓股價、營收、獲利都更好。

賈伯斯相當特立獨行,他不在乎一般企業管理講究的分工、授權、尊重董事會。這部電影也凸顯很多他的缺陷,他的作風其實很有爭議。但要像他一樣成功,除了極度追求理想的性格外,還要有很強的專業能力。 (張舒婷)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5977

鴻海棄守光通訊 它做成世界第一

2013-09-30  TCW
 
 

 

晚上十一點,眾達科技董事長陳靖仁打開智慧型手機,專注看著剛開盤不久的美國股市,螢幕上股價快速跳動著,他安心的笑了,不是因為持股上漲,而是這意味著隱身在美股機房中,數千顆眾達的光通訊收發模組一切運作正常。

技術打遍全球臉書、Google,全都靠它

一顆小小如隨身碟般的10G SPF+(加強型小型熱插拔式)光收發模組,讓眾達成為全球龍頭。現在,不只是美國股市,就連台灣、歐洲、日本、香港等主要金融市場,以及Google、臉書(Facebook)、中華電信的機房裡,都有眾達的產品;此外,因為大客戶思科(Cisco)的緣故,眾達的模組也進了美國國務院、中央情報局(CIA)一路到各級國防單位的機房裡。

一顆小模組,不僅關係著全球金融秩序與國家安全,更左右著「海量資料」(Big Data)的趨勢。

十G光通訊速度有多快?下載一部高畫質電影只要四秒鐘不到;不久的將來,這速度還會提升到四十G、一百二十G。只要技術成熟,網路影片隨點隨看,智慧型手表等穿戴科技協助照護老人與兒童的安全與健康,電腦在資料海中數秒內完成比對並分析犯罪模式……,這些將不再是夢想。

然而在亞洲,具有這種高階能力的光通訊廠商並不多,台灣的眾達科技與中國海信集團是代表。市場估計,今年眾達營收約可比去年成長一七%、挑戰十八億元,且因高單價的十G光通訊營收貢獻度將達九成,獲利結構大幅改善,今年預估每股稅後淨利五至六元,比去年的三.三四元增加五成至八成,也讓眾達成為台灣光通訊股的獲利王。

是什麼讓眾達擁有同業沒有的能耐?答案是,堅強足以熬過產業崩盤的決心,以及全球第一個「一條龍」生產模式。

有著美國商學碩士學位的陳靖仁,二○○○年與眾達科技總經理莊敏男共同創立鴻亞光電(F—眾達前身)時,光通訊仍如日中天。

遭逢產業泡沫化公司連虧五年,天天焦慮

「那時只要是(創業)光通訊的,投資者就拿空白支票讓你自己填,那時候挖人、年薪上億,」陳靖仁回憶。鴻海耗資三十億美元、最後失敗的「鳳凰計畫」就是當時的產物,但也就是同一年,光通訊供過於求,產業景氣從頂峰直接摔落,連應變的時間都沒有。

二○○三年開始,約三分之二的光通訊公司遭淘汰出局,「我沒想過我人生會有這樣大的改變,這麼短時間產業幾乎被消滅。」陳靖仁指著莊敏男說:「那時我們兩人一天要抽兩包菸,你看有多焦慮!我們又是第一次創業,只要不賺錢,日子都不會好過的,股東告你、威脅你都是家常便飯。」

連鴻海這樣的大公司都認賠出場了,從投資銀行半路出家、誤入光通訊「慘業」的陳靖仁卻繼續堅持,公司連五年虧損,淨值已是負數,最後一次要增資時,所有股東都不願意再投入,就連蘇州工廠都因為投資不到位,差點被當地管理局趕出去。

「海量資料、雲端時代一定會來,它只是遞延而已,」在黑暗隧道中完全看不到盡頭的那五年裡,陳靖仁不斷這樣告訴自己。

兩個救命轉折資金訂單齊來,絕地翻身

兩個轉折出現,總算給了陳靖仁救命稻草,一是國巨前總裁陳木元、矽品大股東林文隆等人出資,二○○七年眾達調整股東結構,公司更改為目前名稱。一是安華(Avago,一路自惠普HP分割而來)決定關閉工廠、外包產能,在十G領域找的唯一夥伴就是眾達。

眾達能出線,與團隊具備上游半導體到下游模組的技術能力有關;先前安華找過不少台灣光通訊公司,但他們都只具備特定領域的能力。二○○六年,安華開始新加坡廠整廠輸出到眾達蘇州的大工程,讓眾達擁有半導體、光機電整合、熱模擬與高頻訊號處理的跨界整合製造能力。

二○○八年進入量產,眾達立刻轉虧為盈,至今每年投入每股稅後淨利一.五元在改進製程上,整個生產天數從兩個月縮短為二十一天,也省下運輸時間與一半的零組件成本。

眾達專注改善製程、安華開發產品的合作模式,讓安華的十G產品從無到有,目前市占率超過兩成、毛利率四五%到五○%,概估眾達每年替安華省下十二億元製造成本,並合作全球獨有的板上晶片(chip on board)製程。

這個模式很快就吸引其他品牌廠的注意,開始找上專業代工廠眾達合作,它也自許要成為「光通訊元件的台積電」;二○一○年眾達正式交貨給華為與NEC,今年合計營收貢獻度將近三成,明年還將倍增。

不過對眾達而言,光通訊的產業雖然自今年出現曙光,但可努力的空間還很多,一是眾達自身的能力,「到今天我們都還在Debug(抓蟲,意味精進製程),」莊敏男說。

二是眾達正尋覓合併機會,計畫把製程能力從主動元件延伸到被動元件,真正具備一條龍的完整能力,這也是眾達年底轉上市的主因。安華今年四月下旬以來股價漲幅已逾三成,每股要價新台幣超過一千二百元,本益比約二十倍,將對眾達形成比價效應。

今年的眾達,揮別過去產業低潮的慘澹期,迎向隧道後的曙光。陳靖仁已經不太願意回想當初低潮時股東、員工的質疑,只想集中火力改善製程,往「光通訊的台積電」目標一步步邁進。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6061

後來居上:美國正超越俄羅斯成為世界最大油氣生產國

http://wallstreetcn.com/node/58731

美國正在取代俄羅斯成為世界最大的油氣生產國。能夠市場格局將發生變化,並削弱傳統能源生產大國影響力。

近年來美國能源產出激增,頁岩油氣的開發令十年之前還無法想像的能源產量大幅增長得以實現。根據華爾街日報稱,美國正在超越俄羅斯成為世界最大的油氣生產國。

而與此同時,俄羅斯則在勉強維持能源產量,至今還沒有掌握令美國油氣可開採儲量大幅提高的技術,如水力壓裂開採法。

美能源信息署主管Adam Sieminski表示,

「這是一個引人注目的轉折點,將開啟關於對能源市場環境狀況以及其衍生的各種機會考量的新紀元。對此,多年以來我們連做夢都沒有想到過。」

數據顯示,在過去五年中,美國進口的天然氣和原油數量分別下降了32%和15%,進一步縮小了貿易赤字的規模。考慮到美國是一個龐大的能源消費國,美國石油和天然氣的產量大大提高,使得其他國家也能夠獲得更多的能源供給。由此產生的結果之一是,那些依賴石油出口來維持經濟增長力和實施政治影響力的國家,會發現他們的市場影響力正在逐漸被削弱。

國際能源機構的數據顯示,去年,美國是自1982年以來首次在天然氣產量上超過俄羅斯。市場競爭的加劇以及歐洲經濟的下滑,令俄羅斯天然氣出口規模有所下降。俄羅斯預測,未來幾年中的天然氣產量增長將有限,其中2013年的產量預期是低於美國目前的產量的。

根據美國能源信息署和國能能源機構的數據顯示,7月,美國每天生產了相當於2200萬桶。尚無機構公佈俄羅斯的天然氣生產數據,但根據莫斯科的預測數據顯示,俄羅斯每天油氣生產大約2190萬桶。

美國在原油生產方面也正迎頭趕上。今年上半年,俄羅斯每天產量均值為1080萬桶,比美國同期產量多出 90萬桶,但相較前幾年每天300萬桶產量,差距已大幅收窄。

美國最重要的兩個原油產地北達科塔州貝肯油田和南得克薩斯州鷹堡頁岩地質帶的原油產量持續快速增長。與此同時,俄羅斯過去三年的石油產量僅僅溫和上漲。俄羅斯預測中,該國的原油產量到2016年期間將保持持平,天然氣產量預計會增長3%。巨大的轉變令莫斯科對能源關注度持續上升,市場上充斥著的美國能源供給,會對俄羅斯的原油出口造成影響。

俄羅斯能源科學研究機構的Tatiana Mitrova指出,

「在未來的全球市場上,俄羅斯似乎會是大輸家。超過40%的俄羅斯預算來自石油和天然氣的相關關稅和稅收。預計2015年後,俄羅斯的石油出口將下滑25%-30%,從而造成GDP減少1000億美元。」

在俄羅斯,並不是的所有人都認為美國的能源供給是潛在的威脅。俄羅斯最大的能源公司俄羅斯國家天然氣公司,認為美國持續增長的頁岩氣只是另一個泡泡,而且將很快破滅。

石油輸出國組織頭目,Abdallah Salem el-Badri也持相似觀點。他表示,美國頁岩氣繁榮將在十年後耗盡。

即使是美國的樂觀人士也承認,

頁岩氣繁榮的持續性會受到商品價格、政府政策以及公眾支持的影響。

其他的影響因素包括:全球經濟的萎縮會壓低油氣價格,導致企業降低生產速度。同時,頁岩氣開採相對於傳統開採方式,成本高和工序複雜,伴隨著市場價格的下滑,進而影響其出口。

NGP能源資本管理公司首席執行官Ken Hersh表示,

「能源供給已經不成問題了,真正的問題是其開採的成本和市場需求。」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6160

「小而美」的形態,能否成為商業世界下一個新的未來?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53089.html

先講一個切身的體會。筆者單身男一枚,自己很少去大超市買東西,一是買不了多少東西,二是現在超市很大,買個東西需要樓上樓下找半天,排隊結帳又要等很長時間。剛來帝都時,挺喜歡逛超市,如同劉姥姥進大觀園,真長了不少見識。現在偶爾也會逛超市,但主要不是買東西,只是為了想看看什麼牌子又出了什麼新產品,哪一個貨架上的產品又擺得很有感覺,哪個商家的促銷又搞了什麼喙頭。

  小而美形態的商業意義在哪裡

不去超市,零散的日常生活用品總還是要買的,所以,現在去的最多的地方就是樓下的便利店了。剛開始還是有點不習慣,一是總有點對小店的不信任感,價虛貨假欺客;二是價格比著超市確實有點稍貴,畢竟咱還是屌絲級的人物,該省的還是要省的。但時間長了,也慢慢習慣和喜歡了:一是真的很方便,就在樓下;二是小店環境很好,乾淨整潔,東西找起來方便;三是每次幾十塊錢多花幾塊錢相對跑20分鐘的路,去爬上爬下找半天,排隊結帳等半天,這是非常划算的。

由此體驗,真正第一次思考「小而美」的意義。如果說大型超市適合家庭購物,那麼小而美的便利店確實就是適合個人購物,雖然不能成為一個龐然大物,但確確實實給人們帶來了方便,從尤其從時間和效率上,解決了都市人們很實際的問題。一個精緻的小店,有著常備的生活用品和食品,每一類下面只有一兩個品牌選擇,無形之中幫助人們提高了決策的效率。從各方面來說,未來的商業模式,應該非常推崇的這樣一種小而美的商業形態——有著明確的目標群體,能洞察用戶背後的需求,可以提供高附加值的產品或服務。

小而美的商業模式,也是現在在創業者中非常流行的一個詞,尤其因前兩年教主級人物馬云提出「小而美的淘寶店舖」被很多人跟風討論。雖然在人的心理之中,人們還是渴望成為龐然大物或與龐然大物為伍的,這是人性之中追求安全感使然。即使初期做了一個小生意,也總是如何想著跑步「錢」進,希望快點成為龐然大物,所以很少靜下心真正去思考小而美的商業價值。

打造「小而美」的商業模式應注意什麼

從商業價值的角度來說,小而美的商業模式才是真正有價值有生長力的生態模式。畢竟,這種模式能發展起來,都是能幫人們解決實際問題的,提供的產品或服務都相對更接地氣。尤其在如今人們群眾個性化需求日益旺盛的時代,能認真分析,洞察人們背後消費心理的模式,精準的把握人的心理需求進而創造消費需求,給了更多「小而美」商業模式的誕生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其次,服務和產品能精準的對接人們的需求。在這個社會上,能看到問題的人的很多,能解決問題的人很少。從人性自我的角度來說,人們總是容易發現卻不善於解決問題。所以,我們更需要學會做一個建設者,如何提供合理的產品和服務去解決發現的問題,持續的改進就能做成一樁不錯的生意。

再是,從成本的角度來說,人們願意付出的成本相對通過其他方式付出的成本。人們去超市還是去便利店去購物,考慮的不僅是商品的價格,還有價格成本相對時間,便利等隱性成本。

關於小而美的企業的最終走向

首先相信每個人創業者心中都有一個偉大的夢想或榜樣。隨著生意的發展,再小的企業也會發展壯大,但關於美感,慢慢就不會那麼明顯了,因為人的自我和私慾隨著成就的發展,總會有一個膨脹的階段。所以,如何在生意不斷做大的同時保持初創時對用戶需求的專注,是每個創業者需要時刻清醒的頭腦。既能敏銳的把握需求變化,也能對發展趨勢有一定的預見性,企業做大了,小而美就成了一種骨子裡的精神追求。

關於小而美的企業的另一個走向,就是被巨頭企業收購或併購。一滴水如何才不會容易乾涸?那就是融入大海。作為一家以小而美起家的企業,瞄準精準需求往往也是市場容量有限的需求,被巨頭收購也許是這類企業的最好選擇,能獲取一定的資源實現橫向或縱向的擴展;對於巨頭來說,對自己的業務也有一定的補充,讓整體的競爭優勢大大增強。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6580

LED行業即將爆發世界大戰 影武者

http://xueqiu.com/1481565998/25601070
高工LED的論壇,現場有20家上市公司及國外品牌企業參加。論壇從LED上、中、下游進行了全方位的分析,得出以下格局結論:

  上游:LED市場需求明顯低於預期。2011年,中國新引進的MOCVD已經陸續投產。儘管市場競爭激烈,價格快速下降,但是國內想涉足LED上游芯片產業的企業仍然很多,部分跨國公司也正在考慮將芯片技術及產能轉移至國內。不過,LED上游投資項目的風險很大,關鍵是市場和技術定位。同時,目前LED關鍵設備和基礎原材料國產化程度還很低,國外設備的降價速度比國內研發生產的設備還要快。有的國外設備已經降價了50%,一直打壓著國產設備市場。

中游:封裝企業已經超出1700家,主要分佈在各類中資、台資、港資、美資等企業,而且企業數量還在繼續增加。目前中國已經聚集了全球近8成的LED封裝企業,成為名副其實的「世界封裝工廠」。與此同時,元器件價格競爭也變得日趨激烈,2011年國內市場白光LED價格較2010年同期下降幅度超過25%。

  下游:LED照明競爭最激烈,市場上有超過上萬家企業。除了LED照明生產企業外,傳統照明企業也轉型進入LED照明領域。還有很多做汽車的、做彩電的、做機械設備的都來投資LED照明產業。而世界巨頭也看好中國市場,紛紛介入LED照明。國內LED照明市場可以用一個「慘」字來形容。目前,LED照明標準、標竿體系都在建立之中,而市場上LED照明產品的價格和質量都非常混亂。

  中國企業的競爭不但是國內市場的競爭,也是全球市場的競爭。中國企業不但要面對歐美高技術的衝擊以及各種專利陷阱,而且還要面對來自越南、印度低勞動力成本國家的衝擊。所以說,LED照明世界大戰將在全球上、中、下游全面展開。如果將LED上、中、下游比作布、染色、時裝的話,那麼首先是芯片市場整合(布),其次是封裝企業整合(染色),最後是應用市場整合(時裝)。誰能做最後的勝利者,只有時間才能證明!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6911

高盛:世界擁抱「耐用消費品時代」

http://wallstreetcn.com/node/59630

在一份最新的報告中,高盛經濟學家George Cole稱世界正從商品時代(Age of commodities)向耐用消費品時代(Age of consumer durables)過渡,這將給全球投資者帶來新的機遇。

這種轉變的關鍵在於新興市場中產階級消費群體的壯大。

Cole所說的耐用消費品是指包含從洗衣機到越野車等所有可多次使用的消費產品。隨著新興市場收入的增長,對高端耐用消費品以及服務的需求也將持續上升。

Cole表示,

新興市場中產階級購買力的增強將在未來數十年引發全球消費的結構性轉變,因此尋找新興市場下一輪的發展機遇不僅依靠對宏觀經濟增長的理解,還包括消費和支出的微觀認知,換種說法就是瞭解世界想要什麼。

如何新興市場當前對耐用消費品的需求增大,從商品時代向耐用消費品時代的轉變可能在下一個十年就會發生。

而實際上,就低端耐用品而言,這種轉變已經存在,例如未來幾年新興市場對汽車的需求將會超過發達市場,更高端的耐用品例如洗碗機以及豪華汽車的轉變會在其後到來,新興市場的這類需求將在2030年超過發達市場。

下為不同國家的2012年消費模式圖,橫軸為人均收入(美元),縱軸為消費產品或服務,點擊放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7019

瑞信:俄羅斯貧富差距居世界之最

http://wallstreetcn.com/node/59513

從最新的瑞信財富報告來看,俄羅斯從共產主義走向資本主義道路導致史無前例的貧富懸殊。

該國110位富豪持有全國35%的財富,意味著該國貧富懸殊程度為世界之最(剔除富人居住的加勒比小島)。

報告的作者之一、Global Economic Perspectives Ltd的Anthony Shorrocks表示,

幾乎沒有國家像俄羅斯那樣。如果你看俄羅斯人是如何賺錢的,以及那些有必要維繫的政治紐帶,那麼你就知道幾乎沒有什麼地方的情況與俄羅斯類似。

福布斯公佈的數據顯示,俄羅斯有1.43億人口,但只有110個富翁。

瑞信的報告稱,俄羅斯國家財富有1.2萬億美元。如果俄羅斯富翁擁有35%的比例,那麼相當於4200億美元。但顯然這個數據已經有點過時了。

更壞的是,根據瑞信的數據,富人佔據的財富比例幾乎沒有下降。93.7%的俄羅斯成人僅有不到1萬美元的財產。

下圖顯示,從某種角度來看,美國也表現出與俄羅斯類似的狀況。現在我們要記住,美國已經不能算是最平等的國家了,不過情況看起來比俄羅斯要好很多。

當然,我們有必要進一步發出警告。因為瑞士信貸的俄羅斯財富數據並不囊括金融資產。彭博社也曾撰文解釋為何計算財富是一個龐大而複雜的工程——特別是在俄羅斯。因為該國的個人財富中不計入物產資產。

另一方面,不平等往往是以收入來衡量的,因為這一數據容易獲悉。然而至少有一項以上數據表現出俄羅斯的收入水平比美國更公平,所以衡量收入是否能更準確的解釋財富分配的情況仍難確認。同時累積財富往往是高收入人群的專利,但是「守財」的代價往往比累財要高得多。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702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