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人生可有幾個十年?(一) 「貝沁才」© 交流室

http://oozexude.blogspot.com/2011/11/blog-post.html

眾所周知,一位家喻戶曉的電視劇人物柴九曾經這麼大聲疾呼:「人生可有幾個十年?」

我想,倘若持有一些現今或預測市盈率 (或稱本益比)高達20倍的東西,意味持有者需要等待長達20年才可以回本,數字愈高而回本期就愈長。就以20歲投身社會及60歲為退休年齡計算,那麼僅 有40年(即兩個20年)的運作時間罷了!因此,我對那些市盈率比較高甚至相當高的東西極其顧忌!

因此,我永不相信高市盈率的東西!我也從不賣「業務快速成長的東西可享比較高甚至極高的市盈率」的帳!

Blogger 少年屁股 said...

不一定。若一股20倍pe,而年增長50%。十年內,pe2倍

6:39 下午
 Blogger 貝沁才 said...

少年屁股

你指出的情況須要建基於業務能夠長年保持快速成長的假設,期間不能有失。然而任何國家或地方的經濟都有盛 衰週期,就算能夠長盛不衰,當中也有弱週期的出現,因此任何生意都不可能經年累月地快速成長。而且,只要公司高管錯誤決策一次,就更加不可能達標,甚至導 致公司萬劫不復!

1:12 上午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994

从“占领华尔街”看入世第二个十年的国际环境

http://www.p5w.net/newfortune/zhuanlan/201111/t3957867.htm

 “占领运动”的导火索,是美国等西方各国的收入差距在经济泡沫破裂后赤裸裸的暴露,其根源则是过去几十年其教育、医疗、住房等根本性的社会经济体 制存在缺陷。然而,很多美国人并没有意识自身必须经历深刻的改革,却指责全球化导致了自身的困境,并将矛头指向中国。可以预见,美国国内政治将向左转、国 际政治战略将向右转,这会使中国在进入WTO后的第二个十年面临严峻的考验。对此,我们必须保持平常心态,不为西方挑衅所怒,并励精图治加快改革,避免重 蹈西方之覆辙,力求5年内在教育、医疗、住房等改革方面有重大突破,从而保持中国经济持续的竞争力。

  “占领运动”
具有深刻而广泛的社会基础
  金融危机爆发3年后,正当华尔街已经在很大程度上从危机的冲击中复苏过来的时候,全球各发达国家却风起云涌地兴起了一场群众运动,那就是“占领华尔街”运动。两个月之内,占领运动已经从华尔街扩散到许多发达国家的主要城市。
到目前为止,这场运动呈现出了几个突出特点:1、涉及的社会层面非常广,除了金融业之外,几乎所有阶层的民众都已经参与;2、运动所表达的诉求极为广 泛,既有反对华尔街贪婪的呼声,也有增进社会福利的要求;既有防止大公司操纵竞选和政策决策的呼吁,也有绿色环保主义的诉求;3、运动的矛头指向了美国乃 至整个西方的政治运作体制,参与者们抱怨美国的政治体制不足以反映绝大多数人的利益。
从这些特点我们可以看出,占领运动是一场自发的群众运 动。既然如此,它一定有最广泛的群众基础,这个群众基础毫无疑问主要来自经济层面,主要是抱怨政府福利支出的缩减,民众生活水平的下降,失业率的高涨。那 么,这种抱怨的根源在哪里?最直接的当然是与此情形呈鲜明对比和巨大反差的华尔街金融从业者等阶层居高不下的收入;而如果眼光更加长远,可以看到,这一不 满的种子在西方各发达国家早已埋下。
自从里根、撒切尔夫人等大刀阔斧的改革以来,西方各国的民众收入差距一直在扩大,而这种收入差距集中表现 为金融、高科技这些智力密集型产业和低端制造业、服务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差距,反映为教育水平上的差距。特别值得关注的是,过去几十年来,这种差距在美 国宽松的货币环境和信用扩张过程中得以掩盖,穷人可以轻易借钱消费,贷款买房,而今泡沫已经破裂,烟幕已经散去,这种收入差距赤裸裸地暴露在人们的视线之 下,并成为引发这场群众运动最根本的原因。对此,印裔美国人、芝加哥大学金融学教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前任首席经济学家拉古拉迈·拉詹(Raghuram G. Rajan)在金融危机爆发后发表的著作《断层线》(Fault Lines: How Hidden Fractures still Threaten the World Economy)中有比较系统的描述和分析,此书也得奖颇丰,得到美国思想界的广泛认同。

  问题的根源在于深刻的
社会经济体制问题
  我们不妨再追问一下,这种收入差距的基础是什么呢?毫无疑问,收入差距的出现,是过去几十年以来西方自身的社会管理体制、教育体制等根本性的制度缺陷不断暴露的过程,美国尤其突出。
在美国的体制下,普遍的教育水平落后于中国等一批发展中国家。当然,尽管在各级教育阶段,包括大学和研究生阶段,美国都有极为突出的个别教育机构,大学 中的哈佛、麻省理工学院(MIT)、斯坦福,中学中的波士顿拉丁、纽约布鲁克兰科学高中、史蒂文森高中等都表现优异,他们以培养诺贝尔奖得主级别的科学家 为荣,但这无法掩盖美国绝大部分教育机构停滞不前甚至于绝对水平下降的局面。中小学如此,大学也问题不少,比如,美国大学生的辍学率高达25%。
再比如说,美国过分依赖市场机制来解决住房和医疗问题,导致医疗费用、住房价格不断上涨,住房、医疗、教育等体制缺少基本的普惠性的特征,从而加剧了社会矛盾。这些是美国等发达国家过去几十年以来整体竞争力相对下降、社会矛盾不断积聚的最深刻的原因。
客观地讲,美国等发达国家必须经历深刻的改革,尤其是必须在教育、医疗、住房等涉及到现代市场经济基本层面的各个领域进行深刻的反思和改革。这场改革比之于里根、撒切尔夫人时代的改革更加复杂,更为艰巨。
对此,美国的部分学者有清醒的认识。比如,哥伦比亚大学地球研究所所长、经济学家杰弗里·萨克斯(Jeffrey D. Sachs)最近发表论著《文明的代价—重新唤醒美国的美德和繁荣》(The Price of Civilization – Reawakening American Virtue and Prosperity),书中用大量的数据论证美国必须进行深刻的变革。他提出的行动方案中,教育改革跃居第二。《纽约时报》专栏作家托马斯·弗里德曼 (Thomas L. Friedman)、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教授迈克尔·曼德尔保穆(Michael Mandelbaum)最近出版了畅销书《我们过去曾经如此》(That Used to be US),其中把中国作为榜样,大力鼓吹美国必须图变,而最重要的就是教育体制改革。

  全球化成为借口
  不幸的是,很多美国民众和精英人士并没有意识,更不愿意承认他们的根本问题所在,他们的注意力却集中在全球化之上。在他们看来,是全球化导致了美国等发达国家目前的困境,是全球化使他们大量的企业和民众丧失了工作,缺少了竞争力。
的确,全球化使得美国的很多企业,如波音、苹果、英特尔公司获得了巨幅利润,也使得这些公司的部分产业转移出境内,但是也必须看到,对美国这样的大国, 可贸易部门所占经济的比重毕竟相对比较低。比如说,根据美国劳动统计局的数据,截止到2011年9月,美国的制造业人数仅为1174万人,约占其非农就业 总人数的8.9%,美国的制造业再发展,也解决不了就业问题和社会福利问题。因此,其问题不能完全归咎于全球化,全球化至多是一个催化剂和加速器,它让西 方整体社会制度安排的不合理性更加突出地表现了出来。
美国有远见的政治家对此看得非常清楚。前总统比尔·克林顿2010年11月在新加坡亚洲投资论坛上公开表示,他自己已经不需要竞选了,可以讲实话了:“美国的问题是自找的,不能拿中国当借口,相反,必须深刻改革,教育是美国重大短板。”

  国内政策向左,国家战略向右:
占领运动的长期影响
  占领运动毫无疑问正在被美国的左派政治家所利用,这其中包括美国的民主党人和其他国家的工党人士。那么,占领运动的后果是什么呢?简而言之,就是美国的国内政治向左转,而国际政治战略向右转。
国内政治向左转,指的是国家对政治、经济各领域加大干预,比如对华尔街,将会实施一些讨论已久的管制政策;在教育、住房、医疗等方面,也一定会出台一些 更为直接的管制。这种管制本身并不一定会带来公共开支的上升,相反,它会在一定程度上节省完全靠政府购买的消费性公共开支。伴随国内政策向左转、向政府干 预的方向转,“管制”将会成为未来西方社会发展的关键词。
在国际领域,西方的政客们一定会将注意点指向全球化,将矛头指向中国,中国毫无疑问将会成为这场占领运动的受害者、牺牲品。他们一定会将群众的怨气引向中国,一定会说,是中国和中国企业的崛起抢占了大部分人的饭碗,他们正在反思全球化。

  加入WTO的第二个十年,中国面临的国际局势会更加复杂
  过去十年,加入WTO不仅没有消灭和削弱中国的许多产业,反而促进了汽车等制造业的蓬勃前进,带来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可以说,加入WTO的第一个十年是令国人骄傲的,但是下一个十年,对中国将会是一个严峻的考验。
在占领运动的影响下,西方左派人士会将矛头指向中国,右派也会把怨气引向中国,从而导致社会各个层面都会将关注的重点转向中国。比如说,在汇率问题上, 他们很有可能对中国继续施压,还会把各种各样的国际金融政策改革问题与汇率政策挂钩;在知识产权方面,他们会进一步地向中国施压,会指责中国企业的自主创 新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发展,他们会把大企业的经营不利归咎于中国知识产权保护不力;在产品质量和准入方面,他们也会把矛头指向中国,认为中国的产品 质量不符合标准、中国的贸易不符合国际准则;在投资方面,他们也会针对中国,以社会责任、环境保护、守法等借口限制中国的对外投资。

  不急不怒,励精图治,积极应对日益复杂的国际环境
  在加入WTO后的第二个十年,中国必须要清醒地认识这一形势,并在此前提下认真备战,起码在三个方面作出努力。
1、保持平常心态,不被西方政客的运作和挑衅所激怒。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国际环境的恶化是西方社会自身矛盾所带来的,而不是中国本身的问题,因此, 我们必须要客观冷静地对待这些问题,最应该防范的是中国自身心态的变化。我们不能被西方的挑衅行为所误导,只有保持平常的心情、冷静的心态,才能够最好、 最有利地化解这些矛盾。如果我们自身的心态出现了波动,认识上出现了偏差,行为上出现了偏激,一定会在政策层面出现重要的失误,这是万万要避免的。
2、励精图治,进一步搞好中国自身的基础性体制改革。在认识到占领运动的根源是几十年以来西方基本经济、社会制度矛盾凸显的同时,我们也应该反思自己, 避免类似的矛盾累积。中国在教育、医疗、住房等方面也存在着重大的缺陷,我们必须根据中国的国情,借鉴世界上一些先进国家比如德国、新加坡、英国的重要经 验,励精图治,加快改革,力求5年内在这些方面有重大突破,这才能让中国经济保持持续的竞争力,同时也保持社会自身的稳定。
3、想方设法,帮 助中国企业在战术层面做好各种具体的应对措施。要对我们的企业,包括对出口企业和出国投资者,做好相关的培训,让他们了解西方社会变化的环境和法律、政 治、社会体制,在坚持“走出去”的大原则下做好充分的准备,以冷静客观地应对迅速变化着的国际环境,积极有效地应对各种突发的矛盾,按照西方国家自身发展 的客观规律去化解这些矛盾,包括跟西方当地的社会各界保持关系,尽量完成社会责任,极大地减少西方民众和社会对中国产品和投资的抵触情绪,这样才能保持中 国开放的态势不变,不为西方政客的各种挑衅所误导。
总之,坚持做自己的事情,坚持改革开放,保持平常心态,冷静观察,不为西方的挑衅所怒,才能让中国在加入WTO后的第二个十年稳健前行,继续取得长足的进步,奠定未来发展的坚实基础。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688

直擊三大實驗室現場 下個十年投資首選:人工智慧

2016-03-14  TCW

一場圍棋賽,可能成為70年人工智慧發展的一大里程碑;臉書、Google、蘋果等科技領頭羊,今年都在瘋的新趨勢。

三月九日,一場正在首爾四季酒店進行的圍棋棋賽,讓全球十二國媒體齊聚首爾,屏息以待,因為他們很可能將見證,人工智慧發展七十年的新里程碑。

新世界棋王是它?進度超前十年,機器人自己變聰明

對戰的兩名選手分別是圍棋九段棋士李世石,和Google專為棋賽研發的人工智慧系統AlphaGo,李世石擁有多項世界冠軍頭銜;後者則是當今最強大的電腦棋士。

圍棋發明二千五百年來,從沒有電腦能夠下贏人類。它的複雜度,比西洋棋還複雜一千到一百萬倍,專家曾預測,電腦下圍棋想要打敗人類頂尖棋士,至少還要十年。

但人工智慧的進展竟正大幅提前!去年十月,AlphaGo宣布其已打敗歐洲圍棋冠軍二段棋士樊麾,震驚科學界。這次AlphaGo採用仿人類大腦的類神經網絡學習法。以前IBM的深藍電腦跟西洋棋手對弈,打輸了,工程師就手動修改程武,深藍便「學會」如何避免失敗。現在AlphaGo工程師只負責給數據,讓電腦自己消化三干多萬張棋譜,它一天可以跟自己比三萬局,每一場比賽都讓它從經驗中學習,一次又一次降低失敗率,與深藍截然不同。

機器,竟然可以自己越變越聰明了。無論輸贏,都宣告了沉寂多年的人工智慧研究,正重新回到全球的主舞台上。這一次,人工智慧不只將衝擊科技業,更將深入金融、製造、媒體等領域。被《富比世》雜誌評為全球第一創投的拜爾(Jim Breyer)今年初時說:「如果一九九五年投資網路是好選擇,○五年投資社群網路是好主意,一五年就是人工智慧了,這是未來十年最好的投資。」人工智慧,將是大數據之後,最重要的一步。

你以為未來還很遠不只矽谷,百度緊追在後

三月初,《商業周刊》來到北京IBM論壇。這天,IBM宣布十五年來最重大的轉型戰略:以華生為基礎的人工智慧商業分析在中國落地。我們也進入北京圖靈機器人和百度深度學習實驗室,前者替宏達電與軟銀子公司機器人打造中文大腦;百度,除了有無人車外,其語音辨識技術,甚至被麻省理工學院選為二○一六的十大創新突破科技。

我們拜訪三大團隊,試圖釐清,為何此時此刻人工智慧出現大爆發?未來,將有多少可能?

百度深度學習實驗室主任林元慶說,人工智慧發展的三要件為:海量的數據、強大的演算法和運算能力。如今,三個關鍵要素已逐步到齊。

「大數據像是原料,機器學習像這些原料轉化的過程,人工智慧是結果,現在這條路是可行的,從過程到結果,現在變得比較寬廣。」沛星首席資料科學家林軒田說。

原料的充裕,讓機器人股神(詳見五十一頁圖)出現,可以取代基金經理人的工作,甚至是醫生。例如,IBM華生電腦可以在十七秒內讀完二十四萬份期刊、分析六萬多份實驗數據和十多萬份臨床報告,為一名癌症患者提出三個治療方案。

當臉書創辦人佐伯格發願,今年的目標是要用人工智慧打造個人管家;蘋果從近年招聘比原先多出三到四倍的人工智慧專家時,你也許覺得這些矽谷科技大廠口中的未來,離台灣很遙遠。但其實,就在對岸,人工智慧已發展得如火如荼。

根據研究全球一萬五千多份學術期刊的國際論文分析平台《SCImago》,中國的人工智慧論文發表數為全球第一,美國雖是第二,但被引用數是中國的三倍以上,顯示美國仍是人工智慧領域的領頭羊,然而,中國近年來緊追在後。三月初兩會期間,人工智慧成兩會最熱門關鍵字,百度和騰訊的大老闆,三句不離人工智慧。

當我們造訪了中國兩家頂尖的人工智慧公司時,門口迎接我們的已經是:大跳迎賓舞的機器人、會自動辨識人類年齡和表情的智慧眼鏡,以及全球少數幾台會說中文的機器人Pepper。

在這裡的中文機器人,讓人感覺,人工智慧離我們很近。

第一站:圖靈機器人實驗室宏達電、軟銀都找它「說中文」

「你好,我叫圖靈機器人,我雖然只有七個月大,但是我會做很多事。」說話的是一隻高五十八公分,站起來只有我膝蓋高的機器人NAO。這隻藍白相間的機器人,不同於沒有腳的Pepper,全身具備二十五處關節自由度,跳舞或蹲下都難不倒他,話講一半,還開始跳起中國洗腦神曲:小蘋果。

NAO是軟銀旗下子公司Aldebaran推出的家用機器人。後者為了打進中文市場,找上圖靈機器人公司,賦予NAO能夠理解中文的大腦。

以中文自然語音辨識起家的圖靈機器人,中文語音辨識率達九五%。中文辨識遠比英文還難,中文雖只有四百個單音節,但同一個發音可能代表著不同字,而且,這四百個音節當中,還有四種聲調變化,差異十分細微。

圖靈機器人創辦人俞志晨畢業於北京交通大學數學系,是中國人工智慧專家賀仲雄的學生。

他早在二○一一便開始開發中文語音助理,而蘋果的Siri直到二○一二年才開始支援中文,根據俞志晨所述,Siri的中文辨識率要比圖靈低了五%到一○%。

軟銀不是唯一一家找上圖靈合作的公司。後者的合作夥伴遍布手機、家電和網路產業,攤開合作名單:海爾、微軟、微信公眾號和阿里旺旺,還有宏達電。

二○一四年,宏達電董事長王雪紅以個人旗下基金的名義投資圖靈機器人,就為了宏達電One系列手機內的語音助理「小Hi」。「(二○一三年下半年時HTC要投資我們)那時候華為、中興、聯想還有小米(都想投資),三星聊了好幾次,那時候王雪紅很有魄力,她本人跟我們談過兩次,現場試用我們的產品。」俞志晨說。

現在,圖靈機器人總共有十三萬個合作夥伴,研發重心從中文語音辨識延伸至人工智慧,強調納入情境、文字、時間和環境感知等因素,目前已可辨識出二十五種情感、四百六十八類內含有情緒的語詞(例如期待、害怕、高興)和八十八套表情動作。

情感該如何辨識?圖靈機器人納入臉部表情和肢體動作兩個要素,給予系統大量數據,幫助機器人記憶情緒特徵,並做出相對應的反應,例如同樣跟機器人說「給我跳個舞」,若機器人察覺說話者的語氣不開心,機器人也會跟著不開心耍脾氣不跳,若機器人判斷說話者心情愉悅,便會欣然同意開始跳舞。整個教導過程實際操作起來,每一種情緒都成了一串串代碼輸入到程式之中。

第二站:百度無人車實驗室用無人車接駁、送外賣不是夢

第二站,我們來到了中國BAT(百度、阿里巴巴、騰訊)三巨頭中,最用力發展人工智慧的百度深度學習實驗室,這是百度研究院旗下三個人工智慧實驗室中,規模最大的一個,負責圖像辨識和無人車開發。

百度是全球第二家插旗無人車事業的網路公司,起步雖然比Google晚,但去年年底已經完成首次公路駕駛測試,在北京行駛了三十公里,預計三年內商用,五年內量產。

比起Google,百度無人車還在起步階段,但市場認為百度有一個獨特優勢:法規。雖然美國政府正著手擬定無人車法規,但外媒看好,中國政府訂定無人車法規的速度可能超越歐美,未來有可能,無人車市場會率先在中國起跑。

林元慶分享,他是如何讓無人車變聰明的.他說,無人車的核心技術是人工智慧,包括如何讓車自動閃避障礙物、認得路上車輛,為了讓無人車「認得」車子,他們得給電腦看不同角度、明暗和顏色形狀的車子,圈出照片和影片中車子的特徵,讓電腦記憶住車子的概念。

百度實驗室裡因此需要機器學習和人工智慧的好手。前年,百度更挖角「Google大腦之父」吳恩達擔任人工智慧實驗室主任,「我們在發展各個項目時,還沒有遇過經費不夠的狀況。」林元慶說。

有意思的是,中西方的搜尋引擎廠商成為這波人工智慧的領頭羊,百度在這塊領域,遠比阿里巴巴集團更出鋒頭。

關鍵就在於百度龐大的用戶數,以及多樣的資料種類。比數據量,光是行動端,百度搜尋的月活躍用戶數就多達六億多人,百度每天處理的數據量近一百PB(Petabyte),將近五千個中國國家圖書館。

未問世新品搶先看影像辨識眼鏡,帶盲人看見世界

比數據廣度,百度業務涵蓋雲端、搜索、團購、外賣、地圖、新聞和多媒體,能精準且全面的反映用戶的喜好和興趣。二○一一年,百度數據中心發布的黃金週熱門旅遊目的地預測報告,結果跟中國政府最後發布的數據一模一樣。

對人行為的全方位理解,讓百度把無人車看作一門好生意。林元慶說:「把所有服務串起來,那不是很好嗎?這後面的Potential(潛力)是非常大的,不是覺得它酷,所以我們做。」

在百度的未來藍圖中,若百度可以開發出無人駕駛的技術,就能結合無人駕駛巴士或接駁車和百度地圖,提供無人駕駛的公共接駁服務。甚至,可能結合百度外賣,讓無人車直接替大家做食物外送。

離開前,林元慶又給了我一個驚喜:他展示了百度尚未正式面世的DuLight,這是百度專為盲人打造,看起來像一個沒有鏡片的Google眼鏡,連著手機,穿戴者望向我,一秒鐘後,手機竟自動傳來一個女聲:「這是一名面帶微笑的二十五歲女性。」

答案,雖非正解,但僅差一歲亦不遠矣。

第三站:台灣IBM總部

機器行員、醫療助理預計今年上工

回到說著同樣語言的台灣,人工智慧正進駐到我們的日常生活。

IBM大中華區總經理特助賈景光表示,IBM已經與台灣的數家銀行合作,近一到二個月開始,預計會有許多像日本機器人Peppcr一般的「迎賓機器人」出現在銀行分行。

「它會整合銀行後台,知道你的交易、上一次什麼時候來,例如,它會問你最近是不是有基金需求,需要替你安排理專嗎?可以提升分行營運的效率。」賈景光表示。此外,今年也預期將有人工智慧進駐台灣的醫療院所,協助醫生診斷,及進行研究。

人工智慧即將滿地開花,但台灣腳步仍然太慢,跟台灣的優越人才水準恰成反比。

以無人車為例,台灣廠商現階段,多僅能切入較低階的「先進駕駛輔助系統」(ADAS)供應鏈,即還沒達到自動駕駛境界,系統僅提供警示,仍須靠駕駛人判斷決策。但此大趨勢已經讓相關類股,如專攻倒車雷達的同致,股價在一年內飆漲逾兩倍,衝破四百元。外資預期近三到五年內,輔助駕駛系統相關需求仍續看好。

許多台灣科技大廠如鴻海跟華碩,也插旗人工智慧。但整體而言,簡立峰認為「口灣相對被動,傳統做硬體的人,比較沒有慼受到AI(人工智慧)這件事情。」

他指出,大數據是推動人工智慧的關鍵,但要取得數據,必須要有成功的網路服務,在這個層面上,台灣處於弱勢。不過,工研院IEK電子組組長紀昭吟認為,製造業是台灣的強項,我們在生產累積的數據資訊,或許會是台灣發展人工智慧時的突破口。

金門大學資工系助理教授陳鍾誠舉例,德國,和台灣一樣,以製造業為強項,在網路軟體和行動裝置時代深受美國威脅,因此提出工業4.0,「這就是他們(在下個世代)彎道超車的東西,利用這個方武,避開美國強處,把自己的強處找回來。」

從大數據到人工智慧,這是近五年來最大的一波產業典範轉移。人工智慧時代,得大數據者最有可能贏得先機,這是一個環環相扣的命運。電腦或許聰明絕頂,甚至可以打敗圍棋高手,但是能夠指引台灣產業切入人工智慧,引領下一波趨勢的,從來,都只有人腦。

撰文者李欣宜、吳中傑

台灣超強的AI人才,臉書、雅虎搶著要

這大概是另類的台灣之光:我們有超強的人工智慧人才。

去年打敗歐洲圍棋冠軍的AlphaGo系統,其開發團隊Google Deepmind中,就有一名成員是台灣人,他是黃士傑,年初Google Deepmind一篇發表在《自然》期刊的論文,他就是兩名第一作者中的一名,他本身就是一名具有業餘圍棋六段實力的棋士,二○一○年取得師大資工所博士學位,博土論文就是做電腦圍棋系統。

十九年前,打敗世界西洋棋王的IBM深藍電腦,其背後的發明人也是來自台灣的許峰雄。

台大資工系副教授林軒田,也曾帶領台大連續五年,在機器學習界深具指標性的KDD CUP比賽,拿下四座冠軍,讓台大在KDD CUP創下無人能及的紀錄。林軒田當年的奪冠隊伍,學生多在國外的網路公司工作,有的在日本雅虎,有的在臉書。

而在業界,全台第一個被矽谷知名創投紅杉資本投資的沛星互動,就是一個台灣的人工智慧公司站上國際舞台的例子。沛星主打運用人工智慧分析跨裝置用戶數據,為廣告主找到最精準的受眾,提高廣告投放效益。

台灣能養出這些人才的關鍵在於,扎實的軟體人才教育和學界長期投入人工智慧研究。

日前創新工場創辦人李開復在臉書上表示,他在矽谷看到美國現在做人工智慧深度學習的博士生,一畢業就有兩百萬到三百萬美元的年收入,這是有史以來從沒發生過的。因為直正懂得深度學習的人太少,供需非常失衡。

可惜的是,台灣有人才,但卻沒有一個產業,讓這群高手得出走海外才能發光。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9196

華為輪值CEO胡厚崑:智能社會正到來,下個十年85%企業應用在雲端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6/0901/158510.shtml

華為輪值CEO胡厚崑:智能社會正到來,下個十年85%企業應用在雲端
張曉軍 張曉軍

華為輪值CEO胡厚崑:智能社會正到來,下個十年85%企業應用在雲端

下一個十年,將是雲的2.0時代,企業是雲化的主角,各行各業將在雲中成長。

i黑馬訊 9月1日消息,華為全聯接大會(HUAWEI CONNECT 2016)在上海開幕。大會主要圍繞“塑造雲時代”主題展開,與會嘉賓共同探討雲時代趨勢與洞察,以及各行各業如何通過打造雲技術、構築雲生態,實現數字化轉型等話題。

在大會中,華為輪值CEO胡厚崑發表了題為《站在雲端看世界》的主題演講。他表示,智能社會正在到來在智能社會,終端是萬物感知的觸角,網絡連接萬物,而是智能的源泉華為致力於打造智能社會的技術架構,也是華為未來要重點投入的戰略方向。

談及如何推動雲計算的發展與發揮其實際價值,胡厚崑認為,要從三個方面入手,一是重塑觀念。企業應重新認識ICT的作用,把信息技術從輔助性技術上升為關鍵的生產技術。二是重構人才。掌握以雲為基礎的信息技術應成為企業員工尤其是企業管理者的基本技能、素質。三是小步快跑。既要制定長期的、系統的雲化戰略,也要小步快跑,從小處入手,循序漸進地建立持久的信心。 

以下是演講實錄,經i黑馬編輯整理:

ICT是智能社會的基石

智能社會正在到來這是一次深刻的社會巨變,今天我們還無法全面認識它的深度和廣度有一點確定的是,信息通信(ICT)技術,是智能社會背後最重要的基石。 

智能社會有三個特征,萬物感知、萬物互聯、萬物智能。由於有了先進的ICT技術,這三大特征才能實現。在智能社會,終端是萬物感知的觸角,網絡連接萬物,而是萬物智能的源泉,與此對應的是全面協同的架構。 

未來,所有人和物都能感知環境,成為智能世界的入口。電腦與人的距離越來越近,從大型機時代的幾公里、PC機時代的幾米,到智能手機時代的幾厘米、再到可穿戴的幾毫米。最後,可植入的智能芯片將使人機融為一體。510年內,將出現各式各樣的多場景、自適應的智能終端,智能手機只是其中一種

未來,光纜和無線網絡提供無處不在的超寬帶、低時延的連接。在4G移動網絡條件下,理論上可達到50毫秒的時延,這個速度對於網絡運行VR、AR類應用還不夠快,所以玩Pokemon GO時,往往是看到了小精靈,就是抓不住!未來5G時代,理論上網絡時延可以達到1毫秒,今天無法實現的很多應用,都有希望實現了。

未來,分布全球而又相互連接的計算機,匯聚了人類社會海量信息,在雲端生成了一個“數字大腦”它實時進化,永不衰老。人和機器可以通過超寬帶連接和智能終端調用它的智慧。自動駕駛、智慧醫療以及大部分人類腦力活動會在“數字大腦”協助下變得更高效。

基於這些理解和假設,華為一直致力於打造智能社會的技術架構,也正是華為重點投入的戰略方向。

計算2.0時代85%企業應用部署

像人類歷史上其他重大技術革命一樣,雲的影響遠遠超過技術本身,還影響了商業模式和人的思維模式,引發了一系列商業革命。

過去十年,谷歌、亞馬遜、滴滴、Airbnb等是“生於雲的一代”,它們開創了敏捷創新、體驗好、低成本的雲的1.0時代,利用雲技術、雲架構實現了資源共享,利用移動互聯網技術更好聯接客戶,即使在酒店、出租車等傳統行業中,創造了顛覆性的商業模式。

顛覆者的成功喚醒了各行各業。下一個十年,將是雲的2.0時代,企業是雲化的主角,各行各業將在雲中成長,各種行業雲也將興起。我們預計,2025年,所有企業都會用到雲的技術、雲的模式,85%以上企業應用會部署到雲上。企業都會結合核心業務,探索最適合的雲化解決方案。

化雲為雨,讓雲為業務創造價值 

雲重要,化雲為雨更重要,要讓雲為業務創造價值。實現化雲為雨,不僅要大膽構想(Think Big), 更要小步快跑(Act Small)。

第一個體會是,重塑觀念。

企業應重新認識ICT的作用,把信息技術從輔助性技術上升為關鍵的生產技術,大膽利用信息技術驅動商業模式和運營模式創新,大膽利用新技術重新設計生產流程,而不是讓技術適應流程。華為也在積極學習、思考,如何在雲時代運用好雲思維。

第二個體會是,重構人才。

掌握以雲為基礎的信息技術應成為企業員工尤其是企業管理者的基本技能、素質。對於華為這樣一個擁有17萬員工的企業來說,如何升級員工知識結構,很具有挑戰性,我們也一直在探索。

縱觀全球,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方面的人才供不應求,頂尖人才更是稀缺資源,這種情況還會持續甚至加劇。企業應提前布局,大膽爭奪人才;未雨綢繆,提前儲備人才。在華為,我們也一直在積極部署人才戰略,希望吸引更多頂尖人才。

說到人才,必須談CIO。雲時代CIO不僅是企業“技術掌門人”,應成為“戰略制定者”,能夠用信息技術驅動業務變革。

第三個體會是,小步快跑。

制定雲化戰略,既要大膽構想,制定長期的、系統的戰略,也要小步快跑,從小處入手,解決問題,創造價值,循序漸進地建立持久的信心。

華為在全球有8萬研發人員、16個研究中心、超過1500個實驗室。過去,計算資源非常分散,難以共享,利用率低。從2013年開始,我們整合研發資源,實現代碼和研發作業的上雲部署,重構研發流程,效率大幅提升,其中,資源複用率提升2.5倍,各環節作業時間平均縮短50%,產品上市時間也大幅提前。

做創新的雲技術提供者

技術是不斷演進,客戶需求也不斷變化、升級。華為有信心,做好創新的雲技術提供者,底氣來自於哪里呢?

除了多年來積累的技術和創新能力,我們最大信心來自於華為以客戶為中心的企業文化。28年來,這種價值觀成為了華為的DNA和華為員工的最高行動指南。作為技術提供者,不能總想著用一把鑰匙開不同的鎖。所謂以客戶為中心,就是接地氣,願意向客戶學習,願意真正沈下心去理解各行各業特點,把握業務特點帶來的不同需求,並用創新的雲技術和解決方案去匹配,做到“按需應變”。

做雲生態的積極貢獻者

在行動上,華為會以開放、合作、共贏的心態,去參與構建產業聯盟,做大產業的蛋糕;還會與SAP、埃森哲、微軟、Intel等重要合作夥伴形成商業戰略聯盟,一起幫助客戶成功;我們還會積極共建開發者平臺和開源社區,引入更多玩家,繁榮產業鏈。

行動的背後,我們有兩點理念:雲生態的構建一定要以客戶為中心,為客戶創造價值,既是建立生態的目的,也是生態健康持續發展的保證;每個參與生態建設的組織或企業,都應該有獨特價值。華為就是發揮優勢,做好產品,服務好客戶。健康、可持續發展的雲生態一定要有優秀的技術和產品來支撐,否則就是無源之水、難以長久。

宏大雲時代,才剛剛開始

雲時代,意味著更好的聯接,更多的分享,更多的自由。要實現這些理想,必須有雲的高度、雲的思維。我們要站在雲端看世界。

十幾天前,我在天山深處的夏塔古道拍下了這張照片。這條古道跨越南北疆,是古絲綢之路上最為險峻的一條路,又被稱作“唐僧古道”,玄奘和尚當年就是由此去西天取經的。如今,它已成為新疆最熱門的徒步探險線路之一。

遠處,是海拔6995米的天山汗騰格里峰和木紮爾特冰川。翻過雪山,盡頭就是南疆藍天白雲下美麗的草原牧場。道路漫漫、艱險重重,古人如何能走得過去?我想,如果心中充滿了美好憧憬,一切艱險都可以被克服。“夏塔”兩個字,古語中也正是“天梯”的意思。

借用一句流行語:哪里有什麽洪荒之力,成功都是一步一步走出來的!企業數字化轉型也是一段艱難之路,需要一步步走向前。這次大會,就是希望大家碰撞觀點、交流思想,群策群力,共同探索如何塑造雲時代,如何塑造整個世界。以上是我分享的內容。謝謝!

華為 雲計算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286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