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大集團與伊藤忠合資設立的正大光明斥資逾800億港元,獲得了中信股份逾20%股權。
中信股份1月20日午間在港交所發布公告表示,公司與正大光明簽訂認購協議,同意以約459.2億港元的總對價向正大光明配發及發行約33.28億股全額付清的公司可轉換優先股。與此同時,公司控股股東之一、中信集團全資附屬公司中信盛星也已與正大光明簽訂認購協議,同意以約343.66億港元的總對價向正大光明出售中信股份約24.9億股股份,占公告之日中信股份全部已發行股本的10%。
上述交易完成後,正大光明將直接持有中信股份20.61%股權,而中信集團將間接持有公司59.9%股權。公司稱,優先股可以以轉換價轉換為本公司普通股,該初始轉換價為普通股每股13.80港元。
正大光明為正大與伊藤忠設立的合營企業,各持有其50%股權。此次,伊藤忠出資超過5000億日元,創下日本企業對中國投資的最高紀錄。
中信、伊藤忠以及正大集團都是三國最大的企業之一,也都有在亞洲市場積極擴展的野心,同時在不同領域有極其專業的知識。中信的核心優勢在於金融服務,伊藤忠的強項是自然資源和能源,正大集團在東南亞以及中國市場的食品和零售領域有很大市場份額。三家企業都在尋求擴大投資視野,並且對其他領域有極大興趣。
中國中信是中信集團旗下的上市公司,擁有銀行、證券、房地產、鋼鐵和資源開發等20家企業。中信的業務大部分在中國國內,進駐海外步伐較晚。中信將借助伊藤忠和正大的網絡,在糧食的流通和資源開發等領域開拓非洲和中南美等新興市場,並通過引入海外資本,改善國有企業效率。
中信與中國領導層之間關系緊密。在對外資限制較多的房地產開發、物流網建設和資源開發等領域,通過與中信合作,伊藤忠將能夠參與此前無法參與的項目。
伊藤忠商事的歷史則是可以追溯到1858年,創始人伊藤忠兵衛從亞麻交易起家,其家族數百年的經營使它成為自然資源和能源的全球性大投資者。隨著日本人口的老齡化,伊藤忠商事也積極擴展亞洲市場,並建立了零售業務。
正大集團則是中國1978年改革開放以來的第一個外國投資者。公司還在2013年出價94億美元從匯豐金控手中購買了中國第二大保險商平安保險集團的15%股權。創立於1921年的正大集團從飼料和食品起家,隨後進軍零售,電信和房地產,2013年時候集團有410億美元的收入。
消息公布後,中信股價一度上漲近4%。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 ||||||
什麼樣的行銷活動能一天吸引近七億人次參與、匯聚近新台幣五百億元金流,讓公司市值一夕增加三.六%,連阿里巴巴創辦人馬雲都說讚? 「趕快拿出你的手機,打開微信(WeChat),點擊進去搖一搖!」二月十八日除夕晚上八點,央視春晚主持人一聲令下,電視前觀眾拿起手機,搶著領取由騰訊旗下通訊產品微信發出的人民幣五億元(約合新台幣二十五億元,以下皆為新台幣)電子紅包,而這還不到今年騰訊紅包預算的一成。 這個由微信首創的搶紅包活動,據傳去年春節推出不到一個月,即帶動旗下支付「財付通」會員增加八千萬人,讓同樣擁有第三方支付「支付寶」的阿里巴巴創辦人馬雲都公開表示:「確實計畫和執行完美」、「讓我們教訓深刻。」 今年春節,微信不再單打獨鬥,找企業商家合作,將總紅包金額加碼近二十倍,再加上對手阿里巴巴、百度等企業的加入,估計全中國電子紅包總金額達五百億元。 以支付寶公開數據顯示,除夕當天最高紀錄吸引六億八千萬人上線搶錢,這個數字是央視春晚收視觀眾的近兩倍。春節搶電子紅包,儼然成為中國春節假期的全民運動。 策略:衝人氣,操作遊戲化 只是,動輒好幾百億元的紅包,表面上看起來很大方,但實際上是經過企業縝密盤算。據官方數據,扣除商家折價券金額,今年光是由微信和阿里巴巴發放的紅包現金雖達三十八億元,但若除夕當天共發出三億六千萬包計算,平均每包只有十元左右而已。 大企業小氣財神路數,為何能讓搶紅包在中國形成熱潮? 「它(搶紅包)就是遊戲,跟大陸的這個(春節)習俗合在一起,」台灣科技大學管理學院教授盧希鵬分析,電子紅包雖源自實體紅包,但兩者概念大不相同,前者從遊戲出發,消費者在意的是滿足感,而非實際得到的金錢價值。 「你包真的紅包,發一塊人民幣丟不丟人?你用微信收到三塊就很開心,」把搶紅包定位為一場遊戲,這就是讓消費者甘願為十元搶破頭的原因。 一般遊戲都有攻略,這個被定位為遊戲的搶紅包活動,也有自己的秘笈。除夕夜前,微信和支付寶等企業,事先在網路上公開紅包金額和發送時程;隨後,網路即出現各種以「搶紅包秘笈」為題的文章,包括下載最新版、保持網路流暢、鎖定央視,教人們如何搶到最大紅包,把活動當遊戲推廣,事前把話題炒到最熱。 然而,一款遊戲要受歡迎,操作簡單、進入門檻低,是不可或缺的元素。東方線上行銷副總監李釧如,舉台灣百貨業的春節福袋活動為例,每年吸引上千民眾排隊的百貨活動,不只一次要一千元,還得花上大半天排隊等候,「換回來的東西如果沒有很好,你就會complain(抱怨)。」 相較之下,要搶微信電子紅包,不用門票、也不必排隊,只需要邊看電視邊搖手機,若不計時間成本,付出代價近乎於零,「沒有搖到你也不會覺得有損失。」 特別是,電子紅包採「非齊頭式」發放策略,每人依時間、速度因素影響,「搖」到的紅包金額不盡相同,這使社群內有競爭效果,這正是掌握遊戲特點,達到增加黏性和樂趣的目的。 不過,只以簡單、低門檻吸引消費者還不夠,如何藉此遊戲延伸出商機,才是企業最終目標。「單純給用戶砸錢之後,他也會很快忘記你,用戶在這塊是很唯利是圖的,」中國研調機構艾瑞諮詢分析師李超說。 手法:拚金流,現金當誘餌 以台灣百貨業推出的春節福袋活動為例,每年祭出百萬鑽石或名車,雖達到吸引人潮目的,但並未能百分之百轉換成店內消費業績。反觀,舉辦搶紅包的業者和商家合作,推出占總金額八成以上的優惠券,如此一來,微信、支付寶等平台喊出人民幣好幾十億的紅包金額,表面上看來是冤大頭,但實際平均每個紅包只需十元,就能讓消費者覺得「有賺頭」。 甚至,這些現金和優惠券會留在生態圈繼續流轉。「其實現金只是一個餌……,你一搖到五十塊,或者是十塊錢,你接下來的事情很可能就是逛起來,」李釧如認為,此機制不僅能吸引人潮,還能讓活動產生的金流,流轉到背後的京東、淘寶和天貓等電商平台。 時機:炒話題,搭春節議題 最後是時機的選擇。李釧如分析,春節假期返鄉與家人團聚,待在家裡的時間多,本來就是網購的最佳時機點,「所以你很好去做消費攔截,」原本就想購入的商品,在有優惠券或小額現金的情況下,就能吸引其到店內消費。「平時如果一直發coupon(優惠券),人家會覺得很煩,」時機點的好壞,也決定遊戲是否成功。 微信透過這次活動,吸引兩億新用戶註冊背後的支付系統,進而帶動騰訊二月二十三日股價上漲四%,市值增加近新台幣一千八百億元,長遠來看,新用戶和紅包帶來的事後消費額,效益可期,這筆動輒百億元的紅包,其實發得很划算。 今年台灣亦有企業發春節禮金或折價券給消費者或員工,如Uber、夠麻吉(GOMAJI)、博客來和永豐銀等,但卻未引起搶紅包熱潮。相同預算,效益卻大不相同,今年中國紅包旋風,值得所有企業借鏡。
| ||||||
3月15日,《第一財經日報》報道了P2P平臺上海恭信資產管理公司(下稱“恭信資產”)跑路事件,如今該事件正在進一步發酵當中。
本報記者輾轉多方聯系到的投資者和恭信資產內部員工均表示,在3月11日進行了報案處理,目前,警方已經立案偵查,並表示會進一步搜索相關資料關註該事件。截至發稿,記者尚未從警方獲得該事件的最新進展。
本報記者深入調查過程中了解到,恭信資產實際管理人與公司法人代表系夫妻關系,且公司法人代表同時兼任子公司上海資宇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下稱“資宇資管”)的財務負責人。
親戚、朋友為主要受害群體
本報記者聯系到的恭信資產理財端某部門經理表示,3月10日為該公司下發工資的日子,但薪水並未如期到賬,3月11日,公司老板均失聯,該部門經理立即讓所有業務員通知客戶此情況,並聯合公司所有的人和投資者向警方報案。
“我們公司應該是倒閉了、(老板)跑路了。”該部門經理對《第一財經日報》表示,除公司主要負責人和法人代表外,其他員工均不知情,同時表示,多數平臺員工有親戚朋友的投資款在平臺上。“我們也是受害者,不僅資金受損而且現在都失業了。”該部門經理表示,他所領導的部門業務員負責的投資者有十幾位,涉及資金總額為100多萬。
記者從一位投資者處獲得的“上海市公安局案(事)件接報回執單”顯示,恭信資產於2014年11月底至2015年3月10日期間,在上海市黃浦區北京東路688號東樓29樓,對外銷售理財產品,采取與客戶簽訂《個人出借咨詢與服務協議》的方式,由該公司向客戶借錢,期限三個月至一年,利息為7.8%至13%不等,據不完全統計,已有客戶106人,涉及金額800余萬元人民幣,從11日下午4時起至今,已聯系不上老板黃鴻宇及其妻子、法定代表人柳麗萍。
一份客戶向警方備案需準備的資料顯示,內容包含投資者姓名、投資人電話、投資金額、投資日期、還款日期、還款金額(連本帶息)、聯系業務員姓名和業務員電話、身份證、合同、債權列表、收據、付款單據等相關文件的複印件、因何簽單等多項內容。
一位在恭信資產共投資25萬余元的投資者李欣(化名)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25萬元拆分成5萬、10萬等金額不等的四筆投資款,投資期限均為3個月,恭信資產承諾給投資者的投資收益率為9.2%,李欣的所有投資標的中最早一筆到期應該為2015年3月底,最晚的是5月份。
“錢都是家里的。”李欣表示,之所以會選擇恭信資產是因為有朋友在該公司工作,在他的勸說下購買了平臺的理財產品,如今她的朋友也成為了這一事件的受害者。
夫妻檔、關系店
針對資金的去向,李欣和上述平臺部門經理均對本報記者表示,他們也不知所終。但在交談過程中,記者發現均指向了另一家公司:資宇資管。
“簽訂合同的時候,債權列表中,不同借款人有對應的姓名和身份證號,稱將錢借給了這個人。”李欣表示,業務員告知她,這些借款人均為不同小微企業的法人代表,資金用於創業,進一步具體信息並未獲得。
在記者獲得的一份《債權轉讓及受讓協議》中顯示,一份金額為10萬元、初始出借日期為2015年1月23日的恭信資產產品“恭信金季”轉讓細節。債權列表註明了,柳麗萍及受讓人即投資者的身份證號碼。債權基本信息顯示,借款人職業為企業法人代表,借款用途僅為“經營”兩個簡單的字,還款期限三個月,預期年化收益為9.2%。
李欣稱,恭信資產在農行、民生銀行等多個銀行開設了不同的賬戶,而她的投資款打入了一個工行的賬號上。後經李欣輾轉打聽,了解到投資款最終被恭信資產的子公司資宇資管“接盤”。
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上海)顯示,恭信資產成立日期為2014年8月14日,註冊資本為10000萬人民幣,法人代表和自然人股東為柳麗萍。而資宇資管成立於2014年9月17日,註冊資本為5000萬人民幣,法人代表為柳麗萍,自然人股東為柳麗萍、張輝。且兩家公司分別於2014年12月9日和2015年1月27日,在上海股交中心掛牌,掛牌股票交易號分別為202501和203331。
“接盤”信息得到了上述部門經理的認證,“我們是理財端,公司另有負責貸款端的人。”該部門經理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所有投資款都給到了資宇資管,但是資宇資管對資金的進一步運作並不明確。
報案信息顯示,恭信資產法人代表柳麗萍和公司實際管理人黃鴻宇系夫妻關系。李欣表示,柳麗萍年紀較小,而黃鴻宇年紀較大,三四十歲的樣子。柳麗萍除擔任恭信資產的法人代表外,還是資宇資管的財務負責人。
“黃鴻宇的名字似乎也是假的。”部門經理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在日常工作中,黃鴻宇從未出示過自己的有效證件,無論大事小情均使用“柳麗萍”的相關證件辦理。
目前投資人和公司業務員均通過朋友圈等社交媒體發布公司老板的照片,希望通過社交關系能夠發現“蛛絲馬跡”。
此外,本報記者發現,恭信資產位於北京東路科技京城大廈里的第四、五營業部,截至2015年3月5日已拖欠物業公司管理費等款項人民幣共計13萬余元,其中電費、物業管理費和房屋租金三項費用中,僅物業管理費繳納了1萬元,尚欠費9705.71元。而應繳納的1963.5元電費和119084元租金均一分沒繳。
3月5日,上海科技京城管理發展有限公司已經向恭信資產下發了催款通知單,同時上海新黃浦置業股份有限公司也已下發終止租賃合同通知。
| ||||||
飛鵝山二千八百萬元綁架案發生超過一星期,終在週一有突破性發展。新任警務處處長盧偉聰,在履新記者會上稱,在羅湖關口拘捕一名涉案人士,並加緊與內地部門合作,繼續追緝在逃疑犯。綁架案歷時四日,由爆竊案戲劇性轉變成綁架,匪夷所思的是,共有六名疑犯結伴去爆竊,而又能在取贖金後安然逃脫,當中疑點重重,是否還有其他人在幕後策劃,同樣也是警方調查重點。警方一路在山林追捕疑犯,一路循羅氏家族親友關係及生意上糾紛兩大主線調查,同時,羅氏家族近幾年也風波不斷,先有爭產案,又有神秘私生子失蹤,也有家庭成員捲入街頭糾紛鬧上差館。被捕疑犯一口咬定是爆竊臨時轉為綁架,週二下午,最新消息指其餘五名綁匪已在內地落網,但二千八百萬元贖金則未尋回。 由於兩名內地綁匪有爆竊案底,肉參從警方提供相片中認出此二人,據報週一在羅湖離境關口落網疑犯,是面部較肥的廿九歲、貴州人鄭興旺(右下圖)。 本週二,警察押送疑犯往彩虹及西貢一帶,重組二千八百萬綁架案情。案發在上月廿五日凌晨,西貢甘澍路一間獨立屋豪宅,遭六名操普通話的男子闖入,先將屋內羅家駒夫婦和工人綁起之後,再掠走屋內約二百萬元財物,疑犯剛剛想離開時,碰巧遇上現年廿九歲的羅君兒回家,她是已故富商羅定邦孫女,疑犯認為她家中有錢,也見其父非常緊張,認為可付出更高贖金,於是把她綁走並挾持在附近山洞內。疑犯先向她家人勒索五千萬元贖金,由於時值週末,銀行關門休息,籌集現金上難以一時做到,肉參的父親羅家駒在權衡利害後,斷然報警求助,他曾向警方表示,五千萬元在他來說是「呢啲錢濕濕碎」,最重要是保障其女兒人身安全。 假牌車上山 警方接報後,由東九龍總區重案組接手,並派出俗稱「狗仔隊」的刑事情報科人員,連日來在西貢一帶追查,可惜並無結果。其後羅父同綁匪談判,贖金最終減至二千八百萬元,並在廿八日,羅家駒收到綁匪電話,要求當晚八時在飛鵝山交收贖金,警方於是在上址部署圍捕行動。至傍晚時,羅駕駛一輛私家車載着廿八個袋,每袋有一百萬元,而總值二千八百萬元現鈔分由兩個旅行喼裝載,而旅行喼夾層早已放置了微細的GPS全球定位追蹤儀器,加上整個飛鵝山上落的大小通道已有警員把守及看管,警方原以為今次甕中捉鼈,定能將綁匪一網成擒。但一輛神秘及掛了假車牌的私家車卻擾亂警方視線,在交贖金前駛上山,警方更認定綁匪會乘此車逃脫,故將注意力全集中在此車上,殊不知該車卻失去蹤影。 電話聽出逃跑聲 正當警方嚴陣以待時,羅君兒卻突然致電警方報平安,並說自己身在飛鵝山一處偏僻地方,綁匪臨走前把手提電話交給她,要她自己聯絡警方求救。透過羅君兒的電話,警方才得悉綁匪已成功收取贖金及放了肉參,警方唯有即時展開圍捕行動,但奇怪是一直未見之前上山的可疑私家車再次出現,亦即綁匪懂利用調虎離山計,成功分散了警方視線,而載着款項的旅行喼卻被棄置在山頭,顯然綁匪意識到警方有裝追蹤器。警方隨後再致電綁匪留下來商談贖金的電話號碼,說也奇怪,綁匪走動時無意觸碰竟接通電話,但沒有答話,只是從電話傳來環境聲音,聽見綁匪正急步循着山路離開飛鵝山,更傳來氣來氣喘的聲音。 羅君兒認出綁匪 知道綁匪從山路逃亡,警方隨即展開「捷進行動」,在全港海、陸、空搜捕綁匪,在多條主要隧道及幹線設置路障。在場警員穿上避彈衣,荷槍實彈截查可疑車輛,氣氛緊張,可惜未有所獲。原來,幾名綁匪徒步從西貢經馬鞍山公園,再穿越山林到達沙田和馬料水一帶,其後再步入大埔,並向沙頭角方向逃亡,意圖穿過中港邊境逃回大陸。調查案件時,警方將有爆竊案底匪徒照片給羅君兒辨認,她一眼就認出其中兩名綁匪,由於警方已有來港犯過案的大陸人資料庫,所以即時已知道兩犯身份,並將二人照片發放給所有巡警。 至週一,其中一名被通緝的疑犯,難抵山林悶熱天氣煎熬,遂選擇由羅湖過關回內地,以自投羅網方式歸案,另有消息指,其餘五名綁匪從山路潛逃回內地時,已在內地落網,不過有關消息暫未正式公布,因警方正努力從疑犯身上,套取犯案原因及有無其他幕後人物,以圖解開此宗綁架案的種種謎團,不過至週二下午,其餘五名綁匪在內地落網消息已公布,但贖金則未尋回。 利用爆竊案掩飾 據警方消息人士指,若以單純爆竊案來看,六人聯合的爆竊行動集團是很少見,通常爆竊匪多是單獨或兩至三人行事,因太多人行動就易行藏敗露,而每人分得贓款也甚少。加上綁匪事前踩線工作又做得十分專業,事發的大屋是由羅家駒的公司持有,毗鄰大屋則屬於其長兄,年前已售予一名姓黃的內地商人,該名男子很少住在上址,但綁匪卻可直接找上羅君兒家中。此外,羅家駒的大宅背靠大山,逾十呎高大門重門深鎖,大門旁有閉路電視,四周圍牆也有十多呎高,內裡設有保安更亭,匪徒要潛入,如無熟人帶路和熟悉屋苑的圖則指引是不容易的。即使竊匪成功入屋爆竊,又剛巧碰到回家的羅君兒,再由爆竊犯順手牽羊,即場啟動撤退模式,變成花費數日的綁架案,而事後還有套上假牌車輛配合擾亂警方視線,這些都不像大陸落來的爆竊犯所為。有探員透露,綁架案根本難以在即興方式下完成,因當中涉及很多部署,最起碼是清楚知道對方可以負擔得起贖款,另外還有很多問題,如藏參地點,如何成功收取贖款及脫身等,「以往處理過老爆案,竊匪見有人返家,九成九第一時間走人,最衰嗰種,見係女人最多非禮吓,因逗留得耐,風險會好高,除非一早已摸熟落手目標係單身女人,但今次單案發生地點係大屋,好大可能有傭人在家,另外要制服女事主,又要帶佢走,又唔俾左鄰右里發覺而報警,當中有無咁多臨時即興及巧合呀?」他指出,過去的綁架案,絕大多數是由親戚或員工所為。加上綁架是嚴重罪行,分分鐘判廿年以上,但二千八百萬六個人分,每人才四百多萬,所以不排除是另有老闆「掟錢做嘢」,到底目的是什麼就不知道,但肯定不是為了區區二千多萬贖金,或者有其他恐嚇教訓意味。另一方面,綁匪對飛鵝山一帶地形熟悉,對女事主未有傷害及侵犯,臨走還給予手提電話,明顯不想她有任何傷害,對於爆竊犯而言,不可能如此細心。 家族有成員怕被綁架 不過探員也指出,若六名疑犯口密,最後都一口咬定是即興綁架,不肯供出幕後主腦,警方也很難追蹤下去。探員也爆料,指七年前左右,該家族中一名女成員羅穎怡(羅家寶女兒)捲入一宗街頭糾紛,原因也可能是怕被人綁架。事發在她取車時,見到一名少年舉機拍照,她即時衝上前質問對方是否拍攝她及跟蹤她,之後她的同行男性友人幫手,並強行拆走少年相機內的記憶卡,至對方報警,警員將一干人等帶返警署調查。其後羅穎怡找來資深大律師到警署協助,當發現少年只是拍攝停車場內的名車後,她才對自己引致一場誤會道歉並要求和解,最終該少年沒被追究。本刊就此事求證羅穎怡,她表示不想在現階段回答。而這宗驚天綁票案,是繼○七年羅氏家族爭產案後,發生在家族之間的大新聞;事實上,做製衣起家的羅氏,不單只擁百億資產,也有一套另類家訓,令各成員在競爭激烈的環境下力爭上游。 愛登士家族擁過百億資產 二千八百萬綁架案的女事主羅君兒,含着金鎖匙出世,父親羅家駒是bossini(堡獅龍,592)創辦人羅定邦的第六子。祖籍廣東順德的羅定邦,白手興家,初期與友人合辦紡織廠,以「山寨廠」形式接訂單。乘着製衣業興旺之勢,靠外判訂單起家。七五年成立羅氏針織,以炒賣成衣配額而發達,與麗新的林百欣、肇豐的方肇周及萬泰的田元灝,被稱為「配額四大家族」,至今仍是香港製衣業龍頭。第二代同時活躍於地產市場,令家族資產暴升。 父高調攻地產 是次為女兒繳付贖金的羅家駒,早年作風低調,主力拍住四哥羅家寶搵食,成立百樂集團,不時孖公仔現身投地。二人初期以發展小型地產項目為主,例如大埔單幢樓皇御山,○二年以一億多元投得沙田崗背街地皮。同年,以五億多元低價買入尖沙咀百樂酒店,三年前以二十二億將百樂酒店的商場部分售出,勁賺一筆。後來,羅家寶主力炒樓,家駒則自立門戶,於一三年,成立K&K Property,積極競投政府土地。去年,公司撼低多家主要發展商,以近三十億元,投得啟德住宅區一幅地皮。另外,亦就觀塘市中心重建計劃第二及三期提交意向書,投資額超過一百六十億元,可見獨立發展的家駒,已有實力與大發展商一較高下。不過近年羅家駒已逐步退休。本週一,記者到公司位於中環萬宜大廈的辦公室找羅家駒,員工指他已甚少回公司,業務交由兒子羅建一負責。至於兩名女兒則醉心藝術。貝兒畢業於英國倫敦藝術大學,君兒於倫敦中央聖馬丁藝術與設計學院,主修時裝、攝影及平面設計。○九年返港後,曾在Moiselle擔任設計師,後轉到貿發局任職,負責搞時裝及藝術展覽,目前在中環經營創作室Production Q。 爭產爆兩名私生子 羅氏家族子孫眾多,管教嚴厲,君兒和父輩,同樣在競爭中長大。祖父羅定邦晚年為挑選接班人,讓兒子輪流做「庄」,因此羅氏第二代均把握機會在父親面前表現自己,卻為家族爭拗埋下伏線。如九十年代初地產業興旺,羅氏的地產業務由次子羅家聖主持,他深信日本銀座式商場有前景,便收購土地發展荃灣娛樂廣場及元朗開心廣場,但兩年後公司大執位,由四子羅家寶接手地產業務,家聖被調往bossini。家寶上場後即唱反調,將兩個商場出售,轉戰工廈市場,據聞因此引起家聖不滿。轉「庄」做法令兄弟不和,羅定邦九六年過身後,關係進一步惡化。羅定邦生前沒立遺囑,只寫下一份中文意向書,決定在他死後由接班人、次子羅蜀凱掌管三分之一財產,另外三分之一的財產則捐出作慈善用途,餘下三分之一留給一名流亡海外的兒子,有律師曾估計羅定邦去世時名下財產約有十億元。○七年,羅家寶的女兒羅穎怡入稟高院,指伯父羅蜀凱僅為財產受託人,並要求交代賬目,才令這份中文意願書曝光。這名「失蹤子」十分神秘,庭上沒有進一步披露其資料或失蹤原因,甚至名字亦保密。一○年,羅蜀凱敗訴,法官判定他只是遺產執行人。後來,羅蜀凱上訴得直,上訴庭法官指羅蜀凱非以信託形式持有財產,而是擁有財產,並對是否發放遺產給羅氏族人有最終的決定權。訴訟期間,羅蜀凱曾「明寸」姪女羅穎怡的成就未達致可獲分遺產的門檻,質疑她無資格提出訴訟:「穎怡持有MBA學位,亦開設鞋店Mocca,但成就並非顯著,穎怡中文會考拿A,卻連『鰲頭獨佔』的解釋也不懂,因此不符受益人的身份。」除了互揭瘡疤外,上訴文件再揭出,羅定邦還有另一私生子,名為羅家添(Frank)。他與失蹤兒子,均非羅定邦元配陳楚思所出。九六年羅定邦去世時,訃文上亦沒有二人名字。 紡織世家各自精彩 事實上,官司涉及的約三億遺產,對羅家各房來說,都只是「濕濕碎」。羅氏第二代的生意王國都搞得有聲有色,各自的身家已遠較父親留下的遺產更為豐厚,疑因有人為「啖氣」而提出訴訟。曾表示置身事外的大仔羅樂風,便於訪問中指當年大家只想搞清楚父親想法,「佢哋個個有錢有地位,衣食無憂,根本不用爭!」羅氏第二代各自各精彩。羅樂風創辦的晶苑集團,現為UNIQLO和H&M等「御用」製衣商,營業額高達一百億元。九三年開設晶苑地產,投資十億在東莞常平興建紫荊花園,找來薛家燕賣廣告,累積銷售額達二十億元,是其代表作。最得寵的次子羅蜀凱主力打理家族的製衣業務,八九年曾移民加拿大,到九七年才回流。他一向低調,連公司股東大會也不出席。女兒羅可旋曾在訪問時指,父親嚴禁子女買名牌衫,又喜歡坐巴士到九龍城及旺角的茶記食飯。他兩位女兒羅可欣及羅可旋創立服裝店bread n butter及Ztampz。三年前,可欣另創辦非牟利機構Fashion Farm Foundation(簡稱FFF),培植本地新進設計師。最出位要數四仔羅家寶,擅長炒樓,在地產界無人不識。撈底代表作包括在○五年以十億掃入貝沙灣第九座全幢,二億買入小欖愛琴灣銀主盤,以及以三億八千萬購入雍雅山房地皮,改建為豪宅雍雅山。他持有的物業、鋪位及酒店超過一百個,身家保守估計超過四十億元。另外,羅家寶私生活同樣「出位」,曾被傳媒拍得背着妻女與年輕女伴行街拍拖,其間更「踎街」食煙,且會為保持青春,到瑞士打羊胎素。綁票案曝光後,記者到飛鵝山豪宅找到羅家寶,但他對姪女被綁架一事不知情,並說:「家族冇人通知過我喎。」可見羅氏家族成員之間,感情頗為疏離。 |
http://gelonghui.com/#/articleDetail/13765
伟大的中国泡沫:800多年历史的领悟
作者: 洪灏
“无论再怎么炒作,二加二仍然等于四。” - 塞缪尔•约翰逊
密集分布的极端收益和极速的换手率是市场泡沫的重要标志。当下,自由流通股在中国平均持有期为一个星期左右。相比之下,1990年台湾泡沫濒临破灭时, 股票的平均持有期在两个星期左右。所有人都在忙于寻找下一个傻瓜,下一个接盘侠。随着小概率的极端回报不断地累积,投机利得必须加速上升以补偿投资者承担 的日益累积的风险。但维持这种系统稳定的概率也在迅速递减,就像每手牌都摸到同花顺一样——久而久之,则无以为继。历史经验表明,未来六个月将是一个泡沫 破灭的关键时间窗口。
一个理性的泡沫:中国市场明显是一个泡沫。随着上海股市迅速飙升超过5000 点,专业基金经理之间流行的一个策略是随波逐流——如果市场一有任何风吹草动就马上斩仓离场。看看那破了世界纪录的成交额 ——是美国的一倍多,而且轻易地使任何其他市场相形见绌。天量的成交额,同时伴随着密集分布的极端收益率,是一个泡沫很可能在其最后阶段的标志。现在的问 题是这个泡沫能吹多大,持续多久,以及这场轰轰烈烈的泡沫将如何收场?
这些问题都没有简单的答案。 我们正在经历一个理性的泡沫。这个理性的泡沫生根于一个理性的现代金融定价公式。回想一下,如果我们以永久的期限对公司股票的盈利进行折现,我们公式里的 折现率和增长率之间的差异决定了公司的估值倍数。或者简单地用公式表示为P / E = 1 /(R-G)。折现率和增长速度之间的差别越小,公司最终估值的倍数也会越高。例如,如果该差值为1%,比公司对应的估值倍数则为100倍。
1938年,冯•纽曼提出了一个极端的例子:如果贴现率等于增长速度的话又将如何?他的研究论证了在平衡增长的经济里,增长速度始终等同于市场利率,或 折现率。在这种极端的情况下,股票的估值将总是无穷的。著名的“成长股的悖论”也因此而来。在一个利率迅速下降的实体经济里,如当下中国的经济,用这个悖 论可以证明的是成长型的公司的估值倍数应该是非常高的。只要折现率和增长率之间的差距迅速缩小,估值倍数甚至可以是无限的。只要利率趋同于增长的速度,即 使增长速度放缓,估值就会很高。这个悖论似乎能够解释目前的市场面临的难题:中国市场的崛起有理性的根源,但最后的结果却似乎有很大的非理性成分。
然而,这市场上是没有魔豆的。我们需要界定的是市场价格在给定范畴里的界限。在我们之前已经有很多人曾试图定义这个界限但是失败了。就在1929年10 月大崩盘的前夕,约瑟夫•斯塔•格劳伦斯(Joseph Stagg Lawrence),一位著名普林斯顿大学教授,宣称“在一个巨大的市场里,在证券交易所投资的数以百万计的股民对股市做出定价。他们当下判断的共识是股 市在目前并没有被高估”。 他进一步问道:“那些似乎博古通今的人,是谁赋予他们权力否决市场聪明的投资者的判断共识?”
我们都知道那个故事的结局,对于泡沫的学术研究也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即便如此,我们还没有看到一个模型可以稳定地预测泡沫的形成和破灭 ——否则我们也不会都坐在这里上班了。在科学上,我们用“奥卡姆剃刀”(Occam’s Razor),或简约法,来确定一个理论的实用性。一个理论越简单,用的模型变量越少,对于将来预测的把控也就会越好。从这个角度出发,那个著名LPPL 模型是有点太复杂,虽然有过参差的成功预测。我们觉得从历史中寻找一些线索去预测未来反而或者更有把握。正如古人所云,读史以明志。
密集分布的极端回报,过快的换手率是泡沫的标志;未来六个月是警惕泡沫破灭关键的时间窗口:我们研究分析了一共800多年全球金融数据,从17世纪的英 国股市,到18世纪的黄金和白银价格,再到19世纪的美国股市,以寻找识别泡沫的规律。我们的量化研究表明,一个典型的泡沫的发展往往需要五年左右的时 间,并接近其峰值时的展现出密集的极端回报率。在一般情况下,当对数回报率持续偏离它的长期的趋势超过两个标准偏差的时候,这是泡沫正在形成的端倪。从发 现泡沫到泡沫最终破灭通常需要大约六个月的时间。我们利用这个方法发现了26个历史上的泡沫,21次是正确的。
下面的这个图表显示极端回报率的分布情况和中国的市场指数之间的关系(焦点图表1)。我们可以看到上述从800年全球数据发现的规律清楚地表现在这些图 表里:1)随着泡沫进入高峰期,极端回报率开始密集分布; 2)极端的回报律的密集出现往往先于泡沫的高峰期大约6个月; 3)这些极端的回报率属于收益率概率分布的前5%。
焦点图表 1: 泡沫高峰6个月前极端回报率开始密集分布;样本里 95%的回报率小于现在看到的极端回报率.
接近泡沫高峰期极端的回报率之所以密集分布的原因是直观的。交易员时刻都在评估比较继续保持仓位的收益率和现在马上兑现仓位的收益率。随着市场的上涨,回 报率变得越来越高,在样本分布里出现的概率也越来越小。因此,随着收益率出现的概率下降,市场的收益率必须飙升,使预期收益率足够补偿交易员继续停留在市 场里所要承担的风险 ——这就是为什么市场指数在泡沫的后期将近乎垂直爬升。然而,由于这些小概率事件在泡沫峰值附近不断积累,市场进一步上涨的可能性变得越来越小——就像是 每手牌都能摸到同花顺一般无以为继——直到极端回报率出现的概率变得非常小,以至于泡沫的崩溃最终不可避免地到来。
如果这种解释成立,那么,我们一定会看到市场换手率随着极端回报率的密集出现在接近市场顶峰的时候加速——就像现在一样。这是因为交易员开始在不断缩短 的时间窗口里评估与内部自己仓位的风险——他们在试图完美地选择平仓的时间窗口。如果换手率加速和极端回报率的密集出现并发,这种情况应该领先市场泡沫的 峰值约半年左右。而现在我们面临的情况的确如此(焦点图表2)。
在进行了自由流通股票调整后,中国 市场股票的平均持有周期为一周左右——这是市场投机交易白热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大家都在忙着寻找那个接盘侠,那个更大的傻瓜。值得注意的是,在在1989 年台湾泡沫的顶峰阶段,自由流通股票每年换手率接近二十次。也就是说,在台湾泡沫的高峰期自由流通股份的平均持仓长度大约是15天左右。
焦点图表2: 自由流通股票每个月换手三次; 平均持仓周期大约一周.
![]() |
上海理论上可以上升到6100点:中国市场泡沫的峰值会在什么样的水平?这是一个比较难回答的问题。一个中国的市场谚语这样说道,“牛市不言顶”。格林 斯潘先生也曾经说过,“泡沫的发现往往是后知后觉。如果泡沫可以提前发现,那么也就是说成千上万的掌握着各种信息的投资者都是错的。与市场对垒通常一般没 有什么好的下场。因此,大多数人宁愿让自己的声誉“顺势失败,也不要逆势成功”。
我们开年时对于市 场今年市场峰值的预测结果也是可圈可点。今年1月29日,在我们为彭博社写的一篇题为“中国2015:泡沫化国度”的市场全年展望报告的时候,我们预见到 了中国股市将在2015年泡沫化。同时,我们通过比较债券和股票的收益率来设定我们的指数目标价为4200点左右,尽管市场当时仅仅在3100左右。现在 看来这个目标价显得太保守了。自从市场强势突破了我们的目标价位4200后,我们认识到市场强大的向上冲刺动能,就再也没有设定特定的市场指数目标价格。
这一次,我们没有再使用传统的PE,PB的估值倍数来评估市场,而是使用了市值和GDP比率。我们注意到,在2007年泡沫高峰期市场愿意为每单位的 GDP付出了1.2个单位的市值。这个在泡沫峰值期间观测到的比例是当时市场情绪的真实写照,并且可以为本轮泡沫化的行情作一个参考,以评估当前的情况 (焦点图表3)。此外,我们看到在其他国家,如美国,这个市值和GDP的比例是均值回归。如果这种比例关系继续在目前的市场周期里继续维持,那么上证理论 上可以穿越6100点。
焦点图表3: 市值和GDP的比率快速飙升到2007年时的峰值水平. 这个比率在美国市场里是均值回归的.
![]() |
货币政策将继续宽松:尽管已经经历了几轮降息,中国实际有效利率在考虑到消费和住房价格的通胀之后却仍然高企。也就是说,中国将继续货币宽松的政策路 径,以真正降低中国经济的债务负担。而实际有效利率往往领先市场的走势约六个月左右,与上述讨论的变量确定的市场峰值的时间窗口基本一致(焦点图表4)。
焦点图表 4: 有效实际利率仍然高企,暗示货币政策将持续宽松,并领先市场走势约六个月左右
![]() |
1929年的大崩盘等先例已经证明预见泡沫破裂的时间点是非常困难的,而金融市场崩盘很少发生在经济不景气的时候。例如,大崩盘前夕美国的宏观数据都处 于良好状态。大崩盘之前胡佛当选总统进入白宫也支持了乐观的政治气氛。事实上,声名显赫的哈佛经济学会在大崩盘之后的几天宣称“如1920至1921年时 候那样的大萧条不在概率范围之内。我们并没有面临着一场旷日持久的清盘行动”。如此不合时宜的灾难性预测最终导致了学会在1932年关门大吉。
在1987年的“黑色星期一”,道指在开盘不久便下跌了200点,但随后又恢复到2100之上。当时看来道指似乎可以仅约200点的亏损便调整到位,直 到在下午2:45一轮新的大规模的抛售潮的开始,导致道琼斯指数如自由落体一般地在收盘前暴跌了400点。然而,这还不是悲剧最后的结局——后来人们发 现,由于市场极端放量暴跌,交易所的电脑运行速度滞后于市场交易时间几个小时。而最终道指的暴跌超过了500点,约22.6%——这是有史以来最大的单日 百分比跌幅。
显然,许多先知并不能预测泡沫崩溃的时间点,而未来也将如此。在这短短的文章中,我们 仅仅触及了问题的表面。我们当下面临的形势并没有简单的答案。然而,我们应该听从凯恩斯的建议,“让亚当斯密负责大部头的理论……我们只管活在当下,指点 江山,激扬文字,让写满了评论的纸张轻得可以随风飘扬。”或如迪伦唱道:答案其实就写在风中。(交银国际)
“國家隊”的出手方式浮出水面。
7月14日,華夏、嘉實兩家國內大型基金公司雙雙公告披露,旗下的華夏新經濟混合(001683)和嘉實新機遇混合發起式均從13日起生效,巧合的是這兩只基金規模同為401億元,但募集完成同樣僅用時一天。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從業內知情人士處獲悉,這兩只產品的巨額申購的資金便來自於此前證金公司向公募基金共計2000億的流動性支撐。
7月8日,中國證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證金公司”)出手2000億元向5家國內大型基金公司申購主動型基金,至此,約有800億的去向清晰可見。
去向浮出水面
7月10日,華夏基金在其官網披露了旗下華夏新經濟混合的發售公告及招募說明書,僅用了13日一天,14日華夏基金公告新經濟混合完成了募集,募集總規模達到401億元,募集有效總認購數為264戶。
無獨有偶。嘉實基金同樣在14日披露,旗下新機遇混合也在13日完成了募集,總規模同樣是401億元,用時也是一天,而募集有效總認購數只有2家。這也就意味著,除嘉實自身外,剩余申購者只有一家。
扣除基金公司自身運用固有資金認購的1000萬元,出手400億元如此闊綽,申購者令人好奇。
在短短一天內,華夏、嘉實國內兩家最大的基金公司雙雙完成了近400億規模的募資,是“巧合”還是另有“隱情”?
14日下午,《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從多位知情人士處獲悉,兩次共出手約800億元進行大筆申購的實際上為同一家——正是為公募基金提供流動性的證金公司。、
這也意味著,證金公司的“真槍荷彈”已經上膛,顯然對當下的市場是一大利好。
7月8日,證金公司向包括南方基金在內的五家大型基金管理公司提供充裕流動性資金,用於申購公募基金,為市場提供流動性支持。這五家基金公司分別是華夏、嘉實、南方、易方達和招商。
6月中下旬至7月上旬的三周半,不論是速度還是幅度,A股經歷了歷史上前所未有的暴跌,中國證監會決定由證金公司提供充裕資金,向五家基金公司申購公募基金,在為基金公司提供了足夠的流動性支持。此前,證金公司已向21家券商提供2600億元信用額度,用於增持股票。
招商基金總經理金旭便表示,非常珍視證公司的重托,公司高度重視配備了最具實力、最優秀的基金經理團隊共同管理組合。
華夏新經濟混合的招募說明書顯示,該基金的基金經理是彭海偉,現任公司股票投資部總監,也是華夏紅利混合與華夏平穩增長的基金經理;嘉實新機遇的基金經理則是嘉實固定收益部總監王茜,她也是嘉實多元債券和嘉實多利分級債券的基金經理。
同樣,記者也註意到,嘉實新機遇采取集體投資決策制度,股票投資委員會成員包括總經理趙學軍、首席投資官(股票業務)邵健、研究總監陳少平等,這顯示了基金公司對該產品的重視。
截至發稿,南方、招商及易方達三家基金公司則沒有相關消息傳出,三家公司的官網也沒有顯示在本月10日有新基金發行。
建倉速度或加快
當下市場的一致看法是,在前期市場非理性恐慌式的下跌中,大量基本面良好,同時具有較高成長潛力和盈利前景的優質公司被錯殺,在當前的估值水平顯示出良好的投資價值。
招募說明書顯示,華夏新經濟希望通過把握經濟深化改革方向,挖掘新經濟主題行業中的優秀上市公司。華夏認為,當前中國經濟正在進入新的歷史發展階段,過去經濟增長主要依賴人口紅利、出口等動力支撐,未來增長動力則源自改革和創新等。
據悉,華夏新經濟正是將重點關註受益於新經濟主題的具有成長優勢、競爭優勢且估值合理的上市公司,如節能環保、高端裝備制造、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新材料、新能源和新能源汽車等政府確定的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以及金融創新、文化創意、消費升級等相關產業。
嘉實新機遇則表示,會采取自下而上的個股精選策略,以深入的基本面研究為基礎,精選具有一定核心優勢的且成長性良好、價值被低估的上市公司股票。
“無論經濟環境或行業環境如何變化,總是有一些個股能超越市場表現,獲得高於市場平均水平的回報。”嘉實表示,自下而上的研究方法,就是非常密切地關註公司的管理、歷史、商業模式、成長前景及其他特征。
華夏新經濟與嘉實新機遇均為混合型基金,投資範圍股票資產占基金資產的比例為0—95%。其中,華夏新經濟的業績比較基準是滬深300指數收益率×50%+上證國債指數收益率×50%;嘉實新收益的業績比較基準則是滬深 300×50%+中債總指數×50%。
一位基金業內人士向記者分析指出,不論是華夏新經濟還是嘉實新機遇,設立之初便是用於救市,隨著新產品募集完成,或許會加快建倉的速度。
擁有完美避險功能的黃金資產,近來卻遭遇20年來最長下跌周期,而這次中國大媽卻並沒有出現搶購的現象,機構甚至預言金價將跌至800美元,可見看恐情緒已至冰點。
截至周三收盤,紐約商品交易所黃金期貨市場交投最活躍的8月交割的黃金期貨下跌12美元,跌幅1.1%,收於每盎司1091.50美元,這也是2010月3月24日以來的最低結算價格。
同時,這也是國際金價連續第10個交易日下跌,創自1996以來最長時間的連續下跌日數。
對此現象,分析人士指出,現在正置身於一個結構性的熊市當中。不僅是黃金面臨熊市,而且就連整個大宗商品市場也都是如此,從而創造出了一種負反饋環。同時,其認為美元有更積極的前景,且貶值風險也開始消退,因此黃金作為多樣化策略變得越發沒有必要。
數據顯示,自2012年底以來,國際金價已經下跌了35%。今年以來,國際黃金期貨價格已經下跌了7.8%。
“目前,投資者正在分析美國貨幣政策改變對黃金價格的影響。當利率上升,黃金作為貴金屬保值增值功能減弱。”上述分析人士表示。
上周,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主席珍妮特·耶倫重申,美聯儲在今年“某個時點”加息是適當的。與此同時,昨日,全美地產經紀商協會(NAR)公布的數據顯示,美國6月成屋銷售總數年化549萬,高於預期的540萬,創八年新高。6月成屋銷售價格中位數創歷史新高。
“2015年春季購買情況是經濟危機來最旺盛的。過去兩個月房屋銷售旺盛,達到2007年早些時候的水平。美國勞動力市場向好、經濟持續改善,讓更多的人們有動力去購買。此外,由於春季以來房貸利率開始上漲,一些人抓緊時間購房,以防貸款利率進一步走高。” NAR首席經濟學家Lawrence Yun表示,這一數據也為美聯儲加息提供了最新證據。
截至發稿,今日美元指數一度跌破97點關口,最新報96.9803,下跌0.47%。受此消息刺激,國際金價迎來了久違的反彈,現貨黃金最新報1104.72美元,上漲9.82美元,漲幅達0.91%,收複1100美元大關。
值得註意的是,眼下金價已經到達2010年來的最低水平。然而,低價並沒有像過去那樣吸引“中國大媽”的青睞,更嚴重的是,現在連“印度大媽”都不再買黃金了。
機構調查顯示,上次金價大跌的時候,2013年4月短短兩個交易日內就急墜13%,吸引印度民眾在金店外面排起長隊搶購,並持續了數周。然而,昔日盛景這次沒有重現。印度占全球黃金需求的五分之一以上,目前對於黃金仍然興趣寥寥,印度當地金價較全球現貨指標金價只有小幅升水。
“這的確是空頭信號,在金價大跌至多年低點之後,主要消費國卻仍然無動於衷。如果亞洲人不出手,還有誰會購買黃金呢?” 德國商業銀行的資深原油分析師Carsten Fritsch稱。
對於黃金後市,摩根士丹利認為在悲觀情形下可能跌至800美元;而在較為溫和的情境下,預計黃金可能跌至1050美元。
“如果中國股市再出現一輪下跌、美國啟動加息周期,再加上央行拋售黃金儲備,這3個因素可能導致黃金跌至800美元。摩根士丹利稱這對於黃金而言屬於‘非常糟糕的情境’。” 摩根士丹利分析師認為。
不過,摩根士丹利對黃金2015年目標的基準預測值為1190美元,只不過這一預測值存在極大的下調風險。
同時,高盛商品研究員Jeffrey Currie也表示,眼下黃金最糟糕的時刻還沒有到來,金價今年料跌破1000關口,為2009年來首次。在此前近兩年的時間里,不論黃 金市場波濤起伏,該行堅持金價將跌至1050美元/盎司。
此外,渣打銀行(Standard Chartered)金融分析主管Manpreet Gill對近期黃金走勢表示悲觀。 “黃金可能還會出現繼續下跌的情況,下行方向空間仍然很大。”Manpreet Gill表示,“黃金資產沒有利息,而在目前美元不斷走強的前提下,美聯儲加息的預期以及其他投資產品表現提高都使黃金的競爭對手受到更多青睞,我看不到 任何黃金價格能夠回升的原因。”
由此可見,金價逼近1000美元將是未來大概率事件,而在極端情況下,跌至800美元的噩夢或將成真。
“如意金積存”騙術已致數百儲戶中招。 (CFP/圖)
騙子先潛入儲戶個人網銀賬戶用余額購買貴金屬,再以協助退款為由,騙取儲戶網銀驗證碼,轉走賬戶存款。這一新型騙術已致數百工行儲戶中招。
無論是銀行儲戶,還是網購用戶,個人信息遭不法分子詐騙利用已成高發態勢。有數據顯示,僅網購遭遇安全問題的網民達2010.6萬人,其中欺詐信息居首位。
因中了騙子“如意金積存”圈套,張浩妻子工商銀行賬戶上的六萬多塊錢不翼而飛。夫妻倆急得兩晚沒合眼,這六萬是他們一年的生活費。
據南方周末記者統計,2015年7月以來,全國各地至少800名工行儲戶遭遇了這一騙局,其中被騙錢的有350人,單筆被騙金額最高達7.9萬元,合計約275萬元。工行方面向南方周末記者表示,總行已向公安部門報案,並將全力配合警方調查。
張浩認為,是工行網銀存在的安全隱患給了不法分子可乘之機,因此其損失應由工行賠償。2015年8月17日上午,包括張在內的16名受害者來到工行上海分行討說法。同日,廣州、北京兩地受害者分別也趕到所在地的工行分行及銀監部門要求賠償。
2015年8月13日晚7時許,張浩妻子突然收到一條工行扣款短信,其賬戶7.6余萬元全部被支出購買了“積金積存”。
“如意金積存”是工行於2009年推出的一項業務,分如意積存和積金積存兩種。工行儲戶在既有賬戶內建立如意金積存賬戶後,可以主動積存或定期積存工行的如意金條,通俗來說就是購買黃金。對於積存的如意金,客戶既可贖回獲得現金,也可到工行提取實物。
張浩妻子對這項業務聞所未聞,也弄不明白“積金積存”為何物。驚慌失措的她只知道,賬上的錢真的被支出了,賬戶余額只剩五毛錢。
這時,一個自稱“拍拍網客服”的人打來電話,詢問她剛才是不是購買了七萬多塊的遊戲卡,如果不是本人親自操作的,他們可以協助退款,但需要告知她手機上收到的短信驗證碼。
扣款短信是真的,退款電話應該也假不了。夫妻倆商量著,反正卡里已經沒有錢了,說不定給了驗證碼錢就回來了。
給了“拍拍網客服”驗證碼後,張浩妻子果真收到賬戶資金變動的短信。當賬戶余額接近兩萬元時,“拍拍網客服”來電稱這樣退款太麻煩,希望她連接U盾配合操作。直到六萬塊錢被轉走,余額只有一萬多元時,夫妻倆才如夢初醒,他們遭遇了電信詐騙。
張浩上網查詢得知,這是一種正在各地上演的最新騙局。
詐騙分子登錄張浩妻子的網上銀行後替她開通了“如意金積存”業務,用賬戶里的7.6余萬替她申購了積存金。騙子通過積存金的申購和贖回造成扣款、退款的假象,騙取了張浩妻子的信任,拿到快捷支付的驗證碼後再將錢轉入第三方交易平臺。
自認為處事謹慎的張浩說,若不是“詐騙的每一步都通過工行的貴金屬交易來迷惑我們”,也不會讓騙子得逞。看著還沒出月子的妻子郁郁寡歡,剛出生的孩子嗷嗷待哺,丟了六萬塊錢的事還得瞞著老人,張浩決定找工行理賠。
即便沒讓騙子全部得逞,但這類騙局仍會給受害者造成損失。工行上海儲戶黃哲在8月11日晚收到工行客服短信提醒,賬上的三萬元存款被支出購買了“如意積存”。隨後騙子打來電話,同樣要求提供驗證碼協助退款,黃哲沒有上當。
掛掉電話,黃哲馬上登錄工行網上銀行,贖回了騙子替他購買的130多克黃金,但因手續費和實時變動的黃金差價,黃為此還是損失了500元,“前後沒超過兩小時”。據南方周末記者調查,受害者因為手續費和差價造成的損失,已知最高的達到上萬元。
工行總行辦公室公共關系處負責人汪振寧8月17日對南方周末記者表示,“對於客戶因為非本人操作購買貴金屬產品產生的手續費等損失我行將予以返還,維護客戶的合法權益。”
接到騙子的電話時,黃哲最關心的問題是,自己的網銀密碼到底是怎麽泄露的。
360公司首席反詐騙專家裴智勇博士分析,此類詐騙發生的根本原因是銀行客戶的網銀賬號和密碼已經泄露。而造成客戶網銀密碼泄露的主要原因是密碼設置過於簡單,或在不同的網站使用了相同的賬號密碼。他建議銀行對客戶密碼進行安全性檢驗,強制客戶設立複雜密碼。
黃哲稱自己的密碼設置得相當複雜,和個人信息也沒有任何關聯。他來到開戶行詢問,工作人員建議他仔細回憶,可能是在平時上網的過程中自己不小心泄露了密碼。工行總行汪振寧在回複南方周末記者的郵件中稱,“經核查分析,在此類事件中,不法分子通過釣魚網站、木馬程序等非法手段獲取客戶賬戶信息、電子銀行登錄名和密碼。”
黃哲不能接受“儲戶個人泄露密碼”的說法。受騙當晚,黃哲加入了“工行如意金積存受害者”QQ群,他發現群友受騙共同點是在受騙前幾日有大額資金往來。“試問,除了工行服務器被黑,除了內部泄露,還能有什麽把我們匯集在這個群里?”他對南方周末記者說。
“工行一口咬定是我不小心泄露了密碼,我手上有三張卡,為什麽唯獨工行的卡出事情?”上海儲戶諸文說她實在想不通。還有一位平時只通過工行手機銀行登錄賬戶的受害儲戶甚至將手機交給派出所查驗,據稱未查出異常。
鹹陽儲戶高宇只損失了一百元手續費,因為他“卡里沒錢”。高向南方周末記者介紹,兩年前他在淘寶上做虛擬點卡生意時曾經收到過一批“黑貨”,對方聲稱是從銀行內部買到的儲戶賬號和密碼。經查驗屬實,“不過你沒有U盾和驗證碼,登上去以後什麽也做不了。”
“密碼是誰泄露的”成了受害者QQ群中的高頻話題。
“還是要讓公安抓騙子,抓住一問就清楚了。”中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學研究會會長何山認為,在密碼泄露問題上銀行推儲戶,儲戶推銀行,不核查清楚就沒法分清責任。北京盈科(杭州)律師事務所律師余許昌表示,當儲戶和銀行都堅持不是自己泄露了密碼時,在法律訴訟中只能“誰主張,誰舉證”;但現在工行和儲戶主張對方泄露密碼都缺乏確鑿的證據,因此只能判斷工行在完善信息系統方面負有更大責任。
騙子替諸文購買的一萬元積存金在她的賬戶里躺了五天。被騙當日,諸文到開戶行要求贖回,大堂經理勸她等“下周一金價漲了”再說。
“金價漲跌和我有什麽關系呢?這個積存金不是我要買的呀!”諸文詢問大堂經理,為什麽騙子登錄她的網上銀行就能直接操作交易貴金屬,不需要風險評估,也不需要簽署書面協議。
7名受騙儲戶在提交給中國銀監會的聯名信中援引了其2011年公布的《商業銀行理財產品銷售管理辦法》,希望以此證明工行“在理財業務開通及購買流程上違規”。據該辦法顯示,商業銀行應當在客戶首次購買理財產品前對客戶進行風險承受能力評估,評估結果告知客戶,由客戶簽名確認後留存。受騙儲戶的邏輯是,如果工行嚴格執行此規定,騙子即使登錄了網銀也無法開通“如意金積存”業務;他們收不到資金變動的短信,也就不會上當受騙。
中央財經大學金融學院教授郭田勇認為,“如意金積存”並不能算嚴格意義上的理財產品,就像買賣外匯一樣不需要風險評估與“面簽”。工行總行汪振寧對南方周末記者澄清:“該業務的本質為貴金屬實物金條的網上購買行為,並非投資理財。”
諸文的另一重疑問是,為什麽網銀交易貴金屬連二次驗證都可以省了,“那我們當初花錢買U盾有什麽用呢?”
工行客服用一個比喻回應了受騙儲戶的類似質疑:同一賬戶內的交易就像你的錢從左手到了右手,難道還需要驗證嗎?
汪振寧則對南方周末記者表示,不需要二次驗證的“設計初衷是在確保客戶資金不向外劃轉的前提下為客戶提供更便捷的理財服務”。他同時表示,“為進一步加強對客戶賬戶安全的保護,我行將對新開立貴金屬交易賬戶的業務提高認證強度。”
一位匿名的銀行業內人士稱工行的做法可以理解,因為業內普遍認為賬戶內交易不存在風險。“現在看來還是有漏洞。賬戶內交易其實不會把你的錢轉出去,騙子買了黃金,黃金還是你的,騙子要達到目的最終必須通過賬戶外交易。問題在於你不知道買黃金是個幌子,但讓你以為錢沒了,你一慌就把驗證碼給他了。”
中國金融認證中心發布的《2014中國電子銀行調查報告》指出,中國電子銀行業務連續五年呈增長趨勢,2014年個人電子銀行用戶比例為43.1%。上述銀行業內人士表示,如果所有驗證都取消了,操作非常方便,但你的賬戶也非常危險。”
網友“小馬爆發正能量”在大型國有銀行和股份制銀行都工作過,在身邊三個親友接連遭遇了“如意金積存”騙局後,他開始在微博上發帖質疑工商銀行。他對南方周末記者分析,這類騙局在2014年就已顯露端倪,工行的風險防控部門應該有所耳聞。“但業務部門會出來說,被騙的是少數,不要二次驗證畢竟方便了客戶。銀行通常會這樣考慮問題。”
緊急補救措施並非沒有,工行最終決定從8月14日淩晨起對個人網上銀行理財類交易增強了身份認證控制,客戶進行包括網上貴金屬在內的理財類交易時必須通過U盾、口令卡或支付密碼進行二次驗證。
不過,手機銀行的系統設定沒有同時更改,受害者QQ群里的新成員還在不斷增加。杭州儲戶韓遠在14日晚上6點半被騙了5800元,騙子通過手機銀行將他賬戶內的所有資金都轉入貴金屬賬戶,再騙得了驗證碼。8月16日起,工行手機銀行的理財類交易也須進行二次驗證。
截至8月19日下午兩點,工行“如意金積存受害者”QQ群成員已達808名,他們聊得最多的話題是:損失的手續費誰來賠償?被騙的錢有沒有可能要回來?
石家莊儲戶“52萬哥”是群里的名人,他被套在積存金賬戶里的錢最多,贖回時產生的手續費也最高。他聯系當地電視臺報道此事後早早獲得了開戶行的補償。“我昨天去的,今天就有結果了。”
北京儲戶吳夢是理賠的先行者,她7月初被騙時,受害者QQ群還沒有建起來。她通過各種途徑,到最後協商解決,整個過程歷時一個月。
還有一些受害儲戶在微博、地方論壇上廣泛發帖,也得到了回應。開戶行的工作人員會主動聯系他們,補償現金,並要求他們簽署一份“客戶諒解書”。
而工行蘭州某支行給了被騙儲戶2350元作為“出於人道考慮的補償”,“但不是賠償,咱們得把這話說清楚”,條件是要求該儲戶當場刪掉此前發的微博。
邯鄲一位儲戶被騙五千元,他和老婆輪流去銀行,“就跟在行長後面,行長去哪我去哪”,跟了五天,獲得了一半的補償。行長告訴他,先給這麽多算是私了,總行在開會商量補救辦法,以後如果發了文件再補另一半。他向“難友”們介紹經驗:“你們要是怕丟人,錢就不會賠的。”
8月17日,上海16名受騙儲戶前往上海分行討說法。該行電子銀行部門有關負責人安撫他們說會給出“令人滿意的補償方案”。第二天,被騙了六萬塊的張浩接到工行電話,稱騙子替他買貴金屬產生的1700塊手續費“肯定賠”,其余的損失“是本人操作,應該賠不了”。
張浩對這個“令人滿意的補償方案”非常失望,他感覺自己又被“騙”了一次。
一位廈門的受騙儲戶決定走法律途徑解決糾紛。這也是網友“公交姬”的選擇。7月初,操作“如意金積存”騙局的同一夥不法分子盜刷了“公交姬”的工行儲蓄卡,他決定起訴工行“未盡到資金保管義務”。在他看來,法院是將雙方“拉到一塊兒的契機”,哪怕庭外調解也能解決問題。他建議和銀行產生糾紛的儲戶走法律途徑:“未必要請律師。當責任劃分不明顯時,盡快訴訟才是最好的解決方式,對雙方都好。”
(應被采訪者要求,文中張浩、黃哲、諸文、高宇、韓遠、吳夢為化名)
拆穿:“貴金屬”騙局
1.手機用戶首先收到銀行短信通知,顯示其賬戶有資金支出,支出原因為用戶不熟悉的某項網銀金融業務,如“積金積存”、“如意積存”等。這些業務實際上是網銀開設的貴金屬交易業務。
2.用戶接到自稱是電商、銀行及其他各種公司客服人員的電話,稱受害者使用銀行卡進行了消費,因金額較大,需要電話確認是否為本人操作,若非本人操作,則可以將錢款退還給用戶。
3.用戶表示消費並非本人操作後,賬戶真的會收到一定金額的退款。
4.隨後,“客服”會告知用戶,其網銀賬戶可能已經被盜刷,為保證全部資金能夠退還到受害者網銀中,需要用戶提供驗證碼,並要求用戶不要掛斷電話。
5.這時,用戶手機會收到一個驗證碼短信,這個短信實際上是一個轉賬支付驗證碼通知短信或開通各種快捷支付的驗證碼短信。
6.用戶將驗證碼通過電話告訴“客服”後不久,就收到了銀行卡被扣款的短信,並發現自己網銀被盜刷。
資料來源:360互聯網安全中心
9月1日,A股既沒有迎來開門紅,閱兵行情也沒有得到延續,反而出現了大規模殺跌,雖然上證綜指在銀行股和券商股的護盤下跌幅收窄至1.23%,但千股跌停的場面再次出現,兩市僅13只個股漲停。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梳理統計發現,截至9月1日收盤,兩市已有800只個股股價創下股災以來的新低,80只個股股價創下2014年以來的新低。 此外,隨著破凈個股的出現,市場也開始討論A股目前的狀態,是股票重新有了吸引力還是熊市真的來了。
周二上午的殺跌一度讓上證綜指瀕臨3000點大關,隨後在兩桶油和銀行股的護盤下,滬指開始向上,許多觸及跌停的股票也開始回升。不過市場人氣並未得到國家隊的帶動,下午開盤,雖然指數震蕩企穩,但是個股跌停家數越來越多,國家隊在尾盤狂拉銀行、券商、兩桶油等上證50權重股,但截止收盤依然千余只個股跌停。
上證綜指4200億的成交額較周一減少110億元,但這是市場人士看來,今天的成交額並不能反映市場的真實狀況。
“如果今天國家隊不出手護盤,大盤的成交可能會低於8月6日的3500億元。”一名券商人士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采訪時稱,由於中金所認定日內開倉交易量超100手認定異常交易,用股指期貨套保的投資者同樣受到限制,為規避風險,投資者會拋售現貨,以致加大了現貨市場的賣壓。
數據顯示,自中金所提高保證金和限制開倉後,三大股指期貨主力合約從就已經開始縮量,昨天較前一交易日縮量了55%,今天成交量與昨日持平,三大股指期貨成交活躍度均在下降。
上述券商人士認為,周二的千股跌停說明市場進一步失去了流動性,無法通過股指期貨的套保的投資者仍然有賣出的需求,下一個交易日壓力不會小。
從場內杠桿來看,八月融資額盤已較當月高峰萎縮了3169.92億元。8月17日,融資余額達到大盤企穩上漲以來的當月最高值1.39萬億,但次日便出現環比下跌,至8月31日融資余額回落至1.07萬億元,較當月高點縮水超過22%。
截至8月31日,兩融余額為10592億元,這與市場人士預期的兩融余額跌至8000億元仍有一定差距。
申萬宏源認為,6月高點以來,市場經歷了兩波快速的下跌,三個月不到累計調整45%,調整幅度之大,速度之快乃A股歷史所少見。當然大批權重藍籌股跌破凈資產,回到歷史估值低位、一些個股股息率顯著超過固定收益品種,都使得市場離底部越來越近。具體到9月份的交易區間來看,下方2900點是八月份的低點附近,當時恐慌性殺跌和融資盤平倉比較集中,短期具有較強的支撐力度,上方3400點是年線附近,也是4006下跌以來的半分位,具有較大阻力。
|
9月1日,A股既沒有迎來開門紅,閱兵行情也沒有得到延續,反而出現了大規模殺跌,雖然上證綜指在銀行股和券商股的護盤下跌幅收窄至1.23%,但千股跌停的場面再次出現,兩市僅13只個股漲停。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梳理統計發現,截至9月1日收盤,兩市已有800只個股股價創下股災以來的新低,80只個股股價創下2014年以來的新低。 此外,隨著破凈個股的出現,市場也開始討論A股目前的狀態,是股票重新有了吸引力還是熊市真的來了。
周二上午的殺跌一度讓上證綜指瀕臨3000點大關,隨後在兩桶油和銀行股的護盤下,滬指開始向上,許多觸及跌停的股票也開始回升。不過市場人氣並未得到國家隊的帶動,下午開盤,雖然指數震蕩企穩,但是個股跌停家數越來越多,國家隊在尾盤狂拉銀行、券商、兩桶油等上證50權重股,但截止收盤依然千余只個股跌停。
上證綜指4200億的成交額較周一減少110億元,但這是市場人士看來,今天的成交額並不能反映市場的真實狀況。
“如果今天國家隊不出手護盤,大盤的成交可能會低於8月6日的3500億元。”一名券商人士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采訪時稱,由於中金所認定日內開倉交易量超100手認定異常交易,用股指期貨套保的投資者同樣受到限制,為規避風險,投資者會拋售現貨,以致加大了現貨市場的賣壓。
數據顯示,自中金所提高保證金和限制開倉後,三大股指期貨主力合約從就已經開始縮量,昨天較前一交易日縮量了55%,今天成交量與昨日持平,三大股指期貨成交活躍度均在下降。
上述券商人士認為,周二的千股跌停說明市場進一步失去了流動性,無法通過股指期貨的套保的投資者仍然有賣出的需求,下一個交易日壓力不會小。
從場內杠桿來看,八月融資額盤已較當月高峰萎縮了3169.92億元。8月17日,融資余額達到大盤企穩上漲以來的當月最高值1.39萬億,但次日便出現環比下跌,至8月31日融資余額回落至1.07萬億元,較當月高點縮水超過22%。
截至8月31日,兩融余額為10592億元,這與市場人士預期的兩融余額跌至8000億元仍有一定差距。
申萬宏源認為,6月高點以來,市場經歷了兩波快速的下跌,三個月不到累計調整45%,調整幅度之大,速度之快乃A股歷史所少見。當然大批權重藍籌股跌破凈資產,回到歷史估值低位、一些個股股息率顯著超過固定收益品種,都使得市場離底部越來越近。具體到9月份的交易區間來看,下方2900點是八月份的低點附近,當時恐慌性殺跌和融資盤平倉比較集中,短期具有較強的支撐力度,上方3400點是年線附近,也是4006下跌以來的半分位,具有較大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