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全國42座城市修地鐵 江蘇奪得1/7份額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城市化的推進,只有一線城市才擁有的地鐵,正逐漸向二線城市乃至部分三線城市普及。

國務院日前正式批準《洛陽市城市軌道交通第一期建設規劃(2016~2020年)》(下稱規劃),並由國家發改委正式下發。由於目前單條線路的工可報告已經下放到省一級發改委審批,因此此次規劃獲批,也意味著洛陽地鐵離正式動工已經很近。

此次軌交規劃獲批,洛陽也成為繼安徽蕪湖之後,中西部第二座修建城市軌道交通的非省會城市。

千年古都結緣地鐵

根據規劃,洛陽市城市軌道交通線網由 4 條線路組成,總長 102.6 公里,設車站 63 座,其中換乘車站 8座。預計 2020 年,洛陽市公共交通系統占城市客運出行比例達到30%,城市軌道交通占公共交通出行的比例達到 20%。至 2020 年,建成 1 號線工程和 2 號線一期工程,長約 41.3 公里。

作為一座著名古都,如何做好洛陽地下文物的保護一直都是洛陽地鐵建設的一大焦點。規劃提出,在規劃實施過程中,結合城市總體規劃深化涉及文物敏感區域的方案研究,進一步核實文物保護深度,對因文物保護原因采用較大埋深的區段應采取有效措施,盡可能減小埋深,降低工程造價。

洛陽地鐵的獲批對洛陽乃至河南的經濟和城鎮化進程都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在經濟發展方面,洛陽市在中部地區的地位和作用也至關重要,作為“一五期間”國家重點建設的重工業城市,洛陽有著雄厚的工業基礎,也是河南省的第二大城市。

每年住建部出版的《中國城市建設統計年鑒》,是對各大城市城區人口最接近準確的統計。根據2013年的統計年鑒,洛陽的中心城區人口達到了253萬,排在南寧、南昌、福州、寧波等省會城市、計劃單列市之前,在中國所有城市中位居第31位。而排在洛陽之前的城市已經全部獲準修建地鐵。

此次洛陽地鐵獲批,將有利於這個千年古都做大中心城區的規模,提升洛陽城市的層次和對外輻射力。與此同時,作為人口超過9000多萬的人口大省、農業大省,河南的城鎮化水平仍比較低,未來該省城鎮化過程中,除了有部分人口流向東南沿海發達地區之外,還有相當一部分會留在本省,這其中包括省會鄭州以及洛陽這樣的次中心城市將成為人口流入的重點城市。

按照規劃,資金方面,洛陽軌交近期建設項目總投資為 310.88 億元。其中資本金占 40%,計124.35 億元,由洛陽市財政資金籌措解決。資本金以外的資金采用國內銀行貸款等融資方式解決。

軌交城市增至42城 江蘇最多

洛陽是河南第2座獲批修建地鐵的城市,同時也是我國第42個修造城市軌道交通的城市。

這42座修造地鐵的城市包括北京、上海、天津和重慶4個直轄市;深圳、廈門、寧波、青島、大連5個計劃單列市;大部分的省會城市(部分規模較小的省會城市除外);蘇州、東莞、佛山、無錫、常州、徐州、南通、蕪湖、洛陽等經濟人口規模較大的城市。也就是說,目前中國絕大部分的一二線城市均已囊括其中,甚至連徐州、南通、蕪湖、紹興、洛陽這些傳統意義上的三線城市也已經入列。

以省份計算,目前第二經濟大省江蘇結緣地鐵的城市最多,包括南京、蘇州、無錫、常州、徐州和南通共6個;廣東緊隨其後,共有廣州、深圳、佛山和東莞共4個;浙江排在第三,共有杭州、寧波和紹興3個;福建、山東、遼寧、安徽、河南各有2個,其中福建、山東和遼寧都是“省會城市+計劃單列市”的組合,安徽和河南則分別是“省會+第二大城市”的組合。

作為第二經濟大省,江蘇修地鐵的城市為何能比廣東還多2個?這其中的主要原因在於,相比廣東,江蘇的區域經濟發展更為均衡,符合修造地鐵的城市更多。盡管前兩大城市蘇州和南京雖然不如廣深,但包括無錫、常州、南通、徐州發展都比較均衡,尤其是不少城市原先的城市規模基礎就已經不小。

比如蘇中城市南通2015年GDP達到6148.4億元,高居全國第22位。而蘇北的徐州則是淮海經濟圈的中心,早在上個世紀90年初,徐州的中心市區人口規模就已經超過了100萬。

相比江蘇,第一經濟大省廣東作為沿海區域經濟發展最不均衡的省份,經濟發展主要集中在珠三角,尤其是廣深兩大一線城市就聚集了幾千萬的人口,再加上東莞和佛山兩座二線城市就更多。數據顯示,2015年廣深莞佛四城GDP之和達5萬億之多,占廣東省的比重接近七成。

在這四大城市之外,是廣東其他城市發展不足的格局。無論是珠三角的中山、珠海,還是東西北的湛江、汕頭等城市,經濟總量和中心市區人口規模都不大,離修造地鐵尚有一定的距離。

在蘇粵之後,無論是浙江還是山東這兩個經濟大省,其發展特點都是以縣域經濟為主,中心城區人口規模比較小。以浙江為例,作為全國最早實行省管縣體制的省份,浙江曾樹立了縣域經濟發展的標桿。但發展至今,在縣域經濟蓬勃發展的同時,浙江中心城市弱小的弊端也不斷凸顯。由於中心城市綜合服務功能不完善,在集聚高端要素、發展高端產業方面,與廣東、江蘇存在明顯差距。

因此,近年來浙江也通過撤縣改區等形式,做大中心城區人口規模,例如,2013年10月,紹興進行了大幅度的行政區劃調整,撤銷紹興縣和上虞市,設立柯橋區和上虞區,今年6月紹興地鐵規劃獲批,也有利於擴大設區市的規模。

浙江大學公共服務與績效評估研究中心主任胡稅根教授對《第一財經日報》分析,擴大設區市的規模,有利於提高其要素聚集的能力,發展好第三產業尤其是現代服務業,才能有效促進產城融合,更好地服務當地經濟的轉型升級。

而在洛陽、紹興、蕪湖之後,未來修造地鐵的城市還將增加,越來越多的三線城市將加入到軌交的大軍中。去年4月,新華社的一篇報道稱,預計到2020年,符合國家建設地鐵標準的城市也將增加到50個左右。

這其中,改革開放後人口流入較多的沿海三線城市和中西部地區不少原來主城區人口規模較大的城市,獲準修造地鐵的可能性不小,如泉州、煙臺、柳州、衡陽、保定等,修造地鐵的可能性都不小。

貴州省政府參事胡曉登教授說,在城鎮化速度加快的情況下,數億農民進城,中心城市傳統的地面交通模式已經滿足不了供應的需求。在穩增長仍需要投資主打的情況下,城市軌道交通是與供給需求契合度最高的領域。因此修造軌道交通不僅能拉動經濟,同時可以滿足老百姓的需求。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2929

恒大再砸42億元買入萬科A 持股比例已達8.285%

恒大集團董事會11月9日晚間宣布,從2016年8月16日至2016年11月9日,本公司透過其附屬公司在市場上進一步收購共161,932,084股萬科A股,占萬科總股本的1.467%,收購的總代價約為人民幣42億元。

連同前收購,恒大已於11月9日共持有914,595,375股萬科A股,占萬科已發行股本總額約8.285%。截至本公布日期,本收購及前收購總代價約為人民幣187.7億元。

在恒大加倉萬科A的同時,萬科A卻在大宗交易市場上遭到折價拋售,在二級市場也難逃機構逢高拋售。龍虎榜數據顯示,11月9日機構賣出萬科A金額為13.28億元,賣出占比達12.66%。

另外,深交所公布數據顯示,萬科A今日大宗交易成交37.91萬股,成交金額826.44萬元,成交均價21.80元/股,較今日收盤價大幅折讓17.11%。賣方為中國銀河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呼家樓證券營業部,買方為國都證券交易單元。

萬科A今日收漲8.59%,報26.3元/股,成交額高達104.85億。此前有媒體爆料,截至11月9日,中國恒大持續增持萬科集團的股份比例已接近1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2908

42章經:我眼中的未來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6/1128/160051.shtml

42章經:我眼中的未來
曲凱 曲凱

42章經:我眼中的未來

如果說以前的機會在創業公司,那麽現在一定會轉到傳統企業的互聯網改造了。

本文由42章經(微信ID:myfortytwo)授權i黑馬發布,作者曲凱。

一)視頻領域變革

所有公司的盈利方式只有兩種。一種是想方設法更好地賣貨(或服務),比如京東或小米,另一種是想方設法幫別人更好地賣貨(或服務),比如百度或 Facebook。

第二種盈利模式一般來說就是廣告,而對於所有公司來說,做廣告最有挑戰的地方在於,這是一個零和市場。

賣貨(或服務)的商家的毛利率是相對固定的,那麽其願意在廣告上的支出也是基本穩定的。對於商家來說一般問題是如何在不同渠道間分配廣告投入,而不是該投入多少廣告。

所以,這就像二級市場一樣,市場容量是恒定的,有人多賺了,就說明有人少賺了。

0b457059f46a35899c15bad000c490ca

如上圖統計,從 1930 年以來,美國的廣告投入一直是整個國家 GDP 的 1% 到 1.5% 之間,這個穩定度已經非常驚人。所以當 Facebook 和 Google 壟斷廣告市場的時候,Linkedin 和 Twitter 的市值就一直不太好看。

2d57ddd5bbb08aadf6af524fbaee50ea

從上圖可以看出,在過去十多年里,廣告收入變化最大的領域有兩個,白色部分代表的報紙行業是下降最快的,而移動行業是上升最快的。雜誌、廣播、電視三個行業反而相對穩定。

這也說明,互聯網的連接屬性,確實打通了世界的信息,所以靠“信息”起家的報紙行業受到了致命的沖擊。而雜誌和廣播靠著垂直的場景一直相對穩定,那麽如果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繼續增長,剩下的最大的一塊可能被蠶食的市場是什麽呢?

一定是電視行業。

7839dfd97c4be471fd1e50cefc69098a

廣告主的反應都是滯後的。電視雖然仍然是最大的媒體之一,但是根據上圖的數據我們可以看出,越年輕的群體,真的越不看電視了。

視頻是一種先天優於文字的表現形式,制作門檻和成本越高,消費門檻和成本就應該越低。人們閱讀文字還是需要動一點腦子,而看電視則完全是被動吸收。所以視頻內容的機遇一定是優於文字或圖片的組合的。

在美國,Snapchat 和 Facebook 在短視頻領域已經爭得不可開交,而目前國內在短視頻領域做得好的幾家則是快手和秒拍等。

今日頭條目前正在發力該領域,但不知道大家註意到沒有,有一個產品是最該入局,卻一直缺席的,那就是微信。

我認為微信這次的動作確實慢了,如果在視頻內容的消費上能做好,微信是有可能完成幾乎登頂後的自我突破,再次走到另一個臺階的。

想象一下,如果朋友圈中出現大量的短視頻內容(哪怕是 PGC 分享,但可以直接瀏覽形式的),那麽微信用戶的在線時長又會繼續增長多少?

當然,除了短視頻,直播平臺也是很有可能對標過去的電視的。比如鬥魚和熊貓 TV,甚至 B 站都在做自己的綜藝節目,而每一個主播的房間也像是傳統電視上的一個電視頻道一樣。

我相信,文字媒體行業的掙紮與衰退,會很快出現在電視媒體行業,再過幾年可能會有很多電視臺過得非常艱辛,就像如今的報社一般。

再者,視頻行業里不只是內容創業者有機會,也許基於純視頻的社交、娛樂等產品也會再出現風口。

二)AI 的未來

我最近一直在想 AI 的本質到底是什麽?後來我突然想到,既然 AI 的意思是人工智能,那麽 AI 的極限就相當於是人。

也就是說,討論 AI 的本質,直接拿人腦來類比就好了。那麽人腦對於世界的作用我暫且分為三種:識別、判斷、行動。

識別,是人腦處理信息的第一步,比如我走在路上看到對面迎面走來一個生物,大腦首先會判斷出來這是一個人。而這第一步也是現在大多 AI 公司在做的事情,也就是圖像識別、語音識別等等。

判斷,是基於認識而產生的,根據迎面走來的那個人的穿著和表情等,大腦可以判斷出這個人是否帶有敵意。這就要比簡單地識別更進一步。

行動,是根據識別和判斷而產生的結果。我識別出一個人走來,判斷出敵意,那麽大腦最終指揮產生我的行動:跑。

所以 AI 對我來說,就是這三個過程量的改進和組合。

如果說人類的行為大都是基於經驗,那麽 AI 的行為就是基於數據。一個人的經驗有可能不全、不準確、或受到各種外部條件影響,而數據是可以克服這些問題的。

所以 AI 最終能夠作用於任何存在大量數據、並且可以被訓練總結成“經驗”的領域。那麽越能夠被量化、越年老越吃香的行業,越容易被 AI 取代。而且,數據本身也是存在規模效應或類網絡效應的,所以未來在某個垂直領域內,成功公司的集中度也會很高。

此外,很多人也都提到過 AI 的場景問題。AI 的好處是它是一個新的維度,也就是說任何行業和公司都可以 AI+,但是 AI 的問題是他的維度是一種對既有場景和模式的升級而不是革命,所以要找一個適合 AI 創業公司的新場景就極難。

比如我們可以說攜程通過 AI 能讓人們更好地買到低價票,百度通過 AI 能讓人們更好地找到所需信息,但很難說 AI 本身有太多 2C 的場景(至少目前看來 AI 個人助手還是一個非剛需的偽命題,而且技術的演進也遠沒到真的出現智能助手的時候)。

所以 AI 將更多是一個 2B 的場景,是通過技術幫助現有公司做的更好的一個事情。那麽隨之而來的第一個問題就是:

2B 場景下,已經有互聯網巨頭占領的領域,是否還有創業者的機會?互聯網巨頭自身的技術和人員儲備會不如創業團隊嗎?(而且擁有大量數據的大公司本身就有更大的優勢。)我覺得這個問題要打一個非常大的問號。

那麽對於創業者來說,也許去為一些小市場或小公司加上 AI 更有機會?但緊隨其後的第二個問題是,互聯網巨頭會不會開放自己的 AI 能力?根據最新的報道,Google 和 Amazon 都開始在自己的雲服務之上增加機器學習能力的服務,本身公有雲的布局和客戶構成就是能夠和 AI 最好地進行協同的,我相信這是大公司必然會走的一步。

所以基於以上分析,我覺得在 AI 領域未來會有三個結果:

1)互聯網巨頭都會重拳布局,並且會開放自己的接口。AI 市場很大部分會像雲市場一樣,是被幾家巨頭瓜分的。

2)當下的很多創業公司會被大公司收購,而且很多時候是偏向人才和技術收購。

3)一些垂直領域的 2B 的 AI 創業公司才有機會,而且是越傳統的領域越有機會,比如教育、醫療、金融、政府機構等。那麽除了技術以外,這些創業公司對行業的理解和 BD 能力也是同等重要。

三)個性化是方向

過去的線下渠道中,因為貨架空間有限,所以面對線下購物的人流,商家都要在有限的位置下,盡可能的產生最大的購買轉化率。也就是說,商家針對用戶追求得更多是“最大公約數”。

具體來說,就是商家會更願意生產和售賣一個 100 個人里有 60 個人打 80 分的產品,而不是比如有 40 個人打 100 分的產品。

這就是線下場景的局限性和必然結果。但是,隨著線上渠道的連接性加強,並且隨著消費升級帶來的顧客消費意識的轉變,個性化消費會越來越成為趨勢。

原來這 100 個人里的 80 人都是一個共同的群體,比如都購買 A 品牌的洗發水,但現在,在網上他們可能都能夠找到自己最喜歡的能夠打 100 分的產品,於是這 80 個人也許會分散成 5 個品牌的擁護者。所以,過去只有幾個大品牌的快銷市場,會慢慢的變成分散的多品牌市場。

隨著個人數據的增多,這個趨勢會體現在各個不同的領域。比如基因醫療或 DSP 廣告等,實際上本質上都是一個原理。

再比如,知乎上有一個問題,叫做 “為什麽很久沒有周傑倫、林俊傑、王力宏、孫燕姿、蔡依林、S.H.E 級別的華語歌手了?”。排在第一位的回答也恰巧講了同一點原因,就是連接、碎片化和個性化讓市場上多出了很多小眾化的明星,每個明星背後都跟了一個小群體,但市場卻很難有機會再生成大明星了。

所以,個性化和垂直(或者也可以說去中心化)仍然會是一個大的潛在方向,不僅是在消費升級領域,在其他領域中也一樣。

四)傳統企業和互聯網的結合

不管從什麽維度來看,互聯網都發展到了一個非常深入的階段,如果說以前的機會在創業公司,那麽現在一定會轉到傳統企業的互聯網改造了。

對於傳統企業來說,要轉型有兩種方式。一種是被外部公司服務的業務轉型,一種是自身內部的轉型。目前看來,與外部公司合作,帶來的是很多 SaaS 公司的機遇,在近期大多 SaaS 公司都從中小客戶群體向大客戶轉型,這也是一個合理的結果。

而對於傳統企業來說,自身內部轉型目前幾乎沒有任何成功的案例。沒辦法,基因實在太對不上。所以,這些傳統公司未來收購和控股互聯網公司也許是一個更好的選擇。

這就像 Accel 的一個 Partner 剛剛在一個活動上所說的,創業公司應該拋去對傳統行業的鄙視之心,也不要總想著徹底顛覆,因為最終很可能是這些你們想要顛覆的公司把你們收購。

五)AR 是下一個平臺

我一直相信 VR 的魅力,相信 VR 會是一個很有潛力和價值的市場。但問題的關鍵在於,VR 到底是一個遊戲主機量級的市場,還是一個智能手機量級的市場。目前,我的判斷更傾向於前者,也就是說大多數人還是會為了影音娛樂或遊戲而買 VR 眼鏡,那麽這個用戶群的量級就永遠無法和智能手機對比,也就永遠無法成為一個真正的平臺級的事物。

VR 是純虛擬的場景,局限性非常強。而 AR 是能夠與現實交互的,我覺得是有可能在未來變成下一個真正的平臺的。也就是說,未來也許 AR 硬件的保有量會像智能手機如今一樣,當然,那可能會是十年甚至更久以後,但從極限法來看,再難再遠,總會有那一天出現。

從電腦到手機,人們的需求首先是便捷和移動性,其次是屏幕的大小。眼鏡相關的產品最大的好處恰巧也是這兩點:

第一,絕對的便捷和易攜帶,本身就是對眼鏡這個已有事物的替換。

第二,屏幕變小了,但是離眼睛的距離足夠近了,帶來的感受反而比手機屏幕要好。

所以,如果說未來有一個硬件平臺出現,能夠取代手機的話,我更願意相信是 AR,哪怕那是在很久之後。

變革 AI AR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5162

灰霾面積擴至188萬平方公里 42城空氣嚴重汙染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21日晚從環保部獲悉,監測數據顯示,12月20日,全國空氣質量日均值達到重度及以上汙染的城市共有90個(比19日減少了18個),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共54個(比19日減少了10個),占總數的60%。

其中,全國達到嚴重汙染的城市共42個(比19日減少了1個),京津冀及周邊地區35個(比19日減少了2個),占總數的83%。石家莊市PM2.5日均值最高,達到614微克/立方米,空氣質量為嚴重汙染。北京市PM2.5日均濃度為376微克/立方米,空氣質量為嚴重汙染。

12月20日,我國中東部出現大面積灰霾,遙感監測數據顯示灰霾面積為188萬平方公里,其中,重霾面積為92萬平方公里,占灰霾面積比例的49%。截至12月21日15時,全國空氣質量小時濃度達到重度及以上汙染城市共50個,嚴重汙染的城市共11個。其中,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共40個城市達到重度及以上汙染,嚴重汙染城市達到10個。

截至12月21日15時,北京、天津、石家莊等28個城市均維持重汙染天氣紅色預警;三門峽、駐馬店、周口等20個城市均維持重汙染天氣橙色預警。各地繼續組織落實各項預警應急措施,共同應對重汙染天氣過程。根據最新的環境空氣質量形勢預報結果,12月 22日,受冷空氣影響,擴散條件好轉,汙染形勢自北向南逐步緩解。北京市全天空氣質量以輕至中度汙染為主。

環保部介紹,北京市對全市紅色預警的1200余家企業應急措施落實情況進行檢查,被檢查企業均按要求落實了減排措施;繼續加強機動車單雙號限行管理、禁限車輛查控、交通宣傳引導等措施。

天津市對汙染較重區域進行地毯式檢查,派出6個執法組分不同方向檢查停限產企業的減產措施執行情況,市環保局利用自動監控系統加強對高架源監管,實時監控排放數據,並每隔2小時發布排放情況。

山西省進一步加大工業企業的減排措施力度,重點工業企業減排效果明顯;臨汾市12月20日新增200輛純電動公交上崗服務,目前臨汾市公共交通的24條線路423臺公交全部更換為純電動公交車。

河北省唐山市在原有紅色預警應急措施基礎上,要求自12月18日18時起,全市所有鋼鐵企業大氣汙染物排放量最大的生產環節——燒結機(含豎爐)停產,承擔居民供暖任務的鋼鐵企業和相應的燒結機(含豎爐)除外。

河南省12月19日晚召開重汙染天氣應急應對會議,決定從12月20日零時到12月22日24時在全省範圍內開展“重汙染天氣應對72小時統一集中行動”,重點圍繞督查企業停限產、工地停工、機動車違規上路、企業違法排汙、僵屍企業濫竽充數等行為。

據悉,環境保護部派出的16個督查組,繼續就各地重汙染天氣應對措施落實情況開展督查。

督查中發現,河北省唐山燕山鋼鐵有限公司、河北榮信鋼鐵有限公司、遷安軋一鋼鐵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唐山不銹鋼有限責任公司、唐山興隆鋼鐵有限公司、唐山港陸鋼鐵有限公司等6家公司燒結機、豎爐未按要求停產減排。尤其是河北鑫達鋼鐵有限公司、遷安市九江線材有限責任公司、河北津西正達鋼鐵有限公司等企業惡意應付檢查,在督查組離開現場後,重新開啟燒結機、豎爐。

山東省菏澤中聯水泥有限公司未按《菏澤市重汙染天氣應急預案》要求該企業停止生產,12月17日菏澤市重汙染天氣應急Ⅰ級響應啟動後,直到18日上午才停止生產,並用虛假生產臺賬應對檢查。菏澤金盛熱力有限公司自12月17日8點啟動I級響應至12月19日下午5時,該企業一直未能將停限產措施落實到位。

河南省鶴壁瑞洲紙業、浚縣生物發電有限公司、鶴壁市鴻飛碳素有限公司、濮陽同力水泥有限公司、天邦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孟州市正大皮毛有限責任公司等6家企業未落實減排措施,用電量不降反升,增加汙染物排放量。沁陽市永威安防公司12月16日至18日二氧化硫不能穩定達標排放,個別時段小時均值高達1700mg/Nm3左右。

山西省晉中市山西左權鑫源電力有限責任公司、山西安泰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山西宏安焦化科技有限公司、山西新泰鋼鐵有限公司、山西聚源煤化有限公司、山西太谷恒達煤氣化有限公司等6家企業部分時段汙染物超標排放。

環保部介紹,北京市12月20日共處罰建築垃圾、渣土等貨運車違法行為568起,發現違反單雙號行駛行為8萬起、違反國Ⅰ國Ⅱ輕型汽油車禁行行為1.1萬起,違法數量比19日分別下降38%、下降6%、下降8%。督查中發現,一些從事農產品運輸的外埠車輛普遍為重型柴油貨車,這些車輛存在使用強度大、車況差、超標排放嚴重的情況。天津市共查處機動車違反重汙染天氣尾號單雙號限行交通違法行為9557起,其中,大型貨車違反重汙染天氣限行交通違法行為670起,違法數量比18日分別下降了35%和14%。

據悉,環境保護部各督查組針對上述問題,已督促地方政府及相關部門依法嚴肅處理,盡快落實整改要求。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8547

42歲的她終於“傍”上鹿晗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0208/161098.shtml

42歲的她終於“傍”上鹿晗
李俊儒 李俊儒

42歲的她終於“傍”上鹿晗

昨天,投資圈和娛樂圈都高潮了一次。

本文系作者李俊儒對i黑馬投稿

2月6日,清流資本宣布,聯合藝人鹿晗、新希望集團,共同成立清晗基金,主要投資順應年輕一代生活方式和消費升級需求的各類早期內容制作團隊、媒體和平臺。

這是一場資本與顏值的跨界合作,還是隔著屏幕就能嗅到的營銷手法。且看作者對《創業家》的獨家投稿。

昨天,投資圈和娛樂圈都高潮了一次。

這年頭,“追星”的人不少。用明星做IP搞投資、做代言甚至合夥創業的也很多。但是,清晗基金的與眾不同則是,清流資本的董事總經理王夢秋,可是鹿晗不折不扣的“親媽粉”一枚。

因此,清晗基金消息的勁爆,也就可想而知了。這到底是粉絲做到了巔峰級別的“典範”,還是一次高等商業級別的合作?

王夢秋對鹿晗的熱愛,是鹿晗家的粉絲,乃至EXO粉圈人人皆知的事情,這也是王夢秋自己毫不遮掩的話題。她本人加V認證的微博簡介里,就曾大方地寫著:鹿晗和EXO的粉絲。她在接受對外采訪時,也都承認了這一點。而在微博里,和其他投資人動輒談論行業趨勢、資本動向不同,她近千條微博里,幾乎四分之一,都是鹿晗相關。她會帶上話題,刷鹿晗的電影,滿滿都是“鹿晗”的關鍵詞。

現在,這個微博已經停更,簡介里也只留下了後半句話。而時間停留在2014年的最後一條微博里,留下的仍然是對鹿晗的祝福。

早在百度擔任產品技術VP時,王夢秋就已經開始了“追星”之旅。據鹿晗的粉絲透露,王夢秋會買EXO的專輯,知道每一個成員的昵稱,和先生徐易容一起去EXO的演唱會現場,甚至在2013年,1975年出生的她還在EXO吧和鹿晗吧開貼寫了後記,其中滿滿的,都是親媽粉的口氣。

發發微博、買演唱會的門票、發發貼,也還只是一個普通的粉絲作為。但是王夢秋身為超級飯圈“牛人”,所能做的,自然也不僅於此。

比如,王夢秋的先生,是身為美麗說創始人的徐易容。2014年,美麗說第一次簽約的品牌代言人,就是EXO-M。這也是EXO-M組合首次代言中國品牌。2015年7月,美麗說官微正式宣布,鹿晗成為美麗說全球代言人。這也是鹿晗退出EXO/EXO-M後,個人的首次品牌全球代言。

既然夫人是鐵桿粉絲,徐易容也作為陪伴,現場觀看了不少鹿晗的演唱會。也曾在采訪中表示,非常喜歡鹿晗。也許,鹿晗能夠代言美麗說,也和王夢秋的大力“安利”密不可分。

而更為巧合的是,鹿晗參與的跑男第三季,也是“美麗說Higo”用3.38億元拿下了冠名權。有傳言稱,鹿晗能夠離開韓國SM公司(創業家註:EXO為其旗下組合)回國,王夢秋也是其中的主要推手之一。

甚至有細心的人發現,清流資本和鹿晗工作室的辦公室,同在珠海市橫琴新區寶華路6號105室,只不過一個門牌號是是12200,一個是12933,有些太過接近了。當然,也有粉絲反駁,雖然離得近,但是這其中,可是隔了732家企業!

直至2月6日,清晗基金宣布成立。不禁讓人驚呼:難道這又是“親媽粉”王夢秋的一大手筆?不能和偶像共處一家公司,但是能夠共同投資一家公司嘛。

但是,如果僅僅把它理解為一個粉絲追星的動作,似乎又太過簡單了。因為這對象,不是名不見經傳的普通藝人,而是鹿晗。

正如清晗基金宣布成立時的新聞稿中所言:“鹿晗作為90後現象級藝人,本身就是年輕一代潮流文化代表,在引領新生代生活方式方面,擁有超強的年輕受眾群體號召力。”

何謂年輕群體號召力?

一句話,在國內,最能詮釋“粉絲經濟”四字的,非鹿晗莫屬。在百度鹿晗貼吧里,共有超過300萬會員,貼吧日均簽到數保持在30萬以上;在微博上,2015年初時,鹿晗的粉絲不足500萬人,而如今已經超過了2600萬;在2015年9月,吉尼斯世界紀錄正式宣布,鹿晗在2012年發布的一條微博評論數超過1億,這也刷新了他本人創造的上一條微博評論數最多的紀錄。

而這也不是鹿晗第一次涉足投資界了。2014年12月,跨境電商達令宣布鹿晗成為其投資人。之前鹿晗在微博上發布了一條消息:“嗨,達令。”一夜之間轉發和評論達到了幾十萬。之後,據達令表示,短期內公司增長了100萬用戶。固然這不能完全歸功於鹿晗,但是,鹿晗背後的百萬級粉絲,不能不說是達令重點關註的對象。

2015年6月,達令宣布,鹿晗正式成為公司董事。發布會上,達令的三大投資方IDG資本、紅杉中國和今日資本,都派出高管現場助陣。

事實上,從這時開始,資本和明星巨大的IP效應相結合,已經不是個新鮮話題了。之前明星多數擔當企業的代言人,從2015年開始,他們顯然走的更為深入。

Star VC的陣容在不斷擴大。黃曉明單飛,成立明嘉資本。Angelababy擔任了洋碼頭的投資人和產品經理,更在2015年6月成立了AB capital。

據悉,除投資數百萬美元做FIIL耳機之外,汪峰還投資了杭州艾澤拉思投資管理合夥企業,與銀泰董事長沈國軍、藍山中國資本創始合夥人唐越等多名資本界大佬一起成為股東。李亞鵬、胡海泉、佟大為……越來越多的明星開始以投資人的身份圍獵項目,也有越來越多的投資人們,更願意和明星們的名字相關聯。

為何投資人和創始人紛紛“傍”明星?

因為後者帶來的資金和資源、對項目的吸引力,以及自帶的PR話題和營銷光環。

如果說金錢是世上最好的春藥,那麽我們便不難理解資本圈和娛樂圈為什麽會在跨界中高潮。不過,對於任何基金來說,賺錢都是正道,其他都是花哨。

* 本文作者李俊儒,編輯王根旺,系對創業家&i黑馬獨家投稿。如需轉載,請添加黑馬哥微信(heimagewx)獲取授權。

投資 鹿晗 清流資本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4691

巨虧42億港元!酷派CEO劉江峰回應:已優化人員 重新開發產品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7-06-02/1113072.html

每經記者 王晶

5月31日,酷派集團(02369.HK)公布了其截至2016年12月31日止年度未經審核的業績,其2016年巨虧42億港元。曾名列“中華酷聯”國產手機第一梯隊的酷派集團,如今卻面臨業績巨虧、高層換血、新品延發、裁員風波等困境,令人唏噓不已。去年,樂視入主曾一度被外界視為利好,但如今看來,不僅未能給酷派打開新的局面,股價反倒被樂視所拖累。

酷派CEO劉江峰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采訪時表示:“公司的運轉都在正常走,而且為了進一步減少成本,組織做了調整,人員也進行了優化,目前在重新開發產品。”

經營業績不佳,2016年虧損42.1億港元

繼兩次宣布延後發布財報的酷派集團(02369.HK)終於在5月31日公布了其截至2016年12月31日止年度未經審核的業績,公司2016年實現收入約79.94億港元,同比減少45.5%;毛利約3.57億港元,同比減少77.54%;公司擁有人應占虧損42.1億港元,同比上年盈利23.25億港元轉虧。此外,報告期內,酷派失去一間附屬公司控制權的盈利約1.83億港元,而出售一間合營公司的投資虧損約18.37億港元。同時,應公司要求,酷派的股票已自2017年4月3日上午9時停牌,並將繼續停牌,直至另行通知。

事實上,酷派的虧損早在4月21日酷派集團發布自願公告時就初露端倪,當時公告顯示,集團截止2017年3月31日經營虧損約為港幣4.6億元。預計2017年上半年的經營虧損會擴大到6億-8億港元之間,相比去年同期經營虧損港幣1.628億元,出現較大經營業績下滑。

而對於預計經營業績下滑的主要原因,酷派解釋為:由於市場競爭激烈,而本年度公司規劃中具有競爭力的新產品尚未上市,導致銷售收入規模下滑,預計2017年上半年較去年同期營業收入下滑將超過約50%;同時集團持續投入研發及市場銷售推廣活動,導致集團2017年上半年費用支出未有改善。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註意到,2016年酷派集團的巨虧同時也是公司近5年來出現的首虧。2011年至2015年期間,酷派集團的利潤分別達到了2.71億港元、3.24億港元、3.48億港元、5.14億港元及22.77億港元。從2015年的大幅增長到2016年的巨虧,再到2017年預計上半年的繼續虧損,兩年半的時間,酷派經營狀況出現了顛覆性的逆轉。

關於酷派的巨虧,外界最為關心的問題在於,酷派方面將會做出哪些調整來改善局面。對此,6月2日上午,《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致電了酷派CEO劉江峰,他表示:“公司的運轉都在正常走,而且為了進一步減少成本,組織做了調整,人員也進行了優化,目前在重新開發產品。”

樂視入主也未能改善局面

今年對酷派來說,可謂“禍不單行”,除了經營業績不佳外,在剛剛過去的5月,酷派還被爆與近300名2017年校招應屆生解約。在網上流傳的酷派HR與某應屆生的聊天記錄中,酷派HR稱“300多應屆生全部都要解約”、“酷派真是一夜坍塌”、“現在公司業績一落千丈、也許到了生死存亡的境地了”。

隨後,酷派方面對外證實了“解約門”事件,但官方表示人數並沒有傳言那麽多。“去年全年簽約應屆畢業生260人左右,一些符合海外市場職位的人員將被保留。”

酷派“解約門”爆發的背後,一定程度上也反應出酷派在國內手機市場的窘境。據酷派集團副總裁曹井升此前透露,2015年酷派手機出貨量約為3800萬臺,而2016年年底,劉江峰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曾表示:2016年酷派出貨量約為1500萬臺,2017年希望出貨量能達到2000萬-2500萬。

劉江峰對公司財務狀況依舊保持樂觀,談及2017年的目標時,他表示酷派2017年的目標就是活下來,最好是可以盈利。

與酷派的窘境相比,國內手機市場則迎來了加速,華為、OPPO、vivo等的出貨量實現爆發性增長。根據市場調研機構IDC近期公布的2017年第一季度中國智能手機市場報告顯示,中國智能手機市場出貨量同比增長0.8%,華為、OPPO、vivo等國內廠商超過蘋果,拔得銷量前三甲。

報告中還表示,OPPO出貨量同比增長約19.5%;vivo出貨量實現同比小幅增長7.6%;華為出貨量更是同比增長了約25.5%,成為中國智能手機中銷量增長冠軍。

值得一提的是,2016年6月,樂視成為酷派的第一大股東後,賈躍亭便放出豪言,聲稱在2年內,樂視+酷派要賣出1億臺。而當時的劉江峰也曾為酷派描繪宏偉藍圖:5年內銷量過億,並重回手機行業第一。

現在來看,樂視的入主不但沒有幫助酷派打開局面,公司的股價反而被風波不斷的樂視所拖累。事實上,自賈躍亭入股酷派集團到增持公司股份後,公司股價就不斷下探,最低時甚至下探至0.66港元,而截至酷派集團今年停牌時,其股價則停留在了0.72港元。

“對於酷派而言,如果出現較大的資金壓力,很可能讓其失去生存空間。”中國通信業知名觀察家項立剛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酷派需要找到有自己特點的產品而不是全面鋪開,它需要厘清自身的市場定位,先要保證自己能活下去。

與項立剛持相同看法的還有手機聯盟秘書長王艷輝,他指出,經過去年的虧損,對酷派來說最大的問題在於,公司還有沒有資金用於開拓手機業務。從國內市場來看,華為、OPPO、VIVO、金立等手機廠商已經占據大部分的市場份額,手機行業的競爭格局短期內很難改變,包括酷派、TCL、中興等的處境都會比較難,想做好很不容易,但只要有資金,至少可以等待機會。如果酷派的資金問題能夠解決,它還是有機會的,因為它的團隊、品牌、運營商等都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1248

獨家 | 42頁公告回應問詢,怡亞通資金鏈謎團為何愈發撲朔迷離

企業經營中,資金“十鍋九蓋”乃常有之事,當十鍋只剩五蓋的時候,償債危機恐怕就不遠了。資金鏈風險加劇卻不正視,甚而以混淆視聽的說辭應對監管問詢,怡亞通可能算一個。

5月12日,怡亞通以42頁文本的超長內容,回複了深交所年報問詢函的13個問題。有專業人士分析後對第一財經記者指出,怡亞通以不恰當的財務分析方法,做出了不恰當的結論。公司回複的結論:怡亞通經營現金流良好,經營穩健。但深入分析後,怡亞通的真實財務狀況與其回複可能大相徑庭。

現金流運營良好?

深交所問:近5年,公司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分別為-27.19億元、-32.80億元、-18.05億元、-41.47億元、0.41億元,公司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合計為-119.11億元,要求公司說明近5年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長期為負數的原因及合理性。

怡亞通回複稱: 公司近3年經營活動現金流入與營業總收入的比值一直保持較高水平,說明公司實現的營業總收入基本都處於正常回款狀態。再者公司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凈額占經營活動現金流入的比重較低,報告期內均保持在7%以內。因此公司整體經營活動現金流運轉良好,主營業務具有創造穩定現金流的能力。

為了使這一解釋更有說服力,怡亞通出示了一份現金流與營業收入的對比分析表格來支撐自己的觀點:

如上表,怡亞通計算的經營現金流入與營業收入的比例,2015-2017年分別為182.18%、159.73%、128.21%,每年都超過了100%,甚至有一年接近200%。怡亞通繼而解釋,這一數據說明公司的營業總收入基本都處於正常回款狀態。

而專業人士認為,上述怡亞通計算的現金流入與營業收入的比例,與年報中營收增長和應收賬款增長速度前低後高的情形,存在自相矛盾的情形。對此,僅以財務報表和數據間的勾稽關系即可說明。

矛盾在於,即便不考慮應付票據的高速增長,近3年怡亞通應收賬款與營業收入相比,前者增長速率明顯快於後者,這說明近3年經營現金流入增長並不能完整覆蓋營業總收入的增長。

根據公開財務數據,2014年-2017年這4年,怡亞通營業收入,從338億元增長到了685億,增長了102%。 而同一期間,怡亞通的應收賬款,從50億增長到128億,增長了156%。

應收賬款的增長速度是營業總收入增長速度的約1.5倍,說明回款增長速度慢於營收增長速度,繼而說明怡亞通以應收賬款墊資為代價實現業務規模擴張。怡亞通在回複函中所稱,“3年經營活動現金流入與營業總收入的比值一直保持較高水平,說明公司實現的營業總收入基本都處於正常回款狀態”的結論,與實際情況有偏差。

專業人士指出,其實怡亞通在向深交所回複時,偷換了一個概念:經營活動現金流入,並不能與營業總收入進行同口徑比較。因為經營活動現金流入,除了營業活動實現的現金流入,還包括收到的稅費返還和收到的其他與經營有關的收入(以“收到其他與經營活動有關的現金”列支,與之相對應的是,經營現金流出欄中“支付其他與經營活動有關的現金”)。如果公司經營現金流入與收入的比例都像回複函所述,超過了100%,甚至接近200%,那麽怡亞通的應收賬款增長速度勢必要慢於營業收入增長速度。這顯然這不符合定期報告財務數據所反映的情況。

更為蹊蹺的是,怡亞通在計算“現金流入與營業收入的比例”的時候,竟然沒有將營業收入加上銷項稅。專業人士指出,列於利潤表的主營業務收入,是扣除增值稅稅率的數據。而列於現金流量表的經營性現金流入則為不扣除增值稅稅率的數據。一為扣稅,一為不扣稅,兩者是不可以作為同口徑來匹配的。

實際上,現金流量表中的“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才是與同一期間含銷項稅的營業總收入進行比較的同口徑數據。

綜上,該財務專業人士表示,考察企業經營現金流入是否良性、銷售回款是否及時,正確的比較方法應該是這樣的:考慮同口徑比較經修正後的怡亞通“現金流量與收入比例”。

單位:億元

 

2017

2016

2015

營業總收入

685.15

582.91

399.39

含銷項稅的營業收入(增值稅稅率17%)

801.63

682

467.28

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

762.60

626.66

427.00

現金流量與收入的比例

0.95

0.93

0.94

如上表所示,暫不考慮小比例運輸等勞務收入增值稅因素的影響,怡亞通近3年“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在0.93至0.95之間徘徊,均沒有超過1,說明每年都會有新增的應收帳款,各年收到的現金都不能完全覆蓋當年的營業總收入。專業人士認為,經修正後的“不能完全覆蓋”的情形,與應收賬款增長速度快於營業收入增長速度才是得以匹配和勾稽的。

另外,怡亞通以存貨占款的現金流支出,也高出營業收入增長的速度:2014年至2017年,存貨從33億,增長到100億,增幅超過200%,遠超出營業總收入的增幅102%,前者幾乎是後者的兩倍。

專業人士分析認為,考慮到該公司應收賬款和存貨占總資產比例畸高(2017年末,存貨和應收賬款合計達到229億元,占流動資產比例61%,占總資產48%)、經營現金流入不能完整覆蓋應收賬款,經營現金流出隨存貨占款而走高,那麽公司整個經營現金流的情況實際處在惡化的過程中,而不是“良好運轉”。公司主營業務創造穩定現金流的能力在弱化,而不是“具有創造穩定現金流的能力”。

靠什麽來償短期的債?

盡管怡亞通的回複極力想給監管機構和市場以信心:公司並不存在償債危機。但通過深入研究基礎財務數據,怡亞通的表態並不那麽牢靠。

深交所問:、2017年末,公司資產負債率為81.69%,短期借款216.94億元,長期借款10.35億元,應付票據68.80億元,應付債券20.92億元,2017年公司利息支出11.70億元,貼現費用1.90億元。請公司說明資產負債率較高、前述負債項目規模較大的原因及償還負債的主要措施。

怡亞通回複稱, 2017年實現878.45億的經營活動現金流入、年末賬上96.86億貨幣資金,以及公司目前正在積極開展銀行融資、發行債券、資產證券化及非公開發行事項等融資手段擬募集的資金,可用於償還公司債務。

本文前述中專業人士分析了該公司經營活動現金流入難以覆蓋增長過快的營收,因此用富余的經營活動現金流入償還公司債務並不現實;另外,怡亞通提出用賬上貨幣資金償債的說法,其覆蓋率也遠遠不足。

2012年-2017年,怡亞通扣非凈利潤,從8000萬,增長到5.53億元,增長了4倍;存貨從9.5億元,增長到100億元,增長了9倍;應收賬款從19億元,增長128億元,增長了5.7倍。而賬上貨幣資金,從48億,增長到97億,只增長了1倍。

專業人士指出,現金比率是短期償債能力一個重要的指標,該指標系以現金以及現金等價資產總量與流動負債的比率,來衡量公司資產的流動性。怡亞通的現金比率,呈逐年下降趨勢,2012年超過0.5後,就基本上呈一路下滑,2012年至2017年分別是:0.6、0.4、0.46、0.37、0.25、0.27。考慮到2017年末,96.86億貨幣資金,有66.22億,即超過三分之二的貨幣資金受限(用於銀行貸款抵押),一旦遭遇借款集中償還壓力,公司貨幣資金對債務的覆蓋率極為有限。

另外,怡亞通的籌資活動現金流量顯示,雖然企業營收規模在不斷擴大,但是通過借款形成的現金凈流入,正在逐年減少:2013-2017年借款形成的現金凈流入,分別為55.36、38.73、25.11、21.27億元。這表明,企業借款的環境已經發生較大變化,籌資方式的變化對於資金極度饑渴的怡亞通來說,這個挑戰無疑是巨大的。

為了進一步讓投資者和債權人放心,怡亞通回複稱,截至2017年12月31日,公司流動資產余額為377億元,流動資產主要包括貨幣資金、應收賬款、存貨和預付賬款。必要時,公司可通過應收款項的保理、存貨變現等方式,適時變現供清償債務。

然而,考慮到怡亞通的稅後投入回報率為3.82%,而保理成本達到了5%至9%之間,存貨周轉率又遠低於其他供應鏈業務模式的上市公司,通過保理和存貨變現方式清償債務,可能是一筆虧本的買賣,若真必須通過這一步來清償債務,勢將大幅拉低怡亞通的凈利潤。

另外,怡亞通2016年定向增發發行股份補充流動資金的方案也未能成行。在短期償債資源有限的情形下,如果股權融資仍未有進展,怡亞通短期償債風險勢必加劇。

2017年公開信息可見,怡亞通開始通過投資活動來獲取現金流。當年投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變化原因主要是收購百誠集團公司現金凈流入6.99億。

2017年,公司分兩次收購了浙江百誠集團的控股權,通過這種方式拿到了百誠集團的7個億現金。怡亞通收購意圖明顯,一是百誠集團賬上有充裕的現金,二是被收購方幾乎為零的短期債務。 不過,飲鴆不能止渴。雖然百誠集團的短期債務無負擔,但百誠集團的資產負債率並不低,達到了86.21%,比怡亞通的資產負債率還要高出近5個百分點,長期來說,債務仍然堪憂。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4254

證監會核發長沙銀行等3家企業IPO批文 籌資總額不超過42億

8月10日,證監會按法定程序核準了以下企業的首發申請:

上交所主板:長沙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捷昌線性驅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深交所中小板:成都天奧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上述企業及其承銷商將與滬深交易所協商確定發行日程,並陸續刊登招股文件。上述企業籌資總額不超過42億元。

責編:張瑜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7148

42区找答案

1 : GS(14)@2011-01-15 17:37:18

http://www.cbnweek.com/Details.aspx?idid=1&nid=5126
上线测试2个月,注册用户1万人,圈到第一批高质量用户的有偿问答网站42区能否由一个好创意变成一个好项目,创始人张沈鹏也需要寻找答案。

    
      网站42区的首页简洁到可以称为“枯燥”,白色背景上排列着用户的照片和职业介绍,他们的职位包括互联网公司创始人、风险投资者、工程师、运营主管、媒体主编等等。而更多的用户则是看到这些有经验、有名气和有背景的用户后才申请注册的。这对于这个用户之间提供有偿咨询服务的网站来说是最重要的。
  街旁网联合创始人杨远聘是42区的用户之一,虽然注册2个多月了,但他只登陆过5次。每次听到42区增加新功能他就登陆来看看,还有一次是来提问的。那次杨远聘花了0.99元,向同在42区的豆瓣前端工程师Mockee咨询了一个技术问题。
  在42区每个用户都可以为自己设定一个标价,其他用户支付标价后就可以预约你的时间或者在线向你咨询。所以,除了个人照片和工作经历,大部分用户还会在个人主页上详细描述自己的技能,以便其他用户需要的时候可以预约咨询。
  杨远聘并不认识被咨询的Mockee,“如果通过线下关系联络,可能会比较慢,而且还要说客套话铺垫,线上直接咨询省事多了。”杨远聘的问题在42区顺利找到解决方案。他表示,如果以后在42区的提问,依然能得到很好的解答,他就会留下来。
  除了有偿咨询功能之外, 42区的极客气质也是用户入驻的原因之一。创始人张沈鹏自己也说不清42区的极客气质到底是什么,但他一开始就希望做一个有价值的交流社区,用户通过展示自己的技能、思维获得认可。“在42区,你可以谈事,可以解决问题。”
  出生于1986年的张沈鹏2008年从四川理工大学毕业,来到北京成为豆瓣网的一名程序员。一年后离职时,张沈鹏在Php语言编程圈子里已经小有名气。接下来他在美空网和欢聚网又写了一年的代码。2010年6月,辞职后的张沈鹏成了自由人,他先做了一个自动抓取热点的新闻分享网站,网站上线后用的人一直不多。
  当时,张沈鹏几乎每天都宅在家里看书、上网、写代码,42区的创意在这段时间慢慢清晰。2010年9月25日,刚刚搭建成型的网站上线了,界面跟国外的about.me有些类似,张沈鹏把网站发给自己的朋友和老乡。当时估值8600万美元的国外问答网站Quora刚好出现在国内业界视野中,互联网业内创业交流沙龙开始邀请张沈鹏参加,借着在沙龙上的分享,测试期的42区迅速获得第一批用户。
  现在,42区已经有1万多名注册用户,被放到首页上展示的实名认证用户有600人。用户数量超出张沈鹏的预料,他提醒自己这样的热度跟“15分钟效应”有关,新东西出来都会被炒作一阵子。
  提前涌来的用户迫使张沈鹏加快网站开发速度,凌乱的导航页面和极为有限的社交功能都急需改善—目前42区用户之间的交流几乎仅限于“提问”和“换名片”。张沈鹏也发现付费咨询虽然是吸引用户注册的亮点,不过现在每天只有一两个个人会使用一下咨询功能。
  网友“一株行走的草”有8年的影视行业工作经验,同时拥有瑜伽基础教师证书。她呆在42区目的就是希望“扩大交际圈,认识更多其他圈子的人”。给四大银行做信息安全支持的Zooboa很惊讶在42区看到这么多互联网人士,并且大家几乎都是实名制的展现自己,他希望这方面的人士能越聚越多,当遇到问题的时候能有合适的人帮助自己。新浪微博客户端高级产品经理付国利对42区的描述更直接:“它就像是一个人才库,很方便能找到行业内的人。” 如果说豆瓣是以影评书评为核心扩展社交圈,42区则有可能以职业技能为核心扩展出一个社交网络。
  不过,张沈鹏并不想把42区做成一个功能标准的SNS社区,他不仅希望满足用户社交的需求,更希望42区形成自己独特的气质,他这样描述42区:“在中国娱乐至死的网站已经够多, 意识形态的空谈也没有什么作用。有太多地方可以消磨时间, 可以发泄愤懑。但是, 这些都不是我想要的。我希望能有这么一个地方, 让踏实做事的人能高效地找到彼此。我希望这个网站带给大家的是可以坐下来谈事业, 相互能提携的现实朋友。”
  张沈鹏分析了国内的SNS社区,除了做得好的豆瓣网、开心网和人人网这几个标杆网站,其他各种名目的SNS社区几乎都因为同质化处于半死不活甚至名存实亡的状态,他告诫自己一定要有一个用户在其他地方获得不了的独特功能,“特别是小公司,要给自己做一根针,虽然很小,但能刺破气球。”
  张沈鹏也不确定自己是不是已经找到那根针,目前他在做的是通过增强“组织”功能,让用户之间有更多社交机会。在张沈鹏看来网站需要互动,但也要设置门槛,因为网站目的是做有价值的交流,“用户在其他社区可以娱乐,在42区他们可以工作。”
  他在网站上发起了一个为42区征求建议的活动,用户给出的建议五花八门,似乎每个人都有一套看法,但没人能说出最有说服力的发展方向。
  现在,张沈鹏大部分时间里依然宅在家写代码,一边继续开发新功能,一边修改譬如新浪微博同步等被用户反馈的问题。他是42区唯一的程序员,同时兼做推广。心情好的时候他会写上一整天的代码,如果心情不好就停下来想想42区的未来。张沈鹏并不希望42区的用户仅限于IT极客这个小众圈子。他觉得“人与人之间有价值的交流”这个点应该也值得扩展到更多行业、更大的圈子,但也没有什么明确的推广计划—目前最主要的还是增加功能,推广是下一步要考虑的。至于盈利,张沈鹏觉得拥有了核心功能和足够的用户后,钱就像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一样,是个副产品。
  除了买主机的一万块钱和一年4000多的宽带费,42区的开销就剩下他的生活费了。虽然对投资人来说,单枪匹马的张沈鹏没有特别优秀的从业经历,包容性、稳定性都是需要了解的未知数,不过很多VC都曾主动与张沈鹏接触过。而张沈鹏觉得现在还不是拿钱的时候,“等我把设想的功能做出来,网站的方向更加明显,再跟VC谈会更容易被理解。”张沈鹏给自己的时间表是2010年春节后,如果顺利的话,会引入一家天使投资,然后就是扩张团队。
  联系编辑:[url=mailto:[email protected]][email protected][/url]

创始人: 张沈鹏
年龄:24岁
创业前公司:欢聚网
启动资金:3万
资金来源:自有
目前最大困难: 尽快完善网站功能,增加社交同时保持交流的价值

文|CBN记者 朱小坤
图|林舒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2584

筷子王一分鐘夾 42乒乓球

1 : GS(14)@2011-01-22 01:00:06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335&art_id=14892342
你一分鐘可以挾住多少粒飛動中的乒乓球?河南有奇人馬得奇,竟可以在一分鐘內用筷子夾住 42個飛來的乒乓球(圖),並取得健力士世界紀錄。馬稱,要不是挑戰時心情緊張,可夾住超過 50粒球呢。馬說他是看到電視上有人用筷子夾住玻璃珠後,而學習改夾乒乓球的。現在他更練得一心二用,不但雙手輪流接住飛來的球,還可以一邊上樓梯或吹口琴時夾住乒乓球。
中新社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266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