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冷戰結束後首次!德國擬下令讓民眾囤積10天的食物防範襲擊

據德國媒體《法蘭克福周日新聞》21日報道,德國政府計劃呼籲民眾囤積食物和水以防襲擊或災難,這在冷戰結束以來尚屬首次。

報道援引德國內政部制定的“民防理念”報告說:“每位民眾都必須囤積十天的食物。”此外,每人還需儲存足夠5天使用的飲用水。

雖然德國目前還沒有發生類似法國和比利時的嚴重恐怖襲擊,但上月兩次恐怖襲擊以及一名精神錯亂的青少年在商場大開殺戒後,德國當前處於高警戒狀態。

德國防部長:德國已經進入“恐怖主義的瞄準範圍”

德國內政部透露,此次發布的民防戰略其實早在2012年就開始由一個議會委員會著手準備。該文件將於本月24日提交內閣討論,但拒絕披露更多細節。

這份69頁的報告並未預測德國本土將遭遇襲擊,但報告提出的預防措施要求人們“為未來可能危及生命且無法完全避免的威脅做適當準備”。此外,報告還指出,有必要建立更可靠的警報系統,加強建築物保護,以及改善衛生系統的容納能力。

本月早些時候,德國國防部長曾表示,德國已經進入“恐怖主義的瞄準範圍”,並敦促軍方加強與警察的培訓合作,防範潛在的大規模武裝襲擊。

另據i24news報道,德國情報機構估計,約有820人離開德國赴敘利亞和伊拉克參加聖戰,其中三分之一已經返回德國,這些人對歐洲構成的威脅是歐洲人心中揮之不去的陰霾。

多數德國人認為還會發生暴力襲擊 不安全感增加

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波恩市民表示:“我對德國發生襲擊事件沒有太多的恐懼。但是我意識到,這種事情隨時都可能發生。”

7月18日,一名17歲南亞裔男子在行駛到巴伐利亞州附近的一列火車上突然用斧頭和刀襲擊乘客,造成5名乘客受傷,這名男子後被警方擊斃。(圖片來源:中新網)

7月22日,巴伐利亞州主要城市慕尼黑奧林匹亞購物中心發生槍擊案,一名德國和伊朗雙重國籍的18歲男子槍殺9人,導致30余人受傷,隨後飲彈自盡。

7月24日深夜,巴伐利亞州安斯巴赫市中心一家餐廳發生爆炸,事件導致1死12傷。嫌犯來自敘利亞,兩年前抵達德國後曾申請難民身份但未成功,與極端組織“伊斯蘭國”(IS)存在關聯。

暴力襲擊事件頻發令德國民眾的不安全感增加。根據7月的一項調查結果,超過40%受訪者表示,將盡量避免去人群熙攘的公共場所。

本月早些時候,柏林宣布將大力增加警察和安全部隊開支,並組建一個專門負責打擊網絡犯罪和反恐的特殊部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1567

中國人過敏性休克誘因首度排序食物排首位,小麥成最大“元兇”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19763

7月5日,收割機在甘肅省永靖縣鹽鍋峽鎮的小麥田中作業。(新華社 史有東/圖)

中國人發生過敏性休克的誘因有哪些?日前,北京協和醫院變態反應科在國際上首次發布了中國人過敏性休克的誘因排序,食物成了誘發國人過敏性休克的首要原因。

在不同地區,過敏性休克的誘因存在顯著差異——在美國,花生位列誘因之首,日韓為蕎麥、小麥,新加坡則是燕窩。協和醫院的這項歷時15年的研究,顛覆了此前對於國人過敏性休克誘因的種種猜測,繪出了中國特有的致敏食物譜。

該項研究發表於《亞洲臨床免疫與變態反應雜誌》上。

小麥制品成國人過敏性休克“主兇”

多數人可能並沒有意識到,看似問題不大的過敏,可能會在頃刻間奪人性命。過敏性休克,正是這樣一種可危及生命的全身多系統速發變態反應。它就像潛伏在人們身邊的“刺客”,接觸過敏原後,患者可在幾分鐘之內,從輕微的皮膚癥狀,迅速發展成血管性水腫、血壓下降、心律失常、意識喪失、休克甚至死亡。

作為全國過敏性疾病診療中心,北京協和醫院變態反應科從2000年-2014年接診的逾千例過敏性休克患者中,按一定標準篩選出907例納入研究。研究發現:食物誘因占77%,藥物占7%,昆蟲占0.6%,其余為不明原因的“特發性”休克。

在對誘發過敏性休克的食物清單進行梳理後,研究人員發現,小麥成了最大“元兇”,占總誘因的37%;水果和蔬菜占20%,位列第二;隨後是豆類和花生、堅果和種子。其中,最常見的致敏水果和堅果分別為桃子和腰果。

研究人員還將907個病例按年齡段分組,發現68%的嚴重過敏反應發生在18-50歲。此外,不同年齡段人群,發生過敏性休克的首因不同——在0-3歲的嬰幼兒中,62%的首因為牛奶;4-9歲的兒童,59%的首因為水果蔬菜。

值得註意的是,在10歲之後的青少年及成人組中,小麥誘發的過敏性休克躍升至首位,且隨年齡增長占比不斷攀升。

專家推測,國內缺少“免面筋”的小麥制品及國人遺傳易感性,或是中國小麥誘發休克比例偏高的原因。日常生活中,面筋蛋白主要存在於小麥、大麥和燕麥的面粉中,麩質過敏癥患者對其十分敏感。

藥物誘發過敏性休克為“小眾”

據協和醫院變態反應科主任尹佳介紹,誘發過敏性休克的致敏藥物分析,也是本研究的一大亮點。

在此次的研究人群中,由藥物誘發的過敏性休克,排在第一位的是中藥,占37%,其中,清開靈註射液、雙黃連註射液、魚腥草註射液最為常見。抗生素、解熱鎮痛類藥物位列第二、三位。

註射液可直接註射入人體的組織、血管或器官內,吸收快,作用迅速。特別是靜脈註射,藥液直接進入血液循環,出現過敏反應的幾率也比口服、外用等方式高。

值得慶幸的是,只要積極防範,大多數的過敏性休克都是可以避免的。不過,尹佳團隊的研究顯示,在過敏性休克的急救方面,70%的患者在發生嚴重過敏反應急診處理時,使用糖皮質激素,僅有25%使用腎上腺素。而在美國,腎上腺素的使用率高達79%。

“目前國內醫生對過敏性休克認識不足,特別需要對醫生、患者以及家屬進行培訓教育,提高對腎上腺素在過敏性休克治療中重要性的認識。”尹佳說。

在急救中,正確使用腎上腺素的方法是肌肉註射。腎上腺素可以在短時間內收縮全身血管,增加心肌收縮力、回心血容量,迅速提升血壓。“掌握腎上腺素肌肉註射方法,關鍵時刻能救自己或家人一命。”尹佳說。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6447

為捐贈食物免責立法

美加捐食物免責 港府:無意立法

【明報專訊】本港未有法例保障食物捐贈者的法律風險。根據智經研究中心前年的研究,美國、加拿大及意大利等地已有法例免除捐贈者不必要的法律責任;其中美國於1996年通過《Bill Emerson好撒瑪利亞人食品捐贈法案》,免除捐贈者及接受食物的非牟利組織,因為食物性質、出產時間、包裝及狀態而引起的民事和刑事責任。

在意大利,免費分派食物的認可非牟利組織,會被視為食物的最終使用者,因而可免除由食物安全和衛生規則所衍生的法律責任,而受助者亦無法對食物捐贈者興訟。

2015年,立法會議員單仲偕曾提出訂立食物捐贈者免責條款,但當時署理環境局長陸恭蕙回應稱政府無意引入「好撒瑪利亞人法」。
(5/2/2017)

以政府儲備計算, 香港是個十分富裕的城市, 但實際上富的人富死, 窮的人窮死, 很多物資的浪費其實可以避免的, 尤其是在食物方面, 每天扔棄的數量可以養活多少人呢, 我沒有這方面的數據。香港在捐贈食物方面對捐贈者保障的法律極之落後, 儘管政府大力宣傳惜食, 在根本的法律思維方面卻停滯於「不作為」的層面, 罔顧社會貧窮階層可以從別人浪費中得益。明報一則《4000盒「過期」薯條棄街 市民速掃清》的報導, 使人感慨, 值得安慰的是, 市民把這些餅食撿走, 減少了浪費。如果香港政府肯立法, 保障食物捐贈者的民事責任, 很多到期(use by)食物, 或者過了最佳食用日期(best before)的食物也不用扔到垃圾站去。一般餅食罐頭, 過了最佳食用日期一年半載, 吃了也不見得有甚麼問題, 政府在這方面多走一步, 訂立保障捐出食物者的法律責任, 有甚麼困難呢? 實際上我沒有印象見過受惠者對捐出食物的人提出法律訴訟, 香港人在減少食物浪費方面實在羞恥地落後。

訂立捐贈食物免責的法例一點也不複雜, 我舉兩例, 第一例是明報所提及的1996年美國訂立Bill Emerson Good Samaritan Food Donation Act有關條款:

........
‘‘(c) LIABILITY FOR DAMAGES FROM DONATED FOOD AND GROCERY PRODUCTS.—

 ‘‘(1) LIABILITY OF PERSON OR GLEANER.—A person or gleaner shall not be subject to civil or criminal liability arising from the nature, age, packaging, or condition of apparently wholesome food or an apparently fit grocery product that the person or gleaner donates in good faith to a nonprofit organization for ultimate distribution to needy individuals. 

‘‘(2) LIABILITY OF NONPROFIT ORGANIZATION.—A nonprofit organization shall not be subject to civil or criminal liability arising from the nature, age, packaging, or condition of apparently wholesome food or an apparently fit grocery product that the nonprofit organization received as a donation in good faith from a person or gleaner for ultimate distribution to needy individuals. 

‘‘(3) EXCEPTION.—Paragraphs (1) and (2) shall not apply to an injury to or death of an ultimate user or recipient of the food or grocery product that results from an act or omission of the person, gleaner, or nonprofit organization, as applicable, constituting gross negligence or intentional misconduct.’’;
......

在我居住的悉尼, 新南威爾斯州也有類似的法例:

......

CIVIL LIABILITY ACT 2002 - SECT 58C

Protection of food donors

58C Protection of food donors

(1) A person who donates food (the 
"food donor" ) does not incur any civil liability in respect of any death or personal injury that results from the consumption of the food if:
(a) the food donor donated the food:
(i) in good faith for a charitable or benevolent purpose, and
(ii) with the intention that the consumer of the food would not have to pay for the food, and
(b) the food was safe to consume at the time it left the possession or control of the food donor, and
(c) where the food was of a nature that required it to be handled in a particular way to ensure that it remained safe to consume after it left the possession or control of the food donor-the food donor informed the person to whom the food donor gave the food of those handling requirements, and
(d) where the food would only have remained safe to consume for a particular period of time after it left the possession or control of the food donor-the food donor informed the person to whom the food donor gave the food of that time limit.
(2) For the purposes of this section, food is safe to consume if it is not unsafe food.
...... 

訂立這種Good Samaritan法例可謂毫無複雜性可言, 免責程度之大萬一出了岔子有所死傷, 追究捐贈人一點也不容易, 為甚麼眼白白看着超市或食肆為了省卻麻煩和成本而把食物銷毀呢?

2015年法國政府全球首創立法限制超市不能扔棄或刻意毀掉售不出的食物, 強制超市與慈善團體簽署捐贈食物的合約, 以此阻止浪費食物。意大利政府也緊隨其後在2016年訂立類似法例。這種立法相對於捐贈食物免責的法例複雜, 法國的法例是規定面積400平方米或以上的超市受規管。我只期待香港立法邁出第一步, 也不奢望特首候選人有任何承諾, 始終環保組織不是票倉, 候選人的政綱對此一句也不會提。香港那種朱門酒肉臭, 路有凍死骨現象需要大力提倡環保惜食才會改變。上館子不要過量點菜, 吃剩一定要帶走, 有幾多人會有這種意識? 貧窮當然惜食, 富裕而惜食是一種道德教育。數年前有次返香港吃自助餐, 舉目皆是杯盤狼藉的殺戮戰場, 見到鄰桌吃剩的食物那種浪費, 使我對自助餐越來越抗拒。一般心態是吃得少蝕底, 吃得多傷腸胃, 多吃了其實也是浪費。所以我很少去吃自助餐, 去吃也基本上吃自己慣常的食量。

指望香港社會修補撕裂, 互相體諒關懷, 是一種相當遙不可及的幻想。幫人也分分鐘挨罵。生活富足的人根本不會理解窮人的困苦。打個岔, 去年意大利最高法院聽審一宗店鋪盜竊案的上訴時, 作出很出格的裁決。一個原籍烏克蘭的流浪漢在超市偷了價值4歐羅的芝士及香腸, 被判監6個月及罰款100歐羅, 最後上訴至最高法院, 法官判他無罪, 所持以理由(2015年BBC的報導):

"In times of economic hardship, the court of cassation's judgement "reminds everyone that in a civilised country not even the worst of men should starve".
......

Stealing small quantities of food to satisfy a vital need for food did not constitute a crime, the court wrote.

"The condition of the defendant and the circumstances in which the seizure of merchandise took place prove that he took possession of that small amount of food in the face of an immediate and essential need for nourishment, acting therefore in a state of necessity," wrote the court."

不去憐貧惜苦, 自滿於個人成就, 照顧弱勢社群就被批評為社會主義, 很多標榜香港人拼搏精神是核心價值之一的人, 肯不肯為這社會盡一點力, 無償地幫助別人, 展示大愛的心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4358

吃垃圾食物 兒童變蠢

1 : GS(14)@2011-02-09 22:20:37



兒童愛吃薯片、餅乾及薄餅等香口的垃圾食物,多吃不但容易致肥,還會變蠢。英國一項大型追蹤研究發現,幼童 3歲前攝取太多高脂肪、高糖份的加工食品,五年後的智商( IQ)會較多吃新鮮蔬果米飯的兒童低 5分,而且影響會持續一生。
2 : GS(14)@2011-02-09 22:20:55

我都不喜歡吃麥記,好臭
3 : abbychau(1)@2011-02-09 22:26:12

好像吃了幾個小時之後已經會見效
4 : GS(14)@2011-02-09 22:35:55

咁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2910

問題食物逐個捉

1 : GS(14)@2011-12-21 00:03:06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104&art_id=15908821


【本報訊】有讀者投訴惠康出現「壞蛋」,自家品牌首選牌的美國雞蛋變黑發臭(圖)。讀者葉太則於上周一從清水灣 Market Place分店,以 25.9元購買一盒 12隻裝、下月 21日到期的「首選美國一級大蛋」(編號為 2 75P-1143),回家後立即貯放在雪櫃,雞蛋並沒有存放在溫室太久。翌日她發現雞蛋是壞蛋,且發出惡臭,「好驚訝,唔係大陸蛋,係美國蛋喎;啲蛋臭到隔兩三個車位都聞到,有一半蛋黃發黑」。她表示已對首選牌失去信心,「離晒大譜,我以後都唔會買任何 First Choice嘅食品」。
Market Place發言人表示已檢查該批次雞蛋的品質,未發現相同問題,顧客可攜單據到分店退款;食環署亦曾到該分店巡查並取走對照樣本化驗。
2 : passport(1491)@2011-12-21 00:10:32

爛得咁誇張?
可能係運送過程有問題
3 : 龍生(798)@2011-12-21 01:42:52

有的仲會爆tim....
4 : Wilbur(1931)@2011-12-21 17:30:42

去Market Place買First Choice野
5 : passport(1491)@2011-12-21 21:23:08

4樓提及
去Market Place買First Choice野
哈哈~你又講得岩WO
去得高級版都要買平價野
6 : greatsoup38(830)@2011-12-21 21:24:06

不如話人貪高級
7 : passport(1491)@2011-12-21 21:26:31

6樓提及
不如話人貪高級
貪間野高級
係咪即係以為自己升有LV...同有錢人睇齊?
8 : GS(14)@2011-12-21 23:25:53

7樓提及
6樓提及
不如話人貪高級
貪間野高級
係咪即係以為自己升有LV...同有錢人睇齊?


有錢就追求高質素生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6997

三秒定律可撿掉地食物吃

1 : GS(14)@2012-05-05 14:38:12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335&art_id=16309361
曾有人說過,食物掉地三秒內撿起還能吃,究竟這說法是真不是真的?英國有研究發現,原來「三秒定律」是真的,但適用於鹽份和糖份較高的食物。
曼徹斯特都會大學用果醬包、意粉、火腿、餅乾和乾果掉在地上,測試它們在三秒、五秒和十秒內的含菌量,發現果醬包、火腿掉地後三秒內撿起的話仍安全,皆因高糖份或高鹽份抑壓了細菌滋生,餅乾更因為水份少,十秒後撿起也可以安全食用。
但是乾果和意粉,在三秒後已滋生克雷伯氏菌,不宜食用。
英國《每日郵報》
2 : 肥B(18468)@2012-05-05 15:10:16

呢個講過好多次了....
3 : Ar Yan(11362)@2012-05-05 15:13:25

1樓提及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335&art_id=16309361
曾有人說過,食物掉地三秒內撿起還能吃,究竟這說法是真不是真的?英國有研究發現,原來「三秒定律」是真的,但適用於鹽份和糖份較高的食物。
曼徹斯特都會大學用果醬包、意粉、火腿、餅乾和乾果掉在地上,測試它們在三秒、五秒和十秒內的含菌量,發現果醬包、火腿掉地後三秒內撿起的話仍安全,皆因高糖份或高鹽份抑壓了細菌滋生,餅乾更因為水份少,十秒後撿起也可以安全食用。
但是乾果和意粉,在三秒後已滋生克雷伯氏菌,不宜食用。
英國《每日郵報》


有塵架嘛~~~
4 : 肥B(18468)@2012-05-05 15:18:51

呎個鬼佬d「傳統理論」, 同阿媽同你講, 俾火燒親, 搽d豉油就唔會起水泡一樣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9160

理財第一波:食物份量越來越少

1 : GS(14)@2012-07-07 18:25:35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20707/16491710
2 : Atkinson(1514)@2012-07-10 12:24:44

好肚餓,,,,
3 : GS(14)@2012-07-10 21:38:28

我都要加飯
4 : Atkinson(1514)@2012-07-12 17:59:45

白米不要吃太多....
5 : GS(14)@2012-07-12 21:46:12

I eat less than before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0142

金寶泰國菜七客食物中毒

1 : GS(14)@2012-07-24 18:22:54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20724/16541696
首宗懷疑食物中毒個案涉及一男一女,年齡分別為44和42歲,他們於上周五在金寶泰國菜館晚膳,約14至17小時後陸續出現腸胃炎症狀,包括腹瀉、惡心、腹痛和發燒,他們未有求診。另一宗個案則涉及兩男三女,年齡介乎33至63歲,他們於同日於金寶晚膳,約15至18小時後陸續出現腸胃炎症狀,其中兩人曾求診,但不需要入院。患者曾吃下泰式豬頸肉、燒豬頸肉、蝦膏炒飯、串燒雞和生蝦等菜式,目前全部情況穩定。衞生防護中心仍然繼續進行調查。
衞生防護中心已通知食環署有關事故,食環署昨天已派員到金寶泰國菜館進行調查,初步發現該食肆衞生情況一般。食肆負責人昨天已自願將約50公斤食物交予食環署銷毀。食環署人員已取走環境樣本作化驗,並向食肆負責人和員工提供衞生教育,以及建議食肆進行徹底清潔和消毒。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0439

食物焚化爐

1 : GS(14)@2013-01-05 13:27:00

http://www.sharpdaily.hk/article ... 4%E9%AB%98%E4%BA%BA
「朋友叫我德尊,o依家從事地產行業。我爸爸身高5呎10吋,媽媽大約高5呎,對上有六個家姐,家中排第一、三、五、七嘅成員都較高,五家姐有5呎10吋,而我就有6呎2吋,全家最高。至於排二、四、六嘅家姐就正常,大約5呎多啲。
食生冷嘢百毒不侵
我從來唔做運動嘅,生得高除咗遺傳同食得多之外,相信係因為細個時媽媽日日蒸雞,我每日最少食四分一隻。老竇話嗰個年代啲雞係食激素或者打針大,經常食雞等於間接吸收咗生長激素,會幫助人生高啲。呢個係阿爸嘅理論,我都認同㗎。
我認識嘅中國朋友當中,同代人冇人高得過我,原因係我由細到大乜嘢都食,雞皮、肥膩、高膽固醇,全部都唔理,全部都塞晒入口,可能就係因為咁,唔單只營養夠,仲係全面。
我食自助餐可以講係嚇親人,差唔多食到列入黑名單咁滯,我嘅食量包括兩碗湯、三打生蠔、四隻龍蝦、一呎魚生、一磅牛扒加六球雪糕,再加好多好多熱食,食飯前後相差四、五磅。有啲人叫我『大食積』,亦都經常有人叫『食物焚化爐』。
濫食有乜嘢後果?細個經常飽到嘔,大少少食生冷嘢好多時肚屙,o依家基本上練到百毒不侵,試過同太太食象拔蚌,我有少少絞肚,佢就腸胃炎入咗醫院。
我小學時唔高,到小四先開始坐全班最後,12至15歲時高得特別快,記得中二、中三嘅時候,有時體育堂彎身執嘢,覺得背脊好痛,後來發現背脊有疤痕,好似大肚婆啲妊娠紋咁,醫生話係因為骨骼生得快,皮膚生得慢,皮膚撕裂而形成嘅。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2097

[am偵查] 兩億資助難民疑遭剝削 坪輋住豬欄 分半份食物 (2013年07月10日)

1 : GS(14)@2013-07-11 01:15:08

http://www.am730.com.hk/article.php?article=162649&d=2101
香港每年約有近5,000名聲稱為了逃避政治迫害而來港的難民,入境處可批准他們暫准留港,並須等候少則2年長至8年的漫長歲月,才得以把他們確認難民身份移送其他收容國。社署每年雖撥款逾2億多元援助生活,但有立法會議員發現,在巨額資助的背後,部分居住在新界的難民多年來屈住豬欄、吃不飽、穿不暖,長期兩個人分一份食物;援助難民組織亦質疑,難民與援助機構簽訂的實物援助合約與事實不相符,擔心難民援助被剝削,影響香港聲譽。
文:胡靄玲、葉兆臻 圖:林振東

社署資料顯示,滯留在港並申請酷刑聲請的難民,現時有4,700人。留港期間不得工作,亦不能上學,但等候審批往往需時逾7年,日常生活全依靠社署每年撥款予非牟利機構的2.03億元「照顧費」,費用如斯龐大,他們居港生活卻又是另一回事,有援助難民機構曾透露,留港難民的居所非常惡劣,本報記者昨日親到其中一個位於坪輋、約有20名「難民」的聚居地了解,發現他們是居住在鋪上鐵皮上蓋的豬欄、以木板和水泥分隔出數十呎的「劏房」:一張床、一把風扇,床頭一牆之隔,就是爐灶和踎廁並列的「廚廁房」。
走進公共「浴室」,屋頂掛著一圈一圈清潔用的膠水喉,生銹鐵架放著過去裝潲水的水桶,不難想像昔日養豬的情景,而難民沖涼地方,只有一個水龍頭,並且沒有熱水供應。戶外空地更要與影印機回收工場及芽菜廠共用,一地的芽菜和滲出銹漬的影印機,發出陣陣中人欲嘔的臭味。全力協助居於坪輋難民的Vision First行政總監Cosmo Beatson表示,以他所知,為這班難民提供援助的香港國際社會服務社(ISS),單是去年便收取了政府至少1.43億元提供服務,但有難民向他們反映,ISS要求他們每人只可選擇其中一種資助:床位或食物,令難民被迫共睡一個床位,及分享一份食物援助;而實際上,每名難民與ISS簽署的合約,內容則是詳列整套服務,包括1,200元租金、食物援助、交通費及提供衣物等日用品。
已在坪輋居住5年的孟加拉難民Mdjahangir Hossain覺得,香港政府當他們像豬一樣,要住豬欄,只有填肚的食物,每次出門去聯合國秘書處,都要乞求車資;他說,業主明知他們不能工作,但仍每個月要求他們繳交一、二百元電費,他們只能靠朋友接濟,最希望政府容許他們工作,改善基本生活。

雙方痛苦 盼縮短等候期
關注在港難民的工黨立法會議員張超雄憶述,見到滯港難民在豬欄居住時,驚訝不已,「一班想逃避迫害而到港的難民,竟然生活如此不堪。佢哋無嘢可以做,連義工都唔得,細路無得讀書,其實係浪費生命。」他解釋,來港的難民會向聯合國難民事務高級專員署申請難民身份,過程最長3年,得到確認,再要等待加拿大、美國等收容國收留,又要3年。若身份未得確認,他們會向入境處申請為「酷刑聲請人」,致滯留時間可長達6至8年。既然政府耗費公帑長期接濟,不如縮短審核時間,等佢哋盡快去收容國,或者遣返原居地。」
張超雄認為,香港作為國際社會一員,應以人道立場,向受政治、文化和宗教迫害人士,給予人道援助。當局應改善其居住環境,允許到非政府組織或資助機構做義工,「並非要投入市場爭飯碗,加上香港並非收容港,大批難民湧入的機會不高,最多只會視香港為中轉站。」負責庇護者實物援助計劃的香港國際社會服務社發言人Adrielle Panares則重申,該中心從無要求受助者只能任擇其一受助服務,每名受助者皆有社工評估他們的需要而提供獨立服務。自08年起,有受助者選擇到坪輋居住,該社約見單位業主,協商居所環境及衛生問題,社工並每月定期到場視察,根據紀錄,今年5月及6月,曾有兩名居住在坪輋的受助者投訴不滿意他們的居住環境,而該社正處理他們的要求,她並建議聲稱被剝削人士應盡快與中心聯絡。
自92年起,聯合國有關禁止酷刑的公約在港適用,根據公約,如有理由相信任何人在另一國家將遭受酷刑,則不得將其驅逐或遣返至該國。本港的酷刑聲請,由入境處負責審批。
2 : hh0610(1603)@2013-07-11 01:58:33

難民有錢住重X大廈, 仲可以滿足獸慾.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327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