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德國媒體《法蘭克福周日新聞》21日報道,德國政府計劃呼籲民眾囤積食物和水以防襲擊或災難,這在冷戰結束以來尚屬首次。
報道援引德國內政部制定的“民防理念”報告說:“每位民眾都必須囤積十天的食物。”此外,每人還需儲存足夠5天使用的飲用水。
雖然德國目前還沒有發生類似法國和比利時的嚴重恐怖襲擊,但上月兩次恐怖襲擊以及一名精神錯亂的青少年在商場大開殺戒後,德國當前處於高警戒狀態。
德國防部長:德國已經進入“恐怖主義的瞄準範圍”
德國內政部透露,此次發布的民防戰略其實早在2012年就開始由一個議會委員會著手準備。該文件將於本月24日提交內閣討論,但拒絕披露更多細節。
這份69頁的報告並未預測德國本土將遭遇襲擊,但報告提出的預防措施要求人們“為未來可能危及生命且無法完全避免的威脅做適當準備”。此外,報告還指出,有必要建立更可靠的警報系統,加強建築物保護,以及改善衛生系統的容納能力。
本月早些時候,德國國防部長曾表示,德國已經進入“恐怖主義的瞄準範圍”,並敦促軍方加強與警察的培訓合作,防範潛在的大規模武裝襲擊。
另據i24news報道,德國情報機構估計,約有820人離開德國赴敘利亞和伊拉克參加聖戰,其中三分之一已經返回德國,這些人對歐洲構成的威脅是歐洲人心中揮之不去的陰霾。
多數德國人認為還會發生暴力襲擊 不安全感增加
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波恩市民表示:“我對德國發生襲擊事件沒有太多的恐懼。但是我意識到,這種事情隨時都可能發生。”
7月18日,一名17歲南亞裔男子在行駛到巴伐利亞州附近的一列火車上突然用斧頭和刀襲擊乘客,造成5名乘客受傷,這名男子後被警方擊斃。(圖片來源:中新網)
7月22日,巴伐利亞州主要城市慕尼黑奧林匹亞購物中心發生槍擊案,一名德國和伊朗雙重國籍的18歲男子槍殺9人,導致30余人受傷,隨後飲彈自盡。
7月24日深夜,巴伐利亞州安斯巴赫市中心一家餐廳發生爆炸,事件導致1死12傷。嫌犯來自敘利亞,兩年前抵達德國後曾申請難民身份但未成功,與極端組織“伊斯蘭國”(IS)存在關聯。
暴力襲擊事件頻發令德國民眾的不安全感增加。根據7月的一項調查結果,超過40%受訪者表示,將盡量避免去人群熙攘的公共場所。
本月早些時候,柏林宣布將大力增加警察和安全部隊開支,並組建一個專門負責打擊網絡犯罪和反恐的特殊部隊。
7月5日,收割機在甘肅省永靖縣鹽鍋峽鎮的小麥田中作業。(新華社 史有東/圖)
中國人發生過敏性休克的誘因有哪些?日前,北京協和醫院變態反應科在國際上首次發布了中國人過敏性休克的誘因排序,食物成了誘發國人過敏性休克的首要原因。
在不同地區,過敏性休克的誘因存在顯著差異——在美國,花生位列誘因之首,日韓為蕎麥、小麥,新加坡則是燕窩。協和醫院的這項歷時15年的研究,顛覆了此前對於國人過敏性休克誘因的種種猜測,繪出了中國特有的致敏食物譜。
該項研究發表於《亞洲臨床免疫與變態反應雜誌》上。
多數人可能並沒有意識到,看似問題不大的過敏,可能會在頃刻間奪人性命。過敏性休克,正是這樣一種可危及生命的全身多系統速發變態反應。它就像潛伏在人們身邊的“刺客”,接觸過敏原後,患者可在幾分鐘之內,從輕微的皮膚癥狀,迅速發展成血管性水腫、血壓下降、心律失常、意識喪失、休克甚至死亡。
作為全國過敏性疾病診療中心,北京協和醫院變態反應科從2000年-2014年接診的逾千例過敏性休克患者中,按一定標準篩選出907例納入研究。研究發現:食物誘因占77%,藥物占7%,昆蟲占0.6%,其余為不明原因的“特發性”休克。
在對誘發過敏性休克的食物清單進行梳理後,研究人員發現,小麥成了最大“元兇”,占總誘因的37%;水果和蔬菜占20%,位列第二;隨後是豆類和花生、堅果和種子。其中,最常見的致敏水果和堅果分別為桃子和腰果。
研究人員還將907個病例按年齡段分組,發現68%的嚴重過敏反應發生在18-50歲。此外,不同年齡段人群,發生過敏性休克的首因不同——在0-3歲的嬰幼兒中,62%的首因為牛奶;4-9歲的兒童,59%的首因為水果蔬菜。
值得註意的是,在10歲之後的青少年及成人組中,小麥誘發的過敏性休克躍升至首位,且隨年齡增長占比不斷攀升。
專家推測,國內缺少“免面筋”的小麥制品及國人遺傳易感性,或是中國小麥誘發休克比例偏高的原因。日常生活中,面筋蛋白主要存在於小麥、大麥和燕麥的面粉中,麩質過敏癥患者對其十分敏感。
據協和醫院變態反應科主任尹佳介紹,誘發過敏性休克的致敏藥物分析,也是本研究的一大亮點。
在此次的研究人群中,由藥物誘發的過敏性休克,排在第一位的是中藥,占37%,其中,清開靈註射液、雙黃連註射液、魚腥草註射液最為常見。抗生素、解熱鎮痛類藥物位列第二、三位。
註射液可直接註射入人體的組織、血管或器官內,吸收快,作用迅速。特別是靜脈註射,藥液直接進入血液循環,出現過敏反應的幾率也比口服、外用等方式高。
值得慶幸的是,只要積極防範,大多數的過敏性休克都是可以避免的。不過,尹佳團隊的研究顯示,在過敏性休克的急救方面,70%的患者在發生嚴重過敏反應急診處理時,使用糖皮質激素,僅有25%使用腎上腺素。而在美國,腎上腺素的使用率高達79%。
“目前國內醫生對過敏性休克認識不足,特別需要對醫生、患者以及家屬進行培訓教育,提高對腎上腺素在過敏性休克治療中重要性的認識。”尹佳說。
在急救中,正確使用腎上腺素的方法是肌肉註射。腎上腺素可以在短時間內收縮全身血管,增加心肌收縮力、回心血容量,迅速提升血壓。“掌握腎上腺素肌肉註射方法,關鍵時刻能救自己或家人一命。”尹佳說。
(1) A person who donates food (the
"food donor" ) does not incur any civil liability in respect of any death or personal injury that results from the consumption of the food if:(a) the food donor donated the food:(i) in good faith for a charitable or benevolent purpose, and(ii) with the intention that the consumer of the food would not have to pay for the food, and(b) the food was safe to consume at the time it left the possession or control of the food donor, and(c) where the food was of a nature that required it to be handled in a particular way to ensure that it remained safe to consume after it left the possession or control of the food donor-the food donor informed the person to whom the food donor gave the food of those handling requirements, and(d) where the food would only have remained safe to consume for a particular period of time after it left the possession or control of the food donor-the food donor informed the person to whom the food donor gave the food of that time limit.
(2) For the purposes of this section, food is safe to consume if it is not unsafe food.......
4樓提及哈哈~你又講得岩WO
去Market Place買First Choice野
6樓提及貪間野高級
不如話人貪高級
7樓提及6樓提及貪間野高級
不如話人貪高級
係咪即係以為自己升有LV...同有錢人睇齊?
1樓提及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335&art_id=16309361
曾有人說過,食物掉地三秒內撿起還能吃,究竟這說法是真不是真的?英國有研究發現,原來「三秒定律」是真的,但適用於鹽份和糖份較高的食物。
曼徹斯特都會大學用果醬包、意粉、火腿、餅乾和乾果掉在地上,測試它們在三秒、五秒和十秒內的含菌量,發現果醬包、火腿掉地後三秒內撿起的話仍安全,皆因高糖份或高鹽份抑壓了細菌滋生,餅乾更因為水份少,十秒後撿起也可以安全食用。
但是乾果和意粉,在三秒後已滋生克雷伯氏菌,不宜食用。
英國《每日郵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