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傘運動到了轉型時候(傳媒研究員 陸昕慈)
1 :
GS(14)@2014-11-06 22:23:50
果然,這消耗戰已經拖得人心焦灼,於是佔領區傳出一些令人費解的提議──五區公投、超區重選、學聯上京。雨傘運動希望尋找突破口,打破現時的困境,自然是無可厚非,但是若將「退場機制」排除之外,藥石亂投,亦是將運動逼向死地。公投要考慮的不僅是理念問題,更是技術性問題──若不能讓建制派一起辭職參與選舉,等同於面對無賴對手的挑釁,泛民卻率先將自身進行道德綁架;在本就弱勢的前提下再自縛手腳,後果不堪設想。若是要公投對公民提名進行表態,如何設計問題才能回應政黨之前對於6.22投票的批評,將此次投票的代表性和可信度做到至臻完善,為將來的進一步行動鋪路,亦是需要認真探討的事情(其實,大家都明白,即使再次進行全民公投對公提表態,亦很難堵住建制派的吹毛求疵和顛倒黑白)。學聯代表上京,自然是出自一片赤子之心,但我卻為這一片赤子之心的期盼,因為欠缺更周詳的計劃及籌備,注定會行將落空而倍感無奈。昨日(11月5日),APEC
雨傘、太陽花、素人政治(添馬男)
1 :
GS(14)@2014-12-01 21:37:46
台灣九合一選舉,國民黨慘敗,連一向固守之台北及台中市也輸掉,只有朱立倫以些微票數保住新北市。民進黨主席蔡英文稱「台灣年輕世代承擔責任開始」,表示了台灣太陽花學運終於在政治上結出了果實,對香港雨傘運動中湧現的政治新世代,有相當啟示作用。國民黨與太陽花世代最主要的距離,在於兩岸關係,我們香港則稱為中港關係,台港兩地在中華帝國崛起的背景下,走上了相似的抗爭道路。國民黨在選舉中的主要政治論述,一如香港本地建制派,充份利用內地經濟發展機遇,搞好本土經驗,一旦錯過時機,我們便會被邊緣化。相近的說法在2005年董下台後,由當時政務司司長許仕仁提出。這種論述,當然是呼應中國對外關係的戰略:「人民幣外交」,通過內地優先局部開放市場,國企直接到海外投資,釋出「善意」,換取政治上之關係,帝國時代稱為「朝貢式外交」,幾百年前日本、朝鮮、沖繩、越南周邊小國便尊中國為主,以朝貢名義換來貿易利益。問題是這種以利益為動員之方法,不帶任何感情,對實用功利掛帥的嬰兒潮一代才有作用,對成長於富裕社會之八十後、九十後,就變成牛頭不對馬嘴。在新媒體下成長的年輕人,重視身份、信念、認同多於實際利益,這種新世代取向已逐漸改變了傳統黨派政治版圖,素人政客相繼抬頭。今次台大醫學院教授柯文哲大敗國民黨世襲精英連勝文,正正顯示了新世代政治取向,同樣素人市長有2008年大阪市長選舉由無黨派素人橋下徹當選,他是個電視台法律show客席主持,重視sound bite,將政策簡化為黑白分明的選擇,又會即時用twitter反駁傳媒不實報道。他三十八歲就當選成為大阪市知事。今年六月擊敗財閥鄭夢準成功連任之首爾市長朴元淳,同樣是素人出身,人權律師,2011年爆大冷打敗大國家黨候選人,令首都變天。新當選台北市長柯文哲,掌握了新世代對傳統黨派政客之厭惡感,也迎合了年輕人「求變」心態,繼橋下徹、朴元淳之後當上素人市長,一年半後甚至有機會問鼎總統寶座。香港「後雨傘運動」亦會出現政治力量對比變化,肯定首先衝擊泛民政黨,年輕人厭倦了泛民政客「未做先認輸」,他們認為過去三十年爭取民主無寸進,乃泛民政客這種「失敗主義」心態所造成,一切抗爭變成例牌hea做,而否定泛民「建制內爭取」路線。最大錯誤是北京,九七年至今一直視泛民為敵我矛盾,欲除之而後快,令民主黨、公民黨、民協兩邊不是人。2015年區議會選舉,泛民形勢不樂觀,2016立法會選舉亦會面對雨傘世代素人挑戰,而在現存政團中,積極投入運動之人民力量、社民連、熱血公民會吸引了大部份年輕人「首投族」選票。但由於香港不比台灣,無法以民主選舉方式吸納新世代政治能量,建制仍由紅色血統、老人政治主導,講出身、講關係,在香港嚴重落伍之前政治制度下,要將年輕世代轉化為承擔責任的一群,恐怕困難重重。
添馬男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41201/18953913
蘋論:雨傘運動不是太陽花 須經劫難才開花
1 :
GS(14)@2014-12-02 08:35:24
台灣人太讓人羨慕了,他們可以用選票趕把經濟搞至瀕臨崩潰的陳水扁下台,也可以用選票阻止馬英九擴大實施親北京的政策。台灣太陽花學運太讓人羡慕了,從3.18佔領立法院、3.30包圍總統府,到11.29讓國民黨在「九合一」選舉中崩盤,只過了八個月時間就開花結果。香港是不幸的,雨傘運動已歷時兩個多月,中共和狼英依然對市民要求真普選的呼聲聽若未聞,市民想不受限制地一人一票選特首,路漫漫其修遠兮。香港又是幸運的,青年學生沒有止步於臨淵羨魚,雨傘運動的興起讓人看到希望,哪怕要經歷再多的血淚和劫難,終有像太陽花學運一樣開花結果的一日,香港人終有像台灣人一樣用選票決定政客去留的一日。台灣「九合一」選舉落幕,國民黨執政的縣市由15個驟減至6個,全台的得票率只有40.7%,落後於民進黨的47.5%,在2016年年初的總統選舉、立委選舉中落敗幾成定局。不論台灣輿論,還是國際輿論,檢視國民黨潰敗原因時,都會把太陽花學運的影響擺在首位,而這場學運的起因、過程、結果,給香港雨傘運動的啟示,不只是對示威者有效,同樣對執政者有效。太陽花學運曾有兩次升級行動,一次是佔領行政院,遭警方暴力清場;另一次是發動3.30包圍總統府,得到社會響應,70萬人擠爆凱達格蘭大道,集會和平落幕。而太陽花學運在4月10日和平離場、撤出立法院,一是始終反對學運、堅持簽署兩岸服務貿易協定的總統馬英九沒有下令清場,他後來還向《紐約時報》透露,學運期間曾七次邀學生對話,但都被拒絕。二是立法院長王金平到議場探視學生,並承諾在兩岸協議監督條例草案完成立法前,不召集兩岸服貿協議相關黨團協商會議,即擱置兩岸服貿協議的批准。反觀香港,雖然政改三人組同學聯有過一次公開對話,但政府何曾釋出善意?何曾正面回應2017年實施真普選問題?梁振英不只未曾邀學生對話,昨日更殺氣騰騰地警告:「不要以為警方過去的忍讓就等如警方無力處理佔領事件,不要以為警方的忍讓等如軟弱。」沒有市民懷疑香港警方的能力,哪怕是在警隊被梁振英推到前線與市民對抗的今日。但是,當梁振英搬來中共把法律當作體現統治者意志、維護統治者利益工具的那一套時,傷害香港法治、傷害香港警隊形象的罪魁禍首正是他梁振英。馬英九在2012年連任總統時的得票數是689萬票,對學生佔領立法院尚且不敢採用暴力清場,還要邀學生對話,但民眾對他堅持親北京政策的質疑和不滿並未就此平息,因而在「九合一」選舉中用選票教訓國民黨。反而,在特首選舉中只得到689票的梁振英面對學運還趾高氣揚,鐵下心腸維護全國人大常委會「不能夠亦不會修改」的決定。主政者的這種心態差異,正是有沒有普選的分別所導致。香港沒有黨禁、報禁,實現真普選的道路本來應該比台灣平坦,但因中共堅持一黨專政、因梁振英對中共唯命是從,香港真普選的道路反而比台灣坎坷,雨傘運動反而比太陽花學運坎坷。台灣民進黨在「九合一」選舉狂勝後,黨主席蔡英文的致辭有兩句特別令人感慨,一是要切記國民黨的教訓,「一個政府如果不站在人民的這一邊,人民會隨時把權力收回去」;二是要誠惶誠恐看待全民託付,「從地方出發,一步一步把台灣贏回來」。是啊,香港人甚麼時候可以收回給政府的權力?甚麼時候可以從民間出發,把香港贏回來?李平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41202/18954964
雨傘人自白:大台把不同意見掩蓋
1 :
GS(14)@2015-01-20 08:32:15
煙霧猶如白龍,捲起並包圍着憤怒的群眾,本來熟悉的夏慤道,變得陌生。九.二八當天,警方發射第一批催淚彈時,我還在家中。朋友打電話給我,問我有沒有在金鐘。我猛然醒過來,是一種政治覺醒:為甚麼我現在還能安在家中?是不是出來工作這麼多年,人已變得政治冷感,跟社會脫節了?
制止搞事醉漢遭打傷
我於是跟兩位朋友,即晚就趕往金鐘,成為二十萬無畏無懼的群眾之一。那一刻,我從未如此身為香港人而自豪過。大家很團結,面對龐大極權仍然走出來抗爭,香港很少出現這種場面。我本來是個生意人,佔領運動爆發的頭一星期,我很擔心警方會來清場,所以幾乎放低了所有公事,一直留守金鐘,專注保護大台。從來沒有到過金鐘佔領區的朋友,請容我描繪一下夏慤村的模樣。那裏的中央是個大台,台下的年輕人有秩序的唱歌、跳舞、創作藝術,一個烏托邦社會慢慢成形。夏慤村的核心區很和平斯文,但周邊卻很狂野。佔領運動期間,大約有三十人組成防線義工隊,守護路障。幾乎所有固體物質都要物盡其用,作為路障,包括鐵馬、竹枝、座椅,再用索帶綑在一起。我想起一九七九年Walter Hill導演的電影《The Warriors》,成群蠱惑仔,很有趣。金鐘佔領區的邊防,時常有人前來搞事。某個周末深夜,四個醉酒佬在警察總部那邊意圖清拆路障,我們在睡夢中驚醒,使用了最低武力制止了那班酒徒,事件中我們幾個男生都被打傷了。最難忘是兩次升級行動,網民動員衝擊立法會的一次,雖然我們覺得很無聊,但四防(佔領區四邊防線)成百人義工都有聲援衝擊者,始終我們是同路人。那晚我們不停奔走,調動眼罩、頭盔等物資。
四防七十人退出會議
雙學發動包圍政總的一晚,我們幾日前也有所聞,亦有參與討論行動計劃,但會議期間,我們的意見都被否決,結果四防七十人退出會議。但在行動當晚,我們還是留守在現場,由前線到後援,都有我們的人。最終我們傷了很多人,有幾個兄弟更要「入廠」。整個運動裏,我們對大台的支持逐漸減退,覺得他們做事墨守成規,沒因應運動的節奏而行動,到後期已變成一個信仰平台。大台原本起着維持和平氣氛的作用,但後來卻把不同意見掩蓋,甚至抹黑,變成金鐘佔領區的獨裁政府。其實無論溫和派與勇武派對任何一方的指摘,都是不應該的。我們只是一隊小兵,要打贏極權大兵,一定團結才有勝算。但無論如何,我確信佔領運動只是一個開始,我不會就此作結。抗爭才剛開始,我們之間那團火才剛剛燃起,火花會在社區裏蔓延,燒到我城的每一角落。撰文:防線義工大嚿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50120/19008794
雨傘運動期間建制中人發功少年軍個半月內成立
1 :
GS(14)@2015-01-22 08:23:38
■青少年軍總會於本周日成立,制服與解放軍軍服相似。
【本報訊】組織秘密的青少年軍總會本周日成立,據知中聯辦一直計劃成立有軍訓的新制服團體,直至去年九月,才有建制中人正式推動,但至上月才拍板,個半月內成立,時間十分倉卒,時間剛好是雨傘運動期間。學民思潮召集人黃之鋒認為,成立青少年軍與雨傘運動一定有關,相信中共希望藉以此培養年輕人認同政權。記者:倪清江
政協副主席、前特首董建華昨日明顯為剛成立的青少年軍的提問作好準備,當記者問他是否要透過青少年軍加強國民教育,董建華反問記者:「你點解唔問我係咪喺度洗腦?」他指洗腦不是容易的事。至於成立香港青少年軍是否中央的意思?會否令人心回歸工程適得其反?董建華稱,他太太董趙洪娉成立的群益資源中心,每年也安排二百多個學生到內地接受軍訓十五天,十年來有三千人參加,供不應求。董建華強調,過程中令年輕人認識國家,連他的孫女也曾參加,往後兩年更擔任義工,故呼籲傳媒應用正面態度看待新成立的香港青少年軍,若果青少年軍規模加大,更是一件好事。
僅數十名學生加入
青少年軍總會主席陳振彬昨在dbc電台節目中表示,最初是一班參加過群益資源中心軍事夏令營的同學會學生想服務社會,「佢哋想將學到中式步操教其他年輕人,貢獻社會,訓練年輕人體魄」。他提供協助並找多名警務處前高層加入諮議會提供意見。青少年軍的成立儀式於上周日舉行,但陳振彬表示,約三至四個星期前申請註冊,上周四才獲批。他指總會資金不多,「要慳番啲錢,成個儀式簡單莊重,冇花巧嘢,於是同解放軍借個地方……唔使租!」當日因此也邀請了十三個制服團體領袖前往參觀。陳振彬強調,當日出席的學生並沒有「被加入」,他們只是獲發制服,尚需要填表申請和家長簽署才可。但當日該會發放的宣誓儀式相片有數百人,他稱只是數十名一早決定加入的夏令營學生才是,其他則屬觀禮,現未展開招募。
有指陳振彬拍板抄軍服
對於制服與解放軍軍服相似,陳振彬聲稱所選的綠色較解放軍為淺,「個款係民安隊個款!」但有知情人士向本報透露,中聯辦等機構早就建議成立有軍訓的新制服團體,但一直沒有下文,直至去年九月才有建制中人推動學生籌辦。至十二月初決定在本周日舉行成立典禮,「十二月中動員要call齊人坐爆典禮個場,得唔夠六十日搞,好倉卒」。該知情人士稱,陳振彬一言堂決定抄駐軍軍服,否決其他人士方案,「佢就係用抄呢個字眼,我諗佢都係想威、英雄主義」。陳昨未有回覆本報查詢。黃之鋒指出,國民教育被推倒後,中共一直想辦法令國教借屍還魂,「去培養新一代對黨認同,情感上支持,雨傘運動後,更加開始全面統戰工作,青少年軍同(資助)姊妹學校係一脈相承」。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50121/19010120
雨傘人自白:我做了從沒想像的事
1 :
GS(14)@2015-01-22 08:29:53
正式加入學民思潮,投入社運圈子,是半年前的事。在十七歲的這半年,我做了從來沒有想像過的事。猶記得六.二二公投中,作為「新人」的我走上街頭擺街站。「請支持三號學界方案!」青澀地向市民逐一致謝,害羞地遞過傳單──當然也有被人破口大罵的時候。第一次有點被嚇怕,第二次、第三次便不再怕了。九.二六重奪公民廣場,我畢生也難以忘記曾做過這件最瘋狂、最即興的行動──一小時內討論可行性、投票,然後衝──可能是下得最適合的政治判斷。在廣場內短短數小時,警察對外施放胡椒噴霧、不讓女生上廁所,看着公廣閘外的市民愛莫能助的樣子,我們心情是徬徨無助的,但信念是堅定的,至今我也沒後悔曾如此勇武。離開公廣的那刻,我和學民人默而不語,那一晚的香港,已不再是我們過去十多年所熟悉的家;我一直尊敬的警察,也不再是愛護市民的正義之士。罷課兩周後,我回到校園,做回我的浸大傳理系一年級生。「不平則鳴」不應只是傳理人的原則,而應是所有公民的做人宗旨。在之後的兩個月,除了繼續到佔領區支援,我與母校聖公會莫壽增會督中學的師兄一起籌辦校友聯署,為登報籌款。雖過程曾遇到不少來自不同方面的阻礙,但最終也順利完成。剛滿十八歲半個月後,我做了最不孝及最未曾想像過自己會參與其中的事──參與絕食。這不是個升級行動,也不是要犧牲性命,我們只是想爭取就重啟政改進行對話。九十多個小時以來,最不適的地方是心跳過快,一整天的心跳都在每分鐘一百二十次以上。因我的先天身體狀況及當時的心跳率,醫生最後強烈勸我停止絕食。「我哋會嚟,今晚會嚟接你返去。」在退出絕食的晚上,我聽出平日事事無所謂的爸爸在電話裏頭有的堅決。其實我知道,他根本就不方便被記者拍到,而且他對這場運動的評價好壞參半。但七十多日裏,我察覺父母開始軟化,開始真正地思考,我明白我做的事是有意義的。感動的事有很多,記得九.二六在公廣內,我給中學時期的通識科老師傳了短訊,內容大致是感激他的教導,使我除了在文憑試中取得佳績以外,更學會學生、公民的往來。後來,他在其後的集會中都有參與公民抗命,而且在中學罷課分享中向師弟妹提起我,那一句話是:「我知道學生並唔係大無畏,佢哋都有畏懼嘅一刻,作為老師我唔可以喺啟導學生後,瑟縮一角,不負責任,成年人唔可以將一切放晒喺青年嘅膊頭。」其實,應該是我感激恩師,讓我從零到主動關心時政、上網看立法會會議,到有興趣選修傳理當記者,以及有勇氣投身學生組織,走上街頭。絕食學生盧彥慧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50121/19010161
雨傘人自白:我們都是愛國的
1 :
GS(14)@2015-01-22 23:04:44
我由九月二十七日晚就開始參與佔中,並沒有數過自己參與了多少天,銅鑼灣和旺角的佔領區只去了幾天,其餘的日子,我有空就會到金鐘的佔領區。十一月一日開始,我自製手寫書籤,在金鐘擺攤給市民取閱,希望能藉着每張我親手寫字和繪製的書籤去為每位參與雨傘運動的市民打氣加油,也想感謝每位為香港付出過的朋友。書籤圖畫主要以黃色雨傘為主和簡單的圖畫。書籤寫下「我要真普選」、「香港人撐住」和雨傘運動相關字詞,亦有寫下與雨傘運動相關的歌詞:《撐起雨傘》、《光輝歲月》、《撐着》和《日日去鳩嗚》。今次運動是個好好教育下一代的機會,很多父母都帶同子女去佔領區讓他們了解香港正在發生甚麼事情。有位父親帶着她的小女兒來到金鐘,父親很喜歡我的字體,所以他讓我在空白的書籤上寫上能夠描寫出雨傘運動參與者勇氣的「千軍難奪匹夫志」一句,而她女兒叫我寫「我要支持佔中」。這位父親說中我的心聲:我們都是愛國的,因為想國家好,所以才會指出這個政府有甚麼不好,令政府可以改善。記得有一次一位婆婆跟我說她想多拿幾張書籤給她的幾個孫兒,她說要將這些書籤鑲在相架裏好好保存,讓她的孫兒長大後可以知道香港曾經發生過雨傘運動。我認為薪火相傳是很重要的,待這一代的小孩長大成人的時候,也懂得為他們的下一代爭取他們應有的權利。我認為今次雨傘運動是成功的,最大的作用是能喚醒很多政治冷感的香港人,也能夠清楚看到市民爭取真普選的團結和決心。面對只是撐着雨傘的示威者,警察有必要施放八十七枚催淚彈嗎?從九.二八事件就可以讓大家看到這政府是多麼刻毒、冷血和涼薄。我祈望更多的市民能夠關心現在香港發生的社會政治問題。在今次運動中,我看見香港人的心靈美,大家不問回報,爭相付出。在市民取閱我手寫書籤的時候,我的攤檔也收到很多食物和紀念品,有位義工送了我一碗熱熱的湯,真的令我暖入心窩。運動開始到現在,認識了很多不同的人。之前在佔領區只見過一兩次、閒聊幾句的人,再次見面時大家仍然互相記得,彼此熱情招呼,坐在馬路上再暢談。在佔領區我感到十分溫暖,大家為香港付出的那份真摰令我最為感動。對於不公義的事情,我們絕不能坐視不理。因為只有大家站出來,香港才會有美好的前途。雖然七十多天後,佔領區已被清場,但他們不能清走我們心中的抗爭精神,民主的種子已經播下。在此想跟各位戰友說聲:因為有你們站出來爭取民主自由、真普選,我們才看見香港的希望。請繼續努力,一起為我們的香港打拼!撰文:夏慤村民劉思敏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50122/19011488
雨傘運動成導火線 指秘書處決策欠透明港大學生會 下月公投退出學聯
1 :
GS(14)@2015-01-27 08:39:27
■港大學生昨舉行論壇,與退聯派辯論去留利弊。易仰民攝
【本報訊】港大學生會下月就應否退出學聯舉行公投。港大學生會退出學聯關注組昨批評學聯的架構流弊已久,而雨傘運動凸顯決策過程不透明、秘書處高度集權等,認為「退聯」可令港大學生會旗幟更鮮明,作新的學運領袖。學聯擔心此舉或會影響港大學生會與其他院校的交流,質疑倡議退聯是因不滿學聯的路線。記者:陳雪玲 姚國雄
港大學生會評議會前天通過於下月九至十三日,於校內舉行退聯公投;港大學生會校園電視日前公佈的民調則顯示,受訪五百七十一名學生中,50%認為港大應退出學聯,反對為38%,為退聯派打了強心針。
退聯成員自稱非「紅底」
港大學生會昨舉行論壇討論退聯,退聯關注組成員吳偉嘉甫發言便自稱不是「鬼」或「紅底」,提出退聯因學聯秘書處是小圈子產生,決策過程欠透明,希望港大學生會更獨立自主、旗幟鮮明,學界不止有「雙學」、而是「三學」。退聯關注組成員論壇上多次以雨傘運動期間的事件,批評學聯的處理及立場。如曾設「中央決策小組」,但並非包括所有院校代表;去年十一月三十日行動升級前的籌備會議,會上竟有人稱升級行動是象徵性、不抱成功希望,令人愕然。學聯常委、港大學生會會長梁麗幗回應指,「中央決策小組」只在佔領初期,因應實際情況運行約一周,並反駁曾指升級行動未必成功,只是風險評估。她強調學聯常委會行共識制,若八大院校沒有共識,就不會有統一立場,而港大學生會可就不同事件有其官方立場,並未受制。
■雙學在11.30佔領行動升級失敗後,在金鐘向受傷的戰友致歉。
■雙學在號召佔領者帶備盾牌包圍政總後,參與者一度在龍和道與警方對峙。
周永康:有人不認同路線
學聯秘書長周永康則稱,其權力來自院校代表授權,「有授就有權」,強調若對學聯制度有不滿,可以提出改革,質疑退聯是有人不認同學聯的路線,希望港大學生會走另一路線,但問題是倡議退聯的同學未有進一步闡述港大學生會日後的路線與定位。退聯關注組被指是本土派、行動派,發起人之一包括早前被特首梁振英點名批評的《學苑》前副總編輯王俊杰,他早前承認支持港獨。學聯前常委、港大學生會前會長張韻琪不認同隨意決定離開學聯,認為應搞清原因及理據,如有人以激進、提出港獨等作幌子倡退聯,最樂見其成是中央政府,因港大退聯,將削弱學運力量。本報昨聯絡學聯各成員院校,全數學生會的外務副會長表明該校學生未有提出公投退聯。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50127/19018329
雨傘基金成立 籌百萬助訴訟
1 :
GS(14)@2015-02-13 08:50:12
【本報訊】大律師公會前主席陳景生等人成立「雨傘援助基金」,為佔領運動參與者提供醫療及訴訟等財政援助,目標籌募一百萬元,估計一百至二百人需要援助。陳景生指雨傘運動牽涉選擇性檢控等因素,而且參與者是否違法應由法庭定奪,因此審批援助時不會考慮申請人有否涉嫌違法,也不怕基金遭外界攻擊助長他人違法,「有人攻擊咪攻擊囉,都冇辦法」。基金以信託形式運作,由民陣擔任秘書處以減省成本,昨天起接受申請。陳景生續指,申請人必須是去年九月二十六日至十二月十五日佔領運動參與者,當中包括急救人員及社工等。基金旨在針對因參與運動招致的醫療開支、訴訟費用及當中引申的財務損失或經濟困難。基金並無訂下申請人的入息上限,但審批時會考慮籌得的金額及申請人的財政狀況。陳強調,在佔領期間踩場「搗亂」的人士不會被視為雨傘運動參與者。
約兩百人需援助
基金的支持團體包括雨傘被捕者同盟及社工復興運動。發起人社聯前行政總裁方敏生說,目前從各團體得悉約一百至二百人或需援助,這批人可能是申請法援失敗、急需到私家醫院接受檢查或需要輔導支援。她指既然警察也有超時補水及援助基金,雨傘運動參與者「為香港做有需要嘅事,都希望幫番佢哋」。另一發起人醫學會前會長蔡堅表示,目前知悉有五至六名參與者嚴重受傷。基金申請由五名受託人負責審批,除了陳景生、方敏生及蔡堅,還有會計師蒲錦文及執業律師張惠儀,初步預計基金運作不會超過三年,每年公開核數報告及個案性質,但不會披露申請人個人資料,基金餘款將撥作慈善用途。捐款戶口匯豐500-395835-001,網址:
https://www.facebook.com/umbrellarelieffund。■記者白 琳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50213/19040372
雨傘運動納香港歷史展覽
1 :
GS(14)@2015-03-06 08:30:49
■展覽中介紹本港歷史的短片有提到雨傘運動。鍾偉德攝
【本報訊】滙豐慶祝創立一百五十年,贊助海事博物館舉辦《香港製造:我城.我故事》展覽,介紹本港與滙豐一個半世紀的同步歷史。展覽播出一段長約七分鐘的短片,提到香港淪陷、六七暴動、九七回歸、沙士疫情、雨傘運動及反佔中示威,但沒有八九年六四事件百萬港人上街,以及五十萬市民七一遊行。海事博物館解釋,本港歷年發生太多事件,未能盡錄。
■1865年滙豐銀行首本客戶帳簿,記錄了該行最早的香港客戶資料。
投票應否轉用人民幣
展覽是海事博物館歷來最大型的展覽,分「物換星移」、「商貿百貨」及「人傑地靈」三個主題區,介紹本港發展成國際金融中心的歷史。博物館展出各階層市民認為最代表香港的照片,當中包括去年的雨傘運動,不少人以「黃絲帶」及「黃傘」為雨傘運動立此存照。滙豐提供逾六十件具歷史意義的展品,如首次展出日治時期在港流通、但滙豐銀行並無儲備的「迫簽紙幣」,也有一八七二年該行推出的壹元紙幣,以及於一八六五年滙豐記錄客戶資料的帳簿。展區設有投票區,詢問參觀者香港應否轉用人民幣,記者昨日所見,罕有人支持轉用人民幣,海事博物館沒有解釋投票用意。■記者伍雅謙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50306/19065467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