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掌趣科技43億並購三公司 小米、騰訊身影隱現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2/4576405.html

掌趣科技43億並購三公司 小米、騰訊身影隱現

一財網 趙陳婷 2015-02-15 21:29:00

停牌已久的掌趣科技再度宣布並購,擬以43.04億元的交易對價,並購晶合思動、天馬時空、上遊信息,並募集10.76億元配套資金。

繼動網先鋒、玩蟹科技和上遊信息之後,停牌已久的掌趣科技(300315.SZ)再度宣布並購,擬以43.04億元的交易對價,並購晶合思動100%股權、天馬時空80%股權、上遊信息30%股權,並募集10.76億元配套資金。

按照掌趣科技公布的重組預案顯示,此次重組共分四步進行。

首先,掌趣科技擬以非公開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的方式購買楊鑫渺、於超、戴誌康、東方博雅、同創投資、紅杉投資、騰訊產業、世紀凱華持有的晶合思動100%股權,交易對價約為21.38億元;其次,公司擬以非公開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的方式購買劉惠城、邱祖光、趙勇、李少明、杜海、天馬合力、金星投資合計持有的天馬時空80%股權,交易對價約為18億元;然後,公司擬向劉智君非公開發行股份購買其持有的上遊信息剩余30%少數股權(目前已持有其70%股權),交易對價約為3.66億元;最後,公司擬向不超過5名符合條件的特定投資者非公開發行股份,募集10.76億元配套資金。

此次交易前,姚文彬和葉穎濤持有掌趣科技29.82%的股權,此次交易完成後,二人持有公司股權比例降低為26.72%,仍為控股股東和實際控制人。

掌趣科技此前收購了動網先鋒、玩蟹科技和上遊網絡,而這次通過並購天馬時空、晶合思動,掌趣科技的目標將是布局重度ARPG遊戲、休閑遊戲。

公開資料顯示,天馬時空主攻重度ARPG遊戲門類,去年10月上線了手遊《全民奇跡》,12月位居iOS暢銷榜前5名,截至2015年1月31日,《全民奇跡》累計充值金額4.97億元,其中今年1月單月流水高達2.42億元。

而晶合思動則主攻休閑遊戲細分市場,曾開發運營了《獵魚高手》、《大城小將》、《口袋大廈》等移動休閑遊戲,本月其作品《全民泡泡大戰》由騰訊獨家代理運營,在微信遊戲平臺和手機QQ遊戲平臺首發,上線第二日位居IOS免費遊戲第一名,截至2月10日已進入暢銷遊戲榜前20名。

對此,掌趣科技表示,通過此次並購公司可獲得《全名泡泡大戰》、《全民奇跡》兩款手遊,使得公司在手遊大作產品的數量、知名度和產品儲備方面繼續提升,進一步增加上市公司在移動網絡遊戲市場中的份額。

值得註意的是,在此次公布的重組預案中,出現了騰訊、小米的身影。

資料顯示,截止公告披露日,深圳市騰訊產業投資基金有限公司(下稱“騰訊產業”)持有晶合思動18%的股權,金星投資持有天馬時空10%的股權。

其中,騰訊產業成立於2013年8月,註冊資金達19億元,主要從事創業投資及私募股權投資業務,在掌趣科技並購晶合思動的方案中,其將獲得2.11億元現金、2.95億元掌趣科技股票,合計交易對價達5.06億元。

而金星投資成立於2013年12月,註冊資金達2億元,主要從事行業的投資,公司同時也是小米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的全資子公司(下稱“小米”)。在此次並購方案中,金星投資將獲得0.87億元現金、1.27億元掌趣科技股票,合計交易對價達2.14億元。

“通過本次收購,上市公司將擁有在微信遊戲和手機QQ遊戲平臺上運營的遊戲產品,打通與騰訊公司優秀遊戲平臺的業務合作;同時,通過與陌陌合作在研遊戲(晶合思動研發授權陌陌獨家運營的一款遊戲將於年內二季度上線運營),建立起與陌陌遊戲平臺的合作關系。”掌趣科技在重組預案中指出。

為了推動此次重組,楊鑫渺、於超、騰訊產業、世紀凱華承諾晶合思動2015年至2017年的凈利潤分別不低於1.51億元、1.84億元、2.28億元;劉惠城、邱祖光、李少明、杜海、天馬合力、金星投資承諾天馬時空承諾同期凈利潤分別不低於1.58億元、1.96億元、2.46億元;劉智君承諾上遊信息2015年、2016年凈利潤分別不低於1.56億元、1.90億元。

但是,如果三家公司未來五年中的表現超出上市公司預期,那麽掌趣科技將對業績貢獻程度進行分別獎勵。

預案顯示,晶合思動方面,2015年至2017年期間,如果累計實現的凈利潤總和高於承諾利潤總和,則增加交易價格,計算方式為“(承諾期累計實現凈利潤總和—承諾期累計承諾凈利潤總和)*2”;2018年至2020年,如果累計凈利潤高於6.75億元,同樣增加交易價格,計算方式為“(2018年至2020年期間累計實現凈利潤總和—6.75億元)×1.5”。以上,掌趣科技均將以非公開發行股份的方式、按照業績承諾方各自持有的出資額比例分別支付。

天馬時空方面,2015年至2017年期間,如果累計實現的凈利潤總和高於承諾利潤總和,則增加交易價格,計算方式為“(承諾期累計實現凈利潤總和—承諾期累計承諾凈利潤總和)*80%*2”,掌趣科技均將以非公開發行股份的方式、按照業績承諾方各自持有的出資額比例分別支付,但資產交易價格增加數合計不超過3.6億元。

上遊信息方面,2015年、2016年期間,如實際凈利潤總和高於承諾利潤總和,標的資產對應的超出部分的30%作為獎勵對價,由掌趣科技以現金方式支付給劉智君。

編輯:於百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2506

“策略底”隱現 xuyk的博客

來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10b154e0102vklc.html

    股諺有雲:多頭不死,跌勢不止。當下情況怎樣呢?

    這幾天,空頭繼續肆虐,跌停板隨隨便便就有上千只,每只只需少量籌碼就可封死,而多頭望而卻步,不敢買進。

    盤面上,昨天,大盤最大跌幅為34%,中證500最大跌幅為45%,創業板、中小板、深市等最大跌幅也都超過40%,這意味著距離底部更近一步了。

    老同學老周,股齡將近20年,6124點跌至1664點始終滿倉操作,可說是個死多頭。昨天,他懷著極其悲傷的心情,哭喪著臉告訴我:“老同學哎,我剛才把最後一點融資盤都主動平倉了,同時清空了所有股票。以往我可從來不畏任何暴跌、熊市什麽的呀,這會兒我怎麽慌亂了啊?老同學哎!”身經百戰的老同學如此恐慌,折射出市場已到非常恐懼之地步。

    特別是,昨天,1400只股票停牌;中證500期指跌停,而中證500指數跌幅相對不大(-2.38%),創業板指數微漲。由於股票大面積停牌,國家不必動用巨量資金就可把中證500指數托起,可望下周五期指交割日迎頭痛擊中證500期指空頭,讓其爆倉。

    說到股票大面積停牌,有朋友認為,這樣躲起來將會更糟。他們以港市上世紀末應對股災采取停市4天為例,當時重新開市之後,當天恒生指數暴跌了30%多!據此經驗,A股這麽多股票複牌也難免繼續暴跌。竊以為,這麽類比推理,邏輯不對。停市,所有股票不動,指數也不變,開市之後,人們依然會沿襲停市時的格局來對待的,恐慌情緒沒有消除,繼續引發下跌。而現在A股大面積停牌,但仍有部分在繼續交易,這樣的話,這些股票就比較容易做多拉上去。隨著它們恢複上漲,試問:如果你有停牌股票,當複牌時,看到別人的股票已經大漲了很多,指數高升,這時你會把手上跌得慘不忍睹的股票拋掉嗎?想必不會吧?這樣一來,人氣就可激活,市場信心隨之提振,當停牌股票陸陸續續複牌之後,大多數都將加入上漲行列。

    國家救市,開始可能病急亂投醫,不得要領,而現在采取大面積停牌策略,竊以為是有利於下周阻擊期指空頭和穩定修複市場的一招。

    綜上簡述,做空力量逐漸衰竭,國家救市的“策略底”隱現,這時候,我們更應該堅持堅守,千萬不要倒在黎明前的黑暗之中,《別把投資再做反了》(本人2015-7-4的小文),耐心等待多方反攻到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2418

O2O行業隱現人才泡沫:美甲師月薪超7萬元 0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5-07-17/930922.html

月薪過萬似乎已經不再是白領的專利,上門美甲、按摩等O2O行業的手藝人也可以輕松實現。

熱錢湧入的O2O,人才爭奪也隨著行業競爭不斷升級。北京商報記者調查美業、按摩洗衣等主流O2O業態發現,美甲師、按摩師等手藝人由於資源稀缺,成了各大品牌追捧的對象。有企業為了挖腳,不惜給美甲師開出超過7萬元的月薪。高昂的薪酬表明O2O行業站在資本風口。然而,在北商研究院看來,O2O行業面臨著同商業地產過熱時一樣的泡沫風險。

高薪誘惑

月薪過萬似乎已經不再是白領的專利,上門美甲、按摩等O2O行業的手藝人也可以輕松實現。據一位美甲師透露,自己曾被高薪招入,上門服務平臺根據每位手藝人的水平高低來確定底薪,薪酬在5000-8000元,提高接單數量還會有提成。月收入破萬並不難。“每天接單量大約在3-5單左右,但平臺並不提供五險一金,也不允許手藝人再接入其他平臺。”還有美甲手藝人表示,每月在O2O平臺上的收入是過去門店的3-4倍。

除了手藝人,洗車員、家政阿姨等基礎服務人員也成為O2O行業的香餑餑。易洗車的洗車員小劉曾在家鄉一所學校辦公室工作,辭職後來到了北京。雖然工作不如過去體面,收入卻翻了一番。據他透露,洗車員的工資由保底和提成組成,保底2500元,洗一輛車提成20元,一天能接七八單。呱呱洗車的底薪則超過5000元。北京市統計局數據顯示,2014年北京市城鎮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52902元,月平均工資為4408元。部分O2O行業的基礎從業人員收入已超過這一數字。

不僅是實際上門的工作人員,運營、行政等管理型人才也是O2O企業高薪挖腳的目標。一位不願具名的企業負責人透露,今年以來已有一位行政總監和一個店長被O2O企業挖走,薪金是他公司能提供的兩倍。e家潔創始人雲濤曾在趕集網[微博]O2O招聘聯盟峰會上表示,對於工作三年以上的媒體人,e家潔提供的起薪為2.5萬元。

人才稀缺

在美甲龍頭品牌河貍家的招聘頁面上顯示,有美甲手藝人的月薪超過7萬元,月收入3萬-5萬元的多達百名,1萬-3萬元月薪的有近千名。河貍家相關負責人表示,平臺上手藝人超過3000名,隨著城市的擴張還會繼續招聘,目前每日訂單量已超過1萬單,“河貍家通過高收入來吸引手藝人,雙方屬於合作關系,每個訂單的100%收入都會返還手藝人,並為手藝人提供商業保險”。

盡管河貍家並未提供具體的商業保險支出費用,但根據手藝人數量粗略計算,已經是一筆巨額費用。

線上O2O平臺的迅速崛起與擴張已對線下門店產生巨大沖擊,原本數量不多的優秀手藝人變得更為稀缺。品途網創始人劉宛嵐認為,一位技藝高超的手藝人需要經過多年訓練,如傳統行業中優秀的廚師、按摩師、美容師都要通過長年的經驗累積。“這些手藝人的成熟期比較長,導致這類人才資源很稀缺,高收入成為必然。但互聯網企業發展迅速,不可能重新培養手藝人,因此采用高收入手段是種捷徑。”

工資提升同樣受人力市場供求關系影響。據中國人力資源網發布的《2015年一季度全國部分省市人才服務機構市場供求情況分析報告》顯示,一季度崗位空缺與求職人數的比率約為1.12,相當於100個求職者競爭112個崗位。用人單位所需職位類別排名前兩位的是“市場營銷/公關/銷售”和“技工”,占比分別為22.41%和7.95%,這正是O2O企業急需的人才類別。

行業泡沫

一方面通過高收入吸引手藝人、管理層,一方面卻有大部分員工遭到裁員。據北京商報記者了解,很多美業O2O平臺出現大規模裁員現象,有業內人士認為,平臺方需要考慮投入產出,目前大部分互聯網企業依然在燒錢,如果下一輪融資跟不上,企業只能被迫縮減規模以減少支出。

當前O2O行業人才之爭不免讓人想起幾年前商業地產浮現的人才泡沫。購物中心總經理的崗位被炒到了百萬年薪的高價,遠高於合理狀態,造成了行業的虛假繁榮。由於人才稀缺,不少普通招商經理人通過獵頭的包裝也一躍成為了某商業地產項目的一把手,如此“揠苗助長”也為企業發展埋下了隱患。

O2O行業的體量雖遠不及商業地產,但涉及的層級和人員卻更廣。從管理層到基層員工均是高薪招募的對象。劉宛嵐認為,“燒錢”是O2O市場火熱的重要原因,高薪也是依靠大量湧入的資本為基礎。然而,目前多數O2O企業並未找到盈利模式,一旦融資吃緊,人才便會大量流失,剩下的人才最終還會被擠掉水分,回到合理的“價位”。

北京商報記者 李鐸 王茜 肖鵬 趙子航/文

原標題:《手藝人稀缺 美甲師月薪超7萬 O2O行業隱現人才泡沫》

  • 北京商報
  • 李怡
  • 李鐸 王茜 肖鵬 趙子航

每經網客戶端推薦下載

每經網首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3565

證監會限制交易的賬戶大揭秘:國際對沖基金身影隱現? 0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5-08-01/935119.html

7月31日,兩市交易所對頻繁申報或頻繁撤銷申報,涉嫌影響證券交易價格的24個賬戶采取了限制交易措施。而在這份名單中,量化對沖產品占了大部分;另外還有5個是自然人賬戶;以及一個司度(上海)貿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司度貿易)的賬戶。

Qq__20150801175217.thumb_head

每經記者 黃小聰 實習記者 趙靜林

自從A股大幅調整以來,對於誰在市場中制造“麻煩”眾說紛紜。7月31日,兩市交易所對頻繁申報或頻繁撤銷申報,涉嫌影響證券交易價格的24個賬戶采取了限制交易措施。而在這份名單中,量化對沖產品占了大部分;另外還有5個是自然人賬戶;以及一個司度(上海)貿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司度貿易)的賬戶。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在這些賬戶中,這家看起來貌似最不起眼的貿易公司,其實卻很有可能是來頭最大的一家公司。那麽,這家註冊在上海恒隆廣場的貿易公司又有著怎樣鮮為人知的背景呢?

不起眼的住所地

根據全國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顯示,司度貿易成立於2010年2月,註冊資本為1000萬美元,主要經營範圍為從事有色金屬(貴金屬除外)、天然橡膠、豆粕、豆油、棕櫚油、菜籽油、綠豆、聚乙烯產品、精對苯二甲酸、螺紋鋼、線材以及相關產品的進出口和批發等方面的業務。

而其顯示的住所為上海市靜安區南京西路1266號2幢15層1560室,每日經濟新聞火山財富記者根據這個地址來到了南京西路1266號,而這里正是眾所周知的恒隆廣場,辦公樓分為1幢和2幢。當來到2幢15層時,顯示這里是一家物業公司,名稱為雷格斯美譽物業管理(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雷格斯美譽)。  

雷格斯物業一直就是以從事辦公場地租賃服務為主,而雷格斯美譽主要就是負責在上海市靜安區南京西路1266號2幢15層的辦公場地租賃服務、配套商務中心,物業管理等業務。  

由於是周末,並未見到有物業公司工作人員上班,大廈工作人員表示,這一整層是被雷格斯美譽租下來,里面還隔了很多小的辦公室,用來對外出租,至於租給誰,因為里面公司太多了,他們也不太清楚。

而每日經濟新聞火山財富記者在15層走了一圈後,發行15層整層確實被隔成許多面積在8-20平米左右的小辦公室,而1560室位於其中一個拐角的位置,面積大約在20平米左右,算是里面比較大的辦公室,但是在門口或是電梯出口並沒找到任何關於司度的名稱。 

從玻璃往里看,里面大約有五六張辦公桌、幾臺電腦,其它能看到的東西就是在其中一把椅子上放了幾本《證券》的雜誌。

而如果從其過往以及目前的股東結構來看,顯然要比其註冊的住所更高大上。工商信息顯示,司度貿易為外國法人獨資,唯一一家股東為CITADEL GLOBAL TRADING S.AR.L,值得註意的是,在2014年11月份投資人變更前,其實是有兩位股東,還有另一位是深圳市中信聯合創業投資有限公司。

資料顯示,深圳市中信聯合創業投資有限公司成立於2001年9月,註冊資本為7000萬元,其中金石投資有限公司認繳出資額6445.1117萬元,為該公司最大股東;而金石投資有限公司其實又是中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的專業直接投資子公司。

小公司大背景

再說到現在的唯一外資股東CITADEL GLOBAL TRADING S.AR.L,這家的背景也是絕對實力派。經過記者調查發現,Citadel Global Trading S.AR.L.是一家註冊於歐洲盧森堡的國際貿易公司,並於2013年4月開始加入納斯達克OMX集團斯德哥爾摩證交所衍生品市場交易會員,但已於今年7月29日自行申請終止了這一會員身份。

而司度貿易高層人員信息同樣耐人尋味。工商資料顯示,公司董事兼總經理、法定代表人為ANDREW KA WING FONG,另根據美國金融信息公司BrightScope網站查詢到的信息,有一位同名同姓的ANDREW KA WING FONG時任美國著名對沖基金公司Citadel香港分公司董事,同時也是Citadel亞洲首席行政官兼首席顧問。

巧合的是,司度貿易另一名董事,STEVEN WILLIAM ATKINSON,通過英國金融服務機構註冊網站fsa.gov.uk查詢到的信息表明,也有一位同名同姓的STEVEN WILLIAM ATKINSON是Citadel Securities(Europe) Limited 公司董事,該公司位於英國倫敦,再與Citadel公司官網公布的全球分公司信息對比,可以確定為Citadel下屬Citadel Securities在英國的分公司。

盡管尚無法求證司度貿易公司的這兩位高管是否與擔任美國Citadel關聯公司董事的是同樣的人,但考慮到同一家公司外資背景的兩位高管出現相同巧合的可能性,不得不讓人對司度貿公司的背景浮想聯翩。
    
  說起鼎鼎有名的Citadel,該公司總部位於美國芝加哥,由Kenneth Griffin創建,是全球最大的對沖基金之一,公司主要的對沖基金在2014年獲得了將近18%的收益,管理資產約240億美元。該公司獲得了美國機構投資者雜誌評選的2015年度最佳股票型對沖基金管理者和年度最佳機構對沖基金管理者。前美聯儲主席伯南克於今年4月宣布將出任該對沖基金高級顧問,為Citadel的投資委員會分析全球經濟和金融問題。

  Citadel曾在2008年金融危機期間遭遇重創,管理的大型對沖基金當年虧損高達55%,而在2008年之前,citadel成立的將近20多年時間里僅在1994年一年出現過虧損。

  Kenneth Griffin被譽為傳奇對沖基金經理,他在1990年創建Citadel,當時資產約400萬美元,而如今其身家已達到70億美元,世界排名第216位。2015年福布斯將他評為僅次於史蒂夫·科恩、雷·達里奧和索羅斯之後的第四大對沖基金經理。

(更多理財相關資訊,請關註火山財富(微信公眾號:huoshan5188)

 

  • 每日經濟新聞
  • 靳水平
  • 每經記者 黃小聰 實習記者 趙靜林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版權合作及網站合作電話:021-60900099轉688讀者熱線:4008890008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或 028-86740011 廣州:020-89660257

每經網客戶端推薦下載

每經網首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5458

銀行房貸四季度“惜貸”隱現:信貸額度整體不及往年吃緊 對“豪宅”趨於謹慎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10/4693890.html

銀行房貸四季度“惜貸”隱現:信貸額度整體不及往年吃緊 對“豪宅”趨於謹慎

一財網 夏心愉 2015-10-07 21:52:00

不過,銀行們並未隨之火熱起來,貸款政策仍然“冷靜”。本報記者從一家股份制銀行上海分行零售業務部門人士處獲悉,從首套房貸打折情況來看,該行此前提供的85、86折優惠已經悄然從嚴,一般情況下最低折扣升至9折。

以往到了10月份,有貸款購房需求的人往往會遇到兩個並行現象。一來,樓市進入“金九銀十”,房企推盤逐步進入高峰階段;二來,有些銀行進入第四季度,信貸額度就不夠寬裕了,對於利潤較薄的房貸的青睞程度隨之下降。正所謂“貸款放年頭,存款沖年尾”。今年的情況又是怎樣呢?

從房企推盤情況來看,中原地產監測的9月末22個城市重點項目的推售套數環比增加104%,達到年內的第三高位。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采訪時表示,房企目前的推盤已為後市提供了充足貨源,同時各地市場認購情況也表現良好,22城市最近整體認購率達到61%。他預計,“銀十”市場表現有望超過9月。

不過,銀行們並未隨之火熱起來,貸款政策仍然“冷靜”。本報記者從一家股份制銀行上海分行零售業務部門人士處獲悉,從首套房貸打折情況來看,該行此前提供的85、86折優惠已經悄然從嚴,一般情況下最低折扣升至9折。

對“豪宅”房貸趨於謹慎

“到了最後一個季度,會有部分銀行出於額度或利潤考慮,收縮房貸折扣力度,北京也有類似的情況。”張大偉在接受采訪時稱。在他看來,一線城市房地產價格近幾個月來連續走高,銀行出於風控考量,也會謹慎一些。

從搜房網統計的上海地區數據來看,首套房貸最低折扣仍以基準利率打9折為主流,工行、民生此前提供低於9折的折扣幅度已經縮小,目前也實行最低9折。

盡管有個別銀行調整了貸款定價,但整體來看,較之往年,今年年尾的信貸額度並不緊張。“2012年、2013年的時候,年尾我們支行基本上不放房貸了,有顧客申請,也會壓到下一年頭上再說,今年我們還是做的,額度都是有的。”

本報記者近期走訪上海多家銀行支行發現,大行中,諸如農行、建行仍表示,雖然一般情況下首套房貸利率給予9折,但如果貸款人個人征信紀錄良好、且純商業貸款額度達到兩百萬以上,支行仍然可以為客戶嘗試申請86折~88折的折扣。

從整體政策環境來看,2015年房地產市場政策在2014年逐步寬松的基礎上仍在進一步給予支持。9月30日,央行聯合銀監會發布通知稱,在不實施“限購”措施的城市,對居民家庭首次購買普通住房的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最低首付款比例調整為不低於25%,同日公積金異地使用政策也發布,同時要求部分城市提高公積金額度。

這一政策是本著“分類指導,因地施策”的原則制定的,主要激活改善的是三四線城市的需求,北、上、廣、深這些房價上升的城市仍在“限購”之中,首套房貸首付比例仍是雷打不動的3成。不過,對於貸款利率定價相對較高的二套房貸,銀行政策卻出現了一些同向變動跡象,據搜房網最新統計,有少數銀行已經調低了限購城市的二套房首付比例,有銀行從原來的7成調至了6成。

對銀行來說,對於房貸,除了有政策面、額度、定價等考慮因素外,還有風險控制。據張大偉觀察,一些銀行開始關註一線城市高端商品房的貸款風險,態度趨於謹慎。他表示,近幾個月,北京、上海出現新建商品房“豪宅化”(單套總價高於1000萬或單價高於10萬/平米)趨勢,且成交量創了歷史記錄。本報記者從前述股份制銀行零售業務部門人士處也獲得相似觀點佐證。

“托底蓋帽”政策面

從政策面看,雙向調控、托底蓋帽的做法仍較明顯。一方面,是為最基本住房保障“托底”,並“蓋帽”抑制過度投機導致的房價過快上漲。此外,張大偉稱,也是避免一二線城市房價上漲失控,避免三四線城市樓市跌入深淵。

近日25%的首套房首付新策,就撇開了一線限購城市。“托底蓋帽”意向明顯。

從國家統計局最新統計到8月份的70個大中城市住宅銷售價格變動情況來看,整體市場的供需不均衡、價格漲跌不均衡仍在持續。以新建商品住宅數據為例,與去年8月份相比,70個城市中價格下降的有61個,丹東、湛江已下跌幅度已達8.7%;上漲的城市有9個,依次為深圳、上海、北京、廣州、南京、杭州、武漢、寧波、廈門,其中深圳漲幅為31.8%。同期二手住宅價格變動情況與之相似。

盤點2014年以來的五輪牽動樓市的政策變動,依次為:第一輪,部分地區逐漸松綁限購;第二輪,2014年“930”央行的限購政策調整及降息;第三輪,各地發布的購房補貼及央行的再次降準;第四論,2015年“330”前後開始鼓勵自住及改善需求的政策(主要在公積金政策);第五輪,2015年8月前後,松綁限外令、再次降準降息、全國針對二套公積金政策松綁等。

政策陸續出臺推動市場銷售加快,市場主體心態也在發生微妙變化。日前上海中原地產研究咨詢部高級經理盧文曦在接受采訪時稱,在當前市場環境較好的情況下,開發商抓緊時間去庫存的心情比較迫切,改善型項目彈性更大,開發商擔心一旦風向轉變將面臨困境。

中原監測的40個城市數據顯示,9月新建住宅成交面積較8月同期微升2%,其中三四線城市表現最好,較8月同期上升8%。

然而,從銀行放房貸的思路來看,本報記者從多家銀行采訪獲悉,恰恰是出於風控考量,目前為止銀行仍然更為支持一線限購城市的貸款,對於三四線城市要求嚴格。

編輯:呂值渺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3374

螞蟻金服金融生態進化圖景隱現 上市暫無時間表 0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5-10-18/954207.html

螞蟻金服金融生態進化圖已隱約呈現。近日,在螞蟻金服分享日上,螞蟻金服集團總裁井賢棟宣布,面向金融行業深度定制的雲服務--"螞蟻金融雲"正式對外開放。對於螞蟻金服上市,井賢棟表示,目前並沒有時間表,

每經記者 朱丹丹

螞蟻金服金融生態進化圖已隱約呈現。

近日,在螞蟻金服分享日上,螞蟻金服集團總裁井賢棟宣布,面向金融行業深度定制的雲服務--"螞蟻金融雲"正式對外開放。

"螞蟻金融雲的發布是互聯網金融基礎設施公共服務化進展的重要里程碑事件;阿里金融雲以及第三方的雲服務模式標誌著互聯網時代IT基礎設施第三方公共服務化的發展方向。"央行金融信息化研究所所長李曉楓指出,互聯網+金融是傳統銀行未來的必行之路,掌控雲計算和大數據技術是未來的關鍵,銀行IT雲引入分布式計算架構,融入互聯網開放環境已經成為行業內的共識。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還了解到,螞蟻金服實施了基於大數據的"備付金透明監管項目",而且還正在研發反洗錢項目。

此外,對於螞蟻金服上市,井賢棟亦向記者表示,目前並沒有時間表,對於融資沒有任何其他方面的思考。

推備付金透明監管項目

隨著移動互聯網的普及和互聯網金融時代的到來,金融業務呈現隨時在線、小額頻發等特點,但傳統IT架構成本高昂、並發能力弱、可擴展性差的特點難以應付這種轉變。

10月16日,螞蟻金融雲正式向金融機構開放了多年積累的雲計算能力和技術組件。據介紹,其是由螞蟻金服自主研發的雲服務平臺,繼承了阿里雲將5000臺機器連接成一個集群的能力。

井賢棟表示,開放螞蟻金融雲是螞蟻金服"互聯網推進器"計劃的重要一步,是技術領域向金融機構開放的最重要平臺。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註意到,今年9月份,螞蟻金服就宣布啟動"互聯網推進器"計劃,稱力爭5年內助力超過1000家金融機構向新金融轉型升級。對此,螞蟻金服相關人士還表示,"螞蟻金融雲將立足開放,聯合ISV等合作夥伴一同入駐打造雲上生態圈。"

值得註意的是,互聯網推進器另外一個重要方面是關於與監管的互動,基於此,螞蟻金服還搭建了基於新一代金融基礎設施的監管對接系統。

"螞蟻金服已開始實施0號項目--備付金透明監管項目。" 井賢棟稱,另外也在做一個反洗錢的項目。

據了解,備付金透明監管項目實施後,央行在辦公室就可以在線實時監測支付寶備付金的資金運行情況、備付金管理規範的執行情況,並可抽取任一筆交易明細數據,去驗證準確性、真實性。時至今日,螞蟻金服已按推進器的戰略構想進行了大量布局,從基礎支付領域、理財、貸款、融資,再到金融雲等方面,一個金融生態的進化圖景已經隱約呈現。

金融雲服務市場潛力廣闊

相關報告顯示,2014年,中國雲服務市場整體市場規模是57.3億元,其中2014年金融雲服務市場規模在5.5億元,占整體金融行業IT投入總規模的比例不足1%。由此可見,金融雲服務市場潛力廣闊。

"銀行IT雲引入分布式計算架構,融入互聯網開放環境已經成為行業內的共識。大中型銀行將會堅持高關鍵性的核心銀行系統,采用集中式計算架構,外圍系統采用分布式計算架構。而對於大部分中小銀行來說,如何借助社會專業化雲資源求發展,是一個需認真探討的大話題。" 李曉楓分析指出,"金融雲"以及第三方雲服務模式,標誌著互聯網時代IT基礎設施第三方公共服務化的發展方向,而銀行應該主動積極地探索借助社會專業化機構,嘗試銀行業務上雲。總之,"互聯網+金融"是傳統銀行未來的必行之路,上雲和掌控雲計算與大數據技術是贏得未來的關鍵。

軟通動力集團執行副總裁黃立也表示,雲計算是大勢所趨,對於中小金融機構來說,公有雲(是第三方提供一般公眾或大型產業集體使用的雲端基礎設施)肯定是大趨勢。另外,IaaS(基礎設施即服務)應該不是金融雲的重點,PaaS(平臺即服務)一定是將來很大的發展趨勢。

不過,對於銀行業是否可以采用第三方公共雲或者是公有雲服務,目前監管機構仍未明確。

對此,李曉楓表示,眼下較為現實的選擇,首先是抱團取暖,成立聯盟,共同解決、共同面對問題。其次,積極主動探索借助社會化、專業化結構,嘗試銀行業務上移先行先試,試點之中總結經驗,比如銀行的外圍渠道內業務,雲化的應用可以先做起來。最後,也要解決與監管機構網絡的接入問題,即運行在雲服務商平臺上的商業銀行應用系統要怎樣接入人民銀行支付系統,怎樣接入聯網核查、跨境人民幣業務統計、國庫稅款征收以及防洗錢業務系統等等。此外,定期與監管機構商報統計信息也是不可或缺的。

 
  • 每日經濟新聞
  • 姚茂敦
  • 每經記者 朱丹丹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版權合作及網站合作電話:021-60900099轉688讀者熱線:4008890008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或 028-86740011 廣州:020-89660257

每經網客戶端推薦下載

每經網首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5054

焦作萬方與大股東纏鬥升級背後:“雙簧”戲碼隱現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11/4717603.html

焦作萬方與大股東纏鬥升級背後:“雙簧”戲碼隱現

一財網 楊佼 2015-11-26 22:57:00

公開沖突半個多月,焦作萬方與大股東之間的纏鬥不斷升級,“雙簧”的味道也越來越重。 

焦作萬方11月26日公告稱,12月11日,該公司將舉行臨時股東大會,審議對大股東西藏吉奧高投資有限公司(下稱“吉奧高”)采取反訴措施、 授權公司管理層全權處理與大股東股權轉讓糾紛訴訟兩項議案。 

“雖然雙方都在起訴,但訴求確實一樣,上市公司似乎在配合大股東解除合同。”有法律界人士向《第一財經日報》分析稱,上市公司選擇的方案,仔細推敲起來,其實並不利於上市公司。

欲拍賣大股東所持股份

雙方的交惡的緣由,始自2014年的一項收購。2014年8月,焦作萬方以17億元現金收購吉奧高名下的萬吉能源100%股權,吉奧高以其所持焦作萬方股份作為業績承諾擔保,並約定,若業績承諾未實現,焦作萬方將以1元的價格,回購吉奧高所持股份。

吉奧高承諾2014年—2017年,萬吉能源實現的凈利潤和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凈額,分別都不低於3000萬元、3.5億元、5億元及8.2億元。2014年9月19日,萬吉能源完成股權過戶。

《第一財經日報》查閱資料發現,2014年9月,吉奧高以8元/股的價格,受讓大成基金、華夏基金、金元惠理、泰達宏利等公募所持焦作萬方2.06億股股份,成為焦作萬方第二大股東。當月底,吉奧高增持94.8萬股,持股比例上升至17.25%,成為焦作萬方第一大股東。

然而,萬吉能源不但未能如當初承諾,甚至在今年前9個月未能產生任何收入。數據顯示,萬吉能源2015年上半年虧損47.61萬元,且截至2015年9月,萬吉能源尚未收到2015年的任何勘探服務費,已確定無法完成業績承諾。

今年11月初開始,圍繞上述股權轉讓,雙方沖突開始公開化,並迅速升級。11月11日,焦作萬方披露,吉奧高以股權轉讓糾紛為由,對該公司提起訴訟,要求解除上述股權轉讓協議。

11月18日,焦作萬方公告稱公司已經反訴,但卻放棄了“1元回購”的約定方案,而是提請凍結了前者所持公司2.11億股,並計劃強制拍賣。焦作萬方表示,公司請求判令吉奧高全額返還萬吉能源科100%股權轉讓價款,並賠償利息損失9846萬元,同時凍結吉奧高銀行存款4.21億元,或查封、扣押其等額財產。11月17日,上述訴訟請求已經執行。

雙方爆發沖突,引起了深交所關註。對於萬吉能源業績與承諾的巨大差異,深交所要求焦作萬方董事會說明原因,並就股權轉讓是否進行充分盡職調查、考慮相關風險,以及董監高人員是否已盡勤勉義務。

不過,焦作萬方在回複函中將責任推給了吉奧高。公司稱,公司董監高人員在收購萬吉能源股權過程中及收購後,按照規定履行了勤勉盡責義務。雖然國際油氣市場低迷,導致油氣勘探業務萎縮,但吉奧高也沒有為萬吉能源境外勘探業務做任何實質性的安排,在公司一再催促之下,仍無任何實質性行動,導致萬吉能源業務停滯,迄今無任何收入。

同時,焦作萬方還披露,將在股東大會授權之後,將與解吉奧高除此前的合約,並擇機拍賣已經凍結的吉奧高所持公司全部股份。

然而,值得註意的是,對於部分信息,焦作萬方並未及時披露。公開信息顯示,10月17日焦作萬方就已收到民事裁定書,經該公司申請,吉奧高所持焦作萬方2.11億億股,被焦作中級法院凍結。而直到10月23日,焦作萬方才對此進行風險提示。

“從這一點來看,對於收購標的業績不達標的風險、以及與大股東的訴訟,上市公司肯定是知情的,也應該及時披露,但直到法院進行裁定之後才公布。不過,在監管部門沒有認定之前,還不能斷定是信披違規,但這種做法肯定是存在問題的。”上述法律界人士評價稱。

“雙簧”?

根據此前約定,作為收購的風險保障措施,如果萬吉能源未能實現承諾業績,焦作萬方將以1元的價格,回購吉奧高所持該公司全部股票及派生股份,吉奧高所獲現金分紅亦應全額返還,吉奧高以其所持公司股份為萬吉能源的業績承諾提供擔保。

而在焦作萬方的最新披露中,似乎已經放棄追償。根據其公布的方案,是請求法院判令吉奧高全額返還股權轉價款和相應利息損失,並未提及1元收購其所持股份之事。

焦作萬方的說法是,之所以計劃拍賣大股東所持股份,是因為稅務機關已經凍結吉奧高所持股份中的9261萬股,存在被拍賣的風險,且不排除吉奧高其他權利人對剩余股份凍結措施的可能。在此情況下,1元回購吉奧高所持該公司全部股份難以保障。

根據公告,吉奧高此前起訴時,就明確要求解除上述股權轉讓協議。而焦作萬方的上述方案也意味著,拍賣大股東所持公司股份,就意味著不再繼續履行合同。但在此前的11月18日,拉薩國稅局已經解除了吉奧高所持股份的凍結。

“大股東不想讓合同生效,上市公司也不想繼續下去,那雙方的想法就是一樣的,這場訴訟大戰的真正目的令人生疑。”深圳某PE人士認為,從這一點來看,雙方的訴求是一致的。

而回溯雙方的上述交易,自始至終都充滿了蹊蹺。按照萬吉利能源轉讓時雙方的約定,吉奧高受讓的股份,自其將股權轉讓價款全部用於購買焦作萬方股票,或持股比例達到20%之日起,到其業績承諾履行完畢,或履行完畢股份補償義務之日鎖定期,期限最短不少於12個月。

“按照合同,兩個條件中任意滿足一個,大股東受讓股份就會產生鎖定期。如果不滿足,就不存在鎖定的問題。”上述法律界人士認為,從目前來看,上述兩個鎖定期的條件根本就無法形成約束,大股東可以隨時轉讓、減持。

而吉奧高就是這麽做的。今年4月14日,焦作萬方開始長達兩個月的停牌。6月19日,焦作萬方在複牌公告中披露,停牌期間,吉奧高與上海隆倉投資管理中心就股權轉讓進行了探討,但雙方存在較大分歧而未能達成一致最終終止。

 “從後面的情況來看,當初的鎖定期條款,就是在為大股東鋪路,目的就是不想形成鎖定期,以便隨時轉讓、減持,存在利益輸送的痕跡。“上述法律界人士認為。

如果拍賣吉奧高所持股份變成事實,就意味著雙方合同解除,萬吉能源100%股權是否也需退回?對此,焦作萬方在公告中並未提及。26日,《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多次致電公司董秘,但截至發稿,電話仍未接通。

“如果1元回購,大股東持有的股份等於被沒收了,合同還是會繼續履行,收購標的繼續留在上市公司,選擇終止合同,收購標的的股權,可能就要退回去。”上述法律界人士表示,1元回購大股東所持股份並變現,等於是獲得業績補償,而焦作萬方目前采取的措施,僅僅是收回轉讓價款,“對公司利益構成損害”。

編輯:黃向東

更多精彩內容
請關註第一財經網、第一財經日報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1792

一線城市地王頻出 風險隱現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6/01/4736218.html

一線城市地王頻出 風險隱現

第一財經日報 林小昭 2016-01-08 06:00:00

針對三四線城市的明顯過剩風險,2015年以來,標桿房企開始全面回歸一線城市和二線核心城市,這些城市的土地價格也水漲船高。不過,在一線城市地王頻出的同時,也暗藏著不小的風險。

針對三四線城市的明顯過剩風險,2015年以來,標桿房企開始全面回歸一線城市和二線核心城市,這些城市的土地價格也水漲船高。不過,在一線城市地王頻出的同時,也暗藏著不小的風險。

地王頻出

79907元/平方米!去年12月25日,深圳尖崗山出讓的某地塊樓面價成功刷新了去年10月22日北京豐臺花鄉地塊創下的7.5萬/平方米的樓面價,成為2015年全國的樓面價地王。

與深圳相似,北京和上海也是地王頻出。近期的上海土地拍賣會,“碧桂園+東原+平安”三家聯合體以23.1億元競得奉賢區南橋新城地塊,成交樓面價14597元/平方米,溢價率為62.19%,這個拍賣的土地樓板價和周邊的二手房價相差無幾。

在北京,根據中原地產市場研究部的統計,住宅類土地樓面價超過3萬的地塊2015年高達22宗,占所有住宅土地49宗的45%。而在2014年52宗住宅土地中樓面價超過3萬的只有9宗,占比為17%。

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對《第一財經日報》分析,目前北京樓面價超過房價已經成為常態。北京已經出現了遍地地王的現象,雖然地王不完全代表未來市場售價,但如此多的地王集中出現,未來房價很難不受到影響。隨著北京地價的攀升,未來新上市的商品房定價會出現高端化趨勢,而很多過去認為是非豪宅區的區域將會供應大量的豪宅項目,對市場定價有明顯影響。

一線城市之外,南京、杭州、福州等二線核心城市也同樣出現土地成交熱潮,高總價地、高單價地亦頻頻刷新歷史紀錄。例如,2015年12月21日,福州市第十四次土拍會上,經過82輪拼搶,魯能集團以總價32.3億元競得北三環外的五四北區域原天宇開關廠地塊,樓面價14926元/平方米,溢價率達134%,五四北區域“地王”誕生。

風險隱現,開發商更加謹慎

一方面是一線城市和二線核心城市火爆的土地市場,另一方面卻是全國土地出讓金大幅下降的局面。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1~11月份,房地產開發企業土地購置面積19894萬平方米,同比下降33.1%,降幅比1~10月份收窄0.7個百分點;土地成交價款6409億元,下降26.0%,降幅擴大0.8個百分點。

為什麽在土地出讓金大幅下降的同時,一二線核心城市的地價卻節節上揚?這是因為,在目前廣大三四線城市和部分二線城市面臨高庫存壓力的情況下,主要房企都將資金集中到一線城市和核心二線城市爭奪,而這些城市不超過20個,占全國城市的比例相當之小。

對開發商而言,未來可供選擇進入的城市和空間已經越來越小。在這種情況下,土地市場的價格自然也就水漲船高。張大偉預計,房企拼搶一線城市土地,已經普遍出現了地價超過房價的現象,預計2016年,一線城市土地競爭將依然白熱化。

不過,在瘋狂的土地市場背後,未來一線城市的樓市也蘊含著一定的風險,不少開發商都對此表示將更為謹慎。

2013年和2014年上半年,來自福建的上市房企泰禾集團曾在北京、上海兩大一線城市大舉拿地引發廣泛關註。泰禾集團董事長黃其森日前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等媒體采訪時介紹,泰禾2013年和2014年總共拿地花了350億,如果到2015年再去拿,可能要700億。黃其森說,未來泰禾仍堅定看好一線城市的前景,2015年泰禾拿了六塊地,除了杭州一塊外,其他全部位於北京、上海和深圳。一線城市的經濟承載力仍很強。

不過,黃其森也表示,2015年泰禾在土地市場不像前兩年那麽激進了,因為很多地方地價跟前兩年比翻了一番,“我們現在非常審慎,我們只在適合的城市拿適合的地塊。”

融創中國董事長孫宏斌對北京、上海的房地產前景的判斷頗為審慎。他解釋稱,主要是因為北京、上海“沒法弄,一算就賠錢”。過去他覺得北京、上海什麽地都能拿,現在覺得要避免掉進高價地的“坑”里面。

張大偉認為,在2015年以前,盡管也出現很多地王,但當時的樓面價都沒有超過周圍在售房價,因此風險相對要小很多。但2015年以來,由於三四線城市實在太差,大量資金都進入到一二線城市。這種資金推動下的地價不冷靜,會導致2016年下半年後出現一個泛豪宅化的趨勢。因為這些地王要到2016年下半年後才會開始入市,到時候房價要達到現在的一倍以上才能回本,但這樣的價格是很多區域所接受不了的。“因此這些問題將會在2016年下半年後爆發出來。”

編輯:一財小編

更多精彩內容
請關註第一財經網、第一財經日報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1074

“多空”劍拔弩張隱現 人民幣或挑戰年內新低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21117.html

盡管市場對於人民幣連續走低的反應出奇的平淡,但“多空”劍拔弩張的對決氣息仍隱隱傳來。

5月30日,伴隨著中間價再度大幅下調至5年新低,人民幣對美元跌勢越發明顯,不斷逼近今年1月創下的年內最低點。市場普遍預期,在6月15日美聯儲議息會議“落地”前,人民幣貶值壓力仍將繼續。或早或晚的加息預期會怎樣刺激全球匯市?中間價大幅下調是否給即期匯率帶來負面引導?貶值預期積聚是否會引發新一輪資本外流?

“除非有更大的風險事件發生,否則重演今年一季度那樣大幅的資本流動可能性不大。”渣打中國財富管理部投資策略總監王昕傑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經過一季度的波動後,目前市場預期明顯更加理性,盡管6月份風險事件頻發,但隨著A股可能納入MSCI、銀行間債券市場對外資機構開放等帶來的資本流入,將對人民幣匯率提供一定支持。

中間價預期減緩外部市場沖擊

5月30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報6.5784,較上周五(5月27日)中間價6.5490大幅下調294個基點。較上周五16:30收盤價6.5597,以及當日夜盤收盤價6.5650均出現明顯下調。

受此影響,30日開盤後在岸人民幣對美元即期匯率快速走低,全天貶值幅度維持在200個基點左右,截至16:30收盤,人民幣始終沒有出現上漲動力,最終收於6.5825,較上周五收盤價下跌228個基點,貶值幅度為0.34%,這也成為自今年1月18日以來新低,直逼1月7日出現的年內最低點6.5956。

夜盤開始後,人民幣貶值壓力仍未有好轉。一位商業銀行外匯分析師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照目前走勢持續下去,5月31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出現年內新低的可能性很大,6.60關口可能很快要“失守”。

(今年人民幣對美元即期匯率走勢)

離岸市場上,人民幣(CNH)對美元匯率開盤報6.5771,基本與在岸市場中間價持平,並跟隨著中間價的低開而加速走貶,截至30日20:00,離岸人民幣對美元報6.5919。1月7日,離岸人民幣曾最低貶值至6.7608。

然而,上述外匯交易員告訴本報記者,通過盤面看到昨日在岸、離岸與市場上參與者對於人民幣中間價走低,人民幣加速貶值並未表現出明顯恐慌,市場情緒基本平穩,這一表現主要歸功於央行將中間價定價機制公之於眾,令市場參與者可以更好的預期中間價走勢。

資深商業銀行外匯人士韓會師在昨日中間價公布前曾公開表示,預計中間價將較上周五下調300個基點左右,“其中三分之二拜美元升值所賜,三分之一拜境內市場供求關系所賜”。

事實證明,根據央行給出的“收盤匯率+一籃子貨幣匯率變化”這一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形成機制公式,市場參與者已經可以較為準確的預期中間價變化,提前消化潛在波動。

美聯儲加息預期增強仍然是導致人民幣連續走低的主要原因。

5月27日,美聯儲主席耶倫(Janet L. Yellen)再次公開表示,“如果數據改善,未來幾個月加息很可能是合適的”。耶倫講話後,市場對6、7月美聯儲議息會議上加息的概率預期大幅上升,預計7月加息概率已達到62%的歷史新高。

受此推動,彭博美元現貨指數5月份也已大漲3.6%,有望創下2014年9月以來最大單月漲幅。

王昕傑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從年初至今的走勢來看,一旦美元走強,人民幣會相對應的偏弱,對沖人民幣對其他非美貨幣的升值。

據中國貨幣網最新發布數據,5月27日CFETS人民幣匯率指數為97.20,按周跌0.15。

招商證券宏觀經濟分析師張一平認為,目前央行正在提高人民幣指數的波動性,一方面利用人民幣指數減緩美元指數上漲對美元對人民幣雙邊匯率的沖擊;另一方面以一籃子貨幣為中介,分化外匯市場不同參與者的貶值預期,在美國加息周期的背景下,逐步適應浮動匯率制度下的人民幣匯率新常態。

但不容忽視的是,隨著接下來美、歐、日本央行利率會議輪番登場,以及英國退歐公投等頗具影響力的事件發生,都將對人民幣匯率帶來一定沖擊,市場仍需警惕國際投機資本一方面試探央行幹預匯市的底線,另一方面又不敢輕舉妄動。

人民幣匯率“蜜月期”已過

高盛高華中國經濟學家宋宇認為,人民幣匯率近期的“蜜月期”,即對美元走強,對其他一籃子貨幣走弱,已經接近尾聲。

在經歷今年1月份的大幅波動後,2、3月份人民幣迎來了難得的平穩期。當時,美聯儲加息預期走弱,尤其是3月份美聯儲議息會議的明顯鴿派表態令美元大幅走軟,給新興貨幣提供了逆轉的機會。同時,國際大宗商品價格出現反彈,利好大宗商品出口國貨幣匯率反彈。

業內人士分析稱,在“蜜月期”中國央行采用了雙重策略,一方面允許人民幣對美元小幅升值以打擊資本外逃,同時讓人民幣對一籃子貨幣貶值,以刺激出口。而現在,“蜜月期”已經結束,隨著美元的強勢回歸,這一策略行不通了。

中信證券分析師張文朗在最新報告中表示,預期人民幣貶值壓力或卷土重來。他分析稱,從外圍市場來看,美聯儲大概率加息事件促使美元強勢回歸,新興市場貨幣匯率或出現集體走貶,同時, 美元走強使得油價面臨回調風險,增加大宗商品出口國貨幣匯率下行壓力,這都將間接增加人民幣貶值壓力。

從國內市場來看,中信證券認為,壓制人民幣匯率的結構性因素依然存在,“需求之困未解,內生增長下行壓力依舊,樓市大周期已過,而且中國非政府部門持有海外資產不足,增持動機較強。”

央行打破市場擔憂

在內外部因素作用下,人民幣貶值壓力增大,部分市場人士擔憂,人民幣貶值預期重燃或將引發與今年1月份相似的“恐慌”交易,當時因中國經濟數據不及預期,做空人民幣力量突然急劇上升,新興市場匯市亦出現連鎖反應。同時,有境外媒體質疑,中國央行是否有意引導中間價大幅下調從而提前釋放美聯儲加息帶來的貶值壓力。

(今年以來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

對於種種臆測,5月27日,央行在其官方微博發布澄清公告,重申中國人民銀行始終堅持市場化改革方向,並表示增強人民幣匯率雙向浮動彈性,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

央行在澄清聲明中指出,近日有個別外媒報道《中國央行人民幣匯率市場化改革立場松動》和《中國官方試圖確認美聯儲是否將在6月加息》,以上報道捏造事實,誤導讀者,誤導市場輿論。央行對這種違背新聞職業操守、不負責任的行為表示譴責,並保留通過法律途徑追究相關責任的權利。

央行金融研究所所長姚余棟也在近日對《第一財經日報》等媒體表示,目前美元指數處於短期震蕩階段,全球流動性不足導致一個新的周期產生。

在姚余棟看來,新周期中人民幣有所波動是“健康”的,波動意味著靈活性,而靈活性則能有效地應對未來風險。

此外,花旗銀行一位財富管理外匯分析師向《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待今年10月份人民幣正式成為IMF特別提款權(SDR)貨幣籃子的一員後,中國或將向著更大的外匯靈活性發展。

對於未來我國外匯市場發展方向,5月9日《人民日報》刊登權威人士訪談中也曾提到:“要立足於提高貨幣政策自主性、發揮國際收支自動調節機制,在保持匯率基本穩定的同時,逐步形成以市場供求為基礎、雙向浮動、有彈性的匯率運行機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9257

隆鑫系百億股權遭凍結 禍起“地王”項目資本玩家李勇鴻隱現

近百億市值股份遭凍結,兩家上市公司受牽連。一樁頂著“地王”光環的房地產項目,終將信托公司、上司公司及其控股股東,悉數卷入旋渦。

隆鑫通用、豐華股份於10月16日同時公告,因為重慶一家房地產公司3.7億元信托融資違約,作為融資擔保方,其控股股東隆鑫控股有限公司(下稱隆鑫控股)所持兩家公司股份,全部被法院凍結,而凍結市值總計超過97億元。

雖然涉事房企名為捷程置業有限公司(下稱捷程置業)名不見經傳,但引發其違約的原因卻非同小可。《第一財經日報》查閱2011年初,捷程置業以2.87萬元/平方米,堪稱當時地王的高價,獲得重慶市區一幅土地。此後,捷程置業股權幾經輾轉,2013年獲得中融信托融資,但最終卻出現違約。

為捷程置業提供擔保的隆鑫控股,表面上與捷程置業並無任何關系。但百億市值擔保的背後,隆鑫控股卻與其另一股東重慶新城開發建設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新城建設)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而新城建設及其管理層,則與資本玩家李勇鴻存在聯系。

禍起地產融資

根據隆鑫通用10月16日晚間公告,隆鑫控股所持該公司的股份,被凍結數量為4.14億股,此前一個交易日收盤價計算,市值高達85億元。豐華股份被凍結股份數量則為6001萬股,市值亦達12.22億元,兩者合計高達97億元。

2016年半年報數據顯示,截至今年6月底,隆鑫控股共持有隆鑫通用4.13億股,持股比比例為48.99%;在豐華股份的持股數量則為6001萬股,持股比例為31.92%。換句話說,隆鑫控股持有兩家上市公司股權,已經悉數遭到凍結。

隆鑫控股所持兩家上市公司股份被凍結,禍起三年前的一項擔保。公告顯示,2013年1月,捷程置業與中融信托簽署總額8.1億元的融資合同,隆鑫控股則為捷程置業提供擔保。迄今為止,捷程置業尚有約3.7億元本息未能償還。

根據工商登記資料,捷程置業成立於2011年1月,目前註冊資本7億元,共有三家股東,分別為中融信托、重慶新城開發建設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新城建設)、渝發開,持股比例分別約為85.7%、13%、1.3%,而隆鑫控股並不持有其股權。

僅僅3.7億元未償債務,卻導致近百億市值股份凍結,看起來有些用力過猛。但實際上,包括隆鑫通用、豐華股份在內,迄今為止,已有三家上市公司被卷入捷程置業。而事情的起因,則肇始於五年之前捷程置業名下的一塊土地。

《第一財經日報》查閱資料發現, 2011年3月,捷程置業公告稱,捷程置業重慶市渝中區渝中組團C分區C11-1號宗地,宗地面積5.16萬平方米,位於重慶市區渝中區渝中組團C分區C11-1號,規劃建築面積51萬平方米,出讓總價為人14.8億元,約合每平方米2.87萬元。如此之高的地價,不要說在近六年之前,就是放在今天的重慶,也堪稱地王。當地媒體此前曾報道,,今年某房企以7614元/平方米的價格拿地,就被稱為“地王”。

2011年4月,渝開發與森源家具集團有限公司(下稱森源家具)、新城建設簽訂合作協議,2011年9月20,渝開發作價8.5億元,將捷程置業51%股權及51%的債權,一並轉讓給新城建設。2012年2月、4月,渝開發再次分別以6.88億元、1.58億元的的價格,將所持股捷程置業40%、40%債權,以及9%股權和1.29億債權,轉讓給森源家具、新城建設。

由於股權轉讓未能獲批,2013年1月,捷程置業引入中融信托,向其增資6億元,持股85.7%,新城建設、渝開發則分別持股7.3%、7%,增資款的5.8億元,用於償還渝開發對捷程置業的股東借款。當年年底,渝開發又將其所持捷程置業5.71%股權、8145萬元股東借款,以1.77億元轉讓給新城建設。

從公開披露信息來看,渝開發顯然已經全身而退。按照上述數據測算,通過三次股權轉讓,渝開發共計收回16.1億元以上資金,但接盤方如今卻深陷其中。

蹊蹺的是,按照市值計算,隆鑫控股被凍結所持股份的市值,已經達到捷程置業所欠中融信托債務的26倍以上。而作為控股股東,向子公司提供借款,居然需要第三方擔保,堪稱咄咄怪事。

根據業內人士介紹,從隆鑫通用、渝開發披露的情況來看,中融信托所持捷程置業股權,並非真的是入股,而是以股權形式進行的債權融資。渝開發歷史公告顯示,中融信托以受托人身份,成立信托計劃,並以其中優先級資金6億元向捷程置業增資。

根據中融信托2013年初發行的“重慶中心集合資金信托計劃”資料,該信托初始規模12.07億元,優先級6.07億元,次級6億元,資金用於向捷程置業增資,增資後持股比例為85.7%,信托存續期限為36個月,預計年化收益高達9.5%—11%,隆鑫控股及其實際控制人塗建華提供連帶責任擔保。由此可見,中融信托入股捷程置業,其實是以股權投資的名義,向後者提供信托借款,本質還是地產信托。

誰的“地王”

從表面上看,隆鑫控股與捷程置業並無關聯,但實際上卻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

工商資料顯示,捷程置業法定代表人、董事長為高曉東,《第一財經日報》2014年曾報道,2008年12月,高曉東任職的新城建設,就已入股隆鑫控股關聯方隆鑫地產,持股比例51%。而隆鑫控股、隆鑫地產均為隆鑫集團有限公司(下稱隆鑫集團)子公司。

根據全國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資料,高曉東此前還曾擔任隆鑫控股關聯方隆鑫地產法定代表人,2014年7月才變更為雷曉陽。在隆鑫地產2013年年報中,新城建設還是其股東,出資金額為10億元,持股比例100%。但奇怪的是,2013年8月,隆鑫地產股權變更,重慶愛普科技有限公司(下稱重慶愛普)、隆鑫集團有限公司成為股東,但持股比例均為100%。

高曉東擔任法定代表人、董事長的新城建設,在人事上也與隆鑫地產可能有所交叉。資料顯示,捷程置業的經理也名為雷曉陽,與隆鑫地產現任法定代表人、董事長同名。此外,隆鑫地產有一名董事名為張劍鋒,與捷程置業監事會主席同名。

根據上述信托資料,新城建設也為捷程置業上述融資提供擔保。在中融信托入股本質屬於借款,渝開發所持股權幾乎全部轉讓的情況下,新城建設無疑是實際持股最多的股東。但單此前媒體報道、網上宣傳資料中,隆鑫地產卻稱重慶中心為其名下項目。究竟誰才是捷程置業的實際控制人?目前仍舊顯得撲朔迷離。

值得一提的是,作為捷程置業股東的新城建設,其實際控制人高曉東,與資本玩家鮮言、李勇鴻可能均存在某種聯系。除了捷程置業、新城建設法定代表人、董事長等職務外,根據天眼查資料,高曉東目前還是重慶愛普科技有限公司(下稱愛普科技)法定代表人、董事長。

2011年底,李勇鴻控制當時的多倫股份之後,隨即推動對新疆東平焦化的投資,擬以1.8億元入股和增資新疆東平焦化,交易完成後公司持有東平焦化45%的股權,但此次投資遭到多倫股份股東大會否決。

根據多倫股份當時披露,李勇鴻曾於1997年至2005年任重慶愛普科技(下稱重慶愛普)總經理。多倫股份投資東平焦化失敗後,重慶愛普、新城建設先後出現在前者投資人名單中。2012年4月,新城建設第一次出現在東平焦化,成為該公司出資2.1億元、持股70%的股東。

此後,上述東平焦化的股份,便在新城建設、重慶愛普之間反複騰挪。“天眼查”資料顯示,2012年8月,重慶愛普取代新城建設,成為東平焦化持股70%的股東。2015年11月,上述股份再度轉回新城建設手中,持股比例仍為70%。

與此同時,曾擔任東平焦化法定代表人的馮多倫,目前仍在新城建設、重慶愛普任職。2012年4月,馮多倫取代吳明月,成為東平焦化法定代表人。目前,馮多倫還是重慶愛普的董事、經理,新城建設監事會主席。此外曾隨李勇鴻進入多倫股份高管團隊的廖克難、蔣躍中也在重慶新城開發任職。

【相關新聞】

潛行A股五年攜手鮮言:李勇鴻資本玩法似曾相識

除了已更名匹凸匹(600696.SH)的多倫股份,李勇鴻的身影還在數家上市公司出現過。但出入資本市場多年,李勇鴻卻一直藏影匿形。《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調查發現,除多倫股份外,包括中歐體育在內,李勇鴻染指A股上市公司並不直接現身或持有股權,而是通過種種方式隱身幕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912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