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在運作的原油鉆井平臺數下跌98個,創下1993年來最大單周跌幅,為連續10周下降。目前,原油鉆井平臺總數自高點已經下跌了30%。
從地區角度看,西弗吉尼亞州仍是原油鉆井平臺數量減少最多的地區。此外,二疊紀盆地的原油鉆井平臺數也大幅下降,本周減少了49個,達到369個。二疊紀盆地包括德州西部和新墨西哥州東南部。
油企通過鉆井,用來尋找新的石油。鉆井活動下降可能比實際產量下降提早許多個月。
不過,原油產量還處於很高水平。周三,美國能源信息署(EIA)公布的數據顯示,美國2月4日當周EIA原油庫存增加486.8萬桶,高於預期的375萬桶。上周,美國原油生產商日產量增加4.9萬桶,產能達到920萬桶/日,創1983年有記錄以來新高。
近來,油價暴漲暴跌,波動性極大。受投資者逢低買入或空倉回補、美國原油鉆井平臺數下降、大型能源公司削減資本性支出等因素提振,美油接連出現有力反彈。不過,原油市場大體還處於供大於求格局。
周五,歐元區GDP數據超過預期,投資者預期原油需求會有所攀升,油價連續第二日大幅上漲,布油今年以來首次突破61美元/桶。3月交割的WTI油價收盤大漲3.1%,收報52.78美元/桶。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2013年有一輪長協礦到期,我們都調成了短期合同,到去年底今年年初,我們有第二輪到期,大的方針是減量,從長協的整體量上減讓了20%。”剛剛結束的2015冶金礦產品國際會議的一個閉門會上,首鋼國際相關負責人如是介紹。
所謂長協礦,是國內鋼廠與國外礦山經過談判確定的價格協議(合同),特點是價格固定、合同期長。在鐵礦石價格上升時期,長協礦除了可以穩定礦價外,還能保障鋼廠的貨源從而利於生產。
不過,隨著鐵礦石價格的接連下跌,手握長協礦的這些鋼廠們,一個回避不了的局面是,在鐵礦石價格步入下行通道中,鋼廠前期購置的高價礦經過一個生產周期生產出的鋼材,與當期價格相比虧損明顯。
數據顯示,目前普氏指數已經下滑到54美元/噸,但由於階段性噸鋼礦價下降額度小於鋼價下降額度,以今年1~2月份為例,噸鋼礦價下降了100元,而鋼價下降300元以上,同時受環保等硬性成本上升影響,國內重點鋼企一季度將出現總體虧損。
首鋼方面希望看到,通過縮減長協礦的訂單量和縮短長協合同期限,可以緩解礦價下跌帶來的成本約束。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從上述閉門會上了解到,對於進口鐵礦石動輒上千萬噸的鋼企來說,礦價浮動1美元意味著幾千萬甚至上億元的成本波動,而擺在鋼廠面前的是,目前現貨市場貨量比較多,不簽長協礦也能拿到礦。因此持首鋼這種做法的鋼廠有很多,民營鋼廠的表現尤為明顯。
據河北縱橫鋼鐵的一位參會代表稱,旗下的中鐵裝備去年鋼鐵產量1000萬噸,所用鐵礦石幾乎全部為外礦,但長協礦占比還不到10%;河北敬業集團方面也表示,進口礦中長協礦占比很少,同樣不到10%,主要是從貿易商手中采購。
其它國有鋼廠同樣有類似計劃。“包鋼也會從海外多進口一些礦,原來的進口礦多是長協,後面也不計劃增加長協礦,多從現貨市場采購。”一位包鋼集團的參會代表如是向本報記者稱。
另外,馬鋼去年進口鐵礦石大概1600萬噸,在鐵礦石采購上一般是長協礦占70%,現貨礦占30%,用料結構在近幾年都沒有大的調整。但隨著長協礦陸續到期,這家公司也開始尋求改變。“長協礦去年以來也有陸陸續續到期的,目前正在和供應商談判,長協礦這塊也減量了,有120多萬噸。”馬鋼一位管理層透露,減的主要是市場結合度比較差的,或者對方搭售的其他品位的礦石。
“在目前情況下,減少長協礦的量和合約期,可以給鋼企在處理礦品上更多的自由度,進行市場交易。”鞍鋼國貿相關負責人向《第一財經日報》記者等媒體說,目前幾大礦山跟幾大貿易商也在談長協,一些條款比給鋼廠的還靈活,“我們也想至少跟貿易商一樣取得比較靈活的條款,幾大礦山實際上也在增加在現貨市場的投放,與過去比,它們不是特別依賴鋼廠”。
除了縮減長協礦增加現貨礦,目前的鋼鐵企業已經不敢留太多原料庫存了。
“我們的庫存由以前的一個月或者1個半月的存量降低到目前的兩周以內,這對降低成本以及資金占有量效果明顯,要解決的主要問題是組織好現貨采購,保證生產的需要。”鞍鋼方面如是說。
而河北鋼鐵集團、馬鋼等鋼廠的庫存周期也比較低,一般維持在20天左右,河北敬業集團的庫存周期甚至降到了7天以內,目的均是為了避免鐵礦石價格暴跌的時候給企業帶來的風險。
不過,盡管國內鋼廠有意在減少長協礦影響,但高度依賴進口礦的局面並未改變。根據中鋼協數據顯示,2014年中國進口鐵礦石量為9.33億噸,同比增長13.8%,對外依存度進一步提高到78.5%,同比提高9.7個百分點,而冶金規劃研究院給出的分析是,2015年我國進口鐵礦石數量仍會增加,預計將達到約9.8億噸。
4月24日,車主在上海一家加油站內排隊加油。 (新華社記者 丁汀/圖)
國家發改委發布通知,決定自8月5日0時起,將汽、柴油價格每噸分別降低220元和215元。折合90號汽油每升下調0.16元,0號柴油每升下調0.18元,92號汽油每升下調0.17元,95號汽油每升下調0.18元。
從6月份起,成品油零售限價進入下行通道,截止目前已“四連跌”,汽油累計下調690元/噸,折合升價為0.51元/升;柴油累計下調675元/噸,折合升價為0.58元/升。經此後,多地汽油再度回歸“5元時代”。
據卓創資訊介紹,自7月22日0時國內成品油下調落實後,東北和西北部分地區的93#汽油已經下滑至“5元時代”,國內其他地區93#汽油零售升價在6.07-6. 3元/升(除海南外),而國內0#柴油已全部回歸到“5元時代”。
本輪汽油跌幅在220元/噸,折算成升價為93#汽油每升下調0.17元,受此影響,除實施國五汽油標準、西南、廣西和海南外,國內其他地區的93#汽油又重新回歸到“5元時代”。
據卓創資訊介紹,部分地區持續陰雨及大部分地區高溫天氣影響戶外作業,再者,為迎接抗戰時勝利閱兵式,京津冀對高汙染等相關行業進行停產、限產措施,柴油終端需求持續低迷,今年2月以來,國內柴油庫存可消費天數增加至20天以上,較去年10-12月的13至15天左右,國內柴油庫存消化明顯趨緩。
數據顯示,截至8月4日,國內主營93#汽油均價為6755元/噸,較7月21日(上一周期屆滿之日)已累計下跌318元/噸,主營單位0#柴油均價為5208元/噸,較7月21日下跌245元/噸,刷新了年初“十三連跌”最低價5258元/噸的最低記錄。
安迅思分析師黃麗芳認為,下輪周期內,受伊朗原油進入市場比預期快、歐佩克原油日產量繼續增加、新興市場需求增長緩慢以及全球市場原油供過於求的格局短期難變等多重的利空因素影響,後期零售價再度下調的預期將繼續主導市場。經測算,除非後期原油大幅反彈5美元/桶以上,下輪零售調價才有可能擱淺。
根據國內現行成品油定價機制調價周期測算,8月19日0時將迎來新一輪汽柴油調價節點。
由於近幾年成都規模龐大的城市綜合體項目集中上市,寫字樓市場供應和存量連續高企,導致寫字樓租金已經連續下跌了3年,而房地產研究機構預計,成都的寫字樓市場租金還將再跌3年。
世邦魏理仕周五(16日)發布的成都房地產第三季度數據顯示,成都寫字樓市場存量達到632.5萬平方米,與北上廣深存量相當,幾乎是緊隨其後的重慶的寫字樓存量的一倍。仲量聯行周一(12日)發布的三季度數據則顯示,成都寫字樓市場存量約746萬平方米。
來源:世邦魏理仕
巨大的市場存量和高企的市場供應,導致租金市場持續下跌。世邦魏理仕稱,趨緊的經濟環境和企業自身經營狀況的不樂觀使得租戶承租能力不斷下滑,不少業主只能“維持租金”和“留住租戶”的兩難抉擇中選擇後者。至第三季末全市平均租金同樣本環比下跌至每月每平米79.8元。
但是,這還是賬面租金。世邦魏理仕華西區研究部負責人朱建輝表示,激烈的市場競爭使得不少業主通過增加免租期以及裝修期等優惠條件來吸引租戶,受此影響,寫字樓市場有效租金跌幅加劇,導致寫字樓市場賬面租金與有效租金差距逐步拉大。
世邦魏理仕的統計顯示,今年第三季度,成都寫字樓市場有效租金約為每月每平米72.5元左右,而仲量聯行直接統計的是有效租金,它的數據顯示,成都第三季度寫字樓市場平均有效租金為每月每平米66.6元。
這已經是成都寫字樓租金市場連續三年下跌。仲量聯行的報告顯示,從2009年第四季度開始,成都寫字樓市場租金連續增長10個季度,期間租金漲幅達33.3%。從2012年第二季度開始至今,租金已經持續下跌13個季度,跌幅達19.7%。
不僅如此,世邦魏理仕還預計,未來四年,成都寫字樓市場仍不容樂觀,市場平均租金將繼續承壓,難有上漲空間。預計到2018年,成都寫字樓市場租金將下滑到每月每平方米73.8元(賬面租金)。
仲量聯行稱,未來在宏觀經濟預期增速放緩的情況下,甲級辦公樓市場業主將面臨更激烈的市場競爭,項目表現差異化也將愈加明顯。在過去的兩年,大部分業主已經大幅度降低有效租金,以提升入駐率。
實際上,自2014年下半年,受小額貸款、投資理財公司紛紛倒閉退租等因素影響,成都部分甲級辦公樓開始出現較明顯的租戶退租現象。仲量聯行的統計顯示,2015年上半年凈吸納量僅7.2萬平方米,同比跌幅近50%,其中第二季度僅1.4萬平方米。
仲量聯行認為,雖然今年第三季度成都甲級辦公樓凈吸納量達約6萬平方米,較有明顯改善,但是只是回到正常水平。由於空置率仍然處於高位,市場壓力仍然較大,整體租金水平將繼續下探。
香港最新的樓價指數顯示,香港的樓價跌勢已經確定,不過去年至今仍有升幅。多名市場人士稱,盡管香港樓市的下跌趨勢確定,但跌幅不會太大,預計較去年高峰時期下滑10%至15%左右,而春節後香港樓市可能會迎來“小陽春”。
根據香港差餉物業估價署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去年12月份,香港的私人住宅樓價指數為285.2點,環比下跌2.83%,跌幅略低於去年11月的3.01%,但已連續3個月下跌,累計下跌幅度已經達到6.83%。
春節後香港樓市或迎來“小陽春”(網絡資料圖)
不過,香港樓價的跌幅還遠沒有到崩盤的局面。香港樓價在經過連續3個月下跌後,全年樓價累計升幅仍舊達到2.48%,最新樓價指數重新回到去年1月至2月水平,只說明去年一年白漲了。而實際上,去年香港的樓價指數曾一路上升,屢次打破歷史新高,去年前9個月升幅最高曾經達到9.99%,但在9月份已經見頂。
中原集團創辦人兼主席施永青稱,雖然政府數據自從去年10月才下跌,但實際上從市場情況來看,去年9月中香港的房價已經開始下跌,當房價指數連續下跌3個月,跌勢基本已經形成,加上租金也開始下滑,確定了整個房地產市場都在向下調整的形勢。
施永青認為,香港的樓價會繼續下跌,預計在今年第一季度完結時,樓價會較去年9月高位下挫15%,他認為從投資的角度,現在買樓不是一個好時機。
美聯住宅部行政總裁布少明稱,政府數據有所滯後,根據該行數據,目前新界區跌勢最大,較去年高位跌幅達到25%,但現在已經有放緩的跡象,預計春節後可能會有“小陽春”的情況,其實樓市的傳統旺季是8月至9月,但未來利率、股市及經濟都可能會有比較大的波幅,預計今年全年將出現10%至15%的跌幅。
不過,其實從今年1月香港樓市的成交量來看,香港樓市的冷靜程度已經讓很多人感到恐慌,中原地產研究部高級聯席董事黃良昇稱,截至1月27日,香港1月份樓宇買賣合約登記(包括住宅、車位及工商鋪物業)已經錄得2756宗,總值189.9億港元,預計全年將有3000宗登記、總值約220億港元,其中登記宗數將打破2008年11月份的歷史低位,創下自1991年1月有記錄以來的25年最低。
中原地產預計1月一手私人住宅成交量僅為420宗,總值52億港元,分別環比大幅下挫80.3%及71.7%,而二手私人住宅將錄得1400宗、總值88億港元,環比下跌19.6%及17.5%。黃良昇稱,受發展商減慢推出新盤的影響,1月份一手私人住宅交易創下歷史新低,二手私人住宅成交短期內也連續創下新低,加上新年長假臨近、樓價調整等因素,預計二手市場將繼續低迷。
此外,反映香港二手住宅成交的中原城市領先指數最新報131.95點,下跌3.83%。黃良昇稱,本周香港有大型銀行宣布“凍薪”(凍結工資)或停止加薪,打擊香港的中產家庭買樓的想法,對香港樓市的影響可能會在2月下旬才反映出來。
更多精彩內容
請關註第一財經網、第一財經日報微信號
經過連續22個交易日規模萎縮後,兩融余額終在本周結束了連跌勢頭。2月2日,兩融余額從前一交易日的8996億元小幅增至9001億元,環比增長0.06%。
在去年9月底,兩融余額曾持續下探至9067億元的階段低點後企穩,隨後,大盤走出近一個季度的反彈行情。此次止步連跌,兩融余額還能否再次充當大盤反彈的先行信號?
兩融余額觸底止跌
兩融余額的止跌主要得益於融資買入的環比上漲。數據顯示,2月2日全天融資買入348億元,較前一交易日增加了74億元、上漲27%;當天融資償還額環比減少了14億元,下降7%,融資盤全天凈流入4.74億元,這也是自2015年12月31日以來融資盤首現凈流入。
在本輪兩融余額的持續萎縮中,28個申萬行業還曾多次出現全部融資凈流出。不過至2月2日,兩市有15個行業板塊獲得融資凈買入,其中,房地產、計算機、傳媒、通信的融資凈買入量居前,全天融資凈買入分別達到5億元、3億元、1.5億元和1億元。
事實上,在本周兩融余額瀕臨9000億元關口時,市場對兩融即將觸底的預期已起。
華融證券分析師付學軍對《第一財經日報》表示,在兩融余額連續下降、體量接近股災時兩融余額前低時,階段性底部已隱現,去年股災中形成的兩融階段底部,主要由常規化使用融資杠桿的資金客戶築成,這一底部的支撐力相對較強。
另一種止跌的信號,來自交易一線。一家大型券商上海營業部人士就透露,在本周前兩個交易日內,有客戶進行了大舉融資加倉的操作。
“止跌並不意味著兩融將進入反轉和上漲通道。兩融余額未來預計仍以持續震蕩為主,大概率會維持在9000億元的區間內。”付學軍表示,此次止跌後兩融難出現大幅的回漲,主要是因為融資客加倉後仍以短線操作為主,長期持有的跡象較弱,兩融持續上漲的動力仍不充分。
反彈先鋒號或難吹響
兩融在連續萎縮的過程中止跌還被賦予了大盤反彈的市場預期。
在去年6月中旬股指震蕩下行中,兩融經歷了一輪長達三個月的持續萎縮,自2.27萬億元高點回落後,至9月30日探至9067億元後終止連跌。此後,兩融余額小幅穩步上漲,而同期的大盤指數則開始了強勢上攻,自9月30日至12月30日,兩融余額上漲了2648億元,同期的滬指累計上漲了17.6%。
對於兩融數據與大盤走勢的關聯性,付學軍表示,兩融交易走勢和大盤行情互為因果關系,但很難直接界定兩融數據和大盤行情的先後影響關系。“比如市場上漲時,兩融余額將跟著上漲,這是兩融余額可能是慢於大盤指數的。但當兩融下降,市場可能會跟著下降,這時候兩融余額又成了股指的先行指標。”付學軍說。
恒泰證券的研究報告則宣稱,融資融券交易顯示的是投資者對市場的多空預期,歷史數據統計來看,融資融券交易的多空系數的方向與大小的微妙變化,大多時候是市場走勢的先行指標。
兩融數據如何體現市場走勢,若投資者預期發生了根本轉變,盡管同期大盤可能未見顯著上漲、甚至小幅向下,但兩融數據所測算出的多空系數等結果,是能夠顯示市場情緒轉向樂觀、資金不斷流入等趨勢,這一階段中,看多力量實際在不斷累積。
在樂觀預期不斷推升行情走高,並最終形成了上漲趨勢時,市場行情會進一步加強看多勢頭;由此,資金持續進入,多空系數與價格都節節攀升,但當價格穩步高企時也可能出現的趨勢是,兩融數據測算的多空系數數值在不斷變小、甚至變為負數。這意味著,多方力量的逐漸衰竭,甚至開始出現了資金流出。
雖然對於兩融數據的解讀不同,但市場對此次兩融止跌後大盤走勢仍普遍保持謹慎。
付學軍強調,當前行情下兩融止跌,並不能等同於大盤築底反彈的信號,主要原因是目前市場避險情緒仍很濃重,資金流入形成趨勢還需要較長的過程。
“指數上漲不一定就是好事,里面有可能存在更大的陷阱。”恒泰證券的報告強調,當前多空雙方力量依舊薄弱,且大跌後無量長陽往往容易導致繼續下跌,目前以觀望為主,不要隨便進場抄底,大跌之後可短線參與技術性修複,但不宜長期持有。
更多精彩內容
請關註第一財經網、第一財經日報微信號
盡管目前樓市整體庫存仍很大,但是一線城市和部分二線核心城市的庫存壓力相對較小,房價面臨較大的上漲壓力。
35城庫存連跌4月
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22日發布的35城住宅庫存報告顯示,截至2016年1月底,易居研究院監測的35個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庫存總量為25852萬平方米,環比減少0.9%,同比減少4.7%。
這35個城市包括,一線城市:北京、上海、廣州、深圳。二線城市:長春、沈陽、天津、太原、濟南、青島、南京、蘇州、杭州、寧波、合肥、南昌、長沙、福州、廈門、貴陽、南寧、西安、蘭州、西寧。三線城市:淮南、馬鞍山、濟寧、煙臺、常州、南通、溫州、九江、荊門、茂名、北海。
報告指出,2015年下半年開始,這35個城市庫存總體呈現下滑態勢,2016年1月份繼續下滑。目前庫存規模已出現連續4個月環比下跌、連續6個月同比下跌的態勢,說明相對全國水平,這35個城市在去庫存方面效果更佳。
1月份,35個城市新建商品住宅月度新增供應量為1657萬平方米,環比減少29.0%,同比增長12.6%。1月份新增成交量為1895萬平方米,環比減少27.3%,同比增長14.7%。由於新增供應小於新增成交,所以促使1月份的庫存出現了下滑。
截至2016年1月底,一、二、三線35個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庫存總量分別為3264萬、18300萬和4288萬平方米,環比增幅分別為-3.9%、-0.8%和0.9%。
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對《第一財經日報》分析,一線城市在2015年總體上呈現了庫存規模持續下滑的態勢,在去庫存效果方面遠遠好於其他城市。從2016年1月份的數據可以看出,庫存繼續出現環比和同比雙雙下滑的態勢。對於一線城市來說,需要加大供應的力度,否則庫存不足容易加快房價上漲的節奏。
分城市來看,1月份,35個城市中,有12個城市庫存出現了同比增長現象。其中茂名、太原和濟寧3個城市的庫存上升幅度較大,同比增幅分別達到56.2%、55.3%和47.9%。同時,35個城市中,有23個城市的庫存出現了同比下滑態勢,其中蘇州同比跌幅最大,為44.8%,這和蘇州房價總體上漲的態勢是密切關聯的。
蘇州南京存銷比最小
從反映去化速度的存銷比數值來看,1月份,35個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存銷比為12.0,這也意味著市場需要用12.0個月的時間才能消化完這些庫存。目前存銷比數值大體相當於2013年9月份的水平。存銷比處於歷史低位,這是近期房價持續上漲的市場邏輯。2016年上半年預計該指標總體上會在低位徘徊。
分城市看,一、二、三線35個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存銷比分別為8.6、11.8和19.4個月。一線城市已連續13個月存銷比數值低於12,這也是近期一線城市房價出現比較明顯上漲的原因所在。同時,新房市場的去庫存周期較小,相應房價上漲的壓力可能會轉嫁到二手房市場上。
例如在北京,根據中原地產研究部統計數據,截至21日,從剔除保障房後的實際純商品房住宅庫存看,目前北京庫存只有6.34萬套,相比2015年1月的7.76萬套減少了1.4萬套。從2月成交數據看,北京二手房簽約已經達到了9425套,從簽約價格看,1月北京二手房簽約均價為3.76萬,春節後北京二手房簽約均價達到了3.82萬,環比漲幅達到了1.5%。
中原地產首席市場分析師張大偉說,目前北京庫存短缺明顯,從北京商品房住宅市場、最近幾年的住宅土地供應看,商品房高端化趨勢非常明顯,開發商惜售出現。
在一線城市後,二線城市的邏輯和一線城市類似,其存銷比連續三個月低於12個月,房價上漲幅度相對也較大。相比來看,三線城市的存銷比較高,去庫存壓力相對較大。
從35個城市的具體數值看,北海的存銷比數值最高,為32個月。另外,類似淮南、煙臺的存銷比也比較高。這三個城市均為三線城市,且去庫存周期都超過了兩年的水平。相比而言,蘇州、南京、合肥、南昌和上海的存銷比較小。
“此類城市近期房價上漲總體比較明顯。從購房者的角度看,應該有積極入市的主動意識。而從地方政府的角度看,則應該在土地市場上加大供應力度。”嚴躍進分析,35城去庫存周期總體處於低位水平,會進一步加劇此類城市房價上漲的壓力。尤其對於一些重點城市而言,去庫存周期遠遠低於12個月的水平,後續房價看漲預期會繼續強化。
他說,目前更多的去庫存壓力集中在三四線城市。2016年以來一系列新政策(包括商業性房貸首付比例的下調、契稅營業稅稅率的調整、農行針對農民工提供的信貸金融產品、包括福建在內的地方樓市新政等),都會對全國尤其是三四線城市的去庫存戰略提供更大的支持。
更多精彩內容
請關註第一財經網、第一財經日報微信號
盲目投資致供需嚴重失衡 海南樓市庫存比全國還高
記者 胡易 實習記者 姚亞楠 發自上海
碧海藍天、國際旅遊島、世界長壽之鄉,這些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並沒有助力海南房地產市場的上漲,在全國一二線城市房價一片“漲”聲中,海南房價卻遭遇5年來連續下跌。
另一方面,被海南房子熱銷、開發商新樓盤不斷面世的熱鬧景象所掩蓋的,是當地因非理性投資導致的供需嚴重失衡的現實,這也讓海南這個旅遊熱門聖地的樓市庫存明顯高於全國平均水平。但當地部分市縣房地產投資仍在盲目增長中。
海南房價“一蹶不振”?
海南備案成交數據顯示,海南商品房成交均價在2011年達到13366元/平方米的最高點,2012年滑落至10140元/平方米,此後4年內,成交均價在1.1萬元/平方米左右。今年1~5月網簽均為9883元/平方米。
具體到城市來看,海口的成交均價2011年為8934元/平方米,此後開始走低,2014年有所回升,達到至8999元/平方米,近三年來整體較為穩定。
海口歷年成交均價
年度 |
成交均價(元/平方米) |
2011 |
8934 |
2012 |
8213 |
2013 |
8781 |
2014 |
8999 |
2015 |
8868 |
2016 |
8904 |
數據來源:易居研究院
但三亞的房價近五年來則出現了大滑坡,在2012年達到27070元/平方米後,此後波動較大,截至2016年4月,成交均價降至17880元/平方米,降比高達五成。
三亞歷年成交均價
年度 |
成交均價(元/平方米) |
2012 |
27070 |
2013 |
23866 |
2014 |
27291 |
2015 |
21263 |
2016 |
17880 |
數據來源:易居研究院
對此,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認為,海南房地產市場之所以會有“一蹶不振”的效果,實際上和此類城市投機性需求過多是有關系的。從實際情況看,很多人到海南投資購房的初始動機是因為此類區域碧海藍天,認為適合居住等需求。但後續發現很難轉手,這造成房產市場流通性較差。另外,眾多房企投資非理性的狂熱,大規模土地出讓後,市場供應總體偏高。
而對於海南來說,即便有房屋成交,入住率也並不高,造成社區氛圍不足。“這些因素都會影響海南的樓市價值,甚至制約海南房價的上漲。”嚴躍進指出。
庫存居高不下,投資繼續增長
海南省住建廳相關數據顯示,2016年一季度在全省房地產開發投資同比增長15.7%,房地產銷售面積和銷售額同比增長均在七成以上,增速均比去年同期提高近100個百分點。近幾年,海南每年銷售商品房面積1000萬平方米左右,但與此同時,每年商品房開工面積也高達1600萬平方米左右。
據海南錦誠機構發布的報告顯示,2015年末,海南全省庫存量3639.23萬平方米,全省平均去化周期48.85個月,顯著高於全國平均水平。省會海口、國際旅遊城三亞成為當地庫存最高的區域,易居研究院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4月,海口庫存量達594萬平方米,三亞庫存量達241萬平方米。
據海南省建設廳調查,海南除海口、三亞、三沙、陵水、瓊中、臨高6個市縣外,其他13個市縣因商品住宅消化期超過全省平均水平。
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認為,海南的庫存壓力體現為三方面:第一是去庫存周期偏高,總體上看即便購房政策比較寬松,大規模的庫存房源也不可能在短期內得到消化。第二是庫存壓力大的城市數量較多,比如海口、三亞、陵水等城市,基本上都有高庫存的壓力,或者說圍繞海岸線投資項目已經成為當地投資的一個重心。第三是潛在的去庫存壓力比較大。比如說目前有很多已成交而未開發的用地,這會使得海南整個房地產市場面臨各類去庫存壓力。第四是空置率較高,很多房源即便已經銷售,但也會有較大的空置現象。
去年至今,海南當地政府頻頻出手“救市”,但效果甚微。
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認為,從後續市場預期看依然很難明顯得到提振,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海南房地產市場的供應規模大,海岸線的開發力度太大,這都容易形成庫存規模和壓力。但此類市場的一個特點是,後續交易量依然會上升,源於後續房地產市場的繼續提振和發展。而且從實際情況看,因為房價不算太貴,很多人可能會“無視”此類產品的交易價格下跌現象。
嚴躍進指出,海南最大的優勢就是氣候和地理位置優勢,而最大的劣勢就是產業導入不給力的特征。從這兩方面看,優勢內容可以使得養老產業得到較好的發展,後續此類產業規劃應該繼續進行下去。而劣勢方面,則需要培育一些新型的產業,比如發展休閑文化產業等。
李學淩卸任CEO接替雷軍任YY董事會主席...
周五,早上好~
在昨天的里約奧運會上,中國兵乓球男團成功衛冕,至此,中國隊包攬了本屆兵乓球項目的所有金牌。看似手到擒來,不過是苦盡甘來。靜靜祝願每個追夢人都通過不懈奮鬥實現自己的夢想。
不多說了,來看今天的黑馬早報。
1.iPhone銷量連續三季度下滑 iOS份額降至
昨日,Gartner發布2016年第二季度全球智能手機銷量報告。本季度,全球智能手機銷量同比增長4.3%,而iPhone銷量連續第三季度下滑。操作系統方面,Android從去年同期的82.2%增加到86.2%;而iOS市場份額則從14.6%降至12.9%。
@小兵張雪:降價吧,讓我來提高銷量。
@爆炸宇了:iPhone7要來了,跌不是很正常麽?
@陽光穿透笑容:我不是蘋果死粉,我只是單純的喜歡ios系統,比安卓好太多了。
2.陌陌董事長唐巖撤回私有化要約
昨日。陌陌宣布接到公司聯合創始人、董事長兼CEO唐巖、阿里巴巴投資有限公司等買家聯盟的通知函,買家聯盟決定撤回2015年6月23日提交的非約束性私有化要約。該決定即刻生效。
@hi小王子:沒見過幾個人用陌陌聊天。
@君: 新板被停止導致的嗎?
@騎驢兒小童鞋:此時不入更待何時!
3.傳美團裁員一萬人 回應:造謠!
近日有媒體報道稱,美團啟動PIP計劃,一二三線城市的後15%員工,四五線城市的後20%員工,將進入淘汰預警名單,兩個月未達標就會被裁掉,將在全國範圍內裁員超一萬人。對此,美團方面表示消息純屬謠言,已在追究造謠網站法律責任。
@好吃的我:都是資本寒冬惹的禍?
@愛過:互聯網末尾淘汰制很快的,不行的就裁掉換鮮血液進來。
4.“史上最嚴”電話實名制施行 1億用戶或被停機
據央視網報道,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電信三大運營商已陸續開始對未進行實名登記的手機號碼依法限制通信服務。截至5月,全部電話用戶實名率已達92%,仍有近1億用戶面臨停機風險。
@林文欽:懷念以前在路邊小店挑靚號的日子
@阿寶就是我:實名制之後,騷擾電話會不會更多?
@我不等於我:最好不是說說而已
5.中國聯通:10月1日起取消國內長途漫遊費
近日,中國聯通董事長王曉初透露,從10月1日起,聯通集團公司層面制定的資費套餐將取消所有包含長途漫遊的資費(不過這部分占比不高),而省級層面,仍將留有一定靈活性,總資費不會高於集團標準。並稱,取消長途漫遊費是大勢所趨。
@獨單:流量也應該改為國內通用了。
@行者-頓悟信仰:取消就大氣一點,還那麽多條件。
6.Uber估值真的有625億美元嗎?連一半都不到?
昨日,彭博社撰文稱,Uber目前是全球最大的獨角獸公司,其估值已高達625億美元,但紐約大學金融學教授阿沃斯·達摩達蘭認為,Uber的實際估值只有280億美元,其估值超過了標準普爾500指數里成分股80%公司的估值,已經沒有上漲空間,而Uber遇到了困擾很多新創公司的障礙:盈利。
@阿三:還沒有滴滴高。
@聲張正義的阿魯:說說而已,又不當真。
@中控SUPCON:體驗真的很一般。
7.聯想出售北京辦公樓收益1.32億美元
昨日,聯想發布了截至6月30日的第一財季財報。本財季,聯想出售北京辦公樓所得收益為1.32億美元,從而推動凈利潤超出華爾街分析師平均預期的1.301億美元。但手機部門依舊虧損。
@土豆地瓜:收入略減,但是利潤大增。
@風劍魔:聯想的筆記本還是不錯的
@宮遙岑-Ivy:賣樓的收益……
8.李學淩卸任CEO接替雷軍任YY董事會主席
昨日,歡聚時代發布了2016財年第二季度財報。財報透露,雷軍暫時辭去公司董事會主席職務,由CEO李學淩接任;同時李學淩辭去公司CEO一職;歡聚時代副總裁、YY娛樂CEO陳洲接任歡聚時代CEO。而雷軍為了將精力重點放在小米公司方面所以才辭去了這個職務。
@蛋蛋:頭一次聽說YY是雷軍的。
@留在宇宙航行:確實該集中精力了,小米目前的確實受到很大威脅。
9.“三農”互聯網金融藍皮書發布:資金缺口超3萬億
昨日,由社科院專家編寫的《中國“三農”互聯網金融發展報告(2016)》發布。報告指出,自2014年起,我國三農金融缺口達3.05萬億,以網絡借貸為代表的互聯網金融手段,將成為緩解中國三農領域的金融供給短缺問題的主要出路。
@1葴言:其它地方飽和了,發動農民來貸款?
@劉大鴻:網絡借貸?
10.美國政府同意移交互聯網域名管理權
近日,美國政府一主管機構同意於10月1日起,將互聯網域名管理權正式移交給一家非營利性機構,從而完成該互聯網核心資源持續了將近20年的私有化進程。但此舉遭到美國部分國會議員的反對。
@偷核彈的人:私有化危害國家安全。
@不矯情但怕冷:這個值得關註。
今日思想
企業沒有先進技術也不行。華為的觀點是,在產品技術創新上,華為要保持技術領先,但只能是領先競爭對手半步,領先三步就會成為“先烈”,明確將技術導向戰略轉為客戶需求導向戰略……通過對客戶需求的分析,提出解決方案,以這些解決方案引導開發出低成本、高增值的產品。盲目地在技術上引導創新世界新潮流,是要成為“先烈”的。——任正非
進入到炎炎夏日後,樓市成交火爆的局面仍在持續。
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發布的報告顯示,8月份,易居研究院監測的30個典型城市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積為2287萬平方米,環比增長9.2%,同比增長27.2%。今年5-7月份市場交易呈現逐月下降態勢,到了8月份出現反彈,且創下近7年來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量在8月的最好水平。
這30個典型城市分別為: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天津、石家莊、青島、南京、蘇州、杭州、福州、長春、武漢、長沙、南昌、成都、蘭州、貴陽、南寧、唐山、淮安、濰坊、常州、莆田、泉州、常德、襄陽、茂名、九江、北海。其中一線城市4個、二線城市15個、三線城市11個。東部城市18個、中部城市7個、西部城市5個。
8月份,30個城市中,有20個城市的成交量出現了環比增長態勢。其中蘇州市場環比增幅為30個城市最高水平,達到93.9%。需要註意的是,蘇州7月份市場交易陷入低谷,所以8月份的環比值會顯得非常高。從環比跌幅看,泉州、深圳和北海的跌幅較大,分別為38.5%、26.9%和21.4%。
綜合考慮環比增幅和同比增幅,並計算綜合增幅,能較好地衡量樓市交易的活躍程度。將每個城市的環比增幅賦予60%的權重、同比增幅賦予40%的權重,通過加總計算綜合增幅,結果顯示,莆田的綜合增幅為136.5%,說明莆田市場交易相對活躍。而深圳的綜合增幅為-39.7%,說明深圳市場交易相對不活躍。
分城市類型來看,8月份,4個一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積為397萬平方米,環比增長9.0%,同比增長16.1%。8月份交易出現環比上升,受上海市場的影響比較大。上海8月份出現了收緊信貸政策的傳言,購房者恐慌性心理加重,進而推高了市場交易量。
具體城市看,北上廣深4個城市環比增幅分別為-6.4%、34.3%、2.3%和-26.9%,同比增幅分別為-11.9%、71.4%、34.2%和-58.9%。
除了上海,在一線城市一直處於價格窪地的廣州,最近以來在地王的帶動之下,無論是成交還是價格也出現了一輪補漲的態勢。例如天河奧體附近的龍湖首開天宸原著樓盤,今年前8月,以26億的銷售金額位居天河區第一、廣州第二。該項目售樓處人士告訴第一財經,一月份該樓盤主力價位在2.8萬-3萬,現如今已經達到了3.4萬~3.5萬。“有了地王支持,市中心銷售很火爆,這幾個月漲得很厲害,我們也是順勢而為。”
8月份,15個二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積為1599萬平方米,環比增長9.5%,同比增長30.0%。對比歷史同期數據,二線城市目前的交易依然是比較活躍的。
15個二線城市中,有11個出現了環比增長的態勢,其中蘇州、長沙和福州的環比增幅相對要大。而剩下的4個城市均有不同程度的環比下跌態勢,包括南京、南寧、杭州和貴陽。
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說,8月份市場交易相比7月份有所上升,反映了購房者入市積極性在提高。對於購房者而言,除了擔心房價上漲以外,也擔心信貸等政策收緊,所以加快購房節奏是鎖定購房成本、規避政策調整風險的最優策略。
8月31日早間,廈門國土局在其官網上發布公告稱,廈門市自9月5日起執行住房限購政策。同月蘇州出臺的限購政策提出,非本市戶籍購買第二套住房,必須提供繳納證明或社保證明。
嚴躍進分析,從後續市場走向看,包括南京、廊坊、燕郊、天津、合肥、武漢、鄭州、昆山、杭州、福州、東莞、惠州、珠海等城市的限購可能性比較大。此類城市炒房現象比較嚴重,而且房價增幅過快,都有可能出臺各類版本的限購做法。
“此類市場邏輯在9月份會得到延續。尤其近期部分二線城市存在政策調整的可能,所以購房者在入市方面依然不敢懈怠。部分房企在9月份推盤節奏相對也會加快,這都會使得9月份市場成交繼續攀升。” 嚴躍進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