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股票中止10周走資 錄逾9億資金流入 港股續見資金流出
1 :
GS(14)@2015-09-27 02:52:35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0926/news/eb_eba1.htm
【明報專訊】經歷連續10個星期資本外流後,中國終於再見資金淨流入,熱錢出逃情稍歇;惟香港走資依舊,第9周見資金流出。另一方面,長假氣氛籠罩下,港股昨日成交低迷,恒指微升90點收市,但累計全周跌逾730點,未能延續接連兩個星期升市的勢頭。
广告
券商Jefferies引述EPFR的資金流報告顯示,截至23日(星期三)的過去一星期,中國錄得1.18億美元(9.2億港元)的資金淨流入,結束之前連續10星期淨流出;但香港繼續有2600萬美元(約2億港元)流走,連續9個星期淨流出。
但另一方面港元繼續強勢,昨日再度觸及強方兌換保證,金管局傍晚向市場注入15.5億元,令至下周三(30日)香港銀行體系結餘將增至3459.4億港元。從9月1日至昨日,金管局累計在市場已注入552.59億港元。
恒指表現反覆 昨微升0.4%
資金持續從本港流走,股市在中秋假期前夕亦表現淡靜,恒指低開後表現反覆,下午始見改善,惟尾段升幅收窄,收報21186點,升0.4%;全日成交只得690.56億元,較上日少約15.03億元。
A股表現更疲弱,全日基本維持低迷,失守3100點。滬指收報3092點,跌1.6%;深成指報9904點,跌3.26%,兩市成交5618億元人民幣。恒指夜期昨晚收市時報21211點,較日間期指跌13點。
信誠﹕下周多假 市場觀望
信誠證券聯席董事張智威稱,下周雖正值期指結算,惟僅3日市,市場會以觀望為主。在中國數據差、港零售市道弱等負面影響下,10月恒指非但無力突破22000點,預計隨時要跌穿20000點,至19000點水平。東驥基金董事總經理龐寶林也認為,下周港股的交投淡靜,估計將會處於21500點水平。
事實上,後市受中國經濟增長隨時「破7」困擾,國統局新聞發言人盛來運昨日在吹風會便表示,中國經濟增長所謂「7%左右」目標,即是不低於6.5%和不超過7.5%,令市場憂慮這是為第三季GDP低於7%的事前解畫。
不過,官方《新華社》旗下《中國證券報》昨日卻帶來對港股後市利好消息。報道稱,在A股持續委靡下,有逾20間內地基金公司選擇對港股進行布局,有38隻投向香港市場的新基金已經上報有關部門,預料年內可獲批,但未提到涉及金額。
明報記者 陳子凌
外匯佔款跌幅擴大 反映民間走資
1 :
GS(14)@2015-10-17 10:02:14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1017/news/ea_eaa2.htm
【明報專訊】人行昨公布9月外匯佔款情,人行口徑外匯佔款減少2641.42億元(人民幣‧下同),比8月的3184億元降幅收窄,是3個月來最小降幅;然而,9月末金融機構口徑的外匯佔款卻較上月降7613億元,至27.4萬億元,降幅比8月的7238.36億元擴大。
广告
上月降7613億 較8月擴大
這是外匯佔款連續第4個月下降,且降幅較8月份還大,顯示外資仍在持續流出中國。招商證券宏觀經濟研究主管謝亞軒稱,9月人行口徑外匯佔款回落,說明之前人行出手干預外匯市場的措施發揮了作用。皆因根據前日人行公布的9月份外匯儲備降至3.514萬億美元,按月下降432.6億美元,但降幅較8月的939.3億美元大幅減少,這亦符合人行口徑外匯佔款的減少情。然而,金融機構口徑外匯佔款減幅再擴大,反映民間資金進一步流走。
人行口徑外匯佔款為人行於銀行間外匯市場的購匯行為;至於金融機構口徑外匯佔款包括人行及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的外匯買賣。人行9月曾解釋,金融機構外匯佔款降幅高於人行外匯佔款降幅,主因是銀行體系外匯流動性充裕,外匯資金運用收益較低,令金融機構將外匯流動性提供給企業和個人,滿足資產配置多元化需求。
內企走資倍增 人幣再跌 外管局:9月結售匯7296億 研徵托賓稅
1 :
GS(14)@2015-10-25 03:40:11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1023/news/ec_ech1.htm
'
【明報專訊】內地外匯管理局最近的數據顯示,上月銀行結售匯逆差達6953億元(人民幣.下同),是自2010年有記錄以來最多,反映資金加速外流。人民幣離岸價昨晚一度大跌逾200點子(10,000點子等於1元)。當局則強調,當前的資本流出並非恐慌性的外逃,並強調會研究托賓稅或外匯交易手續費等調節手段,增加投機成本。
國家外匯管理局資料顯示,9月份銀行結售匯逆差達6953億元,較8月份擴大1.5倍。其中銀行代客結售匯逆差7296億元,銀行自身結售匯順差344億元。而遠期淨售匯,由8月份的4284億元大幅減至上月的981億元。
內企走出去步伐加快
國家外匯管理局副局長王小奕指出,結售匯逆差擴大,一方面因為銀行購入大量外匯頭寸,應對遠期結售匯逆差的需求,其次是國企加速「走出去」,增加對外直接投資。最後,部分企業減持外債,降低槓桿風險,所以當前變化都屬正常,並非資本外逃。對於美國財政部日前呼籲中國公開干預外匯市場的細節,王小奕回應指,「任何國家央行對外匯市場的干預都是存在的」,只是方式有所不同,811匯改後市場出現非理性波動,外匯供給不足,央行需要進入市場補充流動性,但不屬於大規模的干預。
昨日彭博報道,中國正考慮在「十三五」規劃中,承諾2020年前「更積極地開放資本項目」,取代之前「加快資本項目改革」的說法,在推動開放居民海外投資及降低離岸人民幣回流的限制,措辭可能更加積極。
彭博:十三五料積極開放資本帳
人民幣在岸價昨日跌0.14%至6.3581,離岸價昨晚更低見6.3925,一度跌0.36%或227點子。澳新銀行高級經濟分析師楊宇霆指出,匯價加劇波動是市場化的必然過程,現時的上落幅度仍不算大,而且央行多次強調不會長期貶值,一旦跌幅擴大,中央有機會再出手干預。王小奕強調,當局不會回到過去的資本管制模式,而是通過經濟手段,增加過度投機者的成本,例如深入研究托賓稅等。
明報記者 廖毅然
滬股通單日走資39億 7月後新高 連續13日淨流出 分析:趁高沽貨
1 :
GS(14)@2015-11-08 23:49:47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1106/news/ea_eaa1.htm
【明報專訊】上證綜合指數昨日再升1.8%,自8月底以來首次重上3500點水平,滬深兩市成交近1.4萬億元人民幣,亦是8月以來最多。然而,日前錯炒人行舊聞的港股,面對A股回暖卻無動於中,全日好淡爭持,收市微跌2點。滬股通更連續13日賣盤多於買盤,昨日北上通道走資38.8億元人民幣,創7月8日「股災日」以來淨沽出金額最多的一天。
明報記者 廖毅然、顧冷冰
A股銀行股及保險股昨日普遍上升,成交增加亦令券商股受追捧,基建及旅遊股等均做好,上證綜指昨日最多升3.6%,但收市升幅縮窄了一半,收報3522點,升1.8%或63點,見8月21日以來的高位,並大致回補8月24日的下跌裂口。深證成指升0.46%,深圳創業板倒跌0.76%。滬深兩市成交額達1.37萬億元人民幣,是8月中以來最多。
A股回暖 外資反應冷淡
然而,海外投資者對A股回暖較為冷靜,滬股通已連續13日用剩額度,即賣盤多於買盤,昨日單日走資38.8億元人民幣,而89.48億元的滬股通總成交額當中,超過七成更是賣出成交額。13日以來,滬股通合共走資151.92億元人民幣,令總額度的餘額,回升至1705億元(見圖)。
安信國際證券(香港)研究部董事韓致立表示,內地再度炒作國企改革,憧憬軍工及電訊板塊再有合併,顯示內地投資者逐漸回復信心,但海外投資者經今年中的一役後,對這些概念性的消息已無甚反應,反而逢高便沽。
港股好淡爭持 倒升後倒跌
恒指昨現「十字星」走勢,反映好淡爭持,早段一度跌穿23000點,但其後又曾倒升127點,收市跌2點至23051點,全日波幅僅220點。國指升56點至10617點,大市成交減至843億元。資金炒作合併概念,刺激聯通(0762)升6%。
交銀國際首席中國策略師洪灝指出,A股尾市急回,反映獲利回吐盤較多,基本面一日沒有好轉,內地投資者都只是短線炒作,現階段不宜入市。
走資持續 港匯見4年新低 花旗銀行「息誘」定存轉美元
1 :
GS(14)@2016-01-15 18:05:36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60115/news/ea_eaa1.htm
【明報專訊】全球走資恐慌情緒下,昨日本港上演似曾相識的一幕,環球投資者瘋搶美元,狂沽港元,港元匯價昨日被推低至近7.79水平,最勁曾大跌277點子,重返2011年歐債危機時的水平(見圖),同時亦是金管局設定強方及弱方兌換保證以來,最大的單日波幅。綜合市場消息,美資及歐資行不停接力,沽港元買美元,主要原因包括環球資金避險、投資者看淡港股及賺取息差。事實上,有美資銀行更趁勢調高美元定存息「搶錢」,而且有關高息率主要針對由港元或人民幣轉為美元的資金。
明報記者 廖毅然
花旗昨日把1個月的美元定期存款息大幅調升至1.8厘,只適用於由港元或人民幣轉為美元資金,而且起存額僅10萬港元起,無論息口及門檻均較其他大行吸引(見表)。銀行的港元兌美元現鈔價格亦大跌,例如中銀香港(2388)昨晚的牌價,達至7.81水平。
銀行現鈔牌價見7.81
恒生銀行(0011)司庫兼環球資本市場主管周丹玲表示,沽港元買美元的主要是外資行。她表示,昨早有數家美資行大手買入美元,把港匯由7.76推低至7.77。午後歐洲開市,更有歐資行及日資行接力,把港匯進一步推低至7.78水平。昨晚港匯更一度跌至7.7895,跌幅達277點子。截至凌晨12時,報7.7840。
金管局發言人表示,注意到港匯有所下跌,同時留意到美元相對其他亞洲貨幣均走強,而本港股市亦持續下跌。他強調,只要港匯在7.75至7.85之間,仍屬正常水平,金管局會繼續密切監察市場發展。
設強弱方保證後最大單日跌幅
金管局於2005年,設定7.75至7.85兩個兌換保證區後,只要升穿或跌穿這兩個水平,金管局便會入市以穩定匯價。而港匯昨日盤中一度大跌277點子,是設定兌換保證區後最大的單日波幅。
有交易員稱,有見美元需求急增,中資行在日間曾經大量「放水」,故港匯曾有回穩迹象,但釋放的流動性不足以滿足需求,而且不少炒家見有利可圖,紛紛大量買入美元,甚至沽空港元,這些短期的炒賣活動進一步令港匯下跌,令跟美元掛鈎的港元,頓時成為資金避險的「犧牲品」。
資金湧美元避險 拖累港元
周丹玲認為,外資行沽港元買美元,可能是旗下基金看淡中港股市,於是轉換資產組合,把資金轉投美股。持續走弱的港股,昨日在走資疑雲下,氣氛進一步受損,恒指昨日曾跌逾400點。事實上,由於人民幣及油價大跌,引致環球金融市場動盪,美元早已被視為「避風塘」,資金紛湧入美元資產避險。
有銀行界人士亦估計,美國加息後,美息已較港息高,並逐漸拋離港息(見另稿),故開始出現套息交易,以致港匯在上月以來由7.75水平開始下跌。至於早前沽空人民幣的炒家敗走後,資金亦轉為美元,並非像8月份人民幣拆倉潮後湧入港元。
2 :
GS(14)@2016-01-15 18:05:55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60115/news/ea_eaa2.htm
環球基金續減持 亞股氣氛差
2016年1月15日
【明報專訊】港匯昨天單日跌逾200點子,由7.76水平起,先後跌穿7.77及7.78兩個大關,一度逼近7.79,是自2011年歐債危機以來最低,但距離當年低位7.81水平只尚餘200點子距離。當年觸發港元走弱,主要是歐債危機,但事隔4年多,由於近月環球金融市場震盪,股匯俱跌,只有美元資產較安全,也令亞洲貨幣的沽壓蔓延至本港。
是次環球金融市場動盪,始於美國加息預期漸增,美元指數急升導致新興市場貨幣及商品價格大跌,資金回流美國,加劇亞洲股市走資。而人民幣及油價持續大跌,更令市場情緒陷入恐慌。
台韓今年走資逾10億美元
單是今年至今,亞洲新興市場股市及匯價均已下跌不少,例如菲律賓及台灣股市累跌逾7%,台灣及韓國股市累計走資金額更分別超過10億美元(見表)。
瑞士寶盛私人銀行高級證券分析師周雯玲表示,環球基金持續減持亞洲市場,包括中港股票基金一直出現贖回,自然對港匯有影響。她表示,不少基金在去年以來早已是輕倉,但眼見油價持續大跌,憂慮引發大規模的風險,連長線基金都沽貨,投資者態度相當保守,港股即使十分便宜也未敢買。
寶盛:港股便宜基金也不敢買
恒指昨早一度大跌425點至19,509點,收市跌幅縮窄至117點,報19,817點,但今年以來仍然累跌9.6%。渣打財富管理投資策略主管梁振輝認為,港匯下跌不一定是股市走資,但匯價走弱代表市場潛在資金減少,對股市氣氛有一定影響。
惟他表示,相比其他亞洲新興市場,本港經濟基礎較好,料亞洲貨幣貶值潮未會燃燒至本港。
3 :
GS(14)@2016-01-15 18:06:06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60115/news/ea_eaa3.htm
資金轉追債市 低吸黃金ETF
2016年1月15日
【明報專訊】在新一浪大跌市中,除了市場資金被蒸發外,人民幣的貶值也觸發新一輪亞太區貨幣下跌,市場正在醞釀走資潮,流入「避風港」。避險資金除了流入對冲基金大賭內地跌市,以博取回報外,亦正明顯轉向回報較穩定的債市,並且開始趁低追入黃金ETF。
流入對冲基金賭內地跌市
在今年展開的新跌浪中,除了人民幣大幅貶值外,其他亞太區貨幣受壓程度亦不輕。因此,投資者為避險,不少已將資金轉泊至政府債券求穩,在美國債價連升3日後,扯跌美國10年票據孳息,曾於周三低見2.04厘的兩個半月以來低位。根據美國投資公司協會的數據顯示,截至1月6日止,已有1億美元資金流入美國債券基金。
日本10年期債息 重返1年前
資金除了流入美國債市外,日本10年期國債亦低見0.19厘,債息回歸一年前水平。
除了債市外,資金亦轉入黃金市場。在過去5日,有多達相當於26.8公噸的黃金購買力,流入黃金交易所買賣基金。
5日買入ETF 相等26.8公噸黃金
此前部分聰明資金已流入對冲基金,根據新加坡對冲基金研究機構Eurekahedge的資料顯示,以長短倉及多元策略主導的大中華區對冲基金,已於去年中明顯急升,在2015年全年的正回報分別達10.28%及14.96%。
4 :
GS(14)@2016-01-15 18:06:26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60115/news/ea_eaa4.htm
港匯跌息差擴 拆息或抽升
2016年1月15日
【明報專訊】美國聯儲局於上月宣布近10年來首次加息,市場已聚焦港元息口何時會跟隨美國上調。惟當時銀行業人士稱,關鍵在於港美息差何時拉闊,以及港匯何時出現下跌。而此時此刻,美國加息尚未滿一個月,港匯已跌近7.79水平,港美息差亦已拉闊至0.2厘,即貼近歐債水平。本港加息期是否距離不遠?
星展香港董事總經理張建生早前曾表示,過往港息何時上升主要視乎港匯走勢,例如在2005年港匯跌至7.8,銀行開始跟隨美國加息;今次關鍵點仍然是7.8。
惹加息時機揣測
事實上,自美國上月宣布加息以來,港美息差一直擴闊,昨日美元的倫敦銀行同業拆息(LIBOR)3個月為0.6236厘,港元的香港銀行同業拆息(HIBOR)3個月則為0.405厘,現時已超過0.2厘。
熟悉貨幣發行的人士說,若港美息差擴大至0.5厘,套戥盤就會出現,港匯或因此跌至7.85,促使金管局入市買入港元,屆時銀行體系結餘便會由現時近4000億元逐漸減少,使銀行有資金需求,港元HIBOR就會抽升。
上月中國走資變本加厲 外匯佔款減7082億 歷來最勁
1 :
GS(14)@2016-01-16 10:55:43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60116/news/eb_eba1.htm
【明報專訊】內地走資情况續惡化,人行昨日公布,去年12月的央行口徑外匯佔款大跌7082億元(人民幣‧下同)至24.8萬億元,單月跌幅創歷史紀錄,反映走資情况漸趨惡化。此外,12月人民幣新增貸款僅增加5978億元,低於市場預期的7000億元,廣義貨幣(M2)按年增長13.3%,增速比上年同期高1.1個百分點,顯示市場流動性充裕,但信貸需求疲弱。
明報記者 陳子凌
分析認為,走資嚴重下,人行應先下調存款準備金應對。去年12月央行口徑外匯佔款大減,規模比8月人行大貶人民幣匯率2%時的跌幅增加逾兩倍(見圖),加上此前公布的12月外匯儲備亦創歷史紀錄減少逾千億美元,顯示在該月人民幣匯率急跌下,購匯需求猛增。
人行多管齊下增流動性
不過交行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員劉健認為,雖然2016年1月匯率進一步暴跌,引發資本外流預期升溫,但人行和外管局出手干預下,不排除1月份央行口徑外匯佔款降幅會略收窄,但要注意1月份受春節及新一年購匯限額重置等季節性因素,令中國仍面臨較強資本流出壓力。
在外匯佔款大減,資金出逃情况嚴峻下,人行近期已透過各種貨幣工具向市場提供流動性。
繼本周透過逆回購於公開市場淨投放400億元外,昨日亦向9家銀行展開為期6個月的中期借貸便利操作(MLF),合共1000億元,利率與對上兩次提供MLF時一樣為3.25%。
澳新銀行﹕最快月底前降準
另一方面,12月人民幣新增貸款比預期低。
澳新銀行稱主要由於信貸需求疲弱,以及信貸風險上升,導致銀行放貸審慎,考慮到減息會惡化資本外流,人行或最早本月底前降準0.5個百分點,以減低實體經濟的融資成本,然後再可能降低常備借貸便利的利率,代替直接的減息。
此外,12月的廣義貨幣(M2)按年增13.3%,狹義貨幣(M1)按年增15.2%,增速均比上年同期高。
M1增15% 人行﹕企業趨活躍
人行調查統計司長盛松成解釋,M1增加顯示企業活躍度有所提高,一來去年底企業存款定期轉活期較多;此外去年下半年以來券商的客戶保證金大量減少,令活期存款有增長。
至於M2增速亦較快,除了受M1拉動,亦因為全年各類貸款、債券和股權投資增加,導致了衍生的存款相應增加。
2 :
GS(14)@2016-01-16 10:56:19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60116/news/eb_eba2.htm
李克強穩軍心 「有能力保持匯率穩定」
2016年1月16日
【明報專訊】2016年才過了兩個星期,內地股市匯市已連番波動,且去年12月外匯儲備大減、資金外流嚴重,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昨日便藉接見歐洲復興開發銀行長之機,表態穩軍心。他強調,目前中國經濟運行總體平穩,增長速度在世界中名列前茅,外匯儲備充裕,金融體系穩健;重申中國無意通過貨幣競爭性貶值刺激出口,人民幣匯率也不存在持續貶值基礎,中國亦有能力繼續保持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
李克強又稱,中國政府堅定推進金融改革,堅持以改革促增長。他稱,過去1年中國利率市場化等改革邁出關鍵步伐,未來將繼續推動金融監管機制等改革,建立適應金融市場發展金融監管框架,防範系統性金融風險。
內地上月走資7,000億破頂
1 :
GS(14)@2016-01-17 23:56:16【本報訊】內地錄得史上最大的單月資金流出!當局資產負債表顯示,上月央行口徑外滙佔款餘額為24.85萬億元(人民幣.下同),按月縮水7,082億元,顯示資金流出壓力相當大。外滙佔款(Funds Outstanding for Foreign Reserve)是指人行在貨幣市場收購外滙時的人幣投放,佔款減少意味人幣換成外幣數量增加;12月人幣貶值勢頭下,促使內地居民沽人幣買美元,亦使內銀限制外滙兌換,正好反映中央為何要制止資金流走。截至昨晚7時半,人幣離岸價(CNH)貶值160點子(即0.24%)至每美元兌6.617元,在岸價(CNY)則略升值44點子至6.5846元,兩者差價為324點子。中銀香港(2388)電滙價報每百港元兌84.53元人幣。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昨重申,人幣不存在持續貶值基礎。去年12月內地新增貸款為5,978億元,遜於預期的7,000億元;廣義貨幣(M2)餘額為139萬億元,按年增13.3%。彭博引述消息指,中央擬增加地方發債額度至6萬億元,意味更多地方債置換成發行成本較低的債券或證券,料對提振經濟有實際效用。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0116/19454463
內地落閘防走資 收緊兩地開戶 傳向境外人幣存款徵收存準金
1 :
GS(14)@2016-01-18 15:45:27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60118/news/ea_eaa1.htm

【明報專訊】資金尋求避風港,迫使內地一再嚴控資金外流。據本報了解,繼限制購匯後,內地再「落閘」收緊兩地開戶,如渣打(2888)、招商銀行(3968)及匯豐內地分行代客開通香港帳戶的業務均陸續收緊,部分已暫停開戶;據彭博消息指,人行將要求境外人民幣參加行的存款,均需按境內標準徵收存款準備金。
據本報了解,渣打於內地多個城市的分行,便已暫停為內地客戶開通香港戶口;有北京投資移民中介向本報透露,有客戶於去12月仍於北京渣打成功開通香港帳戶,但本報前往深圳海岸城的渣打分行了解,客戶經理卻稱,該行現時已不接受辦理香港帳戶,客戶必須親身前往香港辦理。去年「大時代」期間,本報也曾扮客到訪深圳渣打,當時客戶經理熱情推介代為開通香港帳戶,至於何時暫停、為何暫停,該客戶經理不願透露。
渣打深圳分行現不辦理香港帳戶
另外,一直以「香港一卡通」招徠客戶的招商銀行,一直推廣該行能同時開通內地和香港的聯通帳戶為賣點,其官網仍然顯示「招行金卡以上級別客戶,或者日均資產超過5萬元人民幣即可辦理,約需時10個工作日」。惟本報親赴深圳福田網點查詢,卻被告知需要等到今年4月才會接受預約,且審核亦需時一個月,「等不及就自己去一趟香港辦理吧」。本報再撥打一卡通的上海以及北京熱線。上海方面,所有網點最快也要等到2月26日才接受預約,普遍需等到3月20日以後,其中淮中支行更回答,「春節前不再接受預約,春節後可打電話來詢問是否恢復」。
招行「一卡通」預約 延至春節後
隨後本報再前往深圳匯豐銀行,雖尚有為客戶開通香港戶口的業務,但客戶經理則指出,要開通香港帳戶必須首先存入50萬人民幣現金,然後連同住址證明和身分證、港澳通行證一同提交給香港匯豐審核,而整個過程大約需要兩至三周,不單只較以往一般的兩至三個工作日已大為延長,且審核結果也無法預估。「大時代」以來,匯豐開通兩地帳戶以高效、便捷著稱, 如今也大為減速。有北京的匯豐客戶透露,匯豐客戶經理在為他辦理香港帳戶時,更提醒不可將開戶目的寫為「投資」,否則很大可能無法通過審核,
京匯豐客戶:開戶目的不能寫「投資」
人民幣貶值趨勢已成,內地人爭先恐後換取外匯,香港乃資金出逃的重要中轉站。不過,由於外管局嚴防死守,資金出境困難。昨日彭博傳出人行已要求對境外人民幣業務參加行,於1月25日就其境內存款執行正常存款準備金率,而此前其存款準備金率為零。似乎除規限外資流走外,也透過減少市場上的人民幣,以進一步限制外資行於境內的資金流動性。
明報記者 顧冷冰 深圳報道
2 :
GS(14)@2016-01-18 15:46:02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60118/news/ea_eaa2.htm
傳農曆新年後 收緊5萬美元額度
2016年1月18日
【明報專訊】本報日前親赴深圳了解內地人搶購外匯,與不少媒體描述不同,深圳海岸城多家銀行人流冷清。不過,本報記者與現場的工作人員和客戶攀談,發現民眾對手上持有的人民幣的憂慮已超出所想。
「帳戶外匯」不受外管局監控
有銀行客戶經理稱,近來每天都有客人來詢問換匯的各種問題,「只要有點資產的人都在動腦筋」。更有客戶透露,在工行利用「帳戶外匯」產品以買入外匯,此類外匯相當於「紙黃金」,並非真實擁有但卻不受外管局監控,「不過,我這段時間買了英鎊,沒想到比人民幣跌得還快!」雖有媒體稱,內地人排隊換匯,甚至有銀行指港元和美元售罄。但本報記者在工行、招行和民生銀行都被工作人員「教導」,換匯不必親赴銀行,只需使用網上銀行。
職員告知記者 分段換匯免上黑名單
不過,由於有客戶透露,聽聞農曆新年後,內地將收緊5萬美元的購匯額度,令「換匯」情況更為緊張。民生銀行的大堂工作人員便告知記者,「不要用盡5萬美元換匯額度,國家有黑名單,只要用盡額度,就會上黑名單。有客戶去年用盡,今年額度已被取消」。
3 :
GS(14)@2016-01-18 15:46:42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60118/news/ea_eaa3.htm
部分銀行不可連續多天換匯
2016年1月18日
【明報專訊】外管局此輪堵截資金外流渠道,為的只是防止現金流失。本報記者親赴多家深圳的銀行,永亨銀行每人每天只可提取5000美元,招商銀行明確要求一周只可以提現兩次,即相當於每人每年5萬的換匯額度,需要三星期才能提清。本報記者在成都更見證部分銀行取消換匯業務。
另據外管局1月新規,每人每天在銀行只可提取1萬美元的等值外幣,惟本報查訪下,每家銀行提取外匯都必須提前預約,無法當場受理。民生銀行櫃枱工作人員稱,不可以連續幾天提外匯,否則外管局會認為是「拆分外匯」,建議記者去多家銀行同時提取;招行則明確規定,一周只可以提現兩次;永亨銀行則指出,可以提取多少外幣取決於庫存,一般而言,每人每天可以提取5000美元。
農行不能直接兌美元現鈔
此外,在成都中心區一家工商銀行,其工作人員也向本報記者表示,換匯業務已經取消,需要去另一家指定工行,或者中國銀行兌換。問及取消的原因,他表示上面僅說是因為指標問題。他稱外幣兌換業務取消已經逾一個月,至於何時重新開啟仍待通知。農行工作人員表示不能直接兌換美元現鈔,只能在農行卡兌換,若要現鈔,只可去中行辦理。
高盛:港元料跌至7.85 走資3000億
1 :
GS(14)@2016-01-18 15:46:59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60118/news/ea_eaa5.htm
【明報專訊】港匯上周收報7.795,超過4年以來低位,高盛資深中國經濟分析師鄧敏強表示,由於1年的遠期價格已跌至7.83,估計港匯將跌至弱方兌換水平,即7.85,走資潮可能涉及3000億元資金。
鄧敏強在報告中稱,港匯下跌主要是美國加息,美息較港息高,以致資金有流出香港的壓力,並會把港匯推低至7.85。他指出,難以預料港匯何時見7.85,但在跌至7.85後,香港的銀行體系結餘將由現時近4000億元,大幅減少至數百億元,估計走資規模將高達3000億元。
他又指出,有別於上一個加息周期,這次本港息口,即HIBOR(香港銀行同業拆息),會緊貼美息,即LIBOR(倫敦美元同業拆息)。但該行認為,聯繫匯率的基礎仍然穩固,不會受這次波動影響。
雖然港匯轉弱,事實上過去幾年港元持續強勢,兌環球主要貨幣均大幅升值,例如在過去5年,港元較加元、澳元及日圓均上升逾四成。
曾俊華:港匯仍處強勢範圍
財政司長曾俊華(圖)昨日亦強調,港匯仍處於強勢範圍(即7.75至7.8之間),未見有走資情况。但他重申,過往幾年大量熱錢流入本港,若有資金流出亦是預期之內,政府會密切注意。
高盛憂走資3,000億
1 :
GS(14)@2016-01-19 22:37:45【大行意見】港滙急跌多日,昨日更弱見逾4年低位,市場普遍認為香港會致力維持聯滙制度,美元兌港元將有機觸及7.85的弱方兌換保證水平。高盛認為,一旦港滙觸及弱方兌換保證,從本港流出的資金規模將達3,000億港元;瑞信更指今次港元走弱情況,令人想起1998年股、樓齊跌的情景。
大和料金管局數月內出手
高盛發表報告,指因市場對中國經濟前景和人民幣貶值的憂慮,導致港元滙價近期走勢疲弱,但不認為本港聯滙制度的基本面會受到壓力;由於美國已經加息,確會對本港資金造成外流壓力,預期本地銀行間的流動性將逐步枯竭。大和則認為,在目前宏觀環境下,港滙可能在幾個月內即會觸及弱方兌換保證,屆時金管局必須買入港元去捍衞聯滙,估計金管局首輪「彈藥」為1,000億美元,如動用資金超過此水平,則本港利率將上升。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0119/19457855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