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淡內地經濟 基金沽港股走資港元貶值 逼聯匯底線7.85
1 :
GS(14)@2016-01-22 01:39:14【本報訊】睇淡中國經濟發酵,港股連番急挫,長線基金沽貨走資,投機炒港元貶值盤「搭順風車」圖利,港元匯率在不足兩星期內急貶0.9%(跌700點子),由靠近強方價每美元兌7.75港元水平,一直弱至昨晚9時,最弱報7.8296的8年半低位,只要港元再貶約0.32%,即達聯匯底線7.85。銀行界預測,港匯可能在數周內觸及7.85,但相信金管局能守住聯匯。記者:劉美儀 林靜匯弱息升,市民最關心本港會否提早加息,包括儲蓄利率及最優惠利率。美資投行摩根大通預測最優惠利率可能6個月內上調,但加息決策上扮演龍頭行角色的匯豐,其亞太區顧問梁兆基接受訪問表示,「即使港匯觸及7.85,銀行體系仲有大把資金(逾3,700億元),未必見到今年會完全流走……拆息冇大幅上升嘅條件」。梁兆基補充,除非資金流剩餘少於1,000億元,3個月拆息抽高至超過1.75厘(昨為0.55厘),才構成加息壓力。
港銀「冇乜加息空間」
環球動盪令美國加息步伐降溫,梁認為仍然維持今年大部份銀行息率不變的預測,相信目前港匯弱勢及拆息波動是短期情況。恒生銀行執行董事馮孝忠亦謂,以港匯每日成交額維持20億至30億美元(約230億元)計,港匯形勢是波幅大成交小,資金流走速度不算大;倘觸及7.85,他同意市場心理壓力會增大,但除非銀行結餘高速流走剩餘200億至300億元,否則港銀「冇乜加息空間」。油價不斷下挫,市傳中東主權基金要班資回國應付財赤,有外資基金經理表示,去年夏天起,部份亞洲基金已持續面臨贖回,尤其中東資金最明顯,不少亞洲基金持倉均以港股為主,令港股「賤物鬥窮人,為咗應付贖回幾平都要沽」,不排除是觸發資金大舉流走的原因之一。港匯前晚跌穿7.82恐慌位後,昨日亞洲市最弱見7.8245,歐洲時段再跌穿7.8296關口。3個月拆息早上定價為0.55厘,是2010年以來5年半高位,較去年底美國加息後僅升0.1厘,1年長息則升至1.14厘。
金管局:無意改變聯匯
財政司司長曾俊華強調,本港金融體系穩健,可應對外來衝擊。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陳家強在立法會亦稱,即使港匯觸及7.85弱方價,金管局會根據機制買港元並沽出美元,本港有力應付資金進出。金管局發言人亦重申,無意改變聯匯。該局自2005年設立雙邊兌換保證後,港匯從未觸及7.85引發資金流走紀錄。上海商業銀行經濟研究部主管林俊泓表示,「港匯一旦衝穿7.83就冇乜支持,會直落7.85」。他估計未來1個月內,港匯有機會觸碰7.85聯匯底線,1年港匯遠期價昨已進一步貶至7.9。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60121/19460460
內地今年料走資3.9萬億
1 :
GS(14)@2016-02-03 14:40:44【未有改善】中國經濟下行,人幣持續貶值,資金流走不斷,去年12月外滙佔款減近7,082億元人幣,創歷史單月最大降幅,高盛估計,去年6月至今資金外流已達7,000億美元,而展望今年,摩根大通估計資金外流規模可能達到5,000億美元(約3.9萬億港元)。摩根大通表示,雖然人行採取措施,控制人幣進一步貶值,惟未能停止部份人拋售。不過,人行亦從去年第4季開始,採取多項措施防止資金流走,包括猛烈打擊貿易假單據及地下錢莊,防止不符合外滙管制的人幣兌換成美元行為。而在銀行兌換層面上,嚴打客戶利用他人或售賣自身的換美元額度,甚至由於市民換滙規模過於龐大,有內地傳媒引述消息指,人行對於銀行進行「窗口指導」,非正式地要求銀行限制個人兌換量,外管局則指每人每年換滙5萬美元限制未有改變。
受累人幣急貶值
資金流走的原罪為人幣貶值過急,人行多月來已屢次入市承托人幣滙率,以挽投資者信心,亦曾於本港外滙市場「挾高息」趕走淡友。近日人幣滙率趨穩,不過分析指難言資金外流趨勢已完結,昨人幣在岸價(CNY)截至10時30分收報每美元兌6.5794元人幣,8月11日至今貶值約5.6%。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0203/19477014
外管局新招堵走資 每次上限5,000美元內地客港投保 碌銀聯設限
1 :
GS(14)@2016-02-03 14:40:44■內地客來港「碌銀聯卡」買美元及港元保單金額將受限。
【本報訊】銀聯走資渠道再被堵塞!人民幣近月貶值不斷,促使不少內地客來港「碌銀聯卡」買美元、港元保單,因該渠道可繞過外滙管制中每年最多只可兌換5萬美元的上限,資金可藉此道逃離。據本港多名保險業界人士透露,這情況最終迫使銀聯出招,明日起用銀聯於港買保險,每次只可以碌5,000美元,業界認為新政策將打擊本港保險業。記者:周家誠
業內人士指,中國外滙管理局通知銀聯(國際),要求友邦香港、保誠(2378)、宏利(945)及AXA安盛等多間大型保險公司,明日起(4日)內地客碌銀聯卡投保,每次上限為5,000美元。
料後續政策陸續有來
昨晚有保險經紀以短訊形式向內地客作「最後召集」,要求盡快來港買保單,以避開新規。不過,市場有消息指出,由於銀聯沒有為交易金額設總上限,假設投保需支付5萬美元,內地客實際仍可以「碌卡10次」來支付;惟有保險從業員相信,「阿爺唔會咁蠢,因為可以無限碌,新例就冇意思」,故料未來或有後續政策。銀聯發言人回覆本報時指,保險一直屬於境外限制類商戶類別,持境內銀行卡均有單筆5,000美元限額,近期經過對境外收單機構的調查,發現部份商戶未使用對應行業類別的限制類商戶類別碼(MCC),因此要求收單機構進行規範。而內地人用銀聯在境外進行個人旅遊及消費,則不受影響。事實上,銀聯是次出招堵塞漏洞,主要由於人幣自去年「811」以來累貶近5.6%,不少內地人希望將人幣轉成美元,促使內地政府在各個渠道打擊走資(見表)。至於今次針對本地保險業出招,分析指因為來港投保量近月忽然大增,有外資保險公司去年第4季來自內地客的保額飆近3成,當中不少透過銀聯渠道,「內地戶口有足夠錢,又合乎香港核保及反洗錢(AML)條例,內地人就可以透過銀聯卡投保」。內地客佔本港新造保單保費,近年不斷上升,由2006年僅佔5%,到截至去年第3季佔約22%,實際金額或逾200億元,是本港保險業的「大茶飯」。有保險業人士相信,新例或打擊本港保險業,「可能唔會影響到實際用家,但如果大款落嚟而又冇渠道,可能會幾大鑊」。
港保險界憂打擊生意
香港專業保險經紀協會副主席麥順邦表示,以前內地人一次過碌100萬元都得,因部份豪客保單總額動輒近1,000萬元,今次設限明顯是不想資金外流,料對業界有影響。不過,他亦提到,本港保險產品相對內地優勝,而且危疾險保障範圍亦較廣闊,心理上會覺得資金留在本港較安全:「你有張良計,我有過牆梯,內地客始終會找到渠道來香港投保」。立法會保險業議員陳健波重申,不認為內地客以碌銀聯卡買保險比例高,重申不少內地人在港已有足夠現金,「而且來港買保險,保單變相升值,投保誘因好大」。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0203/19477012
內地封殺走資 人幣再急跌 港匯曾見7.8 分析:「空軍」結集試探底線
1 :
GS(14)@2016-02-04 17:14:34【明報專訊】內地繼續堵截資金外流渠道,今日起銀聯海外碌卡亦設下每筆5000美元上限。市場預期管制將陸續有來,離岸人民幣昨日曾低見6.6512,為今年1月11日人行發動海外「反擊戰」以來最低水平,人民幣一年遠期更低見6.9719,見逾6年低位。港匯亦見受累,昨日曾跌破7.8強弱分界線。分析指出,「沽空勢力」正在試探底線,惟料海外人民幣「空軍」難掀起大風浪。
明報記者 顧冷冰
1月以來,內地個人資金「逃生門」紛紛落閘(見表),以至各種超大額銀聯碌卡的途徑,原為內地居民走資的最後樂土,可惜於2月2日晚上,銀聯國際發出最新指引,銀聯卡實施交易額度限制為每次交易最高5000美元,雖未限制使用次數,大額走資仍可通過多次碌卡完成,但已被有關監管機構盯上。
市場料外匯管制續有來
市場人士普遍認為,針對「碌卡」指引不會就此止步,外匯管控不會為「碌卡族」留下生路,料稍後就會有下一步規範出爐。且就離岸人民幣市場所見,做空者亦蠢蠢欲動,離岸人民幣午後開始急跌,下午3點35分曾跌見6.6512,夜間則稍回升至6.63水位。兩岸人民幣價差再次走高,昨日下午曾拉闊至逾700點(1元等如10000點)。與此同時,港匯昨天早段亦見走弱,曾數次衝擊7.8水平,隨後窄幅爭持,昨晚則徘徊於7.794水平。
新加坡華僑銀行經濟師謝棟銘指出,昨日見到空軍在離岸人民幣市場試探。銀聯碌卡設5000美元上限,此舉釋放的信號是資本管制會進一步收緊,刺激部分內地居民再度搶閘買美元走資,讓空軍感到有機可乘。本報昨日也收到保險經紀群發微信,催促內地客人盡早落單。謝棟銘指出,離岸人民幣走弱也跟本周PMI數據有關,出口訂單減少對外匯儲備不利,乃做空者樂見。另外匯交易中心本周的措辭,稱人民幣匯率將「增強彈性」,也同樣增加空軍的貶值預期。
首重境內 海外市場信心次要
摩根大通私人銀行董事總經理兼亞洲貨幣主管施俊斌指出,內地管控的核心目標是「人民對於人民幣有信心,至於海外市場有無信心關係不大」,而且人行只要將離岸人民幣利息挾高,對?基金亦無法成功做空。
另耀才證券昨日也通知其客戶,指將開始對美元兌人民幣(香港)期貨的網上交易收取佣金。通知內容指,由於免佣優惠已長達一年有多,故該公司將由11日起(下周四)開始實施佣金收費。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60204/news/ea_eaa1.htm
限刷卡走資 VISA萬事達同被堵 外管局﹕多次刷卡會被重點監察
1 :
GS(14)@2016-02-08 02:22:34【明報專訊】就近日有指銀聯執行新規定,將利用銀聯卡境外投保單筆交易額限制在5000美元內,以防止資金繞道流出,外管局昨日回應稱有關交易限制一向都有,並沒調整,只是銀聯最近發現有違規情?而加強規範,外管局亦表明,已要求Visa及Master內地發卡行也執行相關規定,以及會對多次刷卡投保行為重點監測,等於完全封堵借境外投保變相匯出資金的渠道。
明報記者 陳子凌
針對有關交易限制,有學者認為,透過行政方式限制市場化行為始終不是好的辦法,盡快推進市場化改革才是上策。Visa中國部門因假期未能聯絡,而Master於截稿前未有回應。
友邦逆市跌1.25%
日前受銀聯限制境外投保消息拖累的友邦(1299),雖獲大行護航,昨日仍然反彈乏力,收報39.4元,逆市跌1.25%;康宏(1019)亦挫1.5%;保誠(2378)更插水2.8%至141.9元。
外管局昨日在網站以「答記者問」稱,當局及銀聯均未對境外投保交易政策作出過調整,根據2004年及2010年相關文件規定,境內信用卡用於境外投保,單筆交易金額一向限制在5000美元內;只是銀聯最近對境外收單機構進行調查,發現部分境外險企未有按規定執行交易額限制,故要求境外收單機構規範相關行為;至於同樣可用作境外投保的Visa及Master境內信用卡,外管局稱已要求其發卡銀行亦要按規定執行措施。
此外,外管局又提到,對於利用多次簽帳投保去從事其他目的的交易情?,會充分利用交易記錄可查的特點,聯合銀行卡組織、發卡行,對持卡者及險企作重點監測。
瑞信研究報告曾認為,客戶原可透過多次簽帳投保,選擇Visa或Master而不使用銀聯去避開限制,但外管局今次表明Visa及Master同樣要執行相關規定和會重點監測多次簽帳投保行為,等於封殺了這些規避渠道。
學者:加快市場化改革方為上策
青島大學經濟學院教授易憲容認為,防止資金流出是為了穩定人民幣匯率,雖然在全面嚴格管制下,在岸人民幣可以繼續穩定,但離岸人民幣控制力就有限,也不能將造空者排除在離岸市場之外。雖然官方可透過進一步收緊交易額度去加強堵截資金外流,但人民幣要國際化就無可避免會有做空行為,否則根本沒有市場可言,所以關鍵不是用更多的行政手段去阻止,而是透過加快改革建立市場化制度,用市場化的方式去應對造空,才是上策。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60206/news/eb_eba1.htm
內地上月料走資逾8,700億
1 :
GS(14)@2016-02-11 10:08:50【本報訊】內地走資未停,國際金融協會(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Finance,下稱IFF)報告指,中國已連續第22個月錄資金淨流出,估計1月份中國干預規模為900億美元,令1,130億美元(約8,758億港元)資本外流,預計2015年全年資本淨流出達4,630億美元,料誤差與遺漏為6,370億美元。有大行估計內地將保留美元資金,以保證日後有力干預滙價。瑞穗證券首席市場經濟學家上野泰也研究報告中,指中國或借助日本負利率,借入日圓,購買日本短期國庫券,創造短期利潤。日本經常項目數據顯示,內地似乎正減持美國國債,在債券到期時不將收入再投資,以增加美元頭寸,並保存資金以便干預、支撐在岸人民幣滙率。人行干預滙市和其它儲備操作規模在2015年總計達到3,420億美元。人行月初公佈,1月底外滙儲備較去年12月底時的3.33萬億美元,減少994.7億美元至3.23萬億美元,屬2012年5月以來低位。彭博數據顯示,扣除借出美元、借入日圓相關開支後,日本3個月期國庫券固定票面利率為0.944厘。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0211/19486524
中央八招防走資!鎖國唔准爆煲
1 :
GS(14)@2016-02-18 00:35:09內地的《第一財經日報》報道,內地銀行已傳達或開始履行多項,應對異常跨境資本流動風險的政策,報道提及了八項措施,涵蓋換滙、銀聯卡、理財及貿易等方面。第一招是加強審查銀行基層行的換滙資金實際用途,包括一人不能使用多人額度換滙。第二招是有地方外滙管理分支機構,要求轄內銀行每周上報前十位資金外流客戶名單,並設有關注名單。第三招是在銀聯層面加強境外商戶管理。例如早前銀聯便通知本港保險商,使用銀聯卡在港購買保險,會設有單次刷卡5,000美元的限額。第四招及第五招分別是,有個別銀行不鼓勵外幣理財業務,以及有個別銀行降低或取消基層行,售滙業務的薪酬費用獎勵。第六招是加強離岸轉口貿易管控,例如要求客戶同一港口的同一單貿易,只能以一種貨幣在同一銀行辦理。第七招是如有企業選擇到較遠銀行辦理異地或保稅區交易,會較以前獲更嚴格審查,甚或不受理。第八招是銀行加強對遠期售滙的管理,例如加強對成立時間較短,且有境外直接投資需求的公司之業務審核。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0217/19493932
開市閒情:勾結外國勢力!強國人走資《絕密秘笈》流出
1 :
GS(14)@2016-02-18 23:31:15到底咩係「真愛」呢?上網見到一句嘢,就係「Love is not about how much you say I LOVE you, but how much you prove that it's true」,英文講到懶浪漫咁,最準確嘅翻譯,應該係「咪得個講啦,行動證明please!」話說,最近中國為防經濟爆煲,不斷收緊資本管制,將資金鎖國防走資。咁樣中國人辛辛苦苦賺(貪?呃?偷?搶?邊個字眼,你自己話事啦)返來嘅血汗錢,真係隨時唔見一大截。於是,中國人抱「一方有難八方失聯」嘅精神,竟然俾佢哋諗到條世紀絕橋走.資.去!就係學「老頑童」周伯通玩左右互搏!話說有中國公司,要求一間美國律師樓,幫佢開一間美國公司。然後呢,間新成立嘅美國公司,就會走去告間中國公司違約,要求賠錢。咁即係個律師同時代表兩間公司打官司,左手告右手?媽呀,好亂呀。正所謂,「公司要贏,單官司就一定要輸」!中國公司向律師提出要求,話官司不能夠庭外和解了事,係一定一定一定要打輸,原因好簡單,因為打輸官司件事會真啲,咁樣公司就可以更輕易將350萬美金,於3個月內輕輕的走了,不帶走一點雲彩。至於點解呢單野會流出,因為個律師將佢同客戶嘅對話打咗喺blog,而個律師當然冇接到單case。呢件事證明咗:一:果然道高一呎,魔高N丈!中國人真係天才,到底個腦裝乜嘢,先會諗到呢條咁屈機嘅橋?所以,走資方法無限種,只有你想唔到,沒有強國人做不到的。如果將呢種天賦去做正經嘢,人類應該可以進化到移民去火星。二:中國成日講愛國,如果係真愛,你就唔使嘢嘢限住晒做Control Freak啦。家陣佢出咁多招阻止你班友跟佬走,就係心底都知你班吓吓話愛國嘅中國人,都係「身體卻很誠實」。三:好衰唔衰你班友仔,走佬都未算,仲要走去「勾結外國勢力」夾計一齊走,咁即係明剃偉大神國眼眉,話畀人聽,「中國經濟靠唔住,搵外國佬就唔使輸」。你叫泱泱大國,顏面何存?最後結論係,希望所有愛黨愛國嘅香港司長、官員、民建聯嘅人才、屈女士呀等等等等,我知道你哋對黨嘅愛,唔係得個講字。「國家有難,匹夫有責」,快啲轉返晒啲錢做人仔運上大陸救國啦!It's the best time to show your love is true!加油呀!美國律師Dan Harris個Blog
http://bit.ly/1VlW9bI《華爾街日報》報道
http://on.wsj.com/1Q0GdeS千頌C@堆填區
http://fb.com/winbigwok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0218/19495005
德銀:進口商誇大貨額 走資3280億美元
1 :
GS(14)@2016-03-02 14:27:16【明報專訊】自人民幣在去年8月貶值以來,市場不斷猜測中國資本外流的情?,德銀最新發表報告作驚人估算,該行對比官方的進口貨值及銀行的支付進口品的金額,發現兩者不相稱,銀行的支付金額往往高於海關公布的進口貨值,估計自去年8月至今年1月,中國已有3280億美元經此渠道流出,解釋了同期78%的外匯儲備跌幅。
等同外儲跌幅
德銀指出,自去年8月以來暫未有任何證據證實中國資本大量流出,但該行發現最常使用的渠道的誇大出口數字,根據銀行業的數據,中國的進口商去年為進口貨物支付了2.2萬億美元,但根據中國海關的數據,去年只有1.7萬億美元的進口貨值。
料中國官方未來收緊限制
事實上,以此方法讓資本流出,從2008年開始,在2009年金融危機穩定後已經減少,但在2011年底內地放寬貿易外匯支付的文件要求後,加上市場開始預期人民幣貶值,資金再度流走。當去年8月人民幣匯價大跌,當月銀行支付額較官方進口貨值多出570億美元,差額遠多於7月的250億美元。
德銀認為,過往中國官方尚未發現此途徑,但如今開始將有所警惕,並估計會在未來數月有所收緊,中國外匯儲備的降幅,或會慢慢減少。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60302/news/ea_eaa2.htm
炒房吸資 減走資壓力
1 :
GS(14)@2016-03-04 23:27:59【明報專訊】人行行長周小川似有點石成金之術,去年A股3000點水位時,他說資金進入股市也是支持實體經濟,3個月後,股市狂牛至高位5166點。不過,股市隨後迅速爆破,元氣大傷,至今難以恢復。上周五周小川說銀行可以多做按揭,因為按國際標準來看,中國按揭貸款佔總貸款的比重太低。言猶在耳,樓市便已瘋狂高燒,深圳樓價上月按年?C五成,上海千萬級別的豪宅一日售罊,市民買不到樓的焦慮和恐慌「刷爆」微信朋友圈。
從樓市去看一個更大的畫面,會發現中國面臨的另一個問題是人民幣穩定,以及與之相關的資本外流。一方面,空前嚴峻的資本管制企圖將資金鎖死在內地;另一方面,樓市的高漲,提供了資金的出路,資本外逃似乎可以放慢腳步。監管層進退維艱:捧起樓市,去年股災的警號言猶在耳;扼制樓市,內地經濟的最後一絲生機也被湮沒,資金勢必用各種手段逃離,外匯儲備節節敗退之下,人民幣也可能失守。
一線城市政府受惠樓價上漲
瑞信亞洲房地產研究主管杜勁松表示,政府當然會出手,但出手做什麼卻未必如此重要。雖然非限購城市的首付比例已經下調至兩成,但中國樓市平均的按揭比重僅為50%,銀行出於風險控制需要,不會給出兩成的首付;雖然最優惠首付利率是基本利率七折,但罕有買房者享受此種利率。他認為,在市場的瘋狂之下,政府收緊樓市未必能見效。樓價爆升更為一線城市政府樂見,地價收入及交易稅款猛漲,他們是最大的受益者,難以有動力壓制樓價。
全國政協委員、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劉世錦則說,一線城市樓價飛漲其中固然有資源優勢和人口流動的客觀原因,但另一個值得擔憂的是貨幣因素。他表示,人行連續實行貨幣寬鬆政策,新增的貨幣可能就是流入了一線城市,引起房價瘋狂。
政協劉世錦:樓價飛升因貨幣寬鬆
劉續稱,雖然內地樓市目前去庫存壓力較大,但始終構成房地產投資的比例中70%是城鎮居民,每年有高達1200萬至1300萬人口的買樓需求,市場仍有相當大的增長動力。他稱,房地產投資去年下半年的確是按年呈負增長,但預計今年下半年或明年上半年將由負轉正,此指標可視為中國經濟見底。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60304/news/ea_eaa3.htm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