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脫歐法案再遇變數,議會要求擁有更大決定權

“脫歐”法案在英國上院再次受挫,議員以366票對268票贊成對“脫歐”法案的最終條款進行一次“有意義”的議會投票。

英國議會上院本周二(當地時間7日)投票要求政府在“脫歐”法案中加入相關內容,以保證議會對英國在何種情況下能夠“脫歐”擁有更大決定權。

而在經過3小時的激辯之後,議員再次修改這份授權梅向歐盟啟動“脫歐”談判的法案。這是英國政府向議會提交“脫歐”法案以來遭受的第二次挫折,但議會網站顯示,當天的投票人數是上院自1993年以來最多的一次表決。

從上月28日期,“脫歐”法案就在英國下院獲得通過,並開始接受上院審議。但是,英國上院的報告認為英國沒有法律義務向歐盟支付大約600億歐元的“分手費”。

而且,英國上議院上周三以358票贊成、256票反對否決了特蕾莎·梅首相的脫離歐盟方案,並提出一項修正案,要求在“脫歐”法案中增加確保在英國生活的歐盟公民在英國“脫歐”後能繼續享有目前的權利。

最新的決定是,議會將有權對政府與歐盟談判達成的“脫歐”協議進行表決,如果議會最終否決該協議,英國將在未能與歐盟達成任何協議的情況下“脫歐”。

周二的決定意味著,關於英國“脫歐”,還需要在兩院分別投票通過才行。有一些議員認為,這樣反複地投票會最終否決“脫歐”,但是也有人堅持認為,不管法案是否通過,英國最終還是會與歐盟分手。

另外,有一些議員們對周二的結果表示很失望,表示將會在法案回到下院時再次出擊。英國“脫歐”事務大臣戴維·戴維斯指責部分上院議員是在故意阻礙英國“脫歐”。

按照英國議會程序,經上院議員修正的“脫歐”法案將發還下院繼續討論,上院提出的修正案有可能被下院投票推翻。如果上下兩院始終無法就法案內容達成一致,根據英國《議會法案》,下院有權繞過上院直接通過法案。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8758

英國議會今表決脫歐修正案 若通過最快14日啟動脫歐

3月13日消息,據中新網報道,英國首相特雷莎•梅最快或將於3月14日正式啟動脫歐。報道援引英國官員的話指出,脫歐方案若在13日獲得兩院通過,將為梅觸發脫歐談判掃清障礙。

英國上議院早前在授權政府引用《里斯本條約》第50條啟動脫歐程序的法案中,加入兩項條款,要求政府保障在英歐盟公民的權利,以及容許國會就政府與歐盟的最終協議擁有否決權。

下議院13日表決修正案,脫歐大臣戴維斯撰文呼籲保守黨員反對修訂,形容修訂一旦獲通過,首相在談判中會被“綁手綁腳”。他又稱,政府已為與歐盟談判失敗準備應急方案。

修正案只需約30名保守派黨員倒戈,即可獲得通過。戴維斯指,政府法案只是旨在將公投結果寫成法律,如果議員堅持在脫歐法案中加入相關承諾,只會令梅在“單手被綁在背後”的情況下進入談判,最終或會促使脫歐需要訴諸法庭解決,因此呼籲議員反對相關條款。

下議院外交事務委員會早前發表報告指出,未有證據顯示政府已就與歐盟談判破裂準備應對方案,警告此舉除了會造成經濟傷害外,國民和企業亦會面對混亂情況。戴維斯反駁相關說法,表示政府上下均已就各種談判結果做好準備。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9383

英國脫歐終獲議會通過 蘇格蘭不滿再謀獨立丨視點

3月13日,英國脫歐法案修正案最終獲得議會通過。之後該法案將獲得英國女王批準正式寫進法律,這表明特雷莎·梅將有權正式啟動退歐程序。

隨後,英鎊對美元上漲0.5%至1.2227美元。

當天,英國蘇格蘭政府首席大臣妮古拉·斯特金召開記者會表示,下周將要求蘇格蘭議會向英國議會提交獨立公投的行政命令。她希望不論是追隨英國實行硬脫歐,或是成為一個獨立的國家,都必須由蘇格蘭人民自己選擇。

隨後,英國首相特雷莎·梅對於斯特金的講話內容作出回應。她直言“蘇格蘭民族黨所表現出來的‘鼠目寸光’令人遺憾”。第二次公投將會把蘇格蘭帶上一條充滿不確定性的道路,並且目前大部分蘇格蘭人民都表示不希望進行第二次獨立公投。同時,她還強調,蘇格蘭政府應致力於為人民提供更好的政府治理和公共服務,而不是將政治當成一場遊戲。

事實上,蘇格蘭工黨、保守黨等國內主要政黨均表示反對第二次公投。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9525

全球頭條丨英國脫歐終獲議會通過 後院起火蘇格蘭欲獨立

——CNBC——

【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未來十年新醫改方案將新增2400萬人失去保障】周一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CMO發布報告稱,如果共和黨提出的醫改法案最終取代奧巴馬平價醫療法案( Affordable Care Act),第二年新增失去醫保的人數將達到奧巴馬醫改投保人數的70%(1400萬),2020年將增加2100萬,到2026年將有5200萬人失去醫療保障,而現在只有2800萬人。CMO預計,新醫改方案將在未來十年內減少政府赤字3370億美元,2018-2019年相關醫保費用將較同期奧巴馬醫保上升15-20%,但到2026年將比奧巴馬醫保費用便宜10%。

——金融時報——

【蘇格蘭要求獨立公投】蘇格蘭首席大臣斯圖金(Nicola Sturgeon)周一表示將謀求蘇格蘭進行第二次獨立公投,時間將定在2018年秋天或者2019年春天,屆時英國與歐盟間的脫歐談判結果也將出爐。斯圖金表示,公投是為了保護英國脫歐後蘇格蘭的利益,下周將要求蘇格蘭議會向英國議會提交賦予獨立公投權利的行政命令(section 30 order)申請。英國首相特雷莎•梅表示,第二次公投將把蘇格蘭帶入“不確定和混亂”,對蘇格蘭國家黨所體現的“鼠目寸光”深表遺憾。蘇格蘭應致力於為人民提供更好的政府治理和公共服務,而不是將國家未來當做政治遊戲。

——BBC——

【英國議會通過脫歐決議 政府取得最終勝利】周一英國下議院議員投票否決了兩項由上議院提出的脫歐法案修正案。根據投票結果,議員先以335-287的結果推翻了要求英國政府啟動脫歐談判三個月內保證在英歐盟公民權利,隨後以331-286的結果推翻了要求議會擁有任何脫歐協議的投票權。按照程序,脫歐法案將稍後退回上議院重新審核。最終英國上議院作出妥協,以273-135的結果決定放棄要求歐盟在英公民權利,並不再要求最終脫歐協議的投票表決權。該法案將正式獲得禦準(Royal Assent)並成為正式法律,特雷莎•梅將有權在3月底前啟動正式脫歐程序。

——華爾街日報——

【民粹主義在西澳大利亞地方選舉中一敗塗地】雖然全球正在掀起民粹主義浪潮,但在西澳大利亞州的下院選舉中,反移民政黨卻輸得徹徹底底。將矛頭指向移民及失業的極右翼政黨一族黨(One Nation)最終只拿下了5%的選票,反對黨工黨大獲全勝,拿下全部59席議會中的40席,目前澳大利亞八大州和領地議會有六個被中左翼政黨把持,右翼政黨在澳大利亞陣地全線失守。

【Verizon收購後梅耶爾將辭去雅虎CEO職務】周一雅虎宣布無線運營商Verizon收購雅虎案後的領導層安排,梅耶爾(Marissa Mayer)將會辭去雅虎CEO及董事會職務,她將會獲得大約2300萬美元的離職金。雅虎的新任CEO將是麥金納尼(Thomas J. McInerney),2012年加入公司前他曾擔任互聯網巨頭IAC的首席財務官。集團副總裁威爾曼(Alexi Wellman)將接替首席財務官高德曼(Ken Goldman)的職位,高德曼會在收購案結束後辭職。雅虎正在鼓勵股東投票支持將公司互聯網業務以44.8億美元出售給無線運營商Verizon,交易完成後公司將改名為Altaba,繼續持有阿里巴巴及雅虎日本的股權。

——Reuters——

【英特爾擬153億美元收購無人駕駛技術巨頭Mobileye 】周一美國芯片制造商英特爾宣布將以153億美元收購以色列無人駕駛技術公司Mobileye,希望在自動駕駛領域占據領先地位。受此消息影響,在美上市的Mobileye早盤一度大漲近30%至61.51美元,已經接近英特爾63.54美元的收購報價。分析指出,無人駕駛技術中涉及相機、傳感芯片、車內網絡架構,路線選擇優化及數據中心等方面研發力量將有望通過合作得到加強。Mobileye曾是特斯拉自動駕駛Autopilot system的視覺系統供應商,去年夏天雙方因一起致命車禍原因產生巨大意見分歧而結束合作。

【Airbnb CEO:公司暫無IPO計劃】旅行房屋短租平臺Airbnb CEO 切斯基(Brian Chesky )周一在出席紐交所舉辦的活動時表示,目前公司沒有IPO計劃,預計公司準備在未來大約一年上市(IPO),目前處於為期兩年的上市籌備工作進程大約一半左右,正在努力確保各方面準備充分,投資者非常耐心,並不急於讓我們上市。Airbnb在最新一輪融資中又獲得10億美元資金,目前公司估值310億美元,在全球6.5萬城市擁有房源,並在去年二季度已經實現盈利。

——Bloomberg——

【科威特成首個要求延長凍產協議的歐佩克國家】受美國原油庫存持續高企歐佩克凍產協議的邊際效應逐漸降低影響,科威特周一要求歐佩克將凍產協議延長至六月以後,成為首個提出此建議的歐佩克成員國。科威特石油部長阿爾瑪祖科(Issam Almarzooq)表示,美國原油庫存超預期,導致油價已經跌破達成凍產協議時候的價格,科威特支持延長凍產協議期限。周一國際油價盤中一度創去年12月來新低,今年以來已經下跌近10%。

【華盛頓州再次就特朗普新版旅遊禁令提出法律申請】美國華盛頓州周一向位於西雅圖的聯邦法院地方法庭提起申請,請求裁定總統特朗普修改版旅遊禁令違法及違憲,同時請求繼續在全美範圍內禁止執行特朗普修改版旅遊禁令,並在禁令執行前盡快舉行法庭聆訊。與華盛頓州一起提起訴訟的還有加利福尼亞、紐約、馬里蘭、馬薩諸塞和俄勒岡等5個地方政府,他們共同向位於西雅圖的聯邦法院地方法庭提出申請,俄勒岡已經獲得同意,其他4州正在等候回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9530

倫敦議會大廈外突發槍擊 警方暫定性為恐襲

據多家外媒報道,當地時間周三,英國倫敦議會大廈外發生槍擊,目前大樓已封鎖。

議會大廈外現場

據人民日報援引英國路透社報道,在英國議會大樓外有兩名人員遭到槍擊,英國警方封閉了倫敦議會大廈周邊的街道。

路透援引目擊者稱,醫護人員正在對兩名遭槍擊的人員進行治療。

倫敦警方表示,下午2點14分左右接到命令前往威斯敏斯特橋處理“一樁事故”,目前該事故“以槍械事故對待,警方正在現場進行處理。”

據英國下議院發布的聲明稱,兩次槍擊由警方發出。

英國首相梅的新聞辦公室稱,首相“目前安全,正在工作”。

槍擊發生時,議會正在開會。目前下議院會議暫停。

據悉,嫌疑人用刀刺傷一名警官,警方因此開槍射擊。

據BBC報道,就在槍擊發生前,一輛汽車沖上人行道,並沖入議會大廈大門,導致至少十幾名行人受傷,其中一名女性傷者傷勢過重而死亡。

目擊者稱,現場“警笛大鳴”,“人們倉惶逃離”,一片混亂。還有目擊者稱,“有人沖過安全門,襲擊了一名警察,手里似乎拿著刀。”

據美聯社報道,一名兇徒被擊斃。倫敦警方表示,暫時“將這起事件定性為恐怖主義襲擊,除非另有更多證據。”

美國白宮確認,總統特朗普已經得到關於倫敦槍擊事件的通報。

北京時間23日0點30分,據BBC援引英國聖托馬斯醫院一位醫生,發生在威斯敏斯特橋上的事件已造成一名女性死亡,另有數人傷情嚴重。

倫敦市長薩迪克·汗就襲擊事件發表聲明,稱將盡快責令倫敦警方就襲擊事件展開緊急調查。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2348

“伊斯蘭國”宣布對倫敦議會恐襲案負責

23日據多家外媒報道,“伊斯蘭國”(IS)宣布對威斯敏斯特恐襲案負責,該案兇徒被稱為“伊斯蘭國的戰士”。

數小時前,英國首相梅在議會就威斯敏斯特恐襲案發表講話。

梅在演講中表示,該襲擊案兇徒出生於倫敦,幾年前曾經因暴力極端主義受到軍情五處的調查。兇徒當時“獨自一人”,目前沒有證據顯示未來還會有其他襲擊。

梅表示,兇徒可能是受到了IS意識形態的影響。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2547

英首相梅:議會大廈恐襲案兇徒出生於倫敦 有前科

當地時間23日傍晚,英國首相梅在議會就前日威斯敏斯特橋恐襲案發表講話。

梅在演講中表示,該襲擊案兇徒出生於倫敦,幾年前曾經因暴力極端主義受到軍情五處的調查。兇徒當時“獨自一人”,目前沒有證據顯示未來還會有其他襲擊。

襲擊案中的40多名受傷者來自世界各地,其中有12名英國人、3名法國兒童、2名羅馬尼亞人、4名韓國人、2名希臘人、1名德國人、1名波蘭人、1名愛爾蘭人、1名中國人、1名意大利人和1名美國人。有3名警察受傷,其中2人傷情嚴重。

經證實,襲擊中所使用的汽車來自於租賃公司。

目前警方已經拘捕8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2548

英國議會通過提前大選動議 民調顯示保守黨贏面較大

當地時間19日,英國議會以522比13的投票通過首相梅有關6月8日提前舉行大選的動議。

據英國2011年通過的固定期限議會法案,梅需要得到下議院三分之二的支持才能進行提前選舉。

18日,梅出人意料地宣布將在6月尋求提前大選的消息,並表示希望借此對處於歷史性脫歐進程中的英國獲得更大的掌控權。梅表示,“保證未來幾年的確定性和穩定性”的唯一辦法就是舉行這次選舉,作出這一決定是因為英國正在走向團結,而威斯敏斯特(議會)卻在分裂。

根據英國《國會固定任期法》的規定,下次大選應在2020年。梅選擇的這個時機,距離英國上次選舉不足兩年,距英國脫歐公投10個月,距她入主唐寧街10號僅9個月。

目前的民調顯示,梅領導的保守黨在選舉中有較大優勢,甚至有民調專家認為,幾乎可以確定保守黨將贏得大選。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6222

“局外人”馬克龍有望問鼎法國總統,搞定議會是難點

一旦馬克龍(Emmanuel Macron)在這次法國大選中最終勝出,他將成為法國歷史上最年輕的總統。而他當選的意義,就如同將法國政治這艘大船慢慢駛入一片未知水域一般。

根據法國內政部公布的接近完成的計票結果,在上周日的法國總統選舉第一輪投票中,中間派獨立候選人馬克龍得票率居第一位。他將在5月7日的第二輪投票中正面迎戰極右翼候選人勒龐(Marine Le Pen)。多項民調顯示,馬克龍擊敗勒龐幾無懸念。

馬克龍

39歲的馬克龍是一名不折不扣的政壇新星,在參加大選之前,馬克龍完全沒有參加過政治競選,他在24歲加入法國社會黨,29歲時結識現任總統奧朗德,並在2012年奧朗德勝選時進入愛麗舍宮被任命為副秘書長,2014年被任命為經濟、工業和數字經濟部長,時年僅36歲。

馬克龍在黨內幾乎沒有靠山,2016年4月,他想參選法國總統的願望遭到社會黨內部分勢力的阻撓,索性宣布以獨立候選人身份參選,並創立新的政治派別“前進運動”。

在此前的競選格局中,馬克龍被認為是反體制的代表,曾多次強調打算破舊立新,改變法國現有的政治格局。而且,馬克龍是“全球化”的支持者,堅持提倡自由經濟,同時主張政府放松監管並減稅,要求給政府機構“瘦身”,但增加國防預算。

實踐證明,雖然馬克龍既爭取不到社會黨人的支持,也無法從共和黨和國民陣線手中拿到選票,但是他爭取到了年輕人的支持,尤其是那些對現實不抱幻想但充滿樂觀、反犬儒主義的年輕人。

馬克龍的競選定位是“非左非右”,他期望改變法國左右兩派的政治格局。憑借一股沖勁和年輕的形象和魅力,以及出色的表達能力,馬克龍的崛起足以載入史冊。

然而,讓他能走到最後的,不能不考慮運氣成分。

首先,馬克龍的運氣在於,傳統大黨候選人陷入黯淡,社會黨候選人哈蒙的民意支持率還不及異軍突起的極左翼候選人梅朗雄,而共和黨的菲永則深陷“空餉門”醜聞,甚至在自己黨內也已聲名掃地。

其次,BBC評論稱,馬克龍在第一輪投票勝出,也有可能成為最終贏家,但是整個法國政治經過這次大選,已經深深陷入民意的分裂之中。

基於為了令最終當選者能夠盡可能代表多數民意的初衷,法國大選設計為兩輪投票制度,其中一個本意是希望在左右兩派的政治格局中,左派和右派能夠在第一輪分別拿到30%左右的票數,然後再聯合其他政黨進入最終決勝局。但是,這一次大選有4名候選人,每個人的政見都非常不同,這樣一來,他們各自只拿到了20%多的選票,這也是此次法國大選令人難以捉摸的原因。

勒龐

根據大選的遊戲規則,如果首輪投票中沒有候選人得票超過半數,得票最高的前兩名候選人將進入第二輪投票。因此可以預見的是,5月7日的最終對決之前,馬克龍的對手勒龐會發起強烈的競選攻勢,“國民陣線”大有從邊緣走進主流之勢。但是,已經宣布敗選的哈蒙、菲永和法國總理卡澤納夫,都呼籲選民在第二輪投票中把票投給馬克龍,而且,最近的民調也預測馬克龍能夠笑到最後,甚至德國和歐盟都對馬克龍抱有好感。

但是,無論馬克龍還是勒龐,他們之中任一人贏得大選成為法國總統,都意味著過去幾十年左翼和中右翼政黨交替控制法國政壇的終結,“局外人”開始成為法國政治格局的主導者。

之所以外界認為馬克龍的當選將讓法國進入一片“未知水域”,原因在於作為獨立人士競選的馬克龍並不屬於任何一個傳統黨派,如何確保他能在議會中爭取多數人的支持呢?這一點幾乎超出了過去幾十年法國政壇最高層的運行規律。

而馬克龍認為,法國人會把他所領導的“前進運動”選入議會並形成多數派,但從現實來講,這樣的動機必然會遭到議會中右翼共和黨人的反擊,確保其在國民議會中的地位。如果無法成為議會多數派,那麽馬克龍必須和議會進行談判,達成妥協,那麽總理一職便至關重要,權力又會出現轉換。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6707

僅隔一月 英國議會大廈再現持刀行兇

當地時間27日據多家英國媒體報道,倫敦警方稱,在下議院附近逮捕了一名持有武器的嫌犯。目前事件已經結束,並無任何人員傷亡。警方以“疑似策劃恐怖襲擊”的罪名將其羈押。

警方稱,該名男子身上攜帶刀具。據社交媒體上的圖片來看,法醫正在現場勘查,武警將躺在地上的男子團團圍住。

而事發地點距唐寧街僅100米。不過事發時英國首相梅並未在唐寧街10號內。

警方懷疑這起案件與恐怖襲擊相關。

一個月前(3月22日),就在這起襲擊未遂案案發地不遠處發生了持刀襲警案,造成一名警察死亡,多人受傷,嫌犯後被擊斃。英國警方認定該起襲擊為恐怖主義襲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719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