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交所刊發《有關檢討企業管治守則及相關上市規則的諮詢總結》
1 :
GS(14)@2011-11-01 21:33:22http://www.hkex.com.hk/chi/newsc ... 11/111028news_c.htm
採納的《上市規則》及《守則》以及實施日期
由於得到市場廣泛支持,《諮詢文件》各項建議除按《諮詢總結》所載作出若干修改外,大部分均按原文所載予以採納。
經諮詢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後,實施日期如下:
《上市規則》的大部分修訂將於2012年1月1日生效;
《守則》及若干《上市規則》條文將於2012年4月1日生效;
《上市規則》中要求發行人委任獨立非執行董事人數須佔董事會人數至少三分之一的新增條文必須於2012年12月31日或之前遵從;及
《上市規則》中要求公司秘書接受培訓的新增條文生效日期,將按個別人士獲委任為發行人公司秘書之日期而有別。
發行人必須在首份涵蓋2012年4月1日之後期間的中期/半年度業績報告或年報中,表明該段期間其有否先後分別遵守過往《守則》及經修改《守則》的守則條文。發行人可選擇在2012年4月1日之前實施經修改的《守則》。
已採納的《上市規則》及《守則》的概要及實施日期載於下表。除下述指明的《上市規則》及《守則》修訂外,所有其他的《上市規則》修訂將於2012年1月1日生效,所有其他有關《守則》的修訂則於2012年4月1日生效。
總結文件
http://www.hkex.com.hk/chi/newsc ... s/cp2010124cc_c.pdf
2 :
GS(14)@2011-11-01 21:35:27有關《企業管治守則》及相關上市規則的修訂內容
http://www.hkex.com.hk/chi/rules ... cuments/gem43_c.pdf
http://www.hkex.com.hk/chi/rules ... cuments/mb105_c.pdf
3 :
GS(14)@2011-11-01 21:36:44http://www.hkex.com.hk/chi/rules ... uments/FAQ_16_c.pdf
問答集
4 :
GS(14)@2011-11-01 22:21:56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307&art_id=15759627
慌死人知的企業管治改革
作為港交所( 388) 6年來最重要的企業管治改革,卻於上周五傍晚悄悄地公佈,其鬼祟程度,令消息靈通的傳媒,也只有 4份報章留意到並作出報道。與 7月時港交所諮詢改革風險管理機制時,行政總裁李小加站台現身說法的鋪張高調,受關注程度不可同日而語。難道風險管理就比企業管治重要這麼多倍嗎?
通常只有一些不受歡迎的政策、諮詢或業績,才會選擇以這種低調的方式公佈,尤其是長假前情緒高漲,往往博得傳媒一時疏忽而未有跟進。今次的企業管治改革,雖然在諮詢時遭受到上市公司不少反對聲音,但結果要收回成命的不多,橫看豎看,都是港交所一場小勝利,為何會慌死人知?
恒地新地國泰未符要求
今次最主要的改革,是港交所決定要求上市公司董事會,必須有 3分之 1董事為獨立非執董,明年底生效,現時全港共有近 300家上市公司未符要求,包括一些大藍籌如恒地( 012)、新地( 016)及國泰航空( 293)等,不過預料不會出現獨董荒,事關當中約八成公司只要多聘 1名獨董就符合規定,而且還可以透過減少董事數目,來提升獨董的比例。
另外,港交所亦要求明年 4月起,管理層每月要向董事會提供管理賬目或最新資料,以確保獨董有足夠資料去跟進公司表現,不過有關要求並無約束力,而只是加進《企業管治常規守則》之內,即使不執行,循例解吓畫便過骨。
薪酬披露 不具約束力
當然,部份建議依然過不了業界一關,有關限制個人可擔任多少家公司獨董的建議,就因為反對聲音太強烈而放棄,至於董事須每年接受 8小時培訓的建議亦被打沉,改由董事自行選擇培訓方式及時間。高級管理人員的薪酬按等級做不具名披露的建議,亦由本來列入約束力更高的《上市規則》條文,改為加入不遵守只需解釋的《守則》之內。
本港的企業管治要求,素來較不少地方寬鬆,一些內地早已落實的要求,如限制個人可出任的獨董數目,今次也因為業界的反對而未能過關,顯見商界捍 衞既得利益的能耐及決心,李小加的政治能量,似乎更應該花多點在這骨節眼上。
丘亦生
金融中心 fan page:
反對滅村 新北千人㷫爆諮詢會
1 :
GS(14)@2012-08-19 16:25:28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20819/16616705
婦怒斥剝奪發言權
發展計劃單在粉嶺北,最少令天平山村、虎地坳村、馬屎埔村等6條村落居民面臨被迫遷,結果近1,000名居民於諮詢會前一小時,已到會場外輪候入場,遠超會場可容納320人的負荷。
出席會議居民一律高舉反對發展計劃旗幟,批評當局黑箱作業及假諮詢。大會人員截龍後,引發大批未能入場人士不滿,要求移師附近球場舉行。惟當局懶理反對聲音,按計劃開始諮詢會,規劃署助理署長李啟榮發言僅一分鐘,即被場內人士上台拍枱中斷,其中一名手抱嬰兒的馬屎埔村女居民更衝上台,指斥官方漠視村民權益,村民即將被迫遷,仍被當局剝奪表達意見權利。
會場內外群情洶湧,李啟榮見狀決定腰斬諮詢會,並應居民代表要求,取消原訂明日舉行的坪輋與打鼓嶺居民諮詢會,待覓得可容納更多人的合適場地後,再安排會議。但他拒絕回應當局會否撤回方案或延長諮詢期,只稱諮詢期完結後,仍會聽取村民意見。
反映政府錯估形勢
粉嶺北農村及居民聯席成員卓佳佳批評,當局諮詢缺乏誠意,6月19日公佈諮詢計劃後,一直冷處理,只約見鄉事派、北區區議會作閉門會議,到諮詢期尾聲,才舉行3場敷衍居民的假諮詢大會,「政府冇人口政策,淨係拎份售樓書咁樣嘅文件,就要消滅幾條村,根本冇理村民意見」。
粉嶺北新發展區寮屋居民關注組成員梁惠心指,政府08年開展首階段諮詢,受計劃影響的華山村及紅橋新村居民,竟在近日獲當局邀請出席諮詢會後,才知道會因計劃被迫遷,批評政府黑箱作業,從未真正諮詢受影響居民。關注組聲言,若政府硬推計劃,堅持不遷不拆守護家園。
土地正義聯盟執委朱凱迪稱,受計劃影響的多條村落,多為非原居民,「政府根本就恰非原居民唔敢出聲」。他認為,諮詢會被迫腰斬,反映政府錯估形勢,當局有需要順應民意擱置計劃。
推保薦人負刑責 最快下月底公佈諮詢結果
1 :
GS(14)@2012-10-31 23:53:17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21031/News/ec_ech1.htm

證監會行政總裁歐達禮日前透露,收緊監管保薦人的諮詢結果最快於11月底或12月公佈。證監今年5月初發表監管保薦人的諮詢文件,目的加強招股書的資訊披露質素,確保保薦人盡職審查、披露責任時的操守,當中最具爭議的是建議保薦人需為招股書的失實陳述,負起民事及刑事責任。
部分投行高層 支持加強監管
保薦人須負刑責的建議引起業界反彈,甚至有投行組成聯盟,再透過律師行提交意見。不過,據知情人士透露,在最快下月底公佈的諮詢結果中,須負刑責的建議仍然保留。
知情人士續稱,投資銀行並非一面倒反對負刑責的條款。相反,投行中愈高級的員工,反對聲音愈小,甚至贊成該建議。「投行近年請得最多就是合規顧問,反映他們其實很重視法規風險。收緊監管後,投行面對客戶不合理要求時,亦可清楚定出底線。」
中央拍板 政改提早諮詢
1 :
GS(14)@2013-07-11 01:31:14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30710/18329338
消息稱,今次是張德江今年3月出任中央港澳工作協調小組組長後,小組首度舉行的會議,與會者包括副組長李源潮(國家副主席)和楊潔篪(國務委員),以及三名成員:港澳辦主任王光亞、香港中聯辦主任張曉明及澳門中聯辦主任白志健。
張曉明下周率先出擊
據瞭解,會議就當下港澳問題,特別是香港面臨的問題進行深入討論,特區政改是重點。消息稱,中央原意特區最快在明年初開始政改諮詢,但由於佔中運動越來越獲社會各界共鳴,預期運動或帶給香港巨大衝擊,因此中央不得不取回問題主動權,拍板提前諮詢政改,希望緩和佔中影響力,並釋出善意與泛民溝通。
張曉明下周首度出席立法會午宴,據說是北京和港府在政改問題上主動出擊的第一步。
特區政府至今未曾正式公佈何時就政改方案進行諮詢,特首梁振英一直說「適當時候」,僅私下向建制派透露或於明年初啟動;行會成員鄭耀棠更說可待明年中才諮詢。而今次中央拍板提前,也未有具體時間表,消息人士昨只以「很快,很快」回應。
對特首信任大不如前
有特區官員對北京突然下令提早諮詢感意外,認為此舉或反映北京無信心梁振英能按原定「劇本」,舒緩民怨後才就極爭議的政改問題進行諮詢,對梁信任大不如前。接近北京的消息人士指,中央在香港回歸16年後已意識到「先民生、後政改」的方向行不通,最擔心佔中一旦發生,不單破壞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更動搖「習李」執政。
和平佔中發起人之一的陳健民相信,中央決定提早政改諮詢,與7.1遊行市民對佔中反應正面有關,「中央見到佔中已經蓄勢待發,覺得政改拖無可拖」。陳希望政黨與政府談判時,要確保市民在過程中有足夠時間參與和表態;又指中央若想談判成功,絕不應在選舉制度加入《基本法》外的無理限制,例如全國人大法律委員會主任委員喬曉陽早前提出的參選特首條件,「如果將喬曉陽所講嘅篩選條件,好似特首參選人必須愛國愛港,加入選舉制度,呢個方案一定唔可以喺立法會通過」。
港失主導梁猶如傀儡
2010年曾與中聯辦就政改談判的民主黨立法會議員何俊仁認為,中央今次決定反映特區政府已喪失政改主導權,「連諮詢時間都要等候中央發落,梁振英猶如傀儡,呢個最得人驚」。一早表明參與佔中的何俊仁稱,佔中應按計劃繼續進行,「一定要預最壞情況發生」,他相信中央近日已就如何處理政改形成主流觀點,明白拖延本港民主發展,香港將變成無法管治。
公民黨立法會議員湯家驊認為中央提早政改諮詢,無疑是為佔中運動「降溫」。建制派則繼續落力打壓佔中運動,西貢區議會昨在建制派支持下,以19比10票通過反佔中議案,席間有建制派區議員抹黑和平佔中「反中亂港」,又指普選「並非普世價值」,九位泛民西貢區議員則穿上寫有「和平佔中」的T恤力撐佔中。
2 :
GS(14)@2013-07-11 01:31:28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30710/18329342
【拆局】對於北京有意提早開展政改諮詢,有泛民中人不感意外,因自佔中行動升溫,北京一直想重開與泛民對話大門,包括透過親北京人士,邀請泛民參加港澳辦轄下港澳研究所舉辦的政改研討會。有泛民中人相信,今年7.1有43萬人冒雨上街,迫使北京加快香港政改諮詢步伐,但若不撤回要愛國愛港才可做特首的前提,所謂政改諮詢實為分化佔中民意的手段。
有泛民中人透露,在佔領中環行動舉行首個商討日後,北京透過一些本港親中人士,試探與泛民重開對話大門的可能性:「不過當時我哋話冇乜嘢好傾」,隨佔中行動不斷升溫,北京對港人爭普選走向激進感憂慮。今年7.1有43萬人冒雨上街,表面上北京不動聲色,實際深以為憂:「有來香港觀察7.1遊行嘅內地中間人話,估唔到三號風球仲咁多人上街,同埋佔中咁受支持,收捐款多過曬所有泛民政黨。」
促撤「特首須愛國」言論
據知不少北京智囊機關,早在7.1前已準備好搞政改諮詢:「有個同港澳研究所有關係嘅親北京人士,話佢哋想喺深圳搞個香港政改閉門研討會,想請泛民人士出席,最後冇人肯去。」他認為佔中獲民意支持,再加上今年7.1上街人數,令北京不得不加快在政改議題上「出牌」,否則被泛民及佔中主導民意和輿論。
該泛民人士表明,擔心北京提出政改諮詢只為打擊佔中,泛民不會再「中計」:「除非北京公開收回喬曉陽話要愛國愛港嘅人先可以做特首言論,保證特首提名程序符合國際普選標準,係真諮詢而非假諮詢,否則泛民係唔會傾。」
證監會發表有關修訂《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守則》的諮詢總結
1 :
GS(14)@2014-07-23 09:14:36http://www.sfc.hk/edistributionW ... ws/doc?refNo=14PR91
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證監會)今天發表有關修訂《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守則》的諮詢總結(諮詢總結)(註1)。
證監會於1月公布建議,旨在為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提供靈活性以投資於(i)物業發展活動及(ii)金融工具。
該等建議獲市場普遍支持,證監會將落實該等建議,並因應所收到的意見作出若干修改和修訂。意見書及證監會對有關意見的回應詳情載於諮詢總結。
證監會副行政總裁張灼華女士表示:“證監會感謝回應者所提出的意見。本會對《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守則》作出的修訂將有助促進香港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市場發展,同時能保障投資者利益及維持市場信心。”
經修改的《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守則》將在刊憲後生效。證監會亦會透過一系列常見問題向業界提供更多實用的指引。
完
備註:
1.證監會於2014年1月27日發表有關修訂《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守則》的諮詢文件。諮詢期已於2014年2月26日結束。
最後更新日期 : 2014年7月22日
2 :
GS(14)@2014-07-23 09:14:56諮詢總結
同股權「概念」諮詢2至4周
1 :
GS(14)@2014-08-29 11:11:27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40829/news/ea_eaa3.htm\r\n\r\n【明報專訊】港交所(0388)上市委員會就「同股不同權」方面的概念性諮詢文件,將於今日傍晚作出公布。據了解,是次諮詢主要向市場了解,是否贊成執行「同股不同權」,同時探討在一旦落實「同股不同權」制度時,需要在哪些地方作出豁免,將維時兩個星期至一個月不等。\r\n \r\n\r\n消息人士透露,是次港交所會就「同股不同權」發出概念性文作作出諮詢,藉此收集業界意見,去就是否實施「同股不同權」的制度,確定日後執行的方向。\r\n \r\n隨採取合伙人制「同股不同權」的阿里巴巴到美國上市,有業界人士對執行「同股不同權」管治架構的上市形式抗拒減弱,但是業界內仍然有相當意見堅持,礙於「同股不同權」制度對股東及持份者不太公平,繼續表態反對在港執行有關制度。較早前,已經有消息流傳出,港交所上市委員會自去年到今年2月及5月期間,曾經討論合伙人制或「同股不同權」。\r\n \r\n內地證券結算所 豁免披露責任\r\n \r\n此外,證監會昨日發表披露責任的豁免條文諮詢總結,新修訂將豁免內地證券結算所的披露責任。證監會於今年6月建議,在披露責任指引下新增兩類豁免情,以涵蓋聯交所參與者及本身是結算所的認可結算所結算參與者。\r\n \r\n諮詢總結指出,根據現行法例,認可結算所毋須履行披露責任,倘結算所成為認可結算所的參與者,以為投資者提供港股的交易結算及交收,以及保管及代名人服務,則該海外結算所與認可結算所同樣獲得豁免。換言之,中國結算所透過港股通,在內地作為股份保管及代名人,將毋須履行披露責任。\r\n \r\n證監會表示,所有回應者均支持建議修訂,故證監會將落實建議修訂,將於刊憲後在2014年9月5日生效。證監會行政總裁歐達禮表示,修訂將利便滬港通實施。
積金諮詢明結束 暫收150回應 普遍贊成設核心基金 定0.75%收費上限
1 :
GS(14)@2014-09-29 23:47:50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40929/news/ea_eab1.htm
【明報專訊】阿里巴巴上市全球關注,其大股東、孫正義旗下的互聯網服務供應商軟銀集團賺得盆滿缽滿,為軟銀大手收購策略添加了籌碼。據外電報道,軟銀擬以34億美元(折合265億港元)收購美國夢工場動畫,阿里早前投資了內地視頻網站優酷土豆,孫正義若成功收購夢工場,有可能與馬雲合作一起「築夢」。
彭博報道引述消息人士稱,軟銀將以每股32美元的作價收購夢工場,總投資34億美元。若收購成功,軟銀將成為第二家擁有荷李活電影公司的日本企業,目前其持有的阿里巴巴股票市值高達700億美元,令其有足夠財力作出此收購。
報道表示,軟銀收購夢工場之後,將助欲擴張的夢工場開拓亞洲市場,因為與軟銀作為大股東的中國電商巨頭阿里巴巴,近期不但收購優酷土豆發展視頻業務,亦牽手荷李活娛樂公司獅門影業,專門為中國觀眾提供獨家訂購類影視娛樂服務,這些資源可為夢工場電影和電視劇的傳播渠道提供幫助。
夢工場近期票房差 連蝕兩季
孫正義早在2010年已為公司制定「300年發展大計」,其中在2040年前將投資5000家公司。他曾預言這些被投資的公司,有99.98%將在未來30年倒閉,但軟銀仍會繼續存在。孫正義在美國的投資包括去年斥資216億美元,收購美國第三大的流動電訊商Sprint。但軟銀的收購大計並不一帆風順,去年曾試圖收購全球最大的唱片公司法國維旺迪(Vivendi) 集團旗下的環球唱片,最終鎩羽而歸。此外,迫於美國反壟斷監管的壓力,軟銀今年8月正式放棄了對美國運營商T-Mobile的收購。
夢工場動畫曾出品過經典動畫《荒失失奇兵》、《史力加》及《功夫熊貓》等,但近期的影片票房不甚理想,如《馴龍記2》因反應平平,公司被迫資產減值和減省成本。夢工場連續兩季度錄得虧損,股價累計跌37%,上周五收市價為22.36美元。
阿里28億入股酒店管理系統商
此外,阿里昨日再度公布新的投資項目,斥資28.1億元人民幣入股內地酒店訊息服務商石基信息15%。目前內地90%的五星級酒店訊息管理系統由石基信息提供,阿里入股後石基的系統將在淘寶旅行平台全面打通。
積金諮詢明結束 暫收150回應 普遍贊成設核心基金 定0.75%收費上限
1 :
GS(14)@2014-09-29 23:48:42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40929/news/ec_eca1.htm
【明報專訊】積金局就設立核心基金一事進行的公眾諮詢將於本周二結束,政府消息人士指出,截至上周三共收到150份回應表格,絕大部分都贊成設立核心基金,及為核心基金定下0.75%收費上限。不過,對於核心基金的投資方法,各界回應均有所不同,部分回應更指出,應修例容許核心基金可投資於高風險、高回報的資產。消息人士則指政府對這些回應均持開放態度。
消息指出,收回的回應表格當中,主要是不同工會、商會及個人回應,甚少來自業界的聲音,但相信業界在諮詢期最後幾天會作最後衝刺,雖然現時大部分意見均贊成設立收費上限,最後幾天或有改變,局方將密切期待業界意見。
業界對收費設限有保留
業界一直對設立收費上限存有保留,擔心會影響基金表現。信安國際香港區總裁柏智偉回覆查詢時指出,信安下周會就諮詢遞交回應表格,相信絕對能提供較現時回應不同的意見。韜睿惠悅投資顧問香港總監曹偉邦則指出,該公司會遞交回應支持設立核心基金,但對於硬性設立收費上限則表示反對。
政府消息又指出,從暫時收回的意見書可見,大眾對核心基金的投資方式表示關注,部分回應贊同諮詢文件提出的「人生階段」或「目標日期」的投資方式,亦有部分學者希望核心基金容許高回報及高風險的增長,包括容許另類投資。
現時強積金基金主要容許投資股票、債券及貨幣市場,另類投資如房地產、商品等等仍被拒諸門外。交銀施羅德投資管理(香港)副董事長雷賢達去年起便積極撰文,提及強積金的管理方式可參考外匯基金,分散投資至房地產、房託基金(REITs)等等。並表示外匯基金涉足倫敦房地產,目的是長期投資,這類投資於海外退休基金非常普遍。
研政府作公共受託人
政府消息人士指出,雖然強積金基金若要投資於房地產等項目,是需要修例,但政府對任何建議都持開放態度,考慮因素是資產配置是否多元化及是否採取風險遞減投資方法,以符合長期投資策略。
另外,有部分回應亦指出,當局應研究由政府作公共受託人,中央處理核心基金,希望藉此降低收費。不過,消息指儘管局方會考慮所有意見,是否設立公共受託人並非今次諮詢的重點。
明報記者 廖毅然

積金諮詢 政府研推通脹掛勾產品
1 :
GS(14)@2014-10-13 12:03:24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41013/news/ec_ecb1.htm
【明報專訊】積金局有關設立核心基金的公眾諮詢於上月底結束,據政府消息指一共收到260份回應,對於是否定下管理費上限及核心基金的投資方法,市場上出現不同意見。由於絕大部分回應都贊成設立核心基金的原意,因此估計明年積金局能把有關草案提交立法會審議,並在2016年正式推出核心基金。
政府消息人士指出,從回應數量及內容看,大眾普遍贊同設立核心基金,但相對是否設下收費上限,大眾對核心基金的投資方式更感興趣。
核心基金最快2016年推
部分人士認同諮詢文件建議的「人生階段」或「目標日期」投資方式,但亦有部分人士建議容許投資股票或債券以外的產品,或建議核心基金的回報與通脹掛。
事實上,以往已有不少聲音指出,強積金基金應容許投資政府發行的通脹掛債券(iBond)。Fundsupermart.com香港總經理黃展威指出,現時市場只有iBond與香港的通脹率掛,若強積金基金的回報要與通脹掛,必須要有更多產品,但政府多年來都未能成功活化本港債市,如果再由政府自行設計通脹債券,強積金便變相由政府包底,這也不是政府樂見的。
政府消息人士則指出,任何建議都值得研究,但首先要研究的是如何為通脹率定下指引。黃展威指出,iBond是根據最近6個月的通脹率定下派息比率,歐美的通脹掛產品,一般都是先對通脹預期作出評估的。
有關諮詢在上月30日結束,但260份回應當中,110份是在諮詢期的最後一星期才遞交,搭上「尾班車」的多數是業界人士。消息人士指出,在業界提交回應前,大眾、學者及部分團體大多支持為核心基金設下0.75%的管理費上限,但業界平衡了這方面的意見。
四成意見 最後一周才遞交
部分業界人士指出,市場應該重基金回報,而非眼於收費。但亦有部分業界人士指出,只要以被動形式管理基金,即採用追蹤指數的方法,可減少進行股票研究,要做到0.75%的管理費並非難事。部分建議甚至指出,以強積金長達數十年的投資周期,回報只要追得上股市,已較許多主動式基金好。消息人士指出,由於回應眾多,建議繁複,需要約數個月時間研究才能總結。
同股不同權 正式諮詢機會濃
1 :
GS(14)@2014-12-01 12:38:10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41201/news/eb_eba1.htm
【明報專訊】阿里巴巴欲以合伙人制度來港上市受阻,引發本港有關現行「同股同權」制度是否需要檢討的爭論。上周五(28日)由港交所(0388)提出的「股權架構改革」概念文件諮詢期屆滿,據本報了解,業界普遍對檢討現行制度的態度正面,或令港交所有更多籌碼展開正式的諮詢。
而一直傾向支持容許多重股權架構企業來港上市的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之前就「股權架構改革」概念文件提出為期三個月諮詢,上周五諮詢期滿。有不願具名的中資券商高層向本報透露,據他所知,業內人士幾乎都贊成諮詢文件所提出檢討同股同權制度的建議。
中資券商:阿里事件反映港無能力調整
該高層指出,阿里到美國上市是「香港證券業的恥辱」,這意味「香港市場已死,已經無能力根據市場變化作出調整」,他覺得香港核心價值是法治,眼點應當是建立適當的保護機制,而不是拘泥在微枝末節上。
本地券商態度亦明顯較之前動搖,其中立法會前金融服務界議員詹培忠稱,監管機構不應墨守成規,研究討論一些新制度可行性是合理做法。至於新制度是否一定適合香港,他覺得無論任何一種股權架構,投資總會有輸有贏,「就算是現行制度下,一些違規責任也未必做到全部公平」,所以「同股不同權」是否適合本港,最重要是能否訂定清晰的遊戲規則。
至於曾反對港交所接納阿里合伙人制的現任立法會金融服務界議員張華峰,其態度亦有轉變,他指不少投行界人士都表示對諮詢非常關心,認為可以探討在一定限制下給予不同股權架構企業來港上市的機會,例如以某些行業「先試先行」,見成效才再推下一步。
證券界人士「轉」 港交所短期勢諮詢
有中資投行高層表示,阿里上市時「風頭火勢」,不少業界人士都不願因支持多重股權架構而被攻擊,惟目前已事過境遷,不但投行界本已對多重股權抱開放態度,不少曾高調反對的證券界人士亦有「轉」象,相信港交所短期勢必會啟動正式諮詢。
不過,仍有業界人士對此抱有疑問,香港會計師公會會長陳錦榮覺得,本港實行已久的「同股同權」制度不能輕易改變,不應僅為了一兩單大型IPO而倉卒修例,若要實行多重股權架構,也應該先要有足夠配套配合,例如法律框架去保護相關的投資者,否則長遠會對香港金融發展不利。
明報記者 顧冷冰、陳子凌
2 :
GS(14)@2014-12-01 12:38:50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41201/news/eb_eba2.htm
港科網暫無緣上市
2014年12月1日
【明報專訊】內地科網企業冒起,上市更呈百花齊放,如早期赴美IPO的百度、新浪,近至阿里巴巴、京東商城和陌陌,就算是香港上市的騰訊(0700)、天鴿互動(1980)或科通芯城(0400),無論是同股同權或同股不同權,都尋找到自己的融資之路。
難獨力上市 等被收購
不過香港本地科網界似乎未可以獨力經營至上市的地步,雖然近幾年屢屢有新晉冒出,獨當一面,但談到獲取資金作進一步發展,則仍停留等待收購階段,本地科網企業成功上市的例子,至今未有。
例如上月剛獲內地社交網站人人網入股的香港客貨車網上電召平台GoGoVan,雖然因此獲得7800萬元資金去擴展市場,但最終能否踏足上市之路,目前仍然只是「計劃」階段。開發港產手機遊戲《神魔之塔》的Magic Feature亦然,獲雲遊(0484)以5.4億港元入股,只是最後因收購有機會違反台灣政府規定,要取消入股,改為合作研發手機遊戲。
Nanoleaf創始人:入股者或左右公司方針
而年初獲李嘉誠旗下私募基金維港投資入股的LED節能燈泡研發企業Nanoleaf,創始人朱嘉鈞則認為,科技公司起步時有融資機會,固然可以令發展步伐加快,但同時也可能會因入股者對回報的要求而左右了公司方針,所以他堅持公司的盈利或者上市是順其自然,最重要是不失創立原則與宗旨。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