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股不同權 正式諮詢機會濃
1 :
GS(14)@2014-12-01 12:38:10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41201/news/eb_eba1.htm
【明報專訊】阿里巴巴欲以合伙人制度來港上市受阻,引發本港有關現行「同股同權」制度是否需要檢討的爭論。上周五(28日)由港交所(0388)提出的「股權架構改革」概念文件諮詢期屆滿,據本報了解,業界普遍對檢討現行制度的態度正面,或令港交所有更多籌碼展開正式的諮詢。
而一直傾向支持容許多重股權架構企業來港上市的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之前就「股權架構改革」概念文件提出為期三個月諮詢,上周五諮詢期滿。有不願具名的中資券商高層向本報透露,據他所知,業內人士幾乎都贊成諮詢文件所提出檢討同股同權制度的建議。
中資券商:阿里事件反映港無能力調整
該高層指出,阿里到美國上市是「香港證券業的恥辱」,這意味「香港市場已死,已經無能力根據市場變化作出調整」,他覺得香港核心價值是法治,眼點應當是建立適當的保護機制,而不是拘泥在微枝末節上。
本地券商態度亦明顯較之前動搖,其中立法會前金融服務界議員詹培忠稱,監管機構不應墨守成規,研究討論一些新制度可行性是合理做法。至於新制度是否一定適合香港,他覺得無論任何一種股權架構,投資總會有輸有贏,「就算是現行制度下,一些違規責任也未必做到全部公平」,所以「同股不同權」是否適合本港,最重要是能否訂定清晰的遊戲規則。
至於曾反對港交所接納阿里合伙人制的現任立法會金融服務界議員張華峰,其態度亦有轉變,他指不少投行界人士都表示對諮詢非常關心,認為可以探討在一定限制下給予不同股權架構企業來港上市的機會,例如以某些行業「先試先行」,見成效才再推下一步。
證券界人士「轉」 港交所短期勢諮詢
有中資投行高層表示,阿里上市時「風頭火勢」,不少業界人士都不願因支持多重股權架構而被攻擊,惟目前已事過境遷,不但投行界本已對多重股權抱開放態度,不少曾高調反對的證券界人士亦有「轉」象,相信港交所短期勢必會啟動正式諮詢。
不過,仍有業界人士對此抱有疑問,香港會計師公會會長陳錦榮覺得,本港實行已久的「同股同權」制度不能輕易改變,不應僅為了一兩單大型IPO而倉卒修例,若要實行多重股權架構,也應該先要有足夠配套配合,例如法律框架去保護相關的投資者,否則長遠會對香港金融發展不利。
明報記者 顧冷冰、陳子凌
2 :
GS(14)@2014-12-01 12:38:50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41201/news/eb_eba2.htm
港科網暫無緣上市
2014年12月1日
【明報專訊】內地科網企業冒起,上市更呈百花齊放,如早期赴美IPO的百度、新浪,近至阿里巴巴、京東商城和陌陌,就算是香港上市的騰訊(0700)、天鴿互動(1980)或科通芯城(0400),無論是同股同權或同股不同權,都尋找到自己的融資之路。
難獨力上市 等被收購
不過香港本地科網界似乎未可以獨力經營至上市的地步,雖然近幾年屢屢有新晉冒出,獨當一面,但談到獲取資金作進一步發展,則仍停留等待收購階段,本地科網企業成功上市的例子,至今未有。
例如上月剛獲內地社交網站人人網入股的香港客貨車網上電召平台GoGoVan,雖然因此獲得7800萬元資金去擴展市場,但最終能否踏足上市之路,目前仍然只是「計劃」階段。開發港產手機遊戲《神魔之塔》的Magic Feature亦然,獲雲遊(0484)以5.4億港元入股,只是最後因收購有機會違反台灣政府規定,要取消入股,改為合作研發手機遊戲。
Nanoleaf創始人:入股者或左右公司方針
而年初獲李嘉誠旗下私募基金維港投資入股的LED節能燈泡研發企業Nanoleaf,創始人朱嘉鈞則認為,科技公司起步時有融資機會,固然可以令發展步伐加快,但同時也可能會因入股者對回報的要求而左右了公司方針,所以他堅持公司的盈利或者上市是順其自然,最重要是不失創立原則與宗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