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彩電行業的開局似乎並不樂觀,1月到2月國內零售市場銷售額下滑10%以上,彩電行業的銷售壓力也隨之加大。
一面是產能的過剩,2015年中國彩電的低效機型占到60%以上,隨著中國大陸面板廠的投產,全球的面板供需比達到了9.6%,直接逼近了10%。另一面需求端,2015年底,中國每百戶擁有的電視量136,即每個家庭會擁有1.36臺電視,基本處於飽和狀態。
“從數字上看,2016年的彩電銷售預測,我們認為僅僅會增長1.4%,總量達4739萬臺。”在《中國彩電發展趨勢論壇》上奧維雲網助理總裁董敏表示。在窄幅的容量空間尋求突圍,幾個趨勢不容忽視。
農村依然是彩電擴增重要市場
伴隨政策紅利和農村消費需求的釋放,近兩年品牌商、傳統渠道商、電商平臺都開始挖掘和占有線下更廣泛的消費場景。2015年年底,僅阿里巴巴淘寶村級服務站點已經超過10000個覆蓋全國20余個省份。
再來看看幾大互聯網平臺2016年將對農村市場進行哪些布局,按照規劃,樂視2016將完成8000到10000家門店的開設,縣級覆蓋達到90%;“京東服務店”在四至六線城市的線下店將超過1500家;蘇寧在三四線市場將新開1500家蘇寧易購直營店。
家電銷售渠道持續下沈的同時,農村市場與城市市場的彩電產品也在逐漸趨同,農村彩電產品同樣向高端化延伸。據奧維雲網數據顯示,2015年農村彩電的平均尺寸達44.2英寸,低於城市0.6英寸;農村4K電視的滲透率為34.3%,低於城市2.3個百分點;農村智能電視滲透率為73.3%,高於城市0.7個百分點。農村產品需求與城市不斷趨同。
“2016年,農村銷量占比預測52%,城市銷量占比預測48%,從城市到農村,在高(高清)、大(大尺寸)、智(智能)這三個彩電的高端維度上,需求已經相差無幾逐漸趨同,因此,廠商們對農村這塊肥肉虎視眈眈。”董敏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說。
大尺寸成主流,多元技術爆發
在消費升級及上下遊的驅動下彩電的產品結構也進一步升級,據奧維雲網數據顯示,2015年底,中國智能電視的保有量已經突破了一個億,和彩電呈強相關的OTT盒子的保有量達到了6010萬臺,智能微投的累積保有量也已經達到了90萬臺。
“預計2016年中國智能電視的滲透率會從73%上升到84%,同比增長11個百分點。這個84%也就意味著在今年幾乎除了32英寸之外,幾乎全都是智能電視。”董敏說。
值得註意的是,在電視的各個指標中,大尺寸化是對中國彩電行業貢獻最大的一個指標,在AWE上也不難發現55英寸以上的電視占據大多數。“現在消費者購買55英寸的居多,體驗更舒服,而且伴隨生活水平提高,消費能力提升,寧願(購買)大點,不願意小。”TCL市場推廣負責人陽澤說。
“在過去的一年,55英寸是平行尺寸,同比2014年增長了6.8個百分點。作為大屏的分割線,我們從2015年看到在55英寸以上的大屏的滲透率達到了21.5%,同比增長了8.2個百分點。”董敏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說。在他看來,2016年65英寸受上下遊的影響可能會成為新的熱點,滲透率會達到5.9%。
除此之外,多元化的形態和技術會在2016爆發或者亮相,在今年的AWE上我們看到作為科技推動的黑電產品已經開始在技術方面大做文章,只是切入點各有不同。有的著重畫質呈現,例如高色域、HDR、8k、防藍光等,有的強調產品形態的重塑,例如分體電視。
此外在量子點和OLED顯示技術派別之爭上,我們不難發現,今年LG和創維都是OLED技術的堅定擁護者,海信也首次展出透明OLED、鏡面OLED,正式切入OLED領域,三星則依然主打量子點技術。這些都是未來的一些新興的顯示方式,電視廠商在每個硬件每一個維度上都力圖尋求突破。
視頻生態率先成熟,電商還需孵化
伴隨中產階級崛起,用戶在消費觀念和消費結構上已經發生變化,在滿足彩電基礎需求基礎上會漸漸的上升到立體聲、大型化、超高清、切換快等高級需求,甚至會衍生到對產品的心理需求,例如情感交互、體驗、個性化、社交等。
據奧維雲網2015年12月數據統計顯示,在支付層面,有56%的受訪用戶有支付的意願,在56%的用戶中又有45%願意為4K視頻付費,45%的人群中又有90%的人願意支付10元以內的費用。
雖然10元費用遠超出4K的拍攝傳輸成本,但受眾的支付意願和習慣在逐步培養。不過具體到電視應用而言,電視購物似乎並不理想,試圖通過邊看邊買,將內容消費及采購決策兩個場景相結合的盈利方式為時尚早,某種程度而言甚至會破壞用戶體驗。
數據顯示,2015年12月,在電視APP應用中,有68.3%的用戶選擇了打開影音類,工具類占到12.6%,生活類占到了10.8%,教育、電商類打開率並不高。
“從大的方面來看,現在用戶已經認可了在電視之上的五大使用場景,包括視頻、遊戲、電視教育、電視電商和本地生活等等。我們預測視頻的生態會率先成熟,但像電視電商、教育類,還需要孵化一段時間。”董敏表示。
這一點在騰訊家電行業策劃總監武純羽那里也得到同樣的印證,根據騰訊網發出的超過2.9萬份在線調研問卷顯示,一直呼聲很高的購物類應用,受歡迎程度並不高,僅有2.2%的用戶使用智能電視系統中的購物應用。
“究其原因可能是現在的電視購物體驗並不是那麽流暢,並且和傳統的PC端、移動端的購物體驗相比比較複雜和沒有差異化。未來購物類和電視導購類的節目相結合可能會成為一個新的突破口。” 武純羽說。
更多精彩內容
請關註第一財經網、第一財經日報微信號
周一滬指低開低走,由於權重低迷,市場熱點匱乏,加上高送轉板塊上演跌停潮,滬指上午失守3100點,雖然午後銀行板塊發力,但是難掩大盤頹勢,滬指尾盤出現小幅跳水,終以陰線報收。深成指和創業板則持續走弱,截至收盤,創業板跌幅1.69%,失守2200點。
截至收盤,上證綜指收報3,084.81點,下跌23.29點,跌幅0.75%,成交額2,076億元;深證成指收報10,731.4點,下跌141.31點,跌幅1.3%,成交額3,266億元;創業板指收報2,167.4點,下跌37.16點,跌幅1.69%,成交額885億元。
盤面上,今日銀行板塊午後爆發,領漲行業板塊;電信、有色、貴金屬等板塊跌幅居前。在概念板塊中,前期大漲的高送轉概念股上演跌停潮;3D玻璃、石墨烯等板塊今日表現低迷。總的來看,行業板塊幾乎全線翻綠,銀行板塊成為今日唯一飄紅的行業板塊。
資金方面,今日滬股通資金凈流入1.74億元,至此,滬股通已經連續12個交易日凈流入,累計凈流入162.14億元。
熱點板塊:
參股螞蟻金服的概念股今日接力萬達私有化概念股,龍頭君正集團一字板,新朋股份(002328)、合肥城建(002208)漲停,華潤萬東(600055)、恒生電子(600570)、華數傳媒(000156)大漲;G20即將在杭州舉行,盤面上東方通(300379)信漲停,杭蕭鋼構(600477)、杭鋼股份(600126)早盤一度大漲;乳業板塊較為抗跌,由於光明乳業(600597)是剛剛奧運奪冠的女排贊助商,其領漲今日乳業板塊,西部牧業(300106)紛紛大漲;另外,園區開發、網絡安全、跨境電商均有較為抗跌表現;今日高送轉概念板塊經過六日大漲後出現跌停潮,其中,東誠藥業(002675.SZ)、煌上煌(002695.SZ)、四通新材(300428.SZ)、高瀾股份(300499.SZ)、金冠電氣(300510.SZ)、中亞股份(300512.SZ)、天潤數娛(002113.SZ)皆封死在跌停板。
消息速遞:
1、李克強:努力把健康產業培育成為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產業;引導社會力量增加醫療衛生資源供給,放寬市場準入、人才流動和大型儀器設備購置限制;實施中醫藥傳承創新工程,推動中醫藥生產現代化;引導和支持健康產業加快發展,尤其要促進與養老、旅遊、互聯網、健身休閑、食品的五大融合。
2、港交所總裁李小加:深港通推出應該無法消除AH股價差,但肯定會有助於縮小兩地價差;A股被納入國際主要指數只是早晚的問題;深港通未來還會延伸和擴容。
3、財政部官員稱,新能源汽車財政補貼政策未來調整有四個方向:配合工信部提高技術門檻;完善補貼標準;健全監管體系;建立市場化扶持機制。
4、深圳本周進入土地拍賣高潮。8月份將有15宗地上市交易,土地用途以商業和工業為主。8月26日寶安有11宗土地集中上市交易。
5、從目前已披露的半年報數據看,匯金、證金持有約400家上市公司的股票,“國家隊”最青睞金融股。獲得“國家隊”青睞的還有地產股,證金持股數量較一季度大幅增加。數據顯示,證金持有的格力地產(600185)和陸家嘴(600663)較上期分別增加1551萬股和1010萬股。除“國家隊”外,機構在地產股增減持上也相當活躍。
6、中油資本註入*ST濟柴(000617),是今年第二家大型央企金融資產打包“借殼”上市的案例。初步方案顯示,ST濟柴向中石油集團發行股份購買中油資本100%股權,並向不超過10名特定投資者定增募資190億元,用於向昆侖銀行、昆侖金融租賃公司和昆侖信托增資。發行價格為*ST濟柴股價的90%。
7、萬科A:報告期內不存在控股股東及其他關聯方資金占用
第十七屆董事會獨立董事關於 2016 年半年度控股股東及關聯方占用公司資金及對外擔保情況的專項說明及獨立意見:報告期內公司不存在控股股東及其他關聯方占用公司資金的情形。
報告期內公司嚴格按照有關規定,規範公司對外擔保行為,控制公司對外擔保風險,沒有違反《關於規範上市公司對外擔保行為的通知》的事項發生。公司的擔保屬於公司生產經營和資金合理利用的需要,擔保決策程序合法、合理,沒有損害公司及股東利益。
8、國統股份: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國統股份8月22日午間發布公告,2016年8月21日,吐魯番地區舉行了第二十五屆中國絲綢之路吐魯番葡萄節暨首屆絲綢之路吐魯番國際寶玉奇石博覽會招商引資簽約儀式。在簽約儀式上,新疆國統管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公司”或“本公司”)與鄯善石材工業園區管理委員會(以下簡稱“鄯善石材工業園區”)正式簽署了《鄯善石材工業園區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公告顯示,公司計劃投資10億元人民幣與鄯善石材工業園區協同合作,以“分步實施、穩步推進”的原則,參與實施鄯善石材工業園區基礎設施建設項目。
機構觀點:
天信投顧認為,近期中小創等題材股遭到主力資金的拋棄,權重估值修複行情還在繼續,只是暫時還沒有出現特別突出的連續領漲板塊。今日市場上,近期強勢的高送轉概念股掀跌停潮,所以對於沒有業績支撐,只是炒作熱點和概念的板塊和題材個股要積極遠離。從形態上看,股指經過一段時間橫向箱體整理,後期股指繼續走強將是大概率事件。
中金公司則表示,低利率、弱需求的環境下,預計資金博弈行情仍將延續,但後續空間很大程度上要看資金利率降低帶來的風險偏好提升能否繼續、政策寬松能否帶來經濟增長及盈利複蘇、改革進展能否超預期。操作上,繼續持有大消費行業和高股息個股,關註可能受益於政策和改革的板塊。
瑞銀證券高挺稱,中國目前處於準備、采購和執行階段的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PPP)項目投資總額約4.1萬億,其中執行階段1.06萬億,占26%。下半年中國可能會進一步加快PPP項目進程,利好建築及PPP相關行業表現。
巨豐投顧認為,股指自存量資金博弈被打破之後,短期呈現出獲利資金出逃顯現,尤其前期一些強勢股,在大幅拉升之後,借著深港通批複之利好,在指數拉升之際紛紛出貨,造成短線拋壓,而即將全線公布的中報也使得部分高估值、預報不及預期的標的股出現回落,這些都將對指數的上行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但股指下方支撐較強,增量資金的補充也將使得指數回調空間較為有限。因此,股指次數無論是回調還是震蕩,這里洗盤性質較大。但短期,需要特別留意哪些強勢股的回落風險,尤其是中報披露之際,預期較低,估值過高的標的,謹防出現單日大跌現象。
主營垃圾焚燒發電BOT項目和環保設備銷售,在手項目保障內生增長
中國天楹——垃圾焚燒發電技術領先者
天楹環保成立於2006年,2011年整體變更為股份有限公司,平安創新1.5億增資公司持股29.17%;2013年3月,增加上海複新、上海萬豐錦源等13家企業為公司新股東;2014年5月,完成借殼中科健上市。公司自成立以來專註於城市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以及環保設備生產制造,是江蘇省十二五環保產業發展重點培育的龍頭企業之一。
目前公司控股股東和實際控制人均為嚴聖軍,嚴聖軍與南通乾創投資有限公司、南通坤德投資有限公司、茅洪菊系一致行動人,合計控制公司34.95%股權。
公司主營垃圾發電BOT、BOO項目和環保設備銷售,其中環保設備銷售業務始於2013年,進展迅速,目前營收占比已達40%-50%水平。受益於垃圾焚燒發電行業的高景氣,公司近三年維持高速發展,營收增速超過40%,凈利潤增速超過30%。
與其他經營垃圾焚燒發電的企業相比,公司的垃圾焚燒發電業務毛利率相對較高,主要是因為”環保設備制造+垃圾焚燒發電業務”商業模式產生的協同效應、先進的技術優勢和公司良好的經營管理能力。
2015年9月,公司買斷了比利時WATERLEAU公司的垃圾轉換能源技術,奠定世界範圍內的行業技術優勢,後續有望利用技術手段進一步提高運營效率。2015年公司入圍“中國固廢行業十大影響力企業”,已簽約項目規模13600噸/日,行業排名第16。
垃圾焚燒發電業務:穩健增長的現金牛業務
項目規模:在手訂單產能釋放,運營規模穩健增長
公司以垃圾焚燒發電業務起家,憑借先進的技術優勢和良好的項目運營經驗,在全國各地拿項目訂單,目前公司在運營項目包括江蘇如東一二三期、海安一二期、啟東一二期,福建連江一期,深圳平湖二期和山東濱州一期。2015年運營項目規模約5600噸/日,各個項目均滿負荷運行。
我們預計2016年-2018年公司運營項目規模分別為6400噸/日、9300噸/日、11600噸/日,分別同比增長14.29%、45.31%、24.73%,到到2020年可達17800噸/日。
推理過程如下:
1)在手項目預計投產情況:
在手項目方面,根據我們的調研,2016年Q1遼源一期800噸/日項目已完成並網發電,2016年運營項目規模可達6400噸/日;2017年濱州二期、延吉一期、太和一期和莒南項目預計投產;2018年民權一期、牡丹江一期和蒲城一期預計投產。
此外,考慮到垃圾焚燒發電項目大都會分期建設,一般在前一期投產後視當地垃圾規模決定是否擴建。在全國生活垃圾產生量不斷增長、和垃圾處置由填埋、堆肥等方式向焚燒轉變的大背景下,我們假設目前的一期項目投產後,二期項目將於第三年進行擴建並投產。
2)新簽項目預計投產情況:
新簽項目方面,根據我們的調研,公司業務拓展部考核規定每年至少要拿下三個項目,結合2015年公司新簽訂單3000噸/日規模水平,我們保守估計公司未來每年新簽項目規模仍約3000噸/日,平均分為兩期建設,建設期2年,二期將在一期投產後第三年投產。
垃圾處置費及上網電價:基本維持穩定
垃圾焚燒發電項目建成後,將根據實際處理垃圾量及發電量分別收取垃圾處置費和發電收入。
垃圾處置費由公司與政府相關部門簽署的BOT協議或運營協議約定,一般由政府按照確保公司在特許經營期內收回投資成本並獲得合理投資回報和商業運營利潤的原則核定。
公司目前在手項目簽訂的垃圾處置費平均在60元/噸的水平。雖然近幾年來由於行業競爭激烈,垃圾處置費呈下降趨勢,但長期來看,未來城市垃圾處理費存在改善預期,包括收費水平和收費機制。作為垃圾發電行業的民營企業,公司更看重項目的成本收益,不會參與行業中的價格戰,因此預計短期內公司運營項目的垃圾處置費將維持在60元/噸的穩定水平。
上網電價公司垃圾焚燒所產生的上網電價由電力部門全額收購。
電價政策方面,2012年3月28日,國家發改委發布的《國家發展改革委關於完善垃圾焚燒發電價格政策的通知》,要求“以生活垃圾為原料的垃圾焚燒發電項目,均先按其入廠垃圾處理量折算成上網電量進行結算,每噸生活垃圾折算上網電量暫定為280千瓦時,並執行全國統一垃圾發電標桿電價每千瓦時0.65元(含稅);其余上網電量執行當地同類燃煤發電機組上網電價”。該通知自2012年4月1日起執行,2006年1月1日後核準的垃圾焚燒發電項目均按該規定執行。
目前公司在手項目中,除深圳平湖二期項目外,其余項目均是2006年以後核準開工建設,執行0.65元/噸(含稅)的上網電價。深圳平湖二期項目上網電價0.58元/噸(含稅),由大貿環保與廣東電網公司深圳供電局簽署的《購售電合同》約定。
綜合以上分析,我們認為考慮公司在手項目和新訂單拓展能力,公司垃圾焚燒發電業務運營規模將維持穩健增長,垃圾處理費和上網電價短期內將維持穩定。垃圾焚燒發電業務營收規模與運營規模線性相關,有望維持穩健增長。
環保設備制造銷售業務:做淘金客,更做“賣鍬者”
2013年,公司開始經營環保設備制造銷售業務,通過全資子公司南通藍天開展業務。設備制造主要包括垃圾焚燒爐、煙氣凈化處理和垃圾滲濾液處理等核心設備。目前環保設備銷售主要用於公司自身項目,自用率約70%,同時積極通過EPC項目等開拓其他銷售渠道。
在垃圾焚燒發電項目建設中,設備購置支出占比最大。根據公司最新的非公開發行預案,延吉項目(一期)項目建設概算中,設備購置支出在建設投資總額中的占比近40%。
我們認為,公司的設備制造銷售業務在保障自身垃圾焚燒發電項目建設需求,有效降低建設成本的同時,可以進一步從垃圾焚燒發電項目建設大潮中分得一杯羹。
立足垃圾焚燒發電環節,向固廢全產業鏈拓展
垃圾焚燒發電行業:空間依然很大,競爭趨於激烈
垃圾焚燒發電行業雖然經歷了過去幾年的跑馬圈地,但十二五規劃還未完成,十三五期間建設高峰仍將繼續。行業競爭趨於激烈,低價競標現象頻出,行業利潤水平有所下降。
十二五規劃目標未完成,十三五建設高峰繼續
目前生活垃圾處理的方式可分為垃圾填埋、垃圾堆肥和垃圾焚燒,垃圾填埋易對地下水造成嚴重汙染,且填埋場用地長達幾十年無法使用;堆肥項目處理規模小;垃圾焚燒方式占地面積小,處理相同規模的垃圾占地只需填埋方式的1/10,同時還可供暖供電,實現“無害化”向“資源化”的進一步發展,因此受到政策支持鼓勵。
根據《“十二五”全國城鎮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建設規劃》,和《2015中國環境狀況公報》,全國城鎮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有20.23萬噸/日的缺口,垃圾焚燒處理能力有9.12萬噸/日的缺口。
預計十三五期間,垃圾焚燒發電規模和數量會進一步增加。根據國家相關規劃,全國生活垃圾焚燒能力2020年將超過40萬噸/日,垃圾焚燒處理率達到50%。由此推算,十三五期間新增投產規模將為18.4萬噸/日,是當前已投運規模的85%。按照40-50萬元/(噸/日)建設成本估算,十三五期間,垃圾焚燒發電行業市場空間740-920億元。
行業競爭趨於激烈,利潤水平有所下滑
垃圾焚燒清晰的盈利模式和巨大的市場空間吸引了各方資本的進入,行業競爭趨於激烈,低價競標現象頻出。由於項目運營成本相對固定,收入來源垃圾處理費和發電收入,垃圾處理費的價格下降直接影響利潤水平,近年來行業毛利率有所下降。
上遊環衛服務業:市場化改革進程加速,空間增速俱佳
立足固廢終端處置環節,公司考慮向前端垃圾收運等環衛服務環節拓展,包括智能垃圾分類回收系統,已於2015年成立了分類收運事業部,在江蘇、南通等地區推進業務。
環衛市場化改革進程加速
我國環衛服務此前主要是由政府管理和實施的,市場化改革大致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政府行政職能主導管理階段(1949-2000)。市政環衛工資在政府主導下進行,由事業單位環衛部門進行監管和實施。
第二階段,市場化試點階段(2000-2012)。某些沿海發達城市啟動政府采購公共服務試點,零星項目開始招標。
第三階段,市場化推廣發展階段(2013至今)。國家出臺政府購買公共服務相關政策,十八大提出深化改革推廣政府購買服務,環衛服務市場化成為必然發展趨勢,廣東、浙江、福建、海南等沿海省市開始積極探索。
目前時點,我們判斷,行業正處在市場化進程加速的風口。作為十三五規劃的起步之年,各地政府領導換屆,必然積極推進十三五規劃政策,市場化的政策要求自上而下地推行,體現出來就是環衛項目招投標的訂單增多。
環衛服務業的商業模式
環衛服務包括城市道路生活垃圾的清掃和收集,客戶主要為政府環衛管理部門,通過公開招投標的方式獲得,運營期平均為3-5年,采用委托、合同等方式,近年來隨著PPP模式的發展和成熟,大型環衛項目多采用PPP模式。
相對其他環保細分子行業,環衛服務業具有以下特點:(1)建設周期短,從項目取得到實施運營,一般不超過3個月;(2)資產周轉快,資產周轉率普遍在2以上;(3)支付周期短,由地方財政預算出資,政府按月支付,支付周期在1-3個月;(4)勞動力密集,人員工資在總運營成本中占比50%以上。
環衛行業市場空間與增速預測
按照2015年全國城市道路清掃面積73.3億平方米,行業平均道路清掃價格在8-12元/平方米,假設按照10元/平方米來計算,每年全國城市道路清掃市場空間在733億元。按照道路清掃占總環衛市場70%的比例估算,全國環衛市場每年運營規模在1047億元。
根據我們的調研,目前全國環衛市場化程度平均約20%,各地情況不一,十三五期間有望達到60%水平,市場空間至少為目前的三倍,未來五年複合增速至少25%,環衛市場化進程進入突飛猛進的時期。
若考慮城鎮化水平提高、各地新區建設帶來的道路清掃面積增量,和機械化水平提高、環境質量要求提升帶來的單價上漲,市場空間與增速還會更高。
公司拓展環衛服務的優勢
公司從固廢終端處置向前端環衛服務拓展有天然的優勢:
政府資源優勢。環衛服務招標主體有從街道、區縣等分散部門向市級部門上收的趨勢,垃圾焚燒項目招標主體多為市政府、市環衛局等,公司在垃圾焚燒項目上積累的政府關系資源有協同效應;
產業鏈協同優勢。道路清掃-垃圾清運-垃圾分類回收-垃圾終端處置產業鏈的打通有利於垃圾資源化效應發揮到最大,更好的把控垃圾處理量不足造成的焚燒產能利用率低的風險;
資金優勢。環衛項目雖是輕資產模式,但前期仍然需要設備投入、人員工資墊付等資金投入,根據調研,撬動1億/年規模的項目需要資金約3000-5000萬元,作為上市公司,公司在低成本資金獲取上具有優勢。
目前,環衛服務市場還處於起步階段,各方參與者都有機會,競爭格局未定,我們看好公司的上市公司資源和產業鏈協同效應。
下遊填埋氣處置行業:環保領域產業鏈的延伸
生活垃圾填埋後經厭氧發酵會產生含有甲烷的大量沼氣,收集並綜合利用沼氣不僅可以有效防治臭氣汙染還可以帶來經濟效益。公司在沼氣收集發電系統的布局,實現了在環保領域產業鏈的延伸,公司已成立了填埋氣事業部,目前已經簽約重慶市江津區填埋氣綜合利用等5個項目。
海外並購雄心不減,資本引領產業擴張,打造綜合環境服務平臺
去年競標德國EMV的失敗並未阻止或減緩公司海外並購的步伐,公司積極利用資本引領產業擴張,近日與中節能合作成立並購基金,同時今年初開始參與另一個海外項目競標。我們認為,公司的海外並購雄心不減,利用資本引領產業擴張的思路不變。
與北控同臺競標,海外並購雄心不減
2015年12月,公司參與競標收購德國可再生能源企業EEW公司,控股股東嚴聖軍、中國平安先行設立了境內收購主體參與收購,計劃由第三方投資機構先行收購,待盡職調查完成後由上市公司發行股份向第三方購買資產。公司進入第三輪競標階段,但因最終報價與競爭對手北京控股有較大差距而未能中標,北京控股以14.4億歐元獲得德國EEW公司100%股權。
EEW公司是德國乃至歐洲唯一一家專註於垃圾焚燒發電的企業,在德國及周邊國家有18個垃圾焚燒發電廠,提供電力、區域供熱和工業蒸汽,2015年在德國垃圾焚燒發電市場占有率約18%,排名第一,2014年年收入為4-5億歐元。
競標EEW公司的嘗試彰顯了公司在海外並購上的雄心,雖然最終與EEW公司失之交臂,公司也將獲得寶貴的海外並購經驗,整合了海外並購的要素資源,提升了公司的知名度,為今後的並購打下堅實的基礎。
2016年3月,公司參與了另一家海外環保企業股權收購的競標,並提交了非約束性報價,已進入下一輪競標流程。根據公司公告披露信息,該海外環保企業主要從事城市廢棄物處理的全產業鏈項目建設及運營,與公司的主營業務屬於相同行業及領域。公司在海外並購上的步伐並未停止。
攜手中節能成立並購基金,資本引領產業擴張思路不變
2016年5月底,公司與中節能華禹基金共同發起設立中節能華禹綠色產業並購基金,規模不超過50億元,公司作為有限合夥人認購8.5億元作為劣後基金;華禹基金作為普通合夥人認購1000萬元作為劣後基金,其余資金根據需求向其他優先級、中間級及劣後級有限合夥人募集。此次並購基金的成立,為公司後續的海外並購等資本運作提供了基礎。
2014年12月,公司在深圳前海投資設立全資子公司深圳前海天楹環保產業基金有限公司,註冊資本為人民幣3,000萬元,作為公司進行產業擴張和資源整合的戰略平臺,投資、收購環保領域領先的技術、優秀的企業、有前景的項目,以推動公司產業快速擴張,提升和鞏固公司在行業內的地位。
公司發展堅持線性與非線性同時增長,在每年將會有新增的,BOO、BOT及EPC項目的基礎上,堅持以並購重組實現非線性增長,為此,公司專門成立了資本運營部,開展國內國外兩個市場的並購業務。
成立海外並購事業部、水處理事業部等,打造綜合環境服務平臺
公司在2015年成立了海外並購事業部、水處理事業部等。海外事業部在東南亞、南亞、西亞等地開展業務,尋求合適的項目機會;水處理事業部以公司原有的垃圾滲濾液處理技術為基礎,向工業廢水處理領域橫向擴展。
未來公司目標是建設環境運營平臺型企業,主要是基於環保行業的最大客戶是政府,具備提供全品類產品和服務的能力將會十分重要。
員工持股與定向增發進展有條不紊
2016年3月,公司公告擬成立第一期員工持股計劃,並於4月15日的股東大會通過。員工持股計劃持有人不超過148人,董監高共10人合計認領份額占總份額的比例為49.31%;核心及骨幹員工認購分站比50.69%。持有人通過認購國金中國天楹員工持股1號定向資產管理計劃份額參與,資管計劃將在4月15日以後的6個月內通過二級市場購買等方式取得股票。
公司的定增方案擬募集資金8億元用於延吉垃圾焚燒發電項目(一期)、環保工程技改及擴產項目、設計研發中心升級項目和償還借款。目前已得到證監會審查反饋意見,公司已給出回複並修訂定增預案,等待證監會核準。
盈利預測與估值
根據我們的調研情況,基本假設:
不考慮公司向環衛服務市場的拓展、海外並購和增發;
垃圾處置及焚燒發電業務,假設在建項目能夠如期完工投運;
每年取得新訂單規模3000噸/日,平均分兩期建設,建設期2年;待建二期工程在一期完工後第三年投產;垃圾處置費和上網電價水平維持不變;
環保設備銷售業務,假設增速維持之前水平。
我們僅考慮確定性高的垃圾焚燒業務和環保設備銷售業務,保守估計公司2016-2018年將實現凈利潤2.44億元、3.58億元、4.62億元,攤薄後EPS為0.20元、0.29元、0.37元,對應PE36倍、25倍、19倍。
我們認為公司在手項目保障內生增長提供了足夠的安全邊際,固廢產業鏈和海外並購的拓展將帶來估值和業績彈性,給予“推薦”評級。
(完)
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僅供受眾參考,不代表任何投資建議,任何參考本文所作的投資決策皆為受眾自行獨立作出,造成的經濟、財務或其他風險均由受眾自擔。
2樓提及
已注意到了。
3樓提及
大老千也可以零袍金的
4樓提及3樓提及
大老千也可以零袍金的
旨不在那少少人工吧
4樓提及3樓提及
大老千也可以零袍金的
旨不在那少少人工吧
6樓提及4樓提及3樓提及
大老千也可以零袍金的
旨不在那少少人工吧
建立形象俾人睇
8樓提及
賣股票好過拿人工
2樓提及
文章由 洛克 » 週四 5月 3日, 2012年 12:25 am
貼文生, 你真係認為這位小姐講既野係岩 ? :lol:
10樓提及2樓提及
文章由 洛克 » 週四 5月 3日, 2012年 12:25 am
貼文生, 你真係認為這位小姐講既野係岩 ? :lol:
1) 作者說的應是某些家族公司,雖未至老千,卻從不理會小股東的感受。
2) 只以酬金來定義大股東的好壞,不夠全面;應該詳列老千的特點。或推介這裡的老千資料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