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事件要留意
三大事件要留意
投資界傳奇人物Peter Lynch曾經說過,一年裡花多於3分鐘去預測宏觀經濟,就已經是浪費時間。本欄向來甚少討論宏觀經濟,雖然未到Peter Lynch的程度,但筆者向來認為,公司營運和行業的經營環境,比起宏觀經濟或環球事件往往對股票價格有更大影響。
近日杜瓊斯和標準普爾500指數都創歷史新高,但觀乎近日發展,今年9月和10月,本港甚至全球股市很有可能會因幾件宏觀事件而出現暗湧甚至衝擊。這幾件市場期待已久,而又不約而同在9,10月實現的事情就是:1. 美國買債正式結束; 2. 阿里巴巴上市; 3. iPhone 6 開售。
宏觀方面,美國買債將會結束。美國聯邦儲備局6月份議息會議紀錄顯示,聯儲局的官員普遍同意,若美國經濟進展符合預期,他們將在10月份會議,宣布最後縮減買債150億,結束整個買債計劃。美國的超寬鬆貨幣政策,造就了過去5年的股債大升市。今年上半年,股,債及商品這幾種資產類別甚至全線報升,如此情況,廿年未見。各位讀者還記得未有量化寬鬆「干擾」下的投資環境嗎?
最受注目的科技股方面,彭博資訊指出,阿里巴巴將於9月3日開始全球IPO路演,集資約200億美元,並在9月16日上市。根據阿里巴巴7月向美國監管機構提交的文件,該集團的估值又再提高至1330億美元。極有可能成爲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IPO。阿里巴巴懸而未決的估值,支撐了市場對科技股的無限憧憬,令人不禁想起2012年FACEBOOK上市的情況。還記得臉書上市後的情況嗎? 臉書上市日竟就是「神話」的終結,股價一路向下,直至1年多後才重返上市價。
另一萬眾矚目的新手機iPhone 6也極有可能會在9月上市。2012年iPhone5上市的情況大家應該記憶猶新吧? 蘋果店前出現人龍,股價升至歷史新高,分析員紛紛調高蘋果目標價至1000美元以上…其後情況如何,相信各位也還有印象。
市場從來都是量度預期的地方。預期成真之日,通常都是回落之時。今年9月,不論你倉位如何,可能都要考慮一個較保守的策略。
上哲
www.facebook.com/shangzhe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