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時曾與柳傳志反目成仇,創業後叫板王石卻一敗塗地,再創業後三次IPO夭折,孫宏斌說他 「更適合做藝術家」。
雖然不再像當年那麼冒進,並擺出一副與過往劃清界限的模樣,但他的脾氣沒有變,「萬科產品也就做成那樣,地產江湖上怎麼總是任志強、馮侖這幾張老臉在唱戲啊?」

相比當年的狂妄,孫宏斌現在沉穩了許多,但他骨子裡的蠻勁從未改變。 (張春明/東方IC/圖)
孫宏斌穿著黑色西裝,打著藍色領帶,輕快地走進了會客廳。這是一個週五的傍晚,窗外的西山壹號院金碧輝煌,與北京大部分售樓處的冷清不同,這裡每套售價超過1000萬的豪宅卻人來人往。
48歲的孫宏斌是中國地產史上著名的「權威挑戰者」。六七年前,他瞪大眼睛高喊要超越萬科、銷售過千億。他一手創立的順馳給他帶來了無限榮耀與非議。隨後即是無盡的傷痛——激進的擴張導致風險失控,最終讓其成為房地產規模崇拜的悲劇標本。
之後他將所有的希望寄託到了另外一家公司融創身上。赴港IPO(首次公開募股)三次失利,他就來第四次。現在的他從容了許多,原因之一是2011年 融創前三季銷售達到135億元,業績逆市增長超過一倍。當你再問他融創的未來展望——譬如和萬科相比時,他用平淡的外交口吻說:「我已經不再去想什麼規模 了。做房地產最重要的是產品與風險控制。」
孫宏斌聲稱這一切全拜順馳所賜。如果不是四年前的那次跌倒,他不可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內東山再起。這個偏執的理想主義者步入中年後,還能在中國商業史上掀起波瀾嗎?
「很慶幸是在年輕的時候犯錯誤」
孫宏斌有著輪廓分明的臉龐,和別人面對面時,他大大咧咧,說話一激動還有些結巴。
聯想控股董事局主席柳傳志和他的幾次談話,不經意預言了他此後十幾年的命運軌跡。孫宏斌二十多歲時在聯想公司已經一鳴驚人——憑藉過人的商業天賦和挑戰權威的蠻勁成為聯想少壯派的領袖,但後來他與柳反目成仇,並進了監獄。柳在其出獄後以50萬元助其創業。
2004年初,在順馳開始全國擴張的第二年,柳傳志託人向孫傳話:小孫太急了,做企業不能跑,而且在擴張時一定要注意資金鏈,有些話也不能說得太滿了。
此時的孫宏斌已很難聽進去。孫自負地認為自己超前地看透了房地產業的顯規則和潛規則。他採取分期支付土地款、縮短從拿地到開盤週期等方式,把有限的 資金運用到了極致,就像是「十個瓶子兩個蓋子」。孫宏斌宣稱:順馳將在3年後達到1000億元的銷售規模,從而一騎絕塵坐穩中國地產業老大的位置。
高速前進的順馳沒有堅持太久,資金鏈斷裂,管理失控,香港上市杳無音信,私募在簽字前夕撤走,孫宏斌對順馳戰略的偏執終將他陷於絕境,2006年9 月,香港路勁基建通過注資的形式獲得了順馳的絕大部分股份,為了保存順馳的品牌和團隊,孫宏斌將自己12年的心血幾乎是以白送的方式讓出。
全國工商聯住宅產業商會會長聶梅生曾到過孫宏斌在美國的家中。孫宏斌夫人跟聶說了一句:「順馳是孫宏斌心中永遠的痛」。
賣掉順馳後很長一段時間,孫宏斌在下屬面前掩飾了自己的失落。2006年底的一天,孫宏斌和兩個朋友在北京吃飯,席間孫突然提議到KTV唱歌。整個 晚上,他就唱了兩遍崔健的《一無所有》——幾乎是歇斯底里吼出來的。「聽他唱歌的時候,誰都能體會到他長時間壓抑後的宣洩。」北京融創總經理荊宏曾向南方 週末記者說。
2007年初,招商銀行年終答謝會上,身處艱難時光的孫宏斌又遇到了柳傳志。這位老字輩創業者再一次認真地對孫講:「你做企業別的都挺好,就是有一點,太急躁了。如果把心態穩一穩,我相信你能再次起來。」
這次柳傳志的話奏效了。在從公眾視野中銷聲匿跡三年後,孫宏斌在2010年帶領著他的融創重回聚光燈下——香港聯交所掛牌上市。時過境遷,再談起順 馳,孫宏斌的語氣似乎在說一家與他完全不相干的公司。他能不帶一絲感情地向記者復盤順馳的教訓——規模擴張過快、現金流管理混亂、幾乎沒有風險控制意識。 他說,「我完全吸取了順馳的教訓。這個經歷讓我想得更開了,但我沒有後悔過。」
偶爾在不經意間,他還會說到,自己永遠不可能理性地把順馳想清楚了。「我有時候覺得我自己挺幸運的,我犯錯誤的時候都在我年輕的時候。」
懸崖邊的契機
孫宏斌又怎能真正地將順馳忘卻。多年之後,他仍極其反感別人對於順馳的片面嘲諷,「包括我在內,每個在順馳呆過的人,都很懷念那段日子。」
他一直被描繪為一匹被速度擊垮的著名黑馬。但如果換到中國房地產史上的其他時期,順馳或許就能避免隕落的宿命。「再撐一段時間,孫宏斌或許就會像2008年走到資金鏈邊緣的許多企業一樣起死回生。」聶梅生這樣說道。
賣掉順馳後,孫宏斌的諸多老部下也並沒有離去,而是跟隨他來到融創,一家彼時還處於襁褓階段的地產公司——包括陳恆六、馬志霞和荊宏在內的管理層一直相信孫宏斌能東山再起。
在融創,孫宏斌依舊保持著順馳創業時的熱情。他的妻子及孩子都在紐約,他每年只有兩個月的時間陪他們旅行。在國內他每天7點起床,凌晨1點睡覺,除了工作就是鍛鍊和讀書。這個曾搞得房地產天下大亂的男人沒有其他愛好,「工作就是最大的快樂,人沒有活幹就死得快」。
順馳的教訓並非沒有益處。因國美股權紛爭而被熟知的貝恩資本,在全球投資房地產行業的公司唯融創一家。貝恩資本董事總經理竺稼向南方週末記者坦言,此前,他也曾考察過龍湖、綠城等業界大鱷,但對融創團隊情有獨鍾,「因為他們吃過虧」。
不過融創的故事並非一帆風順,相反充滿了孫宏斌式的戲劇性。若沒有2007年伊始雷曼資本的投資,融創當時亦岌岌可危。2008年,孫開始籌備融創上市。他沒有料到,金融危機爆發了。2008年9月,他們的私募投資者雷曼兄弟公司破產了。
2009年8月,接手雷曼兄弟投資的人來到了孫宏斌面前。貝恩資本與德意志銀行以8比2的比例受讓了雷曼的1億美元。德意志銀行一樣看中的是孫宏斌 的個人經歷。兩個月後,融創通過港交所聆訊,計劃於12月18日掛牌上市,但就在12月14日,由於基金經理們反應冷淡,融創宣佈暫停上市。這是上市計劃 第三次夭折了。
但偏執狂不達目的是不會罷休的。此後他一邊繼續拿地,一邊在天津市政府的幫助下,使路勁基建撤銷了對孫宏斌持有兩年之久的訴訟,掃除了投資者的心理障礙。加上市場有反彈跡象,融創10個月後「修成正果」。
「必須讓自己先活著」
2011年10月16日,北京西北五環外的西山壹號院,孫宏斌接受採訪結束已經是晚上9點了,他叫上融創西山壹號院銷售副總經理樓豔青一起吃晚飯。吃飯間隙,孫宏斌把新浪編輯「強迫」他註冊的微博賬號和密碼交給樓豔青說,給我換張頭像吧,太難看了。
在最近兩年裡,不管是在美國的家裡,還是天津或北京,他都堅持每天在跑步機上跑一個多小時、12公里,為此他看完好多部美劇。加上爬山和控制飲食,他減掉了8斤,體重回到了十幾年前剛進房地產時的水平——140斤。
一個人閒下來的時候,孫還會用隨身帶著的Kindle電子書,翻看每天的《紐約時報》。七八年前,英語還不太靈光的他就堅持讀大部頭的原版管理學著作,還在哈佛商學院進修過MBA課程。他認為讀書是一種享受,並以看美國原版小說為主。
不過,讓孫感到輕鬆的,或許還是融創過去一年的發展:他不再把規模當為追求目標了,結果業績卻比想像中喜人得多。孫宏斌也貌似從一個極端走到了另一 個極端:在融創,幾乎看不到順馳式瘋狂擴張的影子,這家企業只在全國四五個大城市開發,且多數是通過與當地企業合作的方式完成。在不少合作的房地產項目 中,孫宏斌和融創並佔控股地位。「過去我恨不得把每個機會都抓住,現在是首先不能掉進陷阱裡面去,必須能夠讓自己先活著。」
「我現在比較糾結的是,我們去買地,負債就會上升;我們不買地,就錯失了購買良地的大好機會。」孫宏斌向南方週末記者稱,2011年下半年到明年上 半年都將是購地的好時期。他現在最為關心的事情有三件,產品、風險管控以及買地。「把地買好很難,尤其在北京,只有那麼幾塊地合適。」
在順馳時代,孫宏斌對於公司細節參與非常少,他只關心企業戰略,天天開會到深夜試圖讓公司的保安都知道順馳的戰略和核心價值觀是什麼,即使是十幾億 地的投標他也授權給分公司做。這讓順馳項目的品質很容易出現失控,導致順馳的產品在業內口碑並不是很好。而現在,公司幾乎每個報告他都要簽字,項目的規劃 定位會也基本上會參加。在過去兩年裡,孫甚至帶領著融創團隊看遍了中國和美國紐約所有的豪宅。
孫宏斌現在非常反感有人和他提起當年其挑戰萬科的各種言論。但是私底下,傲氣的他對萬科們仍不服氣。「萬科產品也就做成那樣。」他說,「你看看現在地產江湖上,怎麼總是任志強、馮侖這幾張老臉在唱戲啊?」
孫宏斌口無遮攔無視權威的風格並沒改變多少,酒精尤其有助於這些品質的呈現。但他已經不怎麼喝酒了。「現在喝多了都是跟員工和朋友,不像以前應酬那 麼多了。」他說,「我自己到現在不能算成功。但我骨子裡還是比較有激情的人,我比很多人都活得值,我有時候覺得自己更適合做藝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