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冠一﹕商家口頭承諾變數多
1 :
GS(14)@2017-01-11 04:41:00【明報專訊】自從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之後,Trump Tower就變成了聖地,環球政商名人紛紛到此朝聖。商人要成功「面聖」,固然要帶備貢品,而所謂的貢品其實就是資本與新增職位。
正當市場仍在試圖為希拉里敗選翻案的時候,日本軟庫(Softbank)的孫正義率先主動走訪特朗普,並承諾將投資成立價值1000億美元的科技基金,目標為美國帶來近5萬個就業職位。其後,軟庫所屬的美國電訊商Sprint,亦表示會恢復近5000個美國職位。孫正義之後,識時務者一個接一個。
特朗普玩「蘿蔔與棒子」 隨時有變
特朗普愛玩Carrot and Stick(蘿蔔與棒子),簡單講就是「順我者昌」,配合其施政的商家自然會受到重視,反觀搞對抗者則有機會面對保護主義的制裁,被特朗普重點批評的車廠尤其是重災區。
福特(Ford)反應最快,表示會放棄投資16億美元墨西哥設廠的計劃,改為花7億美元擴張密歇根的廠房。近日快意佳士拿(Fiat Chrysler)亦急急聲稱會在俄亥俄及密歇根州投資10億美元設廠,強調會創造2000個職位。事實上,假如車廠一意孤行選擇墨西哥設廠,日後運返美國出售的汽車有可能全都面對35%懲罰性進口關稅。難怪即使勇氣可嘉如通用汽車(General Motors)繼續讓墨西哥廠房投產,也只會生產一些不以美國市場為主的車型。
直至近日特朗普接見阿里巴巴主席馬雲,馬雲隨即大膽拋出為美國創造100萬個職位的承諾!反倒特朗普好像不太相信的樣子,言詞變得比馬雲更保守,只強調雙方討論重點是扶持美國的中小企。
美國車廠之外,外國車廠也趁機向特朗普示好。其中,日本豐田汽車(Toyota)便承諾未來5年再投入100億美元在美國廠房。其他向特朗普示好的企業,還包括陶氏化學(Dow Chemical)、開利(Carrier)、IBM等。其中,IBM答應在特朗普4年任期內,在美國創造2.5萬個職位。
增聘只是玩數字遊戲
事實上,企業家要口頭承諾創造職位有何艱難?如何確保承諾兌現才是重點。值得留意的是,創造職位往往只是數字遊戲。以IBM為例,剛剛全球裁員近1.4萬人,最近又聲稱有意招聘2萬人。如何保證國家就業人口中長線維持正增長,才是重中之重。
特朗普的「蘿蔔與棒子」,最終萬一打了折扣或未能在國會中獲得足夠支持去執行,美國企業要暫緩撤走外國廠房、或外資企業要暫緩美國本土的投資設廠大計,其實也是彈指之間的事情。投資者還是別對特朗普抱太大期望。
■本周環球金融市場預測:
白銀(現貨):16.00至17.00美元
瑞郎(現貨):1.0100至1.0300瑞郎
道指(現貨):19,699至20,099點
(轉載自《王冠一財經頻道》周一會員通訊;更多數據可參考《冠一多空指標》
www.c1syndex.com)
王冠一財經頻道創辦人 wongsir.com.hk
[王冠一 國際財經]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6491&issue=20170111
王冠一﹕「特式通脹」還待驗證
1 :
GS(14)@2017-01-18 08:08:19【明報專訊】美國候任總統特朗普強調要令美國強大,關鍵是「美國製造」;但如何在全球化與絕對保護主義之間取得平衡,正是特朗普所要面對的挑戰。特朗普與主流傳媒關係不佳,即使他再三重覆,一直打開雙邊貿易談判大門(只不過昔日的合作條件需要再議),傳媒一般只會把他塑造成毫不妥協的閉關瘋子。
事實上,特朗普當選一刻,大市立刻反高潮:美股出現一輪大漲行情、美匯先強後軟、美債黃金先跌後回。特朗普就任宣誓儀式臨近,美股已借題發揮特朗普大興土木概念一段日子,疲態已呈。值得留意的是,到底目前只是好友回氣,整固發力再衝?抑或準備給特朗普「登基」送枚金融炸彈作大禮?
「通脹概念」炒作冷卻
過去一個月,美國抗通脹債券(TIPS)的回報率明顯回落;與此同時,美國國債孳息亦逐步回落,10年期債息由一個月前高峰逼近2.65厘,回落至近期接近2.3厘。或許投資者一輪興奮過後,逐漸回復冷靜頭腦,明白到美股熱炒的只是「通脹概念」,而不是「通脹預期」、更加不是實質通脹。
經驗老到的債券投資公司(PIMCO),近期已開始減少股票及高息債等高風險資產的持倉,相應增加手頭現金的比例,與及伺機重新吸納優質債券、延長債券平均年期以備息率回落等。簡單講,就是基金經理不大看好後市,甚至覺得大市風險升溫而採取的防禦策略。
基金經理憂爆貿易戰 先作防守
引述《金融時報》近期一段關於PIMCO首席投資總監Mark Kiesel可圈可點的說話:「假如特朗普主動引發貿易戰,經濟衰退將會出現、高風險類資產會首當其衝。」換言之,美國與其他國家今後會否爆發貿易戰,可以視為判斷採取了防禦性策略的投資者成敗的關鍵。
上星期特朗普首次主持的記者會,大叫市場失望,經濟政策着墨不多;相信本周的總統就職演說,亦不會有太多驚人之語。投資者當心市場出現負面解讀,引發調整的風險。
■本周環球金融市場預測:
黃金(現貨):1,157 至 1,207 美元
歐元(現貨):1.0550 至 1.0800 美元
標指(現貨):2,245 至 2,285 點
(轉載自《王冠一財經頻道》周一會員通訊;更多數據可參考《冠一多空指標》
www.c1syndex.com)
王冠一財經頻道創辦人 wongsir.com.hk
[王冠一 國際財經]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2597&issue=20170118
王冠一﹕金價反彈 未言轉勢
1 :
GS(14)@2017-01-25 07:31:50【明報專訊】現貨金價在過去一個月,由低位反彈90美元。不少投資者開始感到困惑,原本預期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會誘發資金買黃金避險,結果出乎意料金價竟然大挫近200美元!近月金價似一洗頹氣,到底是轉勢抑或反彈?實在教不少人頭昏腦脹。
憂「特式通脹」 資金重新垂青黃金
金價表現反映多重因素,需要因時制宜,所以投資黃金是一門很考功夫的學問。有時投資黃金因為要抗通脹,有時因為要避險,有時因為主要貨幣價值滑落或出現信心危機,以黃金作為對冲貨幣貶值的工具。
特朗普絕對是近期金價被舞高弄低的主因。他當選之初金價急挫,主要是因為特朗普在競選時標榜強美元政策,實行環球「吸資」大計,美匯指數向上直指104,於是黃金也要避避風頭。未幾,特朗普拋出大興土木的經濟方案,市場開始掀起一股「特式通脹」的旋風,資金重新垂青黃金作為抗通脹工具,美匯短期受制於104甚至102水平,是為金價反彈之始。
到最近,特朗普又失言,不慎以候任總統身分,表示美匯有過強之嫌,不利美國經濟發展,完全一副商人治國的嘴臉;金價借勢炒上,同期美匯指數輾轉下試100。候任財長Steven Mnuchin其後主動幫未來老闆補鑊,重申「美匯過強只是短期對美國經濟構成負面影響……長遠而言,強美元的原則仍十分重要,因為強美元可提升美元的購買力,只要美元相對其他貨幣的匯率轉強,以其他貨幣計價的資產價值將變得便宜。」
落實減稅完成吸資 美元才可轉強
既然金價走勢與特朗普因素關係如斯密切,有理由相信現階段特朗普總統的經濟班底並不急於抬高美匯,因為美匯過強對於以賺取海外盈利為主的美資跨國企業而言,缺乏匯兌班資回國的誘因。只有當減稅落實、「吸資」工作完成得七七八八,再推高美匯以大舉海外「掃平貨」(併購海外資產),更加符合白宮新經濟班底的盤算。况且,「特式通脹」只是概念,還談不上實質出現「通脹預期」,所以黃金只是短期反彈,不是轉勢。至於反彈會持續多久,則要視乎特朗普的施政進度了。
■本周環球金融市場預測:
黃金(現貨):1186至1226美元
英鎊(現貨):1.2200至1.2450美元
道指(現貨):19600至20000點
(轉載自《王冠一財經頻道》周一會員通訊;更多數據可參考《冠一多空指標》(
www.c1syndex.com))
王冠一財經頻道創辦人 wongsir.com.hk
[王冠一 國際財經]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6063&issue=20170125
王冠一﹕金雞報喜 亂中見序
1 :
GS(14)@2017-02-02 01:00:12【明報專訊】新一年的最大挑戰,相信是世界看似邁向更加混沌不明的局面。俗語有云:一年之計在於春,一日之計在於晨。冠一先跟各位《明報》讀者拜年,祝心想事成,身壯力健,年頭順景至年尾,再順道剖析一下新一年新形勢。
美國新任總統特朗普,企圖以一人之力構建世界新秩序,在這之前先來個全面鎖國政策,以雙邊經貿關係,取代舊有的多邊模式,保護主義色彩濃厚。從他會見其他國家領袖的先後次序,反映英國地位肯定最高,其次為接壤美國的加拿大與墨西哥(墨西哥總統以美國在邊境興建圍牆而拒絕會面),以及傳統戰略盟友以色列;之後才輪到亞太區最重要的盟友日本。至於中美領袖會面,目前未有時間表。
美退出TPP 成中國復蘇機遇
特朗普拋出千億美元基建大計,配合減稅等吸資大法,希望可以減輕財政壓力。但事情可會順遂,相信無人說得準。反而美國出招全球「吸資」,新興市場如亞太地區難免遭殃;加上特朗普下定決心讓美國退出TPP,亞太地區要發展經濟又頓時變得群龍無首。關鍵是中國如何巧妙地繼承地區自由經濟體的龍頭角色,美國退出TPP既可以是中國經濟復蘇的機遇,亦是拉攏區內盟友的機會,從美國撤出的亂象之中,隱見區域新秩序的建立。
中美戰略對話或有驚喜
不過,中美戰略關係如何再定位,絕對是今年國際大事的重中之重。本來第九輪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安排在今年1月之前在中國舉行。然而,特朗普而非希拉里當選美國總統,似乎打亂了對話的時間表。投資者必須緊密注視,中美戰略對話,不一定是對抗的。正如候任財長預告,美國將會借最新一輪中美對話,向中方表達美國的利益所在,只要在商言商,中美對話可能帶給市場意外的驚喜。
憂歐洲計時炸彈隨時爆發
反而歐洲這個潛在的混亂地區更值得憂慮。歐洲多國舉行大選,變數難測。歐洲各國的財政與負債問題,仍然是一枚隨時爆發的計時炸彈,不少人已隱約見到歐洲即將四分五裂。歐洲央行已表明,欲退出歐元區者請先「找數」(即是回購歐洲央行持有的相關國債?)。英國果斷率先退出歐盟,跟這枚計時炸彈保持距離,其實不無道理。
(按:因1月27日年卅晚截稿,本周環球金融市場預測暫停。)
王冠一財經頻道創辦人 wongsir.com.hk
[王冠一 國際財經]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1392&issue=20170201
王冠一﹕特朗普放虎歸山?
1 :
GS(14)@2017-02-08 21:37:41【明報專訊】2008年金融海嘯,遠因可追朔至美國克林頓總統年代的財長魯賓廢除Glass-Steagall Act開始,當時商業銀行與投資銀行再次融為一體,從此壯大了所謂的超級金融機構(即今日所謂的系統性重要金融機構,SIFI),埋下了後來由華爾街幾大投資銀行引爆的世紀金融炸彈。
金融海嘯源於魯賓廢Glass-Steagall
到了奧巴馬總統年代,全球聯手制約大型金融機構的活動;美國方面有著名的金融改革法案 -《多德.法蘭克法案》(Dodd-Frank Act)及法案中關鍵的《伏爾克法則》(Volcker Rule)。大型銀行的經營空間被嚴重壓縮,還被迫持有更多預防金融震盪的緩衝資本,大大削弱了銀行的融資能力,生意大受影響。
事實上,銀行乃百業之母,玩死銀行無異是玩死經濟。如何在懲罰金融海盜、與保住經濟增長之間取得平衡,往往取決於執政者的政治立場。奧巴馬的管治顯而易見,要以約束銀行為先;但新任總統特朗普則明顯較重視振興經濟,以方便企業融資為先。於是美國金融政策發生了180度轉變:特朗普以行政指令方式,責成重新檢討金融改革法案的事件。
箝制銀行 玩死經濟?
碰巧特朗普簽署有關行政指令後,其他利好金融股的消息也一併出籠,金融股豈有不升之理?首先,據聞聯儲局今年的金融機構壓力測試,內容較有利於大型金融機構過關;其次,近年大型金融機構普遍有資本過剩的情况,不排除快將出現新一波派息及回購潮,估計涉及總金額高達1000億美元!花旗、摩通、高盛等近年派息政策較受制約者,自然成為市場焦點。再者,在美國加息的大環境下,銀行業傳統的淨息差收入業務持續改善,亦對銀行股有提振作用。
特朗普金融班底 魯賓師侄
雖然特朗普金融班底猛人輩出,其中首席經濟顧問Gary Cohn及獲提名的財長Steven Mnuchin皆出自高盛;然而,他們會否重蹈師叔魯賓(也是高盛出身)覆轍,放虎歸山招惹另一次世紀金融危機,其實無不叫人心寒。
■本周環球金融市場預測:
白銀(現貨):17.00至18.00美元
歐元(現貨):1.0650至1.0850美元
標普(現貨):2260至2320點
(轉載自《王冠一財經頻道》周一會員通訊;更多數據可參考《冠一多空指標》(
www.c1syndex.com))
王冠一財經頻道創辦人 wongsir.com.hk
[王冠一 國際財經]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8478&issue=20170208
王冠一﹕美研百年國債 信你100年?
1 :
GS(14)@2017-03-03 00:14:53【明報專訊】美國前總統奧巴馬的8年任期內,令美國國債翻了一番:由2009年初約10萬億美元,暴漲至今年初接近20萬億美元。雖然是毫無節制的財政紀律,但因為奧巴馬團隊公關手段高明,持份者大多能夠分一杯羹,主流媒體自然放他一馬。
奧巴馬任內國債翻一番
到了特朗普接任總統,眼見聯邦財政千瘡百孔,加上債務上限的條文即將恢復,舉債自由度被壓縮,除非特朗普團隊大幅改善財赤(2017財年預計財赤逾4400億美元),否則美國政府只能加稅渡過難關,屆時必然對特朗普施政構成致命打擊。
截稿一刻特朗普尚未出席美國國會聯席會議發表施政演說,但憑藉近日白宮主動放出的風聲,似乎除了大興土木花費公帑之外,特朗普還有意大幅增加國防預算一成,尤其是強化本土安全。換言之,在整體財政預算不變的前提下,非國防預算恐怕要相應削減一成!非國防與非基建板塊的持份者利益勢將受損,試問怎會不對特朗普恨之入骨?
特朗普銳意大興土木
有理由相信,特朗普草議的這份財政預算,會同樣惹來共和黨的非議。所以在另一邊廂,剛上任的財長努欽透露了發行「百年國債」的構思。努欽承認,這是把握低息環境,發行超長年期國債,鎖定利率的最後機會;另一好處是「百年國債」集資所得,可用於應付整體國債利息開支,紓緩其他年期國債(尤其是10年期、30年期)的發行息率壓力。然而,發行「百年國債」的前提是市場需要先具備足夠的需求,否則美國政府隨時得不償失捱貴息。說到底,特朗普還是要展示出有能力改善財政紀律,削減財赤。
歐元瀕解體 利美推百年國債
「百年國債」技術上已近乎「永續債券」,認購者基本上在有生之年都不可能見到贖回之日。因此,認購者都假設對美國未來100年的財政信譽具備一定信心,有生之年不會輕易出售,否則只有當債息異乎尋常地大跌時,大批避險資金才可能投入「百年國債」。外國媒體最近已開始認真探討歐元解體的可能以及屆時投資市場的形態,包括新一輪歐債危機若然再爆發,屆時美債需求急增,債息相應大跌,美國推出「百年國債」就更加事半功倍。
■本周環球金融市場預測:
黃金(現貨):1,229至1,279美元
日圓(現貨):111.00至113.00日圓
道指(現貨):20,530至21,030點
轉載自《王冠一財經頻道》周一會員通訊;更多數據可參考《冠一多空指標》(
www.c1syndex.com)
王冠一財經頻道創辦人 wongsir.com.hk
[王冠一 國際財經]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4851&issue=20170301
王冠一﹕多邊模式 亟待革新
1 :
GS(14)@2017-03-23 06:08:58【明報專訊】美國總統特朗普的治國理念,在「America First」(美國優先)的口號中表露無遺。赤裸一點的講法,就是美國利益優先,讓美國持續賠本的舊有政策,必須修改甚至不排除徹底捨棄;尤其是美國一直以來有份參與的對外多邊合作機制:經貿關係如是、外交軍事關係亦如是。
奧巴馬倡多邊合作 未見其利見其害
在特朗普眼中,前總統奧巴馬積極投入對外的多邊合作,滿口承諾,但美國尚未見到實質利益,財政已經惡化至無以為繼的地步。正如投資行為一樣,止蝕是痛苦且丟人現眼的決定,特朗普重申美國利益為先的立場,主張必要時在前朝的對外多邊合作承諾中抽身,是針對美國財政狀况而作出的務實決定。當然,當初跟隨美國前朝政策而搭上「多邊合作」這條船的眾多國家(包括日本),難免會有被美國欺騙的感覺,自然會把這股不滿發泄在特朗普身上。儘管特朗普反覆強調「自由與公平」原則才是務實的貿易政策,主流媒體還是要為他扣上保護主義的帽子。
G20聲明 「自由開放」被消失
美國新任財長努欽,早前出席德國主辦的二十國集團(G20)財長與央行行長會議。與會代表致力釋出善意,希望努欽有賓至如歸之感,一方面希望美國能夠重新融入全球一體化的遊戲規則,另一方面則趁機「摸底」,欲了解特朗普政府什麼葫蘆在賣什麼藥。彬彬有禮的努欽,贏得多數與會者的正面評價,但會後聯合聲明騙不了人,G20近年一直推崇的多邊自由貿易理念,最終「自由開放」等字眼消失了,只剩下繼續促進貿易的空泛承諾。
美欲尋第三出路 非復辟保護主義
事實上,特朗普政府根本無意摧毀既有的國際多邊合作機制,相信只是希望注入一些全新思維,在傳統保守的雙邊合作模式、與全面開放的多邊合作模式之間,尋覓第三條路:一條國家利益大於國家成本的多邊合作之路。主流媒體喜歡單純套用「非黑即白」的二元思維,去理解特朗普反對盲目支持多邊合作,等同倒退至昔日的保護主義,只是突顯主流媒體與世界逐漸脫節的現實。
■本周環球金融市場預測:
黃金(現貨):1208至1258美元
日圓(現貨):111.80至113.70日圓
道指(現貨):20,600至21,100點
轉載自《王冠一財經頻道》周一會員通訊;更多數據可參考《冠一多空指標》(
www.c1syndex.com)
王冠一財經頻道創辦人 wongsir.com.hk
[王冠一 國際財經]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2205&issue=20170322
王冠一:選情利好 曇花一現?
1 :
GS(14)@2017-04-28 00:46:27【明報專訊】歐美的建制派(The Establishment)經歷過英國公投脫歐與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兩次打擊之後,對法國總統大選萬萬不敢掉以輕心。極右路線代表的總統候選人馬林勒龐,雖然成功躋身第二輪投票,但其餘首輪敗選的候選人,幾乎一面倒呼籲選民把選票倒向中間派候選人馬克龍,重點似乎不在於誰當總統,而是不能讓誰當總統。
金價急挫 歐洲避險潮告一段落
投資者其實只要稍為留意一下,法國總統首輪投票揭盅後,金融市場的反應,便足以了解到這宗政治事件對市場資金流向的影響力,到底有幾大:首先,市場已認定馬克龍將在第二輪投票以大比數當選新總統;即使馬林勒龐最終「意外」勝出,國會內也難以拉攏足夠盟友支持新政府,勢必成為「跛腳鴨」,對歐盟以至歐元區的破壞力有限。因此,最受選舉結果鼓舞的首推歐元,兌美元曾一下子抽升逾200點(1萬點子等於1元)!現貨金價亦曾一度急挫近20美元,歐洲避險潮似乎暫告一段落。
法國股市之後接力急升,升至9年高位;惠及一眾歐洲股市也大幅反彈。法國國債息回落不在話下,德法10年債息息差收窄近0.2厘,反映避險資金大規模回流歐洲。法國選情的利好氣氛亦蔓延至美國。美國債息回升,避險資金重返美股,刺激周一(24日)三大美股指數升幅皆超過1%。
倘選情現變數 提防歐元歐股短期見頂
不過,目前環球市况可能已反映了馬克龍當選的利好因素,如他在5月7日次輪投票中順利當選,市場未必再有太大亢奮;反而要留意萬一選情出現變數,可能觸發獲利而借勢調整。換言之,當心歐元歐股短期見頂、歐債債息短期見底、美匯有過弱之嫌。
還有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德法債息息差,在「脫歐」這類重大議題上,未必能夠準確反映歐債的市場風險。舉例講,假如法國的馬克龍勝選,意味法德今後繼續同坐一條船,德債法債的債息走向趨同,或齊上齊落,弱化了息差擴闊或收窄的參考價值,無法再有效評估德債或法債的風險;屆時投資者應改為參考美德或美法的債息息差變化。
■本周環球金融市場預測:
黃金(現貨):1270至1310美元
歐元(現貨):1.0600至1.0950美元
恒指(現貨):23,500至24,300點
轉載自《王冠一財經頻道》周一會員通訊;更多數據可參考《冠一多空指標》(
www.c1syndex.com)
王冠一財經頻道創辦人 wongsir.com.hk
[王冠一 國際財經]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4541&issue=20170426
王冠一:國際油價 扶不起的阿斗?
1 :
GS(14)@2017-05-17 22:35:30【明報專訊】油組(OPEC)與非油組共24國的石油減產協議,將於下月到期。近日忽然傳出,兩大產油國沙特阿拉伯與俄羅斯,已原則上同意,再度延長減產協議至明年第一季,相信本月底油組召開會議期間,有份參與減產的國家將達成共識。由於事先張揚放風,加上延長減產協議的期限較上次更長,近日國際油價明顯轉勢回勇;布蘭特期油價格由本月低位的每桶47美元已反彈超過一成!紐約WTI期油價格短期內亦有望重返50美元水平。
延長減產 勢在必行
多個主要產油國協力減產,對石油後市固然有提振作用。不過,要知道美國這新晉產油大國並未參與減產協議,美國反而視沙特俄國減產為搶佔市場的契機。加上利比亞與尼日利亞等獲豁免毋須跟從油組減產立場的成員國,過去半年產量持續增加,所以油價終歸是「扶不起的阿斗」。
難道沙特與俄羅斯倡議延長24國減產協議刺激油價反彈,又是另一次虛火?
沙特俄國利益一致
沙特阿拉伯過去半年動作多多,為貫徹國家經濟轉型大計,沙特政府籌備分拆國營石油公司沙特阿美(Saudi Aramco)招股上市的工作進行得如火如荼;早前沙特阿美更增持位於德州、北美最大的亞瑟港煉油設施至全資擁有,又獲准以殼牌品牌,在美國多個州銷售汽油與柴油,明顯是向中下游拓展業務。另外,沙特還向美國承諾,預算400億美元投資美國的基建項目。美國總統特朗普本周國事訪問沙特阿拉伯,相信就是落實這門大生意。
油價太低無好處 美不虞從中作梗
沙特與俄羅斯的國家財政皆仰賴高油價,兩者固然有托市動機;加上沙特阿美快將上市,國際油價積弱絕對不利沙特阿美估值與上市定價。不過,缺少美國配合的話,僅兩國減產恐怕只是白忙。難怪俄羅斯頻頻向特朗普示好,特朗普亦是生意人,明白到油價過於低殘,始終不利美國兼營賣油郎。
只要深入理解三大產油國(美沙俄)最新的立場,相信即使國際油價下半年尚未見到大幅飈升的本錢,但也不至於虎頭蛇尾重陷弱勢,很大機會是維持在企穩等候發力向上的狀態。
■本周環球金融市場預測:
WTI(期貨):45.00 至 49.00 美元
加元(現貨):1.3600 至 1.3800 美元
標普(現貨):2375 至 2415 點
轉載自《王道財經》周一會員通訊;更多數據可參考《冠一多空指標》(
www.c1syndex.com)
王道財經創辦人 wongsir.com.hk
[王冠一 國際財經]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3182&issue=20170517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