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nodeadcow.blogspot.com/2011/10/blog-post_08.html
近兩日的反彈走勢,大家明顯看到什麼機構調低主權或者是銀行的評級也好,也沒有對走勢造成什麼影響。
http://news.imeigu.com/a/1318335908136.html
“早晨起来打开切客说一声早安,然后走出家门发现有人跟你同行。有人跟你住在同样一个小区里面,正好你们可以一起搭车上班。”
“在切客上巧遇同写字楼、同小区的邻居。用户可以通过在同一个地方签到而互相认识,发现自己有共同生活轨迹的人。”
这是不久前,盛大切客网CEO宋铮(微博)针对移动互联网LBS应用所描绘出的真实场景。他声称,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切客、街旁、玩转四方、冒泡等LBS应用,让现代都市人一度消失的街坊邻居关系又重新出现了。
LBS能干什么
LBS的积极意义
找朋友并提供吃喝玩乐信息
当前,国内名头最响的LBS应用,当属盛大旗下的切客。那么普通都市人群,用切客能干什么?
如果在手机里装上切客等LBS应用软件,你周边一两公里范围内的知名酒吧、咖啡厅、餐馆都跳出来,里面有打折优惠信息,有你的朋友留下的消费评价,供你选择。
周边一公里内,所有开通切客功能的用户都会跳出来,里面或许就有你的朋友,他们可能就在附近吃饭或逛街。你不妨打个电话过去,邀他共进晚餐。切客用户中,也有不少陌生人,他们可能标有网游、小说、军事、IT互联网等兴趣标签,你同样能找个志同道合的人。
切客网CEO宋铮对此有过如下总结:
通过切客,你可以找到今天午餐应该去哪里,找到你朋友们经常去的地方,找到你朋友推荐的地方,然后去看一下当地周边有什么样的活动,拉着你的同事一起去参加这些活动。不少地方都有优惠,通过签到你能获得邮票,然后去享受商家提供的优惠。
LBS的积极意义
让宅男宅女出门让邻里关系回归
除了吃饭,你可以在切客上找一下今晚去哪里high,酒吧里有很开心的一些人,或者是一起去看电影,也可以去听一场音乐会。总之,切客可以随时随地搜索到你的吃喝玩乐,分享你在现实当中每一天,每一步脚印。
“通过手机,让年轻人走出家门,不要再宅在家里,和现实世界产生更密切的互动。”切客网CEO宋铮。
通过手机LBS,你待在家中,也可以在自家小区里,找到有共同爱好的邻居。宋铮说:“通过切客产生的互动,打破人和人之间的隔阂,使我们住进高楼大厦以后不再有的街坊邻居关系又重新出现了。这一次出现在互联网上,出现在你的手机客户端里面。”
体验
手机LBS如何用
昨日,重庆晚报记者在位于渝中区较场口的重报集团大楼内,用三星安卓智能手机作了一次体验。
1、在网络上搜索切客手机客户端,并将其下载进手机,并安装。
2、注册。只有几个选项,很简洁。
3、朋友项,无人(新注册用户均如此)。
4、探索项是重点,提供惊喜、餐馆、咖啡、酒吧、商店、娱乐、景点七大选项。
5、点开惊喜项,里面是优惠打折信息:7天连锁酒店解放碑店,凯旋路22号(复旦中学旁),135米(距用户距离,下同)。通过切客网注册为7天酒店会员,有机会获得免费房一晚。
6、餐馆项。包括:山城羊肉馆,民生路9号,419米;齐齐鳝鱼火锅,临江路29中旁,816米(有用户留言:这么粗的金针茹,不过好好吃,有配图)……
7、商店项。包括:卜蜂莲花精品超市,347米;国美电器(微博)(解放碑店),373米;日月光中心广场,456米……
8、娱乐项。包括:钱柜歌城,较场口得意世界3楼,307米;重庆环艺影城,邹容路大都会广场6楼,532米……(咖啡、酒吧、景点等项略去)
趣事
监控老公有妙招
有心市民廖先生称,包括切客在内的手机LBS,其定位功能可助老婆监控老公。
以国内常见的LBS软件为例,其有效定位功能一般在1公里左右。假如老公晚上出门,对老婆说到小区去打麻将。老婆就可在家使用手机LBS,将老公位置锁定。若老公撒谎,手机一旦离开监控范围,老婆就会发现。
推荐
国内主要LBS应用
切客 由盛大网络推出的LBS应用,名称取之check in(签到)。
微信 腾讯出品,除主推语音聊天外,“寻打周边的人”也功能超强。
街旁 街旁网出品,标志是一只红色螃蟹,功能与切客相当。
玩转四方 上海寰彩网络出品,标志是一骰子,标有饭叉、音符等。
分析
LBS应用匮乏 行业洗牌在即
去年,LBS提供商曾经风光无限,不仅涌现出街旁、玩转四方、冒泡等数十家专业的LBS网站,盛大、网易等巨头也纷纷切入该领域,试图在这一市场掘金。
由于国内LBS依然停留在简单模仿美国Foursquare的阶段,应用匮乏。以签到功能为主的传统LBS网站,在用户数上遭遇了增长瓶颈。而商业模式陈旧,导致风投对这一领域持观望态度,整个行业充斥着质疑声。
LBS的先知先觉者已开始酝酿转型。从今年8月开始,盛大切客一掷数千万元,在上海、北京、广州、深圳等城市打起巨幅广告。切客将自己定位为“社会 化身边电子商务”,可以看出它走的是LBS购物方向———通过LBS筛选信息,切入交易。用户通过“签到”,获悉身边优惠信息,通过带给消费者好处来提高 用户黏性。截至2011年8月,切客网用户已突破400万,合作商家超过5000家。
除切客外,玩转四方、街旁等LBS网站也在酝酿转型,方向与切客大同小异。这也意味着,LBS服务商已经从玩概念转向注重实用性,并将商业模式摆上台面。据艾瑞网
名词解释
什么是LBS
LBS英文全称为Location Based Services(基于位置的应用),包括两层含义:一、确定移动设备或用户所在的地理位置;二、提供与位置相关的各类信息服务,也称移动定位服务系统。 比如:先找到手机用户当前的地理位置,然后寻找手机用户当前位置处1公里范围内的宾馆、影院、图书、加油站等名称和地址,以及它们的服务优惠信息。
LBS,就是借助互联网或无线网络完成定位和服务两大功能。
(责任编辑:姜涛)
http://www.chuangyejia.com/index.php?m=content&c=index&a=show&catid=17&id=4248
「佛山市南海區丹灶帥亮五金製品廠老闆熊春走佬」。羊城晚報記者近日獲悉。據瞭解,這是目前佛山出現的首家倒閉的LED企業。
帥亮老闆走佬
11月10日,記者來到帥亮所在東村工業區。在一片荒地中,幾排二、三層樓高的廠房構成了這個小小的工業區。大部分工廠面積只有幾百平方米。一位帥亮 內部員工透露,帥亮之前主要生產傳統燈具,大約今年7、8月份,老闆拿到一筆LED訂單,於是開始向LED「轉型」,但是隨後訂單減少,出現了後來的場 景。
「這家企業6、7月份還在生產傳統燈具,到了8月份就轉型做了LED,這簡直是天方夜譚」!對於帥亮的倒閉,昭信董事長梁鳳儀直言「不可思議」!
「一個產品光是研發就需要一年半,怎麼可能一個月就能轉型」?!梁鳳儀說。梁鳳儀所在的昭信是佛山知名大型LED企業之一。「僅一個破壞性試驗,就需 要把路燈泡在水裡一個月,達到不滲透、不滅不破不掉才能拿到路上裝。一個月之間就轉型到LED產業,如何可能」?梁鳳儀說,她2006年開始考慮轉 型,2007年10月著手對LED產業進行調研、技術探討;2009年年初開始做樣板工程,及至2010年才開始全面鋪開生產。
倒閉暗潮洶湧
帥亮的「轉型」失敗絕非孤案。
「深圳很多LED企業是從電子企業轉過來的。看到LED有錢賺了,大家一窩蜂地跑過來。他們不講品質、沒有核心技術,這樣的企業不倒才怪」!11月9日,深圳皓璟照明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陸先生告訴記者。
促進會名譽會長王殿甫首次透露,根據他的調查,今年以來,深圳已有80多家LED企業破產或被清盤。
同樣的情況發生在東莞、中山。「在東莞,我們也遇到類似情況。有些企業前兩個月還在和你打交道,但過兩個月就已經不見了」,皓璟照明科技有限公司另一位負責人肖先生說。
中山市古鎮被譽為「中國燈飾之都」,LED大潮席捲而來,一夜間,古鎮幾乎家家都開始轉型做LED。「家家都在做,好像不做LED就落後了」,廣東省 照明電器協會秘書長敦修告訴記者。但是,隨著今年國外訂單的萎縮,紅火的日子未能持續下去。有業內人士稱,今年以來,中山約有一成的LED企業倒閉。
|
||||||
截至十一月底,台灣商用不動產市場交易金額已突破一千一百億元,全年可望寫下五年來新高,但仲介搶單白熱化,不少商仲服務費砍到○‧二五%以下,一場削價 見骨的商仲大戰正式開打。 撰文‧梁任瑋 十一月二十四日,備受關注的三鼎REITs不動產以近九十一億元賣給三商美邦人壽與新光人壽,協助本案標售的商仲業者第一太平戴維斯,也因本案再度蟬聯年 度商仲交易龍頭寶座。但該案背後,卻上演一場商仲削價競爭的肉搏戰。 商仲業服務費行規是,收到一千萬元佣金的就算是大案,三千萬元以上就是超級大案,但平均一%經紀費是合理範圍。但據了解,三鼎REITs手續費低到僅有兩 千萬元,對照近九十一億元的成交金額,佣金只收○.二二%,不如外界想像的風光。 這一、兩年,商仲業者為了爭取業績,服務費紛紛殺到見骨,甚至今年有不少單筆成交金額高達數十億元的商用不動產案件,只收○.○一五%,也就是只拿一、兩 百萬元仲介費,佣金比率創新低。 生意難做 不動產標售成主流「很多客戶一來就表明要砍服務費,要不然就是拿其他家報價來比,台灣電子代工業的『毛三到四』(毛利率三%到四%)已經夠低了,我們不但 比電子業慘,甚至比一般房屋仲介還不如。」一位外商商仲總經理一提到服務費,就三聲無奈地說,有一次遇到同業,兩人開口第一句話就是抱怨某某人服務費削價 競爭,他還建議幾家外商商仲總經理應該見面喬一下收費統一,不然真的接不到案子。 在惡性競爭下,全球最大商仲世邦魏理仕(CBRE)台灣分公司,十月中旬無預警換掉總經理雲惟鴻,震驚業界,根據了解,景氣急轉直下、業績不佳雖是主因, 但也反映商仲搶案,不願意放低身段拿案子的公司,業績就很難看。 第一太平戴維斯總經理高銘頂坦言,現在服務費的確收得比較低,以前競爭沒有那麼激烈時,至少還可以收到一%至一.五%,現在只能收到百分之零點幾,「真的 是做口碑了。」不過,他說,大樓賣不掉,仲介費再便宜都沒有用,如果能順利幫業主處分資產,對賣方來說,仲介費一%都是小事。 除了服務費陷入紅海,外在環境改變,也讓四大商仲得面臨轉型求生。高力國際總經理劉學龍說,今年商仲市場生意難做的原因是,第一,好的案子少,業主惜售心 態還是明顯;第二,買賣雙方對於價格認知差距又大,買方追價力道不足;第三,外資熄火,交易全靠本土買盤撐場,為了達成業績,各家商仲業者紛紛辦起標售 會。 所以,有別於以往商用不動產交易多採私下議價,今年不動產標售似乎成了主流,單九月的不動產標售案約有二三○億元,再加上第四季已在市場上公告標售或即將 標售的案件約四五○億元,第三及第四季讓國內產、壽險業及國內外投資機構忙翻了。 掌握本土買家名單是關鍵 第一太平戴維斯資深經理邱奕平曾經在戴德梁行參與過數十場不動產標售會,對公開標售流程駕輕就熟,他說,買賣雙方都怕私相授受,透過專業機構公開標售,把 遊戲規則定清楚,對彼此都有好處。 雖然,舉辦一場不動產標售會要登廣告、開記者會,成本至少要三、五十萬元,但曝光量大,也容易接觸到更多平常不會遇到的買家,更讓四大商仲樂此不疲。 「現在誰掌握愈多本土買家名單,誰就是贏家。」劉學龍說,過去外商商仲只經營外資投資機構,○八年金融海嘯後,外資私募基金銷聲匿跡,為了開發買方,商仲 開始流行辦理標售會,因為這樣可蒐集到本土買家名單,不要小看這些傳產業者或是投資客,「他們雖然不像外資私募基金有精明的投報率計算法,但口袋都非常 深,只要感覺對了、認為價格合理就買了。」例如,今年初高力國際替元利建設買下遠企隔壁的土地,總價高達一百餘億元,元利建設就是台灣傳產業者。此外,戴 德梁行九月底銷售敦化南路華票大樓,買主頂新集團也是食品業者,這些新的玩家大大顛覆過去幾年商用不動產市場由外資主導的印象。 商仲服務費割喉戰已是公開的祕密,但如果這場惡性競爭不結束,業主也不會尊重專業,最後重傷的終究是業者本身。 第一太平戴維斯 逆勢崛起的祕密武器 今年四大商仲大贏家非第一太平戴維斯莫屬,因為基泰之星、三鼎、駿馬一號三檔總銷售金額逾100億元的REITs基金處分案,全部委託第一太平戴維斯銷 售,該公司不但前三季就已達成全年業績目標,預估全年營收將再創新高,高達1億餘元,穩坐台灣商仲的龍頭寶座。 在台成立僅4年的第一太平戴維斯,是台灣外商商仲後起之秀,不但擅長商用不動產買賣,透過公開標售會建立口碑,該公司的超級業務就是董事長朱幸兒本人,今 年以來,她率領的投資團隊就已成交近178億元案件,日前還赴澳洲辦員工旅遊,讓同業既忌妒又羨慕。 朱幸兒的老東家是戴德梁行,她在2005年閃電離職後,07年被第一太平戴維斯延攬協助成立台灣分公司,打破國內外商商仲界長期被仲量聯行、世邦魏理仕、 戴德梁行、高力國際「四大天王」壟斷的局面,她也是台灣第一位外商商仲女董座。 2011年四大商仲業績大比拚公司 成交案件 買方 成交金額 (億元) 第一太平 戴維斯 喜苑旅店 台產 7.46 北市開封街商辦 台產 6 基泰之星REITs 新光人壽 33.3 阿曼TIT 建設公司 28 景美漢神百貨商場 自然人 5 士林光華戲院 自然人 8.28 三鼎REITs 三商美邦 、新光人壽 90.6 戴德梁行 中華票券大樓 頂禾開發 46.28 高力國際 敦化南路遠企旁土地 元利建設 豐泰地產 109.44 台中豐邑市政都心廣場 富邦人壽 22 仲量聯行 宜蘭烏石港旅館土地 許麗鳳 8.47 大同北投廠 富邦人壽 69.5 |
http://news.imeigu.com/a/1324687022986.html
「Foursquare效應」褪色 中國LBS深度洗牌
辛苑薇 上海報導
瘋狂泡沫退去後,中國LBS(地理位置服務)公司們冷靜下來,開始反思一個不可逃避的問題LBS的「錢景」在何方?
中國LBS的燥熱始於2010年。如同中國一貫「洋為中用」的互聯網模式,受美國Foursquare公司刺激,國內一夜之間曾冒出幾十家產品單一、同質化嚴重的LBS公司。誕生較早、發展較快的公司有:街旁網、切客網和嘀咕網等公司。
這些Foursquare擁躉曾經不無自豪地宣稱:Facebook社交網絡告訴人們「我是誰」,Twitter、微博等網站告訴人們「我關心什麼」,而LBS卻告訴了人們「我在哪」。
在一片樂觀的情緒中,通過不斷的資本注入和市場拓展,中國LBS取得較為快速的發展。據易觀國際統計數據顯示,截止到今年第三季度,中國LBS市場的整體用戶規模達到1830萬。
然而,如火如荼發展中,從業者卻發現LBS商業模式的探索並不樂觀。尤其今年以來,最初移植Foursquare的一批公司陸續消亡,曾經向市場猛 烈砸下重金的公司,也沒有收到預期的可觀回報。今年10月,中國最早發展LBS公司之一的嘀咕網出現高達70%的裁員,更是讓人不寒而慄,引發業界深思。
12月21日,盛大切客網CEO宋錚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切客網正在減少社交、遊戲等領域應用投入,著重將LBS結合電子商務領域的發展。希望實現從現在每季度幾十萬元的收入提升到明年全年的上千萬元。」
挖掘細分領域,明確盈利模式,中國LBS公司們開始進入新一輪的「大浪淘沙」。
LBS「錢」途尷尬
單純的「check in」(簽到)面臨著諸多難以解決的問題
最初LBS引入中國市場時,目標市場定位幾乎都是千遍一律地照搬Foursquare模式。然而,從業者漸漸發現,單純的「check in」(簽到)卻面臨著諸多難以解決的問題。
目前,除了嘀咕、切客網等獨立發展網站,還有包括新浪、人人、高德等公司都切入該市場,但產品和應用不盡理想。人人只是硬生生加入LBS導航界面, 並沒有深刻挖掘出LBS在移動互聯網應用中的獨有價值。高德軟件副總裁隙建軍接受採訪時也告訴記者:「高德較早開始應用LBS,但是,實際發展情況並不理 想。」
「經過一段較長時間探索後,我們認為,將LBS和電子商務進行結合,才是一個較為理想的模式。」宋錚將其簡稱為「LBS+O2O」,即通過切客打通線上與線下的消費環節(O2O),用戶在線上完成,在線下進行消費。
切客網由最初的「盛大遊玩網」更名而來。2010年11月,它正式從旅遊社區轉向LBS。從今年6月份開始,切客網全面向「LBS結合電子商務」。 截止到目前,入駐切客網的本地商戶超過10000家,與聯想、CASIO、百事集團、AMD、KFC等國內知名品牌都曾進行過營銷嘗試。
據宋錚透露,盛大切客網的盈利模式未來將主要從兩方面進行嘗試:一個是靠分銷,通過差額交易費獲得營收;另一個是成為團購網站分銷平台,從團購網站獲得佣金。
而面對LBS和團購可能存在的競爭問題,宋錚表示:LBS和團購的不同之處在於,它是更加注重地理信息的服務,不會一旦價格優勢喪失,價值就不存在。換言之,它是在一定地理範圍之內,幫助商家和用戶進行更多溝通,達成二次消費行為,兩者是有互補的關係。
宋錚希望切客網戰略調整後,將獲得較快發展,「我們預計,明年將會達到千萬元的收入」。
行業大洗牌
去年曾出現約50家LBS公司,但到今年底僅剩下15家
然而,LBS 的美好前景預測仍然還處於「理想國」狀態。相對於燥熱的團購、微博等市場,LBS業務還是處於低位運行狀態,尚未有大量資金砸入該領域。
投資者們猶豫的是,LBS看似一個巨大的金礦,未來隨著移動互聯網的爆發,有可能具備巨大市場潛力。但是,一個始終沒有解決的問題是,它的盈利模式是含糊不清的。
在美國市場,Foursquare的盈利模式也在不斷探索中。據宋錚介紹,Foursquare也不以「簽到」為限制,而是尋找與團購網站更多的合作模式。
中國LBS市場的全面爆發更尚需時日。首先,它需要解決註冊用戶數偏少,粘性偏低的問題。據易觀國際統計數據顯示,今年第三季度,受產業融合、渠道 多元化等環境因素的影響,中國LBS市場環比增長攀升至73.6%,整體用戶規模已經從第二季度的1050萬提升到第三季度的1830萬。但這與團購、微 博等互聯網業務,仍遜色得多。
即便如團購、微博等互聯網應用達到如此規模的用戶數量,它的盈利模式仍然不盡理想。對於LBS而言,進一步提高註冊用戶數是當下重要的任務。宋錚亦表示:「只有在用戶規模達到一定量的基礎上,才有可能考慮盈利問題。這大概還需要一兩年時間的積累。」
中國LBS公司曾將其主要分為三類方向:「LBS+社交」、「LBS+電子商務」,以及「LBS+遊戲」。不過,據宋錚認為,「切客網經過自身的探 索實踐認為,LBS和社交、遊戲等結合都是非常難的。對於這兩者應用而言,它講求的是『馬太效應』,用戶不會侷限於一定的地理範圍之內。」
業界估計,去年在Foursquare效應帶動下,中國曾出現大約50家LBS公司。但是,到今年年底大約將僅剩下15家。未來,LBS領域還將展開新一輪深度洗牌。
(責任編輯:姜濤)
http://www.21cbh.com/HTML/2011-12-24/xMMDcyXzM5MDgxMw.html
瘋狂泡沫退去後,中國LBS(地理位置服務)公司們冷靜下來,開始反思一個不可逃避的問題——LBS的「錢景」在何方?
中國LBS的燥熱始於2010年。如同中國一貫「洋為中用」的互聯網模式,受美國Foursquare公司刺激,國內一夜之間曾冒出幾十家產品單一、同質化嚴重的LBS公司。誕生較早、發展較快的公司有:街旁網、切客網和嘀咕網等公司。
這些Foursquare擁躉曾經不無自豪地宣稱:Facebook社交網絡告訴人們「我是誰」,Twitter、微博等網站告訴人們「我關心什麼」,而LBS卻告訴了人們「我在哪」。
在一片樂觀的情緒中,通過不斷的資本注入和市場拓展,中國LBS取得較為快速的發展。據易觀國際統計數據顯示,截止到今年第三季度,中國LBS市場的整體用戶規模達到1830萬。
然 而,如火如荼發展中,從業者卻發現LBS商業模式的探索並不樂觀。尤其今年以來,最初移植Foursquare的一批公司陸續消亡,曾經向市場猛烈砸下重 金的公司,也沒有收到預期的可觀回報。今年10月,中國最早發展LBS公司之一的嘀咕網出現高達70%的裁員,更是讓人不寒而慄,引發業界深思。
12月21日,盛大切客網CEO宋錚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切客網正在減少社交、遊戲等領域應用投入,著重將LBS結合電子商務領域的發展。希望實現從現在每季度幾十萬元的收入提升到明年全年的上千萬元。」
挖掘細分領域,明確盈利模式,中國LBS公司們開始進入新一輪的「大浪淘沙」。
LBS「錢」途尷尬
單純的「check in」(簽到)面臨著諸多難以解決的問題
最初LBS引入中國市場時,目標市場定位幾乎都是千遍一律地照搬Foursquare模式。然而,從業者漸漸發現,單純的「check in」(簽到)卻面臨著諸多難以解決的問題。
目 前,除了嘀咕、切客網等獨立發展網站,還有包括新浪、人人、高德等公司都切入該市場,但產品和應用不盡理想。人人只是硬生生加入LBS導航界面,並沒有深 刻挖掘出LBS在移動互聯網應用中的獨有價值。高德軟件副總裁隙建軍接受採訪時也告訴記者:「高德較早開始應用LBS,但是,實際發展情況並不理想。」
「經過一段較長時間探索後,我們認為,將LBS和電子商務進行結合,才是一個較為理想的模式。」宋錚將其簡稱為「LBS+O2O」,即通過切客打通線上與線下的消費環節(O2O),用戶在線上完成,在線下進行消費。
切 客網由最初的「盛大遊玩網」更名而來。2010年11月,它正式從旅遊社區轉向LBS。從今年6月份開始,切客網全面向「LBS結合電子商務」。截止到目 前,入駐切客網的本地商戶超過10000家,與聯想、CASIO、百事集團、AMD、KFC等國內知名品牌都曾進行過營銷嘗試。
據宋錚透露,盛大切客網的盈利模式未來將主要從兩方面進行嘗試:一個是靠分銷,通過差額交易費獲得營收;另一個是成為團購網站分銷平台,從團購網站獲得佣金。
而面對LBS和團購可能存在的競爭問題,宋錚表示:LBS和團購的不同之處在於,它是更加注重地理信息的服務,不會一旦價格優勢喪失,價值就不存在。換言之,它是在一定地理範圍之內,幫助商家和用戶進行更多溝通,達成二次消費行為,兩者是有互補的關係。
宋錚希望切客網戰略調整後,將獲得較快發展,「我們預計,明年將會達到千萬元的收入」。
行業大洗牌
去年曾出現約50家LBS公司,但到今年底僅剩下15家
然而,LBS 的美好前景預測仍然還處於「理想國」狀態。相對於燥熱的團購、微博等市場,LBS業務還是處於低位運行狀態,尚未有大量資金砸入該領域。
投資者們猶豫的是,LBS看似一個巨大的金礦,未來隨著移動互聯網的爆發,有可能具備巨大市場潛力。但是,一個始終沒有解決的問題是,它的盈利模式是含糊不清的。
在美國市場,Foursquare的盈利模式也在不斷探索中。據宋錚介紹,Foursquare也不以「簽到」為限制,而是尋找與團購網站更多的合作模式。
中 國LBS市場的全面爆發更尚需時日。首先,它需要解決註冊用戶數偏少,粘性偏低的問題。據易觀國際統計數據顯示,今年第三季度,受產業融合、渠道多元化等 環境因素的影響,中國LBS市場環比增長攀升至73.6%,整體用戶規模已經從第二季度的1050萬提升到第三季度的1830萬。但這與團購、微博等互聯 網業務,仍遜色得多。
即便如團購、微博等互聯網應用達到如此規模的用戶數量,它的盈利模式仍然不盡理想。對於LBS而言,進一步提高註冊用戶數是當下重要的任務。宋錚亦表示:「只有在用戶規模達到一定量的基礎上,才有可能考慮盈利問題。這大概還需要一兩年時間的積累。」
中 國LBS公司曾將其主要分為三類方向:「LBS+社交」、「LBS+電子商務」,以及「LBS+遊戲」。不過,據宋錚認為,「切客網經過自身的探索實踐認 為,LBS和社交、遊戲等結合都是非常難的。對於這兩者應用而言,它講求的是『馬太效應』,用戶不會侷限於一定的地理範圍之內。」
業界估計,去年在Foursquare效應帶動下,中國曾出現大約50家LBS公司。但是,到今年年底大約將僅剩下15家。未來,LBS領域還將展開新一輪深度洗牌。
http://news.imeigu.com/a/1328308868020.html
核心提示:據不完全統計,全國註冊的VC/PE機構超過2500家,行業內的激進人士認為,其中80%的機構將會消失。
楊楊 北京報導
全球經濟2011年全面探底,並進入新一輪的經濟低迷期。有觀點認為,2012年不單是中國,還有歐洲、美國,私募投資領域都將經歷重大洗牌,傳統PE基金資金數量、項目數量、所投企業股價都會有一個大幅的下降。
「洗牌是行業趨勢。」一位業內人士認為。據不完全統計,全國註冊的VC/PE機構超過2500家,「如果加上沒有完全規範註冊的,預計將有8000家到10000家左右」。行業內的激進人士認為,其中80%的機構將會消失。
按 照某PE業內人士的分析,是中國絕大多數機構都是偽VC/PE,「所做的事情並非真正意義上的VC或者PE」,上述業內人士說,而是做集合理財,「只是 LP把錢給他們,他們再以加價的方式幫你找項目」。這與方風雷此前的表述無疑是一個硬幣的兩面,方認為國內現有的PE機構當中,真正有影響力的可能只有 15家。
「未來PE必須在投資方向、投資策略及投資工具方面做積極調整,做多元化的發展。」中國風險投資研究院董事長李愛民認為,惟其如此才能給整個行業注入新元素,重塑整個行業。
「團隊專業化」
「一個稱職的GP,實際投資的企業佔其所收到商業計劃書的比例不會超過5%、佔審慎調查過的企業比例不會超過50%。」東方富海董事長陳瑋指出,這都是要建立在大量經驗、教訓的基礎上,惟其如此才能把GP鍛鍊成集投資、資本運作、行業整合和企業管理經驗於一身的專家。
這就決定了在美國或者歐洲,做VC/PE必然是有一定社會口碑以及事業經驗、專業經驗的人。中國股權投資基金協會會長卲秉仁因此強調,基金的健康發展離不開合格的投資人和管理團隊。
「一 方面我們可以繼續從海外大力引進優秀人才,另一方面更應該加強現有從業人員的在崗培訓,努力提高VC/PE行業從業人員從資本募集、項目決策到增值服務、 股權退出等各方面的專業化水平。」在參加本報主辦的2011年度PE年會中,中國投資協會創投專業委員會常務副會長沈志群認為,這樣才能最大限度地規避和 減低投資風險,為投資人和被投企業創造更高的效益。
清科研究中心預計,在設立專職投後管理團隊成為趨勢後,「機構內部職能的進一步細化」,比如在內部設立專職的投資人關係管理以及研究部門也將會是下一步的趨勢。
「投資差異化」
「一 個專注於早期的基金,與一個專注於併購的基金,對團隊能力、資金來源等要素的要求有巨大的差別。」一位PE投資人認為,基金的分化是一個趨勢,因此不同基 金修煉不同的獨門武功也是必然趨勢。「每個機構對自身的資源、能力都要有非常清醒的人士,同時需要做精準的差異化戰略定位。」
在歐美成熟 VC/PE市場中,PE基金中超過50%是併購基金,專注於企業之間的收購和整合;這迥異於國內市場中80%的基金集中在Pre-IPO項目的爭奪。 「NEA在美國只做兩塊投資,IT和醫療健康領域。」NEA中國董事總經理蔣曉冬說。相對於國內基金一律求大的心態,國外比較成功的中小VC/PE並非一 定是規模最大、資金最多、團隊最龐大的投資機構。事實上單只基金規模超過5億美元的VC基金簡直被認為是巨無霸。
在市場競爭的推手下,很多 基金都已經自覺開始「差異化」。深圳創新投總裁李萬壽指出,深創投此前就早一步佈局增值服務,一直積極尋求與國外投資機構合作提供增值服務,通過內外結合 幫助所投公司在境外拓展市場資源。而深創投董事長靳海濤則指出,其已經自覺走向了早期投資,「深創投70%的資源是佈局在新興產業和早期項目上的」。
這種分野並不侷限於投資階段,實際上也逐步表現在了投資技術的差異化上。比如青雲創投專注於清潔技術,經緯創投(微博)則主要投資於IT領域,諸如弘毅投資這類大基金則擅長重組。未來或許在中國市場也會出現垂直化的小基金。
http://news.imeigu.com/a/1329435423811.html
2月14日早上8點,快遞員張師傅忙活了一個小時才將大大小小的包裹裝上了摩托車,準備開始一天的派送。據他說,情人節當天他要派送70多件快件,數量比往常增加了20%。
情人節的到來,讓快遞業迎來了年後的第一個高峰。即便忙得顧不上吃午飯,張師傅並不打算把工作拖到第二天,因為年前積壓的包裹尚未完全派完,稍微一拖,包裹就越積越多。
淘 寶網的統計顯示,今年情人節的前一週,上海共有近3000人在網上訂購鮮花,18000多人購買巧克力,10000人購買毛絨玩具,57000人購買飾 品……這些銷量導致大多數快遞公司內的包裹堆積如山。而在此前的春節網購高峰期,許多淘寶商家都不得不宣佈停收新訂單,以保證消費者的購物體驗。
事實上,淘寶網和天貓商城平均每天的包裹量已超過800萬件,佔整個中國快遞行業包裹總量的近六成。這一廂,電子商務正如火如荼地增長,而另一廂,下游的快遞業卻疲於應付。在電商時代,這種需求和供應的不匹配,正日益明顯地暴露出來。
就在電子商務憑藉自身積累或資本推動擁抱時代之際,起家於草莽、處於產業鏈最末端的快遞公司注定會面臨更大的行業機會或衝擊。
難負重荷
2012年春節前後,申通快遞公司除了值班員工和客戶,幾乎所有的辦公室人員都下到了基層,參與快遞的分揀與中轉工作。此外,員工們不得不每天加班兩小時,來處理中轉中心堆積如山的快遞。
「即便是網購業務量低於光棍節和春節的情人節,每天的分揀量也是平時的四五倍」,虹迪物流董事長張鵬飛稱。為此,公司重新為倉庫的工人排了班,並將傳統物流的人員調配至電商倉庫進行分揀。
起步於B2B運輸的虹迪物流,傳統業務遭遇淡旺季的銷量差異至多一兩倍,而到了電商物流領域,這種差異可以達到數十倍。大量的網購訂單成了公司「甜蜜的煩惱」,分揀流水線的靈活性能否承受劇烈的訂單波動,就成了擺在面前的挑戰。
「這 意味著你要根據不同的訂單量執行不同的流程方法,」張鵬飛稱,一般而言,虹迪會將傳統物流倉庫的員工臨時調配至電商流水線參與分揀,並從外部的長期合作單 位招聘一定數量的臨時工。在此基礎上,虹迪增加了幾條臨時流水線,這些臨時流水線可以根據傳統業務與電商業務的淡旺季隨時切換。
從2009 年開始,張鵬飛便細心觀察電商物流的變化。為了進入這個領域,公司花了300萬-400萬開發了針對網購分揀的IT系統,並投資了新的流水線和倉儲設施。 就業務流程而言,張鵬飛也體會到巨大的差異,用他的話說,「在電商物流的分揀過程中,員工在流水線上的分工會更加細化。例如,傳統物流領域一個員工要干八 個步驟的工作,在電商的流程裡每一個單一的步驟由一個人完成。」如今,虹迪B2C部門的員工已經達到了幾百人。
圓通速遞是跟隨淘寶成長的最大受益者之一。去年「雙十一」,圓通的日單件處理能力一舉突破200萬件大關。「這也是應對2012年春節電子商務物件快遞高峰期的一次預演。」圓通速遞副總裁孫建表示。
自2006年成為淘寶網首家推薦物流供應商起,過去5年,圓通線上月訂單量從最初的約19萬單猛增至351萬單(不含線下訂單量)。據孫建表示,從2008年起,電子商務快遞業務已佔到公司整體業務量的約50%。
只是令人欣喜的數字背後,卻有著不和諧的雜音。與電商快遞業務的迅猛擴張相對應的,是圓通日益上漲的運營成本。公司發現,要在成本控制與確保經營效益之間找到均衡點,正變得越來越艱難。
「2011年,僅員工與原料(包括運輸用油)成本相比2010年就增加了近50%。」孫建稱,但電商速遞業務的毛利率卻不見起色,「能維持20%-30%物流平均毛利率已很不錯,電子商務速遞毛利一般都低於20%。」
希伊艾斯快遞有限公司(下稱:CCES)董事長方裡元也表示,傳統快遞業務的毛利一般能達到50%,但電商快遞的毛利往往只有20%至30%,「關鍵是為了跑量」。而在員工成本方面,CCES今年以來則已為員工加了20%的工資。
加速轉型
成 本的上漲已是事實,關鍵還是要提高效率。據悉,為了擺脫「一根電話線、一部助動車」的作坊式模式,過去數年快遞公司紛紛投入巨資,加快推進轉型升級。就圓 通而言,公司花費了近1.2億元與IBM等IT軟件公司合作研發「第三代組織核心業務系統」,通過安裝整套可視化系統完成快件的實時監控,試圖進一步加強 後台服務、系統建設、運營配送等環節的工作效率。
不過,這同時意味著高昂的支出。用孫建的話說,「去年這套業務系統上線運營後,每年系統維護更新費用就需要數千萬元。」
儘管數千萬的維護費用對於去年整體營收接近75億元的圓通而言或許只是「九牛一毛」,但事實上,圓通的業務收入主要來自全國各個加盟商的加盟費、品牌管理費及航運配送等環節的後台服務費,真正能歸屬總部的收入並不高。
即便如此,有些成本開支似乎難以避免。
譬如,國內不同城市對快遞運輸車要求有著各自規定,有些在北方暢通無阻的運輸車卻無法開進南方地區的城區。這種狀況間接降低配送場地的利用率,也影響了物品送達效率與時間的準確性。
「目 前只能靠購買當地部門認可的運輸車解決上述瓶頸。」孫建表示,這對企業來說又是一筆額外開支。於是,圓通去年瞄準個別地區停產、半停產企業處理運輸車輛的 機遇,分別以每台6.5萬元和4萬元的價格收購了柳州遠宏物流公司和天津安達集團急於處理的69台運輸車,以提高圓通在當地的快速工作效率。
如今,圓通所能做的,是「通過各方面的投資,儘可能將速遞環節裡的信息流(如訂單響應處理效率),資金流與物流發揮最佳的協同效應,如此才能找到可持續的成本控制模式。」孫建說道。儘管他知道,這絕非一朝一夕所能練成。
低廉的價格與不斷高企的運營成本,讓快遞公司始終處於惡性競爭的漩渦。而伴隨著一系列爆倉、停運、漲價等事件,「快遞業洗牌」的聲音不絕於耳。
惡性競爭的結果是,在淘汰掉一批資金薄弱的小型快遞公司後,規模稍大的快遞企業也難逃出局的命運。
2010年2月,民營快遞巨頭DDS沒有熬到虎年春節,便因資金鏈斷裂一夜倒下。在它之前,曾經紅極一時的同城配送公司小紅馬,也在誕生10年後因不堪微利競爭而退出快遞市場。面對無情的市場,民營快遞業內流傳這樣的說法:誰先漲價誰先死,誰不漲價誰等死。
在 方裡元看來,「要擺脫這種惡劣的環境,快遞公司必須有能力提供高附加值的服務。」這種增值服務,指的是B2C們要求物流商提供的入宅服務。隨著電商規模的 日益擴大,B2C無疑會比以往更加重視客戶體驗,尤其是終端配送的體驗。與之相關的,是貨到付款、開箱驗貨、退貨換貨等一系列服務項目,用方裡元的話說, 「這要求我們的快遞員既是送貨員,又是營業員。」
重塑生態圈
現實的情況是,快遞業的進入門檻低,企業極度分散,因此人員流動性大,專業化、技能型的人員緊缺。在電商環境的推動下,快遞公司需要前所未有地重視客戶需求與體驗,這無疑對傳統快遞的用人制度、人員培訓和運作體系提出巨大挑戰。
如果說價格戰是快遞業進行轉型和洗牌的外因,那麼運營模式的弊病就是其洗牌的內因了。
目 前,快遞公司的經營模式分為直營和加盟兩種,民營陣列裡的順豐和宅急送是直營模式,而「四通一達」採取的則是加盟模式。在民企野蠻生長的年代,為了快速布 點,許多快遞企業選擇了鬆散的加盟模式。這種方式的優點是資金投入相對少,業務覆蓋和發展的速度快,雖然價格低,但可以迅速地佔領市場。但加盟模式的明顯 缺陷是各網點之間營收效益不均衡,導致地區間服務質量差異較大,容易導致管理危機。
中國快遞協會副秘書長邵鐘林此前表示,網絡型企業本來管 理就難,快遞行業又具有全程全網的特點,加盟則意味著利益主體多元化、利益訴求多樣化,加盟商無法從全網的角度考慮服務質量與品質。而放眼全球,500強 中的快遞公司無一例外地採用直營模式,加盟並不能代表未來的先進方向。
這種情況下,國內的快遞業已開始加快從加盟模式向直營模式的轉型,不 少公司正試圖將重點區域由加盟改為直營。據悉,申通快遞希望通過與加盟公司換股,收編能力較強的7個城市網點;韻達和圓通則希望將大型城市的分撥中心收歸 總部;CCES則試圖引入資本,再進行大規模的收購。
對於內部的整合,方裡元則提出了「6+3+1」的模式:即沿海地區的網點改造成直營企業,這部分網點佔到網點總數60%;另有30%的網點處於欠發達地區,這部分網點繼續做加盟;剩下10%的網點則改為代理制企業。
這 一切,統統需要強大的資金作為支撐。而事實上,民營快遞自成立資金便一直面臨著融資難的發展瓶頸。由於快遞公司的經營設施以租賃為主,主要價值集中在品牌 和配送網絡等無形資產,因此很難向銀行申請抵押貸款。此外,民營快遞的規模普遍較小,也無法取得銀行的授信額度——這也是許多民營快遞公司引入投資或謀求 上市的原因所在。
對它們來說,電商的發展速度實在太快,甚至是一種瘋狂生長,要跟上這個行業的發展速度委實很難。而在張鵬飛看來,人們在享 受便宜的快遞服務的同時,對速度和服務要求其實有些過於苛刻了。他指出,如今的電子商務過於講究物流的快捷,往往強調當日達或隔日達,而很多消費者其實並 沒有這麼急迫的需求,這在無形中造成了大量社會資源的浪費。
「EMS內部有分快遞和慢遞兩種服務,而申通、圓通並沒有對服務進行分級,為了追求速度犧牲了大量的資源。事實上,這就像產品的過度包裝,卻被大家積極地推崇,如果消費者自己能選擇一兩天或四五天甚至一星期內送到,無疑會節約大量的社會成本。」他說道。
【訪談:低毛利競爭】
對話嘉賓:
張鵬飛 虹迪物流董事長
方裡元 CCES董事長
孫建 圓通速遞副總裁
《21世紀》:目前,公司對快件的日處理量大約是多少?是否足夠承載類似於春節、情人節這樣的網購高峰?
張鵬飛:電商物流目前佔虹迪的業務量還很小,目前一天大約是兩三千單,有時是三五千單。但去年「雙十一」的時候一天就產生了7萬單。當遇到高峰時,我們會將傳統物流倉庫的員工臨時調配至電商流水線參與分揀。另外,公司要做的就是增加臨時流水線和掃瞄設備。
方裡元:我們現在的日處理量在20萬件左右。去年「雙十一」的時候達到25萬件/天。在網購高峰時期,我們會請臨時工進行分揀和派送。
《21世紀》:電商物流佔到公司總體業務量的百分比是多少?電商物流的毛利如何?
張鵬飛:電商業務大約佔到我們總業務量的5%。從投入產出來說,B2C業務的利潤率比B2B業務要低,但現在的社會是競爭導向,你不能忽視電商物流的巨大需求,因此我們也會比較關注這個領域。
方 裡元:目前電商業務佔到CCES總體業務的45%。CCES成立至今只有5年,而大部分快遞公司都成立了10年以上。儘管成立時間不長,但我們是較早進入 電商物流領域的公司,這部分業務幾乎每年翻番。事實上電商快遞的成本較高,毛利比傳統快遞低很多,傳統快遞大約有50%的毛利,電商快遞基本只有20%至 30%,但我們看重的是「跑量」。
孫建:從2008年起,電商快遞已佔到公司整體業務量的約50%。但電子商務速遞的毛利一般都低於20%。
(本文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 作者:黃鍇)
http://news.imeigu.com/a/1329787502377.html
互聯網地圖服務新規正式實行,互聯網地圖服務商幾家歡喜幾家愁。百度、搜狗等拿牌企業繼續進行業務佈局,谷歌地圖則因牌照著落不明,市場下挫明顯。昔日的市場老大若被擋在門外,誰來坐第一把交椅?互聯網地圖服務市場洗牌進程加劇,未來的競爭又將走向何方?
一張牌照,一次下棋機會
如果每一次針對互聯網的監管發力,都會令許多互聯網公司心生恐懼的話,那麼,這一次,有人告訴你,戰戰兢兢的公司也包括中國聯通和國際搜索巨頭谷歌,你一定不要感到驚訝。
2011年2月1日,是互聯網地圖服務新規正式實行的日子。國家測繪局公佈了獲得互聯網地圖服務測繪資質證書的企業名單,其中147家單位獲得了「全國甲級互聯網地圖服務測繪資質」,107家單位獲得乙級資質。中國聯通和谷歌卻榜上無名。
根據國家測繪局此前對互聯網地圖服務准入制度的規定,從事互聯網地圖服務單位必須獲得互聯網地圖服務測繪資質證書。規定明確今年2月1日是互聯網地圖服務大限:「自2月起,無資質單位一律不得從事互聯網地圖服務。」
這意味著,谷歌和聯通很有可能就此失去在中國互聯網地圖服務這塊棋盤上下棋的機會。不過,這並非谷歌和聯通最後的期限。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又給聯通 寬限了數日,只要聯通在2月29日前提出資質申請,並且通過資質審核,還可以繼續「下棋」。而谷歌方面,則「仍在審批過程中」。
據瞭解,谷歌2011年6月就已遞交了牌照申請,據易觀國際分析師閆小佳分析,正常情況下只要資料齊全,包括提交申請、人員培訓等流程,最快28個工作日,相關單位就可以申請到資質。
為何谷歌遲遲未獲牌,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副局長宋超智表示,谷歌主要在兩個問題上被卡,「谷歌的在華合資公司谷翔申請資質存在兩項問題:一是符合相關資格的人員不夠;二是服務器必須設在境內這一點無法做到。」
雖然到了這個節骨眼,聯通和谷歌的牌照依然沒有著落,但外界普遍認為,聯通跟谷歌比起來,拿牌前景要明朗得多。因為,國內另兩大移動運營商,中國移 動與中國電信已於2011年先後獲得該項服務資質。聯通的實力向來與移動和電信難分伯仲,移動和電信可以成功獲牌,聯通只要積極準備申請材料提出申請,通 過資質審核無甚懸念。
而谷歌方面,由於總部在遙遠的美國,應變能力明顯不足,所以更令人擔憂。「谷翔公司在很多事情上權限有限,只能聽美國方面遙控。據知他們在國家測繪 局組織相關人員培訓時錯失了這一時機,現在再想考,要等待下一次考核期。就此看來,至少從人員持證這一點上,等待下次機會就需要時間。」
雖然谷歌地圖目前只被勒令不能再上線新服務和產品,以往的業務尚可運營,但牌照猶如一把懸在頭頂上的利劍,谷歌的壓力可想而知。不過,國家測繪地理 信息局對互聯網地圖服務市場的監管並非只針對谷歌這家外資企業。從去年開始,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已對未申請互聯網地圖服務測繪資質但仍從事互聯網地圖服務 的65家網站予以了公開曝光,如今,這些被曝光的網站,部分更換地圖服務的提供單位,部分網站則乾脆停止服務——市場需要規則來規範,「不配合就不帶你 玩」,不管你是本土企業還是外來企業。
大佬拿牌與否影響市場格局
谷歌在中國的地圖資質問題懸而未決,即使不排除最後峰迴路轉的可能性,但業界仍有一部分人還是為了保險起見,選擇放棄谷歌地圖而另謀他路。
智能手機廠商是最先伺機而動的。行業專家龍威廉指出,如果關閉谷歌地圖網站,不僅會殃及國內大量地圖服務的商業網站,還會影響國內所有的 iPhone和Android等智能手機用戶。「目前流行的蘋果iPhone手機以及應用Android系統的智能手機都內置了谷歌地圖,大量商業網站 (如大眾點評網、拉手網、網易八方等)也都是基於谷歌地圖API的模式運作。一旦谷歌地圖遭到測繪局的整頓,中國數百萬高端智能手機用戶以及數百家商業地 圖網站勢必受到強烈衝擊。」
但國內部分行貨手機廠商頗為精明,從去年起早就對這一問題有所預防。閆小佳表示,不少行貨安卓手機早已紛紛將內置的谷歌地圖刪除,轉而預裝了其他國內手機地圖應用,「這也是高德在這塊市場超越谷歌的原因之一。」
用戶也開始有些惶恐。谷歌地圖自2006年進軍中國互聯網地圖服務市場,就以界面、導航準確度、交通信息、街景等領域的出色表現吸引了大批忠實用戶。據瞭解,在中國,谷歌地圖在PC端佔有近10%的市場份額,在手機端市佔率甚至達到了87.6%。
但現在,牌照的缺失,令谷歌地圖不得不暫停更新,這勢必會影響用戶的地圖應用體驗。許多國內消費者甚至已經開始擔心,自己手機上的谷歌地圖服務可能無法繼續使用。
「國內地圖服務商最近的發展十分迅猛,谷歌在應對此次資質申請方面失策,或將導致市場被瓜分,其地圖業務進一步受挫。」這一擔憂在易觀國際檢測到的 數據上得到了驗證:目前,街旁網、路客生活網等已放棄谷歌地圖,轉投百度地圖。這使谷歌的份額直接下降到9%左右,與百度的60%左右相去甚遠;就連曾經 在去年上半年以65%份額佔據主導的地圖應用程序(API)接入市場,谷歌也在「地圖資質門」發生後約一年間內大跌15%。
由此可見,互聯網地圖服務資質證書對谷歌地圖的巨大影響力,而谷歌地圖能否在中國繼續下棋,對中國互聯網地圖服務市場格局的影響也不容小覷。老大退出,後來者可以居上。那麼,國內的互聯網地圖服務商是否都在期待著谷歌地圖「消失」?
搜狗地圖總經理孔祥來直接否認了這個說法,並認為現在需要的是大家一起把地圖服務行業的蛋糕做大,「而不是說好像誰出去以後,其他人就能獲得更多的份額了。」
而最被外界看好,將取代谷歌地圖老大地位的百度地圖則表現出了該有的大氣。其負責人表示:「我們希望有更強的對手去競爭。雖然每個人都不希望自己落敗,但都希望這場戰爭打得更有意思。」
未來決戰陣地在智能終端
監管的著力點,恰恰能反映出市場態勢。互聯網地圖的密集出現,讓網民鼠標輕點,即可查詢路線、標註地物、搜索地名……這種輕便貼心的服務自然討巧, 並迅速表現出了龐大的發展潛力。據艾瑞諮詢分析師預計,到2012年中國在線地圖服務有望達28.4億元的規模。而對於在線地圖服務來說,真正的決戰陣地 在手機上。
首先,智能手機的高歌猛進帶來了多樣化的應用程序,地圖正日漸成為智能手機的標配。經過近6年的發展,互聯網地圖服務已告別最初的地理位置查詢、標 註等基礎服務,轉而向房產、出行、娛樂、交友等本地化應用升級。這些應用顯然在智能手機上會有更大的發展空間,畢竟,人們不可能隨時隨地抱著電腦到處跑, 手機卻可以。
「手機地圖是提供位置服務的最重要應用,也將成為移動互聯網的殺手級應用之一。」高德軟件副總裁隙建軍明確地肯定了手機地圖的未來。於是乎,國內的互聯網地圖服務商紛紛加大了對智能手機終端上的佈局。
目前,基於手機客戶端的「屏幕之戰」已經打響。谷歌地圖、高德地圖、騰訊地圖、百度地圖等在手機平台上競相綻放,它們均為第三方網站提供多種豐富的接口與功能,包括地點搜索、本地搜索、公交、自駕、步行、路況等領域的常用功能。
不過,當前的「屏幕之戰」還處在爭搶市場份額階段,互聯網地圖服務新規的出台,正好給互聯網地圖市場創造了一場洗牌的時機。誰擁有牌照,誰就有機會在未來的手機客戶端地圖市場上佔有一席之地,否則,就有可能出局當看客。
谷歌地圖若真拿不到資質,就有可能面臨這種命運。3S智庫剛剛發佈的《2011中國汽車導航與互聯網地圖市場研究報告》預測:2012年百度、騰 訊、圖吧、搜狗等獲資質企業在互聯網地圖市場上將獲更大的發展空間,谷歌地圖的市場份額很可能被這些企業瓜分。這種預測有跡可循。據易觀數據庫統計,受 「牌照門」影響,谷歌在手機客戶端上的市場份額從原先的28.4%下滑至25.3%,將第一的寶座拱手讓出,高德地圖當前以25.5%後來居上,百度也以 11.7%奮起直追。
不過,一切皆有可能。在谷歌的資質審核結果沒出來之前,就為谷歌地圖在中國市場的命運蓋棺定論還為時尚早,但可以肯定的是,互聯網地圖服務新規所引 出的挑戰還只是第一步,未來,還有更多的挑戰等在前面。正如百度地圖負責人所說,互聯網地圖的機遇很多,「現在有10塊餅乾,未來可能有30塊,這需要互 聯網地圖服務商用優秀的產品和服務去爭取。」
(責任編輯:姜濤)
中國證監會正在迎來前所未有的最強一輪換崗。
「在所有監管部門中,證監會的這次輪崗可能是最徹底的。」一位證監會官員告訴財新記者。
自2012年3月初開始,證監會內部幾乎所有部門開始了局級、處級的幹部輪崗。人事部門內部已制定了輪崗的硬性條件,達標即輪崗。
3月31日,證監會人教部向各部門主任通報了第一批23名幹部的輪崗名單,各部門隨後通報了各自部門內部的輪崗名單。第一批輪崗對象主要為發行 部和上市部的處級幹部,同時還包括11名廳局級幹部。
「在第一批於4月上旬到崗後,第二批將於6月份到崗。交接工作的時間非常緊張,4月14日之前就要新崗到位。」一位證監會副局級幹部表示,「我 也不知道誰來接我,只是聽說幾個,但不是很明確。」
由於此次輪崗規模空前、條件硬性,涉及到證監會諸多一線權力部門,因此備受市場關注。
市場人士期待這次不同尋常的大規模幹部輪崗,能夠為證監會帶來改革空間和創新之風。
受訪官員則認為,輪崗應該常態化,對打破原有的利益格局有利,但是需要公開標準、透明操作,以使市場和政府形成良好的預期,緩衝震盪。
輪崗三條件
證監會輪崗方案的核心內容主要包括輪崗部門的認定和幹部的三個條件。
根據證監會人事部門制定的輪崗辦法,需要輪崗的幹部有三種,正處級已超過五年的幹部,副處級加正處級已超過八年的幹部,在同一部門任職超過十年 的幹部,此次都必須輪崗。
但是對於去年證監會公開競聘上崗的幹部以及曾經派到地方證監局的幹部將不在輪崗範圍之內。
目前證監會人事部門已經有了一個完整的41人名單,所有達標處級以上幹部均必須參加這次輪崗。
此次輪崗尤為令人矚目,是因輪崗主要發生在一線部門和二線部門之間。
所謂一線權力部門即掌握有行政許可權限即慣稱審批權的九大業務部門,包括發行部、創業板部、上市部、基金部、機構部、會計部、國際部、期貨一 部、期貨二部。
所謂二線部門及綜合部門即沒有行政許可權限的另外九個部門,包括法律部、稽查局、研究中心、辦公廳、機關黨委、行政處罰委員會、人教部、非公 部、稽查總隊等。
「個人可以自己報希望輪崗的方向,但原則上一線的原九大部門的幹部需要輪換到九大部門之外。」一位證監會官員介紹。
但證監會有關人士亦介紹,輪崗亦並不完全是一線部門和二線部門「對調」的概念,要考慮接受部門的意見,還包括可能的調劑,因此也不排除在兩個一 線部門之間的輪崗,如發行部一位處長便輪崗至國際部。
「這好比是兩支隊伍之間的對換,而不是官員個人的對換。不一定是兩個官員崗位的對調,而是根據個體情況有調劑安排。」瞭解情況的證監會官員告訴 財新記者。
「誰想要調出去到一線部門,誰有本事就自己去活動,反正我這裡絕對不攔著,一律放行。」一位非審批部門的局級負責人在一次內部會議上對躍躍欲試 的部門內幹部們說。
這次輪崗給證監會內部造成的震動非常,一些干部動用了各種資源談判對調,有些對調結果令會內人士都暗暗吃驚。
很多官員的命運一夜之間驟然轉變,特別是調任到二線部門的官員短期內不會再重回權力部門。由於符合輪崗條件的官員多在私下活動,輪崗競聘等並未 公開化,因此有官員表示:「最近傳言很多,有些輪崗崗位需要當事人自行去相關部門談判,並未最終確定。」
一些官員私下批評證監會輪崗方案不夠完善,建議輪崗應設立統一標準、透明公開的流程、良好預期,並常態化。「今年輪,明年還輪不輪?誰能輪,誰 不能輪?憑什麼輪到這個部門,而不是那個部門?誰決定的?什麼標準?」持批評意見的官員們說。
驟然轉變的命運
輪崗方案迄今並未公佈,有些具體信息已確定,有些信息則存在變數。
此次輪崗方案共分兩輪,目前確定的是第一輪,發行部和上市部因為許多干部任職時間較久,成為輪崗的重點。
多位官員向財新記者表示,發行部第一輪確定的輪崗對象包括發行部副主任李慶應、審核一處處長楊文輝以及綜合處處長張慶和副巡視員習龍生,擬將分 別調入法律部、稽查局、辦公廳和國際部任職。擬將輪崗調入發行部的幹部還包括辦公廳新聞處長張望軍、稽查局綜合處長趙慧文等。
上市部的多位處長擬將與稽查總隊、行政處罰委員會、辦公廳的處長對調。上市部綜合處長毛君調至辦公廳。辦公廳綜合處長陸芳輪崗至上市部。國際部 處長竺煜調至稽查局。
研究中心宏觀組研究員田向陽與機構部處長李東平對調。田向陽在創業板制度建設完善、國際板定位、養老金入市、機構投資者發展等方面頗有著述。
這次輪崗方案不僅停留在處級副處級幹部的層面,而且包括司局級幹部。在第一批輪崗幹部名單中,創業板發行監管部副主任李量擬將輪崗至機關黨委副 書記分管工會;基金部副主任洪磊擬與稽查局副局長徐浩對調;上市部副主任趙立新將調到非公部擔任副主任。
這三人均將在現任職務上提拔至正局級調研員後履新。
此外,發行部副主任李慶應也擬將到法律部出任副主任;稽查總隊黨委委員、副局級幹部、二大隊隊長夏志良擬將出任會計部副主任。
創業板部副主任李量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獲哥倫比亞大學國際金融和投資碩士和中國社科院博士學位,原在發行部工作,2009年在創業板推出之時 出任創業板發行部副主任,分管創業板企業的法律審核工作。李量愛好攝影和詩詞,並出版過詩集。「目前李主任還在創業板部工作,前幾天還去西藏出差,但是原 計劃要待三週的行程,他提前了一週回來了。」一位官員說。
「李量的對調算不算人才浪費和給所在部門造成損失?我覺得未必,創業板負責審核工作的處長、預審員都在,保證正常運作。」一位官員說。
「李量一直是機關黨委的青年委員,負責青年工作,這個調動也不算完全意外。李量為人做事比較強勢,創業板的一些重要工作都由他決定,不是令所有 人滿意。調出去也是一種保護。」一位瞭解創業板內部情況的官員說。
擬上市公司的財務審核和法律審核是兩大重頭戲,而創業板部只有法律審核是由正式的會幹部主管,但創業板部門的財務審核工作一直由借調的副局級幹部負責,財 務審核的主管人則兩年來換了三位借調幹部,從深圳證券交易所的劉勤到浙江局的邵錫秋再到目前的廣東局副局長周貴華。
基金部副主任洪磊與稽查局副局長徐浩對調也頗為令人矚目。洪磊自2001年6月被當時的國務院總理朱鎔基欽點入會,以副主任之職監管基金業至 今,見證了十年來基金業的整頓和改革發展,任內大力推動基金行業的制度建設,建立了多項行為準則和公平交易系統。徐浩十年來在稽查部門任職,並在證券執法 體制改革後擔任稽查總隊的二大隊隊長、副總隊長,稽查總隊擔當了查處內幕交易、股價操縱等證券市場大案要案的職能。
另外,財新記者亦獲知在北京市海淀區金融辦掛職的原法律部處長吳國舫已經獲調令回到證監會負責發行部的法律審核。「只要編制還在會裡的,都在可 能輪崗的範圍內。」證監會有關人士透露。
釋放改革信號
輪崗在中國公務員體系中素有先例。2008年底中央政府人事部頒佈《國家公務員職位輪換(輪崗)暫行辦法》(下稱《辦法》),意在培養高素質的 國家公務員隊伍,增強政府機關活力,提高辦事效率,促進勤政、廉政建設。
《辦法》第四條規定:擔任領導職務的公務員在同一職位上任職五年以上,原則上要實行輪崗,根據實際需要也可以適當延長或縮短輪崗年限。第五條規 定:擔任領導職務的公務員輪崗按以下辦法進行:國務院工作部門擔任司級領導職務的公務員,在不同司局室之間輪崗;擔任處級領導職務的公務員,可以在司局室 內不同處之間輪崗,也可以根據需要在不同司局室之間輪崗。
「強制」輪崗的理解是來源於《辦法》第九條,該條規定:國家公務員應當服從輪崗的決定,對無正當理由拒不服從輪崗決定的,給予批評教育,並按輪 崗決定直接辦理任免手續。
「以前也有輪崗制度,這幾年會裡人教部也常常拿出一些副局級、處級崗位來進行會內考試競聘,但從來沒有這次力度大,也沒有出現這次的權力部門和 非權力部門的對調。」證監會一位官員說,「我們最近也在討論,覺得這是新主席釋放的改革信號,讓這些任職多年的幹部換換崗,處長是部委裡面最核心的執行 力,不少老幹部在原職繼續留任的話可能還有既得利益和沉澱成本,新幹部帶去新思維,也沒有既得利益,這樣有利於改革,有利於新政策的執行。而且我們相信這 些輪崗不會僅僅停留在處級幹部和副局級幹部的層面,將來還會繼續推進。」
證監會系統全國有工作人員3000多人,位於北京的會機關有800多人,去年進行了一次包括非公部副主任等副局崗位、交易所副總經理在內的競聘 上崗,參加者由各部門推薦,參加人教部的統一考試。但涉及的部門並未包括掌握核心審批權的發行部、創業板部等。
據多位監管官員表示,輪崗方案還在逐步完善中,符合條件的幹部正在成批次地輪崗,一些干部已經確定對調部門,可謂有人歡喜有人憂。
有官員認為應加大輪崗力度,擴大需要輪崗的幹部範圍。「在同一工作領域任職超過十年的幹部,也應該輪崗。比如說,雖然創業板部門成立剛兩年多, 但是核心幹部大多來自發行部,都在同一領域工作多年,不能因為創業板部剛成立,就免於輪崗。」有官員說。
打破利益格局
證監會輪崗給市場帶來的交易成本和效益,已經初步展現。有些市場機構人士聞輪崗而追悔莫及,有些市場機構人士則期待新人上任後謹慎施政以提高政 府效率。
突然遭遇「強制」輪崗,一些手握重權的處長並不願意突然從門庭若市的部門調到門前冷落的部門,但又無可奈何,有的處長則希望辭職下海掙錢去。過 去證監會不乏有處級或副局級官員從監管部門直接到被監管對象處任職,薪水漲十倍者並不少見。
然而他們這次不幸發現,短期內辭職下海的大門被證監會暫時關上了。
一位發行部門的官員稱:「輪崗期間,辭職下海不會那麼容易批了。但是如果這些處長不盡快下海,再過一年,他們的市場價值就會大大貶值。」
另一方面,市場人士亦「叫苦不迭」。聽說發行部和創業板部的一些干部輪崗,一家投行的副總裁連連跌腳後悔:「怎麼不早說啊,太突然了,要知道, 我前幾天剛去打點過其中的一位,所費不貲啊。」
對於這次輪崗,一家準備再次申請上創業板的公司總經理非常擔心,他關心的是此前精心培育關係的官員若被輪崗,則前功盡棄。
「我們第一次上發審會的時候,理直氣壯,沒找關係。被否了以後,除了找自身原因,還發現了客觀原因:我們這一組的發審委員是否決率最高的。」 這位總經理痛定思痛,決定下功夫、花本錢,避開這組鐵面委員。「我們以前不知道這個規則,但現在知道這個安排可是很有技巧的,也要花血本。」
「我們一方面會做好自己公司的內部管理,另一方面還要去打點關係,吃一塹長一智,還得觀察一下負責的官員是否輪崗,否則白花錢了。」上述總經理 說。
也許這正是證監會此番輪崗的一個重要原因:打破原有的利益格局,重塑證監會的內部規範。
輪崗可能會使新上任的官員更加審慎地注意自己的行為,更加透明地公開審批流程。也有市場人士持上述看法:「輪崗的官員剛剛上任,勢必會推行改革 創新措施,以證政績,起碼這段時間會謹慎施政,不會亂來,受賄可能性較小,因此輪崗可能會增加整個證券市場的福利,降低行政審批成本,使審批流程更為透 明。」
但是,一線監管部門也需要比較高的專業素質和經驗,二線輪崗上來的幹部能否在短期內勝任新崗位,這也是一個不容忽視的挑戰。
「在打破原有利益格局和監管部門的專業延續性上,顯然前者被認為更加具有急迫性。」一位市場人士這樣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