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價值投資人的核心特徵 豹豹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9b90d8f0100my5g.html

    

本來已經決定不再提「價值投資」這個詞了,這是個老調重彈的問題,我們也不可能比大師們講得更好,但是似乎噪音太多,看到有些人拿出自己的成績單「熊市中不虧、牛市中成績更好」來論證自己是「價值投資者」,這個問題似乎仍有界定一下的必要:

 

    我認為理性投資人至少有幾條典型特徵:

   

   

1、該投資人始終堅持對投資品進行嚴格的價值分析,保守的評估它的內在價值,注重事實的完備性及邏輯推理的嚴謹性。有一個最基本的檢驗:該投資人堅持用私人市場裡面的思維來評估投資品的內在價值,而不是什麼「目標價」、「預期的價格」

   

    2、該投資人的全部精力用在尋找有吸引力的低估資產,而絕不是預測市場會怎麼走、會給什麼PE水平的估值、哪些板塊可能有超額回報及較好的短期表現。該投資人也不是在預測宏觀經濟,進而預測整體市場的動向。

 

    投資人專注於單只證券是否被嚴重低估,並試圖證明這種邏輯推理的假設前提、事實依據、邏輯法則是否正確

 

    3、該投資人買入資產的理由只有一個,就是:堅信該投資品當前的交易價格遠低於內在價值,該投資品具有充足的安全邊際,隨時間推移將被證明能修復到一個合理的價格,並獲得滿意的回報。

   

    該投資人多數時候並不知道價值在何時、以何種方式實現投資回報,少數套利情形的投資分類除外。

 

    4、該投資人堅持獨立思考,聚焦於價值本身及價格-價值缺口,進行保守估計。像自己不做分析,跟風巴菲特或者其他投資大家去追買股票,這本質上仍是投機,因為他本人並沒有親自進行嚴格的價值分析。

 

    (當然了,跟風賺錢也是人之常情,主動跟風投機並不違法,也無損於商業道德,但喪失了「獨立思考」的精神。)

 

    該投資人非常注重投資過程的嚴謹性及邏輯推理的嚴格性,是依據正確的事實、確定的邏輯法則來找到答案,投資過程中也會運用概率思維方法儘量將各種可能性下的風險降到最低,但這種推測是合理推測,本身並不是直接針對股價的臆測、幻想、短期預期。

 

    5、價值投資,本質上是巴菲特所說的保守投資,直接目的是「利用安全邊際保護自己,避免永久性資本損失,並通過修正價格與價值的偏離獲得滿意的回報」。

 

   

哪些特徵並不是價值投資人固有的?

 

    1、一時的投資結果證明不了是不是價值投資,尤其是那些經常宣稱高收益的人。結果只是結果,它可能由很多種因素造成,短期之內一切皆有可能。價值投資本身 並不追求一時的暴利。「我賺了大錢,因此我是價值投資人」這是靠不住的說法,可以說任何一個時間段都是投機者的收益率最高。

 

    儘管投資最終要看結果、最終希望得到好的投資結果。但一時賺錢了或者一時浮虧了,這本身與是否採用了價值投資策略無關。價值投資人就市值收益而言,在很多時候也是落後的,甚至落後很多。(瘋牛市裡面,價值投資人會選擇「主動敗給市場」)

 

   

不要將自己一時賺錢了歸功於「採用了價值投資策略」,那只是市值在增加而已,可能與價值投資策略沒有一丁點關係;同樣也不要將一時落後於市場乃至浮虧歸咎於價值投資,因為那可能同樣與價值投資策略沒有一丁點關係,尤其是一些模棱兩可的、膚淺的基本面分析。

 

    2、從投資人本人宣稱的投資目標也看不出是不是「價值投資」。

 

    「熊市中取得優秀成績,牛市中取得平均成績」只是一種投資目標(很合理),保守投資的一個基本檢驗就是「在指數大幅下跌時的表現」。

 

    保守投資的一個副產品就是「熊市中取得優秀成績、牛市中取得平均成績」。但某人實現了「熊市中少虧、不虧+牛市中不差」本身並證明不了什麼,還是要看投資過程。(註:代客理財的資產管理人,當然需要一個基準,不然的話就不知道他幹得好不好,這是任何一個行業都需要的)

 

    可以說,很多時候各類投資人的投資目標都差不多,差別在於投資方法、投資組合不同,這才是內核之差異所在

 

    3、價值投資人一定是使用嚴格的基本面分析,但是基本面分析並不必然是價值投資。

 

    價值投資人一定是使用嚴格的基本面分析。但是很多基本面分析本質是預期法,是直接針對價格運動的預期。

  

    很多膚淺的、漏洞百出的基本面分析並不涉及明顯的安全邊際,只是投機的變種。

 

    4、從買什麼資產不能區分是否是價值投資

 

    巴老早說過這個問題,買績優股只是一種「傳統投資組合」,而價值投資人則是構造「保守投資組合」,專注於價格與價值的背離。

 

    保守投資組合有可能是傳統投資組合,也有可能是非傳統的投資組合。

 

    買績優股可能是價值投資,同樣,買一般業績的股票、垃圾債券、套利操作均可能是價值投資,具體要看投資人的投資過程的嚴謹性、是否為自己尋找安全空間。

 

    高價買績優股,尤其是不進行獨立思考、嚴格的價值分析來不計成本的買入績優股,絕不是保守投資的做法。

 

    5、什麼是「有吸引力的投資對象」?

 

    很多當前的「牛股」恰恰是投機性很強的妖股,一時的價格表現是相當短視的。

 

    價值投資人也會像所有市場參與者一樣去尋找「未來的CAGR預期超過指數15%」的投資對象,並在這類確定性很強、內在價值變動風險很小的投資對象上進行 集中投資。這涉及合理的推測、嚴格的概率分析與情景分析,但本質是尋找價值增值的幅度及安全空間,並最終創造超額的回報。

 

    這本質上是從估值修復及企業價值增值中得到合理的回報,「獲得超額收益」只是結果,這本身並不是對股價的臆測

 

    只有這個尋找低估資產的過程中才能驗證它的投資方法。總之,價值 投資最核心的特徵就是「尋找充足的安全邊際、尋找低估的資產」(尋找最有吸引力的投資對象是所有投資策略的共同特徵,沒有人不想多賺錢)。投資世界也在進 化,「內在價值」有多種外延,如特許權的價值、無形資產的價值,因此,從這種程度上說,「安全空間」只是一種思維框架,其表現形式也是多樣化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806

一位上海商銀投資人分享一檔股票抱五年 輕鬆滾出上億報酬

2011-11-07  TWM




雖然上海商銀目前只能在未上市市 場中交易,但掩不住的光芒,仍成為許多投資人首選。不但年年都讓股東賺錢,還能拿到優於同業的現金股利。

撰文‧許瀞文

投 資股市是希望能幫助自己達到財務自由的夢想,而長期投資一家好公司,更能幫自己帶來數以倍計的獲利。今年五十六歲的王炳惠,原先只是進口貿易商,五年前他 花了二七二○ 萬元買了八百張的上海商銀,經過這幾年配股配息、認購現金增資股份,儘管中間還經歷一次讓全球投資人都心驚膽戰的金融風暴,但現在他手上的上海商銀已經有 三三一○ 張,以目前股價三十九元計算,市值高達一.二九億元,創下將近四倍的驚人報酬,以下是他的投資見解:我雖然不是金融業,但因為工作關係也認識一些金融界高 層,我發現他們都不買自己家的股票,反而去買有競爭關係、但卻未上市的上海商銀,引發我開始注意這檔股票。研究後發現,這正是我一向最喜歡的現金殖利率 六%以上的股票,於是又更深入研究。

資產潛在開發價值驚人

在我仔細評估上海商銀財務狀況後,我發現這是一檔很 棒的資產股。在台灣的所有行舍都是自有資金購買,一九八九年,上海商銀花了二十六億元買下當時的美琪飯店作為總行,就是現在位於台北市民權東路與中山北路 交叉口的大樓,至今價值都沒有重估;若以現在行情估計市值,總行大樓至少四十億元,漲幅五七%。若以此推估,其他行舍的增值也相當可觀。

而 總行大樓土地有八一一.九一坪,估計市值每坪五八二萬元,價值四十七億元,加上建物,當地仲介估計至少八十七億元,增幅超過兩倍。

香港上海 商銀也是如此。台灣的銀行到香港開分行,多半是租用商用大樓某單位,但香港上海商銀在一九五○年創行,當時買了許多一樓店面做行舍,總計當時帳上價值二. 六億港幣,至今都沒重估過;根據銀行內部人員告訴我,如今香港房地產飆漲,幾乎每棟行舍市價都超過台幣十億元,漲幅已經很難估算了。

坐 擁兩岸三地通路優勢

不僅如此,它還是最早進入中國大陸投資的銀行。它在台灣、香港、大陸三地都有分行,資產規模雖然比不上國內大型銀行、金 控,但卻間接持有香港上海商銀五七.六%股權,目前帳上價值近台幣四百億元;香港上海商銀又持有三%中國上海銀行股權,這是國內最具有兩岸三地通路優勢的 銀行。

以當時時空背景,台灣的銀行只能到香港設分行或辦事處,上海商銀是唯一在兩岸三地布局的銀行,握有得天獨厚的優勢。

於 是我決定在二○○六年初買進八百張上海商銀,這決定讓我資產大躍進,也發現大股東榮家厚道持家,治理無人能及,例如每月五日,我的桌上一定準時放著一份上 海商銀的月財報,從來沒遲到。這雖然只是小細節,卻可看出一家公司長期的經營原則。

其實當上海商銀股東是件很幸福的事,而長期擁有一檔好股 票,更能為自己帶來無法想像的獲利。

在我買後不久,上海商銀決定首度現金增資五十億元,每股十元讓原始股東按比率認購,我手上的股票透過現 增,快速增加到一二八○張,而且上海商銀似乎怕我們拿不出錢,先發三.二元現金股利,讓我們不需要掏出太多錢認股。

我拿到二五六萬元現金股 利,只要再拿出二二四萬元,就可以買到四八○張股票。除權後股價漲到三十多元,若以三十五元算,我這四八○張市值一六八○萬元,但實際上我才拿出二二四萬 元認購,幾乎漲了七倍之多。天啊!這簡直是賺錢賺到要吊點滴(意指賺翻了)。

不只如此,○九年上海商銀減資五十五.九億元,但減的是庫藏 股,並非一般股東持有股份。減資後不久,又增資六十三億元,那次我認購六十五張;五個月後,上海商銀連新認購的股份都發放現金股利二.五元。

今 年上海商銀再度增資一百億元,原本股東只能認購四四.五%,但部分老華僑沒認購,約有二.八%的股份再度開放給全體股東按比率認購。一般而言,只要現增認 購不足,大多上市公司董事會會自己吃下,但上海商銀卻和全體股東分享,這讓我相當敬佩。

而且上海商銀辦理現金增資並非缺錢,它是要厚植自己 資本;它的財務狀況也讓所有股東放心,沒有關係人放款。

穩健經營形成危機絕緣體

銀行最怕的就是呆帳,但根據我 的研究與向該銀行高層詢問,確定它沒有發行現金卡,因此躲過二○○六年雙卡風暴,更沒有雷曼兄弟連動債、歐債等;連現在讓銀行頭痛的雙D產業呆帳,上海銀 行也沒有放款給相關企業。仔細翻開財務報表,目前逾放比僅○.二%,呆帳覆蓋率六五○%,意思是有十億元呆帳,提存六十五億元;至今年第三季為止,信用卡 備抵呆帳提存率也高達一四○四%,等於是倒帳一百元、提撥一千四百元。

其實,我的投資經驗超過三十年,要大賺的股票不是沒有,但通常這種賺 翻的股票都是投機意味十足,但上海商銀偏偏又是一檔財務狀況良好,業務發展穩健的好公司。上海商銀總經理邱怡仁曾跟我說,上海商銀就是一個﹁穩﹂字,真是 一點都沒錯。這幾年經濟波動加劇,但我手上的上海商銀卻像金雞母一樣不斷幫我下蛋,不僅在亂世中安穩守護我的資產,也讓所有投資人家產更上一層樓。

2006 年買800張,經過增減資後,手上的上海商銀持股已增為3310張

年 原始

張數 增資認股 股票股息及現金股利 增資、分紅後張數2006 800 60% 現金3.2元 1280 2007 1280 現金1.45元

股息1元 1400

2008 1400 現金.135元

股息1元 1540

2009 1540 41% 現金1.1元

股息0.4元 1600

1600 2250 2010 2250 現金2.5元 2250 2011 2250 47.3% 現金3元 331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107

凡客IPO悬而未决:投资人因企业估值起分歧

http://www.21cbh.com/HTML/2011-12-1/yONDE5XzM4NDkyOQ.html

北京时间12月1日消息,原定于第四季度完成IPO的凡客似乎进展并不顺利,关于其提交招股书的时间一传再传,至今未有确定消息传出。据接近凡客的投行人士透露,凡客投资人对其上市后的企业估值产生分歧,导致凡客上市一直悬而未决。

自11月以来,关于凡客向美国证监会提交IPO申请文件的消息不断有传出,银泰网CEO廖斌曾在月初上市文件已经提交,但在美国证监会网站上却查不到任何公开信息。而另有接近凡客的知情人士透露,凡客将于11月21日盘后提交IPO申请,但依然未按照时间表进行。

原 本定于第四季度完成上市的凡客为何迟迟不递交IPO申请?据接近凡客的投行人士透露,目前凡客的投资方对于上市后的估值产生激烈分歧,观点基本分为两派, 一派是强行尽快上市,另一派则是避开惨淡的资本市场,等到农历春节后再上市。不过上述消息人士并未透露凡客最终的决定。

公开资料显示,凡客曾完成过7轮融资,投资人包括雷军、IDG、联创策源、启明创投、赛富合伙人、老虎资本(Tiger)以及淡马锡等。最早披露凡客计划IPO时,有消息称其拟融资10亿美元,不过11月有消息称融资额降低至6亿至7亿美元。

事 实上这并不是凡客一家IPO企业面临的问题,有投行人士称其手上有好几家欲赴美IPO的企业排队,但却因为恶劣的资本市场而倍感焦灼。此前团购网站拉手网 已经敲定上市时间,但因遭到举报而推迟IPO,而在美国做空机构将目光锁定中国概念股后,中国企业上市前景更是蒙上一层阴影。

对于凡客而 言,其面临的问题不仅仅是IPO悬而未决,昨日其副总裁吴声确定离职、并将于年底加盟京东商城出任高级副总裁,这让外界开始探讨凡客核心员工流失的问题: 在吴声之前,同样离职的还有前总裁助理、现初刻CEO许晓辉,前副总裁、现优购网COO张小军以及主管财务的前副总裁李刚。

目前凡客并未对此事进行评论。经纬张颖不久前曾在微博里曾表示,上市不一定是好事,不上市不一定是坏事,“这么恶劣的资本市场,几家在路上的中国公司是出不去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721

長線投資人要做的事 止凡

http://cpleung826.blogspot.com/2007/11/blog-post_06.html

「如果你覺得股票投資是很刺激好玩的話, 那你應該是在股票市場上賠錢的一群」, 這句話不是我說的, 是投資界首富巴菲特說的。

另外, 我又記得在劉德華一齣有關賭博的電影中, 他對著電視賽馬分析了一整天, 一直都沒有下注, 到當日賽馬的尾段才下了一注, 注碼很大, 結果贏了很多錢。當時他徒弟 (張家輝) 說這樣賭馬太悶了吧, 劉德華回答 :「我要買我最有把握的一場, 你想好刺激地賠錢, 還是很悶的贏呢?」

長線投資, 買了對的股票之後, 就五年、十年、廿年不動地等回報, 其間幾個月才檢視一下公司業績, 還有什麼比這個悶呢? 跟人討論也沒有趣味, 簡單的價值投資概念, 鎖定了幾家公司股票, 跟朋友討論, 朋友總會說 :「還是這幾家, 有別的嗎? 你不覺得悶嗎?」, 當一聽到這句, 我就想起上面提及的劉德華電影。

但在等候投資回報時, 不要忘記平衡自己的生活。投資是重要, 但因投資而令自己節衣縮食, 令生活變得太乏味, 那投資成績再好, 你都已經失去廿年的精彩生活了, 人生有多少個廿年。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458

全球最偉大投資人之一——圖拉.澤豪森的操盤人生堅持原則、忍受批評 成就女股神傳奇

2012-4-2  TWM




 

在美國幾乎以男 性為主導的投資界,很少見到女性基金經理人特別活躍。

今年六十五歲的圖拉‧澤豪森,對投資具有無比熱誠,不斷挑戰自己與世俗眼光,成功獲取 業界尊崇與肯定,得到﹁女巴菲特﹂的封號。

撰文‧莊 芳

星期五上午,芝加哥的天氣晴朗,令人感到涼爽舒適,圖 拉.澤豪森︵Thyra Zerhusen)決定踩著腳踏車到公司上班。她刻意避開壅塞的交通,沿著一條人少、車少的路線前進,一邊活動筋骨,一邊享受微風迎面吹來的樂趣。

雖 然同事曾經試圖勸阻,提醒市區內騎車的危險性,她卻表示,做任何事都可能有風險、也有報酬,「就像管理金錢一樣,我一直很謹慎小心。」她今年六十五歲,旗 下管理資產達三十四億美元︵折合新台幣約一千億元)。

不做沒把握的事

積極充實自我 蓄積能量今年三月,她首次到訪台灣,第一次見到圖拉,很難相信這位和藹可親,舉止優雅,口氣輕聲細語的女士,竟然就是在市場上征戰數十年,並和巴菲特一同 被美國《SmartMoney》雜誌選為「全球最偉大投資人」之一,在基金界有著「女巴菲特」響亮稱號的投資高手。

圖拉外表有些靦腆,但行 事作風頗為大膽。選擇的投資策略,同樣是找一條人少的路走:以十億至一二○億美元市值,較不受歡迎的「中型股票」為主。在一九九七年,她接下績效不佳、甚 至面臨清算的基金,從當時資產規模二千萬美元一路「拉拔」到現在為二十七億美元。去年,這檔名為Aston/Fairpointe Mid Cap的美國中型股票基金,更獲得理柏評選為五年、十年最佳基金獎,表現遠遠超越其他同類型基金。

不走人多的路

勇 於挑戰市場 忍受孤單事實上,比起多數老牌基金經理人的投資生涯,圖拉的操盤期間不算很長,但她卻能在短時間內掌握機會,耐心等待爆發的瞬間。四十六歲正式開始資產管 理職務以前,她花了整整十六年,擔任股票分析師的研究工作。「現在回想起來,這份工作對我非常重要,更是踏入基金界前的絕佳訓練。」擁有蘇黎世聯邦理工學 院文憑以及伊利諾大學經濟學碩士的圖拉,原本一心想做經濟學家,前往銀行投遞履歷不成,反而得到一個股票分析師的面試機會。但,「其實我當時根本不知道股 票分析師在做什麼,」圖拉笑著回憶,「只好趕緊和商學院教授借幾本書回家猛K,從股票分析的基本知識讀起,搞懂了才敢去面試。」進入銀行的投資研究部門, 她負責媒體出版與電信科技等產業研究。每次撰寫報告前,必定仔細研究公司財報,親自拜訪公司管理階層。從那時起,她就十分在意「價值」的重要性。也就是這 份分析師工作,她發現自己具有選股能力,為未來的操盤生涯奠下基礎。

「我很清楚,證明自己的能力不是件容易的事。」尤其當時銀行內部電腦系 統會自動追蹤分析師的選股績效長達六個月,每個月發布一次「成績單」,表現優劣幾乎是立見分曉。而她專注研究公司現在與未來預估本益比,找出價值型股票, 因此經常在十多位分析師中勝出,待了六年就被其他研究團隊挖角,又做了十年的資深分析師工作。

圖拉累積十多年的研究經歷後,甚至願意減薪、 甘冒風險,跳槽到Burridge集團,擔任法人部門中型基金投資組合經理人,展開她的基金管理生涯,挑戰新的人生階段。「操盤工作從不無聊,我到現在還 是不停地學習。」圖拉說。

除了買進相對便宜的股票,圖拉選股的偏好可說是「特立獨行」。常常連前往拜訪的公司都納悶,「都告訴妳我們現在情 況很慘,怎麼還要投資我們公司呢?」例如有間製藥公司生產線出了問價跌至相對低點,但她親自拜訪管理階層一趟,發現公司體質沒有問題,但產能的確減少,只 需等待半年時間,產量就能滿足市場需求。「當公司情況漸漸轉好,股票價格又便宜,哪有道理不買?」只是,要做出不受人們歡迎的選擇,往往需要很大勇氣。

她 以多年前投資知名的生物科技公司孟山都(Monsanto)的經驗為例,該公司主要生產基因改造作物,圖拉表示,她知道很多人擔心基因改造食物對身體有 害,不喜歡這家公司,但她卻對該公司的創新技術感到印象深刻,並且朝健康食品的概念在做研發,有未來性。

她以每股約十九美元的價格買進,一 路上漲至二十五美元,這時,美國財經雜誌︽霸榮︾周刊卻對這家公司刊出一篇負面報導,當時立刻有客戶打電話質疑,「你知不知道自己買了什麼公司?這家公司 負面報導滿天飛呢!」圖拉不以為意,股價不久又爬升至三十五美元,就連原本極力唱衰的華爾街金融機構如美林證券,也開始跳出來大力推薦。

隨 後又有分析師、基金經理人發出負面評價:現在買進為時已晚、股價難有進一步表現……等等。「結果,股價衝上六十美元!」當然,鎖定中型股票的圖拉早在股價 飆升、市值逐漸逼近大型股票之前獲利了結。「再一次證明我的策略正確。」就像她個人面對的質疑聲浪一樣,很多股票不斷被外界貶低、誤解之中,慢慢證明實 力。隨著名聲愈大、股價愈漲,最後終於從中型股票跨出,成長為大型股票。

不害怕遭遇挫折

堅持投資原則 相信自己對於不受外界認同與肯定,圖拉的經驗非常豐富,特別是在遇上經濟風暴或金融危機造成基金績效急跌時,「你知道嗎?明明全市場的基金都在大跌,但女 性操盤手好像就特別容易被人拿來放大檢驗,因為刻板印象裡女人比較不懂投資……。」○八年十月,金融海嘯狂掃全球股市,她在參與一場金融業會議時,被當眾 質疑她的策略。當她說明現在仍然不改價值投資方向,很有信心逢低進場增持股票,卻有許多人強烈懷疑,公開批評,「你早該改變策略了吧?現在是買進大型股票 的時機才對!」「你應該買的是GE︵奇異公司︶,懂嗎?」「我覺得自己好像做錯事一樣,沒人願意支持我。」一個人默默回家的圖拉,正感到心情低落不已之 時,看到她所操盤的基金單日績效上漲八%。過沒幾天,一位先前指責她的分析師打電話來道歉。一○年圖拉管理的基金報酬近七○%,上次參與的金融會議主席則 告訴她,「我很後悔,當初沒有把錢交給你投資。」圖拉憑著堅持原則、勇於接受孤獨與批評,突破了框架,在一直以男性為主導的美國投資界,證明自己可以占有 一席地位。她說,從不認為投資只是男性擅長的事,「女性天生抱持懷疑的特質,總是懂得觀察細節再做判斷,應該才是真正厲害的角色!」

圖拉. 澤豪森

(Thyra Zerhusen)

出生:1947年

現職:Fairpointe Capital資產管理公司執行長兼投資長、Aston/Fairpointe Mid Cap、百利達美國中型股票基金經理人經歷:Optimum投資顧問公司投資長、Talon資產管理公司資深副總裁、Burridge 集團法人部門中型基金投資組合經理人學歷:美國伊利諾大學經濟學碩士

圖拉.澤豪森勝女心法

努力累積專業知識,蓄勢待發。

勇 於挑戰自己,突破舊有框架。

不理會外界雜音,堅持自己投資的原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552

拉卡拉總裁孫陶然:投資人對創業者最大的幫助是經驗點撥

http://news.cyzone.cn/news/2012/04/21/226048.html

其實我非常感謝雷軍,因為他是我的天使投資人,我認為對於現在的創業者來講,其實蠻幸福的,因為有這麼多人願意出來做天使,尤其是咱們天使會。其實 天使會的創辦人,像何伯權何總,包括薛蠻子、開復、雷軍等等,有一些人我非常的熟悉,有一些人不是特別熟悉,但是我知道他們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其實都是百 戰歸來再天使,他們自己都曾經做過非常出色的企業,那麼這個時候他來投你,投給你的不僅僅是錢,而是很多的歷練和經驗,那這些歷練和經驗也許對於創業者, 你可能吃三塹都長不了這個智,但是天使投資人可以點給你。如果大家有幸能夠選到一個好的天使,像汪總說的給這個孩子找到一個好的父親,那這個孩子就非常容 易出息,首先這個孩子基因好,家教好,當然如果碰到壞的天使就自認倒霉就行了。

當時我其實是被天使,被雷軍投了。當時我在從商務通的常委副總裁的位置下來以後,我打了兩年球,天天遊手好閒。後來很多朋友就講說你這麼年輕得再幹 點事,不能就這麼退休了,我決定再去幹一點事,這個時候就非常巧,投資開始盛行,首先有一個朋友就介紹了一個香港的基金,很有名,應該是李嘉誠下面的一個 基金,說要跟我談一談,投資給我,當時我玩心很重,說再說吧,因為我以前做的所有公司我都沒有融過一分錢的投資,剛好中間人很熱情,我剛好帶著家裡人去香 港,他說你去香港就去見一下,然後我就見了一下,我見面是人家一個行政主席,很大的職位,我穿著大褲衩,穿著拖鞋,穿著T恤我就去了,去了往那一坐就進了 長江大廈裡面的辦公室,空調開得很冷,說孫先生談一談你的項目,我說沒有什麼項目,就介紹了一下自己的經歷,當時我的一些部下做了電子詞典的項目,我就重 點把電子詞典講了一下,後來沒多久人家就開始跟進,說要投這個公司,當時我就開始犯疑慮。

因為這個項目其實我自己也不是特別覺得靠譜,我說籤了之後受不了,因為最後萬一這個事做砸了,丟中國人的臉,丟我自己的臉,我就跟人說,這個項目我不太想做了,別投了。剛好這個時候碰到了聯想的一個朋友,說你再創業,聯想開始做投資了,你認不認識朱立南, 我說我不認識,他說你太老土了,聯想三少帥,你不認識,然後就介紹我跟朱總見了一個面,我那個時候因為已經經歷過這些,所以對於重新創業這些事已經有了想 法,我就跟朱總見了一次面。講了一通,朱總可能覺得我這個人比較靠譜,但是不太熟,覺得我的想法不一定好,有一點疑慮,就給雷軍打了一個電話,就說雷軍你 認不認識孫陶然?因為當時他們一塊兒投資卓越,雷軍說我認識啊,就問了一些東西,就是雷軍剛才講的那個故事,當時他給雷軍打電話我不知道,結果他們打完電 話以後,雷軍給我打了一個電話,說陶然,朱立南給我打電話了,問了很多東西,他說想投資你,我跟他講了很多的好話,他說最後朱立南說了一句話,雷軍,既然你覺得這麼好,那你要不要一塊兒出錢?因為雷軍當時把這個卓越賣給了亞馬遜之後剛拿到一筆錢,雷軍說當時我也只能硬著頭皮說投,聯想投一百萬美元,雷軍五十萬美元,我也五十萬美元,就這麼出的,雷軍當時講的很客氣,說孫陶然你再次創業讓兄弟跟著掙點錢。但是事實上後來雷軍對我的幫助非常大,在我身上我覺得充分了印證了雷軍說的幫忙不添亂,我舉兩個例子跟大家分享,第一個就是在我們確定各種方向的時候,雷軍確實永遠是這句話,你做什麼我都支持,這個我認為對創業者來講是非常大的一個支持,雖然錢人家出了,但是人家充分相信你,甚至他覺得你這個方向可能有些問題的時候,他願意讓你去試。

第二個例子就是在我們第二個融資的時候,當時我記得在聯想的會議室,我們開了個會,說咱們要第二個融資了,什麼估值能值多少錢,然後雷軍在白板上寫 了一個數字,然後聯想的朱總都認為很合適,我當時很不憤,我說不行,我就寫了一個數,這個數比他們的數高了一倍,當時雷軍和朱立南就講,說孫陶然你有經 驗,企業是你做的,你覺得是這樣我們支持你,後來我就出去了,見了大概二十多個投資人,之後都沒有人投,當然有的人說如果你說什麼數,什麼價格就投,有的 人說孫總你很厲害,再聯繫,沒有什麼消息了。

後來我說復盤,雷軍跟朱立南就說,其實我們認為你當時期望這個數是不對的,但是你很有經驗,你也是一號人物,我們也不好意思說想讓你出去,實際上就 是不想支持你,讓你出去走一走,最後按照他們的建議,其實我們就完成了這個第二輪的投資,所以我覺得就是這樣的天使投資人,他既能夠給你建議,又去顧及到 你創業者親身的感受,其實是非常非常難得的,我也非常感謝。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822

天使投資人如何與創業者一起追夢?

http://capital.cyzone.cn/article/226051/

現任A8音樂集團董事局主席兼CEO的劉曉松是騰訊的天使投資人。他在現場回憶了這段投資經歷。當時投馬化騰,自己還沒有「天使」這個概念,「完全是基於對一個人的信任。」騰訊當時異常困難,賬面只有幾十萬塊錢。「這個時候融資,基本上是兩眼一抹黑。」

彼時,劉曉松見到了剛從美國回來的熊曉鴿,向他帶來了風險投資的概念。原本,劉希望熊能投自己的公司,但最後他和IDG一起把錢給了馬化騰。

騰訊在初創期,資金上如履薄冰。但有兩點,讓劉曉松印象特別深刻:一是丁磊對他說馬化騰是一個「技術非常高超」的人,很了不起;二是我去看騰訊後台 的數據,「給我印象特別深——那個時候就把用戶行為和數據做得特別好。馬化騰他對這種東西非常敏感,我當時看過這個數據以後,覺得這個公司太有意思了,所 以我投了他。」

劉曉松的投資佔了20%股份。但當時他沒有意料到,騰訊在日後「能賺這麼多錢。」

「騰訊現在已經是一個非常偉大的公司,我看過很多對騰訊研究都是在後面做出來的,實際上我始終覺得騰訊可能在早期,特別在2004年之前所做的很多事情,可能是對創業者和投資人更多啟發的東西。」劉曉松說。

與坐在台下的薛蠻子一樣有著滿頭銀發的,北極光創投投資合夥人譚智,是8848的聯合創始人。

坐在台上的譚智是這樣說的:創業者和投資人是兩個不同的夢想,創業者就一個夢——從創業到最後上市——實現自我、賺大錢。「投資者的夢很多,剛才薛 蠻子說投了200多個項目,有200多個夢,你想想,你只是他的1/200。所以,你在創業上花的時間往往要最多,只能靠自己。天使的夢是賺錢,怎麼樣想 辦法讓你上市或者賣掉,跟你的夢不一樣。」

這個以追夢為主題的論壇,蔡文勝帶著他一貫濃厚的閩南口音的普通話,拋出了他的觀點:創業者的夢是一點一點變大的,一開始是為了賺錢,如果一開始說 要做一個偉大的企業,要做一個對人類有貢獻、對這個社會有推動的公司,「我覺得反而他不會成功。」他說,「我覺得對創業者來講,首先要生存下來,把這個事 情做好,這樣才能產生更多的這種動力。」

作為天使投資人,吳炯投資過阿里巴巴。他很享受和創業者一起去做夢,但他又說了,創業者最好還是執著地只做一個夢:

「因為作為一個投資者,我可以投十幾家公司,投資者有這樣的優勢;但創業者不具備。你能做兩三個成功的企業已經是非常了不得的企業家了,像季琦這 樣,但這樣的例子很少。絕大部分我接觸到的創業者都特別有理想,有激情,能夠參與幫助他們實現他們的夢想,這個是非常享受的一個過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823

投資人精彩點評:B2C初創企業如何掘金?

http://news.cyzone.cn/news/2012/04/22/226092.html

【創業邦訊】4月22日,由創業邦(www.cyzone.cn)主辦的第七屆「創新中國DEMO CHINA 2012」北京大賽在北京富力萬麗酒店舉行,六百多位嘉賓觀眾親臨現場觀摩20家來自移動互聯網應用、云計算、O2O、社會化電商等領域初創企業的創業 者、CEO登台介紹展示他們的新技術新產品新模式。投資人對 在聊網、辣媽酷寶、拖拉網、春雨醫生這四家B2C初創公司的市場拓展、品牌、用戶忠誠度等方面進行了點評。

主持人:下面進行一個小小的互動,第一組四家企業主要是B2B的業務,很顯然第二組企業是B2C了。第一組互動時,嘉賓點評希望B2B的公司不用B2C的心態來做企業。究竟B2C什麼才是他們最核心的呢?

評委:四家公司特點各不一樣。 B2C的公司,從我個人角度來說怎麼看待這類公司的機會?

第一,需要有一個創新的訴求點。現在其實有很多的B2C公司滿足人們各種各樣的需求點,你的需求點夠不夠創新,是不是新興點?B2C很多大部分都有贏者通吃的特點。

第二,這類公司快速爆發的能力有多強?我們知道營銷費用非常貴,B2C需要建立自己的品牌,強項在那裡?能不能爆發起來呢?

這是我覺得最重要的兩點。

王總:今天我想我更多是來學習的,B2C這塊,大多數的聽得更懂一些。實際上很多的現實中的需求都在往網上走, 前面幾位專家也說了一些觀點,我可能不太一樣。

最早的移動互聯網的遠程的醫療到現在為止沒有特別好做好的,原因在於這種門檻和責任是非常高的。在遠程就能把病例判斷,並且敢下診斷,沒有一個專家 敢做。移動更多是信息互聯,我們公司曾經投資了兩家企業,是做一些以醫院服務在向個人終端走的方案,比如家庭醫生,和你對接是很直接的。如果是在遠處的北 京一個專家和廣東一個客戶聯繫,在信息有效性方面,我是擔心的。未來更好的延續先打造這個平台讓用戶發現,更多落地在當地我們未來醫療資源的增加,每一個 家庭或個人大概有一兩個專家幫助貼身服務,這樣做到了,信息的價值和網絡就非常有效。簡單的信息很多在網上都可以找到,找到怎麼辦?這和我們國家的醫療體 制配套都非常有關係,這樣的工作非常有意,但距離更遠更長。

主持人:在移動互聯網上創業,不僅僅是快,同時需要結合移動互聯網本身的特點,彌補傳統互聯網和線下一些企業的不能帶來的東西通過移動互聯網進行呈現。

評委:應該說今天這些項目比去年有了長足的進步,其實這些團隊我都很喜歡。他們的項目基本上都是靠譜的,我就想 B2C這塊,想一下前面吳總也說了,今天最好的一個項目也在B2C。包括前面我說的拖拉網也是很不錯的團隊,春雨這個團隊也很強,我覺得在B2C方面是做 了很多工作。而且B2C方面比B2B難就難在市場上的冷啟動,抓住主要訴求的情況下,如何快速不斷的糾錯,在糾錯的過程中不斷的激發用戶的需求黏度,對於 團隊的執行力、考驗是非常大的。

我想後面這兩個團隊都很喜歡,都不錯。

風和投資管理諮詢(上海)有限公司董事長吳炯:我接著前面的話題說,前面這四家B2B的企業很多軟件企業,我賣 過軟件,再也不要再中國賣軟件了,這是我的體會。一般B2B都是以技術和產品為訴求,大家有這麼一個毛病,對別人的好的技術好的產品都不買賬,覺得做得不 錯,但沒有什麼了不起,我同樣可以搞出來,為什麼花錢買你的? 美國不是這樣,不管對也好,錯也好,市場環境這樣,B2B的生意很難做。

B2C不是以技術和產品為訴求,一般的訴求是規模、品牌、消費者的知名度和忠誠度,這個建立起來競爭對手很難建立。

現在中國確實的情況就是這樣,以後會不會變化,我希望有變化,中國出現以技術和產品為訴求的真正高科技的公司,我希望這樣的情形在今後會出現。

啟明創投董事總經理童士豪:我們看到說B2B會願意付錢的反而是國營企業,對於這種特別新的技術還在觀察中。民營企業甚至是VC投資能上市或已經上市的企業基本上付錢都不是那麼爽快,可能上市了會有好轉一些。

B2C看到了四家中有兩家是用突破式的方式做介紹,方向很多人都注意到了。我們自己也投了(蘑菇街),感覺利用淘寶上那麼多的賣家、資源產生內容,選好的內容留下來,差的剔下來,保持很好的土壤,氣氛不錯,是有機會。希望這兩家好好做,有做出不同的發展。

要注意的一點,要想做太高端比較辛苦的,能買的產品也不多。淘寶上的產品價格都是比較低的。

醫療方面,我承認很多公司想作這方面沒有做起來,移動互聯網感覺上可能會帶來一些新的機會,希望這個團隊能夠好好做,把他做好。

紅杉資本中國基金合夥人周逵我覺得提到B2B還是很關心這個市場,只不過今天因為B2B的競爭門檻開始投入要更高,這裡已有的對手都很強,在中國也沒有保護的國界,顯示出這樣早期創業者沒有什麼亮點的公司。

後面四家公司,整體感覺團隊都還不錯,最後面四家各不特點第一家高三就開始創業,而且像模像樣,起步點也可以的,碰到問題調整就可以。

後面兩家給的判斷都是有鮮明的市場需求,這個肯定在創業者做得非常好,但是用戶沒有這個需求,是想像的。後面兩家都有鮮明的需求,B2C競爭太多,是一個長跑,對於團隊的耐力要比較好。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900

投資人商業模式點評:創業企業如何做好服務和技術的B2B

http://news.cyzone.cn/news/2012/04/22/226088.html

主持人:下面進入一個討論的環節,這四家企業有一個共同的特徵,他們所有的服務和技術基本上都是B2B,你們有什麼看法?

蘇州創業投資集團常務副總裁中新創投總經理費建江:因為中國的移動互聯網有一個怪現象是免費。比如說其他一些行 業,比如生物行業,也有檢測的平台,也要投入很多的設備,一般都是收費,只不過收費的幅度有降低,他們認為我要使用這些服務,我應該付費的。但是整個互聯 網行業免費的觀念一直傳承下來。到了移動互聯網也就集成下來了。

前面都是做B2B,也是無奈的選擇,面對終端用戶的收費,是非常難的,還沒有培養起來,他們要向商家來收費,也是無奈的選擇。

但是就是前面大家說的,向商家收費,首先商家要有錢,有能力支付才會支付,會更加的理性,這個方面需要在考慮更加深入一點。

創新工場合夥人邱浩:創新工場我們對html 5技術是非常有信心的,這個技術成長成熟是有一個過程的,我們並不覺得這個企業立刻大規模投入就一定能夠成功。

我向先說四家公司B2B,大家認為不是一個好生意,從投資人的角度,中國沒有真正出現B2B了不起的企業。比如阿里巴巴,這個生意是非常難做的,馬云的生意是三千億,未來是不是有可能,我們還是願意去看,對中國中小企業的服務有一定的普遍性的產品的服務。

純粹的B2B的產品,很容易做成一個好的系統集成商,比如新西軟科技這家,是一個好生意,不是風險投資願意投的。

評委:移動互聯網看起來機會非常多,做的事情也非常多。從我們投資人來說也希望真正發現一些具有長期成長性的好的企業。

最終證明出來像吳總說的,大部分的點定位要比較細一點,什麼都做肯定是沒戲的。具體的機會點很多是一個生意,一個團隊能做幾年,做得很不錯也是一個併購的對象,獨立發展三五年以後,對於投資人也是一個很大的挑戰。小生意可能更多,更有代表性。

主持人:我相信每一家創業者都有一個大大的夢想,希望成就一番偉大的事業。

評委:剛才四個創業者基本上都是技術型的創業,他們目前提供一些服務,一個是比較跨越時代的,可能會需要比較長的時間,市場才會起來。也有一些是點上服務的,是現成的。這類的公司現在很多技術服務。我去年聽到一些事情,和大家分享一下,對我刺激比較大。

去年在淘寶平台看了技術公司,發現很多技術人員都想做一個產品幫助網商、傳統企業開店,收費很低等等,每個人都想變成一個平台。我覺得比較困難,很 偶然碰到一家南京公司,創始人是一個上海的一個博士生,農村來的,讀書的時候靠自己掙生活費,畢業的時候是全校學生最有錢的,畢業之後沒有找工作,繼續創 業。他很巧妙,他自己開網店,就是一個技術人員和商人很好的結合起來,他的技術不是為別人服務 ,技術為自己的商品服務,公司做了四年,銷售額四五億,完全賣自己的產品。這個公司很有趣,去年看的時候三百多人,我覺得非常奇怪非常多的技術做一個網 店,技術人員全部開自己的網店,產品賣到不同的國家,不同的支付方法,不同國家的搜索引擎優化。

我想分享一下,技術人員一個給別人提供技術,還有一個給自己提供技術。我覺得這樣做起來更爽,自己做決定,不是客戶給自己提要求,自己賣自己的東西。後來我在淘寶上發現這樣一個公司,對我刺激很大,也是一種啟發。我想分享一下前面幾位做技術的創業者。

評委:幾位嘉賓都把多說的點評點說到了,我覺得創業者要和投資人講商業模式,其實主要的兩個大點:

第一,做什麼,第二為什麼是我,為什麼要投我。大部分前面四位前面一個點說得比較多,第二個點就是有好幾家企業基本沒有說到,沒有機會或時間的掌控上沒有來得及說,給後面的上台的創業者提一個建議。

主持人:為什麼是我?為什麼不是你?我們是做什麼的?就把這兩個問題說清楚,也希望接下來上台的企業一些啟發。

評委:我想最近一兩年我們也在看到底B2B在中國有什麼機會?通常做B2B生意的時候,在美國看到很多,為企業 做服務的公司也上了事業,市值也非常高,為什麼中國做B2B困難這麼高?國內的創始人有一點拿B2C的商業模式做B2B。而在B2B前就是錢,眼球是不重 要的。真正要做到第一點就可以掙錢。

如果說這樣的出發點做的話,前面四位創業者可能還沒有,可能最重要的還是出發點就是世界五百強,我們的公司要上市,一定要用四大審計所才可以上市有 沒有第五大?沒有,就是這四大。我感覺我們做B2B第一件事要把付得起錢的企業攻下來,做起一家搞不好就是一千萬、兩千萬,找十家、二十家把生意的基礎打 起來,我認為這是B2B和B2C最不一樣的地方。

我在美國投資很成功的,B2B的CEO強點就前面埋頭苦幹,什麼東西都沒有,第三年有一個突破,就是把美國的五百強的一家企業攻下來,跟著他走,給他的錢從一百萬美金開始,第二年變成三百萬,第三百年五百萬,以那個作為基礎,慢慢挖掘第二個一百萬,第三個一百萬。

聽了前面的創業者,在這方面要做考慮,如果說得更清楚,我們作為投資人比較更有興趣一些。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901

一位已為人母的投資人眼裡的創業機會

http://xueyuan.cyzone.cn/qibu-dianzi/226156.html

編者按:國學大師王國維曾在《人間詞話》中指出人生之三大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其實細細想下,投資、創業不也一樣嗎?當你苦苦尋找創業或者投資的機會而不得頭緒時,請靜下心來,環顧一下左右,你會發現原來自己的周圍充滿了各種機會。以下就是一位已為人母的投資人眼中的創業機會,或許能帶給你不一樣的啟發。

還在想要建立一個日常交易網站嗎?還想開發一些沒什麼實際意義的社交遊戲嗎?或者還想打造類So-Lo-Mo式的圖片分享服務?請停一停,趕緊回家 跟家人聚聚、跟父母聊聊、跟孩子玩玩遊戲,問問他們需要什麼,打造一些他們需要的產品吧!不管你信與否,總會有很多產品能使他們的生活變得更加便利、更加 開心。而最關鍵的部分在於,他們願意為此付費。下面我們來看一組美國的數據,它們將證實這個領域是值得投入的:

僅美國,擁有18歲以下孩子的母親就有6900萬

美國母親們一年的消費額達到了2.1萬億美元

過去的4年,使用社交網絡的美國母親們增長了591%

今年估計將有6360萬台平板電腦推向市場,父母們為其孩子下載的App平均達到了27.2個,支出約100美元

在美國,兒童與嬰幼兒服裝每年的支出大約是100億美元,這甚至比小孩的飲食支出還高,市場預估到2016年這個市場將超過352億美元

很顯然,家庭已經成為一切的關鍵

作為一個家長,我對這些數據並不感到意外。因為當我於9個月前成為一個母親時,我確實花費了那麼多錢:買尿不濕、衣服,成為家長俱樂部的成員、照顧 孩子,購置嬰兒濕巾、嬰兒食品、嬰兒推車、汽車座椅、玩具、看醫生等等。我的另一個朋友擁有兩個孩子(分別為5歲和7歲),他們用在購買兒童故事書、請語 言教師、購置微型客貨車、兒童服裝,讓孩子上足球班、芭蕾舞班、籃球課、體操課以及上私人學校等的費用則更多。而這發生在日常生活中的一切往往被我們所忽 視。

那些23歲左右的單身企業家們並沒有意識到,家庭其實是最大的一個市場,一個高達萬億美元級的市場。人們永遠不會停止生育孩子,俗話說,可憐天下父 母心,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所有父母的心願。為確保孩子能健康安全的成長、為了孩子能接受良好教育,不要說錢,就算再苦再累他們都願意。因此,以上的數字 還將逐年增長,更為重要的一點是這個市場的規模是完全可估算的。

問題就是機會

但是如今的市場並沒有滿足父母們的日常需求,他們常常會經歷一些痛苦的事情,比如很難在一個地方找到比較好的兒童保育服務;週末了、放學了想找個事 情與孩子度過同樣困難;同樣,想找個放心讓孩子使用並且能幫助他們學習的iPad應用則難上加難,你會發現大多數應用最終都是個娛樂工具,類似這樣的事情 不甚枚舉。

事實上,在科技如此發達的今天,家庭面臨的大多數問題都可以通過好的科技、人性化的設計以及便捷的渠道來解決。當你為家庭的成員設計了一款學習方面的應用、或者專為母親們設計一個電子商務網站抑或為孩子提供一些有益的訂閱服務,你都為人們家庭生活的便捷做出了巨大貢獻。

因此,停下你匆忙的腳步,環顧一下自己周圍的生活,看看人們都面臨什麼問題。也許,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機會卻在,日常生活處。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91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