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跟習指示宗教「擁護中共領導」港聖公會改姓党退出支持崇基神學院
1 :
GS(14)@2016-05-08 02:23:19■聖公會大主教鄺保羅(左)及秘書長管浩鳴(右)3月已告知崇基神學院將退出「支持教會」行列。互聯網
【本報訊】本港神職人員搖籃、以批判精神見稱的中大崇基學院神學院月前突收到通知,早年有份創校的聖公會將於今年9月退出「支持教會」行列,半世紀關係正式分手。聖公會教省秘書長管浩鳴指,過去20、30年「支持教會」已名存實亡,所以決定退出。不過,有學者質疑親建制聖公會高層因政治因素與神學院割席,以表忠誠。記者:潘柏林 廖梓霖
崇基學院神學院院長邢福增承認,今年3月底與聖公會大主教鄺保羅、秘書長管浩鳴會面,對方口頭告知聖公會將在9月1日起退出神學院「支持教會」行列,其後會再發函正式通知。邢福增引述鄺、管兩人指,聖公會長時間無撥款支持,亦無派人到神學院學習,希望日後集中資源發展明華神學院,包括增聘老師、重建校園等,「佢哋喺資源上唔可能同時支持我哋同明華」。
聖公會現有2人任神學院校董
崇基神學院校董會主席陳衍昌強調聖公會退出沒有受政治因素影響,指聖公會教省決策獨立自主,不認為雙方關係決裂。他指聖公會原本在校董會有兩名委派校董,未來校董會組成會有不同。邢福增亦稱不想詮釋聖公會退出支持教會的原因,日後或邀聖公會擔任特邀校董。退會決定日前傳出後,引起各界猜疑。聖公會牧師馮智活直言聖公會無合理原因解釋退出,節省資源說法難令人信服,「慳到幾多?資源幾乎係零」。他指近期邢福增言論「勇武」,高調關注國內拆十字架,或令中國政府不高興,迫使聖公會作出退會決定。浸會大學宗教及哲學系高級講師陳士齊指,鄺保羅前任、聖公會教省榮休大主教鄺廣傑早於80年代便與崇基貌合神離,相信聖公會今次決定與傳教無關,反而與習近平早前在全國宗教工作會議上的言論有莫大關係。聖公會改姓黨有迹可尋,陳解釋,國內早前發生拆教堂、拆教會等事件,但鄺保羅卻無就此表態,而中共研判基督教存在不穩定因素,或打算透過本港代理人,進一步壓制本港教徒,「鄺係既得利益者,聽阿爺話有乜出奇?」有熟悉教會運作的人士指,今次雙方「分手」,除因邢福增大力反對國內拆十字架,亦與中央上月頒佈的宗教政策有莫大關係,邢曾撰寫多篇文章批評政策,「聖公會揀呢個時候公佈,一係就政治白癡,一係大主教作為政協早就知道文件內容,所以出手做嘢,兩個情況都係不可接受」。他指,中央早前舉行高規格全國宗教工作會議,習近平於講話中特別提到「各級黨委要提高處理宗教能力」,意思是收回權力,直接管理宗教。會議上,習近平亦要求引導信教群眾熱愛祖國,維護祖國統一,及擁護中國共產黨領導等。
畢業生斥退席干預辦學自由
教會刊物《時代論壇》早前率先報道今次事件,據悉是管浩鳴主動受訪,令有意稍後才公佈消息的崇基神學院措手不及。事件激起校友、學生迴響,1989年神學院畢業生陳佐人在社交網站撰文,直言香港神學界早已從自我審查到自我噤聲或滅聲,但聖公會退席崇基神學院是首次直接干預辦學,影響辦學自由。科大社會科學部副教授成名指,相對其他本港基督教會,崇基神學院的教授對性別平等、普選等議題,向來抱持相對開放、自由的觀點,而神學院早前聲援在旺角騷亂被捕的學生林淳軒,或令聖公會領導層受壓,他不排除個別領袖為奉迎掌權者而選擇退會。香港基督徒學生運動執行幹事陳可樂指,聖公會現時似是割席示忠,稱院長邢福增早前為電影《十年》獲金像獎最佳電影而茹素慶祝。他擔心退會此事會影響學生日後報讀崇基神學院。
■習近平早前在全國宗教工作會議上稱,宗教問題是黨治國理政必須處理好的重大問題。資料圖片
習近平於全國宗教工作會議發言重點
‧引導信教群眾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維護祖國統一,服從服務於國家最高利益和中華民族整體利益;擁護中國共產黨領導、擁護社會主義制度‧要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和教育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眾,弘揚中華民族優良傳統‧堅持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宗教理論‧全面貫徹黨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針‧堅決抵禦境外利用宗教進行滲透,防範宗教極端思想侵害‧高度重視互聯網宗教問題,在互聯網上大力宣傳黨的宗教理論和方針政策,傳播正面聲音資料來源:新華網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60507/19601925
陳日君:內地未放寬控制宗教
1 :
GS(14)@2016-05-22 11:44:58【本報訊】聖公會退出崇基神學院支持教會行列,天主教香港教區榮休主教陳日君樞機昨指不是大改變,「崇基唔係靠聖公會嘅,係靠好多人幫忙」。有傳媒報道上月底中梵會談,他稱不了解詳情但感悲觀,「我屬於悲觀啲嘅人,見唔到有咩基礎可以樂觀。」他指國內發生拆十字架、主教坐監,至今未見內地放寬控制宗教。
對中梵會面成果感悲觀
陳日君關注近年教會在內地飽受打壓,半年前寧夏教區蔚和平神父離奇死亡,公安通知家屬是自殺。陳昨稱蔚和平生前說話很有智慧,曾稱國內所有宗教要聽黨指揮,天主教難例外。另兩個月前河南省有基督教堂遭強拆,陳日君指事件很可惜,希望政府制止強拆行動。對於有報道指中梵會談商討非法主教能否獲寬免,陳日君指問題複雜要詳細討論,不可能一下子正常化,對會面成果感悲觀。陳日君昨出席關注貧困長者的漪漣社活動,該機構與明愛天糧包餅工房合製3.27米長車輪麵包,料挑戰全球最長車輪包的健力士世界紀錄,麵包分成110份贈予基層人士,團體呼籲市民捐款予長者安居協會,籌款日期至今年8月底。■記者潘柏林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60522/19622283
星指冒犯宗教 余澎杉判囚6周
1 :
GS(14)@2016-09-30 08:08:53曾因批評已故總理李光耀被判囚的新加坡17歲少年余澎杉(圖),昨日再因6項冒犯宗教及兩項違抗公職人員命令罪成,被判入獄6周及罰款2,000新加坡元(1.1萬港元)。人權組織認為審訊反映新加坡言論刑事化情況越趨嚴重。余澎杉據指早前已放棄抗辯,昨更承認全部控罪。庭上公開他被指傷害穆斯林及基督徒感情的影片及照片,顯示他戴上頭巾、在類似清真寺的建築物前向《可蘭經》舉中指,以及在床上對《可蘭經》做出猥褻行為等。法官指余的蓄意行為會導致「社會動盪」,不容姑息,希望他往後不再被控同類罪名。判刑後,余澎杉在母親陪同下步出法院。他指判刑「非常公正」,並為所作所為感懊悔,他將於下月13日起服刑。去年3月,余因批評李光耀和基督教而被判監4周,出獄不足一年後再度被囚,令新加坡的人權狀況再受關注,聯合國人權委員會及歐盟均有派員出席聆訊。人權觀察亞洲分部指,新加坡的政策侵害言論自由,而當局對余澎杉的窮追猛打,只會令網上更多人對事件最新動態感興趣,或會適得其反。路透社/星洲網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930/19786309
宗教界抽籤 鳩嗚團員殺入選委會 親政府管浩鳴、徐錦堯出局
1 :
GS(14)@2016-11-21 00:00:39■任建峰(左一)昨指雖未能成為選委,但仍替當選的葉慶祥(右二)高興。何頴賢攝
【本報訊】天主教及基督教昨抽籤,各自抽出10名特首選舉委員會委員,競爭激烈的天主教組別在318名教友抽籤,曾三度當選、並於上屆投票支持梁振英的徐錦堯神父落選,而表明要踢走梁的「鳩嗚團」成員葉慶祥則首度當選;基督教組別,立場親政府的聖公會教省秘書長管浩鳴出局。「基督徒反圍標抽籤選委大聯盟」表明,會要求當選選委盡快向教友交代提名和投票立場。記者:林俊謙
■大會展示參選人名牌及抽籤箱供參選人檢查。
宗教界在選委會中有60席,分別由六大宗教平分,而天主教及基督教以抽籤方式各產生10名委員,他們昨於政府總部閉門抽籤,記者未獲政府安排採訪選舉過程,全程只能在政總出入口等候參選人出入。由於非建制陣營動員教友參加抽籤,令兩個組別選委競爭較上屆激烈,天主教有318人爭10席,基督教經首輪抽籤後,仍有33人進入最後抽籤,而參與天主教抽籤的非建制人士,包括法政匯思成員任建峰、香港民進黨楊繼昌、身兼全國政協委員的前民政事務局局長藍鴻震,以及曾支持梁振英的徐錦堯等均未抽中,首度參選的「鳩嗚團」成員葉慶祥、上屆曾提名梁振英參選特首的張俊挺,以及8名教友當選天主教選委。
團體促盡快表態
葉慶祥會後表示,希望能為「黃絲」和爭取真普選的港人出一分力,「我有信仰,所以感謝主」,他最希望下屆特首能實踐真普選,表明不會提名梁振英參選下屆特首,「我一定唔會(提名梁振英),Anyone but CY!」任建峰形容葉當選「仲開心過自己抽中」,稱最開心是成功鼓勵更多非建制教友參與選委,令該界別選委非全由建制派佔據,又指不少教友對「梁粉」徐錦堯不再當選感高興,又呼籲當選的非建制派選委要求下屆特首盡快重啟政改,爭取真普選。基督教選委方面,角逐連任的上屆選委中,只有上屆曾提名梁振英參選的朱世平成功連任,立場親政府的聖公會教省秘書長管浩鳴則落選,其他9人均為首度當選的教友。早前絕食抗議協進會選委產生方法不公平的「基督徒反圍標抽籤選委大聯盟」發言人林子健昨日表示,親建制的管浩鳴雖然落選,但大部份教友都未清楚昨日當選選委的政治立場,表明會要求他們盡快交代提名和投票特首標準,「唔可以抽完籤就走咗去,乜都唔使交代,咁係不負責任」。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61120/19839690
【長輩必睇】政治宗教一律免談 講膠劇話當年最好
1 :
GS(14)@2017-01-31 03:14:05說話太直接,容易傷害別人;婉轉一點,大家都有好處。
根據傳統,初三赤口易有口角爭執,不宜拜年。先別論現代有多少人百無禁忌照拜年,其實一年365日都有機會與人發生爭執,為防招惹口舌是非,大家不妨學習一下說話的藝術。
貼士一:公共話題老土但有用避談核心價值非壞事
香港公開大學李兆基商業管理學院高級講師朱永基(Kevin)解釋,話題主要分兩種,一種是公共話題,如最近播放的電視節目、流行音樂、新聞,甚至是天氣,「雖然聽落老土,但其實可以令大家舒服地傾談,容易開始對話」。另一種則是性取向、年齡、感情狀況等私人話題,跟陌生人或較少見的親朋戚友交談,最好避開這類話題,以免尷尬及無意中得罪別人。對於一些牽涉到核心價值或原則的話題,如宗教、政見等,Kevin指避而不談也非壞事,「例如政府政策,某些老一輩可能很支持,但後生一輩可能有不同想法,這些討論難有結果,因為大家的想法都很強烈,堅持爭論下去,只會令對方更堅持己見」。他續指,音樂、旅遊、娛樂等話題,大家傾談起來也會較開心舒服,「就算你喜歡劉德華,我喜歡黎明,大家都不會有衝突,比較容易接受對方的喜好」。
貼士二:忌強加個人意見面對挑釁記得微笑
偶然跟少見的朋友或親戚相聚,想知道對方近況亦無可厚非,不過切忌劈頭就問「做乜唔拍拖」、「幾時結婚」、「做乜仲唔生第二胎」,Kevin指這類問題其實是強加個人意見於對方身上,「覺得對方一定要這樣做」,令對方難堪難受,他建議大家轉轉用詞,例如改以「有冇計劃」作問題開首,這種講法會令人較易接受,也可以令整個溝通和諧一點。部份話題易生舌戰,不宜多談,但「是禍躲不過」,部份親友或許已透過fb等渠道,得知你對某類事件的看法,例如政見,若他們持相反意見,隨時會向你開火,跟你當面對質。Kevin說:「如果對方不停挑釁,微笑是一個很好的回應方法,因為當他激動時,你再以相同態度對待他,大家都知道結果一定壞」,他建議大家可以大方一點,用心聆聽對方意見,並重覆一次對方的觀點,令對方感到受尊重,「未必要急於鋪陳己見,可以跟對方說人人有不同意見,大家看法不一」,這樣都可以緩和緊張氣氛。
貼士三:談往事表感激之情關係靠了解建立
Kevin笑言「朋友都可以揀,但親戚就冇得揀」,跟親戚建立良好關係非常重要。除了天氣、娛樂等公共話題外,他建議大家可以用往事作話題,「親戚有點不同,因為大家多年來一起成長」,這樣更有助增進彼此關係,「我們經常將感覺放在心底,談回憶就可以委婉地向親友表達感激之情」,他舉例:「例如這位叔叔帶我去過哪裏吃飯、看電影等等」,以微小的往事開始對話便已足夠。溝通其實是渴望對方聆聽自己的想法,被了解的感覺非常重要,關係都由此建立,如果不想令到整個交談氣氛太沉重,就要學習做個好的聆聽者,嘗試了解對方感受,如果自己也認同對方的觀點,不妨向對方表達自己的感覺,這樣就可以做到良好的溝通。朱永基Profile:先後畢業於香港城市大學、香港大學及香港中文大學,分別主修英語教學、教育學及企業傳訊。他的創業及工作經驗涉及旅遊、醫療、演藝、企業培訓等,並曾於多所本地大學任教逾十年,有多本著作及於多份學術期刊發表文章。記者:李煒汯攝影:王國輝、林栢鈞2017果籽繼續認真知味。識買惜用。行以求知。好事多為。重修舊好。緊貼果籽報道,即like:
http://fb.me/AS.AppleDaily
說話不顧別人感受,自然令人對你留下壞印象。
面對對方不斷挑釁,微笑是最好的回應方法。
香港公開大學李兆基商業管理學院高級講師朱永基(Kevin)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70130/19912630
魁北克種族宗教關係緊張
1 :
GS(14)@2017-01-31 16:01:44魁北克省是加拿大的法語地區,逾800萬人口中近8成人以法文為母語,但當地近年同法國一樣,因為外來移民湧入,社會陷入世俗身份認同之爭。來自中東和北非的阿拉伯裔人口在省內穩步上升,雖然佔比例仍屬偏低,但在天主教徒佔多數的76.5萬魁北克市民中,6,760名穆斯林數目,比當地兩大新教教堂的信眾多出數倍,引起部份加拿大人的不安,滋生排外情緒,衝突屢見不鮮。
清真寺被潑豬血塗鴉
當地的種族及宗教關係緊張,從近年多宗事件中可見一斑。2013年,魁北克省一間清真寺被人蓄意潑上被穆斯林視為不潔的豬血。2014年,一名伊斯蘭激進分子在魁北克襲擊兩名加拿大士兵,造成一死一傷,在其他地區有清真寺出現「滾回家」塗鴉;2015年聯邦大選,禁穆斯林婦女戴面紗在魁北克省成重要議題,當地大部份人支持禁止。前晚遇襲的魁北克伊斯蘭文化中心,去年中亦曾被人放置一個豬頭在門口挑釁。在魁北克住了42年的烏迪希里表示,他一直以身為魁北克人為榮,因為從前社會一片祥和,如今卻瀰漫一股仇恨的氣氛,已令他感到人身安全受到威脅,不得不考慮回流摩洛哥。路透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131/19913487
允不再跟進研究宗教事務小組
1 :
GS(14)@2017-03-04 10:13:33【本報訊】林鄭月娥早前在政綱提出設「宗教事務小組」,引起多個宗教組織關注會否防礙宗教自由,而天主教香港教區昨晚發表聲明,堅決反對設宗教事務小組或類似機構,而天主教香港教區主教湯漢樞機前日亦已去信林鄭表明反對。林鄭昨晚回覆稱,有關建議純粹想幫助和促進宗教活動,絕無意控制宗教,並承諾不會再跟進及研究有關想法。
湯漢曾去信表明反對
天主教香港教區昨晚發表聲明,堅決反對設立宗教事務小組或類似機構,又稱教區主教湯漢樞機亦已去信林鄭表明反對,聲明中強調《基本法》既賦予香港人宗教自由,有關建議容易使人產生政府主導及控制宗教的印象,因而誘發社會人士的錯覺,以為香港政府有意操控宗教;林鄭在近日傳媒訪問中,知道有關建議惹來基督教團體憂慮,但只表明「可放棄」及「可不做」,而非「必定放棄」該項政綱,仍會引起基督徒對宗教自由的憂慮,所以要求林鄭刪除政綱中有關建議。林鄭昨晚回信給湯漢,強調《基本法》保障港人宗教信仰自由,她以往亦與香港的宗教團體合作無間,十分認同及尊重宗教在社會中的作用,而她提出有關建議,原意是幫助及促進香港宗教活動,絕無控制宗教之意,對引起誤解表示抱歉;為免產生不必要誤會,她表明一旦當選特首,不會在政府內跟進或研究有關想法。■記者莫劍弦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304/19947197
利字當頭:有一種宗教叫磚頭
1 :
GS(14)@2017-04-06 07:40:28有種宗教,叫磚頭;in real estate we trust。「磚頭教」的「救贖」就是「買樓」,「原罪」就是「窮一世」,而「磚頭教徒」堅信「樓價永遠不跌」。最重要是,凡是宗教,都只會認定所有問題都出於原罪,而教徒相信的也是永恒真理,救贖也只有一種方法。不要誤會,我不反對任何人持有物業保值。我是業主,既沒有打算將手上物業沽出,更加不會排除在適當的時間和地方再增持物業。不過,我不會認為,不想窮一世就一定要買樓,更加不會盲目地相信樓價永遠不會跌。宗教是人類心靈必須的,但理財卻應該是客觀理性,兩者不可混淆。「磚頭教派」神學還有三點謬誤:一,所謂「剛性需求」,是胡扯。假如說空氣和食水有剛性需求,因為是生命攸關,那是主觀定義的問題,但是物業權益的剛性需求論,就如世間大多數神學概念一樣,基本上是定義含混不清的循環論證。二,地產其實也會折舊,只不過大多數時間資產價格膨脹抵消了折舊。三,住宅單位買下來之後,除非是改造成劏房,否則只會是價格上升,但價值不會增加;三百呎就是三百呎,不會變成八百。誤以為價格上升就是賺錢,皆因信徒看不見原來其他資產價格一樣有升有跌。買樓能保值,但那是長遠而言的事。正如凱恩斯所講,in the long run we are all dead。在制度性貨幣貶值下,任何資產其實都有保存購買力功用,地產如是,黃金亦如是。但話雖如此,黃金在八、九十年代,也捱過了廿年的大熊市。假如有人在1980年摸頂買入黃金,並一直持有,2007年雖然他最終還是見到家鄉,但也錯過了四分一世紀的其他機會。已故股壇教父李福兆講過,不要跟股票談戀愛,我想這個道理應該推而廣之,對所有投機的事物,我們都絕情絕義。利世民
http://www.fb.com/leesimon.hk本欄逢周二、四刊出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406/19980954
圓方集:宗教的人性與神性
1 :
GS(14)@2017-06-10 12:21:445月中旬,跟舊同學和朋友跑了一趟大西北,從寧夏自治區開始,經內蒙、甘肅、陝西、末站湖北。參觀了內蒙的藏傳佛教寺院、甘肅的麥積山石窟、陝西寶雞的重陽宮,最後是湖北武當山,由藏傳佛教到道教的全真派,算是囫圇吞棗地上了一堂中國宗教史。我個人沒有宗教信仰,但並不抗拒宗教,人性天生就有一種對超自然的膜拜。所有的宗教都包含了神性與人性兩部份,亦需要在入世與出世之間取得平衡。如果一個宗教只有神性而沒有人性,單出世而不入世,很難廣泛流傳。當年天主教和基督新教的一個主要分歧就是天主教為了維持教宗的超然地位,堅持在耶穌身上既有人性亦有神性,這樣人性上,教宗便順理成章成為耶穌的接班人,基督教並不支持這教義。很多年前,我讀過精通梵語的北大教授季羨林談佛教的書,他提出佛教的興衰與當時印度的政治經濟有很大的關係。佛教是二千多年前由印度傳入,中國人善於將舶來品本土化,藏傳佛教也包含了很多藏民苯教的內容,但比起我們土產的道教,佛教的神性仍是比人性多。宗教的推廣也需要場地,道教在北方以全真派為主,全真派的邱處機在元朝被奉為國師,在全國廣建道觀,令全真派的勢力大增。反觀在南方比較流行的正一派,往往更着重在家修行,缺少了儀式和固定的聚集地方都不利於教派的長遠發展。
強權扼殺自由思想
道教作為國產宗教,固然揉合和借用了一些儒佛的內容,就連中國古代的神話人物也不放過。伏羲是道教「三皇五帝」的三皇之首。我們行程之中,有一個站是到天水參觀伏羲祖廟,伏羲存在於中國早年的神話世界中,被視為華夏民族的祖先,創八卦,有說是代表一個人,亦有說是代表一個族。有說他娶了他的妹妹女媧。我對神學的認識很膚淺,所以不想在這些大題前自暴其短,我只是想提出宗教的普及必須要具備天時地利人和,就像推銷產品一樣。中國四大石窟是甘肅敦煌的莫高窟、山西大同的雲岡石窟、河南洛陽的龍門石窟和甘肅天水麥積山石窟。麥積山石窟一共有窟龕204個,保留雕塑7,000餘身,離地依山打造。麥積山和其他石窟相比,不以量勝,而是以內容多樣化見稱。相比之下,敦煌的莫高窟,有洞窟492個、彩塑2,400餘個、壁畫45,000平方米。敦煌由於天氣乾燥,壁畫保存比其他著名石窟為佳。麥積山石窟記錄了人類文明的軌跡,也反映了不同朝代的思潮和風尚:北魏的秀骨清像、西魏的東方微笑、北周的渾圓敦厚、大隋的恢宏氣度、盛唐的華貴艷麗、兩宋的世風濃郁等等。這次旅程看到很多精彩的民間藝術,都始自南北朝(420-581)的年代。在那晉沒隋起之間的不足二百年,政局混亂但卻孕育出燦爛的民間智慧。歷史上,統一的強權往往扼殺了自由思想。反觀戰國春秋、南北朝甚至民初軍閥割據年代,卻是中國人民思想奔放的時代。
張宗永思博資本高級合夥人兼亞太區總裁本欄逢周一刊出
97年主權移交至今,香港前進還是倒退?「蘋果」與你細數廿載風雨。【回歸二十年】專頁:
http://hksar20.appledaily.com.hk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605/20044379
雲籌網略:昔日的De Beers、今日的比特大陸-數據宗教是否已降臨?
1 :
GS(14)@2018-02-05 00:00:44踏入2018年,比特幣圈子傳來震撼新聞:台積電接獲大陸一宗晶片急單,牽涉晶片數量高達10萬。網傳有如此實力下這龐大數量訂單,只有比特大陸。有留意比特幣市場的讀者,必定聽過吳忌寒和比特大陸——有傳全球每10部比特幣礦機,就有7部來自它;全球每挖出10枚比特幣,有一半以上來自它的礦場。令人震撼的是,吳忌寒僅僅用了4年時間,便稱霸整個比特幣挖礦行業。吳忌寒出身國內VC行業(風險投資),據說是國內第一個把「中本聰」的論文繙譯成中文,也從投資比特幣賺了人生第一桶金,於是食髓知味,2013年和技術出身的拍檔詹克團,共同創辦比特大陸。吳瞄準當時礦機供應不穩定的機遇,短短半年開發出全行最高水平的礦機晶片,很快便在行內站穩陣腳。不過,真正讓吳忌寒踏上稱霸比特幣世界之路的,是2014年比特幣市場大崩盤。一年內,價格由高位1,100美元瀉至200美元,全個行業哀鴻遍野,競爭對手陸續退出,只有比特大陸捱下來。結果,當市場在2015年底復蘇,全行只剩下比特大陸供應礦機,吳忌寒的礦機變得炙手可熱,短短兩個月銷售額高達4億人民幣!但好戲到此才算是開始,真正奠定比特大陸壟斷性優勢的,其實是礦池制度的發展。所謂礦池其實類似眾籌基金的概念,2015年比特大陸大舉進軍這些「比特幣版」眾籌基金:算力巢(HASHNEST.COM),他把挖礦機的算力(電腦運算能力)分拆賣給礦工,由於散戶並非獨自持有而是透過集體持有這些挖礦機,等於比特大陸幫大家湊錢「買」(其實更像租)它自己挖礦機的使用權,比特大陸現金快速回籠,又再馬上推出新礦池,再套現、再開發……同年,吳忌寒又將雲挖礦和保本理財產品結合,推出全球首個算力理財產品PACMIC,既保本又有每年超過10%的回報,在2015年8月推出的第三期,上市單一日便售出3,500份,套現逾300萬元人民幣。由2015年起,比特大陸地盤不斷擴展產業上、中、下游:和比特幣圈大佬江卓爾的BTC.TOP建立策略關係;和亞馬遜AWS、奇虎360雲計算基地一起進駐寧夏中衞雲基地;衝出中國,陸續在美國三藩市、以色列、荷蘭、瑞士、新加坡等地,設立研發中心、地區總部、分公司。兩個月前,比特大陸決定開始分業化發展染指人工智能研發。吳忌寒壟斷行業之勁,甚至乎可以和Bitcoin Core團隊決裂,上年8月實現全球首次硬分叉,分出「比特幣現金」(Bitcoin Cash),大部份圈內人都認同這某程度上是吳的團隊積極推動的結果。比特大陸稱霸故事,不禁讓筆者聯想到南非鑽石大亨塞西爾.羅特斯(Cecil Rhode)的De Beers公司。19世紀下半葉,南非出現鑽石熱,七十年代,英商羅特斯與拍檔加入鑽石挖掘行業,1888年成立De Beers,透過各種合縱連環手段,吞併其他對手,再逐步控制全球鑽石開採、加工、供應、倉儲貿易等環節,把De Beers打造成為可以壟斷全球鑽石供應、一手操縱鑽石市場價格的怪物。De Beers力量之龐大,甚至足以滿足羅特斯的政治野心,1890年至1896年期間,他擔任英國開普敦殖民地總理。放諸現今比特幣世界,吳忌寒之地位,堪比昔日羅特斯;比特大陸的壟斷地位,好比De Beers。同樣的「挖掘」致富行業,同樣的透過供應瓶頸維持價格的商品邏輯,令人不得不感嘆的是,就算身處十九世紀「日不落帝國」巔峯時期的帝國商人羅特斯,也要用廿多年時間,才能打造出如De Beers的怪獸壟斷地位,但來自中國的吳忌寒,只是用了4年時間,便培育出比特大陸這種級別的市場怪物,世界實在變得太快太可怕!以色列史學新星哈拉瑞(Yuval Noah Harari)上年出版的《未來簡史:從智人到神人》(Homo Deus:The Brief History of Tomorrow)大家應該記憶猶新,書中最後一章預言,Dataism(可繙譯為數據主義或是宗教)將誕生及席捲世界,並預言「數據宗教」可能最先興起於中國。全書的結論大意是,人類的智能和意識,其實是一套生物化學反應的算法,並且完全可以被物理化學等外部方式操控,人類根本沒有自由意志,只要有足夠數據可供分析,電腦便能模擬掌握所有人類的一切。他預料,「數據宗教」會繼宗教革命後,取代人文主義。這個新「宗教」的核心信仰是:一切阻止數據自由流通、阻止任何人、任何事物取得連網access的行為,都是一種不能接受的行為,數據流通即為正義,是打造理想未來世界首要任務。在筆者看來,「數據宗教」是否已經透過比特幣面世尚未可知。比特幣的技術本身就倡導數字加密取代中央集權管理,並且擁有廣大死忠信徒和狂迷,這些不正是新興宗教的特質嗎?教義是中本聰理論,教徒便是廣大礦工,那麼各種教主們應該是比特大陸的吳忌寒、Winklevoss兄弟等大莊家。等哪一日比特幣取代現實的貨幣,這些人是否便成為新的地下聯儲局主席?無謂君facebook(微信ID:i-quan)
http://www.facebook.com/wuweilord
來源:
https://hk.finance.appledaily.co ... e/20180204/20294941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