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出口與內銷食品品質零差異 國家認監委牽頭“三同工程”

每個國家對於食品都有自己的標準,中國的出口企業為滿足發達國家的質量安全標準,通常在出口產品的設備、人才和管理上投入較大,而針對國內銷售的產品的投入則稍次,且甚至存在生產標準不同的情況。隨著近幾年,頻頻爆發的食品安全事件,消費者便越發青睞進口食品。

為了改變這種現狀,中國啟動了“三同工程”。5月10日,國家認監委在北京舉辦出口食品企業內外銷“三同”公共信息服務平臺上線啟動儀式。目前,福建、山西、湖北、寧夏、廣西、山東等多個省市均已開始推行“三同”行動。12月1日舉行的“2016年中國食品發展大會”上,國家認監委副主任劉衛軍表示,大約有1150個產品已經獲得了三同的稱號。

標準“就高不就低”

“三同工程”即“同線同標同質”,從而使供應國內市場和供應國際市場的產品達到相同的質量水準。

“同線”,是指出口和內銷產品在同一生產鏈條,按照相同的生產體系生產;“同標”,是指出口企業的質量安全管理體系符合出口和進口國(地區)相關技術法規和標準,產品標準主要按進口國(地區)標準,如產品標準的具體指標出現我國高於或嚴於出口的,按我國國內標準執行,即標準“就高不就低”;“同質”,是指出口和內銷的產品實現相同的質量水平。

劉衛軍表示,三同工程是國務院現在所推動的一項產業結構調整升級的工程。“目前為止,三同工程主要在食品領域開展,由國家認監委牽頭,目前大致上有1150個產品已經獲得了三同的稱號。通過這項工程能夠提升供給側結構性調整,使產品向中高端方向發展,同樣也利於消費者,因為我們在國內就能買到跟出口一樣的食品。”

農產品源頭認證

農業部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局副局長金發忠在會上表示,我國公眾食物消費結構特殊。中國公眾膳食結構90%以上是鮮活農產品,90%以上的加工食品原料是農產品,食物(農產品和食品)中90%以上的營養物質形成變化來源於種養環節和收貯運。確保農產品質量安全,意義重大,事關公眾健康、執政能力、社會穩定。

“當前,市場對農產品生產經營者的規範性約束有限,同時農產品品質營養形成和質量安全問題誘因複雜特殊。相對於工業產品、加工食品而言,農產品在完全開放的環境中生長,質量安全受水土氣、立地條件、科技水平和生產經營者素質等多方面因子影響,質量安全控制的技術要求高,監管的覆蓋面和難度大。”金發忠表示。

金發忠表示,“十三五”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重點是要確保農產品質量安全處於“受控狀態”,堅持“兩手抓”、“產出來”的重點,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推進標準化、綠色化、規模化、品牌化生產。依法嚴管、全程控制,推動農產品“從田頭到餐桌”可追溯管理。

目前,關於標準化的推進首先是農獸藥殘留標準制修訂,推行農產品標準化生產示範,推進農產品認證和品牌培育;其次是強化執法監督,並做好監測評估預警與應急處置,以及科學研究與科普培訓。

據劉衛軍介紹,目前獲得有機產品認證的企業有13000多家,同時建立了56個有機產品的示範市、縣。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597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