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移民專家關景鴻:香港始終最好

1 : GS(14)@2011-02-27 13:15:05


「保證申請成功,否則原銀奉還」,景鴻移民董事長關景鴻由 90年開業至今便沿用這經營策略。替人搞移民超過 20年,由早年目的地以美加為主,到今天內地同胞愛擇居香港,本身亦早於 80年移居加拿大的關景鴻說:「去過咁多地方生活,香港始終最好。」
記者:黃碧珊 攝影:程志遠
關景鴻胞姊 73年移居加拿大, 80年, 23歲的關景鴻隨父母,以家屬團聚身份移居加拿大,「我係個幾孝順嘅人,爸爸媽媽開心,我都尊重佢哋意見。」為自己辦理加拿大移民審批,關景鴻首次跟移民官打交道,「嗰時無家咁 formal,好似記者室咁,成班人坐埋一齊,過程好輕鬆簡單,大概問咗 10分鐘,見完已馬上畀答案話『無問題,恭喜你哋』。」
助加國華僑團聚
人在異鄉靠朋友,「唐人街好細,由中國同台灣去嘅華僑文化水平低,我識中文,英文識啲、四邑話又識啲,佢哋會叫我幫手搞報稅、學生證件續期、擔保等嘅簡單工作。」關景鴻起初只是出於互相幫助的精神,不收分文,但同鄉總會以利是答謝,每封數百加元,「收到呢啲額外收入好開心,嗰時年薪得 3萬至 4萬加元,每年多幾千蚊喎!」
90年,關景鴻在加拿大開設移民顧問公司,並且加、港兩邊走,當年正值香港移民熱潮,他在高峯時,平均每月有 50至 60宗個案。除協助香港人移民加拿大,亦有加拿大華僑找他幫忙,「 90年代初,中國尚未完全開放,要移民到加拿大,要有親戚喺嗰邊。」關景鴻憶述,當年經常要返內地見客,但協助內地人移民加國與家人團聚,每宗收費 500至 1000加元,「幾個家庭團聚都唔夠畀交通、酒店錢。」
現時國內客佔 98%
以前無論內地、香港,以至台灣客戶,移民目的地大都選擇美國及加拿大。不過,近年隨着中國經濟起飛,背靠中國的香港反而成為內地同胞的移居熱點。現在景鴻佔 98%為國內客戶,有一半客戶選香港為移居地點。
雖然關景鴻是移民顧問,但他說,「我去過咁多地方生活,始終香港最好,天氣唔錯,而且地運好,你諗吓舊年颱風咁嚴重,鮎魚明明嚟到呢度,都閃咗去台灣。人要講運氣,香港地運好,又有祖國做靠山。」對於香港空氣質素較差,「世事無完美,即使去到世外桃源,新西蘭空氣好,但羊多過人!」他笑指,香港人靈活多變,但新西蘭在黃昏 6點後,大部份商店已關門,要食消夜都有困難。
推退款保證被圍攻
推出保證退款,目的是透過自我規範,保障專業形象,關景鴻說,「當年有人認為,移民顧問係唔正氣行業,專門接唔合情理嘅邊緣個案,收咗錢,但申請唔成功。所以學外國消費模式,買嘢有退款保證。」
退款保證,在商言商,是賣點;在消費者眼中,是理所當然。不過,在行家眼中,卻是「頂爛市」。關景鴻因而被加拿大行家「圍攻」,但他堅定地回應,做到先收錢,「 We are professional。」做會計出身的關景鴻深信「專業」的重要,專業知識令他協助加拿大唐人街一班華僑朋友,亦讓他認識合作夥伴,更助他開展一盤移民生意。
把握加國技術移民商機
由一般會計晉升至私人機構的財務總監,關景鴻的圈子不再局限於唐人街,「做財務總監識得老闆級華人,佢哋網絡大,願意我提供呢種增值服務。」為幫一眾老闆及其朋友辦理移民,關景鴻經常出入移民局,從毫無認識到學懂移民程序,並因此與移民官混熟。關景鴻其後索性放棄會計工作開移民顧問公司,更獲兩個移民官辭職加盟。
92年關景鴻得到太太鼓勵,拿着皮篋回港,以哥哥工場為臨時辦公室及休息室,正值香港過渡期,主要客路為香港人,「每日帶住嗰日要見客嘅文件,去 coffee shop、客人屋企傾,由朝早 9點做到夜晚 11點,試過喺地鐵瞓着,有時去到總站要坐返轉頭。」
機會多給予有準備的人, 94年中國與加拿大簽訂備忘錄,加拿大接受技術移民(如廚師、秘書等)申請。「我喺中國有個秘書,係大學畢業嘅廣州朋友,每星期 call 20至 30個舊同學嚟,我同佢哋講解技術移民,好似一個小型講座。由於全部係大學畢業生, 10個申請 10個都夠資格。」 97回歸移民潮提早結束,香港生意由 94年平均每月 50至 60宗,急速下降至 95年每月僅 5至 6宗,但憑着加國技術移民的商機,令他熬過這段低潮。
生意不絕靠關係
創業初期,關景鴻走遍中、港、加拿大見客,現在業務既已上軌道,卻仍經常親身見客,他說:「大家朋友傾偈,唔算見客。你可以話(我)有見客、無見客都得,今時今日工作似一個大公關。」正所謂「四海之內皆兄弟」,對關景鴻來說客戶是其朋友,「有呢個心態先可以有長遠關係,移民顧問係服務性行業,透明度高,用心去做係好重要。我唔係刻意靠關係做生意,但有好關係絕對有影響。」
現時單計生意宗數,是 90年代高峯時期超過一倍,對於去年 10月起,香港提高投資移民門檻,他說,「生意確實減少接近五成,但我睇法樂觀,因為投資相連保險產品就快納入投資移民範圍,我哋已經做好部署同培訓」,相信全年可保持 1600至 1700宗生意。
為何有此信心?「 10間上市民企, 7至 8間老闆係我好朋友,我有提供意見。投資香港門檻雖然提升到每個家庭 1000萬,但佢哋唔單止有呢個數目,身家斷億計。」
後記
除了幫客戶搞移民,關景鴻亦協助不少家長安排子女到海外留學,「好多小朋友喺國內有褓姆同保鑣,前呼後擁,但到咗外面,只得一個人,可以獨立啲。」
他的兩名女兒,亦分別在美國及加拿大讀書,畢業後將回大中華地區工作。他教路,「有時做父母可以扮做得辛苦啲,等仔女挺身而出幫手。」
關景鴻簡歷
1957年:出生
1980年:移民到加拿大
1990年:成立移民顧問公司
1990年中:回流香港
1992年:成立香港辦事處
1995年:成立廣州辦事處
2008年:成立新加坡辦事處
2011年:在全球共設 8間辦事處
2 : abbychau(1)@2011-02-27 14:14:42

我都唔明d 人點解懶到連移民都唔自己搵資料, 要去搵顧問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3173

財經CAREFREE - 阿瞬 選股始終簡單好 (2011年12月29日)

1 : GS(14)@2011-12-29 12:41:50

http://www.am730.com.hk/article.php?article=8701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7053

人在中環 - CK 始終會出事 (2012年02月17日)

1 : GS(14)@2012-02-18 11:10:57

http://www.am730.com.hk/article.php?article=9288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7794

投資一週:美元始終係大婆

1 : GS(14)@2012-10-01 12:20:43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20927/18025902
加拿大CTV Calgary女記者Bridget Brown,在2011年9月30日說過︰「黃金的背後甚麼都沒有,但美元有聯邦儲備局。」(Gold is not backed by anything but the US Dollar is backed by the Federal Reserve.)一年後,她成了「史上對經濟最無知的電視記者」(The most economically illiterate TV journalist in history),居然因此成了大名。
有華府及法律支持
不過說回來,這句話真的很無知嗎?黃金當然不會沒價值,問題只在於價值的高低而已。但她說得沒錯︰黃金背後,的確是甚麼都沒有。當然,黃金不易同其他元素發生反應,而銀、銅、鐵相比則較差,所以用黃金作儲備,或作首飾,是有優越性的。
Bridget Brown說「美元有聯儲局支持」,並不全對,因為美元的最大支持,不是聯儲局,是美國政府和法律。一個國家的法律規定,其貨幣是唯一的法定貨幣,其人民不管願不願意,都要使用貨幣來作交易。人們可以不接受黃金作為交易媒介,但必須接受貨幣定價,就是在惡性通貨膨脹時,也要用貨幣來交易。
所以,正解是:美國政府和法律,決定了美元地位,這是不可取代的,而聯儲局則控制了美元的供應量,令美元可升可跌。但不管是升是跌,其不可取代的地位,是不變的。
換句話說,美元是大婆,黃金是二奶。二奶之外,還可以有三奶、四奶,例如,中國在戰時,山東用物資來做貨幣儲備,德國在90年前的高速通脹之後,採用過用土地作儲備的「地租本位」……老公可以寵妾滅妻,所以黃金、物資、土地等,可以比美元更值錢,但美元永遠是大婆。取笑Bridget Brown的人,似乎真的不懂得甚麼是貨幣。
周顯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1636

實物ETF始終較穩陣 唐德玲

1 : GS(14)@2013-07-11 01:20:28

http://www.skypost.com.hk/column ... %A9%E9%99%A3/101208
早前我介紹安碩人債指數ETF(3139)時,曾經指出過,ETF(Exchange Traded Fund)會透過三種不同策略,去追蹤相關指數的表現。當時我沒有詳細解說這幾種不同策略對投資者的意義,今日我想跟姊妹們分享一下我的看法。
上次提到,盈富基金(2800)是透過實際持有恆生指數50隻成份股去追蹤恆生指數的走勢,理論上誤差最小,而以這種方式追蹤背後指數表現者,市場上稱為「複製策略」,也稱為實物ETF。
不過,以這種策略去追蹤指數的表現,成本會較高,尤其是相關指數的成份股較多,以及經常轉換成份股時,成本就會更高。
因此,現實上,在港交所掛牌的ETF,大部分都不是採取這種策略。退而求其次,市場上最多ETF採用的,反而是「合成策略」和「代表性抽樣複製策略」,即所謂的「非實物ETF」。


兩策略都有誤差


我上次建議姊妹們留意的安碩人債指數ETF,就是採用「代表性抽樣策略」,即不是買入指數內的所有債券,而是挑選其中一些具代表性的債券直接持有,以追蹤相關指數的表現。這種方式最大好處就是成本較低,但弊處是誤差會較大。
至於近年投資者最熱衷的一隻指數基金安碩A50中國(2823),則是採用「合成策略」,簡單來說,就是採用衍生工具,例如股票期貨或股票期權等去間接持有指數成份股。
以這種策略追蹤指數表現,牽涉的交易成本最低,但同樣會出現誤差,而且,還會增加對手風險(所有衍生工具都必須有交易對手才可成交),而且,最重要是,如果妳看好,必須有另一個對手看淡才能成交,即是妳賺錢,對手就必定輸錢,這種現象在投資學上稱為零和遊戲(Zero Sum Game),故有機會出現對手違約的風險(Counter-party Risk),以及估值和流通性等等未可預知的風險。
姊妹們,正如我在本欄多次重申,從投資者的角度,買ETF確實有它的好處,因為包括基金管理費在內的交易成本較低,(一般低於資產淨值的1%,而主動式管理的基金則介乎1%至2%),但已經可以獲得最基本的指數回報(撇除追蹤誤差),加上買賣方便(在交易所當股票一般買賣,而且大多設立莊家制,不用太擔心成交疏落,令買賣差價擴闊,甚至未能出售),透明度又高(一定是指數成分股),雖然它是「悶悶地的男人」,但確實有姊妹們青睞這種性格的「男人」!


選個「悶悶地的男人」


因此,我不會反對大家投資ETF,不過,以「非實物形式」運作的ETF,始終牽涉一些額外風險,我認為不夠以實物形式運作的ETF穩陣(買ETF本來就是想穩陣嘛!)。
當然,如果只以小量資金投資這類ETF也是無妨的。
但我知道,不少姊妹都會以月供形式,累積一些ETF作為長線投資,尤其是近年引入了很多外國指數的ETF,例如台灣加權指數,日經225指數等等。
但我要提醒一下,這些ETF絕大多數都是「非實物的ETF」,即是風險會稍高。
如是的話,大家不要捨近圖遠,就選最簡單和最直接的盈富基金便夠了。
[email protected]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3282

邵仲衡炒股過來人「似食鴉片,始終輸凸」

1 : GS(14)@2015-04-23 02:16:10

■邵仲衡表示丁孝蟹一角,原型來自《淚眼煞星》的殺手主角。攝影:陳志嵐


邵仲衡在《大時代》中演丁蟹長子丁孝蟹兼黑社會大佬,他早前在尖沙嘴接受訪問,談起近日《大》劇重播引起坊間迴響時,笑笑口說:「諗番都幾好笑,一套劇咁耐出番嚟,啲人有咁大嘅反應,做呢行嘅人係咪要諗吓點解、係咪做創作嘅人冇咁企理呢?做呢行生意嘅小組領袖要諗諗。而家間唔中至有呢啲所謂神劇,唔得㗎,一年至少要有一兩套先夠。」


【邵仲衡】丁孝蟹,丁蟹的長子,黑社會「忠青社」的龍頭,其後與方婷相戀,但因父親丁蟹入獄,為報仇命令手下將方婷等人拋落樓。

「困住兩日兩夜拍」

之前《大》劇每次重播都會有人提起,亦不會覺得過期,邵仲衡說:「我之前喺內地做嘢仲成日播,而家啲人仲知道我係孝蟹。係啲髮型、衣着有啲突兀囉,戲(劇情)就唔會過期,可以話冇乜時間限制。一世人參加過呢啲製作好過癮,夠晒嘞。」他表示拍攝時可以用「瘋狂」來形容,在片廠搭出聯交所,日以繼夜拍攝:「一拍就拍幾日幾夜唔返屋企,因為要就個景,以前衰極都有幾個鐘休息。《大》劇係不停困住喺個廠兩日兩夜,拍晒為止,拍到第三日至完,梳洗咪喺公司搞掂。嗰時TVB會出封感謝信,感謝你無私奉獻。」當年的劇本邵仲衡表示是無出其右,除了韋家輝之外還有編審曾謹昌,他形容二人合作就算不是天下無敵,都是認了第二沒人敢認第一。當年孝蟹的角色原型是來自日本漫畫《淚眼煞星》,他說:「初頭海報我張相隻眼有滴眼淚喺度,佢出場好有氣勢,你見佢講嗰句『我連最心愛嘅女人(李麗珍)都可以推落街』就知佢有幾狠辣。個原型係來自《淚眼煞星》嘅殺手主角,就算孝蟹跳樓自殺嗰場,佢都比其他兄弟更加有決心。」


■曾瞓身玩股票的邵仲衡,表示炒股會令人改變對錢的概念,絕非好事。

「丁蟹效應一定有」

對於電視台重播《大》劇,邵仲衡覺得會引發「丁蟹效應」,他分析說:「丁蟹效應一定有,啲人已經認同咗有呢樣嘢,呢個效應幾好呀,有藉口沽貨。同埋股市其實係同人心有關,人心認定咗有呢件事,呢件事就存在會出嚟沽貨。」他覺得原理跟股市圖表一樣。離開電視台後邵仲衡從事改裝越野車生意,在公司閒來無事就對着電腦炒股票,每日買入買出的股票價格達七位數,他說:「有位世叔伯周南(爪皇系已故馬主)同我講『唔好玩呀,都冇用㗎,好似食鴉片煙咁,贏幾多死番落去,始終都輸凸。」經過幾年炒股生活後,邵仲衡卒之抽身而出:「玩玩吓你就會玩即日鮮、篤手指,真係好壞品,對錢個概念錯晒,覺得嗰啲唔係錢嚟,有時仲為啖氣。你問我,未玩過唔好玩,玩緊嘅而家趁好(市)放晒佢。」撰文:何永寧場地提供:The Air(The One)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50422/1912082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9843

內地青年:中共這筆賬始終要還

1 : GS(14)@2016-06-06 02:49:31

【本報訊】對於六四(圖),生於1989的大陸青年蔡白(化名)很早就有瞭解和看法:「這筆賬中共始終要還。」他對香港青年一代批判維園悼念,甚至六四「與我無關」的論調表示理解:「當大家覺得不喜歡中國,就想把中國的一切切割乾淨,從情緒上講沒問題,但理性上講,如果你把中共視為敵人的話,那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呀!關心這些事、支持大陸社運或維權人士,其實是在幫自己。」



「你越禁我越想知」

「這是紀念六四的唯一的最大的一場活動,會加深記憶和好奇。」蔡白說在大陸修讀政治時,已有不少同學六四會跑去香港維園:「這是隱秘的事,不聲張,但一直有,有人年年去。堅信有正義有對錯,你越禁我越想知。那些朋友現都隱藏得很好,正常生活工作,但內心有顆種子已經種下了。」他認為如果沒有維園悼念對大陸人來講是少了個標杆,對香港來說無疑會加速去中國化:「正如台灣根本不關心六四:『這是中國的事,關我甚麼事。』如果因為討厭中共,把14億中國人不管立場是否跟你相近一竿打死,可能很爽,但我不覺得是理性做法。」在大陸六四至今是禁忌,課本裏不可能有。最早挑起蔡白好奇心的是高中歷史老師,大學時的一堂課他還記得:「老師講威權國家對平民中等殘暴是坦克鎮壓、機關槍掃射,他說『我國就是,我只告訴你們一件事,從1989年以後,我發誓不再為政府提供任何一個施政建議。』」不光老師隱晦傳遞信息,父母也在言談間不經意表態:「我提起王丹過得很好,媽說:『過得好就好,過得好就好。』」「這筆賬中共始終要還,但我不會因此認為自己不是中國人。它倒了皆大歡喜,作為中國人我們想的是倒了之後怎辦。」目前正留學台灣的他,儘管有很多學與思,但決心一旦回到大陸完全不走政治這條路:「有多少人關注六四裏不是王丹不是吾爾開希的人?知道他們死得多慘?或在陰影下活得多慘?我還想活着。但學政治知道這些,到某個時刻,你不是揭竿而起的那個人,但能成為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記者楊倩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60603/1963937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1712

老港人始終愛買樓

1 : GS(14)@2016-09-04 15:45:36

■買樓瘋潮再次席捲全港,圖為Grand Yoho售樓情況。



【拆局】最近多個樓盤出現「成功須父幹」、「買樓畀個女」的常見個案例子,這批曾深受兩次金融風暴折磨的上世紀60後投資者,最後都係喜歡買樓傍身及買樓防老,皆因買樓與股票不同,跌極都有個價。這批年約50歲的本土香港人,先後經歷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和2008年全球金融海嘯,捱過六年蒸發七成樓價的日子,以及全港業主曾經淪為負資產後翻身之故事,對買樓始終不離不棄。在全球持續放水的年代,無論買樓抗通縮或抗通脹也是非常切身的問題,若果手上有錢都會傾向買樓而非賣樓,總是入多過出,加上第二代合年齡上車,替他們買樓以免第日無樓住,長期亦當作儲蓄,賺取回升緊的租金,因此近日多了大批收租客或好爸媽的置業個案。有發展商私下談論最近樓市瘋狂表現,也有點被嚇驚,「真是不合理,羊群心理……驚買唔到……」更恐被老闆話賣平咗,樓市熾熱程度真有點兒招架不住,佢哋都不信可以快得咁交關。這股買樓瘋潮正席捲全港,甚至再次陷入盲搶樓的時刻。記者:劉兆昌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0904/1975923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7396

【超區戰果】
鄺神成票王 鼎!佢始終入到局

1 : GS(14)@2016-09-06 04:35:25

立法會選舉功能組別中選民最多的「超級區議會」結果,要到傍晚時份才公佈。最終泛民保住3席,民主黨鄺俊宇、涂謹申,以及街工梁耀忠當選,建制方面,民建聯李慧琼及周浩鼎當選,但工聯會的王國興落敗。9名候選人得票順序如下:鄺俊宇491,667李慧琼304,222涂謹申243,930梁耀忠303,457周浩鼎264,339王國興233,236陳琬琛28,311關永業23,631何啟明17,175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60905/1976108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7532

七級偽術:有些債 始終要還

1 : GS(14)@2016-09-06 22:44:16

有品太緊要,不管你屬哪行哪業。關公或許人微言輕,未必一定有牙力改變管理層每個決定,但無計啦,惟有盡做,就幻想自己是古代的諫官,勸喻主上回歸正道是本份,起碼曾經勇敢說出意見,算是對得住自己,人家接受與否,真的控制不了。但願行家都有這種心性和品格,會得向老闆分析不行正道的壞處,起碼你得讓他知道,不認不認還須認,你騙得一時,未必能騙得一世,天網恢恢,有些債,始終要還。所謂公關,唔通專幫你包裝殺人放火那些惡行咩。又想起里約奧運之後,因一時貪口爽由英雄貶至狗熊的美國泳手洛捷迪。本來捧了個金牌回祖家,即使同菲比斯冇得比,也總不缺國家和贊助商的獎勵,點知呢位阿哥飲醉酒闖了禍,仲要作古仔屈巴西人打劫他,結果巴西警方大發神威,火速破案,證實洛捷迪一派胡言,金牌選手無癮回國。你問我,外交事件來的,巴西不予追究,算佢好彩了。不過,做人無品總要付出代價。回國之後,此君的贊助和代言合約一個一個被終止,最先劃清界線的是Speedo,聲明講得非常清楚,Speedo無法接受名下代言人做出與品牌價值觀南轅北轍的行為。品牌還因此把原本畀洛捷迪的5萬美元獎金捐咗去Save the Children Fund。放棄洛先生的品牌仲陸續有來,Ralph Lauren、Airweave等都引刀成一快。無品,點會得人心?贊助商如是,顧客亦然,必要時候,亦會忍痛割愛。要是你的品牌或公司講一套做一套,被人離棄亦自作自受也。彭瑪莉
mailto:[email protected]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0906/1976111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778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