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一年至今,日圓不斷上演大反攻,連負利率政策都止不住,內有經濟問題、外有國際資金因素,未來日圓還會更貴。 猴年到來後,日圓變貴了!不過,倘若民眾有需要兌換日圓,最好先搶先贏,因為現在可能還不是最貴的時刻。 十一個月前,新台幣兌日圓才來到一比四,創下日圓十七年來最便宜紀錄,從台灣大媽到中國大媽皆瘋狂搶購日貨,沒想到猴年一來,日圓就展開大反攻。日本在一月二十九日宣布負利率政策後,原本資金理應大舉撤離日圓,結果反而驚漲,不到三個月即寫下二○一四年十月底以來新高紀錄,新台幣兌日圓跌破三.三三元大關,難怪最近不少規畫旅日的國人,都為換匯苦惱。 近期日圓強勢升值,與全球金融市場動盪、資金避險需求升溫,大舉買進被視為資產價值相對安全的日圓,有極大的關係。日圓這波漲幅,堪稱二○一二年底「安倍經濟學」上路,放手讓日圓大貶以來,最激情的一次漲勢。這也讓各界更關注:接下來,日本央行還會祭出什麼招數來拯救經濟? 四月十三日,日本央行總裁黑田東彥在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發表演說,肯定過去日本央行貨幣政策的成效,同時強調,倘若有必要,將持續進行量化寬鬆(QE)和負利率措施。 雖然市場普遍認為,四月底日本央行會議後,日本政府將擴大購買ETF(指數型基金)和公債的規模,但中華經濟研究院第一所所長劉孟俊直言,弱勢日圓、QE、負利率等手段,無法根本解決高齡化社會、消費動能不彰等問題。甚至連日本二○二○年將舉辦奧運,目前似乎都感受不到相關民間投資的活水。 日圓強勢難止年底前,估有一波新高點 「現在想推出讓日圓由升轉貶的措施,這措施必須很強、很強,甚至要比負利率還強,但我認為很困難。」施羅德投信投資長陳朝燈強調,日圓走強,市場避險資金湧入,固然是原因之一,但主要還是因為各界不期待日本央行的弱勢日圓政策會發揮成效。 以擴大購買ETF而言,目前日本已達六成到七成ETF皆由政府退休金所持有,陳朝燈指出,基本上政府不可能買下一○○%,由此推算,就算有意加碼,空間也非常有限。 倘若市場對日本政策的保守預期心態成真,在避險需求不易退燒情況下,日圓極難走弱。 目前一美元兌日圓約在一百零七到一百零九間震盪,星展集團投資總監林哲文認為,年底前會來到一百零六;花旗銀行財富管理暨研究部資深副總裁王進彰也認為,年底前將穩定維持在一百零五到一百零六元;美銀美林最新研究報告更指出,今年可望測試一百至一百零五關卡,顯見年底前,日圓可能還會來到另個高點。 「今年日圓相較於其他非美元貨幣,會相對強勢,下半年不太可能再回到年初一百二十的位置。」國泰世華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林啟超指出,倘若四月底日本宣布進一步的寬鬆措施,日圓價位卻沒有太大變動,甚至還走升,代表強勢格局短期內不易扭轉,未來再跌也有限。想兌換日圓的投資人,不妨考慮酌量布局。 日股面臨壓力現不宜動,操作等四月底後 不過,日圓走強,不等於是介入日股的好時機。專家們異口同聲指出:日圓,正是影響日股走勢的最關鍵因素。觀察近年來日圓、日股走勢,只要日圓走強,日經二二五指數就普遍呈現跌勢,相關性甚高。 但,如今日圓走強,明顯侵蝕日本的出口產業獲利,摩根日本基金經理人溫德寧(Nicholas Weindling)指出,以市值來看,這波日圓急升下,以出口為主的大型類股表現的確相對疲弱。 四月中,IMF(國際貨幣基金)下調今、明年全球經濟成長率,在已開發國家中,日本遭下調幅度最大,今年經濟成長率從預估的一%下修至○.五%,明年更因日本準備啟動第二階段增收消費稅,拖累原就疲弱的經濟動能,從成長○.三%降至衰退○.一%。 利空消息不斷下,近來外資明顯看空日本市場,持續撤出日股。根據統計,今年來,日股連續十三週遭到外資減碼,創下一九九八年以來最長紀錄,拖累日股跌幅超過一成。 投信投顧公會最新數據指出,國人持有的單一國家型基金中,日本基金以四百八十億元規模居第二,僅次美國,可見日本市場在國內受歡迎程度。 儘管日股跌到相對低點,但林啟超建議對日股有興趣的投資人,稍安勿躁,待四月底日本央行舉辦貨幣政策會議後,留意日圓走勢,這將是觀察日股走勢的重要風向球。 倘若日圓相對強勢的格局確立,對日股投資人來說,自然是警訊,只是該如何操作,仍因投資策略而異。 願續抱一年以上的投資人,王進彰認為,若一美元兌日圓來到一百,升值幅度約六%到七%,以日股、日圓走勢相關性之高,推估日股往下修正不會超過一成,再跌有限,不建議貿然拋售,以免賣在低點。 但若手上持有日股部位、近期須變現者,林啟超建議,考慮適度減碼。現階段空手者,不宜貿然進場,等四月底日本央行會議結束再評估。 撰文者張舒婷 |
6月15日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在前期已宣布失效489件的基礎上,經嚴格審核,再宣布失效並停止執行506件國務院文件。“篩查”標準為:不符合現行法律法規或沒有法律法規依據的;不適應經濟發展需要,嚴重束縛企業生產經營和管理活動的;設立的審批事項已取消或下放,或不同文件對同一事項重複要求、規定不一致的。
這樣的標準可謂精準,即“三不”——與現行法律法規不一致、不利於辦事創業、不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要。
除舊布新,這是政府完善自身改革、保持生機的重要機制。國務院的政策性文件,俗稱“紅頭”文件,具有作為行政管理依據的權威性。此次宣布失效的這批文件,不可否認,都曾在當時發揮過應有的作用;但新時期、新形勢下,面對新經濟、新動能發展的迅猛勢頭,則顯出上述“三不”的弊端,亟需革除。而現實中,也確有一些地方和部門仍將其作為施政的重要依據,甚至是搪塞、推諉企業和群眾的“擋箭牌”。這勢必影響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積極性,阻礙市場潛力、社會活力的充分發揮。簡除煩苛,這就是煩苛!
李克強總理近期連續釋放信號,顯然是把降低我國經濟運行中的制度性交易成本作為當前要啃下的一塊改革“硬骨頭”。而上述過時的“紅頭”文件當中諸多的不合理規定,從施政效果上看,已經不利於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從經濟學原理看,便是增加了整個社會的制度性交易成本。所以說,降成本要動根本,動根本就在於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在於不斷建設完善法治政府。
當天常務會要求各地區、各部門都要抓緊清理和廢止不利於穩、促、調、惠的政策文件。會議還部署了清理規範工程建設領域保證金。根據清查,在工程建設領域除依法依規設立的農民工工資、投標、履約、工程質量4項保證金外,各地還設立了誠信、廉政、文明施工、道路衛生等24項保證金。毋庸諱言,既然“依法依規”的只有4項,那麽其他這些名目繁多的保證金,其設立依據多半是各地區、各部門自己的“紅頭”文件,此次都在清理之列。
僅這一個領域的不合理文件,給企業造成多大負擔?一算咂舌。清查顯示,建築業企業保證金總額約占營業收入的10%,且多以現金方式繳納。2014年全國建築業企業營收16.57萬億元,按此比例估算,當年全行業繳納保證金約1.6萬億元。
值得註意的是,工程建設領域只是國務院此次選擇的一個突破口。李克強明確要求,首先從工程建設領域入手,清理和規範“各方面”過多過繁的保證金。相應的措辭體現了總理的決心:除保留依法依規設立的4項外,其他保證金“一律”取消;未經國務院批準,各地區、各部門“不得”在工程建設領域新設保證金項目。
可以預期,這樣的決心和舉措,將擴展至除工程建設外的其他領域,以及除保證金外的其他名目。只要是束縛了企業的手腳和市場的活力,對不起,即便掛著“紅頭”,也不再是“保護傘”。精準除弊“三不”紅頭文件,一言以蔽之,即降低被這些不合理文件所擡高的制度性交易成本。
大道至簡。隨著全面深化改革和經濟體制市場化不斷推進,政府與市場在經濟社會中擔任的角色逐步轉變。本屆政府執政以來,一直將簡政放權奉若圭臬,國務院各部門除了將行政審批事項多番削減外,對一些過期、失效的政策文件,也逐步開始清理。
在6月15日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上,李克強總理宣布失效506件與現行法律法規不一致、不利於辦事創業、不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政策性文件。緊接著,經李克強總理簽批,國務院日前即印發《關於宣布失效一批國務院文件的決定》(下稱《決定》)。
《決定》指出,對不符合現行法律法規或沒有法律法規依據,不適應經濟發展需要、嚴重束縛企業生產經營和管理活動,設立的審批事項已取消或下放,或不同文件對同一事項重複要求、規定不一致等文件宣布失效。旨在推動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改革向縱深發展,營造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良好環境,促進新經濟、新動能成長。
清理文件工作的序幕由2010年4月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於做好規章清理工作有關問題的通知》拉開,歷時五年共清理489件。而此次清理的506件政策性文件較上一次覆蓋面更廣、更多面全面、更符合現實需求,將繼續釋放更多改革紅利。
文因時而異。事物都處在永不停息變化發展之中,都有其產生、發展和滅亡的歷史。這些被清理的文件,是特定時期針對具體問題做出相關規定,能夠適應當時的歷史環境,對當時的發展也發揮過積極作用,但是經過一段時間的運行,隨著社會經濟發展,這些文件已經不再適應發展需求。此番及時清理,目的在免於因政策、法規的矛盾沖突影響發展進程、束縛發展腳步。
因此,全面清理失效政策文件,是持續推進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改革,建設法治政府的重要舉措,對更大發揮市場機制作用,營造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良好環境,促進新經濟、新動能成長,具有重要意義。
與此同時,部分失效的政策性文件,與現行政策偶有向左之處,或者在某些利益和權欲中“急流不勇退”,這也可能導致尋租空間。正如李克強總理所說:“咱們一些地方和部門,明明發了新文件,卻仍拿以前的舊文件來‘糊弄’企業和老百姓,‘卡’人家。”也就是說,必須正視這種現象存在,堅決查處把廢止舊文件當作權力“把著不放”的問題,才能真正推進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改革。
此外,國務院層面的失效政策文件清理了,地方政府也不應懈怠,畢竟,各地方政府的時效性政策文件與企業和民眾關系更近。因此,各地應響應國務院層面號召,及時全面清理失效性政策文件,積極成為經濟發展的助推器。
《決定》亦要求,各地區各部門要做好政策銜接,完善事中事後監管,防止出現“空檔”。要加大工作力度,繼續抓緊清理和廢止不符合現行法律法規或沒有法律法規依據,不利於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的政策文件,堅決破除對企業和群眾幹事創業的各種束縛,進一步激發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促進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
近日法德兩國頻繁發生的流血事件將促使歐盟采取措施修改當前的移民法律、加強安保措施、甚至修改政治機制,俄羅斯的專家們這樣認為。
7月以來,歐洲遭遇恐襲,流血不斷。7月22日~24日在德國慕尼黑和安斯巴赫等地發生的3起恐怖襲擊事件共計造成10人死亡,數十人受傷,其中兩名襲擊者是來自敘利亞的難民。更早之前的7月14日,在法國尼斯襲擊事件中,一名突尼斯裔法國人駕駛卡車沖入人群,造成80多人死亡。
在此之後,法國政府宣布加強安保措施、增加警察隊伍的數量。此前,德國總理默克爾也宣布在火車站、飛機場和邊境線上加強警力。在俄羅斯的專家看來,這還只是歐盟變革的開始。
歐盟官方承認難民政策失效?
據俄塔社報道,俄羅斯警察少將、哲學博士弗拉基米爾·沃洛佐夫認為,7月在德國和法國發生的一切是經典辯證法的體現——從量變到質變。他表示,一年前來自中東和北非的移民還對自己在歐洲的存在感到非常不自信。“現在移民們第一階段的適應過程已經結束。公眾對他們感到害怕,警察至今依然不想和他們聯系。因此最終他們感覺到,要想在社會網絡中生存,只能互相幫助。”
俄羅斯高等經濟學校世界經濟與政治所第一副主任伊戈爾·卡瓦列夫證實,歐盟已經在官方層面承認多元化政策的努力完全失敗,而試圖讓中東和北非移民融入歐洲社會是徒勞無功的:“阿拉伯社會在歐洲國家完全是按照自己的法律在生活,完全不接受世界約定俗成的、界定犯罪的規矩。另一方面,尤其在德國和希臘,對待移民的社會觀點正在激化。這兩種趨勢都會導致武力對抗。”
“在歐洲國家發生一系列的恐怖襲擊後,針對移民的政策將會更加嚴格。近期發生的流血事件已經向歐洲客觀解釋了一切。” 卡瓦列夫專門指出,英國退出歐盟的原因之一,正是不滿意布魯塞爾制定的移民政策。“在歐盟層面,由於複雜的官僚程序,很難改變接納難民的標準。最終,重新審視該法律的過程會在各個國家的戰略層面進行。”他說。
恐襲終將變革歐洲政治
俄羅斯的專家們認為,在一系列的恐怖襲擊之後,歐洲最終一定會迎來顯著的政治變革。“我們最近觀察到的趨勢是——歐元懷疑論的立場開始加強,歐盟國家民族主義和極端權利的想法開始擡頭——這一趨勢還會增長。近期,在歐洲的議會中極右翼的力量開始興起——比如在法國,極右翼國民陣線領導人瑪麗娜·勒龐的勝選就是這一趨勢的推動。不能排除,此前被視為邊緣化的政治力量將會在歐盟多個國家的政權中興起。”
“社會的觀點也將進一步多元化。迄今為止,據調查50%~60%的德國市民仍然對默克爾的難民開放政策表示‘我們可以!’而當前,這一局勢可能會急轉直下。”沃洛佐夫表示,德國總理默克爾的反對者曾經調侃難民“奔向默克爾媽媽的懷抱”。而如今,他們把她稱為“媽媽恐怖主義”。“歐洲國家對政府移民政策的社會反抗正在興起,在歐洲各國的媒體中還會看到更多諷刺該政策的漫畫出現。”
社會情緒變革造成的對抗加劇了歐盟國家內部不同政治力量的對抗。“現在,那些能抓住選民需求的政客是能為歐洲提出管理移民措施的人,這成為了德國、法國和其他歐盟國家選舉的命門。”沃洛佐夫說。
被稱為“超級醫生”的保羅·馬基亞里尼(Paolo Macchiarini)最近陷入醫療醜聞且持續發酵,導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評審委員會要求卡羅林斯卡學院的兩位成員辭職。
該校的一個獨立調查小組8月31日發布調查報告稱,卡羅林斯卡學院及附屬醫院無視種種學術不端的跡象,在2010年雇用了當時的醫學“學術新星”馬基亞里尼,並稱他的學術研究“沒有充分的科學根據”。這次醜聞不僅讓卡洛林斯卡學院名聲掃地,也沖擊了整個瑞典醫學界。
馬基亞里尼來自意大利,是第一個進行人造氣管植入手術的醫生,使用的材料是用病人幹細胞包裹的合成材料氣管,在當時這被認為是劃時代的重大成果。他在卡洛琳斯卡學院附屬醫院(Karolinska University Hospital)主持進行了三臺人造氣管植入手術,但結果其中兩名病人死亡,一名自2012年接受手術以來長期住院。
保羅·馬基亞里尼(Paolo Macchiarini)
目前瑞典檢方正在對馬基亞里尼涉嫌過失殺人進行調查,如果證據確鑿,將對他提出起訴。檢方在6月剛剛啟動調查的時候,馬基亞里尼就曾表示否認一切指控,並將聯系自己的律師。
因為這件醜聞,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評審委員會近日要求兩位委員哈麗特·亨里克森(Harriet Wallberg-Henriksson)和安德斯·哈姆斯滕(Anders Hamsten)從委員會辭職,這兩位都曾擔任卡羅林斯卡學院的副院長。外界認為諾貝爾評審委員會與卡羅林斯卡學院存在密切關系,在卡羅林斯卡學院醜聞纏身之際,劃清界限能夠盡量保證諾貝爾獎的權威性。
此外,瑞典高等教育與研究部長海倫·納森(Helene Hellmark Knutsson)公開表示,她已經開除了哈麗特·亨里克森,哈麗特將不再擔任瑞典高校主管。納森還要求卡羅林斯卡學院董事會中支持聘用馬基亞里尼的成員主動辭職,不然將被繼任者直接頂替。
納森在接受采訪時說:“這確實是一樁醜聞,卡羅林斯卡學院及附屬醫院的決定傷害到了無辜的人。”
2011年,馬基亞里尼由於在再生醫學方面發表了論文而迅速躥紅,隨後在2012年被卡羅林斯卡學院聘用。同年,他給一位名叫安德馬里阿姆·貝耶尼(Andemariam Beyene)的病人植入了“人造生物氣管”,主要材料是塑料和患者自身的幹細胞。當時,完成這臺手術可以說是一項突破性的成就。
“我差點拒絕了”,貝耶尼告訴前去采訪他的記者。“該項手術此前只在豬上試驗過。但是他用科學說服了我。“
但是,在2014年1月,貝耶尼體內的人造氣管變松,並最終致使他死亡。另外兩個接受了同樣手術的病人,一個去世,一個在接受植入之後長期住院接受監護。
2015年,馬基亞里尼再次登上頭版,這次不是因為研究成果,而是因為有人發現他過分誇大了自己的成果。當時《華盛頓郵報》稱:“調查馬基亞里尼研究成果的科學家發現,他涉嫌學術造假。在論文中省略或偽造了病人的術後情況,讓結果看起來更為成功。”
剛剛發布的調查報告還發現情況遠不止那麽簡單。三位接受手術的病人,只有一個人簽署了同意書。而且那唯一一份同意書也不一定能代表患者的本意,因為患者無力支付向第三方獨立醫學專家進行咨詢的費用。同時,該報告還指出,三根植入的氣管使用了不同的合成材料,這意味著可能沒有足夠的實驗數據證明哪個材料更有效,因此不能保證植入患者體內的氣管的安全性,不具備實際進行手術的條件。另外,在至少兩臺手術中,醫生都使用了促生長藥物,但實際上並沒有取得瑞典藥物局的批準。這一切都隱隱指向一個結論,即馬基亞里尼把患者當成了小白鼠,手術成功則自己功成名就。
本周還有另一份調查報告向公眾公開,由瑞典最高行政法庭的前任主席牽頭完成。這份報告批評了卡羅林斯卡學院,並說這座久負盛名的醫學院“應該為植入手術負一定責任”。因為有證據表明,學校的研究人員參與了手術的討論,並追蹤了手術的後續情況。而且該校也有幾次把植入手術列入自己的科研活動中,比如在評估學術經費的使用情況時,就把該手術作為正面例子引用。這份報告認為,卡羅林斯卡學院一開始就不應該聘用馬基亞里尼,因為他們在做決定時曾收到對於馬基亞里尼的各種負面評價。比如,他的祖國意大利就取消了他獲取教授職稱的資格,因為有證據證明他在自己的研究和簡歷中造假。
卡羅林斯卡醫院曾在2013年延長馬基亞里尼的合同,但隨後為避免壓力,在2013年年底中止了合約。但是馬基亞里尼直到今年3月都是卡羅林斯卡學院的高級研究員,而且在2014年第一次出現負面報道的時候選擇支持馬基亞里尼。
中材國際10月19日發布公告稱,自2015年10月收到重組核準文件後,股價一直處於配套募集資金的發行價格以下,公司未能在核準文件有效期內完成發行股票募集配套資金事宜,批複到期自動失效。
公司2015年擬10.07億元收購安徽節源100%股權,並以15.50元/股的價格募集配套資金資10億元。
今年以來,有維維股份、春秋航空、建投能源等十余家上市公司的定增批文失效,價格倒掛是主要原因。
西元紀年 | 大事紀 |
西元前770年 | 諸侯擁立周幽王故太子姬宜臼繼承王位,是為周平王。 周平王東遷雒邑,東周開始。 周平王封大夫贏其之子於秦,為秦襄公,秦國始。 |
西元前763年 | 鄭國攻滅胡國。 |
西元前750年 | 晉文侯姬仇攻滅余臣周王國。 |
西元前704年 | 楚國國君羋熊通稱王,為楚武王。 |
西元前701年 | 鄭莊公卒,公子姬忽即位,為鄭昭公。鄭莊公娶宋國大臣雍氏之女,生子姬突。宋國得知鄭昭公即 位,命人召祭仲至宋,將之拘留,挾持祭仲立姬突為鄭公。鄭昭公遂出逃,姬突即位,為鄭厲公。 |
西元前694年 | 齊襄公姜諸兒大會諸侯於首止,殺魯桓公。 |
西元前686年 | 齊襄公被殺,姜無知繼位。 |
西元前685年 | 齊公姜無知被殺,姜小白繼位,為齊桓公。 |
西元前684年 | 齊桓公任管仲為相。 |
西元前681年 | 齊桓公與魯莊公姬同於柯會談。 |
西元前679年 | 齊桓公大會諸侯於甄,開始稱霸。 晉曲沃武公姬代滅晉侯姬湣,向周王國賄賂。周釐王姬胡齊遂封姬代為晉公,為晉武公,統轄晉國 領土。 |
西元前668年 | 晉獻公遷都於絳。 |
西元前667年 | 周惠王姬 閬賜齊桓公為伯(霸)。 |
西元前660年 | 秦成公死,穆公嬴任好繼位。 |
西元前656年 | 齊桓公率魯、宋等八國軍隊,攻擊蔡國,蔡國大敗。遂征伐楚國,迫楚與齊訂立召陵之盟。 齊桓公 回軍,大會諸侯於葵丘(今河南蘭考)。 |
西元前651年 | 晉獻公卒,驢姬子姬奚齊繼位,被大臣里克所殺,驪姬自殺。姬卓子繼位,被殺。 齊桓公率魯國等 軍隊欲平晉國內亂,至高梁而還師。秦穆公派百里奚帶兵送姬夷吾回國繼位,為晉惠公。 宋桓公子禦說逝,子茲甫繼位,為宋襄公。 |
西元前643年 | 齊桓公卒,子姜無虧繼位。 |
西元前642年 | 齊國國君姜無虧被殺,姜昭繼位,為齊孝公。 |
西元前641年 | 宋襄公召開諸侯會議,自居霸主,將騰國國君無故囚禁,並無故殺劊國國君。 |
西元前639年 | 楚、宋等國召開國際會議,楚成王羋惲先前假裝答應推舉宋襄公為霸主,後來諸侯一致推舉處成王, 宋襄公不服,楚王國遂囚禁宋襄公,半年後釋放。 |
西元前638年 | 宋襄公與楚大戰於泓,大敗負傷。 晉惠公死,其子姬圉由秦國逃回國繼位,為懷公。秦國大怒,將在楚王國的晉公子姬重耳迎接至晉, 擁立其為晉國國君,是為晉文公。晉懷公逃亡被殺。 |
西元前637年 | 宋襄公傷重而死,子王臣即位,為宋成公。 |
西元前636年 | 周襄王被逐,姬帶即位。晉接周襄王至晉。 |
西元前635年 | 晉文公獨力勤王,匡扶周室,殺姬帶,迎襄王復位。 |
西元前633年 | 楚王國攻擊宋國,宋向晉求援,晉國來救。 |
西元前632年 | 晉文公領齊、宋、秦聯軍在城濮(今山東鄄城西南)大敗楚軍。 晉文公大會諸侯於踐上(今河南鄭州北),天子遣人命其為『伯』(霸)。 |
西元前630年 | 晉文公又會諸侯於河陽(今河南孟縣西),周襄王亦被召與會。 |
西元前628年 | 晉文公卒,姬鑵即位,為晉襄公。 |
西元前627年 | 秦伐鄭,中途滅了滑國,撤兵。途中被晉大敗於崤,全軍覆沒。 |
西元前626年 | 秦穆公又派孟明視等帶兵東向,與晉軍戰於彭衙(今陝西白水東北),大敗 。 |
西元前625年 | 秦攻晉,為晉大敗於汪。 |
西元前624年 | 秦穆公親自率兵攻擊晉國,奪得王官(今山西聞喜西)、郊。 |
西元前623年 | 秦軍出征西戎,包圍了綿諸,俘綿諸王。秦穆公乘勝前進,二十多個戎狄小國先後歸服了秦國。秦穆 公成為西方的霸主。 |
西元前621年 | 秦穆公卒,康公嬴塋即位。 |
西元前614年 | 楚穆王死,羋侶即位,為楚莊王。 |
西元前606年 | 楚莊王征伐陸渾之戎(在雒邑西南),派人向周天子問九鼎之輕重。 |
西元前601年 | 楚王國攻擊陳國。 |
西元前598年 | 楚軍攻陷陷陳國都城,廢陳成公媯午,不久讓其復位。 |
西元前597年 | 晉楚邲之戰。楚軍興兵圍鄭,迫鄭降,晉聞訊派兵救鄭,兩軍於邲會戰,晉軍大敗。 |
西元前595年 | 楚王國以宋國殺其使者為由,攻擊宋國。 |
西元前594年 | 楚軍圍宋,宋與楚言和。 |
西元前593年 | 晉國郤克出使齊國受辱,回晉,勸晉景公姬劇攻擊齊國,晉景公不答應。齊國使節出使晉國,晉國郤 克捕殺齊使於河內。 |
西元前591年 | 晉國攻擊齊國,齊派公子姜彊至晉為人質,晉軍撤退。 |
西元前590年 | 齊國攻擊魯國,攻取隆縣。 |
西元前589年 | 齊攻魯、衛。魯、衛向晉求援。晉郤克率軍來救,大敗齊軍。晉軍追擊至馬陵,齊頃公姜無野應許歸 還攻占魯、衛之地,晉軍撤退。齊還魯汶陽。 齊國與楚王國結盟。 |
西元前588年 | 齊頃公至晉國,欲擁立晉景公為王,晉景公拒絕。 |
西元前586年 | 吳國國君吳壽夢稱王,吳王國開始。 |
西元前584年 | 晉國巫臣至吳王國,商討攻楚。 |
西元前579年 | 一次晉、楚弭兵會盟。 |
西元前575年 | 晉楚鄢陵之戰。晉國攻擊鄭國,楚共王羋審率羋反等來救,雙方於鄢陵大戰。羋反酒醉兵敗,楚共王 撤退,羋反慚愧自殺。 |
西元前557年 | 湛阪之戰,晉敗楚。 |
西元前555年 | 晉、魯、宋、鄭、衛等國聯合攻齊,圍其首都臨淄。 |
西元前548年 | 吳王諸樊攻擊楚王國,進迫巢門,為流箭射死。吳王餘祭繼位。 |
西元前546年 | 晉、楚、齊、秦、宋、魯、鄭、衛、陳、蔡、曹、許、邾、滕等十四國在宋國召開弭兵大會。承認二 國為共同霸主。 |
西元前541年 | 第三次晉、楚弭兵大會。 |
西元前538年 | 楚王國大會諸侯於宋國,共同伐吳,攻陷朱方。魯、衛、曹三國稱病不會。吳王國反擊,攻陷楚王國 棘、櫟、麻三城。 |
西元前533年 | 楚靈王羋靡派弟羋棄疾攻滅陳國。 |
西元前531年 | 蔡靈侯至楚,楚靈王殺之,蔡國滅亡。 |
西元前529年 | 楚國王子羋棄疾發動政變,楚靈王自殺,羋比繼位。羋棄疾逼羋比自殺,自立,為楚平王。 陳、蔡分別復國。媯吳即位,為陳惠公。蔡廬即蔡侯位,為蔡平侯。 |
西元前517年 | 魯昭公欲殺季氏,三桓聯合攻擊魯昭公,魯昭公出逃。 |
西元前515年 | 吳王僚被殺,公子光繼位,是為吳王闔閭。 |
西元前514年 | 晉國六卿屠殺晉公子,瓜分其封邑。 |
西元前509年 | 楚囊瓦攻擊吳王國,吳王國敗之於豫章,乘勝攻陷楚王國居巢。 蔡昭侯蔡申至楚王國進貢,楚相子常欲得蔡昭侯之皮裘,蔡昭侯拒絕。子常遂對楚昭王進讒 言,留蔡昭侯於楚。 |
西元前507年 | 蔡昭侯將皮裘送與子常,子常遂將蔡昭侯釋放回國。蔡昭侯不滿楚王國,遂至晉國,請求發兵 攻擊。 |
西元前506年 | 周、晉率領諸侯攻擊楚王國。 楚王國攻擊蔡國。吳王闔閭與蔡國攻擊楚王國,吳軍五戰五勝,直攻陷楚郢都。楚昭王出逃。 楚王國大臣申包胥向秦哀公請求救援。 |
西元前505年 | 秦軍救援楚王國,吳軍撤退。楚昭王復回。 |
西元前502年 | 魯國陽虎欲攻擊三桓,三桓先發制人,攻擊之。陽虎奔陽關。 |
西元前501年 | 魯國三桓攻擊陽虎,陽虎逃奔齊國,齊國囚陽虎,陽虎再奔晉國。 |
西元前500年 | 魯定公姬宋與齊景公姜杵臼會於夾谷,齊國歸還侵占魯國之地。 |
西元前498年 | 衛國攻擊曹國。 |
西元前497年 | 晉國六卿之一趙鞅,攻擊范氏、中行氏。 越王姒允常卒,子姒勾踐即位。 |
西元前496年 | 吳王闔閭攻擊越王國,戰敗負傷而卒。子吳王夫差即位。 |
西元前494年 | 吳王夫差伐越,圍越王於會稽山。越王姒句踐降吳。 晉國趙鞅圍攻范氏、中行氏首府朝歌。 |
西元前493年 | 鄭國援救晉國范氏、中行氏,為趙鞅敗於鐵。 |
西元前492年 | 宋國攻擊曹國。 |
西元前490年 | 晉國趙鞅大敗范氏、中行氏。中行氏逃奔齊國。 |
西元前487年 | 宋國攻滅曹國,殺曹公曹伯陽,曹國滅亡。 |
西元前482年 | 諸侯大會於黃池,吳、晉爭霸,吳以些微差距而得霸。 越王姒句踐乘虛攻擊吳王國,陷其首都姑蘇。吳王夫差回軍救援,大敗,求和。 |
西元前479年 | 楚王國攻擊陳國,殺陳湣公,陳國滅亡。 |
西元前473年 | 越軍再次大破吳軍,吳王夫差被圍困在吳都西面的姑蘇山上,求降不得而自殺,吳亡。 |
西元前468年 | 越王勾踐遷都琅琊。 |
西元前464年 | 晉國智瑤攻擊鄭國,鄭向齊求援。齊援軍剛至,晉軍撤退。 越王姒勾踐卒,子姒鹿郢即位。 |
西元前458年 | 趙無恤誘騙代王至夏屋,殺之,代王國滅亡。趙無恤封趙伯魯之子趙周為代成君。 |
西元前454年 | 晉國智瑤攻滅范氏、中行氏,與趙氏瓜分其領地。 |
西元前453年 | 晉國智瑤聯合魏駒、韓虎,攻擊趙氏,圍攻趙氏根據地晉陽。魏、韓倒戈,聯趙擊斬智瑤,屠 殺智姓家族,瓜分其領地。 |
西元前447年 | 楚王國攻滅蔡國。 |
西元前414年 | 中山武公即位,建立中山國。 |
西元前403年 | 周威烈王姬午下令封魏斯、趙籍、韓虔為諸侯。 |
西元前391年 | 齊田和放逐齊康公,自立。 |
西元前389年 | 周安王姬驕封田和為齊國國君,為齊太公,建田氏齊國。 |
西元前387年 | 魏吳起逃奔楚王國,楚悼王用吳起為相,推行改革。 |
西元前386年 | 趙國遷都邯鄲。 |
西元前381年 | 楚悼王死,吳起被殺。羋臧即位,為楚肅王,下令逮捕射死吳起之貴族,屠70餘家。 |
西元前379年 | 越王國遷都姑蘇。 齊康公姜貸死,姜姓齊國滅亡。 |
西元前378年 | 狄部落於澮水大敗魏國。 韓、趙、魏再聯合攻齊,進抵靈丘。 |
西元前376年 | 韓、趙、魏貶晉靖公為平民,晉國滅亡。 |
西元前375年 | 韓國進攻鄭國,陷首都新鄭,鄭國滅亡。 韓國遷都新鄭。 |
西元前371年 | 魏武侯死,其子魏塋與公中緩爭位,魏國大亂。 |
西元前369年 | 韓、趙攻魏,濁澤一戰,魏軍大敗,圍首都安邑。聯軍內鬨,韓、趙分別撤軍。 魏塋殺公中緩即位,為魏惠王。 |
西元前362年 | 秦獻公死,嬴渠梁繼位,為秦孝公。 |
西元前361年 | 秦孝公公布招賢令,公孫鞅投奔秦國。 |
西元前359年 | 齊桓公田午死,子田嬰齊即位,為齊威王。 秦公孫鞅進行變法。 |
西元前354年 | 秦魏元里之戰,魏國大敗。 魏惠王命龐涓攻擊趙國,圍邯鄲。楚宣王羋商臣命大將景舍援趙。 |
西元前353年 | 齊宣王命田忌援趙,田忌攻擊魏國。此時,趙國邯鄲降魏。魏龐涓回軍,於桂陵與齊軍大戰, 魏軍大敗。 |
西元前351年 | 魏國還邯鄲予趙,兩國於漳水訂和平盟約。 韓國任申不害為相,韓國開始強大。 |
西元前350年 | 秦孝公遷都咸陽。 |
西元前341年 | 齊魏馬陵之戰。魏國龐涓攻擊韓國,韓向齊求援,齊田忌、孫臏攻魏,龐涓回軍。魏太子魏申 率軍準備攻齊。齊軍撤退,龐涓追擊,於馬陵大敗自殺。齊軍俘虜魏申。 齊田忌遭忌,逃奔楚王國。 |
西元前340年 | 秦公孫鞅攻魏,生擒魏統帥魏卬。 |
西元前338年 | 秦孝公卒,子嬴駟繼位。 秦國大良造公孫鞅被殺。 |
西元前337年 | 韓國宰相申不害死。 |
西元前334年 | 齊宣王、魏惠王於徐州會談,互相承認對方為國王。 越王姒無疆攻齊,齊威王派人游說越王攻楚,越王姒無疆傾全國兵力攻打楚國,楚王國還擊, 越軍大敗,越王姒無疆被殺,王國瓦解。 |
西元前333年 | 蘇秦制南北合縱,被推為合縱和盟盟約長。 |
西元前330年 | 秦攻魏,圍焦城、曲沃。魏割少梁、河西予秦。 魏王國遷都大梁。 |
西元前328年 | 秦任命張儀為相。 |
西元前326年 | 趙肅侯趙語死,子趙雍即位,為趙武靈王。 |
西元前325年 | 秦國嬴駟正式稱王,是為秦惠王。 |
西元前324年 | 燕相蘇秦投奔齊王國。 |
西元前323年 | 韓威侯、燕易王正式稱王,韓威侯為韓宣惠王。 |
西元前318年 | 楚、韓、趙、魏、燕五國第一次合縱攻秦,以楚懷王為縱長,進抵函谷關,敗退。 宋國宋偃正式稱王,為宋康王。 |
西元前317年 | 前任燕王國宰相蘇秦被殺。 |
西元前316年 | 巴、蜀戰爭,秦征服蜀國。 燕王姬噲禪讓大臣子之。 |
西元前314年 | 燕姬平、市被討伐燕王子之,攻擊王宮,市被倒戈,燕王國混戰。 齊王國藉口欲平燕王國內亂,遣章子攻燕,陷首都薊城,殺燕王子之、前任燕王姬噲。齊王國 宣佈將燕王國併入版圖。 |
西元前313年 | 秦張儀出使楚王國,游說楚懷王羋槐,使楚齊關係破裂。 楚懷王發覺受騙,派屈丐攻秦,秦魏章迎戰。 |
西元前312年 | 楚秦丹陽之戰,楚軍大敗,統帥屈丐被俘。秦軍深入,於藍田再戰,楚軍再敗。韓、魏偷襲楚 鄧城。楚懷王向秦求和。 燕國人民擁立太子姬平即位,是為燕昭王。齊國駐燕軍撤退。燕王國復國。 |
西元前311年 | 秦宰相張儀出使楚、韓、齊、趙、燕,建連橫。 |
西元前310年 | 秦宰相張儀至魏王國為相。 |
西元前309年 | 魏宰相張儀逝世。 |
西元前307年 | 趙武靈王計劃征服中山王國,實施胡服騎射。 |
西元前306年 | 趙武靈王北伐,至寧葭向西至榆中,林胡酋長獻馬致敬。 趙國分別派出使節至五國(燕、秦除外)。 齊、楚、韓再組合縱。 |
西元前299年 | 趙武靈王傳位幼子趙何,為趙惠文王,任肥義為相。 楚懷王赴秦,於武關被俘,押至咸陽。秦昭襄王要楚懷王割黔中郡。楚懷王不肯,被軟禁。 楚太子羋橫由齊王國回楚繼位,為楚頃襄王。 |
西元前296年 | 楚懷王死。 |
西元前295年 | 趙主父趙雍聯齊、燕共滅中山王國。 趙王國安陽君趙章叛變,宰相肥義被殺。趙成率援軍參戰,斬趙章等。趙成為宰相。趙成包圍 主父沙丘行宮,主父趙雍餓死。 |
西元前293年 | 韓公孫喜聯魏攻秦,秦白起大破聯軍,殺24萬人,陷5城。 |
西元前288年 | 秦昭襄王自稱西帝,派遣使者勸齊愍王稱東帝。齊愍王稱東帝2天去之。12月,秦昭襄王去「 西帝」稱號。 |
西元前286年 | 宋康王派兵滅藤國,進兵薛國,分別攻擊齊、楚。 齊湣王派兵攻宋,陷首都雎陽,宋康王逃至魏國溫城,被齊追兵所俘,斬於溫城,宋亡。 |
西元前284年 | 燕昭王遣樂毅聯韓、趙、魏、秦大破齊軍,陷首都臨淄。齊湣王逃至衛國,又至魯國,再逃至 鄒國,最後逃至莒城。楚軍援齊部隊統帥淖齒,俘齊湣王,殺之。 |
西元前283年 | 齊國太子田法章於莒城即位,是為齊襄王。 |
西元前279年 | 秦趙澠池之會。 燕昭王死,太子姬樂資即位,是為燕惠王,撤換將軍樂毅,改由騎劫代替。樂毅逃至趙國。齊 軍突圍,田單擊殺騎劫,於數天內收復失地,恭迎齊襄王回首都臨淄,齊襄王任其為相。 |
西元前278年 | 秦國大將白起攻陷楚國首都郢城,楚頃襄王遷都於陳丘。 |
西元前273年 | 趙、魏聯合攻韓,韓向秦求援。秦宰相魏冉於華陽大破魏軍,殺13萬人,白起大敗趙軍。魏王 國割南陽求和。 秦昭襄王準備攻楚,楚黃歇游說秦昭襄王,秦楚結盟。 |
西元前270年 | 秦趙閼與之戰。秦軍大舉進攻趙國,進圍閼與。趙國大將趙奢率兵解圍,大破秦軍。 范雎至秦國,獻「遠交進攻」計策予秦昭襄王。 |
西元前266年 | 秦昭襄王廢宰相魏冉,命范雎為宰相。 魏國派遣使臣至秦國,秦國宰相范雎要求魏國殺其宰相魏齊,魏齊逃至趙國。 |
西元前265年 | 齊襄王卒,子田建繼位。 |
西元前262年 | 秦國大將白起領兵攻韓,陷野王城,使韓國上黨地區與首都新鄭交通斷絕。韓國上黨守將馮亭 降趙。 |
西元前260年 | 秦趙長平之戰。秦國王齕嶺兵攻陷趙國上黨,與趙軍接戰數次,皆勝。趙國將軍廉頗被撤,改 以趙奢之子趙括為將。秦國將白起調至前線。秦趙長平之戰,趙軍被困45天,趙括率軍突圍, 身中數箭而死。趙軍40餘萬降秦,白起將其幾乎全部坑殺,趙軍主力幾乎全滅。 |
西元前259年 | 秦將王齕攻陷趙國武安、皮牢等城。 秦國王陵再攻趙國。 |
西元前258年 | 秦國王陵兵臨邯鄲,攻城失敗。秦國王齕率援兵與王陵會合。 趙孝成王遣平原君至楚國求援,楚考烈王羋完為其隨臣毛遂所逼,派遣援軍救趙。 趙孝成王遣使至魏求救。魏安釐王派大將晉鄙率10萬軍隊出大梁,採取觀望。魏安釐王之妾如 姬偷兵符予信陵君魏無忌,信陵君殺晉鄙救趙。 |
西元前257年 | 秦王國宰相范雎陷害白起,曰其心懷不滿。白起自殺。 趙、楚、魏聯軍屢敗秦軍,秦國鄭安平降趙,秦國王齕率殘兵回國。 |
西元前256年 | 秦軍攻韓國,佔領陽城、負黍,再攻趙,奪取20餘縣。周赧王號召各國聯軍,攻秦軍。秦軍繞 道攻擊洛陽,城陷,俘周赧王,復放之,周赧王姬延死於洛陽,周王國滅亡。 |
西元前255年 | 楚王國佔領魯國,放逐魯頃公至莒城。 |
西元前249年 | 秦莊襄王贏異人任命呂不韋為相。 秦相呂不韋滅東周公。 楚王國貶魯頃公為平民,魯國滅亡。 |
西元前247年 | 秦蒙驁攻魏,佔高都、汲城。魏信陵君魏無忌回魏,聯合韓、趙、楚、燕等大敗秦軍,追擊及 至函谷關。 秦莊襄王死,子嬴政繼位。 |
西元前241年 | 韓、趙、魏、楚、衛再組合縱,攻擊秦王國,陷壽陵,臨函谷關,聯軍撤退。 楚王國遷都壽春,改壽春為郢都。 秦攻魏,佔朝歌,陷衛國首都濮陽。衛元君逃至野王。 |
西元前239年 | 秦王國王弟長安君嬴成蟜攻擊趙王國,中途叛變。秦王政遣軍平亂,嬴成蟜於屯留自殺,參與 逆謀者盡皆斬首,轄區平民遷至臨洮。 |
西元前238年 | 秦長信侯嫪毐叛變,兵敗被俘,車裂而死。 楚春申君黃歇被殺。 |
西元前237年 | 秦王國宰相呂不韋,因嫪毐一案被牽連,免職。至蜀郡,呂不韋自殺。 |
西元前230年 | 秦內史騰領兵攻韓,陷首都新鄭,俘虜韓王安,韓王國滅亡。 |
西元前229年 | 秦王翦、楊端和等攻趙,趙李牧、司馬尚抵抗。趙幽繆王派人接替李牧、司馬尚。李牧被殺, 司馬尚被罷。 |
西元前228年 | 秦將軍王翦大敗趙軍,進入邯鄲,趙幽繆王獻出地圖投降。趙前太子趙嘉逃至代郡,繼位為趙 王,繼續抵抗秦王國。 |
西元前227年 | 荊軻刺秦王失敗。 |
西元前226年 | 秦王翦攻陷薊城。 秦李信、蒙恬率軍20萬攻擊楚王國。 |
西元前225年 | 秦王賁領兵攻魏,引河水和溝水灌魏都大梁,魏王魏假投降,王賁將魏假斬首,魏王國滅亡。 秦李信攻平輿、鄢陵、鄢郢,大破楚軍。蒙恬於寢城大敗楚軍,於城父會師。楚軍於城父大敗 秦軍。秦李信潰敗回國。 |
西元前224年 | 秦王翦領兵六十萬攻打楚王國,抵達平輿。與楚軍大戰,斬楚統帥項燕。 |
西元前223年 | 秦王翦等俘楚王羋負芻,楚王國滅亡。置楚郡。 |
西元前222年 | 秦王賁攻遼東,俘燕王喜,燕王國滅亡。 秦軍攻陷代郡,趙王趙嘉自殺,趙王國滅亡。 |
西元前221年 | 秦王賁領兵由北向南攻齊,俘虜齊王建,齊亡。戰國時代結束,秦王朝開始。 |
失效的傳統估值方法
金融行業的估值,通行用PB法和PE法,尤其在是牛市氛圍中,市場多以PE給予估值,而在震蕩市或熊市中,市場多用PB法。但是,我們發現,無論PB還是PE,均無法合理解釋信托股的估值。
目前,A股有安信信托和陜國投A兩家純信托公司,數據顯示,一方面,PB與PE值變動幅度巨大。以安信信托為例,近五年間PB值變化區間在7-28倍,PE值變化則介乎20-143倍區間,差異巨大;另一方面,PB與PE估值背離,存在安信信托的PB高於陜國投A,而PE卻低於陜國投A的矛盾現象。
此現象或與行業特征有關。一方面,行業目前仍處於發展不穩定期,資管規模與收入增速起伏較大,使用擅於估值穩定增長與可預測性行業的PE方法可能導致誤差;另一方面行業目前杠桿水平較低,2015年行業固有業務杠桿率為1.22倍,已為近五年最高值,但仍顯著低於證券等其他金融行業,使用PB方法可能導致誤差。當前純信托業務的上市公司僅有兩家,而國內信托公司與國外信托公司業務差異性又較大,可對比與參考的信息少,也是導致市場對行業估值混亂的原因之一。
當前信托行業競爭壓力趨緩、資產質量改善,我們看好信托板塊後續表現。尋找有效的估值方式,顯得尤為迫切。我們從信托行業的業務模式出發,根據不同業務的具體特征,探討合理的估值方法。
業務起底:固有業務+信托業務
信托公司的業務較為簡單,主要分為兩大板塊:信托業務與固有業務。兩塊業務特色分明,但通俗地講,一為資產管理業務,一為自營業務。
一、信托業務:非標準化的資管業務
信托業務是指公司作為受托人,對委托人的貨幣資金或其他財產進行特定或非特定目的的管理或處分,並從中收取手續費及傭金的業務。由此可見,信托業務與公募基金高度相似,差異在於前者為非標準化的資管業務,後者為標準化資管業務。
信托業務本質上是類信貸業務,起源於對銀行信貸業務的補充。縱觀歷史,信托行業借“政信合作”和“銀信合作”的機遇迅速崛起,行業信托資產規模從2006年時僅3300億元,迅速在2010年達成3.04萬億元的近十倍增長,2013年更是突破10萬億元。但2013年以來,隨著基金子公司、券商資管等渠道的介入與激烈競爭,信托業務規模增速開始下滑。
信托業務的主要分類方法有兩種,結合兩種分類方式,我們可以剖析行業信托業務結構發展的轉變。
1.按信托資產目的劃分,可分為融資性信托、投資性信托和事務類信托。
簡單來說,融資類信托的目的以尋求信托資金的固定回報為主,信托資產主要運用於信托設立前已事前確定的特定目的;投資類信托以實現信托財產的保值增值為主要目的(信托資金常見用於投資於一級或二級市場);事務管理類信托泛指完成委托人個性化信托目的(如家族信托、公益信托等)。
受凈資本約束等影響,2010年後融資類業務占比持續下降,投資類與事務管理類業務占比快速上升。按信托業協會第三季度數據披露,融資類業務占比已從2010年的59%下滑至當期僅22%,投資類與事務管理類業務占比則分別上升至32%與46%。
投資類業務占比上升可解釋為信托行業積極提升主動管理能力,事務管理類業務占比上升一方面與行業積極試水新型托管業務以滿足市場多樣化需求有關,但另一方面或歸於通道業務轉匿。過往融資類業務中隱藏了部分通道類業務,2014年銀監會發布《關於調整信托公司凈資本計算標準有關事項的通知》,把投資類與融資類信托歸為非事務管理類信托,並要求信托公司非事務管理類信托中對資金來自非管理方但用於關聯方的單一信托業務,須計算附加風險資本。這樣一來,通道業務存在於融資類業務中,既不滿足《通知》中的定義要求,也消耗過高的資本量,從而導致部分通道業務從融資類向事務管理類信托轉移,一定程度上加快了事務管理類信托占比的提升。
2.按信托資產來源劃分,可分為集合資金信托、單一資金信托和財產管理信托。
資金信托與財產管理信托區別,主要在於信托公司從委托人處獲得資金還是獲得財產(包括動產、不動產、產權等)。而集合資金信托是指信托公司將不同委托人的資金集合在一起並為共同的信托目的進行管理,單一資金信托則是資金來自單個委托人。
近年單一資金信托規模占比在下降,反映通道業務體量收縮。銀信合作過往作為信托行業的主要收入來源,反映在單一資金信托長期以來穩居信托規模最大的業務類別。但近年占比出現顯著下滑,這既有來自基金子公司、券商資管等競爭激烈的原因,也是信托公司自身主動調整業務結構的結果。
集合資金信托規模與財產管理類信托占比顯著增長,反映行業向財富管理方向轉型。與單一資金信托相比,集合資金信托門檻較低,適用於更大範圍的社會投資者,是大眾購買信托產品進行財富管理的重要通道。加之近年國內“余錢增多”,投資觀念也逐漸成熟,市場對財富管理的需求不斷擴大。兩者占比顯著增長反映行業抓住市場需求回歸“財富管理”職能的轉向。而財產管理類信托占比提升也反映行業資產來源結構的優化,抗風險能力提高。
盡管分類方式不同,但綜合來看可以看出行業未來轉型的方向:由傳統融資類為主轉向融資類、投資類、事務管理類多元並進,由單一資金信托為主轉向集合資金信托與財產管理信托快速發展等。這些行業的轉變都適時反映了政策與市場需求的變化。在“去通道化”的大趨勢下,行業過往依賴賺取通道費用的盈利模式已不可持續,面對市場對資產管理的高漲需求,轉型回歸信托“代客理財”的本源,能滿足社會投資者多樣化個性化需求,具備強資產管理能力的公司,才能順利過渡行業拐點。
信托報酬率觸底回升
信托報酬率可以看作是信托業務收入與信托資產規模的比率,是反映信托業務對公司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標。
從歷年行業數據看,行業平均信托報酬率在下滑,原因有三:一是受行業競爭者的沖擊,尤其自2012年下旬以來基金子公司與券商資管獲準參與資管業務,競爭激烈導致費率水平降低。二是傳統信托業務盈利能力轉弱,以占比較大的房地產信托為例,受市場利率持續走低影響,傳統房地產信托收益率也在下行,加上剛兌風險與政策收緊,房地產信托規模增速也在逐年放慢。三是新型業務仍在初始探索期,遠未形成規模與成熟的市場需求,收入對公司貢獻占比仍較低,無法補充上述兩點傳統業務流失的盈利能力。
但我們註意到,今年三季度信托行業整體報酬率有所回升,主要原因有二:一是本期已清算信托項目實現的年化實際收益率較高,達7.59%,高出上季度1.24個百分點,高於去年同期0.29個百分點,反映市場環境轉好與信托行業資管能力顯強。二是信托業務結構優化,主動型產品和財產信托占比提升,而被動型產品占比下滑。展望來年,我們保持樂觀判斷,今年下半年陸續出臺的監管措施,令信托公司面臨的外部競爭壓力趨緩,信托牌照價值再次彰顯。
二、固有業務:發揮自有資金的最大價值
固有業務(亦稱自營業務)是指公司使用自有資金,進行存貸、投資等業務,從中獲得利息收入與投資收益。信托公司牌照已停發多年,但得益於近年社會資本對信托公司的頻繁並購與增資,行業固有資本仍保持平均高於20%的增速水平。
信托公司的自有資金一般有三方面用途:一是用於繳納信保基金、計提信托賠償準備金、一般準備等限定用途;二是作為儲備現金應對業務流動性,或購買部分信托產品;三則是用於投貸獲得收益。
固有業務收入主要來源於貸款業務和投資業務分別產生利息收入與投資收益。2015年,信托行業自營業務收入495億元,較上年同比增長68%,以68家信托公司計,平均值為7.27億元,中位數4.12億元。從歷史數據看2008年後整體保持增長,且近年增速較快。
投資類資產向來在固有資產中占絕對比重,且比重仍在提高(從2015年初占比70%上升至2016年三季度75%)。相應地,投資收益也占固有業務收入的最大份額。2015年數據顯示,固有收入組成中:股權投資收益占33%,其他投資收益占28%,證券投資收益占比21%,合計約占82%;利息收入占比僅12%。與14年相比,15年投資收益在固有業務收入中的占比有所增加,利息收入占比相對降低,或與信托公司自營能力增強及市場利率持續下行有關。
三、信托業務VS固有業務
資產規模:分別取用信托管理資產規模與固有資產兩個指標來反映信托業務發展規模與固有業務發展規模。由於受托管理資產來源廣、規模大,兩者在絕對數值上沒有太大可比意義,主要關註其增幅以觀察兩項業務的擴張情況。2016年三季度信托行業資產規模超18萬億元,固有資產規模5040.49億元,近五年年複合增長率分別為40%和26%。從過往看信托業務規模增速較快,但近年有被固有業務拓展速度超越的跡象。
業務收入占比:2010到2012年行業信托收入占比從59%飆升至74%,恰好是通道業務膨脹帶動信托業務收入高速增長的時期。近年通道業務受壓萎縮,信托收入占比有所回落,2015年占比為59%,但2016年前三季度占比為回升至約70%。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受市場行情拖累固有業務收入銳減,其中投資收益與較去年同期大幅減少四成;另一方面則是今年政策導向利好信托行業,行業信托業務顯著受益。
估值方法:PB法與AUM法結合
一、估值方法選擇
如上述分析,信托業務是資管業務,為輕資產業務,固有業務為自營業務,是重資產業務,因此需分別給予不同的估值方法。我們認為:
對信托業務使用AUM估值方法。由於信托業務實質是資管業務,主要盈利方式是收取一定比例的手續費及傭金,收入實現與管理資產規模直接掛鉤,故采用資管行業常用的市值/資產管理規模(即P/AUM)方法來進行估算。P/AUM值越大,估值越高。
對固有業務使用PB估值方法。固有業務實質是自營業務,投資能力受固有資本限制較大,故采用PB估值方法。
二、固有業務:1.5xPB
對固有業務的估值,我們采用對信托公司作1.5倍PB估值來約算。理由有二:第一,信托行業固有資產杠桿率(=固有資產/凈資產)遠低於證券或其他金融行業(2011-2014年平均杠桿率水平為1.13,2015年稍有提高到1.22)。考慮行業轉型及主動管理能力增強的發展趨勢,杠桿率或將有所提高但增速緩慢,估計未來三年固有業務杠桿率介乎於1.25-1.3倍。
第二,近年來固有業務的收益率維持在8%-10%左右。總體來看,近5年信托行業自營收益率基本在8%-10%區間。更分化的看,基本符合正態分布,2015年共有52家(占行業總數76%)信托公司的固有業務收益率在5%-15%的區間內。
綜合考慮固有業務杠桿率及收益率水平,我們認為,固有業務可以按1.5xPB賦值。當然,投資能力在微觀層面存在一定差異,個股估值時可酌情修正。
三、信托業務:AUM法
國際上對資產管理業務通常采取AUM法估值,即市值與管理資產規模之間存在相對線性的鉤稽關系。例如,惠理集團,其市值與管理資產規模的比值基本處於10%上下波動。因此,在信托業務估值與信托規模之間找到合理的比值,是我們探討信托業務估值的關鍵。
因此,我們將AUM法引入信托業務估值,核心在於確定系數大小。如前所述,我們將信托公司的市值EV表示為:市值=信托業務估值+固有業務估值
考慮信托業務板塊估值與受托資產規模直接相關之余,信托報酬率高低反映信托業務對公司的盈利能力,可能也會影響信托業務的估值。故將信托業務估值公式表示為:信托業務估值=β1×AUM(受托資產管理規模)+β2×100×信托報酬率
固有業務板塊估值如上文所述使用凈資產×1.5倍PB值計算。最終得到信托公司市值的組成公式為:EV=β1×AUM+β2×100×信托報酬率+1.5xPB×凈資產
其中β為折算系數,β值越高,即相同受托資產規模與信托報酬率下,市場對公司的估值越高,這一定程度上可反映公司信托業務板塊的管理能力。我們取信托業務板塊的估值為:信托業務估值=市值-1.5xPB×凈資產=β1×AUM+β2×100×信托報酬率。
四、回歸結果分析
如果股價是對過往信息的有效反饋,那麽,對安信信托與陜國投A兩家公司2007-2015共9年的數據(市值、受托資產管理規模、信托報酬率、凈資產)的回歸分析可以大致確定估值系數:
按上述公式進行多元回歸分析,得出結果如下:
EV(安信信托)=0.076×AUM+1.38×信托報酬率×100+46.58
EV(陜國投A)=0.057×AUM+31.8×信托報酬率×100-9.91
分別對兩家公司回歸所得的β值作檢驗,得出結果如下:
從回歸結果中我們可以得出兩結論:
第一,信托報酬率與市值不顯著相關(為避免受多重共線性影響我們取信托收入代替信托報酬率進行同樣的回歸,檢驗結果依舊為不能拒絕原假設),即信托報酬率不直接或不顯著反映於市場對信托公司的估值上。
第二,可以估計信托行業β值大致在【0.057,0.076】區間內。安信信托受托資產規模位於行業前三分之一位置,但信托業務業績表現位於行業前列,其回歸結果中β1約為0.076。陜國投A受托資產規模位行業中列,但信托業務盈利能力較弱,處於行業尾端。其回歸結果中β1約為0.057。兩家公司β的差異,反映出信托資產管理水平與業務盈利能力的差異。
第三,與公募(惠理集團)、財富管理(諾亞財富)業務相比,信托業務估值系數更低,有其合理性。一方面,信托業務只收取管理費,不參與業績分成,而惠理和諾亞財富不單收取管理費,還參與了部分業務提成;另一方面,信托業務存在剛性兌付壓力,經營風險更高。
需要說明的是,線性回歸在估值運用上存在瑕疵,即以市場來解釋市場,並且,精準度也不夠完美,但是,它幫助我們厘清了信托業務的大致估值區間,達到了相對有效的目的。
檢驗:經緯紡機、愛建集團看漲50%
一、安信信托:待到定增時,還來高增長
高β值源於信托主業表現搶眼:盈利能力強,2016年前三季度公司手續費及傭金凈收入28.8億元,占營業收入82%,為公司主要營收來源。信托業務收入與信托報酬率均居行業前列(2015年信托業務收入排名行業第5位;信托報酬率1.00%,排名11位),反映強盈利能力。轉型非通道業務態度明確。2015年主動管理類信托規模占比45%,高於行業平均水平42%,2016年末,主動管理類占比超過50%。
信托業務板塊中性估值為294.8億元。參考安信信托近年信托資產規模增速(2016年中AUM規模為2319.13億元,較期初下降1.69%。2015年AUM增速為56%,高出2014年增速25個百分點),並考慮安信信托獲增資的積極影響,中性假設下預測2017年AUM增速保持30%。
固有業務板塊中性估值266.4億元。參考安信信托近期ROE,2016年前三季度加權平均ROE為32.8%。假設公司2017年一季度順利完成定增,綜合考慮市場低息環境、債券市場信用風險上升及公司業務轉型等因素,中性假設下預測ROE為35%。
則假設安信信托完成定增後,市場估值在524億元至600億元區間,中性估值為561億元。對應新舊合共發行股數21.29億股,每股價格在24.6元至28.2元區間。
二、陜國投A:金控布局漸成型
低β值歸於信托主業表現欠佳:盈利能力相對較弱。前三季度公司手續費及傭金收入3.6億元,2015年信托業務收入排列行業56位,信托報酬率僅為0.28%,排名靠後。信托業務轉型步伐放緩。2015年公司投資類信托與集合類信托占比均低於行業平均水平。
信托業務板塊中性估值為133.3億元。參考陜國投A近年信托資產規模增速(2015年AUM增速為54%,高出2014年18個百分點),我們中性假設2017年AUM增速為20%。
固有業務板塊中性估值120.7億元。參考陜國投A近期ROE,2016年前三季度加權平均ROE為4.06%,2015年全年為10.35%,2015年中期為7.03%,2014年為9.52%。綜合考慮市場低息環境、債券市場信用風險上升及公司進行轉型遲緩,中性假設下預測ROE為7%。
持股多家金融類企業,中性估值合計15.7億元。公司於11月出資2.79億元認購華龍證券1.07萬股非公開發行股份,持股比例1.66%,給予中性估值2.79億元。15年12月與16年5月合共出資3億元認購陜西AMC三億股股權,持股比例5.36%,給予3倍PB估值,中性估值9億元。持股長安銀行1.56%股權,給予1倍PB估值,中性估值1.56億元。持股永安保險3.49%股權,給予1.5倍PB估值,中性估值2.33億元。則陜國投A市場估值在251.0億元至289.6億元區間,中性估值為269.7億元。對應每股價格在8.12元至9.37元區間。
三、經緯紡機:受益中融信托估值提升
公司主要收入來源於兩部分,分別是以信托為主導的金融業務,和紡機等制造業務。
金融業務板塊內,主要由中融信托與恒天財富組成。公司持有中融信托37.5%股權,為中融信托第一大股東,持有恒天財富20%股權。對兩者估值情況如下:中融信托主業表現列行業中等,給予β值0.06估算:2015年信托業務收入44億元,排名行業第二,但因業務質量幹擾,2015年信托報酬率為0.69%,排名中等位置。不過,自2015年以來,公司信托業務轉型積極,管理規模不升反降。2015年公司主動管理型信托規模占比68%,集合類信托規模占比58%,投資類信托規模占比55%,均顯著高於行業平均水平。值得註意的是,經過兩年休整,公司業務品質存在改善可能。出於謹慎起見,我們對信托業務β值取0.06。信托業務板塊中性估值為410億元。近2年來中融信托主動控規模調結構,風險控制收效明顯,鑒於信托產品存續周期1-3年,我們判斷中融信托2017年管理規模略有回升,中性假設下預測AUM增速為2%。
固有業務板塊中性估值210.6億元。參考中融信托近期ROE,2016年中期加權平均ROE為8.89%,2015年全年為23.78%,2015年中期為13.09%,2014年為28.38%。考慮市場低息環境、債券市場信用風險上升及公司處新型業務探索的轉型期,中性假設下預測ROE為20%。
考慮公司只持有中融信托37.5%的股權,我們估值測算時按八折取值。如果提升對中融信托的股比,估值折扣可以消除。
持股恒天財富對應估值為11.6億元。恒天財富2015年實現凈利潤2.31億元,參考諾亞財富與鉅派投資,我們認為恒天財富盈利提升空間較大,給予25倍PE估值,對應公司持有股權價值為11.6億元。
非金融類業務板塊估值27.2億元。非金融業務主要是紡機制造和汽車業務。由於產業景氣不佳、新能源汽車尚處起步,非金融業務近年來經營欠佳。基於此,我們按0.8倍PB給予非金融類業務估值。2015年底非金融類業務板塊凈資產合計34億,板塊估值27.2億元。
綜上,經緯紡機市場估值在221億元至227億元區間,中性估值為225億元。對應每股價格在31.4元至32.2元。
四、愛建集團:均瑤入主的新氣象
愛建集團營收與凈利潤主要由愛建信托,愛建證券、與愛建租賃三家子公司組成。
愛建信托信托板塊盈利能力位居行業前列,給予β值0.076。愛建信托業務結構較佳,2015年公司非事務型信托規模占比44%,集合類信托規模占比54%。2015年愛建信托報酬率為1.09%,排名行業第八位,2011-2014年均進入行業前三。但受約於資本規模與信托規模限制,未能轉化為高的利潤現值。隨著均瑤入主及資本金增加,我們判斷公司信托業務有望實現快速增長。
信托業務板塊中性估值為170.2億元。參考愛建信托近年信托資產規模增速(2015年AUM增速57%,2014年增速達55%),且定增完成後補充資本金,我們假設中性假設下預測AUM增速為40%。
固有業務板塊中性估值81億元。愛建信托2015年加權平均ROE為13.70%,2014年為13.45%,ROE整體保持穩定。考慮市場低息環境、債券市場信用風險上升及公司轉型滯後,中性假設下預測ROE為11%。年內獲愛建集團增資愛建信托12億元,劃進期末凈資產計算。
持股愛建證券對應估值為24.5億元。年內愛建集團以14.33億元受讓上海匯銀投資所持愛建證券28.636%股權。參照該最新收購價格,目前公司持股愛建證券48.86%股權,即對應估值為24.5億元。
持股愛建租賃對應估值為24億元。公司持有愛建租賃100%股權。愛建租賃2015年總資產29.6億元,凈資產7億元,實現凈利潤0.83億元。年內獲愛建集團增資5億元,歸入期末凈資產計算。參考A股相關租賃股估值情況,以及均瑤入主利於租賃業務加速成長,中性給予愛建租賃2倍PB估值。
其他資管子公司估值15.6億元。旗下重要子公司包括愛建資產(2015年末凈資產2.5億元,凈利潤0.07億元)、愛建產業(2015年末凈資產2.4億元,凈利潤0.06億元)、愛建資本(2015年末凈資產0.98億元,凈利潤虧損0.02億元;16年8月獲增資4億元)、愛建財富(2015年末凈資產0.5億元,凈利潤1.8萬元),均為愛建集團100%控股子公司,從事資產管理、股權投資等資管領域。上述子公司凈資產之和為10.4億元,總體給予1.5倍PB估值。
則假設愛建集團完成定增後,場估值在302.1億元至328.5億元區間,中性估值為315.3億元。對應新舊合共發行股數16.76億股,每股價格在18.03元至19.6元。
(完)
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僅供受眾參考,不代表任何投資建議,任何參考本文所作的投資決策皆為受眾自行獨立作出,造成的經濟、財務或其他風險均由受眾自擔。
新財富酷魚正在積極建立和讀者、合作夥伴的聯系,你想獲取更多有價值資訊嗎?你想成為我們網站的作者嗎?你對我們的網站的更新有什麽建議?請掃描以下二維碼聯系我們的主編(本微信號不洽談廣告投放事宜,加的時候請註明“新財富+您所在公司”):
在餐飲、外賣、電影、酒店等品類之後,景點門票將會成為2017年O2O平臺的競爭焦點,但是這個市場並不是靠補貼大戰可以定局的。
越來越多的生活服務可以在手機上獲取。最早的酒店機票預訂催生了大量的OTA平臺;過去幾年強勢崛起的在線電影票務平臺則拉動了中國電影市場;餐飲O2O平臺也從提供團購和點評信息升級到提供在線定位服務,現在O2O平臺們正在角逐下一個殺手級場景:景點門票市場。
景點門票成為新的O2O核心戰場
今年1月,去哪兒任命83年出生的“少將”耿保坤為玩樂事業部CEO,宣稱要從美團手中瓜分門票市場的蛋糕。3月23日,美團點評宣布與國內知名景點商家海昌海洋公園進行戰略合作,青島極地海昌海洋公園在美團點評上開通官方品牌館。在去哪兒(攜程)和美團點評之外,還有驢媽媽、同程等旅遊OTA平臺早已在景點門票市場布局,驢媽媽在長三角地區的門票市場更是耕耘多年。
O2O平臺最親睞高頻次、標準化的殺手級場景,此前,酒店、機票、外賣、電影是他們的競爭焦點。不過,眼下這幾個場景基本已定型,每個平臺都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很難再有變化。現在平臺開始瞄準次高頻或者說中頻場景,前不久阿里巴巴收購大麥網就體現出高頻場景之後搶中頻的思路。
景區門票對於O2O平臺而言,就屬於一種非常優質的中頻場景。
相對於其他旅遊產品,門票有較高的複購率,尤其是城市周邊景區,比如遊樂場、滑雪場、野生動物園、海洋公園等等,一個家庭每年都會去幾次,尤其是在消費升級、體驗式消費興起、自駕遊普及、二胎政策開放等周邊因素的綜合作用下,景區門票市場也在日益壯大,有數據顯示,出遊用戶的平均消費頻次較2014年和2015年的1.2次/人和2次/人上升到2016年的3次/人。
不過,這個市場的在線化程度不算高。2016年中國景區門票預訂總交易額達到1200億,其中在線渠道門票預訂交易額約為128億,占比約為10%,但同比增長64.5%。就是說在線預訂門票還沒有成為主流習慣,但卻在高速增長。這是一個千億級的市場,O2O平臺紮堆其中就可以理解了。不用懷疑,O2O平臺會讓手機訂景點門票成為主流習慣,就像電影市場上曾上演的故事一樣。
價格戰在景點門票市場徹底失效
與電影票大戰不同的是,景點門票大戰並不是靠補貼大戰就可以定勝負,用戶看電影時更關註電影本身,哪家平臺的電影票便宜就用哪家的App購買,然而去景區旅遊卻會關註服務、產品、周邊以及售後諸多環節,並不會只看價格。事實上,過往的種種經驗告訴我們,太便宜的旅遊產品基本都不靠譜,部分用戶對於價格太低的景區門票反而心懷芥蒂。
早在2014年,同程旅遊就曾掀起“1元門票”的價格戰,比電影、外賣補貼大戰更早,之後其他平臺都有跟進,尤其是在春節這樣的黃金時刻促銷大戰更是家常便飯。不過,幾年下來,從數據來看,價格大戰即沒有讓在線買景區門票成為主流習慣,也沒有讓這個市場定型,價格戰在景區門票市場失效了。因此,2017年O2O巨頭們也已不再主張打價格戰,而是進行綜合較量。
第一,景點之爭。
O2O門票平臺都在接入更多景點,給用戶更多選擇,除了景點數量之外質量也至關重要,頂部景點多就意味著景點質量高。美團近日與海昌集團實現戰略合作, 更早之前還簽約了包括迪士尼、英國默林集團、橫店旅遊集團在內的頂級商家,現在一共與超過2萬個景區景點達成合作。驢媽媽則拿下了江西三清山、南嶽衡山風景名勝區等景點的網絡獨家代理權,還與黃山風景區、常州中華恐龍園、長隆、成都歡樂谷、三清山等多家景區深度合作。
平臺要能吸引景區尤其是頂部景區,最重要的是要給其帶來實際好處,即優質客流,只有這樣才能形成長期穩固的合作關系。2016年美團點評景點門票業務突破6700萬張,連續兩年取得行業第一,成為中國最大線上客源地。之所以能夠賣出如此之多的門票,一個關鍵原因在於美團點評在餐飲、外賣、電影等領域取得領先之後,已經擁有中國最多的生活服務消費用戶群,即6億用戶。這些用戶還有年輕化特征,其消費理念更重視品質而不是價格,消費力日益強勁,以酒店預訂數據為例,2016年美團點評平臺上高星酒店銷量猛躥,同比增長超300%,用吃喝玩樂撬動住和遊的效果明顯。海昌選擇與美團點評深度合作的關鍵就是因為嘗到了甜頭:2016年全年,海昌旗下9個景區新美大線上出票量近150萬,交易額超2億,環比增長61%。
當頂部景區選擇一個平臺之後,就會形成頭羊效應,吸引更多優質商家,美團點評的優質商家合作達成只會越來越多,這又將進一步吸引用戶預訂帶來更大的客流,最終有望上演馬太效應。
第二,品質之爭。
只接入景區是不足夠的,還要看這些景區在平臺上售賣什麽服務。
如果說O2O平臺不斷打價格戰,最終帶來的結果是倒逼景區降低服務水準,進而影響消費者體驗,這種“負促銷”並不值得提倡。眾所周知,旅遊產品有著“三低”特點:重複消費率低、用戶黏性低、平均利潤率低,因此,整個旅遊行業存在許多弊端,尤其是雲南等旅遊目的地省份更是頻繁爆出負面案例。隨著中國消費升級的潮流,人們越來越追求“更好的”,包括更好的旅遊,如果中國景區跟不上就只能眼睜睜看著用戶去東南亞或者其他旅遊發達的市場。近年來,中國政府也提出智慧旅遊概念,希望借助互聯網等手段來刺激旅遊行業提檔升級,迎合消費升級的訴求。
這對O2O平臺來說是一個機會。他們可以用技術手段給商家賦能,幫助其帶來更多客流的同時,讓其更了解顧客需求,進而精準地推出產品和優化服務,提升體驗。在雲南旅遊惡性事件頻發時,攜程CEO第一時間給雲南發布公開信就表明O2O平臺希望去解決旅遊產業的痛點,美團點評在去年8月進行架構調整時成立了“互聯網+大學”,希望通過互聯網技術來提升行業的效率。
對於景區的品質升級,驢媽媽的說法是門票市場已經走過了價格競爭的1.0時代和活動運營的2.0時代,進入3.0時代必須圍繞“專註、專業、專一這三個方面全方位的競爭”。美團點評的酒店旅遊業務也提出了品質戰略,加大引入洲際這樣的高星酒店,在景點市場同樣在供給側投入,通過大數據分析等服務幫助景區優化服務,在節假日等場合與景區合作推出優質的產品,在與海昌海洋公園合作時,美團點評的“官方品牌館”功能上線,將會成為優質景點商家的類官網,實現展示、互動和銷售等功能,此舉也意在引導商家更多地關註旅遊品質和用戶體驗。事實上,美團點評給自己的定位也是服務於我國現代服務業的升級,滿足人們不斷升級的消費需求,門票市場的品質戰略符合定位。
第三,品類之爭。
眼下中國景區面臨一個嚴重的問題是,過度依賴門票收入,占比高達80%。用戶覺得門票太貴,景區則稱自己賺不到錢。反觀海外旅遊市場,許多景區門票都是免費或者低價的,再通過景區內門票、周邊消費盈利,換句話說,門票只是獲取用戶的入口。國內高星酒店的客房收入占比平均只有43%,餐飲及其他消費分享著酒店內的其他收入來源,這樣的模式值得景區借鑒。
中國旅遊行業現在正在倡導“全域旅遊”概念,以擺脫過度依賴單個景區以及門票收入的狀況。在這樣的大環境之下,在線門票市場同樣只是一個獲取用戶的入口。O2O平臺如果能夠圍繞一個用戶,將其在景區旅遊相關的需求都挖掘出來並抓在手里,會創造一個比門票大許多的市場。
在這一點上,美團點評的優勢毋庸置疑。第一,它擁有其他平臺都不具備的吃喝玩樂屬性,這些需求場景可以跟酒店旅遊需求打通,實現交叉營銷,比如用戶在景區內的餐飲服務的關聯銷售。第二,它擁有超過6億用戶和500萬商家的大數據,對這些數據進行挖掘,即可以發現和抓住用戶的需求,也可以幫助商家改進其產品和服務,最後再將用戶與商家精準地連接起來。
總結一下:
在餐飲、外賣、電影、酒店等品類之後,景點門票將會成為2017年O2O平臺的競爭焦點,但是這個市場並不是靠補貼大戰可以定局的,價格戰反而會失效,O2O平臺必須在吸引優質景點、提升旅遊品質和關聯品類營銷上綜合競爭才有望取勝,這是一個鐵人三項的比賽。
農村的數據就如涓涓細流,正從四面八方慢慢匯聚;技術也開始漸漸發揮作用。
來源|一本財經(ID:yibencaijing)
文|晨曦
2018年,農村金融、供應鏈金融等深耕行業的金融即將回歸。
盡管是風口,但農村金融的發展掣肘太多,最大的問題,就是數據太少,互聯網化的降維攻擊基本全部失效。
但,農村真的毫無數據嗎?
“其實有大量潛在數據藏在農村,需要深入挖掘。”多位農村金融的從業者稱。
互聯網金融公司以及巨頭,開始了下鄉之路。他們花樣百出,頻出奇招,從各個維度去收集農民數據,展開了一場農村數據搶奪戰…
01紛紛折戟
和現金貸不同的是,農村金融從來不會有監管風險。
2017年年初,中央一號文件發布關於農村金融的“千字文”,大力鼓勵發展農村金融。
這是行業巨大的信號彈,釋放了監管的無限善意和鼓勵。 此後,監管不斷加碼,對農村金融的優惠政策、扶持不斷。
中國社科院調研後指出,“三農”金融缺口超過3萬億元。
3萬億藍海,終於在今年迎來了“小爆炸”。據統計,從2016年至今,已共計12家農村金融平臺相繼宣布獲得融資。
但農村的土地,卻沒有那麽容易開墾。
農民大多以耕種為生,生活用品大多自給自足,彼此之間的交易多以現金為主。
他們幾乎都是征信白戶,大部分人連銀行卡都沒有,更別說信用卡或信貸記錄。
他們也沒有互聯網數據,買回來的手機,除了玩玩單機版的“消消樂”和“鬥地主”,上網軌跡幾乎為零。
針對這個堅冰一樣難以滲透的群體,眾多平臺一開始的下鄉之路,皆頻頻受挫,通過互聯網手段的降維攻擊,幾乎全部失效。
最開始滲透進農村金融的,是阿里和京東兩個互聯網巨頭。
“發家致富靠勞動,勤儉持家靠京東。”
“農村淘寶啥都有,購物就在家門口。”
賣化肥、農藥和豬飼料的廣告少了。村里坑坑窪窪的墻壁先被刷上白漆,再被刷上京東的鮮紅大字,或者村淘的橙色大字。
碧綠的田野和灰色的村莊為背景,這些簡單粗暴的標語更加顯眼。
刷一面墻300元。這甚至促進了農村刷墻業務的爆發,有人因此年收入上千萬。
2014年,這是阿里和京東大肆殺入農村的第一年。他們備好了進軍號角,奏響“下鄉進行曲”。
但實際情況並不好。
農民對這些新鮮事物的接受度不高,比如,阿里的村淘小店,需要用支付寶支付,但一些農村人對手機的使用並不擅長。
兩艘巨輪駛進農村海洋,卻成了一葉孤舟,泛起了一些漣漪,卻沒能掀起滔天巨浪。
漸漸的,早年高掛於電線桿上的廣告,已落滿灰塵,逐漸褪色。原本高調開業、生意紅火的門店,如今已門可羅雀。
巨頭艱難前行,互聯網金融的大軍也前來試水。
他們最開始的嘗試方式,是讓農民和其他群體一樣放款,結果發現根本很難走通。
因為農村數據太少,一般只有幾個核心維度:姓名、身份證、手機號、家庭住址、銀行流水。
因為數據維度太少,風控規則簡單,攻克起來極為簡單。
“最早進入農村金融的玩家,都覺得農民相對淳樸,不會太精於算計,所以風控相對簡單”,某農村金融的負責人程平稱,早期這批玩家,都幾乎折戟,原因是,農戶的進化速度很快,同時信用意識薄弱,很難劃定底線。
而幫助農民進化的,大多底層的信貸員,他們和農民內外勾結,騙貸並分成。
一些心術不正的信貸員,就如撒入農村的病毒,很快就將一個村落吞噬。
內外勾結,正在成為農村金融的最大隱患。
某農村金融的風控負責人程平稱,他們就曾經遭遇過這樣的案例。
部分農戶使用“銀行流水偽造”軟件,只要輸入姓名、起始時間、金額,就能自動生成一份完整的銀行流水。
而最終打出來,還加蓋了銀行公章。
而幫助他們偽造流水單的,居然就是公司內部的信貸員。
巨頭舉步維艱,互聯網金融公司紛紛遇阻,農村這塊堅冰,就沒有融化之道嗎?
當大家開始沈下心之後,發現農村並非“一張白紙”,依然會有數據值得挖掘——他們開始頻出奇招,找到了一些彎道超車的捷徑。
02數據大戰
通話記錄、銀行流水等數據,是線上信貸必需收集的維度,但在農村,這恐怕真不算核心數據。
什麽樣的數據,在農村是最為重要的?
生產數據。
比如,一個養豬的農戶,就得去看他建了多大的豬圈,養了多少頭豬;一個水稻種植戶,要看他有多少畝地,種了幾茬水稻。
以前對於生產數據的采集,大多公司是深入田間地頭:去丈量下土地,去豬圈里數數豬。
如今,很多公司有了創新的高科技玩法,比如有一家公司,推出了遙感衛星技術,從天空監控農田是否在種植。
而還有一些農村金融平臺,也會在農戶的豬圈里安裝攝像頭,實時監測農戶的養殖情況。
生產數據之外,第二重要的數據,就是 社交數據。
與微信、微博等網上社交數據不一樣的是,農村的所有社交,都集中在一個小小村落的熟人社會中。
現在農村金融常用的風控手段,就是深入農村,與當地村民閑聊,來了解對方借貸者人品如何。
在線上數據缺失的窘境之下,嘮嗑、面訪成為各家平臺獲取有效數據的慣用手段,家庭穩定程度,往年營收狀況,鄰里口碑等都有可能成為平臺的放貸標準。
而除生產數據、社交數據之外,也有多位深耕農村的從業者認為,定位數據同樣重要。
農民的活動軌跡相對固定,要麽在家,要麽在地里,如果他的定位長期脫離這兩個位置,這個用戶就可能存在風險。
實際上,農村不是沒有數據,只是藏得很深,需要下苦功夫去挖掘。
而巨頭們在農村的征途也越發有意思。
他們除了在農村建立門店之外,開始了一系列的供應鏈合作。
比如,京東金融與玉米種子企業“杜邦先鋒大糧公司”合作;螞蟻金服就和蒙羊集團合作等。
其次,就是大規模的股權投資。
比如,京東金融投資了“聚土網”,螞蟻金服投資了中和農信等。
巨頭一系列行動背後,藏著更大的野心:他們正在點滴收集農村的數據,試圖再次用互聯網和科技,重塑農村。
比如,京東金融正在試圖給“農業合作社”放款,而合作的一項重要指標就是,合作社是否保留歷年來的交易數據。
“早期農民與合作社交易,數據都是紙質的,合作的前提,是要求他們將就數據錄入電腦”,相關負責人強調。
巨頭和核心企業的供應鏈合作,獲取數據是重要目的之一。
京東農村金融負責人洪潔曾對媒體表示:“選擇大型農企,主要看中的是其優質的數據資料,可以與信貸產品的風控打通,確定農戶的信貸資質。”
京東如此,螞蟻金服也不例外。
2016年螞蟻金服戰略投資中和農信,掌握其30%股權,成為第二大股東。
“螞蟻金服和我們商量過好幾次,想讓我們分享數據”,中和農信某負責人稱。
“與中和農信合作放款,可以使貸款用戶的數據沈澱在互聯網上,形成首條信用記錄。”螞蟻金服也曾公開表示。
“實際上,巨頭們的投資和布局,大多是為了獲取數據,建立數據模型”,某資深業內人士稱。
有了數據,在農村這片折戟的土地上,巨頭還能重回榮光,用互聯網和技術的方式,對農村進行“降維攻擊”。
03風控奇招
現在數據尚少,還不足以搭建一套堅不可摧的風控體系。
互聯網金融奇招百出,試圖破解暫時的掣肘。比如,現在頗為流行的“數據閉環”模式。
農民養豬過程中,大概需要多少錢,都通過數據先計算出來。
農村金融公司會買好豬苗、飼料,提供給農民,最終豬出欄,農村金融公司甚至會幫農民將豬運到屠宰場宰殺、賣掉。
農村金融公司提供了一條龍的服務,最終扣除了本金和利息後,剩下的錢再給農民。
這個模式下,農民幾乎成了農村金融公司的“打工者”。
“這種情況下,幾乎不用給農民做風控,因為,農民幾乎碰不到錢”,該公司的負責人稱,這種深入產業鏈的方式,節省了風控成本,同時收集了農村數據。
除了制度和規則上做風控之外,還會通過技術解決。
比如,給信貸員裝有定位系統、錄音系統的硬件設備,以便實時監測信貸員。在實地考察時,要拍攝現場照片上傳。
而信貸員在實地考察中,關鍵驗證,這個家是不是農戶的,他會不會故意找一個家境較好的鄰居,來冒充自己家。
因此在走訪過程中,會問很多細節問題,比如洗手間的開關在哪里?
信貸員結束家訪,資料上傳後,總部還有一輪核實。
要麽視頻,要麽電話,借款人還需要回答很多細節,來驗證他是否撒謊。比如:沙發的顏色,電視的擺放、地板的圖案等問題。
而拍攝的照片,也被充分利用。
平臺會有專門的線上評估師,根據照片來分析借款人的生活習慣,還款能力等。
比如,有沒有賭博用具,有沒有煙酒,來判斷是否有不良嗜好;電風扇、電視機等家電,都是什麽牌子,值多少錢,判斷其家庭收入狀況等。
在數據少得可憐的農村,任何一項資料,都要被充分挖掘。
數據的采集,規則和技術上的探索,這些區別於線上風控的奇招,也讓農村金融找到了一些破解難題的竅門。
在農村,曾經互聯網的降維攻擊,幾乎完全失效。
但目前,農村的數據就如涓涓細流,正從四面八方慢慢匯聚;技術也開始漸漸發揮作用。
農村金融的堅冰,已出現裂隙,點滴融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