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記者 李彪
鋼管新國標實施一年,但是,新國標推進仍舊面臨重重困難。
5月26日,在中國鋼結構協會鋼管分會、冶金工業信息標準研究院聯合主辦的“鋼管標準推進委員會”成立大會上,冶金工業信息標準研究院院長王麗娟表示,當前中國焊接鋼管產能約9000萬噸,最為量大面廣的品種是GB/T3091-2015生產的低壓流體輸送用鋼管,但是,該行業的面臨的問題是產品質量參差不齊、市場無序競爭、標準執行不統一等。
2016年6月1日,鋼管行業開始執行GB/T3091-2015《低壓流體輸送用焊接鋼管》國家標準,也被稱為我國鋼管行業的新國標。新國標實施近一周年,但是,落實過程中仍面臨諸多阻礙。
一位鋼管行業專家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新國標中最大的亮點之一就是提出了鋅量300g/㎡的硬性要求,但是,也帶來了生產產品成本的普漲的現象,一些企業為規避成本上漲,拖延落實新國標的情況仍較為普遍。
為了對新國標的實施情況進行摸底,今年3月,由中國施工企業管理協會工程物資設備工作委員會、中國建築業協會材料分會聯合參與的“尋找中國好鋼管,新國標中國落地核查行動”啟動,以鄭州、長沙、南京和杭州四個城市為調查樣本,所選取的樣本鋼管品牌均為當地市場的主流銷售品牌,在當地市場占有率和鋼管社會庫存方面均在90%以上。
調研結果顯示,抽樣品牌在鋼管行業貫標執行方面,鄭州抽檢的5個品牌,僅2家合格;長沙抽檢的4個品牌,僅有1家合格;南京抽檢的6個品牌,4家合格;杭州抽檢的6個品牌,4家合格。
王麗娟介紹,低壓流體輸送用焊接鋼管的行業特點是生產廠家多,主要以民營企業為主,企業之間產品質量參差不齊;產品消費者是涉及、施工、建築安裝和直接使用者,用戶較分散,缺乏對產品質量的直接檢驗和驗收能力;市場無序競爭,標準執行不統一等。
標準化的落實難的問題也是市場上的共性。以天津為例,天津市場監管委一位負責人介紹,2016年天津市標準化工作改革取得突破性進展,但是,標準化工作還存在著一定差距和問題,譬如:標準化工作改革推動進度不夠均衡、標準化助力質量提升和引領產業新動能的作用發揮不夠充分、企業標準化的意識和能力還沒有廣泛普及和提升,團體標準市場認可度和影響力還不高等。
為此,與會各方對於鋼管標準推進委員會在推進新國標等標準落實方面給予厚望。
王麗娟介紹,鋼管標準推進委員會的成立是鋼管行業標準引領質量的重要一步,同時也是鋼管行業加強行業自律、維護行業健康發展的重要行動。後期委員會將開展企業執行標準檢查,推進鋼管行業質量水平提升和品牌形象的重塑和建設。
同時,作為鋼管標準推進委員會牽頭企業,鋼管標準推進委員會組長、友發集團董事長李茂津在致辭中表示標準不是兒戲。在他看來,標推委的成立是全國鋼標委和中國鋼結構協會鋼管分會在職能上的一次突破和創新,也是具有強烈責任感企業“引領精神”的一次體現。標推委的成立有助推進鋼管行業規範化經營,加快行業洗牌,使得執行新國標的企業發展之路越走越寬廣。
日前,低速電動車技術條件國標草案曝光,根據草案要求,低速電動車多項技術條件較以往有所提升,如要求低速電動車碰撞測試須達到電動汽車標準,並且要求低速電動車使用鋰電池。經過向低速電動車國標制定組組長董揚求證,此草案真實度非常高,最終標準將很快出臺。
近日更有消息稱,低速電動車將成為我國乘用車門類中的最新細分品類。作為一種長期的客觀存在,低速電動車迫切需要走上合法合規的道路。那麽低速電動車國標草案是否合理?對低速電動車產業將產生哪些影響?就以上問題,本報記者采訪了中國工程院院士楊裕生,對國標草案進行了相關解讀。
楊裕生首先對該草案中的部分內容表示不認可,他認為,新版《四輪低速電動車技術條件(草案)》的很多標準制定的不合理,將有可能扼殺了低速電動車的發展。“草案界定的所謂‘低速電動車’除最高速度與高速電動車有點差別外,基本是按高速電動乘用車進行要求,該草案不僅沒有顯示低速電動車的特色,也沒有和歐、美、日的低速電動車標準接軌。” 楊裕生說。
在最為關註的低速電動車電池之爭上,楊裕生指出,《四輪低速電動車技術條件(草案)》雖沒有正面限定使用何種電池,但僅憑“系統比能量不應低於70Wh/kg”一條規定,即排除了鋰離子電池外的所有電池,而此項規定直接導致了低速電動車的成本將比用鉛酸電池時提高至少一萬元。單此一計,就可打掉低速電動車的“半壁江山”。
由此,楊裕生說:“《四輪低速電動車技術條件(草案)》將會嚴重打擊低速電動車的發展,客觀上保護了排放嚴重的燃油車。”
對於部分人士擔心的低速電動車獲國家認定後將沖擊高速新能源車的影響,楊裕生認為,低速電動車國標草案根本不會對高速新能源汽車產生不利影響,高速新能源汽車有補貼和積分雙重保護,而低速電動車不享受任何政策紅利。
楊裕生說:“雙積分辦法中已明確規定,純電動乘用車獲取積分必須‘30分鐘最高車速不低於100km/h、電動汽車蓄駛里程(工況法)不低於100km’,低速電動車被明確排除在外。”
采訪最後,楊裕生院士對低速車國標制定組提出了相關建議,楊裕生院士表示:“電池、電機、電控等部件的品種都很多,都應該由企業根據總體設計和市場進行選擇,沒有必要有標準越俎代庖。”
低速電動車在現階段的中國有著比歐、美、日的低速電動車更為特殊的意義,有幾億人使用不遮風、不擋雨的自行車、摩托車,急待升級換代。所以,《四輪低速電動車技術條件(草案)》的制訂要全面考慮各方利益,不可脫離中國實際、脫離廣大群眾的切實需求。
“我們現在看到的《四輪低速電動車技術條件(草案)》,即使真實度非常高,也還只是個‘曝光版’,還有修改的可能。我建議,有關部門和專家要改變觀念,對此《四輪低速電動車技術條件(草案)》進行徹底修改後再行公布實行。”楊裕生說。
奶粉新政之後,乳企集中向高端產品布局,乳鐵蛋白的應用越發廣泛。但記者了解到,隨著去年乳鐵蛋白新國標的實施,新標準的後遺癥正在慢慢體現,乳鐵蛋白原料出現價格暴漲,從每千克的3000元上漲至13000元,這也是繼羊乳清粉之後,又一個價格暴漲的原料產品。在業內看來,要解決乳鐵蛋白價格暴漲,解鈴還須系鈴人。
最近2~3個月,高端嬰幼兒配方奶粉中的原料之一的乳鐵蛋白價格暴漲。根據網上一份從輝山奶粉經銷商處流出的漲價通知:因國家乳鐵蛋白進口標準調整,導致上遊原材料供應緊缺,價格持續上漲。並列舉了乳鐵蛋白的價格從3000元/千克上漲至13000元/千克,單罐的乳鐵蛋白成本從5.6元上漲至24.1元。
而乳鐵蛋白漲價的信息也得到了部分乳企的確認。“近期乳鐵蛋白價格確實漲得比較快。”君樂寶乳業副總裁劉森渺告訴第一財經記者,最近兩個月左右,乳鐵蛋白的價格就從三四千元/千克,迅速突破到萬元以上,目前市場供應還持續緊張。
乳鐵蛋白一直被業界認為是牛奶中的活性物質,有抗炎和抗菌的作用,大多被添加在高端嬰幼兒配方奶粉中,2004年國家就已經批準允許在嬰幼兒奶粉中添加乳鐵蛋白,但行業出現這樣供應緊張的情況卻並不多見。
“此次市場供應短缺,和乳鐵蛋白的新國標脫不了幹系。”獨立奶業分析人士王丁棉告訴第一財經記者,根據2017年7月實施的食品安全國家新標準《食品營養強化劑乳鐵蛋白》GB1903.17—2016,對乳鐵蛋白的理化指標進行了修改,其中將乳鐵蛋白純度從90%提升至95%,這也導致目前市面上的部分原料無法再符合這一標準。
據王丁棉介紹,目前國內沒有乳鐵蛋白生產商,國際上生產乳鐵蛋白的供應商總數也並不多,主要是新西蘭西部乳業、新萊特,澳大利亞大拓,美國西爾瑪,法國ARMO,荷蘭DMV等幾家,而其中產能較大的是美國,但美國生產的乳鐵蛋白的純度大多在90%,因此對市場供求影響較大。
另一方面漲價的因素則來自企業端的需求。本身乳鐵蛋白也是近年來奶粉企業的熱門賣點,新西蘭主要乳鐵蛋白供應商新萊特工廠2018財年中期業績報告顯示,供需失衡正在推動全球乳鐵蛋白價格上漲,需求主要來自於嬰兒配方奶粉,特別是在中國。
記者統計發現,包括美贊臣、雅培、君樂寶、飛鶴、三元、麥蔻等很多品牌產品中都有添加乳鐵蛋白,而乳鐵蛋白的供應和價格也一直是各企業關註的重點之一。
劉森渺表示,這輪乳鐵蛋白價格上漲主要就是供需關系的矛盾,君樂寶今年的原料供應去年已經排好計劃問題不大,但新計劃的采購價格上可能會受到一些影響。
也有企業開始提前鎖定供應商產能。丹麥奶粉企業麥蔻副總經理範學梁告訴第一財經記者,雖然不能透露具體價格,乳鐵蛋白漲價已經影響到了丹麥市場,價格較同期已經上漲了一倍,最高峰在兩個月前,目前略有回落。之前考慮到可能漲價的因素,公司已經和供應商鎖定了2年的供應量,雖然目前丹麥市場乳鐵蛋白供應偏緊,但公司生產一切正常。
另據王丁棉透露,也有個別大企業一口氣鎖定了多年的供應量。
在業內看來,企業的一些提前鎖定供應也加劇了短期市場供給的緊張,不過乳鐵蛋白的高價未必會成為常態。
乳業分析師宋亮告訴第一財經記者,事實上近年來乳鐵蛋白價格一直有上漲,這一輪企業需求量激增,訂單比較多,所以產能跟不上,但本身乳鐵蛋白原料生產國外技術比較成熟,很快產能就會跟上。
看到乳鐵蛋白的市場前景,部分供應商也在加大擴產。今年4月,新萊特就宣布投資1800萬美元,準備將乳鐵蛋白的生產能力翻倍,預計將在2018年10月份完工。
不過在業內看來,短期內乳鐵蛋白高價的問題還不會馬上解決,王丁棉認為,目前來看,近期乳鐵蛋白的供需矛盾還會持續,而目前國內的條件,要求國內企業自給自足生產這一原料並不現實,最好的解決方案是,一方面建議國家有關部門對新國標純度等方面的要求進行修改,讓更多原料進入市場;另一方面,奶粉企業不再將乳鐵蛋白作為賣點,畢竟嬰幼兒配方奶粉強調的是配方科學和均衡,而不是某一種原料起決定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