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唯品会“闪购不闪”的一些小疑惑 徐佳杰

http://xueqiu.com/7813497513/44000095
昨天,$唯品会(VIPS)$      的一季报又亮瞎了华尔街的眼球,100%的收入高增长率让人惊吓!但看了唯品会往年年报以后,总有一些疑虑,希望和大家一起讨论。

声明:此文并非为唱空,仅做讨论探讨之用。本人在文章完成之时并未持有做多/做空该股标的,未来72小时也不打算交易。

众所周知,法国的la Vente-privée (直译私人购)开启了全世界闪购的新模式。这种模式的特点就是存货周转率快,存货周转天数短。采用销售“尾品”的方式,能够迅速变现。
但唯品会的“闪购”模式,貌似不够闪。我特意找了几家国内外的公司做对比。

存货周转天数比较:

*找了一家以美妆,面膜为主$聚美优品(JMEI)$      ,一家大零售$京东(JD)$      ,一家美国的闪购网站$Zulily(ZU)$      (提示,zulily最近还得到了阿里巴巴的投资哟,占股9%以上),与唯品会做比较。
(聚美优品缺省2012数据,30为系统自动生成,造成误解抱歉)

发现,唯品会的存货周转天数,不仅比同样身为"闪购网站”的Zulily要高7到8倍不止,甚至比大零售的京东更高。仅仅比聚美优品2014年的数据优秀一些。

那唯品会所谓的“闪购”模式究竟“闪”在哪儿?优秀在哪儿?“护城河”又在哪儿呢?

闪购的目的就是利用客户急于购买便宜高端大气上档次尾品的原理提高存货周转率,降低周转天数。可唯品会如此高的存货周转天数,岂不失去本意?

(还在养伤中,缓更,此文抛砖引玉,为即将要写的文章做准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5374

多空交鋒唯品會:會是空頭最好的目標?

來源: http://www.gelonghui.com/portal.php?mod=view&aid=2640

本帖最後由 鹿愚 於 2015-5-21 10:49 編輯

多空交鋒唯品會:會是空頭最好的目標?
作者:Eastland


上周二(5月12日),做空機構Mithra Forensic Researc(簡稱MFR)發布了題為《Vipshop: We Are Not Buying The Financial Statements》(唯品會:你的財報我不信)的做空報告,指控唯品會操縱公司財報數據。唯品會在及時回應並拿出靚麗財報後,股價迅速企穩,但依然是中概股里最容易被做空的個股,與空頭的鬥爭才剛剛開始。

“空軍”將卷土重來


在美國做空中概股的主要方式是借入股票並拋出,然後低價購回並歸還股票。比如某只股票現價為20美元,做空者借到1萬股在二級市場拋出,獲得20萬美元現金。假如能夠以10萬美元買回1萬股還給出借方,就能賺10萬美元。如果歸還股票的期限已到,股價漲到30美元,借股者就要花30萬美元買1萬股還賬。“要麽買回,要麽進監獄”,說得就是這種情況。


2010年6月,渾水發布做空東方紙業的報告,股價當場下跌50%;當年11月,渾水再度出擊,導致中概公司綠諾退市;2011年4月香櫞做空東南融通大獲全勝;11月,香櫞的偷襲令奇虎360一日之間跌掉10%;2012年7月渾水的質疑又使新東方市值折損35%;2013年10月24日,渾水發布長達81頁的做空報告,網秦當日暴跌47%……


盡管奇虎360和新東方在對抗做空方面取得階段性勝利,但連續遭遇做空動搖了美國投資人的信心,兩年間中概股總市值跌去50%,損失超過千億美元。臺前搖旗吶喊的研究機構(渾水、香櫞還有這次的MFR),與幕後的做空者有千絲萬縷的聯系,從中概的暴跌中獲利頗豐。


2012年以後,容易做的公司陸續被“做掉”,不容易做的奇虎360和新東方則讓空頭碰壁。當時,未上市的中國企業紛紛推遲或撤銷在美上市計劃,已上市的估值處於低位,失去獵物的“空軍”逐漸退去。


2013年到2014年間,中概公司估值大幅提高,赴美上市風潮再起。到2015年一季度未,排名前30的中概公司總市值超過4000億美元,較2011年4月多家中概股被做空前高出一倍有余。渾水於2014年9月開始做空500彩票,遭遇集體訴訟的聚美優品市值迅速縮水60%肯定與空頭有關,成立不久的MFR把唯品會作為第一個獵物……種種跡象表明,“空軍”即將卷土重來,從阿里到聚美都要小心了。


唯品會是空頭最好的目標


在眾多中概股中,唯品會是被做空風險最大的個股。


首先,唯品會市值高達140億美元以上,做空的預期收益巨大。


2012年3月唯品會在紐交所上市,其後半年股價一值在6美元以下徘徊,當年10月才發力站上10美元。


2013年,唯品會開始讓人大跌眼鏡,年未收於90美元一線。2014年唯品會氣勢如虹,走出翻倍的行情,11月達到239美元,超過百度,成為中概股中的“第一高價股”。


1拆10後不久,唯品會再創30.72美元新高(相當於拆1股前307美元),市值一度突破170億美元,相當於攜程加奇虎360!





市值越高,做空的獲利空間就越大。500網票網市值不過5億多美元,股價跌40%的話市值將縮水2億美元,空頭賺幾千萬美元已經不容易了。唯品會市值約150億美元,如能引發暴跌可以打開數十億美元的獲利空間,收益將十倍於做空500萬或網秦。


其次,唯品會市盈率偏高,估值存一定的泡沫,股價回調本身存在合理性。2014年,唯品會凈利潤為1.2億美元,市值148億美元(5月18日收盤),市盈率高達123倍。而阿里、百度、奇虎360的市盈率只有40倍上下。市值183億美元的網易,2014年凈利潤達7.7億美元,市盈率不到24倍。


5月15日,唯品會公布的2015年Q1財報顯示,營收、凈利潤分別達到86億和4.8億,同比增幅分別為100%和106%。但即使2015年唯品會凈利潤翻倍,動態市盈率仍達60倍以上。


成熟資本市場是削峰填谷的地方,多頭尋找窪地,空頭則緊盯高峰。木秀於林,風必摧之,唯品會市值大、估值高,是空頭夢寐以求的標的。


但...MFR的做空報告也太業余了


MFR報告例數了唯品會的“十宗罪”,大致顯示出唯品會易受攻擊的“部位”,但其論點實在很業余。


首先,MFR指責唯品會將總交易額記為營收。但正如唯品會回應中所稱:MRF做空報告不懂唯品會的商業模式。


唯品會的營收認定方式與阿里不同,或許會給人“營收相當於阿里40%”的錯覺。





2014年阿里三大平臺總交易金額近2.3萬億,而阿里營收僅為525億,不及總交易額的3%。





唯品是與阿里完全不同的電商平臺:前者買斷了產品並承擔存貨費用及減值風險,賺的是進銷差價;後者賺取的是廣告、促銷費用。截止到2014年末,唯品會賬面有價值5.78億美元的存貨並計提了3560萬美元的存貨商品減值。MFR報告中提到“相較於國內及全球的競爭對手,唯品會的倉庫容量過剩”(阿里當然是沒有庫存)。指摘庫存過多,卻無視3650萬美元商品減值說唯品會不承擔存貨風險,屬於“寄售”,MFR想錢想瘋了。


其次,MFR質疑唯品會經營活動凈現金流(net cash from operating activities)不受盈利規模驅動而受應付賬款(accounts payable)驅動。從下圖的確可以看到,經營活動現金流被應收賬款推動的感覺。





唯品會的應付賬款主要是欠上遊供應商的貨款,其絕對值應隨著經營規模的擴大而擴大。2014年,唯品會應付賬款盡管達到創記錄的4.49億美元,但占營收的比值卻從上一年度的17%降至12%。由於唯品會以交易總額確信營收,采取的又是“閃購”,毛利潤率、凈利潤較低,屬於薄利多銷模式。十幾個點的應付賬款自然遠高於凈利潤。





MFR稱“仔細分析發現,該公司通過嚴重推遲向供貨商付款時間實現經營現金流增長。”分析了半天,還想不通如此淺顯的道理,某些人的智力真的有硬傷!


MFR還指責唯品會利用應收賬款誇大銷售額。的確有許多公司這樣做,但唯品會2013年、2014年應收賬款占營收的比例都不到百分之一(非常附合2C電商的特征),以此誇大營收是玩笑。


收購樂蜂是唯品會真正的軟肋,MFR對此窮追不舍:收購價格過高?樂蜂業績拖累唯品會?資本開支劇增、遠遠超過增長需求……唯品會的談判議價能力和整合能力受到全面質疑。


從高價收購,到聲稱“樂蜂網的規模過小不具有戰略意義”,唯品會這宗收購多半是失敗了。但這是在幕後資本推動下完成的收購(正如趕集與58同城合作),唯品會領導層不應擔全責而且與欺詐扯不上關系。


MFR的報告是基於預設觀點拼湊的貨色。漲得多就是妖,看什麽地方都覺得有妖氣,有“大師兄”的愛好,本領卻遠遠不及“二師兄”,捉哪門子妖啊。


MFR嘩眾取寵、投機取巧的心態暴露無遺:唯品會暴跌,俺就賺大了;不跌俺先出個名。以後大家也別迷信國外做空機構了,他們也有智商欠費的時候。
(來源:虎嗅網)


格隆匯聲明:本文為格隆匯轉載文章,不代表格隆匯觀點。格隆匯作為免費、開放、共享的海外投資研究交流平臺,並未持有任何關聯公司股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6340

營收相當於阿里40%? 唯品會被做空後連遭六家美律所訴訟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6/4631646.html

營收相當於阿里40%? 唯品會被做空後連遭六家美律所訴訟

一財網 李娜 2015-06-12 18:25:00

爭議的關鍵點之一在於,此前做空機構認為唯品會的收入確認方法不正確,其商業模式屬於寄售模式(Consignment), 按照這樣的商業模式,在美國公認會計準則下,收入確認應該按照凈額法(net method),而唯品會目前則是按照全額法(gross method)確認,因此唯品會的收入被嚴重高估了。

自一季度財報發布以來,唯品會(NYSE:VIPS)已經連續第六次遭到美國律師事務所提起的集體訴訟。

6月10日晚間,美國霍華德史密斯律師事務所宣布,已代表在今年2月17日至5月15日期間購買唯品會股票的買家對唯品會提起集體訴訟。此前,唯品會還遭遇了兩家研究機構發報告做空。

“目前這件事由我們美國IR那邊在積極溝通,並不涉及國內業務。”唯品會今日對《第一財經日報》回應道。

霍華德史密斯律師事務所在起訴書中稱,唯品會發布了虛假、誤導性聲明,而且未公布一些事實,包括唯品會操縱和誇大了公司銷售額、應收賬款、利潤、現金流以及資產賬目等。當這些行為被曝光後,唯品會股價下滑損害了投資者利益,此次對唯品會提起集體訴訟是希望彌補股東的這部分損失。

5月12日,做空機構MithraForensicResearch在一份針對唯品會的報告中稱,司法模型顯示唯品會操縱了銷售額、應收賬款、利潤及其他資產賬戶,唯品會的財報與該公司管理層在多個場合下披露的信息自相矛盾。受此消息影響,唯品會股價在2015年5月12日的交易中大幅下跌逾5%至25.78美元。

唯品會是一家特賣電商網站,2012年3月23日登陸紐約證券交易所,發行1118萬份ADS(每ADS=2股普通股),每個ADS發行價6.5美元,,融資7264萬美元。經過短短的三年左右時間,公司市值從IPO時候的區區幾億美元到今天突破一百五十億美元,成為中概明星。

爭議的關鍵點之一在於,此前做空機構認為唯品會的收入確認方法不正確,其商業模式屬於寄售模式(Consignment),按照這樣的商業模式,在美國公認會計準則下,收入確認應該按照凈額法(netmethod),而唯品會目前則是按照全額法(grossmethod)確認,因此唯品會的收入被嚴重高估了。

“這主要取決於在交易安排中,對相關貨物,唯品會是采取買斷的方式還是代理的方式。”有業內人士分析道,在全額法下,唯品會可以將從客戶收取的總價款作為自己的銷售收入,而將需要付給供應商的金額作為成本;而在凈額法下,唯品會只能將從客戶收取的總價款扣減掉需要付給供應商的金額之後的差額做為收入,簡單的理解就是只能將毛利作為收入。

顯然,如果按照凈額法,那麽有可能的一個最壞結果(僅僅是假設)是,唯品會2014年的總收入金額就不是接近38億美元,而是僅僅不到10億美元,這無疑對公司在投資者眼中的定位產生巨大影響,進而影響到公司的股票估值。

目前,由於唯品會的營收認定方式與阿里不同,會給人“營收相當於阿里40%”的“錯覺”。

唯品此前針對這份做空報告回應,該公司已在2014年年度報告20-F中披露和詳細說明,會計方式是恰當的。

長期處理國際訴訟索賠案件的律師郝俊波則對記者表示,美國投資市場允許上市公司不盈利,商業模式也不是關鍵,但數據與財務上的作假通常會引來做空機構的註意。

“而有投資者因此遭到損失,律所也會加入。”郝俊波對記者表示,律所和做空機構的盈利方式不同,會根據案件做調查,具有一定的風險。同時,他也對記者表示,近年來類似的中概股被美國律所起訴的並不在少數。中國企業涉及中石油、新東方、分眾傳媒、蘭亭集勢、世紀互聯、聚美優品、阿里巴巴、安博教育、龍威石油,其中集體訴訟居多。

不過,郝俊波對記者表示,提起訴訟的律師都是風險代理,沒有任何動機把股價打下來。

有業內專家表示:美國律所通常與做空機構聯手牟利,財報發布之前由做空機構發布一個做空報告, 隨後律師事務所就很“默契”地發表訴訟。”

“通過做空賺錢確實在美國是一種現象,但是律師和做空機構的盈利模式是不一樣的,征集客戶後,少的要半年,長的要兩三年,律師的目的是要幫助客戶爭取到賠償,所以股價持續跌對賠償也沒有太大的好處。”

“在第一家律師提起訴訟的兩個月內,其他律所都可以加入,贏面更大越有更多的律所加入,通常在征集期限內選出一到兩家做首席律師,然後在投資人中選出首席原告。此前,美國律師事務所PomerantzLLP、TheRosenLawFirm、Levi&KorsinskyLLP、BrowerPiven和MilbergLLP分別在5月19日、20日、21日,代表部分2015年2月17日~5月11日期間購買唯品會股票的投資者,向唯品會發起集體訴訟,控訴理由與上述律師所調查內容大致相同。

受此消息影響,唯品會股價在2015年5月12日的交易中跌至25.78美元,目前徘徊於24美元上下,但各大投行紛紛看好唯品會的發展前景。德意誌銀行在5月18日發布研究報告,維持唯品會股票的“買入”評級以及32.1美元的目標股價。摩根士丹利在6月3日淩晨發布研究報告,重申唯品會的股票評級為“增持”,目標價為33美元。

編輯:霍光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9199

阿里巴巴CEO张勇:天猫双11顺手养活了京东和唯品会

http://gelonghui.com/#/articleDetail/13815

阿里巴巴CEO张勇:天猫双11顺手养活了京东和唯品会

作者:然雨

6月16日消息,在首届聚划算商家会“倚天会”上,阿里巴巴集团CEO张勇表示,“这6年,天猫双十一顺手养活了京东和唯品会,商家在双十一卖剩下的商品跑到京东唯品会,成就了他们的商业模式。”

张勇还透露,阿里即将推出一个整合的集团层面的商家服务体系。为商家建立一个全生命周期,多场景的销售,营销,物流等跨业务服务体系,对此他还称,“阿里要收网了,肥水不流外人田。”

介绍称,阿里将为商家服务体系中的商家提供统一接口和客户经理,并提供跨平台的解决方案。并利用阿里妈妈进行全渠道数字营销以及菜鸟在物流上的资源让企业供应链更有效率,同时,商家还将能够使用进出口平台。

张勇表示:“六年来,双十一越做越大,让天猫越来越繁荣,造就了很多商家。双十一结束,大家留下的库存,四处找地方出清,于是养活了京东和唯品会。今天我们有3.5亿的购买用户,我们完全有能力去构建一个全生命周期的营销场景,若干个营销场景,若干个销售渠道。肥水不流外人田。”

“今天我们有淘宝,天猫,旗舰店,天猫超市,可以做直销和分销,有“倚天剑”聚划算,俪人购,在无线上有最近很火的淘抢购。阿里可以为商家提供日常销售,上新品,存货销售,打折促销,清仓等多样的营销场景。在保护品牌的同时,从产品周期的角度为商家去规划。该卖新货的卖新货,该清仓的地方清仓,每个营销场景都有其独特的价值。”张勇说。(转自TechWeb)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9890

雙十一電商好戲連臺 唯品會難道在睡大覺嗎?

來源: http://www.iheima.com/space/2015/1115/152802.shtml

導讀 : 唯品會股價開盤大跌近30%,很多對沖基金分析師急忙跑來問東哥,唯品會怎麽回事?

【東哥解讀電商】唯品會周五股價低開低走。股價一度跌幅高達30%,截止收盤,唯品會股價暴跌26.96%報13.6美元。大跌的原因是唯品會周五發布第三季度業績預告稱,今年第三季度營收預計為人民幣86億元到87億元,同比增長為61%到63%;而唯品會此前預計第三季度營收為人民幣91億元到93億元,同比增長71%至74%。

有投資人在投資圈整理對比數據,唯品會說天氣不好,而阿里財報的GMV環比增幅6%,營收環比增幅9%。唯品會的財報則預告,第三季度環比增幅為-4%。業績的不確定性導致了恐慌,導致股價盤前大跌。而股價的事情說不清楚,但東哥可以說一說唯品會的業務狀況,僅供電商圈和投資人參考。

雙十一大戰,唯品會在幹嘛?3倍增長

雙十一臨近阿里和京東在服飾品類,打的不可開交的時候,唯品會卻沒有什麽動作。前京東同事比東哥還著急,一直追問為什麽唯品會就沒有一點點動作呢?難道放棄雙十一了,會不會對第四季度業績有影響。因為她作為唯品會的忠實用戶,也還買了不少股票。

前同事的疑惑想必也是所有投資人的疑惑,東哥要說的是雙十一當天唯品會銷售額同比增長3倍。唯品會是采銷模式,自然早就提前準備雙十一備貨了。大多數人看到的是公關層面的口水戰,但真正的較勁是供應鏈倉儲物流的準備。

每年唯品會都會參與雙十一大促,應該來說凡是做電商的,都不會愚蠢的放棄雙十一這麽好的機會。唯品會更加不會例外,服飾本來就是雙十一用戶的重點消費品類。今年唯品會針對雙11的備貨實際上早在9月底已完成。另外考慮到往年10-12月三個月基本占全年銷量的30%以上,作為重點發展的跨境電商業務,唯品會的備貨也是通常月份的3倍多。京東服飾和天貓都是開放平臺模式,以至於被二選一站隊,商品被迫下架時毫無對策。而唯品會自己直采控制貨品,不會太多受阿里二選一站隊影響。另外唯品會定位就是品牌低價折扣,很多甚至都遠低於天貓說的五折。

唯品會雙十一業績做的怎麽樣?阿里912億的光輝幾乎蓋過了所有的其它電商的業績,京東只能講自己雙十一期間的訂單同比增長130%。據東哥所知的數據是唯品會雙11銷售額是去年的3倍。唯品會提前4小時錯峰銷售,開售差不多10小時後銷售額就已經超過去年同期了,而移動端的成交量占比超過了80%。根據騰訊應用寶的榜單,唯品會新增下載量穩居排行榜第二位,此外,在月度新用戶增長率方面,唯品會APP排名第三,其新用戶都出現顯著增長。

912億對唯品會服飾有多少影響?

東哥在這里要說一個電商常識,每年雙十一直接銷售受益最大的還不是阿里巴巴,而是京東、唯品會等垂直B2C。阿里銷售額大主要得益於蓄水池銷售,而非增量消費。而因為雙十一期間體驗較差,實際上把用戶都趕到了其它競爭對手。唯品會就是受益者之一,同比增長速度遠高於阿里巴巴,而且不只是雙十一,而雙十一前後半個月!

即便是量化分析雙十一對服飾品類的影響,也無足過濾。天貓雙十一的確是以服飾品類為主,在很多品牌的第四季度銷售當中占比也不小,是否有透支可能!量化分析一下,雙十一期間參加阿里搶購的用戶也就1億多,2億多網購用戶並不參與。其次不考慮刷單,就算912億有一半是服飾百貨也就450億。如果查閱歷史數據,雙十一後服飾普遍超過30%以上的退貨率,實際成交的也就300多億。這個交易額在服飾的第四季度銷售占比還是非常小的。

雙十一之後對唯品會影響會怎麽樣?

主要是兩個層面,一個是新增用戶,一個是上遊供應鏈方面。

在雙十一之前東哥就強調過了今年必定會繼續爆倉,日常訂單的11倍,還處於手工分揀時代的三通一達爆倉是必然事件。很多人會認為是末端配送不過來,實際上是分揀中心爆倉,訂單過多無法正常運轉。效率不但不能提升,可能比平時還差。幹線物流,也是導致爆倉的重點原因。據東哥一線物流圈的朋友線報,已經全線爆倉了。一二線城市的用戶,應該還會好一點,但三四線及農村的物流配送,基本就沒有什麽保證了。雙十一的菜鳥物流安排,優先發大品牌其次中小品牌。優先發雙十一訂單,其次雙十一之後的訂單。2014年到第九天妥投率不足80%,待出庫發貨的還有近10%。天貓雙十一超量銷售的代價是非常高昂的,而雙十一給多數用戶帶來的體驗是完全的失望!所以說雙十一後有什麽問題?用戶會大量退貨,重新到其它能夠及時送達的平臺下單。用戶會選擇可以避免雙十一物流沖突的平臺下單。唯品會的自有物流近3萬員工,今年雙十一的要求是3天內將大多數商品送達消費者手中。在平常情況下,唯品會體驗有一些優勢,但在雙十一後是更明顯的,同理也可以適用於京東。

上遊供應鏈也是做品牌特賣的重點,大量商家都會為雙十一備貨,甚至超額備貨,但不會每一家每一個SKU都會爆賣。所以雙十一後,基本就是品牌清理庫存節奏了。目前來看,處理品牌尾貨的效率,唯品會要比其它家要強得多。

所以不管怎麽分析,天貓雙十一對唯品會銷售業績更多的是積極影響!

唯品會的問題在哪里?是天氣太暖和還是宏觀經濟太冷

說了這麽多,很多投資人依然關心,為什麽第三季度的業績低於預期10個點。9月份參加過某投行會議的對沖基金們,東哥在會議上說過各大電商平臺面臨去中心化,更多垂直細分競爭對手時,面臨的挑戰。電商平臺業務增長,取決於品類擴張增加人均消費,其實短期更大的影響是活躍用戶的增長壓力,而唯品會的二季度的季度活躍用戶才1420萬。另外經濟下行,雖然加速用戶購買折扣商品,但也導致沖動型消費減少,女裝算是首當其沖。東哥以為是外部經營環境快速變化,導致了唯品會業績的波動。

第三季度本來就是服飾最淡季,唯品會說天氣暖和導致銷售未能達到預期,東哥未必相信。但身處帝都的東哥,感覺今年第四季度北方的冬天來的早一點,也冷了不少,南方又多雨,對唯品會及所有服飾品牌都算是一個好天氣吧!

唯品會股價開盤大跌近30%,很多對沖基金分析師急忙跑來問東哥,唯品會怎麽回事?東哥沒法回答股價多少才是合理的。但東哥以為,這是唯品會對投資人預期管理問題。唯品會最近半年業務本身沒有什麽問題,而是投資人的預期過高了。10%以上的中國GDP增長才算正常,7%以下就是衰退了。但你知道的,中國7%的GDP增長,依然在全球大型經濟體當中屬於最快的,不是嗎?

【關於東哥】

李成東,電商天使投資人,前派代、騰訊、京東電商戰略分析師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0038

海外精選業務三季度環比大增164% 唯品會也加入跨境電商爭奪戰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11/4714828.html

海外精選業務三季度環比大增164% 唯品會也加入跨境電商爭奪戰

一財網 關健 2015-11-20 16:51:00

平臺模式的天貓國際,堅持自營自采的網易考拉海購和小紅書,主推海外買手C2C模式的洋碼頭等,再加上像蜜芽寶貝等一系列垂直平臺,跨境市場漸入“紅海”。

美國著名年度大促“黑色星期五”緊連著雙11,11月成了國內跨境電商真正的“黃金月”,也撐大了電商們的胃口。

天貓啟動了雙11的跨境元年,從隨後公布的交易數字顯示,其雙11一天的跨境GMV甚至超過了其他跨境電商平臺全年的交易額總和;洋碼頭、亞馬遜中國、小紅書、美麗說HIGO等平臺目前已經打響了黑五爭奪戰。在跨境電商風口將至的行業態勢下,專做特賣起家的唯品會也順勢加入戰團。

據唯品會剛剛發布的2015年第三季度(截至2015年9月30日)未經審計的財務報表顯示,其凈營收達86.7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達63%,運營利潤較去年同期猛增241%至4.36億元人民幣。在連續取得12個季度盈利的同時,其海外精選業務與上季度相比增長了164%。唯品會方面認為,這得益於公司優異的全球供應鏈整合能力和持續提升的物流服務。

眼下,成立於2014年9月的唯品會跨境業務(海外精選)整合出韓國、歐美、日本、澳洲、港臺5個線上場館,熱賣商品集中在奶粉、紙尿褲、美妝、營養品等標品,與B2C模式的跨境電商平臺一樣,唯品會在跨境物流方向主要采取保稅區發貨模式。

據唯品會CFO楊東皓透露,目前跨境電商業務貢獻的銷售額占公司總銷售額(GMV)比例約為5%,預計這部分業務未來發展會更快,用於海淘的保稅倉庫面積目前在5萬平方米左右,接下來會不斷擴大。

事實上在今年雙11,跨境電商也是唯品會重點布局的業務之一,其五大“國家館”推出免稅包郵特賣,類目集中在服裝鞋包、母嬰、美妝、居家、保健、輕奢等,由海外買手精選爆款。據統計,雙11五個線上館過萬種商品銷量實現翻倍,創海外精選業務創歷史新高。

但唯品會在跨境業務的競爭對手並不弱,平臺模式的天貓國際,堅持自營自采的網易考拉海購和小紅書,主推海外買手C2C模式的洋碼頭等,再加上像蜜芽寶貝等一系列垂直平臺,跨境市場漸入“紅海”。

洋碼頭CEO曾碧波近日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采訪時稱,跨境電商物流模式已經成型,不再是最難啃的骨頭,該包機直郵的就直郵,該保稅進口就保稅倉,反倒是如何解決消費者的信息不對稱問題,很多國內消費者不知道國外真正流行的好東西,發現成本較高。

從這點看,像小紅書、洋碼頭等平臺都在積極通過社區方式將更多非標準化的洋貨介紹給國內用戶。在國內以服裝特賣為優勢的唯品會,未來在拓展跨境業務時同樣面臨從標品過度到非標品的路徑。

除跨境外,想要在競爭異常激烈的國內電商行業保持持續增長,拓展其他類目是唯品會不得不選擇的方向。目前,該平臺上註冊用戶突破1億,女性用戶占比80%,且銷售額貢獻占比最高的是服裝類目。但在天貓繼續鞏固服裝霸主地位、京東服裝開始崛起的競爭局面下,唯品會在服裝領域面臨的壓力在增大。

唯品會董事長兼CEO沈亞稱,在服裝鞋包傳統強項之外,公司去年在美妝品類業務上做得很好,今年母嬰品類做得很好,預計明年增長比較好的新品類是居家。對於新品類而言,比如3C業務,唯品會明年也將通過特賣模式推動這部分業務的增長。

編輯:邊長勇

更多精彩內容
請關註第一財經網、第一財經日報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1234

唯品會被曝銷售假茅臺 公司回應:正在調查供應商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12/4726490.html

唯品會被曝銷售假茅臺 公司回應:正在調查供應商

一財網 李娜 陸琨倩 2015-12-16 16:14:00

國內最大的電商平臺之一、市值近百億美元的唯品會近日卷入銷售假茅臺酒風波。

國內最大的電商平臺之一、市值近百億美元的唯品會近日卷入銷售假茅臺酒風波。

近日有網友在某論壇發帖爆料稱,唯品會在12月7日至12月11日推出的大型酒類促銷活動,其“知名品牌活動”專場所售茅臺酒涉假。對此,《第一財經日報》記者第一時間聯系茅臺方面,相關負責人對記者表示,公司相關部門正在調查處理事件。但對於調查細節,對方並沒有透露。

一位茅臺經銷商對記者透露,假茅臺一事在經銷商圈子內已經發酵了好幾天。目前,茅臺官方公布官方授權官方網站有13家,包括京東商城、國美在線、蘇寧易購、1號店等等,但並沒有包括唯品會。

記者針對此事致電唯品會,官方發言人對本報記者表示,公司正在針對“假茅臺”的事情進行調查。

對方表示,截至12月15日,唯品會共接到了消費者關於12月8日“知名白酒特惠專場”購買的不凡飛天茅臺500ml(53度)商品質量問題的投訴,共計26單。“而目前唯品會已經展開內部調查,並對已購買相關產品的消費者進行聯系退款。”

事實上,假貨產品一直是電商企業的“心病”。不少知名電商此前都接連被曝售賣假貨,其中奢侈品造假問題最為明顯。

據了解,目前電商采購奢侈品的渠道主要有三種:一是電商拿到官方授權,二是電商通過海外代購如代工廠、奧特萊斯等渠道“掃貨”,這種渠道的產品質量有一定保證,但價格相對較高;三是“平行產品”,即通過授權的經銷商、代理商拿貨—這是目前國內奢侈品電商平臺銷售最常用的做法。

不過有業內人士指出,銷售“平行產品”本身缺乏監管,電商不親自做采購就沒法保證正品。

對於此次經銷商的資質問題,唯品會方面表示,內部仍在調查,但據初步了解,該茅臺酒供應商是有拿到茅臺供貨資質的,唯品會也盡到了資質審查的義務。

“唯品會建立了完整的供應商資質審核機制和流程,調查過程中如果發現供應商有欺詐唯品會的行為,將嚴格依據公司供應商管理規章以及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對其嚴懲不貸。”在一份對外申明中,唯品會強調,目前公司已經主動聯系購買了該專場相關商品的903位消費者進行退款,並對退回商品進行封存調查。

據記者了解,按照平均600元的促銷單價,此次銷售的茅臺產品涉及金額將至少達到五六十萬元。

編輯:邊長勇

更多精彩內容
請關註第一財經網、第一財經日報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5299

唯品會售假茅臺處理方案出爐:十倍補償消費者 供應商已被刑拘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6-01-02/974979.html

唯品會涉嫌銷售假茅臺酒目前被坐實,其近日發布的官方聲明也公布了相應處理方案。

每經記者 吳林靜 謝振宇

唯品會涉嫌銷售假茅臺酒目前被坐實,其近日發布的官方聲明也公布了相應處理方案。

此前,知名電商平臺唯品會被曝銷售假茅臺酒,經過對商品進行退貨封存並移交相關部門調查和鑒定之後,近日再次發布聲明,認定此前所售確為假茅臺,且警方已對該供貨商啟動刑事偵查程序,相關涉嫌人員已被刑拘。

今日,唯品會方面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現在酒只回收了一小部分,回收的這些經鑒定摻有非原廠原裝產品"。

2015年12月7日至11日,唯品會推出大型酒類促銷活動,不少消費者拿到酒後卻發現疑似假茅臺,在網上發帖曝光此事。彼時,據唯品會統計:共接到了飛天茅臺500ml(53度)商品質量問題的26單投訴,涉及903位消費者。唯品會聲明稱,將對消費者進行先行退貨退款,並對退回的商品封存調查。

調查半個月之後,2015年12月31日,唯品會再次發布聲明,證實已回收調查的確為假茅臺,"權威鑒定部門已對目前回收的商品完成鑒定,發現其中摻有非茅臺集團原廠原裝商品"。

"假茅臺"事件爆發時,有此次買酒的消費者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接到了退款退貨的電話,但對方並不是唯品會,而是供應商,電話那頭聲稱給三倍賠償,"供應商的聯系電話顯示的是'未知',無法追溯,不能回撥。"此事未經唯品會證實,記者也被唯品會告知,"不太方便"提供該供應商的信息。

今日,唯品會方面對記者表示,不僅已永久停止與該供應商的合作,還主動報警,警方已立案偵查,該供應商存在"嚴重欺詐行為"。唯品會方面透露,在警方啟動了刑事偵查程序後,目前相關涉嫌人員已被刑拘。

傳說中的"三倍賠償"在唯品會的最新聲明中,記者發現其表述為"先行墊付商品價值十倍的補償"。唯品會表示,關於對已售假茅臺的處理,將先行對消費者進行墊付賠償,以便盡快完成商品回收和封存調查工作。

聲明原文如下:

編輯:江月  審核:劉小英  終審:塗勁軍
  • 每日經濟新聞
  • 江月
  • 吳林靜 謝振宇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版權合作及網站合作電話:021-60900099轉688讀者熱線:4008890008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或 028-86740011 廣州:020-89660257

每經網客戶端推薦下載

每經網首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9731

唯品會承認銷售假茅臺,涉事人員已被刑拘

來源: http://www.iheima.com/news/2016/0102/153579.shtml

導讀 : 唯品會發布聲明,證實平臺銷售假茅臺,已經永久停止與該供應商合作,相關涉嫌人員已被刑拘。

i黑馬,1月2日消息,針對日前鬧得沸沸揚揚的唯品會銷售假茅臺事件,唯品會近日發表聲明證實售假,並表示將對購買產品的903名消費者墊付商品價值十倍的賠償,以便盡快完成商品回收和封存調查工作。

聲明中稱,唯品會已經永久停止與該供應商合作,並已經主動向警方報案,警方已經受理立案並對該供應商啟動了刑事偵查程序,相關涉嫌人員已被刑拘,唯品會將全力配合相關部門展開調查。

不過該聲明並未透露供應商的具體名稱,而從唯品會披露的信息來看,該供應商供應唯品會的“假貨”或不僅僅限於此次903位消費者所購買的飛天茅臺500ml(53°)。

唯品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0079

唯品會一季度凈利同比增29%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15347.html

5月18日消息,唯品會(紐交所證券代碼:VIPS)今天發布了該公司截至3月31日的2016財年第一季度未經審計的財報。財報顯示,唯品會第一季度總凈營收為121.7億元人民幣(約合18.9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長41%;歸屬於唯品會普通股股東的凈利潤為4.75億元人民幣(約合7400萬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長29%。

對於一季度財報表現,唯品會董事長兼CEO沈亞表示,公司將繼續以推動快速增長和拓展市場份額為重點,主要通過平衡消費者購買增長與盈利的方式來完成。他認為,經過多個季度完善營收增長與營銷和推廣開支之間的平衡這種戰略之後,唯品會如今已強化這些競爭杠桿之間的控制,宗旨就是實現未來更加穩定的增長。

唯品會是一家主打“特賣模式”的電商網站。在唯品會財報中,第一季度活躍用戶數同比增長52%,從前一年同期的1290萬上升至1970萬。唯品會第一季度的總訂單量同比增長53%,從前一年同期的3850萬上升至5870萬。

而第一季度毛利潤唯品會同比增長38%,至29.6億元人民幣(約合4.58億美元),高於前一年同期的21.4億元人民幣,但毛利潤率從前一年同期的24.9%下滑至24.3%,凈利潤率也從前一年的4.3%下降為3.9%(主要是由於利息及匯兌收入同比上年減少約7000萬元,稅收同比上年增加了4200萬元)。

有分析人士對第一財經記者指出,雖然財報表現穩健,但從數據中可以看到最大的隱患在於現金流,財報上歸屬於股東的凈利潤是4.75億,運營利潤是5.96億,但運營現金流卻只有1.53億。

對於二季度業績展望,唯品會認為2016年第二季度總凈營收將介於123億元人民幣至128億元人民幣,相當於同比增長37%至42%。這一展望反映了唯品會當前的初步看法,未來有可能會進行調整。

不過由於更多沒有利好消息,在發布財報之後的盤後交易中,唯品會股價又下跌1.39美元,到10.92美元,跌幅為11.29%。在過去的52周,唯品會最低股價為10.37美元,最高股價為27.26美元。

此外,有投資人士註意相關股東的減持也對股價造成了波動影響。

2010年10月與2011年5月,唯品會分別獲得美國DCM和紅杉資本風險投資2000萬美元與5000萬美元。

但唯品會日前遞交的2015年年報顯示,過去1年,主要股東中T. Rowe Price Associates, Inc.減持唯品會超7.6%,至少套現6億美元;紅杉資本也進行減持,獲利頗豐。

此外,今年1月以來,唯品會相繼被曝出銷售假茅臺、假五糧液。隨著360、人人、YY、聚美優品等回歸,及類似聚美優品的私有化砸盤行為,唯品會股價一度跌至每ADS 10.37美元。

“唯品會建立了完整的供應商資質審核機制和流程,調查過程中如果發現供應商有欺詐唯品會的行為,將嚴格依據公司供應商管理規章以及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對其嚴懲不貸。”唯品會當時對第一財經記者強調,已對退回商品進行封存調查。

但中消協認為,對於供應商資質的檢驗以及產品問題,電商平臺方面應經全面客觀公正檢測,並公示結果。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725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