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阿里的社交夢想差的可能是這一口氣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6/1129/160070.shtml

阿里的社交夢想差的可能是這一口氣
徐磊的星空 徐磊的星空

阿里的社交夢想差的可能是這一口氣

支付寶做社交,應該做和不應該做的那些事。

本文由徐磊的星空(ID:our-starry-sky)授權i黑馬發布。

周末支付寶的圈子又把朋友圈點著了。

bb07fc8

最吸引眼球的可能是大尺度照片,尤其是大部分人還看不到的大尺度照片。這個饑渴營銷確實應該起到了不小的作用。所以周一一早,各種支付寶變支付鴇的文章就來了。

娛樂一下當然無所謂,但如果這麽來看阿里的社交夢想,可能就真的過於輕視了,對於競爭對手來說,就是輕敵了。

做社交,阿里缺的一直是高頻服務這個硬傷。這方面又正好是QQ和微信的強項。缺了高頻這個利器,這些年阿里沒法在社交上突破也真是難為了阿里的產品經理們。

但阿里手里還是有殺器的,那就是阿里的大數據

在很多次關於大數據的分享中,我都提到過,電商數據是目前全球所有大數據里最具有普遍意義的大數據。而阿里正好掌握了電商大數據里的三個核心數據要素:

1、搜索

2、支付

3、賬號

相比而言,百度的搜索也是可以媲美電商數據的優質大數據,但是由於缺少了支付和賬號體系的支撐,在數據完整性和用戶到達能力上就弱了很多。一旦競價排名被抑制,百度的數據優勢就很難發揮。

而騰訊過去擁有賬號,尤其是包含社交關系賬號這一點上擁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微信支付的崛起也讓支付數據庫開始建立,但相比電商的支付完整度(興趣關聯度),微信支付現在還不容易構建普適的興趣圖譜。搜索也還是騰訊的弱項。不知道小程序能不能補上這個缺口。學習微信小程序的正確姿勢--螞蟻雄兵戰百度

阿里所擁有的數據能力,讓阿里在做社交上是具備了巨大的用戶畫像優勢的。

這次推出的圈子,正是這個優勢的體現。

如何通過用戶的被動數據,讓用戶進入時已經完成了圈子的劃分。這一點上,阿里要比所有其他平臺更容易做到。

估計不少支付寶用戶發現,自己被分類的準確度非常高。社圈的形成,可能已經指日可待了。

而在這些社交和產品努力的背後,阿里還默默的推動著芝麻信用的認知度。

芝麻信用估計是騰訊現在最想做但又最不容易做的一個香饃饃。

但阿里的圈子就必然能成功嗎?

我個人還是持謹慎的保守態度。

因為社交產品依附在支付寶上,終究還是一種很奇怪的存在

設想一下,如果社圈類產品,阿里采用的是獨立APP模式,通過支付寶、淘寶、天貓等平臺推廣,利用支付寶賬號統一登陸,後臺實現數據共享。也許就有機會是一款爆款。

更重要的是,在產品運營上就有可能規避支付寶這棵大樹帶來的各種限制,並降低用戶使用上的心理門檻。更有機會打造一個高頻的用戶入口。

這方面微博這些年的一些嘗試就是很好的案例。

但為什麽阿里沒這麽做呢?

也許是需要一個用戶基數來測試產品(似乎過於謹慎了)

也許是不同部門/公司之間資源協調問題(螞蟻金服和阿里巴巴理論上已經是兩家公司了)

也許是團隊的社交基因還是有些不足

也許是其他筆者無法想見的問題

但阿里的社交產品終究還是有大概率因為大數據而爆發出來的。只是留給阿里的時間窗口也許沒有那麽久了。背後微信支付+京東的大數據積累還在如影隨形的跟著呢。

社交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5346

險資舉牌實業大轉折丨伊利股份暫時松口氣,不幹預上市公司正常經營的險資應受鼓勵

保監會主席項俊波的表態,讓遭遇險資舉牌的上市企業可以暫時“松口氣”了。

在這一輪險資舉牌之中,國內第七大保險集團陽光保險同樣動作頻頻,舉牌伊利股份(600887.SH)時遭到了公司和行業的反對。雖然陽光股份做出1年不再增持的保證,但依舊被業內認為或有更大的計劃。不過針對項俊波今日的表態,伊利股份方面並未進行回應,分析人士認為,險資頻頻舉牌的情況將從高調變轉向低調,不過舉牌危機還沒有完全解除。分析人士也稱,對於傳統的險資,只要不去幹涉、不去肆意幹擾上市公司經營的險資依然值得鼓勵。

今年9月起,國內乳業龍頭伊利股份就陷入了陽光保險舉牌風波之中。

9月18日晚,伊利股份突然發布公告稱,陽光保險系突然增持伊利566.79萬股,從而持有伊利股份的比例達到5%,達到舉牌線。陽光保險布局伊利股份已有大半年時間,但之前從2015年進入後,陽光保險一直表現中規中矩,僅占總股份的1.83%。而從7月和8月開始,陽光保險突然頻頻買入,最終在9月14日達到持股5%的比例。

由於伊利的股權較為分散,並不利於防守。公開資料顯示,伊利股份的股東構成中,第一大股東呼和浩特投資有限責任公司持股比例為8.79%,第二大股東香港中央結算有限公司持股6.22%,伊利股份董事長潘剛則持股3.89%。而舉牌之後,陽光保險已超越潘剛躋身前三大股東,這不禁引發了行業對於伊利股份未來控制權歸屬的擔憂。

雖然在舉牌之後,陽光保險方面做出了雙重承諾:即本次增持的目的是出於對伊利股份未來發展前景的看好,屬財務投資,陽光產險和陽光人壽支持伊利股份現有股權結構,不主動謀求成為伊利股份第一大股東,並且在未來12個月內將不再增持伊利股份。

但業內認為,陽光保險舉牌伊利股份未必就只有5%的“胃口”,並不排除一年後陽光保險卷土重來,進一步增持從而獲取公司控制權的可能性。

陽光保險的舉牌也引發了行業的擔憂,中國乳制品工業協會名譽理事長宋昆岡曾表示,險資舉牌伊利股份不能簡單視作普通的投資行為,而是需要特別警惕其把伊利股份當成資本運作的跳板,從而對中國乳業產業安全造成的系統性傷害。

為了防範陽光保險惡意收購的可能性,伊利股份在停牌近1個月後,在10月21日宣布向內蒙交投、呼市城投、平安資產、金石灝汭、金梅花投資五家特定投資者,非公開發行5.9億股A股股票,將募集資金90億元,而陽光保險的持股比例也將隨之稀釋降低,但陽光保險並未對伊利的做法進行回應,此後雙方也沒有進一步的公開動作。

對於監管層的頻頻表態,記者昨天致電伊利股份相關負責人,但伊利方面並不願意對此發表評論。

高級乳業分析師宋亮告訴第一財經記者,保監會的表態可以讓伊利股份暫時松一口氣,一方面陽光保險和伊利股份有一年內不再增持的保證,另一方面保監會的表態讓伊利股份有更多的時間來做好反收購的規劃。不過僅僅一個表態並不能確保舉牌危機就此化解,對於險資的投資行為的規範還應上升到法律高度,這樣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宋亮表示,乳業產業鏈比較脆弱,因為奶牛養殖生產周期長,固定投入大,從犢牛到產奶至少18個月,而生牛乳屬於難以保存的產品,這造成了牛奶生產彈性差,奶價周期性波動,這是行業特性決定的。在這種情況下,伊利股份作為行業龍頭企業,發揮著“穩定器”的作用,從牧草種植、奶牛養殖、乳品加工、市場銷售,“一個企業管一條產業鏈”。因此乳業投資一定需要長期、穩定、專業和建設性,這與資本熱錢“快進快出”的逐利模式完全相反。

事實上,12月3日證監會主席劉士余已在公開講話中怒斥“野蠻收購”行為,指責部分險資“你用來路不當的錢從事杠桿收購,行為上從門口的陌生人變成野蠻人,最後變成了行業的強盜,這是不可以的。”而業內也有觀點認為,險資本應姓“保”,而不是利用制度漏洞投機炒作、擡高收益。險資的舉牌行徑,擾亂了市場金融秩序,也擾亂了資本市場,會傷害實體經濟。

香頌資本執行董事沈萌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對於保險和險資作為投資者參與資本市場,那些利用高成本、高收益為名義,向普通投資者募集資金,從事高杠桿的收購,把高風險轉嫁給普通投資者的行為應該被嚴格監管。

沈萌認為,目前的情況下,前一階段險資頻頻舉牌的情況將從高調轉向低調,同時險資舉牌風頭較勁的態勢也會被抑制。他認為,主管部門應對險資進行區分監管,對於那些另類金融創新或者萬能險的高風險產品,並進行短期的投機性交易的要嚴格監管;而對於傳統的險資,只要不去幹涉、不去肆意幹擾上市公司經營的險資依然值得鼓勵,畢竟險資作為機構投資者發揮著壓箱石的作用,讓資本市場不會出現大波動。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7396

“瘋”投!高通一口氣投了9家中國公司,除了摩拜還有……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30813

 

近日,高通通過其風險投資部門高通創投宣布對9家中國公司進行風險投資,其中包括:人工智能公司商湯科技、智能共享單車公司摩拜單車、無線連接市場供應商創通電子、面向終端側的人工智能解決方案供應商耐能、無人值守便利店運營商零號元素、創新教育解決方案供應商美科科技、結合AI和VR/AR技術的內容提供商奇幻科技、“全沈浸式”英語學習環境供應商愛樂奇、以及農業大數據和智能化服務公司奧科美。所有註資款項來自Qualcomm於2014年宣布的1.5億美元中國戰略投資基金。

值得註意的是,高通創投此次選擇投資的公司,均為前沿科技領域從事創新的公司。據悉,高通創投自2003年開始積極在中國進行投資,目前在中國管理近40家投資組合公司。自2015年開始,高通創投將其投資重點擴展至前沿科技,專註於在人工智能、物聯網、VR/AR、機器人等領域的投資。

高通副總裁兼高通創投全球董事總經理Quinn Li表示:高通致力於支持技術創新讓人們的生活更美好。這9家創新型公司專註於人工智能、物聯網等領域,通過為這些公司提供財務、技術和業務支持,高通創投旨在幫助其將構想和創意變為現實。未來,高通創投還將繼續支持前沿科技領域創業企業的創新,推動實現產業繁榮。

(來源:南方日報)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9102

特朗普突然口氣轉溫和,中方需謹慎

特朗普總統北京時間8日晚上在最新發出的推特中表示:“習近平主席和我將永遠是朋友,無論我們的貿易爭端如何。中國將取消貿易壁壘,因為這是正確的做法。稅收將會變成互惠的,中美將會在知識產權上達成協議。兩國都會有偉大未來!”

這條最新推特與特朗普之前推特在語氣上有變化,對習主席和中國都表達了尊重。與此同時,他對中美貿易戰的態度是含混的。他一邊表達了對中國單方面“取消貿易壁壘”的期待,一邊表示雙方“將會在知識產權上達成協議”,似有主張雙方各讓一步的意思。而減少對華貿易逆差和要求中國“尊重美國知識產權”一直是華盛頓在這場貿易戰中的兩大要求。

就在兩天以前,特朗普對中美貿易使用的是“我們不能讓這種情況繼續下去”的強硬措辭。

三位接受環球時報采訪的中國重量級美國問題學者都表示,他們無法準確把握特朗普發這個推特究竟是什麽意思,這是否代表了他態度的轉變,或者他只想用這個推特安撫國內的不安情緒,緩解股市、期貨市場的壓力,以及輿論的不滿。

值得註意的是,日前中方明確表示,中美近來經貿高官沒有進行談判,這一消息在美國投資界引起很大恐慌。幾大金融指數都在下挫,共和黨內批評特朗普的聲音加重,農業和汽車等行業反對貿易戰的聲音進一步增加,這些動向都對白宮不利。

總的來看,華盛頓顯然沒有預料到中方對美國301項下對中國產品的征稅計劃有如此強烈反應,中方的不妥協讓其不適。美國輿論一直對白宮一施壓中方就會讓步、特朗普總統的征稅計劃只是籌碼抱有期待,並且白宮給公眾的信息也是美中一直在談判,而且有望達成協議。

眼看著中美貿易戰真打起來的可能性越來越大,美國輿論滑向悲觀,特朗普總統新發這個推特看樣子有擡升國內輿論氣氛的意思。

有學者向環球時報談到,不僅特朗普總統,整個美國政治文化習慣於多管齊下、多重信息一起上。中美近來貿易沖突期間,美方的態度就一直是多重的,有很強硬的聲音,也有軟身段的表示,這未必就是“完整的戰術”,但它的實際效果就是“軟硬兼施”。

從特朗普新發的推特中,我們至少應該得出這樣一個最初的看法,那就是,中國堅持原則、以不變應萬變是產生了作用的。

很多西方人以為,北京最重面子,只要有體面的臺階,中國人就會願意往下走。其實貿易問題關系到中國的未來發展,利益這個里子對我們才是最重要的。把經濟搞好是中國解決一切問題的根本途徑,中國這方面的清醒會一直得到堅持。

所以,美方建立起公平的對華貿易態度才是最根本的,白宮這方面的轉變也才是中美兩國經濟界和廣大公眾真正期待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1889

體育創業的錢快燒光了!部分企業只靠“一口氣”撐著

“體育產業的創業之路很艱難,投資者還是要接地氣才能找到優秀的企業。”達晨創投董事總經理李永林表示。

當前,部分體育產業創業者也已進入瓶頸期,有的選擇轉型做基金,走融資路線繼續前進,有的則苦苦經營艱難度日。

“首輪融資的錢燒的差不多了,現在日子比較煎熬,畢竟體育企業在創業過程中還是有許多現實問題難以解決。”一位知名體育創業者告訴第一財經記者。

體育產業的風口

第一財經記者了解到,目前部分處於焦慮中的創業型體育企業多是2015年前後成立的。

近幾年,有關體育產業的重要政策頻頻發布。比如,2014年發布的《國務院關於加快發展體育產業促進體育消費的若幹意見》(即業界所稱的“46號文”),被業界視為體育產業最重要的推動政策之一。

該文件屬於“高規格”發布。

“2014年年初,國務院向國內外經濟機構、經濟學家咨詢,中國經濟下行過程中還有哪些行業未來不會過剩。大家共同都提到了體育產業。”參與起草該文件的一專家曾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此後,由發改委牽頭,國家體育總局配合,成立了調研與起草該文件的班子,主要人員包括發改委社會司、體育總局經濟司以及幾位長期研究體育產業的學者。經過在全國6個省市進行了實地調研、三個專題報告、對25個國家的體育發展情況進行研究,以及反複的論證修改,46號文在2014年10月發布。

46號文提出,我國體育產業產值要從2013年的9533.73億元增加到2025年的5萬億元。

“這個目標還是存在一定發展基礎的。”勝利三人籃球聯盟創始人易非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

數據顯示,2013~2016年,我國體育產業產值年均增長率是25.8%。2016年全國體育產業增加值為6475億元,比2012年增加3339.05億元,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由2012年的0.6%增長至2016年的0.9%。

有專家提出,按此計算,未來10年體育產業年均增長率要達到15%以上。

如此光輝的前景使得多位重量級投資者開始涉獵體育產業,多是通過成立體育產業集團或者發起體育產業基金進入到體育產業領域,這也讓創業型企業在2015年遍地開花。

第三方機構統計數據顯示,2015年,體育類創業公司融資217起,融資金額約147億元;2016年,有披露的體育類創業公司共融資235起,融資金額約196億元。

另據不完全統計,2013年1月至2017年年底,共有35支體育產業基金成立,基金投資總規模超1370.56億元。

但上述創業者也表示,“實際上,這些錢里真正能夠投下去的資金是很少的,據我所知,2015年到2016年,真正投下來的錢有50億元就不錯。每個企業拿的錢都不多,2015年幾乎都是早期天使或者A輪,一兩千萬元以內。”

尚需完善體育賽事良性發展大環境

體育產業的核心是賽事和社區,體育創業企業的布局多是在外圍,主要圍繞產業鏈布局,包括傳播、營銷;場館落地、賽事運營;體育培訓、體育旅遊、體育遊戲、體育彩票;鞋服裝備等。

以足球產業為例,該產業的頭部資源中超聯賽的版權落定後,圍繞足球普及的城市、社區、學校、班級的民間比賽多是創業企業的切入點。

近期,清華大學首次發布了《中國足球產業與文化發展報告》(以下簡稱“《報告》”),提出這一市場的投入集中在上遊版權購買,收入集中在下遊的觀眾支付。隨著這幾年中國體育產業的崛起,國內頂級賽事版權也在水漲船高,版權分銷呈現出鏈條層次化,權益細分化,平臺多樣化的特征。對於足球傳媒市場而言,國內的賽事資源還是很充分的,每年中超、中甲、中乙等賽事加起來有700場以上,其他業余賽事兩萬場以上,青少年賽事兩千場以上。

但圍繞產業鏈布局的關鍵還是賽事的內容產業能夠持續健康發展。

《報告》顯示,2016賽季中超俱樂部總收入達70.82億元人民幣,其中64%屬於商業贊助,賽事收入占14%,球員交易占11%。2016年俱樂部總支出110.14億元人民幣,其中占比最大的是人工成本。這也體現出中超聯賽收支不平衡,收入結構不合理,過於單一的收入來源導致虧損成了中超的主旋律。

“賽事、傳媒等發展不理想,導致消費端及企業廣告贊助為核心的需求端無法沒有完全匹配,使得足球產業呈現出發展不均衡,產業結構不合理的問題。”李永林表示。

最直接的表現就是足球俱樂部的運營情況。

4月27日,恒大淘寶(834338)披露2017年年報,顯示2017年,恒大淘寶實現營收5.28億元,同比減少5.91%;虧損擴大至9.87億元,而16年虧損為8.12億元。由於球員和教練工資薪酬增加,轉會費攤銷居高不下等原因,公司營業總成本居高不下導致公司處於虧損狀況。

值得註意的是,恒大淘寶足球俱樂部身為“亞洲足球第一股”,又有兩位股東馬雲和許家印的“首富光環”加持,已連續第七年蟬聯中超冠軍。

恒大淘寶已是如此,其他足球俱樂部的運營情況大多也不理想。

2017年7月,中國足協首次邀請第三方機構普華永道會計事務所對2016賽季中超、中甲兩級俱樂部的財務狀況做出調查。普華永道調查數據顯示,2016賽季中超16家俱樂部收入高達70.82億人民幣,但是其投入是更高的110.14億元,一個賽季下來整體浮虧約40億元人民幣,平均每家俱樂部虧損2.5億。相比中超一年超70億元的收入,中甲的收入只有10.92億,而支出達到19.15億,虧損幅度比中超更甚。

這也使得圍繞足球產業做文章的“培育型”企業步履維艱。“首輪融資的錢集中在做內容,其實我們圍繞足球內容還是集聚了不少優勢,比如會員的累積,內容品牌的打造以及傳播和廣告商等。目前,大家還是需要一口氣去支撐的。”上述創業者表示。

而這口氣首先就需要政府和市場共同發揮作用,從而推動體育產業中屬於“公共服務”領域的布局,同時也要推動與產業發展相關的法律法規的完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4142

人在中環 - CK 一口氣

1 : GS(14)@2011-10-14 21:48:18

http://www.am730.com.hk/article.php?article=76792

讀書時,老師總教我們要放低仇恨,學習寬恕。3年前,朋友K30歲了。一般人對該年紀男人都有點期望:成熟穩重,有點事業基礎。這些特質K可謂完全欠奉。他貪玩、懶散、每天上班在Hea做,但他卻有小聰明。即使馬虎,但總能「交到功課」;工作質量不算好,但總能「足夠」過關,上司知他無心工作,多年來沒有把他擢升,人工多年也沒甚大改善。身邊人看在眼裡,只覺朋友K不長進,特別是他女友,他的「所作所為」簡直讓待嫁的她急瘋了。但K卻一副悠然自得模樣:「唉,做人做到咁辛苦,為乜呢?」
朋友K在同一間公司,同一個職位待了7年,一直相安無事。3年前,他的上司走了,換來一個深沉的新老闆。K如常工作,殊不知有天接到解僱信,理由是犯了一些重大錯誤和操守出問題。後來發現是新來上司自己犯了錯,一個唔該將責任推到K身上。他得知真相怒不可遏,卻投訴無門,無奈被炒。人的際遇往往有無限可能。被上司屈這口怨氣徹底改變他的人生。

...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6266

一口氣睇完竊聽風雲1同 2

1 : GS(14)@2011-10-23 22:55:54

發覺1好睇D,2好似無代入感
2 : Ben(10970)@2011-10-23 23:23:17

1樓提及

發覺1好睇D,2好似無代入感


會唔會睇奪命金?
3 : superkkw(6672)@2011-10-23 23:34:59

睇左
一般,故事好散
4 : tom2288(5941)@2011-10-24 08:21:03

第二隻得係老生常談, 貨源歸邊, 好多人都知, 我欣賞劉青雲覺悟及逃生手法的劇情!
5 : superkkw(6672)@2011-10-24 09:24:27

邊個睇左奪命金?
6 : kamfaiAthrun(1488)@2011-10-24 10:33:51

1好睇D absolutely
7 : GS(14)@2011-10-24 21:28:40

3樓提及
睇左
一般,故事好散


是,好散,可能想改拍法先咁,但1劇情真是好實
8 : superkkw(6672)@2011-10-24 21:30:42

最慘係2條線完全冇關連
你話劉清雲同何CC係情侶都好D啦
起碼有D互動
9 : GS(14)@2011-10-24 21:34:11

8樓提及
最慘係2條線完全冇關連
你話劉清雲同何CC係情侶都好D啦
起碼有D互動


有D夾硬
10 : 龍生(798)@2011-10-25 02:32:42

但第二集的畫面好靚喎....

你睇佢地的企位, 全部精心設計

地主會玩牌間酒店, 靚到呢....

同叔間大屋, 一樣型到無朋友.....
11 : GS(14)@2011-10-25 21:41:35

the background and the picture is so good, I know...but the film is not persuasive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6362

靈境胡同:煲呔棄租東海 深圳官員鬆口氣

1 : GS(14)@2012-03-11 12:58:04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104&art_id=16145749
筆者有友人居住東海花園多年,雖說每層一梯兩伙,但他幾乎一年只見過對面或樓上、樓下的鄰居屋主一到兩次,平時單位居住的都是年輕的保母們。他由保母的口中得悉,他們的主人不是某區住房和建設局局長,就是某區法院長……而且東海花園只是他們在深的眾多行宮之一。區區一名芝麻官,如何有能力購買豪宅,不言而喻。
更讓人啼笑皆非的是,每逢過年過節,保母們都會在主人的指示下,把煙酒、月餅等禮品派發給各鄰居,讓鄰居們受寵若驚。

害怕被狗仔隊捅破

還有,長年丟空的單位卻頻頻豪裝,逾百萬元人民幣的費用均由他人埋單。
據悉,在上址擁有物業的深圳官員得悉曾特首租住東海花園,並計劃作退休之用後,沒有因此感到自豪,反而大禍將至。憂慮香港狗仔隊的出現,令他們的違規行為亦不經意曝光,吩咐保母對陌生人要慎言。

有深圳官員私底下笑說,曾特首公開「含寃」說,自己租住東海花園並沒有受大業主關照,亦非貪小便宜……讓人覺得此地無銀三百兩。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8237

做迷雲黨成負累 失自信險抑鬱鄧健泓逃離TVB鬆口氣

1 : GS(14)@2016-03-15 15:09:52

■鄧健泓在無綫工作20年,終於都要離開勇闖新天地。攝影:陳俊強



鄧健泓2005年離開無綫,07年因經濟拮据,當時無綫總經理陳志雲向他招手,其後被指「空降」回巢,成為「迷雲黨」員,還以為他可以扶搖直上,怎料負評如潮,被網民鬧至體無完膚,當陳志雲失勢之時,周遭的人即一沉百踩,令他自信全失,更險些患上抑鬱症,幸好一次演出機會,令他重拾自信。上周四鄧健泓跟無綫結束20年賓主關係,一直被無綫視為棄將的他,最後未有選擇投靠恩師陳志雲加入商台,因他不想重蹈覆轍惹來閒言閒語,下定決心靠自己創出新天地。撰文:非非


鄧健泓離開無綫五日,感覺如釋重負,日前他在觀塘接受本報專訪時,第一時間開心分享離巢第一擊,就是大後日公演的舞台劇《走婚》,問他離開無綫的感覺,他淡淡然說:「每樣講緣份,我諗我同呢間公司緣份完咗,我應該話對呢間公司已經冇感覺,其實近呢兩年,我都係做自己嘢,搞自己製作公司,夾band,做舞台劇,三、四年不停自己搵工作,只係交代畀公司,所以我心理上已經好ready離開。」鄧健泓簽經理人合約,慘被投閒置散,他苦笑說:「如果TVB係有畀機會我嘅話,哪怕係一個好細嘅角色可以發揮,我都好心滿意足。」



■鄧健泓當年幫張敬軒(左)做演唱會嘉賓,讓他獲得重生的機會。資料圖片

■鄧健泓視陳志雲是親人、是哥哥,去年志雲判刑當日,他希望身體力行支持對方。資料圖片



被鬧樣衰感受傷

1996年加入無綫,2005年鄧健泓曾離巢外闖,2007重返無綫,被冠以「迷雲黨」,他說:「07前我拍一個內地劇收唔到錢,當時我真係好亂,因為我係家庭支柱,咁我冇晒錢,又喺北京拍緊嘢,佩華姐(無綫藝員科)打電話嚟,陳志雲又打嚟話『TVB會歡迎你返嚟㗎!』當年我返到去,所有人都覺得我係黃馬褂,所有人都唔記得我之前好努力咁做。只要陳志雲話幫我就戴咗好多有色眼鏡望我,大家唔記得我前嗰八、九年,我係用我嘅能力生存,當我冇咗啲機會,有個貴人喺我身邊出現,我梗係開心喇!但換來係好多指指點點、閒言閒語、是是非非,令到我好冇自信心,我記得我連最基本嘅自信心都冇,變到好似乜都唔識,個個都喺度話我,幾難聽嘅說話我都聽過,例如『你樣衰到咁你唔好做戲喇!』『嘩!你得唔得,你唔得你X啦!』好難聽嘅說話,我真係hurt到。」被視為迷雲黨的鄧健泓飽受壓力,工作量開始銳減,加上一直積壓的負面情緒,他開始出現抑鬱症狀,他說:「我又冇睇醫生,但我係會唔開心,有啲病徵係冇自信心,好似唔識做戲,覺得所有人唔鍾意我,唔敢出場,但我開始明白,我嘅工作都係為咗生活,由Day1開始我要support我屋企。」幸好鄧健泓在張敬軒演唱會出現了一次重生的機會,他擔任嘉賓,獲得全場掌聲,令他重新釋放自己。陳志雲對鄧健泓照顧有加,卻又令他陷入是非漩渦,鄧健泓有否後悔成為迷雲黨?他意志堅定說:「冇,我諗呢啲全部係緣份,全部都係機緣,如果我當時唔去把握,我屋企可能已經冧咗,我冇錢到連家用都畀唔到阿媽,出街都唔敢出,真係有得必有失,你話係咪介意,開頭我真係好介意,以前從來未試過咁多人唔鍾意我。」



■陳志雲(右)07年叫鄧健泓回巢,從此鄧就被視為迷雲黨。資料圖片

■離開無綫後,鄧健泓緊接演出舞台劇《走婚》,跟舞台劇演員劉至芝合作。



借Honey謝陳志雲

重提陳志雲是Honey一事,鄧健泓表示從此之後不敢講「honey」:「當年我去查小欣個訪問,佢畀咗好多食物列咗出來,揀到李詩韻我冇理由公開戀情話佢係蜜糖,所以我話佢係水,到最後得蜜糖同檸檬,陳志雲我就話佢喺蜜糖,因為蜜糖係有療傷嘅功能,我冇嘢做時佢拉我返來TVB,我生活可以返去正常嘅軌道上面,我可以療傷,佢就畀到個療傷作用我,完咗方力申打畀我,話我答得好好,之後有報道就話鄧健泓認叫陳志雲做honey,呢樣嘢就流芳百世。」攝影:陳俊強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60315/1952921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7940

警方保護 林榮基鬆口氣 涂謹申:港警須查李波案跨境執法

1 : GS(14)@2016-07-12 03:15:13

【銅鑼灣書店風波】【本報訊】一直協助銅鑼灣書店店長林榮基的民主黨立法會議員涂謹申透露,林榮基正接受警方保護,感到鬆一口氣,相信林應該安全,而警方保護林的時間長短需視乎林的需要。涂同時指,香港警方須調查涉及跨境執法的李波失蹤案,指內地最高層須確保執法機關人員尊重一國兩制,若有違反必須懲處,才能讓公眾安心。記者:鍾雅宜



■李波事件目前仍懸疑未解。資料圖片


港台節目《城市論壇》昨天討論中港兩地通報機制問題。與會的程翔指,特區高官早前啟程到北京與京官討論林榮基事件時,對涉及跨境執法的李波事件提也不提是不正常,指官員若無提出討論是嚴重失職,而提出了若中央拒絕討論,則顯示通報機制失效,促政府下次與內地官員開會時提出跨境執法問題,否則即使改善通報機制亦不會為港人帶來信心。身兼港區人大代表的民建聯立法會議員葉國謙期間一度指,李波事件涉及跨境執法,是嚴重問題和違反《基本法》,但他節目後澄清,認為事件只是「令人感覺」存在跨境執法,事實如何,有待討論,不認為政府迴避李波事件,反指李波作為當事人,如認為涉跨境執法,須主動提出。他指內地法治存在很大問題,期望內地能向香港學習依法施法和執法。



人大未有回覆查詢

另一港區人大代表、新民黨田北辰認同李波事件懸疑未解,又指內地和香港對「跨境執法」定義或有不同,認為如有內地執法人員來港勸喻當事人返內地,或內地人以官方身份在港出現,亦算跨境執法,內地必須澄清李波事件是否真有其事。他自1月起3度去信全國人大要求澄清卻未獲回覆。而律師會會長蘇紹聰出席無綫節目《講清講楚》時指,內地與香港沒有移交犯人協議,內地過去曾遣送在港犯案後逃返內地的疑犯返港受審,如斬傷《明報》前總編輯劉進圖的兇手,他指此做法屬行政安排,有關罪行必須在兩地都構成犯罪才有共識移交疑犯,若相關行為只觸犯內法例、在港並非犯法,不應據此安排移交犯人。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60711/1968985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321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