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中法人壽靠股東借款“續命” 償付能力充足率連降六季至-2776.16%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7-11-02/1158343.html

日前,中法人壽公開披露了最新償付能力報告。內容顯示,與二季度相比,中法人壽的核心、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再降933.1個百分點至-2776.16%,延續了該組數據此前多個季度不達標的情形。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不完全統計,在已發布三季度償付能力報告的70余家人身險公司中,中法人壽的償付能力充足率更是排名墊底。

對於這種償付能力持續不足的情況,中法人壽方面解釋稱,因資本金長期未得到補充,在以風險為導向的償付能力評估體系下,其經營費用支出導致實際資本持續下降,公司總體的償付能力低於監管要求水平。

另外,消耗殆盡的資本金還令中法人壽陷入流動性枯竭的困境。據悉,為應對流動性危機,中法人壽陸續采取了協調股東借款、管理層降薪、削減非必要支出等應急措施暫緩風險暴露。中法人壽在最新的償付能力報告中透露:“截至2017年三季度末,公司已向股東借款1.05億元,日常運營均靠股東借款維持。”

每經實習記者 胡楊 每經記者 宋戈 每經編輯 畢陸名

償付能力充足率再降

最新的償付能力報告顯示,中法人壽核心、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均為-2776.16%,較第二季度的-1843.06%環比下降了933.1個百分點,公司2017年第二季度風險綜合評級結果為D級。

公開資料顯示,中法人壽償付能力不足的時間並不長。就在去年一季度,該公司的核心、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還有578.23%,處在很高的水平。然而,當時的中法人壽已經開始出現凈現金流由正轉負的情況,去年一季度的償付能力報告顯示,其凈現金流為-9915.04萬元,較前一季度環比減少了195.26%。

受此影響,中法人壽的償付能力充足率開始下滑。自去年二季度起,該公司的核心、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分別為185.38%、-128.35%、-140.31和-277.08%。到今年二季度,中法人壽的償付能力大幅下降了1565.98個百分點至-1843.06%。而據中法人壽介紹,2016年9月末以來,由於償付能力不足,該公司暫停了新業務開展,根據2016年四季度的償付能力報告,中法人壽在該季度未取得任何保險業務收入。

而如今,中法人壽再一次面臨同樣的考驗,三季度數據顯示,中法人壽的保險業務收入為0元。《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註意到,目前,中法人壽的官網只掛出中法京鴻舞兩全保險(萬能型)、中法鴻鑫三號年金保險(萬能型)及中法鴻鑫一號年金保險這三款產品,上架時間均在2015年。

而據中法人壽客服人員介紹,由於公司產品結構調整的原因,這僅有的三款產品也已經停售。“因為暫未接到通知,具體何時能恢複銷售,您可以繼續保持關註。”今年以來,中法人壽累計實現的保險業務收入也只有18.06萬元。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年內向股東借款1.05億

從最新的數據來看,中法人壽最近一次的風險綜合評級結果為D級,加上-2776.16%的核心、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若依照《保險公司償付能力管理規定(征求意見稿)》中的“險企償付能力達標必須同時滿足: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不低於50%、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不低於100%、風險綜合評級達標標準為B類以上”,中法人壽顯然無法達標。

對此,中法人壽方面解釋稱:“因公司資本金長期未得到補充,在以風險為導向的償付能力評估體系下,公司經營費用支出導致實際資本持續下降,公司總體償付能力低於監管要求水平。”

除此之外,《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註意到,公開資料顯示,中法人壽的註冊資本為2億元,與如今資本金動輒數十億元的不少壽險公司相比的確較少。因此,去年底,中法人壽醞釀通過約13億元的增資擴股來渡過難關,但遲遲沒能得到保監會的批準。

等不來增資批複,中法人壽只得向股東借款來維持日常經營。中法人壽方面透露:“為應對流動性危機,公司努力協調股東借款,已采取管理層降薪,削減非必要支出等多項應急措施暫緩風險暴露,截至2017年三季度末,公司已向股東借款1.05億元。”

中法人壽最新的關聯交易分類合並信息披露季度報告顯示,今年三季度,其分三次向持股50%的大股東鴻商產業控股集團有限公司進行借款,借款金額分別是0.18億元、0.17億元、0.19億元,當季關聯交易金額合計達到0.54億元。而其余的借款則是同一股東於今年4月及5月陸續向中法人壽提供的。公開資料顯示,截至今年三季度末,中法人壽的凈資產為-4672.94萬元。

另據中法人壽介紹,該公司面臨的主要風險還包括人員不足。具體來說,因目前償付能力不足,經營費用管控,導致人員流失,招聘困難,存在部分關鍵崗位人員配備不足,無法保證履職的風險。《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註意到,中法人壽官網共列出多達60條的招聘信息,前述客服人員對此確認道:“這些職位都開放招聘,如果有興趣可以聯系頁面中顯示的相關工作人員。”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8671

居然之家130億融資:去年借款增44億 阿里54億“支援”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8-02-12/1192249.html

________.thumb_head
圖片來源:攝圖網

每經記者 舒曼曼 每經編輯 賈運可

昨日(2月11日),居然之家宣布,獲得阿里巴巴、泰康集團等投資機構高達130億元的聯合投資,付出的代價則是公司36%的股權。

值得一提的是,阿里及關聯投資方的投資額達54.53億元,以15%的持股成為居然之家第二大股東。一家非上市公司一下子獲得上百億元的融資,居然之家究竟有著怎樣的吸引力?或者說,馬雲他們看中了居然之家什麽地方?

“以家居為核心主業,5年內開店600家,10年內開店1200家。”居然之家董事長汪林朋在發布會現場的表態豪情滿懷。不過,《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註意到,在快速擴張的背後,2017年居然之家累計新增借款43.8億元,占2016年末凈資產的比例超過40%,中誠信國際的評級報告也提示關註公司的債務規模快速增長問題。

對於此次融資與公司債務問題的關系及對公司債務結構的影響,《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致電居然之家相關負責人並發送采訪提綱,但對方表示“暫時無法回應”。

計劃十年開店1000家

近年來,為了實現汪林朋預想中的“家居行業絕對的龍頭老大”地位,居然之家選擇從一二線城市向三四線城市“下沈”。

居然之家副總裁任成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三四線城市是企業發展的必然(選擇),城市化進程中地級市和縣級市經濟發展迅速,這給房地產和家居行業都帶來許多新的機會,與一二線城市相比,三四線城市(市場開發)相對滯後,但品質和改善的需求,也給我們後期發展帶來了機會。”

除自身發展需要外,行業激烈的競爭壓力,或許也是居然之家的一個考量因素。

從目前家居行業的市場格局來看,居然之家在家居領域的最大競爭對手之一紅星美凱龍在店面數量上一度領先居然之家,而且近期也在各線城市戰略性拓展商場網絡以提升市場份額。紅星美凱龍官網顯示,截至2017年6月30日,共經營214家商場。而近期紅星美凱龍實現A股上市後,融資能力的提升為其門店和業務擴張帶來更多“彈藥”。

為搶占市場有利位置,居然之家於2017年下半年開始高頻率高密度開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梳理發現,公司用了15年時間讓門店突破100家,而從100家店到200家店只用了3年時間。截至2017年底,居然之家在全國開設223家門店,市場銷售額超600億元。其中,僅2017年12月16日至31日就開店23家。

按照汪林朋的設想,到2027年,居然之家開店規模要達到1200家,市場年銷售額超過2000億元。十年增加約1000家門店,這意味著居然之家在市場空間越來越飽和的情況下需要以平均一年約100家店的速度擴張。

“建設方面砸了很多錢”

汪林朋在發布會上坦言,“我們圍繞家居行業的建設方面猛砸錢,砸了很多錢”。《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註意到,這些錢中有不少是通過融資得來。

居然之家相關債券(17居然01)公告顯示,2017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公司累計新增借款為43.8億元,占2016年末凈資產的比例為43.18%。其中,累計新增銀行貸款約36億元,截至2017年末銀行貸款余額約55億元。不過,居然之家在公告中解釋稱,上述借款增加主要是因為公司調整債務結構及業務發展需要,均屬於正常經營活動範圍,對公司償債能力無重大影響。

居然之家債務結構的變化也引起了評級機構的註意。中誠信國際在對公司的跟蹤評級報告中提示的關註因素就包括債務規模快速增長一項。中誠信國際指出,在杠桿水平方面,2016年當期公司總資本化比率同比大幅增長4.15個百分點至33.52%;資產負債率方面,受總資產和凈資產規模增加影響,資產負債率下降6.7個百分點至58.29%。此外,居然之家曾於2017年3月末拆借給關聯方的借款余額為15.33億元,此資金占用對於居然之家整體信用狀況將產生負面影響。

盡管如此,中誠信國際對居然之家整體債務結構和盈利能力仍表樂觀,在2017年7月的信用評級中,將公司主體信用等級由AA調升至AA+,評級展望為穩定。記者梳理發現,近年來居然之家營收與凈利潤確實步履穩健。2015~2016年、2017年上半年,公司分別實現營業收入68.89億元、73.17億元、41.77億元,凈利潤10.58億元、18.64億元、8.15億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0862

樂視網:無法確認FF資金來源與賈躍亭未履約借款有無關系

4月17日晚間,樂視網回複深交所問詢函稱,公司目前無法確認 FF 的資金來源與我公司關聯方應收款項、賈躍亭未履約的相關承諾借款是否存在直接或間接關系。公司正在積極與樂視非上市體系進行協調,責成關聯方切實解決上市公司對非上市體系公司因歷史關聯交易形成的關聯應收款,緩解公司資金壓力。

樂視網稱,公司將繼續對賈躍亭、 Faraday Future 及其關聯方與睿馳汽車關聯關系及投資款項資金來源進行質詢、 核查。同時,公司也將持續關註該事項的進展,如進一步獲取相關信息,公司將嚴格按照有關法律法規及其規章制度進行披露。

消息面上,有媒體報道稱,恒大集團董事長許家印已確認投資了賈躍亭旗下的Faraday Future(法拉第未來),並成立了專門的汽車團隊。目前尚不清楚這是許家印個人投資,還是恒大投資。對此,恒大方面並未予以否認,只是回應稱“不太清楚”。此外,報道稱,除FF外,新樂視智家最近也會有資本介入,且已經進入最終簽字環節,最快將於近期公布。考慮到最近騰訊與新樂視智家有版權合作,外界猜測騰訊或將是熱門投資人選之一。據一位接近樂視的知情人士透露,資方主要來自孫宏斌的“朋友圈”,每家投資金額不會太多,並且會簽署嚴苛的投資條款。

此前,樂視網發布公告稱,新樂視智家電子科技(天津)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樂視智家”)將按照90億估值以現金及債權增資不超過人民幣30億元,這筆融資從今年年初就已經開始。3月29日,樂視網發布公告稱,“此前確定的各增資方擬按照120億以上估值進行融資,擬調整為90億。”這筆30億元的融資,大部分來自幾大投資方,另一部分將通過債轉股的形式募集資金。

樂視網今日放量漲停。盤後龍虎榜數據顯示,當日買賣該股的資金均來自遊資營業部。其中,方正證券北京安定門外大街營業部凈買入超1億元,中信證券上海分公司凈買入4460萬元,中國中投杭州環球中心營業部及銀河證券北京阜成路營業部凈買入額均超2000萬元;賣出方面,紅塔證券上海驪山路營業部凈賣出2588萬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2489

工行證實:個人住房貸款借款人最高年齡已延長至70周歲

記者19日從中國工商銀行總行處獲得證實,工行已經將個人住房貸款借款人最高年齡從65周歲延長到70周歲,借款人年齡與貸款期限之和不超過75年。

同時,個人住房貸款的最長期限仍然是30年,沒有改變。

舉例來說:如果一位50歲的購房人在北京購房,那麽按照貸款人年齡與貸款期限之和不超過75年計算,這位購房人購買首套房最長可申請25年貸款,而此前最長貸款年限為20年。此次放寬最高年齡後,70周歲的首套房購房人在滿足相關條件後,亦可申請5年期住房貸款。

工行相關負責人19日對中新社記者表示,此舉是為適應中國人口發展趨勢,滿足不同年齡階段尤其是中年以上居民的住房改善性需求,減輕他們的經濟壓力。

根據中國央行數據,截至今年3月末,中國人民幣房地產貸款余額34.14萬億元,同比增長兩成,其中一季度就增加1.9萬億元;個人住房貸款余額22.86萬億元人民幣,同比亦增長兩成。

中國工商銀行是中國資產規模最大的銀行,2017年實現凈利潤2875億元人民幣,凈利潤總量為全球銀行業之最。近年來,工行在住房貸款政策上,均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因城施策支持去庫存,合理滿足首套和改善型住房需求。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2708

南風股份:董事長或冒用公司名義借款3.8億元

南風股份5月9日、5月10 日、5月11日連續三個交易日股票價格跌幅偏離值累計超過20%,公司晚間公告稱,根據與公司聯系的自稱為公司董事長楊子善的債權人所提供的信息,截止目前,公司初步了解到涉及楊子善除股票質押的個人借款約3.6億元外,還可能存在冒用公司名義作為借款人或擔保人的債務金額約3.8億元(未經核實),以及其他未牽涉公司的個人債務(具體金額不詳)。

據公告,5月3日,公司董事會接到公司董事長、總經理楊子善弟弟楊子江先生的通知,其因無法與楊子善先生取得聯系,已向警方報案。截至目前,公司尚未能了解到楊子善的具體行蹤,也無從核實楊子善失聯原因。由於無法聯系楊子善本人,公司無法獲知楊子善是否還有其他個人債務。

公告披露,截止目前,因無法與楊子善先生取得聯系,楊子善先生質押給國泰君安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的共計3600萬股公司股份已觸及平倉線,存在被強制平倉的風險。截止目前,公司未收到證券公司的強制平倉通知書等文件。若公司股價持續下跌,且無法與楊子善先生取得聯系,楊子善先生所質押的股票存在無法及時補倉或解質押,導致強制平倉的風險。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3896

威利國際(0273)借款予持股迦迅財務

1 : GS(14)@2010-10-24 15:29:05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101022250_C.pdf

DSF is a loss-making money-lender which is 47.5% owned by Willie and 47.5% owned by Heritage (0412)    

迦迅財務是一間虧錢的財務公司,其中47.5%由威利持有,其餘47.5%由漢基控股(0412)持有。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1277

華潤微電子(0597)借款動議以獲93%的在場股東通過

1 : GS(14)@2011-01-01 17:49:28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101228199_C.pdf

但只有27.6%的合資格股東投票
2 : 鱷不群(1248)@2011-01-01 17:55:36

證明正當基金對597無興趣
3 : GS(14)@2011-01-01 17:56:59

好多散戶咁
4 : cqb(1533)@2011-01-01 22:42:18

最近好多大型國企都成立財務公司同搞d互相借貸,似乎2011年中央收緊銀行信貸o既力量會好大.
5 : GS(14)@2011-01-02 13:06:29

咁可能導致股市爆破小心
6 : 香男(5828)@2011-01-12 01:20:18

597幅圖靚左wor~
7 : GS(14)@2011-01-12 20:33:32

6樓提及
597幅圖靚左wor~


其實都無用,贏唔到大錢的
8 : 香男(5828)@2011-01-12 22:40:36

小弟論圖計 , 由佢04 年開始 第一個頂位拉條斜線到近期的頂位 ,

597已經企上下降軌6 日,再嚴格d 3 日,情況類似2366 咁,
(597是下降軌,2366 係橫線阻力 )

近期睇盤 有大量貨壓在0.365 , 所以在此有回吐唔出奇,

如果回吐唔急 0.345 以上 ,再彈的話,

小弟經驗覺得爆單邊機會高 , 就算唔爆, 都唔會跌得離譜wor(0.27以下),

因為d 平衡線痴埋一齊 , 就算唔睇平衡線, 長期上升軌都有用掛 ,


小弟預計佢爆大鑊係 runaway up 或 down gap 再廷伸 ...

究竟會因為乜事情可以做到預計咁呢? ...



我唔post 圖了 , 有少少幻想成份, 費事比d 友照炒
9 : GS(14)@2011-01-12 22:47:34

市值成30幾億,況且其有盈利,唔會太偏離價值的
10 : 香男(5828)@2011-01-13 15:56:47

今日 11% , 唔係runaway 仲好 , 陽燭仲好睇~!
11 : GS(14)@2011-01-13 21:36:43

我只認同圖,但是真是唔會發達
12 : 香男(5828)@2011-01-13 23:50:20

唔理law... 反正底位買左 , 冇力先算, 發唔發達就睇下股價力量同以後597有乜動作
13 : GS(14)@2011-01-14 22:52:32

想有動作都好難,睇下盈利好唔好
14 : 香男(5828)@2011-01-18 16:26:44

再升 6% 了
15 : GS(14)@2011-01-18 22:14:59

未破大位,不如轉番來呢便講或者在龍鳳區開貼講..

http://realforum.zkiz.com/thread.php?tid=754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2387

華潤水泥(1313)借款動議獲71.7%多數通過

1 : GS(14)@2011-01-01 17:50:26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101228260_C.pdf

只有38.2%合資格股東通過。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2388

漢基(0412)出售19.75%借款實體予Hennabun

1 : GS(14)@2011-01-08 15:22:32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N201101041225_C.pdf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2454

中國富強(0290)借款予認購德興(0611)可換股債券

1 : GS(14)@2011-03-19 13:47:22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10316/LTN20110316557_C.pdf根據德興上一份通函,借款人為中國核工業建設集團公司。這2億可換股債券淵源自2010年1月26日,但並未完成,截止日為2011年3月17日。(按: 剛剛公告完成了。)[url=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10316/LTN20110316557_C.pdf][/url]
According to a past circular from Tack Hsin, the borrower is owned by "China Nuclear Construction Group Company". The $200m CB deal was announced back on 26-Jan-2010 and has still not completed. The current deadline is 17-Mar-201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346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