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6 Feb 2016 - [經濟一週「香港八十前」] 培力控股(1498)還看中藥顆粒

若想得到更多最新訊息,請Like已有超過10,700個Fans的「紅猴FACEBOOK」(按此),謝謝支持!

在香港,無論是醫病或保健調理,看中醫的人越來越多,不過對繁忙的在職人士,和嫌麻煩的年青人,就診後需煲藥飲用是一大阻力,就算不少中醫店已提供煲藥服務,但要他們每次看病需到店鋪兩三次,也挺麻煩。記得我還在讀小學時,有中醫已很前衛,可提供藥粉回家沖水飲用,不過一直未算流行,現時香港人爭分奪秒,對此方便方法需求漸大,加上隨著科研進步,能製成顆粒(即藥粉)的藥材種類越來越多,逐漸受到認同,連主力發展中藥顆粒的培力控股(1498),去年中已有足夠資格在主板上市。

培力市值約7.6億港元,為「香港八十前」成員,我在是月中造訪其科學園辦公室,從管理層處加深了解「農本方」中藥顆粒在中港的市場潛力。「農本方」在香港市佔率已達七成,政府醫院亦是客戶之一;在中國市佔率雖暫只有5%,但因市場龐大,收入已比香港為多。按去年上半年業績,中國中藥顆粒業務增長理想,收入及溢利分別佔整體44%55%,而香港中藥顆粒業務的佔比則為39%52%,不過後者收入按年只升5%,溢利更按年跌5%,不禁令人擔心市場是否已告飽和,管理層則建議待下半年業績公布才下定論。集團還有中藥保健品業務,包括在連鎖店銷售的金靈芝、農本方感冒沖劑等,收入佔比14%,但溢利未算穩定。另外,亦正積極發展「農本方診所」,至去年在香港已開了30間,不過仍在發展階段,暫時仍錄得虧損。所以,分析培力控股,現時應聚焦於中藥顆粒業務,尤其是於中國的發展。

中國現在只有5間中藥顆粒的法定生產商,最大的市佔率達50%,而培力則是唯一一間非中資生產商。據管理層解釋,因集團重視質素,產品及生產過程已取得中國、美國及澳洲的相關認證,可以幫助促進中醫藥國際化。集團的中藥顆粒比中國同業的價錢高20%30%,當中已包括為產品購買責任保險,管理層強調會盡量保持此溢價。培力去年先後和國藥集團及黑龍江珍寶島藥業訂立在七個省市的獨家分銷協議,分銷商皆需作出一定認購額的承諾,可見集團在中國市場仍有機保持理想增長。

中藥顆粒有潛力代替傳統中藥飲片,即執藥材煲藥的市場。中藥顆粒前年於中國銷售額只佔傳統中藥飲片的4%,於20102014年的平均每年增長高達41%,即6%高於傳統中藥飲片的增長率。培力正處於一個高增長市場,但中國政府正計劃增加法定生產商,將帶來中長期潛在競爭風險。

如上篇提到,「香港八十前」專欄主要分析市值在80億港元下的港企,並實行內容O2O,培力控股(1498)的過去數年財務分析數據已放在「紅猴」Blog(www.redmonkey.hk) 130日文章內,歡迎參閱。

(利益申報:筆者為持牌人士,於執筆時,筆者或相關人士或客戶,並沒持有上述股票)

(按一下下圖可放大)


證券投資組合管理服務 (按此,再往網頁左下方) 
投資收費專欄「觀微知勢」(按此
2014年著作「港股A餐」(按此
Facebook專頁(按此)
港企專門店 (按此)
香港八十前 (按此)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4817

20 Feb 2016 - [經濟一週「香港八十前」] 比較超盈國際(2111)及維珍妮(2199)

若想得到更多最新訊息,請Like已有超過10,800個Fans的「紅猴FACEBOOK」(按此),謝謝支持!

貼身內衣公司維珍妮(2199)於近日弱市下股價仍強勢,預期市盈率尤勝紡織股龍頭申洲國際(2313),上市不久股權相對較集中為原因之一;規模較小增長空間較大,亦提升市場可接受的估值水平;其主要客戶Victoria’s SecretUnder Armour將於今年在中國加快擴充步伐,有助推升生意額;上市集資主要用在越南建廠,目標擴產近八成,亦好作配合;集團標榜透過創新設計製造商(IDM)業務模式,重視研發,研發開支佔收入3.2%,市場對此優點亦頗為買單。

維珍妮於去年10月上市,當時仍是「香港八十前」成員,股價上升超過一倍後,現時市值已約150億港元,預期(年度至今年3)市盈率約36倍。若看好從事女性內衣供應鏈企業,但嫌維珍妮現價估值過高,則可研究市值約35億港元、更上游的超盈國際(2111)的投資價值,其研發開支佔收入也有2.3%,標榜是女性內衣物料一站式解決方案供應商,主要製造彈性織物面料及織帶,與維珍妮在女性內衣及運動服裝品牌可謂合作無間,共同客戶包括Victoria’s SecretCalvin KleinUnder Armour等。

超盈國際的預期(年度至去年12)市盈率約11倍,遠低於維珍妮,表面吸引,不過定必有因,除了收入及盈利增幅不及,業務可塑性相對較低外,前者的美國客戶收入佔比較小,在越南擴產計劃較保守,亦影響其估值水平。不過以紡織股論,超盈國際的估值卻屬合理,維珍妮及申洲國際估值特別高,各有因由,若以規模更大、派息更理想的互太紡織(1382)為例,現價預期市盈率也只是約14倍。

超盈國際業務主要分為兩類,「彈性織物面料及蕾絲」於收入及溢利佔整體比率皆較「彈性織帶」大,後者的溢利率則較高。前者中包括「蕾絲」此新業務,雖暫只佔收入4%,但去年上半年收入按年升達87%,溢利率明顯更高,與運動服裝物料均為未來增長動力。運動服裝物料的去年上半年收入按年升達108%,佔收入13%

集團去年上半年收入及毛利分別按年升8%10%,毛利率升0.6個百分點至31.2%。純利按年升44%,但若撇除上市費用及非經常性收益,除稅前純利只是按年升16%。另外,集團營運活動現金流理想,加上20145月上市集資淨額約5.3億港元,上市前的2013年尾淨負債約6.6億港元,到去年6月尾,已改善至淨現金約2.3億港元,負債比率則為35.9%,財務狀況健康,接著的主要資本開支是於越南建立製造設施,目標是於明年完成以增加產能25%,亦有機於其後享用TPP的稅務優惠。

如上篇提到,「香港八十前」專欄主要分析市值在80億港元下的港企,並實行內容O2O,超盈國際(2111)及維珍妮(2199)的過去數年財務分析數據已放在「紅猴」Blog(www.redmonkey.hk) 213日文章內,歡迎參閱。

(利益申報:筆者為持牌人士,於執筆時,筆者或相關人士或客戶,並沒持有上述股票)

(按一下下圖可放大)


證券投資組合管理服務 (按此,再往網頁左下方) 
投資收費專欄「觀微知勢」(按此
2014年著作「港股A餐」(按此
Facebook專頁(按此)
港企專門店 (按此)
香港八十前 (按此)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6038

韌性台南 強震這一週,他們默默做了這些事

2016-02-22  TCW

二月六日凌晨,一場地震,造成台南重大傷亡,當多數媒體把鏡頭對準悲慟者,我們選擇記錄,在角落裡默默貢獻己力的人。

從登革熱到震災,挫折沒有打垮台南,自主重建的人們,正重塑新的城市性格:韌。

年後的第一個上班日,台南是這麼過的:地震中失去十位學童的崑山國小,開學第一堂課是集體心理輔導 。城市中有一百零九人無家可歸,暫時安置在十三個收容處。五百三十八件房子受損通報。到了地震後的第十天,部分市民仍然無水可用。

年假結束,人們抱怨回到日常,但對此刻的台南來說,正常的生活已是奢侈。

相當於兩顆原子彈能量的二○六南台地震,不只奪走全台南一百一十六條人命、有五百五十一人受傷,也把全台南帶入集體焦慮及挫折。

廟宇密度最高、最注重節慶的府城,年味卻被一陣陣的警笛聲沖淡,連武廟搶頭香的場合,眾人也是安靜一片。

這場地震,一度震垮了台南對新年「再起」的期望。初一至初五觀光人數(不包含廟宇參拜)比去年同期少兩成到三成,觀光區零售業者生意掉了一半。

年節生意掉五成,小店仍捐收入「老天爺用這件事,讓我們團結」「努力了一年,到最後發現,很多東西就這樣不見了,」主持南方講堂的作家王美霞形容。過去一年,登革熱、寒害、颱風幾次打擊台南,光是登革熱就讓南台灣損失至少二十億元,每個月平均有兩百萬觀光人次的台南,店家的生意也因為登革熱僅剩一成。

還好,地震過後的台南沒有停滯太久,挫折與焦慮,就被行動給取代。

「再怎麼努力也是生意不好,不如去想我們能做些什麼,老天爺是要用這件事,讓我們團結在一起。」知名業者慕紅豆過年生意掉了五成,但老闆唐大可還是決定把營業收入捐作重建款項。

從地震隔日開始,一天之內,二十六間旅宿業家加入受災戶收容,兩個春節市集辦起募款活動。「感受瑜珈」三十歲的瑜伽老師,決定開放淋浴間,讓四百多人洗澡,一次五十元的收費全數捐作重建款項。

小頭家們,討論重建「我們失去很多,但還是想能給什麼」幾次受到打擊的觀光、文創商家們,即使期待了半年的生意又落空,還是立刻聚了起來,「我們其實也是失去很多,但(一起)吃飯的時候,還是討論能『給』什麼,」彩虹來了創辦人高耀威說。

市府還在搶救,民間就用自己的力量鋪下重建路的基石,也擦亮了都市性格中的另一面:韌。

在台南開設民宿的香港社工師Elaine觀察,「我還在消化我的情緒,怎麼他們就到那邊了?」曾參與過南亞海嘯、四川地震救災的她對台南民間的反應速度相當驚訝,曾來台支援幾次救災,這次她發現民間進步許多,例如行動前都先懂得跟市府窗口聯絡、確認需求。

臉書粉絲團「助台南志工團」便是一例。六位不同黨派的議會助理,利用網路讓民眾登記個人專長、聯絡方式,地震當天早上七點表格上線,快速聚集近四千人登記。

六個議會助理,網路募四千志工「重建路很長,建資料庫未來使用」「一個目的是要擋住衝到現場去的人,」發起人蕭先生說。當時的維冠大樓已經開始出現圍觀民眾帶來的垃圾, 如何讓民眾能夠幫忙、累積民間力量,卻又不造成現場負擔?於是他們決定建置人才庫,並在重建啟動之時,交給台南市府。沒想到反應熱烈,從醫師、土木技師、社工,到日本的志工團體都找上門來。

「一卡皮箱說故事」也是登記的志工之一,由轉圈圈Homestay的Sylvia所發起,一開始只是為了建置說故事的志工團,透過故事來陪伴孩童走出地震陰霾,沒想到一個晚上就得到了四、五十位包括心理師、讀劇團團員、專職說故事老師、藝術治療師的響應。

災後第七天,志工們在台南吳園的草地上說故事給孩子們聽。傍晚,辦了一場座談,聚集心理諮商界、老師、家長們,討論災後陪伴孩子的做法。「重建的路是很長的,我們希望在大家都還很焦慮、願意付出的時候,建立這個資料庫,讓在地的組織未來能夠使用,」Sylvia說。

「店家們第一時間都不是要求政府幫他們做什麼,而是問自己能做些什麼。」有超過五座城市生活經驗的台南市政府觀光旅遊局長王時思說,台南的歷史凝聚了深刻的在地認同,「當你認定了這是永遠的家,什麼事都會一起撐著。」祈福音樂會,兩天籌辦完成「當認定永遠的家,都會一起撐著」從登革熱到地震,台南這股時間磨出來草根韌勁,越來越明顯。災後第七日,一場音樂會就是象徵。

一群台南音樂家、創作者、店家,用了不到兩天的時間發起了一場祈福音樂會,不論是現場跨世代、跨領域的組合,還是線上四千人的志工名單,都象徵著撐起台南的網絡,為漫長重建路鋪出第一哩路。

過去, 講求生活、經營社區,不以商業利益做為處世唯一目的,讓台南被標上了「小確幸」標籤,但其實這就是城市的底,是它扎下了這股主動付出、各司其職的韌。

一百一十六條人命不會被遺忘,會化為能量留在每個人的心底,災難帶來的,不是只有絕望與孤單,還有智慧與韌性。重建路上,每個角落裡小人物的付出,都將編織進這座城市的精神與脈絡中,成為未來人們造訪府城的理由。

撰文者劉致昕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6522

5 Mar 2016 - [經濟一週「香港八十前」] 本地建築股的機遇

若想得到更多最新訊息,請Like已有超過10,800個Fans的「紅猴FACEBOOK」(按此),謝謝支持!

新創建(659)為綜合企業,市值超過400億港元,並非「香港八十前」成員,但分析其本週剛公布的半年業績,卻可得到一點啟示。建築及交通是盈利增長最大的業務,當中交通業務經營溢利按年升63%,燃料成本下降是主因之一,難怪上月初於此專欄介紹給大家的同業載通(62)、進智公共交通(77)及冠忠巴士(306)於近日大跌市時,股價仍能保持在高位,後者更上試過往十數年的新高。

另外,新創建的建築業務經營溢利按年升59%,受惠香港近年持續大興土木,基建工程、舊樓重建、商業及住宅發展項目工程不斷,相信其他本地建築公司亦能造出佳績。中國建築(3311)在香港業界佔比可算數一數二,但香港業務收入及毛利於去年上半年,分別只佔整體44%21%,若要搭行業順風車,本地建築商應是較佳選擇。可是,本地建築板塊多年來皆被市場忽略,或許有些公司縱使持續錄得盈利,但未算穩定,所以落得成交稀疏,估值低企。

去年可算是香港建築業的豐收期,上市多年的公司大多業績不俗,未上市的中小型建築商亦藉機上市集資,數目之多尤如雨後春筍。不過,經驗告訴大家,投資者應對一窩蜂現象加倍小心,尤如去年中的「港股大時代」,曾經賺大錢不難,事後還能笑到最後,才是難能可貴。近年上市的本地建築商,有些盈利已開始走樣,有些則已啟動賣殼程序,表達了上市的真正目的,現時「投資」這些股票,風險較難估算,所以還是按業績選取已上市多年的公司,更為可取。

每年3月皆是12月年結上市公司的業績公布高峰期,現時買入需承受盈警公告及業績不似預期的風險,尤其是去年下半年中港經濟轉弱,更為風高浪急,能選取些已發盈喜的公司可以較安心,從事多元化土木工程建造業務,市值約4億港元的利基控股(240)便是其一。根據集團是月初通告,預期2015年溢利按年大幅增加,增長與2014年年報所披露之手頭上未完成合約價值之增長一致。去年上半年收入按年升71%5.7%的毛利率和前年下半年相約,不過卻較前年同期的8.4%低。純利按年升52%,若撇除非經常性收益之除稅前純利則按年升18%。集團強項是營運現金流強勁,淨現金持續增長至去年中的4.6億港元。雖說利基控股去年盈利已有保障,但未來仍需面對人工成本上升、本港基建工程項目撥款批核被拖延及港鐵廣深港高速鐵路停工等負面因素,令其低於2%的純利率更見風險。

如上篇提到,「香港八十前」專欄主要分析市值在80億港元下的港企,並實行內容O2O,利基控股(240)的過去數年財務分析數據已放在「紅猴」Blog(www.redmonkey.hk) 227日文章內,歡迎參閱。

(利益申報:筆者為持牌人士,於執筆時,筆者或相關人士或客戶,並沒持有上述股票)

(按一下下圖可放大)



證券投資組合管理服務 (按此,再往網頁左下方) 
投資收費專欄「觀微知勢」(按此
2014年著作「港股A餐」(按此
Facebook專頁(按此)
港企專門店 (按此)
香港八十前 (按此)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7878

一週熱爆新聞論投資理財

過去一星期最「爆」的三宗新聞:(1) 財委會陳鑑林1分鐘內「憑感覺」-不記名不點算贊成和否決票數,直接通過高鐵超支追加的196億港元撥款 (2)AlaphaGo 人工智能與南韓九段棋手李世對弈,連勝三局,最終四勝一負; (3) 歐央行多招齊發 - 減息、擴買債、貼錢貸款,實行寬鬆措施。恆指於上週五和本週一兩個交易日累計升了450點,成交額亦由上週四約543億升至週一約726億,而昨早恆指則稍為回落不足150點。驟眼看上述三宗哄動新聞,似乎只有歐央行的「放水行動」直接影響環球經濟,令投資人和投機者修訂對市場的預期,繼而有短期大波動,例如上週三歐羅單日波動逾 3%,歐美股市則先急升後大跌。其實第一和第二宗新聞,都對投資者有莫大啟示。

(1) 財委會討論應否通過高鐵超支的追加撥款,屬於理財範疇;
(2) AlaphaGo 了解旗手作風、計算每步棋的勝率,就是系統化分析押注。

理財的第一件事,是要有財可理。如果無儲蓄兼入不敷支甚至負債纍纍,便談不上理財。香港底子厚,去年12月17日的政府新聞公告 指截至2015年3月31日的儲備約有15,730億,當中包括用途受限制的外匯基金儲備(~6,270億),而實質可供政府動用的現金資源儲備,只有約8,285億。高鐵總造價844億,佔可動用財政儲備10.2%! 究竟提取整副身家一成,是否輕易簡單的決定?

所謂理財,代表要有規劃。政府的其它工程還有機場第三跑道(1,415億),港珠澳大橋(698億),新界東北發展計劃(1,200億),啟德發展計劃(1,000億),西九文化區(446億)等,合共4,759億,大致是新聞公告所指「政府有 4,566億港元承擔餘額(主要涉及基本工程),以及其對各類計劃所作的1,279億港元保證。」合共5,845億,佔可動用儲備70%。好吧~ 也不去計這些工程計劃了,回報以及逼切性並非短短幾句可以概括。

當大部分(~70%)可動用儲備用於基本工程,又碰上整體經濟走下坡,高鐵較648億的預算造價超支30%,要求追加196億撥款,並非小事。以理財角度看,任何budget 超支都需要檢討,更何況高達30%!!!  加上其它工程計劃,更需深思熟慮衡量超支完成值得與否,還是資源有更好的運用方法。


面對超支30% 兼且佔用10% 身家的項目,「憑感覺」總結通過撥款,怎麼看都並非審慎負責任的理財態度。投資者買賣股票損手,大多是因為不按計劃行事,單看股價波動「憑感覺」作決定,那就容易敗掉家財。輕率的理財態度,猶如倒錢入鹹水海,值得讀者引以為鑑。

第二宗熱爆新聞是AlphaGo 戰勝李世。到底人工智能是否「戰勝」人類呢?

AlphaGo 由人類開發。圍棋的各種可能性棋盤和走法,都已經輸入電腦,並可以不斷演算學習,優勢明顯是其高速和大量運算的能力,因而可使用計算結果,作出細緻的分析和勝率比較。

系統化分析押注(選擇高勝率項目) 與日常投資有關聯嗎?



投資者都有個人獨特的分析選股風格和投資買賣策略。試回想,你是否總會傾向某一類別的資訊和股票? 而無論投資獲利或損失,都有大概三數個類似的模式,並會重複發生。

人類任何的決策模式,只要遵循某種思路,都能夠被清晰說明,然後將之系統化。這有助處理大量資料,並作出大規模運算。由於決策條款清楚,去除了情緒和其它人性弱點。

以圍棋為例,人類的經驗是選擇最優(食子最多)的步法,但人工智能AlphaGo 的目標是贏得棋賽,所以過程中某一步棋能否食子最多並不重要,程式計算是一步棋對整局勝率的影響。

套入股票買賣,代表投資時不會單單著眼於每宗交易能否最高位離場,或止蝕是否最優處理方法,而是集中思考如何提升對整個組合的長期回報。若果只著眼於一步棋或單筆交易,容易見樹不見林。

若能嘗試將自身投資決策的過程系統化 (只要寫出原則就行,不需要要建立程式),並將之重新套入過往的交易,得出模擬結果對比實際情況,大概可以發現個人風格的優缺點,並找到改進的方法。

<網上加料版>

今年的業績公佈高峯期,有亮麗業績的公司屬少數,市場亦懂得品評致股價不便宜。而近日股市造好,很多公司股價往上走,未知是反彈或轉勢,但農曆新年前有逐步部署入市,現在應該見到效果。

早陣子少了點評個股(總不成每星期都有合適穩健的選擇)。以往曾分析中國賽特(0153.HK),公司的股價細,交投不活躍,但週一的交投量突然大升。筆者觀察這股,也不單看股價和成交量等動能和技術指標。公司業務穩健,預計2015年的全年業績勝過2014年,而現價市盈率僅2.81倍。

截至2015/6/30,公司持有現金9.47億人民幣(~11.27億港元),沒有長期或短期銀行貸款。而現價市值約13.65億港元,即~83% 的市值有現金支持。即使計及2月公告向江蘇省力環保科技注資~RMB1.22億元,72% 現價市值仍有現金back up。按此推算,每股含現金$0.48。而業務方面,去年7月與中國中材訂立戰略性合作框架協議,包括國內外項目,及32,000套房屋,鋼結構項目則涉及建造橋樑,體育館,高速公路照明系統,和太陽能項目等。而去年11月更發通告澄清傳聞,管理層有信心下半年的毛利較上半年高,並取得較2014年價位高的合約。

以此估計,2015年業績不俗。現價距離52週最低位不遠,加上穩健財務,又預視到2015年業績,值得投資關注。

此文同見於《信報》的《價值投資》專欄
Facebook 專頁:www.facebook.com/trendalysis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9241

19 Mar 2016 - [經濟一週「香港八十前」] 書中自有黃金屋

若想得到更多最新訊息,請Like已有超過10,800個Fans的「紅猴FACEBOOK」(按此),謝謝支持!


都說投資點子往往可在生活中找到,只是大家的偵探頭腦有多無遠弗界吧!去年,Secret Garden等成年人填色書忽然爆紅,大家到書局,有段時間不同種類的填色書總放在當眼處。原來在美國出版的首五位暢銷成年人填色書中,有三本屬於一間市值約9億港元香港公司的印刷出品,對去年業績貢獻不少。

匯星印刷(1127)為國際圖書出版商、專業及教育出版集團、及印刷傳媒公司提供印刷服務,印刷產品主要包括消閒及生活品味圖書、教科書、教材及兒童圖書。集團上月尾公布去年全年業績,收入按年升33%,毛利按年升41%,毛利率增1.5個百分點至28.3%,因材料成本及分包成本回落。不過,純利按年升幅只有11%,主要源於行政開支佔收入比率因計入新收購公司之額外經常費用,而由4.6%升至7.1%;若撇除非經常性收益,除稅前純利按年升幅則有28%

集團生意規模增長不少,主要受惠於2014年中收購澳洲上市公司OPUS 62%權益,去年首次全年業績入賬。從地區分類可見,澳洲業務收入按年升167%,佔整體比率由22%大增至44%,緊接其後的美國及英國業務收入佔比則分別為25%16%。若不計澳洲,其他地方的收入總和卻按年倒退4%,除了受匯兌影響外,亦源於一間主要同業挑起價格戰,管理層預期此公司會於今年持續削價。

OPUS 為一間亞太商業服務集團,設有兩個營業平台,分別為出版服務及戶外廣告印刷,當匯星印刷於2014年作出收購時,仍是資不抵債,全年更錄得 2,100萬澳元虧損。匯星印刷見有協同作用,收購並整合雙方業務,OPUS去年已轉虧為盈,其股價亦於過去一年從多年谷底回升20%,相信匯星今年仍可從持續中整合得益,以抵銷印刷市場激烈競爭的負面影響。

自匯星印刷於2011年從經營Recruit等媒體的先傳媒(550)分拆上市,業務每年皆有增長,收入及純利每年複式增長分別約29%27%,不過因2013年曾供股集資,每股盈利每年複式增長則只有13%。集團於2014年以1.4億港元進行收購,令當年底的淨現金由一年前的8,000萬跌至3,000萬,不過去年底的淨現金回升至1.3億港元,相信是營運現金流理想所致,難怪亦吸引到中小型工業股常客David Webb持股高達8%。集團派息比率近年維持在35%,去年每股派息$0.07,以股價$1.15計,息率約6%,亦是另一吸引投資者的地方。

如上篇提到,「香港八十前」專欄主要分析市值在80億港元下的港企,並實行內容O2O,匯星印刷(1127)的過去數年財務分析數據已放在「紅猴」Blog(www.redmonkey.hk) 312日文章內,歡迎參閱。

(利益申報:筆者為持牌人士,於執筆時,筆者或相關人士或客戶,並沒持有上述股票)

(按一下下圖可放大)


證券投資組合管理服務 (按此,再往網頁左下方) 
投資收費專欄「觀微知勢」(按此
2014年著作「港股A餐」(按此
Facebook專頁(按此)
港企專門店 (按此)
香港八十前 (按此)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9727

2 Apr 2016 - [傳媒專訪] 「經濟一週」封面故事

若想得到更多最新訊息,請Like已有超過10,800個Fans的「紅猴FACEBOOK」(按此),謝謝支持!

筆者有幸再次成為「經濟一週」雜誌封面人物,封面故事及訪問報導於4月2日出版的第1796期刊出。

(按一下下圖可放大)


證券投資組合管理服務 (按此,再往網頁左下方) 
投資收費專欄「觀微知勢」(按此
2014年著作「港股A餐」(按此
Facebook專頁(按此)
港企專門店 (按此)
香港八十前 (按此)
上市公司財務分析摘要大公開 (按此)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1217

2 Apr 2016 - [經濟一週「香港八十前」] 真正高息股

若想得到更多最新訊息,請Like已有超過10,800個Fans的「紅猴FACEBOOK」(按此),謝謝支持!

今年年初全球股市輾轉下跌,投資氣氛異常差勁,當時負「趨」化劑充斥,包括人民幣貶值、港元被追擊、中國經濟數據差勁、商品價格(尤其是最受注目的油價)向下走、美國聯儲局加息預期持續等等,而日本央行深化負利率,市場反應可謂適得其反,股市更跌至谷底。不過這事件欲成為轉捩點,歐洲央行近日按計劃調低利率後,表明不會再減息,而美國聯儲局亦就著全球經濟及投資市場的混沌,宣佈將預期加息步伐放緩,資金重回低殘的新興市場及商品市場,上述的負「趨」化劑亦逐步減退,港股雖離去年高位還遠,再向上亦蟹貨重重,但暫時總算重回生氣。

歐洲及日本維持低息政策,美國亦對加息預期變鴿,中國也在按形勢盡量鬆銀根,美國十年期國債息率仍徘徊在近五年的低位,部份歐豬國的同年期國債息率卻諷剌地更低,此情此景,高息股再度被市場追捧。不過大家在投資高息股前需理解預期息率並不一定和歷史息率相近,所以還得估計公司未來會否有減少派息的可能性,好像先前有傳媒不止一次列舉澳博控股(880)為高息股之一,但其實集團去年上半年的每股派息已隨每股盈利按年減少55%,全年派息大幅下調已是差不多肯定的事,結果當上月尾公佈去年全年業績後,以當天股價計,歷史息率隨即由15%劇跌至4.5%。需知道大部份香港上市公司盡量維持一個穩定的派息比率,而非每股派息金額,所以大家找高息股除了看其去年度已成歷史的每股派息外,仍需預期最新年度的盈利水平至少能持平,因若預期盈利下跌,股價不少機會也下跌,再加上最終派息低於錯誤的預期,到時可謂雙重損失,蝕價又蝕息!

那麼有甚麼類型的高息股可於來年度持續派高息,管理民生商場及寫字樓的房地產信託(REITs)是其一,以「本土股」論置富(778)及領展(823)為首選,而在市值80億港元下的港企中,陽光(435)及泓富(808)也不錯,預期息率仍有6%。另外,隨著OTT電視及流動的持續發展,加上競爭環境已取得平衡,經營寬頻及流動網絡的電訊公司的收入及盈利穩中有升,營運現金流理想下派息也吸引,不過「本土股」香港寬頻(1310)及香港電訊(6823)已非「香港八十前」。若要選市值較小而派息穩定的,經營數據中心的新意網(8008)可是選擇,風險在市場供求飽和點不易掌握。

如上篇提到,「香港八十前」專欄主要分析市值在80億港元下的港企,並實行內容O2O,新意網(8008)的過去數年財務分析數據已放在「紅猴」Blog(www.redmonkey.hk) 326日文章內,歡迎參閱。

(利益申報:筆者為持牌人士,於執筆時,筆者或相關人士或客戶,持有領展(823) 及新意網(8008))

(按一下下圖可放大)


證券投資組合管理服務 (按此,再往網頁左下方) 
投資收費專欄「觀微知勢」(按此
2014年著作「港股A餐」(按此
Facebook專頁(按此)
港企專門店 (按此)
香港八十前 (按此)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1218

16 Apr 2016 - [經濟一週「香港八十前」] 能否成為經濟下行受惠股?

若想得到更多最新訊息,請Like已有超過10,900個Fans的「紅猴FACEBOOK」(按此),謝謝支持!

今年一月中在專欄介紹大快活(52),其後股價輾轉上升,升幅於三月尾曾達15%,達到了我穩中求勝的投資目標。當時介紹此股的原因包括香港人在預期經濟轉差的氣氛籠罩下,出外用膳將會更傾向光顧相對便宜的食肆;整體零售市道不景下,人手短缺壓力可見抒緩,店鋪續租時與業主的討價還價能力可增強不少。推而廣之,在港從事平價中式食肆,亦為「香港八十前」成員的稻香控股(573)也理應受惠,可是股價卻在同一時間下跌約14%,集團上月尾公布去年全年業績,看看能否找到原因。

稻香去年收入按年升1%,毛利按年跌7%,純利按年更下跌17%。不過,若將上下半年業績拆解來看,收入按年升幅相約,但毛利按年變幅由上半年的負14%,變為下半年的持平,而純利按年變幅由上半年的負28%,好轉至下半年的負1%。表面看,下半年業績比上半年理想,但細看主因前年下半年業績已開始轉差,造成較小的基數,若以盈利率作指標,上下半年毛利率只是持平,而下半年純利率卻比上半年下跌0.7個百分點;下半年純利比上半年低14%,而過往正常年份可是較為接近的。

大快活勝在聚焦香港的快餐業務,中國業務正在整固中。稻香的香港的業務去年明顯反彈,而曾經成為股價催化劑,發展得有聲有色的中國業務卻陷入苦戰中,拖低了整體盈利。先看香港業務,去年收入按年跌1%,純利卻按年升17%,純利率亦按年升0.9個百分點,下半年明顯復甦。可是,中國業務卻在明顯拖後腿,去年收入雖按年升7%,但純利卻按年大跌94%,下半年更錄得1,170萬的虧損。幸好,稻香的現金流仍健康,淨現金仍有1.3億港元,有能力維持每股派息$0.12,以3月尾股價$1.76計,息率仍在吸引的6.8%水平。

稻香的香港業務相信仍可受惠於首段提及的條件,所以中國業務能否在今年好轉是關鍵。管理層認為中國業務轉差,源於許多高檔食肆轉戰集團在國內主打的中產市場,加上城市購物中心增加,而網購普及令零售商鋪減少,業主為吸引人流更多租予餐飲食肆,加劇同業競爭。所以,集團已轉而採用與香港類似的業務模式,以經營面積較小及提供優質餐飲體驗的食肆為發展方向,以吸引喜歡出外用餐的年輕顧客,初步反應理想,但能否轉虧為盈,仍充滿不確實性。若稻香今年能保持去年下半年的業績,並開始受惠於租金等成本下降,可估算其今年每股盈利持平,以3月尾股價計,市盈率約10.5倍,配合較高息率,可考慮買個機會。

如上篇提到,「香港八十前」專欄主要分析市值在80億港元下的港企,並實行內容O2O,稻香控股(573)的過去數年財務分析數據已放在「紅猴」Blog(www.redmonkey.hk) 49日文章內,歡迎參閱。

(利益申報:筆者為持牌人士,於執筆時,筆者或相關人士或客戶,持有大快活(52)及稻香控股(573))

(按一下下圖可放大)


證券投資組合管理服務 (按此,再往網頁左下方) 
投資收費專欄「觀微知勢」(按此
2014年著作「港股A餐」(按此
Facebook專頁(按此)
港企專門店 (按此)
香港八十前 (按此)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2640

30 Apr 2016 - [經濟一週「香港八十前」] 永嘉集團(3322)業績聚焦體育

若想得到更多最新訊息,請Like已有超過11,000個Fans的「紅猴FACEBOOK」(按此),謝謝支持!

過往國內遊客在港消費熱點的街道吉舖越來越多,這些街舖佔有率最高的奢侈品名店生意怎樣受影響,從其母公司近日公布的業績亦可見一斑,相關新聞應也可從傳媒看得不少。雖說Coach被歸納為可負擔奢侈品,但其中環旗艦店似乎也負擔不起高昂租金而結業,不過店舖很快便迎來新租客,租金雖已下降但也不算便宜,換來的卻是市場有點意想不到的Adidas最新旗艦店Brand Centre,其意義在於體育用品品牌商有本事霸佔黃金地段,生意狀況實不容小覷。事實上,Adidas近日業績亦不賴,增長點更在大中華區。

永嘉集團(3322)市值約18億港元,「香港八十前」前成員,為Adidas製衣已逾二十年,理應受惠。不過,看其去年業績,全年生產業務收入按年只升5%,幸好下半年按年增幅較快達10%,加上今年先後有歐洲國家杯及奧運會兩大盛事,另外越南廠房仍在擴產,預期收入增長將有所提速。生產業務亮點在於去年溢利按年升244%,除了生產效率提高外,也因出售土地使用權錄得一次性收益,及並無產生前年重大廠房關閉的相關成本。今年的溢利表現,將視乎收入增幅及生產效率能否持續提升,兩者皆可看好。

永嘉集團去年整體收入按年升7%,毛利按年升15%,毛利率由28.2%升至30.2%,純利按年更升665%,升幅更勝生產業務,主因分銷及零售業務表現顯著提升,由先前的連年虧損,到去年因新收購以「D-Mop」及「Y-3」名義經營的高級時裝零售業務好轉而錄得盈利。另外,集團一直經營的運動服零售店於去年仍錄得虧損,但虧損金額則大幅降低。不過,分銷及零售業務於去年下半年收入按年只升6%,升幅明顯比上半年低,除此更錄得350萬港元虧損,上半年溢利則有2,520萬港元,應源於香港整體零售市道倒退,消費氣氛不理想對高級時裝影響較大。幸好因其收購而產生的專營權及商標的非現金攤銷開支已於去年反映,有利今年此業務溢利或相對持平。管理層也坦承今年首兩月同店銷售有中單位數跌幅,今年將主打體育盛事效應,在香港計劃增加11間多品牌體育用品零售店。

3月中股價$1.42計,歷史市盈率7.6倍,若今年分銷及零售業務盈利能持平,同時生產業務有所增長,現價估值算是吸引,主要風險在於後者的不確定性。永嘉集團的另一賣點是一直有數億港元的淨現金,所以派息較慷慨,歷史息率高達7.9%

如上篇提到,「香港八十前」專欄主要分析市值在80億港元下的港企,並實行內容O2O,永嘉集團(3322)的過去數年財務分析數據已放在「紅猴」Blog(www.redmonkey.hk) 423日文章內,歡迎參閱。

(利益申報:筆者為持牌人士,於執筆時,筆者或相關人士或客戶,並沒持有上述股票)

(按一下下圖可放大)


證券投資組合管理服務 (按此,再往網頁左下方) 
投資收費專欄「觀微知勢」(按此
2014年著作「港股A餐」(按此
Facebook專頁(按此)
港企專門店 (按此)
香港八十前 (按此)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436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