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這半年的錯誤總結】 衣香人影2010

http://xueqiu.com/8563172815/30272835
去年收益尚可,以為自己已經掌握了一定的投資技能,結果市場以毫不客氣的如秋風掃落葉一樣的殘酷讓我從股市夢裡清醒過來,截止到今日(2014-7-17)日收盤,今年的全部收益都上交股市,僅僅剩餘2k大元的盈利,如果全部賣出可能連交易費用都不一定夠。成功的經驗總是扭曲的,而失敗的教訓是真實的,痛定思痛,我在問自己,我犯了什麼錯誤!?

套用一句俗話,所有的成功都是相似的,而失敗則各有原因!

第一錯誤:現金管理太差。


在今年的震盪市裡面我多數時間時滿倉操作,以至於介入的機會來了只能換股操作,儘管有的換股是成功的,但總體卻沒有任何收益,只是搞壞了心情。保留一定的子彈,等待目標的出現,什麼時候耐心都是一種美德。

有心理學研究證實,選擇一群孩子,告訴他們,可以選擇立即吃四塊糖果,也可以選擇等待2小時,將會有8快糖果,而結果提示,那些可以忍耐2小時獲得8塊糖果的孩子,長大後社會地位都高於那些未能等待的心急的孩子。

第二錯誤:不遵守入場紀律。

經過7年多的學習,在去年底對於自己的交易系統進行了梳理,一共從行業前景、企業地位、財務分析,博弈行為分析等四個方面給予股票評級,初步建立了自己的交易系統,經過去年一年的實踐已經證明有些效果,而今年幾次大的虧損都是在系統沒有發出交易信號的時候強行入場,如今年虧損最嚴重的五糧液、何佳股份、理邦儀器,南都電源(除五糧液外其餘我還持倉),特別是南都電源的買入是一個最大的錯誤,經過幾個月我才勉強平盤,另理邦儀器、何佳股份的加倉都是一個錯誤,因為曾經在這兩個股票上賺過錢以為自己已經掌握了它的脾氣,結果,理邦不講理,何佳非佳人![哭泣]

從卓越到優秀,就是正確的事情反覆做,就如我的工作一樣,但是克服人性的弱點又何其難!面對誘惑,我們誰又能做的了坐懷不亂的柳下惠!

因其難能,所以可貴,所以柳下惠也傳了千古,那些做不到的同類動輒譏笑柳下惠可能需要偉哥的安慰,如我,也感覺柳下惠是反人性的,可是,投資不就是反人性嗎,順應了人性,你得到了上上下下的快感,忍著了那中一吐為快的慾望,則收穫了股市報答的金錢!武林高手,飛葉摘花,不僅僅是一招一式的基本功,更是心法要訣的修煉。

上半年,俱往矣,今天把最近幾個錯誤的交易全部清倉,收回20%倉位的現金,這20%的現金本不需要冒險,本來不應該損失。

現金,於股市的參與者而言,就是手中的兵,有雄兵百萬,加上文韜武略,自然可澆胸中塊壘,如吳起帶兵,愛兵如子,是以將士奮勇向前,不辭性命。不遵守紀律的交易,就如同視士兵如草芥的將軍,指望打勝仗,只能祈禱上帝眼瞎了,不過上帝一般眼睛都是雪亮的。

難矣,歧路張皇,路漫漫兮,繼續努力!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6633

2014年半年度回顧與總結 自强不息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5d4888a0102uwim.html


一、業績報告

A股示範帳戶:

2014年半年度回顾与总结

港美股示範帳戶:

帳戶當年收益

13.18%

帳戶總淨值

15.53

恆生指數漲跌

-0.50%

帳戶相對於大盤漲跌

13.68%

恆生指數漲跌

23190.72

年初恆生指數

23306.39

複合增長率

73.07%

 

 

二:投資總結:

     A股半年度業績1.6%,滬深300下跌-7.1%,A股領先大盤8.7%,倉位85%。港美股半年度業績13.18%,恆生指數下跌-0.5%,倉位80%左右。正如上漲時我們都在場一樣,下跌時我們也難以避免市值一定程度的回撤。但總的來說,我們的投資業績與投資品種的基本面和業績變化正相關,這種趨勢也將一直延續下去。

     A股上半年一直維持比較低迷的走勢,其中去年給我們帶來較好收益的成長股有比較大的調整。通過適當的調整手中的持倉,我們上半年業績勉強為正數,在普遍下跌的大背景下,這個成績尚能接受,回撤會讓我們產生些許不快,但市場的恐慌往往是提供絕佳投資機會的時候,我們對未來的投資充滿信心,並保持了足夠的現金頭寸來把握將來的機會。

      A股目前的主要持倉為:中國平安、康力電梯、天士力、匯川技術、格力電器、國投電力、英威騰、廣聯達等。相比較去年,出於避險的需要今年的持倉更為分散。當有大的機會來臨時,我們仍然會毫不猶豫的重倉高價值的品種。

港股上半年持續低迷,沒有太大的機會,重倉的同方泰德一個不太好的資產注入也嚴重影響了收益。美股則一波三折,先是年初大漲,後來整體大幅調整,部分品種出現了20-50%的下跌,但由於去年盈利巨大,今年年初我們一直非常謹慎,通過倉位的調整控制了這種風險,半年整體的正收益我們還是非常滿意的,並且美股在充分的調整後,又進入了良好的上升軌道之中。且手中品種在經過調整及自身內在增長的情況下,已經具備了非常高的投資價值。移動互聯網極有可能成為下個十年最佳的投資機會,我們將加大這方面的投資比例,謹慎選擇具有巨大空間和較好安全邊際的品種。

港美股主要持有倉位為QIHUYYDANG12061349

展望下半年,雖然中國經濟仍然不容樂觀,但轉型中仍然會有非常多的優秀公司順應大勢,脫穎而出。我們也將把握行業和企業基本面的趨勢,尋找其中的投資機會,努力為大家獲取安心,滿意的回報。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7418

一個期貨人多年來交易歷程的心血總結 一線柚子

http://xueqiu.com/8842587258/30432438
如果你現在還不能盈利;如果你已經開始盈利,但總是盈虧互補,那麼請看這篇文章多遍吧。這是一個炒期貨的人多年來的交易歷程的心血總結,也道出在期貨市場中真正立於不敗之地的秘訣。其核心就是輕倉、順勢、積累、加倉、止損、持倉、明德!

盈利之道

所謂基本面或技術分析以及分析出來的種種,只是用來被驗證的,而不是用來一本正經的預測的。

永遠不要相信預測(本人認為是不要猜測,科學的預測或者推測還是可以要的)——因為預測的主觀偏見太多,因為預測是虛幻的將來,因為預測是恐懼的集中地,因為預測實際上是代表著測不準,所以不要相信任何的分析。非上即下的價格運動,規定了你應該學會非多即空的交易行為(這句話有點武斷,價格的運動方式是要先確定週期,在一個確定時間週期裡面我們說價格的運動方式:一、漲勢或者跌勢情況下,為上漲-調整-上漲創新高。或者為下跌-調整-下跌創新低。二、轉勢情況下,上漲-調整-上漲不能創新高-轉為週期內創新低則轉為下跌趨勢。或者下跌-調整-下跌不能創新低轉為週期內創新高則轉為上漲趨勢。)

「上德無為而無以為」。

你會開車嗎?不會!你會走路嗎?會!那就行了,你要到達某目的地,你先要發現路,然後才開車上去或腳踩上去,而不是先亂走亂撞,記住,不是你來開闢道路、誤打誤撞而到達目的地,而是你看到已存在的道路,然後沿著道走,才能到達目的地(比喻的很好)。下單交易,就是先看到行情,並後續跟隨行情——此處是不敢為天下先,不是預測在前,也不是幻想在先,你得跟隨、後動;然後讓行情帶領你走一段路程,你就盈利了。

行情能走多遠?不知道。行情得走多久才能回調?也不知道!等著吧(說道點子上了)。如此你就少犯錯了。如果,你又開始預測價格距離或時間長短,亦或失去耐心,擔心失去利潤,過早離場,那也就是等於你離開了道路,那麼,你會掉進路邊的陷阱,這時或下一時刻,你定會犯錯,而且會犯下大錯(這條是關鍵,請大家反覆謹記)。

持倉,和時間無關;和價格運動的距離長短也很少關聯,如果有的話,就是看價格運動的邊界是否已經到達或準備穿越,價格運動的邊界,其實很好辨認(說的好,精闢)。十五分鐘以上圖形中,昨天的高低點位、前期數天的高低點位,大均線的邊界等,都差不多已經標明了的,自己動手劃劃線就一目瞭然了,不要你去自作聰明的苦思和疑慮,K線運動就是這麼簡簡單單,而你卻把它搞複雜了,同時也把自己搞的暈頭轉向,這哪有不虧損的呢?

持倉也和你的耐心、個人情緒,包括你的期待或疑慮等心理活動,無關!如果相干,你已經開始虧損了。

好好思考你是如何開車或走路的。不會思考嗎,那就上路吧,邊走邊思考你的雙腿、道路和目的地的關係。邁開雙腿就是你的交易行為;道路,就是價格運動的路徑和方向;目的地,就是價格運動的邊界,也是你交易盈利的終點(這裡需要注意的是,生活中的目的地總是預先知道的,但價格運動的目的地最好不要預先去探知,跟隨即可)。走一段路,慢慢想像,誰先誰後,誰規定了誰的行為。
不要著急而過早邁步,也不要擔心前狼後虎。價格運動會有路徑過程——趨勢。趨勢本身是距離和時間延伸的結合體,但這是一個動態的過程,趨勢的大小多少(要確定在什麼周時間期內),不能用時間和價差來預先界定或過早去分析判斷的,至少,絕大部分行情是如此。而且,交易者也無需去先入為主的預判。實際上,跟隨的交易才是正確的交易。而且持倉,和價差和時差都無關。你和行情合拍了不就盈利了嗎,難道你還非要盈利多少美金,非要明確持倉多久這樣的確切數據才甘心嗎?那是根本不可能也無必要的。趨勢和盈利大小多少不要去計較,只要跟隨合拍於市場即可。盈利的簡單之處,在於只是跟隨價格運動而不是與之對抗。市場行情走向和你根本沒關係,你和他對抗鬥爭他就理你了嗎?所以,如果跟錯,應該習慣輕鬆簡單的掉頭轉向。但大多數人此時,心有萬重慮,身有千斤重,無法轉向,以至失足飲恨。

不間斷地看書(不要哦看矛盾的書),不要停止你的思考,不要離開你的行動實踐,在你的生命中,熟稔道家和佛家的思想,守靜無為,棄欲絕念,並用這些哲學常識如實地指導你的思維和行為,讓自己的心靈保持單純和自由。因為拋棄的那些東西,根本的和盈虧無關,根本的和你的幸福指數無關,但太多太多人卻死死追求這些不放鬆,真是自障自沒。

老子說,「蓋聞善執生者,陵行不辟兕虎……」,意思是說,善於保全生命的人,在山陵裡走路不輕易干砍劈犀牛或老虎的事情……一個交易者不要輕易涉險,不要因慾望驅使而重倉或急於進場,也不要因為恐懼和疑慮而過早離場。老老實實的控制倉位,老老實實的看準行情之後再行跟隨式的交易,這是做交易的本來方式。如果因交易時候有想法或因為不良心理活動的影響而去期待或疑慮式的交易,那就脫離交易的本質了。

現在有「交易心理學」方面的研究,但那些都是在講交易時候的人,會有怎樣不良的心理活動以及影響正確交易行為的種種過程。其實,如果你是個成熟交易者,那盈虧的本質,根本的和心理活動無關。但這個世界上,沒幾個人能看到這一點,最多他能看到心理活動過程決定了人的行為方式,而去極力控制自己的心理狀態和交易方法原則等。這是典型的不成熟交易者的心理狀態。但實際上,你無需這麼辛苦的努力。只要放棄你的想法,簡單你的行為,按比例式的輕倉,做幾個價格走向跟隨的動作,持倉過程隨著價格運動而盈利有大有小,這就是交易了。哪有那麼多心思在裡面了?心思在裡面,還被這些不良心思所控制,心神不寧、焦躁不安、重倉冒進,淨是虧損,不是自找苦吃嗎?

交易者一定要正確理解交易。要清楚持倉和交易是兩回事。交易是個動詞,是個動作的話,那就很多時候在有意為之,頻繁為之。世界上絕大多數人如果不在交易就感到不自在,不在頻繁進出場就不顯得自己是有本事的操盤者,不每天死盯著行情自作聰明的分析和買賣,好像就不能表現出自己的睿智似地。

持倉是無為而為,他的倉位盈利的數字每時每刻都在跟隨著行情趨勢的變動而變動,但他的心和手從來不會過多的擔憂或輕易變更他的頭寸。趨勢完成了,價格運動形態會告訴他應該把利潤收進囊中了,這個時候,他才自然而然的收穫自己的倉單,至於下一單是否進場,如何進場,何時進場,那要看價格本身走勢以及他的工作和休閒的時間安排了,而盈利的機會,總是無處不在。但說來也怪,如此簡單的盈利方式,投資者或交易者們總是不能做得到,原因何在?怕還是老子說的那樣吧,真的盈利者是在「大智若愚」的守靜處柔之中,而那些擁有「交易的快感」的「奮鬥者」們卻在「大愚若智」的買賣折騰之中。

陰陽論或辯證法裡的基本思想是,當你不動守靜的時候,世界萬物都在變動,所以無需你去多動,要動也是跟著周圍世界的動而動,這叫應動或者順動。因為任何事情的達成,都是周圍世界各種條件互相運動的產物,而不是人的主觀的意欲而為,所以個人肯定要守靜待變或隨機應變。K線運動和交易者行為的關係,更是如此。以靜制動、以靜為動,在被動和主動之間,立於反弱,處於靜雌,方是真正的積極主動地方式。這也是我們做萬事的方式方法。

交易者還要重視積累的重大意義。「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聚沙成塔」等等都是在說累積出來的結果將是巨大的。金融交易上同樣也是,行情趨勢,是由每一個主浪推動和次浪回調疊加而來的,不要因為每次波動,就覺得有進出場的意義了,實際上,有意義的是你持倉不動,至多是恢復趨勢後輕倉加倉,而不是你投機性的心理波動而帶來的錯誤連連的舉動。大趨勢是由若干小趨勢疊加來的,要有耐心的持倉等待,做大趨勢的順勢持有;同樣,如果你進出場的行為做的多了,錯的也就多了,你累積的虧損金額就會巨大,你要想把它撈回來,也同樣需要提高加倍的能力才行的。

從正面來看,積累的重大意義還在於你的倉單利潤的複利。複利擁有巨大能量,但同樣來自於心靈自由和靜守無為。試想下,你不是在重倉以求快富、冒險僥倖搏短,而是在你每次都能輕倉、持久的追隨行情,那麼隨著這樣的價差滾動和累積次數的增多,你的賬面利潤也在不斷積累放大,遇到明朗的行情,還可以加倉繼續跟隨,通過跟隨趨勢的持倉次數和價差滾動以及時間過程的累積的方式,即使總是按比例式的輕倉,你也能擁有十分巨大的收穫。相反,那種想擁有暴富式的交易的倉位,重倉冒進,頻繁搏短,急功近利,只知眼前利益,不知後面的各種具體條件將會隨時發生變化,而本身卻又沒有任何應對能力的交易者,不在眼前就在後續,遲早會像因有僥倖心理而快車超速行駛甚至猛闖紅燈那樣的不堪後果一樣讓你賠的很慘,慾望害人,這個後果一般就是車毀人亡分文不剩,那時候你再痛定思痛已經來不及了。

「多易必多難」,「欲速則不達」,任何事情發展的過程中必然有先後的諸多條件的決定和影響,快則有害,慢則有益。所以最慢的積累就是你最快速的盈利方式,而且要相信,複利的力量是巨大的。複利,有時候是代數級別的增長,有時候又是幾何級別的發展,能量無窮,就像豆芽頂石頭般的讓人驚愕。要讓自己有耐心而能看到這個巨大的收穫。用時間和積累的膨脹來換得的巨額財富,因思維和現實面上的出發點不同,會讓你在當真正的有巨大收穫到來時,你就又能反過來真切感受到,原來巨額財富的擁有雖然花了一些時間,但確實還是很快的,而且還很安全。所以,最快速最偉大的擁有財富的方式就是這麼一個又一個的安全的倉位利潤慢慢累積而來的,除此之外,沒有他法。

找幾條均線,他們會組成價格運動的方向和路徑,他們也常是路徑的護欄,再劃划水平線,至多再看看K線組合的形態,然後跟著K線走,就可以了(把交易系統都建立好了,這就是交易的真相,也是賺錢的真相)。這不是讓你去搞高深的技術指標或交易方法,而是讓你有一些跟隨市場動向的信息或信心而已。而且說到底,這仍然是一種跟隨——跟隨高概率的均線法則或K線組合形態的一般走向,也只有當這些指標和K線方向形成之後,你才能進出場,而不是主觀的提早預判或把主觀意志強加在交易上。如果你是個成熟者,你完全不用任何指標,裸盤操作就可以,因為行情上下你都看見了,跟隨即可。

至於基本面,只有無趣的人才會去看它。所以,交易就是這麼簡單。如果非得找高明的方法的話,那就是返朴歸真,淨化心靈,你需要把自己當「白痴」(這是一種修煉,一種境界,一般人還真的當不了「白痴」呢!),虛空無為,無有一念,不要去預測,也不要有焦慮,讓價格的運動方向來告訴你如何非上即下地跟著他跑。因為道路在哪裡、方向是什麼和目的地有多遠,從來不是你自己選擇的,更不是你神仙般預測的,你此刻的路途,從來都是被告知、被選擇、被跟隨的。如果你已經走上這條路,那就抬起頭,欣賞路邊或遠處的風景吧,不要惦記你的腳下。

一言蔽之,盈利之「道」,原是你在「一切皆空」的跟隨式的「被盈利」。

人們做任何事情,都講求「能力」二字,有人有計算能力,就去攻讀數學;有人有動作能力,就去搞體育運動;有人有唱歌能力,就去做個歌手;有人善於謀略運籌,就對權力情有獨鍾,如此等等,便是他能做好一件事情的基礎。

在金融交易中,總是能盈利,是否是他具有這個盈利的能力呢?

如果你是金融大鱷或是投行亦或是投行的聯合,可以在市場上呼風喚雨,左右局勢,那無疑是有能力的,除了你能和政治聯姻、有出色的經濟智慧這些能力外,你肯定也會有雄厚的資本力量可以讓你發揮。

但問題是,你只是個普通交易者,一個只有幾千美金,或者最多只有幾百萬美金的投資者。所以你不具備任何能力。

有人問,你說了這麼多,你說你能盈利,那你不是金融大鱷,你在這裡瞎起鬨做什麼呢?

我現在就來回答你的問題。

我總是在獲利,但我一不是金融大鱷,二沒有任何所謂的盈利能力。

第一條,我上面已經說過,現在說說第二條這個奇怪的問題。

金融交易能夠真正盈利,而且是長期穩定的獲利,實際上和交易者本身沒任何關係。你順勢而行,你就能盈利,那是市場在讓你獲利;你不能獲利,那是你逆勢而持倉,市場就沒讓你獲利。

盈利之道就在於,你能跟隨趨勢而持倉不動。你持倉不動,又能順勢而行,是你修為的力量在起作用,不是你交易上有獲利的能力。

如果你盈利了,那肯定不是你有什麼功勞,也不是你有什麼交易的能耐,而是你的「道」性在發揮著作用。

有人說,我有技術分析的能力,我有對基本面判斷的知識,我能預測行情的能力,這都是笑話而已。

技術分析是個高概率的事件總結,我承認他對判斷未來行情走勢有作用,但他第一大多是事後總結出來的,第二,技術分析,大多侷限於某個價格行情階段上,而實際上根本無需去多關注局部的運動對整體趨勢會有什麼影響。

基本面預測,我相信你的能力還差的很遠。即使能預測,也就是模棱兩可而已。

所以,交易只是跟隨趨勢就行了。

計劃,原則,策略,重要不重要呢?我的答案是我沒有這些東西,我也從來不去關注這些。我只是輕倉建倉,設好止損,價格跟隨,盈利繼續輕倉加倉,如此而已;如果一定說有計劃的話,我只有這些簡單的行動,實際上他也不是什麼方法原則,你是在做保證金槓桿交易,你能不輕倉嗎,你能不止損嗎?所以我也就沒有什麼原則策略。

總而言之,盈利和你沒任何關係,不要自我吹噓自我眩暈,他只是市場給予你的恩賜而已。不是你具備了什麼盈利的能力。如果你努力奮鬥在交易市場上了,或是在尋找致勝之法,從現在起,你應該知道這對你的交易,根本毫無幫助。

但你總是虧損的話,那確實是和你有關了,你總是在疑慮,你總是期待,你總是恐懼,你總是在分析,你總是計劃,你總是規定自己遵守交易原則,而實際上是,你總是在虧損。

交易之法,在於無法。置身於市場之外,建倉於順勢之中,醒乎於悟道之切,行善於盈利之後。逍遙自在而天地自化,知於行始而又能知止,市場自行而我自利,我自利而我卻在市場之外。

把自己放在交易之中,沒任何好處。你要嘗試著把自己置之在交易之外,這樣才能放空自己,才能讓交易和自己無關。因為盈利是市場的決定,不是你的決定,你的倉位方向,和合價格運動他就在贏,如果不合,那就更改下,市場是主導,你只是個外人而已,你何必要非把自己全身心的放在交易之中呢?說到底,盈利不盈利,和你沒有一點干係。所以順勢就是應該的,也是自然的,我不去主動的非要順勢或怎麼樣,我只要看到了他的運動而輕輕的跟動應動就行了啊,然後就下了單子睡覺去,市場自動而我在自利。這就是道。

盈利之後,不要覺得自己有什麼能耐,事實上,盈利是市場給你的,你沒任何精力或能耐在裡面,所以就沒任何所謂的盈利能力在裡面。能賺錢,不要覺得自己偉大了,牛B了。就像風調雨順,老百姓能有糧食吃,那個國家的國王就覺得自己很牛B了,是他的力量在讓老百姓豐衣足食,這不是自欺嗎?就像空氣在讓萬物生長,你覺得自己的能耐而讓空氣在發揮作用,這不是無知嗎?所以,盈利只是順道而行而已,順道而行就是德。「道德經」的「道」和「德」要搞清楚了,幾千年前的老子能看得這麼清楚,幾千年後,你難道還不去認真思考下嗎?反過來,如果你不能盈利,是因為你把自己太當回事了,全身心投入到交易中,使勁而為,越做越虧,因為全是自我主見在裡面。嘗試放空自己吧,修為自己的思想吧。這樣才能提高。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7433

萬達集團CEO王健林談創業:我總結了三條企業家特質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4/0801/144627.html

萬達最艱難不是創業初期。創業初期中國是短缺經濟,那時候蓋房子,供不應求。

其實最艱難就是上世紀90年代末期轉型做不動產、商業地產的時候。沒有成功的例子可以參照,也沒有金融的資本能夠支持,完全靠自己去摸索,摔了很多跟頭。我曾經說,我們記錄自己創業的過程當中,前後當了220次被告,這個過程是最艱難的。

有人問,為什麼這樣一些困難都無法阻止我的腳步?你不轉型也是功成名就的企業家了,也有著非常好的生活了,應該說你的夢想也實現了。為何還要努力?

這就是你的目標問題,你的定位問題。那時我們已經創業接近十年了,個人生活應該說完全滿足了,但是企業還是小企業。那時候有一個夢想,就是做成常青企業或者百年企業。我們覺得單純做地產的模式不夠常青,房地產本身就是一個短期行業,在任何國家差不多就四五十年的歷史,工業化差不多完成了就萎縮,所以我們尋找有長期穩定現金流的商業模式,果斷選擇這個來做嘗試。應該說就是一種自己心中的定位,自己的目標決定自己能夠堅持走下來。

創業,最重要的就是心理素質

其實,任何人都具備創業的條件,但是創業是否成功就不一定了。有一句話,「先行者大部分會成為先烈,少部分會成為先進」。所以創業者中,肯定死得多、活得少。我覺得最重要的就是心理素質。心理素質要好,要經得起磨難,要有堅持精神,這恐怕比所有的智慧、商業模式要強得多。很多人創業不成功,就是稍有一點困難就退回去了。就像我們前四年成天忙於打官司,公司裡若干同志都勸我:老闆,不要搞了,我們賣地產挺好的,何必再搞這個東西呢?後來我給大家說五年為限,如果再這樣的話我就退回去,但是五年之內我們一下子找到感覺,成功模式出來了。所以我自己體會,還有我看到朋友、若干成功的大企業例子,最重要的素質就是堅持精神。

我看過中央電視台的一個廣告一句話叫:「心有多大舞台有多大」,可能很多人覺得這個廣告是忽悠,其實做過事業的人、尤其事業比較成功的人大多數有這個體會!只有敢想才有敢幹,只有敢幹成功的幾率才大。所以,我覺得要勇敢走出第一步,不能做語言的巨人,行動的矮子。不能什麼時候只是夢想,只是想。要把夢想變成現實,勇敢走出第一步是最重要的。

千萬不要相信所謂的成功學

現在創業的80後、90後,你們千萬不要相信市場上的什麼《致勝百招》什麼《商場聖經》等等。

因為個體的成功就是「條條大道通羅馬」,成功人士絕對有若干不相同的模式和經歷,或者是特殊的偶然事件等等促成的,絕對不可能有一模一樣的成功模式。所以,這些所謂的絕招、點子不好使,他成功用這招好,你跟著去了絕對不成功或者說成功幾率極小。

如果成功的模式靠一本書、靠人指點一下就行,那這個社會上沒有失敗的人。根據我自身的經驗,我現在接觸的大多數成功的企業家,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經歷,每個人身上有不同的特質,每個人都有不同創業的故事,都走了不同的路,所以我相信成功一定是不同的路,一定是不同的體驗。你們真的想成功要有勇氣,第二要敢於探索,第三要不怕失敗。

企業家的特質,我自己總結了三點:第一是創造力,敢於創新敢於冒險;第二是堅持精神,沒有一個成功是上來就成或者沒有失敗一路順風下來的,這樣的人也許在大千世界當中可能有那麼一個兩個,但那絕對是意外;第三是要有情商,要有寬容和與人相處的能力,如果這三條你都具備,你一定會成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7789

三年投資總結(三)——煙蒂股的嘗試

來源: http://xueqiu.com/2333298548/30969127

第三篇,討論煙蒂股。

    剛開始學習投資時,便對煙蒂股投資產生了興趣,這主要是因為閱讀了巴菲特早期的投資經歷。在恩師格雷厄姆的影響下,巴菲特早期的投資主要是以投資煙蒂股為主,巴菲特早年在煙蒂股投資上的成功,為其後來投資理念的轉型提供了堅實的基礎。如果運用正確的方法,投資煙蒂股,是一種較為安全、回報可觀的投資方式。

    煙蒂股投資的思想並不深奧,簡單來說,就是要尋找現有價值被市場低估的公司。 格雷厄姆在其著作中有更為量化的指標,其目的是為了能得到更大的安全邊際。在尋找煙蒂股的過程中,我更喜歡那些擁有大量現金和證券資產的公司,而回避固定資產占比較大,負債較多的公司,因為在投資煙蒂股的過程中,資產質量是至關重要的,它能影響甚至決定安全邊際的範圍。由於A股市場的中小型公司估值偏高,煙蒂股的數量很少,因此尋找煙蒂股時,我一般會在港股里找。

煙蒂股的實踐

    我們第一次煙蒂股的的嘗試是$中國動向(03818)$ 。2012年的暑假,無意中發現了這家公司。當時由於所處行業的不景氣,中國動向自身的盈利大幅下降,一路股價下跌,最終股價下跌到我們關註時的0.60附近,市值為35億左右,而在2011年報中我們看到,中國動向賬面上有37.7億現金,凈資產有68億。而更令人興奮的是,在2011年9月,中國動向動用超過當時集團一成的現金(一億美元左右),投資阿里巴巴集團,可以預見到這筆投資在未來升值的潛力是巨大的,如果阿里巴巴上市,這筆投資收益更是豐厚的。從公司本身來看,公司是KAPPA在中國的經營方,所處行業正處於低谷,但由於所持現金多,債務壓力小,能支持其走出行業低谷,因此可以預見核心業務將在未來一段時間逐漸複蘇。經過分析,我們以0.65買入中國動向。總的來說,這筆投資是比較順利,在接下來的半年多時間里,公司的股價不斷上漲,當市值到達80億附近時,達到了我們賣出目標價1.4,我們以1.42的價格賣出。

    煙蒂股的第二次嘗試是$香港電視(01137)$ 。2013年寒假期間,我們發現了香港電視,與投資中國動向的一帆風順比,投資香港電視可謂一波三折,不過也加深我對所謂“博弈”的理解,這不但是資本的博弈,也是政治的博弈,這是我暫時最深刻的投資經歷之一,因此篇幅也更長一點。投資香港電視,我們依然是從財務報表入手,在香港電視2012年的財務報表中我們可以看到,公司持有現金21億,凈資產為38億,僅有極少量銀行貸款,當時市值在17—18億,每股凈現金為2.8左右,而當時的股價僅為2.2附近。香港電視現金如此多的原因,是由於其在2012年出售了旗下電訊業務,套現將近50億,而公司又一次性分紅22.6億,剩下的二十多億留在公司。從分紅記錄來看,香港電視也是一個很大方的公司,除了22.6億的一次性分紅,其他年份的股息率都非常可觀。在尋找香港電視資料的時候,我們也認識了香港電視主席、被稱為“電視魔童”的王維基先生,根據王維基自己的說法,出售電訊業務,是為了全心投入到免費電視的事業之中,在香港,TVB($電視廣播(00511)$ )在免費電視中一直是一支獨大,而王維基的意思就是要挑戰其地位,而此前,港府也曾答應會增加免費電視牌照,而香港電視正是最有力的競爭者之一,因此這是一個非常好的催化劑。當時我們的想法是,假如香港電視拿到牌照,其估值就能大大提升,股價至少值4塊港幣(每股凈資產);假如沒拿到牌照,根據公司的資產現狀,這筆投資也不會有什麽虧損,就算破產,分現金也能夠賺錢。因此,我們在2.18買入香港電視,怎知,等待我們的是一次糾結的投資經歷。
    在我們買入的第二周,免費電視牌照開始被炒作,股價一下漲到2.8,凈現金附近,看來這次運氣很好,當我們希冀著港府發牌的時候,怎知又沒了下文,此時股價又回撤到2.4附近,接下來幾個月,雖時有突破,單股價總體在2.3—2.5之間徘徊。這段時間我們了解了更多的細節,王維基先生雖然做事能力很強,但也是一個鋒芒畢露的人,據說他曾多次在媒體上說了很多針對政府的話,港府一直對他有意見,而且TVB跟港府的關系也比較緊密,TVB當然不想香港電視這個強勁的對手與其競爭,因此一直阻撓發牌這件事。而在各方妥協下,政府終於同意發放兩個免費電視牌照,但有三個公司參與競爭,分別是王維基的香港電視,還有電訊盈科(00008) 和有線寬頻(01097)旗下的奇妙電視。三者之中,王維基的香港電視在發牌這件事上最為積極,準備也更為充分,民意方面也更為歡迎,理應是最有希望的,因此我們非常期待,等待著最後宣布的結果。
    2013年10月15日中午,港府宣布在傍晚5點15分宣布結果,股價應聲大漲30%以上,而下午也是我英語考試,此時我異常興奮,期待好消息的降臨。5點鐘下課後,我飛跑回宿舍,打開手機靜候結果,此時香港電視收盤漲幅為29%。正是期望越大,失望越大,王維基最終還是敗給了政治,5點15分我收到消息,香港電視落選了,於是第二天股價大跌34%,而另外兩家公司都暴漲了。當時我非常低落,幾個月的等待化為泡影,既恨港府不公,又恨自己傻逼:三家公司都是上市公司,至少有兩間能拿牌照,因此我也應該至少買兩間分散風險。可能也是覺得香港電視拿牌也是板上釘釘的事,這次投資也讓我懂得資本市場沒有絕對的確定,要懂得適當分散投資,規避風險。不過值得慶幸的是,我的成本價較低,也沒有虧損多少。收拾心情後,我決定繼續持有香港電視,原因只因為對王維基依然有信心,從過去的記錄看,王維基對股東還是相當負責的,現在手上還有二十億現金,而王維基是一個有能力的人,現金只要在有能力的人手上,便能產生無盡的想象,於是我便繼續持股等待那個驚喜。果然,沒等多久,王維基給股東一個大驚喜,12月初的一個周末,香港電視收購中國移動旗下的移動電視業務,由於這種移動電視能通過電視機也能收看,等於變相獲得牌照。周一一開盤,股價立刻飆升到4塊一股,回撤一陣後,最高升到4.6,我在當天全部賣出,盈利也達到了90%以上。

    說了兩次成功的煙蒂股投資,也說一次失敗的煙蒂股投資,嚴格來說,$中國建築(SH601668)$ 不算是煙蒂股,至少從業績增長上看,其多年利潤增長率是一個較高的水平,但我是按煙蒂股的邏輯進行投資的。中國建築的財務數據不算很好,負債非常大,毛凈利率都偏低,現金流也很糟糕,不過這應該是這個行業的特點。當然,亮點也有,其所在市場仍非常大,在手訂單可以支撐未來幾年的業績快速增長,手中在港上市的子公司中國海外發展(00688)、中國海外宏洋集團(00081)、中國建築國際(03311)的股權價值已超越a股上市公司的市值,因此,當作煙蒂股買入應該還是不錯的,想到就算虧損也不會虧損很多,於是我在3.7附近開始買入。但在當時a股總體不景氣的情況下,中建的股價也不斷下跌,於是我多次加倉,但是,市場似乎並不待見這種大藍籌,或許也是其市值太大和股市不景氣的原因,中國建築的走勢也令人失望,其走勢甚至讓我想起了香港的老千股,但從某種程度上它連老千都不如,因為老千總是在某些時候能爆拉一下[大笑]。最後由於擔心時間成本過高,持有半年後,我在3.3時將中建全部清出。


煙蒂股投資的思考

1、分散投資和倉位控制。
格雷厄姆在投資煙蒂股時一般會采取分散投資的方式,由於煙蒂股不確定性較大,因此為了提高投資的安全度,分散投資煙蒂股或將煙蒂股控制在較少倉位是非常重要的。

2、煙蒂股股價的催化劑。很多時候,煙蒂股股價的上漲,是因為某種催化劑,比如中國動向手中的阿里巴巴股權,阿里巴巴的上市預期也會促進中國動向股價上漲,同樣,免費電視牌照也是香港電視股價上漲的催化劑。

3、時間成本。敬畏市場,投資煙蒂股如果較長時間未能獲得可觀收益,要思考一下是否自己投資的邏輯有問題,格雷厄姆也有個投資煙蒂股“三年準則”:如果股價三年仍未得到市場先生待見,那就是自己判斷有錯誤。

4、安全邊際。
煙蒂股一般都是一些行業不景氣或者經營一般的公司,所以煙蒂股公司的成長性一般較差,估值也較低,因此安全邊際一般來自於資產的低估。因此要自己確定一個自己的標準。

5、財務真實性。
我們對煙蒂股公司資產的了解一般來自於公司所發布的財務報表,因此要確定財務的真實性。可以通過煙蒂股公司的派息情況或者供股情況等進行判斷公司財報的真實性,比如寶峰時尚(01121) ,2013年報賬上有11.7億現金,卻不派股息,令人有造假的嫌疑。而如奧普集團控股(00477) 這類一直維持高股息的煙蒂公司,股價也比較穩定。

6、管理層人品。
比如上文所提到的香港電視,在免費電視牌照計劃破產後,我依然持有港視,很大程度是對王維基的信任,他果然也沒令股東失望。


三年總結篇(二)——極度悲觀點
http://xueqiu.com/2333298548/29805854

三年總結篇(一)——完美指標投資法
http://xueqiu.com/2333298548/2970250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9379

三年總結篇(一)——完美指標投資法

來源: http://xueqiu.com/2333298548/29702509

這是高中三年股票投資總結的第一篇,寫得不好之處,請大家多多包涵。

      所謂完美指標投資法,其實就是通過列出一系列的財務指標,根據這些指標尋找適合的公司進行投資的一種方法。這是我和合夥人@No32shark 在高中期間學習股票投資最先運用的方法。這個方法的由來,是根據瑪麗巴菲特和戴維克拉克所寫的《巴菲特教你讀財報》,雖然是按圖索驥,但對當時什麽都不懂的我們來說,卻是如獲至寶。通過這本書,我們列出了一些“完美指標”,並運用這些完美指標進行選股。我們大量地研究一些公司過去多年的財務信息,運用這些指標組成了一個“完美指標”投資組合。我們總結一下這個組合的表現,日期從2012年6.18至2014年6.15(兩年).

簡單列一下我們所列的其中一部分完美指標:
1、PE<20 (當時估值)
2、PB<4   (當時估值)
3、連續五年以上毛利率>40%
4、連續五年以上凈利率>20%
5、連續五年以上銷售費用及一般管理費用占銷售收入比例<30%
6、連續五年以上利息費用<營業利潤15%
7、連續五年以上凈利潤增長,增長率超過10%
8、連續五年以上折舊費用占毛利潤<10%
9、連續五年以上債務股權比率<0.8
10、連續五年以上稅前利潤占總收入>30%    等等
(其實我們算了七年的數據,因為中間有受金融危機的影響。指標中不是要求所有指標符合,根據公司的行業性質有所調整)

在排除老千股的可能後,通過這些完美指標我們組成了一個完美指標投資組合:
$譚木匠(00837)$           2012.6.18成本價:4.04     2014.6.15現價:4.76    升幅:17.8%
(當時上市未過五年,但由於經營時間長,估值低,符合指標,了解較早也入選)
$金利來集團(00533)$   2012.6.18成本價:2.77      2014.6.15現價:3.20  升幅15.5%
$粵海投資(00270)$       2012.6.18成本價:5.14      2014.6.15現價:9.01  升幅:75.2%
$李氏大藥廠(00950)$   2012.6.18 成本價:3.24   2014.6.15現價:9.03 升幅:179%
$中國民航信息網絡(00696)$  20126.18成本價:3.9  2014.6.15現價:6.98   升幅:78.8%

粗略算了一下,整個投資組合的兩年總體回報率為:73.2%,在這兩年市場環境一般的情況下,這種回報率是相當不錯的。當然,在我們所選的五只股票中我們也看出一些問題。

為何同樣是完美指標選出的股票,回報的差距如此之大?
      我們可以簡單地看出,同樣是完美指標選出的譚木匠和金利來集團回報遠遠落後與後面三者,這到底是什麽原因呢?我們在財報里看出,譚木匠和金利來集團在2013年的年報中,每股收益都是下降的,也就是說沒有保持之前年凈利潤保持10%以上的增長。與此同時,中國民航信息網2013年報凈利潤雖然增長了,但增長率只有6%左右,少於10%的預期,也導致了中航信股價的大回撤。而粵海投資和李氏大藥房的業績保持穩定增長,股價也不斷創新高。

完美指標投資法的思考:
1、彼得林奇說過:“後視鏡里看不到未來”,完美指標投資法是一種看不出未來的投資方法。財務報表所反映的都是過去企業經營的情況,盡管有過去再多的財務數據,也不可能推斷出企業的未來。但可能在企業發展的某個時期,企業的利潤能保持一定的增長率增長,這時通過完美指標投資法可能就很適用了。但投資企業就是投資企業的未來,財務數據不可能指引企業的未來,判斷企業的未來需要對國家宏觀方面、企業戰略、領導人能力等去思考。

2、完美指標投資法,適用於具有強大護城河的企業。像上述的五家企業,金利來集團和譚木匠的護城河比較弱,而另外三家的護城河較強,如粵海投資和中國民航信息網具有壟斷的護城河,盡管中航信受業績影響回撤,但它兩年來回報率仍然非常高,而且股價也恢複了上升趨勢,而李氏大藥房屬於藥類企業,也有自己的護城河。主要是因為有強大護城河的企業業績比較穩定,所以維持完美指標的可能性也較大。但盡管如此,最重要的還是要對企業的未來進行分析。

3、完美指標投資法,適合於投資初學者。首先,完美指標投資法有利於投資初學者學習財務知識;第二,完美指標投資法有利於培養初學者註重基本面的習慣,而不是註重K線如何走;第三,通過完美指標投資法選出的企業普遍質地較好,有較大的安全邊際,最終賺錢的幾率會較高,虧錢的幾率及空間較少(比如我們的組合沒有一只虧損);第四,完美指標投資法有利於投資者往下一步發展:如何思考企業的未來。

4、運用完美指標的時候要註重財務報表的真實性。這點容易理解,完美指標投資法是依靠企業過去財務報表而做出投資決定的方法,報表的真實性是非常重要的。其實通過多年的財務報表,是能夠發現些蛛絲馬跡,其中,現金流量表最重要;第二,通過股價的長期走勢,如果業績很好,卻股價很差,估計是市場已認定它是老千股(港股市場特別多);第三,看分紅和回購,如果企業業績好,現金充足,沒有太多的投資機會,卻不分紅不回購,老千股幾率很大。




筆記

筆記

人生買入的第一股:譚木匠

譚木匠報表

其他公司的財務報表



《巴菲特教你讀財報》


@Ten-Bagger @股市學徒 @水晶皇 @LeoLau @Michael小麥 @一日食三餐 @L滔爺 @二線牛牛 @羊城第一牛 @江豐 @大米太大米 @午飯後嘚ICECREAM @嘚嘚地 @不明真相的群眾 @劉馬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9380

三年總結篇(二)——極度悲觀點

來源: http://xueqiu.com/2333298548/29805854

這是高中三年股票投資總結的第二篇,探討逆向投資。

極度悲觀點    

      我們清楚股票和公司是截然不同的兩個概念,雖然其中一個的價格本應代表另一個的價值,但股票價格和正在運作的公司的價值彼此分離,並不一致的現象再常見不過了。有的時候,一些並不影響公司長遠發展的短時間的利空和暫時存在的問題, 卻會給很多投資者帶來過激的反應,而這個時候,或許是進行逆向投資的好時機。
      本傑明格雷厄姆一直被尊為價值投資之父,事實上,約翰鄧普頓踐行價值投資原則的時間比格雷厄姆更早。《鄧普頓教你逆向投資》是講述鄧普頓逆向投資的經典之作,這本書雖然不是鄧普頓本人所作,但可以基本了解鄧普頓逆向投資的精髓。書中闡述了逆向投資的四個策略:極度悲觀策略、分散投資策略、中長期限策略、全球視野策略。在高中三年的實踐中,我主要是應用了第一個策略,所以主要講極度悲觀點。
      關於極度悲觀策略,鄧普頓提出了“極度悲觀點”,在這個“點”上,會產生極度低估的便宜貨,這個點往往會出現在一些突發事件,也可以說是“黑天鵝”。書中舉了一個例子,9.11事件後,美國股市停市一周,但一周後開盤時,人們的恐懼依舊強烈,數只航空股暴跌百分之五十以上。鄧普頓在9月17日股票市場恢複交易時,利用公眾恐懼掛單大膽買入8只航空股,當日成交三只,在之後的6個月出售時獲得了極為可觀的回報,三只航空股分別收益61%、72%、24%。
     鄧普頓利用市場的恐懼進行投資令人贊嘆,但鄧普頓思考的方式並不是複雜的:第一,這次突發事件對航空公司的長期運營不會有太大影響;第二,極度悲觀的市場環境下,航空股的估值十分誘人,當市場回歸理性後,會給予合理估值;第三,美國發生恐怖襲擊後,美國政府會加強預警措施和防禦體系,有利於航空安全。


逆向投資的實踐

      拜讀完《鄧普頓教你逆向投資》後,我收獲良多,並等待“極度悲觀點”。
      2012年末和2013年初,銀行股暴動,自以為牛市要來,十二塊多買入民生銀行大股東新希望,怎知牛市沒來,$新希望(SZ000876)$卻成為2013最倒黴上市公司,先是禽流感,然後錢荒(民生銀行大股東),接著四川地震,最搞笑的還有黃浦江死豬,新希望可謂躺著也中槍。加上大市不好,股價從高點十四塊多一直降到8塊多,虧損也相當嚴重。這時我重新審視這筆投資,除了反省自己投機外,也看到了機會。我用鄧普頓的思路分析一下:第一,這些事件都是短期影響,對新希望長期運營沒有太大影響;第二,新希望是行業龍頭,這些事件有益於加強行業集中度, 淘汰競爭對手;第三,新希望有民生銀行的股權,資金方面不成問題;第四,市場的過度反應使新希望的估值極其誘人;第五,看好業績反彈。綜合多個要素,我在九塊左右買入新希望。或許是上天眷顧,買入不久新希望漲停停牌(事實上我覺得很卑鄙,直覺是老鼠倉),大股東低價內部增發,吹響了新希望反彈的號角。接下來的半年,隨著行業回暖,新希望股價從8塊多上漲到15塊多,我在一次大漲中在14.7賣出全部。
      13年有一個極度悲觀點我覺得是每一個投資人都應該抓住的,就是錢荒。
      錢荒那一周,凈值大幅縮水,之前銀行股暴動時買入的民生銀行和浦發銀行也從盈利變成虧損。但同時,銀行的估值也更加誘人,對比之下,浦發PE為4的估值更便宜,分紅率也很高,短期的錢荒使市場反應過度,使浦發跌到了七塊多。根據極度悲觀點的原則,我在7.5左右加了倉,把自己所有的現金全部買入了浦發,接下來幾個月,浦發發生了驚天大逆轉,市場從極度悲觀到極度瘋狂。在浦發與騰訊合作、優先股試點、自貿區建立等利好消息的刺激下,低估值的浦發在九月突然爆發,在九月初的一周內漲停三次,並帶領銀行板塊和大盤上漲。我在12塊左右賣出全部浦發,同時在10塊左右賣出民生。
      運用極度悲觀點,我們還在光伏行業最悲慘的時期投資了$保利協鑫能源(03800)$ ,至今依然持股。


極度悲觀點投資的思考

1、要關註新聞、突發事件,極度悲觀點一般出現在突發事件中。其實作為一個投資人或者是企業家、創業者,保持了解最新的新聞資訊是一個好習慣,而且要不斷提升自己挖掘新聞價值的能力。初中時看《戰爭之王》,一個片段令我有所觸動:尼古拉斯凱奇所飾演的軍火商在觀看新聞時,獲知蘇聯解體,這時他尖叫歡呼,他知道一個大商機來了,他通過在蘇聯的軍官親戚,得到一大批前蘇聯武器,然後賣給其他國家。雖然這不是一個光彩的商業故事,但可以發現,突發事件往往隱藏著大財富。

2、逆向投資需要保持充足的現金流。極度悲觀點往往出現在突發事件,如果突發事件來臨,雖然知道中間有巨大的機會,但手中沒有現金,也只能望洋興嘆。巴菲特的伯克希爾哈撒韋模式令人贊嘆的一點就是它有源源不斷的浮存金,為伯克希爾不斷提供血液,能夠在任何時候買入自己心儀的標的。比如我自己,我加倉新希望和浦發銀行的錢就是來自於我在學校做小生意的收入。所以,我們普通人,特別是我們年輕人如果投資股市,首先要有股市以外的收入,可以是自己企業的現金流或是自己可自由支配的工資或其他收入,而且不要把股市當主業,除非你是股神。

3、逆向投資需要對所投資的資產有較為清晰地認識。對於股票來說,其所代表的公司是否真的值得這個價,我們要對其進行估值,這也是逆向投資不同於所謂“超跌買入”的一個方面,有些股票跌了百分之九十都不見得便宜。

4、確定突發事件是否對公司的長期經營有根本的影響。在通常情況下,公司外部的突發事件不會對公司長期經營有根本影響,當然,也要結合對整個行業的未來合國家政策的變動進行分析;公司內部的突發事件,要註意公司戰略的轉變,人員的調動,若產品質量問題造成的公司形象的損失,要註意公司的反應和態度(可以參照一下三聚氰胺後的伊利股份)。

5、逆向投資的投資周期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鄧普頓在9.11後投資航空股,並不是因為它看好航空業的未來,而是航空股的股價低於它應有的價值,所以他持有半年後,股價恢複合理價位他立刻賣出;而巴菲特投資陷入困境的美國運通,沒有很快賣出,那是因為他確實看好美國運通的發展,美國運通的危機為他提供了難得的買點。對保利協新能源的投資,在底部到現在,我依然持股,也是出於我對光伏行業和保利協鑫未來的看好,而光伏行業前兩年的危機為我提供了一個很好的買入點。


三年總結篇(一)——完美指標投資法:http://xueqiu.com/2333298548/2970250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9381

再談杭州買房經歷,總結工作、生活與投資的平衡。 Hilong

來源: http://xueqiu.com/4078753602/30973415

@forcode @管我財 @柴迷 @西峯 @自由老木頭
再談杭州買房經歷,總結工作、生活與投資的平衡。
 以前在雪球發過一個長文,談自己的工作、買房、買股經歷,總結早期在杭州投資小產權房、07年買第一套商品房,09年3月抄底買房,並因此躲過08年股市大跌,後面因福得禍,錯過了11年將所持公司原始股高價賣給中科招商的機會,賺了不少粉絲,近1年半回到杭州,忙於工作,每天還是刷雪球,但思考和寫東西很少,今天總結發個長文。

兒子09年出生,明年9月讀小學,4月份開始關註小學報名信息,發現濱江區最好的學校江南實驗竟然一表生爆表,有些有房有戶口落戶時間晚的進不去,要接受調劑。自己的房子和戶口在下沙,不想每天開車來回2個多小時在路上,也希望兒子能近點就讀一個好的學校,有一個好的環境和開始,於是5月份開始在濱江區看房。這是被老婆經常追問兒子到底在哪里讀書逼出來的決定,滿倉加部分融資在股市中,近3年一直持有平安、興業、浦發為主,持有或曾經持有招行、上汽、福耀、茅臺、五糧液、老窖、萬科、保利等,在股市2000點出頭,銀行股4倍PE左右去看房,確實是個很痛苦的決定,機會成本很大。但小孩在一天天長大,不可逆轉,錯過了後面無法彌補,最終與妻子達成共識在濱江買學區房,因江南實驗太熱門現在買房落戶已來不及,考慮次優選擇聞濤小學。

兩個月之內在濱江看了近30套房子,逐步鎖定區政府板塊,單價基本都在2萬以上,想一次性改善到位,看中的總價都好過250萬,其中二次出價,差點被中介逼著下單。7月中旬一天突然接到一個離區政府有明顯距離的小中介電話,說有房東離開杭州降價急賣,帶過去看,緊挨區政府、星光大道,135方東邊套三房朝南,戶型很正氣,08年自住裝修,10樓總11樓,報單價1.65萬,滿五年唯一,離聞濤小學只隔1條馬路,不好的有兩點:靠近馬路較吵(非主幹道),04年交房的物業管理差,物業費0.8/平方,顯然好不了。當時比較滿意,談了兩次就定下來了,上周末簽了正式購房合同,打了首付款,等著按揭批下來過戶,遷戶口,這樣明年小孩就可就近入讀好的學校。
 感悟總結:
 1、如果不是職業投資者,生活、工作、投資重要性依次排列,適當平衡,回首自己,09年10月開始入市買股,5年來投入了大量時間,積蓄都投進去了,賺的錢還不到半年收入,在工作上投入更多的精力收獲會更大一些。
 2、人的積蓄一直在累積,因此買第二套房好像遠比第一套容易,對地段好的房子,單價2萬/3萬並非不可接受;
 3、一些人員凈流入大的新區,好的學區房市場還是很大,比如杭州濱江,很多樓盤08~11年入住,小孩逐步到學齡,對好學區的渴望加大。
 4、首付7成,貸款上浮,一下子折損了70%的本金,清倉萬科、保利、招商B、福耀等,大幅減倉平安、興業、浦發、招行,五糧液、老窖,希望股市再低迷幾年,積蓄力量再戰。估計大概率會成為反向指標,成為黎明前下車的。
 5、明年下沙的房子滿五年,行情回暖賣掉再投股市。

目前是買方市場,簡單總結一點看房與買房技巧:
1、要多找幾家中介,特別是要找一些目標房附近的小中介,有些業主圖方便只在1~2家中介掛牌,有助於發現價值窪地房源。大中介(如杭州的我愛我家)有價格發現功能,一套性價比好的房源出來,N多人帶客戶去看,沒有價值窪地;
2、挑市場不景氣、天氣不好的時間去看房,這時競爭者少,願意這時候掛牌深談的業主也是很有誠意的,好砍價;
3、別讓中介知道你正在跟別家中介在談某套房子,他們都可以找到業主信息,為了做成自己的,不惜手段去破壞別家中介跟你的交易,我一次對兩套房都很感興趣,為了壓價給兩家中介都透漏了一些信息(不完全),表示條件談不下來就考慮另外的,結果兩家硬是互相找對方業主擡杠導致業主提價,黃了。
4、有看中的房子,也別簽中介的任何單子,談好中介費折扣,中介會反複說費率是政府定價,最多給九折/八折之類的,實際折扣很自由的,我談的是階梯價,即價格降到一定幅度中介費率可提高,正常價五折。另外,評估費折扣可以到2~3折,大不了自己找有資質機構做幾百塊搞定,中介報價8K。
5、切記不要一次性將中介費付了,後面可能會有很多麻煩事,至少留一半拿到三證後再支付。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9463

職業投資一年生活總結! DAVID自由之路

來源: http://xueqiu.com/5819606767/31885752

自從工作後,朝九晚五的工作就成為了生活的主旋律,一次在書店偶遇《窮爸爸富爸爸》,財務自由變成了我未來的目標,在職場工作了11年,見證了通信行業由朝陽行業逐步走向了衰落,去年我結束了全職的職業生涯,從此投資成為我生活的的主旋律。到目前為止,這樣的生活已經持續了接近1年,下面說說我的體會,也供想走這條路的朋友參考。

1、多少錢能財務自由?
我認為有兩個公式1) ROE>CPI+年花銷/總資產,這個是基本要求,就是保證每年的生活質量不下降2)ROE>M2+ 年花銷/總資產,這個是高級要求,就是保證每年在人群中的排名不下降其中ROE就是我們預期自己做投資的複利,假設一年日常花費20萬,CPI=3%,M2=13%,那麽1)有100萬本金,要實現基本要求,必須ROE>23%,實現高級要求,必須ROE>33%。2)有500萬本金,要實現基本要求,必須ROE>7%,實現高級要求,必須ROE>17%。3)有1000萬本金,要實現基本要求,必須ROE>5%,實現高級要求,必須ROE>15%。

2、不上班會脫離社會嗎?
目前我沒有遇到這種情況,我發現小區里面不上班的人非常多,現在是互聯網時代,我們不需要依附一個特定組織才能生存,比如最近一年,我通過網上的俱樂部,經常工作日下午去打羽毛球,球友應該很多也是不上班的人。

3、職業投資有哪些好處?
最大的感覺是自由,以前上班的時候中間操盤,畢竟是偷偷摸摸的看,而職業投資以後,可以從容不迫的看盤。另外,可以自由的睡午覺,以至於現在哪天中午不睡午覺都難受。可以自由的去旅遊,即使本市的一些公園,工作日去走走,感覺和周六周日完全不一樣。

4、職業投資有哪些不好的地方?
1)虧損的時候心里壓力很大,今年年初的時候,凈值最大回撤接近10%,當時非常郁悶,以前有工作的時候,虧損壓力很小,因為靠工資也能把虧損慢慢填上。
2)不工作以後,人的心態會發生巨大變化,很難再回到全職工作的狀態,所以邁出第一步要謹慎。

5、自由以後想幹什麽?
1)北京空氣質量不好,希望以後每年能在海南島或者其他地方(比如泰國)生活2個月或者3個月。
2)旅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3560

中國房地產指數系統2014年三季度市場總結與四季度展望

來源: http://www.gelonghui.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870

中國房地產指數系統2014年三季度市場總結與四季度展望


三季度市場繼續下行,房地產信貸政策將是四季度市場走勢關鍵


2014年三季度國內房地產市場延續下行勢頭,價格繼續下行,成交季節性回升但同比下降幅度仍比較大,房企經營壓力增加,投資放緩,土地市場降溫。雖然多數城市放松限購,但信貸政策仍保持平穩,市場下行預期並未根本改變。四季度“認房不認貸”等刺激剛需的信貸政策調整將成為市場走勢的關鍵。

在政策不發生重大調整的條件下,市場預期下行導致需求觀望,加之按揭貸款影響,預計市場成交量仍將同比小幅下行。供應方面,在年度銷售目標和資金回款壓力下,房企繼續加大推盤力度且以價換量仍是主要策略,預計四季度市場供應繼續增加。價格方面,目前市場庫存高企,去化壓力攀升,預計全國房價繼續下行趨勢。目前多數企業銷售不及預期,資金壓力較大,在年度銷售目標壓力下更多企業將加快推盤並加大營銷力度以促進去化、回籠資金。

季度末市場對於“認房不認貸”等按揭貸款政策調整預期逐漸升溫,預計四季度房地產信貸政策出現調整的可能性較大。“認房不認貸”等信貸刺激政策的實施或將明顯刺激改善需求入市,促進市場成交,四季度市場成交或將接近去年水平,但全年總體仍難及2013年。


1政策環境

多地出臺刺激政策,限購政策放松短期內刺激需求入市,但無法根本改變需求預期;季度末信貸調整預期升溫
放松限購呈現多米諾效應,全國僅五城未放寬。2014年6月26日,呼和浩特市發布文件正式取消限購,為全國第一個正式宣布全面取消限購的城市。隨後,濟南、海口、蘇州、武漢等地也相繼宣布放松限購。截至9月,全國47個限購城市中,共有42個城市放松限購,北京、上海、廣州、深圳、三亞為最後5個堅守限購的城市。限購放松後,短期市場出現明顯回升,但持續性不強,難以根本改變市場走勢。

多個城市出現二次救市,限購政策由局部調整轉向全面放開。目前,仍有部分城市堅持定向放松限購政策,對於取消限購的房屋類型、城市區域分別限定,其中廈門島外不再限購,珠海放開中心城市144平(含)以上住房限購,新城區全面取消限購。而武漢、寧波、青島等城市在經歷第一輪定向放松限購政策後,於8月、9月宣布全面放松限購,放松力度逐漸加大。目前,47個限購城市中,29個城市官方正式宣布全面取消限購。

多地加大信貸支持,刺激需求入市,信貸政策寬松預期升溫。福建、湖北、江西、寧夏加強信貸支持,其中福建降低首套房認定標準為“購房人償清購房貸款後,再次申請貸款購房,按首貸認定”,湖北要求首套房貸款利率下調至基準利率的0.7倍,江西則明確提出降低二套房首付比例。湖北、湖南提出放寬公積金使用方式,寧夏、湖北明確部分稅收減免政策。四川則提出對於滿足條件的金融機構按照實際發放符合條件貸款金額的3%給予財政補助。此外多地通過放松公積金使用條件,提高公積金貸款額度等方式刺激市場需求。但地方性的鼓勵信貸調整的措施在經過商業銀行執行過程中仍存在較大不確定性,所以市場影響有限。

9月下旬,市場預期央行將放開限貸政策,鼓勵首套房貸款,並降低首套房認定標準為“房貸余額償清都算首套房”。截至目前,央行並未明確表態。業內預期這一信貸政策的調整,將有利於刺激改善需求釋放,促進市場成交回升。

不動產條例公開征求意見,長效機制再推一步。8月15日,國務院法制辦公室公布《不動產登記暫行條例(征求意見稿)》,對全社會公開征求意見 。《條例》中提出建立城鄉統一的登記制度,明確了不動產登記執行部門,以及不動產登記信息實時共享,和依法查房的規定。此外,不動產登記局的主要職責、人員編制和內設機構等“三定方案”確定,並且不動產登記的四步走時間表明確,不動產登記工作進一步推進。不動產登記是我國建立長效調控機制的重要環節,為個人住房信息聯網,房地產稅改革提供基礎,有助於遏制不合理的、過多的投資投機需求,促進合理需求的平穩釋放。

2價格

三季度住宅價格繼續下行,自5月以來,已經連續5個月下跌,市場下行趨勢明顯
三季度百城均價持續下跌態勢,9月跌幅擴大。根據中國房地產指數系統對100個城市的全樣本調查數據顯示,2014年三季度,樓市處於下行調整時期,百城住宅均價持續下跌。其中7月住宅均價為10835元/平方米,環比下跌0.81%,跌幅比6月擴大0.31個百分點;8月住宅均價為10771元/平方米,環比下跌0.59%,跌幅比7月收窄0.22個百分點;9月跌幅再次擴大。

分城市來看,三季度各線城市百城住宅價格均下跌,9月一線城市下跌較明顯。2014年1-9月,百城住宅均價累計下跌2.73%,其中第一季度上漲0.36%、二季度下跌1.12%、三季度下跌2.01%;2013年1-9月累計上漲6.38%。具體來看,一線城市2014年1-9月累計上漲0.08%,遠低於去年同期的18.24%;二、三線城市價格由漲轉跌,1-9月累計跌幅分別為3.12%、2.69%,而去年同期分別累計上漲5.08%、6.37%

3新房

受取消限購政策刺激和季節性影響,三季度成交環比回升,同比仍下降但降幅有所收窄
2014年三季度,在限購政策調整、房企加大推盤促銷推動下,市場成交較二季度有所回升,但較去年同期仍有較大差距,市場仍處下行周期。據初步數據統計,三季度重點城市成交商品住宅約6073萬平方米,環比二季度增長5.3%;同比來看,受2013年同期高基數影響,三季度市場成交同比下降12.7%,降幅較上季度收窄2.8個百分點。累計來看,2014年前三季度重點城市成交約17483萬平方米,同比下降15.1%,降幅較上半年收窄1.3個百分點。

具體來看,隨著限購調整城市數量增多,短期刺激少量需求入市,同時房企加大推盤及促銷力度,三季度成交季節性回升。7月重點城市商品住宅成交1967萬平方米,環比6月增長10.8%,但難及去年同期;8月市場成交環比小幅增長2.5%至2016萬平方米,同比下降9.5%;9月,重點城市成交2091萬平方米,環比8月上升3.7%,但較去年同期大幅下降17.2%,“金九”成色不足。

4土地

存貨與資金壓力不減,企業拿地熱情下降,土地市場持續低迷
1-9月各類土地供應量和成交量不及去年同期,三季度土地市場持續遇冷。供應方面,2014年1-9月,全國300個城市各類用地累計推出建設用地面積9.8億平方米,較去年同期下降17.6%,其中三季度共推出3.2億平方米,環比二季度基本持平,較去年同期下降22%;今年1-9月住宅用地累計推出建設面積3.5億平方米,較去年同期下降20%,其中三季度推出1億平方米,同比下降39.3%。成交方面,300城市各類用地累計成交建設面積7.8億平方米,較去年同期下降25%,其中三季度成交2.2億平方米,環比下降15%,同比下降37.9%;1-9月住宅用地成交2.6億平方米,較去年同期下降28.5%,其中三季度成交0.6億平方米,同比下降53.7%從土地市場總體供求情況來看,土地市場進一步下行趨勢明顯;尤其9月土地成交觸底,成交面積為近年來單月最低,企業拿地熱情持續降低。

出讓金同比回落,各月同比降幅持續擴大。2014年1-9月,全國各類用地出讓金累計為1.7萬億,同比下降22%。三季度,全國300個城市各類用地出讓金同比下降五成。其中,住宅用地2653億元,同比下降超5成,降幅高於商辦用地。從各月表現來看,三季度土地市場仍然維持較冷態勢,其中9月市場降溫尤為明顯,單月出讓金的同比降幅接近7成。

三季度樓面價同比下降,溢價率低至同期歷史最低水平,土地市場熱度持續下降。2014年1-9月,全國300個城市各類用地樓面均價為1190元/平方米,同比上漲4%,平均溢價率為11.49%,較去年同期回落5個百分點,今年以來開發企業拿地主要集中於一線城市,使得樓面均價有所上升,但由於市場整體較低迷,溢價率處於較低水平。1-9月住宅用地樓面價為1733元/平米,同比上漲9.1%,溢價率為13%,較去年同期回落6.7個百分點;商辦用地樓面價1575元/平方米,同比上漲12.5%,溢價率下降2個百分點,為11.3%。從三季度來看,各類用地成交樓面均價1123元/平方米,同比下降16%,溢價率較去年同期回落10.9個百分點至8.9%,處於歷史同期最低水平。

5企業

銷售不及預期,企業間分化,多數房企全年目標完成難度加大,拿地投資更趨謹慎
三季度房企銷售預計回落,龍頭房企業績看好。2014年1-8月,20家代表性品牌房企銷售額達8278.5億,同比增長9.7%;銷售面積7627.7萬平方米,同比增長10.8%。在經歷7月份的傳統低業績後,8月各家企業業績環比均增長。萬科以152.4億繼續占據頭把交椅,恒大單月銷售額接近百億。首創8月單月銷售額環比大增至41億,是歷史單月次好業績。招商環比增幅近1倍,保利、華潤等企業環比增幅超5成。但總體來看,三季度房企銷售業績預計會受7、8月份拖累,市場表現不容樂觀

多數代表企業銷售目標完成情況不甚理想,四季度銷售承壓。2014年1-8月,20家代表房企有7成房企銷售目標完成率不足60%,多數房企未來四季度全年業績目標完成難度倍增。前8月僅恒大目標完成率超過70%,達到82%;而招商、首創置業、遠洋和金地前8月銷售業績均未達到全年目標的一半,實現全年銷售目標難度較大。其他企業中,中海、綠城、萬科目標完成情況較好,目標完成率均接近70%,而保利、華潤、世茂等多數品牌房企仍未達到60%,四季度銷售壓力仍然較大,龍湖、佳兆業僅完成全年目標的一半左右。

品牌房企9月鮮有拿地,但三季度總體拿地規模較二季度大幅上升。三季度銷售端在限購取消、政策放寬條件下仍未扭轉市場頹勢,房企資金回籠速度持續放緩,拿地投資積極性不再。20家品牌房企前三季度拿地金額為2387億元,同比大幅降低43%,拿地面積為7443萬平方米,同比大幅降低49%,但三季度共計拿地1820萬平米/495億,較二季度明顯回升。分月來看,8月拿地規模相對較高,主要為”金九銀十”做準備,而9月土地市場驟冷,主要由於8月市場數據低於預期,房企對未來市場還是保持懷疑態度。

品牌房企戰略聚焦一二線以規避風險,持續優化土儲結構。2014年前9個月,20強房企一二線城市拿地金額占比為88%,高於去年底的83.9%,其中一線城市拿地金額占比達到34%,較去年底提升1個百分點。三四線城市在前些年市場供應量過大,現有存量去化周期較長,同質化嚴重,企業投資熱情不高導致拿地金額占比僅為12%,較去年底下降4個百分點

6展望

料2014年市場難及去年,房地產信貸政策將成為四季度市場關鍵
在信貸政策不發生重大調整的條件下,市場預期下行導致需求觀望,加之按揭貸款影響,預計市場成交量仍將同比小幅下行。供應方面,在年度銷售目標和資金回款壓力下,房企繼續加大推盤力度且以價換量仍是主要策略,預計四季度市場供應繼續增加。價格方面,目前市場庫存高企,去化壓力攀升,預計全國房價繼續下行趨勢。

目前多數企業銷售不及預期,資金壓力較大,在年度銷售目標壓力下更多企業將加快推盤並加大營銷力度以促進去化、回籠資金。2014年以來,房地產信貸環境並未顯著寬松、需求不足導致企業業績欠佳、庫存攀升,同時資金壓力加大。由於對未來市場預期不穩,房企拿地更加保守,全國土地市場明顯降溫。“金九”已到尾聲,隨著“銀十”及年末季節性銷售旺季到來,迫於去化壓力和回籠資金需要,四季度更多企業將加快推盤,在使用傳統銷售策略加大優惠、促銷力度的同時,通過全民營銷、地產金融等創新性銷售策略謀慮去化。

9月末市場對於“認房不認貸”按揭貸款政策的調整預期不斷升溫,預計四季度房地產信貸政策的調整可能性較大。“認房不認貸”等信貸刺激政策的實施或將明顯刺激改善需求入市,促進市場成交,四季度市場成交或將接近去年水平。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立即註冊

x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365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