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11候選人激辯4小時馬克龍轟馬琳損民生

1 : GS(14)@2017-04-06 07:41:29

【法國大選2017】法國總統大選11位候選人首次全數亮相電視辯論較勁,討論全球化、恐襲與歐盟等問題,呼聲最高的中間偏左候選人馬克龍繼續攻擊主要對手,極右「國民陣線」候選人馬琳勒龐退出歐元區的主張。辯論前晚由BFMTV電視台舉辦,候選人(圖)不論民調支持度高低均獲邀參加,令參加人數之多──11人,乃至辯論時間之長──四小時,皆是前所未見。分析都質疑每人18分鐘的發言時間,未必能幫助為數1/3游離選民作出抉擇,不過無阻一眾「陪跑者」把握鮮有曝光機會突出自己,例如左翼候選人普圖諷刺共和黨候選人菲永的空餉門,說「望他越多就見得越多貪污與欺詐」,令觀眾留下印象。


抨擊退出歐元區主張

不過支持度勢均力敵的馬克龍跟馬琳勒龐始終是焦點。在辯論如何創造職位的環節,馬克龍借勢抨擊馬琳勒龐的退出歐元區主張,「你所提倡的只會削弱法國民眾消費力」,又直斥她鼓吹的民粹主義「等同戰爭,我知是因為我家鄉是亂葬崗」,指的是一次世界大戰中爆發索姆河戰役的索姆河地區。馬琳勒龐則批評馬克龍絕非國家新希望,不會帶來改變,「說着一些起碼有50年歷史的陳腔濫調,你不應裝作是生力軍」;馬克龍不甘示弱回敬一句「不好意思,但你也說着一些你父親起碼講了40年的話」,指的是「國民陣線」創辦人勒龐,馬琳勒龐一直強調政治觀點有別於父親。辯論後民調顯示,馬克龍跟馬琳勒龐的表現分別只排第二及第四,獲觀眾評為表現最佳的是極左獨立候選人梅朗雄,他在首場電視辯論中已獲評為表現第二佳,不過大選距今僅餘約兩周,預料馬克龍跟馬琳勒龐最後晉身次輪投票的局面,將繼續維持。路透社/法新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406/1998119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9398

港店仍處谷底 「舖換舖」轉攻民生區

1 : GS(14)@2017-06-21 07:45:35

【明報專訊】近月本港零售市道似見底回穩,特別是珠寶首飾、鐘表及名貴禮物整體銷貨值亦重拾增長(見圖)。謝瑞麟副主席兼首席策略暨財務官伍綺琴表示,集團港澳地區銷售於今年3月至5月較去年有改善,惟業績表現仍在谷底,暫時仍未有催化劑令業績反彈。

截至今年2月底止全年,港澳地區營業額按年跌23.2%至13.01億元,同店銷售按年亦跌23%。伍綺琴表示,期內中國訪港旅客人次下滑,加上整體旅客及本地客消費額下跌,令本港業績繼續受壓。集團會繼續採取「舖換舖」策略,「舖換舖並不代表把經營據點由旅遊區轉至民生區,而是兩邊同步,重點是改善整體銷售網絡」,期內於黃埔及銅鑼灣時代廣場都有新增分店,今年4月亦於沙田新城市廣場多開一間新店,目前港澳地區有32間門店。

內地客減退 集中留住本地客

伍綺琴稱,本港珠寶首飾市場已相當成熟,旅客「豪買」景况不再,開店步伐難與內地同步,不過本地客對鑽飾有一定需求,加上廣東省地區居民現已常規地來港購物,她認為香港每年以開2至3間新店的步伐擴張問題不大。內地客銷售佔比減少,集團亦集中資源留住本地客。伍綺琴稱:「內地客每隔2至3個月來港購物,每次購買數量及金額一般都較本地客多,但這並不代表全年累計,本地客交易額比內地客輸蝕」,本地客對服務及產品設計要求較高,若做好個性化服務,如每逢客人生日及特別節日送上祝福,本地客會更為受落,重複購買的機會亦會增加。

未擬收購品牌 特色產品吸年輕客

為吸納不同年齡層客戶,同業周大福(1929)最近積極物色收購海外品牌,伍綺琴稱目前未計劃收購品牌,但會推出更多特色系列產品吸納年輕一代,集團近年在鑽飾設計下了不少功夫,包括與海外手作設計師合作推出獨家設計首飾,亦推出單價較廉的鑽飾產品,吸引年輕人。

[上市公司專訪]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9476&issue=2017061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6120

譚惠珠「人大有權定香港制度」搬《基本法》經濟民生條文撐一地兩檢 與袁國強不同

1 : GS(14)@2017-07-29 03:30:03

■譚惠珠(左)與李柱銘出席電台節目時,指《基本法》內的經濟民生條文是一地兩檢的法律基礎。



【一地兩檢割地】【本報訊】政府在零公眾諮詢下,推出被指是「割地自閹」的高鐵一地兩檢方案。港區全國人大代表譚惠珠昨為方案護航,指是次安排由港府運用高度自治向中央提出要求,又引用《基本法》第118及119條等經濟、民生條文為法律基礎,甚至指人大常委依中國憲法,有權設定香港制度。前大律師公會主席梁家傑斥譚說法理屈詞窮,將涉民生及經濟的條文無限上綱去合理化一地兩檢。記者:鍾雅宜


政府宣佈的高鐵「一地兩檢」方案列明在西九龍高鐵站設內地口岸區,實施內地法律,律政司司長袁國強先後搬出《基本法》第7條及20條,作為西九龍總站部份樓層設立內地口岸區、完全實施內地法律的依據,引起輿論質疑。基本法委員會委員譚惠珠昨日續為政府護航,再搬出更多《基本法》條文。譚惠珠出席電台節目時指,第20條並非主要可以促成一地兩檢的條文,反而《基本法》第118及119條更加重要。118條列明特區政府提供經濟和法律環境鼓勵各項投資,119條則列明政府制訂適當政策協調各行各業,包括旅遊業、運輸業等。譚惠珠解釋,港府政策就是將高鐵加上內地高鐵網絡,而在香港實行一地兩檢,這個政策正符合118條及119條規定。譚惠珠更進一步拋出《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62條,認為人大常委會可以行使職權,決定特別行政區的設立及其制度,「呢一個權喺香港一定有效嘅,因為佢係全國有效,所以人大決定既會用基本法,亦會用憲法畀佢嘅權力,呢個係我嘅估計」。



■西九總站部份樓層將設立內地口岸區並實施內地法律的方案,引起輿論質疑。

被轟理屈詞窮 無限上綱

對於袁國強前日提出的業主租客論,譚表示支持,並認為即使中央有權租用香港地方,亦不會影響香港地域,「只係租咗出去,權利冇變到,只係司法範圍變咗,唔等於割咗個地出去」。出席同一節目的資深大律師兼前基本法起草委員會委員李柱銘則指《基本法》賦予香港高度自治及獨立司法權等,第20條是容許人大給予香港更多權力,而非讓香港與中央「夾埋傷害香港人受法律保障的權力」,直斥方案是「與時並退」。梁家傑直斥譚惠珠引用《基本法》第118及119條根本是將涉及民生及經濟的條文無限上綱,「如果咁都成立,仲有百幾條講自由貿易、經濟等,係咪都可以用嚟尋求人大常委授權畀香港政府,實施全國法律確保經濟自由?」梁指譚為一地兩檢護航,甚至搬出中國憲法,是理屈詞窮、亂了章法,形容是「?家皇上賜砒霜,(香港)仲要謝主隆恩」,他指過去為了令特區實行一國兩制,中央應自我約束權力,「如果中國憲法可以不受制下全面實施,咁做咩都得㗎啦」。他形容港府變相承認共產黨已全面在香港行使主權,「你不如認命啦,中央權力大到可以完全冇限制」。港區全國人大代表田北辰接受傳媒訪問時亦指,《基本法》第118和119條是支持一地兩檢方案的理據,但是次方案的主要考慮是國家安全,因此第20條才是關鍵的理據,他亦認為譚的說法容易令人混淆政府的說法。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728/2010430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8968

周顯﹕民生事業志在攞威 毋須鍊到盡

1 : GS(14)@2017-10-01 20:10:53

【明報專訊】其實我真的不明白,為何巴士公司會刻薄員工,人工不高,工作時間又長,簡直是完全不人道。其實,巴士公司完全可以做到巴士司機專業化,人工高、福利好,但可要求司機有更高明的技術和更好的態度。

這原因很簡單﹕如果是普通老闆仔做生意,就話不刻薄、不壓迫就沒有利潤啫,巴士公司是專利事業,一旦蝕本,可以向政府要求加價,總之是點玩都不用蝕本,那又何需咁刻薄呢?

涉足集體運輸 不會賺大錢

其實,在大城市搞集體運輸,從來是服務社會,利潤不高,皆因市民如果要付高昂交通費,會構成擾民不便。所以,公共交通服務如巴士、地鐵,通常只是合理利潤,不會賺大錢,但政府又不會令你蝕本,因此,現時只有新鴻基地產(0016)和新世界(0017)旗下的新創建(0659),根本不志在利潤,才會有興趣經營巴士。中華汽車(0026)索性改營地產發展,好過搞巴士了。

不過,做民生專利事業有一個好處,就係威囉……我指的是有政治影響力。如果你單單是地產發展商,沒有如煤氣、電力、巴士、電訊公司、電視台、報紙傳媒之類的影響力事業,要找高官同你傾生意,玩吓「官商勾結」,政府睬你都傻。

總之,在香港做生意,一百幾十億生意仔,你可以自食其力,「帝力於我何有哉」;但如果你有一千幾百億,甚至是更多,都還是搞吓政治,玩吓民生事業,對自己比較有利。

至於巴士業務,一年頂盡賺幾個億,碎銀來啫,小生意大影響力,又使唔使鍊到咁盡呀?

[周顯 投資二三事]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3436&issue=2017092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1588

中資順聯加碼掃港民生舖 冀5年內收租樓面增至逾百萬呎

1 : GS(14)@2017-11-06 11:14:33

https://www.mpfinance.com/fin/da ... 1469&issue=20171106
【明報專訊】在零售黃金時代,不少投資者均買入本港一線街舖,惟如今旺區靚舖租值大減;來自內地的順聯控股(香港),其常務董事曾穎偉接受本報專訪時稱,集團過去兩年來以逾11.5億元,連購3個領展(0823)民生商場,他表示一線街舖租金雖已喘定,但未知何時真正回升,未來雖然會加大注碼入市,但會以大型民生商舖為主要目標,期望5年內在港持有的收租樓面,可由現時30萬方呎增加3倍,達至逾百萬方呎。

明報記者 林尚民

集團總部設於佛山的順聯集團,近年都有來港購買一線街舖,如2011年底以4.71億元,購入旺角豉油街榮高樓一個3層高舖位,合共14,590方呎樓面,呎價高見32,283元,成為當時市場矚目成交之一。

順聯近年卻睇好民生舖,曾穎偉表示,集團過去兩年多來,已先後購入3個領展商場,包括2015年以4.86億元購入香港仔田灣商場,去年分別以2.09億元及4.61億元,購入柴灣興民商場及大圍新田圍商場;同時亦沽出3個物業,包括以2.17億元售出尖沙嘴美麗都大廈一個地舖。

兩年11億購3領展商場

曾穎偉表示,目前公司在港約有30萬多方呎商業樓面收租、市值約40億元,未來公司仍會增加在港的投資,期望在5年之內,在港所持的收租樓面可達現時的3倍。

他續稱,雖然預期街舖租金、賣價已喘定,但未知何時回升,故未來即使加大注碼入市,亦會以大型民生商舖為主。他透露,近日雖然亦有入標洽購何文田君逸山商場,惟最終未能成功購入。此外,他表示公司未有參與入標領展新一輪擬出售的商場(涉約17個,預計下月截標),因有關商場是領展旗下狀况較好的商場,預計租值上升空間不大。

聯合道項目翻新後 加租最多八成

曾穎偉續稱,旗下購入的商舖中,經重新包裝後,租值遠高於同區物業;如九龍城聯合道項目,經翻新後,商場以教育機構為主要租戶,新近加租平均加幅達六成,部分更達八成,商戶都願意續租,商場現平均呎租約40元,較同區商舖呎租20多元高約一倍。

值得一提的是,順聯早前購入的田灣商場,曾因涉租予國際學校而引起風波(地政總署反對相關改建計劃,以及引來該區居民不滿商場減少民生設施,最終未能成功開辦)。曾穎偉透露,按揭銀行已行使權力,終止有關租約,該公司將會從手頭上的名單中,揀選另一個教育機構作為商場主要租戶。至於柴灣興民商場,亦會引入教育機構或老人院作為主要商戶,希望為其他民生店舖帶來新客源。

內地富豪太多 來港投地非為走資

對近年不少內地財團來港搶購官地,曾穎偉稱公司主力發展商業項目,暫無計劃買地,但他補充,內地財團來港掃貨並非市場所形容的走資,只是在內地,有數以百億計身家的富豪太多,他們在分散投資時,往往都會以香港為首站。
2 : GS(14)@2017-11-06 11:15:03

https://www.mpfinance.com/fin/da ... 2561&issue=20171106
【明報專訊】順聯集團的總部設在廣東佛山,該集團在1987年由陳勝(董事長及首席執行官)於佛山市創立,前身名為北聯商業公司;早期主要從事裝修材料、有色金屬等貿易,1989年開始涉足開發家具生意,1990年成立了北聯鋁型材廠,1994年成立順聯實業公司,並在內地牽頭聯合開發大型家具城;1996年在香港設立全資子公司,開始投資香港物業市場。

至今,該集團在內地已建成了以順聯為品牌的一系列業務,包括商場、酒店、寫字樓等長線收租項目。在2010年,順聯集團以6.96億元向資深投資者鄧成波收購旺角MK1超級數碼廣場,改名為美迪寧廣場;2011年,再以4.71億元買入旺角豉油街36至42號榮高樓地下至2樓近1.5萬方呎舖位,均是在香港的主要投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3894

楊書健﹕平衡高端大眾零售 有利社會民生

1 : GS(14)@2017-12-18 03:34:54

【明報專訊】香港10月份的零售總額上升了3.9%,其中醫藥和化妝品錄得最大升幅,達到9%,似乎旅客數目回升,亦帶動了零售業的景氣。經歷了2015和2016年兩年的弱勢之後,香港零售終於在今年重拾升軌。商舖租金亦在下跌兩年之後,於今年再度上升。商業房地產跟住宅不一樣,租金背後只是商業決定。舖租再貴,只要能做到生意,照樣會有人承租。相反,如果經濟不景,舖租再低,空置率仍會高企。

有時候商場的人流特別旺,或者因為業主管理得宜,零售商在該商場的生意額,相比在其他商場更高,零售商自然願意多付租金。其他有能力的零售商,亦更願意進駐這類商場,因而增加的人流自然會令商場整體業績更好。

每個境外房託巿場,總有一兩間商場房託的租金增長特別高,就是旗下商場形成品牌效應,愈做愈旺。領展(0823)的租金增長持續跑贏大巿,原因正是旗下商場的零售增長額長期跑贏大巿。領展租戶的租金負擔,佔它們零售額的不足13%,其實相對海外的15%到20%,並不算高。

品牌效應 領展租金增長跑贏大巿

當然,租金長升長有,亦會形成通漲,影響當地民眾的生活。香港由高樓價和高租金逐漸演化成高通漲,其實並非首次。今日再聽許冠傑當年的《加價熱潮》,情况仍然類似。將社會矛盾歸咎領展,其實是老外說的「射殺傳訊者」。

衣食住行之中,影響普羅大眾最大的應該是食。香港中高檔餐廳無論數目還是種類都愈開愈多,證明香港一直都在發展,本屬好事。尤其這十年間聚集了全世界各地的美食,更是其他亞洲城巿望塵莫及,是香港的寶貴資產,但同時大眾巿場卻愈縮愈窄,價錢又愈來愈貴。豆腐火腩飯亦要50元一碟,成了社會矛盾的根源。部分傳統老店亦捱不起核心區的租金而結業,令人惋惜。

環觀其他地方,都會有各種政策,保障民眾可以選擇價錢合理的食物。例如美國麻省雖有銷售銳,但是未煮的食材不需打稅,減低弱勢民眾的負擔。新加坡和台灣,則有官辦的食物廣場和夜巿,以維持民眾的選擇權。這些服務民眾的設施,卻又逐漸發展出當地的飲食文化特色,甚至成為旅遊景點。香港雖然亦有熟食巿場,但是數目卻遠遠不夠,所以每次高端巿場做好,就連帶大眾巿場一併炒起,形成巿場愈旺,巿民卻愈辛苦的情况。

外地推政策 保障民眾食物選擇權

《論語》有一句:「不患寡而患不均。」多年來,除了幾次金融危機之外,香港的整體經濟發展從來都不是問題,但是分配所得,卻是長期問題。派發綜援和生果金等政策,屬於收入分配,只是治標不治本,由商場和舖位盤源着手,從而改變零售業的行業生態,容許高端和大眾巿場的經營者同時存在,才是治本之道。

安泓投資總監

[楊書健 泓觀亞太]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9213&issue=2017121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5317

11月零售升7.5% 4年最勁 業界憂恢復加租 六福:民生區或有壓力

1 : GS(14)@2018-01-07 12:41:42

【明報專訊】自由行效應再現,受珠寶鐘表、化妝品及智能電話等銷售增長帶動,去年11月零售貨值按年升7.5%(圖1),達387億元,不計受春節因素影響的月份,增幅創4年新高,遠高於市場預期。不過,香港零售管理協會主席鄭偉雄稱,零售市道復蘇或成業主加租的藉口,預期今年租金成本上漲會是零售商最大隱憂。

明報記者 余麗明

倘看零售分類,去年11月所有類別均錄升幅,當中珠寶首飾、鐘表及名貴禮物的零售額按年上升7.9%;百貨公司貨品的零售額升5.7%;超級市場貨品升1.9% ;藥物及化妝品升12.5% ;包括手機在內的雜項耐用消費品更升27.4%;在2017年初跌幅高達兩成的電器及攝影器材,今次亦一反常態按年升9.8%,鄭偉雄稱,是次零售數字令人鼓舞,「連佢(電器及攝影器材類別)都升,即(零售業)正式踏入復蘇期」。

零售協會:12月增幅將放緩

鄭偉雄表示,過去兩年的11月按年跌幅偏大,因此低基數亦是今次升幅理想的原因之一,並估計12月升幅將放緩,今年零售業增長預測為3%至4%。鄭偉雄表示,今年零售商最大的隱憂為租金成本上漲,過去兩年地舖租金調整有限,商場店舖更未見減租,零售業數字亮麗,或成業主加租藉口,反之人工成本在過去兩年屬平穩,暫未構成隱憂。

莎莎:旺區舖租有下調空間

六福(0590)執行董事兼首席財務總監陳素娟表示,六福旗下17間本財政年度需續租店舖均已完成續租,平均減租約三成。不過,對於下年度租金變化,陳素娟坦言「未睇得好清楚」,惟指旗下位於商場和住宅區店舖生意理想,該類店舖反而較有機會加租。

莎莎(0178)首席財務總監及執行董事陸楷認為,目前集團在港共有約100間分店,今年約有三分之一店舖會續租,位於商場和街舖數目相若,故租金變幅方面相對平穩,他直言部分旺區街舖租金數年前急速飈升,相信目前仍有下調空間。

差估署零售樓宇租金逼歷史高位

據差餉物業估價署私人零售業樓宇租金指數顯示,零售舖租去年亦似已見底,指數於2014年1月報168.9點,其後上升至2015年9月的184.9的歷史新高(圖2),及後市况轉差,至2016年10月報179.3點後止跌回升,至去年10月最新報184點,直逼2015年9月184.9點歷史高峰。

此外,鄭偉雄稱,零售市道正式踏入復蘇期,但相信零售商不會再「盲目搶舖」,以珠寶商為例,過去兩年「下了很多工夫」調整分店網絡,加上零售數據不會再如高峰時期大升,零售商未必會大舉開店。陳素娟稱,六福香港分店網絡來年不會有大動作,預期今年只會加開1至2間分店。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9464&issue=2018010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5931

看好沙中線 張松橋首插旗民生舖 4000萬掃兩土瓜灣地舖 鄰近港鐵站口

1 : GS(14)@2018-03-06 03:39:52

【明報專訊】港鐵(0066)沙中線紅磡至大圍段最快明年中通車,市場憧憬港鐵通車後可帶動沿線物業做價,過去鍾情豪宅物業的「重慶李嘉誠」張松橋或有關人士,亦首度掃入土瓜灣民生舖,共斥約4000萬元連購兩個鄰近港鐵土瓜灣站的地舖。有業界人士表示,在沙中線效應下,不少投資者或大型零售品牌已開始陸續進駐土瓜灣,對區內前景看高一線。

明報記者 甘潔瑩

本報翻查土地註冊處資料發現,土瓜灣靠背壟道121號單幢盤富裕閣地舖接連錄得成交,其中地下F舖,2017年11月以1700萬元易手,以面積1000方呎計,呎價約1.7萬元,新買家為利川有限公司;G舖則於今年1月以2270萬元易手,以面積約500方呎計,呎價4.54萬元,新買家為滿勝有限公司。

公司註冊處資料亦顯示,上述兩舖的新買家利川有限公司及滿勝有限公司,兩間公司的董事同為蕭漢華、黃志強及楊顯中,公司地址為灣仔華潤大廈3301至07室,與「重慶李嘉誠」張松橋旗下渝太地產(0075)的地址相同。此外,黃志強亦為張松橋旗下中渝置地(1224)的副主席。

業界料沙中線通車人流大增

張松橋或有關人士是次購入的土瓜灣樓齡約40年的富裕閣商舖,位於落山道交界及鄰近建築中的新盤翰畋,兩個商舖與港鐵沙中線土瓜灣站出口僅約1分鐘步程,通車後出入方便。市場人士預計,張等看好港鐵沙中線效應,率先掃入民生舖,料日後舖位做價及租金均有上升空間。

過去一直主力購豪宅

張松橋過去以一直購入本港頂級豪宅為主,最矚目首推2014年以51億元天價購入山頂道75號前何東花園屋地。另張近年亦以天價購入海外商廈,如去年11.35億英鎊(當時折合約110.09億港元)收購英國倫敦商業大廈利德賀大樓(Leadenhall Building)。不過,張松橋一直甚少沾手本港市區民生舖,故是次舉動極為罕見。

世邦魏理仕香港顧問及交易服務零售執行董事連志豪表示,區內交通配套未來將大為改善,預計區內將吸引更多人流,對商舖市場有正面作用。

Nike去年底搶先承租喜點巨舖

事實上,部分大型零售品牌亦搶先承租區內舖位,其中運動品牌Nike去年底租用土瓜灣譚公道喜點地下B至E舖,租期長達6年,橫跨港鐵沙中線通車前後。

該舖面積約4967方呎,首3年(即2017年12月至2020年12月)月租為30萬元,呎租約60元,及後3年(即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月租36萬元,呎租約72元。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8952&issue=2018030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9252

舖壇老手逾10億掃民生舖

1 : GS(14)@2018-03-12 00:40:43

【本報訊】舖壇老手楊奮彬兩個多月斥資逾10億元狂掃民生舖,消息稱,剛以約1.49億元連環購入荃灣及屯門地舖,年初至今保守估計購入超過16個舖位,作價普遍億元以下。

遍及屯門荃灣等地

消息稱,屯門壠民徑15至45號美恒樓地下12號舖,面積約1,000方呎,成交價8,900萬元,連租約,現每月租金23.5萬元,回報率3.17厘。另一個位於荃灣路德圍8至12號地下1號舖,面積約1,080方呎,以6,000萬元成交,亦連租約,由食肆以每月15.5萬元承租,回報率3.1厘。據悉新買家是楊奮彬。楊奮彬年初至今買舖不停手,保守估計已購入超過16個舖位,涉資超過10億元。購入舖位遍及多個民生區,包括油麻地、筲箕灣、荃灣及元朗等,成交價普遍億元以下且連租約。其中有兩項目成交價超過1億元,分別是香港仔大道178號全幢,涉資約1.6億元,以及荃灣眾安街13至19號瑞生樓地下A及B號舖,成交價約1.42億元。楊奮彬為錦華實業董事長,很多年前有投資舖位,兩年前與宏安合作發展馬鞍山兩個新盤馬鞍山薈朗及薈晴,目前已屆入伙,資金陸續回籠重投舖市。



來源: https://hk.finance.appledaily.co ... e/20180309/2032685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9539

楊奮彬7500萬購旺角荃灣民生舖

1 : GS(14)@2018-03-12 14:31:36

https://www.mpfinance.com/fin/da ... 5108&issue=20180312
【明報專訊】資深投資者、錦華實業董事長楊奮彬近期積極購入民生舖投資,新近購入兩個分別位處旺角和荃灣的舖位,合共涉資7500萬元。據悉,楊購入的旺角舖位於長旺道15至19號地下7號舖,商舖面積約690方呎,成交價2600萬元,折合呎價3.76萬元;舖位現租予食品批發店,月租約5萬元,料可享2.3厘租金回。據悉,原業主2012年以1548萬元購入,持貨6年帳面獲利1052萬元,物業升值68%。

享租金回報2.3至2.5厘

楊購入的荃灣民生舖,位於大壩街53至75號地下8號舖,面積約1000方呎,連租約購入,成交價4900萬元,折合呎價4.9萬元;目前商舖由冰室租用,月租約10.38萬元,料享2.5厘租金回報。

另據香港置業工商舖資料研究部綜合土地註冊處資料顯示,2月份整體工商舖買賣註冊量錄得998宗,按月升24.4%;期內註冊金額100.77億元,按月下跌38.1%,但已連續第4個月企穩100億元以上的水平。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969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