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士頓聯儲主席Eric Rosengren周一表示,在出現“更強證據”顯示物價上升之前,美聯儲不應該上調短期利率。
“貨幣政策制定者應當對退出寬松保持耐心,直到明確我們正在走向實現2%通脹和最大可持續就業的雙重目標。”Rosengren在華盛頓與李大學(Washington and Lee University)演講時表示。
盡管Rosengren並沒有說他預計美聯儲會加息,但他警告稱,能源與商品價格下滑,工資上升緩慢,而且美元強勢,都會讓通脹上升到2%的目標水平面臨困難。他表示,通脹實際水平可能會在未來一段時間內“遠低於目標水平”。
這是Rosengren在上一次美聯儲在10月底舉行的FOMC會議後首次發表的公開講話。他是美聯儲最堅定不移支持采取激進措施刺激經濟的官員之一,目前在FOMC並沒有投票權。
在10月底的FOMC會議後,美聯儲決定終止QE購債計劃,但仍重申將短期利率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維持在接近零的水平。
多數美聯儲官員預期將在2015年加息。許多關鍵官員預測,這一時點可能會是明年中期,市場也普遍這麽預期。
但美國持續不散的低通脹讓這一前景變得複雜。明尼阿波利斯聯儲主席Narayana Kocherlakota表示,他投票反對了美聯儲結束QE的決定,因為通脹持續低於2%的目標水平。
美聯儲通常看的通脹指標是PCE(個人消費者支出),該指數9月同比僅增1.4%,延續了長期以來的物價疲軟態勢,與許多發達經濟體的癥狀相似。美聯儲官員一直預測,物價壓力會上升,它們也表示,通脹預期相對穩定也讓他們更相信經濟與就業增長的同時,通脹會回到美聯儲想看到的水平。
對此,Rosengren表示,重要的是美聯儲維持高度寬松的貨幣政策,直到實際物價壓力開始上升。
“無法實現明確的通脹目標將會損害央行可信度。”Rosengren表示,通脹疲軟意味著央行的短期利率必需維持在非常低的水平,這讓美聯儲在經濟遇到新問題的時候幾乎沒有進一步刺激的空間。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美聯儲第二次公布的一項評判勞動力市場的新數據,主導了隔夜金融市場走勢。周一國際金價下跌30美元回吐上周五所有漲幅,美元指數重新回歸上漲軌道。
美聯儲(FED)周一公布的10月就業市場狀況指數(LMCI)為+4.0,9月份由+2.5大幅修正為+4.0。LMCI數據向好並且前值上修,表明美國就業市場狀況加速改善。
該數據公布後隔夜國際金價一路自1178.94美元的高位回撤至1150美元下方,全天跌幅逾30美元。美元兌日元和歐元再度走高,美元指數結束了下滑轉為開始上行,並在周二零點過後刷新日高至87.81。
美聯儲將從10月6日開始公布LMCI指數,這是一項衡量就業市場綜合水平的數據指標,覆蓋19個就業市場相關指標綜合而成。
LMCI指數揭示了美聯儲對美國就業情況的解讀,並且在每個月非農報告後的周一公布,這對市場解讀美聯儲對勞動力市場的看法極端重要。
LMCI的源數據來自美國其他部門的統計,美聯儲根據對“就業市場改善程度”的定義進行重組,其中包括私人部門就業、失業率、有保險的失業率、綜合勞動力市場需求、求職難易度,和其他關於薪資、工時等關鍵的勞動力市場指標。
美聯儲官曾在5月份公布過一次LMCI指標的年度數據,當時LMCI處於近5年最差水平。當時2014年的樣本取過去12個月。
在今年的美聯儲Jackson Hole年會上,美聯儲主席耶倫就曾引用該指標,闡述對勞動力市場的看法。
瑞銀分析師Drew Matus當時解讀認為:“4月份的LMCI指數,遠高於美聯儲前兩個加息周期啟動時的水平,”
“從歷史數據看,加息的時間點遠早於LMCI指數從衰退複蘇的時間點。在上一次衰退時,LMCI下跌陡峭度異常之高。”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美國達拉斯聯儲主席Fisher在接受德國媒體采訪時稱,美聯儲可能會在明年夏天之前加息。
他提到,市場預期首次加息的時點是明年夏天,但這件事情可能會提前發生。他還擔心如果美聯儲猶豫太長時間,美國經濟可能重回衰退。
Fisher是一位鷹派官員,他一直反對美聯儲超級寬松貨幣政策。
另一位擁有投票權的鷹派官員——費城聯儲主席Plosser今天也在采訪中提到,美國通脹率低於目標,但並非遠遠低於目標。
他提到,有許多指標顯示,美國的利率太低了。強勢美元可能產生一些反響,但程度應該相對較小。
上月的FOMC會議上,美聯儲結束了QE,並提及了勞動力市場繼續改善。市場認為決議聲明的措辭比預期更偏鷹派。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當市場還在討論何時首次加息的時候,美聯儲已經開始悄悄的演練加息策略了。
美聯儲上周宣布,將七天期定期存款工具(TDF)的利率從0.26%上調至0.27%。
英國《金融時報》專欄財經作者Izabella Kaminska指出,這看似一個微小的變動,但實際上卻可能意味深長。未來,美聯儲可能會將利率進一步上調至0.28%,0.29%,0.30%,甚至更高,而且實施的規模會不斷擴大。
紐約聯儲官員Simon Potter曾將美聯儲提升聯邦基金利率的過程描述為“磁鐵”,即美聯儲會用一系列工具來將聯邦基金利率限定在一個區間之內。
我們此前已經知道,美聯儲推出了隔夜逆回購工具來為未來聯邦基金利率設定下限。隨著TDF規模的擴大,看起來FOMC委員會可能用它來管理聯邦基金利率的上限。
TDF是美聯儲退出QE的一種策略。自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美聯儲加大了TDF的測試力度,以便在需要收緊貨幣政策之時,借助TDF回收連續多年的量化寬松(QE)所釋放出的流動性。
9月4日,美聯儲稱將自10月起,進行新一輪的連續八周的七天期TDF操作測試。銀行們可以通過參與TDF將額外的流動性上繳美聯儲,同時獲得一定的利息收益。在支付一定的費用後,銀行也可以提前取回這部分存款。
在首四周的測試中,每家銀行的存款上限為200億美元,美聯儲支付的利率為0.26%。在後續的四周操作中,利率將會“小步攀升”但不會高於0.30%。
另一方面,美聯儲新設立的隔夜逆回購工具在過去幾個月里已為人所知,通過這一工具,美聯儲將從貨幣市場基金及其他非銀行金融機構處吸收流動性,同時支付他們利息。目前美聯儲將這一工具的利率定在0.5%,隨後會伴隨美聯儲的加息步伐逐步調高。
美聯儲對聯邦基金利率的目標表述是一個區間,當前是0-0.25%,而美聯儲希望新的逆回購工具的利率能夠幫助確定基準利率區間的下邊界。
目前美聯儲將這一工具的利率定在0.5%,隨後會伴隨美聯儲的加息步伐逐步調高。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當市場還在討論何時首次加息的時候,美聯儲已經開始悄悄的演練加息策略了。
美聯儲上周宣布,將七天期定期存款工具(TDF)的利率從0.26%上調至0.27%。
英國《金融時報》專欄財經作者Izabella Kaminska指出,這看似一個微小的變動,但實際上卻可能意味深長。未來,美聯儲可能會將利率進一步上調至0.28%,0.29%,0.30%,甚至更高,而且實施的規模會不斷擴大。
紐約聯儲官員Simon Potter曾將美聯儲提升聯邦基金利率的過程描述為“磁鐵”,即美聯儲會用一系列工具來將聯邦基金利率限定在一個區間之內。
我們此前已經知道,美聯儲推出了隔夜逆回購工具來為未來聯邦基金利率設定下限。隨著TDF規模的擴大,看起來FOMC委員會可能用它來管理聯邦基金利率的上限。
TDF是美聯儲退出QE的一種策略。自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美聯儲加大了TDF的測試力度,以便在需要收緊貨幣政策之時,借助TDF回收連續多年的量化寬松(QE)所釋放出的流動性。
9月4日,美聯儲稱將自10月起,進行新一輪的連續八周的七天期TDF操作測試。銀行們可以通過參與TDF將額外的流動性上繳美聯儲,同時獲得一定的利息收益。在支付一定的費用後,銀行也可以提前取回這部分存款。
在首四周的測試中,每家銀行的存款上限為200億美元,美聯儲支付的利率為0.26%。在後續的四周操作中,利率將會“小步攀升”但不會高於0.30%。
另一方面,美聯儲新設立的隔夜逆回購工具在過去幾個月里已為人所知,通過這一工具,美聯儲將從貨幣市場基金及其他非銀行金融機構處吸收流動性,同時支付他們利息。目前美聯儲將這一工具的利率定在0.5%,隨後會伴隨美聯儲的加息步伐逐步調高。
美聯儲對聯邦基金利率的目標表述是一個區間,當前是0-0.25%,而美聯儲希望新的逆回購工具的利率能夠幫助確定基準利率區間的下邊界。
目前美聯儲將這一工具的利率定在0.5%,隨後會伴隨美聯儲的加息步伐逐步調高。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費城聯儲主席Plosser表示,美聯儲上次聲明中新增的措辭更好的顯示了政策將如何應對經濟數據,為美聯儲提供更高的透明度開了路。
FOMC委員會於10月29日維持承諾,將在QE結束後維持低利率相當一段時間,並表示,如果經濟表現更好,他們將更早加息。Plosser表示,
美聯儲現在必須讓市場對早於預期的加息做好準備。而新措辭正是朝著這個方向邁出的一步。
多數政策制定者預計美聯儲將在明年加息,為2006年以來首次。Plosser說,
委員會明確指出,如果經濟取得快於預期的進展,加息可能提前。如果經濟表現不及預期,則將推遲加息。這是最有效的語言,它清楚地表明,委員會將依賴數據加息。
政策制定委員會在最新的聲明中說,如果就業和通脹改善加速,加息將提前。而如果進展較慢,加息將推遲。
上次FOMC會議唯一的反對票來自明尼阿波利斯聯儲主席Kocherlakota。
Kocherlakota希望美聯儲對經濟達到2%的通脹目標提供更多支持,並表示資產購買應該持續更長時間。
Plosser認為維持零利率將帶來許多風險,包括引發通貨膨脹以及資產價格泡沫。Plosser重申了其預測,認為美國經濟將在今年和明年增長3%左右。他表示,
雖然通脹依然低於美聯儲2%的目標水平,但差距似乎逐漸縮小。美聯儲偏愛的物價指數上月同比上升了1.4%。
他還說最好盡快改變貨幣政策,而不是在之後更激進的調整政策。
他表示,美國勞動力市場正在改善,盡管許多美國人對自己的工作以及就業前景感到“沮喪和失望”。美國失業率上月跌至6年低點的5.8%。Plosser說,
無論你是否認為勞動力市場已經完全恢複,很明顯經濟在邁向充分就業和價格穩定上有了相當大的進步。我們不再處在金融危機之中,而勞動力市場也和五年前截然不同。對我來說,這意味著我們不應該繼續使用金融危機時的貨幣政策。
今年66歲的Plosser將於明年3月1日從美聯儲退休。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美聯儲“三號人物”、紐約聯儲主席William Dudley今日表示,近期還不是美聯儲開始六年來首次加息的時機。明尼阿波利斯聯儲主席Narayana Kocherlakota昨日還表示,四年內美國通脹率都不可能達到美聯儲的目標,暗示近幾年可維持超低利率。
Dudley兼任美聯儲決策機構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副主席,擁有FOMC的永久投票權。Kocherlakota則是目前擁有FOMC投票權的地方聯儲主席。在上月美聯儲貨幣政策會議決定本月徹底結束QE3以後,兩位美聯儲高官近日的言論都延續了此前表態的立場,表現得不急於開始收緊貨幣。
Dudley今日認為,雖然美國經濟有明顯好轉,“但開始加息還不成熟,就業市場依然疲弱,通脹率還太低。”為幫助經濟進一步複蘇,“貨幣政策需要非常寬松”,任何過早推動加息的舉動都可能破壞經濟增長。
上周五Dudley發表講話時提到,任何加息的行動都可能引起金融市場波動,給新興市場國家帶來挑戰。今天Dudley預計:
“我們會在明年某個時候開始上調短期利率。”
Kocherlakota則是上周就表示,明年加息是個錯誤,直到2018年,美國的通脹率都不可能達到2%這一美聯儲的通脹目標。今天他又預計,今後幾年利率將處於歷史低位,資產價格的波動會更大。
今年10月的美聯儲FOMC會議聲明稱:
“如果未來信息表明,實情更快地接近FOMC對就業和通脹的預期,則可能比當前預期更早提高聯邦基金利率的目標範圍。如果此過程比預期慢,則可能比當前預期更慢提高聯邦基金利率。”
有“美聯儲通訊社”之稱的《華爾街日報》記者Jon Hilsenrath本月初預計,在12月公布的經濟展望中,美聯儲很可能小幅下調失業率預期。Hilsenrath認為,美元走強和大宗商品價格下跌表明,美聯儲沒有理由上調通脹預期,甚至有可能還會下調這一預期。因為美聯儲10月FOMC聲明提到:“能源價格低和其他因素可能持續遏制近期通脹(上升)。”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周四,美聯儲主席耶倫表示,美聯儲應該更好地掌握全球金融市場的發展,這些發展如何影響美國經濟,以及美國政策是如何影響外國經濟的。美國經濟情況決定了美聯儲利率政策。美聯儲需要更好地理解全球資本流動問題,以實現就業最大化和價格穩定。
耶倫表示,經濟和金融市場日益全球化,美聯儲需要理解其它國家的經濟和金融市場發展是如何可能影響美國經濟的,因為美國經濟情況決定了美聯儲利率政策。
耶倫稱,美聯儲需要更好地理解全球資本流動問題,以實現美聯儲就業最大化和價格穩定的雙重目標。美聯儲應該更好地掌握全球金融市場的發展,這些發展如何影響美國經濟,以及美國政策是如何影響海外經濟和金融市場的。
耶倫還指出,地區央行加強溝通有助於促進金融穩定和經濟增長。
耶倫在由美聯儲主辦的會議上作開場白。本次會議的主題是國際宏觀經濟和金融市場,為期兩天,在華盛頓舉行。耶倫未就當前美國經濟狀態和貨幣政策作更多發言。
同日,美聯儲“三號人物”、擁有決策永久投票權的紐約聯儲主席Dudley稱,近期還不是聯儲加息的時機,會在明年某個時候加息。
上月,美聯儲公布了9月FOMC會議紀要,其中提及對全球經濟的關註,稱美聯儲擔心全球經濟增速放緩和強勢美元影響美國經濟。市場人士認為,美聯儲此番表述表明其更傾向於維持低利率。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周四公布的JOLTS數據顯示美國自主離職率9月上升2%,離職人數達到280萬人,為6年新高。這意味著人們對勞動力市場的信心正在恢複。
10月末美聯儲結束了第三輪量化寬松,正式宣布貨幣緊縮預期的開始。三菱UFJ首席經濟學家Chris Rupkey表示,“盡管目前美國通脹率還在2%以下,但是美聯儲已經開始意識到勞動力市場複蘇的跡象。JOLTS指標是美聯儲主席耶倫最鐘愛的數據之一。如果人們願意主動離職,那就說明他們對找到下一份工作較為樂觀,從側面暗示就業市場的複蘇。9月主動離職人數達到280萬人,高於8月的250萬人。2004年數據有類似表現的時候,美聯儲就選擇了貨幣政策正常化。”
德意誌銀行首席國際經濟學家Torsten Slok則認為,耶倫十分重視這個數據,因此JOLTS的表現有較為重要的參考意義。
昨天公布的數據顯示,美國9月JOLTS職位空缺473.5萬,預期為483.0萬,前值從483.5萬修正為485.3萬;自主離職率創2008年4月來新高,體現了人們對勞動力市場的信心。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美國10月非農報告再次應證了美國就業市場近期不同尋常的現象:失業率再次下降,但工資增速並未加速增長。債市隨之大漲。畢竟,如果工資增長停滯,通脹不太可能會加速,而美聯儲也不太可能開始收緊貨幣政策。
這可以解釋為何國債收益率仍然低迷。但是,事情真是這麽簡單麽?
全球宏觀經濟研究公司High Frequency Economics首席美國經濟學家Jim O’Sullivan指出:
引人註目的平均時薪確實有待增長,但它是眾多勞工成本數據之中的例外。更全面的個人收入數據顯示,美國時薪同比增長了3%以上,盡管非農報告給出的平均時薪(總工資/工作小時數)僅增長了 2%。 包括工作小時數增長2%在內,個人總工資收入增長超過了5%。按每小時算,衡量單位勞工成本之一的補償金也增長了3%。雇用成本增長相對平淡,但是也在過去兩個季度出現加速。
稅收收入數據進一步表明,工資增長並未如廣泛預期地那樣停滯。公司員工的收稅以5%-6%的步伐增長,與個人收入報告顯示的超過5%的個人總工資增長相一致。難怪財政赤字出現了大幅下滑。
更全面的收入衡量指標表現的格外強勁,可能反映出的是包括獎金在內的可變補償金的增加。相對於基本工資而言,這部分收入對通脹的威脅要少些。即便如此,非農報告仍然低估了就業市場收緊對成本上升帶來的壓力和刺激消費者支出的能力。工資加速的部分原因可能反映在了上升的員工離職率上;辭職率幾乎重回金融危機前的水平。跳槽通常是加薪的主要機會。
當然, 這些都不意味著在失業率還有5.8%的情況下,勞工成本和通脹會上升,或者即將上升;也不是說,在生產率上升之後,3%的時薪增速就與美聯儲2%的通脹目標不一致了。但是,上述這些更全面的收入數據釋放了這樣一個信號:至少美國勞動力市場閑置在減少,並趨向於致使工資出現持續上升的壓力。
此外,通脹和工資是滯後性指標,而失業率正在快速下降。去年失業率還是7.2%;在勞動力參與率沒有下降的情況下,過去一年失業率下降了1.4%,為過去三十年來最大的降幅。與此同時,就業增長以兩倍於適工年齡人群增長的增速增長。
大部分美聯儲官員都表示,與其過早,他們寧願過晚收緊貨幣政策。盡管在我們看來有一點極端,他們一直在暗示,希望避免“重犯1937年的錯誤”。但是,鑒於現在貨幣政策是如此地寬松,在開始收緊貨幣政策後,美聯儲也很可能會在比“相當長的時間”更長的時間里,將寬松環境維持的足以促使經濟呈現上行趨勢。與此同時,未來幾年,固定收益市場將繼續基於美聯儲會最小程度地收緊貨幣政策來定價。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