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聯儲下屬堪薩斯城聯儲主席Esther George將資產泡沫視為頭號擔憂問題,認為要預防再次出現引爆2008年金融危機的那種泡沫,現在就到了美聯儲開始加息的時候,而且支持經濟擴張再也無需超低成本的貸款。
美聯儲維持接近於零的超低短期利率已有六年。上月美聯儲貨幣政策會議決定,從本月起徹底結束QE3。美聯儲何時首次加息自此成為市場更關心的問題。作為去年美聯儲決策委員會FOMC的投票委員,Esther George今日的表態顯示了明顯的鷹派傾向。據彭博報道,George表示:
“美聯儲采取很激進的行動是因為我們處於很絕望的環境。一旦發現經濟回暖,我們可能就應該撤銷部分應急措施,包括零利率。”
George將過度借貸和資產估價高企視為金融過剩可能威脅經濟的跡象。去年的八次美聯儲FOMC會議期間,也是因為這種對金融穩定的擔憂,George在七次FOMC會上投了超級寬松的反對票。現在她並不是唯一反對維持超低利率的美聯儲高官。今年擁有FOMC投票權的達拉斯聯儲主席Richard Fisher和費城聯儲主席Charles Plosser都表達了類似的擔憂。
包括美聯儲主席耶倫在內的多位美聯儲高官均曾表示,他們在關註杠桿貸款擔保標準惡化的現象。今年9月,美聯儲特別成立了監督金融市場穩定的委員會,委員會領導者是美聯儲副主席Stanley Fischer。
市場關於美聯儲首次加息時點的猜測由來已久。由於美國就業市場複蘇較為穩健,明年年中首次加息一度是市場的廣泛共識。然而,過去幾個月歐洲經濟增長乏力、通縮風險增加,日本和中國等新興市場經濟體也未見強勁增長,市場預計的美聯儲加息時點已經推遲。
最近掌握實權的美聯儲高官並未表現得急於加息。華爾街見聞昨日文章提到,美聯儲“三號人物”、擁有FOMC永久投票權的紐約聯儲主席William Dudley表示,近期還不是美聯儲開始六年來首次加息的時機,“我們會在明年某個時候開始上調短期利率。”
Dudley認為,
雖然美國經濟有明顯好轉,“但開始加息還不成熟,就業市場依然疲弱,通脹率還太低。”為幫助經濟進一步複蘇,“貨幣政策需要非常寬松”,任何過早推動加息的舉動都可能破壞經濟增長。
路透今日報道稱,美聯儲官員的大部分言論和預估都表明,首次加息的時間約為明年中期。30位受訪分析師之中,有22人認為,市場對美聯儲加息的速度估計有誤。大部分受訪者認為,一旦開始加息,美聯儲此後的加息速度將比目前債券和利率市場預期的快。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格林斯潘加息未讓長期借款成本大增,信貸環境沒成功收緊,誘發經濟危機。當前利率超低、收益率曲線平坦、美元升值、儲蓄過剩、通脹預期低、全球經濟疲軟,都增加了美聯儲控制長期利率難度。
格林斯潘任職期間未能控制好長期利率,2004~2006年美聯儲連續17次加息,但長期借款成本未能大幅上行,信貸環境沒有成功收緊,這成為了2008年經濟危機的導火索。
從當前市場形勢看,債券投資者擔心耶倫也無法很好地控制長期利率。盡管美聯儲縮減QE,但10年期美債收益率從去年底的接近3%大幅下降了約70個基點。而與此同時,市場共識是美聯儲將於明年上調聯邦基金利率,屆時銀行間隔夜拆借利率會上行,也即短期利率上漲。
事實上,市場的這種走勢不無道理。當前利率比格林斯潘時期更低,收益率曲線更平坦。在長期利率平穩甚至下行的背景下提高短期利率,會扭轉收益率曲線,收益率曲線甚至可能出現倒掛,這也許會讓信貸環境出問題。
收益率曲線倒掛,是指短期債券收益率高於長期,這種情況下銀行不願意發放長期貸款,因為長期資金需要靠短期更貴的資金支撐。收益率曲線倒掛是經濟衰退的前兆。
在控制長期利率問題上,美聯儲遇到的挑戰與10年前類似。前美聯儲主席伯南克曾指出,全球儲蓄過剩,令長期利率走低。據彭博新聞社,德意誌銀行歐洲首席外匯策略分析師George Saravelos表示,歐洲經常賬戶順差每年在4000億美元,歐元區利率處在歷史低位,未來幾年歐洲可能大舉購買海外資產。
當前形勢與10年前不同的是,美元在上漲期間,海外投資者有更大的動力湧入美國市場,這其實讓事情更惡化。美銀美林利率策略分析師Priya Misra表示,全球經濟增長疲軟、通脹低迷,10年期美債收益率不會上漲太多。達拉斯聯儲主席Richard Fisher稱,海外投資者代替了美聯儲,對美債有著強烈需求,外加投資者不認為通脹會大漲,這些因素都抑制長期美債收益率走高。
目前,投資者預計哪怕是未來10年內,通脹都不會有太大起色,這點從通脹保值債券TIPS上可以看出,投資者不願花太多價錢購買通脹保護。
通脹預期低、儲蓄過剩、全球經濟停滯,都讓投資者降低了對長期債券的收益率要求。前美聯儲理事Jeremy Stein表示,總的來說,期限溢價比美聯儲貨幣政策更能影響長期利率走勢。巴克萊策略分析師預計2015年時10年期美債收益率為2.85%,認為期限溢價為負。
不過,經濟學家 Jonathan Wright認為,相比長期利率無法走高,當前美聯儲官員們更擔心長期利率激增,美聯儲在表述未來利率路徑時非常謹慎。2013年5月,伯南克首次宣布美聯儲考慮縮減QE時,10年期美債收益率在七個月的時間里大漲了160多個基點。
前美國財政部經濟學家Tim Duy表示,如果加息後長期利率不走高,美聯儲能做的並不多,因為短期利率不能上調太多,而如果經濟低迷,利率又沒有太大下調空間。不過,巴克萊經濟學家Michael Gapen表示,當前美聯儲具備格林斯潘時代沒有的“利器”——龐大的資產負債表。美聯儲可以在必要時出售部分長期資產,以推漲長期利率。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周三,美聯儲10月FOMC會議紀要顯示,官員們認為需關註通脹預期下行問題,不過認為全球經濟放緩對美國經濟的影響有限。紀要顯示美聯儲未在10月聲明中提及市場劇動,因擔心傳達悲觀信號。
會議紀要顯示,有與會者指出,歐洲、中國、日本經濟都有下行風險,美元頗為強勢,如果海外經濟或金融市場狀況明顯惡化,美國中期經濟增長可能低於此前預期。不過,許多官員們認為,從近期海外經濟對美國的影響來看,影響可能非常有限。
許多與會者認為,美聯儲應關註是否有更多跡象表明長期通脹預期下行。官員們預計短期內通脹還會受抑,主要因為能源價格下行和其它因素,但未來幾年會朝美聯儲2%目標方向前進。不過,有幾位委員擔心,通脹在相當長時間內都無法回到美聯儲目標水平。
一些與會者指出,盡管市場在10月出現波動,金融市場狀況仍是高度寬松的,隨著貨幣政策走向正常化,未來市場可能動蕩加劇。美聯儲應更好地研究和理解近期市場動態。10月紀要顯示,盡管美聯儲會議前市場出現劇動、全球經濟疲軟,但美聯儲選擇不在10月聲明中提及這些問題,因為擔心會給市場傳達悲觀信號。
被稱為“美聯儲通訊社”的《華爾街日報》記者Jon Hilsenrath稱,盡管美聯儲10月會議前面臨金融市場動蕩、海外經濟疲軟、通脹有下行風險,但基於美國國內經濟和勞動力市場的足夠進步,美聯儲選擇在10月結束QE。
Hilsenrath認為,耶倫面臨複雜矛盾的宏觀背景,當前勞動力市場改善速度好於預期,但美元走強、海外經濟增長放緩讓通脹有下行壓力,未來美聯儲在何時加息問題上抉擇困難。12月會議上,美聯儲將就前瞻指引的表述展開激烈爭論。
美聯儲10月FOMC會議紀要重點摘要:
許多美聯儲官員們認為,全球經濟減速對美國的影響有限。
美聯儲官員們認為,需要關註通脹預期下行。
美聯儲未在10月聲明中提及市場劇動,因擔心給市場傳達悲觀信號。
關於美國國內經濟前景:
絕大多數美聯儲官員們認為,與經濟活動和勞動力市場相關的風險近乎於平衡。不過,一些與會者指出,如果海外經濟或金融市場狀況明顯惡化,美國中期經濟增長可能低於此前預期。
關於全球經濟前景:
與會者指出,經濟前景有走弱跡象,歐洲、中國、日本經濟都有下行風險,美元頗為強勢。一些與會者指出,如果海外經濟或金融市場狀況明顯惡化,美國中期經濟增長可能低於此前預期。
不過,許多與會者認為,從近期海外經濟對美國經濟的影響來看,影響可能非常有限。例如,對外貿易在美國經濟中占比相對較小,美元升值對凈出口的影響是溫和的,美國貿易和生產結構的變化降低了海外因素對美國貿易的影響,海外需求下降程度可能沒有預期的那樣嚴重。
幾位與會者認為,能源和其它大宗商品價格下降、長期美債收益率下行,可能抵消了強勢美元和海外增長疲軟的影響,也就是說,他們認為美國國內複蘇有著堅實的基礎。
關於通脹:
美聯儲官員們預計,通脹將繼續處於美聯儲目標水平下方。基於市場的通脹預期在下降,不過基於調查的通脹預期保持穩定。與會者預計短期內通脹還會受抑,主要因為能源價格下行和其它因素,但未來幾年會朝美聯儲2%目標方向前進。不過,有幾位委員擔心,通脹在相當長時間內都無法回到美聯儲目標水平。
許多與會者認為,美聯儲應關註是否有更多跡象表明長期通脹預期下行,一些與會者指出,如果長期通脹預期確實下行,屆時經濟增長還不穩健,那麽頗為令人擔心。
關於前瞻指引:
關於何時以及如何修改利率前瞻指引,會議紀要並未給出太多信息。一些官員們希望在10月會議上放棄“相當長時間”的表述,不過另一些官員們認為這種說法仍然很好地表述了美聯儲利率計劃,還有一些官員認為,去掉“相當長時間”的表述,可能讓人誤解為即將加息。
此外,美聯儲官員們還討論了如何闡述加息速度。會議紀要顯示,一些與會者認為應盡早闡述貨幣政策開始恢複正常後,利率將以什麽速度上升。
FOMC會議紀要發布後,美元指數和10年期美債收益率先抑後揚,標普500指數和黃金上漲後回落。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美聯儲FOMC周三發布的10月會議紀要顯示,許多美聯儲官員認為全球,經濟增長放緩對美國的影響有限,有必要觀察通脹預期下降的情況,此外FOMC並沒有提到金融市場波動。(詳見華爾街見聞報道)
在紀要發布後,美元指數和十年期美債先抑後揚,標普500指數和黃金則在上漲後回落。
加拿大帝國商業銀行(CIBC)全球市場策略師Nick Exarhos表示,FOMC紀要顯示,僅有“一些”參會者擔憂把“相當長時間”這句話加到聲明中可能會被錯誤解讀。不過其他人認為,去掉這句話卻會被市場解讀為政策實際上發生了變化,導致貨幣環境過早收緊。
他認為,總體來說,FOMC對全球背景更樂觀了,盡管委員會並不對美國勞動力市場過分看好。“關於美聯儲對金融市場發展的潛在反應的表態可以解讀為略微鴿派。”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美國參議院在一份報告中稱,由於參與原油、金屬和電力投資業務,高盛、摩根大通和摩根士丹利將自己暴露在災難性的金融風險、環境災害和潛在的市場操縱之中。
參議院附屬的委員會基於調查發現稱,因為參與實物大宗商品業務,銀行們使得自己的處境如英國石油公司(BP)那樣脆弱。由於2010年的墨西哥灣漏油事件,BP面臨著各種各種的訴訟和數十億美元的罰金。
附屬委員會資深共和黨人、參議員 John McCain表示:
想象一下,如果BP是一家銀行的話,由於漏油而背負的責任早就使其破產了,迫使政府再次動用納稅人的錢去挽救它。
報告稱,紐約聯儲大宗商品團隊2012年審查時發現,上述三家銀行以及另一家未具名的金融集團在“極度虧損情形下”,存在最高150億美元的資金缺口去覆蓋損失。英國《金融時報》稱,美聯儲正在考慮限制銀行的實物大宗商品活動。
除了潛在的造成環境災害外,該委員會還認為,參與或投資實物商品業務給予了銀行們內幕消息,使得他們可以通過操縱市場或憑借不平等交易優勢牟利。
該報還表示,前述三家銀行的高官們將在周四與委員會進行抗辯,捍衛自己的業務。他們稱,通過為客戶提供融資、流動性和對沖,以及減少市場的波動性,銀行扮演了關鍵的市商角色。
他們還認為,不是自己造成了環境災害,這是商品、資源所有者或設備運作者的責任。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周四淩晨公布的10月美聯儲會議紀要並未有新亮點出現,市場對於本次紀要的反應也是乏善可陳,美股三大股指在紀要後波動有限。不過有關“相當長一段”時間措辭的繼續保留,彰顯出美聯儲內部對於加息前景描繪的困惑。
在本次紀要中,美聯儲表示“大多數委員認為應該在前瞻指引中加入新的措辭,以明確何時會將利率政策正常化。一些委員認為在結束QE之後,應該將“相當長一段”時間措辭的刪除。”
市場分析人士此前認為美聯儲很有可能在9月就會將這一關鍵性用詞移除,但是至今為止,“相當長一段”依然存在,並且也沒有聯儲官員明確這一時間到底會有多長。
紀要還顯示,“另外一些委員認為“相當長一段”在傳遞美聯儲貨幣政策意圖上有關鍵性作用。”換句話而言,如果移除該措辭,市場可能就會認為美聯儲將很快開始加息。
這顯然和美聯儲一直強調的以數據(通脹、就業)作為判斷加息與否的基調不一致。“相當長一段”已然成為了新“風向標”。
而被稱為“美聯儲通訊社”的《華爾街日報》記者Jon Hilsenrath認為,耶倫面臨複雜矛盾的宏觀背景,當前勞動力市場改善速度好於預期,但美元走強、海外經濟增長放緩讓通脹有下行壓力,未來美聯儲在何時加息問題上抉擇困難。12月會議上,美聯儲將就前瞻指引的表述展開激烈爭論。
很顯然,美聯儲正在面臨兩難境地。一方面是維護市場信心,另外一方面他們則必須需要某種方式或者手段來向市場傳遞信息。因此如果美聯儲最終決定對前瞻指引做出重大調整,無論他們本義是否暗示貨幣政策前景的明朗化,至少市場將此作為重要依據。一旦12月或者明年的會議紀要上有相關內容的變化,很有可能導致市場的劇烈波動——他們會相信加息終於要來了。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美聯儲今天淩晨發布了10月FOMC會議紀要,但市場看起來並不感興趣,股市幾乎沒有變化。
這份紀要繼續保留了“相當長一段時間內”保持低利率的措辭,沒有太多亮點,被媒體評價為“乏善可陳”,也有不少人表示“一頭霧水”——因為美聯儲自己也沒有想明白,應該如何向市場溝通她加息的打算。
會議紀要稱“大多數委員認為應該在前瞻指引中加入新的措辭,以明確何時會將利率政策正常化。”
這說明大多數委員已經贊同改變現有的表述,但具體怎麽做還沒有想清楚。
紀要還稱“一些委員認為在結束QE之後,應該將‘相當長一段時間內’的措辭刪除。”
早在9月,就有不少華爾街經濟學家期待美聯儲會去掉“相當長一段時間內”的措辭,但該措辭仍然出現在接下來的兩次紀要中。
值得註意的是,本次會議紀要指出之所以會有一些委員希望刪掉該措辭,是因為他們認為這樣的表述並不清晰,沒有說明加息時間到底取決於哪些數據。
換句話說,這些委員認為,沒有人能說清楚“相當長一段時間”到底是多久,他們不希望當就業市場或通脹指標達到加息水平時,美聯儲還在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和市場打啞謎。
不過,其他的委員並不那麽肯定。
紀要稱:“然而,其他與會者認為‘相當長一段時間內’的措辭在表達委員會的政策意向時很有用,但可以再強調一些美聯儲決策所以依賴的數據。”
此外,其他委員還認為移除“相當長一段時間內”的措辭會讓人覺得“釋放了一個政策立場轉變的重大信號,可能導致意想不到的市場恐慌。”
所以,美聯儲看來還在糾結中。
一些成員認為應該采用新措辭,而其他人擔心新措辭,尤其是沒有了“相當長一段時間內”的表述之後可能讓市場改變對美聯儲政策的理解。另外,還有人認為應該將“相當長一段時間內”做一個明確的界定。
好吧……這看起來有點混亂,因為事實就是如此。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隨著市場預期美聯儲遲早會走出"零利率",人們普遍預計的美聯儲可能在2015年加息,對於這將如何影響國債市場,投資者和交易員們又有了“新玩具”。
據CNBC報道,芝加哥期權交易所(CBOE)已經在其VIX產品組合(波動指數)中加入了新成員——追蹤10年期美債市場情緒的期貨。這一期貨(代碼VXTYN)在一周前開始交易。對與1個月前,也就是十月份的政府債券收益的洗盤活動來說有些遲,但距離人們普遍預計的美聯儲可能在2015年加息所帶來的利率實際波動的時間點還遠,交易員們還有足夠的時間摩拳擦掌。
這一指數本身也是一種期權,在芝加哥期權交易所,通過看漲期權(Call)和看空期權(Put)等活動進行交易,與CBOE的明星產品“標準普爾500波動指數”(S&P 500 Volatility Index)類似。而標普500波動指數(見華爾街見聞早前報道)是目前華爾街最受歡迎的度量市場恐慌程度的指標。事實上,CBOE早在2013年5月就開始繪制債券的波動性走勢,但這個月才將它加入到期權交易中。
芝加哥期權交易所主席Edward T. Tilly在一份聲明中表示:
“我們非常激動能通過這個產品首次進入這一領域,它能幫助投資者更好地管理利率波動的風險。”
這一10年期美債波動指數更多的是與基準價格變化掛鉤,而不是收益率。
非常有趣的是,盡管市場上發生了很多意外波動和扭曲,包括10月15日發生的市場混亂,但市場一致預期一年內收益率將上升——未來12個月10年期美債波動指數基本保持不變。周三早間,這一指數下跌了1.7%,即使10年期國債價格幾乎沒有什麽變化。
CBOE在新聞通稿中這樣寫道:
對這一交易感興趣的將是“抵押貸款支持證券(MBS)的投資者,和其他一些尋求對沖利率變動的信貸管理經理;渴望利率波動,並尋求強化收益率的機構大型債券基金;以及想要表達他們對未來貨幣政策事件的,想要捕捉不同資產波動性間錯誤定價機會(例如固定收益與股票波動性之間的錯誤定價)的對沖基金、波動性套利公司和全球宏觀參與者。
現在CBOE提供了9種VIX工具相關的合約,包括黃金、石油等商品以及股指等。
(實習編輯 戴博)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美聯儲任職最久,最著名的鷹派官員即將在明年3月退休,他近期對貨幣政策的鷹派觀點有所軟化。
不過,達拉斯聯儲主席Richard Fisher對貨幣政策的態度並沒有徹底軟化,他依然對寬松的貨幣政策感到不滿,表示市場被貨幣政策保護了太久,但是,他對美國的通脹並不擔心,也沒有積極呼籲加息。
Fisher在接受英國《金融時報》采訪時表示,美國經濟的複蘇和QE的終結縮小了FOMC委員之間的差距,讓耶倫的工作變得更容易。
Fisher表示,“現在,我們變得更接近,問題是何時加息。即使是我,都不提倡立刻加息。”
Fisher表示,他對通脹的擔憂不是短期的。他不認為現在存在通脹風險。他預計通脹將逐步提升至2%的目標,並在2%的水平停留一段時間。
通脹小幅高於2%並不會讓Fisher感到煩惱,只要公眾認為這是暫時現象。Fisher對英國《金融時報》表示,
我認為我們應該對2%的目標持一個對稱的觀點。通脹低一點點不會令我煩惱,尤其是如果它是供應充足導致的。通脹高於預期一點點,只要預期不會大幅上升,我也不會感到困擾。你覺得這很鷹派嗎?
這位達拉斯聯儲主席支持提前加息,他希望在經濟完全複蘇前加息,而不是更快速度的加息。
我寧願早一點、慢一點加息,而不是晚些大幅度加息。這並不意味著每季度都加息。這真的是一個感受的問題。要看市場如何消化加息。
他希望美聯儲能拋棄“維持低利率相當長一段時間”的承諾,不過,他對上次FOMC會議的措辭改變感到滿意。他表示,針對相當長一段時間的措辭,美聯儲會在12月的會議上進行討論。
Fisher於2005年加入美聯儲。他越來越成為FOMC的少數派。Fisher擁有金融市場的經驗,而在目前12個地方聯儲主席中,有9個為經濟學家。他說:“這是一個錯誤。我告訴你為什麽。因為你需要銀行家,你需要懂得市場的人。我認為美聯儲需要多種人。“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今年9月,美聯儲主席耶倫表示,只有在衡量經濟健康和通脹的指標顯示時機已到時,美聯儲才會開始加息。而基於耶倫個人青睞的指標新近做的一項數據分析顯示,今年年底以前美聯儲就該加息了。
耶倫在2012年11月的講話中特別強調過一系列她稱為“最佳控制”(optimal control,OC)的模型方程。在同樣重視美聯儲兩大使命——充分就業和價格穩定的前提下,這些方程模擬了經濟和預期利率的發展軌跡。當時耶倫稱,該模型預示,為了更迅速地降低失業率,美聯儲應該等到2016年上半年左右再加息。在那期間,通脹率應會多年高於美聯儲2%的通脹目標。
可現在美國的失業率下跌速度超過了耶倫2012年的預期,而昨日公布的美聯儲重要參考通脹指標——核心個人消費支出平減指數(PCE)10月同比增幅還只有1.6%,連續30個月低於美聯儲的目標。
美聯儲經濟學家上周五發布的一份報告稱,根據更新後的OC模型測算,美聯儲已該收緊貨幣政策,應在今年10-12月將聯邦基金利率上調至0.33%的平均水平。2008年年底至今,美聯儲一直將該利率維持在接近於零的0-0.25%範圍內。如要遵循OC模型的指引,美聯儲就必須在下月16-17日舉行的今年最後一次貨幣政策會議上決定大幅加息。
不過,多位美聯儲高官此前就表示,明年年中以前都不可能上調利率。而且,即使是發布上述報告的美聯儲經濟學家,也提醒決策者不可過於依賴他們的測算結果,因為經濟模型有過於簡化複雜環境的特性。模型的假設結果可能經證實是錯的。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